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分析技术

2024-07-24

协同分析技术(共10篇)

协同分析技术 篇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透,为了有效地解决企业协同智能制造技术的问题,我们根据企业资源的特征,将企业的制造单元或者各个生产工序建造成较小的网络世界,同时这对企业资源的特点,提出在IMS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资源的系统模式。这样一来,对于企业基于资源协同的联盟智能制造这一问题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解决。

那么,什么是IMS,其模式和具体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智能制造的含义

所谓“智能制造”,英文翻译为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主要是指一种人工智能的研究。我们一般会认为智能是知识加上能力的综合,智能制造在现如今应该包含智能的制造技术和相应的智能制造的系统。具体来讲,智能制造就是由机器和人类的科学家所共同组成的一种人和机一体化的系统,它能够进行相关的智能活动。因为它是人类和机器的融合,所以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判断、决策等相关的程序。这样一来,智能制造就集中了人类和机器的所有优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将机器和人类工作的局限性,提高了机器决策的合理性,同时又降低了人脑在工作过程中的脑力消耗。从而实现了自动化概念的更新[1]。

二、IMS模式的含义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不断渗透的时代,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传统的制造业的发展,另一种就是在先进的IT技术基础上去进行发展。现在的一些企业在智能制造的作用下,整个的企业从接受产品订单,到进行研发生产,到最后的订单配送的整个过程中,使得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能够实现一体化的程度,从而满足全球化大生产的需求。

IMS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的简写,它是一种智能制造的系统。我们上文中提到,目前全球化的分布式网络小世界已经成为企业间联盟进行智能制造的趋势,所以,IMS基于这样的一种趋势要求,企业再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跨越地域间的限制,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计划,从产品研发加工到产品完成等等这些,主要是集中在数据和知识的传播、流通和共享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IMS模式的主要途径就是基于知识资源的协同这样的模式。

三、IMS资源协同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在IMS这样一种模式下,企业的分布资源将会进行集中

基于IMS的模式,它可以将不同地区中的不同企业的相关资源和知识进行集中,建成一个集各种企业的数据资源的交流池,在这里进行信息的检索、交流评价和使用等操作。这些操作主要是针对于企现有资源的分类整合、制造的工序等等,从而在这些操作中发现有用的资源获取路径[2]。

(二)IMS这一模型以订单为驱动来生成制造的动态系统

企业接受产品的订单,这些订单经过IMS模型的专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后,结合企业的现有资源,对生产的路径和资源配置等情况进行规划和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动态的实现产品的选择、设计和研发各个具体的环节,从而对整个生产过程所需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对产品实现按照需求进行相应的制造。

(三)基于知识这一资源的协同

在IMS这一模型中,最主要的是要将知识这一资源和不同区域分布式的企业的资源进行融合和协同。IMS这一模型可以通过资源的描述来定义企业现有的资源,通过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定义和描述,可以使得IMS内的专家结合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协同,从而完成对于整个模式资源协同下的智能制造。

四、IMS模型的具体工作步骤

(一)订单的接收和识别

企业接受订单,而且根据订单中关于产品的数量、性能等具体要求,将这些数据反映到IMS模型中,IMS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接收后,经过分析确定具体的生产步骤。

(二)IMS模型对企业资源进行语义描述

IMS模型确定生产步骤后,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语义描述,确保将生产的设计加工等环节与企业资源进行匹配结合,使得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

(三)IMS模型将分布式企业的资源整合构建庞大的资源池

将不同企业的不同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庞大的资源池。IMS模型会对资源池里的各种资源进行分析整理,使得产品在设计、生产、整合等各个环节都有资源的支持和协同。

(四)知识资源的路径的建成

经过各种资源和产品的匹配设计后,IMS模型可以以知识资源为基础,对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确定具体的路径,这一操作是在知识协同的情况下进行的,使得产品能够最大化的吸收知识的优势,实现智能制造。

(五)生产所需资源的获取

当IMS模型将具体的生产路径确定后,在这一知识生产路径的带领下,IMS模型能够将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相应的匹配,获取最佳资源[3]。如果在此知识生产路径的指引下没有获得最佳资源,那个IMS模型可以匹配最为接近的资源,使得产品能够实现生产的最优化。

综合上边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在当今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和不断渗透的时代,基于资源协同的企业联盟智能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了时代发现的趋势,企业只有不断适应这一趋势,创新自己的制造技术,这样才能够走在时代的潮头,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渗透,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在全球化的制造中,分布式的网络模式已经成为现如今的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能否抓住时机实现自身的发展成为当今制造行业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企业协同联盟智能制造技术的问题,应该对当前企业现有的资源协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发展更能够适应时代的潮流。本文基于这个背景,对基于资源协同的企业联盟智能制造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资源协同,企业联盟,智能制造技术,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徐新卫,方乐.资源协同下的企业联盟智能制造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12:257-262.

[2]陶春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学中国人,2016,12:198.

[3]高金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130.

协同商务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篇2

[关键词] 协同商务 生物密码 电子签章

在传统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面对面的,很容易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建立起信任关系。但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来联系的,在地域环境上跨度很大,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而协同商务作为下一代的电子商务模式,比传统的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更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安全问题。

一、协同商务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

协同商务企业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企业集团内部和企业集团之间。内部威胁主要是当企业公共设施对内部员工实行开放时,内部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及FTP等方式会成为机密泄漏的重要途径。企业集团之间的安全威胁主要是当协同商务企业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公用网络处理事务和执行通信时,如果通信超出防火墙的安全范围而进入传送阶段,就有可能被监听截取。在交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中央系统安全性被破坏、商品递送状况和客户资料被竞争者获悉、公司名称被他人冒充顶替、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机密数据被获取等现象,这些一方面会恶化协同商务的生态环境,使用户和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使协同商务企业对网络身份认证、企业文档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印章的不可抵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协同商务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1.生物密码保障

生物密码保障技术是以生物识别技术为基础,依靠指纹、声音、脸孔、视网膜、掌纹等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解决方案。生物密码保障技术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作为密码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它最大的优点是密码具有惟一性,从理论上说,生物特征认证可以为协同商务企业提供最可靠的网络身份认证,它所使用生物密码几乎不可能被仿冒,安全性很高。但从实际应用来看,此技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如果进行协同商务运作的用户身体受到伤残或污渍的影响,就无法正常识别,这就有可能丧失商机,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其次,认证系统的终端设备复杂,不易携带,给开展网上业务的用户带来不便。第三,由于研发过程投入大,生物密码认证系统的成本非常高,无法在中小型协同商务系统中推广运行。

2.动态口令

动态口令技术使用一次性口令(OTP,One-Time Password)机制。这种机制的最大特点是客户端不需要安装软件,且用户的真实口令无须在网上传输,又由于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可以有效防止重放攻击。它由用户端的EP CARD和安全认证服务器两部分组成。EP CARD是发给每个用户的动态口令发生器,通过同步信任认证算法使口令无法被预测、跟踪和窃取,无需频繁更换口令;安全认证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控制所有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提供认证、授权和审计服务。OTP机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动态令牌需要定期更换,累计成本较高,系统扩展性不强,而且对于协同商务企业的文档完整性、不可抵赖性不能提供有效保障,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此技术的应用。

3.硬件认证

硬件认证技术是以智能卡为硬件介质的认证技术。智能卡包含内存、微处理器和智能卡阅读器的串行接口,从安全的观点看,它具备“身份识别信息”的存储能力,该信息能够被读取。并通过智能卡阅读器连接到PC上进行验证,能够被企业内部网络或远程网络上的发生业务关系的用户所访问。用智能卡存储密钥更为安全,因为即使网络交易用户的计算机出现安全问题,协同商务企业用户所持有的私钥不会随之一起被盗,所以用户的身份对于网络应用系统来说具有一定的可信任性。但智能卡凭借的是硬件介质的存储优势,单独使用时具有“瞬时”性,即认证只在当时有效而加密算法被破解后以前的加密结果就可能被解密,这一点成为硬件认证技术在应用时的最大瓶颈。

4.电子签章

电子签章技术涵盖了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字认证技术等多个方面,其中最成熟的是数字签名技术,它以公钥和私钥的“非对称”加密技术为基础。在电子签章系统中由计算机程序将密钥和需传送的文件浓缩成信息摘要予以运算,得出数字签章,将数字签章并同原交易信息传送给对方,接受方可用公钥来验证该信息确实由发送方传送、并可查验文件在传送过程中是否被篡改,有效防止对方抵赖。电子签章技术可以实现数字签名、数字水印、生物密码,以及硬件认证技术的整合,积极消除各种技术中的缺陷,同时充分发挥各自在不同方向上的优势,能够为协同商务企业提供相对完整和可靠的安全服务。

综上所述,在协同商务企业中,要保证内外部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使用电子签章技术将事半功倍。它所体现出的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认证交换机制、公证机制等诸多安全机制方便有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协同商务企业各类文档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电子印章的不可抵赖性,并同时实现对协同商务企业的网络身份认证。

三、结束语

协同商务企业通过信息安全技术的引入可以达到一个新的安全水平。电子签章技术在实际应用具有高安全性、易操作性、可扩展性和良好的通用性,它满足了协同商务企业在政务和商务中对效率、安全、方便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随着协同商务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基于电子签章技术所提出的安全技术方案也将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晶晶胡曦明:构建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电子商务应用 [J].现代通信,2006,(04)

[2]陶建平张永福:美国电子政务密码保障分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7,(05)

[3]祁明:电子商务安全与保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

协同分析技术 篇3

混凝土搅拌站集群技术是指对以搅拌站为主要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最佳优化配置和高效协同的技术方案,分为设备集群技术和信息集群技术。

设备集群技术

设备集群技术具有两个特点:1.资源集中调度。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调度搅拌运输车、泵送设备等资源,确保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施工,最大程度节约能源消耗。2.资源协同管理。企业采用协同管理模式管理各种设备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设备集群技术模式主要包括一站式协同和多站式协同。

一站式协同目前,多数混凝土公司采用这种方式。搅拌站、搅拌运输车和泵送设备的一站式协同方案,不但广泛适用于建筑工程,而且便于公司运营管理,充分发挥设备集群高效的优势。

多站式协同在重点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方量、施工难度和泵送难度都相当大。客户针对特种工程情况,定制多站式协同方案,以确保按时、不间断泵送高强度混凝土。多套搅拌站、多台搅拌运输车和多种泵送设备在统一指挥下,能够保质、保量协同完成施工任务。

信息集群技术

信息集群技术是将搅拌站控制系统、搅拌运输车控制系统和泵送设备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GPS和GPRS等进行信息交流,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具有以下4个特点:1.网络化。混凝土企业引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实现数据共享、数据交流和数据管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按权限在互联网或局域网直接浏览、查询和下载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2.智能化。客户在企业管理和搅拌站生产管理的实践中,倾向于将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与混凝土搅拌站的控制系统、ERP系统、磅房系统、试验室原材料及混凝土产品试验系统进行智能集成。生产任务单下发、原材料试验、混凝土生产、统计报表、合同查询、工程查询等一系列数据处理业务都可以智能化完成。3.便捷化。混凝土企业通过GPS定位系统和GPRS通信技术将搅拌站、搅拌运输车和泵送设备统一监控,协同调度。另外,集团化经营的混凝土企业拥有多家搅拌站和多条混凝土生产线,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降低核算工作量,自动进行各种原材料用量监控、搅拌运输车监控和现场混凝土泵送监控,大大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4.高效化。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节约时间,实现管理高效化。

集群技术尚处起步阶段

设备集群技术应用现状

混凝土成套设备解决方案是设备集群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方式,混凝土搅拌站通常分布在大中型城市郊区,如何将不同品牌和不同类型的搅拌站、搅拌运输车和泵送设备协同调度,是当前设备集群技术的难点。其中,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是三一重工18台泵送设备,连续60h不间断泵送6万m3超高强度混凝土,圆满完成了上海中心大厦(632m)混凝土底板浇注,充分印证了设备集群技术的优势。

在国内,大型混凝土企业希望掌握搅拌站、搅拌运输车、泵送设备等各种设备状态,灵活调度资源。但实际应用中,现有的设备集群技术不成熟,无法全面满足各种工况,导致应用该技术的客户微乎其微。

未来,客户需求将决定设备集群技术进步的方向,其中,搅拌运输车路径规划、车辆调度等都是客户的潜在需求。

信息集群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许多混凝土成套设备供应商自主开发搅拌站控制系统、搅拌运输车控制系统和泵送设备控制系统,由于这3种系统之间联系不紧密,且与混凝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未充分集成,因此3者间的集群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

以搅拌站为主体的控制系统仅是集群控制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控制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与搅拌运输车、拖泵和泵送设备等设备的信息接口,集群扩展功能仍限于起步阶段。

随着集群技术的进步,以泵送设备为主体的集群技术得到初步发展,德国PM集团在2008年已研发出i-daisy系统(又称混凝土泵送服务的敏捷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GPS定位技术和GPRS手机通信技术,与搅拌站建立信息联系。

为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集群控制系统技术还将提供搅拌站的启/停机信息,搅拌运输车的卸料动作监测、卸料速度监测、里程及油耗统计,泵送设备的泵送时间、泵送方量、故障及异常等信息服务功能。

协同分析技术 篇4

【关键词】物流源资源;协同服务

1.物流资源优化管理问题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物流资料优化管理主要从物流管理体系和物流功能体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协同角度出发,提高物流资源配置的研究较少。归纳为(1)实施供应链管理,完善电子商务中协同化物流的战略突破口,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重新整合物流企业,构建专业化系统,实现协同物流发展。(2)从物流组织的协同性、物流功能的协同性、物流手段的与电子商务协同性探讨物流资源管理。(3)物流企业协同方式、益处、障碍有关论述等。缺乏全面整体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过于简单。

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明显,产品供应链延伸得越来越长,客观造就物流所涉及到的环节、因素越来越多。当一个物流订单发生,往往要经过取货、仓储、配货、运输、分流、中转等环节。这些物流活动的发生,往往要多个企业参与其中。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物流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管理理念落后;物流流通渠道不畅,企业分割严重,资源浪费巨大;企业各自为政,服务功能不全,效率低下等。

结合我国物当前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服务关键技术是符合我国实情的物流管理方案。

2.协同服务理论体系

2.1协同服务概述

2.1.1协同服务的内容

协同物流( CollaborativeLogistics)是指不同物流企业间相互协作共同组建物流体系, 并实现物流信息及资源共享,以提高利润和绩效。面对以网络、信息、技术、全球化为特征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不但要整合内部资源,还要考虑与外部衔接,建立基于“客户服务”理念,形成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四流合一。通过改变物流方式、物化,并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效果。

2.1.2协同服务的特点

物流是复合型服务产业,融合了仓储、运输、贷代、信息管理等。物流协同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协同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边界,不同地方的企业通过协同服务,提高服务的效率,降低服务的成本。

(2)产品链中的“产—供—销”合作伙伴, 甚至同行企业之间,围绕共同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共赢”发展模式。

(3)协同服务推行循序渐进,从局部到整体,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产品供应链。

2.1.3协同服务的基本思想

(1)协同服务成员企业要求在经营决策、企业文化、组织规模等方面相接近或协调。

(2)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协同企业要自觉保护商业秘密,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商机泄漏。

(3)成功的协同合作关系建立在合理的利益分配基础上。

(4)协同服务质量与成本决定绩效水平的高低。

2.2协同理论体系结构的构造

2.2.1过程概念

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企业的协同服务过程就是把相应的人、财、物、方法、规程等进行集成,经过协同管理,从而产生理想的结果。协同过程可归纳为下图。

2.2.2理论方法

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都存在协同作用。20世纪70年代Hermann Haken创立的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经过某种方式的合作,从而产生一定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H.Igor Ansoff在《公司战略》中,认为协同效应是一种联合效应,企业协同创造效果大于各自独立创造效果。后来HiroyukiItami把协同区分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认为协同可以发挥资源最大效能。

MaikL.Sirower主张协同效应应该放置在竞争环境中,公司合并后的利益大于合并前各公司的利益。

ManteR.Moss坚持多元化公司存在的理由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Bartlett C.AandGhoshalS认为,通过资源共享,公司拥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大价值。

物流活动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采购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可以分成若干子系统;物流活动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等范围,一项物流活动开展,导致地域跨度大,时间幅度长;另外物流系统静态性差、动态性强,通过开展协同服务,能够使各功能环节有效地工作,实现物流活动合理化,创造理想的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

2.2.3技术支持

协同技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随之产生的。协同技术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围绕“产—供—销”过程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技术与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协同技术支持包括“软件”与“硬件”,“软件”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主,“硬件”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经过“软件”与“硬件”驱动,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形成高效率的供需网,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资源整合,达到协同企业共赢的目的。

3.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体系构建

3.1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持续发展的演变规律与外部动力

我国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传统“大而全、小而全”管理模式的影响,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规模较小,没法实现规模效益,高效的“产—供—销”网络基本没法形成。物流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相互竞争,难以实现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物流企业注重内部资源整合,忽视外部资源整合,缺乏动态适应性。物流企业之间信息分离,使企业无法实现高效率的物流作业。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卖方市场已转变买方市场,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以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协同服务可有效地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要注意,物流企业之间的协同服务并不是泛泛而谈的,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技术,以企业的组织、制度、文化、技术等作为保证。

3.2物流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的物流环节构成与内容分析

协同物流是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发展,是适应多变经济环境服务模式。它的范围包括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实施物流协同服务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供应商与分销商,还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分销商的分销商。

3.3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的运行模式

3.4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实现的途径

3.4.1建立物流信息平台

协同物流是建立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的,信息平台是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重要手段。

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信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使用信息有如下特点:作业层面信息应用普高,管理层面信息共享缺乏,决策层面信息共享机密,企业注重内部信息共享,忽视外部信息共享。信息的使用停留在层面上,致使供应链上的企业相互独立,资源无法达到最好的利用,物流协同服务流于形式。

因而,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势在必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国家与企业协同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初期,成本投入大,收益小,国家起主导作用,企业积极参与;随着物流信息平台渐渐发挥作用,企业起主导作用,国家加强引导。国家与企业协同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2)企业加强组织、领导。相应设施到位,责任到人,制度健全。

(3)成员企业严格时效,及时把相关信息上传,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4)公平公正的利润分配制度,促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健康发展。

3.4.2商务平台协同

协同服务商务平台把企业管理内延伸到参与协同服务的所有企业,企业通过商务平台完成各项活动。通过协同商务平台,成员企业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集中到平台上,平台以统一的界面将信息反馈到用户,实现协同企业之间信息的无逢连接。

3.4.3“产-供-销”协同

“产-供-销”包括生产、供应、销售,是供应链的一种。它是以市场导向,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合理安排生产,与消费者建立互动关系是成功关键。

“产-供-销”协同管理要抓住以下几点:

(1)围绕“产-供-销”流程,建立协同团队。

(2)协同管理从目标出发,建立具体的KPI指标。

(3)做好预算,形成统一、集成、联动的计划。

(4)所有部门、外部相关企业共享统一信息平台。

3.4.4核心企业供应链协同

我国物流企业习惯采用“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资源管理浪费严重,效益低。随着产品更新换加剧,产品周期缩短,企业面临更多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合作伙伴身上,通过建立供应链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逐渐形成。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功能体现在:创造新价值,控制竞争环境下的关键业务,协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核心企业成为供应链的控制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

现代市场环境下,基于核心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能较好地整合供应链的资源,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管理。但是供应链管理绩效高低决定于协同的紧密程度。开展核心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

(1)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

(2)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监督。

(3)供应链企业之间协调激励。

4.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关键技术

4.1协同管理的信息共享

经验告诉我们,物流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法实现信息共享,导致信息扭曲,“牛鞭”作用放大,企业经营成本高,没法实现资源优化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一体化成为可能。条码能存放大量产品信息,条码识别技术瞬间完成信息采集,EDI促进了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发展,POS让企业拿到第一手销售信息,电子商务使企业获得详尽的需求信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点,运用协同机制加强管理,促进物流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优化,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4.2协同管理的成本协调

传统物流企业各自为政,成本管理以企业内部人、财、物为主,难以实现资源优化管理。开展协同管理,企业要放眼于整个“产品链”,围绕产品的研发、供应、生产、销售及售后展开,以更好地利用协同企业的资源,发挥规模优势。

协同成本管理的建议如下:

(1)根据市场需求,改进现有产品设计,优化产品流程,整合协同企业的资源。

(2)加强协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调好围绕“产品链”的成本规划管理。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协同技术特点、生产流程认识,做到全员参与。

(4)制订关键绩效指标,避免有质量问题产品进入流通,通过质量控制协同成本。

4.3协同管理的时间管理

在市场瞬间万变的今天,企业能否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第一时间调整生产与供应,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不言而喻,完成一项物流活动的时间越长,造成的资源浪费越大,成本越高。开展协同管理,加强时间管理可分五步走:

第一步:规划作业过程。

第二步:找出时间浪费的关键。

第三步:总结时间学浪费的原因。

第四步:定额工作环节时间。

第五步:工作环节时间具体化。

4.4协同管理的利润分配

协同管理,既要考虑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又要考虑到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其中利润分配,是利益管理管理的核心。利润分配是否公平、公正、合理,直接影响到协同存在与否。协同利润分配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利润分配的合法性。

(2)利润分配注重权利对等。

(3)利润分配突显公平、公正、公开。

(4)利润分配兼顾长、短期利润。

(5)利润分配的激励性。

5.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效能

5.1实施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分析

作为不同经济利益实体,物流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物流企业之间自然产生对抗行为,资源难以实现优化管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物流企业间的协同管理日益凸显。

运用协同管理优化物流企业资源,要求成员之间对立“共赢”意识,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优化整体利益为奋斗目标,加强协同企业成员之间联系,借助协同成员的优势,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从而实现整体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5.2应用效果分析

协同管理是物流企业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通常理解为“1+1>2”,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资源共享,有利于优化资源管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扩大市场份;企业之间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企业实现规模优势,分散风险。

6.总结与展望

6.1全文总结

本课题从物流企业协同服务关键因素出发,以物流市场集中度分散、物流资源整合度低、物流管理信息技术落后、资源共享服务欠缺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物流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利用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多企业、多结构、多业务的信息整合,搭建物流企业信息服务,整合各方资源,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加强协同管理,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

6.2研究前景与展望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约束下,物流资源的割据、分散与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发展,利用协同服务关键技术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下一阶段,我们将针对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探索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服务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的报告,加强对物流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景峰,王刚,问晓先等.面向服务架构下协同制造服务链构建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3):281-287.

[2]曾明,杨扬,王元卓等.协同服务模型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5):660-666.

[3]李淑玲,吕高燕.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J].物流技术,2011,(6):62-70.

[4]舒辉,何旭兰.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模式研究[J].广州: 科技管理研究,2008,(9).

协同分析技术 篇5

一、理论基础

技术 (Technology) 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文, 当前对技术的认识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知识层面, 主要指劳动者掌握一定的技能、经验, 从而利用科学原理改造自然的一切方法;第二个层面是生产力的层面, 主要指技术不仅包括本身的知识形态, 也包括技术设备以及操作利用技术设备的劳动对象;第三个层面强调了技术的系统性, 即技术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组成的系统, 既包括了软性的技术, 也包括了硬性的设备等, 中间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匹配与修正的复杂过程。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密的《国富论》, 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于1912年, 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完整提出“创新” (Innovation) 的概念。熊彼特对“创新”的认识是, 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1]。

当前国内外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 在整理相关文献基础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表1中的几类观点。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内容是一个整体, 是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集中于企业系统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因此, 所有的技术创新活动内容是一个系统性创新, 是一个从创新思想形成到走向市场的完整创新过程。

关于知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 (Peter Drucker) 认为“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 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 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来源”[2]。

对企业知识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企业知识管理和知识网络两个方面。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主要分为两大主流的分支, 其中一派学者认为,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 一种新的文化、生活的方式, 它是基于知识的业务充足及组织机构的管理思想, 它致力于将组织内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与创新的价值, 其核心是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源的转化。而另一学派认为, 知识管理是对企业的知识生成与应用并加以管理, 如Von Krogh (1998) 认为知识管理是识别并协调组织的集体知识并进而能够帮助组织进行竞争[3]。Hanley (1999) 认为知识管理是以时间组织目标的收集程序, 能够管理知识的创造、扩散[4];Liebowitz (2000) 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体系, 它以知识为基础, 将人工智能、企业流程的改造、人力资源管理, 以及组织行为等组合在一起[5]。

知识网络是企业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微观层面。知识网络 (Knowledge Network) 最早由Beckman (1995) 提出, 最初的含义是指从事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及活动[6]。知识网络在被提出后, 其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知识网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内外部资源的重要工具。然而到目前为止, 对知识网络也未形成公认接受的统一的定义。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 将知识网络定义为一个社会网络, 该网络能提供知识、信息的利用等。

“协同演化” (Co-evolution) 最早出现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 由Ehrlich和Ravent在讨论植物和植物昆虫相互间的进化影响时提出来的, 但并没有给出完整的定义, 早期主要用来解释物种和文化的演进过程[7]。国内学者在这个领域研究进展迅速不仅体现在对协同演化这一含义的界定与特性分析上, 更在于将这一概念在实践中进行了具体领域的运用。代表观点如黄凯南在对协同演化概念界定基础上, 指出协同演化是一个具有双向或多向因果关系、多层级和嵌入性、复杂系统性、正反馈效应和路径依赖等特征的互动者之间相互反馈、共同推动的适应性变化过程。

二、知识与企业技术创新演化

(一) 知识与技术演化特性

依据韦伯词典 (Webster, 1977) 的定义, 知识是在实践、研究和调查基础上得到的对事物事实及状态的认识, 是人类获得关于原理、真理认识的总和。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1997) 对知识的分类, 可以分为四类, 如下表2所示。

在企业实际中, 前两种是能够通过语言或者图形等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并可以进行编码性处理, 称之为企业的显性知识;而后两种, 很难用文字、图形及其他方式准确表达出来, 称之为隐性知识。从获取难易程度上讲, 后者不易获得并充满着复杂性, 对企业技术创新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知识系统实际上是企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集合体, 形成所谓的企业知识库。从两种不同知识形态的功能和地位来看, 将隐性知识在企业网络加速流动、共享和传播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演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技术的演化同生物的演化具有一些相同的特性, 如遗传、变异, 多样性、衍生性, 等等。由于继承性的存在企业技术进化产生了技术产品的多种多样, 选择的过程使得继承性不断复制和强化, 并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的科技产品。然而, 技术的进化同生物的进化还存着本质上的差异, 技术的进化不是简单的自然选择, 而是呈现出更加复杂性的一面, 不是像生物进化那样被动地吸收和接受, 而呈现出更为主动的人为性, 通过人为的一些改造, 使得技术进化能够更加合理地加速和提升, 从根本上讲是人为选择的结果, 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主观性。

(二) 企业知识流动与传播

以制造型企业为例, 企业原有的知识会存储起来形成知识库。以企业知识库为原点出发, 从正向知识流来看, 知识的流动从已有的知识库流出后, 在设计开发阶段将知识库中的经验知识融入到产品的设计开发。较为典型的是原型开发技术的应用, 这个过程企业已有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融入到企业产品的设计中去;在生产制造环节, 企业主要是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将设计阶段的隐性知识明晰化, 将生产制造的技能要求转化为生产流程中的工序或者生产流程;在市场营销阶段, 积极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相关知识, 使得显性知识向消费者流动;在售后服务阶段, 售后人员主动收集消费者想法及建议, 甚至抱怨、疑虑等。

在逆向知识流动看, 终端消费者的建议会主动或者被动发出, 被动情况下即上一阶段提到的由售后服务人员主动引导收集形成企业知识。而主动情况下, 终端消费者的建议与批评同样会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营销人员或客服人员, 针对解释性的问题可以集中解答消费者可能的疑惑和问题, 而对于有价值的建议会进一步向生产环节等传达;在生产制造阶段会在可能的情况下, 针对容易改进的问题, 生产工艺或生产工序会做适当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而对于营销、售后环节不能解决的问题, 以及其他十分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会最终反映到产品研发人员, 研发阶段的工作会根据市场、产品制造等阶段的反应情况尝试进行总结, 并做革命性或改进性的设计开发。逆向知识流会进一步形成新的经验、知识, 甚至固化为企业产品的功能性说明材料、专利等物化形式, 而沉淀在企业的知识库中。

从简单线性角度来看知识流在企业中的运动形式, 两者是在终端交汇, 即知识流正向流向于市场终端的消费者, 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功能的直观感知又会一步一步逆向反应到企业知识流的链条中来。从这个角度甚至也可以认为是市场的需求作用对企业知识流的流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而企业知识流的运动速率要取决于整个过程的整体协同。需要指出的是, 在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流动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如上图的线性流动形式, 而是更加的复杂, 中间存在着多重交叉, 形成复杂网络的形式。

三、知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演化机理

(一) 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信息源

从知识角度, 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源形式主要有如下图所示的八项。

从企业内部知识的持有者看, 主要为管理者的经验, 技术人员的技术以及除管理技术人员之外普通员工的所拥有的信息、知识, 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 管理人员的管理艺术及管理经验等主要是隐性知识;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的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源上的重要一环, 供应链上的企业既包括了上游的供应商, 也包括了下游的渠道商、销售商, 在商品或服务流通过程中, 与之合作的上下游企业会将知识反馈到企业中来, 以实现合作利益的最大化;来自顾客的知识是直接反映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信息, 是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灵感”来源载体。以上几个方面是企业信息源的主要产生者。除此之外, 通过专家或者交流合作获得的知识, 与合作机构研发得到知识, 以及与共享公开的平台得到的资料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源的其他形式。

不同信息源之间会不断进行着交叉和相互传播, 并进而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 这种由信息所有者持有并分享、传播是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基石。

(二) 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动力分析

从创新的载体来看, 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主要涵盖的创新团队和个人, 无论是创新团队还是创新的个体, 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完成任务的需要, 获得物质奖励的需要, 个人荣誉的需要,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等等。按照李朝霞 (2001) 的观点, 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主要存在于内在原因、外在动因以及自我调节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图所示。

企业中对员工能力的评价是指员工完成工作的可能性, 它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学习共同形成的, 先天的遗传因素用来反映员工潜在发展的可能性, 而后天学习提供了使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保证;在内部动因上, 员工内在的需要即是通常意义上的马斯洛的七个需要层次, 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员工的内在动力是唤醒这些需要的来源。外部动因中的工作目标是企业设定的员工需要完成的最低的工作任务, 奖励与惩罚措施是企业的激励性措施。在企业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中自我调节是促使行为发生与实现的重要保障, 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核心环节, 自我调节会对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产生强化或削弱的作用。对行为结果进行归因总结会进一步反映到自我调节的过程中, 也是后天学习过程的一个体现。

员工的技术创新动力同样具有复杂性, 各带有知识的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由于受激励约束, 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技术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各创新个体之间、企业组织同创新个体之间形成博弈关系。

(三) 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自组织与涨落

从知识流动的角度, 企业技术创新的进化主要体现在知识流动的自组织和涨落。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带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 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这也是企业技术扩散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知识的流动从无序到有序。从企业内部看, 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不断进行技术的交换和扩散, 企业的管理人才也不断引导和加速这一共享、交换过程的实现, 同时企业内部的知识又不断同外部进行交换, 使知识不断向外流出, 流出的过程也伴随着相关知识的流入, 吸收借鉴外部科研机构、相关供应链上企业的知识。而企业通过这一过程取得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后, 经济利益的驱动会促使企业采用更为有效的激励手段以及强化同外界知识传播的合作从而加速知识的流动。整个过程, 企业技术创新呈现远离平衡又不断螺旋上升的自组织状态。

在企业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中, 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均存在知识传播的波动和随机性变化, 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的信息知识交换过程中, 知识占有者并不一定积极主动传播所拥有的知识, 即便是在传播过程中知识占有者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结果。一般来看,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有通过积极尝试最终失败, 也有在创新过程中, 通过偶然性的学习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在企业技术创新进化过程中, 这些意外因素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

四、结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知识资源不断成为一个企业的最主要资源, 并发展成为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资源, 随着知识创造与扩散,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是当前企业提升竞争力, 并获得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

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于企业发展成熟的过程中, 技术创新过程中遵循着一步步进化的过程, 遵循着演化的规律, 从知识的微观层面对企业知识流动进行分析, 探索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机理, 分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自组织和涨落特性。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 易家祥,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赵干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3]Von Krogh Georg, Care in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2 view, 1998, 100 (3) :133-153.

[4]Hanley S.Dawson C.A framework for delivering value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AMS knowledge center[J].Information Strategy.1999, 16:27-36.

[5]Liebowitz J.Building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Ac-knowledge management primer, London:CRC Press.2000.

[6]Beckman T.J.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handbook[C].NY, CRC press:1-2.

协同分析技术 篇6

一、酸化和加砂压裂技术的直接联合使用

1. 前置酸加砂压裂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将相应的常规酸注入到前缘中, 然后注入适量的隔离液, 随后还要将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一起注入到前缘中, 需要注意的是, 溶液必须根据实际需求量注入。采用前置酸加砂压裂方法时应考虑其基本原理:前置酸在人工裂缝中不仅能够使压裂液破胶和进一步提升其泄流水平, 而且还极大的促进了开井排液的及时有效性。笔者从长庆油田实验所得的数据显示中看到, 当储层条件和施工参数保持同等状态时, 与前置酸加砂压裂方法相比, 常规压裂井的原油产量较低, 也没有理想的压裂效果, 在单井中使用前置酸加砂压裂方法两个月后, 产量相较第一个月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并且前置酸不会威胁到岩心, 还对岩心孔渗性情况予以了改善。

2. 交联酸加砂压裂方法

主要是通过该新型地面交联酸的独特性质, 将分子高的植物胶变为一种立体式的网状链, 目的在于降低其反应速率, 避免酸液的过多流失, 并且对其他酸压工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良好的补充。交联酸加砂压裂方法在交联时间与交联状况等难以有效控制的局面中使用较多, 实际采用的交联酸属于新型的酸液, 还未破胶之前酸的粘携砂性与缓速性等都非常的高, 同时它的粘土稳定性也较优。

当前, 已有不少相关人士在以往积累下来的相关数据基础上加大了对交联酸加砂压裂的研究;施工过程中, 主要以稳定排量与低砂比两段段塞注入压裂液的方法为主, 以保证最深部的储层能够得到良好改造以及降低裂缝的形成率。此外, 施工阶段中施工曲线与施工后油井产能较高, 原油日产量大概在二十吨左右, 实现了预期的增产目标。采用该施工方案有助于施工的正常有序开展, 降低施工难度, 值得推广与使用。

二、酸化和加砂压裂技术的间接联合使用

1. 酸化再加砂压裂方法

该方法的操作流程是:先用一定量的酸液来溶解堵塞物, 然后排出酸液, 最后实施常规加砂压裂。之所以先进行酸化, 主要是为了防止近井带地层内部堵塞现象的再发生, 适当的降低压裂作业时产生的施工泵压, 为加砂压裂施工提供了便捷。

通常, 在中等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灰岩及白云岩地层中会大量使用酸化再加砂压裂方法, 促进了产量的大大提升。不过操作人员实际操作时, 必须保证酸化时盐酸浓度符合于实况, 同时确立施工工艺中, 应详细了解酸化再加砂压裂方法的适用条件, 并且也应掌握其它工艺实际效果, 保证酸化再加砂压裂方法的有效利用。

2. 加砂压裂再闭合裂缝酸化方法

对于油气田中具有较好储集条件, 并且压后植物胶压裂液体系破胶效果不理想, 以及油气田虽具有较好产能但递减速率快等油气井中会常用到加砂压裂再闭合裂缝酸化方法。比如, 某油田中因压裂液破胶效果较低, 致使返排率不断下降或者根本不返排。在对部分井实施压裂并挤入酸液后, 有着显著的效果, 采用加砂压裂再闭合裂缝酸化方法, 单井每天的原油产量要高出原有的两倍之多, 每天获取的产量都较平稳, 幅度不大。实际施工中, 先进行加砂压裂, 然后通过酸液溶解并清洗堵塞物, 有助于压裂液的及时有效破胶, 避免了因缝壁疏松而造成支撑剂挤入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并且还使得缝的导流能力大大提升, 实现了增产的目的。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 各种工艺方法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之处, 明确施工方案过程中, 应严格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等予以明确, 具体应考虑下列几点:酸化与加砂压裂协同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类技术型式, 可供选择的空间较大, 不过操作时必须考虑当地的地质等情况确立优质的方案;施工前必须掌握好酸化与加砂压裂协同作业的基本原理, 对施工过程各重要环节充分考虑, 以将二者的优势全面发挥;实际操作时, 应时刻观察各类溶液的浓度和配比参数。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当前, 酸化与加砂压裂协同作业技术在我国还不够成熟, 仍有部分环节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需要加大对其有关技术的攻关力度, 积极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与配合工作。不过, 随着酸化与加砂压裂协同作业技术的深入分析研究及改善, 该技术将会在国内众多油气田中“大放光彩”, 大大提高油气田的产能, 实现了增产目的,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在选择施工工艺时, 应做到全方位的考虑, 制定多种方案, 进行细致的比较, 以确立高效、经济、合理的方案。

摘要:石油企业为了提高油气井的产量, 常会采用酸化与加砂压裂技术予以实现, 并且为了保障整个石油工业的产量, 当前正致力于酸化与加砂压裂协同作业的技术研究工作, 以将这两者的功能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 从而实现预期的产量目标。

关键词:酸化,加砂压裂,协同作业

参考文献

[1]孙秀芳.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复合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09年.

[2]龚蔚.复杂岩性油气藏特殊酸压 (酸化) 技术[J].特种油气藏, 2009年06期.

[3]贾光亮, 张飞洲, 梁护站.塔河油田超大规模复合酸压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 2011年06期.

[4]李翔.复合酸压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中的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 2008, 36 (2) .

协同分析技术 篇7

关键词: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网络互连的分布式软件系统, 通过有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发布, 达到提高土作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重复劳动的目的。它强调人与人之间、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 以及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1 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发展办公自动化, 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早期, 多是由企业、单位内部的计算机人员或爱好者使用Foxbase、Foxpro编写出来的, 这些软件并非我们现在所指的办公自动化软件, 而是针对办公中某个特定的需求开发的, 它们多数是单机操作模式, 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所做的内容往往只是输入某些特定内容, 再把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格式打印出来, 所以这些软件系统在真正意义上不能说是办公自动化系统。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 随着各个国家机关和企业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逐渐完善, 以及Internet、Intranet在国内的普及, 整个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和联系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电子化的信息交流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这时早期开发的一些办公自动化系统又暴露出一些弊端。早期办公自动化系统多是以局域网环境为基础而设计的, 造成在实现多个局域网进行数据交换 (如与上下级或平级单位的数据交换) 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出现了一种“信息鸿沟”。局域网间的信息传递往往只能依靠原始的文本方式传递, 从而又形成了一个个新的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 这种情况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2 协同技术

协同学, 是由前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 (Haken) 于1976年所创立, 是一门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

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的或自然界的, 有生命或无生命的, 宏观的或微观的系统等等, 千差万别的系统, 尽管其属性不同, 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 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 部门间关系的协调等。人们结成各式各样的组织, 其目的就是要协同。

企业、政府机构、公共部门、高校, 所有这些社会性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 就是要有多人共同做同一件或者相互关联的事情, 如此就需要同时或者顺序使用相同或者相关的资源, 需要行为、步调的协调和合作。组织通过部门划分、层级结构、角色分配、流程设计、资源规划、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来实现各类工作任务的协同。这种协同的基本条件是连接、沟通、共享和交互。因此连接、沟通、共享和交互是各类组织的基本功能, 这些功能就是组织所必须具备的协同性。

3 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

目前, 在政府上网、电子政务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推动下, 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办公系统, 但从应用现状以及需求来看, 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缺陷, 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

3.1 信息孤岛

办公系统的分散开发和引入, 使信息被封存在不同的应用平台和数据库中, 定义和采集相互独立, 从而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 大量有用的信息分散在各个“死角”, 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和共享。而建立一个高效的办公自动化环境的首要条件就是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高效利用。

3.2 应用孤岛

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难以与企业其它业务系统紧密集成, 使得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相互独立、数据不一致, 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管理分散, 工具落后、管理维护工作量大, 各部门各系统往往形成一个个“应用孤岛”, 企业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切换, 以获取相应的信息进行分析, 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下降。

3.3 资源孤岛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 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 (包括客户和合作伙伴) 之间的协同, 在这个新信息时代越发凸现其重要性。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动态的、可控的、统一的、全面集成和协作化的信息应用环境, 从而使得企业内部资源 (管理者、员工) 和外部资源 (客户和伙伴) 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高度共享信息、协同完成各种复杂的业务处理、形成知识积累的科学体系、共同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传统的以系统由于其体系架构相对陈旧, 无法很好地建立起这样一个协同运作的环境。

很多资料表明, 在普通的商业通信里面, 用的最多的还是邮件系统。但这仅仅是协同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的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该能够突破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它不仅有效地解决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管理上的难题, 更以高度的协同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可定制性满足企业全方位的办公管理需求。具体地说, 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协同性。基于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协同以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性”, 它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全部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 并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 以先进和开放的平台体系融合企业各种应用;以信息门户提供统一和个性化的访问入口;以工作流程打通企业运作各个环节, 使资金流、物流和知识信息流无阻碍地流通。

协同软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不仅实现企业内部各组织、各部门、各人员的协同, 还将企业外部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纳入管理平台, 创建一个紧密结合、共同运作、动态调整的大协同环境体系。

b.知识性。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以软件不仅是企业电子化运作的工具, 还为企业搭建一个高效的知识管理平台, 利用各种IT工具有效地管理、存储和分析企业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知识信息, 并及时地把这些知识信息及时传递给需要的人, 从而创建一个知识化的组织体系。

c.应用深化。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所完成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档处理和公文流转, 而是企业全面信息体系的前台构件, 它一方面可以完成与企业后台构件的数据和应用整合, 另一方面可以外延扩展其功能应用, 完成诸如资产管理等功能, 搭建适合企业应用的电子商务环境, 并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扩展应用。

d.可定制性。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构成、工作流模式会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而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强大的自定义功能, 以适应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调整的需要, 而无需进行最底层的开发,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e.个性化。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的用户所获得的信息和应用不应再是千人一面。通过协同办公的企业信息门户, 将企业的所有应用和数据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 并以统一的界面提供给用户, 使企业可以快速地建立个性化应用。它向分布各处的用户提供商业信息, 帮助用户管理、组织和查询与企业和部门相关的信息。内部和外部用户只需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分析报表及业务决策支持信息。企业信息门户突破“信息海洋”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 并以友好、快捷的方式提供给访问者最感兴趣和最相关的信息。

结论

办公自动化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革命中一个非常活跃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技术应用领域, 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通过网络协同工作, 通过网络办公系统所实施的交换式网络应用, 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方便, 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协同技术为设计思想导向设计实用的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赵志伟.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刍议[J].陇东学院学报, 2005, 16 (4) :125-127.

[2]杨振山.中国办公自动化及解决方案[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 2000, 2:38-41.

[3]郑炎雄.基于CSC W的OA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1999, 10:21.

协同分析技术 篇8

1 音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

音视频会议系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最早的音视频会议系统是采用模拟方式传输的, 但由于在模拟微波 (或同轴电缆等) 线路上传输一路模拟视频会议信号所需带宽为6MHz, 相当于占用960个电话线路的带宽, 在运营成本上是较昂贵的, 因此其商业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2) 1990年11U—T发布了用于ISDN、El、T1上的群视频会议标准协议H.320, H.320协议是应用最早、最为成熟的协议, 为视频会议领域的标准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1996年5月ⅡU-T制定了在分组交换网络上工作的视频会议的标准H.323, 支持H.323协议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集中式、紧耦合会议系统, 其显著特点是引入了多点控制单元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 由MCU将一个发送者的音视频分别独立地以IP单播 (Unicast) 方式转发给多个接收者来实现多点交互, 其好处是对会议成员的管理方便, 但这将导致系统开销和网络负担随用户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令系统无法进行大规模扩展。

(4) 1998年9月,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在H.323的基础上制定了松祸合扩展协议H.332, 该协议在网络层使用坤组播技术, 采用分布式松耦合的系统结构, 较好地解决视频会议系统的规模扩展问题。

(5) 近年来, 流媒体广播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大部分广播会议, 如网上路演、采访、现场会等, 能够为用户传输多媒体信息, 是对传统视频会议功能的扩展。

2003年3月, 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 (VCEG) 和ISO/IEC MPEG (Motion Pieture Expert Group) 组成的联合视频专家组正式公布了H.264视频压缩标准。H.264是新一代低比特率视频标准, 与现有的任何标准相比, 它有着更高的压缩性能, 能够在较低带宽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传输, 对网络传输有更好地支持。具体讲, 与MPEG-4相比, 在相同视频质量下, 采用H.264标准能降低码率50%左右;在相同码率下, 其信噪比明显提高。而且, H.264的授权费用更加合理, 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欢迎,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比如实时视频通信、Intemet视频传输、视频流媒体服务等, 它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 音视频会议系统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音视频会议系统不断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从事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研发的公司主要有瑞福特、V2、网动、山大联润等。瑞福特公司整合了H.323标准, 允许H.323终端参加会议, 并且支持手机、电话的接入,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网络多媒体通信应用解决方案。V2在多路混音以及消除背景噪音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V2拥有专利技术的“基于前向纠错的网络音频抗丢包算法”使得在网络丢包率达到10%时声音仍保持清晰连贯而不停顿。

目前的商业化的视频会议大多遵循H.323标准。这是因为H.323标准的成熟性, 有助于诸多软件供应商开发性能稳定的设备, 并且有利于不同的供应商之间消除互操作性中出现的问题, 并在市场上推出各种支持H.323标准的设备。缺点是当客户端增加时, 由于服务器CPU处理能力、内存、网络带宽的限制, 会使会议质量明显下降。

SIP基于现有的IP网络协议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协议, 是一个分散式协议, 它将网络设备的复杂性推向网络边缘, 需要相对智能的终端, 协议也比较简单。优点包括:该协议具有可扩展特性, 可以轻松定义并迅速实现新功能;缺点是问世不久, 大多数应用处于原型阶段, 该协议单独应用的范围较窄。

视频会议系统经常采用的架构有C/S (Client/Server即客户机/服务器) 和B/S (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 这两种结构后者是从前者发展而来的, 它们的本质都是C/S而二层结构的C/S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开发和维护成本高, 服务器负载重, 灵活性差, 缺乏开放性, 难以与Internet/Intranet接轨等, 造成系统使用和维护中的许多难题。三层的B/S模式虽然开发和维护较为容易, 但服务器负载重, 理论上会议参加者的数量可以很多, 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服务器成为会议系统的瓶颈。在网络状况较好并且与会人员数量不多的情况下, 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不同与会者的网络带宽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与会者数量的增加, 视频图像质量就会有所下降, 甚至会导致会议无法正常进行。因此, 如何提高视频图像的传输质量是视频会议系统研究的首要任务。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 数字音视频会议系统在原有的以太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 抛弃了网络电缆, 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降低了布线的成本, 增强了会议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采用3G/4G无线数据通信方式, 无线网络带宽得到了改善, 克服了传统系统只能用于固定会场的会议, 可以在有3G/4G服务的任何地方召开音视频会议。

3 总结

电力生产大多是多班组野外作业, 相互之间缺少有效沟通的手段, 遇到问题都是自行解决, 很难得到其它班组的协作帮助, 这势必对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采用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3G/4G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等设计和开发应用于作业现场的无线音视频终端设备, 通过管理平台既能实现调度台与各班组之间协调互动、统一调度, 又能使电力生产的各班组相互间能够使用终端设备进行沟通交流, 实现协同作业。

参考文献

XPON技术在协同发展中的应用 篇9

关键词:接入网;XPON;IMS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XP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Joint Development

Jiang Yaoqing

(Network Support Center in Yunnan Branch, China Railcom,Kunming65001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light into the copper,"has become the future trend,XPON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mature,the major operators will br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By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CRC XPON technology companies u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business,how to provide users with voice business,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and programs.

Keywords:Access network;XPON;IMS

接入網是通信网的基础,其投资巨大,收益周期长,网络改造和调整的成本较高。近年来光纤接入技术快速发展不断成熟,以XPON为代表的光接入技术建设成本大幅降低,并在各大运营商网络建设中广泛应用。目前在与移动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公司应改变以电缆、DSLAM方式为主要的宽带发展模式,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通过以光纤接入为主要手段发展宽带业务,推动光纤接入技术在铁通的运用,有效提高网络质量,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铁通应积极推广和采用以PON为主的光纤接入网。

总所周知,XPON技术现以大量运用在宽带网络接入,XPON技术的特点是采用点对点接入,具有接入距离远,网络覆盖面大,下行带宽高,采用单纤传输,能大幅度提升宽带网络质量。在与移动进行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移动富足的管道资源,结合光纤技术不断扩展铁通接入网,迅速发展宽带业务。

如今,固话语音业务不断萎缩,移动语音业务正逐步取代固话业务。如何减缓固话语音业务的下滑速度,保证公司效益,也成为铁通公司的当务之急。那么当前与移动开展业务协同中,在以XPON接入方式发展宽带业务的同时,如何为用户提供语音业务呢?

一、把语音和数据业务进行分离

(一)ONU根据物理端口添加vlan标签。

(二)OLT根据不同的标签把语音流和数据流分离,语音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物理上分别指向不同的上联端口;互联网业务通过FE或GE端口直接或通过汇聚交换机与铁通城域网BAS相连,语音业务通过专线接入SBC。

(三)VLAN用于实现用户和业务的隔离、标示、管理和控制,包括管理VLAN和用户业务VLAN。XPON网络的VLAN规划应该与IP城域网相协调,VLAN的规划应该按照全覆盖的方式进行规划,即确保为每个用户预留VLAN,以避免由于将来用户增加导致现有VLAN进行大幅调整的情况发生。

二、SBC的设置和到SBC的连接

(一)SBC的设置。现阶段用户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建议利用移动已经有的SBC,可以快速地实现铁通XPON用户的语音业务接入;在铁通用户大规模割接到移动IMS实现网络融合时,建议为铁通新建专用SBC。

(二)OLT到SBC的连接。在铁通城域网内设置一对汇聚设备SR,负责铁通本地所有OLT语音业务端口的汇聚,OLT双上联至一对SR形成双路由保护;铁通SR通过专线与设置在SBC前的专用CE相连,接入移动SBC;移动SBC部署虚拟SBC策略,接入侧部署铁通城域网地址,在移动CMNET CE上部署VRF功能,保证CMNET网络和铁通城域网络的隔离。

三、与MGCF、GMSC的连接

铁通关口局不直接与MGCF连接,通过移动关口局GMSC与MGCF相连。铁通关口局与移动关口局间设置专用中继,用于承载铁通IMS用户的话务,方便实现路由控制和计费结算。

四、营业受理和业务开展

方案1:铁通BOSS负责营业受理和业务营销和发展,利用现有营业受理流程,完成网络资源调查,以自动或工单方式实现接入设备的数据制作,装维人员接收工单完成上门跳线、安装等工作;移动CM-IMS核心网各相关网元为铁通提前、批量开用户数据。

方案2:省移动BOSS负责营业受理和业务开展,铁通营业厅设置移动BOSS终端;铁通XPON网管向移动BOSS开放接口,移动CM-IMS核心网各相关网元和接入设备上用户数据自动进行开通,铁通装维人员接受移动的工单完成上门跳线、安装等工作。

五、计费和账务实现

方案1:铁通BOSS负责计费,移动BOSS对铁通IMS用户不计费。在移动关口局和铁通关口局之间设置专用中继,铁通IMS用户的所有发话都先指向铁通关口局,在铁通网内送至铁通省智能网SSP;可以利用APS业务开展预付费,如提供后付费则智能网允许用户透支,由铁通计费系统在每月出账后通过MML接口对用户进行自动停复管理。方案2:由移动完成话单采集、分拣,发给铁通计费中心,由铁通BOSS负责账户处理。铁通现有计费系统需要支持与移动之间的话单传送接口,支持3GPP定义的基于ASN.1格式的标准IMS话单格式处理。

方案3:移动BOSS负责计费和账务处理,开铁通发票,采用代收铁通费用的方式,移动向铁通结算相关费用。

六、呼叫的路由原则策略

路由总体原则:IMS网络与CS域之间采用就远入IMS,就近出IMS原则;由于行业监管限制,在铁通和移动关口局实现融合之前,铁通IMS用户的网间通话,全部经铁通关口局迂回;

铁通IMS用户做主叫时,可采取两种方案:(一)全部呼叫到铁通关口局迂回,由铁通智能网SSP进行计费;(二)所有呼叫都不迂回,移动BOSS进行话单分拣并进行计费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张进明.PON技术现状及应用发展趋势.广东科技,2009,9

[2]沈成彬.一代PON技术的应用及进展.电信科学,2009,11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 篇10

当前, 理论上从制药产业新药研发知识的特点出发, 研究制药企业的合作管理尚有不足之处。为此, 笔者通过对世界制药工业发展进程, 特别是对日本制药工业发展的研究, 从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知识特点出发, 提出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以期为制药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参考。

制药企业知识特点分析

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创新特性。从产业革命到知识经济时代, 按创新性质划分, 世界工业可分为集成型工业和材料型工业。在集成型工业中, 企业新产品推出过程是问题求解的过程, [1]它可被描述成开发平台或工程系统, 决定新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技术与市场的集成度, 典型的是汽车、电子工业。材料型工业, 新产品推出过程是一个目标搜寻过程, 决定新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原创性, [2]典型的是制药工业。与集成型工业相比 (见表1) , 制药工业具有的知识特点是:

1.知识的基础性

在新药研发中, 专家对一种疾病考虑新治疗方法之前, 需要用数年时间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如病毒分子结构、细菌侵袭细胞的过程、疾病影响机体造成不适的复杂方式, 然后提出可能治疗该病的新理论, 而后是化合物设计、合成及筛选、临床前研究等, 所以大量知识存在于新药发现阶段。而在集成工业中, 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并不紧密, 产品可先于原理被创造出来, 而后才厘清原理。

2.知识缄默性和专有性

在新药研发10多年中, 特别在科学研究阶段, 知识被创造、利用、修正、再利用, 这使许多知识内化为企业的组织语言, 以科研人员无意识思维呈现出来, 企业的专利、技术工艺只是研发成果的片面指标, 技术落后企业引进专利并不等于获得核心能力。而在集成型工业中, 比如, IBM、AT&T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研究, 而大量创新成果却由其他电子类企业 (如东芝公司) 得出, 企业知识存在较大的外溢性。[3]

3.知识的高动态性

制药企业需不断更新领域。从当前成功的制药企业技术发展轨迹看, 是连续与断续的统一:连续是指其由诸多技术发展轨迹组成, 呈上升趋势;断续是指企业需要不停地进入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企业技术发展是一种搜寻新治疗领域-集中-维持-转移新治疗领域的螺旋式发展。

以上知识特点对制药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 一些化学制药企业试图通过联盟, 快速掌握生物技术知识, 但由于企业不具有相应的能力, 使蕴藏在生物技术企业内的知识和能力, 无法被化学制药企业掌握, [4]这点与计算机及芯片公司之间的并购不同。因此, 制药企业通过合作开展技术学习必须掌握一种能力。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的内涵

对于获取外部知识, 制药企业不能仅停留在引进、吸收上, 吸收能力并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获得外部知识。[5]国外制药企业的实践证明, 面对当今世界新药研发趋势, 制药企业之间需要互动、协同创新。在社会学上, 协同体现主体之间一种互动、共享、共赢的关系。笔者认为,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进能力, 是指企业根据内部研发的进展, 识别外部知识, 结合自身生产和市场能力, 引进联盟药品, 充实新产品线, 凭借低成本、品牌的优势, 获得市场竞争力。当自身药品推出后, 联盟药品迅速退出市场, 联盟药品仅是作为保持产品新颖的工具。第二层次是吸收能力, 是指企业所在的治疗领域的技术逐渐成熟, 内部新药研发进展缓慢的情况下, 快速识别、引进联盟的药品和技术, 凭借自身的研究能力, 解剖技术原理, 实施改进。比如, 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 设计合成该药的衍生物、结构类似物, 开发疗效相似或更好的药物, 避开专利保护。但这属于纯粹的吸收过程, 缺乏联盟成员之间的协同, 使得企业的合作生命周期短且效果差。第三层次是共生能力, 是指制药企业在合作中求同存异, 促进企业互动、提高知识创造的能力。包括:优化联盟关系, 促进相互信任, 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促进联盟成员相互启发和进行知识创造, 共同投入和分享;构建良好的技术外溢池, 优化外部知识系统。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影响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的因素较多且关系复杂, 当前尚未有较恰当的研究方法。笔者尝试通过对国外制药工业, 特别是日本制药工业发展过程的考察, 研究其培养机制。日本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如欧美国家的企业多, 仅占销售额的8.11%, 但新药产出数量却居世界前列。其发展经历了仿制、引进、联合研发、自行研发、国际化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企业联盟与合作起着关键作用。

笔者通过分析日本制药企业引进联盟产品与其核心领域的关系、联盟产品引进相对速度、自有产品推出时间等关键点, 从四方面提出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1.技术储备

新药研发的长周期性、巨额投入及随后的二次开发, 使企业形成了设备、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技术传统, 它们构成了制药企业的技术储备, 成为形成技术协同能力的物质基础。

设备存量, 是企业引进同领域产品, 最大化核心能力的前提。新药从发现到上市, 企业需要走完从科学研究、技术研究、生产组织到市场开拓的全过程, 这期间企业的投入转变为各类设备设施。比如, 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在生命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新药, 如治疗糖尿病的Basen和Actos、治疗高血压的Blopress, 这使该公司有能力引进联盟产品, 更新产品线, 2002~2006年共引进13个相关的新药开发许可。[6]但是, 设备存量并非越高越好, 因为这可能会使企业过度注重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 偏离引进联盟产品的战略目标, 导致内部新药研发放缓, 逐渐依赖引进外部新药以维持经营。

专业化人才虽然能为制药企业储备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 降低技术引进成本, 但是又可使企业对外部突变性技术识别产生选择性偏见, 影响核心领域转移, 陷入产品怪圈。而后进企业则更容易识别、引进新产品。比如, 1999年日本市场上有Ca (Ca antagonist) 和ACE (ACE inhibitor) 两种抗高血压药, [7]两者相比:Ca的疗效虽然较好, 但是有组织障碍的患者不适应, 如糖尿病患者;ACE的疗效虽然一般, 但是对有组织障碍的患者同样有效, 市场规模较大。2001年抗高血压新药ATII (ATII antagonst) 上市, 其疗效虽处于Ca与ACE之间, 但其适用症最广, 可用于糖尿病、心脏病等有组织障碍的患者。三者相比:ATII与C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ATII开拓了新市场;ATII与ACE属于同性质产品, ATII在疗效和市场规模上是对ACE的全面提升。针对这种情况, 原Ca生产企业对引进和开发ATII反应迟缓, 特别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辉瑞 (日本) 公司;而原ACE生产企业则反应迅速, 高市场占有率者Banyu, 最先引进了ATII。

企业技术传统, 是指企业的研发长期集中于某治疗领域, 在科技和市场的作用下, 随着早期新药成功上市、资源集聚效应、员工技能专业化和一系列延伸性产品的推出, 20~40年间形成了企业惯性。它与行业技术范式与技术轨迹相对, 是企业层面上技术领域形成的默许知识。它与企业人才储备共同作用于制药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产品和协同的过程。当企业技术传统与行业技术轨迹相配时, 它会增强企业对外部信息的反应能力。当前, 跨国制药企业创造了长久的技术传统, 它为企业带来了重要的竞争优势。比如, 1930年后美国制药企业形成自身技术传统并主导技术轨迹, 使它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制药强国。但到上世纪60年代, 美国制药企业原来形成的技术传统开始限制新药研发, 当外部技术已发生变化, 企业未采取行动而是转向非研究密集但又有较好成长率的部门产品以维持企业成长, 这使美国制药企业受到欧洲制药企业的挑战。

2.组织因素

与技术储备相比, 组织因素高层次的技术协同能力影响更大。许多制药联盟在建立时轰轰烈烈, 但企业一旦引进联盟的产品, 联盟就消失或联盟内企业之间缺乏持久的互动。这使得联盟无法实现共赢, 知识创造效果差,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组织因素引起的。这些组织因素主要是:

(1) 联盟战略, 是企业实施联盟的目标, 对联盟的建立、维持和优化至关重要。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战略深度。如果企业对联盟战略考虑深度不够, 使联盟停留在引进产品这一浅层次上, 就不能推动企业之间的互动, 无法吸收联盟产品技术知识、培养新治疗领域。二是战略明确度。如果企业联盟战略不明确, 将使企业在联盟实施过程中逐渐失去方向, 联盟产品的引进或外授可能会导致企业逐渐失去核心能力, 联盟过程成为退出过程。三是战略稳定度。如果企业联盟战略不稳定, 将降低联盟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度, 引发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 导致联盟彻底失败。相反, 如果每个成员都具有较高的联盟战略稳定度, 将促进企业的互动, 求同存异, 共同探索新药领域, 实现共赢。因此企业在实施战略联盟时, 在战略上必须把握好这三个方面。

(2) 核心科学家, 是企业的知识“经纪人”。他们通过参与学术组织, 与联盟企业科学家交换意见, 跟踪最新外部技术, 同时将外部知识, 特别是默许知识输入内部。研究表明, 虽然核心科学家并没有比一般研究人员有更多的专利申请, 但是他们在外部知识流进企业的过程中扮演着“管道”的作用。[8]另外, 在竞争环境下,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 企业根据新药研发环节, 将研发组织分成几个相互独立的部门。比如, 武田制药公司将研发组织分为基础研究部门、目标分子识别部门、先导化合物发现部门、候选药物确认部门、生产工艺设计部门、临床试验和注册上市部门等。这带来了知识转移的部门界面问题, 而核心科学家通过学术影响力和多学科研究团队, 实现知识跨部门传递。不仅如此, 核心科学家还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 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 以克服企业内部的惯性。

(3) 研发部门的独立性。新药研发的基础性, 决定制药企业研发部门应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它可保证课题立项决策的独立性, 而非受制于企业现在的开发目标, 保持学术研究的氛围;在研究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职业发展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方面, 都体现了新药研发的特点;同时作为新知识的窗口, 与外部研究机构建立研究团队, 开展学术交流, 研究下一个研发目标。比如, 当前生物技术的兴起, 相对独立的研发部门已使欧洲中型规模制药企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3.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

在传统的新药研发模式下, 投入巨额资金是保障新药研发成功的必需条件。而在联盟合作模式下, 制药企业必须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 它从三方面逐次提升技术协同能力。

(1) 激发功能。新药研发成功后, 巨大的设备存量、专业人才储备和企业技术传统作用, 会使制药企业过度追求效率, 通过不断对已有药物实施改进, 实现规模经济, 而看不到联盟成员技术进步的价值;对新知识反应迟缓, 企业陷入产品惯性, 长期下去企业会逐渐被后来者替代。而保持内部必要的研发投入, 可使企业的知识处于动态, 保持与外部技术源的联系, 时刻准备接收外部新知识。

(2) 吸收功能。企业引进联盟产品后, 应加大内部研发投入, 理解其技术原理, 并从自身技术能力出发, 实施改进。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吸收联盟产品中的技术知识, 并通过这个过程培养自身在此领域的知识, 为企业转移新领域做好知识储备。

(3) 知识创造功能。联盟只有进入共同创造知识阶段, 才能实现共赢, 而这需要企业研发投入。通过联盟, 企业共同探索未知领域, 在各方科学家的互动中, 增进信任, 激发思想, 创造知识。如果各企业进入联盟后, 停留在只吸收而不投入的状态, 会导致联盟内企业互动不足, 企业无法引进和吸收联盟成员科学研究中经验性的知识, 无法发挥联盟的知识创造功能, 最终当联盟成员认为无法从中得益时, 联盟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

在上述三方面作用下, 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协同能力增长呈S形曲线:当研发投入较小时, 协同能力增长缓慢;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协同能力增长开始加快;当超过某阈值后, 其呈现自动增长趋势, 但是否会持久是不确定的, 因此目前世界制药巨头对研发投入还是很大。在当前环境下, 我国制药企业对此应持战略性眼光, 如果完全进行虚拟研发, 那么只会使企业逐渐对外部技术反应迟钝, 无法引进合适的技术, 更无法对联盟产品实施改进。

4.技术外溢池

技术外溢池是制药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组合构建的外部技术知识系统, 它与企业进行知识流交换。良好的技术外溢池可为企业带来丰富的知识。根据当前关于网络组织方面的研究结果, 制药企业对此需要把握的结构参数是:

(1) 参与联盟数量, 决定了技术外溢池的规模, 影响企业可获得的技术知识量。研究表明, 联盟数量与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存在凸型函数关系, 即存在一个最优点, 当企业联盟数超过某值后, 协同能力将逐渐减弱。因为企业资源和员工的精力是有限的, 只能在不同时间分配不同的资源。[9]

(2) 合作紧密度, 即联盟内企业合作的深度。新药研发的特点, 使企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企业只有引进联盟产品, 并在改进产品中进行深入合作, 才能逐步获取联盟伙伴的隐性知识。但需注意, 过分强调合作紧密度和一致性, 会抹杀差异, 导致组织趋同。

(3) 联盟离散度, 即联盟在新药研发各阶段的分布。新药研发可分为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或上市四个阶段,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 选择各阶段联盟数。高离散度, 使得由各联盟知识和资源构成的网络中存在较大结构性空洞, 企业可开发这些空洞, 获得控制性优势。而低离散度, 可增强企业所获信息和知识的可靠度,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阶段发展重点, 有选择的参与联盟合作。

(4) 联盟差异度, 即各联盟为制药企业提供技术知识的差异度, 包括核心领域差异和技术水平差异。提高联盟核心领域差异度, 可为企业今后转移核心领域打下基础, 但这种差异度过高, 既会增加联盟引进产品的风险, 也不利于企业深入地进行合作, 会给联盟的知识创造带来问题。技术水平差异度, 在低技术水平联盟中, 后进企业可获得学习技术的机会;在高技术水平联盟中, 为企业引进联盟产品、开发改进型新药提供条件。

构建良好的技术外溢池, 制药企业还应与技术储备、组织因素和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三方面结合, 然后确定结构性参数。笔者提出一个框架 (见表2) :

建议

当前, 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已从最初临床试验外包发展到研发外包。我国凭借廉价的研发资源和一定的研发能力, 成为跨国制药企业最理想的研发外包基地。同时, 世界新药研发已由传统化学模式转向生物技术模式, 这为后进企业实施技术跨越开启了技术窗口。我国制药企业应从知识管理的战略层面, 重新认识企业之间的合作, 根据笔者提出的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要素, 通过联盟合作、承担研发外包业务、引进专利许可, 以效率换能力, 逐渐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摘要:制药企业发展面临三个突出问题:创新、效率和稳定, 为此必须引进外部知识, 实现平衡。制药工业属于材料型工业, 与集成型工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知识特点, 为此笔者在研究了制药企业知识累积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然后, 通过对国外制药工业, 特别是日本制药工业发展过程的分析, 从技术储备、组织因素、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技术外溢池四个维度, 研究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

关键词:制药企业,知识特点,技术协同能力,培养要素

参考文献

[1]Allen, T.J., .Studies of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in engineering desig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66, 13 (2) :72—83.

[2]Henderson, R., &Cockbum, I.Measuring compet ence?Exploit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 (Special issue) :63—84.

[3]K wanghui.The relat 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the semiconductor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 2004 (33) :287—321.

[4]Lars Schweizer.Knowledge transfer and R&D in pharmaceut ical companies:Acase study[J].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5, 22 (4) :315—331.

[5]Chihiro Watanabe, Bing Zhu, Charla Griffy-Brown, Behrooz Asgari.Global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its Impact on Industry’s R&D Strategies[J].Technovation, 2001 (21) :281—291.

[6]日本武田制药公司.武田2006年年报[EB/OL].[2006].http://www.t akeda.com/.

[7]IMS Health data base.2001年研究报告[EB/OL].[2001].http://www.imshealth.com/.

[8]Ryuzo Furukawa.The role of corporate scientists in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 2006 (35) :24—36.

上一篇:合同管理台账下一篇:自然语言的理解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