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共12篇)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要求;强调课堂教学既要现向全体,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探寻一种既达到稳定教学质量的目的又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众多教育人士思考和探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自然分材教学”做为一种可以“促使后进生上进,优秀生更优,全班学生齐发展”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概念
自然分材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改进教学,调适师生感情,强化后进生学习信心;实现后进生上进,优秀生更优,全体学生共发展的目标,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自然分材教学的核心是“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即学习任务的多少,由学生的学习水平决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与速度,让每个学生自然地处于同一条学习道路的不同点上。
二.自然分材教学的实施原则
自然分材指的学习内容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快慢而决定,不需要教师人为地去分配,完全是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它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继续进步原则
这个原则又称为效率原则,即学生学习要尽可能的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有效的时间里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以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得快的学生不必等待学习慢的学生。以这一原则为基础的教学,没有统一的学习目标或重点,鼓励已经学会的学生去学习更多的内容。
第二、补偿性原则
这个原则又称为兼顾公平原则由于学生们在学习程度、学习效率上存在事实上的差异,有的学生过得快,有的学生学的慢,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因此,为了保证全班共同发展,要对后进生实施相应的补救措施,要给予学困生更多关照,尽可能缩小优生和差生的差距,而不是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三.自然分材教学法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应用模式
(一) 追求“情智相长”
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记忆与思维活动,而多用脑、勤用脑,则可以有效的愉悦身心。教学中,浓厚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刻苦钻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感情先行,以情诱智,启智育情。由于自然分材教学要使优生更优、弱生上进、全体学生齐发展。因而对缺乏学习兴趣的弱生要特别关注,要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无论在教学之初,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设计激发动机,引发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我在讲唐诗《从军行》时,在正式开讲之前,我先向学生们讲解了历史上的“盛唐气象”,然后引入课文,“诗人们渴望戎马边陲,建功立业。你们认真学习,将来也可以参军入伍,像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去建立一番事业”。经过这样渲染情境、调动情绪,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 鼓励“智者先行”
自然分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鼓励“智者先行”,已经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要继续下一学习任务,不必等待其它学生。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可以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补救后进生方面。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中,可以提供两种不同深度的教材,一本用于“智者”自学,一本用于教学。例如,教语文课时,我都是准备两种在内容上相近,但在深度上呈递难层次的教材,以备“知者”在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推进。但是,有效的知者先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督促。因此,教师也要定期对知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 倡导“自学互帮”
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学会相信学生,并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良好的指导。其主要方法是: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也可以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自己形成完整的知识内容逻辑体系。这点无论对于知者还是弱生都适用。互帮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帮对于学生,尤其是弱生而言,非常重要,提高弱生学习信心及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效的互帮中,要具备如下条件,教师要努力促成,提高效率。一是相对稳定的互帮群体,成员团结,氛围和谐,有得力的负责人。二是有明确的互帮目标和具体的互帮内容。
(四) 保证“一课两上”
前堂课留下的从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后堂课让学生在互批作业时讨论解决。这是自然分材教学与一般教学的重要区别。
在一般教学中,教师总以为每堂课的教学任务都可当场解决。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许多教学问题只有在课后的作业中才能暴露出来,并且课堂互批有教师现场指导,能及时解答疑难问题或一题多解的问题。
(五) 坚持“抓大放小”
“大”指关键与难点,指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小”指一般问题或个别学生的问题。这一原理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一般教学强调教师“系统讲解”的观点,代之以“点拨关键”。讲课要直奔重点与难点,不在细枝末节处下工夫;不用公众的时间回答个人或少数人的问题。因面面俱到而削弱关键,抹杀重点的教学是最应忌讳的。
(六) 强化“问题跟踪”
此方法可以分为教师跟踪与学生跟踪。前者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学习情况等,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指导。后者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期整理、纠正、复习作业及练习中的错题。在教师跟踪问题的过程中,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如果在周期结束后,所跟踪的学生发生了明显变化,便可以更换跟踪对象,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教师指导。总之,问题跟踪的实现目标是,督促学生有疑必究、有错必改,从而有效地避免学习上贪多求快、欲速不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钟文瑜.自然分材与有效教学[C].新课程.2010年第08期
[2]熊川武.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原理[C].“自然分材教学”课题学习材料.2006
[3]张欣红.“自然分材教学”与减负增效[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21期
[4]李涛.“自然分材教学”课堂操作模式[J].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2
1、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处理基础性知识,学生对基础文字的掌握较好;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不足及改进方面:
1、由于学生对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认识不深,应让学生课前多搜集有关自然美景及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再结合课件增强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直观感悟。如此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2、讲解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领悟,促使文章分析的不透彻,学生的主旨把握的不好。
3、教师自身文化底蕴不够,对教材挖掘的不深。
回归小学语文教学的自然状态 篇3
这是一则引人深思的教学案例: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问学生:“这是什么?”高年级的学生说“是数字0,”中年级的学生说“字母O”,而低年级的学生说“是苹果,是烧饼,是车胎……”我反复思考: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单一了,想象力越来越匮乏了呢?
经过研究和总结,我终于发现: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情境,失去了源于生活并以生活方式为载体的课堂难以发出生命的活力。春回大地,美在自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到自然状态。那么,语文教学的自然状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学呢?
一、弱化教,让教成为一个点,让学生覆盖成一个面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放心地对学生一遍遍地告诫,一声声地叮咛,一番番地提要求,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教师就代替他们回答。教师教了很多,而学生没有了主动性,反而觉得很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找准教育的支点,抓住问题的关键,略加启发,学生便豁然开朗了,这就是“触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自主地覆盖成一个面,然后在点与面之间形成一个生动的立体结构。
二、趣化教,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有一次,我在上《小猫钓鱼》这一课时,我先设疑,问:小猫钓到鱼了吗?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边自学课文,边请学生表演,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体会到了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到鱼,后来为什么钓到了大鱼,从而懂得了“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乐中求学。
三、感化教,让学生民主、感性创造性地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给教注入情感,不再让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不再让学生想说又不敢说,不再无视学生的需要,要放下权威,给学生一个自然状态,和他们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关怀、平等的民主关系,把指令性的信息变为询问式的、商量式的、常识性的。比如,一声真诚的“你真会思考”,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发言,或者轻轻地摸摸头以表示肯定的表扬等溢满人性的关怀,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样,浇灌学生干涸的心灵,让他们创造性的学习。反之,不屑、冷漠和指令等只能让学生产生压抑、疏离感,让教学变得索然无味。
四、美化教,陶冶学生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我千百次的证实:缺少了诗意、美感的涌流,孩子们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在课文中,无不渗透着优美诗意的词语、句子以及优美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根据老师丰富的表情、体态以及情境表演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美。所以,语文教师上课应激情洋溢、热情澎湃,让美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令人向往的境界,教学便演化成诗一样的意蕴,一直通向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教学意境。
五、简化教,让教学用具回归自然
一些教师为了课上得漂亮,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技术含量更高,往往滥用多媒体,有的课件过分追求花哨,在课件中加入了很多动画、视频和声音,这样一些载体的存在,并不一定服务于学生,更大一部分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说是教材的翻版,教案的復制,黑板的迁移,不但起不了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一定得不偿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使用教具,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达到最有效的学习。
六、活化教,让教学回归生活
我们现在所推崇的现代学习方式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体验性学习,特别是强“活动”“实践”“经历”“探究”等,“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手实践,借助生活中的表象、实践活动为载体,让自己亲身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眼手口形成一个生动的立体结构,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对接。夸美纽斯曾说:“我们不用劝说一只鸟儿去飞,樊笼开放以后它立刻就会飞的。”因此,要回归教学的自然状态,一定要淡化教的权威。
参考文献:
[1]宋丽芳.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5(10).
[2]彭琳.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实践性[J].成功(教育版),2009(2).
让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自然流淌 篇4
在教学《将相和》时, 当学生们学完《将相和》的内容时, 我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蔺相如, 因为从课文中我知道, 他并不是怕廉颇, 而是担心自己如果和廉颇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这样秦国会趁机攻打他们赵国, 从而可以看出, 蔺相如是个爱国的人”、“我喜欢蔺相如, 我觉得他是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我喜欢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大胆勇敢”、“我喜欢廉颇, 我觉得他也不错, 当他了解到原因时他知错就改, 去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我喜欢廉颇, 他知错就改, 用我妈妈的话说‘知错就改, 是个好孩子’”……
从学生们的回答中, 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潜移默化熏陶, 他们向往做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爱国的人;向往做一个有错就改的人。作为一名教师, 还需要说什么呢?我暗暗为学生的所得感到高兴, 这样,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随之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二、文道统一, 构建诚信人格的基本框架
在教学《千变万化》这篇课文时, 当学生们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后, 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 他喜欢商人, 因为商人能知错就改, 为自己的见利忘义、不诚实守信的行为感到惭愧;有的说, 他喜欢石匠, 虽然商人欺骗了他, 但当商人把自己的三个孩子托付他照顾, 他依然精心的照顾三个孩子, 把孩子们照料得白白胖胖, 说明他诚实守信;有的喜欢石匠, 因为他聪明机智, 不仅讨回了自己的钱财, 而且帮商人改正了错误, 他不计前嫌, 消除和商人的隔阂, 最后他们仍然是好朋友……
三、濡染心灵, 真正做到“理性”爱国
一次听一位老师教学《火烧圆明园》, 结尾时老师说:同学们, 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最珍贵、最精美的皇家园林,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 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 (课件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随后定格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上, 同时放音乐《江河水》。) 同学们, 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 面对圆明园的断墙残壁, 你有什么话想说呢?生1:这场罪恶的大火, 烧毁了一座皇家园林, 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也燃起我们的仇恨之心。生2:我不但痛恨侵略者, 我也痛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你们实在太软弱了。生3:这场大火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 但烧不毁这帮强盗的滔天罪行, 烧不毁我们对你们的刻骨仇恨, 更烧不毁我们中国人要富强的决心。老师说:同学们,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日子———1860年10月6日。这场大火, 烧毁的是一座幻想之园、万园之园。但是, 这场大火, 却烧醒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壮志!但愿这样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四、落实训练, 人文之“根”原在语言中
要善于抓文本的精妙之处。所谓文本的精妙之处, 就是文章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读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 最值得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地方。
要善于抓文本的空白之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 包含着许多“确定”与“空白”, 即文本的空白之处。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 恰恰是不忍点破言外之意。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5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多媒体图片)
2、大自然是美丽的,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繁华的都市。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到自然惩罚的现象却也屡见不鲜。
(欣赏多媒体图片:沙漠、火灾
地震等)。
(二)整体感知
(多媒体演示)
1、读一读,写一写
鲲(kun1)鹏
蓬蒿(hao1)
相形见绌(chu4)
狼藉(ji)
咫尺(zhi3)
美味佳肴(yao2)
2、词语解释: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绝伦:精细巧妙。
美味佳肴:精美的菜肴。
2、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文章论述的思路。
(多媒体演示)
思考问题
1、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
2、人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
3、指导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什么观点?
(多媒体演示)
(论点)人类永远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然而,人却不自量力的宣称要征服自然
4、指导学生默读讨论第27自然段,讨论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
人类与大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又怎么样呢?
(提问、讨论、归纳、多媒体演示)
比较:
人类智慧
自然场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自然场;小学语文;教学
“自然”这个词是指在无人为因素干扰下的事物的顺天性而发展,"自然性教学场"的意义就是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正如第斯多惠论述的那样“教育必须严格按照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学,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小学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花蕾时期,如果不顺性而教,那么祖国的花朵将会被教育摧残地枝败叶落。
一、教学情景的自然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文章,通过作品中的形象美、意境美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并从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但是,往往童话般的语文课被教师无情地肢解为生字、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教学场景也仅仅局限于狭窄的教室,小学生天性就喜欢充满激情的事物,过于死板的理性分析和推理根本而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在情感上都抵制课堂的话,那么,原本快乐的语文陶冶将会变成学生的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作者笔下那如歌如画的美丽世界,用真实的情景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叶老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大自然鲜艳的色彩,万千的姿态,大自然神奇的变化最能吸引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儿童,让儿童同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手来触摸这个世界。儿童在观察、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同时,情感自然就会变得十分丰富。儿童内心的情感一旦被激活,那么,这种情感就会引发儿童大脑中丰富多彩的表象,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观察和想象中去,关注这世界的美丽和伟大,作家要表达出来的感情自然就体会得很深。儿童进入大自然、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语言便逐渐丰富而且生动,人都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只要心里面有了某种想法或是有很深的情感体验,都会把急于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当学生心中充满表达欲的时候,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用笔写出来,这时作文教学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自然
纵观我国的语文教育史,无论是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基本上都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讲的结果也在于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告诉学生什么是重点,要记牢等等。学习学习也仅仅限于用纸笔作业的方式来完成,殊不知,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学生在学习这么门艺术的时候也应该用到各种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灵活,不仅仅采用讲解的方式,很多时候还要用到表演、唱歌、作画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是适当用这些方法可以让课文更加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也不用那么吃力。从审美学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应该达到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境界,很多知识是用理性分析不能讲解的,"语感"这个词语就是这个意思。当儿童在面对外部事物时,他们并不按照成人的逻辑思维去分析,而是基本上都用感性来理解事物,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事物上。儿童本身对事物理解、表达的方式很多,当他们遇到他们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方式时就可能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来表达,有的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有的是通过唱歌的方式,有的是通过富有激情的演讲来表达……所有的这些都是儿童表达自己的方法,只是个人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理解和包容,让儿童自然地学习,自然地感受,而不要拘泥于死板的讲解,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提起学生的兴趣,上课才真正变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我国古代论文《诗·大序》就描述国人类的这种状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如果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适当地放宽,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更大的选择空进,那么儿童学习就会变得很愉快了,教师也教得很愉快了。
三、师生关系的自然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小学生是十分崇拜自己的老师的,不管老师说什么都会按照做,老师说的一切都可以接受,再加上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观念,教师在课堂中以权威者自居,就容易形成教师在课堂上的专制,学生成为驯服的奴隶,长时间下去,学生之间容易形成敌对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提倡一种"自然"的关系,"自然"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不尊敬教师,不听教师的教诲,而是说师生之间要提倡一种平等互助的主体间性关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构建,是一种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理解和沟通"。这句话道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师和学生不仅应该在教学上做到教学相长,而且在生活上还要成为朋友,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理解学生的想法,只有搭建了这个友谊的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心灵之间的沟通。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情感性很强的科目,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言语,只需一个眼神或者是一句让人温暖的话,学生就会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在不经意之间道出了学生做过的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学生此刻感受到的不仅仅的教师的表扬,更多的是教师对自己的爱,学生一旦被教师打动了,那么学习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有时,即使学生的学习不好,教师也应该积极关心学生,因为学生在成为学生之间他还是一个人。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用科学知识来武装学生,更多的是应该把学生当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尊重,只有学生感受到了你对他的尊重,学生也才可能尊重你。
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我们都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地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只有这样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才会变成一种乐趣。
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进行语文教学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灵对话,自然,谐和
初升的太阳、茂密的山林、摇曳的竹影, 叮咚的泉水、芬芳的花朵、鸟儿在快乐的歌唱着;禅房边的潭水那么清澈、明净, 微微泛起的波纹中, 清晰的倒映着山上的美景和自己的身影, 那么自然、和谐!它使人的心情无比的舒畅, 让人摒弃了一切世俗杂念,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闲适之至, 惬意之极, 这便是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于是乎, 我就一直向往着要使我的课堂也能达到这种令人惊叹、陶醉, 自然和谐的境界。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 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人才选拔机制不完善的困扰,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学生被动学习, 个性受到压抑, 最终厌学, 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 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太少, 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的消极感受, 阻止了他们全力以赴的去学习, 教育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碰撞。”因此, 广大师生一致认为课堂教学中应创建一种新型的、自然和谐的佳境。《读者》上有一段里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 譬如:如何快乐的生活着, 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 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 这又有什么用呢?”所以, 我们的教学观应彻底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 发展的人, 有尊严的人, 在课堂教学中都是应该关注的对象,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这样, 教师和学生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成为教学活动中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那么, 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如何去营造这“自然谐和之佳境”呢?
一.博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生命, 爱学生是做好教师的关键, 博爱之心应渗透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每一细微之处, 要看到学生的点滴需要, 就像春雨, 在细微处滋润学生的心灵, 如果教师的要求, 教育被学生视为是对自己的爱, 那么这种要求, 教育肯定会被学生愉快地接受。
二.宽容之心。宽容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更何况是那些年幼、无知的学生, 我们教师应该带着一颗宽容之心去关爱学生, 像父母般的关爱学生, 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熏陶、感染, 只有这样, 才能有机会解除学生的“病根”。
三.信任之心。信任是创造奇迹的魔法石, 很难想象, 一个缺乏信任的课堂能够成为融洽的互动空间;一次缺乏信任的“传道、授业”, 能够达到“解惑”的效果, 信任也是一座桥梁, 能帮助教师渡过学生的“心河”, 直至学生的内心最深处。教师的信任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 有时候一个举动或一句短短的“我相信”的话语, 就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特殊的鼓励和强劲的动力。当学生碰上困难时, 他想到老师的信任, 就会“强迫”自己努力去克服;当遇到挫折时, 一想到老师的信任, 他就会强迫自己重新振作, 很多学生踏上社会后, 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老师的信任。
四.赏识之心。赏识是冬日里的阳光, 沙漠中的甘泉。学生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高山有高山的巍峨, 小草自有小草的风采。每个学生的身上, 都会有其闪光的地方, 他们个性鲜明, 性格不同, 心态各异。如果老师能及时用赏识、赞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 就能使整个课堂得到和谐统一, 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愉快的、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五.理解之心。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话的意思是要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思索问题, 多理解孩子, 这样, 师生间就会多一些了解, 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盲目;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关爱, 少一些摩擦……。
总之, 以心灵感受心灵, 以感情赢得感情,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用热情换取坦诚, 用坦诚换取信任, 用信任换取友谊, 师生之间才会同心协力, 不断完善教与学这一过程, 课堂教学才能有望臻至自然和谐之佳境。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8
一、情境创设是有效课堂的起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只有让学生沉浸在有声有色中, 才能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构筑的情感殿堂, 探知文本蕴含的真谛, 从而充分领略和享受作者的忘情诉说和审美构架。在教八年级的《再别康桥》时, 除了对优美的文字和画面进行赏析之外, 我配了一首《柔板》的音乐,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 学生进入了情境, 伴随着音乐的脚步,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尤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朗诵让人如痴如醉。同样在教《沁园春雪》时, 我选了一首钢琴曲, 在激情昂扬的乐曲声中学生领略了一代领袖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和开阔的胸襟。通过创设音乐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诗词的兴趣, 也能促进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和理解。
二、对话互补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我们的课堂仍存在着不平等的对话现象:对话机会不等。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 课堂上出类拔萃者风光尽显, 而教师却无意中剥夺了“弱势群体”的发言权, 这显然有失公正。长期以往,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何来课堂上个性之花的绽放?教师话语霸权严重, 忽略倾听也影响了对话的顺利实施。教师拘泥于教参, 只关注预设, 对于课堂生成资源却视而不见, 对于学生的回答缺乏有效评价, 难以捕捉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 错失了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效对话体现在:人人机会均等, 还弱势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 让师生彼此在对话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文本解读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根本, 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方法, 使学生能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去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去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当下我们的语文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些, 取而代之的是浮光掠影般地粗读和多样化的活动, 文本的深入解读被忽略, 喧闹、开放的背后却是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弱化, 粗糙的教学设计贻害无穷。只有抛弃浮华、追求实效,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初读《石榴》, 我们似乎很容易把握作者对石榴的描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上, 我并没有在开始介绍作者时把写作背景一并引出, 而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学生交流预习成果时提到写作背景了我就顺势予以补充, 有一个班级之前没提到, 于是我安排在赏析了石榴枝叶、花朵、果实之美之后, 借着作者对石榴的感情引发文章主题的思考, 此时, 学生展示预习时对相关背景的了解或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再结合着文中的关键句, 探究文章的主题:借石榴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为介绍而介绍, 根据课堂需求, 发挥课外资源, 自然呈现, 满足学生求知需求的提供才是有效的提供。只有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品味作品的丰厚意蕴,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文本资源, 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 才能有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提升运用母语的能力。
四、人文关怀是有效课堂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语文教学自然也承载着心灵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的地位, 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 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语文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高地的过程, 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沉浸式阅读, 体悟作者超越个体生命的悲苦, 直面困顿人生的精神。学生浸润在繁茂的紫藤萝花瀑间, 享受情感的沐浴和精神的感怀。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师生穿行在芳香馥郁的语言密林, 倾听先贤智者的足音, 彼此进行着真诚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同时, 他们又被源自文本的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时, 语文教学才达到了最高境界。《背影》这一课中, 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 但学生难以体会, 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作者的生活经历, 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女, 平时对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习以为常。因此, 在教学中, 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 我常常动情的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 还把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父爱无声》读给学生听。通过这些故事, 学生很快明白, 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 需要用心去体会。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同学甚至泣不成声, 这是真情的流露, 同时也折射出语文课的独特魅力。只有关注生命体验, 语文教学才会焕发活力, 为学生生命铺就最温暖、最纯净的底色。
总之,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 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文本, 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 真情演绎文本内涵, 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9
人类来自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母体和赖以为生的家园。对于人类来说, 自然具有科学的认识价值和文学的认识价值两方面。在人类诞生之初, 人类不了解自然, 于是就只好靠臆测想象的方式来编造神话解释自然现象, 如“共公氏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绝地维。故天倾西北, 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 故百川水潦归焉。”这些神话充满了天真与童稚, 带着真实与想象, 寄予了浪漫与情感。在这个时期, 文学与科学, 神秘主义宗教与科学其实是不分家的, 这个时候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是充满依赖与敬畏之情的。后来人们欲望的扩展使人类不再满足于这样的认识自然的方法了, 自然科学的发展走上了与神秘主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道路, 科学认识世界拒绝感情的掺和而提倡理性的认识自然, 以满足人类的功利需要为主, 自然的神秘与神圣都瞬间消失, 人类对自然的感情也不复存在, 自然变成为人类征服与掠夺的对象。而文学仍然按照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维系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二、维系永远的精神家园———文学认识的自然价值
有人会提出来说:科学的认识才有价值, 文学的认识没有价值。从功利角度来看,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因为只有科学才能帮助人们创造实际的财富了。但是, 我们人类除了有理性之外也还须具有情感与心灵的需要。但人们把眼光投射向茫茫宇宙的时候, 我们如果清醒的提醒自己, 宇宙只是一大片冰冷的地狱或者就是烈焰熊熊的炼狱, 毫无生机。那么, 宇宙在我们心里会是多么令人绝望和苍白, 人类也会因缺少激情而对宇宙置之不顾, 宇宙在我们内心也就决不可能具有美感了, 人类一定会陷于空前的孤独和绝望中;而如果我们置自然的审美价值于不顾, 只考虑自然的实用价值, 那么我们对自然的情感和保护也就无从谈起;一个对一切事物只考虑实用而不顾人类既有的价值观、道德观的人只能是一个魔鬼, 而不会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自然不仅是我们人类的物资财富的来源, 更是我们人类精神所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而又让人无比羡慕的对自然的依恋的情感。古代人们幻想宇宙中有天堂、神仙, 现在人们幻想宇宙中有智慧和文明超群的外星人类, 其实这都不符合科学的认识原则, 但是人们需要在茫茫宇宙中去寻找具有智慧堪与人类匹敌甚至超越人类的同类, 这与其说是科学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人类的心灵的寄托需要。著名的宇宙学家卡尔·沙根说:“宇宙无边无际, 如果只有我们就太浪费地方了。”当科学无法拿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终极的解释的时候, 我们人类永远也需要在太空中去为自己寻求心灵和感情的归依。
三、宇宙意识——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诗意质问
有哲人说过“一个只知道低头看地而不会抬头关注天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当古代先民开始关注我们头顶那一片湛蓝的宇宙时, 就一定已被天空宇宙那夺人心魄的美和苍茫的神秘所吸引所感动了。你看, 天空四时变幻、阴晴交替;宇宙浩淼无垠、辽阔壮观;星辰灿烂辉煌, 波澜浩荡。这一切都强烈的吸引着心智初开的先民, 他们在产生赞叹之余, 也一定会产生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强烈感慨;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激发先民去设想:自然壮丽伟大人类也必须超越平凡走向伟大的想法。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 展开终极的质问和追寻。
四、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宇宙意识的名篇的探讨
在初唐的时候能产生《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似乎并不奇怪, 文学发展的因素我们不用再说.我们只从人们的社会心理来分析一下《春江花月夜》的产生原因。经过长达几百年的战乱, 华夏社会终于获得了一个安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 人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在走向深入。这是一个大时代的雄壮的序幕, 一切有远见的人们都感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强烈的呼唤之声, 也对这个时代充满着特别的复杂的激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清社会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这个即将到来的大时代是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王勃在对宇宙历史的深沉质问中探讨着人生的本质和意义充满着大时代时期一切积极有为之士的勃勃雄心和身处现实的悲凉。我们对于张若虚了解得并不是很多, 他似乎是历史长河的一片湍急的浪花稍纵即逝, 但是他所发出的奔腾咆哮之声却在历史长河中久久回荡。“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等的气魄浩远, 何等的胸怀宽广涵蕴浩瀚。“江流婉转绕方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何等的宁静悠远, 何等的清幽雅洁。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思索互相结合, 虽然是处在一个伟大时代的壮美的序幕时段, 但是蒙蒙的薄雾仍然徘徊在空林、沙渚之上, 让人们在心怀希望之余仍然怀有惴惴之心, 在王湾的《次北固湾》中, 虽有“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悬帆。海日生残月, 江春入旧年”的雄壮堂皇之声, 但也缠绵的思乡之困苦。希望与徘徊, 明朗与薄雾相互交织, 于是让作者向人生与自然发出了诗意的质问:人生的有限与江月的无限,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带何人, 但见长江送水流。”这是诗意的质问, 是对人生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深沉的追问, 这一追问知道今天仍然在历史与文学的星空里久久回荡, 在激励着人们向社会与自然不断的探索, 激励着我们向更为合理的社会不断努力。
就象爱情的主题是文学的一个永远的主题一样,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通过语文教学, 通过文学去培养学生对自然关爱的深情, 去培育学生丰富美好的心灵, 去呼唤学生潜藏在内心的对人生终极目的的质询, 在每一个人内心种下美好的种子, 这是人文的关爱也是诗意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常璩[晋].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 2005.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10
师: (提起鸟笼) 你们看这只小鸟, 它的名字叫相思雀。
生:老师, 它会叫吗?为什么不发出一点声音呢?
师:相思雀在听到同伴的召唤时, 才会鸣叫, 它们的叫声此起彼伏, 特别动听。现在, 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只小鸟, 想一想它此刻在想什么, 或者想说什么, 写成一段话。 (生写作, 师巡视、指导, 十分钟后)
师:谁先来读一读?
生:天啊, 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来了这么多会说话的大树, 太恐怖了!小鸟害怕地想。这时, 有一只大手伸到它的头顶上, 小鸟颤抖着翅膀, 想要冲出牢笼。
师:写得真有趣!小鸟不知道人类是什么, 还以为是会说话的大树呢, 充分地表现了小鸟恐惧的心理。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老师说, 这只棕色的小鸟叫“相思雀”。它在笼子里蹦来蹦去, 它一定是在想:为什么要把我关起来, 我要出去, 去找我的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们。人类啊, 快放我出去!唉, 可爱又可怜的小鸟。
师:你写得很好, 结尾与第一句话还递进了。猜到小鸟的想法后, 就从可爱的小鸟变成了可怜的小鸟。你的组织安排能力真强。
生:出口在哪里, 那通向自由的出口在哪里?小鸟在笼子里飞着, 撞得头都晕了。只要生命的火焰还在燃烧, 我就不会放弃。黄金做的牢笼也不如葱郁大树上树枝搭的房子, 大自然才是我的家。小鸟积蓄力量, 又一次向笼子撞去。
师:这个片段写得太好了。我们大家看到小鸟在笼子里跳, 都知道它想要出去, 可这名同学却没有直接写小鸟想要出去, 而是用一句“出口在哪里”代替了这句话, 并且逐步加深语气, 又强调出口是通向自由的出口。虽然并没提一句小鸟想要出去的话, 但这一段里的每句话都能表现出小鸟渴望自由。
师:同学们, 你们瞧, 我们不是小鸟, 却能听到小鸟的心里话, 这是不是很神奇呢?
生:不神奇, 只要仔细观察, 从小鸟的样子上就能感受到一切。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山雀》, 作者也听懂了小鸟的话,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小故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细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师:课文读完了, 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有什么含义吗?
生:没什么含义呀, 不就是写小鸟的对话吗?
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一定要认真思考, 这篇课文可有深刻的含义呀。在总结含义之前, 你们先回答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能听懂小鸟之间的对话呢?
生:和我们一样, 作者认真观察后, 根据实际情况猜测的。
师:你说一说, 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生:用望远镜看的。我是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知道的, 他观察了很久。
师:你很细心。你们谁能说说, 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久呢?
生:文章中有好几个地方写到作者等了很长时间, 所以能看出他观察得久。
师:对。还可以从哪些话看出来?
生:原来大树上没有洞, 但小鸟为了找虫子, 把大树啄出了洞, 可见是花了一些时间的。
师:你回答得对。啄出一个把整个身子都能藏进去的洞, 至少也要半个来小时, 作者一直都在举着望远镜耐心观察。
生:从小鸟飞走这一现象也能看得出作者观察得久。小鸟都飞走了, 他还在看。
师:说得对。只有这么长时间地观察, 这么认真地感受, 才能知道小鸟在说什么。可是, 为什么作者能有耐心观察这么久呢?
生:因为他喜欢小鸟, 热爱大自然。
师:用一个字来说, 就是爱。因为爱, 所以作者眼里的山雀已经不是鸟, 而是一种人了。请你们仔细阅读两只山雀的对话, 想一想山雀是哪种人?
(生阅读课文, 思考, 师板书:小孩、少年、青年、老人)
师:你们认为山雀是哪一种人?
生:少年。
师:小孩和少年这两种人不好区分。小孩的特点是天真幼稚, 少年已经懂事了, 主要特点是淘气。你们看, 小山雀只顾着吃食物, 尾巴露在外面都不知道, 等到作者走过去捂住洞口的时候, 它竟然装死, 以为用自己的幼稚骗局可以骗过高智商的人类。所以, 你们再认真读一读小鸟的对话, 更准确地说, 小鸟是哪类人?
生: (恍然大悟) 小孩!小孩都是这么天真幼稚。
师:我也觉得山雀像小孩, 而且还是小小孩。只有小孩才会有这么童稚的行为, 当危险还没解除时, 它竟然伸着小脑袋看周围的一切。
师:那你们说,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哪种人呢?
生: (毫不犹豫) 少年!
师:为什么这么确定呢?
生:好奇心很强, 有点儿淘气, 竟然“悄悄地从后面绕过去, 偷偷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 用手掌堵住了窟窿。”
师:哈哈, 说得真好, 这确实是少年的特点。
生:老师, 我认为作者可能是一位老人, 有童心的老人, 是个老顽童。因为, 少年可能没有那么大耐心来观察山雀。
师:嗯, 你想的有道理。你是把两个词组合了, 这位作者虽然是老人的年龄, 却有一颗少年的心。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的庐山真面目。 (师为生展示作者照片)
师: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创作这篇文章时, 确实已经是一位老人了。山雀被作者当成是小小孩, 而作者自己是个老顽童。现在你们能说说这篇文章的含义了吗?
生:怀念童年。
师:你再认真想一想, 这篇文章并没有怀念童年的意思。怀念童年的文章应该写到年少时难忘的事情, 对童年的留恋, 但这篇文章里并没有出现呀!
生:我认为是热爱大自然。
师:这个回答没错, 但不是很准确。为什么他们之间的相处那么融洽呢?
生:他热爱大自然, 他回归了大自然。
师:作者把自己融入大自然, 他听得懂山雀的语言, 山雀对他也没有敌意, 老人把山雀当成小小孩, 所以这是人与自然——
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师:是的, 这就是这篇文章要阐述的含义。人与动物应该共同享受大自然, 而不是看到动物就肆意捕杀, 就把它们抓来当做自己的宠物。你们瞧, 这只小鸟还在笼子里东冲西撞, 它在问:“那蔚蓝的天空, 那碧绿的树林, 那晶莹的露珠, 都在哪里呀?”我们现在就让它回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让它像一个快乐的孩子一样自由地生活。 (打开笼门, 放飞小鸟)
拓展:倾听水滴的声音
师:一篇好的文章, 虽然写的事情很简单, 但含义却非常深刻。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普里什文的作品, 他总是把大森林里的小花小草、小虫小鸟当做文章的主角, 描写生动, 语言优美, 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含义, 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我为大家推荐一本普里什文的散文集《林中水滴》, 这部书里的文章都很短小。 (师为学生读两篇短小的散文并讲解, 略)
师:你们看, 再小的事物都是写文章的题材, 而且越是小的事物越有可能成为好素材。下面, 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普里什文这位作家, 我来读一篇他写的自我介绍:“我站立, 我生长——我是植物;我站立, 我生长, 我行走——我是动物;我站立, 我生长, 我行走, 我思考——我是人。”这段话开始的几个句子就很有深意, 会行走是动物, 会思考才是人类。“我站立, 我感觉:在我的脚下是大地, 整个大地。脚踏大地, 我挺起身体:在我的头顶是天空, 我的整个天空。这时, 响起了贝多芬的交响乐, 它的主题就是:整个天空都是我的天空。”“整个天空都是我的天空”这是什么意思?
生:他说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师:难道他要占领全世界吗?
生:我觉得是他热爱大自然的天空。
师:不仅仅是天空, 而是全部, 他热爱整个世界, 他把整个世界都当做自己的宝贝, 谁都不可以伤害她。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生活在这个世界,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会是美好, 你的爱也会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 每一只鸟, 每一棵树。那时候, 你将学会与大自然中的万物对话。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 从阅读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开始, 学会倾听……
备课笔记
爱的呼唤
幼儿园里, 一个孩子哇哇大哭地跑出教室, 园长问她怎么回事, 她哽咽着说:“老……老师打……打我。”园长马上把那个动粗的老师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你为什么打孩子?”老师一脸无辜:“我没打孩子呀!”园长扭头问孩子:“老师打你了吗?”孩子胆怯地点头。“老师怎么打的你?”“用……用眼睛打的我。”原来, 刚才这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 老师狠狠地瞪了她几眼, 把这个内向的孩子吓哭了。
这是蒙台梭利在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时候讲述的一个案例, 它让我更深地认识到了目光的力量。人们常说, 金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其实, 恶狠狠的目光对孩子稚嫩心灵的伤害, 跟杀人不见血的刀比起来, 不知要狠毒多少倍。
某学校请我去给学生讲一堂作文课, 一位校领导先在办公室接见了我。她满脸笑容, 慈眉善目, 谈笑风生, 和蔼可亲, 就像邻居家热心肠的老大姐。讲座的时间到了, 我们一起走向阶梯教室, 刚一迈进门口, 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嗡嗡嗡”的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然后万籁俱寂。她走上讲台, 双眼迸射着寒光, 冷冷地扫视全场, 顿时, 阶梯教室仿佛变成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在座的学生都变成了死路一条的犹太人。我们这位“变脸大师”就成了德国鬼子, 只不过手里没握电棍, 腰里没别手枪。她北风呼啸一般地介绍完主讲人, 鄙人顶着寒风登上了讲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用我脸上的微笑、嘴里的幽默, 逼走了袭人的寒气, 迎来了温暖的春风, 孩子们进入了情境, 不时地传来轻松愉快的笑声。可是, 每当笑浪翻滚的时候, 这位校领导就会及时地挺身而出, 用她寒光四射的眼睛怒视学生, 学生慌忙低头缩脖, 把“罪孽深重”的欢笑杀掉。
听优秀的老师讲课, 跟学识渊博的人交流, 那种令人陶醉的感觉, 叫做“如沐春风”——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春风和煦, 花红柳绿。可是, 在日常的课堂上, 孩子们能感受到多少“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春风春雨呢?即使在春天, 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的也是“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的凄惨。
雷锋叔叔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教室里的孩子是我们的希望, 是祖国的花朵, 让她们在温暖的春天里成长不好吗?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个“池塘之底”学校校长哈珊, 他教育学生的法宝就是两个字:惩罚!结果, 本来就淘气的孩子们越来越无可救药, 被惩罚得最狠的那个学生, 竟然点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把学校变成了火海。新来的代课老师马修, 心怀仁爱, 总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让他们在歌声中看到生活的希望, 感到春天的温暖。他们的歌词里有这样一段:“黑暗中遇上迷途的羔羊, 伸出你的援手, 带领他们开创新天地, 令他们从彷徨的深渊里, 看到希望的涌现, 生命的炽热。”若干年后, 这些像垃圾一样被家长抛弃在“池塘之底”的孩子中, 竟然冒出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你瞧, 只要有春风的吹拂, 即使是在寒冷的黑夜, 也能听到动听的天籁之音。
最好的老师, 是那些在孩子的心目中能够替代父母角色的老师。父母心里揣着的是责任, 关心的是孩子的未来, 他们有时因为心急, 也会给孩子一点颜色看看, 但是马上就会有一个吻飞上孩子的脸颊, 赶跑突袭的寒风。课间, 每当孩子们围着我说说笑笑, 甚至有孩子调皮地趴在我的肩头的时候, 我都会感到无比幸福, 这是花儿对春天的依恋。幸福中, 我会想起新加坡政府在给校长的任命状上写的话:你要时时刻刻意识到, 无数孩子的未来掌握在你的手中。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11
一、在新课标之下,我们如何作好充分的预设
《语文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具体阐述了课程的目标问题。但在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者过分注重人文性目标,忽略了工具性目标,或者过分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忽略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或者过分注重了生成性目标,忽略了预设性目标的达成。因而课堂上出现了难以预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去艺术性地应对。新课标指导下的备课要求我们的预设要留有空白,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才能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預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进行这种预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文本”是生成之“母”,“预设”是生成之“父”。追求生成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文本”,也离不开“预设”。并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让自己能够很有把握地进行课堂生成。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的捕捉,调控“生成”!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谈谈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几个方面的预设。
1、预设学生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预设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3、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而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也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甚至形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要进行细致深入地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只有对于学生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必须关注两个基本点:一个就是学生,一个是文本。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二、在新课标之下,我们如何作好自然的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在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之外的,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方寸大乱,那么其他的一切教学设想都不可能得以实现了。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学生在课堂上常常由于灵感的突然降临而突发奇想,教师只有用心倾听,才能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作出正确判断,引导学生以新的生成点为起点继续学习。当然,有时学生的新想法是错误的,这时,教师更要有耐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把纠正错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动态的生成教学。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时常会碰到学生反馈的信息与预测不相吻合的情况,或者是教师根本没有考虑到的。这时,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些“意外”的生成,能从容地指导学生,并立即调动自身的综合素养与教育专业能力,迅速准确地捕捉住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对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那么,课堂就能生成出更丰富而又灵动的教学资源了。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师的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正确理解与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和谐共振,才能让语文教学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 篇12
我们总在一种模式下认真地做着细枝末节的修补, 微观的探索愈是卓有成效愈是使空气稀薄, 致使所有的教育者的闪光的智慧都在作茧自缚, 路在何方?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一句话: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让我们在根子上思考一下吧!
源头的“活水”和“祸水”
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普及教育, 扩大教育教学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因此, 他们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 尝试建立集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 班级授课制诞生了!后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理论上对其加以总结和论证, 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完善, 终于使班级授课制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组织模式, 它至今已有300多岁了。
班级授课制是一泓活水, 它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 保证了学生学习活动循序渐进, 增加了信息渠道赢得教学的高速度。但它也有缺点, 有人概括为:
(1) 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 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 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3) 学生动手机会较少, 教学的实践性不强,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 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5) 它以“课”为活动单元, 而“课”又有时间限制, 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6) 它强调的是统一, 齐步走, 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7) 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 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 每个学生分别对教师负责, 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分工合作, 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亲爱的同仁们, 当我们喋喋不休地在某个细节上如火如荼的时候, 我们有没有想过, 有一个门槛, 我们始终没有跨越!以上7条, 哪一条不是我们今天研修的重要内容?哪一条不是我们每位教师头上的“紧箍咒”?我们毕其一生, 都在修补“班级授课制”的缺点。今天我们讨论的“应用和拓展”的话题, 真正的突破点在哪里?在于突破“班级授课制”的束缚。视频的开始, 主持人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都属于“学以致用”、“用以至广”的问题, “学以致用”需要走出课堂, “用以至广”也需要走出课堂, 所以, 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要的是去改革授课制度, 让语文课走出去。只有在班级授课制的“活水”和“祸水”上找一个适合的“度”, 才有可能突破瓶颈, “渡”过难关, 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 但, 至少我们要去把握。
“课本剧”载不动许多愁
视频中, 在主持人老师指出的教师缺点中, 有这么两条:一是具体指导的缺失, 一是所定的课题太大。我觉得主要问题不在这里, 王宏甲著的《中国新教育风暴》中的开篇就介绍了一堂“经典教学”课。一节我们看来无懈可击的课, 欧美的专家却很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 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 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在我看来, 这句话足以点醒中国的课堂教学。
我们的“课本剧”应该休矣。学生不会应用和拓展, 就是因为我们的老师, 将“课本剧”演得太生动, 我们故意将学生放养到井里, 让他们去做“井底之蛙”, 我们故意让学生去学“东施”, 让他们“效颦”, 学生焉能会应用, 会拓展!让我们看看高钢《遭遇美国教育》中学生的应用和拓展的描述吧:
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 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 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偌大一个中国, 它的地理和文化, 它的历史和现状, 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吗?我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 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 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过了几天, 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 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 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 也没评判, 因为我自己有点发蒙, 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 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 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 我30岁。
同样的应用和拓展, 中美竟相差20年, 当我们还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课时, 美国的学生已经拥有了整个图书馆, 这还不足以振聋发聩吗?
学以致用, 是应用和拓展的最高境界。新加坡2007的高考作文题是:“中国的崛起是近年来对世界最大的威胁, 请评论。”这个考试的课题也挺大的, 真不知道, 这样的拓展合不合适, 新加坡人为什么还这样考?同是“学以致用”我们的用仅限于“课本”的要求, 境界是不是小了些?
【语文自然段教学管理论文】推荐阅读:
自然科学论文选读高中语文教案08-23
《敬畏自然》初中语文说课稿08-18
高考语文 22.自然篇作文素材09-01
高三期中考试语文作文:聆听自然10-08
语文s版自然之道11-23
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教案07-08
期中考试语文作文:我爱大自然07-21
大自然中的语文作文11-03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