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2024-07-24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共6篇)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篇1

科学发展到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主流,而其中最能显示“以人为本”特色的,就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自然语言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是知觉、记忆、思维等许多不同心理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一项高层次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现今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是使用自然语言同计算机进行通讯的技术。因为处理自然语言的关键是要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所以自然语言处理又叫做自然语言理解(NLU,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也称为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一方面它是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它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核心课题之一。

所谓自然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互相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系统结构。计算机理解的自然语言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口语的理解(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分析等);②书面语的理解(如机器翻译、自动文摘、信息过滤等)。下面就自然语言理解展开论述。

1 自然语言理解的层次性

语言学上对语言有这样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是语音和文字,即基本语言信号的构成;第二层次是语法和句法(合称“语法”),即语言基本运用单位的构成和组合的形式规律;第三层次是语义,即语言所要表达的概念结构;第四层次是语用,即语言与语言使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应地,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层次化的过程。许多语言学家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层次:语音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其中,语法分析又可分为词法分析和句法分析。语音分析是根据音位规则,从语音中区分出一个个独立的音素,再根据音位形态规则找出一个个音节及其对应的词素或词。词法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词汇的各个词素,从中获得语言学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汉语中找出词素容易,汉语分析难在词的切分。句法分析是对句子和短语的结构进行分析。句法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格语法、扩充转移网络和功能语法等。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词、短语等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句子中的作用等,并以一种层次结构来加以表达。这种层次结构可以是从属关系、直接成分关系和语法功能关系。语义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找出词义、结构意义及其结合意义,从而确定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或概念。语用分析,就是对语言符号与语用符号使用者之间联系的研究分析。

2 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状况

1956年以前,人们主要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1948年Shannon把离散马尔可夫过程的概率模型应用于描述语言的自动机,同时又把“熵”(Entropy)的概念引用到语言处理中。而Kleene在同一时期研究了有限自动机和正则表达式。1956年,Chomsky又提出了上下文无关语法。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规则和基于概率两种不同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诞生,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分成了采用规则方法的符号派(Symbolic)和采用概率方法的随机派(Stochastic)两大阵营,进而引发了数十年有关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的争执。1956年,人工智能诞生以后,自然语言处理迅速融入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中。随机派学者在这一时期利用贝叶斯方法等统计学原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以Chomsky为代表的符号派也进行了形式语言理论、生成句法和形式逻辑系统的研究。由于这一时期,多数学者注重研究推理和逻辑问题,只有少数学者在研究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所以符号派的势头明显强于随机派的势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提出了认知心理学,从而把自然语言处理与人类的认知联系起来。

70年代初,由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新的问题又不断地涌现,许多人因此丧失了信心,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进入了低谷时期。尽管如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依旧地研究着。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统计方法和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进展。

80年代,在人们对于过去的工作反思之后,有限状态模型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开始复苏。

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量大幅增加,自然语言处理的物质基础大幅改善,语音和语言处理的商品化开发成为可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1994年Internet商业化使得基于自然语言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抽取的需求变得更加突出。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面不再局限于机器翻译、语音控制等早期研究领域了。

从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人们逐渐认识到,仅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或仅用基于统计的方法都是无法成功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于统计、基于实例和基于规则的语料库技术在这一时期开始蓬勃发展,各种处理技术开始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又开始兴旺起来。

3 自然语言理解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自然语言理解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某些方面,有的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实用化的程度,比如根据数据库里的信息回答问题或处理事务,按照自然语言的命令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等等。但自然语言理解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文献[5]甚至认为“整个自然语言理解获得成功的例子,不过是解决了一个极为微小的积木世界的问题”。要使计算机达到人的理解力,目前在技术上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首先,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符号系统。一个人尽管可以对自己的母语运用自如,但却无法把自己母语的构成规律、意义的表达规律和语言使用的规律用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方式彻底说清楚。传统的语言学是在没有计算机参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虽然为自然语言理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但那是讲给人的,真正要让语言学知识变得在计算机上可操作,绝不是那么简单,也不能那么模糊。其次,自然语言的各个层次上都含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语音和文字层次上,有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问题;在词法和句法层次上,有词类词性、词边界、句法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在语义和语用层次上,也有大量的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内涵、外延、指代、言外之义的不确定性。语言学上把这些不确定性叫做“歧义”。歧义一般不能通过发生歧义的语言单位自身获得解决,而必须借助于更大的语言单位乃至非语言的环境、背景因素和常识来解决。人类有很强的依靠整体消除局部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常识推理能力,使计算机获得同样强大的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然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在操不同语言和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的人们之间相互影响变化。一个词、一个说法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流行起来,特殊的人群结构变化会导致新的语言或新的语言变体(如方言)的出现。这就要求理解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程序要具有对外界语言环境的应变能力。最后,自然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交流的是思想,那思想本身在计算机里的组织结构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人工智能里,这就是“知识表示”的问题。可以说,在知识表示问题上的突破,对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进展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4 自然语言理解的本质

自然语言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意味着它的形成是基于每个人所拥有的一种基本权利:自由创造语言符号和自由约定符号语义。而自然语言的“标准化”工作,则不得不以自由创造成果的自然流行为基础和前提。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语言虽然有点另类,但却是自然语言这一基本特征的有力证明。俞士汶教授曾撰文指出自然语言理解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由于自然语言十分复杂,人是如何理解语言的,怎样给“理解”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机器的理解机制与人相同,问题在于谁也说不清自己理解语言的步骤;而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机器的表现与人相同,从图灵测试可知,至少有以下四条准则可用于判断计算机是否“理解”了某种自然语言:机器能正确回答输入文本中的有关问题;机器有能力生成输入文本的摘要;机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型来复述输入文本;机器具有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的输入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文本的能力。若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这些准则并不完全符合机器自然语言理解的特点。

首先,回答问题的过程也不是对问题语句的简单理解过程。回答文本的生成不仅要“理解”问题,而且还要对储存的信息(即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进行筛选和组织。因此,问题回答不正确也不能说明机器没有理解问题。其次,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型复述输入文本,实际上是一种释义。复述表现了对输入文本的字面理解,但并不反映理解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也不能表示“意在言外”的微妙之处。理解过程除释义之外,实际上还包括一定的推理,MARGIE系统的设计者认为,人类从一个句子中所领悟到的东西,远比这个句子显式表现的东西多,即使采取一定的推理手段,仍然可能丢失某些隐含意义。推理文本反映对输入文本隐含意义的发掘,虽然这种对隐含意义的反映可能有遗失、歪曲的现象存在,但总归是对输入文本含义的理解。释义和推理对输入文本进行的信息加工是一种直接处理,并不进行补充、概括、转换语种等后续工作,输入文本的基本含义和语种没有变化。释义文本可能增加或减少输入文本的附属意义,这是由于不同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通常是难以完全重合的,即使是两个同义词,也难以做到所表达的概念完全重合;推理文本则存在遗失隐含意义、产生歧义、增加不应有的含义等问题。最后,无论是机器还是人,在生成摘要文本和译文文本时,都要在理解输入文本的基础上,对储存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它们可以用于判断机器是否理解了输入文本,但它们并不是“理解本身的直接反映,因此,不是语言理解的直接判断准则。即使在人的自然语言理解情况中,不能生成摘要文本或译文文本,也并不代表人没有理解输入文本。

人脑对自然语言的理解是在多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并不局限于语言的字面意义及逻辑关系等浅表层次,还可深入到感觉、表象层次。人脑的理解集中地表现在“悟”,是对语言的综合思考,并从思想内容上去把握语言。机器自然语言理解只是简单的字符运算处理。虽然采用了机器推理后,可表现出一定的对隐式含义的发掘,但由于其只能在字面、逻辑关系等浅表层次进行理解,并不具有“悟”的能力。

机器与人的自然语言理解层次的不同是本质的不同。虽然在思维物质的基础层次上,机器的1,0代码可近似模拟人的神经元脉冲的有和无。但由于模式和机制的不同,机器与人的自然语言理解是不同的。总体上讲,人的自然语言是以大量的感觉、印象、实践材料为基础的,这里面主要是形象概念,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语言知识是人们对自然语言规律和规则的认识,并不代表自然语言本身。机器自然语言实际上是人为地将人的自然语言中可以形式化的那部分抽取出来,并按照语言学知识制定一些规则,构造出的一种自然语言。机器自然语言的基础不是感觉、印象等形象概念的集合,而是词语概念的集合。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中,经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或“语言信息处理”这类术语来概括这些研究内容。目前理论界公认自然语言处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计算机学等等多个学科。

5 前景展望和研究意义

国内外关于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方法的研究,长期专注于“语法”层次的研究。20世纪末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单纯在语法层次上的研究不能解决问题,开始进到了“语义”的层次,最好的例子就是互联网络这几年的研究正在从WWW走向语义网Semantic Web。然而,自然语言是语法、语义、语用三者的“有机统一体”,只从语法、语义两个层次上研究也不能很满意地解决问题。语用研究的空缺已经日益阻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只有语用、语义和语法信息的研究都成熟了,才能真正通过分析获得自然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达到与人类交流对话的水平。因此,未来的趋势是要充分研究和利用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实际上,走向语法—语义—语用三位一体的层次是必然的出路,语用作为自然语言中体现效用价值的因素不可能因为困难总被回避,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面对的时候了。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可处理的自然语言文本数量空前增长,面向海量信息的文本挖掘、信息提取、跨语言信息处理、人机交互等应用需求急速增长,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必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处理技术的自动化愈来愈显得紧迫。人类历史上用语言文字形式记载和流传的知识占到知识总量的80%以上。据统计,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用于数学计算的仅占10%,用于过程控制的不到5%,其余85%以上都是用于语言文字和信息处理的,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价格的降低,这一趋势还在增大。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和每年所处理的信息总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自然语言(汉语)处理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学科,是我国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可以这样说,汉语自然语言理解作为中文信息自动化处理的关键技术,每提高一步给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国家安全所带来的效益,将是无法用金钱的数额来计算的。反之,如果落后了,不管是落后于国际水平还是落后于现实需求,后果都是严重的。

6 结束语

在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的实践中,研究者虽然认识到计算机的“自然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但仍希望电脑能达到人脑对自然语言理解的水平,其中“知识表示”问题就典型地反映出这种矛盾状况。人们至今不能确定,计算机究竟应该储存多少常识和专门知识,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自然语言理解水平。机器自然语言理解本质界定的不明确性是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存在颇多分歧的问题之一。因此,要真正达到机器完全理解自然语言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摘要:为了解决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问题,产生了自然语言理解这一研究方向。文章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的一些特点和发展状况,并归纳了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信息技术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篇2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理解,是听不见的语言,但却是沟通人与人心灵最好的语言。

――题记

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竟引发了场战争。我专心致志的低头用铅笔把语文书上的插画都画上了黑狗。当填完最后一块空隙时,我急忙抬头看看老师的位置,前排蔡那黝黑的侧脸,我失神地望着。

“二黑子,二黑子”我灵光一闪,哑然失笑。

这时,漆黑的眼珠转过,显然我是被发现了。不久,“二黑子”这个词就传遍了全班,成了蔡的代号。

“二黑子,帮我把”这时,一本书向我砸了过来,“黑狗”那页翻了出来。

“你过不过分啊?”蔡面目狰狞,向我呵斥道。

“我怎么啦!”面对露骨的斥责,我打着“太极”。

“你这是对我的侮辱,再说一次,小心我揍你!”他冷冷地丢下这一句话。

“二黑”

远远望去,两人扭打在一起,引起了路人的.关注。

回家之后,心中很是不快,虽然把蔡打的落荒而逃,但总觉得不舒服。为什么我们要打架呢?

我想起了《非诚勿扰》电影的开头部分,葛优手握着一个“高科技产品”,名曰“分歧终端机”,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圆柱体,两人同时把手放在里面,用石头剪刀布来解决分歧。看上去,这是一个荒唐的事情,但想起来是无奈之举,人人为己,自然有时双方找不到公正点。于是争议、矛盾、斗争接踵而来,语言沟通无效就引来了战争,实际上沟通无效是指没有接纳对方的观点。这看似简单的小要求也许难比登天,也许到我们毕业也解决不了吧。

第二天,我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学校,老远看到蔡的背影,怕是免不了冷战,我心里哀叹着。没想到蔡先回了头,他摸了摸鼻子上的伤,瞪着我,眼神有些复杂。

“我原本想扁你一顿,打的越激烈越好。”

我原想当即反击,但很识时务的没张嘴。

“以前有次我被欺负,是你帮我的。“

“那是因为以旁观者的角度,你很可怜,而且你的对手实际上是两个软蛋而已,解决他们轻而易举。”当然,这句话我也没说。

“所以,我认定了你是和我开玩笑,是我自己太较真了”他眼里已经闪现出泪花。

他的态度让我大吃一惊,我也不好意思的承认了错误,“是我不好,不应该乱叫外号。”

“我就知道你不是故意的,都怪我昨天冲动。”他终于哭了,两滴泪珠从他脸上滚落,就像美丽的珍珠。

洒落的珍珠震撼着我,这件事就这么圆满结束了吗?

这一切来的太快,还未来得及品尝便匆匆离去。于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细细回味着,当初我说了那些话又是怎样的情景?内心放下执拗,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想想,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就像葛优说的:“若能彼此理解,就没有什么中东战争,以巴冲突了。”

离散线性卷积的理解和计算综述 篇3

在交通运输和车辆工程等专业开设有《汽车测试技术》、《汽车拖拉机试验学》和《发动机测试技术》等课程, 其中均含有信号调幅和滤波等相关知识[1,2]。调幅是在时域上将调制信号与载波相乘, 在频域是二者频谱的卷积;滤波是在频域上将原始信号频谱与滤波器频谱函数相乘, 而在时域上将二者进行卷积。而目前这些教材专门针对卷积的讨论较少, 而要深刻掌握这些卷积的实际应用知识, 就必须对卷积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作较深的理解。卷积有连续信号卷积和离散信号卷积, 二者的原理相同, 区别是前者为连续信号积分, 而后者是离散序列的求和。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卷积概念、计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从离散线性卷积角度, 总结和分析了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和滤波两种不同角度的理解;目前大部分教材讨论卷积的计算时, 均是依据卷积计算公式本身[3], 本文再从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角度, 对文献[3]中算例进行卷积计算, 并和文献[3]中的按卷积公式本身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验证此方法的正确性。

1 系统输入输出关系角度的理解

一个序列x (n) 可以表示为单位抽样信号δ (n) 及其所有位移的线性组合, 即x (n) 在各个时刻k处的“抽取值”之和, 如式 (1) [3]。

若一个离散线性系统对单位抽样信号δ (n) 的响应是h (n) , 由于离散系统为线性, 满足齐次性, 则其对输入x (k) δ (n) 的响应为x (k) h (n) ;由式 (1) 可知, 输入x (n) 是所有k时刻的x (k) δ (n-k) 之和, 可得到该离散系统对输入序列x (n) 的响应为式 (2) , 即输出y (n) 是输入序列x (n) 在各个k时刻的“抽取值”x (k) 与相应的单位抽样响应h (n-k) 的乘积之和[3]。式 (2) 即为x (n) 与h (n) 的离散线性卷积x (n) *h (n) , 这样就从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角度解释了离散线性卷积。

2 滤波角度的理解

对于时域离散信号x (t) , 其频率为f;设采样时间为Ts, 得到时域离散信号x (n) , 频率为fs。考察时域离散信号x (n) 的滤波, 滤波时间函数 (滤波因子) 为h (n) , 滤波输出为y (n) , x (n) 、h (n) 和y (n) 的频谱分别为XTs (f) 、HTs (f) 和YTs (f) 。对信号x (n) 的滤波就是在频域将XTs (f) 和HTs (f) 相乘, 得到YTs (f) , 然后对YTs (f) 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就可以得到滤波后输出y (n) 。则离散线性系统的滤波过程可以描述为[4]:

将Ts归一化为1, 则得到式 (3) :

由于离散线性卷积的可交换性, 即y (n) =h (n) *x (n) =x (n) *h (n) , 所以式 (3) 与式 (2) 相等, 均表示x (n) 与h (n) 的卷积。从以上分析可知, 滤波是信号与滤波因子在时域的乘积, 而在频域是对二者频谱进行卷积, 这就从滤波角度对卷积进行了理解。

3 卷积的计算方法

对于离散线性卷积, 大部分教材均按照式 (2) 和式 (3) 中的一个来进行计算, 二者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以式 (2) 为例, 其计算步骤是先将h (k) 翻转得到h (-k) , 再进行移位, 将每次移位后的h (-k) 与x (n) 重合的采样点分别相乘再求和, 得到y (n) 的一个采样点的值, 然后不断移位和重复上述的相乘与求和过程, 最终得到y (n) 的所有采样点的值[3]。这是从式 (2) 和式 (3) 的数学公式的角度来进行计算, 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卷积的计算方法, 下面将从系统输入输出关系角度理解上来分析卷积的另外一种计算方法。

从式 (1) 推导出式 (2) 的过程中利用了线性系统的齐次性, 所以, 在式 (2) 中, 对于每一个确定的k时刻, x (k) 为定常数, δ (n-k) 是δ (n) 移位k个采样时间单位得到的序列, 将x (k) 与δ (n-k) 的乘积x (k) δ (n-k) 作为输入, 最后将各个k时刻得到的输出x (k) h (n-k) 求和, 即得到y (n) 。按照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理解, 将各个采样时刻k的定常数x (k) 乘以h (n) 的移位序列h (n-k) , 得到k时刻的输出序列x (k) h (n-k) , 然后将各个k时刻得到的输出序列在各个采样点进行叠加求和, 则实现卷积计算y (n) =x (n) *h (n) 。

在文献[3]中的例1.6.1中, 按照式 (2) 的数学公式本身进行了直接计算, 原始题目为:令h (n) ={h (0) , h (1) }={1, 1}, x (n) ={x (0) , x (1) , …, x (3) }={1, 2, 3, 4}, 试求x (n) 与h (n) 的卷积[3]。这里利用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理解方法进行计算, 由于序列x (n) 的采样点范围是n=0~3, 所以分别令k=0, 1, 2, 3, 可得各个k时刻的输出序列x (k) h (n-k) , 如图1各图中的粗实线实心圆头所示。

当k=0时, 得序列:y0 (n) =x (0) h (n-0) =1×{1, 1}={1, 1}={y0 (0) , y0 (1) }, 如图1a;

当k=1时, 得序列:y1 (n) =x (1) h (n-1) =2×{1, 1}={2, 2}={y1 (1) , y1 (2) }, 如图1b;

当k=2时, 得序列:y2 (n) =x (2) h (n-2) =3×{1, 1}={3, 3}={y2 (2) , y2 (3) }, 如图1c;

当k=3时, 得序列:y3 (n) =x (3) h (n-3) =4×{1, 1}={4, 4}={y3 (3) , y3 (4) }, 如图1d。

在图1中得到各k时刻的x (k) h (n-k) 各序列中, 将相同采样点的值加起来, 作为卷积输出y (n) 的在这个采样点上的值, 可得到y (n) ={ (0) , y (1) , y (2) , y (3) , y (4) }={y0 (0) , y0 (1) +y1 (1) , y1 (2) +y2 (2) , y2 (3) +y3 (3) , y3 (4) }={1, 3, 5, 7, 4}, 对比文献[1]中的计算结果, 二者完全相同, 从而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4 结束语

总结和分析了离散线性卷积在输入输出关系和滤波两个角度上的理解, 并从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理解方法上计算卷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计算卷积, 将会帮助学生对卷积及其应用知识的牢固掌握。

摘要:总结离散线性卷积的两种理解方法 , 分析了基于系统输入输出关系角度理解的卷积计算方法 , 并以算例的形式, 和按公式本身进行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验证了其正确性。对离散线性卷积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计算, 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该知识点。

关键词:信号,卷积,输入输出关系,滤波

参考文献

[1]李杰敏.汽车拖拉机试验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唐岚, 李涵武.汽车测试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胡广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研究概况 篇4

【内容提要】抑制是语言理解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加工机制。该文简要介绍了语言理解中抑制的概念、分类和有关抑制机制的建构―整合模型、结构建构框架等理论;同时,概括介绍了对语言内部无关或不适当信息干扰的抑制、对来自语言外部无关信息干扰的抑制以及跨通道语言理解过程中有关抑制的研究。

【摘  要  题】理论研究

抑制是大脑的一种重要功能,它调节着人的认知和行为。抑制也是语言理解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加工机制。有关语言理解的研究,过去强调心理表征的建构,并且用有关概念的激活扩散,无关信息去激活来说明这种建构的过程。去激活中尽管包含了抑制的思想,但对抑制机制并未加以实质性的说明。目前,人们开始关注抑制在语言理解中的加工机制即抑制是如何进行的,有何特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进而关心抑制和激活这两个过程在语言理解中的相互关系。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篇5

要想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就必须准确地理解语言。不仅理解字面意思,还要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语;不仅要理解文字表达的思想,还要理解表达形式的妙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每课的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地理解语言之义、运用之妙。那么,究竟该理解些什么,怎样理解?下面谨结合自身教学教研经历,谈谈肤浅看法。

一、词语

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言理解的重点。学生没学过的词语,已接触但理解、使用不正确的词语,体现课文中心的关键词语,使用贴切、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多义词、近义词、成语,都是教学中应该理解的重点,低年级更是如此。如第一册第六课《小小的船》中的叠词“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第八课《树叶》中的动词“长”“落”“漂”“飞”;第二册第五课《春天的色彩》中表颜色的ABB式叠词“蓝湛湛”“碧澄澄”“绿茵茵”;第三册第十三课《征友启事》中的“同”“跟”“陪”“和”“一起”与“或者”;第八册二十二课《语言的魅力》中的四字词语“衣衫褴褛”“头发斑白”“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

究竟怎样理解?一要体会情意,二要体会表达妙处。

先说体会情意,既要理解字面意义(即王建华教授所说的语言意义),又要体会背后的深层意义(即王建华教授所说的语用意义)。如第一册《小小的船》中“月儿”“船儿”,表面是指月亮、小船,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浓浓的喜爱之情。第十二册《穷人》中的“熬”一词,本义是指用微火煎炒至干,在文中指艰难地度过,体现了渔夫的坚忍。

再说表达妙处,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当、形象、生动。精当,是指言论、文章精确恰当,用词造句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指语言意义准确,《少年闰土》“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中“挂”与“轮”,《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嵌”,《邮票上的齿孔》中的“发现”“发明”与“发生”。另一方面指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恰当,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中的褒义词与贬义词,《花边饺子里的爱》与《秋天的怀念》中“妈妈”“母亲”两个词语的语体差别。

形象,是指运用语言所描绘的人、物、场景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语言的魅力》中“衣衫褴褛”“头发斑白”的形态感,《山村的早晨》中“揉着”“舒展”的动态感,《火烧云》中“葡萄灰”“茄子紫”“梨黄”带来的色彩感,《江畔独步寻花》中“流连”“自在”“恰恰”的音韵感。

生动,就是指语言运用力求新鲜、活泼、富有变化,让“死”的东西“活”起来,让“静”的事物“动”起来。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铺”,《雨后的森林》中的“爬”“枕”“滴”,《笋芽儿》中的“钻”“挺”。

理解词语意义,通常采用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利用字典词典、反复诵读、语素分析的方法。如联系生活理解“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中“挂”与“轮”的准确,联系图画中的蓝天理解“蓝湛湛”;联系上下文理解《詹天佑》的“杰出”“要挟”,《狼牙山五壮士》的“战士”“壮士”;联系已学过的词语理解《掌声》的“骤然”;运用语素分析理解《九色鹿》中“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无忧无虑”;运用反复诵读、细细揣摩的方法理解《暮江吟》中的“铺”……

体会表达妙处,通常采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去词比较、换词比较。如《心中那盏灯》中描写父亲磨制冰灯细节的“捂”字能否换成“摸”、父亲用冰冷的双手为“我”“掖”被子的“掖”能否换成“盖”“铺”,进而体会用词的精确。

二、句子

句子是话语交流的基本单位,准确理解句子是语用的基础与前提。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第一、二、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第三条阐述的都是理解词句的要求。具体说来,第一学段着重理解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语意,第二、三学段着重理解结构突现的、含义深刻的、富有表现力、表现中心的、地位重要的句子,尤其对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异构变式句,含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反复修辞格的句子要给予充分关注。对重点句子,通常采用句式比较方法,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体会句中蕴含的情意,最后领悟表达妙处。

比如,声音时刻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因为其抽象性,稍纵即逝,所以很难描写,但六年级上册的《怒吼吧,黄河》一课中的声音描写却很出色。究其原因,一是运用比喻修辞,二是采用“声音+时而+特点(四字短语)+心理感受+好像+事物(生活场景)”的句式。如何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奥秘呢?笔者曾设计了“读-画-品-悟”的教学过程。读,是指自由地朗读描写光未然朗诵声的句子;画,是指分别用“_”“△”画出描写声音特点、心理感受的词语,用“”画出联想到的事物或场景;品,是指边读边思考,作者分别把朗读声比作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打比方?悟,是指领悟表达秘妙,让学生明白:用熟悉的事物或场景来比喻朗读声,使得抽象的声音变得可视、可触,语言自然就会形象、生动。

又如,六年级下册《船长》一课广泛地使用短句描写“玛丽”号巨轮遇险时的场景、船长的命令以及他与大副的对话,突现人们的惊慌与船长的沉着与果断,课文最后两句话用长句叙述船长的因公殉职。为了引导学生体会长句短句的妙处,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画一画,船长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读后交流:船长的哪一道命令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A.品味船长下达的第一道命令。

①船长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一道命令的?PPT出示课文片段,学生齐读。

②这样的场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虽只有四十二个字,却字字让人惊心。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停留文字上,数数每句话字数,你们发现了什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④点拨:人们紧张、激动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说话会短促,因此作者所写的话也应短促。这里大量使用短句,就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玛丽”号遇险时可怕、紧张的场面。

B.交流后几次命令。

①第二道命令之前也有对话,老师把这段对话已作了改动(出示PPT),读一读,可以吗?

②点拨:人物的对话要符合当时情景。此时时间万分紧迫,情况万分危急。只有运用短句,才能再现情况的危急、船长的果断与魅力。

(3)一段对话,两次命令,船长就将一场可能船毁人亡的大灾难控制住了。可他却随着轮船徐徐沉入大海。“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能改成“透过薄雾,人们看到,雕像沉入大海”吗?

(4)点拨:船长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人们敬佩他但又万分悲痛,此时气氛凝重,所以不再如,“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中的一句话。从语法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病句。但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它缺少谓语是一个异构突现的句子,是作者巴金看到独木成林、生机勃勃的大榕树时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话语,表达的是自己的惊喜、赞叹之情。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它的妙处的:①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②既是病句,我们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是一棵美丽的南国的树!)。③读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想想哪一句好?为什么?④点拨写法:说话、写话时可采用不同普通句子的结构来强调语意,突出情感。

三、段落

积句成段,积段成篇。段是由句迈向篇的一级语言组织形式。段是中年级阅读、习作教学的重点,三年级侧重于自然段,四年级侧重片段。掌握常用的总分式、顺承式、并列式、因果式、转折式构段方法,是三、四年级学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基本的构段方式,体会其妙处,进而灵活迁移。

在三年级上册《吹泡泡》第三自然段里,作者冰心按照顺承关系运用准确的动词描写了儿时吹泡泡的欢乐情景,其顺承关系的构段方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表达技巧。如何理解这一构段方式并体会其妙处呢?一位老师设计了基础而实在的过程:①数数:这段话共几句?②说说:每句话写什么?③想想:这四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④画画:画出第一句里表动作的词语。⑤换换:这些表动作的词语可调换顺序吗,为什么?⑥点拨写法:事情发展、活动进展、自然现象、动植物生长都有自己的顺序,如果我们按照事情、事物本来的顺序来组句成段,条理就会很清楚。

再如,《鲸》的4~7自然段分别从吃食、呼吸、睡觉、繁衍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这是非常明显的并列式片段。笔者曾这样引导学生体会:①4~7自然段分别写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概括?②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③四个自然段的顺序可以打乱吗?如先说呼吸,再写吃食,然后写睡觉,最后写繁衍?④点拨写法:一个意思可以用多个自然段来表述,内容如果没有主次之分,谁先写谁后写都可以。

四、篇章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与人口头交流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书面交际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一言概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能运用语言文字说、写简单的文章(话语)。要会写文章,就必须掌握基本的选材组材、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等技巧,了解各种文体基本的表达特点,而这些技巧就应从作为“例子”的课文中、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获取。

《孔明借箭》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最突出的写作特色就是运用语言描写与精当的神情描写来刻画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写作技巧,一位老师设计了步步踩实的教学过程。

(1)课文主要讲周瑜和孔明之间的博弈,语言描写特别多,共有四十三处,其中很多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这一句(PPT出示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齐读之后,发问:除了语言描写,它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板书:神态描写)

(2)对周瑜的语言描写在文中共有十二处,还有几处的提示语中也有神态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

A(PPT出示)

①周瑜为什么“大惊”?联系上下文说一说。②有感情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③点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瑜———心胸狭窄。

B(PPT出示)

①这里“大喜”是喜笑颜开的意思吗?②此时他会想什么?我们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活动(PPT出示说话句式)。

③引读:奸计得逞,于是暗喜———(全班接读原句)。④点拨:从这可见周瑜———嫉贤妒能。

C(PPT出示)

①运用“一读二品三谈”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②全班交流。

(4)点拨:“大惊、大喜、大疑”是文中对周瑜的神态描写,仅仅六个字就把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骄傲自负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事序、时序、空序、物序、逻辑顺序是常见的五种表达顺序。相对于外显的事序、时序、空序、物序而言,文章的逻辑顺序非常隐蔽,难以发现,但它又是使用广泛的表达顺序,学生必须要掌握。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表达上的逻辑顺序及它的妙处呢?一位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就处理得很巧妙。

(1)同学们,读懂了课文内容,我们再来探究文章的语言形式,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先找出两个小孩各自所说的话,再想想他们说话的思路怎样,最后想想这样说话有什么好处。

(2)学习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观点+理由,说话有理有据)

(4)(PPT先后出示两个小孩所说的话)全班分两大组朗读,指导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

(5)师小结:在平常的交流中,如果要对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应先阐明自己的观点,再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说话,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要紧扣语言形式,重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吸引读者,要“坚决与那种深挖人文主题的语意型理解说拜拜”。唯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可能真正实现“阅读学写法,习作用写法”的理想,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 篇6

益贫式增长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 它关注经济增长、不平等和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1]国际上对益贫式增长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开始盛行, 许多学者对该领域积极探讨, 其中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本文对益贫式增长的定义、思想及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归纳和梳理, 并进行简要评述。

一、对益贫式增长定义的讨论

国际上对如何定义益贫式增长有很大争论, 大致可归为两类:绝对益贫式增长和相对益贫式增长。[2相对益贫式增长认为穷人收入的增长率超过平均收入增长率的增长才是益贫式增长, 换句话说, 增长偏向于支持穷人, 穷人的收入增长超过了平均水平, 不平等 (至少是在穷人和非穷人之间) 必定下降, 这种不平等的减少对穷人来说具有内在价值, 他们的福利不仅依赖于他们自己的收入, 还依赖于与社会其他人之间的差距。

就绝对益贫式增长而言, 有两种不同的“绝对”。一种是要求穷人的绝对收入高于平均收入 (或者富人收入) 的“强绝对”益贫式增长。根据White和Anderson (2000) 的实证研究, 要达到这个要求相当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是, 这个定义最近得到了一些支持, 部分研究者认为, 如果过多考虑相对益贫式增长, 只关注相对收入不平等, 可能会忽略绝对收入不平等的扩大。[3]

另一种“绝对”是大多数政策讨论关注的重点, 它认为益贫式增长就是穷人的增长率大于零, [4]称之为“弱绝对”益贫式增长。Ravallioon和Chen (2003) 认为, 如果增长能够降低Watts贫困指数, 那么这种增长就是益贫式的, 这样关于贫困减少的所有问题最终归结为穷人的收入增加, 而不是与非穷人收入增长的对比。

对弱绝对、相对和强绝对益贫式增长具体含义的区分可以用一个表格直观反映 (见表1) 。

资料来源:OECD发展中心第246号文件。

最开始, 某个国家处于一个初始状态, 穷人人均挣100美元, 富人人均挣500美元。

第一年, 穷人的收入增长了3%, 而非穷人的收入增长了2%, 这种增长在弱绝对和相对意义上是益贫的。

第二年, 穷人的收入增长了1%, 非穷人增长了10%, 则增长仅在弱绝对定义下被称为益贫的, 它说明增长的成果很难惠及穷人。

第三年, 穷人收入增长6%, 而富人增长9%, 与第一年对比显示了弱绝对定义的优点, 穷人有着比第一年更高的收入增长, 称这种情况为弱绝对益贫式增长, 相反, 这种情况在相对定义里称为“反贫困” (用这个定义第一年较低的增长率被称为益贫) 。

第四年, 穷人不仅享受了收入增加的好处, 而且他们的绝对收入增加额超过了那些非穷人 (20对15) , 这种情况是弱绝对、相对、强绝对的益贫式增长, 因为在绝对意义上穷人获得的收益比富人多。考虑到这样的状态要求穷人的收入增长率是18% (与非穷人收入的2%相比) , 因此这描述了实现强绝对益贫式增长是多么的困难。

第五年, 收入下降, 富人下降的比例 (绝对数) 比穷人多, 这种情况不能称为弱绝对益贫式增长, 在相对意义上 (或者是在强绝对意义上) 可以称之为益贫式增长, 或者说是一个益贫式收缩, [5]这种情况更好地说明了相对的概念不总是包含弱绝对定义。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 不同概念的内涵实际上集中在三个中心问题上。

第一个问题, 我们关心的是穷人的绝对收入变化还是不平等本身, 如果是后者的话, 益贫式增长的弱绝对概念就没什么意义。

第二个问题, 经济增长和不平等减少之间是否具有权衡替代的关系。即使我们仅关心穷人的绝对收入, 相对的概念也具有优点。收入不平等的下降加速了贫困的减少, 但是有可能被伴随着这种不平等下降的任何增长的下降所抵消。基于这一认识, 相对定义存在的意义将取决于增长和不平等减少之间是否具有权衡替代的关系 (高速增长是以高度的不平等为代价, 不平等的降低伴随着增长的下降) 。如果这种权衡替代的关系不存在, 就有办法降低不平等而不损害平均收入增长 (甚至提高) ;如果这种权衡替代的关系存在, 即不平等下降是以经济增长下降为代价的, 相对益贫式增长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不平等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增长下降 (因此贫困下降速度更慢) 。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政策的使用。当研究者仅关心贫困下降的速度时, 弱绝对益贫式增长是有意义的, 但是当研究者希望判断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所提供的机会是否对穷人更有益时, 使用相对益贫式增长的概念更加合适。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各国政府在寻求实现益贫式增长的有效路径时, 应充分考虑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 应思考过早强调公平是否会影响效率 (即增长) , 进而对脱贫产生相反的作用, 即减贫的时段性和可持续性。相关政策应从经济发展前期关注绝对益贫式增长在某一时期之后转向相对益贫式增长。

二、益贫式增长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益贫式增长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Chenery和Ahluwalia (1974) 的“增长中的再分配”模型可以被认为是整个益贫式增长讨论的开端以及“涓滴假说”批判的顶点。Chenery (1974) 等人的研究报告《增长中的再分配》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历程, 认为在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穷人获得的好处很少或者是没有获得好处, 而另一些国家则相反。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化发展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 他们在这一阶段减贫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收入不平等在上升。Chenery (1974) 等人在研究中提出的“增长中的再分配”思想与近年来的益贫式增长的思想类似。他们认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 由于第一产业和工业中相对较小的现代部门产出增加较快, 收入分配会变得更加集中, 随着经济继续增长, 增长所带来的收益会在更大的范围扩散, 但是由于穷人不能获得土地、资本、教育和其他公共资源, 大量劳动力没有任何技能, 无法就业, 穷人的收入增长受到限制。Chenery等人提到在增长过程中这种收入分配集中的加剧趋势并不是必然的, 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 通过提高教育和对劳动力快速增长的需求以实现现代部门就业的增加, 土地的再分配和公共支出的增加会直接抵消穷人最初的不利状况, 而政府所采取的能够使目标群体受惠的积极的政策工具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 减贫成了国际中心议题, 世界银行1990年的世界发展报告认为, 华盛顿共识政策 (1) 无法解决贫困问题, 而华盛顿共识中所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了经济的过度收缩, 经济没有实现快速增长, 穷人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该报告提出了减贫的三大策略, 即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改进的社会服务和安全网。它强调增加穷人的财产、就业和收入, 让穷人参与到经济增长过程中, 重视劳动密集型增长和小农户农业。报告认为如果经济增长能够充分利用穷人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那么经济增长对减贫的效果会更好。世界银行2000/01世界发展报告再一次强调减贫, 与1990年的报告类似, 世界银行对全球贫困开出了三个处方, 即机会、安全和赋权。机会主题与1990年报告中的改进社会服务 (对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 有很多共同点。安全主题与1990年报告中的社会安全网有很多共同之处。[6]虽然在这次报告中没有提到“益贫式增长”这一名词, 但是它强调了增加穷人在经济增长过程的机会, 而这些穷人通常是被排斥在市场之外的。世界银行保留了华盛顿共识中的不少老议题, 但是补充了贫困监测和分析、扶贫目标、效率和资源流动的公平性、效率和公共支出的公平性。Maxwell (2001) 称之为“新新贫困议程”, 它与华盛顿共识相比更加务实, 包括了增长、健康和教育的社会服务、安全网、良好的管理。

1997年英国国际发展白皮书中首次出现“益贫式增长”这一术语, 随后它相继出现在1999年亚洲开发银行报告、2000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益贫式增长盛行的初期,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要实现快速减贫, 快速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不平等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而21世纪初期新的跨国分析表明, 快速的增长对贫困减少起到的作用最大,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增长对贫困减少起到相同的作用, 因为增长的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比较关注哪种形式的增长模式对穷人更有利, 什么样的政策能够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贫困减少。

在21世纪初, 随着一系列关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的跨国宏观经济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正统的发展经济学家尤其是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对以下观点达成一致: (1) 持续的经济增长总体上能够降低贫困, 总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决定贫困下降程度的主要因素; (2) 较高的收入不平等将会降低增长对减贫的影响, 而较低的初始不平等会带来随后较高的增长; (3) 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比其他国家更好, 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模式对穷人十分重要。

在关于益贫式增长的讨论中, 人们普遍强调益贫式增长是“扩大穷人的机会和提高穷人的能力, 以便穷人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7]而实现益贫式增长则需要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以及确保穷人能够在经济增长中得到机会的政策, 这一点在许多分析中不断被强调。[8]总体来说, 益贫式增长的思想认为, 即使是在总体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情况良好的国家, 也会有相当比例的穷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被边缘化而无法逃脱贫困, 因此经济增长对减贫是必要的, 但合适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样重要, 我们需要发现哪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穷人更有利、对减贫更有利, 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实现这种增长模式。

三、益贫式增长的理论基础——增长、不平等和贫困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们跨国和跨时间的实证研究表明, 经济增长、不平等和贫困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 收入分配的变动太小、太慢, 不能依赖它实现显著的贫困下降, 减贫的主要力量仍在于经济增长。这一点在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如Kraay (2004) 认为, 在贫困的短期变动中, 大约有70%的变动由平均收入的增长解释, 在中长期贫困变动中, 大约97%的贫困发生率的变动由收入增长解释。此外, 当贫困发生率转向贫困深度时, 增长对减贫的相关性下降。

Lopez (2008) 总结了学术界关于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之间的关系的一致看法:增长是贫困下降的基础;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的改善, 与增长本身相比, 更有利于减贫;高度的初始不平等阻碍贫困下降;贫困本身有可能成为减贫的障碍。假如经济增长不以收入分配的恶化为代价, 那么穷人就有可能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

益贫式增长的概念根源于试图将较快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不平等相结合的努力, 它认为合理的益贫式增长战略应该同时关注经济增长和和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 这个认知来自于经济学家对增长和平等之间权衡替代关系的讨论。但是学术界对增长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看法。争论增长和不平等之间的权衡替代关系有很长的历史了。在1955年的文章中, Simon Kuznets发现了基于国家跨部门的人均收入和不平等之间的的倒U模式:当人均收入上升, 不平等状况先恶化然后改善。主要的驱动力被认为是由于劳动力从贫穷而又低效率的传统部门转移到更有效率和差别大的现代部门所发生的结构变动。这种看法得到许多研究支持。[9]但是如果用高质量的单个国家的数据检验, 库兹涅茨倒U曲线则面临着挑战。比如, Fields (1989) 、Oshima (1994) 、Deininger和Squire (1996) 对假说进行了广泛的检验, 找到了对单个国家不存在倒U曲线的证据。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 很少有证据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会导致不平等的上升。实际上, 国家内部的不平等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十分稳定的, 这给库茨涅茨假说的验证留下很少的余地。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尤其是到90年代,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平等上升了 (至少是轻微的) 。一些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 不平等上升是高增长国家的一个明显特征, 如越南、中国、乌干达、孟加拉共和国, 而不平等下降的国家增长缓慢或是负值, 如赞比亚、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 这些研究很含蓄地认为高速增长的代价是高度不平等。[10]如果在不平等上升的国家减贫步伐加快, 那么这个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但是其他的研究对此提出质疑, 特别是Ravallion (2005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70个发展中国家的样本表明增长和不平等变化之间没有重要关系, 增长不一定以收入分配的恶化为代价, 这样穷人就有可能从经济增长获得受益。

通过对经济增长、不平等和贫困的关系长期的研究, 目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贫困下降的基础, 从理论上讲, 经济增长似乎与不平等没有关系;与增长本身相比, 增长伴随的收入分配的改善更有利于减贫, 高度的初始不平等阻碍贫困减少;贫困本身有可能成为减贫的障碍。[8]上述关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不平等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为益贫式增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既然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不存在权衡替代关系, 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可能伴随着收入不平等的下降, 那么益贫式增长的概念就能成立, 合理的益贫式增长战略应该同时关注经济增长和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 以实现有效减贫。

四、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价

国际上对益贫式增长的研究时间不长, 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对益贫式增长内涵的理解不同, 对如何定义和测度益贫式增长也存在争论, 但是目前已经能够形成基本的、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国际研究机构和众多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益贫式增长实践和理论的长期探讨, 在益贫式增长的实现路径、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共识。[3]

上一篇:协同分析技术下一篇:绿地规划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