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2024-10-12

《大自然的语言》(共8篇)

《大自然的语言》 篇1

大自然的语言

一、导入

以听声音辨季节的小游戏导入本课的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够根据不同的声音判断出它所代表的季节,说明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善于细心观察,熟悉每个季节的变化。我们的大自然神秘奇妙,它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给我们传达讯息,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多彩的内涵。刚才那些奇妙的声音、奇丽的风景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善于倾听大自然的语言,进而去了解自然,亲近自然。

二、出示课题和作者。

三、检查字词的预习

四、复习说明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五、整体感知

㈠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

筛选信息的方法:抓命题点、锁筛选区、抓中心句、抓标志语、抓关键词。⑴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及物候学? ⑵ 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⑶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放在第一个?(生)因为纬度是最重要的。

再追问: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生)从主要到次要。

(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多媒体出示:《大林寺桃花》 指名读,学生思考,理解诗意。

明确答案: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⑷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㈡ 说明顺序

小结: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明确:不能,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理清写作思路,明确文章给予的写作启示

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六、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⑴ 理解标题的含义

看注释 ⑴ 想:如把文章的标题还原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明确: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能吸引读者,同时将抽象的科学概念通俗化,引起读者兴趣。

⑵ 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周密。①多媒体出示: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这种现象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②请从句子中找到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明确:许多、左右、极、常。

⑶ 这些词语限制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6-10自然段作者引用的数据看出一些东西。

请学生勾画出作者在这一部分引用的数据。你们能够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什么?

(这些数据地域很广,有南京、北京、大连的数据,有山地、平原的数据,说明作者搜集资料的面很广。这些数据都非常准确,哪天哪种植物开花都有准确的记载。作者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如查阅了英国的物候资料,而且能够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

小结:物候学是一门科学,作者竺可桢是物候学的专家,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他本人也认真地参与物候观测。你们可别小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包含无数科学工作者在物候观测上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们也可以从这篇文章中看出,如果要进行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在这一点上竺可桢永远值得我们学习。⑷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请同学找找相关的语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七、比较阅读:

⑴ 个别朗读1~2自然段。⑵ 多媒体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⑶ 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十分准确、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八、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一篇极具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 篇2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多由动物发出。春天,布谷鸟鸣叫“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催人农忙。南方鹌鹑啼叫“豌豆八角”———告诉你蚕豆成熟。夏夜里“听取蛙声一片”———那是青蛙晚会大合唱。秋阳里,蟋蟀低吟——那是昆虫独自吟。冬天雪原:狼嗷虎啸———为争食向对手发出挑战。

山谷中的林涛吼,田野里树叶飒飒响———前者是雄壮的示威,后者是小家碧玉的私语。至于稻麦、甘蔗拔节生长的声音,专注的科学家 兴许能听 到。雷声 轰鸣———是告诉人类、万物,暴风雨来临了。要是没有大自然的口头语言,自然界将是一片死寂 ,那将是怎样的可怕?

大自然的书面语言

渺渺地平线,桃红柳绿,衰草连天,变换出现,那是传递季节信息的彩色语言,表明春光和秋色的轮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分明写着暑热正盛;“风雪载途”“屋檐悬冰”是寒冬的写意文字。打开树干,那一圈圈的年轮明确告诉你这棵树的年龄。

浩浩天宇里,也印着大自然的语言,看那群飞的大雁,以整齐的飞翔 在蓝天上 一会儿排 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两个独体字分明在昭示它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利用气流飞翔的聪明劲,婉转地告诉世界:我们南迁了,明年春天回见。同样是七彩长虹,有时在东边,有时在西边,这图画语言的意思是“东虹轰隆西虹雨”, 向地球人 预报天气 。日、月带晕而成的象形字,其意思则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这预报语言的准度,八九不离十呢。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各式各样,不一而足。夏季里,一时间接连看到蜻蜓低飞、蚂蚁搬家、狗吐舌头,这一组动态告诉人们暴雨即将来临。至于鱼儿跃出水面、老鼠纷繁搬家、鸡婆突然躁动的动态同时出现,这是地震前的危险信号。红鱼溯游而上,途中高高跃起跳过瀑布的雄姿,写着坚毅。“山雨欲来风满楼”、“吹面不寒杨柳风”,已是把大自然的动态语言转化为人类语言,凝聚成脍炙人口的诗篇。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语言一般不是诉诸视觉,就是诉诸听觉,大自然无奇不有 ,它还有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语言,只是凭嗅觉才能感觉到。

盲者行走中,忽然闻到花的芬芳、蜜的甜畅,就知道走进了花圃、森林。非洲草原,迁徙大军中被冲散的角马母子,凭着双方独特的气味重又相聚。狮子老虎一旦确立了自己的领地,往往在边界处,抛撒尿液,宣示领地权,提醒来犯者不得进入。更有一些小动物以气味为武器,关键时刻,紧急释放,将敌人熏走。

人类巧用动物阅读气味语言的能力,把警犬训练成嗅觉破案的高手,唱响一曲曲反贩毒、反偷窃、反偷渡的凯歌。

大自然的场面语言

大自然中的某些事物 (个体、群体),无意之中形成某种场景、画面,人类将其捕捉住,注入主观意识,可达意传情。

静态的场面语言。“雪融冰消的一九五三年的一天。海水映浪,映上晴窗。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李四光”。“中南海上,轻尘不飞,勤政殿前,纤萝不动”。映衬出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烘染出双方凝神静听,专注肃穆的氛围。

动态的场面语言。斑羚飞渡,母斑羚以脊背为梯,助小斑羚飞跃绝壁,而自己殒命悬崖的场面,令人唏嘘!

反常的场面语言。六月飞雪,这是窦娥冤案的庄严昭示。

大自然的语言 篇3

春姑娘迈着轻盈地脚步走来了,春暖花开,绿茵茵的草地上,花儿绽开了笑脸,竞相开放,有红的、白的、黄的……色彩斑斓,河水“哗哗”地流淌着,小鸟在枝头唱歌,动听极了!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喵喵喵”小猫在草地上打滚,“汪汪汪”小狗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夏哥哥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池塘里,荷花开了,婀娜多姿,荷叶下,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嬉戏,“哗啦啦、哗啦啦……”听,小鱼儿在说话呢!有时候,夏哥哥会轻轻地唱歌,“淅沥,淅沥”,夏哥哥有时候像喝醉了酒似的,声音有点不动听,不信,你听,“轰隆隆”,“呱呱呱”青蛙在为夏天伴奏,知了在树枝上有气无力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

秋姐姐笑呵呵地走来了。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笑容,听!“哈哈哈”,原来,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大雁在收拾行李,准备到南方过冬。

冬爷爷迈着沉重的脚步走来了。北风“呼呼”地刮着,马路上,清洁工人在“刷刷刷”地扫地,不一会儿,马路上焕然一新,上学路上,“丁零零……”原来妈妈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耳边不时传来摩托车的“突突”声,汽车的“嘀嘀”声……

一年四季的声音真多啊!

江苏省射阳县红旗路小学小荷文学社四(2)班

简评:

小作者文笔流畅,观察细致,描写细腻,用词贴切。“迫不及待”“婀娜多姿”“自由自在”等许多成语、“呱呱呱”“哗啦啦”“丁零零”等拟声词运用恰到好处,多处运用打比方、拟人的手法使句子形象生动,为文章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读完,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浮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留连忘返!

大自然的语言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内外衔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物候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和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文艺作品的物候知识、生活经验中的物候知识,本地物候资料,并记在日记本上。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致意。

师:同学们,按照惯例,我们先来完成一篇口头作文,题目是《学习的兴趣》[投影出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班进行了“日记与作文教学相长关系研究”,“研究性学习实验”两个省级课题的实验,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七嘴八舌地说一说自己的体验。(生七嘴八舌地大声说)

师:好,刚才大家都在很认真的地说,现在请大家将刚才所说的内容梳理一下,马上老师要请同学来说。(生静默思考)

师:好,现在我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生争先恐后举手)

生甲:学习中有乐趣?大概不会吧!这是大部分同学的共鸣。但是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最大的乐趣不是游戏中的快乐,也不是被老师表扬后的自豪,而是研究活动中的快乐。下面我就来具体地说一说,告别了梦幻般的小学,跨入中学大门,不久,我们班就进行了日记作文课题的研究,为此,我们班还特意买了统一的日记本,老师要求我们天天写日记。刚开始,我们都不愿意写日记,怕写日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背着一捆柴回家,天已经黑了,由于他回家心切,所以连夜爬山,他正越走越累,忽然听见一个声音:“把你脚下的那块石头拾起来背上。”他没理睬,那个声音响了起来:“把那块石头背起来,不然我要用法力惩罚你。”他被迫无奈,只好背着那块石头爬山了,他翻过了山,天也亮了,把石头放下来一看,哪里是什么石头啊,原来是一块宝石!这个故事说明老师要求我们写日记,其实是为我们好,慢慢的我们就会知道写日记的好处了。从此,我们再也不怕写日记了。上学期,我们班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农村初中生怎样度过双休日”这两大主题来研究的。在这个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明察暗访,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研究活动真好!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成长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因此我认为学习的乐趣是研究活动中的快乐。

师:很好,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生齐鼓掌)

生乙:同学们,老师们,你们好!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学习有乐趣吗?我想大家一定会唉声叹气地告诉我:“学习有什么乐趣呀,做不完的题海,说不完的ABC„„烦都烦死了,还有什么乐趣可谈呀!”

其实呀,我告诉你,学习的乐趣多着呢!就拿研究性学习和写日记来说吧!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的课程,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最讨厌学生吵吵嚷嚷挑头接耳,问一个问题没有几个人敢举手,因为同学们总是这样想:我的答案究竟是对还是错呀,错了怎么办?同学会怎样说,老师又会怎样看待呀„„于是课堂上就会出现这样一幕:老师等待着学生举手,而学生则在下面做着激烈的心理斗争,静悄悄的教室里充满了尴尬的气氛,最后往往是以老师宣读正确答案而告终。这样的课也难怪同学们不喜欢,既不能说又不能动,还要整天提心吊胆自己弄错,而研究性学习就截然不同了,大家一起讨论越激烈越好,只要你有理你就是对的。老师也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不会在乎你是对是错,只要你能自信地站起来说,你是好样的,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难道不是学习的乐趣吗?

日记是我们班的一大特色,刚开始同学们总认为写日记是一种课业负担,整天找不着材料,后来老师给我们上了许多节指导课,让我们用另一双眼睛去看世界,我们突然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真是太多了,渐渐地我们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这难道不是学习的乐趣吗?

我们为何不能把学习看得轻松些呢?

告诉你一个秘诀吧,学习的乐趣其实就在于不断探索,在于不断创造!

师:很好,刚才两位同学很有条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刚才张燕艳同学说得很好,学习的乐趣在于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上周我们在学习了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之后,老师曾给大家布置了一个既需探索、又需创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棗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大家还记得吗?

生(齐答):记得。

师:那么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

生:(齐答):物候现象。

师: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自的学习情况。先请个同学来写一个课题。(生纷纷举手,指名一生板书)

师:在我们王建华同学板书课题的过程中,让我们打开课本来回忆一下这样的几个问题

[投影出示]思考: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生思考,一会,板书学生已写完课题)

师:好,我们王建华同学已写完了课题,我们来看看,写得怎样?

生甲:不错,工整、漂亮。

生乙:有些斜了,字距也不太恰当。

师: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大家以后还要多练字,老师鼓励大家课后到黑板上练练粉笔字。好,刚才这四个问题,我现在来请人说。(生纷纷举手)

生甲: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这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师:很好,第二个问题。

生乙: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师:嗯,不错。接下去。

生丙: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师:不错,如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就好了。第四个问题,我们来一齐说。

生(齐说):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为了便利地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师:好的,这些就是这篇课文作者给我们讲述的主要内容,那么在学完这篇文之后,老师要求大家从哪三方面去搜集、寻找大自然的语言的?

生(齐答):文艺作品中的物候知识、生活经验中的物候知识、本地的物候状况。

师:很好,现在我们拿出日记本,分小组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任务是:

[投影出示]:讨论任务

(一)1.去伪存真,剔除与物候知识无关的内容。

2.分类组合,将描述同类现象的内容组合。

3.推选小组发言人,公布本组研究成果。

(学生热烈讨论,师巡视指导。听课的领导、老师巡视察看学生日记,察看学生讨论情况)

师:刚才大家讨论得热烈,很好!现在请小组举手发言,我要请你们公布你们组的研究成果。

生甲: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推动着世界,我们这次的研究是调查物候的情况,我们第三小组发现了:

1.关于物候知识的农谚有3条,如: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关于预报地震的谚语有12条,如震前动物有前兆。

3.关于预报天气的农谚有12条。如鱼跳水,有雨来。

4.关于一年四季的物候有10条诗句,如:春来发几枝,春去花还在。

5.关于写一年四季的成语有10个,如春暖花开,夏日可畏,秋高气爽、冬温夏清。

6.关于写预报雨的有119条,如乌云遮东,有雨不凶。

我们这个地区是暖温带,去年我们这里出现了暖冬的现象,而今年的春天又早早地来临。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

另外我们找到了唐代诗人陆游的《鸟啼》一诗,本诗通过不同的鸟声来安排农时。

师:哦,这首诗我还没读,课后教教我。(生笑)再请人说。

生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们第四小组所有成员的努力,我们找到了一些有关物候的知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古人对此写了许多诗,我们找到了描写柳树的10首,如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花的有8首,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草的有10首,雨有5首,如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在这过程中,我们还找到了有关天气预报的谚语30条,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在我们本地有许多特产,像桑树、小麦、大豆这些植物,黑嘴鸥,四不像鸟等动物。人们常用一句话来说凤尾鱼,“海豚来看灯,凤尾鱼来踏青。”

小麦,在每年寒露自霜降播种,第二年夏天成熟。

油菜是家乡的一种重要粮作物,在农民们的口中流传着一句收油菜籽的谚语:“十成熟七成收,七成熟十成收”。

师:另忙,请你把这句话解释一下。

乙生:在油菜七八成成熟时,收获籽比较好,在油菜籽要变成棕褐色、果角没有开裂时,收菜籽也好。

师:好,今年我家收油菜籽时,就好办了。(生笑)

师:很好,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丙:我们第八小组还搜集有关24节气的谚语。

生丁:我们第五小组还搜集了根据雾判断是否有雨的谚语。

师:很好,大家搜集的这些资料很丰富,令我大开眼界,那么,搜集了资料,我们还要对之进行整理。请看任务二

[出示投影]讨论任务

(二)1.与课本介绍的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逐一对号入座。

2.排出不能对号入座的内容,思考决定物候现象的来临还有什么因素?

3.小组写出简短小论文(150字左右)

(生热烈讨论,师巡视指导。听课的领导、老师巡视察看学生日记,察看学生讨论情况。)

生甲:我们第十小组认为人为的破坏与物候现象也有很大的关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而有些人却在破坏环境,就好象在进行一种慢性自杀,垃圾也就成为了自杀的武器。

人们的生活中将一些旧的、坏的、用不着的东西到处乱扔,造成了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我们认为人为的破坏与物候现象也有很大的关系。

师:有点道理,不错。

生乙:据资料显示,我国北方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9℃,降水比现在多195mm,而1.8万年前的最冷期,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1.33℃,降水量比现在少165mm。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研究气候变化必须把地球本身地质变化的因素考虑进去,才能搞清环境物候变化的实质。

几亿年前,当地球刚刚出现生命、水、空气的时候,地壳也进入地质变化阶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之后地球又经过了几次改变,在第四阶段的时候,地球的气候也就基本形成了。在这个阶段里,各种生物的变化也相当巨大,恐龙也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直到有一次,由于陨石撞击地球,使地心发生动摇,地壳下陷,海水上涨,地壳构造活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破坏了大气层,造成生态不平衡,使地球气候,一直难以控制,直到几百万年前,气候才渐渐稳定下来,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变化才形成了今天的四季分明的气候。

师:发言挺具有专业性的,从哪里知道的?

生乙:是我看到去年第三期的《科学大众》上的。

师:很好,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课后要多读了书,以长见识。

生丙:众所周知,影响物候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殊不知,物候还与昆虫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自然界中,昆虫大致可分为害虫和益虫,益虫对庄稼有好处,农民当然欢迎。反之,对害虫可谓恨之入骨,处于恼怒之下,盲目的使用农药,用以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可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害了益虫。久而久之,害早对农药产生了抗药力。益虫的减少可帮了害虫迅猛繁殖,疯狂地侵蚀植物,植物能够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人类正与其相反。若植物被破坏,就没有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物了,谁都知道。二氧化碳的增多,意味着地球会变热。这大概与世界气温趋向变暖也有些关系吧!

师:不是大概,是肯定,这就是什么效应?

生:温室效应。

师:好,刚才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观点独特新颖,真是了不得,那么看来我们的第三个讨论任务也难不倒你们了,请看棗[投影出示]

讨论任务

(三):

回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联系以前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体验,小结出从搜集信息到发现规律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生热烈讨论后,纷纷举手)

生甲:先搜集信息,再剔除无关内容,再分类组合,最后找出规律。

师:很好,那么剔除无关内容其实就是筛选信息,分类组合其实就是加工整理信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概括为棗

生:(齐答)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整理、找出规律。

师:(竖起大拇指)很好,这个规律终于为我们发现了,为我们的今天喝彩。(带头鼓掌,生也纷纷鼓掌)

师:请个同学将这个过程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生齐举手,指名一生上,一会,该生板书完毕)

《大自然的语言》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知识性诗歌,全诗节奏紧凑,韵律优美。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蝌蚪游泳„„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目的

(1)真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指导“语”指的是什吗?从而激发了解的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大自然的妙不可言,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培养独立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中指导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之大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课前准备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2)学生收集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师叙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我们之间谈话,交流,就是我们的语言,可是语言并非只有人类才有。2,课件(自然现象)

(3)师:大家看了这些美丽的画卷,惊叹于大自然的魅力,其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为什么把它们称作大自然的语言哪?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二,指导学习课文 A.学习第一节(1)看课件(2)学生自由练读。

(3)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到处都是,睁开眼就能看见,等语句。

(4)个人自由仿佛练习,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5)全班齐读第一节。B.学习第二节(1)全班齐读

(2)看课件:蓝天白云。

(3)启发讨论:白云告诉我们什吗?(4)注意白云的表现形式?(5)这指的是什么?(6)全班齐读第二小节(7)同理学习第三小节

(8)小节: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天气。C.学习第三四节。(1)先自由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学生仿反复练读,同桌交流,从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4)它告诉我们什么?(5)注意反问句。(6)学生齐读第四小节。(7)同法学习第五节。

(8)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9)齐读四五节。D.学习五六节。

(1)学生默读第六七节。(2)看课件。

(3)自由练读,思考:这两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他告诉我们什吗?

(4)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些事物的年龄。(5)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然后齐读。E.学习第八节。(1)指名读第八节。(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三叶虫。出现词语“化石”“古老”。

(3)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

(4)三叶虫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

(5)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6)大自然告诉我们什么?(延伸到地球的变迁,山脉的形成)。(7)齐读第八节 F,学读第九届

(1)大自然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妙不可言(理解)到处都有 ]。(2)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你?(勤于思考)(3)齐读最后一节。G总结全文

(1)在本课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2)它们告诉我们什么?

(3)总结:本课讲了一些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些大自然的现象,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到处都有,只有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4)齐读课文。伙伴交流

(1)你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样知道的?(2)你能仿照课文续写一段吗?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天气

白云蚂蚁 季节

蝌蚪大雁 年龄 年轮鱼鳞

变迁

发现

三 叶 虫

《大自然的语言》 篇6

预习反馈

1、正音练习:给加底线的词注音 萌发( )草长莺飞( )翩然( ) 孕育( )簌簌 ( )销声匿迹( ) 呈现(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 谚语( )连翘 ( )酝酿 ( )

2、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什么叫物候?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

(2.)什么叫物候学?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问题引导:

一、阐述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4、从文章整体看采用了什么顺序?

二、问题设置: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 1―3 )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4―5 )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 11―12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

2、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2)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3)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4)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3、从文章整体看采用了什么顺序?

首先介绍-------

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

接着谈------

最后说明--------

(逻辑顺序)

4、从全文看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5、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纬度

经度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自主学习

1、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主完成优佳学案二题的1、2小题。

2、同桌讨论完成第第三题。

3、小组讨论完成第4课后习题1、2、3题。

合作探究

1、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

“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有启发性。

2、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品味,并谈谈你的理解。

“苏醒”、融化、萌发、次第

3、你我来探讨: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用它来造一个句子)

次第:一个接一个

(造句:

4、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赶快

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5、写作手法借鉴:学会运用举例子来写文章

(1)当我们写说明文的文章时,学会用例子来说明,更有说服。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物候和什么是物候学,并通过浅析的例子具体介绍了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阐明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课文第一部分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风景图,精彩动人,使人对物候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运用描写,拟人的笔法,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说明科学知识,是科普说明文常用的手法。

分层达标:

(一)、课堂目标检测:

1人,主要作品有《竺可桢文集》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3、第六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父亲的背影的?

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

4、请根据课文填空: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 着黑布小帽过来

(2)再过两个月,燕子 归来

(3)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 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 要赶快种谷子。

5、用下面的词语《大自然的语言》造句。

(1)苏醒:

(2)萌发:

(3)孕育:

(二)课后提升:

A:

1、完成优佳学案的综合实践与运用第一题

2、完成优佳学案的阅读鉴赏与拓展

B: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包含的物候知识。

C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

2、你有过类似的察觉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篇7

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是使用自然语言同计算机进行通讯的技术。因为处理自然语言的关键是要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所以自然语言处理又叫做自然语言理解(NLU,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也称为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一方面它是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它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核心课题之一。

所谓自然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系统结构。计算机理解的自然语言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口语的理解(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分析等);②书面语的理解(如机器翻译、自动文摘、信息过滤等)。下面就自然语言理解展开论述。

1 自然语言理解的层次性

语言学上对语言有这样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是语音和文字,即基本语言信号的构成;第二层次是语法和句法(合称“语法”),即语言基本运用单位的构成和组合的形式规律;第三层次是语义,即语言所要表达的概念结构;第四层次是语用,即语言与语言使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应地,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层次化的过程。许多语言学家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层次:语音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其中,语法分析又可分为词法分析和句法分析。语音分析是根据音位规则,从语音中区分出一个个独立的音素,再根据音位形态规则找出一个个音节及其对应的词素或词。词法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词汇的各个词素,从中获得语言学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汉语中找出词素容易,汉语分析难在词的切分。句法分析是对句子和短语的结构进行分析。句法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格语法、扩充转移网络和功能语法等。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词、短语等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句子中的作用等,并以一种层次结构来加以表达。这种层次结构可以是从属关系、直接成分关系和语法功能关系。语义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找出词义、结构意义及其结合意义,从而确定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或概念。语用分析,就是对语言符号与语用符号使用者之间联系的研究分析。

2 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状况

1956年以前,人们主要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1948年Shannon把离散马尔可夫过程的概率模型应用于描述语言的自动机,同时又把“熵”(Entropy)的概念引用到语言处理中。而Kleene在同一时期研究了有限自动机和正则表达式。1956年,Chomsky又提出了上下文无关语法。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规则和基于概率两种不同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诞生,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分成了采用规则方法的符号派(Symbolic)和采用概率方法的随机派(Stochastic)两大阵营,进而引发了数十年有关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的争执。1956年,人工智能诞生以后,自然语言处理迅速融入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中。随机派学者在这一时期利用贝叶斯方法等统计学原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以Chomsky为代表的符号派也进行了形式语言理论、生成句法和形式逻辑系统的研究。由于这一时期,多数学者注重研究推理和逻辑问题,只有少数学者在研究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所以符号派的势头明显强于随机派的势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提出了认知心理学,从而把自然语言处理与人类的认知联系起来。

70年代初,由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新的问题又不断地涌现,许多人因此丧失了信心,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进入了低谷时期。尽管如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依旧地研究着。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统计方法和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进展。

80年代,在人们对于过去的工作反思之后,有限状态模型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开始复苏。

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量大幅增加,自然语言处理的物质基础大幅改善,语音和语言处理的商品化开发成为可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1994年Internet商业化使得基于自然语言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抽取的需求变得更加突出。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面不再局限于机器翻译、语音控制等早期研究领域了。

从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人们逐渐认识到,仅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或仅用基于统计的方法都是无法成功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于统计、基于实例和基于规则的语料库技术在这一时期开始蓬勃发展,各种处理技术开始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又开始兴旺起来。

3 自然语言理解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自然语言理解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某些方面,有的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实用化的程度,比如根据数据库里的信息回答问题或处理事务,按照自然语言的命令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等等。但自然语言理解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文献[5]甚至认为“整个自然语言理解获得成功的例子,不过是解决了一个极为微小的积木世界的问题”。要使计算机达到人的理解力,目前在技术上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首先,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符号系统。一个人尽管可以对自己的母语运用自如,但却无法把自己母语的构成规律、意义的表达规律和语言使用的规律用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方式彻底说清楚。传统的语言学是在没有计算机参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为自然语言理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但那是讲给人的,真正要让语言学知识变得在计算机上可操作,绝不是那么简单,也不能那么模糊。其次,自然语言的各个层次上都含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语音和文字层次上,有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问题;在词法和句法层次上,有词类词性、词边界、句法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在语义和语用层次上,也有大量的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内涵、外延、指代、言外之义的不确定性。语言学上把这些不确定性叫做“歧义”。歧义一般不能通过发生歧义的语言单位自身获得解决,而必须借助于更大的语言单位乃至非语言的环境、背景因素和常识来解决。人类有很强的依靠整体消除局部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常识推理能力,使计算机获得同样强大的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然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在操不同语言和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的人们之间相互影响变化。一个词、一个说法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流行起来,特殊的人群结构变化会导致新的语言或新的语言变体(如方言)的出现。这就要求理解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程序要具有对外界语言环境的应变能力。最后,自然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交流的是思想,那思想本身在计算机里的组织结构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人工智能里,这就是“知识表示”的问题。可以说,在知识表示问题上的突破,对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进展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4 自然语言理解的本质

自然语言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意味着它的形成是基于每个人所拥有的一种基本权利:自由创造语言符号和自由约定符号语义。而自然语言的“标准化”工作,则不得不以自由创造成果的自然流行为基础和前提。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语言虽然有点另类,但却是自然语言这一基本特征的有力证明。俞士汶教授曾撰文指出自然语言理解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由于自然语言十分复杂,人是如何理解语言的,怎样给“理解”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机器的理解机制与人相同,问题在于谁也说不清自己理解语言的步骤;而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机器的表现与人相同,从图灵测试可知,至少有以下四条准则可用于判断计算机是否“理解”了某种自然语言:机器能正确回答输入文本中的有关问题;机器有能力生成输入文本的摘要;机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型来复述输入文本;机器具有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的输入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文本的能力。若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这些准则并不完全符合机器自然语言理解的特点。

首先,回答问题的过程也不是对问题语句的简单理解过程。回答文本的生成不仅要“理解”问题,而且还要对储存的信息(即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进行筛选和组织。因此,问题回答不正确也不能说明机器没有理解问题。其次,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型复述输入文本,实际上是一种释义。复述表现了对输入文本的字面理解,但并不反映理解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也不能表示“意在言外”的微妙之处。理解过程除释义之外,实际上还包括一定的推理,MARGIE系统的设计者认为,人类从一个句子中所领悟到的东西,远比这个句子显式表现的东西多,即使采取一定的推理手段,仍然可能丢失某些隐含意义。推理文本反映对输入文本隐含意义的发掘,虽然这种对隐含意义的反映可能有遗失、歪曲的现象存在,但总归是对输入文本含义的理解。释义和推理对输入文本进行的信息加工是一种直接处理,并不进行补充、概括、转换语种等后续工作,输入文本的基本含义和语种没有变化。释义文本可能增加或减少输入文本的附属意义,这是由于不同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通常是难以完全重合的,即使是两个同义词,也难以做到所表达的概念完全重合;推理文本则存在遗失隐含意义、产生歧义、增加不应有的含义等问题。最后,无论是机器还是人,在生成摘要文本和译文文本时,都要在理解输入文本的基础上,对储存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它们可以用于判断机器是否理解了输入文本,但它们并不是“理解本身的直接反映,因此,不是语言理解的直接判断准则。即使在人的自然语言理解情况中,不能生成摘要文本或译文文本,也并不代表人没有理解输入文本。

人脑对自然语言的理解是在多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并不局限于语言的字面意义及逻辑关系等浅表层次,还可深入到感觉、表象层次。人脑的理解集中地表现在“悟”,是对语言的综合思考,并从思想内容上去把握语言。机器自然语言理解只是简单的字符运算处理。虽然采用了机器推理后,可表现出一定的对隐式含义的发掘,但由于其只能在字面、逻辑关系等浅表层次进行理解,并不具有“悟”的能力。

机器与人的自然语言理解层次的不同是本质的不同。虽然在思维物质的基础层次上,机器的1,0代码可近似模拟人的神经元脉冲的有和无。但由于模式和机制的不同,机器与人的自然语言理解是不同的。总体上讲,人的自然语言是以大量的感觉、印象、实践材料为基础的,这里面主要是形象概念,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语言知识是人们对自然语言规律和规则的认识,并不代表自然语言本身。机器自然语言实际上是人为地将人的自然语言中可以形式化的那部分抽取出来,并按照语言学知识制定一些规则,构造出的一种自然语言。机器自然语言的基础不是感觉、印象等形象概念的集合,而是词语概念的集合。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中,经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或“语言信息处理”这类术语来概括这些研究内容。目前理论界公认自然语言处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计算机学等等多个学科。

5 前景展望和研究意义

国内外关于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方法的研究,长期专注于“语法”层次的研究。20世纪末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单纯在语法层次上的研究不能解决问题,开始进到了“语义”的层次,最好的例子就是互联网络这几年的研究正在从WWW走向语义网Semantic Web。然而,自然语言是语法、语义、语用三者的“有机统一体”,只从语法、语义两个层次上研究也不能很满意地解决问题。语用研究的空缺已经日益阻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只有语用、语义和语法信息的研究都成熟了,才能真正通过分析获得自然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达到与人类交流对话的水平。因此,未来的趋势是要充分研究和利用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实际上,走向语法—语义—语用三位一体的层次是必然的出路,语用作为自然语言中体现效用价值的因素不可能因为困难总被回避,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面对的时候了。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可处理的自然语言文本数量空前增长,面向海量信息的文本挖掘、信息提取、跨语言信息处理、人机交互等应用需求急速增长,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必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处理技术的自动化愈来愈显得紧迫。人类历史上用语言文字形式记载和流传的知识占到知识总量的80%以上。据统计,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用于数学计算的仅占10%,用于过程控制的不到5%,其余85%以上都是用于语言文字和信息处理的,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价格的降低,这一趋势还在增大。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和每年所处理的信息总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自然语言(汉语)处理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学科,是我国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可以这样说,汉语自然语言理解作为中文信息自动化处理的关键技术,每提高一步给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国家安全所带来的效益,将是无法用金钱的数额来计算的。反之,如果落后了,不管是落后于国际水平还是落后于现实需求,后果都是严重的。

6 结束语

在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的实践中,研究者虽然认识到计算机的“自然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但仍希望电脑能达到人脑对自然语言理解的水平,其中“知识表示”问题就典型地反映出这种矛盾状况。人们至今不能确定,计算机究竟应该储存多少常识和专门知识,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自然语言理解水平。机器自然语言理解本质界定的不明确性是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存在颇多分歧的问题之一。因此,要真正达到机器完全理解自然语言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摘要:为了解决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问题,产生了自然语言理解这一研究方向。文章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的一些特点和发展状况,并归纳了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论教师教学语言的自然美 篇8

一、教学语言为什么要追求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内容上有什么就说什么,教师要抓住内容的本质,老老实实讲清楚,要以通俗明白为贵,要与学生的实际语言相接近。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和大话,不用现成的公式讲话,也不堆砌形容词。如果过于追求雕琢粉饰,甚至不顾内容的需要,宁可绕上几个小弯,也要把一些事先就想好的成语、典故、形容词硬塞进去,来卖弄知识,这不是华美,不是博学,反而给人以浅薄、幼稚之感。因为教师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本身是个什么样子,就应该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把这个本色之相说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否则,就会出现“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的局面。虽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一些辅助手段,以加强表达效果,但决不能以辞害意。此外,口语是一种流动的音符,话一说出,就应立刻被听懂,因为话与话之间的时间差不允许学生耗费太多时间去查阅、回味他不熟悉的字词,也不允许在头脑中反复斟酌每一句话的含义。语言朴素自然,就要求教师讲课时能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多用习惯语言、生活语言。如果教师讲课离不开教案,照本宣科,大量使用书面语言,就会使学生听起来感到呆板,枯燥乏味。

二是指语言表达上要以平时与学生交谈、对话的语气、语调为主。教学语言有一种特定的情景性,即近距离双向交流。教师身在学生中间,他不像演讲、播音和戏剧表演那样远距离单向交流,而是需要像平时生活中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告诉身边的人一样,亲切自然。因此,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要根据内容来定。由于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一般教学语言多用叙述性语气,如和风细吹,溪水顺流,娓娓道来,说话速度不宜太快,声音的轻重缓急起伏不宜过大。需微笑时不宜大笑,需感伤时也不宜大哭。否则,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会使听者生理上受不了,甚至是起鸡皮疙瘩。还有,教师语言腔调上要掌握分寸,如用演讲腔,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在接受教育;如用表演腔,学生会觉得在看戏;如用童话腔,学生会觉得在听故事。这些都会学生觉得有距离感,不亲近自然,所以我们要像在电视上常看到的那种访谈式腔调和语气,亲切自然的像是在和自己的朋友交谈一样。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营造一种真正和谐的交流气氛,使学生自然进入其境,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自然也就容易富有交流性和情感性。

二、教学语言中的不自然现象举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语言不自然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通常分不清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读”,什么时候该“诵”,往往不加区别地使用一个调子,或者该用甲的方式却用了乙。一般说来,在复述课文内容和提问的时候,应该用“说话”的语气;在朗读课文时,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抒情的语调;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则宜用讲话式和交流式;在说课时,顾名思义,应该用“说”和“介绍”的语气。语文课文里面有些是介绍背景、叙述情节场面的部分,本来应该用“说”的方式,而有的老师几乎整堂课毫无变化地都在用“诵”的方式,用抒情的语气(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情),似乎在表演。他们误以为这样才能表现出赞美的感情,其实,这使人听起来感到娇柔做作,很虚假,不亲切。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参加说课比赛时,从头到尾差不多都是照着已写好的稿子,用“背”、“诵”、“读”的语气,很少用“说”的语气,缺少了面对面地交流,增加了演讲的成分,这在解说设计意图时,显得尤其不自然。

教师不明白“说”、“读”、“诵”、“抒情”等方式在语言表达技术要领上的区别。虽然这些方式在相互间的交界处、模糊区确实难以区别,但大体上还是有不同的。一般说来,“说”的语速比较平缓均匀,停顿比较自如灵活,语调的起伏不宜过大,如小溪流水,缓缓流动,略有波纹而不平板;“读”的语速略快于“说”,但其中的快慢要视语意、内容等而定,停顿有规律而流畅,因为表达原文意思的需要,语调、轻重音的变化略大于“说”,如微风吹动小草,掠过池塘。“诵”与“说”的区别较明显,“诵”的语速、语调和轻重音的处理比“说”的变化幅度大,在处理情感强的文字时与“读”的方式几乎可以重叠。“诵”的声音要清楚响亮,要朗声地读,故我们常说“诵读”、“朗读”。但诵读不同的文体,如诗歌、小说(记叙文)、散文、童话、寓言等,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抒情”是“诵”的方法之一,但它的特点更加明显,“抒情”往往是用在原文情感浓郁、强烈的地方,要视情感的隐显强弱而定。一般其语速、语调和轻重音的处理变化很大,对比比较强烈,还常常可用夸张的语气来渲染、表达内容;加上不同朗诵者个人的理解感受、朗诵风格的不同,效果更加不同,故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区别比较明显。但抒情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抒情必须要有真挚的情感,自己必先受感动才能再去感动别人,如果自己都没有受到感动,那就会显得虚假,给人以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感觉,这样的抒情无法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但在一些教师的语言中,滥用抒情的现象还是比较多,使人听了很不自在。

三、为什么会出现不自然的现象

我们发现,有些老师在平时说话、上课时语言都很亲切自然,但一到公开课、示范课或说课比赛,语言就马上变得拉腔拉调,嗲声嗲气,表演味十足。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心理情绪有变化。

公开课、说课比赛和平时上课不同,课前经过精心准备和一定的演练,有老师们的建议、领导的厚望和自己的期望。怎样消化、操作公开课?课堂上学生能配合好吗?一连串问题在教师的脑海中闪现。加上有很多同行、专家在现场听课,往日熟悉的学生也变得紧张起来了,这种特定情景的变化,角色、身份的微调,使得有些老师马上变得既兴奋又紧张。许多教师总是太想更好地表现自己,想着如何美一点,如何在大家面前表现得好一点,但另一方面又怕出问题,心理压力大,自然就产生了胆怯感和恐惧感,总是感到不自在。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一开口腔调就容易变形走样,容易被备课时想好的那些语言束缚住。有的教师因为怕乱套,也不敢临场发挥,下意识地就会把每句话的声调提高,语气加重,来给自己壮胆;甚至有些就用带有半背诵的形式来将备课的内容“诵”出来,因为这样起码可以防止出错。这样一来,其语言当然就会不自然。

第二,忽略了对象的特殊性。

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你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其相应的年龄特点和语言习惯。但在特定场合,教师往往由于心理紧张,容易忽略学生的特点,习惯于以老师的身份进入角色,驾轻就熟地用自己习惯的、早已准备好的书面语言来教学。比如,讲小学语文《生命生命》一课时,肯定要涉及到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有的老师满堂都在讲有关生命的大道理。当然,道理本身是没错的,但学生能理解吗?其实,教师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他们所关心的人和事相联系,然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因为学生总是对离自己近的事物较熟悉,感兴趣,易理解。我们平时用多媒体、出示实物的方法也都是为了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这两者的道理有相通之处。

第三,教师集体效应的误导。

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才是美的语言,虽然有许多文章论及过,但是,理论与实践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教师从日常实践中获得的信息更具有直观性和仿效性。当看到别的老师也是用这种略带夸张且有点变形的语言来教学(当然还有许多别的优点),并且还受到评论者的赞赏时,便在潜意识里认为这种语言是美的。从理论上来说,教师集体效应是教师群体互动的产物,而这种在实践情境中形成的认识更具开放性,更易取得认同,更有利于储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问题还在于对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具有自然美认识不清。

第四,教师本身的语言修炼不够。

所谓语言的修炼,首先是一个文化内涵问题。一般来说,对教学内容有什么样的理解,就应该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来表达。如果理解肤浅、有偏差,甚至有错误,其语言当然就谈不上美。但是,如果理解正确了,而语言不精当和确切,甚至词不达意,或者用词生僻、费解、空洞,其语言也谈不上美。其次才是语言表达技巧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需要细心体悟和长期训练才能解决的问题,它包括对作品基调的把握,语言节奏的处理,语气的选择等等。而节奏的形成又涉及对语速、音长、音顿、音强等技巧的处理。此外,语气也集中体现了对表达技巧中各种要素的要求,比如,节奏的快慢,语言的长短、刚柔、抑扬、强弱、轻重、缓急,还要结合重音的选择和处理,停连位置的选择,音强、音色、音长等技巧的恰当。很多老师由于上述问题没有很好地协调、解决好,所以影响到语言自然美的形成。

四、如何训练语言的自然美

第一,声气运用问题。

训练语言的自然美,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前述的文化内涵、人的精神气质、情感情绪的变化等等,这里重点谈一些基本的技巧问题。

我们在说话中,如果是短句子就容易说,如果是长句子就会有气不够用需要中途换气的感觉,很难做到一气呵成,所以我们常说的声断气不断,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就要求我们平时多做一些声气的训练。

第二,理解作品,确定表达基调。

正确理解作品,确定准确的表达基调,这是对一部作品把握到位的基本要求。对作品的处理,要做到恰到好处,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阅读,提高自己对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做到准确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多学习名家对作品的表达处理。

许多名家对作品的处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著名语言艺术家姚锡娟老师,在朗读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她戴着墨镜,闭着双眼,去真正体会一个盲人在黑暗中的感觉,当她摘掉眼镜,眼前看到光明时,那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对光明的赞扬,就特别真实、自然、感人。

上一篇:浦口区中心医院乡镇卫生“务实进修”计划下一篇:安岳县卫生人才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材料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