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2024-10-09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精选12篇)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1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 我们如何去关注并实施学生数学知识的自然生成, 进而使我们的课堂绽放出精彩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心得, 罗列成此拙文, 以期抛砖引玉.

一、教者精心设计, 牵引学生自然合理地生成数学知识

1.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为学生生成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如果学生所学新知与他们所具备的先前知识或能力有严重的脱节现象, 超越了“最近发展区”, 孩子跳一跳够不着, 定会挫伤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和欲望, 学生怎会将新知建构?怎会将新知内化?怎会生成新知?事实表明, 教材中规定的教材起点不一定就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如, 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这节内容时, 如果仅将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列出方程这一层面上, 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原因有二:一是正确列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式是列方程的首要前提, 代数式列对了, 方程才可能对;二是中学里学生虽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这节内容, 能据题意列出有关代数式, 但仅限于一些简单的题目, 而对于稍抽象点的就错误百出了.如仍有“如果个位数是a, 十位数是b, 那么这两位数是ba”的错误.更何况, 这两块知识之间的时间距离也是很长的, 学生忘记也不足为怪.基于此, 笔者认为在讲授这节内容时, 应先设计有关列代数式的例子, 让学生有个思维的起点, 扬起学习新知自信的风帆, 为课堂精彩的生成奠定好基础.

因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的学生, 从学生出发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备课时我们要好好思考以下问题: (1)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唯有这样, 才使学生自然合理地生成数学知识成为可能.

2.注重教学环节巧妙自然过渡, 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获得数学知识的生成

例如, 在讲授“轴对称”时, 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 师:在河流L边建造一个水电站P, 要使到A、B两村的水管长度之和最小, 你能确定水电站P的位置吗? (创设情境, 引起认知冲突) . (2) 师:认真阅读课本, 看谁是图 (2) 的决策者、设计者. (注入动力, 学生潜心自学) . (3) 师:能运用新知尝试解决吗?大胆试试. (鼓励尝试, 满足学生需要) . (4) 师:你的决策正确吗?不妨交流. (理性思考, 学生合作交流、质疑) . (5) 师:在解决图 (2) 的问题中, 你运用什么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总结提高, 促成知识生成) .这堂课俨然是学术研究的课堂, 老师的几句设问只是起“穿针引线”的过渡作用, 师导, 生思, 这绝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学生就在富有启发性的设问中达到了数学知识的生成.

二、顺应学生观念, 促成学生自然合理地生成数学知识

课改最为重要的意义是, 变知识本位为人性本位, 一切以人的发展为归属.

1.尊重学生独特思维, 激励评价促生成

学生的独特思维是生成的宝贵资源.因而, 教师要及时捕捉并珍爱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独特思维所闪现的“智慧火花”, 激励他们标新立异、勇于质疑、大胆猜想实现创新生成.例如, 待讲完“多边形 (设边数为n) 性质”这节内容后, 班级中的一些同学就提出他们的想法:可以先知道多边形外角和一定为360°, 利用外角和来推出多边形的内角和. (笔者一愣, 从教近8年了, 对于这节内容的学习都是由内角和来推外角和的, 其余没想过, 顿生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欲望.) 后来, 经过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和探究, 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不妨在多边形内部任取一点O, 将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其中一边 (专指多边形一边延长出去的射线) 平移到点O, 恰好组成一个周角, 因此很快得出多边形外角和一定为360°, 然后结合互补角的性质, 导出多边形内角和为180° (n-2) .这堂课, 学生似乎出奇地高兴.对呀, 这是学生或独思、或合作的结果, 怎能不激动?怎能不进一步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这个案例能给笔者启发:给学生一个支点, 学生就可能撬动地球;尊重学生思维, 可以多点创新, 多点精彩的生成.

2.满足学生好胜心, 尝试过程促生成

记得刚进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绝对值”时, 碰到过这样一组题: (1) 若|a-2|=a-2, 求a的范围; (2) 若|a-2|=2-a, 求a的范围.这是一道逆用绝对值代数意义, 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的好题.当我把此题出示后, 活泼爱说的孩子们早已把他们的想法和答案议论开了.笔者不语, 等待答案成熟再作评价.生1:对比等式左右两边式子, 如果左边绝对值里的代数式与右边的代数式一样互为相反数, 则说明绝对值里的代数式是大于等于0的.生2:我们组还发现, 不需像生1那样繁琐, 只要考虑去掉绝对值后的结果代数式一定是个非负数即可.对于 (1) , a-2≥0; (2) 2-a≥0.语言刚落, 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多么简约的思维!数学本质已被智慧的学生看透!真是“等一等, 精彩在后头”.

3.针对学生错误观念, 明辨是非促生成

错误也是教育资源.例如, 解方程 (x-1) 2=x-1.学业水平较低的学生经常犯这样一个典型错误:两边同除以x-1, 得x=2.对于这种低级错误, 笔者没有气急败坏, 而是让全体学生共同探讨出“症结”和“处方”.因题目简单, 学生很快找出“在方程两边不可同时除以含有字母的式子”这样的“症结”, 并给出了解此类方程的“处方”:移项, 一端化为0, 即 (x-1) 2- (x-1) =0.但, 笔者尚未罢休, 继续引导:刚才的错误解法有无可取之处?这让学生很快进入了“冷思考”———失去了一根, 为什么呢?可不可找回?经过同学们交流与讨论发现:失去的那根恰好是被约去式子等于0时而得方程的根.受到这种启发, 学生们获得了本题的又一解法———分类讨论: (1) 当x-1=0时, 即x=1; (2) 当x-1≠0时, x-1=1, x=2, 综合 (1) (2) , 原方程的根为x=1或x=2.更为可贵的是, 在反思讨论的过程中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更多的生成!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也认为,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的课.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唯有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自然生成, 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自然流淌、灵动闪光, 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陆远来.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策略.中国数学教育杂志社, 2008 (5) .

[3]方国才.新课程背景下提炼教师素养的有效策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2

1.注意贯彻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即把自然课性质由“知识性”学科,改变为“教育性”学科。自然课的任务也由原来的“教给学生一些浅近的自然科学知识”,改变为“不仅要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 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新编低年级自然教材,注意 从各个方面体现大纲改革精神:如教科书的能力结构及德育结构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通过精心选择三者的 结合点,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紧密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2.教材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3.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便于“教”和“学”

新教材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课本采用了彩色版。考虑他们识字少,课文都加注了拼音。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动,好做游戏的特点,教材选取了贴叶画,做风车和采集种子等需要 人人动手的内容,也选取了如磁铁游戏,踩影子,认东西等采用游戏方式学习的内容。新教材十分重视发挥彩 图的作用。各项实验,观察对象及所涉及的科学知识,都能用清新的画面来展示。图是文的依据,文是图的体 现,学生通过读图,做什么,怎么做会一目了然。图文并茂的新教材能够强化低年级儿童的直观感受,使他们 学有样子,动有依据,减轻了师生的负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点明了一条组织教学的新路。

4.教材涉及到的教具、学具简易,随手可得

构建自然和谐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篇3

一、仪表端庄,教态饱满,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的仪表包括相貌与衣着两个方面。相貌是天生的,无法改变,而衣着效果则是可以由自己来控制的。教师因为从事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注定了衣着要有一定的规范,受到限制。教师在教学中,衣着要得体,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还要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适应开展教学的环境。对教师的衣着要求一般为朴素大方、干净整洁、搭配协调,坚决要避免两级分化的现象。色彩不能过于华丽,使教师在学生中产生一种鹤立鸡群的现象,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更不可穿着奇装异服,与本身教书育人的职责不相符合。教师的衣着也不能过于随意,穿着马虎,浑身污垢,甚至敞胸露怀,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丧失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因此教师要妥善处理好自己的衣着问题,过于华丽和过于随意都不合适。教师良好的教态对营造自然与和谐的课堂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精神饱满,以昂扬的姿态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授课,无论自己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只要你站在讲台上,就要保持这样的状态,教师在学生面前切不可表现出心情不愉快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的表情要亲切自然,不能过于随意或是过于严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教师的举止要得体,给学生放好样子。

二、简明干练,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手段,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的高低。笔者认为,教师的语言应该简练、生动而富有节奏,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促进自然和谐课堂氛围的建立。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明干练。将意思表达清楚是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教师教学时,要合理组织语言,将小学数学教材中各种概念、定律表述清楚,是什么就是什么,让学生一听就明白,教师在教学中切忌使用空话连篇的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少而精”,恰到好处,既讲清楚了具体内容,又不拖拖拉拉,啰嗦不尽。小学数学学科的定义、定理和公式本身就是非常简洁精悍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做到言简意赅,有针对性地讲解,将更多的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甚至可以将训练在当堂完成,及时检验学习成效。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的都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形象感知趣味较浓。教师在教学中语言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将数学道理讲清楚的基础上,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要具有趣味性,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将高深的数学原理进行形象化处理,将乏味的数学知识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也要注意的是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不是一味地追求趣味效果,使课堂变成了娱乐场所。教师在授课中要紧扣教材实际,掌握好语言的分寸,坚持正确的观点,以深入的分析,幽默风趣的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性,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三,教师的语言要有节奏感。教师在讲课时语言音调高低、节奏缓急,对学生的思维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开展“讲”的过程必须和学生的“听”的过程相协调,要有机融为一体,形成教学的和谐节奏,才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思维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讲话速度太快,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跟上,对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学生的学习容易煮夹生饭,学生学习会感到非常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讲课语言速度太慢,讲授速度跟不上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展开。教师讲课语调太高,刺激性过强,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长久坚持,影响听课的效果,教师的嗓子也会吃不消。教师讲课时声音太小,学生听起来会感到困难,需要集中更多的精力才能够听清楚教师讲的内容,容易产生听课的疲劳。教师在数学讲课时的语言节奏,要结合课本的内容和课堂气氛,进行适当控制和调节,达到快慢得当、高低有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能够正确运用声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加深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开拓他们的思维。特别是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教师的语言要随着教学的需要而变化,实现教学双边活动自然和谐的目标。

三、注重引导,启发点拨,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4

在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吴加全老师的主持下, 《“自然—目的”性教学实践研究》已初现成效, 确立了“自然—目的”性教学的呈现结构:确定主线 (制定目标) ——创设情境——暴露问题 (实施目标) ——提炼建构 (明确目标) ——变式反馈 (深化目标) , 其中“暴露问题”就是在数学情景中,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探索问题, 展示过程, 暴露问题, 矫正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

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使“暴露问题”这个学习活动能巧妙、自然的生成呢?我们的课题研究做了以下尝试.

一、要营造“学生无错”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暴露问题

所谓“学生无错”, 即不轻易否定学生, 每一个学生的答案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他们在剖析自己答案时, 教师可用数学原理加以引导, 使学生在没有压力, 没有权威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暴露问题, 并逐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实现“学生无错”, 教师需要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激活学生的学习“内源”, 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温馨, 体验到课堂交往的快乐, 收获到课堂学习的愉悦, 从而内生并保持一种对于课堂生活的自我归属感.这时, 学生心情放松, 思维敏捷, 常会有奇思妙想, 也可能忘乎所以, 信口开河.此时的“奇思妙想”、“信口开河”均是学生暴露错误的机会, 也是引发教师授课灵感, 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时机.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 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 体验到学习的进步, 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巧妙、自然地利用“问题”资源, 诱导学生暴露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堂越来越开放.合理、有效地利用“问题”资源, 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掌握学情, 熟悉知识结构, 能预知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而在教学中预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研讨中, 敢于暴露问题, 诱其质疑、争论、反驳, 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从而加深对易错点的认识和记忆.

“暴露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的过程, 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 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 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 在争论中明理, 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三、采用迂回战术, 教师是问题的暴露者

当学生由于思维层次或知识结构的局限, 无法暴露问题时, 为了避免直接或生硬地将问题暴露出来, 教师更应发挥教学智慧, 让“问题”巧妙、自然地“暴露”.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迂回战术, 比如, 讲解习题时, 故意展示错误, 让学生来“找茬”或者在某个环节教师有意犯错, 让学生来发现改错……这种情况下教师是问题的暴露者, 而学生发现了教师的“问题”, 并解决了问题, 对学生来说, 是不是更有成就感!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5

摘 要:数学概念以“冰冷”的方式呈现,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展现数学概念背后的“火热思考”,使学生感到数学概念是自然、合理且有人情味的。

关键词:概念教学;自然;合理;人情味

数学概念的简洁与严谨之美容易使人感觉“高贵”与“冷艳”,缺乏“亲和力”。如何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美,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揭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展现人情味,增强亲和力。本文是笔者在概念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愿与同行一起分享,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任意角的概念教学片段

师: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角度,0度到360度。若把机械表拨快2小时,分针转过多少度?

生:转过了720度。

师:怎么算?

生:360度加360度。

师:若把机械表拨慢2小时,分针转过了多少度?

生:720度。

师:怎么算?

生:360度加360度。

师:若把机械表拨慢1小时,之后又拨快1小时,分针转过了多少度?

生:转过0度。

师:这又是怎么算的?

生:一开始转过360度,后来又返回来360度,相当于分针没有任何转动。

师:那是怎样的两个度数相加呢?

生:360度与-360度相加。

师:负角?那机械表拨快2小时与机械表拨慢2小时转过角度还一致吗?

(学生思索,感觉两种转法转过的角度不同。)

生:对于顺时针与逆时针转动问题,我们应该让转动的角度有不同的表示。

师:你们说怎么规定好呢?

生1:规定逆时针转为正角,顺时针转为负角。

师:是书上看的,还是你觉得要这么规定呢?

生1:我自己觉得这样舒服些。

生2:我习惯看机械表,时间是往前走的,指针都是自动顺时针转的。所以,我喜欢规定顺时针转为正角,逆时针转为负角。

师:学生2说得很有道理,学生1也说说你为什么会觉得逆时针转为正角,顺时针转为负角舒服呢?

(学生1说不出所以然。)新梦想娱乐城 http://

师:同意学生1说法的同学,来说说你的理由。

生3:我觉得这个规定与坐标系的象限1、2、3、4顺序一致。

师:啊?坐标系?你怎么想到坐标系呢?

生3:因为我们一直在学习函数,函数是要用图象解决问题的,也就是用坐标系解决问题。本章是学三角函数,我想需要引进坐标系。

师:嗯,说得有理有据!根据学生2与学生3的说法,哪个规定更合理呢?

生:学生3的说法更合理。

师:很好!学生3已经学会了函数的学习方法,我想本书主编也是这么想的。

(学生会心地笑了。)

二、教学感悟与思考

1.数学概念教学要体现自然、合理、人情味

人教版教材主编寄语中写道:“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概念„„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数学概念教学要让学生感觉到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合理性。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然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不一定是数学家原本的思维过程,只要教学时能够让学生自圆其说,让教材中冰冷的规定与表述由教师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述成功。教师在概念的背景引入上需浓墨重彩,显示数学概念逐步形成的过程,挖掘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体会内涵于概念中“冰冷的美”,背后的那些“火热的思考”。学生能感受数学概念是自然、合理,充满人情味的,能体会数学的美,乐于亲近数学。案例中的负角概念的出现与正负角规定都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表达完成。

2.数学概念教学要能“自圆其说”

张奠宙先生说过数学教学有三种不同的形态,第一种是数学家创建数学结构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第二种是整理研究成果之后发表在数学杂志上、陈述于课本上的学术形态;第三种是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在课堂上出现的教育形态。教师每天面对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就是张先生说的第二种形态。是严谨、简洁的知识成品,但对于学生来说它们犹如天外来客。如何把“冷冰冰的”第二种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第三种形态,需要教师对数学第一种形态的探究。虽然很多数学概念的原始生成过程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面目全非或无从考证,但只要教师具备考古学家的精神,深刻挖掘背景知识,探索数学概念和生活的联系,通过合理的想象与合情推理,尽可能地还原数学概念的本来面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做到“自圆其说”,使学生感受到概念不仅合情合理,甚至还很有人情味,从而让学生理解数学、喜欢数学。案例中学生对正负角规定的解释能够从函数学习的角度自圆其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圆其说的过程,让学生有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快乐感。他们从中感受数学的规定与发明并不神秘,他们能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用自己的智慧参与数学创造,从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让数学课堂回归自然 篇6

关键词:数学课堂;回归;真实;自然;心灵体验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详实的多维目标,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动静结合的多媒体设计,热闹异常的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我们的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大抵如此。这些课看似精彩纷呈,但是细细品来,有些“变质”“变味”,并没有真正贯彻课改精神,与真正的有效课堂、本真的数学课堂渐行渐远……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追求真实、自然的数学课堂,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真实、自然绝不是简单、单一,而是教学的一种更高境界,它折射出老师的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刻的教学思想,它更能彰显教育者的智慧!一节真实、自然的数学课堂应如春风拂面,令人感觉自然、舒心。我认为自然的数学课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导入直白、快捷

众所周知,好的课堂导入,是上好课的起点。我们的老师总喜欢对课堂导入“包装、包装、再包装”(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既要绞尽脑汁设计“精彩”的问题情境,又要竭尽所能设计色彩鲜艳、优美动听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幸福”起来。不可否认,老师的设计真可谓“用心良苦”,但是每节课都需要如此“煞费苦心”吗?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

例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有些知识在导入时不需要设计问题情境和过多的知识迁移,此时,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掉纷繁的外衣,回归数学的简单、明了,让课堂洗去“铅华”,还以“真实”的面貌。

二、别让合作学习成为形式

随着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由“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的变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把学生置于多向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间。学生间互相启发、互教互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了互相尊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通过小组合作得到。有些知识的获得需要老师仔细讲解,有些则需要学生仔细研读课本,亲自动手实践,如果这些知识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那么就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还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我曾经听过一节数学公开课“直线与圆的关系”.

老师:“请同学们分组合作讨论一下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的大小关系。”

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独立操作一下效果不是更好吗?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提出某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能活动产生刺激。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

三、让数学课堂回归适度的宁静

我们要打造自然的数学课堂,就应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适度的宁静。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宁静的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例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这道题目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看看能找到几对相似的三角形(老师巡视,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所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我根据学生的解决情况,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交流。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过程,是思维的工具,只有当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才能证明思维是清晰的。学生交流以后,再自己看题,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答案,再静下心来,进行总结归纳。让课堂静下来,让学生的身心投入问题中,这样学生才能思考,这样的思考才有深度,才能让学生获得“顿悟”和思维的闪光。

数学课不是“全席”,不是“珍馐”,而应该是一道“家常菜”,没有山珍海味,但合学生的胃口,学生吃得轻松、吃得满意。

真实、自然的数学课堂也许不是完美的课堂,但是,只有有了把自己真实的课堂呈现在别人面前的勇气,才有不断走向真实的道路。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我口说我心”,多一点真实,少一点虚伪,让心灵体验,让思想碰撞,让精神对话,让课堂回归真实。

数学课堂:让思维自然舒展 篇7

一、回归儿童本位———营造思维自然舒展的环境

1.舒展,要有花苞心态,静待花开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有了“交流”“对话 ”“展示”,其实热闹 的背后更多的是少数优秀学生霸占了话语权,越来越多地侵占了其他学生的思维领地, 使他们成了学习的旁观者。身为教师,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和教学中的意外,往往等不得,急于以自己的思路推进,拽着、牵着、赶着学生走。教师给予学生的信号越多,学生的思维水平就越低。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思维力的丧失、好奇心的退化、创造力的泯灭。

学习必须伴随着思考,必须经历感知、辨别、比较、概括、内化、压缩、转化、更广泛的迁移乃至创造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思维的生长必须通过自我建构完成,没有人能代替。因而,教要真正地从儿童立场出发,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放松情绪,主动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展示、勇于创造。让我们以呵护花苞的心态,慢慢等待花开的时节。

2.舒展 ,要蹲下身 来 ,静心倾听

舒展体现了生命的一种状态:不断生长、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学生总是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的想法可能天真、可能拙朴、可能突兀、可能有错……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学生,以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审视学习内容,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各种声音,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世界,获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帮助他们找到思维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上,教师的静心倾听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注,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点燃学生智慧的激情。

二、遵循思维规律———展现思维自然舒展的过程

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思维。

1.找准思维 起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构成每个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学生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旧知识之间属于总分关系。学习时,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接着指出,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使学生明白新旧知识间的不同点。然后出示苹果等图,学生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相同因素,来操作、推理,最后对一个物体和一堆物体的情况作抽象化处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新知和旧知的共同因素固定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 同时认知结构又由于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而得到发展。

2.把握思维方 向

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一旦开放,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 往往也会出现方向不明、条理性差、容易受阻的现象,背离探究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有高度的敏感,能及时疏通学生的思维流程,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有了“2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自然会猜想3的倍数的 特征也是 看个位。当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而又茫然不知所措时,教师及时站出来指出用眼睛观察很难直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得寻找新的研究思路。课前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计数器, 让他们用计数器拨出一些3的倍数,再进行观察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的及时点拨为学生指引了一条新的探究途径,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新的探究活动。

3.掌握思维 方法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同样,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维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合理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中, 学生借助计数器研究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追问:“有了这个发现,我们能不能就说一个数,在计数器上所用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它就是3的倍数? ”“你认为下面应该怎么办? ”使学生意识到还要找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研究, 体验到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枚举法以及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结论的合理性等。在初步发现规律后,教师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推进:“有了这些研究,你是否认为我们研究出的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 ”及时将数的范围扩大,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初步发现的规律。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要得出结论,只选择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数进行研究是有局限的,还需要选取更多的数进行验证。这样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获得了终身有效的探究经验和必要的思维方法。

三、引领思维发展———彰显思维自然舒展的美妙

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有天真的追问在澎湃, 有审美的直觉在跳跃,有灵动的想象在飞翔。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历程中热情地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和再创造数学,诗意地栖息在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上。

1.体验独立 思考的价值

课堂教学的本质 不是教 ,而是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个学生,如果只会理解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不善于进行独立思考,那么,他是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曾指出:“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如教学完“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后,有一个学生提出:像4/5和9/10这样的分数,哪个大呢?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建立在通分的基础上的,可“通分”还没学。如果搪塞过去,会影响学生以后提问题的积极性。看着学生疑惑而又期盼的眼神,我决定让他们自己试试!逐渐地,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多数学生想到了画图的方法,画两条一样长的线段, 分别表示出4/5和9/10,从而发现4/5小于9/10。也有个别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发现这两个分数和单位“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可以通过比较1/5大于1/10, 从而得出4/5小于9/10。还有学生想到了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比较。因为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交流中,当自己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时,我看到学生的脸上自然地流露出自豪的成就感。取消告诉,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比什么都重要。

2.享受质疑 思辨的快 乐

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里,学生间通过交往获取动力,通过互动得到创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在思维碰撞中他们交流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相互启发、借鉴,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个人观点、个人思维也从集体智慧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时,我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边演示边向大家介绍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再对折,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反对的学生认为,第一次对折不能重合,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二次再对折,对折的图形已经不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又有学生认为,第一次对折后只要把对折后的图形转动一下,这两个图形就可以完 全重合。有学生反驳, 轴对称图形只能是对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 合 ,不可以将 它们进行 转动……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时,让学生像小辩手一样辩一辩、说一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的争论不休,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众多信息相互碰撞交织,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3.感受优化 思想的魅 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沉淀下来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当独立解决问题时,学生有灵活选择优化方法的意识和行为。当面对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时,从思维方式的选择、尝试程序的设计与调整,再到用最优化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感受优化思想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鸡兔同笼问题”这个经典的数学名题,蕴含了画图、列举、假设、方程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思想方法训练课,这一训练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三、四年级用列举的方法解决,五、六年级用假设法解决。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节课突出一种核心思想。五年级教学假设法解决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学会假设法之后,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用过的画图、列举的方法,比较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并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在对前后方法进行对比、优化的过程中,揭示其内在联系与本质就是“假设”,体会到直接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更简单。

4.演绎自由创 造的精彩

良好的数学学习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自我生长力的活动。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智慧的不断开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学习,并不是去消化想法 ,而是来创造及再创造想法。”给学生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就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创造的机会, 让他们触摸创造的萌芽,积淀更多具有创造潜质和基质的思维经验。

如解决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角的问题,学生大多利用同一顶点的大角减小角 得到15°。有一个 学生说:“可以用一 块三角板 画出15°角。”我很惊讶。他到黑板上先用三角板画出30°角 , 再在三角 板的中间那个三 角形的顶点处轻轻点了一点,然后放下三角板,把两点联结起来,这个角就是15°角。原来三角板上有内外两个三角形,而且相对边所相隔的距离相等,因而里面每个角的顶点正好在外面那个角的平分线上。学生虽然说不出这么多的数学名词和其中的数学定理,但是直观地注意到了三角板上的这个特征,从而轻松地突破了把角平分这一难点。看来,课堂上只要给学生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课堂上一定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8

一、概念生长:基于学生探索 数学知识的现实需要

叩问一: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不是学过了吗?

儿童的内心世界总是充满幻想、充满好奇, 而所有的幻想和好奇又总是起于疑问, 使儿童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冲动。因此, 教学新知时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 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激情。

课堂伊始, 每当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时, 学生的言语表情都会流露出疑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不是学过了吗?为什么还要学?基于学生的疑问, 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 理应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新知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旧知新学”的需求和必要, 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体会到旧知的“窄性”。即已学方向的描述只能指大致的方向, 而不能描述到“线”和“点”, 无法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从而产生探求新知的内心需求。因此, 教师要抓住此时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求知心理展开讨论: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方向?2. 你能画出方向图来表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吗?3.你认为用这四个方向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有什么困难?4.说说你对这四个方向的新认识。课堂上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讨论, 学生不仅说出这四个方向是一个大致的方位, 只是一个方向区域, 还感受到要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 还必须探索描述物体精准方向的表示方法。看似简单的教学环节不仅顺应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心中的疑惑自然生长为探求新知的动力, 有效促进数学概念的自然生长。

二、概念生长:基于学生体验 数学应用的现实需要

叩问二:为什么要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换一个说法?

数学应用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性, 这一特性使数学知识需要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促进数学概念得以自然生长, 概念内涵得以发展延伸。因此,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从数学知识的应用特点和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两个维度设计教学, 引领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感受其应用性和生长性, 从而产生进一步探求新知的现实需要。

学生对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认识在学习课本前或多或少会从家庭、社会等生活环境中初步获取, 而且学生已在二年级认识并研究了这四个方向。在学生的记忆中, 对于这四个方向的名称无论是生活印象还是课堂印象, 都非常深刻。而现在要把这四个方向的名称换一个说法, “南、北”说在前, “东、西”说在后, 并要在中间加一个“偏”字, 本来不习惯的说法变得更加拗口了, 学生一定会产生思维茫然、课堂困惑。

因此, 教学时教师务必从数学知识应用目标出发, 利用学生喜爱的一些图片漫画或简短的视频动画介绍与新知有关的数学史常识, 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继而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必要性。教学中, 需要把数学概念的生长“源头”穿插到教学环节中:1.你们知道最初我国是用什么来指明方向的吗?2.指南针确定了南面, 能很快判断出其他的方向吗?3.一般在什么地方会用到指南针呢?所以在航海时, 人们习惯会以那个方向为基准线?4.猜一猜航海时人们描述物体的位置可能会怎么说?这样设计教学会使学生感悟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以东西方向为基准线, 而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线时学生的思维迁移就会感知到可能会把“南、北”说在前, 而“东、西”说在后。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新方向的名称所赋予的现实含义从心底给予接受和理解。

三、概念生长:基于学生挖掘 数学内涵的现实需要

叩问三:既然航海是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线, 为什么不直接说成南东、南西、北东、北西?

儿童的思维易受客观事物的直观印象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产生思维定势, 从而使思维凸显直观性和形象性, 缺乏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容易停留在概念表象上, 缺乏挖掘概念内涵的意识。因此, 教学时教师要从彰显数学概念价值的角度引领学生体会挖掘数学概念内涵的现实需要。

直接把方向词前后位置换一下说方向, 其方向概念的外在名称发生了变化, 而内在的含义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东南”还是“南东”都是东和南之间的一个方向区域, 未能促进新知概念内涵的生长。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方向词的改变不仅是换一种说法, 而是要促进概念含义得到发展, 概念作用得到彰显, 能够方便航海时精准方向的描述与指引。因此, 教学时要从挖掘方向内涵的现实需要出发引领学生思考:1.如果直接说南东、南西、北东、北西, 你知道这四个方向分别是指哪个方向吗?这样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方向功能有区别吗?2.物体的准确位置该如何描述呢?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出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这四个新的方向词。这样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深地体会 到原有表示方向的知识已不能适合海上航行等新的方向领域的应用, 从而实现了对新方向词名称的产生和所赋予的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内化,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用新方向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得到自然建构。

四、概念生长:基于学生提升 数学认知的现实需要

叩问四: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是不是都靠近南和北?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受其认知水平限制的。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不仅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和意志品质 等数学素养, 也受其思维习惯、认知习惯以及言语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 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既要关注数学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可能的思维障碍, 更要关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时可能偏离的方向。促使学生在数学概念自然生长的过程中, 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由于受认知水平和汉字字面含义的影响, 在学生脑海里, “南偏……北偏……”这种表示法, 学生都会理解为南面偏一点, 北面偏一点, 即认为是靠近南和北, 这样的思维障碍会阻碍学生对这四个新方向词内涵的理解。因此, 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现实出发设计教学, 经历“思起于疑, 疑终于思”的过程:1. 你能在方向图上任意画一条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的方向线吗?2.同桌比一比, 你画的南偏东和同桌画的南偏东的方向线有什么不同?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的方向就是哪儿的方向?这样, 在“思与疑”的论争中, 学生逐步感悟到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是以南北方向线为“零刻度”线向东西方向偏离的角度, 不会因为偏一点和偏得多而改变说法。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感悟到新的方向表示方法是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线, 即使靠近东西方向线时, 也不能改称为“东偏南或东偏北、西偏南或西偏北”,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数学认知随着数学概念的逐步发展而得以不断提升。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9

为每个孩子创造自然生长的机会, 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先决条件, 是尊重学生、解放学生、成就学生的具体途径, 机会意味着存在各种可能性, 意味着有创造的希望。本文以孙承辉老师在第十届全国“聚焦课堂·生长课堂课型研讨活动”执教的《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为课例, 谈谈为学生自然生长创造机会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一、先学: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本节课釆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在课前观看老师录制的微视频, 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微视频釆用“PPT演示文稿并附讲解声音”方式录制, 在微视频中可以听到教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简单阐述, 以及教材中例l“计算机利润问题”解题过程的分析讲解。在观看教学微视频的甚础上, 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有5道练习题, 2道选做题。练习题供学生个人练习, 选做题分“思考题”和“探究题”, 两题选做一题, 每一大组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作品。

在本节课前, 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 初步学会了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 认识到函数模型可以处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形成了用函数观点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旨在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机会, 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学习。微视频和“课前学习任务单”作为一种学习工具, 为学生课前先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学生课前先学, 课堂上再将预习中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 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这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程序。为了提高学生先学的效果, 教师要创建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教育引导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前先学中来。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变化, 教师应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 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先知”。

二、评议:创造表达交流的机会

第二个环节是“评一评, 议一议”。上课一开始, 老师引导学生对课前所做的“课前学习任务单”中的5道练习题进行分析、反思和讨论。老师给出了每道题目的三个答案, 答案都来自学生练习 (是经过选择的, 但都是真实的) , 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找出正确答案。如果答案是错误的, 分析错误原因, 并总结建立函数模型的注意点。

以第4题的评议为例。

题4:某车站有快、慢两种车, 始发站距离终点站7.2km, 慢车到终点需要16min, 快车比慢车晚发车3min, 且行驶10min后到达终点站。试分别写出两车所行路程与慢车行驶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

学生给出了三种答案:

师生对话实录如下:

师:这个题目是有难度的, 请同学们先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

生1:我认为答案 (1) 是对的, 考虑到了定义域。

师:与其他两个答案比较呢?

生1:答案 (2) 有问题, 快车的路程函数关系式没必要分段。

师:你认为快车的时间是 (3, 13], 还是 (0, 16]呢?

生1:是 (3, 13]。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刚才同学们总结了解题体会, 要准确理解题意, 请同学们再读读题目。

生2:答案 (2) 是对的。题目中要求“分别写出两车所行路程关于慢车行驶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快慢车路程都是以慢车时间为自变量的, 自变量范围都是 (0, 16]。

师:非常好。那么答案 (3) 正确吗?

生2:当时间在 (0, 3]时, 快车路程是负的, 这不符合实际, 因此答案 (3) 是错的。

上述案例表明, 从学生的典型错误中去寻找课堂教学资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纠正错误的过程就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缓慢生长的过程。设置“评一评, 议一议”环节, 可让学生有机会讲出自己的想法, 特别是自己已做过的题目, 有一些经验体会, 更加有话可说, 有胆量去说。通过对比分析、查找原因, 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更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困感;通过对话交流、评议争辩, 可以增进生生互助和师生互动, 更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探究: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第三个环节是探究思考题。学生要在独自完成练习题的基础上, 釆用大组合作的方式, 对建立函数模型的思考题进行探究, 并进行概括总结。两个大组派代表讲述了他们的探究结果, 其中一个组的探究结果如下。

问题一:怎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答:认真读题, 仔细审题, 圈画出关键词, 准确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

问题二: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

答:从问题中获取关键的信息, 如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将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成函数。

问题三:如何找到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答:通过仔细地审题来理顺题目中每一个条件, 根据具体的量之间的变化来进一步确定函数的关系式。

问题四:你对建立函数模型还有哪些困惑?

答: (1) 怎样寻找到合适的函数模型? (2) 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有何简便方法? (3) 建立函数模型需找到定义域, 如何正确地计算函数的定义域?

学生关注的问题很具体, 思考也很全面、深刻, 他们讲的问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表述也让学生更易懂。同时, 学生探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 他们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生成了新的问题, 希望全班同学共同去进一步探究。如对于第一个困惑, 有的同学说, 可建立直角坐标系, 根据已知条件中的数量描出若干点, 这样就可以看出它所关联的图象是怎样的, 再找出合适的函数模型。老师进一步作了拓展, 根据图象上的点建立函数模型, 就是学生今后要学的数据拟合知识。这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这是理想的情景:学生知道的越多, 产生的疑惑也越多, 探究欲望会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生成新问题, 不断探究, 学生的认识才会越来越深刻, 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

四、应用:创造巩固增效的机会

第四个环节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老师给出课堂练习题, 请同学当堂完成。

练习题:某汽车生产企业上年度生产汽车的投入成本为8万元/辆, 出厂价为10万元/辆, 年销售量为12万辆。本年度为节能减排, 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 则出厂价相应提高的比例为0.75x, 同时预计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0.5x。写出本年度预计的年利润y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的函数关系式。

练习完成后, 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进行交流, 看看别人是怎么解的, 与自己的解法有何不同, 谁的解法更好一些。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的成果, 并请他走上讲台讲述解题的思路和解题过程:

“投入成本增加比例x后, 每辆汽车的成本变为 (8+8x) 万元, 每辆车的出厂价变为 (10+7.5x) 万元, 年销售量变为 (12+6x) 万辆, 于是年利润为:

可以看出, 这位同学在写出函数模型之前, 列出相关量的变化以后的量, 这种做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经过课堂评议和集体总结, 学生对解题的步骤和注意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再进行课堂练习, 是在一定的理性经验基础上的练习, 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的效果与学生学习的方式密切相关:听讲的效果为10%, 师生互动、大堂课讨论的效果为30%, 小组讨论的效果为50%, 五感体验的效果为70%, 把自己会的内容讲给同学听的效果为90%。经过自己反复实践体验,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讲解、讨论, 让同学听到多元、多视角的意见与想法, 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有益。

五、展示:创造自由拓展的机会

第五个环节是展示探究题的成果。探究题釆用大组合作的方式, 大组派代表讲述了他们的探究结果。

探究题:雪碧、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350ml易拉罐饮料在市场上的销量很大, 细细观察, 它们的形状和尺寸几乎都是一样的,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易拉罐 (可近似地看作圆柱体) 的最优设计。你能从函数的观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吗?

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

“将易拉罐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 最优设计无非两种:体积一定, 用料最少;用料一定, 体积最大。我们组主要探究了前面一种。

设易拉罐的体积为V (定值) , 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那么表面积 (均值不等式) 可表述为以下等式:

从以上结论可看出, 易拉罐底部直径与高之比为1:1时用料最少, 但易拉罐的立面怎么看也不是个正方形, 理论推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这是为什么呢?通过称重量发现, 底部用料大约是顶部用料的2~3倍。

设侧面和顶部的厚度均为d, 底部厚度为3d,

方法一:用导数求解;方法二:仍然用均值不等式求解。

结论:h=4 r=2 D, 即直径与高的比值为1:2时为最优设计。经测量可知易拉罐底面直径为6.4cm, 高为11.6cm, 大致符合以上结论。

以上用到的导数和均值不等式等知识是学生课后自学的。

另外, 易拉罐为什么要做成圆柱体呢?小组研究后认为:第一, 从物理学角度看, 在底面积相同的条件下, 圆形底面使易拉罐最不容易倒;第二, 用手去握住的话, 受力比较均匀;第三, 若受到外力碰撞, 对外界的力有传导分流作用;第四, 内部装碳酸饮料, 有气体的话不易爆罐;第五, 方便自动售货机出售等。”

以上就是这个组展示的全过程, 同学们展示出来的认知能力已大大超过老师的预期。把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拿出来进行数学研究, 对认识“数学是有用的”更有现实说服力, 也容易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发现所学的知识不够用, 学生就边学边用,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当然,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自由拓展, 也容易产生学生分化现象。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如何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正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认真思考, 并积极探索的地方。

在展示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也会从物理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真正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自然的, 而对老师来说却是不擅长的, 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 并积极探索的地方。

六、总结:创造深化体验的机会

第六个环节是总结。实际上每一个教学环节后都有一次小总结, 到课堂结朿时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在探究、讨论的基础上, 师生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进行了总结:

(1) 怎样才能准确理解题意?

仔细读题, 划出关键词, 理清数量关系。

(2) 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

将生活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 (如等式、不等式等) 。

(3) 如何找到变量间的关系?

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及两者间的联系, 从而建立函数关系式。

在本节课结朿前, 师生对运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进行了总结:

上述总结是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它系统地梳理了解决应用问题的一般流程, 突出了每一环节的地位及作用, 强调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即学会建立函数模型) 的重要性, 更说明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 这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作了铺垫。

从学生素质的长期发展来看, 课堂总结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让学生主动地回忆一节课知识发生、发展的历程, 有利于学生在温故中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主动归纳一节课的知识要点, 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完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总结并提炼一节课的精华,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从课堂中师生的地位看, 本节课在先学、评议、探究、应用、展示、总结六个环节中, 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观看、动手、表达、活动、思考,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看, 学生的活动是丰富的, 学生的思考是主动的,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充分的, 教师的组织是有效的, 真正做到了“积极主动地思考, 生动活泼地参与”。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 对“课前学习任务单”中5道题全部进行了评议纠错、归因分析和归纳总结, 并对学生的困惑“如何建立函数模型”进行了破解,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六个环节, 学生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 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 对运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 由模糊到清晰, 由碎片到系统。这一切都是因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教师都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 教师心中有学生, 学生才有这么多数学活动的机会。事实上, 这些机会本应该属于学生。相信学生, 发动学生, 依靠学生, 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 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智慧、情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 就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慢慢生长起来。而学习活动的组织, 师生的互动, 学生碎片式经验的连贯, 又都有教师的“影子”, 教师甘愿“退后”, 才有学生自觉“向前”。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要还学生自主学习权利, 遵循其自由天真本性, 使其在课堂中自由生长。为此,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积极创造机会, 助力学生成长。课例研究显示, 课前先学可以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评议能创造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合作探究能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实践应用能创造巩固增效的机会;课堂展示能创造自由拓展的机会;总结交流能创造深化体验的机会。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10

一、情境创设是有效课堂的起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只有让学生沉浸在有声有色中, 才能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构筑的情感殿堂, 探知文本蕴含的真谛, 从而充分领略和享受作者的忘情诉说和审美构架。在教八年级的《再别康桥》时, 除了对优美的文字和画面进行赏析之外, 我配了一首《柔板》的音乐,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 学生进入了情境, 伴随着音乐的脚步,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尤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朗诵让人如痴如醉。同样在教《沁园春雪》时, 我选了一首钢琴曲, 在激情昂扬的乐曲声中学生领略了一代领袖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和开阔的胸襟。通过创设音乐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诗词的兴趣, 也能促进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和理解。

二、对话互补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我们的课堂仍存在着不平等的对话现象:对话机会不等。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 课堂上出类拔萃者风光尽显, 而教师却无意中剥夺了“弱势群体”的发言权, 这显然有失公正。长期以往,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何来课堂上个性之花的绽放?教师话语霸权严重, 忽略倾听也影响了对话的顺利实施。教师拘泥于教参, 只关注预设, 对于课堂生成资源却视而不见, 对于学生的回答缺乏有效评价, 难以捕捉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 错失了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效对话体现在:人人机会均等, 还弱势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 让师生彼此在对话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文本解读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根本, 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方法, 使学生能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去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去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当下我们的语文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些, 取而代之的是浮光掠影般地粗读和多样化的活动, 文本的深入解读被忽略, 喧闹、开放的背后却是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弱化, 粗糙的教学设计贻害无穷。只有抛弃浮华、追求实效,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初读《石榴》, 我们似乎很容易把握作者对石榴的描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上, 我并没有在开始介绍作者时把写作背景一并引出, 而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学生交流预习成果时提到写作背景了我就顺势予以补充, 有一个班级之前没提到, 于是我安排在赏析了石榴枝叶、花朵、果实之美之后, 借着作者对石榴的感情引发文章主题的思考, 此时, 学生展示预习时对相关背景的了解或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再结合着文中的关键句, 探究文章的主题:借石榴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为介绍而介绍, 根据课堂需求, 发挥课外资源, 自然呈现, 满足学生求知需求的提供才是有效的提供。只有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品味作品的丰厚意蕴,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文本资源, 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 才能有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提升运用母语的能力。

四、人文关怀是有效课堂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语文教学自然也承载着心灵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的地位, 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 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语文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高地的过程, 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沉浸式阅读, 体悟作者超越个体生命的悲苦, 直面困顿人生的精神。学生浸润在繁茂的紫藤萝花瀑间, 享受情感的沐浴和精神的感怀。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师生穿行在芳香馥郁的语言密林, 倾听先贤智者的足音, 彼此进行着真诚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同时, 他们又被源自文本的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时, 语文教学才达到了最高境界。《背影》这一课中, 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 但学生难以体会, 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作者的生活经历, 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女, 平时对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习以为常。因此, 在教学中, 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 我常常动情的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 还把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父爱无声》读给学生听。通过这些故事, 学生很快明白, 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 需要用心去体会。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同学甚至泣不成声, 这是真情的流露, 同时也折射出语文课的独特魅力。只有关注生命体验, 语文教学才会焕发活力, 为学生生命铺就最温暖、最纯净的底色。

总之,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 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文本, 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 真情演绎文本内涵, 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

高中数学课堂中自然的创设问题 篇11

关键词:预习;梯度;适度;合理;恰当;自然

一、基于预习提问要适度自然

许多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都会预习课本,了解一般知识。因此我们课堂提出的问题就不能还是完全沿用教材给出的那些问题,教师必须对所提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便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有兴趣和思考的空间。比如在概念教授时就要使提出的问题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学生不能只是回答对或错,而是要经过思考才能答出。例如,讲授“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提出P(A+B)=P(A)+P(B),P(AB)=P(A)P(B),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这两个公式?学生经过思考,弄清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本质区别,正确区分A+B与AB两个事件的不同,从而掌握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的应用条件。

二、提问的梯度要适当自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恰当地运用提问,还必须注意好提问的梯度。所谓提问的梯度,简单地讲就是对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提高。把握好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千万不能过于突然,而要恰当自然,既不能過于简单又不能无的放矢。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时,讲解了三角形无解、一解、两解的情况后,如果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处理起来比较轻松熟悉,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高,很自然地提出逆向思维问题:如果已知△ABC中∠A=60°,AB=2,若三角形有一解或两解时,边长的取值范围是多少?那么学生就不一定能很快地解答,要处理出该问题就得思考,利用课堂中所学的判断三角形零解、一解、两解的几何意义来处理。只要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解出该题也不算很困难,这样学生就会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更利于教师课堂的组织教学。

三、注重实践提问要合理自然

新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教师在创设情境问题时不能走入极端,为了情境而创设,应该合理地结合知识,自然地加入问题情境。例如,在讲到等比数列的应用时,分期付款就是一个很恰当的事例。在讲解分期付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何这样计算?它的出发点在哪里?可以通过查资料、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通过自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四、提问时机把握要恰当自然

对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是教师实施课堂提出问题时所必须做到的,创设的问题不能过于突兀。对提出问题时机的把握,一方面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方面提出问题的时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实践表明,课堂中的问题与课前预设和课中一时的灵感生成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课前预设,课堂问题就难免会产生随意性,没有课中动态的生成,课堂提问必然是没有生机的。所以教师要认真思考和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自然变通的创设问题。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堂中以问题为纽带,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师生通过问题解决达到思维的共振。教师应精心设问,问题展示后,应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还要发挥教学组织者、促进者和调控者的作用,使课堂环境既开放又有序。对提出问题的效度要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从而使我们能够理性地对待课堂设问,让学生自然地进入问题进行思考。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 篇12

劳动号子是伴随着劳动过程而生发的,为提高劳动效率而产生,使劳动更有劲,使劳动者更有成就感。通过劳动号子,人们尽情地表达劳动中的喜怒哀乐和多种感受;通过劳动号子,人们统一节奏,协调动作,鼓舞情绪,调节体力。沉重的搬运号子,悠扬的农事号子,豪放的船渔号子,千百年来,不同的劳动号子陪伴着人们从事各式的劳动。

当然,人类的音乐绝不止于劳动号子。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音乐作为一种专业被分化出来,形成了专门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者的队伍。我们虽然不排除个别黄河船夫脱产成为专职音乐工作者的可能性,但可以肯定,绝大部分船夫的劳动号子将继续成为他们劳动生活的一部分。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劳动号子有相似点,但又不太相同。尽管音乐可以从劳动中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业,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却永远不能从语文中分离出来。如果说劳动号子本来就是劳动的一部分的话,那么,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本来也是不可分离的。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如课标内容和实际课堂有距离,专家的指导很难在课堂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与考试的联系不够紧密,“好课”的标准不统一,等等。语文课究竟如何上?似乎很难回答。但语文课终究是语文课,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需要通过阅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沉淀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挖掘文本习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这才是真实本色的语文课。

程少堂教授有言:“语文味是语文课必须具有,能够具有,但目前尚未具有的一种追求,一种整体美,一种境界。”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它们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掘的宝藏,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我学习了有关哲学、美学、语言学等论著,认识到言语作品是由言语形式生成的,言语内容绝不可能先于言语形式而存在于言语形式之外。说什么样的言语内容呈现作者言说的对象,而怎么说的言语形式则呈现作者对于言说对象的态度、情感。在作品的言语形式中读者更能听到作者的心声,找到作者作为心灵的存在。因此,只有首先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使学生在与作者对话中学会真正地阅读。其最高境界是:学生与作者在课文言语中心灵、语感的共振共鸣,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真谛所在。当然,要让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首先得自己与他们对话。这是关键所在,也是困难所在。

一、把握语文教育的方向,凸显个体学养目标

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人文性主要凸显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实践性是实现课程理念转变的突出特点,实践的内容和对象,不仅限于教材,还应包含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在内的自主亲历探索与创新,注重听说读写思能力的综合训练,等等。民族性则包含了汉字书写、语法结构、思想文化、表述形式等特点。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因此,我们必须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看作是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把听说读写思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让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

让我们来看看翠竹中学毛晏雯老师怎样教《听鼾三记》。上课之前,毛老师在黑板上手书白居易的《琵琶行》的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且不说她的一笔好字足以令人欣赏,仅就这些经典的古诗词名句,便让学生耳濡目染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也许有人会觉得很俗套,但我想,如果每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领略一点,熟悉一点,哪怕是知道一点,也是一个“腌制咸菜的功夫”。日积月累,学生便有所收益,又何必要舍本逐末用花拳绣腿去忽悠学生。毛老师在请学生“找出妙处”时,也注意引导学生从文言词句、修辞、开头、结构等语文素养方面着手,立足于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语言文字的含英咀华。即使是评价,也不忘用成语“五体投地”。紧接着,她的一个更体现语文味的活动就是:从文章中找出成语,来编个成语集。当然,她不是随意地让学生找,而是结合文本,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因人而异”地用成语表示出壮汉、横人、老人的不同鼾声特点,学生在这有趣的活动中,心领神会地积累了“南腔北调、石破天惊、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虎背熊腰、出言不逊、三十六计走为上、信口开河、高山流水、三生有幸”等符合人物特征的词语,还领略了“方言的魅力”,不由得人为之眼前一亮。

所以,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至少要做到三个协调,即掌握语文知识与合作、探究力、创新能力的协调,心智结构内部诸因素的平衡与协调,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技能活动的协调。此外,还要处理好教学目标的宏观把握与微观调控的关系,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处理好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发展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注重自主亲历和体验;处理好教学的未来性、生成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注重生命的发展历程;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等环节,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我们要在一堂课中有机渗透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和个性发展目标,把握语文教育的方向,凸显个体学养目标,这既是教学机制和教学手段的问题,更与教师的理念、教学环境密不可分。

二、驾驭语文课堂流程,凸显个体生命情感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教什么”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对于一堂课来说,“怎样教”更为重要。《纲要》把教学过程诠释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我们很有启发。这是优化教学过程首先必须确立的理念。叶澜教授认为:“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她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具有形象性、情意性、动态性等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流动的过程,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在一堂课中显得非常重要。

2010年12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黄敖兴名师工作室活动,聆听了方海琴老师执教的《幽径的悲剧》,蒋弥老师执教的《落落的微笑》,章艳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三堂语文课都准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紧扣课本,以读为本,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领悟文章情感,在读中体味语文表达的优美,在读中进行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简简单单地上语文课,但却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特别是章艳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课前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把学生带入安塞腰鼓高昂的激情中;通过范读和对对联的形式,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及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再通过听读、巧读等各种形式,请大家想象此时的脚下是古朴厚重的黄土高原,耳边是奔腾咆哮的滚滚黄河,教会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最后通过放声激情朗读,感受文章的意境,从而领会文章主旨。通过反复读,带领孩子走进情境,然后感悟美;真情朗读,去欣赏文字美,真正在读中思,真正在读中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交流换来了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激活。你的感受、我的想法、他的意见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特别是学生“巧拟对联”的思维过程,精彩之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和谐发展。运用朗读与评价的方式使学生得于文本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出于文本,从真正意义上领略了朗读的三味。回归语文的本色,简简单单上语文,着眼于学生的成长。

驾驭语文课堂流程,凸显个体生命情感,必须落实三点。

第一,突出亲历特点。语文学习是以感知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主体必须对文本感同身受,形成表象,产生独特新颖的个人体验,才能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旨趣,形成读者与文本、作者的交流,方能有情感自由和动情顿悟。

第二,突出情意活动。课堂教学是针对人的教学,而人是能够不断赋予自己新的生命的生命体,是能够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自主发展的生命体,所以课堂教学也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认知活动,而应该是认知活动(动脑)、情意活动(动情)和技能活动(动手)等在课堂多边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布鲁纳在谈到发现法时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情,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是发现法的要义,它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的过程,获得发现的兴奋感、成就感,这样不仅能激发个体的聪明才智,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

第三,突出感悟能力。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反复强调,显示出这些环节和手段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这其中感悟能力是关键。积累、熏陶是由外而内的储存、加工过程,语感培养是透过直觉层面上升为理性分析的必备能力,而感悟能力则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综合体现。它或通过情绪的感触而产生感慨,或通过形象、思想的感受而引发感想,或通过生活的体验而产生共鸣。

三、提升阅读境界,凸显个体创造历程

新课标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要求在阅读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关于阅读教学的阐释,实质上强调了思和悟的作用,突出了个性化和创造性。首先,从形式上强调“多角度的”、“有创意的”;其次,从阅读的个性心理过程看,有阅读的“期待”、“反思”和“批判”等;最后,从目的和效果看,一要拓展思维空间,二要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潜能,是语文教学有待开发的崭新天地;“阅读反思和批判”是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辨能力的主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通讯》刊登的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中,周益民老师让教室里的孩子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心灵世界,让两种生命息息相通。周老师在指导学生读了文本,引导学生述说体会后,让学生来做一回老天鹅,亲历老天鹅破冰的过程及其体验。此时,学生已经把自己的心投射到老天鹅上,和老天鹅融为一体,已不是教室里的孩子,而是文本中的老天鹅了。这样,学生才真正体验到老天鹅的行动是一首诗,老天鹅的心声是一首歌。学生的那种聆听、感悟才是入情的、真情的、深情的,也才真正受到感染和教育。近几年来,周老师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诗化语文,诗化语文,就是让语文向审美回归,诗化语文十分注意情境的创设和“进入”的铺垫。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周老师采用旁白式的点拨,对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进行挑战:“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迹?”“难道你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何苦要忍受这般苦痛?”层层推进,引向深度的思维。这是一种对话。此时的对话已不是师生的对话,而是消弭了审美主体(教师、学生)和客体(老天鹅)间的对立后的心灵的碰撞,思维的挑战。正如他自己所言:“师生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者、解释者,而就是作品的一个作者,就是文本的一个角色。”这样,教学具有诗一般的激情和浪漫,又具有史诗般的崇高境界。这是诗化的。

韩军老师早就撰文指出,当前语文教学应注意“伪圣化”倾向。他认为,一方面要强调以生命精神、生命灵魂来反对和抵抗“技术化”,让人的崇高生命精神、庄严情感充沛地张扬起来。另一方面强调以入世精神、自由生活愿望来反对和消解把人的精神宗教化、“伪圣化”,从而肯定人的多方面的自由生活欲求,使人的精神真正跃动起来。现在看来,可谓有先见之明。我们并不反对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基于课文思想内容的思想教育,那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思想教育。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教育,大体分成两种:一是“能指”的,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即语言文字的动人韵律、美妙的笔形、朴素或华丽的辞采,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等等;二是“所指”的,基于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的,如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对全人类的博爱、对社会的责任、对集体的热忱、对母亲的报答、对爱情的真诚等,这才是真正的人文。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追求的是和学生一起去“触摸”课文的言语,以期叩开作者的心扉,探究他们心灵的奥秘,从而感悟语言的魅力。忽然想到高晓声的《摆渡》,教师自动做了摆渡人,我们“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以真情实意待渡客,也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原来教学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这个渡口一端通向作者,一端连着学生。我们和学生喊着号子,在这期间,我们必然会和学生一起体验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快乐。

摘要:目前的语文教师存在诸多问题, 要上好语文课, 就要让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首先要与课文作者对话,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回归,语文味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

[2]陈建伟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侵略分析下一篇:层次目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