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交流(共5篇)
反馈交流 篇1
0 引 言
交流电源系统是一个闭环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基准和反馈。按自动控制的要求,若以时间函数r(t)表示给定值,以C(t)表示受控量,r(t)与C(t)应具有同一性。但在实际的系统中同一性往往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会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产生附加的静态误差。
1 关于交流电源系统的基准
目前,交流电源系统的基准有两种:正弦波电压和直流电平。
1.1 以正弦波电压为基准的交流电源系统
交流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是恒频交流电压,由于交流电源系统的基准应当与其输出电压具有同一性,因此交流电源系统的基准也应是恒频交流电压,并且基准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而交流电源系统输出的恒频交流电压是近似于理想的正弦波电压,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是靠PWM控制策略来实现的,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所示。
在该系统框图中基准正弦波电压为uj,输出电压为u(115 V,400 Hz),它们的关系为:u/uj=R2/R1。该交流电源系统是一个二元反馈系统,除了电压反馈之外,还通过电流互感器M摄取电流反馈信号形成电流反馈。该电流反馈信号为高频信号兼有调制Δu的作用。经分析电路要求调制比大于50时,才能保证系统输出电压的稳态误差及失真度都在1%以下。
反馈电压Δuf与基准正弦波电压uj相加后,得到Δu再经PI电路得到Δu′。Δu′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3是图2波形的展开。图1中逆变电路输出电压un的波形见图4。电流反馈的波形见图5。
这个方案适用于由电子电路组成的电源系统,比如UPS不间断电源及其他逆变电源。这种电源系统的反馈电路传输时间短,响应快,能够完成及时反馈的要求,这种电路有根据基准去校正输出电压波形的功能,因此输出电压波形的失真度小,适用于非线性负载电路。
1.2 以直流电平为基准的交流电源系统
在发电机组成的交流电源系统中,以正弦波电压为基准不合适。因为这种电源系统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实现的,而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电路具有较大惯性,不能实现及时反馈。因此这种电源系统必须用直流电平作为基准,如图6所示。图中稳压管V2由稳压电源U提供工作电流作为基准,稳压管V2的温度系数为10-5~10-6 V/℃。
2 交流电源系统的反馈
交流电源系统的反馈作用是将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经过反馈网络引回到系统的输入端,与系统的基准进行比较,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以正弦波电压为基准的电源系统中,反馈量是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反馈网络是电阻网络。以直流电平为基准的电源系统中,反馈量是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经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但是电源系统的输出量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而反馈量却是输出电压的峰值或平均值,反馈量和输出量不同,致使交流电源系统存在静态误差。下面就具体电路进行分析。
2.1 峰值反馈
峰值反馈的电路见图6,反馈电压uf由于C2的作用而反应的是输出电压的峰值um。uf的波形见图7。
图7所示的Uj=5 V是基准,uf是反馈电压,真实反应了输出电压的峰值。如果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受到扰动而发生变化偏离了额定值(115 V),这时控制电路工作的占空比随之变化,占空比变化之后,系统中发电机的激磁电流就会改变,从而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将恢复到额定值。反馈电压uf和激磁电流的占空比(即控制电路工作的占空比)δ之间的关系如下。
图7中,电路工作的周期T、导通时间ton,则占空比δ=ton/T。有:
undefined
周期:
undefined
占空比δ:
undefined
如果输出电压的波峰系数undefined时,便会产生附加误差ΔU。设系统的实际输出电压为Um,波峰系数为M,则M=Um/U⇒U=Um/M。当波峰系数为M时,调节电路将系统的输出电压调节为:
undefined
2.2 平均值反馈
平均值反馈电路如图8所示。
图8中由于电阻R1,R2,R3的存在使得三相电压源变成三相电流源,反馈电压uf反应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CP。与峰值反馈一样, 如果电压波形失真将会产生附加误差ΔU。
设系统的实际输出电压为U, 平均值为UCP,即MCP=U/UCP≠1.1,而调节电路将系统的输出电压调节为:
undefined
2.3 消除静态误差的解决方案
经过分析可知,交流电源系统静态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电源系统的输出量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而反馈量却是输出电压的峰值或平均值,反馈量和输出量不同导致的。因此,采用由AD637组成的有效值转换电路(见图9),将敏感的电机端有效值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平反馈至调节电路的比较端,从而满足系统的同一性,达到消除静态误差的目的。
其中,电路输出电压undefined
3 结 语
以正弦波电源和直流电平作为交流电源系统的基准具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应视不同的应用条件选择使用。同时,交流电源系统的反馈环节应注意系统的同一性,避免设计不当产生的波形失真及输出电压的静态误差。
参考文献
[1]赵学泉,张国华.新型电子电路应用指南(源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2]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M A劳顿.电气工程师手册[M].李广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5]周平.低失真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0):177-179.
[6]刘军儒,牛萍娟,高铁成,等.一种高精度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1-3.
反馈交流 篇2
规范化
精细化 建立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反馈长效机制
西南大学
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西南大学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的长效机制,为学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结构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调研与反馈制度化
(一)就业跟踪调研制度化
在多年不断探索,重点总结学校2011年开始实施的《西南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制度基础上,学校主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固化先进经验,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于2014年1月制订了《西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离校毕业生就业调研与持续服务工作的意见》(西校〔2014〕35号),强调离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明确毕业生离校后至少1年内的就业调研和持续服务工作是毕业班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就业工作内容,建立学校领导、部门组织、学院落实、辅导员分工负责、明确时间、内容和方式的跟踪调研制度,确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工作的制度化。
(二)就业状况反馈制度化
学校建立“三参与”、“四挂钩”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制度,畅通就业状况反馈通道,构筑就业状况反馈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三参与”指就业工作部门深度参与专业设置、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深度参与实践教学设计实施的制度,通过每年的新专业设置论证会、招生计划制定联席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等形式落实制度的执行;“四挂钩”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与招生计划挂钩、与教学评估挂钩、与绩效分配挂钩、与干部考核挂钩的制度。就业状况反馈制度化有力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落实。近三年,学校先后有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族学等3个专业停招或隔年招生,工商管理、教育技术学等6个专业大幅减少招生规模,同时新增了物流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4个需求旺盛的专业;大力实施以适应国家重点项目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教学内容方法更新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教学质量评价完善工程和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等5大工程18项计划,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三)反馈整改督查制度化 为了强化学院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提出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整改意见的落实,学校在每年开展学院就业工作调研的基础上,于2013年开始实行学院就业工作督查制度,即每年4月由就业工作部门组建若干督查组,督查组均由学校领导带队,对每个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包括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学院对学校上一年提出的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就业工作部门针对督查情况将形成就业工作督查报告,向全校进行通报。整改督查制度化进一步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作用的发挥。
二、调研与反馈规范化
(一)就业跟踪调研规范化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客观详实的数据,对毕业生就业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客观评价。规范化的跟踪调研方法是取得工作成效的保证。我校通过建立五个方面的规范保证调研工作的规范化。一是,规范调研时间。我校确立了每年毕业生离校前、离校半年、离校一年等3个调研时间点,力争考察毕业生就业状态及其发展的全貌。二是,规范样本数量。离校前的调查规定毕业生样本全覆盖;离校半年的调查要保证毕业生样本达到60%以上、用人单位样本达到30%以上;离校一年的调查要保证毕业生样本30%以上。三是,规范调查内容。我校经过多年探索并借鉴社会评测机构比较通用的评测指标,目前确立了就业流向、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能力对工作满足度、毕业半年(一年)的月收入、毕业半年(一年)内离职率、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培养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服务满意度等10个调研的主维度,能够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四是,规范调查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为主、电话和走访为辅的调查方法。五是,规范分析方法。根据调研分析的不同取向和相关调研数据的构成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选取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分析,保证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客观性。
(二)就业状况反馈规范化
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了规范化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模式,落实就业状况反馈制度。一是,调研结果呈现规范化。就业工作部门将依据调研结果,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综合调研报告、专题调研报告等规范化的就业状况反馈材料。如,我校2012年编制了《西南大学2008-201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西南大学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2013年编制了《西南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是,就业状况反馈对象规范化。学校明确毕业生就业调研结果以不同形式向社会公众、学校领导及学院部门、学生等三方面群体反馈。三是,就业状况反馈方式规范化。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的公共平台向社会公众反馈,根据实际需要以邮箱、研讨会、走访等方式向校内群体反馈。
三、调研与反馈精细化
(一)调研时间精细化
我校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研选取了离校前、离校半年、离校一年等3个时间点,涵盖了毕业生初入职场前后的三个状态关键点,推行调研时间的精细化,力争获取包括就业竞争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等重点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全态数据,避免一次性调查存在的盲区,为全面分析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子、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联性等奠定充分的过程性数据支撑。
(二)调研内容精细化
我校为了实现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深入分析学校人才培养的不同方面对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力度,提高就业状况反馈的针对性,通过分散调研时间点、优化调研侧重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10个主维度调研40余项内容,推行调研内容的精细化。
(三)调研分析精细化
为了最大化利用就业调研成果,最大程度提高就业状况反馈的指导作用,我校充分利用多维度、精细化的调研内容数据,多元组合比较分析,达到调研分析的精细化,努力实现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分析、既有共性分析又有个性分析、既有外部环境分析又有内部成因分析、既有纵向比较分析又有横向比较分析,调 研成果既有综合分析报告又有专题分析报告,增强就业状况反馈的针对性、适用性。
(四)就业状况反馈对象精细化
按照学校就业状况反馈制度的规定,我校的毕业生就业调研成果和意见要向社会公众、学校领导和学院部门、学生等三类群体反馈,达到反馈对象的精细化,实现就业状况反馈意见指导层面的多元化、指导作用的多样化,形成多途并进、多方共举,共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良好局面。
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反馈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是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手段,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效果的有力武器,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的重要借鉴。我校通过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就业状况反馈,建立调研与反馈的长效机制,突出调研与反馈机制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不断完善,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西南大学
反馈交流 篇3
关键词: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参数自整定,Z-N法,继电反馈
1 引言
按照偏差的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和微分(Derivative)进行控制的调节器简称PID调节器。由于其算法简便、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PID控制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当前工业控制的状况表明90%以上的控制回路是采用PID控制策略[1],在石化、化工、造纸等工业领域,甚至有97%的常规控制器都是PID控制器。因此,PID控制器可以视为自动控制的“面包与黄油”。
PID控制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进行参数整定。早期的参数都采用手动整定,现场工程师通过一系列调节试验绘制出过程动态特性曲线或频率响应曲线,再通过这些曲线由整定公式计算出PID参数。整个整定过程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实际生产往往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常规的PID控制器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由于参数整定方法烦杂,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难以适应复杂环境。针对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研究PID控制器参数的自整定技术,以适应复杂的工况和高性能指标的控制要求。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PID控制器的自整定技术也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整定的发展减少了控制工程师现场调试工作量,节省了大量时间,且整定结果更加可靠,使一些复杂但是更加精细的设计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过程工业控制[2,3]。
本文首先介绍一些常用的整定公式,这些整定公式可以直接应用于PID自整定控制器。详细分析了继电反馈自整定方法,并推导出适用于工程的整定公式,将其应用到了交流矢量调速系统的PI参数自整定中。
2 PID参数自整定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使用PID控制策略的经验。尤其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由于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系统参数又经常发生变化,因而运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分析、综合会耗费很大代价进行模型辩识,且往往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人们常用PID调节器,并根据经验进行参数整定。几十年来,PID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和技术处于不断发展中,特别是近年来,国际自动控制领域对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许多重要国际杂志不断发表新的研究成果,PID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和技术也处于不断发展中。
2.1 Z-N参数整定方法
齐格勒-尼柯尔斯(Ziegler-Nichols)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于1942年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参数整定规则,简称Z-N规则[4~6]。
Z-N法中最常用的是响应曲线法,即在被控对象的输入端加一个阶跃信号,然后测出输出的阶跃响应曲线。如果被控对象既无积分环节,又无共轭复数极点存在,则阶跃响应曲线呈S型,如图1所示。
该曲线的特性可以用测得的延迟时间τ和时间常数T来表征,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式(1)的传递函数近似地描述:
根据实验测得参数τ、T,再按照表1的规则。即可整定PID控制器的参数。
2.2 继电反馈法
Asortm和Hagglund在1984年提出基于继电反馈控制的PID参数整定法。
继电反馈法是在闭环控制回路中加入继电控制,继电可以是带滞后的也可以不带滞后,利用继电控制的非线性特性使被控过程出现极限环振荡,这个振荡是周期性的,通过测量这个极限环的性质,获得过程的临界动态特性参数,即输出的频率与振幅,就可以测知对象临界点的信息,再利用Z-N临界比例度整定公式获得PID控制器参数[7,8]。
继电反馈自整定技术有许多突出的优点。首先,这种方法耗时较少且易于使用,操作者只需简单地按下一个按键,即可自动整定出PID控制器参数;其次,继电反馈自整定调节试验是闭环进行的,适当选择继电参数可以使过程的频率响应维持在设定点附近,整个过程会处于线性区域,因此继电反馈自整定方法有可能适用于高度非线性的过程;第三,这种方法不需要先验知识来选取采样率,对于一些复杂的自适应控制器尤其有效。该方法简单、可靠、易于使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PID控制器的参数自动整定。
3 适用于交流矢量调速系统的继电反馈PID整定法
在实际应用中,原始Z-N法的阶跃响应曲线法以及临界振荡法容易造成过流或电机失控而导致故障,难以应用到由交流矢量调速系统中,本文将继电反馈法应用于交流矢量调速系统。
在交流矢量调速系统中,通常都只采用PI控制器,其参数可以通过构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来计算,但这种方法过于理想化,在构建出的模型里许多参数都采用了近似计算,公式复杂、变量过多导致精度降低,而且在实际的系统中,由于周围环境和设备自身的物理特性的影响,由控制模型计算出的PI参数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继电反馈法原理简单,采用的变量较少且易于采集,因此本文将其应用于交流矢量调速系统,整个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该系统由转矩环、磁通环和速度环组成,转矩环、磁通环实际上是同级的内环(电流环),而速度环则是外环,内外环组成了双闭环调速系统。对于双闭环系统,输出的速度对内环的PI参数不敏感,因此该系统电流环采用传递函数计算出PI参数;外环速度环的PI参数直接影响系统的输出,因此采用继电反馈法整定PI参数。
在实际的工业过程控制中,继电控制信号往往是系统执行器的输入信号,该信号不能为负值。继电振荡的PID参数自整定算法的控制过程曲线如图3所示。被控对象只要在高频具有至少-π的相位之后就可在继电反馈状态下产生周期为T的等幅振荡,而其频率正是使被控对象相位滞后-π的频率,即奈氏曲线与负实轴焦点的频率ωn。设继电特性幅值为d,被控对象的输出为y(设被控对象振幅为a),由傅里叶级数展开继电特性输出可知,在临界频率ωn处的幅值近似为:
在实际测量时,为了消除环境以及被控对象物理特性的干扰,得到稳定的振荡波形,从第二个周期开始采样,截取N个完整的振荡周期,由图3可求出振幅A与振荡周期Tu,测量公式为:
其中:A为系统输出的振幅,Tu为临界振荡周期,y1为实际输出速度的波峰值,y2为波谷值,t1和t2分别是采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测得A和Tu后,根据原始Z-N法中的临界振荡法,可以推得:
由式(2)~(6)可以推导出:
其中:d是实际输入目标值,即为给定的速度阶跃信号振幅。
4 PI参数整定实验及结果
实验采用的平台为变频器(CPU为TI的F2812DSP)控制的对拖机组(7.5k W交流异步电机和作为负载的同轴直流电机),程序运行于DSP中。
进行两个实验,首先采用闭环继电振荡法整定PI参数,再采用原始Z-N法(临界振荡)计算出另一组PI参数。然后分别采用这两组PI参数对电机进行阶跃响应实验和稳速运行实验,记录相应的实验参数并加以比较。
4.1 PI整定实验
闭环继电反馈整定程序流程。
(1)通常继电振荡实验需在0频附近振荡,即振荡中线频率为0Hz,但为了测量,此处设定图3中振荡中线频率vn为15Hz。由于是采用的是闭环继电振荡,因此实际振幅比设定值通常要小很多,为了便于采样及提高计算精度,采用了较大的振幅给定值15。
(2)先给交流电机通励磁电流,等待一个直流磁化时间(即磁场建立所需要的时间,约等于转子时间常数),给电机输入一个30Hz的速度阶跃给定值。
(3)当电机速度达到vn时,立即将输入给定值设为0Hz的阶跃信号,此时由于惯性电机的转度仍会继续升高,到达峰值y1后就会减速。
(4)当电机速度下降为vn时,立即将输入给定值重新设为30Hz的阶跃信号,此时电机速度会先减小至y2,然后会开始加速。
(5)重复步骤3、4直到产生稳定的速度振荡(即多次y1的测量值都相同)并开始采样,当采集到N个完整振荡周期后停机。
(6)根据式(7)、(8)计算出速度环PI参数。
图4所示为连续整定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是在闭环状态下进行的,需对电机安装编码器。
采用原始Z-N法(临界振荡)整定出的PI参数的方法较为常见,大多数教科书上都有介绍,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4.2 性能比较实验
对两种方法整定出的参数分别施加10Hz的速度阶跃信号,其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对于稳速运行状态,两种方法的速度脉动曲线如图6所示,其中纵坐标为额定频率的百分比,20%为10Hz。两种方法整定出的参数对比如表2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继电反馈法可以良好地应用于实际的交流矢量调速系统中,其整定效果远好于原始Z-N法,其主要优点有:
(1)整定时间短。由图4可以看到,整个闭环继电反馈整定过程不超过1s,极大地提高了PI参数的设置效率。
(2)整定后动态性能好。由图5和表2可知,与传统的Z-N法相比,通过继电反馈整定的PI参数上升和稳定时间短、超调量小,具体参数见表2。
(3)稳速运行时脉动小且波形稳定。由图6可以看到,继电反馈法整定出的PI参数在稳速运行时脉动很小,其速度波形规则、稳定,而Z-N法的速度波形则显得较为杂乱且有小幅波动。
5 结论
本文介绍了PID参数自整定的几种方法,并将继电反馈法按工程应用的需求加以简化,为了保护电机,将该方法改进为闭环下使用,减小了电机在整定时转速的实际振幅,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交流矢量调速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继电振荡法取得了良好的整定效果,大大提高了变频器调节PI参数的效率及准确性,解决了实际工程中PI参数的整定基本靠手动调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strom.K.J,Hagglund,T.PID Controllers:Theory,Designand Tuning.Instrument Society of America,1995.
[2]曹承志.微型计算机控制新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50-165.
[3]陶永华.PID控制原理和自整定策略[J].工业仪表和自动化装置,1997,(4):60-64.
[4]王伟,张晶涛,柴天佑.PID参数先进整定方法综述[J].自动化学报,2000.26:347-355.
[5]张晋格.控制系统CAD-基于MATLAB语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62-164.
[6]钱积新,王慧,周立芳.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及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2-136.
[7]谢元旦,夏淑艳.PID调节器参数的继电自整定方法[J].控制与决策,1993,8(1):77-79.
反馈交流 篇4
新学期进入第二周,为了继续做好小班的各项工作,帮助小班的宝宝们在幼儿园更好地学习和生活。9 月 8 日下午,明轩幼儿园召开小班年级组工作会议,进行小班宝贝入园一周反馈交流。会议由园长助理 XX 主持,园长 XX 及小班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始,XX 指出,小班年级组老师们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到位,小班宝贝适应环境很快,在短短一周时间,小班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趋于稳定,感谢小班各位教师的奉献与付出。
并对后续工作提出要求,各班游戏活动内容需逐步丰富与多样化,提前做好游戏的准备;加强班级常规,创造安静的良好氛围;加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班级教师之间的多加沟通,保教人员要相互支持配合。
接着,各班老师对开学一周以来的班级情况进行交流,谈谈在幼儿一日生活及常规工作进行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老师们纷纷表示针对本班幼儿情况,从幼儿入园第一天起,班级四位保教人员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活动常规等事无巨细进行系统的引导、培养和训练,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同时也让幼儿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能独立的进行自我服务。
随后,大家一起商议,为了让幼儿能情绪稳定地入园,入园环节还是采取家长测体温、扫安康码送孩子进园到班级的方式。
最后,园长鼓励老师继续做好班级工作,不仅要培养孩
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生活,同时与家长多沟通指导,和帮助家长在家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做到家园配合帮助幼儿成长。希望老师们面对今后的工不怕困难,再接再厉。
通过本次会议,小班组教师对接下来开展的工作更加清晰,有了明确的方向,为下一步年级组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反馈交流 篇5
一、交流探索的意义
交流探索为有效课堂的生成提供了平台, 传统的低效课堂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教师怎么教, 学生就怎么学, 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制。而现在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首先实现“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 凸显了学生的本性, 在交流探索的过程中一般以四人为一组, 也有同桌之间的交流, 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思维不断被丰富、被提升, 课堂变得有趣、活跃,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 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并在展示中暴露学习的成效与不足, 为教师的点拨提供合理的依据。
二、“交流探索练习反馈”的具体实施
1.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自学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具有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因此引入新课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设问题情境意识, 把握具体操作手段, 微格导学, 引路点化, 把“戏”留给学生“唱”。
化学教学情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如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产和生活实际、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等。这样设计的化学问题能在激发学生化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崇尚科学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2. 出示学案, 启发思考
自学之前, 教师需要先出示自学提纲, 提出自学的方向、重点以及思考的线索等。自学阶段应要求学生: (1) 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维过程; (2) 复习回忆有关旧知识, 并与新知识相联系; (3) 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 做自学笔记, 可适当做些批注, 勾画出关键词语; (5) 尝试练习, 推导过程等。最后让学生闭上课本, 围绕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自己懂不懂; (2) 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什么, 是否已经掌握; (3) 通过新旧知识对照有什么猜想, 还有什么问题未解决等。
3. 学生交流, 教师释难
自学结束后, 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将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触发的灵感公布出来, 使大家得以共享。这个阶段是使学生集思广益, 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大好时机。这种讨论, 有时是个人发言, 有时是小组讨论后有代表发言。教师可根据问题深浅和难度大小分别让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讨论结束时, 教授还需要根据大家的讨论进行疑难解答。解疑的过程, 是一个讨论、研究、探索的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调控过程。教师必须对联想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 根据教材要求, 把问题分类处理:涉及本节课重点的内容, 要重点突破;涉及下节课的内容, 可出示“安民告示”, 鼓励学生课下思考;涉及以后学习的内容, 可鼓励学有余力者进行课外研究。
4. 统一学习, 巩固知识
通常, 在学生自学、交流、讨论, 获取对新知识的理解后, 教师还需要组织一个短暂的统一学习的教学过程。统一学习是为了处理自学过程中的普遍性的问题, 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提升。这里的归纳既包括对学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又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调节与整合。在归纳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一般性结论进一步强化、引申、梳理概括, 纳入认知系统;并通过联想, 结合具体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教师归纳的首要任务, 是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使所学知识融为一体, 便于记忆和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反馈对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我们应该知道理想的课堂在于它是否真正的让学生练习和实践,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手, 我们的课堂学生练习的时间大致在15分钟左右, 为了掌握学生思路上出现的偏差在学生完成检测后,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讲, 注重了实效。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交流探索练习反馈”教学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教学方式。具体地讲, 它突出了主体性、发展性、有序性和启发性等教学原则。当然交流探索练习反馈的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 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也就是说, 并不是化学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适宜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要从化学教学的实际出发, 灵活多样地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交流探索练习反馈”模式, 持之以恒, 被不断地汲取教学法的精华, 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摘要:化学教学中采用“交流探索 练习反馈”, 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即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恰当运用“交流探索 练习反馈”教学,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 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共同作用, 从而提高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