反馈形式

2024-07-25

反馈形式(通用3篇)

反馈形式 篇1

面批, 顾名思义就是与学生面对面地批阅作业。面批作业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 有助于教师获得真实的信息, 及时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有助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肯定面批意义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否认面批确实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曾有小学数学教师做过实验统计:面批一本数学本子的平均时间为2.26分钟, 而直接批改本子的人均所需时间为30秒, 面批耗时是直接批改的4倍以上。以一个30人的小班为例, 直接批改一份数学作业只需要15分钟, 而改用全班面批的话至少需要60分钟, 就算老师有时间, 学生也等不起。小班虽然人数少了, 但节省下来的时间不足以保证全班面批, 而抽样面批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作业的习得情况, 因此, 小班的作业批改和反馈要有所创新, 讲究实效。

本人比较主张教师全批、分类反馈的方式, 因为在学生的作业中, 肯定会存在许许多多的共性问题, 如果进行面批, 逐个讲解, 消耗时间长, 但效率比较低。不如“合并同类项”, 将学生按作业错误的性质和类别进行分类, 再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团进行集中性讲评和指导, 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这种新的作业反馈方式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反馈前:进行分类、组合

反馈之前就像要生动地上好一节课, 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一样, 我们要使反馈有效, 也要精心“备课”。我们能给学生反馈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对自己今天的作业反馈有个合理的安排。不是随便抓几个, 或把所有出错的学生都叫过来。计划时要关注反馈的对象、时间、地点,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反馈的效益。

1. 确定对象

虽然, 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各不相同, 成绩参差不齐, 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也不一样, 但还是存在很多共性。将学生按作业错误的性质和类别进行分类, 再根据学生的思维力由低到高分成D、C、B、A四个层次, 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团进行集中性讲评和指导, 具体方法如下:

2. 选好时间、地点

反馈的时间, 除了各门学科的教师之间要相互协调外, 要把握好及时性、灵活性原则, 根据确定的反馈对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段, 可以在学生课间休息、午间自修或下午放学后的时段里进行。反馈的地点不宜在教师办公室, 首先, 到办公室反馈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影响反馈的效果。其次, 办公室是教师办公和休息的场所, 到办公室反馈会影响其他教师休息。第三, 办公室空间有限, 不方便组团反馈。小班由于人数减少, 教室的空间相对较大, 因此, 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面谈区。对孩子来说, 这里是他们学习、游玩的场所, 反馈时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对教师来说, 学生随叫随到, 如果与其他学科发生冲突也能随机应变、改变策略, 十分方便、高效。

二、反馈时:讲究态度、方法

在确定好反馈的对象、时间、地点后, 教师应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 注意反馈时的态度, 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反馈方式和评价语言, 这样才能提高反馈的有效性。

1. 平等对话

当与学生面对面接触时, 教师首先要用微笑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让他感受到没有压力的对话。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能不受情绪的影响正常运转,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才能实现, 教师才能真实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而改进教学。可是我曾不止一次地见到过这样的情景:

某教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 恶狠狠地把作业本往办公桌上一扔, 大声训斥:“你看看你的作业是怎么做的!”学生没打开作业本已“魂飞魄散”了, 哪来“有效”?结果在大嗓门的“教导”下算是“明白”了, 一身冷汗的学生为了避免再次“受罪”, 只能去“克隆”别人的作业。作业是订正对了, 却根本没有真正弄明白错在哪里, 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还是照错不误。

这样, 不仅学习质量没法保证, 还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排斥和厌恶。因此, 反馈时应创设平等的对话环境, 教师应尽量与学生“平起平坐”, 微笑着倾听他们的解释, 引导他们按正确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

2. 优势互补

既然学生是分类反馈, 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学生自身的力量来以优补劣。虽然这几个学生的作业错的都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但是每个人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教师可以让其中一个孩子先说说自己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 从而暴露整个思维过程。然后让其他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聪明的孩子很快就知道错在哪里了, 不妨让他们先说说看, 在他们的引导下, 其他孩子都会有所启发, 对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会在集体思维的反复推动中不断增进。如果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直接让他们订正。如果学生已发现问题所在却还不能自行解决, 教师及时点拨指导,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比教师直接指出错误让学生纠正要有效的多, 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在学生订正后, 教师既可以自己批改, 也可以发挥组团优势, 让同一类的这组学生互批互改, 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3. 因人而异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维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 教师每一次反馈也应当具有针对性, 并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好不同的语言系统, 或激励, 或鞭策, 或严肃, 或轻松。

三、反馈后:注重追踪、改进

作业反馈的功能不仅仅是用来矫正知识层面的缺漏偏差, 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收集真实信息, 反思自己的做法, 总结经验, 及时改进教学。因此, 反馈之后一定要追踪、检测矫正后的效果。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提问中涉及与面批相关联的问题, 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提问相关联的学生;可以用协商的口吻布置“额外”任务, 作业量宜少而精, 注意保护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反对通过大量重复的训练, 使学生“会”做一些题目去“应付考试”;可以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 有意识地引向出错过的问题, 在轻松气氛中反馈信息,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让学生能够更加牢靠的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把一个阶段的主要错误, 通过“小测验”的形式加以检测, 获得不同学生的面批效果的信息。

对错题分类有助于提高反馈的针对性, 便于深入研究问题, 同时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组团反馈有助于发挥团体的优势, 借助学生本身的力量来互相促进;平等对话又是实现有效反馈的基本条件, 没有平等就没有思维的碰撞。作业的反馈需要教师关注反馈的每一个环节, 投入更多的智慧。如果运用得当, 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体系,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获得真实的信息, 及时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实施小班化教学后, 班级人数减少, 作业批改的数量也同时下降, 因而有更多的机会实行面批。但传统意义上的面批费时、低效,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分类组合式的作业反馈是提高批改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分类组合,平等对话,优势互补,因人而异

反馈形式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反馈;形式;作用

穆斯卡莫斯顿曾经说过:“没有哪一种学科能够像体育一样,每一堂课都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发展和历练机遇”。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做出的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在运动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公平竞争和自我协调中进行人际交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种反馈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并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通常可将反馈定义为“告诉某人他的表现如何”,这种简单的定义忽略了反馈对行为表现和塑造认知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反馈是学习过程的基础,主要原因有两个:改进或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或课堂的组织形式;塑造自我意识。

一、反馈的类型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反馈:符号、身体姿势和语言。符号可以是评分等级(如:优、良、中、及格等,分数0-100)这些符号可以作为评估学生的标尺之一。身体姿势(又称身体语言),包括头部动作、面部表情、手部动作和手势等。语言可以是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并且在不同的语境或文化背景下反映出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反馈可分为四种类型:评述性反馈、纠正性反馈、中性反馈和模糊性反馈。以上四种类型的反馈,可以是具体的或非具体的反馈、公开的或私下的反馈、针对个人的或小组的或班级的反馈、及时性的或延后性的反馈、在表现过程中或表现后给予的反馈。

1、评述性反馈

评述性反馈是运用判断性词语进行教学反馈,既包括正面的词语也包括负面的词语。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判断。这种反馈有可能有益于维持师生关系,也可能会破坏师生关系;既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也可能妨碍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反馈的内容又可分为具体性和非具体性的评述性反馈。如:“很好,就这么做!”即为非具体性评述性反馈;“很好,练习排球下手发球时,你能够保持握拳姿势并且手心朝上”即为具体性陈述性反馈。当注重技能学习、更改、或特别注重细节、过程或程序时,比较适合运用具体的评述性反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效应,使学生关注和掌握反馈的意图。反馈的越具体,反馈的信息就越精确和有效。“你让我感到失望”“你还不够好”等反馈,时很严厉的反馈,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应该使用这样的反馈。无论具体性还是非具体性的反馈,都不能妨碍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

2、纠正性反馈

纠正性反馈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错误行为进行的反馈,包括对错误的识别和纠正。例如:“蛙泳时不要从左右两侧呼吸”、“下一次要用眼睛盯着球”等。它所关注的重点是错误本身,而不作评价判断。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度使用这种纠正性反馈,可能会导致教师过度关注错误,打击学生继续尝试和努力的积极性,进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3、中性反馈

中性反馈一般都是如实的描述动作,既不做出判断也不予以纠正。例如:“你的动作套路里包含许多扩展动作”等。尤其要注意语气的使用,有时候语气可以使反馈的形式发生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习惯于使用评述性反馈和纠正性反馈,中性反馈更加认可学生的感受,激励学生在课堂体育教学活动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做出最后结论的机会交还给学生。

4、模糊性反馈

模糊性反馈无法代表具体的评述,也不能识别错误或者纠正问题,更无法如实客观的描述整个教学活动。例如:“让我们再做一次”,“你还没有发挥你的潜力”等。这种反馈要求接受者对反馈内容的含义做出结论。但是当我们需要准确的数据或知识时,模糊性反馈会引起误会并妨碍学习。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发生交流时,频繁使用模糊性反馈可能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缺乏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系统知识。

二、反馈的特征

每一种反馈形式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目的、关注点和影响。没有哪一种反馈形式是最好的,但所有反馈都对加强和改变教学内容、学习行为、组织形式、塑造自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特征有: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激励、挑战、鼓励学生或拒绝、挫败、迷惑学生;改进或改变标准;显示对学生的尊重与否;鼓励或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兴奋或丧失信心;增进或摧毁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等。

三、反馈的组合和目的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单一的四种反馈组合成多种不同的形式。当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三者之间发生密切的联系时,任何单一的反馈形式都无法满足课堂的教学需求。所有的反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强化或者改变教学内容、学习行为和课堂组织形式,它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的学习氛围,反映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反馈的优缺点

1、评述性反馈的优缺点

正面的评述性反馈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得到激励和强化,愿意重复动作练习。但是,连续的、习惯性的正面反馈如果过多使用,学生会逐渐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质量,学生会觉得无论怎样的表现都将获得奖励性反馈,进而产生懈怠。负面的陈述性反馈会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暂停错误的动作,但是重复的负面评价会让学生不愉快,变得压抑,挫伤学习积极性。

2、纠正性反馈的优缺点

纠正性反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之处,把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地方,进而重做以后出现正确动作的可能性会更高。但是,如果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无法及时的纠正指出的错误,在反复练习中可能会产生挫折感。

3、中性反馈的优缺点

中性反馈可以客观实际的表明教师认可学生之处,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有效交流,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高。但是,对于那些习惯于接受纠正性和评述性反馈的学生会产生不适应,导致学生会催促教师予以评述性反馈,例如:“老师,这个动作您觉得怎么样?”等。4、模糊性反馈的优缺点模糊性反馈有利于在课堂创造出一种安全的氛围,但是,某种程度上说它也会干扰有效的学习和任务的精确传达和落实。

五、总结

体育是一门关于运动技能、比赛规则或自由创造动作的学科。课堂反馈实施的教师就是重点。反馈意见来源于教师的价值观,尽管学生是反馈的接受者和受影响者,但反馈意见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而主要体现权威者的反馈意见和判断。总之,反馈有助于塑造一个人的认知、个性和人生观。因为每一种反馈方式都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教学活动,所有反馈方式的拓展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过程的感知进行扩展。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影视运用反馈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喜好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反馈形式 篇3

关键词:视频技术,反馈,网球教学,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行为操作, 主要借助于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来实现, 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就属于运动技能。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 视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是播放已经制作好的教学片, 而是现场摄像、即时变速回放、实况转播等更为复杂的教学应用。那么, 如何有效使用视频技术, 使其发挥最大的强化作用, 是当下运动技能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研究采用传统的言语反馈、基于视频技术的末端操作反馈和言语与视频相结合的反馈三种形式, 进行网球教学实验, 进一步验证不同反馈形式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效果差异。预期假设为: (1) 在教师言语指导下的视频反馈, 能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 (2) 视频技术在不同任务难度运动技能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双因素实验设计, 自变量为任务难度和反馈形式。其中任务难度有两个水平: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 简单任务为原地垂直抛球正手上旋击球, 复杂任务为右区平击式上手发球, 两个任务之间没有技术关联。反馈形式有三个水平:言语反馈、视频反馈、视频+言语反馈。因变量为学生的测试成绩。

每天进行一组学生的教学, 上午简单任务, 下午复杂任务, 教学结束之后立即进行测试, 24h之后进行延时测试。第1组使用言语反馈, 第2组使用视频反馈, 第3组使用视频+言语反馈。教学过程分为集体教学和分散教学, 集体教学包括动作要领讲解、分解动作示范和集体练习, 分散教学是指单独练习指导, 每个学生共练习8次×10组, 每练习4次反馈1次, 不练习的学生在旁边进行踢毽游戏。

1.2 实验对象

选取6 0名右利手在校大学生, 均无从事体育训练相关经历, 全部男性, 随机分为言语反馈组、视频反馈组和视频+言语反馈组, 每组2 0人。实验期间通过签订协议和相互监督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之外不再进行与实验内容相关的活动。

1.3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为索尼H D R-A X 2 0 0 0 E高清摄像机2台、3PLAYTM导播控制台、三星55寸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其中, 摄像机主要用来拍摄学生的技术动作, 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进行拍摄, 视频格式采用高清720P模式;导播台用于接收和存储摄像机信号, 并进行慢动作视频的处理和信号切换;液晶电视用于接收导播台的输出信号, 向学生和教师显示视频内容;笔记本电脑用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辅助现场视频的回放和控制。

1.4 测试内容

在教学结束之后, 进行即时测试和24h延时测试。测试成绩采用百分制, 用摄像机全程摄录, 每个动作做1 0次, 每次1 0分, 其中3分为达标成绩, 7分为技评成绩。技评由两名网球教师分别评分, 然后取平均分。

1.5 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简单任务不同反馈形式之间的差异

在即时测试中视频+言语反馈的绩效优于言语反馈和视频反馈, 言语反馈的绩效优于视频反馈, 24h延时测试与即时测试的绩效优劣倾向一致。

对简单任务三种反馈形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在即时测试中不同反馈形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F=1.272, p>0.05;在延时测试中不同反馈形式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F=6.428, p<0.01。

2.2 复杂任务不同反馈形式之间的差异

在复杂任务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结果中, 视频+言语反馈的绩效均优于言语反馈和视频反馈, 言语反馈的绩效优于视频反馈。

对复杂任务三种反馈形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在复杂任务即时测试和24h延时测试中不同反馈形式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 1。

2.3 不同任务难度不同反馈形式综合比较

将不同任务难度各组学生测试成绩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在即时测试结果中反馈形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F=11.062, p<0.01;任务难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F=9.809, p<0.01;反馈形式和任务难度交互作用不显著, F=2.953, p>0.0 5。在延时测试结果中反馈形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F=18.837, p<0.01;任务难度主效应显著, F=6.262, p<0.05;反馈形式和任务难度交互作用不显著, F=2.493, p>0.05。

3 讨论与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反馈形式对于网球教学的效果虽然不同, 但是对于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来说, 视频+言语反馈的教学效果最优, 单纯的视频反馈效果最差。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学习者所获取的信息均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 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眼、耳、舌、身等感官接收各种刺激。在三种反馈形式中, 言语反馈是通过听觉传递信息;视频反馈是通过视觉传递信息;视频+言语反馈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传递信息, 与其它两种反馈形式相比, 传递的信息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大。因此不论在简单任务还是在复杂任务的教学中, 视频+言语反馈均取得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反馈形式能够优化和弥补传统言语教学方式的不足, 对于身体本体感觉较差、不能够很好感觉自身动作的学习者尤为有效, 能够很好的帮助学习者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 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单一的视觉刺激比单一的听觉刺激传递信息的能力强。然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视觉刺激的视频反馈绩效却劣于基于听觉刺激的言语反馈绩效。这是因为教师所提供的言语反馈是在对学生的技术动作特征进行信息加工的基础上, 进行提炼与归纳, 然后反馈给学生, 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而视频反馈则完全依赖于学生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 由于学生是网球初学者, 对于技术动作的认识、理解程度较低, 在观看自身动作录像时, 较难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并极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技术动作认知, 从而在不断的练习中将该错误动作进行固化, 产生反馈的负效应, 阻碍了动作技能的学习。

在简单任务教学中, 三种反馈形式的即时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其原因主要是简单任务的信息负荷量较小, 需要学生加工处理的信息内容也相对较少, 因此, 视频技术的介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无明显作用。在复杂任务教学中, 即时测试结果和延时测试结果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且不论是简单任务还是复杂任务, 视频+言语反馈形式的成绩保持最好。这说明视频+言语反馈形式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处理, 有利于将追加反馈的内容准确、高效地转化为内在反馈。而且在复杂任务的延时测试中这种内化结果更为显著, 其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反馈形式。

说, 单纯的视频反馈无法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要想从视频反馈中获取有用信息, 需要教师辅助加工关键信息, 否则会产生反馈负效应, 阻碍运动技能的学习。 (3) 对于简单任务, 从教学成本考虑使用传统的言语反馈即可满足教学需求;对于复杂任务, 采用视频+言语的反馈形式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17.

[2]金亚虹, 章建成.国外运动学习中追加反馈的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 2002 (6) :733.

[3]王奇.摄像反馈教学对大学生运动技能影像的实验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94~98.

[4]张力为, 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94~196.

[5]金亚虹, 章建成.追加反馈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国外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 2001 (2) :230.

[6]许世云, 赵虹.反馈原理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6) :91~93.

【反馈形式】推荐阅读:

反馈矫正07-16

反馈体系07-19

自反馈05-12

工作反馈05-25

反馈05-28

教学反馈05-29

神经反馈06-05

读者反馈07-26

实验反馈07-28

反馈平台08-07

上一篇:RFID技术创新下一篇:复方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