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协同能力

2024-10-01

技术协同能力(通用10篇)

技术协同能力 篇1

我国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能力不足, 同质化竞争严重。尤其是在国外制药企业大举进入我国的情况下, 国内制药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挑战。世界新药研发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长周期性, 使我国制药企业面临三个问题:创新、效率、稳定。即不断推出新药, 但存在研发效率和风险问题;追求效率、实现稳定, 可能使企业陷入产品惯性, 抑制创新。为此, 合作和联盟成为制药企业的选择, 通过引进和消化联盟企业的产品, 实现创新、效率和稳定之间的协调。但事实上我国制药企业并未取得预期成功, 企业仍处于“高技术产业、低利润”的处境。因此, 如何提高我国制药企业合作管理能力, 是制药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 理论上从制药产业新药研发知识的特点出发, 研究制药企业的合作管理尚有不足之处。为此, 笔者通过对世界制药工业发展进程, 特别是对日本制药工业发展的研究, 从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知识特点出发, 提出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以期为制药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参考。

制药企业知识特点分析

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创新特性。从产业革命到知识经济时代, 按创新性质划分, 世界工业可分为集成型工业和材料型工业。在集成型工业中, 企业新产品推出过程是问题求解的过程, [1]它可被描述成开发平台或工程系统, 决定新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技术与市场的集成度, 典型的是汽车、电子工业。材料型工业, 新产品推出过程是一个目标搜寻过程, 决定新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原创性, [2]典型的是制药工业。与集成型工业相比 (见表1) , 制药工业具有的知识特点是:

1.知识的基础性

在新药研发中, 专家对一种疾病考虑新治疗方法之前, 需要用数年时间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如病毒分子结构、细菌侵袭细胞的过程、疾病影响机体造成不适的复杂方式, 然后提出可能治疗该病的新理论, 而后是化合物设计、合成及筛选、临床前研究等, 所以大量知识存在于新药发现阶段。而在集成工业中, 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并不紧密, 产品可先于原理被创造出来, 而后才厘清原理。

2.知识缄默性和专有性

在新药研发10多年中, 特别在科学研究阶段, 知识被创造、利用、修正、再利用, 这使许多知识内化为企业的组织语言, 以科研人员无意识思维呈现出来, 企业的专利、技术工艺只是研发成果的片面指标, 技术落后企业引进专利并不等于获得核心能力。而在集成型工业中, 比如, IBM、AT&T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研究, 而大量创新成果却由其他电子类企业 (如东芝公司) 得出, 企业知识存在较大的外溢性。[3]

3.知识的高动态性

制药企业需不断更新领域。从当前成功的制药企业技术发展轨迹看, 是连续与断续的统一:连续是指其由诸多技术发展轨迹组成, 呈上升趋势;断续是指企业需要不停地进入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企业技术发展是一种搜寻新治疗领域-集中-维持-转移新治疗领域的螺旋式发展。

以上知识特点对制药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 一些化学制药企业试图通过联盟, 快速掌握生物技术知识, 但由于企业不具有相应的能力, 使蕴藏在生物技术企业内的知识和能力, 无法被化学制药企业掌握, [4]这点与计算机及芯片公司之间的并购不同。因此, 制药企业通过合作开展技术学习必须掌握一种能力。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的内涵

对于获取外部知识, 制药企业不能仅停留在引进、吸收上, 吸收能力并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获得外部知识。[5]国外制药企业的实践证明, 面对当今世界新药研发趋势, 制药企业之间需要互动、协同创新。在社会学上, 协同体现主体之间一种互动、共享、共赢的关系。笔者认为,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进能力, 是指企业根据内部研发的进展, 识别外部知识, 结合自身生产和市场能力, 引进联盟药品, 充实新产品线, 凭借低成本、品牌的优势, 获得市场竞争力。当自身药品推出后, 联盟药品迅速退出市场, 联盟药品仅是作为保持产品新颖的工具。第二层次是吸收能力, 是指企业所在的治疗领域的技术逐渐成熟, 内部新药研发进展缓慢的情况下, 快速识别、引进联盟的药品和技术, 凭借自身的研究能力, 解剖技术原理, 实施改进。比如, 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 设计合成该药的衍生物、结构类似物, 开发疗效相似或更好的药物, 避开专利保护。但这属于纯粹的吸收过程, 缺乏联盟成员之间的协同, 使得企业的合作生命周期短且效果差。第三层次是共生能力, 是指制药企业在合作中求同存异, 促进企业互动、提高知识创造的能力。包括:优化联盟关系, 促进相互信任, 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促进联盟成员相互启发和进行知识创造, 共同投入和分享;构建良好的技术外溢池, 优化外部知识系统。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影响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的因素较多且关系复杂, 当前尚未有较恰当的研究方法。笔者尝试通过对国外制药工业, 特别是日本制药工业发展过程的考察, 研究其培养机制。日本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如欧美国家的企业多, 仅占销售额的8.11%, 但新药产出数量却居世界前列。其发展经历了仿制、引进、联合研发、自行研发、国际化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企业联盟与合作起着关键作用。

笔者通过分析日本制药企业引进联盟产品与其核心领域的关系、联盟产品引进相对速度、自有产品推出时间等关键点, 从四方面提出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1.技术储备

新药研发的长周期性、巨额投入及随后的二次开发, 使企业形成了设备、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技术传统, 它们构成了制药企业的技术储备, 成为形成技术协同能力的物质基础。

设备存量, 是企业引进同领域产品, 最大化核心能力的前提。新药从发现到上市, 企业需要走完从科学研究、技术研究、生产组织到市场开拓的全过程, 这期间企业的投入转变为各类设备设施。比如, 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在生命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新药, 如治疗糖尿病的Basen和Actos、治疗高血压的Blopress, 这使该公司有能力引进联盟产品, 更新产品线, 2002~2006年共引进13个相关的新药开发许可。[6]但是, 设备存量并非越高越好, 因为这可能会使企业过度注重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 偏离引进联盟产品的战略目标, 导致内部新药研发放缓, 逐渐依赖引进外部新药以维持经营。

专业化人才虽然能为制药企业储备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 降低技术引进成本, 但是又可使企业对外部突变性技术识别产生选择性偏见, 影响核心领域转移, 陷入产品怪圈。而后进企业则更容易识别、引进新产品。比如, 1999年日本市场上有Ca (Ca antagonist) 和ACE (ACE inhibitor) 两种抗高血压药, [7]两者相比:Ca的疗效虽然较好, 但是有组织障碍的患者不适应, 如糖尿病患者;ACE的疗效虽然一般, 但是对有组织障碍的患者同样有效, 市场规模较大。2001年抗高血压新药ATII (ATII antagonst) 上市, 其疗效虽处于Ca与ACE之间, 但其适用症最广, 可用于糖尿病、心脏病等有组织障碍的患者。三者相比:ATII与C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ATII开拓了新市场;ATII与ACE属于同性质产品, ATII在疗效和市场规模上是对ACE的全面提升。针对这种情况, 原Ca生产企业对引进和开发ATII反应迟缓, 特别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辉瑞 (日本) 公司;而原ACE生产企业则反应迅速, 高市场占有率者Banyu, 最先引进了ATII。

企业技术传统, 是指企业的研发长期集中于某治疗领域, 在科技和市场的作用下, 随着早期新药成功上市、资源集聚效应、员工技能专业化和一系列延伸性产品的推出, 20~40年间形成了企业惯性。它与行业技术范式与技术轨迹相对, 是企业层面上技术领域形成的默许知识。它与企业人才储备共同作用于制药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产品和协同的过程。当企业技术传统与行业技术轨迹相配时, 它会增强企业对外部信息的反应能力。当前, 跨国制药企业创造了长久的技术传统, 它为企业带来了重要的竞争优势。比如, 1930年后美国制药企业形成自身技术传统并主导技术轨迹, 使它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制药强国。但到上世纪60年代, 美国制药企业原来形成的技术传统开始限制新药研发, 当外部技术已发生变化, 企业未采取行动而是转向非研究密集但又有较好成长率的部门产品以维持企业成长, 这使美国制药企业受到欧洲制药企业的挑战。

2.组织因素

与技术储备相比, 组织因素高层次的技术协同能力影响更大。许多制药联盟在建立时轰轰烈烈, 但企业一旦引进联盟的产品, 联盟就消失或联盟内企业之间缺乏持久的互动。这使得联盟无法实现共赢, 知识创造效果差,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组织因素引起的。这些组织因素主要是:

(1) 联盟战略, 是企业实施联盟的目标, 对联盟的建立、维持和优化至关重要。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战略深度。如果企业对联盟战略考虑深度不够, 使联盟停留在引进产品这一浅层次上, 就不能推动企业之间的互动, 无法吸收联盟产品技术知识、培养新治疗领域。二是战略明确度。如果企业联盟战略不明确, 将使企业在联盟实施过程中逐渐失去方向, 联盟产品的引进或外授可能会导致企业逐渐失去核心能力, 联盟过程成为退出过程。三是战略稳定度。如果企业联盟战略不稳定, 将降低联盟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度, 引发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 导致联盟彻底失败。相反, 如果每个成员都具有较高的联盟战略稳定度, 将促进企业的互动, 求同存异, 共同探索新药领域, 实现共赢。因此企业在实施战略联盟时, 在战略上必须把握好这三个方面。

(2) 核心科学家, 是企业的知识“经纪人”。他们通过参与学术组织, 与联盟企业科学家交换意见, 跟踪最新外部技术, 同时将外部知识, 特别是默许知识输入内部。研究表明, 虽然核心科学家并没有比一般研究人员有更多的专利申请, 但是他们在外部知识流进企业的过程中扮演着“管道”的作用。[8]另外, 在竞争环境下,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 企业根据新药研发环节, 将研发组织分成几个相互独立的部门。比如, 武田制药公司将研发组织分为基础研究部门、目标分子识别部门、先导化合物发现部门、候选药物确认部门、生产工艺设计部门、临床试验和注册上市部门等。这带来了知识转移的部门界面问题, 而核心科学家通过学术影响力和多学科研究团队, 实现知识跨部门传递。不仅如此, 核心科学家还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 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 以克服企业内部的惯性。

(3) 研发部门的独立性。新药研发的基础性, 决定制药企业研发部门应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它可保证课题立项决策的独立性, 而非受制于企业现在的开发目标, 保持学术研究的氛围;在研究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职业发展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方面, 都体现了新药研发的特点;同时作为新知识的窗口, 与外部研究机构建立研究团队, 开展学术交流, 研究下一个研发目标。比如, 当前生物技术的兴起, 相对独立的研发部门已使欧洲中型规模制药企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3.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

在传统的新药研发模式下, 投入巨额资金是保障新药研发成功的必需条件。而在联盟合作模式下, 制药企业必须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 它从三方面逐次提升技术协同能力。

(1) 激发功能。新药研发成功后, 巨大的设备存量、专业人才储备和企业技术传统作用, 会使制药企业过度追求效率, 通过不断对已有药物实施改进, 实现规模经济, 而看不到联盟成员技术进步的价值;对新知识反应迟缓, 企业陷入产品惯性, 长期下去企业会逐渐被后来者替代。而保持内部必要的研发投入, 可使企业的知识处于动态, 保持与外部技术源的联系, 时刻准备接收外部新知识。

(2) 吸收功能。企业引进联盟产品后, 应加大内部研发投入, 理解其技术原理, 并从自身技术能力出发, 实施改进。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吸收联盟产品中的技术知识, 并通过这个过程培养自身在此领域的知识, 为企业转移新领域做好知识储备。

(3) 知识创造功能。联盟只有进入共同创造知识阶段, 才能实现共赢, 而这需要企业研发投入。通过联盟, 企业共同探索未知领域, 在各方科学家的互动中, 增进信任, 激发思想, 创造知识。如果各企业进入联盟后, 停留在只吸收而不投入的状态, 会导致联盟内企业互动不足, 企业无法引进和吸收联盟成员科学研究中经验性的知识, 无法发挥联盟的知识创造功能, 最终当联盟成员认为无法从中得益时, 联盟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

在上述三方面作用下, 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协同能力增长呈S形曲线:当研发投入较小时, 协同能力增长缓慢;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协同能力增长开始加快;当超过某阈值后, 其呈现自动增长趋势, 但是否会持久是不确定的, 因此目前世界制药巨头对研发投入还是很大。在当前环境下, 我国制药企业对此应持战略性眼光, 如果完全进行虚拟研发, 那么只会使企业逐渐对外部技术反应迟钝, 无法引进合适的技术, 更无法对联盟产品实施改进。

4.技术外溢池

技术外溢池是制药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组合构建的外部技术知识系统, 它与企业进行知识流交换。良好的技术外溢池可为企业带来丰富的知识。根据当前关于网络组织方面的研究结果, 制药企业对此需要把握的结构参数是:

(1) 参与联盟数量, 决定了技术外溢池的规模, 影响企业可获得的技术知识量。研究表明, 联盟数量与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存在凸型函数关系, 即存在一个最优点, 当企业联盟数超过某值后, 协同能力将逐渐减弱。因为企业资源和员工的精力是有限的, 只能在不同时间分配不同的资源。[9]

(2) 合作紧密度, 即联盟内企业合作的深度。新药研发的特点, 使企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企业只有引进联盟产品, 并在改进产品中进行深入合作, 才能逐步获取联盟伙伴的隐性知识。但需注意, 过分强调合作紧密度和一致性, 会抹杀差异, 导致组织趋同。

(3) 联盟离散度, 即联盟在新药研发各阶段的分布。新药研发可分为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或上市四个阶段,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 选择各阶段联盟数。高离散度, 使得由各联盟知识和资源构成的网络中存在较大结构性空洞, 企业可开发这些空洞, 获得控制性优势。而低离散度, 可增强企业所获信息和知识的可靠度,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阶段发展重点, 有选择的参与联盟合作。

(4) 联盟差异度, 即各联盟为制药企业提供技术知识的差异度, 包括核心领域差异和技术水平差异。提高联盟核心领域差异度, 可为企业今后转移核心领域打下基础, 但这种差异度过高, 既会增加联盟引进产品的风险, 也不利于企业深入地进行合作, 会给联盟的知识创造带来问题。技术水平差异度, 在低技术水平联盟中, 后进企业可获得学习技术的机会;在高技术水平联盟中, 为企业引进联盟产品、开发改进型新药提供条件。

构建良好的技术外溢池, 制药企业还应与技术储备、组织因素和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三方面结合, 然后确定结构性参数。笔者提出一个框架 (见表2) :

建议

当前, 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已从最初临床试验外包发展到研发外包。我国凭借廉价的研发资源和一定的研发能力, 成为跨国制药企业最理想的研发外包基地。同时, 世界新药研发已由传统化学模式转向生物技术模式, 这为后进企业实施技术跨越开启了技术窗口。我国制药企业应从知识管理的战略层面, 重新认识企业之间的合作, 根据笔者提出的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要素, 通过联盟合作、承担研发外包业务、引进专利许可, 以效率换能力, 逐渐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摘要:制药企业发展面临三个突出问题:创新、效率和稳定, 为此必须引进外部知识, 实现平衡。制药工业属于材料型工业, 与集成型工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知识特点, 为此笔者在研究了制药企业知识累积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然后, 通过对国外制药工业, 特别是日本制药工业发展过程的分析, 从技术储备、组织因素、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技术外溢池四个维度, 研究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

关键词:制药企业,知识特点,技术协同能力,培养要素

参考文献

[1]Allen, T.J., .Studies of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in engineering desig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66, 13 (2) :72—83.

[2]Henderson, R., &Cockbum, I.Measuring compet ence?Exploit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 (Special issue) :63—84.

[3]K wanghui.The relat 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the semiconductor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 2004 (33) :287—321.

[4]Lars Schweizer.Knowledge transfer and R&D in pharmaceut ical companies:Acase study[J].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5, 22 (4) :315—331.

[5]Chihiro Watanabe, Bing Zhu, Charla Griffy-Brown, Behrooz Asgari.Global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its Impact on Industry’s R&D Strategies[J].Technovation, 2001 (21) :281—291.

[6]日本武田制药公司.武田2006年年报[EB/OL].[2006].http://www.t akeda.com/.

[7]IMS Health data base.2001年研究报告[EB/OL].[2001].http://www.imshealth.com/.

[8]Ryuzo Furukawa.The role of corporate scientists in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 2006 (35) :24—36.

[9]Powell, K.W.Koput, S.L.Inter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 rative ScienceQuarterly, 1996, 41 (2) :116—145.

技术协同能力 篇2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07-02

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概念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共同的科学研究为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通常由技能互补、愿景一致、责任共担的教师与学生组成。[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目标往往具备交叉性、多元性,其成员来自不同学科,具备不同学科特长,需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团队整体创新能力。[2]

“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3]随着“2011计划”不断推进,部级、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纷纷挂牌成立,运行已日趋规范。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能够体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衡量了团队内部的创新绩效,能够有效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从事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4][5]因此,本研究将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研究如何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

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创新能力与绩效,将为中心的管理、资助、表彰等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权威性与公正性,促进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有利于创造公正、良好的发展氛围。同时,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创新能力实时评价,了解协同创新能力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调整。[6]

基于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全面性、阶段性、动态发展性,同时由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其能力、绩效评价有别于企业等其他一般社会组织。[7]本研究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走访了江苏省内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深入了解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运行情况,面对面访谈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带头人、成员、高校科研管理者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轮评价、修改,按照规范化、科学化要求,以产出绩效、创新情境、科研水平、团队结构四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能力评估体系。考核模式采取同行评价方式,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根据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期评价其协同创新能力(建议以一年为一个考评周期),针对协同创新中心绩效,给予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激发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作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科研素质与效率,促进科研任务顺利完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点问题需要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第一,产出绩效、创新情境、科研水平、团队结构四个维度的标度应统一化。四个维度中,产出绩效、科研水平均为定量性指标,创新情境、团队结构(部分二级指标为定量性指标)采用同行评价方式进行定性式评分,需采用与定量化指标相同的标度以评分。第二,在本研究提供的科研水平维度二级、三级指标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各类科研成果的等级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建议设置阈值以确定不同等级分数评定。

本研究针对江苏省部分校级、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收集数据,采用本研究构建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总体协同创新能力。研究结论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具备普遍适用性,所采样协同创新中心总体创新能力一般,产出绩效较低,可能存在的原因在于现阶段各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时间较短,基本属于总体规划及初步实施阶段,各项成果不甚显著,其经济绩效、科研成果尚处于酝酿、积累阶段,因此对于本研究的实际数据采集造成了较大困难。

三、管理策略

1.协同创新中心以四年为一周期,建议考评以一年为一个周期。考核应采取分层考核,即上一层次负责下一层次的考核,避免跃层考核。

2.根据考评结果,针对协同创新中心成员进行物质、精神激励以提高成员工作积极性。

3.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的环境协同能力。一方面,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设施平台,例如,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构架产学研合作信息桥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同时,积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专业孵化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技术研究平台,通过产业、高校、研究所、金融机构的互动以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模式,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其次,应积极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善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中介,保障产学研之间联系通道顺畅,实现中介机构的市场化独立运作。再次,完善多元化投融资综合体系,注重寻求资本市场支持,运用多样化投融资工具以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发展。

4.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合作氛围。首先,培育创新文化,选择适当的文化切入点,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创新性失误的新风尚,提倡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氛围。其次,营造合作创新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

四、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由于现行协同创新中心尚处于总体规划与初步运行阶段,产出绩效、科研成果尚未充分体现,创新情境处于建设、培育阶段,为本研究指标体系的实证采集造成了较大困难。

2.协同创新中心以四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周期内的不同年限,体现的成果形式各有侧重,例如第一年,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总体规划、工作任务、预期成果等指标考核尤为重要。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针对周期不同年限,针对性的设计不同时期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更加全面性、动态性的针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给予评价。

[ 注 释 ]

[1] 张茂林,董泽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51-155.

[2] 朱晓琴,廖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评价指标的设计[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136-139.

[3] 谢蕾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4(10):28-29.

[4] 王晓蓬.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 章木林.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ESP教学多元评价探讨[J].大学教育,2012(7):83.

[6] 吴绍芬.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6-19,29.

[7] 赵德武.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4(Z1):14-16.

技术协同能力 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并购协同,模式

1引言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业如果仅以规模衡量,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汽车大国,但中国汽车产业多年来普遍缺乏关键技术创新,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原因。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内部方式如企业研发,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及新产品; 二是通过外部方式如并购,将并购双方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协同,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传统方式是内部方式,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压力,这促使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并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1]。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并购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目前研究表明,并购已成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2,6]。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通过并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可行性。首先,通过并购能够将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优势互补。中国汽车产业在与国际制造业巨头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在不同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奠定了通过并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现实基础; 其次,通过并购提高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内部积累方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所需的时间长,资金投入多,而通过并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有效节约创新时间和成本,将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构建技术创新能力的速度较快,从而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7]。通过并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中国制造业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开始力图通过并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但多数并购实践并未能有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8]。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并购绩效普遍较低,虽然并购后企业规模扩大了,但未能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不能在根本上改变中国汽车产业落后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并购没有获得1 + 1 > 2效果,反而产生1 + 1 < 2,甚至1 + 1 < 1的结果,并未获得预期的并购协同效应。如何通过并购协同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并购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国外文献对并购 协同效应 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 知识整合 阶段。 Switbert[9]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文化调整、员工观念、能力转移和整合管理及互动等维度提出基于知识整合的并购数量模型; Amiryany等[10]则研究了整合和重构能力在并购中知识整合环节的作用,将整合和重构能力分解为并购经验、特有并购技巧、知识管理实践三个维度,并在该基础上构建整合和重构能力的作用模型。国内学者侯汉坡等[11]研究技术并购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概念模型; 王宛秋[12]等分析了技术并购的协同影响因素,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并购协同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目前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于并购协同过程缺乏战略规划与动态模拟相结合进行研究。并购协同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复杂,是动态性、大规模的复杂系统,而目前对并购协同过程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从单一因果角度对该复杂系统进行线性思考。这就导致对并购协同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

本文从战略规划与系统模拟相结合的视角,构建并购协同模式,揭示并购协同的内在机理,以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通过并购协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将战略地图方法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战略地图的核心思想是在一系列指标间形成平衡,注重考察各个维度、各个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战略地图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缺乏信息反馈处理。战略地图主要反映各维度间的单向因果关系,难以表现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因果反馈,容易造成对复杂系统理解的片面性; 2缺乏时间延迟处理。战略地图主要从同一时间维度进行分析,难以对管理中出现的渐进式行为进行预先测定。由于在并购协同过程中大量存在信息反馈和时间延迟现象,因此本研究将在战略地图的基本思想基础上,发挥该方法在战略规划和结构表达方面的优点,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改造在信息反馈处理和时间延迟处理方面的缺点,构建流图模型,用于并购协同的动态模拟分析。

3模式构建

按照指标的可量化、可替代的原则,将主要影响因素包含在战略地图的四个维度中。该维度构成四个子系统,即学习与成长子系统、内部流程子系统、客户子系统和财务子系统。 中国汽车产业并购协同影响因素众多,为确定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协同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影响因素。

根据该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并购协同模式( 如图1所示)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并购协同模式是由学习与成长子系统、内部流程子系统、客户子系统和财务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学习与成长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内在基础,是整体体系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 内部流程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通过改善流程才能有效服务客户; 客户子系统是实现系统目标的先决条件,只有通过改善客户子系统才能实现财务目标; 财务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经济目标,是整个系统的导向。

3. 1子系统分析

下面对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并购协同模式中子系统进行进一步分析。

1财务子系统。

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与创新战略有效匹配才能对创新管理产生影响。在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并购协同模式中,创新成长战略与生产率提升战略一起构成财务子系统的战略目标。 通过创新成长战略,扩大企业新产品产销量,进而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总产品销售收入; 通过生产力提升战略,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企业利润。财务子系统流图如图2所示:

2客户子系统。

并购协同过程中,内部流程的改进是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而财务子系统更是依赖于客户子系统。客户子系统流图如图3所示:

3内部流程子系统。

内部流程子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枢纽。只有流程层面得到实质的改善,才能真正改进创新系统,最终提升股东价值。内部流程子系统如图4所示:

4学习与成长子系统。

学习与成长子系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学习与成长子系统流图如图5所示:

4结论与讨论

本文将战略地图与系统动力学方法相结合,以中国汽车产业为实证对象,对并购协同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在目前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应将并购协同作为现阶段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技术协同能力 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 产学研能力  定位 目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16-02

“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这对提升高校产学研能力有着指导性意义,主要表现在明确高校产学研的定位、明确产学研的目标、挖掘哲学社会科学产学研的潜力。

一、以协同创新明确高校产学研的定位

“2011计划”明确了创新模式的发展主体、发展学科、发展目标。协同创新的四种类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其合作发展主体分别是高校与高校或研究所、高校与高校或政府部门或行业产业、高校与大型骨干企业、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其目标分别是发展世界一流的自然科学、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可以发现协同创新除了注重推动高校内部,还推动高校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如2011年10月19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十一所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北京组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合作最全方位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希望集合不同类型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示范性集成应用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协同创新。

而协同创新对于高校产学研的指导首先是明确其定位。高校产学研实际上是侧重于协同创新的后三种类型,合作发展主体是高校与高校或政府部门或行业产业、高校与大型骨干企业、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这一定位对建构高校产学研战略体系至关重要。其中与当下高校产学研最具创新性的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方式。

当下高校产学研的主体模式是在高校建立产学研办公室、技术推广部门为主,重点在于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扶持发展具有应用意义的学科或技术。这是效仿欧美流行的斯坦福大学1970年首次设立的“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但是由于中国高校体制与欧美高校的区别,效果并不理想。参与编写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的编写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黄贤涛老师,在2011年8月提供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高校共提交79332件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授权量为43153件,但是专利平均寿命只有3年多,专利转化率也普遍低于5%。这就说明过分依靠高校寻求市场导向,指导高校产学研发展方向是不够的。协同创新大力提倡与鼓励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就显得尤为迫切。

协同创新尤其提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协同创新规定了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明确地方政府的长期责任,保证其长期持续发展,避免其受到地方政府内部因素影响。不仅如此,协同创新还从国家层面给予引导、支持与奖励:“在此基础上,经评审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可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和引导性、奖励性的资金支持。”

二、以协同创新明确产学研的目标

2006年2月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而“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2011计划”是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思路的继承与发展,都是突出产学研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三个主要目标。以协同创新建构高校产学研战略体系要同时兼顾三者,不能过分侧重任何一个目标而忽略其余两个目标。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目标与最根本的办学宗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其地位。如果高校违背了这一办学宗旨,就是遗忘了高校的基本功能。高校建立四种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需要科研后备力量的参与。协同创新不只是教师或科研人员的研究,还有许多学生参与其中,有时候甚至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也是培养人才的新思路、新途径。通过让学生参与协同创新,能让学生接触到学科前沿,具有跨学科视野,思考学科社会应用。如暨南大学自2012年开始试行多学科“协同创新”博士培养计划,有以跨学科项目研究为载体,采用多学科导师“自愿联合”和有组织“招贤”相结合的“一生多师”模式;也有以不同学科博士生联合,共同选择跨学科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组建多学科导师小组共同指导,集体攻关。这正是协同创新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有益尝试。

科技创新是高校知识产学研战略体系的核心,其技术、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关键。科技创新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不断地实行科技创新,才能培养合格与创新人才,以创新科技解决现实经济中各种问题,使我国科技水平迅猛发展。而协同创新确定了科技创新包括了自然科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传承与世界传播、工程技术学科的行业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研发与转移、高校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创新,是更全面深刻地指明了高校产学研科技创新的目标。endprint

社会服务是高校科技创新、培养人才的现实意义,也能反过来以市场所需的服务为其提供导向、经济与资源回馈,促使它们良好发展。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既是培养日后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也是将科技创新转移为成果、促进社会生产力。协同创新扩大了社会服务的思路,除了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之外,还包括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协同创新明确这一指导思想,建构高校产学研战略体系,使这三个主要目标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以协同创新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潜力

国内高校大多将产学研定位于理工学科与地方、企业的合作,综观产学研能力强、与地方及企业合作紧密的,大多是理工学科实力雄厚的高校,主要是理工学科展开产学研。只有北京大学等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能以经济、证券、法律这些实用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来展开产学研合作。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也忽略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能力。

协同创新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方向:“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强弱,决定着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家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胡锦涛主席在中共第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就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协同创新与过往的产学研指导性计划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开始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是其硬实力的重要表现,但是文化软实力也非常重要。国家软实力的建构,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等,其领域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国际关系等哲学社会学科。于是以往被忽略或轻视的哲学社会学科,在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发展中凸显出其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既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包括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传播。目前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教授汉语的同时,也是实现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此外,当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不能忽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当代文化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约瑟夫·奈分析中国的软实力时,特地指出电影《英雄》走向国际市场,向世界施加了中国价值观的软实力影响。加拿大学者马修·弗雷泽,在研究美国的软实力时,发现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是其重要构成力量。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就指出“流行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力量。”

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具有很大的潜力,这需要高校深刻理解协同创新的指导精神,除了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国际学术机构合作之外,学习理工学科的“走出去”,与行业产业、政府部门展开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EB/OL].(2012-05-08)[2014-02-15].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5/08/c_123094483.htm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EB/OL].(2006-02-09)[2014-02-15].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技术协同能力 篇5

1 模型基本设定及假设

假定企业1是一家高技术企业,企业2则是一家传统企业,并且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企业的产出可以表示为:

其中,(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α和β为常数,A表示企业生产技术或生产率的变化。技术创新活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产出,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但是,技术创新有着高风险和高失败率的特点,此处可以用风险型决策法来计算企业技术创新获得的收益。把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记为θ(0<θ<1),θ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科技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科研人员的素质等因素,根据风险型决策模型可知,企业最终产出的数学期望服从(0-1)分布。同时假定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获得成功,则企业的产出加倍,如果失败,产出保持不变,而无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成功,都会消耗研发资金。

2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选择分析

结合以上假设和条件,可以计算企业产出的数学期望如下:

根据公式(1)和(2),在选择技术创新后,企业1和企业2的产出的数学期望为:

仅从数学期望上来看,与没有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企业1和企业2在创新后各自的利润增加值分别为:

根据公式(4)可知,只有当Δπ1>0、Δπ2>0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才会得到正的利润,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成功率的不断降低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成本逐渐上升,利润会不断减小,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与自己共同承担风险,并且共享创新收益,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也将更加顺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选择企业联盟、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因。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生产经验,但是传统企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如果能够与高技术企业进行合作,吸收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管理经验。双方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取所需,相互弥补,在相关知识、技术上实现互补,对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2.1 企业合资研发的情况分析

假定企业1和企业2达成共识,开展了协同技术创新活动,并且约定双方共同分摊研发成本,共享技术专利、创新收益等创新成果。此时,每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变成原来的一半。由于创新的成果一般都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新技术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是很显著的,所以在技术创新成功之后,两个企业的生产效率都会提高。假定单位产品的价格为p,则在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各自的利润期望值可以表示为:

与两个企业单独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两个企业的利润增加值为:

根据公式(6)可知,与单独创新相比,在合资研发时,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都能够降低各自的研发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卢少华和陶志祥(2004)认为协同创新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更为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3]。如今全国各地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用以扶持、鼓励当地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也为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协同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时的情况分析

企业选择协同技术创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互补性的资源或者技术,Beers等(2004)指出为了防止市场冲突,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其他行业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4]。这里用ξ(ξ>0)来表示企业之间的技术协同效应,ξ的值越大,说明两个企业技术互补的效果越好,Tesoriere(2008)认为互补效应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性、技术不对称性等因素[5]。在此条件下,假定企业1和企业2原来的技术能力各自为A1、A2,则在协同创新之后,两个企业的技术均变为ξ(A1+A2),并且两个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要素投入保持不变,则在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产出的期望值分别为:

与企业单独技术创新相比,两个企业利润的增加值分别为:

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两类企业的技术互补性强于同行业的企业,要想使两个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都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则需要使Δπ1>0且Δπ2>0,根据公式(9)和公式(10),ξ的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现实中,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A1和A2的差距可能较大。为了使公式(11)成立,需要使ξ的值尽可能的增大,而由于协同创新本身能够使整体的效用大于部分效用的总和,即:

结合公式(12),有:

由公式(13)可以推导出公式(11)能够成立,即企业通过协同创新能够实现“1+1>2”的效应,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了验证上述推论,现利用实证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验证,同时做出研究假设:

假设H1: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2: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3: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4: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对象选择及数据收集

本文需要测量的变量共计有3个,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为自变量,每个变量设计两个问题来测量,技术互补根据双方在具体技术领域的互补性和基础知识的关联度进行测量,资源互补根据企业对该资源的需求及重要性进行衡量,参照了徐二明和徐凯(2012)的研究量表[6]。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企业的专利数量、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及推出的新工艺流程的数量来衡量,设计4个问题进行衡量,每个指标用Likert 5级量表来衡量受访者对该问题的认同度,具体指标及内容描述见表1。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和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67、0.732和0.830,由于量表中各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可以认为量表的信度较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利用回归方程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调查方法上,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选取北京、成都等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工作人员。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实地发放、邮寄、网络发放等形式发放问卷,一共发放了415份问卷,收回385份问卷,去除了空白、漏填的70份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15份(N=315),有效问卷比例为81.8%。其中,以高技术企业为对象的有144份,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企业,以传统企业为对象的有171份,主要涉及建筑、化工、传统制造业等传统行业。

3.2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本文中的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与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此处分别以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为自变量,以技术创新能力为因变量,同时将样本分为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两组,利用SPSS软件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59和0.338,且Sig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故假设H1和假设H3通过检验。同理,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这两个变量对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82和0.298,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即假设H2、H4通过检验。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正向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合作方的资源、技术,同时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提高合作伙伴的创新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论及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增加企业的产出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在面临技术创新风险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可以分摊成本,并且通过增强协同效应来提高产出,以达到单独创新难以实现的效果。在实践中,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和技术资源上存在一些差异,使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收益有所不同。对单个企业来讲,为了尽可能的利用互补性的技术和资源,企业需要寻求更广阔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并且打破行业领域和地域的限制,同更多的优秀企业一起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虽然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两个企业之间产品的性能、品质的相似性会逐渐提高,从而影响各自的市场销售情况,但是通过双方互补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尽可能的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同时,凭借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各自的管理经验及市场营销渠道,能够有力的降低产品的市场冲突,提高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协同技术创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72~81

[2]朱雪春,陈万明,殷红幸.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91~102

[3]卢少华,陶志祥.动态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博弈[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3):65~68

[4]Beers C.V.,Berghallb E,Pootc T.R&D Internationalization,R&D Collaboration and Public Knowledge Institutions in Smal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Finland and the Netherlands[J].Research Policy,2008,37(2):294~308

[5]Tesoriere A.Endogenous R&D Symmetry in Linear Duopoly with One-way Spillov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8,66(2):213~225

技术协同能力 篇6

基于理论模型的设定,本文选取汽车产业的焊装技术服务来进行伙伴专属动态吸收能力的科技服务业的案例分析。汽车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产业的升级可以为我国制造业整体升级带来示范效应。通过汽车产业中核心专业的焊装技术案例分析,揭示专业焊装技术创新中动态吸收能力的运行规律,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绩效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1文献综述

学者们对吸收能力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纵观脉络发展过程。Cohen等首次提出吸收能力概念[2];学者们对吸收能力的内涵和维度进行了发展, 如Dyer和Singh将吸收能力的研究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关系视角,企业在建立与提升吸收能力时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因素,还应该针对特定的合作伙伴建立一种伙伴专属性吸收能力[3]。Zahra等将吸收能力区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4]。Newey和Verreynne弥补了前人研究的空白,建立了一个吸收能力的过程模式,认为新产品开发的参与者不但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同时他们也都进行各自独立的吸收能力培养活动[5]。笔者在阅读国内外学者对吸收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者对吸收能力的研究成果。

从以上文献列表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吸收能力与知识整合[11],吸收能力与组织学习[13]和吸收能力与网络机制[7]两两变量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将吸收能力融入于知识整合、组织学习和网络机制的统一体中进行整合研究。探讨吸收能力这个复杂组织过程中,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学者们对吸收能力的动态性的研究尚不充分,对现代服务业的吸收能力实证分析较少。本文吸收了学者对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实践,提出了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探讨了创新战略发展中协同创新中动态吸收能力模型。采用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动态吸收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定性的分析吸收能力动态运行过程。

2协同创新的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模型

2.1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内涵界定

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定制的商业关系,它通过相互信任、公开、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使合作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和商业绩效[18]。吸收能力是嵌入一定的合作关系中的相对吸收能力。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是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是指内在联系的各个体通过互动创新实现集体行为,高校和科研所是新技术发明的重要来源和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中心,为科技服务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各种资源的供给和支持,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 为科技服务业提供专门的技术型人才。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通过与政府机构、大学和其他产业伙伴建立伙伴关系,可利用多种知识来源提高知识的整合效率[5],产业价值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与科技服务业自身专业资源可形成相互互补的资源优势,上游企业对科技服务企业在专业技术方面提出自己的需求,下游企业为科技服务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弥补某一专业中的不足。在专业技术方面,科技服务企业应注重学习和引进横向关联竞争企业的技术,通过吸收横向关联企业异质性和互补性的技术知识,促进自身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同其他主体协同创新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吸收能力的动态性发展使其与组织战略发展导向保持着有机统一,吸收能力的动态性使其具有更强的战略导向。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是指科技服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发展中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与纵向上游和纵向下游企业之间,科技服务企业与其他横向关联企业等组织之间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协同创新的伙伴关系的基于创新绩效反馈的动态吸收能力及随着伙伴关系发展的吸收能力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动态伙伴专属的吸收能力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1伙伴的选择。在协同创新战略发展中依据自身的知识基础与伙伴知识的异质性、互补性和知识距离特征等来最优化合作伙 伴的选取,提升动态 知识吸收 效果。 2伙伴关系的发展。基于自身创新战略发展的需要, 企业与伙伴主体形成了伙伴网络关系,伙伴网络关系的发展提升了知识吸收能力。3伙伴网络关系中的知识吸收的创新绩效反馈。这是动态吸收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反馈机制使得吸收能力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保持着良好的螺旋上升提升能力。

2.2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形成中的学习机制

学习机制是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性内涵。March[19]提出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概念内涵,探索性学习是指与行动主体知识基础拓展或更新有关的活动,利用性学习是指与行动主体现有知识基础深化有关的活动。企业在协同创新中需要充分应用这两种学习方式,动态吸收能力运行中探索性学习是指主体与其合作伙伴在“探索、变化、承担风险、试验、尝试、应变、发现”过程中的协同学习关系。动态吸收能力运行中利用性学习是指主体与其合作伙伴在“提炼、筛选、生产、效率、选择、实施、执行”过程中的协同学习关系。链接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需要转化性学习作为中间纽带,转换性学习是指维持或者保留知识的过程[20]。学习机制对动态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Eisenhardt和Martin认为,学习机制是影响动态能力演进的重要因素,他们指出,通过重复实践、经验编码、犯错和经验积累等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学习,实现知识的积累,从而引导动态能力的发展[21]。Zollo和Winter认为学习机制能够塑造动态能力[22]。科技服务业通过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可以给企业自身带来学习创新绩效。 科技服务业的探索性学习是通过在企业内部推广技术知识,促使企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了解前沿技术属性,创造专业技术。科技服务业的利用性学习是指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与同类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在合作中借鉴利用专有技术。科技服务业的转化性学习是指在利用性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利用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自己技术,在转化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进行修改,需要进行一整套的变革。

2.3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形成中的知识整合机制

知识整合是组织运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它能将各种不同属性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新概念或新工艺,提供产品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促进产品创新,进而对企业的创新产生重要影响[23]。Iansiti等指出,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产业中,企业发展产品所需的技术往往来不及自行建立,通过知识整合是这类产业的必然趋势,知识整合效率越高的企业,研发的绩效越高,所创造的产品也越好[24]。科技服务企业在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将获取和消化合作伙伴的知识和技术的潜在吸收能力与转化和利用合作伙伴的知识和技术的现实吸收能力两方面协调有机的整合 起来,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科技服务企业与其专属伙伴之间的知识具有异质性、互补性的特点,相互之间存在知识距离,这便决定了科技服务业需要进行知识整合。知识整合为科技服务业提供了产品创新、提供生产产品所需技术的创新或是提供管理创新的机会。

2.4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形成中的网络机制

获取新知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目的之一。科技服务业与其伙伴专属活动可以形成网络位置关系,在合作创新网络中,不同的网络位置代表不同的获得新知识的机会。处于良好网络位置的企业或许能够通过网络联系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但不一定有充分的能力来吸收这些知识[25]。正如Tsai所认为,企业在改善学习新知识,并最终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只有高吸收能力的企业才能在网络位置的改善中获得较满意的创新绩效[7]。网络位置作为融合内外部资源的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创新生产要素可以为企业产生竞争优势。科技服务业在进行动态知识吸收的过程中,为更好的吸收外部优势资源企业需要加强与外部行为主体的交流沟通,在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调节机制作用。社会网络已成为企业资源获取的工具,将网络调节机制嵌入科技服务业伙伴专属的动态吸收能力中,科技服务业与其合作伙伴专属活动可形成密切的网络位置关系。网络调节与吸收能力的整合是吸收能力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网络位置通过信息交换效率的提升来提高协同创新网络中科技服务业知识吸收能力,科技服务业自身的网络位置决定了网络关系的广度与深度。网络位置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目前主流研究文献中有两种网络位置模式: 中心位置理论和中介位置理论。中心型网络位置指的是企业在社会网络中处于中心枢纽的位置,通常而言处于中心型网络的企业可以了解更多新信息。中介型网络是指企业处于中介位置,企业作为第三方通过自身的中介关系将知识信息在其他两方进行交流沟通。

2.5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维度

在Zahra等[4]四阶段模型基础上,本文将动态吸收能力维度分为动态获取、动态吸收、动态转化和动态应用四个阶段。动态获取是指企业识别其接触到的外部知识源的能力,并包涵获取和收集关键的价值信息能力。动态吸收是指企业分析、处理、解释、内化与分类外部新知识和信息的动态能力。动态转化是指实现外部知识与已有内部知识相结合的动态能力。 动态运用是指将企业所吸收的知识和信息转化成自身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这四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循环往复过程,应用学习机制、知识整合机制和网络机制的介质充分发挥动态吸收能力各部分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学习过程在动态吸收能力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主导作用,探索性学习主要嵌入在动态获取能力和动态吸收能力过程中,利用性学习主要嵌入在应用动态应用能力过程中。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科技服务业动态吸收能力模型框架,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3协同创新的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模型案例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模型构建,选取东风设计院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扎根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探讨中国情境下模型的适应性。完成开放式归类编码之后,根据企业动态吸收能力实际运行的情况,对企业资料进行轴心式编码。在编码的基础上对东风设计院动态吸收能力运行的相关维度进行讨论。

3.1东风设计院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知名的为汽车业投资活动提供咨询、设计和建造服务的工程公司, 焊接事业部是东风设计院下面的一个重点技术装备板块。汽车产业的新车型换代不断加快,汽车焊装技术不断突破,整车厂对焊装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自动化逐渐代替人工生产。作为提供专业焊装技术服务的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主动抓住机遇, 积极吸收先进的焊装专业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与高等院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吸收的技术人员都为本科以上学历,所属专业类型与汽车焊装技术息息相关。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每年都会定期参加中国焊接协会组织的年会,与科研院所关系紧密。中国焊接协会作为非盈利性机构,提供专业技术交流平台,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定期指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把握并了解前沿焊装技术动态和产业发展态势,适时更新自身的专业技术。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上游企业主要是国内外从事汽车产业的整车厂,汽车产业技术更新换代竞争与日俱增,整车厂对焊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的下游企业主要是技术分包商、焊接设备供应商和工件外协加工厂等。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与横向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进行北汽广州自主品牌分装线项目过程中,通过向横向关联企业引进机器人包边技术,通过吸收上海一家机器人包边成熟技术来实现自身的技术革新。东风设计院与三种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密切,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良好。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总结。

3.2东风设计院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形成中的学习机制

科技服务业在进行伙伴专属吸收能力的过程中需充分应用学习机制的有效作用,提升自身吸收竞争能力。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进行江铃小兰基地焊装项目时,在总拼工位上应用了柔性焊接技术,利用机器人抓手进行抓件,并全部采用自动化装置进行部件上件和操作焊接动作。在汽车焊装专业中,总拼的焊装技术要求最高,直接影响白车身的焊接质量和强度。柔性焊接技术可以实现在一个总拼工位上通过切换装置完成多种不同系列车型的总拼焊接任务。 柔性焊接技术属于焊接领域的前沿新技术,东风设计院技术人员在项目初期阶段对柔性焊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讨论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在设计开发阶段, 对柔性焊接装置和结构进行可行性动态模拟分析,利用应力分析检测抓手可承受的压力。研究和设计开发柔性焊接技术中利用了探索性学习的过程。柔性焊接技术是一套十分复杂的专有技术,操作模拟柔性焊接技术的过程中,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应用了上海一家焊接夹具公司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启动了转化性学习,通过利用借鉴改善自身不具备的专有技术。随着项目运行,完成调试, 将柔性焊接技术转化成成套完整的焊装设备,利用柔性焊装技术进行整车生产,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利用性学习。通过深入的分析了解,东风设计院对于探索性学习有待更深层次的提高,转化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效果明显。三种学习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连续性,在不同的阶段,企业所选择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学习机制促使东风设计院不断更新其专业领域技术, 长时间保持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总结。

3.3东风设计院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形成中的知识整合机制

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在进行江铃小兰基地焊装项目中,由于机器人抓手有载荷的限制(目前,最大的载荷为500kg),在设计及审图过程中需要对抓手装置进行优化设计,此外还需要优化焊枪的选型,在满足焊接目标要求的过程中减轻抓手的重量。为实现抓手载荷目标,需要充分吸收机器人供应商提供的机器人参数数据,并结合自身非标专业设计的技术优势优化抓手结构装置,将异质性、互补性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实现外部资源与自身资源的协调统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焊装车间的工艺布局需要充分考虑整车焊点的分布,焊点分布情况及点焊工艺决定了焊枪的布置和选型,焊枪型号和焊钳通道在设计阶段不可避免会存在焊接设备与支撑结构框架干涉的情况。 为避免干涉的情况,东风设计院需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优化整合设备与结构方案,整个方案的优化过程中,需要对合作伙伴异质性和互补性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整合和修正。知识整合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工程师与焊枪供应商进行密切沟通,确定最优化的焊枪型号;2东风设计院技术人员与江铃技术专家密切合作深入探讨抓手结构应力分析情况,在满足抓手应力的条件下优化抓手装置结构;3应用模拟软件进行机器人焊接模拟操作,对干涉部分进行针对性的方案优化,对于难度较大的技术难点,东风设计院在参考外部汽车类焊接工程师提供的意见基础上结合自身技术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及结构。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技术的创新,从而达到产量生产要求,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通过知识整合机制,科技服务业更好的提高企业知识吸收的效率,企业产生的技术创新的成果更加突出,实现专业知识的广度扩散。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总结。

3.4东风设计院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形成中的网络机制

在网络调节机制中,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充分利用了中心型网络和中介型网络与合作伙伴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在网络支撑调节下实现了网络化技术创新。江铃小兰基地焊装线机器人非标焊接设计和审图过程中,为实现主焊线自动化焊接目标,面对复杂系统的情况,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中心型网络关系主导设计机器人焊接节拍及焊接操作过程,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东风设计院依托于中心型的网络关系,项目任务决定了其需要全面的了解信息,把握全局性进展状况。对于网络支撑方面,东风设计院同时也依托了中介型网络,例如关于焊接机器人选型,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对焊接机器人供应商ABB和KUKA进行了详细的考量,类比分析机器人型号及性能,并将技术参数数据转达至江铃公司,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中介型网络位置的信息传递优势。通过结合这两种网络位置的信息传递优势,最终实现了最优策略的布置和确切选取机器人型号目标。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总结。

3.5东风设计院动态吸收能力的整体分析

东风设计院焊装事业部具有科技服务业的基本属性特征,在进行知识和技术吸收能力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吸收的主体主导动态获取、动态吸收、 动态转化和动态应用的能力。学习机制和知识整合机制是吸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风设计院在应用技术知识的学习机制和知识整合机制过程中是一个以反馈为支撑的动态循环过程,动态的获取合作伙伴的有效信息,动态的分类吸收伙伴的价值信息,动态的转化和应用合作伙伴的专有技术。整体上而言,东风设计院自身的动态获取和动态吸收能力较好,动态转化和动态应用能力存在提升空间,通过提高动态吸收能力,最终可以实现提高自身竞争力优势的目标。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总结。

基于以上定性案例的分析,东风设计院的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关系如图2所示。利用伙伴关系,应用网络位置调节、学习机制和知识整合机制最终实现了动态吸收能力高效的运行。

4结论

本文在协同创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科技服务业的伙伴专属动态伙伴的内涵,通过学习机制、知识整合机制和网络机制构建了科技服务业的动态吸收能力模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顺应了产业升级转型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理论模型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东风设计院焊装技术创新发展中具有良好的伙伴专属的动态吸收能力运行的要素和特征。本文采用的单案例定性分析方法对于动态伙伴专属吸收能力研究来说资料不具有全面性和共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采用大数据定量方法来分析伙伴专属吸收能力。

摘要: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讨科技服务业动态吸收能力的概念内涵。沿循吸收能力整合分析的思路,以创新战略为导向,重点对科技服务业的动态吸收能力运行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知识整合机制以及网络调节机制整合框架进行论述。进一步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和扎根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情境下的典型科技服务业企业案例进行深度的探讨。选取东风设计院汽车焊装技术服务进行定性案例分析,探讨协同创新理论下科技服务业的动态吸收能力的运行机制。

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篇7

一、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1. 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是高校创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当今世界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大变革时期, 知识经济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 知识创新成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为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由于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人才竞争, 因此, 培养创新人才, 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协同各种创新力量, 突破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 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理念, 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并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意见》, 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由于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因此,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成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2. 在参与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是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

西方高校普遍重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日本高校在此方面尤为突出。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源自美国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像波士顿128号公路沿线高新技术园区的成功得益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高素质毕业生;加州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人才精英[1]。美国目前最为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下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 (I/UCRC) 模式。目前, I/UCRC系统创新联盟在美国共有110多个, 涵盖700多家公司, 100多所研究型大学, 800多名教授, 1000多名研究生和250多名本科生[2]。许多I/UCRC联盟以卓越工程项目为载体,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创新活动中与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交流合作, 获得与产业直接相关的工作经验, 提高适应产业部门的工作能力 (武学超, 2012) 。美国大多数研究型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强调教学不仅要适应教师的研究, 还应适应学生研究活动的开展。像麻省理工大学1969年设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实现本科生研究工作的制度化, 使每位本科生四年求学期间都有一次以上机会, 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 参与创新性研究计划。麻省理工大学还通过独立活动计划 (IAP) , 给学生提供四个星期的独立活动时间, 每年学校提供600多个范围广泛的学术性和非学术型课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3]。斯坦福大学也于1994年建立了本科生研究项目办公室, 专门从事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管理工作, 鼓励院系教授设计适应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 直接向愿意参加教师指导的研究项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 (张晓鹏, 2006) 。

二、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教育规律和科技企业发展规律

1. 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强调实践训练和个性发展, 高校与社会创新部门的有效合作, 将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与环境

创新是一种不墨守成规的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则是由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规律。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就是要实现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协同学习。由于“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某些科学的直觉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 很难通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渠道加以传递, 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掌握”[4], 因此,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显性知识显然不够, 还必须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和创新技能。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课程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长, 从事实践活动力不从心;教师也因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 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动力;学校则因实训基地有限、实践教学成本偏高、实践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等原因, 没有在实践教学方面下足工夫, 导致许多实践教学环节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有学者认为, “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 有利于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5]。还有论者指出, “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 有4/5发生在课堂外”[6]。由此可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应注重学生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能有效促进学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学习, 有利于学生参与企业科技攻关与技术革新活动, 得到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活动的实践训练, 实现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集成。由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科研阅历和实践经验, 他们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将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与实践成分, 为大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和环境。

2. 科技型企业发展需要依赖人才创新力的提升

知识经济背景下, 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需要有大量高、精、尖的人才将图纸变为实践, 科技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论者指出, “在强调拥有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 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关键已经由企业内部的功能部门的交流转变为企业外部创新合作, 协同知识创新已经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7]。这就表明, 对科技型企业而言, 借助高校人才优势与多学科的优势, 开展知识协同创新, 解决重大科技问题, 使自身的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应成为科技型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思路。

目前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经营理念、功能定位和科技成果创新等诸多问题, 需要通过与高校的协同合作, 充实高科技人才, 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推动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 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此方面, 国内外名校的实践进一步提供了例证。譬如国内无锡高新区非常重视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设立了2000万元的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及“南京大学软件人才奖学基金”, 以培养和发展软件产业急需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以高新企业人才创新力的孵育为切入点, 加强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建设, 在加快一流研究成果转化的同时, 还持续不断地向硅谷提供大量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成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很注重对高科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高新技术开发人才的培育, 因在企业人才创新力提升方面杰出的孵化功能, 而获得了“高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与“科学家的工厂”等美誉。

三、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观念协同:达成联合培养学生的共识

当前大学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型观念文化与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应用型观念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互认同与包容。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与程度, 为人才联合培养制造了观念障碍。国外学者Geisler认为, “产学研合作方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认同感越强, 就更容易形成共赢的心理预期, 合作关系也更持久”[8]。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1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联合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现有体制框架的规定, 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改革;要深刻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奋力攻关;要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看待这项工作, 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抓”[9]。可见, 要想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创新各方主体首先应实现观念协同, 认识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 为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体而言,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文化观还不够浓厚, 教师局限于封闭式、书斋式、独立式的思维惯习, 习惯于按照本学科的理论逻辑和思维定势去研究, 习惯于从教育系统内部去寻找科研资源, 习惯于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习惯于封闭式培养人才, 重科研轻人才培养, 缺乏通过科研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因此高校要深刻理解“2011计划”的内涵, 围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以原始创新质量、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贡献度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为考评导向, 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积极培养企业所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要转变学生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由“文凭社会”逐渐向“能力社会”的变迁, 认识到科研创新活动对自身能力增进的意义, 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自觉培育自主创新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课题或工程设计, 在科研攻关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企业基于安全责任、管理难度等问题的考虑, 并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 缺乏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国外学者Chesbrough曾在《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中提到, “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10]。因此, 科研企业应转变观念, 肩负责任, 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 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持与财力支持, 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转变。

2. 知识协同:通过攻关项目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产学研协同实质是建立知识联盟, 通过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共享、集成, 实现知识的增值。通过知识增值凝聚产学研合作的各个主体, 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11]。国外学者Schartinger曾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的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 区分了专利许可、联合开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养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知识协同形式[12]。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衡量, 以攻关项目培养学生是知识协同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有利于实现知识增值与协同创新主体的共赢。

有论者指出, “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一定要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得到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实际训练, 能经常地、及时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13]。目前国内一流大学已经开始重视通过产学研协同科研攻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了“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使本科生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课题研究, 多名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科学》与《自然》上,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2011年12月16日, “百度—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会”在百度大厦隆重召开, 发布会主题为“让最聪明的头脑挑战互联网最有价值问题”。

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普遍缺少承担高精尖项目的机会, 由于导师缺乏高水平的课题, 加之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使得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不足, 质量不高, 因而难以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要想走出困境, 就应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抓住行业前沿性、基础性、公益性问题进行科技创新, 以攻关项目为载体, 使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研究课题, 获得向科技高峰冲击的机会, 从而实现科技攻关与教育创新的协同, 让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能经常和及时地得到科技大师的指导, 得到创新活动的训练, 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3. 组织协同:打造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我国传统人才培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教师以传递知识为目的,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学生则将知识视为实现目的之手段, 渴望获得具有应用性、社会适应性的知识。师生教学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教师教学目标忽视学生需求与特点, 以知识掌握代替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由于无法实现由表层记忆学习向深层理解应用学习的转变, 也在逐渐销蚀内在本真的学习动力。要想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迎合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诉求, 需要实现教学载体上的突破。其中, 通过产学研组织协同创新, 以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 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实训基地可以是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工作站、创业基地等实体形式, 也可以是网络组织、矩阵科研团队等虚体形式, 用以促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水平联合攻关的有效协同。如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在衡阳探矿机械厂建立了“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验基地”, 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喻芒清, 2006) 。由于信息社会背景下, 网络虚拟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正在成为发展的趋势, 以高校为中心的产学研创新主体也要尽可能嵌入到多元协同创新组织网络中,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的知识协同创新,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便捷地在由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多家企业形成的网络虚拟组织中参与学习与研究, 提高信息收集、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 “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在创新的实践中培养成长。从机制上看, 就是要努力将学校具有的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 服务于对学生的创新型实践教育, 把学校所有能够利用的优势资源都转化为培养学生的资源, 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14]。这就表明, 要想取得人才联合培养的有效突破, 需要以高校为主体, 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部门等社会创新部门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利用各方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 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协同组织生态。具体来讲, 利用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可采纳如下方案:第一, 高校利用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与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教学, 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真实情境性的教材;学生利用合作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对参与协同创新的师生制定评价指标, 如创新人才培养指标与创新训练学分指标, 明文规定学生完成相应创新训练学分方可毕业。第二, 企业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课程开发基金、创新奖励基金, 并积极参与高校课程建设, 提供本行业中真实的案例情境与问题情境, 并把本行业所需能力及如何获取这种能力吸纳到教材建设当中, 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导向与动力机制。第三, 政府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财政支持及人才政策的扶持, 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 协调各方矛盾, 促进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

摘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符合教育规律与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观念协同、知识协同与组织协同问题, 其中观念协同是基础, 知识协同是关键, 组织协同是保障。惟有构建三维协同创新机制, 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技术协同能力 篇8

在此类相关的研究中, 学者们使用的表达术语不尽相同, 有协同web搜索、协同信息查寻、协同信息检索、协同过滤、协同浏览等等。其中, 协同信息查询的应用最广泛, 使用频率最高。协同web搜索是针对web进行的协同信息检索, 主要以搜索引擎为接口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获取的信息, 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且检索结果全面具体。协同信息检索与协同搜索含义相近, 涵盖了协同查询、过滤和浏览。为了避免概念间的混淆, 本文将统一采用“协同信息检索”这一术语。在虚拟社群环境中, 根据检索方式的不同, 将用户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分为显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和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 显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

显性的协同信息检索行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共同合作完成同一个搜索任务的搜索方式。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 用户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其他用户实时交互, 就某一问题涉及的信息获取任务进行搜索, 这更多地强调用户间的沟通交流、用户的细分和搜索任务的分配等。

(二) 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

与显性协同信息检索不同, 隐性的协同信息检索主要是指利用其他用户的搜索经验、历史以及与搜索有关的其他信息来完成搜索任务或优化自身的查询结果 (即网页排名) 的搜索方式。其中, 搜索引擎首先对用户输入的检索式通过分词来捕获查询词, 接着通过词匹配在数据库中找到与某一个或某一组用户有关的其他用户的相关搜索信息, 这些用户之间往往具有相似的兴趣或查询, 最后将搜索结果推荐给用户或利用它们优化用户的搜索结果。

二、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与显性协同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相比, 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更多地强调利用其他相关联用户的检索历史和经验, 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 满足检索需求。在虚拟社群环境中, 用户在检索过程中往往不会跟其他用户进行实时地交互和沟通, 表面上看是单用户进行的活动, 用户先根据自身对问题的认知在搜索引擎中检索、查寻, 再通过观察检索结果来反复调整检索式, 利用之前用户的检索历史和经验, 从而获取到满意的检索结果。所以, 本文接下来重在研究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相关的影响因素。

(一) 协同能力不同对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

用户协同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用户的认知能力, 技术能力、态度的不同, 用户这些能力会间接地对检索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 认知的复杂性。由于用户所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都各不相同, 其思维模式、专业知识、期望、偏好和评价等也不尽相同, 不同用户在进行隐性协同信息检索时在认知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用户的知识背景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用户的信息需求内容, 用户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其对信息需求的认识和表达, 用户需求的信息只有与其知识结构相匹配时, 才能被理解和吸收。不同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 即便是完成同一任务, 也会由于每个用户对任务的理解不同而导致协同检索时信息需求的差异性, 从而影响到是否能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2) 用户的技术能力。协同信息检索行为也会受到用户的检索技术能力的影响, 对于一个掌握了部分检索技巧和学习修读了一些检索课程的用户来说, 他们往往能够根据自身的检索需求来构造出更加正确、精简、全面的检索式, 从而得到更加满意的检索结果, 而且检索效率往往也会更高。

(3) 态度的好坏性。能否在限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某一项检索任务, 往往还需要考验用户的做事态度和耐心。因为用户在进行隐性协同协同信息检索时, 往往不能通过一次检索就能获得精准的结果, 而是要根据浏览阅读已经查到的检索结果来反复调整之前的检索式, 检索式的用词、连接符号、检索式的构造等都有一定的讲究, 需要耐心地不断完善、修正检索式最后才能满意的检索结果。

(二) 检索任务类型对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

任务类型不同对用户的浏览网页、检索和使用图片行为的影响较大, 需要用户收集大量的信息, 所以用户浏览页面较多, 收集的信息较多。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类不同的任务类型对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 包括列举类任务、信息类任务和分析类任务。

(1) 列举类任务, 其主要特点是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具体性, 因此, 考察结果与问题的完整度、匹配程度。比如类似题目为:写出两种电影类型, 各列出10部此类型的典型电影, 并写出每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完成这类任务不需要用户很多专业知识的积累, 通过检索查寻和页面中根据输入的信息推出的个性化推荐链接获取结果, 只需要要求在规定的限制时间内搜索到足够全面、正确的信息就能够顺利完成, 难度比较小, 但是过程比较繁琐。

(2) 事务类任务, 其主要特点是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考察点是给出方案的可操作性、唯一性。比如这类题型:通过查阅资料, 拟定一份百货超市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开展的促销方案。对于这类任务, 解决的是实践问题, 用户在检索过程中思考、探索的时间较多, 而浏览页面和检索次数都较少, 需要用户有一定的关于市场调研、网络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积累, 从而具备分析、思考事务类问题的能力, 同时又要求不失创意, 再者在百度贴吧、微博、百度经验等虚拟社区中查寻一些达人们的经验分析, 从而撰写出一份较满意的促销方案。

(3) 分析类任务, 是高等难度的题目类型, 其主要特点是准确性、真实性, 考察了答案中正确信息量的多少及其准确度, 涉及专业知识, 用户需要输入更多的检索式以便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并且对于专业性任务, 许多专业人士已经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可供借鉴。如分析朱自清的《背影》和龙应台的《目送》二者的异同, 可从写作背景、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谈谈。这类任务的答案很开放, 可参考的点很多, 因人而异, 主观性较强, 只需要用户言之有理即可, 检索者可在web2.0网站中, 如豆瓣网、wiki-pedia、百度文库等, 查阅跟本需求有相似兴趣的专业用户分享的相关书评分享来获得一些启发和提示, 也可能一个图片、一张表格就包含了大量用户需要的有用信息, 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总结归纳出自己满意的分析结果。

三、结语

在虚拟社群环境中, 用户的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受到协同能力强弱和检索任务难度的影响。协同能力较强的用户由于凭借自身的优势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检索效果, 但是, 这需要用户在虚拟社群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共享自身的知识资源, 使得数据库中保存的信息足够全面精准, 因此, 协同检索系统更适合由协同能力较强的用户通过合作来完成复杂的高难度的任务。

摘要:在虚拟社群环境中, 用户的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受到包括用户自身及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主要探讨了用户的协同能力和其所接受任务的类型对用户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 协同能力不同的用户在“推荐”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任务类型的不同也会对用户的隐性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影响较大。

关键词:隐性协同信息检索,协同能力,任务类型

参考文献

[1]张薇薇.社群环境下用户协同信息行为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36 (4) :90-100.

[2]吴丹, 邱瑾.国外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 38 (6) :100-110.

[3]邱瑾, 吴丹.用户协同信息检索行为与系统评价研究——以任务类型和协同能力为视角[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2 (9) :62-68.

[4]吴丹, 邱瑾.协同信息检索行为中的认知研究[J].情报学报, 2013, 32 (2) :125-137.

技术协同能力 篇9

摘要:文章从企业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协同能力影响要素分析入手,借用协同学原理分析得出影响企业的协同力影响要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学习能力、风险预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并在分析影响协同能力要素的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协同能力形成的序参量为学习能力与企业文化。

关键词:协同能力;序参量;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的协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它影响到企业资源整合利用、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力。序参量是企业协同能力的主宰要素,它的确定对企业协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协同能力与序参量

协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管理活动来协调和开发资源以创造价值竞争优势的才能,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即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依据协同学的三个基本原理,即不稳定性原理、支配原理和序参量原理,可以看出,对企业协同能力形成起着重要影响的是序参量。序参量是指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影响着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相变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相变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并能指示出新结构形成的参量。可见,序参量的确定对企业协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序参量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序参量是宏观参量。协同论研究的是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的宏观行为,而仅从微观层次的参量了解这些宏观行为;②序参量是微观子系统集体运行的产物、合作效应的表征和量度;③序参量是通过各个部分的协同作用产生的,而它一旦形成,就成为系统的控制中心,支配各子系统的行为,决定整个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功能行为,主宰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

二、 基于生命周期的协同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1. 创业期影响协同能力要素分析。在企业的初创阶段,企业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企业最需要的是抓住有限的机会,赢得生存的基础。企业家是唯一能够调控企业灵活性和控制力的人,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在其创建初期,一般规模较小、人员素质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经营风险较大。在这一阶段中,企业创建者和创业家族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管理风格以及品质等因素成为了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时间,企业的团队一般很团结,团队为了使企业生存、发展下去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经验,企业家要不断地与外界沟通,学习、了解其它相关企业的先进经验,适应环境促进自己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了解,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另外,此时的企业会努力整合各项有限资源,如人力资源、资金、硬件设备等,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尽可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创业期影响企业协同能力的要素是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品质、学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2. 成长期影响协同能力要素分析。在成长期,企业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销售能力增强,业绩快速增长,是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创业期已经获得了相对比较充足的资金,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伴随企业较好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各层管理者与员工由于个人目标与需求的追逐会产生博弈行为。在这一时期中,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利润,二是如何保证企业团队的团结、稳定。

要提高企业的利润最重要的问题是要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就要有相关条件的支撑。首先,研究能力是否满足产品开发的需要,这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素质、研究经费的投入是否充足、研发的产出等要素;其次,加工能力是否支持新产品的生产,这主要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质量管理等要素;再次,营销能力是否实现产品的正常销售,这主要包括产品组合的设计、营销管理等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与外界沟通,学习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实时注意对相关风险的控制,才可能保证新产品的成功。

随着企业不断向好的趋势发展,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团队,提高团队的协同能力,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时期中,影响团队协同的重要因素是团队成员目标的变化。企业不断地发展、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不像创业初期,团队成员成份比较单一,目标趋向一致。随着进入团队成员的不断增加、成份也更加复杂,员工的目标日趋分散,造成员工的行为发生偏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和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调整员工个人目标,使其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企业的发展就有了精神和智力这一无形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本阶段对企业协同能力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研发能力、加工能力、营销能力、学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企业文化。

3. 成熟期影响协同能力要素分析。在成熟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企业的主要业务已经稳定,业绩也保持在较高和较稳定的水平上,企业开始出现大量的盈余资金,企业管理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各项制度比较完善。在这个阶段,主要存在这两个特点:

(1)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在此阶段的销售额较大,但是销售增长率明显减缓甚至停止。行业的竞争者日趋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新的需求在不断出现。为了保障企业的市场利益,企业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沟通、学习,了解消费者新的需求,掌握相关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加新业务以促进企业进行新的增长,从而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与外界环境的协同能力。

(2)企业内部管理越来越复杂。随着企业发展的日益稳定,企业团队成员的目标将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元老们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分歧可能会加剧,从而造成企业的分崩离析。为了使企业健康、有序的成长,企业的创建者就充分地了解内部员工各自的愿景,并把各种愿景综合起来,加以强化,提炼出-个切合实际的企业共同愿景,并且管理者应和员工一同分享愿景,与员工-起探询,分析愿景,让员工看到愿景的好处,让员工接受愿景,这样才能把企业愿景和个人的工作及愿景结合起来,唤起企业员工空前未有的精神和热情,格外努力去把事情做好。通过共同愿景的构建,使企业员工为共同的目标进行协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本阶段影响企业协同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企业文化。

三、 协同能力影响要素的作用关系与序参量的确定

1. 影响协同能力要素的作用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企业协同力的要素主要有企业文化、学习能力、风险预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当作为外部环境要素的产业支持力,如政府扶持或有利环境的营造,必然会提供企业创新与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协同。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

2. 序参量的确定。从图1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的要素主要有企业文化、学习能力、风险预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这些要素围绕企业生存、发展这一共同目标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创业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生存下去,这就要求企业的创业者能够依据外界环境来有效地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生成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创业者的思想观念、学习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新的思想、技术等信息,提高自己在相关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创业者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初步对企业的宗旨有所了解,并在它的指导下,逐步地统一了认识。

在成长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发展,在获利的同时,保持组织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力、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使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加强。可以看出,相关能力的提高与加强是以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了解、相关信息的沟通以及学习为基础的。同时,企业的规章制度也不断地完善,竞争、合作意识、科学决策等观念的形成对企业家、企业员工的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有效地保证了企业高效运转,使其利润目标得以实现。

在成熟期,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在内面临组织内部更多的矛盾,如何在比以往更多的内忧外患中保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企业家的重要课题。因此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超凡的沟通与协调能力,通过学习深谙管理哲学和社会科学,具备多重目标下的决策能力、战略管理能力、改革创新意识、信誉意识、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员工个人发展起到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的作用。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而解决组织内部的相关矛盾。

通过上述对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影响企业协同发展要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各个时期有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始终产生着影响,一个是学习能力,另一企业文化,这两个因素对环境适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风险预控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支配作用。依据序参量的特征可以确定这两个影响要素为协同序参量。

参考文献:

1. 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3):152-156.

2. 刘中露.企业文化与共同愿景.商业研究,1998,(10):60-62.

3. 公静,王德娟.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商场现代化,2006,(12):334-33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208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20060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006);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146)。

作者简介:张铁男,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秀辉,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王维,博士、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技术协同能力 篇10

此次高峰论坛分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两个专题进行。围绕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专题, 承担国家语委相关课题的10余位专家学者交流报告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由江苏师范大学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联合成立的全国首个“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在论坛上实施了扩容, 新增了多家协同单位, 将覆盖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代表国内语言能力相关研究的尖端水平, 并有来自产业界的代表, 预示着产、学、研的全面推进。

上一篇: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下一篇:出版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