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思考

2024-08-14

反馈思考(精选12篇)

反馈思考 篇1

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讲练习题的选择,复习过程中学生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如果只是草率、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落实工作,往往会事倍功半。为了抓好练习的落实,提高复习效率,应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要抓好反馈练习的编纂与落实。要想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关键是要抓好落实。落实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抓好练习的反馈,本文重点谈一下复习过程中如何抓好练习的反馈,提高复习效率的问题。

一、使用反馈练习的意义

在讲评练习之后(一般在一周左右为宜),为了检验学生对讲评课落实的情况,应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练习。

所谓反馈练习,就是在原已练习过的习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解答过程的思维障碍重新编纂出练习题,这种反馈题与原练习题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又不是原题的简单重复。

进行反馈题的练习,看似不如给学生一份全新的练习那样利于学生见到更多的题型,但由于反馈练习是针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技巧的落实等方面而编纂的,因此对于原练习的落实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数量,让学生做过多的新题,学生往往只是沉浸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题目之中,而对于知识的加深理解、习题所包含物理过程的体会、解题思路方法的感悟与总结可能都会无暇顾忌。而反馈题的使用,由于题目本身学生似曾相识,题目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并不陌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也有相似之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素材背景、不同的设问对同一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物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因此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原练习题所涉及的知识和物理过程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强化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馈不及时的后果

高三复习阶段讲练物理习题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于记忆公式、概念和规律的内容,而应注重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对典型物理过程进行辨析与积累、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与总结,这就需要对所讲练的习题能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全面的认识,因此进行及时的、较高密度的同类问题的强化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后作业或测验考试,都很难得到及时的反馈,有时学生做过的习题交给教师后,可能要过2—3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返还给学生,此时教师要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对于问题较为集中的习题进行分析与讲解。但常会出现“学生练了,老师也讲了,而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还会犯相同的错误”的现象。

三、及时反馈的操作建议

要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就需要对学生练习过的习题进行及时的反馈。我曾在教学中利用下面的方法来缩短练习与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及时公布答案与提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通常学生都有做完练习后想对答案的愿望,为此教师可以在每次练习后立即将相应的答案与提示进行公布(可以贴在教室内,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印发给学生,每人一份,更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为了便于学生对照答案与提示进行自我反思,建议在练习时可以给学生印制答题纸,让学生在答题纸上做答,练习结束后只上交答题纸,而原题留在学生手中。

这里所说的答案与提示,并不是一般性的解答过程,而应是教师在充分思考学生在解答每一道题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疑难点给出简明的点拨与提示,也可以有一些思路、方法的渗透与小结。这样的提示,文字虽然不多,但对于学生的阅读而言其利用率很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尽快发还学生的练习。

学生做过的习题要尽快发还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听讲评之前对于自己的问题能有所准备。当然,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教师能提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对做错或感觉自己可能出问题的习题要提前思考一番;下次物理课上老师讲评练习时要带来相应的习题等),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自主思考、带着问题听教师的讲评,会记讲评课的笔记等方面的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3. 讲评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有些教师在设计习题讲评课时,追求所谓的“效率”,总想多讲一些,而不给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时间,导致课堂上教师发出的信息量足够大,但学生接受的有效信息量却不大,学生只是盲目地紧跟教师的思路跑,通常是“只知道是什么,并不知道为什么”,因而导致师生都很辛苦,实际收效甚微。

教师在讲评习题时要注意讲求实效。首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精选有代表性的问题,设计好能够达到“纲举目张”效果的讲评方案,努力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融于具体的习题讲析之中。只有这样精心的备课,教师才有可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习题所述的物理过程与条件,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四、对反馈题编纂的操作建议

编纂反馈题的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确定出反馈的点,使学生通过反馈题的练习、从对知识的理解、过程模型的掌握、方法的梳理、技巧的应用等方面得到落实和提升。确定练习题的反馈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将题目的已知与未知互换。

题目的已知与未知互换,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意义,但有些物理过程较长的问题,若将已知和未知互换,则要求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随之逆转,需要重新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因此对于学生理解题目所涉及的物理过程模型,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将起到较好的强化作用。

2. 相同背景下改变设问角度。

利用原题的素材背景,提出新的问题。

3. 原题基础上的延伸。

当学生对原题已能够正确解决时,我们可以将问题不断延伸,在学生能力可能达到的范围内将原问题复杂化,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本题在编纂反馈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改为轨道竖直放置、倾斜放置、轨道加摩擦等方式不断将问题复杂化。

4. 关键性物理条件的细微变化,防止思维定势。

有些问题的关键性的已知条件发生量变,将会带来物理过程发生本质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重新分析物理过程,这类反馈题的练习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

5. 利用原模型或方法解决新问题。

有些习题看似是截然不同的物理问题,但它们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解决它们的思路方法可能是十分相似的,利用这一特点编纂反馈题,可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物理过程模型的理解,强化学生对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的落实。

高三复习过程中演练习题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掌握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因此,在讲评课上要想收到实效,就应该有抓有放,重点突出,以落实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合理分配讲练的时间。

总之,在高三物理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复习时间,克服盲目追求练习数量与强度的现象,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在反馈的时间和内容上精心策划,以抓好落实为目的,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反馈思考 篇2

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反馈环节的理性思考

分析教师反馈在授课环节中的`作用,指出有效的、适时的教师反馈有助于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加强其课堂参与性,提高语言能力.通过对教师反馈环节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反馈在中国实际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发展情况,并运用语言学理论,论证教师反馈对学生语言习得的作用.

作 者:丛波 CONG Bo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刊 名:航海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MARITIME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25(2) 分类号:H319.9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教师反馈   语言学理论  

反馈思考 篇3

摘 要: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经验,并使错误得到有效纠正。没有教学反馈,就不是完整的教学。

关键词:初三化学;反馈时机;有效反馈

国内外专家都有研究相应反馈时机和反馈方法。反馈有利于“系统”的共同进步,但是侧重点都是系统中“学生”的进步以及如何反馈和反馈的探讨。如果是系统可以将研究扩展开,整合系统中相关性因素的内容研究还不够。单独思考固然可以达到一定效果,但学生和教师都是系统内的主要载体,必然有一定的联系,教师要整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运用时间和空间等维度进行探讨,使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

探讨有效教学反馈的特征,对于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初三化学教学中的时机把握可以使反馈事半功倍。下面详细分析如何把握有效反馈时机。

第一,在新课导入时反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可知问题所在,后面教学中可以针对性解决。例如,“水”这节课的导入,很多学生会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可以利用这个认知错误设置提问,寻找错误想法的纠正方案。

第二,在学生发生惯性思维时反馈。每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受所处阶段的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一些错误理解等都是正常的,教师要进行纠正和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正确性。例如,学生对误认为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忽略了部分催化剂也会减慢反应速率,更有甚者会认为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教师可以在学生思维出现片面时、思维误入歧途时抓紧提问。尤其在学生无思维活动的时候更要提问,正确恰当的思维是创新的基础。

第三,在重难点处反馈。重难点一直是教师关注的关键点,因此这是教学能否有效的关键。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要比一般的知识点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在化学原子结构的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成了教学难点,同时又是化学微观解释宏观现象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如“这些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每一层各排布了多少个电子?”“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各有什么意义?”巧妙的提问,通过学生的反馈制订掌握重点和难点。

第四,在学生无疑处设置反馈,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学生的反馈可能引起新的疑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这堂课,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提问达到推动学生递进思考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哪些呢”,学生会思考学过的反应原理,考虑具体的实验操作。再问“反应药品的选择呢”,学生会思考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第五,在知识需要迁移时设置反馈。知识的学习不只是考试用,更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化学实验的两类发生装置,学生在制氧气中都有接触,在进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教学之前,可以提问制氧气的内容,通过反馈给予引导,不仅节约时间,更让学生体会自主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提出不仅是为了解决课本上的问题,更要为发生迁移所用。

第六,在学生提出认知需要时进行有效反馈。有时候学生会问:“老师,我知道我的化学式书写存在问题,但是我不知怎样提高?”这个时候需要教师给出具体的建议,学生有些时候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发现问题上,而让学生能够有据可依。

第七,不正确的反馈会干扰学生的思考。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将很多重点概念分散得很好,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下一个概念出现前充分消化。但是,有些词汇在给出概念之前就提前出现。教师就要注意反馈时避免未学习到却已经出现的概念,注意避免反馈信息出现混乱。例如,教材中元素的概念在原子之后,原子的概念讲授前就已经有元素出现,解释原子的时候就要避免元素的干扰。

反馈思考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所以, 课堂反馈应遵循其整体性、综合性、人文性原则, 使之具有针对性、激励性、灵活多样性。课堂评点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否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增强其创新能力, 能否及时、适度地让学生千差万别、百花齐放地回答, 都操纵在教师手中。然而,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做得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完全肯定式

在积极倡导鼓励教育的今天, 很多教师认为, 一旦在课堂上否定了学生的答案, 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打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论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一味使用鼓励的语言点评。“非常好”“不错”“你真棒”等语言成为敷衍学生的口头禅。这样简单、单调的赞美既起不到激励的效果, 又不能让学生正确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陷。

还有一种现象也多出现, 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 那就是鼓掌肯定式:学生回答完, 老师会引导其他同学给出掌声, 一来是对他回答的肯定, 二来是想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活跃气氛。其实, 真正的掌声是学生被感染后不由自主发出的动作, 教师在这方面的引领没有任何正当理由, 只能显示出课堂内容的平淡。

2.教师代劳式

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主人, 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更加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有些教师看到学生总是回答不到点上, 就索性替学生说。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 它不但挫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很可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师牵引式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可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但是有的教师完全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在学生的身上, 一听到学生的理解和自己不同, 诸如“真的能够这样来理解么”“你再想想看”的课堂评价就出现了。这时, 学生会在教师的牵引下走到本不属于自己的路上去。

课堂教学反馈语言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的教学气氛, 决定着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可以说,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师教学的语言技巧, 其中课堂教学反馈语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留白”是指在艺术创造中为了更加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故意留出“空白”, 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在课堂教学中, 给反馈“留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中得以充分发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白”反馈的策略

针对教师在教学反馈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1.在闪光处给反馈“留白”

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着力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1) 典型答案——模糊反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教学对话中, 个别学生的答案与教师预设的目标相吻合, 具有典型性。这时, 教师可以采用模糊反馈的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拉德·培德森认为, 我们在课堂对个别学生的优秀想法进行肯定的过程, 也是对其他学生进行消极暗示的过程。模糊反馈能有效避免这种消极的暗示, 在课堂中营造出包容的心理氛围, 为更多的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空间, 对知识进行吸收、接受、批判。

(2) 灵动答案——延迟反馈, 使智慧之花得以升华。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 学生的答案并不是教师所能预设的。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与解读的个性化过程, 他们会从中得出许多灵动的答案。如果我们过早地、过明确地予以最高评价, 就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限制其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教师在闪光处采用“留白”的艺术处理, 创新思维的火种将在生生、生本互动中迅速蔓延。

2.在存疑处给反馈“留白”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之间经常产生分歧, 进而向教材和教师提出质疑。

(1) 解读有异时——让辩论代替反馈。

当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出现争议时, 教师可以把反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开展辩论。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会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 智慧的大门也将被开启。

(2) 解读有疑时——以阅读代替反馈。

教学反馈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好环, 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阅读代替反馈, 就是在学生对文本产生质疑的时候, 教师不要急于反馈,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进行再阅读、再思考, 自己去寻找对错, 用“阅读”代替“反馈”。这样的反馈能将拓展阅读与文本解读巧妙整合在一起,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3.在错误处给反馈“留白”

学生进入学校学习, 错误铺就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阶梯。然而, 在观摩性的课堂中, 我们经常看到却不能正视学生的错误。有的教师视而不见, 有的急于示意学生坐下, 有的干脆说出“真理”。那么, 我们该怎么办呢?

(1) 另辟蹊径的反馈——使孩子沐浴宽容。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有错误呈现时, 教师的反馈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另辟蹊径的反馈在达到评价目的的同时, 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如果学生因错误解读文本而引起同学的哄笑, 自尊心会受到打击, 这时, 教师的反馈更显得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学生的想法, 而应该先肯定其用心读书的态度, 然后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法结合文本去寻找答案。

(2) 袖手旁观的反馈——启发孩子自我反省。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学习。当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时, 教师往往会采用说教、批评等方法。因为学生是表面的顺从, 所以总不能收到实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作为“旁观者”,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反馈。

三、结论与反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留白”反馈的方法, 能有效解决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弊端, 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同时, 要真正把“留白”反馈的方法用好, 还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教师要善于倾听。提高教师课堂即时反馈能力是一项艰巨又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新课程的课堂反馈提倡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 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教师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 以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 为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2.反馈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反馈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通过反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总结经验, 才能真正起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要发挥反馈留白的作用, 教师还要努力提高钻研、挖掘教材的能力、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能力, 把握好“反馈留白”的时机, 促进学生积极动脑,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参考文献

[1].朱永芳《试谈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第6期。

[2].籍莉《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基础教育》2008年第3期。

某集团公司反馈巡视情况反馈报告 篇5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1

5年5月11日至6月24日,省委巡视二组对钢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项巡视。巡视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巡视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突出“四个着力”,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广泛开展个别谈话,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深入基层调研,全面了解情况,顺利完成了巡视任务。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了巡视情况汇报,并向省委报告了有关情况。

省委巡视二组组长代表巡视组作反馈。巡视组指出,钢铁投资集团党委能够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推进新钢铁发展上取得新的成效。巡视中,干部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纪律意识淡薄,“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委抓纪律不严格,有的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意识不强;纪检监察干部配备不齐,监督执纪问责不深入,对受理的信访举报查处力度不大。

二是投资收购存在违规问题。有的投资收购项目违规决策、盲目决策,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隐患。

三是违反工程建设管理规定问题突出。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违规运行,资金管理不严,个别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

四是执行八项规定精神不严。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不深入,个别企业长期设立“小金库”并隐瞒不报,个别领导人员顶风违纪。

五是下属企业执行民主集中制不严格。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制度规定形同虚设,重大事项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同时,巡视组还收到一些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移交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及有关部门处理。

针对问题,巡视组提出五点意见建议。一是强化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对关键少数、重点部门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配齐配强纪检干部队伍,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二是建立健全二级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强化痕迹管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三是在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源配置、资本运作和工程项目上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程项目监管体系,开展规范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等专项治理。

四是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和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五是着力加强大额资金和项目监督管理,科学决策杜绝暗箱操作等违纪行为发生。

钢铁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表示,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客观准确,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集团党委要切实增强纪律意识,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措施和时限,把“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到实处;要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建立机制,防范风险;要加强对各级企业人员的教育管理,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反馈思考 篇6

有幸阅读了《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1上中胡万祥老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反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一文,感触颇深。课堂反馈也是自己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胡老师在文中这样分析:不少教师并不理解反馈的全部含义,没有对反馈的作用予以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反馈方式过于单一;还有不少教师知道要反馈,却因为缺乏技术而使反馈的有效性降低了。

在实际教学中,我与同伴们也都遭遇到了反馈不尽如人意的困惑。要么是认识不充分,要么是有点认识,却因能力有限、技术不到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提高?在技术上应怎样把握?如何组织有效反馈?怎样才能使反馈真正起作用?胡老师在文章中提到了关于组织有效反馈的几个方面:预设——信息捕捉——有序反馈——把握时机——提升资源。笔者觉得很有道理,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受胡老师文章的启示,加之自己对课堂反馈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笔者作了进一步思考,认为以下几方面不容忽视。

一、反馈要有计划、有目的

计划是做好任何事的前提,反馈也同样,课堂教学反馈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应早有预设。要想对课堂的反馈八九不离十,一个周到的反馈计划应体现在我们的备课中,如反馈的目的、时机、内容等。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有条不紊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不是临时想起来了再随意地进行,这样反馈的内容质量不高,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新知的探索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过程,在知识的巩固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掌握情况。

例如:两位教师教学《积的近似值》这一内容,设置了同样的教学目标,创设了同样的教学情境,将计算放在一个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解答。但在反馈时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

师1:反馈时以了解学生对积的近似值的生活经验达到怎样的程度,及解题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主。

师2:突出计算的方法及结果的准确性。本学段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和精算水平。

显然,师1的反馈偏离了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犯了反馈的目的不明确、反馈没有计划的错误,从而导致反馈低效甚至无效。

二、反馈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和代表性

反馈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当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对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问题,而只有少数学生有困难时,这时的反馈比较适合选择错例中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重点反馈。例如,在计算图形面积的练习中,大部分同学都能用面积公式来进行计算,但也经常会有部分学生混淆计算周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此时,可以选这个错例进行反馈讨论,让全班学生对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对照,明确两者的区别之处。这样的反馈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又明确了错误的思路,同时对这样典型的错误进行了预防,可谓一举多得。而当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有一定难度时,则更适合选择正确的进行反馈,让学生有正确感知、正确导向,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做的。

如,学习两步计算23-3×6先算哪一步,由于学生此前所学的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学生会先算23-3。像这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不应选择错例来反馈,因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正确的认知,而应选择做对的学生来进行反馈,先让做对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做,同时结合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感悟23-3×6为什么要先算3×6的合理性,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运算顺序的导向,从而使先算23-3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方法进行自我反思与纠正。

三、反馈的方法要得当

胡老师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握时机,使反馈更加及时。的确,反馈很讲究时效性,错过了那个点再想挽回也许就很难,所以该介入时就得介入。笔者认为,恰当的时机还得配上得当的方法,才能使反馈更为有效。因为方法的讲究与选择对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都在不停地提问、反馈,却很少想到自己反馈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都是一问一答式地进行。特别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在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反馈。我们在课堂中一般采用提问式反馈、板演式反馈、多媒体投影反馈等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的反馈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面积概念的得出是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体验来理解的。了解学生体验得如何,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反馈比较有效。教学《两位数乘法》时,可采用板演的方式来反馈。通过学生的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终使方法逐步完善。教学类似于搭配、烙饼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内容时,用多媒体投影反馈是一种很有效的反馈方法,它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使学生脑海中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过程中对方法有了更深刻而全面的了解,这时教师的小结和提炼也会变得非常有效。

总之,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反馈,如何组织有效的反馈是每位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应该利用课堂这块教学的主阵地,有的放矢地运用各种反馈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反馈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反馈内容,在恰当的时机选用恰当的方法组织反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反馈思考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馈,有效性

一、课堂上教学策略要有效、注重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主要是教师在课堂内外一系列行为。简单而言, 就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和指导所需完成的工作。笔者认为工作开展,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课程结构合理安排, 第二, 教师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 第三, 教师具备敏锐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重要组成环节, 需要对课程进行宏观管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要有良好的素养。教师机智指的是在教和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体现出时效性, 要展现出聪明才智。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这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从学生实际需求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这才是良好的教学方法, 当具备了教学方法之后, 才能使得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才能提升课程效率。课堂反馈是检验课堂教学之重要环节, 它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 从而增加教学时效性。课堂上, 教师要及时去收集学生学习效果信息反馈, 收集的越及时, 越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调整。众所周知, 只要及时得到反馈, 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帮助教师进行调整。而且, 当教师得到了信息反馈, 就可以查缺补漏,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另外, 教师对于学生的反馈, 这个反馈一定要及时, 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个反馈, 从而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推动学习效率提升。

二、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教师进行作业批改, 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对话, 可以使得教师从中获得教学信息反馈, 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这样可以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从学生作业中, 教师可以检测出学生所学内容, 从而确立学习目标, 进而改进学习方式。而且, 教师从该批作业中, 可以获得信息, 这不仅可以很好的调节教学, 对教师教学有着导向和参照作用。因此, 批改作业时, 方法使用得当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信息反馈,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第一, 要做到批改规范, 批改及时。第二, 每次作业批改, 教师都需要认真去完成, 认真去写批改等级, 标准批改日期以及结尾等等。让学生在看到教师的作业批改时, 能够产生信任。第三, 教师可以在批改中去鼓励学生, 激励学生。当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时, 教师不能简单的进行判断, 而是应该注意多使用几种启发方式, 逐渐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教师批改完的作业要及时发给学生, 督促学生认真研读自己的作业, 这样可以增加批改效果。同时, 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时, 要注意字迹工整, 这样可以发挥出批改效果。学生作业是一种有指导、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作业批改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加深对作业布置价值, 也是塑造学生具备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充分预设, 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一) 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

备课过程中强调的是独立钻研, 自主备课以及合作研究, 教师应该要深入研读教材, 感悟教材, 把握整个教学主题。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备课, 当自主备课和集体备课相互结合时, 可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从而提升课堂有效性。

(二) 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 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的教学, 需要教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 这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 例如:熟读课文, 学会生字词等, 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学生学习效率也会比较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语文课堂进行中, 是一种讲究策略、效益之过程, 有效性教学才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脚踏实地的开展教学工作, 努力去追求更大的效益。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去反思, 去改进, 从而升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惠娟.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教学实效性——小学语文作文的兴趣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 (下旬) 》-2013年6期

[2]季爱艳.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模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作文成功之路 (下旬) 》-2013年11期

[3]周兰桂.整合教学资源创新课程体系——论《语文》作文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整体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PKU CSSCI-2005年3期

反馈思考 篇8

一、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高中英语水平等级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等级。

七级(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对写作的目标描述为:“能用文字及图表提供信息并进行简单描述;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例如:信函和一般通知等;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例如申请表等;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编短剧”。

九级(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高中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对写作的目标描述为:“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情感;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

由此看出,《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具备阐述自己观点、评述他人观点的能力,强调要注重交流,能够收集、整理加工材料,有一定的修改能力。

反观英语教学现实,写作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高中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首先,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许多学校在初始年级忽视写作。高一、高二阶段没有连贯的写作训练,只有到了高三,为了应付高考,教师才开始进行写作训练。

其次,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最常见的过程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学生写完后交给老师,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并收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错误,然后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讲解。这种终结性的评价虽然花费了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因为批改方式的程式化、模糊化,缺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与,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了写作的乐趣和动力,因而收效甚微。

最后,高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词汇匮乏,语法运用能力差;内容空洞,缺少支撑细节;结构混乱,行文不流畅等问题。学生不懂得运用写作策略,更没有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

二、同伴反馈的理论基础

同伴反馈是建立在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是课堂上“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题、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学习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庚鲜海,王月会,2003)。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通过组内沟通、交流与合作,分享资源,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相尊重意识。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相比,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较大程度地提高课堂讨论的参与度。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定义,学习者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或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注重同伴和社会互动因素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这与写作过程中的生生合作——同伴反馈的方法不谋而合。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合作、交流互为“脚手架”,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发掘潜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

三、同伴反馈的过程与实施

1.确定评价标准。学生在评价作文时往往看到什么改什么,词汇出错订正词汇,语法出错修改语法,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的评价缺乏条理和逻辑,无法形成体系,对以后的写作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同伴反馈的时候要给具体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评价,学生只有在修改的时候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思路。江苏省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虽然比较科学准确,但学生作为主体评价他人作文时很难把握得这么细致精准,因而笔者在指导学生互评作文的时候从三个方面分五个档次着手,每次在进行同伴反馈时均使用同伴反馈评价表(表一)。相互评价之后,让他们将自己的评价与老师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意识到自己在修改他人作文时问题出现在哪里,再次修改和写作时能提高意识,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此表笔者着重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结构和内容上,能围绕主题展开内容,注意段落的划分与衔接;语法方面,希望通过同伴反馈的方式让学生慢慢关注句式结构,尝试简单句与复合句的穿插使用;词汇方面通过修改别人的作文能够灵活运用词汇,注意高级词汇的累积,从而在自己的作文中代替普通词汇。

2.教师示范评价。在进行同伴反馈之前,笔者挑出三个层次的作文,通过实物投影,引领学生共同参与评改。在批改的过程中,依据同伴反馈评价表,从三个方面依次评价。先评价内容和结构,再评改语法,最后关注高级词汇的使用。给出每一部分得分的原因。经过这三个步骤,学生有了基本的评价准则,在批改他人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

3.同伴反馈评价。此环节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小组讨论评价。建构主义者的支架式教学指出: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也可以互为脚手架。教师按照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组员通过讨论的方式对作文进行评价。借助小组讨论,学生内化作文评价反馈表的细则,形成自己的批判标准,然后组员互评。小组讨论评价的环节里,组员之间并不一定完全认可同伴的评价,故借此环节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

四、结语

同伴反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方式,它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这种模式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支架,在一步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将相关知识串联起,通过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沟通讨论,对同伴作文的反馈,将写作的技能理解和内化。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同伴反馈并非对所有的学生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在学生批改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误改和漏改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才能弥补同伴反馈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将多种评价机制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摘要: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笔者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同伴反馈”为核心的英语写作评价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模式革新,同伴反馈

参考文献

[1]杨华堂.英语教学中同伴修改作文的实验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5):22-2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庾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3.

反馈思考 篇9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相对于传统语言教学的优势已毋庸置疑, 而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更能突现其优越性。这不仅因为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 使学习者得到充分的语言输入并对学习步骤和进度进行自我调节, 更在于它能突破传统课堂语音教学的限制,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 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反馈。

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近年来, 随着语音技术的不断进步, 市场上出现了多种语音教学软件, 然而这些软件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些花哨的东西起初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但他们终究不能完全符合语音教学的需要 (Ambra et al.2008) 。这些软件并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的优势, 他们并非应语音教学需要而生, 只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和学习理论指导不足。

反馈是语言习得和教学中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反馈研究 (Nagata 1993;Nicholas et al 2001;张雪梅、戴炜栋2001;孙燕青2005;李俊芬2008) , 但国内外关于反馈的研究还有不少空白, 关于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中的信息反馈研究更少。本文将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试图探索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中的有效信息反馈应该遵循的指导标准, 旨在抛砖引玉, 引起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二、反馈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在教学环境中, 反馈通常指为了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而对其某一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发回的信息。就反馈的来源来说, 反馈可以由教师提供, 也可以是由与学习者进行交流的人提供, 或者是由学习者自己提供 (例如, 当学习者在反思自己的言语行为时给予自己的反馈, 带有元语言认知的成分) ;就反馈的目的或针对的语言问题来说, 反馈可能是为了达成语言交互双方的互相理解而提出的, 可能是为了纠正学习者的语音、语法等方面的错误而提出的;就反馈信息的性质来说, 反馈可以是正向的, 例如“对, 很好”等评语, 也可以是负向的, 例如“这个单词发音不对”;就提供方式来说, 反馈可以是外显的 (explicit) , 即直接给出对或错的评价或指出问题所在, 也可以是内隐的 (implicit) , 即以暗示性的、间接的方法对学习者的言语行为做出评价 (孙燕青2005) 。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领域, 反馈更可以看做是学习者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过程中得到的计算机的帮助和提示 (Trude H.&Anne R.2008) 。本文中的“反馈”指的是学习者在语音输出后所得到的计算机的回应信息。

至于反馈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Carroll (1993) 首次作了清楚的阐述。他把语言输入分成两类:一类输入 (TYPE1) 和二类输入 (TYPE2) 。一类输入指学习者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正确的目的语言输入;二类输入则指包括外显和内隐反馈在内的否定输入。他认为二类输入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一类输入在解释“刺激贫乏” (poverty o stimulus) 理论中的不足。“刺激贫乏”是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研究中人们都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 即语言刺激本身, 就学习者在交际中所听到的语言分析与理解的形式和意义, 都不足以构成复杂、微妙的语言学习的充分基础 (Chomsky 2008) 。人们无法解释他们如何知道、知道什么, 换言之, 如何“认知” (cognize) 语言 (Chomsky 2008:95) , 因为这些刺激不能直接反映出他们最终知道什么。认知主义理论将语言学习看做假设—检验的过程, 二类输入有利于学习者发现其语言假设中知识是如何关联的, 帮助学习者反思自己的语言行为, 检验自己原先的假设, 修正语言输出。所以二类输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刺激贫乏”的问题。在语言学习中, 反馈在认识上有助于学习者测试或调整其有关的语言学习假设,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反馈亦是可理解输入的一部分。如把反馈结合到语言学习中, 其具体作用如图1所示:

三、语音教学中的信息反馈

有研究 (Krashen 1981) 表明, 语音习得需要经历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元语言意识在语音习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语音信息反馈则阻碍元语言意识的发展, 因此对语音习得是不利的。但更多研究 (Schmidt 2008;Flege 1995) 表明, 反馈在语音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尤其在成人语音习得方面。成人外/二语语音习得受母语影响大, 他们自身很难区分自己的发音和目的语语音的差别, 只有在反馈信息的帮助下他们才能发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传统的语音教学通常采用听录音并跟读、模仿 (listen and imitate) 的方法, 比如使用广泛流行的语言复读机。练习过程中学生得不到任何反馈引导, 因此我们很难确定机器播放出的语音与学生跟读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的发音很接近于磁带标准的发音, 实际上相差很远。甚至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做跟读练习, 结果不但发音不准反而养成了一些难以纠正的坏习惯, 比如刻意追求外语发音的字正腔圆, 而忽略了口语的流利、连贯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因而有效的、准确的、实时性的信息反馈在语音教学中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即使有教师指导, 也很难做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语音语调提出实时的、准确的指导, 使学生立即明白问题所在。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恰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 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反馈, 弥补传统语音教学的不足。

四、反馈在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语音教学的优势已显而易见, 但由于现今软件系统设计缺乏学习和教学理论的有效指导, 其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大部分语音教学软件系统 (例如国际上很流行的英语语音教学软件Talk to Me和Tell me More系列) 都是通过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声学分析1, 然后利用波形图或声谱图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学习者, 并辅之以预先录入的“标准”发音 (可能由教师或本族语者提供) 的图像供学习者对比分析。然而这种反馈方式的有效性值得商榷。

首先, 语音的波形声谱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一般学习者很难读懂他们, 即使经过专门训练的学生也很难从那些抽象的图片中提取他们提高语音所需的信息。第二, 这种对比分析向学习者暗示他们发音的波形图或声谱图最终要和标准发音完全一致, 事实上这是没必要的, 因为即使同一个人两次发同一个音, 其声谱分析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第三, 现有的语音教学软件系统在实际应用操作中都有一定的复杂度, 而且从语音输入到语音分析再到反馈信息, 学生往往要通过多步操作, 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最终反馈信息, 实时性差, 不利于教学。

Kommissarchik公司曾经在2000年开发了一套语音教学软件系统Better Accen Tutor2, 用于英语的语调、重音和节奏教学。这个软件摒弃了抽象难懂的波形图和声谱图而代之以相对比较容易解释的曲线图。使用该系统的学习者先听本族语者的录音, 然后进行模仿。模仿结束后立刻就能得到系统的可视化反馈:系统将两种发音用曲线图呈现出来, 供学习者对照, 其曲线的长短和高低不同分别代表语调的长短和高低。这个软件系统的曲线图相对容易理解, 但它只能对学习者进行超音段音位 (super segmental phonemes) 发音的训练, 不能解决音段音位的发音 (segmental phonemes) 问题。

还有的软件 (例如Fresh Talk) 利用语音识别技术3, 将学习者的发音和标准发音进行对比之后, 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评估, 系统自动生成评估结果反馈给学习者, 方式可以是系统给学习者打分或显示不同表情的脸形图片等。这种自动评估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也容易被学习者接受, 但它存在两个问题:第一, 如何确定合适的评估标准?此处的“合适”指的是机器的语音接受标准应该符合人的语音接收标准, 因为学习者经过机器语音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和人进行交流。第二, 这种反馈太笼统, 不能为学习者提供更正信息。它只能告诉学习者发音是好还是差, 不能指出问题所在, 因而学习者很难去纠正错误的发音。

五、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中有效的语音反馈探讨

成功有效的语音教学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既要有技术的支持, 更要有学习和教学理论的指导, 否则它只能是花哨的技术产品, 不符合教学的根本要求。鉴于当前计算机辅助语音教学软件系统存在的问题, 结合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领域关于反馈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反馈信息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反馈信息具有可理解性。二类输入的有用性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及其推断力, 而不是反馈信息提供者及其目的。只有学习者能够理解反馈信息, 反馈才有意义。因此,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应提供不同类型的可理解性反馈信息。

第二, 反馈要为学习者提供评价性信息, 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行为是否可以被接受。认知主义理论将语言学习过程看做假设—检验的过程, 反馈要帮助学习者反思自己的语言行为, 检验自己原先的假设, 修正语言输出。

第三, 反馈要针对学习者语音输出中的错误提供更正性信息。它不仅要使学习者知道自己的语音有问题, 还要引导学习者发现其问题所在, 并引导他们更正错误。

第四, 外显和内隐的反馈相结合。外显的反馈会影响学习者的内部情感反馈。根据Krashen (1982) 等的情感过滤假说, 有了大量合适的输入并不等于就能掌握目的语。情感因素中的焦虑、自信、动机直接影响着输入的信息能否到达语言习得机制。因此反馈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或消除不同的情感障碍 (李俊芬2008) 。

第五, 音段和超音段语音训练相结合。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 语音研究和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 即从传统的着重对音段的研究和训练转向对超音段的研究和训练。新观点认为:语调、重音和节奏的错误给交际造成的障碍比元音发音不准造成的障碍更为严重。

六、结语

反馈思考 篇10

一、预习反馈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在新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 我们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预习就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前设计出适合本课的预习导学案, 使学生在预习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案的内容充分自学, 展开讨论。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4Food的Reading 1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运用课本中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介绍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 也能检查学生预习探究过程中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二、观察反馈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位有经验的“观察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行为表现中作出专业的分析与判断 (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 学得怎么样, 能否产生浓厚的兴趣) , 要做到“听其言, 观其行, 察其神”, 以便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问题与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关联点, 并加以反思, 从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例如, 发现学生眼神呆滞、迷茫, 或者有学生沉默不语、自顾看书、无法参与讨论等现象时, 教师应立即根据学生的需求, 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深度, 改进自身行为, 优化教学效果。如在课堂上学生表现为十分专注地听老师讲述, 时而轻笑, 时而点头, 这表示他们理解了老师讲授的内容, 表明教学效果很好, 可按原计划进行下去。

三、问题反馈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个获取反馈手段。它使课堂节奏有张有弛, 教学有输入有输出, 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身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既可以督促学生学习, 又能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可能遗漏的环节。此外, 教师还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问, 充分暴露其语言学习认知感悟过程, 有效激活学生学习认知思维, 为其自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BUnit6Acharitywalk的Reading1的教学尾声, 我就“Whatdoyoulearnfromthe charitywalk?”和“Canyougivemeanintroductionto OxfamTrailwalker?”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以此来深化教学过程。

四、检测反馈

课堂上精讲多练, 讲练结合, 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英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测试题, 不仅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重点有效巩固, 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Unit1Dreamhomes的Grammar教学中, 我让学生根据所听录音的内容画出相应的图画, 以检测学生对above, at, behind, below, in, infrontof等介词用法的掌握程度, 深化其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运用。

五、讨论反馈

学生在各自独立学习、获取教学信息之后, 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交换学习心得、体会, 互相提问, 相互评价, 可以加强生生之间的反馈,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系统性的认识。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BUnit1Pastandpresent的Vocabulary教学过程中, 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不同的卡片, 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卡片上的形容词的反义词, 并用这一对反义词编对话。通过这样的讨论学习活动, 不仅可以让学生利用反义词联想记住比较生僻、孤立起来不易记住的单词, 也能让教师根据学生暴露出的课堂知识欠缺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总之, 教学反馈是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环节, 及时的、积极的反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教师应该遵循英语教育教学规律和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反馈与矫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唐琼.初中英语课堂反馈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英语广场, 2012 (9) .

变换反馈策略 倡导有效反馈 篇11

【关键词】数学;反馈策略;有效

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一条结论:在不知道学习结果的情况下,重复的次数与学习的结果无关。因此,要想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及时得对课堂的活动做出反馈。关于反馈,从反馈来源看有提问反馈、活动反馈、练习反馈、作业反馈、测试反馈等;从反馈时间看有课前反馈、课中反馈、课后反馈等……从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倡导有效反馈。

变换一:正例反馈策略和反例反馈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正确的结果,正例;一种是错误的结果,反例。面对这样两种结果,就需要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合理的安排好两种反馈策略的时机。

正例反馈策略,通常安排在学生刚刚学完新知进行试一试练习的时候,通过正例反馈强化刚才学习的结果,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的明显化。而反例反馈策略,则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的情况之下,适当的运用反例,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清晰对问题的认识。

如在教学三年级的“乘法练习课”。

课始,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情景:A.有12排座位,每排可坐20人;B.有13排座位,每排可坐23人;C.每排可坐28人,有24排。算一算3个电影院分别可坐多少人?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就是在寻找学生正确的结果,并让做的正确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哪些已经忘记了或者还不会的同学,在正确做法的指导下进行一次学习和强化。

在后续的巩固练习时,教师让学生列竖式计算:43×22,69×82,34×53。这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就不是寻找正确的结果,而是寻找一些错题。

教师出示错题:

让学生观察,看看错在哪里?你觉得在计算乘法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过这样一次学生找错误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计算,明确乘法计算过程中的注意点。

除了常用的正例反馈策略和反例反馈策略以外,我们有时还可以寻找到一些正确的变式结果,运用变式反馈策略。

变换二:整体反馈策略与选择反馈策略。

面对学生完成的练习,最忌讳的反馈策略就是从头到尾一题一题的按序反馈,这样一来很费时间,二来学生的参与性也不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整体反馈策略和选择反馈策略。

所谓整体反馈策略就是对练习进行整体出示,直接让学生进行校对,看看是否有异议,这种整体反馈策略比较适合于基本题的反馈。选择反馈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对练习进行有选择的反馈,这里的关键就是选择。要尽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存在异议的重点问题进行反馈。

如在探究出“商不变的规律”之后,教师安排了这样一组基本题:

1.360÷90=

4800÷400=

8000÷2000=

2.350÷70=(350○□)÷(70÷10)

240÷60=(240×5)÷(60○□)

360×120=(360○□)÷(120○□)

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反馈的时候,教师就没有按序反馈,而是把结果整体出示,直接进行整体反馈,让学生看看,是否存在不同意见。学生马上就关注到:

360×120=(360○□)÷(120○□)

存在有不同的结果,这时,就对有异议的问题进行重点反馈。整个过程合理得运用了整体反馈和选择反馈两种策略。

又如在六年级复习平面图形这堂课上,在知识整理之后,进行了一组判断题练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看到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存在有一定的困难,在反馈的时候,教师马上灵机一动,先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些判断题当中哪几道需要老师或者同学帮帮忙的?一次打破常规的反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很好解决了学生感觉较困难的问题。

在进行选择反馈的时候,我们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反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问题进行反馈,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

变换三:抓点反馈策略和拓展反馈策略。

抓点反馈中,这里要抓的“点”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除了在新知探究的环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在练习中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巩固应用。因此,练习的设计也总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的。如何高效的利用这些练习呢?有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在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后进行有效反馈。这时的教师反馈就要有所侧重:抓住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反馈。

如在教学三年级“有0的乘法”时,学生完成了两道竖式:

在反馈的时候,教师问了这样两个问题:1206的0是怎么来得?2456的5又是怎么来得呢?通过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下子就抓住把这堂课的点:重点和难点,在反馈的过程中又一次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把抓点反馈策略利用的淋漓尽致。

数学课堂的反馈策略,除了上面提到了三对变换之外,还存在有很多其他的反馈策略。面对众多的反馈策略,教师需要根据反馈的实效性,合理的进行选择,减少和避免无效反馈,积极倡导有效反馈。

反馈思考 篇12

在语言学习四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 “写”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种创造性技能。但在课堂上大多数大学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授单词、课文和语法知识上, 写作教学所占比重甚少。在教学方式上, 大多数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教授优秀范文和模板句, 学生被动接受, 由此导致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性。

2 反馈

作文评改或反馈 (feedback) 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对于学生明白自己习作

的优缺点、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按照Keh (1990) 的定义, “反馈是读者向写作者的输入, 目的是向写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 使其明白自己的作文或“组织逻辑性不强”, 或“内容深度不够”, 或“用词和时态等错误”, 以便写作者根据这些信息修改作文, 提高作文质量。所以为了提高写作效果, 适当提供反馈信息应在写作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对学生的写作和行为进行分析, 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内动力, 让他们尽可能地进行自主写作、创造写作和合作写作, 以便在写作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作文反馈一般有两类: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 前者在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而后者较少使用。除了其他因素外, 这主要因为纸质作文在同伴之间的交换和评改都不方便同伴反馈的开展。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的建设以及在线写作的开展, 同伴反馈开始得到中国教师的关注。同伴反馈因其互动性强、反馈及时、更具激发性而受到师生的青睐。

本文将对网络环境下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这两种形式相整合, 以探讨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的在线反馈意义以及如何及时进行在线反馈。

3 反馈方面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师面对面反馈地为学生修改英语作文的方式既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又不利于学生思路的拓展和互动能力的提高。

同伴反馈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反馈, 而对同伴反馈不够重视, 从而导致同伴反馈没有效果。这样就消弱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互动性以及互评应承担的责任。

2) 积极性的缺乏

同伴互评时, 有些学生对此不够重视。只把它当做一项额外的任务, 积极性不高, 评价过于宽泛, 不够具体。这使得评价流于形式, 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意义。

3) 基础知识的薄弱

一些学生基础过于薄弱, 很难发现同伴文章中的错误。一般仅能指出同伴文章中大小写、单词拼写、语法等方面的错误。而对于同伴文章风格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却没有办法。

4) 文化因素的阻碍

中国人“贵和”的思想, 决定了他们重视人际的和谐, 碍于对方面子, 难于直接提出批评建议。

5) 组织方式的不合理

小组成员搭配、流程的设计、内容的选择若不合理, 则会导致组织的松散, 反馈内容的空洞和主题的偏离。

6) 班级规模较大, 学生数量过多, 课时不够

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学生数量过多、课时不够等客观因素, 教师很难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和及时的反馈。

4 在线反馈的优势

4.1 反馈更具针对性、更为及时

网上在线反馈更为便捷, 省去了学生交纸质作业时的繁琐。在大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纷繁复杂, 教师不能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而通过网络教师可以便捷的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与学生深入的交流, 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4.2 焦虑感的降低

通过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网上写作中心,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成立讨论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的形式对小组成员的作文提出反馈建议。学生们可以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与同学、教师沟通交流, 上传写作作业、提供建议、获得帮助。这种反馈方式不但更为有趣, 氛围轻松, 而且更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创造性写作。避免了面对面反馈所涉及的面子问题以及教师反馈所带来的焦虑感。更有利于建设性建议的提出。

4.3 形成了写作教师研究中心

学生平时的每次写作作业、网上互动、反馈效果都可以成为检测其写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有助于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而且这些记录也成为评价教师的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效果参考性指标, 为教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 而这些数据和研究对写作教学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5 如何在线整合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

5.1 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教师和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 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使教学和学习不受技术问题的干扰。教师要在网上整理写作资料、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记录他们的讨论过程、解决反馈难题对教师提出了技术方面的要求。而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也不低。

Word可以为学生提供大小写、单词拼写、简单语法等方面的反馈。QQ、YY以及班级邮箱可以为师生共便捷的互动方式。

Writing Roadmap TM 2.0是麦格劳-希尔教育测评中心 (CTB/Mc Graw-Hill) 推出的一款英语写作自动评分系统,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简洁的练习平台和即时的成绩反馈, 还包含四种教学辅助功能, 即“写作思路指引”“句法拼写检查”“近义词辞典”和“句法分析”, 功能十分强大。使用Writing Roadmap TM 2.0能节省教师的工作时间、降低其劳动强度, 对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更为公正、高效。该系统具有“简洁的操作平台”“即时反馈的成绩报告”和“多元的帮助功能”等特点,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其快速提升英语写作能力。而且自动评分系统带的使用能够是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5.2 建立网络写作平台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写作讨论组, 创建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教师根据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基本了解, 把学生分入不同的讨论组, 组员一般以4-5人为宜, 组员的写作水平有高、中、低梯度的区分。一、各小组成员采用匿名方式上传自己所写的作文并对本组其他成员的作文提出反馈意见, 学生匿名在自己的讨论组内交流自己的对他人文章的认识, 语言逻辑方面的看法和词汇、语法细节方面的修改建议, 教师合理设计针对学生习作内容、结构和逻辑等关于反馈时需要注意的重点方面的反馈清单传到班级共享的协作平台上。二、由小组负责人总结反馈的相似之处填写到反馈清单上把小组交流后对学生习作的小组反馈的有分歧的地方邀请老师参与讨论, 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教师在评改清单上对小组反馈的精彩之处进行表扬, 不足之处提出解决办法。把反馈清单交给作者, 一周后作者上交第二稿, 在进行小组反馈。三、学生上传终稿。四、教师把优秀范文上传到平台上, 精选各种题材的作文供学生欣赏, 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 同时这对于学生这也是一种激励——为他们提供别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师在这一活动中起着辅导的到作用, 把学生最大限度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Lave J, Wenger E.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Participa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Corder S 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1.

[4]Jonassen D, Peck K, Wilson B.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1999.

[5]Joan G.Carson, Gayle L.Nelson.Students’Perceptions ofESL Peer Response[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6, 5 (1) :1-19.

[6]Wen-Shuenn Wu.The Effect of Blog Peer Review andTeacher Feedback on the Revision of EFL Writers[J].Journalof Edu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2006 (3) :131.

[7]Yang Miao, Richard Badger, Yu Zhen.A Comparative Studyof Peer Feedback and Teacher Feedback in a Chinese EFLWriting Class[J].Journal of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6 (15) :184-185.

【反馈思考】推荐阅读:

反馈矫正07-16

反馈体系07-19

输出反馈10-14

自反馈05-12

工作反馈05-25

反馈05-28

教学反馈05-29

神经反馈06-05

反馈形式07-25

读者反馈07-26

上一篇: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下一篇:信号衰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