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然化(精选7篇)
人的自然化 篇1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从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进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 人类用新石器代替旧石器、用铜器代替石器、用铁器代替铜器、用水车帮助灌溉、用纺车帮助织布, 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都印证着人类社会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现代,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实践能力之间的关联显得尤为突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类用机械能 (蒸汽、石油、电和原子的能源) 替代生命能 (动物和人的能源) 以来, 科学技术就一路高唱凯歌, 拓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间。射电望远镜、雷达、卫星及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与利用, 使人的视力不仅能穿越银河系, 望向宏远的外太空, 而且还能深入到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宇宙飞船和深海潜艇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发达的交通和便捷的现代通信, 使人类不再惧怕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 能够轻松地越出地区、越出国界, 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克隆技术的发明、无性生殖技术的兴起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 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复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够逃脱成为科学技术对象的命运。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作用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 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一切。在科学技术的佐助下, 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心态逐渐膨胀, 欣欣然以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 甚至对曾经依赖和恐惧了几千年的大自然无所顾忌了, 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肆无忌弹的掠夺, 科学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 在浩瀚宇宙中, 人类真的能凭借科学技术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吗?看看人们越来越麻木的表情, 越来越颓废的情感, 越来越丧失的肌体机能;看看那些越来越古怪的病症;看看周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就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的,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由人创造又独立于人, 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把人类推向了情感和肌体机能崩溃的边缘和家园毁灭的悬崖。
二、科学主义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异化作用
所谓异化, 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 分裂出它的对立面, 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来说, 就是某种事物不幸沦为自己的对立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 获取能量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 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 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 以及社会环境的扭曲, 人类自身精神、肉体的病态等。异化在自然、社会与人生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要克服异化, 超越异化, 真正做到“人不为物所役”, 在现代社会还是很不容易的。
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以范畴、定理、定律、法则等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讲, 科学本身不规定自己的使用目的, 它是价值中立的, 我们无法用价值判断来判断科学的价值。技术是一种操作体系, 它往往是一种机械或某种装置, 它凝聚着技巧、技能、知识, 也凝聚着人们的目的。人们用科学技术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学主义对科学作形而上的理解, 它更多地表现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说, 科学主义把科学泛化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东西, 并相应地将科学引申为构造的原理。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 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的规定性, 而这种规定性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学主义者的视野里, 科学是被泛化的, 科学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化了。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 也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而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运用科学、研究科学、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一种精神, 如公正、客观、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等。所以, 我们反对、批判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对、批判科学和科学精神。我们所反对、批判的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
当代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归根结底是由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其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 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产品, 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 也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认识与运用, 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肌体机能的丧失, 甚至是人类物种的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给人类带来一块新天地, 然而, 在这块新天地中, 人类却发觉他们所得甚少, 所失甚多。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是“不健全的、病态的”, 而病态社会的根源则在于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的发展。要促成一个健全的社会, 首要的是实现科学技术的人道化。爱因斯坦曾在一次讲演中表达了他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惶恐:“在战争时期, 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 科学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海德格尔毕生都在反思科学技术。他认为, “现代科学技术并非人们所想象的是人所能够把握和驾驭的, 就当代的现实而言,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人们不可控制的力量, 而且相反, 是人无处不受现代技术的统治”。在海德格尔看来, “西方技术世界中的人完全囿于技术的框架, 满脑子都被技术的利益与效用所塞满, 只知道一味地关心科技的利益与效用, 把开花的树砍倒, 以供科技之用, 把天然的语言变成形式化的语言, 他们的脑子中再也没有空隙之处来容纳事物和世界的四重性, 来接受人类的诗意般的居住, 来思考保护自然的地球, 他们完全冲昏了头脑, 他们太骄傲和满足于科技的成果, 他们不冷静, 不虚心, 不虚怀若谷, 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自然, 不能正确对待技术世界中的重大缺陷与危险”。他主张“重新体察”天道, “运用技术的力量去克服由技术的发展而给人带来的弊端”。悲观主义学派, 如以“罗马俱乐部”的米都斯为首的一些学者, 为了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提出了“零增长”的方案, “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 向均衡目标前进, 而不是增长”。乐观主义学者博特金则提出, “必须把目标放在开发人们潜在心灵最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面, 以使事态发展最终得到控制”。马克思也曾精辟地指出,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 使劳动更具成效的神奇力量, 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 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了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我, 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
众多关心人类命运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 怀着对人类的深深忧虑, 纷纷对科学异化大加指责。笔者认为, 异化的产生是由于人类无视自身的局限性, 把自己片面的主体性发挥至极的后果。正是异化的现实给沉浸在“王者”幻梦中的人类敲响了警钟。它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用噩梦一样缠绕着人类的原子武器, 用大机器作用下逐渐枯竭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和频频灭绝的生物物种等警醒着人类。在浩瀚宇宙芸芸万物中, 人类既是演员, 又是观众;既是旁观者, 又是参与者。人类永远不可能置身于事外, 成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异化就像一柄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时刻提醒着人们从“惟我独尊”的梦幻中清醒过来。人并非世间的唯一生灵, 并非宇宙的唯一主人, 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 并不能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 否则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奴隶。技术的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的异化, 促使人们洞悉到人类自身的绝对有限性, 洞悉到拥有智慧和技术并不能成为神, 从而使人们能高瞻远瞩地采取措施, 以消除技术异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以达到保护人类自身不致走向灭亡的目的。
三、体育在人类进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体育进行哲学研究, 需要重视这样几个条件:人与动物的差异;人与外界环境的特殊关系;唯有人类广泛使用着技术或工具;以及人类在文明进步中的退化、病态和烦恼。哲学上, 我们可以把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 称之为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的过程。而这个获得能量的过程, 又可以用马克思的一个专门术语来表述, 即“自然的人化”。
一切动物与植物相比较, 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优越之处, 就是能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 激发运动系统, 实现位移, 有选择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能量, 而不是像植物那样永远固定在一处, 只能被动地等待能量。而人与一切动物相比较, 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优越之处, 即人有一切动物所没有的高度发展的智慧。智慧的人可以把各种经验转化为知识, 又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获取能量的手段。这个手段可以广义地称之为技术或工具。有趣的是, 人类发展史与工具的发展史几乎是相对应的。汤姆生的工具历史分期法 (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和马克思的生产力是历史前进动力的学说 (其中生产工具又是生产力是否发达的标志) 都是由此而来的。事实表明, 工具越发达, 人类获取能量便越多、越方便, 人类付出的肉体能量也就越少。可以说,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如何最大限度发展工具, 最大限度获取能量, 并且在此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减少体力支出的过程。这是在获取能量过程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的不同点和最大的特征。然而, 正是由于工具的发达和体力支出的减少, 人类文明也由此变成了一个逐步削弱人的动物性或逐步丧失人的动物性机能的过程。人类在肉体和精神上发生着严重的物种倒退, 人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而且较为稳定的许多物种机制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无情的历史悖论。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够真正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体育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研究价值, 简要地讲, 就在于它是一种在“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中, 能够防止和补救人类物种退化和机能衰竭的文化机制, 在于它能够积极而突出地恢复与维持人类的“自然属性”, 在于它促使人类感性从自身理性的重压下获得解放的努力。这就是在现代社会发掘体育价值的历史尺度, 也是体育具有哲学讨论价值的根本立足点———促进“人的自然化”。
四、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地位
人类的进化与发展, 不仅决定于先天遗传因素, 更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对潜在可能性的挖掘, 对人类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均衡发展的“把握”。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较好地解决人类进化发展中的物种退化、机能衰竭以及精神扭曲等问题。所以, 一个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条件和不同作业方式背景下的各类具体而特殊的人群, 都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来“矫正”现实中的各种退化与异化, 从而保存自我、维护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对抗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发生的“工具理性”和“社会工艺”对人类身心的双重压迫。
现代教育, 确切地讲现代学校教育, 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模式设置的规格化的劳动力“产品”生产“流水线”。虽然现代教育对人类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的束缚与桎梏, 扼杀了人类天性与本能的自由、个性化的发展, 但是, 不言而喻, 教育依然是促进人类进化、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强大推进器。寻找人类个性解放、自由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 始终是教育改革不懈的追求与努力。
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从“铸型化”、“要素化”为特征的自然主义阶段, 发展到以身体锻炼为核心的科学化阶段, 一步步趋近体育的“真义”。但是, 体育在教育中“人的自然化”的功能, 始终没有能够从哲学的层次上予以真正澄清与定位。体育常常遭到人们的轻视、鄙视、误解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近代几位著名思想家关于体育在教育中地位与作用问题的主张, 有助于我们认识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教育功能。严复编译了《天演论》, 引进了“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生物竞争理论, 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的“尚力思潮”。引申至“教育救国”思想中, 将体育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位。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启蒙家, 在其1915年发表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中提出, 中华民族的种族素质退化的补救方式, 就是进行教育上的“兽性主义”。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既不是哲学的, 也不是政治的, 而是发表在1917年《新青年》杂志上关于教育启蒙的《体育之研究》。文中首先指出中国教育的头等弊端就是轻视体育, 这是导致中华民族武风不振和体质日趋下降的根源, 进而提出“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的教育思想。他关于体育之“增知识、调感情、增意志”, 以及体育之“载知识之舟, 寓道德之舍”的思想, 有严复的影子, 有陈独秀的呼唤。其思想贯穿一生, 身体力行, 坚持终身。毛泽东鲜明的行为特征和性格色彩, 影响并支配了中国亿万民众几十年的情感方式与意志行动。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早就指出, “健全的精神, 寓于健全的体魄”。体育在当代素质教育中与“人的社会化”相对应, 处于“人的自然化”的基础地位, 是人类进化、发展中物质建设的过程。体育的这种“人的自然化”的功能, 具体表现就是针对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 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 按照“抑其过, 补其不足”的原则, 抵御、补救人类物种退化、机能衰竭的异化现象, 不断促进、维护人类种族的进化与发展, 保持与“人的社会化”、“自然的人化”的和谐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了人类精神, 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 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 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 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 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进化,异化,素质教育,体育,物质建设,人的自然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 1917, (2) .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3]李小枫.诗话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5-6.
[4]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38.
[5]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6]欧阳谦.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30.
[7][美]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9.
[8][美]怀特.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349.
[9]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5:20.
人的自然化 篇2
关键词:幽灵公主;自然崇拜观;人与自然
《幽灵公主》是二十世纪末期的一部电影,它上映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使得日本乃至世界人民都对其大加赞扬。宫骑骏电影里的故事结构往往都十分简单,几乎没有过于复杂的情节,但是简单而又生动的故事结构中却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生命意义,从而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对人生、世界与生命进行深刻的反思。这部影片,作者以日本开始侵略山林时代为故事背景,描写了“物化族”与发展中的人类之间斗争的故事,从而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也将日本民族自然崇拜的精神实质表现了出来。以下,本文将对《幽灵公主》中的自然崇拜观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部影片所要传达的民族精髓。
一、自然崇拜的历史由来
自然崇拜观,并非是现代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含,早在日本古代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已经被人们所看重。在宫崎骏的电影作品中,几乎每一部影片都与自然有着这样的、那样的联系,他站在社会与环境的高度上,反复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论述,这与日本人内心深处的“森林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幽灵公主》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与电影中大量的自然景观、森林意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部电影创作方式符合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日本人由于其历史、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森林崇拜”使得他们对自然有着天生的敬仰与崇拜,而宫骑骏的电影正是迎合了这种民族心理。
日本的自然崇拜观,与其特殊地理位置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日本是一个岛国,由四个大岛及若干个小岛组成,这些岛上树林茂盛,当今日本国土的百分之八十七都被森林所覆盖,因而森林、自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原始时代的日本,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科技的不发达,加之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人们大多生活在森林里,人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大自然。这样一来,树木就成了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物象,原始时期的日本人将树木做为人存在之根基,把五行(木、火、土、金、水)中的“木”推为首位,这是因为日本祖先最先接触的就是树木,从而对自然的崇拜也就类推到了树木上,形成了独特的“森林崇拜”的民族心理。
而日本人开始砍伐森林是在弥生时代以后,由于生产力发展与人类人口发展的需求,人们不得不砍伐树木,但是有些地方的森林是不能砍伐的,因为神圣的地方是不能没有森林的,即神社里的森林。日本人对于森林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照叶林文化”,无疑森林是日本人的发源地,它是日本民族集体无意识下积淀出来的民族内在心理,对日本人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那时,日本社会尚不发达,人民的吃、穿、住、行都依赖于自然,因而日本人将自然当作神一样来敬仰,“正如日本学者梅原猛曾指出的‘森林信仰’一样,自然是日本宗教思想的核心,是日本民族内心的思想共通处”。我认为“森林信仰”可以看成是日本人自然崇拜观的雏形。
日本的诹访神社的“御柱”节的习俗来源于照叶林文化中的神树传说,人们通过在神树下祭祀神灵,来祈求丰收。此外,“御柱”节也是对剥夺树木生命的一种赎罪仪式。这种从神话中衍生的习俗可以看作是一种神话习俗。日本还有许多类似于这样的神话,这些神话故事不仅代代相传,与其相关的一些习俗也被遗留下来。从日本的神话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从一开始就将自然之物作为神来崇拜,他们认为自然就是神,那些草木、花朵、大山、河流都是有灵性的,他们是神的化身,因而人们对其尊敬与崇拜,久而久之形成了“自然崇拜”这个独特的日本民族精神。
日本人在地理位置的影响下有了森林意识,在漫长的时间磨合下,逐渐将这些细碎的观念融入日本人的内心,慢慢的就有了敬仰之情,从而神化了树木乃至自然。一辈一辈传承下来,到了现在,就有了日本人对整个自然的崇拜之情。而《幽灵公主》这部作品就是从这些细节处着手,完整的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崇拜观,让人觉得叹为观止。
二、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宫骑骏是一位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极深的导演,他的影视作品都打上了日本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他的电影中,我们能看到那些古朴的森林、幽深小径里的神像,几百岁的老者及那些在天地间自由穿梭的精灵等。这些意象、形象的创造,与日本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神话有很大关系。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熏陶的宫骑骏,将历史、文化与神话结合起来,成为电影构成的一部分,这是其影片创作的重要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得到了日本人的极大喜爱。
《幽灵公主》这部影片,作者以日本中世纪时代为历史背景。但是,宫骑骏为了使得这部影片的文化内含更加丰富,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绳纹文化,巧妙地将其融入进整部影片中,使这部影片有着浓郁的文化内含又不显得突兀。比如,幽灵公主的脸上所戴的面具,是绳纹时代所特有的土偶面具;阿西达卡这一人物形象,它来自于日本北方偏僻的小部落,因而它的生活习惯、习俗都有原始绳纹文化的遗风,他们对自然与神灵十分敬仰,是几百年前就消失了的虾夷民族;还有典型的老巫女的形象,她们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與景象,她们所用的占卜术都是几百年前绳纹时期所运用的占卜方法,这体现了日本神道教与萨满信仰中的巫女传统等等。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人是生活在关系之中的,世界中共有四大类型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这四大类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核心与根本。事实上,世界任何国家与民族,一直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进行着探索。宫骑骏的《幽灵公主》,也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命题深入到作品中,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电影的主题,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nlc202309020457
《幽灵公主》是一部立意极高的电影,宫骑骏站在二十世纪到本世纪末期的历史点上,将二十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各种生态问题表现在这部作品中,如生态环境的破壞、生存危机的日趋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宫崎骏将这些问题都体现在这部作品之中,才使得作品《幽灵公主》具有极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在原始社会里,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劣,人们要想在社会中存活下来,他们必然要与大自然做斗争。但是由于原始人类的力量尚弱,科学、技术十分落后,他们对大自然是十分恐惧的,由恐惧而产生了敬畏,面对深不可测的大自然,他们要想存活下去,只能“讨好”大自然,用迷信的方式去求得大自然的庇佑。如在《幽灵公主》中,有一个巨大的麒麟神,它在那里象征着大自然,拥有万物生命的掌舵权,它决定生命的去与存;也正是它使得森林生机勃勃,它是自然界的神,也是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关键,受到人类与芸芸众生的崇拜与敬仰。
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力量开始壮大起来,大自然对他们来说不再那么恐惧,原始文化中的敬畏之情被破坏了。人们开始向大自然挑战,以幻姬为首的达达拉城中的人,想要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然后,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们开始与大自然抗争,大量砍伐树木并与神兽进行争斗。人与自然之间的纷争开始了,人类想要“征服”大自然,不停地与之斗争,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当人类“征服”了大自然之后,大自然失去了平衡,这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人类才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然后又开始“讨好”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幽灵公主》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当人类开始对大自然不敬,进行砍伐树木、弑神之后,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在遭受了自然的灾难之后,他们开始进行人性、自然的拯救,如姗、白狼神、猪神等均开始拯救森林,而阿西达卡也在神巫女的指点下,去找寻办法,并拯救了达达拉城里的人等等。宫骑骏在作品中充分的表现出,人与自然进行抗争,人类由于妄自尊大,对自然犯下了错,那么必将受到自然的制裁,从而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揭示了出来。
人与自然,是《幽灵公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就成为这部影片最为关键的地方。宫骑骏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揭露出来:人在与自然进行交流时,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拜与尊敬之情,不妄自尊大,肆意的去破坏与改造自然。贯穿影片的主线是——始终都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下去,这一贯穿影片的主线对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启示作用。那么,人与自然的交流中,人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显然,《幽灵公主》给了我们最确切的答案:尊敬、崇拜,与之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叶渭渠.物哀与幽思---日本人的美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7页.
[2][日]古屋安雄等著,陆若水 刘国鹏译.日本神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 黄锡光等译.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4]田瑞平.宫其骏动画电影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11月.
解读人的自然形体美 篇3
那么, 什么样的形体才算美呢?大自然造化的人体美千姿百态, 不拘一格, 个体皆自成其美。但人们从审美实践中, 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人体美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形匀称。“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 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2] (p94) 人体美首先要求体形的匀称和谐, 即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比例对称合度, 协调适中。希腊著名医生噶伦认为人体美“在各部分之间的对称———例如各指之间, 指与手的筋骨之间, 手与肘之间, 总之, 一切部分之间都要见出适当的比例……”[3] (p14) 意大利的塔梭也指出:“美在于四肢五官具有一定的比例, 加上适当的身材和美好悦目的色泽。”[4] (p73) 著名画家达芬·奇以人体解剖学为依据, 总结出一套符合标准的人体比例, 例如人的头部应占总高的1/8, 以肚脐为界, 上部与下部的比例应符合黄金分割律 (即1∶1.618) 等。我国古人认为理想的人体美应是“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 即不高不低, 不胖不瘦, 恰倒好处。
二是体貌光润。人的容貌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是引起审美快感的先决条件。许多作家和诗人都极尽笔墨描绘人物容貌之美。荷马描绘英雄俄底修斯, 强调他的肩和头美丽而富有光彩, 如黄金般悦目;赞美其妻子潘奈修佩皮肤细腻, 像象牙一样光润洁白。所有维纳斯的形象, 都具有窈窕的身材、明澈入神的眼睛、娇媚秀丽的面貌和丰满的形体。我国《诗经·卫风·硕人》描写庄姜:“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他们都强调容貌的优美、端庄, 线条的清晰明快, 肤色的光洁润滑, 肌肉的丰腴柔软。其中特别突出体貌的光润。可见, 体貌的光滑使形体美顿生光辉、光彩照人、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是体式协调。体式, 形体的动态形式, 具体指人的姿态动作。人的形体美有静态美和动态美之别。静态美, 即形体的匀称, 体貌的光润, 主要得力于先天的遗传。动态美, 即体式的协调, 主要得力于后天的教育与修养, 呈现人的气质美、心灵美, 折射出人的深层心理活动, 乃至潜意识和下意识, 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反映出特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如培根指出的:“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5] (p77)
体式的协调具体通过站、坐、行表现出来。古人云:“坐如钟, 站如松, 行如风。”这就是说, 坐要端庄、稳重, 站要挺拔稳健, 行要轻巧灵活。坐、站、行既要体现出一定的力度和速度, 又要讲究造型的优美、配合的协调, 使其动作敏捷, 优美、高雅, 把体形的匀称、体貌的光润通过动态形式充分显示出来。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的:“动作的敏捷与优美, 是人体的端正和匀称的发展的标志, 它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令人喜爱的。”[6] (p61)
四是体质健康。在人体美中, 健是美的基础, 美是健的升华和结晶。健能能造就强劲的筋骨, 发达的肌肉, 红润的肤色, 充分显示出人的自然美, 尤其是形体美。健是人的生命活力、青春朝气的象征, 使人的形体“生气灌注”, 充分表现出人的动态美。健是各民族形体审美意识的最高追求, 古希腊人就认为只有健康, 强壮的身体, 才是最美的。因此, 体质健康是人的自然形体美的必要条件。
当然, 人只美还具有气质修养美, 仪表风度美, 人格情操美等等, 此文不再论述。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3][4][5]本馆.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人的自然化 篇4
宫崎骏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 1945年1月5日生于日本东京, 1985年与高畑勋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2013年9月6日宣布引退。宫崎骏无疑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 如果没有他, 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逊色。他不仅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 而且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他一方面打破了手冢治虫巨人阴影, 另一方面又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精神为后来的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2 关于《风之谷》
电影《风之谷》自1984年推出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该影片为日后宫崎骏的盛名奠定了基础, 全片主要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类曾经征服世界, 达到极端繁华的程度, 但物极必反, 自从“七日之火”大战后, 人类的繁盛的产业文明迅速崩坏。随后历经千年, 仅有极少数人类生存下来。此时, 栖息着虫类的广大森林“腐海”势力庞大, 仅存的人类面临着被它们征服的命运。这仅存的人类生活在腐海的一角, 他们建立了一个仅有五百人的名为“风之谷”的小国, 但却需要海风的保护才能抵挡虫类的侵害。娜乌西卡是此谷族长的女儿, 她乘着滑翔翼像鸟儿一样的飞行着, 是个能和人人害怕的王虫以心相通, 充满不可思议亲和力的女孩。颇具野心的多鲁奇亚人为了彻底消灭腐海, 攻占培吉特后挖出了最终兵器巨神兵。自然引来培吉特人的复仇, 培吉特人以小王虫为诱饵, 试图引王虫来消灭占据风之谷的多鲁美奇亚人。面对着疯狂的王虫, 展开白鸟飞翼的娜乌西卡, 承担起了守卫国家的责任。
3《风之谷》中的人物
在《风之谷》中, 为了唤醒人类, 娜乌西卡宁愿牺牲自我, 以此引导人类重新认识自然, 并告诉他们解决自然与人类矛盾的途径只有人与自然达成共存。娜乌西卡梦想的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动物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她在人、动物、自然之中斗争周旋, 是一个勇敢、细心和坚韧不拔的女英雄。娜乌西卡有着令人折服的坚强和奇异的灵性, 她像精灵一样, 对外界讯号十分敏感, 又像是一个媒介体, 可以游走在人类、动物、植物与自然之间。
4《风之谷》中体现出的日本人的自然观
《风之谷》的故事讲述的是1000年以后人类现有文明被毁灭后的地球上, 自然无法忍受人类无休止的战争和肆意掠夺, 开始反过来报复人来。巨虫荷姆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大海也变成了由菌类组成的腐海, 散发着有毒气体的植物遍布其中。荒漠也毫不留情, 将人类建立的国家逐渐吞没, 到处是饥饿和战争, 只剩下风之谷等少数几个尚未被吞没的国家。
如果说海洋的狂暴造就了日本人不屈服精神的话, 那么, 森林的文明就赋予了日本人优雅、和谐、安静的天性。日本人对森林的信念可以追逐到遥远的绳文时代。在当时日本人生活中, 在遍地绿茵的大自然中,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树了, 因为树在日本古代是最具有代表性印象的物体, 它们成为了古代日本人自然观的基础。直到近现代, 日本列岛上有87%的国土被森林覆盖。其中54%是天然的森林, 不仅是山上, 就连平地上也是被森林所覆盖, 对日本国民来说, 森林已经成为它们生存的故乡, 对森林观念的这种沉淀已经浸入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风之谷》这部影片中, 风之谷中的森林, 并没有像宫崎骏其他动漫中所呈现的那样, 在这里没有茂密的青山, 没有碧绿的青草。有的只是所有的植物都散发着有毒的气体。如果在森林中行走, 不带防毒面具的话, 用不了5分钟, 人类就会窒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日本人对森林不仅仅只是存在好感, 还存在一种敬畏和恐惧心理。
5《风之谷》对日本人自然观的影响
在《风之谷》中, 宫崎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是乐观的。20世纪60-70年代,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 同时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的日本曾一度处于高度贫穷的情况之下, 日本政府不顾军事、政治, 全力发展经济以求国家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方式显然是片面的, 日本忽略了对自然的保护, 因为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工业集中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环境公害污染。在环境污染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后, 日本政府不得已开始立法对环境进行保护。
《风之谷》问世后的十多年间, 日本环境治理逐渐加强并最终并取得很大成效, 期间宫崎骏对人与自然这一问题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入且成熟。他发现, 单纯依靠环境保护是无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 他深刻意识到矛盾根本在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依赖通过对自然的索取来完成。所以, 二者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
《风之谷》是奠定宫崎骏“环保教主”身份的影片, 影片中通过人类创造出巨神兵从而导致灭世, 人类与“腐海”、“王虫”、等奇特物种争夺生存领地, 以及人与人之间因野心而起的侵略与征服等一系列事件, 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沉的思考。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对自然进行开采, 而人类私欲的膨胀也势必会导致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的掠夺性索取, 人与自然的均衡关系一旦被打破, 自然的灾难会接踵而至, 只有以其他物种的生存作为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类才能走出愈演愈烈的生态恶循环。从忽视自然到进行环境治理的整个过程中, 日本人渐渐意识到解决环境的关键在于加强环保意识。因此, 宫崎骏将这一时期的作品定为“人与自然”, 而《风之谷》中所演绎的一系列景象, 很明显地反映出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在《风之谷》中自然并无一丝可爱可言, 而是由巨大的虫子、瘴气, 被污染的土地, 长满有毒孢子的树林组成, 这一切都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所致。影片通过对主人公娜乌西卡所作所为的讲述, 彰显了古来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之念。
日本是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 日本国民曾亲眼目睹了核武器对生态环境的致命破坏力, 因此他们的民族意识中存有一种很强的危机感,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宫崎骏的很多影视作品中, 都对“自然”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风之谷》中所期望的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世界, 也正表达了日本人的观点, 可以说它本来就是一部宣传环保问题的作品, 可能有人说该影片有点太个人主义了, 缺乏一些纯粹的自然的色彩, 其实这恰恰反映了宫崎骏的功力, 他不仅塑造了一个英雄人物, 也将代表整个日本民族的自然观深深融通到了整部作品中。同时这部影片也提醒广大国民, 尤其是小孩子们关注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
6 结语
综上所述, 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人对自然充满亲和力, 正是对日本人自然观的概括。自古以来, 日本人就认为人和自然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 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种类, 应与自然友善和睦、共生共存, 不需要征服自然, 战胜自然, 而应该顺从自然, 热爱自然。
在初始阶段, 人类尚且对自然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但是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日渐发达、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不但不再敬畏自然, 还把自己当做地球的主人, 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主宰下, 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追求文明进步和物质丰富。这样的做法, 实际上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日本人的自然观值得我们借鉴。
摘要:在日本, 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已经在日本动画界成为了一种传奇。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 探讨了人类生存、人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随着宫崎骏动画片的风靡, 影片中探讨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风之谷》是宫崎骏创作的第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动漫, 仔细欣赏这部作品之后, 可以看出一些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该文通过对《风之谷》的分析, 试图探究日本人的自然观, 期望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 能给人们以启示。
关键词:宫崎骏,《风之谷》,自然观,日本人
参考文献
[1]郭肖蕾.宫崎骏《风之谷》主题之分析[J].电影文学, 2010 (5) .
[2]张媛媛.宫崎骏作品《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形象浅析[J].电影文学, 2012 (8) :55-56.
[3]周蒈.宫崎骏电影生态观的突破与转变[J].大众文艺, 2009 (11) .
[4]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5]十一郎.动画创作理论: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宫崎骏映画馆论坛.h t t p://w w w.totoroclub.net/foru.
人的自然化 篇5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集束化护理,封闭式负压引流
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将目前较为分散的但被证实用于临床效果佳的护理措施系统地整合在一起, 以提高临床整体的治疗效果[1]。我科于2011年—2013年收治了骨折合并有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27例, 行清创原位植皮3次或4次封闭式负压引流 (VSD) , 转移皮瓣修复创面保肢成功25例, 采用集束化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7例病人, 男18例, 女9例;年龄22岁~67岁, 平均43.6岁;受伤原因及部位, 本组27例病人中, 交通伤有19例, 机器绞伤8例, 27例病人均合并有不同部位的骨折;游离皮瓣修复肌腱或 (和) 骨外露12例, 交腿皮瓣修复下肢肌腱或 (和) 骨外露8例, 腹壁下皮瓣修复上肢肌腱或 (和) 骨外露7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对有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 生命体征平稳后予以急诊手术治疗, 对于开放骨折的病人, 一期行清创复位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加皮肤撕脱伤原位植皮VSD负压封闭引流。
2 集束化护理
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VSD+皮瓣转移保肢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效果佳但手术要求高, 风险大, 一旦失败将造成新的皮肤及软组织 (供区) 的畸形和缺损, 病人有恐惧忧虑的心理, 术后又常需姿势固定, 给病人造成痛苦和生活不便。因此术前应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给病人讲解手术的过程及术中配合的要点, 以现身说法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其模拟术后姿势, 以提高适应能力和减少术后痛苦。 (2) 控制室温在25℃~28℃, 过高病人不适, 过低局部血管痉挛, 影响血液循环。 (3) 禁止吸烟。
2.2 术后护理
2.2.1 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
病人回病房接通负压引流装置, 检查负压封闭引流状态是否完好:当负压接通后, 如果引流管内有吸出物吸出, 无漏气现象, 说明引流封闭良好, 负压引流有效;反之则示无效。阻断负压源时, 如果海绵不回弹, 证实负压封闭良好, 负压引流有效;如果海绵回弹则示密封有空隙, 负压引流无效。将负压调整在-450mmHg~-125mmHg, 以维持一个高效的引流效果。负压值可根据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情况酌情调节。
2.2.2 严密观察皮瓣血运
(1) 皮温:注意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较, 一般移植皮瓣温度在33℃~35℃, 与健侧温差在0.5℃~2.0℃, 若低于正常提示发生血液循环障碍, 若高于正常提示有感染可能。 (2) 皮肤颜色:正常是红润, 动脉供血不足皮肤颜色变浅或苍白, 静脉回流受阻皮肤颜色红紫或黑紫。 (3) 肿胀程度:术后皮瓣均有水肿, 3d或4d后静脉逐渐沟通, 回流可迅速改善而消肿。动脉血供不足时皮瓣塌陷, 皮纹增多。静脉回流受阻时皮纹消失, 张力增大, 表面光亮, 有水疱。 (4) 毛细血管反应:用棉签压迫皮瓣皮肤, 使其颜色变苍白, 解除压迫后应在1s~2s转红润否则为异常。 (5) 针刺与切开出血试验:如果流出的是鲜红色的血则正常, 如流出的是紫色的血则表示静脉回流受阻。
2.2.3 镇痛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 有强烈缩血管作用, 不及时处理可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 故术后应及时给予止痛。
2.2.4 预防寒冷刺激
皮瓣局部给予60 W烤灯照射5d~7d, 距离30cm~60cm。
2.2.5 禁烟
绝对禁止主被动吸烟, 因为烟中含有较多尼古丁, 经肺进入血管, 刺激血管可使小动脉痉挛, 还使血小板凝集, 黏稠度增加, 血流变慢, 是动脉危象的诱发因子。
2.2.6 体位
术后保持患肢高于心脏10°~15°, 或根据手术部位适当调整, 以保证动脉供血又利于静脉回流;禁止患侧卧位, 避免皮瓣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 特别是熟睡时, 注意保持体位。
2.2.7 功能锻炼
促进静脉回流, 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的时间由短到长, 次数由少到多, 幅度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指导病人在床上行关节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要求病人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 防止足下垂。
2.3 健康教育
(1) 由于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反应及负压引流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病人极易造成负氮平衡。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 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要让病人尽量养成多饮水和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2) 防止碰伤、烫伤及其他意外伤, 冬季要注意保暧, 术后6个月会逐渐恢复。 (3) 在确保肢体固定良好的状况下, 指导病人行关节的伸屈活动。
3 小结
本组27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通过使用VSD引流, 25例创面愈合达70%~85%, 部分肌腱或 (和) 骨外露经转移皮瓣修复, 损伤肢体保肢成功。2例因肢体骨外露面积大无法修复施行了截肢。VSD+皮瓣转移是修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人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术后合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人临床护理方法。
4 讨论
传统的方法是反取皮植皮加压包扎, 创面渗血渗液多, 伤口需多次换药;创面渗血渗液血容量丢失多, 病人需大量输血。伤口包扎不能保证加压的范围及均匀的压力, 皮下积液引流不通畅, 易细菌感染, 皮肤坏死率较高, 因软组织坏死大面积骨外露不能保存肢体而须截肢[2], VSD技术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持续的负压吸引能够及时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促进肉芽生长来加速创面愈合[3]。
运用VSD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其持续的负压和密闭, 如果漏气会使负压下降不能充分吸引渗出液及坏死组织, 造成积液增多堵塞导管, 坏死组织有利细菌繁殖使感染加重, 植皮处皮肤坏死率增高;VSD不仅无效, 反而加重肢体组织坏死, 因此VSD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集束化护理模式则是系统地将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整合, 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本组病例通过VSD+皮瓣转移保肢治疗以及集束化护理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卫星, 张蔚蓝, 杜红莲, 等.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提高{JP3护理管理质量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13) :1564-1566.
[2]冯子明, 袁中平, 董谢平, 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9例[J].江西医药, 2013, 48 (9) :777-778.
人的自然化 篇6
在卡夫卡的大量创作中, 以动物为主题以及主要与动物相关的作品, 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从他早年所写的一篇未完成的小说《乡村婚礼》中拉班变成一只大甲虫, 到他临终前不久所写的重要作品《地洞》中那只鼠类动物, 十几年的时间里卡夫卡笔下出现了大量的动物形象。可以说在卡夫卡的整个文学世界里, 动物或类似动物的艺术形象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卡夫卡之所以对自己文学主题中的动物形象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根源也许在于他对人的生活有一种“非人化”的切身体验和感悟。在卡夫卡的日记里, 他就经常以“绝望的老鼠”、“林中迷途之兽”、“大家庭里的一只耗子”之类的意象, 来表达自己的生存状态和感受。所以, 他让动物主题在自己作品里反复出现, 也就是为了更加形象而深刻的表述他所体验到的关于人的存在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卡夫卡动物主题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是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 《绿龙的造访》、《猫与鼠的对话》、《兀鹰》等, 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当属《变形记》。
“人的动物化”是一种艺术处理或审美表达方式。它往往将作品中作为人的艺术形象进行“动物化”的处理, 使人在形体上出现了动物的某些特征, 或者纯粹变形为动物;但却依然保持着人的情感、意志和品质, 甚至尊严。卡夫卡早年写《乡村婚事》里, 已经开始尝试着表现人的动物化变形主题了:主人公拉班实在不愿去参加那长时间的、把人拖得筋疲力尽的婚礼, 而幻想“自己具有一只大甲虫, 一只鹿角虫或者是一只金龟子的形态, ”那样他就可以卧床休息, 让那只虫代自己去“妥善处理一切”。短篇小说《变形记》恰恰开门见山地描写人“变形”为动物, 并由此展开了一段十分写实的悲剧情节。
人变成甲虫是一件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可怕的事情, 而在《变形记》中, 作者在开头给我们交待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时却是那么漫不经心并无动于衷:“一天早晨,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中醒来, 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确实, 卡夫卡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叙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 在创作中他尽量不加入自己的意见, 不干涉事物本身, 让它自己陈述出来。即使内容十分惊骇, 他也不动声色, 保持冷静。的确, 作者的叙述态度是如此的“事不关己”, 人变甲虫似乎是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的。可这显然是有悖于人类生命本质的荒诞命题。因此, 在众多人眼里, 这是多么怪诞荒唐和神秘离奇, 一个人可能会遇到暴病、逮捕、创伤、死亡, 但绝对不会是变形, 可主人公格里高尔却偏偏变成了一个甲虫:“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几块弧形硬片”、“许多支腿真是细的可怜, 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的舞动着”、“肚子上布满了白色的斑点”、“他发出的声音人家再也听不懂了”、“一股棕色的液体从他嘴里流出”、“新鲜的食物却一点也不给他以好感, 他甚至受不了那种气味”、“他养成了在天花板上中横交错爬来爬去的习惯”……但是在他的意识中, 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人”。具有悲剧意义的是, 他无论如何难以应对自己的“变形”了。从而, 卡夫卡给我们提供了审视格里高尔的双重视角。我们确实已不能仅仅用人的标准去审视格里高尔了, 至少他已经变形成甲虫, 不再具有人的体形。
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与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他的父亲破产后欠了他所在这家旅行公司一大笔债, 为了还父亲的债, 为了奉养母亲, 为了实现妹妹进音乐学院升造的梦想, 尽管事实上家庭已经成为他的沉重负担, 可他依旧忠诚于家庭, 一如对公司的责任。他每天任劳任怨地为公司奔走, 任人摆布, 却依旧得不到上司的信任。在公司中“要有一点点差池, 马上会招来最大的怀疑”。秘书指责他玩忽职守, 老板怀疑他贪污公司的财务。这位老板盛气凌人, 总是坐在办公室居高临下地对雇员发号施令, 俨然是一位高居于王座的暴君。而格里高尔在老板的淫威下不得不恭恭敬敬, 每天按时上下班。格里高尔成了被公司强行运转的机器, 没有自由, 也谈不上个性与自主。他试图摆脱公司的束缚, 但父亲的那笔债似乎让天生是为了他顺从公司, 他得为父亲给公司卖命。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格里高尔却一直被群体 (家庭和社会) 疯狂地压迫着, 没有自己的时间、空间, 没有知己好友。面对家庭的重负和老板的苛刻, 他不得不苦心经营, 小心翼翼, 忙忙碌碌。四面楚歌的格里高尔的的确确已经沦为一架机器和工具, 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自我价值和个性尊严, 我们应承认他已缺失了人的特征, 异化为动物。在资本主义黑色血腥、“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下, 我想千千万万个像格里高尔一样的人都在呐喊和呼吁, 而他仅仅只是千千万万个受压迫者中的一个代表。从而, 格里高尔完全有理由将自己退回到带有坚硬的保护甲壳的虫的世界。他在潜意识中逃避着生活的重压和对自己的异化。但悲剧却延续了下去。
人变虫之后, 卡夫卡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渲染格里高尔被遗弃的境遇和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变形”前, 格里高尔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当一家人全靠他的收入维持生计是, 父亲是欢迎他的, 母亲是善待他的, 妹妹是尊重他的, 他们都把自己的一些愿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而在他变形之后, 父亲不理会他, 母亲害怕他, 妹妹同情并照顾他, 他的雇主和亲人不再把它当人看, 家人开始将他看作是妨害家庭安定的怪物来对待。当秘书到他家时, 他试图去解释自己的不幸, 然而“格里高尔才说出头几个字, 秘书就踉踉跄跄往后退……”, 他想劝阻秘书离开时, 却惊吓到了他的母亲:“本来似乎已经完全瘫痪的母亲, 这时却霍地跳了起来, 伸直两臂, 张开了所有的手指……她撞上了桌子, 又糊里糊涂地攸地坐了下去……”, 而父亲非但没有找他的意愿去留住秘书, 反而“一面顿脚, 一面挥动着手杖和报纸, 要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去”。这时格里高尔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放逐了, 可他还是执迷不悟, 希望早日在进入人类的圈子, 在十分想念母亲的情况下, 他从沙发下爬出来, 再次把母亲吓晕, 为此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父亲拿着一个苹果打他时“正好打中他的背并且还陷了进去”, 格里高尔所受的重创使他一个月不能行动, 那只苹果一直留在他的身上, 没有人敢去取。这只苹果不仅为格里高尔下, 父母只能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一天, 格里高尔被妹妹的琴声所吸引, 爬出了灰暗的寝室, 来到众人聚居之地。那些房客早已厌倦了妹妹的琴声, 倒是非人的格里高尔, 是唯一的善解人意的听众, 房客们发现他后惊恐不已, 要求要退租。妹妹表示无法容忍, 一定要把这个怪物弄走。这是格里高尔心灵受到的第三次打击, 也是最惨重的一次:让他失去求生的希望。由此可见, 格里高尔的不幸在于他先天性地失去了对自我生命进行抉择和改变的可能, 他不是在对绝望超越后生发出的一种生命意志去重建其价值和意义, 而仅仅在既定的生活轨道与命运中苦恼和焦虑。正如卡夫卡所说:“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 而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
格里高尔虽变形成甲虫, 但他的心灵世界始终和人保持一致, 他极力控制自己的发音, 企图以人的声音和他人交流思想而得到谅解, 可他的愿望落空了。他越是想和人类亲近与沟通, 越是闯下弥天大祸;越是想获得家人的同情和认可, 家人越是讨厌和憎恶他;越是想回到人的生活, 而他却离人类越来越远;越想为家人尽职尽责, 越是受到奚落和打击。卡夫卡用一种调侃的式的语言, 事先把人物推到一个窘困的境界之中, 然后对其种种缺陷进行言说, 言说的本质是让人的主体及意义在诸种努力的行为中失落而受嘲, 格里高尔也是如此。卡夫卡曾心酸地说道:“他越是一本正经的履行儿子或兄长的责任, 就愈变得滑稽丑陋, 不为世界所容。”《变形记》中通过对格里高尔变虫后家庭和雇主对其鄙弃和厌恶的描写, 揭示了变形了的格里高尔的境遇和卡夫卡有致命的相似性, 正如卡夫卡所说:“现在, 我在自己家里, 在那最亲近的、最充满爱抚的人们中, 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形象地反映了“异化式”处境。这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了西方和现代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因隔膜和无法沟通而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也尖锐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亲情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的, 情感再无经济的支撑下是摇摇欲坠、极不稳定的, 亲情在金钱面前是可有可无的, 人的价值也只是为了赚取养活家人的面包, 仅此而已。因此, 当老妈子发现格里高尔已经死去、成为一具干瘪的尸体时, 全家人仿佛卸掉了沉重的包袱, 如释重负地去郊外散心, 开始了新的生活……
“变形”对于格里高尔来说不啻是一场致命的灾难, 可他却天真地把它看作一种“小毛病”, 他认为人们可以平静的对待他的变形, 还一门心思想着出去赶火车、去完成任务。即使家人已经把他视为怪物和家庭的累赘时, 他还百般为家人着想。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家人提供衣食温饱, 而正是因为每天为生计忧心忡忡而改变并毁掉一个人的性格, 这也突显出现代人的个性已经淹没在群体之中, 也在暗示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格里高尔一如俄狄浦斯, 当他们自以为可以与异己力量斗争, 甚至忘乎所以称自己为万物的灵长时, 他已被命运主宰, 一如命运已经掐住了他们的咽喉。所以反抗是多余的, 斗争是徒劳的, 努力是无望的。俄狄浦斯不反抗命运或许可以安享太平, 快乐终老;格里高尔不企图回归正轨或许可以变回人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面对强权压迫和家庭重压, 格里高尔的变形是他对命运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反抗, 变形是他的出路, 是他在潜意识中为了不负担家庭的重担和社会命运的挤压做出的剧烈反应。当他变形的那个早晨, 他看到自己甲壳虫的身躯而突然想到自己“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担心火车的倒换”、“吃不定时的低劣饮食”、“萍水相逢总是泛泛之交”……他让一切都见鬼去吧!可见他宁愿活在当下——宁可当虫, 宁可变形, 也不愿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中来。这也体现了人不如虫的生活状态:人们在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和激烈的竞争中被迫变成物质的奴隶。痛斥资本主义的穷凶极恶已经把人压迫成了“非人”, 这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把人当牲口和工具来使用从而使人异化的邪恶本质。其实所谓“异化”即:本质向其对立面转化。在这种异化的社会制度下, 作为“人”的格里高尔必然不可避免地向“虫” (非人) 存环境:人已经变成了“屎蜣螂”, 变成甲虫。表明人已经不再是从古希腊以来那种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状态。从中我们自然可以看到文艺复兴以来作为万物灵长、宇宙精华的人的蜕化和消失, 从格里高尔这一个体形象折射出西方文化与整个人类在自我生存中面临的异化处境的高度寓意启示。
问题是, 通过变形就能使自己躲过命运的摆布和捉弄吗?恰恰相反。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哪怕格里高尔已经被吃人的社会制度异化为机器, 哪怕为了谋生不得不四处奔波, 但他至少拥有被剥夺得所剩无几的权利和健全的人的形体, 还能收到父母的欢迎和妹妹的爱戴。可变形为虫后, 即使他想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那也是一种妄想, 在变形后, 父亲的慌乱万分, 以杖相驱;母亲惊恐万分, 避之唯恐不及;妹妹隔帘饲食, 厌态昭然。最初的震惊与怜悯很快被憎恶所替代。连家里干粗活儿的老妈子都叫他“老屎蜣螂”并百般虐待他……全家人在惊慌后达成一致的共识:“用耐心等待, 别的都无济于事……”等待什么?无疑在等待格里高尔的死亡。然而他的生命的苟延终于让全家人失去最后的耐心与同情。最后连他疼爱的妹妹忍无可忍的指责他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 于是“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家人, 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他的头无力的垂下……呼出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就如哈姆雷特所说:“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默忍受命运虐待的毒箭, 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苦难, 在奋斗中扫除这一切……”格里高尔无疑是在反抗的, 他企图回归正轨就是对宿命的一种宣战, 而命运却把他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以说《变形记》重新奏响了远古时代的人与命运抗争的神话主题, 而且还增添了比古代人更浓重的悲哀, 凄苦和绝望。从而体现出在强大宿命观的掌控中微小的人类个体的命运无常, 世界的本质是荒诞而不可知的。这也寄寓了人的焦灼和绝望的生活状态, 表现了个体在面对理性崩溃的外部世界和信仰的沦丧以及价值观的解体时显得是那么脆弱、孤独和单薄。
陌生感和孤独意识主导了卡夫卡作品人物的精神状态。正如《城堡》中侍女佩壁所说:“我们房间外面的一切东西都是冷酷无情的——我们陌生奇怪的大房间里, 和陌生奇怪的人来往……”
《变形记》的成功塑造源自卡夫卡对所处的家庭、环境、时代和社会的世态炎凉的切身体验, 源于他本人浓烈的孤独意识和无援的生存状态, 可以说这是他捧着自己的灵魂痛苦的呕吐出来的作品。《变形记》之所以会成为卡夫卡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乃至于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也许正在于他用独特的笔调描写了西方现代人“异化”的现实本质。卡夫卡以《变形记》为代表的“人的动物化”审美表达方式,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终极意义上的“异化世界”的范例。其审美内涵跃然于怪诞情节的字里行间: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化本质和人的失却自我、自由、本真的悲剧处境, 极端摧残了人的生命、扼杀了人本文化。卡夫卡及其格里高尔们的悲情挣扎, 召唤人们从“变形”去找回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 体现了至为深厚的人本关怀意识。
摘要:卡夫卡以《变形记》为代表的相当数量“人的动物化”小说中, 主人公往往发生“变形”, 成为一个动物或者类似动物的非人的东西。正是这类作品, 构成了卡夫卡的创作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本文认为, 卡夫卡实则以他独特的生存体验和叙事美学向我们展示了他所体验到的人类生活现状的“非人化”和“异化”本质, 人类生存的一种困境。可以说, 这种“人的动物化”现象, 集中体现了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的人本意识。
关键词:卡夫卡,人的动物化,异化,生存困境,人本意识
参考文献
[1]尼采著.尼采的生存哲学[M].杨恒达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2]卡夫卡著.变形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
[3]卡夫卡著.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叶延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4]张沁文.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论自然化包装设计理念 篇7
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经过西方包装理念的强烈冲击与科学技术的过度干预后,回归自然的理念已成为一种趋势,包装设计的自然化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利用大自然的原生材料和加工后的再生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包装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要考虑包装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和审美等因素,产品的地方特色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对现代包装设计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
一、传统包装材质
由于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人类首先对自然形态美产生兴趣,并且用心描绘、挖掘和利用它。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中利用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包装物件,至今人们还继承着传统的包装样式。在浙江绍兴,我们仍然会在商店、酒肆看到外附竹编双耳、用以盛酒的土陶坛。这些自然材料的包装直接给人以纯朴之感,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自然界原生材质的应用,又直接体现和扩展了包装设计的理念,其中,竹、草、果壳等自然化包装应用最广,也是最为便捷、环保的材质。
我国竹资源丰富,竹子分布广泛,生长期较短,为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资料,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竹子的结节特征制成筒、碗、壶、杯等,将竹子削皮、入水浸泡后还可以编织成竹篓、竹篮等器皿,用以盛装物品。例如云南的普洱七子饼茶就把七个茶饼摞起,用竹叶包裹,用这种方法包装的茶叶没有异味,且具有防潮、透气的功效。设计师有意识地将竹材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上,强化材质的环保性与低成本性,减少材料损耗,借助于材质的自然性能,实现设计上的突破与超越。
天然植物纤维是一种产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如玉米秸秆、稻草、麦秆、柳条、棉杆等植物秸秆作为包装材料,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无毒、无臭且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防晒等特性,使用后能完全自然降解。我国云南是世界原生稻谷的出产地之一,盛产大米,剩余的稻草用来包装鸡蛋,将稻草编织成“手爪”状,在“爪”中放进一个鸡蛋用草绳捆扎打结,数个“爪”把鸡蛋包紧,直至成串,鸡蛋包在稻草里,容易携带又不易破损,稻草的韧度和弹性能减震、透气、保鲜,携带方便,安全可靠。这种包装方式给人纯朴自然的感觉,而用来包装的草材废弃后自行分解消失,不污染环境,对当今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果壳类植物如花生壳、核桃壳等都有保护功能,甚至大量植物果壳就是天然的包装器材,葫芦就是其中的典型。葫芦是一种天然的包装容器,其外壳坚硬而质地轻巧,外壳皮层组织有良好的透气作用,但又不渗漏液体,是一种理想的天然容器。葫芦本身无毒无害,同时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干燥,对人体、环境不造成污染,能够循环利用,废弃后可以降解腐化,葫芦包装本身不但有自然性、生态性、实用性、观赏性、便利性等优势,更重要的是葫芦包装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它独特的包装造型至今仍然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和收藏。
二、新材质的介入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材料塑料开始大量取代天然的包装材料。80年代复合包装材料发展起来,如铝塑复合材料、纸复合材料、塑与塑复合材料等,近几年PET、BOPP、尼龙膜、镀铝膜的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塑料的发展引起了包装行业巨大的变化,但是环境与能源问题随之而来,白色污染开始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态环境。同时,材料不能重复使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出于“低碳”的要求,包装设计模式需要进行新的改进。例如利用综合材料,把动植物纤维应用于包装,可以从原材料的生产和降解环节减少碳排放,又如采用低能值的碳纤维材料,它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抗衰老等优良特性,能节省能源。新的材料、新的方法的不断出现,也为低碳包装设计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三、自然化的包装理念
商品包装通常有保护商品、保障流通、促进销售和方便消费的作用,自然化的包装是最廉价、最具有特性的设计,这些自然材料经过较为简单的加工或干脆不做任何加工就能应用,是绿色环保材料。绿色包装就是指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保护作用和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这是针对难以处理的“白色污染”而提出的。塑料制品虽然给人类带来便利,但在若干年后都很难降解,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废气污染也很大。自然化包装设计对治理白色污染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设计师来说,要将环保意识贯彻到包装设计中去,已不仅仅是意识与观念的问题了,最重要的是如何采取行动。如今还有许多正在使用或正在开发的环保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具有再生循环的特点,包装设计师应考虑把这些新材料和自然材料相结合,运用到设计当中去,减少包装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使包装设计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意识,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
自然化包装与产品的完美结合,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包装设计理念,要把自然化包装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当前资源过度开发,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低碳环保就成为包装设计发展的主流,对于全人类而言,是为了坚持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包装行业来讲,低碳设计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时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出发点,把低碳包装设计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人的自然化】推荐阅读:
近自然化策略05-15
自然化认识论05-09
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研讨活动总结08-27
自然辩证法自然论06-30
感悟大自然的“自然”08-28
满庭芳 处自然,满庭芳 处自然马钰,满庭芳 处自然的意思,满庭芳 处自然10-27
大自然的馈赠感恩自然作文08-09
感受自然的作文800字:走进大自然10-21
小学生自然为我我为自然征文08-21
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演讲稿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