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精选10篇)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1
一、主体功能区划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
我国已经有2500多个自然保护区, 占国土面积的15%左右。但是,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数量“先进”的同时质量却堪忧:保护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现象普遍存在, 没有保护好、没有服务好和没有经营好这三大问题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通病。科学发展观的出台使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了理念层面的支持, 而主体功能区划则在更现实的政策层面为自然保护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主体功能区划是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中提出的分类分区进行国土空间开发的管理手段, 类似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规划, 相当于国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上位政策———所有国土开发利用都必须接受这个广域政策的指导。《纲要》主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 并明文规定“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把我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区域直接规定为禁止开发区。
这样的划分对自然保护区有何影响呢?不妨先了解一下《纲要》对禁止开发区的定义和关于禁止开发区的配套政策。对禁止开发区的定义是:“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 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 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这个定义还没有什么新意, 关键是配套政策——一旦确定为禁止开发区, 则要采取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不同的财税、产业、人口、土地、环保政策以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参见表1) , 正是这些配套政策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称得上是“空前利好”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这些对禁止开发区的各种政策得到落实, 作为禁止开发区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将迎来全面空前的有利政策环境, 以往投资不足、执法无力、开发优先等干扰保护区管护的不良现象有可能得到杜绝, 而保护区自身“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现象有可能得到根本扭转。
二、从合理和可行的角度看自然保护区是否必须整体禁止开发
就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而言, 《纲要》对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政策却存在很大问题。四类主体功能区中, 只有禁止开发区没有按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一套指标体系从国土空间中进行筛选, 而直接指定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五类保护区域。如果根据《纲要》中的标准划分, 仅仅国家级禁止开发区面积就高达国土面积的约12.5%。这种划分方法, 与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政策的主要设计者是区域经济学背景的官员和学者有关。他们对自然保护区了解甚少,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有心加强保护并希望从财税、土地等方面通过有利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保护区的管理质量问题, 却因为对自然保护区的望文生义和对中国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理想化, 难免好心办坏事。我们从目前划分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 来了解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好心办成了坏事。
(一) 合理性角度: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不必整体禁止开发
目前的划分策略实质上是将我国复杂且不规范的保护区域分类体系简单化, 笼统地将各种类型、级别的保护区域等同为国际通用的IUCN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保护区域分类体系 (参见表2) 中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然而与国际划分标准不同, 我国的保护区域主要是按照资源类型而非管理强度分类的 (参见表3) , 且其内部还实行分区管理。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域有着不同的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 其中的资源可利用程度和手段不同, 发挥的功能不同, 在现实中需要的保护强度也不同。因此, 哪怕同样是国家级保护区域的管理规定也存在显著区别, 不能等同视之。
单以目前《纲要》中对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来看, 这个标准不仅存在没有全部覆盖性质相同的保护区域体系等漏洞, 而且存在交叉分类的问题 (忽视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体系已经被现有管理体系完全覆盖了的现实, 在中国的各类管理体系中又加入了一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体系) 。即便是目前已经建立管理体系的九类文化和自然遗产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也并非功能单一、界限明确、管理规范的保护区域, 相当数量的这类保护区域本来就被赋予了保护以外的多种功能。由表3可看出, 《纲要》中提到的四类区域, 只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在设置和管理要求上最接近禁止开发区在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 (自然保护区强调保护具有全球或区域、地区代表性的生态系统, 濒危及受威胁状态的物种的生境及各类遗传资源, 以维护生态安全并达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不同世代公平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而其他类型保护区域, 如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则更注重为人类提供休憩、娱乐的空间, 仅仅是其中的核心景区要求的管理强度稍高。很多森林公园, 恰恰就是在考虑到要满足当代人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在自然保护区外围划定的, 其功能与自然保护区有显著区别, 要求的保护强度相对不高。因此, 将这些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区域不加区别笼统地归入禁止开发区是不尽合理的。
不仅是其他八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域不能直接整体等同于禁止开发区, 即便是保护要求相对最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也由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特点和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而无必要整体禁止开发, 理由有三:
首先, 由表3可知,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不能等同于IUCN保护区域体系的严格保护区 (即Ⅰa和Ⅰb两类) 。我国目前的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参照UNESCO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MAB) 的模式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等功能区 (有许多规模较小的保护区只有核心区和实验区) , 并进行分区管理。核心区、缓冲区往往采用较严格的管理措施, 而实验区则考虑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利用需要, 可以允许种植、养殖、旅游和水电、矿业等产业的适度发展以及非保护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大 (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也近国土面积的10%) , 但真正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面积却很小, 甚至小于目前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面积。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要严格按《自然保护区条例》管理则严格保护的比例高达70%左右 (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面积比例) , 居世界第1位。而世界保护监测中心 (WCMC) 曾经对中国60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过调研, 根据国际标准, 我国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仅占6%左右。目前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资源中有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资源, 在实验区一定强度的合理利用对保护效果影响甚微或甚至对保护有益。如许多自然保护区, 其原住民的活动已经成为其生态系统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因素。例如, 在云南西双版纳, 原住民适当强度的刀耕火种, 有利于顶级林重新开始由荒地、草地、灌木林到乔木林的演替, 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度, 而且保护了保护区的旗舰物种——亚洲象。这是因为顶级乔木林无法维持象群生存, 其食物主要来自这种演替群落;黑龙江饶河的黑蜂保护区保护的物种黑蜂更是完全与原住民的农业生产共存——没有种植活动, 就没有维持其生存蜜源植物, 而黑蜂的活动与农业生产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关系。显然, 这些保护区完全没有必要在现状基础上整体“禁止开发”。
其次,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也是动态变化的, 随着保护对象的复杂化, 保护区类型或经营管理形式也需要与之相适应。如很多季节性保护区 (主要保护候鸟的野生动植物类型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 由于保护对象迁徙的季节性, 在一年中会出现不同的保护需求变化。这些保护区大多是内陆河流、湖泊、滩涂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也是人口密度最大、土地利用方式最不确定、管理最复杂的地区, 建立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很困难。科学的方法是建立季节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出现的季节按保护区有关法规进行管理, 其他季节允许开展适当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对海龟的保护, 重要的是在它们产卵的季节, 把这片海滩圈起来, 不许有人进去, 其他时间可以开展旅游。毕竟划定保护区域不是为了故意限制人而是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 在没有国家足够补偿的情况下忽视周边社区的利益要求而强行禁止开发, 往往会引起资源使用者 (很多情况下还是资源使用权的所有者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抵触。这种不惜损害当代利益最直接相关人群的切身利益 (解决温饱等问题) , 而去空谈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因此, 如果直接将“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作为划分禁止开发区的标准是不尽合理的, 即便管理最为规范、保护要求相对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亦然。
(二) 可行性角度:地权不清、面积过大且相关法规不支持, 使得将自然保护区整体禁止开发不可能付诸实践
从可行性的角度看, 将自然保护区整体作为禁止开发区也是行不通的。
首先, 土地权属不清造成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名实不符, 自然保护区的诸多面积只是落在了近似一纸空文的划界图纸上, 现实中在法理上无法整体“禁止开发”。自然保护区的划建大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 相当于从周边社区的村民承包地 (包括草场、林场) 上强制改变土地用途进行划分和建立, 因此, 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问题。根据对中国林业系统1538个 (截至2003年底) 自然保护区资料的分析, 只有284个自然保护区明确表示获得全部面积的使用权, 占自然保护区数量的18.5%;有212个自然保护区明确表示拥有部分土地使用权, 占总数的13.8%;有16个自然保护区表示完全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有721个自然保护区有关于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面积的数据, 但没有确切地获得使用权面积的资料, 占总数的46.9%;另外还有305个自然保护区没有关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产权方面的统计。通常情况下, 没有明确的土地权属数据的自然保护区, 一般来说就存在着土地权属不明确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有80%以上的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及相关问题的困扰。即便是林业系统划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也是如此。林业系统的16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为17.73×104km2, 其中国有土地面积为13.10×104km2, 占总面积的73.9%;集体土地面积为4.63×104km2, 占总面积达26.1%。单从面积上看, 超过1/4的自然保护区面积是集体所有。从单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进一步分析, 共有60个保护区完全是国有土地, 其余的105个保护区均包含有集体土地, 其中有7个保护区完全是集体土地, 37个保护区的集体土地面积大于国有土地面积。而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所有权影响其使用权的获得。在所选定的保护区中, 明确表示已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面积为12.91×104k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2.9%, 这与其国有土地面积所占73.9%的比重相仿。在165个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 有86个保护区的全部面积获得了土地使用权, 占总数的52.1%;有9个保护区没有任何土地使用权, 占总数的5.5%;另外还有17个保护区没有明确的土地使用权面积, 占总数的10.3%。很多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并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除了完全没有土地使用权的自然保护区外, 另有34个自然保护区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小于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这就意味着有大约有60个 (超过1/3) 的保护区没有充分的土地使用权以确保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受干扰。事实上, 很多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还有农户居住 (约124万) , 这显然达不到《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的管理要求, 自然保护区也因此经常与周边社区产生冲突。总之,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中份量最重且管理最为规范的林业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也仍然存在普遍的土地权属问题, 更不用说其他保护区域了。而且, 解决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问题目前来看从法理上也不支持。无论是1994年颁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 还是1995年发布施行的《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 都没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土地的优先占有权。相反, 《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中还明文规定“依法确定的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不因自然保护区的划定而改变”。而目前许多保护区在没有能够按规定在征用集体所有土地之前, 就开始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其管理权利。因此, 由于土地权属 (包括该土地上的山林资源权属) 和保护区管理权的分割问题, 许多自然保护区内的原住民和保护区管理者产生了严重冲突。
其次, 目前过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过多的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人口也使得将自然保护区整体“禁止开发”不可能。禁止开发区是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 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国力来确定最适 (小) 保护面积, 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规模和分布格局不尽合理:目前已经规模过大, 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到国土面积的20%以上;且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超过9.0×105km2, 几近所有保护区总面积的2/3。这样的分级结构已经降低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各级财政无力支持这种规模和级别的保护, 国家级保护区的经费缺乏和管理不善已成常态问题。另外,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住着数以千万计的原住民, 人口密度已经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且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与贫困地区高度相关, 对资源简单利用的压力相对较大。如果在这样的区域内禁止相关的开发活动, 将对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脱贫形成较大的影响, 很难避免违法开发现象。而如果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有关配套政策思路——将其多数移民, 其成本是惊人的, 效果却可能是恼人甚至伤人的。
通过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符合禁止开发区要求的自然保护区其实数量不多、面积不大。如果按目前的标准把自然保护区都作为禁止开发区, 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再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名实不符”的情况, 又会导致相关管理规定形同虚设的情况。对区域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 在他们将自然保护区都定为禁止开发区, 不妨想一想中国在划定自然保护区时是否考虑了禁止开发的可能;在规定自然保护区都必须禁止开发之前, 不妨考虑一下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里数千万人的出路在哪里?
三、禁止开发区的调整实施
必须看到, 区域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只是因为不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而出现了好心办不成好事的主观臆断, 这也与长期以来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不当发展思路有关。尽管我国确定保护区规模的一般思路在《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已经明确:“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 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 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由于我国保护区建设的滞后以及实行“早划多划、先划后建、抢救为主、逐步完善”的方针, 这一思路并未能落实。为了追求自然保护区发展在数量和面积上的“政绩”, 很多地方将许多既无必要又因为土地权属问题而无可能严格保护的区域都划为自然保护区。尤其在西部, 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自然保护区的划建是在划区范围的周边社区成型之后, 又贪大求快、忽视社区利益, 导致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间的地权、林权纠纷不断, 严重干扰了保护。
不过, 毕竟主体功能区划是对自然保护区可能带来空前利好的政策, 目前的问题只是这么好的政策的相关规定有不当和漏洞而已。那么, 善于将中央政策“接地”的地方是怎么操作的呢?面对实施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的种种问题, 一些地方开始“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 其显然与国家标准不同的划分方案更好地反映了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例如,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就没有照搬《纲要》, 以既有保护区域为依据, 而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中对保护工作影响较小, 且可以合理开发利用的部分区域划为限制开发区甚至重点开发区。其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文件中是这样表述的:“根据自治区对全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安排部署, 结合我旗实际, 反复论证, 经旗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和旗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形成全旗主体功能区规划。现将规划情况说明如下:一、全旗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一级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 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一级以外保护区域调整为限制开发区域;为了促进工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 将主要矿区、主要风场、经西工业园区、经棚镇区、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热水塘温泉园区从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域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调整部分功能区的原因 (一) 由于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部分园区面积划分过大, 下一步要对园区面积进行调整。同时, 在世界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带动下, 旅游业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为了把全旗的旅游业做大做强, 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 所以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以外的区域调整为限制开发区域, 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以实现点状开发的目的;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热水塘温泉园区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 可以通过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 近几年, 矿产业已成为克旗的龙头产业, 矿业开发势头强劲, 主要矿区储量丰富, 手续齐全, 列入保护区以前已经取得合法开采手续, 所以将主要矿区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
显然, 在克什克腾旗禁止开发区划分中就是考虑到了现有保护区域范围设置不尽合理且必须兼顾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 在没有理顺目前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体系的情况下, 调整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在所难免, 将自然保护区整体作为禁止开发区这个想法在地方不可能行得通。
四、总结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征求意见稿) 自2009年3月开始在各部委和各省区征求意见,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近日将正式上报国务院。但其中仍未对禁止开发区的问题纠偏。对于这个自然保护区发展中的主要政策, 利用好了显然是空前利好, 利用不好则会给保护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如前所述, 自然保护区由于历史原因, 类型多样且在保护强度的要求上千差万别, 如果统一采用既定主体功能区划政策, 要么被“统”死, 要么就不成体“统”, 因此, 合理调整目前的政策, 使实质上不应划入严格保护区的保护区域 (目前挂了保护区牌子的) 能根据自身情况充分“享用”这些政策, 则主体功能区划就能更好地惠及自然保护区。
考虑目前保护区域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地方实践经验, 对于禁止开发区的划分, 只能从以下两个方面找出路:
(一) 调整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标准, 与其他功能区的划分一样, 建立一个严格的指标体系进行空间上的筛选, 即便是保护区域也要按此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筛选。
(二) 梳理保护区域体系, 使得中国的保护区域能够仿照IUCN的国际标准根据保护强度来划分, 以便其中的某类保护区域 (从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来看, 目前自然保护区与其最为接近) 能够直接与禁止开发区衔接。从工作成本而言, 后者更具有可操作性。为此, 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同步开展工作:一是在禁止开发区确定标准中去掉自然保护区以外的保护区域并解决“一地多牌”问题。修改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 将自然保护区以外的保护区域与禁止开发区的划定标准脱钩。建议相关法规明确风景名胜区等其他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域的主要功能, 明确其和自然保护区不应当交叉设置。对于已经“一地多牌”的保护区域应当根据区域现状和设置标准重新评估, 明确归类, 以避免这一问题造成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混乱;二是控制自然保护区规模并优化自然保护区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把自然保护区分区与禁止开发区标准衔接。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2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一些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对策和建议,阐述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问题意义对策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法定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的兴起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地质遗迹,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在经历了50-80年代的停滞期,80-90年代稳步发展和体制建设,到90年代后期到现在在数量和面积上的突飞猛进几个阶段,现在数量已经达到2530以上,约占国土面积的15.2%。我国绝大部分的生态系统,都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体系覆盖了绝大部分的物种。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特点
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
四、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1.物种基因库
自然保护区为人类保存了很多及其珍惜的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现在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相继被发现,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调查研究出来的。特别是目前世界上很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干扰,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其繁衍,所以说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自然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
2.旅游价值
目前,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可以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地,创造出巨大的经
济价值。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或地址剖面,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有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和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可以划出一定的地域,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
3.维持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河流的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上划出的水源涵养林,它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自然保护综合措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4.进行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目前我国一般的自然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我们可以通过在保护区内精心设计导游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一天然的大讲堂,宣传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
五、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都缺乏应有的投入。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的办法是通过分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省和国家批准后拨款并实施。国家投入大部分经费,地方“配套”小部分,这种投入体制职责不清、权力不明、地方配套很难到位。很多地方级保护区更是还在走“自养”的路子,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经费短缺,日常管护,科研等工作发展迟缓,无力挖掘自然保护区内更多潜力,严重影响了保护和管理效果。
2.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多为事业机构,但是工作却是集行政事业和企业性质于一体,具有执法、管理、开发、经营等多项职责。本来保护区的工作是以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业务工作为主,但是现在的保护区却是管理与经营混于一体,管理的主要职能偏移,出现了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并且我国现在的行政体制都有“届满选举”,自然保护区主要领导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都随“届满选举”而换岗,保护区的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很不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保护区类型很多,分布范围很广,形态多种多样,单靠目前的法律法规难以覆盖所有的现实情况。并且相关法律的惩戒力度太小,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又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者迫于压力,执法不力,导致了很多自然自然保护区的偷猎,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并且有的法律法规和现实发展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些法律条文并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
六、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
1.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
首先应该将自然保护区的日常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年安排资金,中央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的补助,保护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热心于自然保护的团体和人士的资助,积极实施开发各项经济活动,建立起以国家和当地政府
投入为主,自然保护区自筹和国内外捐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只有切实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和经费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的发展问题。
2.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活动
国家可以考虑下设一个统一的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中央、地方和保护区三个层次。由中央统一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改变现行的“统一协调,多部门管理的”机制。地方则设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各个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作为国家或地方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所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责任不清,建而不管的状态。自然保护区则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定编定额,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实行问责制,切实改变目前少数地方作风懒散,纪律涣散的局面,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完善法规,加强执法
国家应该参照今年来自然保护区方面的案例,将修改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提上议事日程。应该从法律法规成面上对土地权属问题,保护区发展规划实施问题,生态补偿制度,法律惩戒力度等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相关解释。让自然保护区在建设管理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应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对偷猎盗采等违法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还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教育活动,严厉禁止相关执法人员对违法违规活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加强公众监督,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用国家力量去保证给自然保护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七、总结
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大,就强调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就属于其中的一大范畴,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3
【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 观点
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是指一切可供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所需的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它是相对于农业生产的社会资源(如劳动力、资本等)而提出的,并与其一同构成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两大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1.农业自然资源区划观
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就是从区域的角度深入揭示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资源利用的空间结构、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限制因素,从而引导并实现农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空间优化。
事实上,农业自然资源区划观点主要是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尤其是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而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后经李嘉图的发展而形成。再后来,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该学说认为,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各国或地区如能集中于生产并出口其相对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所加工的商品,进口自己相对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所加工的商品,必然会有比较利益的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资源的合理区划以实现比较优势,主要就是体现在各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和消费者选择集的扩张(以交换的可能性为前提),从而实现有限自然资源利用的社会福利的增加。
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及不平衡,而人们的需求却是多样的。因此,单纯依靠各地自己的生产以满足当地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进行各地区间的协调。而实施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合理地域分工,则是达到区域间协调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在自然资源区划观的指导下,罗其友等人(1999)根据资源分布特征,在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分为了四个一级区和十四个二级区,并具体分析了各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这种划分在当时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利用特征,具有相当的科学合理性。但是,时隔六七年,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不断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上这种分区的合理性已经降低,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重新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区划。另外,区划只是反映了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但要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应该根据各区内具体的资源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
2.自然资源和环境“阈值”观
为了描述的方便,此处借用生物经济学中的“经济阈值”概念(Stern et al.提出)而使用了“阈值”一词。一般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是自然资源存量的“临界值”和环境 “容量”两个更专业的术语。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自然资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按照资源的可更新(可再生)能力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与可枯竭资源。“阈值”观认为,无论是可更新资源还是可枯竭资源,都存在着一个存量上的“临界值”,对其利用超过这个“临界值”,则资源就会绝对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如果利用率控制在“临界值”允许的范围内,则可以实现资源持续不断的利用。这一“临界值”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就是维持其自身再生产的最低数量(如生物资源的最低种群数量);对于可枯竭资源而言,则是其潜在储量被探明和开采的可能性概率或者其可替代资源开发的可能性概率。
对于环境,其“阈值”则是针对其承载能力提出的。环境经济学认为,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本身在向经济过程提供投入的同时也具有吸纳经济活动的最终产物(即废物)的功能。经济活动向环境排放废物,也就是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环境对废物的吸纳能力和其提供资源的能力也有一个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一限度,環境就被破坏(表现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因此,对于环境的利用同样不能超过其最大承载能力或环境“容量”。
当前农业自然资源利用过度(如地下水超采)、农业环境破坏严峻(如化肥、农药污染)的形势,要求我们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不可忽视其“阈值”约束。目前实施的一些环境标准(如各种污染排放标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体资源的“阈值”标准似乎还比较少见,这应该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在当前人们的资源环保意识还不够强、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出自然资源的“阈值”和环境的最大承载“容量”并强制实施这一标准,或许可以暂时抑制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并不是指简单的将开发利用率控制在“阈值”许可范围内即可,还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也即是说,要在不损害自然资源自我更新能力和不超过替代资源开发能力的前提下,实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配置。
3.资源有效利用技术对策观
人类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技术水平下进行的。某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此时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手段,从而影响并决定了该时期的资源利用状况。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导致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人类需求的持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最终导致了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技术论观点认为,要解决资源短缺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技术进步对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1)技术进步能提高人类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效率和能力。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优化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在生产利用过程中的结合方式(改变生产函数),使人们通过既定的投入可以得到更大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节约了资源。表现在等产量曲线上就是,技术进步会使等产量曲线向坐标原点方向移动,表明生产等量的产品只需较少的投入;而表现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表明以前不能生产的点而现在可以生产(见图1)。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不断扩大资源的范畴。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改变生产方式),使以往人们难以利用的或不知其用途的农业自然资源逐渐被发现和利用,从而突破了资源供给的限制。(2)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而影响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进步本身是各种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由劳动者实现的;反过来,技术进步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为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要求使用和掌握这些生产工具的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体现为技能、技术工艺操作水平的提高,认识资源环境的能力及改善、治理环境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影响。此外,技术进步还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结构调整观
简单的说,结构调整是对事件或者任务的主次、轻重缓急程度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限制条件进行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新安排。将结构调整的观点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就是要按照市场导向、效益和效率、比较优势等原则,结合一国或地区的农业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统筹安排,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调整内容和范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农村经济构成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合理配置,是针对广义的农业而言,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进行的合理安排。农业结构调整包括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就狭义的农业而言,是指对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等的生产比例以及各作物品种安排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从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而言的,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农业必须依据各地区地理位置、区域资源和环境、人口素质、市场状况、区域文化科技状况等来综合考虑、综合安排,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
目前,区域间农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趋同,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产品供给结构性过剩、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李晓明认为,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下原则:市场导向原则,效益优先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科教兴农原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原则,政府合理引导、扶持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原则。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东部地区要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西部地区抓住大开发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其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注重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再次,調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总之,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生产中,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
5.结束语
5.1 对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观点,还有诸如自然资源价值论与“资产化管理”观、循环经济论、资源保护论等,因其内容与这里所讨论的几种观点本质上并没有太多区别,因而没有一一列举。同样要说明的是,关于本文的几种观点,并没有见有关文献明确提出,但它们实际上却体现于众多的资源利用研究中,出于更好探讨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我们将其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为以上论点。
5.2 以上各观点仅是理论上的简单表述,在具体的运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仍以自然资源的区划为例:要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需要准确而又有代表性的资源评价体系,而如何设计资源评价指标则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性与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4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普洱景东彝族自治县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 是以西黑冠长臂猿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但其野生植物资源同样丰富。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区, 其种类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不仅有利于研究生物的多样性, 更为维持生态平衡作着重要的贡献, 但其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可值得探讨的问题。
2 云南无量山地貌特性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景东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和南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2000年国家规划将两处自然保护区合并为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山体险峻且山顶部分布有残丘, 主要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山脊两侧呈深切割峡谷。地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带, 气候属中南亚热带型高原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大, 再加上地势的高低不同, 因此形成了不同高度不同气候的垂直气候带。
3 云南无量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3.1 野生植物资源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内有2574种种子植物, 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 分别是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和长蕊木兰,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7种, 包括中华桫椤、水青树、金荞麦等, 省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鸡血腾、冬樱花、大花八角等。由于地势与气候的关系, 其保护区北段植被垂直分布显著, 一般在海拔1400m及以下分布着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 在1400m以上2200m以下则分布着云南松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在海拔2200~2900m之间则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杜鹃灌丛林。此外保护区内还包含大红菇、虎皮乳牛肝、微孢灵芝等215种大型真菌。
3.2 野生动物资源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代表性野生动物是西黑冠长臂猿, 除此之外, 还有644种昆虫, 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灰叶猴、云豹等8种,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斑羚、林麝、黑熊等15种, 国家I级保护鸟类绿孔雀、黑颈长尾雉、黑鹳,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6种, 包括凤头鹰、松雀鹰、竹鸡林雕等, 国家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有蟒蛇、红瘰疣螈、眼镜蛇等。
4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问题
4.1 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处两州市两县境内, 在管理上划归两方管理, 由于双方管理方式有所不同以及交界处的管理存在盲区, 再加上双方在管理上没有固定的管理体制, 使得管理上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 不仅管理效果不明显, 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2 社区经济落后对保护区建立的影响
保护区内居住的居民由于地势和交通不便, 缺乏与外界的沟通,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活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落后的经济就促使居民向大自然索取, 于是就会对保护区内的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居民建造房屋使用的木材以及加工、取暖等使用的木材都是从森林中获取的, 一些村民违法进入保护区采摘各种珍贵药材等, 因此发展当地经济使人们摆脱贫困的现状是主要突破口。
4.3 林牧数量的依赖性
为增加经济收入, 当地大力发展畜牧业, 主要以养殖为主, 且以放养为主, 一些破环性强的牲畜例如猪、羊在放养的过程中会破坏植被和动物的卵, 从而降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率, 因此林牧数量与保护区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4.4 科学和管理人才的差异性
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缺乏职业性的培训, 有些甚至是临时工, 专业素质不达标, 加上技术人员缺乏, 因此在管理上就会存在盲区。此外自然保护区位于偏远地区, 生活条件差、工作量大、工资低, 很难吸引专业的管理人士前来。
5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措施
5.1 加强保护区内放牧管理
针对保护区内牲畜破坏和居民生活的矛盾, 应该在保护区内有条理地实行放牧管理, 一方面可以鼓励居民种植牧草并分区, 以防止牲畜破坏珍贵的植物资源, 从而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部门与牧民的沟通, 尽量减少放牧, 实行牲畜圈养, 即使是放牧也要进行围栏阻挡, 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5.2 加强生境与食物管理
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实行动物的生境管理与食物管理, 在实行人工管理时应当尽力弱化人的影响, 努力维持保护区最原始的状态, 并尽力地为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条件, 例如人工种植一些可以作为鸟类的食物;不进行林区枯枝败叶的清理工作;加强保护区的巡护工作, 以避免乱砍滥伐林木的行为等。在进行生境管理时, 自然保护区内各功能区需要采取分区管理、有机统一的管理方式, 对实验区可以发展本地区特有的动植物资源, 并建立生态系统监测站, 在缓冲区要禁止一切狩猎和采伐活动, 对核心区要尽可能达到封山育林的效果, 以不干扰动植物的生存繁衍。
5.3 加强保护意识宣传与培养
自然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 这里往往文明发展缓慢, 崇尚自力更生的人们依靠优越的地理优势, 讲究“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经常会以打猎伐木来维持生活, 保护意识薄弱, 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稳定, 降低人工管理的难度, 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应该始终不遗余力地加大保护动植物资源的宣传力度, 并有意识地组织专业人员举行相关性的系列讲座, 从而培养居民们的保护意识, 做到人人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
5.4 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
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 不仅能够使保护区内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发展当地地区经济、扩大保护区的知名度, 还能够在旅游的同时对保护动植物资源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从而让游客身临其境,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并亲身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窘境, 激起其保护自然的意识及行动, 起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功效。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在保护当地生态的前提下, 也将无量山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古老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了出去, 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5.5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使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政府应该设立无量山自然保护管理总局, 其下设两个区, 分别为景东区与南涧区, 两分区内原始的编制不做大的调动, 但是管理总局要对两分区进行统筹管理, 以保持在管理上的统一, 另外管理总局要聘请专业人士建立完善的管理总体制和分区管理体制, 只有有章可循的行为才会更有针对性, 效果才会更明显。
6 结语
作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力度来开展各项保护工作, 但是从一些方面来看, 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生态, 还需要在一些政策措施上做文章, 以便让动物朋友们能更健康、更舒适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采取加强自然保护区各项措施后, 各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同时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全球科技也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明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及其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 2006, 31 (4) :70~71.
[2]云南省林业厅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5
杭锦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抓班子为根本,以抓学习为措施,以抓机制为保证,强化管理,创新举措,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促进自然保护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把握重心抓班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在工作、生活中关心干部职工,帮助其解决困难,营造了团结奋进、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同时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干部职工,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凝心聚力抓学习:学习是开启干部队伍思想宝库的钥匙。必须学懂弄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懂弄明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为切入点,健全制度,使干部做到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善于学习。一是规定每周五为全局集中学习时间,实行领导干部及全体党员干部轮流讲学制度;二是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理念;三是提供和优化学习的平台,创建了流动图书馆,订制各类报纸、杂志等。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6
1 我国及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概况
我国自1956年建立了第一批自然保护区, 截至2006年底, 全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发展到2 395个, 面积达15 154万公顷, 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5.16%, 已超过世界约12%的平均水平。其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65处, 总面积为9 169.7万公顷, 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6%。
黑龙江省自1958年建立“丰林”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 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认识自然保护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截至2004年底,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427.78万公顷, 2006年珍宝岛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极村、盘中、多布库尔、岭峰、大沾河、友好湿地、朗乡原麝、乌裕尔河、乌马河紫貂、穆棱红豆杉等10多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截至目前, 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15个、54个, 全省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增加了96万多公顷。有关部门还组织人力编制了《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十一五”建设规划》和《黑龙江省生态功能保护区“十一五”建设规划》。由此可以看出建设和管理好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发挥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 涉及到多个学科, 而且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些都给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人才短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对我国5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才状况的分析, 目前近70%的人员为大专以下学历 (见图1) , 而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大部分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定位还是基于上个世纪末的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等方面。例如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等均培养了大量的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专门人才, 但由于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所限, 这部分人员大部分承担着国家科研任务, 在实际的工作中偏重于科研而轻于管理, 结合前文人才状况分析就造成了一种两头重、中间轻的特殊局面, 有了大量的高层次科研方面人才, 还有大量无法科学地进行新时期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层次偏低的具体的工作人员, 唯独缺少中间环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如果增加高学历人才则浪费国家人力资源和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如果增加层次过低的人员, 又无法适应当前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断层, 严重制约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解决这种局面的最好途径就是培养既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又不必掌握过多的纯理论知识, 造成人力浪费和用工成本增加的专门技术人才, 这就给我们高职层次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我们培养的这部分人才应该是一种纯技术型的人才, 是科研理论人才和不具备自然保护区专业知识的人员之间断层的有力补充, 既提升了人员的整体素质, 又不造成人才的浪费。
2 以高职教学为依托, 培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型人才
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方面急需弥补本科院校及中专以上层次中间的断层部分, 也就是应用技术型人才。既掌握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专业知识, 又有别于现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科研型。如何进行这一层次的人才培养, 如何组织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自2005年起, 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 对高职层次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2.1 探索订单模式、密切结合自然保护区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密切联系国内各大自然保护区, 同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工作, 以自然保护区实际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 打破已有的分章节的理论教学模式, 将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结合自然保护区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 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的所有实际工作任务整合为若干个实训项目, 基于工作过程的组织教学。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自然保护区实际工作需要用什么, 就讲授什么, 涉及不到的纯理论一律少讲或不讲, 以保护区资源调查人员, 保护区资源管理人员、保护区巡护员、野生动植物保护员、植物引种繁育工和观赏动物饲养工等岗位为主脉, 带动环境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旅游、野生动物保护、保护区资源调查等辅助岗位。
2.2 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来进行教学的组织实施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设置课程。结合实际工作场景, 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工作岗位涉及到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渗透, 以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来组织教学, 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涉及的所有内容根据就业岗位的具体实际操作能力设置为不同的情景任务, 用工作项目来代替教材中的章节, 教材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全部在工作过程中渗透, 试举一例:针对于保护区资源调查这一工作岗位, 设定若干项目, 如单木测定项目即为针对保护区资源调查这一具体工作岗位而设定的项目之一, 在讲解保护区资源调查技术中胸径、树高的测定方法等内容时, 采用第一学时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铺垫, 第二学时直接到实训基地内进行单木测定,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实际的树木下组织教学, 学生边测定、边学习,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用到测高器了, 就讲解测高器的使用, 发现出现结疤的树木, 就讲解胸径测定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然后老师进行当场演示、讲解, 解决问题。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边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由过去的老师课堂强行灌输, 改变为学生主动提问学习, 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以组为单位来实际完成工作任务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3 将课堂搬到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很多问题也来源于实践, 需要在实践中解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是一个天然的科研和实习基地。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知识后, 将其余的所有教学任务安排在自然保护区进行顶岗实习。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区核心能力“日常管理、野生动植物调查与监测、社区发展”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使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之前, 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
在顶岗实习期间, 由自然保护区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训练, 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2.4 以自然保护区用工标准为课程考核标准
打破以往的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的模式, 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考核为主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老师转变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 以企业人员的角度, 企业用工的标准来考核学生, 学生考核的过程就是企业招聘的过程, 实行全程化考核, 对学生平时学习中对每一个实践工作岗位任务项目参与状况、完成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另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也列为考核内容。总之, 一切从自然保护区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角度出发来进行学生的综合考核。
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虽然改进了一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 但总体感觉实训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 同时主讲教师实践经验也是该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 在未来的工作中, 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 完善自身的理论及实际水平, 尤其是完善自然保护区工作经历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以上为对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摸索的一点初步研究, 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为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一些基础, 以更好地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及高职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洪军, 朱井丽, 宫芳.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定位定向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 :95-96.
[2]徐基良, 宋维明.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8, (4) :13-15.
[3]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学当前应该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11) :102-105.
[4]马建章.自然保护区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2.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7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GIS,MapObjects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南部池州市境内,濒临长江,地处116°55′—117°15′E、30°15′—30°30′N,既是我国最大的白头鹤越冬群的栖息地(占世界东方白鹳越冬群的1/8)和是众多白枕鹤、白鹤、灰鹤、大鸨和小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又是长江中下区域水鸟重要越冬地。升金湖以其生态环境的典型性、原始性、生物多样性和稀有性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中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该保护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现有调查表明,保护区内拥有浮游植物2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84种、浮游动物13种、底栖动物23种、鱼类62种、两栖爬行动物21种、兽类52种、鸟类16目35科145种。鸟类种类占全国鸟类的12.4%,占安徽鸟类的46.8%[1,2]。
为实现对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生物资源数据的科学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是一个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信息系统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它对该区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境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系统设计目标
利用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强大管理功能,该系统能将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经济信息以文字、图形、图像和空间数据等形式录入计算机,建立保护区管理信息体系。其主要目标是用于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实现保护区管理的现代化,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可对其它子系统,如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开发、湿地保护等提供基础信息,以及可用于一些具体项目的分析和制图。
2 系统开发方式及开发平台
2.1 系统开发方式
根据当前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从系统的实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角度考虑,系统开发采用组件式GIS(ComGIS)技术,利用GIS组件Map Objects和高级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进行系统开发。Map Objects是一组可允许用户向应用程序中添加地图的制图控件集合。它可直接嵌入到VB、VC、Delphi、Power Builder等开发环境中使用,实现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利用它可在VB上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组件式GIS既充分利用了GIS控件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又发挥了可视化开发语言的高效、方便等编程优点,使系统具有移植、维护、操作简便等优点[4]。
2.2 系统开发平台
系统运行平台Windows 2000/NT/XP,二次开发软件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 6.0、GIS控件Map Objects 2.3、数据库管理软件SQL Server200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0(图1)。
3 数据库建设
详细完备的数据库建设是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各项功能的前提和关键[5]。升金湖保护区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影像数据库(图2)。
3.1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保护区边界图、土壤图、植被图、林业基本图、水系图、高程点图、珍稀动植物分布图、功能区划图、居民点图、区域交通网络以及人工养殖分布图等。空间数据库的收集主要采用扫描和数字化相结合的方法,将各类基础地图转化为GIS可处理的数据结构,数字化过程在ARCGIS软件中完成。为了便于信息的分类查询和空间分析,建库时要求把数字化得到的空间数据按其特征分层存放。当建立各层数据后,统一转化为SHP格式,并建立好拓扑关系,便于Map Objects控件的调用。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源主要有:由1∶10 000地形图数据获取的基础地理数据、升金湖保护区SPOT遥感影像解译信息、野外工作人员调查时使用GPS记录的位置信息数据3种。
3.2 属性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主要包括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数据库、自然环境数据库与人文经济数据库。其中,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包括保护区内主要动植物数据库及动植物组成的群落数据库,还包括国家珍稀濒危和保护物种数据库;自然环境数据库包括地质地貌、气象、土壤、水文、景观、栖息地等数据库;人文经济数据主要包括保护区及周边人口情况与经济发展、工农业产值和土地利用状况等数据库[6,7]。属性特征数据用关系型数据表来存储,数据表格为二维表格,用Excel作为输入模板输入初始数据,然后导入到SQL Server数据表中并存入数据库,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通过统一的标识符(ID)进行关联。
3.3 影像数据库
主要包括升金湖自然保护区遥感影像数据、生态景观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图片与视频、有关保护区的新闻报道与法律法规等。这类数据以字段形式存放在数据库表中,并以文件为单位进行分类,实行科学管理。
4 系统的主要功能
在系统功能的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现有功能,结合保护区的特色开发设计出适合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主要包括:①权限管理功能。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故系统要具备权限管理功能,具体包括用户帐户设置、用户权限设置、密码修改、登陆系统日志以及系统使用指南等功能。②数据库管理功能。这是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部分,系统利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管理各类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具备输入、修改、查询、输出各类数据的功能。同时,系统还支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既可通过空间位置查询空间实体的数量、质量和说明数据,又可通过空间实体的属性数据查询实体的位置、形状和分布。③空间可视化功能。空间可视化操作主要包括图面控制功能、图层控制功能和距离测量功能。其中,图面控制功能包括单个选择、圆形选择、矩形选择、多边形选择、取消选择、地图的放大和缩小、全图显示、返回前一视图、漫游和鹰眼图等操作;图层控制功能包括系统图层的打开、关闭、添加、删除以及图例设置等功能,距离测量功能可测定地图上两点间距离,也可测量区域面积和周长等。④数据分析功能。主要利用GIS组件所提供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存储在数据库的生态环境要素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利用叠置分析、3D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可较准确地分析每一类保护对象的适生区域,划分保护范围;还可对保护对象的栖息地与保护对象的生境要求进行对照,评价栖息地的环境适宜性[8]。同时,该系统还能在对各种生态环境要素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⑤制图输出功能。该系统可根据属性数据库生成各种统计图表,如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同时,也可根据需要制作各种专题地图,如保护区土地利用分布图、动植物群落分布图、保护区功能区划图等。这些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统计图表和地图,为用户分析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变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查询环境,并可用于制图输出。⑥数据更新和维护功能。数据是GIS的灵魂,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对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使数据能反映保护区的动态变化,这就要求系统可随时对自然保护区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5 结语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和重点保护鸟类的优良栖息地。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升金湖湿地生态环境正逐步退化,调蓄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逐步下降[1]。加强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水平,对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管理功能,基于GIS的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实现保护区生态环境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监测,为保护区提供一个面向普通管理人员的环境和生物信息管理平台,也为升金湖保护区的管理、生态旅游的规划、重点保护对象的生境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文海,俞贵庆,刘政源.升金湖湿地生态环境及其保护[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70-71.
[2]胡维华.升金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1999,13(13)∶34-36.
[3]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
[4]杨娇,周绍春,吕中海,等.黑龙江森工林区野生动物资源、湿地及保护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林业科技,2007,3(2)∶36-38.
[5]杨康年,罗文锋.基于GIS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3)∶243-245.
[6]黎良财,杨为民.GIS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3)∶68-71.
[7]李剑,吴保国.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6,(7)∶60-62.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8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 (局) 、环境保护厅 (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局) 、文化厅 (局) 、林业厅 (局) 、文物局: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研究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现将该《规划》印发你们, 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 是增进国家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涵养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规划》的编制实施, 对于统筹加强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类型遗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实现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在确保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 认真做好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 切实发挥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附件:一、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二、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储备库总表 (不发地方)
三、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储备库分表 (分发地方)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
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文物局
前 言
本规划所称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 是指在科学研究、自然多样性保护、历史、艺术和审美角度具有国家意义的文化、自然或文化和自然混合型的遗产, 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遗产, 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根据我国现行保护管理政策,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主要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各类珍贵可移动文物。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具有重要和特殊的价值:一是它们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信息, 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保护自然和文化多样性、传承古代文明、陶冶个人情操的重要资源基础, 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珍贵资源禀赋。二是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通常是一个国家特有的、与身份认同和国家形象密切相关的垄断资源, 是增进国家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
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是世界上公认的遗产大国。根据遗产特性和管理部门的不同,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多个保护体系。为加强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统筹不同体系的遗产保护工作, 集中财力物力, 突出重点、分类解决不同文化和自然遗产类型面临的不同紧迫问题和突出矛盾, 完善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基础设施, 改善保护利用条件, 提升遗产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遗产保护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周边环境风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国家遗产地概念的提出, 从宏观层面系统、整体地对遗产地保护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对厘清遗产边界、推动不同类型遗产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范围得到扩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遗产保护范围, 遗产的合理利用开始得到重视, 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尽管我国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建设性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遗产的保护利用设施总体上仍然短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新兴遗产类型的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不同遗产类型之间交叉重叠导致的多头管理问题也需逐步理顺。为统筹遗产资源的整体保护, 避免一些地区就遗产保护多头申请、建设内容重复等问题, 需要对国家珍贵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立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立足于保障遗产的永续利用、促进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方针, 以完善保护性基础设施和核心区域环境整治为重点, 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科学指导、强化管理, 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使我国各类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 为我国悠久历史文明的传承、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战略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推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 保护第一、合理利用:
在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中, 必须坚持保护第一,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严格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 根据遗产和环境承载情况, 充分开发遗产资源的文化、教育、科普、旅游等功能, 科学利用, 避免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 有效发挥遗产保护利用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针对不同类型遗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统筹利用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投入, 实施分类指导。对那些价值特别突出、观赏性较强的国家遗产地, 要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积极开发展示利用手段, 进行合理必要的设施建设;对广泛分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点解决保护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急迫问题, 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镇村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 重点解决街区及镇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 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点探索进行生产性保护传承、与旅游结合等动态保护方式。
(三) 互惠共赢、协调发展:
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同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纳入所在地城乡规划, 充分考虑遗产所在地居民的合理利益诉求, 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机结合, 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促进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惠共赢。
(四) 统一规划、多方参与:
中央负责制定全国总体规划, 明确指导原则、支持范围和重点, 安排补助投资, 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地方根据中央规划要求, 制定具体项目保护方案, 落实保护资金和配套措施, 确保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各级政府要依据遗产资源特点, 积极出台相关政策,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
(五) 完善法治、加强管理:
坚持依法行政, 不断完善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管理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使保护和利用工作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善于利用先进技术手段, 不断拓展遗产保护和利用手段, 加强遗产资源管理水平, 增强监管能力。充实各级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 并与落实经费、完善装备等工作同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通过规划实施, 统筹加强不同类型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集中财力物力, 突出重点、分类解决不同遗产类型面临的不同突出矛盾;使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利用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遗产利用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危及遗产自身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文物标本和珍贵可移动文物的保存保管条件得到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性基础设施条件和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原有历史风貌得以保持, 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找到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非遗保护传承方式, 再造有利于非遗传承的社会环境;使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总体保护状况得到一个明显提升, 形成比较完善的保护体系, 实现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 主要任务和建设内容
一、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重点完成200处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包括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三处包含多个遗产点的线性文化遗产) 的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改善遗产地基础设施条件, 支持合理的展示利用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 提升参观接待能力, 充分发挥遗产地在科普教育、环境保护、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看护管理用房、科普展示用房及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核心区内的历史环境风貌恢复 (含不协调建筑的拆除、整改, 居民点的调控搬迁, “三线”下地, 给排水铺设改造等) , 道路整修, 环境整治与景观绿化美化, 垃圾污水处理收集等;地质灾害防治;必要的参观步行道等;原则上不支持公路建设。
二、抢救性文物保护
重点解决59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保护问题, 改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状况。根据可移动文物分布特点, 全国统一规划布点, 依托于全国重点考古科研单位和保护单位, 新建或改扩建62个文物标本库房或文物展示用房, 满足观赏价值较低但研究价值较高的各类文物标本和重要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的集中保护、收藏和研究需要。
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必要的看护用房或保护展示棚、安防监控设施、消防设施、核心保护范围内重要部位的土地平整、排水供电系统、防洪工程、必要的护栏、界碑或界桩等。对于可移动文物, 主要是建设标本库房和保护展示用房, 并配备必要安防、技防及环境控制设备。
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重点解决20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 消除安全隐患, 改善居民生活的公共设施条件, 保护当地居民的合理利益, 保持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村镇的生机和活力。
主要建设内容:在保持道路的历史格局和空间尺度基础上, 采用传统的路面材料及铺砌方式进行整修;对街区、镇村内的供排水管道、电力电信线路等进行改造, 架设路灯;配置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 建设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公厕等环卫设施;对街区、镇村的出入口、标志性建筑周围、驳岸、水埠、戏台等公共空间进行必要的景观环境整治, 对开放空间进行绿化美化。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筛选100个具备与旅游开发、生产经营、展示利用等进行有效结合的保护传承项目, 支持其进行生产性保护, 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方式和途径, 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环境。
主要建设内容:针对处于旅游线路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地区, 并已纳入当地文化旅游范围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游艺杂技等适合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适当规模的室内小型剧场或者露天剧场。针对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的项目, 结合当地相关的企业或个体生产者生产, 根据项目具体需求, 建设生产制作展示、传习培训等的准公益性场所。针对植根乡村的节庆活动、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 结合乡村文化大院、乡村公共文化场地等建设,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表演场所。此外, 各地还可根据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探索其他具有可持续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
第三章 项目储备库建设及项目管理办法
一、项目储备库建设
该规划实施项目储备库制度。
(一) 入库条件
1、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包括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整体保护情况较好、自然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较高的重要遗产地。
2、抢救性文物保护:
已公布的2 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存在突出紧急问题、急需支持的项目;某一类型文物标本存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力支撑的全国重点考古科研单位;拥有重要遗址遗存并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在已公布的11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 选择保护性基础设施状况较差、急需支持的项目。
4、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已公布的1 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选择艺术性、观赏性较强或具备一定生产性保护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 入库程序
1、项目申报。所有申报项目, 需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按有关部门职责分工, 分别会同国土、环保、建设、文化、林业、文物等部门按项目入库条件严格筛选项目, 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
2.专家评审。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土、环保、建设、文化、林业、文物等部门组织专家, 本着向中西部适当倾斜的原则, 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核。
3.项目入库。专家审核符合要求的项目, 经全国统筹平衡后纳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库。
4、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试点特点, 具体项目由各地根据本规划要求和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按年度研究提出,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部审核后确定。项目库中不列出具体项目名称。
二、项目库管理
经专家和部门审核, 入库项目共计1 170项。项目库实施动态化管理。规划实施2年或3年后, 对入库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实施情况对入库项目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对实施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或地方上已经先行建设的项目, 退出项目储备库, 所在省 (区、市) 按照项目入库程序补充申报项目。
三、项目管理办法
(一) 项目审批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应符合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可研报告审批应严格遵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 履行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相关手续, 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在可研批复前就建设内容征得省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同意。
(二) 资金申请
年度所需安排的具体项目和补助投资,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 分别会同国土、环保、建设、文化、林业、文物等行业主管部门, 从规划项目库中筛选前期条件完备的项目, 提出年度资金安排建议,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平衡后, 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并按规定下达。
年度资金申请报告应按规定, 附项目的可研报告批复和省级以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关于项目建设内容符合保护规划、同意建设的批复文件, 以及项目真实性声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承诺。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附国家文物局对建设方案的批复文件。入库项目在“十二五”期间无法按要求完成前期工作的, 不予安排。
(三) 资金管理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统筹规划, 整合相关资源, 认真做好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要严格保证中央投资专款专用, 确保资金安全, 严禁挤占挪用。地方政府要积极承担配套资金责任, 保证各方面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四) 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检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建设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估, 并根据各地工作积极性和项目实施成效, 对规划项目库和中央投资安排作出相应调整。对切实重视遗产保护、积极加大投入、实施效果显著的省份, 将予以倾斜扶持。
各有关省 (区、市) 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资金落实情况, 按时向国家发改委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送规划执行情况。要进一步督促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和审计等工作。年度建设项目完成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 并将有关情况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第四章 补助标准和投资测算
一、资金来源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地方申报情况, 符合申请入库条件的项目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建设资金, 中央视各地财力予以适当补助。鼓励地方政府利用城投债、外国政府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二、中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金需求测算
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差异, 为更好发挥中央投资效益, 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确定中央投资补助比例。
西部地区 (含东、中部地区享受西部政策的区域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项目:中央补助按75%控制, 其中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和南疆三地州项目可视情况适当提高中央投资比例。
中部地区 (含东部地区享受中部政策的区域) 项目:中央补助按60%控制。
东部地区:中央补助按30%控制。
根据上述补助标准测算, 约需中央补助投资80亿元。考虑到实际安排资金的可能性, 根据每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总量情况, 逐年安排, 滚动实施。如储备项目在“十二五”时期不能按需安排, 则规划建设任务展期执行。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法规保障
“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核心, 以《博物馆管理办法》、《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专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为骨干的法规保障体系, 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 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遗产保护法律环境, 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组织保障
要加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建立有效的规划协调机制, 做好遗产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的衔接。要研究建立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综合管理体制的可行性, 统筹协调保护区域重叠的不同类型遗产的保护工作, 逐步理顺管理机制。
三、人才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遗产保护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建立职业资格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和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 造就一批具备遗产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复合管理人才。要把遗产保护与青少年教育相结合, 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建立遗产保护发展与学校教育、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相衔接的体制和机制, 寓教于乐, 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积极培养遗产保护志愿者, 同时也为遗产保护提供人才储备。
四、资金保障
“十二五”期间, 遗产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设立, 将有力地保证本规划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以中央专项资金与地方资金相结合、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遗产保护的投资机制, 努力扩大遗产保护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 推动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模由量变向质变的发展。
第六章 预期建设成效
本规划实施完成后,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将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一、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
规划完成后, 规划支持的遗产保护项目基本实现保护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防灾减灾设施比较完备, 道路、给排水、电力等设施达到满足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和旅游接待的需要。
二、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环境整治和必要绿化美化, 保护好特定空间格局和历史环境, 使遗产周边环境与遗产保护相协调, 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三、重要遗产的保护利用迈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重要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利用设施建设, 拓展遗产利用方式, 使珍贵遗产更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增强遗产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得到拓展, 传承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遗产保护成为促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9
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医院,建设
科技创新引领人类不断前行,科技创新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技术革新方式,在经过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技发展也是世界各国不断努力的主要方向,因此促使自然科学基金的应运而生。自然科学基金是为鼓励自然科学创新与发展而设立的基金项目,对科学发展与科学进步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目前已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爱尔兰科学基金、捷克科学基金、欧洲科学基金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自然科学基金。
1基金获资助情况
1.1基本情况
目前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分为九七三与八六三项目,八六三是国家高技术重点研究计划,适用范围较广,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审批环节及经费的申请流程较为简便,经费金额大多在几十万至几百万之间。九七三是一九九七年六月四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成称为九七三计划,九七三的科研项目申请难度较高,需经过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同时对科研人员的年龄及技术水平具有较高限制,同时项目经费最低几千万起底,最高可至上亿,因此九七三是国家扶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最具权威性的发展项目。
1.2特点
在两次的增长过程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管理初步实现了:从局部学术带头人的突出作用过渡到整体科研氛围的营建;从单个项目的培植过渡到以集群优势培育。在2004--2006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几位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凭借自身的科研实力突围而出,他们之中有的是在国内长期从事肿瘤或干细胞研究中成长起来的,有的是从海外归来的高级人才,他们早期无论是对牛命科学前沿的把握或者是将海外已有基础的项目嫁接,都迅速带来了多个高质量的创新项目,并得到基金委的认同,但是项目集中分布在千细胞、肿瘤、RNA干扰、皮肤和骨科等领域。2007年后,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进~步深化,打破了原本项目多集中在少数学术带头人的局面,在医院有效的科研管理措施下,许多工作在科研一线的青年学者,充分发挥其所在领域的优势,积极申报项目,并获得了可喜成绩,不仅原有的几个方向得到加强,并且在心血管、急诊、神经、妇产/生殖、麻醉、影像学、风湿、消化、康复和整形等均取得较大,为医院带来新的一轮科研立项的快速增长。而多位学术带头人在同家级大项目中也捷报频频,“国家自然重点”、“中日韩A3前瞻研究计划项目”、“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牵头国家“973”,“863”重大专项项目和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也有突出成绩。
2主要举措
2.1医疗科研项目是具有团队意识的专项小组项目,需通过多人协同完成,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支撑一个科研项目,因此在进行科研前,需对人员进行明确的划分,将工作主体科研项目主要目标相结合,明确分工,制定相关规定,使得科研进行的井然有序,并不断的扶持青年医疗科研人员,所扶持的对象必须是具有良好的科研背景的青年,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研人员需重担扶持,作为科研中最具有活力的群体,扶持青年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具有推进作用,因此扶持具有良好科研背景的青年对医疗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既往也有许多从其他院校或海外引进的人才,但是所进行的科研工作往往较难有持续性的进展,并且不能带动周围医疗工作者的参与,其中没有良好的科研氛围是主要原因。在综合医院中医疗和教学任务都非常繁重,如果没有合理的压力,是很难促进广大医疗工作者参与科研工作,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与研究工作。然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不可能一蹴而就,医院着重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院内评审,公平的竞争机制。历年的省级,厅级或者教育部的基金都有院内评审机制,医院聘请多位专家参与到院内基金的评审,成绩公榜,从排名上看,名次充分体现了实力优先,排名靠前的多数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或是原有科研工作的延续,正是这样一种公平的竞争机制的建立,使得广大医疗工作者意识到,希望在科研工作上有一席之地,只能靠实力拼搏。重视立项,提高申报标书的质量。支持重点学科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扶持相对弱势的学科建立特色项目,在科研管理方面,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目前医院所具有的科研基础极为薄弱,与国际水平具有较大差距,因此自然科学基金为鼓励创新型研究,邀请海外院校的相关专家进行讲学,并组织相关的科研活动,同时不断提高相关医疗人员的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撰写水平,使得医疗工作者能够了解招标的动态,同时对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汇报,有效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对的科研准备工作,标书撰写是科研经费审查的首要工作目标,将基金的申报工作前移,以增加科研项目的竞争力,使科研项目能够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支持。
2.3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用于鼓励自然科学创新的项目经费及奖金,因此在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中,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流程,并提高对科学创新项目的审核力度,同时为防止经费私用,需对科学项目经费作表格式统计,并对资金流向进行严密监视,派专人监督与管理,将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汇报,自然科学基金的相关工作人员需对科学基金项目做深度监督,以防止科学项目的停滞,杜绝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浪费现象,自然科学基金的发放需经过严格的审查流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将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
3结论
科学发展与进步随之带动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在当前的自然环境下,医学科研研究成果为人类发展带来希望与曙光,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极大的鼓舞了医疗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对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需有关部门格外重视,不断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优化现有的经费资金供应机制,完善科研项目审批制度与流程,医疗发展是维持人类社会平衡稳定发展的一剂良药,因而自然科学基金应对医疗科研发展加大关注力度,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及预料器材先进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为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来贵,潘一山,梁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05(3).
[2]徐海滔,魏海龙.对医院申报科研课题的几点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9).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篇10
1校区联合培养机制的内涵
这里将校区联合培养机制定义为:学校和自然保护区共同执行和完成人才定向培养功能, 并在对教育受体 (学生) 实施培养的行为过程中实现三赢的一种有效保障制度。“三赢”即学生毕业上岗、保护区引进人才、学校完成教育计划。保护区的基本职能是定做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和实践平台。学校的基本职能是规划培养、量体裁衣。学生则要德技双修、综合发展。“三赢”局面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学校是教育主体, 自然保护区是教育服务体, 学生是教育受体, 明确三者的权责和义务、制定监督和规范行为的准则是校区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的重要内容。
2校区联合培养机制的作用
2.1 职业能力培养的最佳渠道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许多知识的传授如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技术、野生动物管理技术、生态监测和恢复技术、物种野外识别技术、信息档案管理及执法等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教学。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实验室, 是科普教育的大课堂, 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保护区提供实践平台, 专业教学将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学校引领下, 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将贯穿实践教学的始终, 学生将在未来就业的岗位上提前进入状态。校区联合培养机制确保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最佳渠道。
2.2 定向就业的有力保障
任何一种联合培养, 如果不想演变成形式上的串场和作秀, 就必须有一种制度来规范。联合培养只有形成制度、制定规则、执行功能、成为渠道才名至实归。校区联合培养机制不同于普通的工学结合及订单式培养, 也不等同于简单意义的校企合作。实质上, 它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及订单培养三种高职教育手段的深度统一和完美结合。这种机制的关键是签订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作为一种机制, 它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和保护区深度合作, 有力保障学生就业。
2.3 缓解人才压力的有效捷径
单纯的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是千锤百炼而来。然而, 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急需毕业就能顶岗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上学的第一时间就进行职业规划, 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全力以赴学习和实践, 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成为胜任相应岗位工作的人才。校区联合培养机制可以有效地约束和促进学校、学生和保护区在恰当的时间及正确的位置上各司其职, 极大地缩短人才培养时间, 可以最便捷最有效地缓解目前自然保护区人才压力。
3校区联合培养机制的关键技术
3.1 针对性地选择合作对象
如果仅仅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 选择的范围会很宽泛。由于学校隶属黑龙江省森工总局, 总局所属的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可为教学提供便利的实践平台。此外,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镜泊湖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都留下了我校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师生的足迹。然而, 我们不仅需要实践教学基地, 更需要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题。
结合4年实践经验, 总结了选择合作对象的必备前提条件: (1) 技术岗位真正有空岗; (2) 人才需求的门槛高度适当; (3) 合作对象招聘意愿强烈。
3.2 签约时机要适宜
校区联合培养要签订多方协议。自然保护区定做人才后, 学校根据保护区的具体要求, 与其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学校在综合衡量学生自身条件和意愿后, 和保护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之后和学生签订联合培养知情书, 这两份协议从大一正式授课前开始。学生大一期间的专业课学习以学校教学为主导, 自然保护区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大二第一学期起, 将教学搬进保护区, 为第二学期学生的专业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时, 每个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主观倾向。经过半年的综合学习和实践, 每一个学生就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条件选择相应的岗位。再经过半年的考察和考核, 在第五学期, 保护区和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和定向就业协议。此时签约时机成熟。
3.3 生与源同择
自然保护区多地处偏远, 生活和工作条件较艰苦。毕业后能够到这里来工作的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专业素养, 还要有持久的专业热情及奉献精神。这样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对自然保护区有一定的了解, 就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创造未来, 来源最好是自然保护区或其周边地区。学校近几年自然保护区专业生源较好, 很多来自保护区周边社区及林区的学生, 吃苦耐劳, 严于律己, 带动整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一级自然保护区专业都获过“校优秀班级”荣誉称号。
4高职校区联合培养机制面临的挑战
4.1 高职学生很难跨过自然保护区人才需求的门槛
2008年9月至12月,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第一届自然保护区专业6名学生在向海自然保护区顶岗实习时, 得到了高度肯定。保护区有意招聘2名有工作意愿的学生。可是, 2009年3月份, 却突然多了一项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规定。
随着我国对自然保护区事业的日益重视以及自然保护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 很多自然保护区在招聘人才的时候要进行公务员考试。很多的公务员考试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高职学生被挡在了保护区的大门外。
目前, 国内仅有少数农林类的本科院校开设“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3] 。我国最早的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东北林业大学1998年由重点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专业更名而设的, 该校是我国第一个具有此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教育部重点院校。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学院, 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并于2006年开始招收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本科生。其他如吉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等均进行此专业的本科建设, 且本科专业并不唯一针对自然保护区, 就业面较宽泛。所以,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长, 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有限, 而且还存在很多毕业生并不情愿到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现实问题。
自然保护区缺乏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 惠及了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而高职学生却很难跨高门槛。即使可以跨越, 在激烈的公务员考试竞争中, 恐怕也只有极少数相当优秀而且足够幸运的高职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我国自然保护区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陷入了自相矛盾的窘境, 一方面支持高职具有优势条件的学校开设此专业, 另一方面, 却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就业标准和就业竞争力。
4.2 专业的永续发展急需相应政策扶持
校区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渠道。高职学生具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双重属性。如果毕业后仅仅是合同制工人, 且待遇较低, 很多毕业生也将和其他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一样, 宁愿选择流浪在繁华的城市, 而不去条件艰苦的偏远保护区。
高职自然保护区专业人才培养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对我国5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才状况的分析, 目前近70%的人员为大专以下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大部分承担着国家科研任务, 在实际的工作中重科研, 大专以下学历人员无法从容适应当前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 这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断层。高职纯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正是自然保护区人才断层的有力补充[4] 。高职自然保护区专业人才的流失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是极大的损失。如何积极争取到相应的合理性政策扶持, 是校区联合培养机制后续研究的重要内容。
4.3 课堂搬进保护区的很多实际问题有待探索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是一个天然的科研和实习基地。校区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了这一天然优势将课堂搬进保护区。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后, 将其余的所有教学任务安排在自然保护区进行。
自然保护区环境条件复杂, 学生安全是首要问题。学校安排不同课程教师分阶段全程指导, 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重点培养。保护区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合作指导教师, 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见分歧需要以温和的方式协调。此外, 校区联合培养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深度合作中的权限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校区联合培养机制是高职自然保护区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这个机制的建立健全直接关系到高职自然保护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亮亮, 崔国发.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特征分析[J].林业实用技术, 2009, (3) :54-56.
[2]马雁.我国各地已建立2541处自然保护区[EB/OL].中国新闻网, 2010-11-03.
[3]徐基良, 宋维明.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8, (4) :13-15.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推荐阅读: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06-07
城市和自然09-06
自然和自由10-06
自然教案-正电和负电07-12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06-01
和大自然一起呼吸作文10-28
保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和宣传标语08-28
自然灾害管理09-26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及其分析07-27
高考零分作文:和大自然的悄悄话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