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通用12篇)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篇1
新课改注重数学素质的提高, 就是在孩子先天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 数学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做事情的能力,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处理好数学教学的两个方面, 就是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
一、新教材的特点
1. 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 (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的编写体系, 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 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 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 相关内容适当集中. 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 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 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2.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突出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 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 因此, 新教材在各章的内容安排上, 十分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3. 采用实际问题引入, 强调数学应用意识
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 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 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 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 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比如在三角函数中“函数的图像”这节内容的授课时, 可以利用课后习题中求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频率这个题目, 把它做成一个Flash课件, 创设问题的情景,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把学生的学置于问题之中, 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
4.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 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 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 学会沟通, 学会互助, 学会分享, 学会合作, 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二、新教材下的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 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 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 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 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 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 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 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 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 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何调整教学计划, 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 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 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 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 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 不等于思维活跃, 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 是否适用所有学生, 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 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思维, 从而保持课堂张力. 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学生只有经过思考, 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 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 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 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 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但反思后发现, 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 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 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还有,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 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 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三、教改下的教学和学习现状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 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搭车”现象时有发生, 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差生成了陪衬, 课堂秩序混乱, 学生发言七嘴八舌, 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 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 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 指导作用没有跟上, 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甚至出现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 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 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目前, 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 存在问题较多, 主要表现在学习懒散, 不肯动脑;不订计划, 惯性运转;忽视预习, 坐等上课, 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 依赖性较强,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听课, 像个速记员, 边听边记, 笔记是记了一大本, 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 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死记硬背, 机械模仿, 教师讲的听得懂, 例题看得懂, 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不懂不问, 一知半解;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 好高骛远, 影响基础学习;不重总结, 轻视复习等等.
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
办好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是关键;构建和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教师是中坚力量和关键因素. 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就成为更好地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一方面, 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要明确培养目标, 造就一批具有高数学素质的新型中学教师;另一方面, 要对现有从教的数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 提倡自我教育, 立志岗位成才, 使从教教师有能力进行数学素质教育.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自己先有一桶水”.
这是因为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而且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治学态度等都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 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具体地, 教师在观念层次上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育人评价观,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 时刻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知识层次上要不断地学习和牢固掌握现代数学知识, 领悟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并科学地传授给学生;在方法层次上要认真研究教法、学法, 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得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审美、创造, 最终实现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应该说, 改革数学教学体系及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课程是改革的核心, 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结构, 再好的教学目标也要落空, 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选取和编排. 由于原有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课程结构与现代科学、现代数学严重脱节, 不利于因材施教和挖掘学生的特长潜力. 现有两省一市试行使用的高中数学教材让向量、概率统计、微积分、简易逻辑进入, 对学生素质提高有重大作用;全国各地现行使用的八种版本初中数学教材, 是教材建设的一些有益尝试. 课程在选取内容时要有超前意识, 另外要考虑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快速变化与课程建设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性特点, 把重要的基本的现代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其中, 为学生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 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 突出“优化思维品质, 培养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 我们深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素质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届时, 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人才的理想摇篮.
摘要:新课改教材具有综合编排的完整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 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博得了教师们的好评.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新教材,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能力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思路,方法
参考文献
[1]尹惠芳.对新课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B) , 2010.
[2]殷丽娟.高一新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D].苏州大学, 2010.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篇2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设计思路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对函数的设计思路,不让学生去做题型,而是使函数成为一条主线,以函数为基本来学习数学。不死学函数,而是由简单到复杂地把函数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函数模型对函数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例如,我们对三角函数进行教学的时候,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先对一般的三角函数如sin(2kπ+α)=sinα做必要、详尽的讲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sin的其他函数进行类
推,让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对三角函数有一个自己的理解,然后我们再对课程进行详细具体的讲解。这样既达到了有效授课的目的,又有利于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记忆和运用。有一个好的设计思路对高中函数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函数进行全面的讲解,让学生对函数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地对函数进行解读。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一个程度,也让学生对函数有了很好的.掌控。下面我们将举例对函数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我们对高中复合函数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对复合函数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不能直接把复合函数的定义等进行直接的解读,我们要以提问的方法从初中所学习过的函数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我们所要学习的复合函数,这样的讲授不仅不会显得突兀,而且会加深学生对复合函数的理解。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函数的教学是非常重要、有利的。
高中函数的学习是高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函数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对函数能够全面的理解。因此,我们要绝对重视高中函数的教育,把握好函数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让函数成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王祥。高中函数教学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探讨[J]。社会科学期刊,(10)。
[2]陈新春。如何教好高中数学三角函数[J]。社会科学期刊,(02)。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因此现阶段要多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错误的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但是,在课件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学科教师由于缺乏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只能提供想法,而不能参与制作。计算机专业人员又缺少教学经验,不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件,就抓不住重点和难点。而且课件主要是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并不仅仅是为了竞赛课,为了哗众取宠,追求二维三维动画功能,课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1.2过度的重视计算。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性认知或者对于学生的概念认知关注度不高,将概念教学一带而过,仅仅要求学生记住概念而不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概念,导致学生对于概念的重视程度不够,将过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在了数学计算方面,基本概念意识模糊,对于许多概念不甚了解,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数学学习兴趣降低。同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注重学生是否得出了正确的数学答案,而很少关注学生问题的求解过程,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答。
1.3缺乏教学实践与抽象教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较多的注重课本知识的重点讲述,很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联系,导致学生不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色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由于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正处于启蒙阶段,他们所具备的往往是形象性思维,更容易接受直观的具体的知识,并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为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非抽象思维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直观的、具体的学习与认知中,缺乏对抽象概念的分析与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与建构能力不强。
2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
2.1注重课程导入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合理的课程导入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数学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是比较吃力的,并且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愿意开动脑筋,因此很难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学工作者需要仔细备课,注重课程导入环节,在此基础上真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在课程导入时还要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氛围,按照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将学生的思维真正带到数学内容中,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能有效地发挥思维想象能力是建立在较为宽松的环境基础之上的,只有处于较为愉快的环境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教学工作者的提示和引导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支离破碎地表达出来,但却很难形成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教学工作者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点拨和概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
2.3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工作者不可以采取批评的方式对待错误,而是需要直面学生出现的错误,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学生身上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常常可以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资源。在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对知识点的认识都是有其缘由的,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对学生错误的分析,来找出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得到了有效的丰富和提升,此外,还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3.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人们已经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知识。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会终生学习、学会生存。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这样,教师就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上好每一节课了。如果有了这种新的教育观,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而发脾气;就不会非得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就不会只是为了答好试卷而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3.2通过自主梳理培养个体能力。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梳理、建构知识网络,使他们亲历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自己可以让学生或小组通过回忆、看书或搜集,将知识点梳理罗列出来,弄清每一知识点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索整理,以文字、图表等各种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成网络,向全班学生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也可以由各小组提出组内尚未解决或疑惑的问题,通过质疑、争论、讨论,激起学生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从而使知识本质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最后教师总结方法,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体进行评价鼓励。
4 结束语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娜,中小学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J].(自然科学版),2013.
[2]郑雯雯,数学问题提出的研究述评[J].,2013.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篇4
一、新常态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形成
1. 立足学生发展主观性 ,满足课堂教学学生思想需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内心发展的必然需求给予充分满足,促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学习形成渴望心理,以此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促进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几种,首先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联系能够提供相应的促进作用,使得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归还于学生手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数学课堂发展趋势,对于学生内心的切实需求给予充分满足. 另外一种教学模式就是分组合作教学, 主要对学生沟通意识以及合作意识进行充分培养,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角度不断拓宽,从中使得学生自身学习观点能够得到有效表达, 对其他学生思维的构成提供有效的借鉴. 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展恒久不变的主题,也是新模式形成的根本立足点.
2. 情景模式构建为中心 ,体现情境教学模式的新意义
情景模式的构建作为对学生数学知识点有效传播与应用的重要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情景的建立,对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切合实际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能够迅速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从而有效加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从情景模式构建的理论角度出发, 关键在于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作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情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加强,使得教学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载体. 而从应用性角度而言, 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点的应用过程,能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所产生的心理作用有效体现,使得学生自身的学习成就感由此产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新目标由此得到实现,进而使得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新意义能够进一步展现.
3. 强化实践教育过程 ,呈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功能
实践教育过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的全新组成部分, 与探究教学模式以及情景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同, 后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里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只是所存在的作用并没有最大化体现. 在教学模式新常态的建设中,对于后者进行了进一步加强,使其作用、功能更为强大,以此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而实践教育过程作为教育模式探索的全新构成部分,以教育实践环节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实践研究,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实践运用价值能够得以充分的体现,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从这一方面中可以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具有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同时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特点也有效发挥,与时代教育改革总体构想相互吻合.
二、小学数学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新突破
1. 深挖结构合理性 ,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导作用
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点的渗透与引导需进行合理化安排,使得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通过以往知识点与所要讲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有力的连贯作用. 这也是教学模式所形成基础作用的根本体现. 从教学结构角度出发, 知识点的外部延伸应作为主体,使得知识结构之间的衔接过程更为具体, 能够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换产生积极影响,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而教学结构的合理性还主要体现在课堂导入环节, 结合知识点自身所存在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活实际进行课堂导入过程,促使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之间形成有效培养, 全新的教学思路由此进一步形成, 发挥出小学课堂教学新思路的重要作用.
2. 探索内容多样性 ,激发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内容的多样化关键在于对课外相关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入,这是对学生内结能力以及思维发散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 从学生思维特点角度出发, 学生自身的思维构成都是由生活中的事物影响逐步形成的理解性思维,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中,能够对知识点所涉及的生活事物进行相关的联想, 形成对知识点的认识过程. 但这种教学过程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相应的间接性,而直观丰富教学内容则是对学生理解性思维有效加强的关键,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将想象思维、探究思维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使得常态化小学数学教学思路能够得到新的突破.
3. 结构内容合理搭配 ,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
教学内搭配的科学合理,对于学生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衔接能够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参与的积极性由此也会不断提升,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促使课堂教学氛围能够逐步向和谐、 融洽的角度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基本,关键在于对学生基本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而教学结构、内容的合理配置,对于学生探索思维、想象思维、探究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够进行有效的提升, 在这种前提之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此能够不断升华, 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以及教师引导作用可以充分体现,对此课堂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也形成创新、 可持续化特征,形成发展的新常态.
结论
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能够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有效体现,而教师的思想引导作用也能够有效发挥. 加强教学结构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化、丰富化,促使与教学模式之间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发展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新常态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摘要:随着时代教育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理念,对教学思路形成有效的拓宽,以此形成教学发展新方向及新思路.本研究主要以此为出发点,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常态的构建思路进行具体探究,满足时代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
初中数学新课标的修订思路 篇5
以《标准》的“课程内容”为依据,突出: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的过程; 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变化如下:
1.整体变化:
⑴ 修改了大部分研究问题,重新设计了研究过程、活动要求等。
⑵ 在研究课题、研究要求、呈现方式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层次感,即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渐次递进,各有侧重。
⑶对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明确要求,并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
2.具体变化;
⑴ 课题:探寻神奇的幻方关注人口老龄化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七巧板;计算器功能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平面图形的镶嵌;猜想、证明与拓广;制作视力表、设计遮阳篷、你对促销知多少
⑵课题选材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维水平、数学活动经验相协调:七年级注重具体活动、数学游戏等,如探寻神奇的幻方、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七巧板等;八年级则体现与具体知识的联系,如计算器功能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等;九年级更强调数学探究和综合应用,如猜想、证明与拓广,设计遮阳篷,你对促销知多少等。
⑶对研究的要求方面,七年级以内容具体、明确、细致为主;八年级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尝试让学生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九年级则多介绍相关现
象,让学生形成研究主题,以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又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每册教材提供2~3个研究主题,要求教师和学生使用1~2个,以更好地体现选择性。
3.难度;
总体而言,难度有所增加。原因在于:
第一,《标准》明确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课程目标的落实定位在“综合与实践”课程领域的学习过程之中,使得该领域任务加重。
第二,经过若干年的具体实践,师生在这方面的实践“从无到有”,具备了一定的研究经历和基础,使得提高要求的可能性增大。
第三,教师用书给教师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指导,使得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4.其他;
农牧区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篇6
关键词:现状及问题;教学理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49-01
一、农牧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新课改下,农牧区的教育教学明显的得到了提高,学生知识面广了,课堂氛围活跃了,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突破,教师也努力的把新课改的知识、理念、方法渗透到了日常的教学中,虽然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不少教学中的很多问题。
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效率。据调查,农牧区很多教师年龄偏高,40岁以上的教师占据了一大部门,30岁以下的教师非常少,教师队伍“老龄化”,缺少活力。这个年龄的教师教学理念都比较传统,虽然在新课改下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仍然没办法跟上新一代的教学步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教学的发展。
教师工作生活压力大,自我要求不严格。农牧区小学教师工资低,工作量大,课程排布的非常紧密,批改作业都要在家晚上加班,待遇低,致使很多教师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部分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不愿意主动的了解学生需求,并且仔细认真的制定教学方案,得过且过。很多教师忙于日常教学生活中,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学习提高,对于一些培训不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又太过于应付,没有把学习和生活进行有益的结合。教师自身素质不佳,精力不够,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学校设备不完善,使用率低,阻碍教学前进发展。尽管现在国家级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改革,不仅减免了学生的学杂费用,办公费用也由国家级财政拨付,但是很多农牧区小学硬件设施十分的不完善,根本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跟城市小学差距很大。虽然国家近年也在设施方面进行了不小的投资,但是很多农牧区的设施并未真正的使用起来,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并未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甚至部分教师对于一些高科技设备不会使用,这些情况使农牧区的教学没办法推进,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
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整合性,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的落后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深层挖掘,动脑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章节时,上课先给学生讲解概念,要学生明白什么叫做“角”,要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的观察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然后要学生打开想象,找找现实生活中还有哪里有“角”,通过观察,学生纷纷回答问题:桌子、书本、椅子、瓷砖、荧幕、纸张等都有角……然后启发学生用纸张进行折角,然后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折角的含义。学生经过讨论折角,然后自己动手折角,拿出自己的作品,说出折角的过程和角的位置,然后带领全班一起学习、比较。让学生用自己所折的“角”扎手心,要学生感知到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莫角两边的线条,感知到角的两边的线是直的。从而向学生揭示出“角”的属性,建立概念。通过要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操作,发展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开放教学内容。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是将数学活动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开放性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趋势,以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作为引导教学,难度适宜的放宽,要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自主的思考并解决问题。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事件,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作为学习探讨材料,都可加以适当的引用。
在学“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是要学生正确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概念还会存在一些误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实例来正确的引导。在举例子的时候,有的学生说:爸爸买来10个苹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5个。我家的兔子生下了4个兔宝宝,妈妈平局分给了张大爷和王奶奶家,每家两只。这两个例子其实是不符合平均分的概念的,苹果有大有小,刚生下来的兔宝宝也大小不一。这就需要教师予以疏导,要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符合要求的例子。对的加以肯定,错的一定要及时的纠正。
建立小组,促进学习。学习需要互动才能有效的提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4个为一组,这一个小组中有学习成绩好的和学习成绩差的,要学习好的带动、帮助学习差的,并定期的要学生自主评选小组中的优秀小组长,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小组之间互相的学习和比拼,班级之间定期的举行活动,评选出优秀的小组并给予奖励,小学生都是有“虚荣心”的,都想自己的小组可以出类拔萃,这就在无形中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课堂,任务,多媒体,师生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是因为教学工作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 进度与任务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教学承担着培养高中生数学深度思维与应用能力的重要使命, 其战略位置不可忽视。课堂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抓手, 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走势, 必须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开展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要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创新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这样, 高中数学教学才能被课堂教学所牵引, 教学的进步才能尽快实现。
一以课堂任务教学为主要抓手, 激发整个数学课堂的气氛
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与实践走向, 即通过教学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调节好课堂的气氛, 让课堂氛围处于欣欣向荣, 热火朝天的局面, 尽量避免数学课堂陷入死气沉沉的单调讲述中, 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进展。所以, 对广大教师而言, 要想方设法激发数学课堂的氛围, 就要把学生真正带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其中, “任务导学”模式是很不错的策略, 值得一试。任务导学, 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课堂任务教学方法, 即通过布置和设计一个或多个任务的办法来激发课堂气氛, 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掌握相关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
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开始之前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学生们, 如“本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什么”, “本堂课用哪些定理和公式”, “本堂课最难点在哪”等。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和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 一方面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听讲, 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授课的针对性。教师针对核心的知识点和内容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学生解答任务和问题的流程调节课堂气氛, 让课堂氛围更加火热、有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激发。所以, 大凡此类的方法都是预先布设任务和问题对学生进行牵引、引导的办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而且屡试不爽。坚持类似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可以取得进展。
二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氛围, 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教育学理论认为, 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首先, 当师生关系处于良性局面时, 教师的教学会更加顺畅、轻松, 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自如、愉悦;反之, 当师生关系处于非融洽甚至僵化的局面时, 整个教学工作很难推进, 师生彼此的感觉十分负面, 整个教学工作缺乏活力与动力。其次, 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培养与维持良好的关系, 因为这样对双方都大有裨益。所以,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 更应该注重对师生关系塑造、维护的思索;学生也不能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是应该更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们交流, 成为老师的“好朋友”,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如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分解课堂教学法, 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为师生关系的塑造营造空间和时间。具体的, 数学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教材讲解与师生交流直接的时间、任务安排, 腾出更多的时间作为师生互动时间。这个时间不必太长, 但是要充满意义, 要体现师生奔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精神。在解决与协作的过程中, 师生会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也会显著进步, 这在数学教学中是极为关键的, 也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
三充分考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属性, 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方面, 要兼顾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属性, 同时要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另一方面, 教学的推进要考量高考的压力和要求, 务实推进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来说, 仍然要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 全面培育和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素养、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 推进数学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和兴趣。只有这样, 高中生才能从爱上数学课,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才能得以发挥, 数学教学的诉求才能得以实现。
如引入类似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型教学模式, 就可以大大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要知道,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多媒体技术变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 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取得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推进既需要教师的努力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又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师生团结一致, 共同努力, 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怀烈.浅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 2011 (21)
[2]刘光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科技信息, 2010 (22)
[3]沈洁.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篇8
一、高中阶段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 我国各地区内所实施的教育方式还有一定的不同, 较为发达的地区素质教育水平也就越高, 一些偏远地区应试教育的转化相对较低, 使得教育形式上也就存在严重的不足, 加之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 部分高中依然使用应试教育来提升升学率。所以也就使得高中数学在这种背景下, 丧失了教育教学的根本, 过于盲目使用数学成绩来对学生做出衡量,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高中数学会涉及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同时相比与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是质的飞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味的灌注, 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都制约了学生自身数学知识面的拓展以及数学水平的提升。
二、优化教育教育新思路的有效途径
1. 充分掌握和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自主性, 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 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 进而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系统。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 还要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 注重对学习成效的分析和探究, 同时, 高中数学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进而探索出更多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
例如, 学习《集合》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Venn图, 让学生更加直观对集合的关系以及运算进行了解, 进而使其能偶通过对直观图示的体会来对数学中抽象概念进行理解。
2. 数学教学要循序渐进
因为高中数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再加之学生还未能从初中数学中走出来, 所以这些问题的真实存在都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好层次上的要求, 因此, 数学教师就要保证数学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 只有保证上一环节完成以后在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 然而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成绩, 一味的使用被动式教学追赶教学进度, 长时间如此, 就会阻碍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不容忽视的是, 高中数学本身承担着提升学生运算水平、构建空间思维等方面的重任, 再加之它的抽象性、复杂性, 因此对于学生能力水平就有着很高的要求。 所以一旦不能循序渐进方式来讲解书写内容, 就会使学生中的大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 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有针对性、且灵活、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 恰当、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进而是学生掌握抽象、繁琐的概念以及数学运算技巧。
例如, 在讲解《直线的斜率》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学模型, 让学生直观的对这一概念进行感知, 之后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后, 使学生能够形成相应的概念, 最后在学生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后, 在进行适当的延伸, 提升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水平。
3. 将教学方法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境以及教学情景的创设, 第一, 要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内容以及深度进行管控, 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设置相应的素材, 进一步保证学生整体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水平, 同时, 还要充分做好课堂教学的衔接, 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此外, 还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环境,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 进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深造提供支撑。
三、结论
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 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教材的特点逐渐转变教学观念, 逐渐适应自己的角色改变, 高度重视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指引作用, 并将抽象的教学逐渐向有趣的教学活动转变, 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数学思维, 接纳新观念,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数学教学的改革要求。
摘要: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就开始面临新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学生构建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 同时也是高考中要重点考察的科目, 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实际影响, 使得学生可能会在这一期间内受到挫折, 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存在, 就需要对数学教学思路进行创新, 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 进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保证学生今后能够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革,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艳.浅析高中数学中的教育教学理念[J].考试周刊, 2013, (72) :37-37.
[2]梅淑娟.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反思探析[J].科学导报, 2015, (3) :44-44.
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路 篇9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更进一步承认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主动地学习, 主动地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尊重每一名学生, 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融, 使学生感到课堂中的信息交流是平等的、多向的、全方位的. 另外, 教师应适时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鼓励学生采取新颖、独特的方法解题,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观点、见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 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往往在紧张探索以后的松弛状态下才会出现. 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这就需要教师剥掉全知全能权威的伪装, 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自我表演欲,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课堂的“活”与课堂纪律并不矛盾, 让学生懂得上课时不能乱跑, 未经老师同意不得随便讲话, 这仍是课堂教学这种学习形式所必需的.培养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倾听、懂得合作, 以及正确的书写姿势、完整地回答问题等习惯仍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但是每堂课还是要求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避免学生的积极性高了, 爱发言了, 主体性得到了发展, 但却忽视了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在掌握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的“活”.
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我体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应善于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情感, 鼓励学生干劲,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1. 创设问题情景, 激活学生思维
有人说, 没有问题的教学充满问题, 而充满问题的教学没有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数学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问题, 还要鼓励学生质疑.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比以往的老教材更注意联系日常生活, 更注重情景教学, 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思维, 主动探究.例如, 在一次教学中, 在上课前笔者先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的角色, 进行打折买卖的短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短剧与课题都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 所以学生的精神特别集中, 思维更加活跃.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解放学生的手, 以使其留有活动的余地;解放学生的眼, 以使其留有观察的余地;解放学生的口, 以使其留有交流的余地;解放学生的脑, 以使其留有思考想象的余地. 例如, 教学“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课时,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 进而分析理解三视图的概念, 并共同讨论它的画法、特点. 又如“100万有多大”, 先让学生广泛收集数据, 并动手整理好数据, 体会“100万”有多大, 最后动口表达出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动手动口能力.
3. 注重以小组形式学习, 使课堂“活而不乱”
善于与人交流、合作是新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品质,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具有实际效用的小组合作学习, 共同探讨. 为防止学生无目的讨论, 教师更应在小组学习之前对小组成员科学合理地分工, 使学生能深入探讨问题并交换自己的看法. 另外,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 教师应注意灵活调控, 引导学生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的问题, 让学生的发言答到点子上, 力争活而不乱.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 为学生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创造机会. 在新课程体系下,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 坚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在合作中学,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路 篇10
革新初中数学教学思路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总结以往初中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成果;第二, 努力解决以往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1. 总结以往初中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成果
以往教学中很多好的经验和成果已经得到了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的认可, 并在自己的课堂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些好的经验和成果我们要继续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采用, 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主要包括: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等等.
2. 努力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
现如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效率低, 质量差.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必须革新教学思路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质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在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比较单一, 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比较模糊.
(2) 在教学内容上.严重的错误便是考什么教什么, 对于不考的知识不去教授, 剩下时间巩固考的知识.这样便不能广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梳理.
(3)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主要是老师占主动, 学生非常被动, 老师总是在一味地机械地讲授, 忽略了学生的发挥空间, 学生只能被动地听, 连自主提问的机会都没有.
(4) 在教学评价上.存在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考试成绩忽视素质发展的问题, 忽视学生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与水平.
由于在以往教学中存在以上的突出问题, 因此必须革新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路, 这也是新课改的主要目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思路达到的目标
明确了革新初中数学教学思路的目的之后, 就要了解完善初中数学教学思路要达到的目标.初中数学教学思路要达到的目标宏观上来讲便是做到科学发展观统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找到合理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微观上来讲就是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率.其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落实“三维目标”
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 落实过程与方法教育目标,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
2. 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文化育人贯穿始终, 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三、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路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路主要是在课堂上创新氛围, 开放教学, 并采用以练促学;课堂小结时注重实效;课后要学会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并要注重成果的展示.
1. 初中数学教学应巧设创新氛围和开放模式
创新氛围和开放模式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思路.通过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 可以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摆脱了以往总是老师讲, 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同时在互动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在进行开放式教学中, 教学情景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老师找一些数学与实际结合的例子,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巩固了数学知识, 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技能.
2. 以练促学加以巩固
课上讲授完一个知识点, 要进行练习.具体的做法是老师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后, 便出一道相关的题目, 让学生去解答, 通过这个过程, 不论是做错还是做对, 再加上老师对题目的讲解, 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适度的课堂练习可达成较高的教学效果, 该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课上教学思路
3. 在课堂小结的设计上, 应注重实效性
课堂小结非常重要, 不能走形式, 一堂课45分钟, 我们可以拿出最后的十分钟进行课堂总结, 真正做到每个过程的反思, 让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 也可以让学生来总结.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老师对于课上的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 并给学生安排总结作业, 比如本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我的表现是什么?我的困惑是什么?等等.要从老师开始重视总结, 来影响学生, 让其知道总结的重要性, 如果这个过程做好了, 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4. 合作学习, 自主探索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小结中有了好的思路以后, 课后要学会合作学习, 自主探索.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 课堂的学习是最重要的, 但也不能忽略课后的学习, 这个过程是巩固和提高的最好过程.在课后的学习中要学会合作学习, 自主探索.课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学习, 几名同学可以形成一个互动小组, 相互帮助, 共同提高, 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自主探索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探索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 也可以读一下相关的书籍, 增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有通过学生探索研究、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 才能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5. 课后练习, 展示成果
课后的练习和归纳总结也要有好的思路, 这将是一个良好的补充.课后练习、展示成果这个过程要求课后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来展示典型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这些过程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有种成功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通过从课堂到课结到课后的教学思路的优化, 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有非常好的思路, 条理清晰, 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内容, 优化了教学质量, 提高了数学成绩.
四、总结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69-01
不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高中课程的教学都存在一个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问题,对于课程教学的目的最终都会归结到高效课堂的构建上。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以促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什么是高效的数学课堂
首先,我们应明确什么是高效的数学课堂,这样才能根据这一目标更科学、合理地去探寻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路径。从字面上来分析,所谓“高效”就是指高效率的,一般指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多、最好的成果。那么高效的课堂就是指在每一堂课上,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笔者认为,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只有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何学习,才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第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我们学习数学一方面是应用于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更好地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如果通过学习学生仍不会将数学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那么教师教学是十分失败的;第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创新能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越强,数学学习的阻碍就越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只有达到以上三个教学目标的高中数学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二、合理设置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问题,夯实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索活动是以一系列问题而展开的。所谓的教学问题是一个有新的内涵概念,是教师依据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的,又包含教材内容且认识水平较高的一些真问题。它不是任意地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而是以一组有有序列、有中心和相对独立的“系列问题群”的形式刻意设置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基本环节是问题设计,问题是课堂教育教学的中心,高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有效问题的设计。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之处设置有效问题,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激发学生对所学问题的积极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及提高能力。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妙地设计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所学密切相关性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经历“问题--深思--探索--顿悟--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各式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中,提出有效性、针对性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最终达到“我要学”的最佳状态,并自觉地投入新知的主动探索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三、利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如果他们对课堂上的知识不感兴趣,那么即使老师讲课的质量再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相反,当他们对这些知识感兴趣后,他们就会主动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探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所谓的情景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将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点有效地与生活中的情景融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不仅会厌烦,学习效率相对来说也比较低,而运用情景教学,可以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点与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重视在课堂上对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数学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点,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开展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上将学生作为主体,在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此外,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式教学,这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互相讨论,彼此帮助,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五、小组合作学习,实现高效课堂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合作学习,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作用和优势,对数学问题具体分析,并进行总结归纳,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对本节课所学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1)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则过a、b外一点p且与a、b都平行的平面存在吗?若存在请画出平面,不存在说明理由?(2)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BCD。再进行变形,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中点,连接EF、FG、GH、HE、AC、BD,请分别找出图中满足线面平行位置关系的所有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总之,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要逐渐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通过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提高数学课程的课堂效率,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让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新思路 篇12
一、创新数学教学导入, 快速导入新课学习
教学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教学导入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够确保学生数学兴趣的提高, 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导入方式.一是采用故事导入法小学生都十分喜欢听故事, 所以在教学时, 可以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圆周率”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将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作为导入的内容,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到这个有趣的故事上来.教师可以顺势导入新学内容, 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的良好状态.二是采用趣味游戏导入化.在刚上课时, 学生由课外回到课堂, 需要几分钟的适应过程, 教师可以用趣味游戏导入新课, 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的兴趣快速完成从课外到课内的迁移.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先让每名学生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 并说出自己量出的其中两个角的度数, 教师可以立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并让学生通过测量进行验证.很多学生不服气, 争着将自己量的两个角的度数说出来, 笔者都能够快速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感到很奇怪, 都想弄清是怎么回事, 笔者此时就说:“同学们, 你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上课就被有效地激发起来了.
二、充分直观手段, 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 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 转化为形象的呈现方式, 才能够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主要的直观手段有如下几种:
一是充分利用实物.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直观的学具和教具, 借助实物可以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如在教学数字“4, 5”时, 可以让学生把小棒、铅笔摆一摆、数一数,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从而初步认识到数与物的关系, 理解到自然数的意义.二是充分利用图片, 开展数学游戏.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算式时, 可以将数字制作成各种动物卡通头饰, 开展找朋友排队活动.如一名头饰上写上4和另一名头饰上写着5的学生站在一起, 那么头上戴着数字9头饰同学就要和他们站成一队, 这样才算找对了朋友.通过这样的游戏,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巩固数学知识.
三、密切联系生活, 增强教学实效性
数学与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中数学例子, 一方面,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并合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 在教学应用题时, 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从生活中提炼出生动形象的实例:暑假里, 学校准备组织15名学生和3名教师一起去外地参加夏令营活动, 出发前, 设计了两种乘车出游的方案, 请你算算, 哪种方案最划算.一种是坐火车, 大人的票价是30元, 学生票价为成人票的半价.另一种是坐汽车, 每辆汽车可以坐19人, 大人与学生的票价均为20元.这样的生活问题, 因为与学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 学生感到很有兴趣, 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四、开展小组学习, 注重合作效果
有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 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如果仅仅依靠他们自己, 往往无法想到解题的方法, 而采用小组合作, 就可以相互启发和帮助,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从而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如教授“乘法应用题的练习”时要求学生三人一组, 分别读题, 分析问题, 找出思路, 解决问题.如此, 在合作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就会作出优势互补的效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使学生自身的长处得以发挥, 增强其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数学教师, 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有很多, 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 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进修教学设计和安排, 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才能够切实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从而达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摘要: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措施, 想方设法地创新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因此,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胡玲.例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22) :242.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新思想08-25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11-01
初中数学南方新课堂10-2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探07-23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09-11
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05-12
新教材下的数学课堂10-13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08-30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07-15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