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窝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2024-07-03

新窝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共7篇)

新窝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篇1

新窝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张殿平

一、指导思想: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下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为指针,以大明镇总校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为中心,大力推行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力争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基本思想:

以指导学生课外预习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旨在减少课堂上不必要的教学步骤,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来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追求课堂高效,减轻教师负担,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具体操作流程:

精读课文第一课时的预习:

(一)预习。

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开始时先利用几节课教师带领学生预习课文。让他们明白怎样预习,待学生学会预习后,再逐渐的放手。要让学生在学习时做到:

1、把课文读正确。即把字音读准,不丢字不填字,不重复读句子,正确断句,句子间的标点和段落间都有合适的停顿。即逗号停顿时间短,句号停顿时间稍长,段落间的停顿时间长。

2、读流利。即读课文不磕绊,有一定的速度。

3、读课文要达到规定的遍数,6—8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出声读、默读,浏览等都是读的方式。

4、生字词的处理。(1)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直尺在生字下画线段,也可以画波浪线。(2)把文中的生字词制作成生字卡片。生字卡

片可以用香烟的外包装盒,也可以用其他商品的包装盒,还可以用硬一点的纸板,用彩笔或粗一点的笔正确的将生字词写在生字卡片上。此项工作可以小组间进行合作,人手一份。(3)利用生字卡片把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通过查工具书给生字组词,弄清楚生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做到用生词造句子最好。(4)在一个新的田字格本上,把每个生字写四遍,要工整的写。(必须用钢笔写字,教师做好对学生预习的检查)

5、疑问。学生在大量读课文的基础上,肯定会对课文中的某一段落、句子或者是整篇课文有自己的疑问。让学生把产生的所有疑问都写在一个本子上。待到第一课时结束之前或者是在上课一开始导入时提出来。教师选择比较容易的问题当堂解决,稍难的问题可以留到第二课时。

(二)上课基本流程:

虽然学生已经做了足够了预习,但是上课前,教师的导入环节必不可少,还向往常一样,设计好导语或者是创设好的情景。引入新课后,可以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首先检查的是学生对于生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生字卡片,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一套生字卡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可以指名读、开火车读、分行齐读、全班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等多种方式。旨在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可根据生字词的数量来把握时间。不一定全班都检查一遍,但是重点关照的还是学困生。如果学生对于生字词读音掌握的很好,且会进行组词,可以试着让学生利用新词造句。这也是对学生在预习时使用工具书情况的一个检查。

其次检查的是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可以分自然段让学生读。重点找学困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教师和学生共同指导。比较难读的地方或

者是学生读不准的地方,教师要做好指导。指导完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必须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第三步可根据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进行调整上课思路。可以再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或者是浏览课文,小组可以合作弄清楚课文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指导总结。

此时如果剩余时间比十分钟要多很多,那就可以重点分析一个段落。或者是让学生提出自己弄不懂的问题,把很多问题都集中汇总。帮助学生理出思路,从中选取重点的问题作为下节课的主要任务。

新窝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篇2

一、思路一:树立“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淡化“分数至上”教学模式

淡化“分数至上”的教学模式,并非要忽视以前教学,而是要改变以往政治教学中,过于强调考试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倾向。因为,考试内容的学习是政治课的核心,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学,对考试技能学习的侧重点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人文素质的发展,因此,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的考试为主的教学体系,走向以增强学生素质为主的体系,树立“德育为主”的指导思想。

二、思路二:转变政治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理念中生发出来的。

政治教学的改革,要始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引,不断转变传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政治教学观念。

(一)转变传统教学“重教轻学”倾向

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来定学,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因此,要求我们从教向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终身政治奠定基础。

(二)转变传统教学“重传授轻发展”倾向

传统的政治教学重政治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的重点由传授向发展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政治知识技能的教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转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倾向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至于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则很少教给学生。结果是学生虽然学了不少书本知识,但并不会用这些知识去自我实践,也没有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感知知识、明白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学会运用、培养兴趣,形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

(四)转变传统教学“重统一性轻差异性”的倾向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发展,一刀切、齐步走,而是让老师多几把尺子,量出多个优秀的学生。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打破过去大一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政治课中受益,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五)转变传统教学“重单向交流轻多向交流”的倾向

传统的政治教学是以教师传授、讲解,学生练习为基本的信息交流模式。新的政治课程教学,要求把学生的个体自我信息反馈,向师生间、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转变,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在加强学生之间横向交流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贯穿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政治课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的过程。

三、思路三: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必须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政治教师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

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我国课程的决策权基本集中于国家教育部,地方和学校没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政治教师的任务是被动执行由政治课程理论专家编制的政治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政治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且不敢破坏预先确定的教学顺序,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自主权。

新政治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政治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政治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因为,政治课程标准突破了原有政治教学大纲模式,在目标上,确立了既有课程目标,又包括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政治课程目标体系,从而使课程目标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在内容框架上,突破以往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拓宽了政治课程的内容范畴,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3种,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一种目标管理。这种目标管理,最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内容,而是所选择的内容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新政治课程标准加大了政治教师选择政治课程内容的自主权,使政治教师由被动执行教学大纲向主动参与课程决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课堂也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政治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政治教师自身成为一个研究者,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思索的“反思的实践者”。在这种对实践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政治教师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提升,不断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政治教师由政治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培养学生政治能力的引导者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政治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政治知识技能向在传授政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政治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的状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参加政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终身参加政治生活奠定基础。

(三)政治教师由增强学生政治知识的训练者向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增强学生德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政治课程的首要目标。衡量学校政治德育工作好坏的标志主要看“学生素质是否增强”,学生素质状况主要是通过学生政治素质达标率的高低来评价,政治教师的业绩也主要以此来体现。因此,传统政治课程观念下的政治教师就变成了提高学生素质的训练者。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政治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达标率。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德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政治“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解也更为广泛,素质不仅是指体质的增强,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政治课改为政治与素质课更进一步强调了政治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德育为主”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目标的确立将使政治教师的关注点发生转变。

四、思路四: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政治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即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政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

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传统政治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要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就要改变学习的“他主性”,即以学习者———学生为中心。应该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生在政治学习实践中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终身锻炼的能力。

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往往都是以讲解的方式将政治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少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发现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讲授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学生的主动发现和探究,不但不利于学生对政治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这种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体验,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思路五:改革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政治学习

在传统的政治考试和教学评价中,应试教育的痕迹十分突出,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在评价方式上,只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不考虑个体差异、政治态度和情感。政治考试和政治课成绩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决定,这在一定程度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大部分学生喜欢政治事件,但对政治课不感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一)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

传统的政治教学评价往往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种评价重视的是学业成绩,是一种甄别学生的过程,与此次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去甚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在新的政治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增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政治行为、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养成,也要重视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发挥政治教学评价的综合宗旨。

(二)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以往的政治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学生最终能够达到的绝对成绩论高低。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注意结果性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意定量评价,而且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评价,而且重视相对评价。在政治课程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进度幅度、政治态度及政治行为。

(三)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窝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10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围绕新课标要求,并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努力挖掘教材内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语文教学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能记忆深刻,学会思考,获得丰富的体验。阅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会阅读的学生,他不会只侧重于某一方面,而是广泛涉猎。学生接触的不应只有教材,还要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拓宽视野,获得丰富的语言资源。有效的阅读需要边读边思考,不能漫无目的地去读,要既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又能大胆质疑,对书中的观念主动思考、探究,以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内容。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成效的目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一切以学生的情况为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依靠图片、声音、视频等功能,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姿多彩、灵活多变,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最重要的是要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教师不再是学生课堂的主宰者,而转变为学生的辅助者和合作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针对阅读指导课、作文课等来说,要想启迪学生的智慧,就要为学生呈现大量的内容,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借助课件丰富的图片或者视频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的使用方便、快捷、灵活,充分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灵活的教学环节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首先是教学字词,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逐段讲解。教师按照课前的思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来概括中心思想,这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课,没有任何的交流互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发展,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想方设法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学生在欢快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学情以及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以及多层次的问题启发、小组合作讨论、课本剧表演等,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否则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会打造成功课堂,教师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水平方面,还得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能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在这样灵活的教学环节的推动下,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进行改革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与时俱进,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教育的发展演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对教书育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另外,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社会建设者,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要非常重视。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着自己的未来发展,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分数为中心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了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育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下产生的种种问题,用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纠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习惯。学生只有维持积极的情感,才能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只要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接受的就比较快,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真实实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三、改革后的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对教学内容也更感兴趣了。教师的传统观念得到更新,在教学中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成绩自然能提高,并且他们的学习过程是愉快的、轻松的,厌学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整堂课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四 、关于改革的思考

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有立足之地。教学模式的改革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改革中要参照传统教育,取其精华,不断地实践和创新,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美丽的光彩。

五、结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注重其学习能力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活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良月,王进高.关注个性走进生活注重过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2] 朱爱兰.全面树立新型理念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问题[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10).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新思路 篇4

一、新要素: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1. 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

新课标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不论是哪种教学方法或策略,都应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同时,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实质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多媒体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习材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可爱的西沙群岛》一课中,“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美丽的海水,富饶的海底世界,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语感熏陶”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采取了小组合作自学的形式。首先,我让每一小组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接着,让每一小组选择自己最关心的海底资源,上网获取这些资源的信息。学生获取知识是在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中完成的,这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坚持以发挥多媒体优势为重

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不仅是由于它能够给学生带来多重的感官刺激,更主要的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而丰富学习的资源。这正是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赵州桥的建造非常陌生,但又不可能带他们去实地观察。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有关赵州桥建造时的场景,让学生对赵州桥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积累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就很自然地领悟到赵州桥的雄伟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聪慧。所以,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有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

二、新策略: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1. 设置情景,引导探究

情景创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深入探究。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够通过影像、图片等信息来呈现问题,能够更好地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探究。例如,在《大海的歌》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精美画面,并播放不同情景下海浪的声音,让学生说这是什么声音,并表达自己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教师指名学生介绍大海的样子,以此让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探求,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交流协作,讨论评价

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与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把学习时间开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的交互,完成对语文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星星的新朋友》一课中,可让学生利用 “聊天室”进行交流探讨,谈谈通过自学,读懂了什么?也可通过网络把主题学习成果报告提交给教师。教师可创建论坛,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评价,并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

3. 拓展延伸,带动课外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因为课内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网络提供的时间是很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课外研究的参考资源、网址等,让学生查找、搜集、拓展相关的学习材料,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例如,在学完《听诊器的由来》一文后,可以布置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搜集关于听诊器的课外资料,了解听诊器是怎样帮助医生诊断病人的病情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地了解听诊器的由来,了解关于听诊器更多的奥秘,使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思路 篇5

关键词: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思路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施中,古诗词教学依然以考试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学中,教师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古诗词的考试上,并且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让学生记住更多的古诗词内容,而且古诗词背诵课文在小学语文背诵课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过分重视知识掌握的古诗词教学活动实施对于小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在死记硬背为主体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是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导致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不浓,古诗词的学习热情不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其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对于学生的古诗词背诵过于重视,因而忽略了古诗词教学其他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对于古诗词的欣赏活动很少涉及,或者涉及的内容不多,尤其是对于所讲古诗词的作者情况以及写作背景,教师总是认为没有必要做过多介绍,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让学生对于作者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教师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所花费的时间确实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的背景教育一般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考试中涉及的不多,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介绍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看到,对作者的背景不了解,对学生理解诗意、体悟古诗词的内涵都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不利的;其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为了提升考试的成绩,经常是让学生反复机械地记忆那些古诗词的知识,教学的实施缺乏生动性。可以这么说,这样的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活动实施是缺乏生命力的,难以调动起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欲望,不利于小学生古诗词素养的形成,更不利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实施策略

1.要创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是小学古诗词教学实施中的主体,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是围绕教师的单向知识讲解为主而进行的。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古诗词知识的灌输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也只能够以教师的教学安排为主。在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更像是一个个被人牵动的提线木偶,没有个性的思考,丧失了独立的意识,只能在压抑的古诗词课堂上,无奈地听讲。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学习古诗词的容器,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堂的教学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实效性不强,教师的古诗词教学也缺乏激情,这对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改变这样教学状况,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的方法,深入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善于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实际需要,变革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高效

开展。

2.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要重视激发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在实施古诗词

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时、因情选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在有的古诗词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让这些游戏活动的开展与古诗词教学内容尽可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诗情,在游戏中体悟诗意,以游戏教学实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实效性的发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运用诗词意境的表演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诗词意境表演活动培养他们体悟诗词意境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地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应该看到,古诗词的意境本身就是非常优美的。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单单运用讲解的教学方法毕竟是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的,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视频与声音的交叉与结合运用中,学生仿佛置身于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中。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感悟古诗词所展现的独有意蕴,这样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益处。

开展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思路研究对促进小学生古诗词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新思路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新窝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篇6

【关键词】意识 改革 交流 讲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83-02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之一。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中小学教学工作者研究和关注的方向。

一、要有“对象意识”

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社会生活,多作情景作文,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鼓励他们有话就说,有情即抒,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成长的必需。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讲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作品展、演讲比赛、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社会调查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把做人和作文统一起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要有“发展意识”

打开学生思维的“黑箱”,立足于一个“创”字;植根于现实生活,强调一个“新”字;重視积累,看好一个“活”字。从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求异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针对不同类型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进行提炼、改造,学会用同一素材从不同角度立意,或者不同素材表现共同主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合型思维思维。也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尽量让学生更形象的去感受生活。

三、要不断改革作文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主动参与,建构自主式的作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指导学生听,完了之后就让学生开始写,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写的时候当然是绞尽脑汁,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每一堂作文课之前都作好精心的准备,为学生创设各种写作的情境,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把作文课上成“自主作文课”,成为学生倾吐情感、记录生活的写作实践课。

例如提到“我看奥运”:的作文课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的英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上“奥运畅想”的时候,让学生观看宣传片;上“当了一回小老师”的时候,当场让学生教大家做眼保健操……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有了自己内在倾吐的需要,而且不吐不快。

2.重视在课堂上的对话和交流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 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例如课堂上请学生上台交流,谈自己的想法,同桌、小组、甚至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或补充,或评价,或建议,在这种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完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构思、选材、评价;修改等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作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到受益不浅。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起学生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激起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但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往往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极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还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五、注重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的结果首先表现在学生在讲评之后,对语文作文写作的理解程度加深、写作逻辑更加清晰、技巧更加熟练;其次,作文评价也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发展,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精彩。因此,作文讲评的最终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而并非单纯地改正问题。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以“改正错误”当作作文讲评的目的,在讲评过程中采用两个学生的文章,对其中一篇进行褒奖,对另一篇则进行逐字逐句的批评,使学生的文章成为“反面教材”。这样的作文讲评结果,非但不能使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兴趣,还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在作文讲评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讲求艺术性;在讲评之后,要善于总结并鼓励学生分享习作。

作为中小学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创新方法,不断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提供更好的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征.谈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探索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篇7

中职语文 教学改革 改革模式

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定位于此,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应和专业相结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职校的真正作用。

然而多年来,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在职教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迫在眉睫。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专业和就业的特点,具体应采取以下几条改革模式。

一、正视现状,有的放矢地定位教学目标

针对大多数中职学生语文素质较低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把日常的中国话讲好、用好。

二、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认识、重视母语为前提

语文应当是国语,也是我们的母语。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掌握好自己本国的语言。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以下两点:

1.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首先,它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位有文化、有素养的青年学会并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读、写能力,是最起码的要求。其次,语文具有人文性,学习语文,能得到丰富而深刻的人文陶冶,有助于他们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教师要充分展现自身魅力,感染学生去学习语文。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语言优雅等能力,因此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特别高,这就需要在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尽量把这些学生印象中的形象给展示出来,如衣着大方得体,语言优美幽默、授课思路清晰、备课熟练、讲课内容丰富、态度和蔼亲切,用自己身上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三、始终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

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中职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相对偏差,考虑毕业后就业、创业的需要,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加强训练,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由简短到成篇,由照读到脱稿,由有备到即兴,由对话到辩论,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到基本准确、连贯、得体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为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一定的表达基础。也可举行辩论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等,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

四、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要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

五、教学评价应淡化分数,强调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考察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有大纲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却没有在实际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很难判断该学校的学生毕业时,语文知识掌握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而能合格毕业。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差距很大。

所以,根据目前职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应强化语文职业能力的应用,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淡化分数的量化。笔者曾在所教班中尝试过这样的考查方法:把考查内容分为六块: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阅读能力、口头交际、社会实践、职业素养、专业有关文体写作活动。并分阶段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六、重新调整课本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实用性

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语文教学空间的扩大有着广阔的天地。在职业教育课程革新中,应当有步骤地缩小阅读教学内容的比例,按照学生日常生活和已有的基本语文知识为主线安排教材内容,使板块或专题成为学习探究的课题,然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扩散性阅读,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例如,写景抒情类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古代记游体《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学习篇《劝学》《改造我们的学习》;现代诗篇《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等为主要阅读材料,其它的以教师引导为主,如唐诗宋词欣赏篇、古典小说篇、舞台剧本篇、文艺评论等。

七、突出语文教学实用性为未来就业服务

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在选文、编写体例等方面均做出了积极的改进,职教特色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在教学改革时,还应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着力培养以下两方面的技能:

1.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进展和文化知识的更新,语文教学必须提升学生筛选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把培养判断能力和处理语言信息能力放在阅读训练中。同时还要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读得更多、更好。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对于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可能是实际要用到的最基本的职业语文素养,因此,在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为专业教学服务、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适合各专业的语文素养。

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通过参观考察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近了社会,感受了生活,更深化了学生的职业体验,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应该根据职专学生的现状,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特点,增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上下大功夫,探索出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特点的改革新模式,才能让学生接受,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1\]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成功教育,2008,(8).

\[2\]江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马鞍山市职业教育, 2012,(5).

上一篇:吃了么优秀作文1000字下一篇:超好听英文歌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