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教案(精选10篇)
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学生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生2:《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生3:《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较好地片断有: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体力。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
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布置作业
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教案 篇2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多由动物发出。春天,布谷鸟鸣叫“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催人农忙。南方鹌鹑啼叫“豌豆八角”———告诉你蚕豆成熟。夏夜里“听取蛙声一片”———那是青蛙晚会大合唱。秋阳里,蟋蟀低吟——那是昆虫独自吟。冬天雪原:狼嗷虎啸———为争食向对手发出挑战。
山谷中的林涛吼,田野里树叶飒飒响———前者是雄壮的示威,后者是小家碧玉的私语。至于稻麦、甘蔗拔节生长的声音,专注的科学家 兴许能听 到。雷声 轰鸣———是告诉人类、万物,暴风雨来临了。要是没有大自然的口头语言,自然界将是一片死寂 ,那将是怎样的可怕?
大自然的书面语言
渺渺地平线,桃红柳绿,衰草连天,变换出现,那是传递季节信息的彩色语言,表明春光和秋色的轮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分明写着暑热正盛;“风雪载途”“屋檐悬冰”是寒冬的写意文字。打开树干,那一圈圈的年轮明确告诉你这棵树的年龄。
浩浩天宇里,也印着大自然的语言,看那群飞的大雁,以整齐的飞翔 在蓝天上 一会儿排 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两个独体字分明在昭示它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利用气流飞翔的聪明劲,婉转地告诉世界:我们南迁了,明年春天回见。同样是七彩长虹,有时在东边,有时在西边,这图画语言的意思是“东虹轰隆西虹雨”, 向地球人 预报天气 。日、月带晕而成的象形字,其意思则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这预报语言的准度,八九不离十呢。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各式各样,不一而足。夏季里,一时间接连看到蜻蜓低飞、蚂蚁搬家、狗吐舌头,这一组动态告诉人们暴雨即将来临。至于鱼儿跃出水面、老鼠纷繁搬家、鸡婆突然躁动的动态同时出现,这是地震前的危险信号。红鱼溯游而上,途中高高跃起跳过瀑布的雄姿,写着坚毅。“山雨欲来风满楼”、“吹面不寒杨柳风”,已是把大自然的动态语言转化为人类语言,凝聚成脍炙人口的诗篇。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语言一般不是诉诸视觉,就是诉诸听觉,大自然无奇不有 ,它还有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语言,只是凭嗅觉才能感觉到。
盲者行走中,忽然闻到花的芬芳、蜜的甜畅,就知道走进了花圃、森林。非洲草原,迁徙大军中被冲散的角马母子,凭着双方独特的气味重又相聚。狮子老虎一旦确立了自己的领地,往往在边界处,抛撒尿液,宣示领地权,提醒来犯者不得进入。更有一些小动物以气味为武器,关键时刻,紧急释放,将敌人熏走。
人类巧用动物阅读气味语言的能力,把警犬训练成嗅觉破案的高手,唱响一曲曲反贩毒、反偷窃、反偷渡的凯歌。
大自然的场面语言
大自然中的某些事物 (个体、群体),无意之中形成某种场景、画面,人类将其捕捉住,注入主观意识,可达意传情。
静态的场面语言。“雪融冰消的一九五三年的一天。海水映浪,映上晴窗。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李四光”。“中南海上,轻尘不飞,勤政殿前,纤萝不动”。映衬出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烘染出双方凝神静听,专注肃穆的氛围。
动态的场面语言。斑羚飞渡,母斑羚以脊背为梯,助小斑羚飞跃绝壁,而自己殒命悬崖的场面,令人唏嘘!
反常的场面语言。六月飞雪,这是窦娥冤案的庄严昭示。
大自然的语言 篇3
春姑娘迈着轻盈地脚步走来了,春暖花开,绿茵茵的草地上,花儿绽开了笑脸,竞相开放,有红的、白的、黄的……色彩斑斓,河水“哗哗”地流淌着,小鸟在枝头唱歌,动听极了!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喵喵喵”小猫在草地上打滚,“汪汪汪”小狗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夏哥哥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池塘里,荷花开了,婀娜多姿,荷叶下,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嬉戏,“哗啦啦、哗啦啦……”听,小鱼儿在说话呢!有时候,夏哥哥会轻轻地唱歌,“淅沥,淅沥”,夏哥哥有时候像喝醉了酒似的,声音有点不动听,不信,你听,“轰隆隆”,“呱呱呱”青蛙在为夏天伴奏,知了在树枝上有气无力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
秋姐姐笑呵呵地走来了。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笑容,听!“哈哈哈”,原来,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大雁在收拾行李,准备到南方过冬。
冬爷爷迈着沉重的脚步走来了。北风“呼呼”地刮着,马路上,清洁工人在“刷刷刷”地扫地,不一会儿,马路上焕然一新,上学路上,“丁零零……”原来妈妈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耳边不时传来摩托车的“突突”声,汽车的“嘀嘀”声……
一年四季的声音真多啊!
江苏省射阳县红旗路小学小荷文学社四(2)班
简评:
小作者文笔流畅,观察细致,描写细腻,用词贴切。“迫不及待”“婀娜多姿”“自由自在”等许多成语、“呱呱呱”“哗啦啦”“丁零零”等拟声词运用恰到好处,多处运用打比方、拟人的手法使句子形象生动,为文章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读完,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浮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留连忘返!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4
(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东莞市清溪中学顾凯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一些物候知识。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教学难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导语:老师来自于绵延悠长的秦巴山下,芳香的泥土,葱葱的山林,潺潺的溪流,已经让我爱上了大自然,爱上了大自然的语言。你看,芍药低垂,那是在吟诵生命的轮回,候鸟迁飞,那是在诠释四季的唯美,所有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蝉儿嘶鸣,落叶翻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学习任务有三,第一,整体感知,摘一摘。第二,说明顺序,理一理。第三,生动语言,品一品。
解题:“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物候现象”。这是比喻和拟人手法,新颖、有情趣,能引起好奇和阅读兴趣。
看美图,说美词,想顺序: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一、感知一篇,摘一摘。
预习检查:
一是字词积累,二是概括主要信息 三是关于物候的谚语 四是说说说明顺序和方法
1、字词积累:
①字词:
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次第:一个接一个。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课文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衰草连天:形容一片枯草,连绵不绝,几乎像是与天连接。风雪载途:在路途中一直刮着风雪。载途,满路、遍地。周而复始:每年都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
草长莺飞: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②读音:
衰草连天─鬓毛衰 连翘─翘尾巴 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播种─耕种 落叶─丢三落四─落枕 观测─道观
2、概括课文的主要信息(学生回答后展示摘录资料)
2、各段中心句,中心词 四季风景画(物候景观)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标志: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以上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具体到抽象)
主要信息解说
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事活动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确定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 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⑤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3、谚语和名句:
1、麻雀囤食要落雪。
2、水缸穿裙,大雨将临。
3、龟背潮,下雨兆。
4、泥鳅静,天气睛。
5、雨后知了叫,晴天便来到。
6、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7、有雨山戴帽,无雨顶上光。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说说说明方法
分类别(7-9节:纬度、经度、高下、古今)举例子 引数字
引资料(10节)作比较
下定义(9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地处高这叫逆温层)
二、说明顺序,理一理
1、课文探究
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 关键词是什么? 能否调换顺序? 是何说明顺序?
2、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首先,纬度的差异;第二,经度的差异;第三,高下的差异;此外,古今的差异。
明确:不能调换。因为前三点式空间顺序,最后是时间顺序,也是按影响程度的大小来排列,由大到小,不可调换,也可理解,先主后次。
3、看图片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三月的内蒙古草原,和三月的海南,一个是白雪皑皑,一个是烈日炎炎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大连图片,一个是春暖花开的春天,一个是郁葱葱的夏天。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一个白雪皑皑,一个是春暖花开)
你知道哪些古诗词包含丰富的物候知识?请你说一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三,生动语言,品一品
1、精读一节
配乐朗诵(教师),问:你听到了大自然的的哪些声音?
2、品味语言
以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一小节,本节用词生动典雅,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引导朱自清的《春》
苏醒:把大地人格化,亲切生动。融化、次第:用词典雅,文气扑面。翩然:轻快飞舞的样子,活泼伶俐。孕育:典雅形象。
簌簌:纷纷落下,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销声匿迹:消失了叫声,藏起了形迹。简炼典雅。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典雅简练,电影镜头。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3、配乐朗诵(学生)
4、语言特色:准确、严谨,典雅
5、造句训练:请用两个典雅的词语,选取一个场景造一个句子。
结束语:
竺可桢:严谨的科学家,物候学的创始人,研究物候学长达50多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用颤抖的笔,写下的当天的气温和风力,并端正地写上的局报二字,本文不仅让我们学习了用生动语言说明事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果我们从现在起,留心向身边的第一朵花,每一片叶,我想,来年春天悄然而至的时候,你将会兴奋地告诉我,荔枝花何时绽放了花蕾。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赠与我们的丰厚的礼物吧。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5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旧学回顾:说明文的知识回顾
1. 说明文的顺序:
2. 说明文的方法有:
问题导学
1. 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会读会写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三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在文中标注,或者根据文中的语言自己概括。
a.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b.
c.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d.
e. 决定物候观测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f.
g.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自学检测
1.给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写出加粗字的意义。
①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词填空
①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课堂学习:
1. 自学展示。
2. 合作探究:
A决定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B.作者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出语句说明。
3. 拓展提高:完成下列语段练习:
(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二).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6)本段说明的对象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
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课堂小结: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点。
当堂检测
1.《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说明拟人 比喻
B.叙述拟人 比喻
C.描写对偶 拟人
D.抒情比喻 拟人
3.给加粗字注音。
(1)萌发 (2)孕育 (3)销声匿迹
(4)连翘 (5)载途 (6)草长莺飞
解释词语
(1)翩然: (2)孕育:
(3)次第: (4)载途:
(5)周而复始: (6)销声匿迹:
语段点将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
(1)差别 (2)差异 A( ) B( )
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 )
A.虽然但是 B.由于 因此
C.可是因而 D.但是 所以
3.指出句中加粗词的作用。
(1)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说明的中心是( )
A.纬度
B.物候现象
C.纬度对物候来临的决定作用
D.我国大陆气候显著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 篇6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初中生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而本文作者在文中尽量减少专业术语,运用优美的词语、描写性的语句和修辞手法,使原本枯燥的事理变得生动形象,无疑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普佳作。
学情分析
说明文是八年级上册重点学习的一种文体,本册有两单元课文内容均为说明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引导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学习及说明文知识的掌握。
通过对前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说明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本单元是对说明文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积累。本课属生动性说明文,生动有趣的语言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知识。
2、了解物候知识。
二、
1、学会默读、速读找到中心句并准确提炼信息,逐步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文章的条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篇7
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是使用自然语言同计算机进行通讯的技术。因为处理自然语言的关键是要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所以自然语言处理又叫做自然语言理解(NLU,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也称为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一方面它是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它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核心课题之一。
所谓自然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系统结构。计算机理解的自然语言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口语的理解(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分析等);②书面语的理解(如机器翻译、自动文摘、信息过滤等)。下面就自然语言理解展开论述。
1 自然语言理解的层次性
语言学上对语言有这样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是语音和文字,即基本语言信号的构成;第二层次是语法和句法(合称“语法”),即语言基本运用单位的构成和组合的形式规律;第三层次是语义,即语言所要表达的概念结构;第四层次是语用,即语言与语言使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应地,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层次化的过程。许多语言学家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层次:语音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其中,语法分析又可分为词法分析和句法分析。语音分析是根据音位规则,从语音中区分出一个个独立的音素,再根据音位形态规则找出一个个音节及其对应的词素或词。词法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词汇的各个词素,从中获得语言学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汉语中找出词素容易,汉语分析难在词的切分。句法分析是对句子和短语的结构进行分析。句法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格语法、扩充转移网络和功能语法等。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词、短语等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句子中的作用等,并以一种层次结构来加以表达。这种层次结构可以是从属关系、直接成分关系和语法功能关系。语义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找出词义、结构意义及其结合意义,从而确定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或概念。语用分析,就是对语言符号与语用符号使用者之间联系的研究分析。
2 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状况
1956年以前,人们主要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1948年Shannon把离散马尔可夫过程的概率模型应用于描述语言的自动机,同时又把“熵”(Entropy)的概念引用到语言处理中。而Kleene在同一时期研究了有限自动机和正则表达式。1956年,Chomsky又提出了上下文无关语法。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规则和基于概率两种不同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诞生,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分成了采用规则方法的符号派(Symbolic)和采用概率方法的随机派(Stochastic)两大阵营,进而引发了数十年有关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的争执。1956年,人工智能诞生以后,自然语言处理迅速融入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中。随机派学者在这一时期利用贝叶斯方法等统计学原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以Chomsky为代表的符号派也进行了形式语言理论、生成句法和形式逻辑系统的研究。由于这一时期,多数学者注重研究推理和逻辑问题,只有少数学者在研究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所以符号派的势头明显强于随机派的势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提出了认知心理学,从而把自然语言处理与人类的认知联系起来。
70年代初,由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新的问题又不断地涌现,许多人因此丧失了信心,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进入了低谷时期。尽管如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依旧地研究着。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统计方法和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进展。
80年代,在人们对于过去的工作反思之后,有限状态模型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开始复苏。
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量大幅增加,自然语言处理的物质基础大幅改善,语音和语言处理的商品化开发成为可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1994年Internet商业化使得基于自然语言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抽取的需求变得更加突出。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面不再局限于机器翻译、语音控制等早期研究领域了。
从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人们逐渐认识到,仅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或仅用基于统计的方法都是无法成功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于统计、基于实例和基于规则的语料库技术在这一时期开始蓬勃发展,各种处理技术开始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又开始兴旺起来。
3 自然语言理解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自然语言理解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某些方面,有的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实用化的程度,比如根据数据库里的信息回答问题或处理事务,按照自然语言的命令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等等。但自然语言理解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文献[5]甚至认为“整个自然语言理解获得成功的例子,不过是解决了一个极为微小的积木世界的问题”。要使计算机达到人的理解力,目前在技术上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首先,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符号系统。一个人尽管可以对自己的母语运用自如,但却无法把自己母语的构成规律、意义的表达规律和语言使用的规律用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方式彻底说清楚。传统的语言学是在没有计算机参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为自然语言理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但那是讲给人的,真正要让语言学知识变得在计算机上可操作,绝不是那么简单,也不能那么模糊。其次,自然语言的各个层次上都含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语音和文字层次上,有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问题;在词法和句法层次上,有词类词性、词边界、句法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在语义和语用层次上,也有大量的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内涵、外延、指代、言外之义的不确定性。语言学上把这些不确定性叫做“歧义”。歧义一般不能通过发生歧义的语言单位自身获得解决,而必须借助于更大的语言单位乃至非语言的环境、背景因素和常识来解决。人类有很强的依靠整体消除局部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常识推理能力,使计算机获得同样强大的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然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在操不同语言和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的人们之间相互影响变化。一个词、一个说法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流行起来,特殊的人群结构变化会导致新的语言或新的语言变体(如方言)的出现。这就要求理解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程序要具有对外界语言环境的应变能力。最后,自然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交流的是思想,那思想本身在计算机里的组织结构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人工智能里,这就是“知识表示”的问题。可以说,在知识表示问题上的突破,对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进展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4 自然语言理解的本质
自然语言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意味着它的形成是基于每个人所拥有的一种基本权利:自由创造语言符号和自由约定符号语义。而自然语言的“标准化”工作,则不得不以自由创造成果的自然流行为基础和前提。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语言虽然有点另类,但却是自然语言这一基本特征的有力证明。俞士汶教授曾撰文指出自然语言理解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由于自然语言十分复杂,人是如何理解语言的,怎样给“理解”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机器的理解机制与人相同,问题在于谁也说不清自己理解语言的步骤;而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机器的表现与人相同,从图灵测试可知,至少有以下四条准则可用于判断计算机是否“理解”了某种自然语言:机器能正确回答输入文本中的有关问题;机器有能力生成输入文本的摘要;机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型来复述输入文本;机器具有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的输入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文本的能力。若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这些准则并不完全符合机器自然语言理解的特点。
首先,回答问题的过程也不是对问题语句的简单理解过程。回答文本的生成不仅要“理解”问题,而且还要对储存的信息(即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进行筛选和组织。因此,问题回答不正确也不能说明机器没有理解问题。其次,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型复述输入文本,实际上是一种释义。复述表现了对输入文本的字面理解,但并不反映理解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也不能表示“意在言外”的微妙之处。理解过程除释义之外,实际上还包括一定的推理,MARGIE系统的设计者认为,人类从一个句子中所领悟到的东西,远比这个句子显式表现的东西多,即使采取一定的推理手段,仍然可能丢失某些隐含意义。推理文本反映对输入文本隐含意义的发掘,虽然这种对隐含意义的反映可能有遗失、歪曲的现象存在,但总归是对输入文本含义的理解。释义和推理对输入文本进行的信息加工是一种直接处理,并不进行补充、概括、转换语种等后续工作,输入文本的基本含义和语种没有变化。释义文本可能增加或减少输入文本的附属意义,这是由于不同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通常是难以完全重合的,即使是两个同义词,也难以做到所表达的概念完全重合;推理文本则存在遗失隐含意义、产生歧义、增加不应有的含义等问题。最后,无论是机器还是人,在生成摘要文本和译文文本时,都要在理解输入文本的基础上,对储存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它们可以用于判断机器是否理解了输入文本,但它们并不是“理解本身的直接反映,因此,不是语言理解的直接判断准则。即使在人的自然语言理解情况中,不能生成摘要文本或译文文本,也并不代表人没有理解输入文本。
人脑对自然语言的理解是在多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并不局限于语言的字面意义及逻辑关系等浅表层次,还可深入到感觉、表象层次。人脑的理解集中地表现在“悟”,是对语言的综合思考,并从思想内容上去把握语言。机器自然语言理解只是简单的字符运算处理。虽然采用了机器推理后,可表现出一定的对隐式含义的发掘,但由于其只能在字面、逻辑关系等浅表层次进行理解,并不具有“悟”的能力。
机器与人的自然语言理解层次的不同是本质的不同。虽然在思维物质的基础层次上,机器的1,0代码可近似模拟人的神经元脉冲的有和无。但由于模式和机制的不同,机器与人的自然语言理解是不同的。总体上讲,人的自然语言是以大量的感觉、印象、实践材料为基础的,这里面主要是形象概念,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语言知识是人们对自然语言规律和规则的认识,并不代表自然语言本身。机器自然语言实际上是人为地将人的自然语言中可以形式化的那部分抽取出来,并按照语言学知识制定一些规则,构造出的一种自然语言。机器自然语言的基础不是感觉、印象等形象概念的集合,而是词语概念的集合。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中,经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或“语言信息处理”这类术语来概括这些研究内容。目前理论界公认自然语言处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计算机学等等多个学科。
5 前景展望和研究意义
国内外关于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方法的研究,长期专注于“语法”层次的研究。20世纪末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单纯在语法层次上的研究不能解决问题,开始进到了“语义”的层次,最好的例子就是互联网络这几年的研究正在从WWW走向语义网Semantic Web。然而,自然语言是语法、语义、语用三者的“有机统一体”,只从语法、语义两个层次上研究也不能很满意地解决问题。语用研究的空缺已经日益阻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只有语用、语义和语法信息的研究都成熟了,才能真正通过分析获得自然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达到与人类交流对话的水平。因此,未来的趋势是要充分研究和利用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实际上,走向语法—语义—语用三位一体的层次是必然的出路,语用作为自然语言中体现效用价值的因素不可能因为困难总被回避,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面对的时候了。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可处理的自然语言文本数量空前增长,面向海量信息的文本挖掘、信息提取、跨语言信息处理、人机交互等应用需求急速增长,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必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处理技术的自动化愈来愈显得紧迫。人类历史上用语言文字形式记载和流传的知识占到知识总量的80%以上。据统计,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用于数学计算的仅占10%,用于过程控制的不到5%,其余85%以上都是用于语言文字和信息处理的,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价格的降低,这一趋势还在增大。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和每年所处理的信息总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自然语言(汉语)处理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学科,是我国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可以这样说,汉语自然语言理解作为中文信息自动化处理的关键技术,每提高一步给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国家安全所带来的效益,将是无法用金钱的数额来计算的。反之,如果落后了,不管是落后于国际水平还是落后于现实需求,后果都是严重的。
6 结束语
在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的实践中,研究者虽然认识到计算机的“自然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但仍希望电脑能达到人脑对自然语言理解的水平,其中“知识表示”问题就典型地反映出这种矛盾状况。人们至今不能确定,计算机究竟应该储存多少常识和专门知识,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自然语言理解水平。机器自然语言理解本质界定的不明确性是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存在颇多分歧的问题之一。因此,要真正达到机器完全理解自然语言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摘要:为了解决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问题,产生了自然语言理解这一研究方向。文章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的一些特点和发展状况,并归纳了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论教师教学语言的自然美 篇8
一、教学语言为什么要追求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内容上有什么就说什么,教师要抓住内容的本质,老老实实讲清楚,要以通俗明白为贵,要与学生的实际语言相接近。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和大话,不用现成的公式讲话,也不堆砌形容词。如果过于追求雕琢粉饰,甚至不顾内容的需要,宁可绕上几个小弯,也要把一些事先就想好的成语、典故、形容词硬塞进去,来卖弄知识,这不是华美,不是博学,反而给人以浅薄、幼稚之感。因为教师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本身是个什么样子,就应该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把这个本色之相说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否则,就会出现“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的局面。虽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一些辅助手段,以加强表达效果,但决不能以辞害意。此外,口语是一种流动的音符,话一说出,就应立刻被听懂,因为话与话之间的时间差不允许学生耗费太多时间去查阅、回味他不熟悉的字词,也不允许在头脑中反复斟酌每一句话的含义。语言朴素自然,就要求教师讲课时能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多用习惯语言、生活语言。如果教师讲课离不开教案,照本宣科,大量使用书面语言,就会使学生听起来感到呆板,枯燥乏味。
二是指语言表达上要以平时与学生交谈、对话的语气、语调为主。教学语言有一种特定的情景性,即近距离双向交流。教师身在学生中间,他不像演讲、播音和戏剧表演那样远距离单向交流,而是需要像平时生活中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告诉身边的人一样,亲切自然。因此,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要根据内容来定。由于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一般教学语言多用叙述性语气,如和风细吹,溪水顺流,娓娓道来,说话速度不宜太快,声音的轻重缓急起伏不宜过大。需微笑时不宜大笑,需感伤时也不宜大哭。否则,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会使听者生理上受不了,甚至是起鸡皮疙瘩。还有,教师语言腔调上要掌握分寸,如用演讲腔,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在接受教育;如用表演腔,学生会觉得在看戏;如用童话腔,学生会觉得在听故事。这些都会学生觉得有距离感,不亲近自然,所以我们要像在电视上常看到的那种访谈式腔调和语气,亲切自然的像是在和自己的朋友交谈一样。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营造一种真正和谐的交流气氛,使学生自然进入其境,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自然也就容易富有交流性和情感性。
二、教学语言中的不自然现象举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语言不自然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通常分不清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读”,什么时候该“诵”,往往不加区别地使用一个调子,或者该用甲的方式却用了乙。一般说来,在复述课文内容和提问的时候,应该用“说话”的语气;在朗读课文时,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抒情的语调;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则宜用讲话式和交流式;在说课时,顾名思义,应该用“说”和“介绍”的语气。语文课文里面有些是介绍背景、叙述情节场面的部分,本来应该用“说”的方式,而有的老师几乎整堂课毫无变化地都在用“诵”的方式,用抒情的语气(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情),似乎在表演。他们误以为这样才能表现出赞美的感情,其实,这使人听起来感到娇柔做作,很虚假,不亲切。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参加说课比赛时,从头到尾差不多都是照着已写好的稿子,用“背”、“诵”、“读”的语气,很少用“说”的语气,缺少了面对面地交流,增加了演讲的成分,这在解说设计意图时,显得尤其不自然。
教师不明白“说”、“读”、“诵”、“抒情”等方式在语言表达技术要领上的区别。虽然这些方式在相互间的交界处、模糊区确实难以区别,但大体上还是有不同的。一般说来,“说”的语速比较平缓均匀,停顿比较自如灵活,语调的起伏不宜过大,如小溪流水,缓缓流动,略有波纹而不平板;“读”的语速略快于“说”,但其中的快慢要视语意、内容等而定,停顿有规律而流畅,因为表达原文意思的需要,语调、轻重音的变化略大于“说”,如微风吹动小草,掠过池塘。“诵”与“说”的区别较明显,“诵”的语速、语调和轻重音的处理比“说”的变化幅度大,在处理情感强的文字时与“读”的方式几乎可以重叠。“诵”的声音要清楚响亮,要朗声地读,故我们常说“诵读”、“朗读”。但诵读不同的文体,如诗歌、小说(记叙文)、散文、童话、寓言等,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抒情”是“诵”的方法之一,但它的特点更加明显,“抒情”往往是用在原文情感浓郁、强烈的地方,要视情感的隐显强弱而定。一般其语速、语调和轻重音的处理变化很大,对比比较强烈,还常常可用夸张的语气来渲染、表达内容;加上不同朗诵者个人的理解感受、朗诵风格的不同,效果更加不同,故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区别比较明显。但抒情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抒情必须要有真挚的情感,自己必先受感动才能再去感动别人,如果自己都没有受到感动,那就会显得虚假,给人以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感觉,这样的抒情无法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但在一些教师的语言中,滥用抒情的现象还是比较多,使人听了很不自在。
三、为什么会出现不自然的现象
我们发现,有些老师在平时说话、上课时语言都很亲切自然,但一到公开课、示范课或说课比赛,语言就马上变得拉腔拉调,嗲声嗲气,表演味十足。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心理情绪有变化。
公开课、说课比赛和平时上课不同,课前经过精心准备和一定的演练,有老师们的建议、领导的厚望和自己的期望。怎样消化、操作公开课?课堂上学生能配合好吗?一连串问题在教师的脑海中闪现。加上有很多同行、专家在现场听课,往日熟悉的学生也变得紧张起来了,这种特定情景的变化,角色、身份的微调,使得有些老师马上变得既兴奋又紧张。许多教师总是太想更好地表现自己,想着如何美一点,如何在大家面前表现得好一点,但另一方面又怕出问题,心理压力大,自然就产生了胆怯感和恐惧感,总是感到不自在。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一开口腔调就容易变形走样,容易被备课时想好的那些语言束缚住。有的教师因为怕乱套,也不敢临场发挥,下意识地就会把每句话的声调提高,语气加重,来给自己壮胆;甚至有些就用带有半背诵的形式来将备课的内容“诵”出来,因为这样起码可以防止出错。这样一来,其语言当然就会不自然。
第二,忽略了对象的特殊性。
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你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其相应的年龄特点和语言习惯。但在特定场合,教师往往由于心理紧张,容易忽略学生的特点,习惯于以老师的身份进入角色,驾轻就熟地用自己习惯的、早已准备好的书面语言来教学。比如,讲小学语文《生命生命》一课时,肯定要涉及到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有的老师满堂都在讲有关生命的大道理。当然,道理本身是没错的,但学生能理解吗?其实,教师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他们所关心的人和事相联系,然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因为学生总是对离自己近的事物较熟悉,感兴趣,易理解。我们平时用多媒体、出示实物的方法也都是为了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这两者的道理有相通之处。
第三,教师集体效应的误导。
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才是美的语言,虽然有许多文章论及过,但是,理论与实践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教师从日常实践中获得的信息更具有直观性和仿效性。当看到别的老师也是用这种略带夸张且有点变形的语言来教学(当然还有许多别的优点),并且还受到评论者的赞赏时,便在潜意识里认为这种语言是美的。从理论上来说,教师集体效应是教师群体互动的产物,而这种在实践情境中形成的认识更具开放性,更易取得认同,更有利于储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问题还在于对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具有自然美认识不清。
第四,教师本身的语言修炼不够。
所谓语言的修炼,首先是一个文化内涵问题。一般来说,对教学内容有什么样的理解,就应该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来表达。如果理解肤浅、有偏差,甚至有错误,其语言当然就谈不上美。但是,如果理解正确了,而语言不精当和确切,甚至词不达意,或者用词生僻、费解、空洞,其语言也谈不上美。其次才是语言表达技巧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需要细心体悟和长期训练才能解决的问题,它包括对作品基调的把握,语言节奏的处理,语气的选择等等。而节奏的形成又涉及对语速、音长、音顿、音强等技巧的处理。此外,语气也集中体现了对表达技巧中各种要素的要求,比如,节奏的快慢,语言的长短、刚柔、抑扬、强弱、轻重、缓急,还要结合重音的选择和处理,停连位置的选择,音强、音色、音长等技巧的恰当。很多老师由于上述问题没有很好地协调、解决好,所以影响到语言自然美的形成。
四、如何训练语言的自然美
第一,声气运用问题。
训练语言的自然美,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前述的文化内涵、人的精神气质、情感情绪的变化等等,这里重点谈一些基本的技巧问题。
我们在说话中,如果是短句子就容易说,如果是长句子就会有气不够用需要中途换气的感觉,很难做到一气呵成,所以我们常说的声断气不断,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就要求我们平时多做一些声气的训练。
第二,理解作品,确定表达基调。
正确理解作品,确定准确的表达基调,这是对一部作品把握到位的基本要求。对作品的处理,要做到恰到好处,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阅读,提高自己对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做到准确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多学习名家对作品的表达处理。
许多名家对作品的处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著名语言艺术家姚锡娟老师,在朗读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她戴着墨镜,闭着双眼,去真正体会一个盲人在黑暗中的感觉,当她摘掉眼镜,眼前看到光明时,那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对光明的赞扬,就特别真实、自然、感人。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简单的科普知识,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优美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品味法、〖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2、听录音,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品味语言
(一)、学生齐读读第1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涌动春的希望。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草木破土而出,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节变换的显示器。
“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写秋风落叶,用“簇簇” 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
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
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
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二)、学生齐读第2 段。
思考:
1、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2、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
明确:传语,暗示,唱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大自然丰富的物候
写活了,增强文章可读性。
(三)、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1、思考讨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明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四)、快速阅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
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
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四、布置作业
背诵一二三自然段
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
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
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
性。
教学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一、复习巩固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1.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首先是纬度(7);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
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
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
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由设问句引出,层
次井然,条例清晰,易于接受。
2.提问:“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
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3.提问:“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 天的来临出内陆要迟若干天。
4.提问:“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
层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并归纳: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育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
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
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注意: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例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纬度因素)
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经度差异)
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
例如: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
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古今差异)
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1、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
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用
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2.提问:这几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
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 看出。
3提问: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讨论并归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
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4、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四、小结: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教案 篇10
综上我提出了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研究专题,目的在于: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依据,从幼儿学习语言的本质特点出发,从物质条件、心理氛围的角度,为幼儿创设积极应答的环境,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运用、再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二十一世纪,科技突飞猛进,知识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口语表达流利、言简意赅是当今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幼儿能完整的表述一个简单的事情,能把自己看见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如果在能用一点简单的词汇那就更棒了。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耐心引导,孩子们就能达到,下面就谈一谈我的指导策略。
一,优美的自然环境,孩子们想说
从我们幼儿园墙外走过的家长和孩子经常说“三幼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大花园,真漂亮!”每当我和孩子们走进花园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老师,我们踩着‘爸爸的大脚’去摘桃子吧!”在“小树迷宫”中里孩子们自发的探险:战胜大灰狼;打败灰太狼;我是勇敢的小兔子等等。在蜿蜒曲折的小河边,孩子们和小鱼打招呼,每天都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放在老爷爷那里,请他按时给小鱼吃饭。晚上爸爸、妈妈接来的时候,还要去问一问小鱼:“你吃饱了吗?我吃饱了,我还学唱歌了呢,我唱給你听。”每天一直到天黑,家长们也很难把孩子们从幼儿园接走。
二、宽松,自然的语言交往环境,孩子们敢说
当孩子们不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说孩子不爱说话、胆小,其实是有很多的原因,诸如:在陌生的人面前不敢说是没有听懂和不知道怎么说;喜欢听别人说,自己不说;没有机会说;没有自信心等等。这时教师就要用微笑着与他们接触,渐渐地消除他们紧张的情绪,对他们每一次主动的交流都要示以肯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强强虽然是北京市户口,但是在湖南长大,初次到班上的时候,他用一双疑惑的眼神扫视着班里的每一个地方后,不语地看看我,我也微笑的看着他问:“想玩什么吗?”他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机器人,于是我拉着他的小手请他坐在椅子上玩。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认真的和奶奶学习了一些他们的日常用语,在努力和他沟通的同时,也鼓励他和我及小朋友沟通,一个月过后,他便能主动“邀请”我和他一起给小朋友讲《皮皮的一天》,我和小朋友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一个学期下来,他已经能用流利的普通话和大家交流了。春节联欢会的时候,妈妈和奶奶为他精彩的表演激动地说:“强强的进步太大了,他不仅能在幼儿园表演,还能在家里给我们大家表演呢!谢谢老师了……”
三、愉快的自然游戏,孩子们爱说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但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就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秋天,金黄的银杏叶在校园里飞舞,犹如一个开放性的自然游戏环境,引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欢乐,于是我设计了《大自然的收集》的主题活动。在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拾落叶,比较的树叶的大小;多少;还用树叶给“小豆角”和“小白菜”(孩子们把捡来的小树叶比喻成各种蔬菜)建筑了一个温暖的家。我们还搭建了一个“温泉”,供蔬菜宝宝喝水。搭建完之后,孩子们一起快乐地给蔬菜浇水,我们跳过小河、走过小桥,打起一桶水(一片树叶)又回来给小蔬菜浇水,玩的好开心,游戏之后,我们还不忘记打扫“战场”(我们把所有的树叶都收回了垃圾桶)。孩子们快乐说:“我们的蔬菜丰收了,要回家吃饭了!”
四、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然,孩子们会说
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这是我在组织孩子们的每次活动前一定要考虑的。每一种自然现象的到来,都在给予我们教师教育幼儿的机会。就在我进行《春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抓住这次机会,让孩子们尽情的感受春雨,在春雨刚刚下起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到雨地里感受蒙蒙春雨,孩子们触摸着细细的春雨,欣欣高兴地说:“老师,小雨点轻轻地亲了我一下。”我笑着说:“那你也亲她一下吧!”于是欣欣撅起小嘴,面向天空,使劲的亲了又亲,然后快乐地边跑边说:“小雨真好玩!”同时我马上找来春雨的歌曲请孩子们欣赏。回到活动室后,我们观察春雨中幼儿园的变化。奇奇睁大眼睛激动地说:“春雨给小树洗了一个澡,小树变得更漂亮了。”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幼儿园)
【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教案】推荐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1-02
大班大自然的语言教案07-23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09-28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10-11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教案设计05-29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反思10-19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09-15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自然的语言05-18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08-08
《大自然的语言》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