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2024-10-1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篇1

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简单的科普知识,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优美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品味法、〖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2、听录音,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品味语言

(一)、学生齐读读第1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涌动春的希望。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草木破土而出,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节变换的显示器。

“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写秋风落叶,用“簇簇” 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

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

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

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二)、学生齐读第2 段。

思考:

1、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2、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

明确:传语,暗示,唱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大自然丰富的物候

写活了,增强文章可读性。

(三)、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1、思考讨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明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四)、快速阅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

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

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四、布置作业

背诵一二三自然段

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

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

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

性。

教学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一、复习巩固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1.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首先是纬度(7);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

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

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

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由设问句引出,层

次井然,条例清晰,易于接受。

2.提问:“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

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3.提问:“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 天的来临出内陆要迟若干天。

4.提问:“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

层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并归纳: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育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

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

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注意: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例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纬度因素)

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经度差异)

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

例如: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

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古今差异)

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1、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

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用

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2.提问:这几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

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 看出。

3提问: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讨论并归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

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4、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四、小结: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篇2

1. 同学们,人类用多种方法表达着丰富的情感。语言这种表达方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智慧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人类丰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也是会说话的,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也用它特殊的语言告诉着我们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它也在跟人类进行着亲切的交谈。请看,大自然说话了。

2.课件展示:

(1) 公鸡打鸣的图片。提问:它在说什么?(天亮了,该起床了。)

(2)乌云满天,电闪雷鸣的图景。提问:闪电和雷声告诉了我们什么?(快下雨了)

(3)开放的荷花的图片。提问:美丽的荷花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信息?(夏天到了)

(4) 黄叶飘落的图片。提问:这样的景象,告诉人们什么呢?(美丽的秋天来临了)

3.你们说,大自然会不会说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

二、初学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测读课文情况。把你认为读得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出问题来的同学请及时帮忙纠正。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哪些语言?边读边勾画出来。

4.提问: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附后)

三、品读诗文

1.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神奇玄奥的大自然是多么妙不可言啊!!我们再来细细品味一番吧!

2. 带着感情将课文读给同桌听。

3.品读诗文。

学习第3~7小节

(1)指名读诗。

(2)谁还喜欢这几小节?喜欢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3)“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为什么作者要用这种句式来说?

(4)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将你的心情读出来。

(5)你还喜欢哪一小节?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出了大雁南飞的情景?

学习反问句: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式说句话吗?你感觉这样说话和平常说话有何不同?

学习比喻句:文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6)从喜欢的小节中还学到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年轮、鱼鳞圈。指名在黑板上画年轮。

学习第8小节

(1)指名读。

(2) 为什么对这一小节有感情?

(3)(课件展示)这就是喜马拉雅山,这就是镶嵌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间的三叶虫化石。介绍搜集到的三叶虫化石资料。

总结:同学们,你们觉得大自然怎么样?你想对大自然说什么?

是啊,大自然妙不可言,我们只有对生活满怀热爱,对大自然充满友善,才会发现许多大自然的语言,才能领悟到大自然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也才能更好地跟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拓展延伸

(1)搜集大自然的语言资料。

(2)读教师自己创作的儿歌。

“酷热难耐的盛夏/蝉儿烦躁地叫嚷/“热啊,热啊!”/它在提醒人们/近期天气还是烈日当空/请大家注意防暑。……”

(3)仿照课文编写儿歌。

(4)交流自己创作的儿歌。

五、结束

让我们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善于发现,走进大自然,做大自然忠实的朋友,这样大自然就会告诉我们许多奥秘。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篇3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洪水形成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地理学习,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掌握五种大自然的语言;

2、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读中积累诗歌的语感。

教学难点:通过“准是”“反问句”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起伏美。

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

1、出示图片,揭题。

2、检查资料的收集。

二、整体感知

1、师配乐朗读。问:谁来说说听了这首诗的感受?

2、自由读。问:哪几节写了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五种语言)

3、指名读,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品读2-6节

1、小组合作,练习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反馈

白云:准是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这里能用“一定是”吗?

蝌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大雁、年轮、蚂蚁:相机指导朗读。

3、齐读2-6节

四、运用处理资料

1、资料分类、模仿作诗

2、交流,读诗

五、总结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蚂蚁天气

蝌蚪大雁季节

大树年轮年龄◆

教案2

教学要点: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准是、编队”等词语。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3、初步背诵二、五小节,仿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读题。

2、出示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逐幅出示与课文有关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给诗歌的各节标上序号,并想想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

2、问: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指名读。

三、学习诗歌的2-5节。

1、学生从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读,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 )节,知道了( )。”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几位同学同时读)

(2)谈谈自己读懂什么。(指名回答的同时,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写自己读懂什么)

经过学生的问答和板书读懂2-5节中的大自然。

四、研读品味,体会生动的诗句。

1、分小组品读诗句。

2、指名读第二节,理解词语,“准是”换成“一定是”好不好?)指导朗读,背诵。

3、学第2节的语气读第3段。

4、指名读第4节。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5、指导读好第5节,并背诵。

五、老师总结后问: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六、出示三幅图,要求配诗。

画面:鱼儿钻出水面透气;蜻蜓低飞;树叶落了

选择一个画面,仔细观察、思考,再仿照课文中的诗歌给画面写诗。

七、分小组讨论写诗。

八、课后延伸。

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书中搜索,还会发现许多大自然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5

教案背景: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大胆的推行了三四五高效课堂模式,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完善这种高效课堂模式,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课题: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教材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顺序和方法,及把握说明文的语言的特点,并且学会多角度读,要有一定速度;注重观察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课文,这是一篇科普文,也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物候学介绍的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朗读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3、了解物候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学习重点】

1.理清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难点】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知识链接】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侯的反应。如:植物的开花结实,动物的繁育,始霜解冻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幻灯篇布谷鸟的画面及声音展示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也有它特殊的语言,听布谷鸟叫了,仿佛在说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知识回顾】

1、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等

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3、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教师引领同学回顾以前所学知识)

【自主学习】

(一)、初读课文,把握字音、字形,并在每一段前面标上序号。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雪载途()簌簌()候鸟()孕育()连翘().....纬度()萌发()草长莺飞()...

xiāo()声匿迹shuāi()草连天piān()然

(三)、学生速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问题。(读完课文,先让小组讨论,然后每小组出一代表展示答案,全班交流纠正答案。)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教师点拨读书方法,找关键词,关键句,一般是首括句与尾括句)

【合作探究】(读完课文,先让小组讨论,然后每小组出一代表展示答案,全班交流纠正答案。)

(一)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朗读课文1、2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明确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说明与描写)

2、用简短的词句概括四季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明确这两段文字的语言简明概括生动)

3、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明确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拟人排比等)

(二)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明确不能)

2、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明确按由主要到次要,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3、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承接上一个问题这样安排条理清晰,井然有序,便于接受和理解)

整体把握:全班同学一起找一下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同学回答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拓展延伸】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

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A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B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然发烧到38℃以上。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C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在7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患者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

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不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委托专家研究拟定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于4月30日印发各地并实施。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5月22日在日内瓦第62届世卫大会上强调了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不久,美国已拨款10亿美元启动甲型疫苗测试等工作。

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因此,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

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

另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活。因此,只要以高温就可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明确从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来概括答案要点)

2.请指出选文第1段的三个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3.选文中“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能否删去?为什么?(明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很”就成为一般性可能)

课堂小结:找几个同学总结这节课你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或者在哪些方面你收获比较大。

【布置作业】

必做题:

(一)以你最喜欢的一个电视栏目或一本课外读物为说明对象写一篇小的说明文。

要求:(1)简要写出基本内容和特点。

(2)顺序合理,语句通顺,300字左右。

(二)按照预习导案预习下一课。

选做题:

(二)收集几则农谚写在摘抄本上。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6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大自然的语言 2。 (字略)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略)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

2导语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 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正课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 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结束。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 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 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讨论并归纳;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2》。)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象、典雅。

6.提问: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讨论并归纳;举了三个例子。

7.提问:这一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时间先后顺序。

8.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活泼形象?

讨论并归纳:

(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3)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9.提问: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讨论并归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10.提问:这一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四、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

五、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下面请几个同学使用下列词语复述课文中关于四季的描述。

(苏醒 萌发 次第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三、正课

1.提问: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讨论并归纳:

(l)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2)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2.提问:文章第H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3.提问: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讨论并归纳:

(l)纬度的差异。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4)古今的差异。

4.提问: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讨论并归纳: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5.提问:“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6.提问:“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篇7

道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此种影响体现在包括中国艺术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道家精神和儒家精神共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 当然也形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的核心, 进一步地也就促成了中国设计艺术形式的基本形态, 并构成了中国设计艺术语言的传统体系和特征。道家美学的核心是“道法自然”, 道家美学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 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艺术设计中运用道家的美学思想进行设计, 现代中国艺术设计语言也在这个过程中凝练和生成着, 自觉地运用道家的美学思想去生成中国的设计语言, 对于构建中国艺术设计语言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道法自然”的美学意义

在老子看来, “道”是自本自根、至高至极的本体, 是一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依据。“道”自然也是艺术和审美的本体, 是大美至美的本体, 是美的终极标准。“道”法自然, 即“道”法自己, 没有比自己更高的依据。“自然”就是美的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依据, 事物法自己即合乎道, 即合乎美的标准, 事物本然的存在形式就是美的。用自然的方法让万事万物呈现自然的状态, 自动显现, 自动涌现, 自动表达, 就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一自然的法则, 依据设计素材、设计目标、设计程序的自然本性去设计, 是艺术设计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依据, 艺术设计的语言建构也应该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道法自然”的审美表现

(一) “见素抱朴”的朴素美

道家认为, 最美的就是最自然的。美的体现形式应该是自在天然, 自在天然的本质就是朴素, 即不加雕琢、不施人为的本真, 外在的、形式上的美往往是不可信、不可靠的, 真正的美天然呈现、不拘形式、淡于表现。由此, 道家成就了中国美学史上素朴自然、恬淡无为的特殊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

(二) “大象无形”的抽象美

《老子》说:“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又说“道”是“无状之物, 无物之象”。美作为肯定“道”的自由形式, 也是“道”的某种表现, 因此, 美体现为物, 也是惟恍惟惚。恍兮惚兮, 其中有承载着美的“象”, 惚兮恍兮, 其中有承载着美的“物”, 换言之, 承载着美的物象具有恍兮惚兮的特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象?显然不是具象的物象, 而是抽象的物象, 这是一种基于道的物象, 它的美是一种抽象的美。

(三) “道”之“自然”的自由美

“道法自然”肯定了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 自然即合乎道, 当然自然也就合乎美。自然即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呈现, 不受制于外在的制约, 这就是自己决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因此, 自然之美,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自由之美。现实中诸多世俗的审美往往人为地形成一些硬性的审美标准, 企图将所有的艺术创造都限制于其中, 这就违背了自然。道之自然就是肯定自由美。当然, 自由美是宇宙万事万物在不同层次上以不同方式系统化地个别存在的, 某物的自由美包含此物所属更高层级的自然所赋予的必然, 只是此种必然已经内化于此物成为此物的自然并体现为此物的自然美。

(四) 自然无为的“天成美”

“道法自然”要求万事万物顺其自然, 不要人为干预, 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遵从万物自然本性, 辅助万物之自然运动, 则可无为而无不为, 自然而然成就一切。这就要求艺术创作遵从自身的规律, 创作中顺势而为, 依从艺术创作各因素之自然及各因素之综合运动, 因势利导成就作品, 这样的作品必然是独具匠心、极具天然美的作品。陆游“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就是这个意思。以这种方式成就的作品不尚雕饰、自然混成, 可达大美之境。

三、“道法自然”在艺术设计语言构建中的具体应用

“道法自然”的审美观在现代中国设计语言的构建中可以起到引领作用, 使设计语言表达出道家文化特有的审美内涵。“道法自然”在设计语言构建过程中的应用使设计语言具有道家倡导的自然之美, 也就是天地之大美, 一种终极之美。“道法自然”在艺术设计语言构建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

(一) 自然形态的应用

道家崇尚“见素抱朴”的朴素美, 认为朴素美是自然之大美的表现形式。天然的形态因其自然天成, 无人为之害, 最合乎自然之道, 最易导向对天地之大美的体认, 从而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常用的艺术语言。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崇尚自然、越来越关注道家文化的社会, 道家的审美标准自然也越来越体现在现代艺术语言的构建中。自然形态在现代设计语言构建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天然形态的运用上, 各种类型的木材、石材、纺织材料等自然材质可以不加修饰地运用在设计上, 并且应以突出它们的自然材质美感为主要方式。而且, 我们还可以拓展材质的传统使用范围, 如可以在书籍装设计中直接使用木材、石材、纺织材料等;我们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仿自然材质, 尽管有人为之嫌, 但此种手段却是出于对自然朴素之美的推崇, 显示的是自然美之视觉效果。

(二) 抽象形态的应用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肯定了两个东西, 其一, “大美”, 也就是美的极致, 是看不见、听不见的, 其感性依托物是“希声”、“无形”的, 肯定了与道的感性特征相适应的美的感性特征, 美的层级越高越含蓄、曲折、难以言传, 由此, 道家推崇含蓄之美。“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肯定的第二个东西就是“大美”是以抽象形式存在的。道家认为, 有一种符合“大美”要求的美的感性存在, 这就是“惟恍惟惚”的物象。“惟恍惟惚”的物象不是具体的、个别的物象, 而是超越个体的某种层次的物的聚合和抽象存在。这正是艺术设计要求的形态, 为了构建功能形态, 不可能具体地使用已经存在的个体形象, 需要使用聚合形象和抽象形象, 也就是“惟恍惟惚”的形象。现代艺术设计应该研究“惟恍惟惚”的形态, 把这种形态作为构建自己的设计语言系统的重要材料。如视觉传达设计的语言形态在很多情况下就需要此种形态, 单一的具体形象往往不能承载要传达的信息, 此时聚合形就是很好的选择。

(三) 操作形态的应用

《老子》的“自然”有两层含义:其一, 万物的本性呈现状态, 即未经人为处理的本然面貌;其二是经过“由天及人”、“天人合一”之后, 人的淳朴本性与物的自在状态互动产生的合乎人与物本性的物或人的状态。第二点与我们所谓的操作状态有关。操作是人与物的互动, 人与物的对话, 良好的操作是人与物的谐调, 一种本性间的谐调, 而美的操作形态也应是这种协调运动的产物。艺术设计应该关注这种形态, 要用适当的方式生成此种形态。作为人与物互动中主动方的设计师要顺应物的本性去运作, 要使自己的本性与物的本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由此便可生成道家倡导的具有自然美的操作形态。这样一种操作形态, 我们在设计中常常遇到, 关键在于要发现和应用。如陶艺的操作形态中泥片的弯曲和折叠就是一种极具自然美的设计语言形态, 可以顺势将其弯曲和折叠成陶俑的服装。再如包装设计中对纸板的弯曲和折叠, 也可创造出极具创意的形态, 这种形态表现纸质的天然特性和人的弯曲折叠运动的自然方式以及二者的谐调状态。

(四) “丑”形态的应用

道家的美丑概念不同于世俗的美丑概念。世俗的美丑概念是建立在世俗的审美标准基础上的。比例适当、和谐统一是人们常持的审美标准, 合乎这个标准的形象被认为是美的, 否则被认定为是丑的。道家的审美标准与此不同, 认为自然的即是美的, “厉与西施, 恢诡谲怪, 道通为一”。自然的东西合乎自己的本性, 而设计造物是要造出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物的本性以及人与物和谐运动本性的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 其与万物合乎自己的本性一样, 设计之物采用的标准与万物依据自性的标准是一致的。所以在设计语言的建构中, 要以自然本性作为主要的审美标准, 抛弃狭隘僵化的世俗审美标准, 以更高层次的自然的审美标准为依据。比如, 视觉传达中的某些图形设计为传递某种信息而采用的怪诞形象, 尽管不符合普遍的审美标准, 但合乎自身存在的本性 (某种特定的信息载体的特征) , 因而超越普通的美丑划分。

(五) 偶发形态的应用

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偶发形态。偶发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运动的产物, 一种是人的无意识活动的产物, 前者是盲目运动的产物, 后者是人的无意识自发运动的产物, 二者都是本性的自动呈现, 不受人为因素的制约。其过程不遵从一定规律, 没有固定的运动程序, 产生的形态不具有可重复性, 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与普通审美标准的距离。但依据道家的观点, 它们虽然不合乎人的标准, 但它们“畸于人而侔于天”, 合乎自然之道, 是自然而然之物。现代艺术设计应在其实践中, 努力发掘有意义的偶发形态去构建具有自然美的设计语言, 这些设计语言既符合现代艺术的审美标准, 也符合道家的审美观。美即自然, 偶发形态可以体现道家自然无为的天成美、见素抱朴的朴素美, 还有道之自然的自由美。

(六) 功能形态的应用

道家相信世上万事万物均具有自己的本性, 表达其本性的外在形态体现了真, 因而是美的, 是一种自然之美、朴素之美。设计之物是一种具有自然本性的物, 一种符合自身概念的物, 这种物或有先例, 或无先例, 但均被自身功能状态和运行状态所定性。这种定性类似于柏拉图的关于物的理念, 在设计未实现之前, 它是一种理念的存在, 具有物的本性内涵, 是未实现的自然, 设计使其由潜在的自然成为现实的自然, 设计只能顺应潜在的自然而实现其然。潜在的自然即设计之物的功能性要求, 所以现代设计只能从功能性要求中去寻找设计形态, 也就是要在表达功能的过程中发掘设计语言, 而不能把外在于设计物功能形态的语言强加于设计物, 因为这与设计物的理念, 也就是物的自然不符, 从而违背潜在自然物的自然本性。违背自然物的本性, 依据道家的观点, 是不合乎“道法自然”的精神的, 是不能被看做美的。

(七) 异质形态的应用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在艺术创作和设计中, 同类形态可以组合在一起, 不同类的形态不可以组合在一起, 否则就不协调、不美或不合逻辑, 因为它们是异质形态, 是在性质 (依据人为的划分标准) 上不同的东西。这种观念长期影响了艺术创作, 艺术设计也把它看做形式方面的基本法则。世上万物千差万别, 但以道观之, 莫不“道通为一”, 它们都是道的表现, 没有本质的差别, 这在庄子的《齐物论》里有充分的表述, 万物一齐, 所有差别在道的观照中都归于消失。如果采用这种观点, 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 大可以解放思想, 依据设计之物的功用要求, 顺其本性, 大胆使用各种异质形态组织设计语言, 去表达设计之物的内涵, 打破几何形、自然形、有机形、偶发形和自在形的界限, 以“道通为一”的理念去运作设计语言。

重构中国当代的设计艺术, 形成当代中国设计艺术的语言体系, 道家美学应该也必然要起到重要的作用。道家美学倡导自然的审美观, 这是建立在“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审美观。道家美学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 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艺术设计中运用道家的美学思想。现代中国艺术设计语言也在这个过程中凝练和生成着, 自觉地运用道家的美学思想去生成中国的设计语言, 对于构建中国艺术设计语言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在建构中国当代的设计语言体系时, 要用这一审美观指导设计语言的建构实践。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

[2]庄周.庄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8

[3]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高丰.中国设计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4

[5]赵志军.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篇8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法 属性空间 语义操作

语义网是一种知识表示方法,是一种基于图结构的概念。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者理解语义和推理常识。但语义网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语义网中节点间关系所表示的语义粒度过大,致使复杂的对象间关系不能用语义网表示,还限制了语义网的推理能力;对于一些语义,单纯使用图结构根本无法有效表示语义间的接近程度。一些已有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义网的这些缺陷。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的语义网(简称语义图)。意象图式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其结构具有良好的逻辑性,也是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所以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语义图使用意象图式提供的粒度更小的语义,叫做原子语义,再把语义网中各节点间的关系用这个原子语义集合统一的方式表示出来,使用属性空间表示各种不可再分的原子对象的语义,并最终将两者统一在基于意象图式的语义操作之下。相比于传统的语义网,我们提出的语义图具有更灵活的语义扩展能力、更强的语义表示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基于数值空间、意象图式的对象语义及对象关系的表示

1.基于数值空间的对象语义的表示。只有原子对象才能够用数值表示其语义。以颜色来举例说明,可以使用基于RGB空间的三元组(R,G,B>表示颜色特征的语义,三元组的每个分量都是取值范围为[0,255]得整数。那么“红色”就表示为<255,0,O>。味觉、空间位置等原子对象与颜色类似,表示其语义的数值空间超过一维。另外一些如长度、温度和质量等原子对象的语义可以直接用单一维度表示。还有少数原子对象的语义在直觉上不能转化为数值,这类对象可以通过选用特定特征将语义转化为数值空间中的点。对于基本形状对象,可以使用形状的边数或是组成这一形状的三角形的个数来表示其语义。基于数值空间的对象语义表示方法有如下特点:

(1)同一数值空间中不同对象语义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2)使用数值空间表示语义,但不要求具有同样的维数和取值范围。

当然我们必须知道,有些基于经典范畴理论的语义表示方法同样也可使用数值表示语义,比如性别男”和“女”,可分别用1和0表示。但在认知语言学中,性别概念涉及复杂的心理模型,就不再属于原子对象。

2.基于意象图式的对象与对象间的关系的表示。在意象图式中,对象用对象节点来表示,对象间的关系用关系节点和力量-动态节点来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借助有向弧线段来连接。弧的方向就决定了特定关系下对象和其他对象在之间的角色。

在有些时候需要依靠常识来判断获得一些关系所涉及的默认对象。但很多如空间意象图式等的语义需要与各类属性空间结合才能完整表示。还有比如“重复”、“循环”等意象图式的语义必须依靠时间特征才能完整表示。

二、语义图和属性空间的动态构建和修改

若干个原子语义操作组成的有序序列就被称为语义操作序列。实现一个特定的语义操作序列,就可以实现对应语义图和属性空间的动态构建和修改,进而完成对应词汇或句子的语义的表示和理解过程。

构建或修改语义图和属性空间的过程还需要确定节点间链接的方向或对象在特定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也就是根据对象节点激活强度使关系节点与当前激活强度最高和次高的对象节点相连接确定不同的链接方向。而将语义的表示和理解转化为特定语义操作序列的实现,则使语义图拥有更加灵活的推理能力和更强的语义扩展能力。

三、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语言学发展面临新的趋势,语法的研究正趋于“语境化”在认知语言学中就充分的体现了“语境化”的发展趋势。将基于交际的社会属性归属到语境的范畴,其与语言种系的思想认知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将词汇学再次引用到语言学将是一个必然趋势,以认识语言学而论,在构式语法理论内将语境功能充分的进行了展示。意图将意义置于语言学理论体系主导地位的认知语言学,足以显示出对意义的极度重视,既是当前对形式语言理论过度重视的一种批判与矫正,并且“意义”已经打破了语言哲学上的语义真实值,更有学术价值。在某些细节上,一些语言学理论比认知语言学更具有研究价值,但认知语言学的独特意义在于它将这些理论进行了整合,并且集合了语言学的研究发展趋势,其特点揭示了认知语言学的成功原因。

总之,在当今理论语言学当中,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拥有自己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的新范式。我们在自然语言语义的表示过程中更注重词汇与语义的对应以及语义动态生成的过程。语义图较传统的语义网来说,有着更强的语义表示能力,它把关系节点的语义用意象图式的方法表示了出来,并且利用属性空间表示着其语义的各种属性。由此看来,日后的语义图将更具有灵活推理功能和语义扩展能力,更加适合新一代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纯辉.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探析[J].兰州学刊,2011,15.

《大自然的语言》小学教案 篇9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在已有的文章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及设置图片版式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报告的自主创作,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小短文,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探究中获取成功,在赏析中提高审美意识,陶冶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在调查报告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以及设置图片版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图片版式设置的基本技巧,合理使用这些技巧设计出富有创意、突出个性的调查报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积发兴趣

1、教师播放关于海葵的视频,激起学生想要探究的热情。

2、师:“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海底世界,认识了‘海葵’,但是它是动物还是植物呢?课下,老师请一位同学为老师展开了调查。他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科普读物和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我们来看一下。”

观看“调查报告”

引导学生“我们发现小明写的调查报告非常清楚,有理有据,找到了真确答案。但是他的报告是不是单调了一点?如果给报告添加海葵的图片是不是会使内容更充实一些。这节课,我们就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授新课

1、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2页,自学 “插入图片”部分。

(2)请同学读插入图片的步骤试。

(3)课件出示任务一: 在调查报告中插入一张图(给出操作提示)。教师巡视指导。

(4)请一位小老师到前面演示操作如何插入图片。

(5)过渡:

师:大家来观察一下,小老师插入的图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发现:图片的大小不合适。

师:我们插入图片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插入图片的目的是为了直观形象展示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或者是对文章版面进行装饰点缀。

师:我们来解决这一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操作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3页,自学 “改变图片大小”部分。

(2)课件出示任务二:改变图片大小(给出操作提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学后,教师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并讲解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

教师重申:单击图片,图片周围出现八个黑色的小方块,这就是控制点。

请这位同学找一找有几个控制点。请该学生在不同的控制点上调整图片的大小,学生们观察都有什么不同。

(4)师:如何拖动才能保证图片不变形?

生答:把鼠标放在图片角的位置上倾斜拖动。

师:因为这是按图片的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单纯的拖动图片边框很有可能改变图片的原始形状。

(5)课件展示n,请学生对比一下你的调查报告中插入的图片和老师这份调查报告中插入的图片有什么区别?

我们发现图片的位置摆放的不合理,不美观,下面我们来解决改变图片位置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下面老师把鼠标指针移动到图片上你们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文件)

(6)鼠标指针变成四个方向的箭头时,就可以移动图片的位置,哪位同学到前面来试着移动一下他们的位置?(让学生移动的这两张图,一张是设置了图片的版式,位置可以移动,另一张没有设置图片的版式,位置不容易移动)

(7)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老师分别选中两张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8)问题就出现在控制点上,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右击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图片版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版式”选项卡,我们看到了5种环绕方式,谁来给大家说说这5种环绕方式都是什么?

(9)图片插入后默认的环绕方式是嵌入方式,控制点是小方块,不容易移动图片的位置,其它4种环绕方式控制点都是小圆圈,可以任意移动图片的位置。请同学们试一下这5种环绕方式,看看各是什么效果。

3、小竞赛:教师出题,请三名学生依次到前面的教师机上完成版式的设置。

题1:将图片版式设置为“四周型”并让图片左对齐。

题2:将图片版式设置为“紧密型”并让图片右对齐。

题3:将图片设置为文章的背景。

继续上述竞赛,学生将图片版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并拖动图片边缘使其变大,但发现了一个缺点:图片颜色太深导致文字看不清楚了。

拓展延伸:利用工具栏将图片工具调出来,将图像控制一栏设置为“水印”效果,图片变模糊了,文章中的字也显露出来。

4、布置任务,完成作品

师: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将海葵的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插入多个图片。下面的时间我给大家,结合以前所学(如加入花边)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来设计你的作品,设计好后老师将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比一比看谁的更漂亮。

5、巩固新知,自主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继续完成设制调查报告的创作。

为完成任务的同学布置新的任务,打开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文件夹,课件出示一些题目,如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声音在水中传播得快,还是在空气中传播快等。

师:大家对这些问题都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就快在老师提供的材料里寻找,写一篇科普小短文,看谁完成得最出色!

(三)展示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调查报告。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同时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学生在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

(四)归纳总结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模型 篇10

“自然语言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各级语言单位进行的自动处理, 包括对字、词、句、篇章等进行转换、分析与理解等[1]。自然语言的处理模型如图1所示[2]。

最早的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设计方案于1949年首先被提出。20世纪60年代曾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工作, 但由于当时技术限制, 所以进展不大。大约90年代开始,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至今还在持续着。

1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问题及原因

自然语言处理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资源。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研究, 但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仍然缺乏理论基础, 尽管目前有许多理论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 但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很好地解决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复杂问题。这些理论都是在自然语言这一领域的近似应用, 准确率都没有达到满意[3];由于自然语言的复杂多变, 无法通过对词、句等的分析准确得到内容的真实含义, 词汇、句法方面的问题尚未解决;另外, 语义、知识等深层次的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迄今, 人们还没有一种较完善的理论来进行自然语言处理, 而是在进行着各种尝试和研究, 因此应用于NLP的知识非常复杂;还由于理解语言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不能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或公式完全得到自然语言的真实含义, 因此NLP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归纳的而不是演绎的, 同时还是一个非确定性过程。要进行准确的归纳, 就要有足够的信息, 否则很难得到充分准确的领域词典。

另外NLP的困难还体现在自然语言的歧义 (Ambiguity) 和病构 (Formedness) 上。歧义包括:注音歧义、分词歧义 (交集歧义、组合型歧义) 、短语歧义、词义歧义、语用歧义;而病构主要是由于真实文本的语言现象非常复杂, 不规范, 不干净, 具体来说:未知词 (Unknown Words) 、已知词的新用法、不合乎语法的句子、不合乎语义约束的搭配、由于作者疏忽造成的错误等。自然语言处理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 包括语言学家们的资源建设、研究人员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到最上层的应用系统, 如图2所示, 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语音识别中采用的统计语言模型推动了NLP的发展;目前的统计模型在向语言深层发展, 本体论 (Ontology)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受到普遍重视[4,5,6,7], 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计算机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难点在于其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来源于自然语言本身。目前很多研究人员主要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来探讨这些问题, 找到了其中的许多原因[8,9],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人们进一步掌握自然语言的特点、改进机器处理的性能等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分为三大类:基于规则的方法即分析模型, 基于统计的方法即统计语言模型, 还有就是混合模型, 下面将分别进行叙述。

2 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描述, 是被研究对象的一种抽象。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要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 揭示内部规律, 可根据对观测数据的分析, 设计一种模型来代表所研究的对象。建立模型时, 将重点放在实际事物最本质的东西上面, 这是对实际事物的一种简化, 以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研究。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分析模型是一种理性主义方法, 主要的基础是语法理论, 是将人们制定的有限的语法规则应用于有限词汇上, 通过各种组合产生了无限的语言。80年代应用于分析模型的语法理论主要有广义的短语结构语法、词汇功能语法和功能合一语法等。但这些基于规则的分析方法还无法很好地处理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其中的语义分析方法极大地依赖于特定语言的语法结构, 如果遇到俚语或语法不当的句型, 或是人为地在特定情境下的灵活运用, 语义分析模型的处理效果会大打折扣, 准确率会大大下降。要想提高准确性, 就要求系统能够灵活地调整其分析结果, 理解每个新词的含义或词义的变化,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 因而系统的扩展性不佳。这类系统一般只能支持很少的几种语言。

分析模型曾经对自然语言处理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自然语言是很随意的, 在自然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上, 从语音层 (Phonetic Level) 、词法层 (Morphological Level) 、句法层 (Syntactic Level) 、语义层 (Semantic Level) 、语用层 (Pragmatic Level) 以及话语层 (Discourse Level) 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歧义, 决定了自然语言是很难形式化的。因此, 这种模型对于较小规模的自然语言处理具有一定的效果, 而对于整段的、整篇的、大规模的自然语言处理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随着对自然语言研究的深入, 出现了基于语料库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通过词法、句法、语义等多层次的加工处理, 从生语料中获取各种语言知识, 然后利用相应知识对语言进行分析、理解, 主要包括统计的方法、基于实例的方法等。语言分析方法和语料库方法的结合是自然语言处理发展的一个趋势。

3 统计模型

有些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方法导出的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该过程的本质, 于是研究者想到了可通过试验或直接由其发生过程测定数据, 然后应用数理统计法求得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得到相应的模型, 就是统计模型 (statistical model) , 这是从真实的数据中学习的方法。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统计模型是一种经验主义方法, 用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涉及到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其中数学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 尤其是数学中的概率统计方法。通常, 统计方法不需先验知识, 关键是语料库中有足够的信息量, 以确保在学习过程中模型能够学习到足够的知识。统计语言模型首先要进行训练, 当达到一定要求后便可应用。具体来说, 大致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首先, 要建立大容量的语料库, 并对语料进行不同深度的标注;然后, 设计模型和学习算法, 根据不同的目的, 选择不同的语言特征集, 用设计的模型和算法学习和表达这些特征;进行模型训练, 根据学习的效果对模型和算法进行必要的调整, 并重新学习, 直至得到预期的结果;将得到的模型植入应用系统, 进行具体应用。典型的统计模型主要有:N-Gram语言模型、指数语言模型、支持向量机语言模型和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3.1 N-Gram语言模型

N-Gram是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中常用的一种语言模型。当两个历史最近的N-1个词 (或字) 相同时, 映射这两个历史到同一个等价类, 在此情况下的模型称之为N-Gram模型。N-Gram模型被称为一阶马尔科夫链。模型利用上下文中相邻词间的搭配信息, 计算出具有最大概率的句子, 从而实现对语言信息的处理, 无需用户手动选择。N-Gram模型基于这样一种假设:第N个词的出现只与前面N-1个词相关, 而与其它任何词都不相关。整句的概率就是各个词出现概率的乘积, 这些概率可以通过从语料中统计N个词同时出现的次数直接得到。N的值不能太大, 否则计算量仍然太大, 常用的是二元的Bi-Gram和三元的Tri-Gram。

3.2 指数语言模型

指数语言模型包括:最大熵模型 (ME, Maximum E-ntropy Model) 、条件随机域模型 (CRF ConditionalRandom F-ield Model Model) 、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 (Maximum Entropy Markov Model) 和支持向量机 (SVM, Support Vector Method) 等。最大熵来源于热力学, 如今在信息学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也是一种主要的处理方法。自然语言处理中, 最大熵模型的原理是根据语料信息的最大熵估计Ngram概率, 得到的是满足约束集条件的、所有模型中熵最大的模型。其优点是融合多种知识源, 根据多种知识源的信息量来得到相应的概率;缺点是训练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过高, 数据稀疏问题比较严重, 不适合处理大标记集问题;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是概率及随机过程理论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是基于统计机器学习的信息抽取方法。MEMM根据最大熵原理估计HMM中的发生概率和转移概率, 优点是适应性好, HMM易于建立, 不需大规模的词典集与规则集, 抽取精度较高, 因而得到研究者的关注[10], 其缺点是局部概率归一化, 即标记偏置问题。最大熵模型和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都存在标注偏差的缺点;而条件随机域模型则克服了这一问题。CRF是根据Markov随机域相关理论描述语言序列, 对整个序列的联合概率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数模型。其优点是全局归一化, 从而避免了MEMM标记偏置问题;但也有一定的缺点, 即时间复杂度过高。

3.3 支持向量机语言模型

进行信息抽取时, 基于特征的表示方法会产生对象表示的局部性, 造成计算的不可行;而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的方法, 则能较好的解决这类问题。支持向量机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 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 构造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 不存在过学习问题。SVM已经广泛应用于手写体数字识别、文本分类等领域。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自然语言处理, 需要选择或构造一个核函数, 核函数的引入可以避免“维数灾难”, 大大减小计算量, 并且比基于特征的算法能够搜索更大的空间。SVM方法将焦点从特征选择问题转移到核函数的构造问题。具体来说, 涉及核函数构造、核函数类别选择以及核函数参数选择统。

3.4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仿生学, 通过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来对自然语言进行处理, 通过模仿人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来模拟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过程, 从而建立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神经网络分为前向和反馈两种类型。前向多层神经网络是最常用到的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就是利用多层神经网络计算得到Ngram概率。优点是能够避免高阶Ngram模型面临的维数灾难问题, 避免数据稀疏引起的估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缺点是模型构建及学习过程中计算量过大, 通常需要大规模并行机群支持, 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IT技术的发展, 人们将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的研究成果应用在自然语言处理之中, 从而出现了多种统计模型[11,12,13,14]。统计语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在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占统治地位, 并且由统计语言模型还产生了一些相关的分支学科领域, 例如语料库语言学 (Corpus Linguistics) 等。统计语言模型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拼写纠正、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和信息检索等许多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近年来, 基于语料库和面向统计学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15,16]。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基础是机器可读的大容量语料库和一种易于实现的统计处理模型, 其中涉及大量的概率统计知识。

4 混合模型

自然语言的处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自然语言的多个层次、多种依存关系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 既需要理性分析, 也需要感性经验。基于规则的方法虽然较准确, 但适用范围小;而统计的方法则适用范围较广, 所以仅仅通过理性主义中基于规则的演绎方法或经验主义中基于统计归纳的方法, 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必须将多种思想方法相结合,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就产生了混合模型。混合模型就是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方法, 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共性的东西, 用规则解决个性的东西。目前, 研究人员已研究出一些混合模型[17,18],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5 结束语

上一篇:战场模拟下一篇:老外有望办理10年外国人工作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