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共12篇)
语文论文 篇1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要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 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开放而有序的语文课堂, 创设享受教学, 享受学习的教学情景。
一、品味朗读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让学生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把指导“读”贯穿始终, 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领悟、读中明理、读中品味。我曾观看了支玉恒《他是我的学生》的教学视频与大家共享。支老师执教的《他是我的学生》, 是地地道道的指导学生的读书课, 真正体现了以读为本, 让学生读中体验。课上, 支老师安排了四次读课文:第一遍读, 主要是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谈读书后的感受,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第二遍读, 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悟, 加深理解。读中, 老师或让学生先读, 老师再范读;或老师读前半句, 学生读后半句;或老师带着学生读重点句……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读, 你有什么感受?真正体现了读悟相融, 把读当作理解的手段。第三遍读: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反复读后, 抓住最根本的“生”与“死”这两个字展开教学, 理解阮恒“害怕”与“坚决”的心里矛盾。让学生去读, 读中揣摩。第四遍读, 则是让学生吟咏品味, 升华情感, 体会阮恒“为了朋友的死, 宁可自己死”, 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就这样老师通过不同层次的读, 让学生真正在书中走了四五个来回, 把书读通了, 读懂了, 读出味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揣摩出文章的情感, 理解了文意, 受到情感的熏陶, 思想的教育, 是真真正正学生读书课。
二、唤醒感悟的喜悦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 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 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教学《一分钟》时, 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内心深处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我设计了蛙跳活动, 让孩子们在课堂里一分钟尽情的跳, 不停地跳:从开始的个个喜形于色、兴致勃勃, 到最后的气喘吁吁, 跳不动了。这一经历, 使孩子们感悟到一分钟有时很短有时很长。在教学中, 把这感情的时间教给学生, 让他们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感知、主动的体验、主动的领悟。
三、享受思考的快乐
语文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文”并同时获得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升华。思考是艰苦的过程, 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 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 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 确实是一种享受。由此可见, 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 我在活跃课堂气氛, 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 更要给学生静静的读书静静的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在积极有效的思考中品词析句。教学《西门豹》时, 我按常规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1.读了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2.读了课文你心里佩服不佩服?3.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愤怒?4.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使你奇怪的地方?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时的课堂气氛由片刻的宁静迅速转向活跃。感兴趣的是这些问题与自己读课文时的感触息息相关, 似有触动、又不确切。费心思的是不能很轻易地就回答出来, 需要仔细思量才行。只见学生时而书声琅琅、时而议论纷纷、时而凝思思考、时而跃跃欲试。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起到了一个“激趣”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感受、体会的空间, 一个情感、思维的自主感受和发挥余地。
四、体验交流的情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珍珠泉》一课时, 我先问“你见过泉水吗?”而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珍珠泉的美丽; 学生欣赏后, 交流对珍珠泉的印象;而后引导学生自学自悟,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 感受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过一次做导游的瘾, 再现课文内容。这是一种积累, 更是一种积累和运用的升华。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不仅呵护了孩子们的童心, 满足了孩子梦的愿望, 也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
五、展示睿智的惊喜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 千万别让老师的“告诉”扼杀了孩子的一切。而是应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的展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我模仿支玉恒老师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给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要求学生将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看谁写得抒情, 生动, 有创意, 我当场给以奖励, 并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而后, 非常自豪的读出自己的作品和姓名。孩子们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展示了睿智, 课堂呈现了空前的活跃, 激情, 兴致盎然, 以至学生不愿下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不但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气、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意识、集体意识、环保意识、责任心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创造性劳动。
生活有多广阔, 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 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 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共同携手, 以课改精神为指引, 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孩子们主动发现, 积极创造, 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晓峰.让读书成为快乐的事[J].文教资料, 2011年25期
[2]陆亚芳.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J].生活教育, 2011年12期
[3]苏玲玲.“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1年06期
[4]朱荣霞.浅议如何在语文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3期
语文论文 篇2
从“语文”这一概念提出之日起,人们对它就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语文是语言文学;语文是语言文字;语文是语言文章;语文是语言文化。这种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确实都是语文所包含的内容,但都不十分准确。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理解中都包含了“语言”这个因素,可见在这一点上认识较为一致。
欧阳老师综合韩雪屏老师在语文知识的分析得出语文的定义为:语文是以语音、文字、词汇为物质材料,以句法、章法、修辞为组合手段,通过听说读写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态形式,表达或吸收思想情感及信息的交际成品。
周庆元在《语文教育研究概论》中这样为语文学科定名: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广义)叶圣陶曾对语文这样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认为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这里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个体的“言语”。“语文”就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因为,听说读写属于语言的运用,是动态的言语范畴,而不是静态的语言范畴,更不是对语言作静态的抽象分析的语言学范畴。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
2、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以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意义为对象,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实践性特征的学科课程。
3、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这一概念,可以有“泛指”和“特指”两种解释。“泛指”的语文教材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中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非书面的材料。“特指”的语文教材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编写,供师生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语文学习指导书、语文练习册、语文音像材料、教学软件、语文活动材料、教学挂图、幻灯片等,但人们习惯上称“语文教科书”为“语文教材”
4、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5、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的关系
6、校本课程的开发
感悟语文 快乐语文 享受语文 篇3
【关键词】品味朗读;唤醒感悟;感受思考;体验交流;享受展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开放而有序的语文课堂,创设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景。
一、品味朗读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让学生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把指导“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领悟、读中明理、读中品味。我曾观看了支玉恒《他是我的学生》的教学视频与大家共享。支老师执教的《他是我的学生》,是地地道道的指导学生的读书课,真正体现了以读为本,让学生读中体验。课上,支老师安排了四次读课文:第一遍读,主要是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读书后的感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第二遍读,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悟,加深理解。读中,老师或让学生先读,老师再范读;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或老师带着学生读重点句……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读,你有什么感受?真正体现了读悟相融,把读当作理解的手段。第三遍读: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反复读后,抓住最根本的“生”与“死”这两个字展开教学,理解阮恒“害怕”与“坚决”的心里矛盾。让学生去读,读中揣摩。第四遍读,则是让学生吟咏品味,升华情感,体会阮恒“为了朋友的死,宁可自己死”,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就这样老师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真正在书中走了四五个来回,把书读通了,读懂了,读出味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揣摩出文章的情感,理解了文意,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教育,是真真正正学生读书课。
二、唤醒感悟的喜悦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教学《一分钟》时,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我设计了蛙跳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堂里一分钟尽情的跳,不停地跳:从开始的个个喜形于色、兴致勃勃,到最后的气喘吁吁,跳不动了。这一经历,使孩子们感悟到一分钟有时很短有时很长。在教学中,把这感情的时间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感知、主动的体验、主动的领悟。
三、享受思考的快乐
语文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文”并同时获得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升华。思考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确实是一种享受。由此可见,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我在活跃课堂气氛,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更要给学生静静的读书静静的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积极有效的思考中品词析句。教学《西门豹》时,我按常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1.读了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2.读了课文你心里佩服不佩服?3.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愤怒?4.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使你奇怪的地方?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的课堂气氛由片刻的宁静迅速转向活跃。感兴趣的是这些问题与自己读课文时的感触息息相关,似有触动、又不确切。费心思的是不能很轻易地就回答出来,需要仔细思量才行。只见学生时而书声琅琅、时而议论纷纷、时而凝思思考、时而跃跃欲试。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起到了一个“激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感受、体会的空间,一个情感、思维的自主感受和发挥余地。
四、体验交流的情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珍珠泉》一课时,我先问“你见过泉水吗?”而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珍珠泉的美丽;学生欣赏后,交流对珍珠泉的印象;而后引导学生自学自悟,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过一次做导游的瘾,再现课文内容。这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积累和运用的升华。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不仅呵护了孩子们的童心,满足了孩子梦的愿望,也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
五、展示睿智的惊喜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老师的“告诉”扼杀了孩子的一切。而是应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的展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模仿支玉恒老师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给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要求学生将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看谁写得抒情,生动,有创意,我当场给以奖励,并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而后,非常自豪的读出自己的作品和姓名。孩子们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展示了睿智,课堂呈现了空前的活跃,激情,兴致盎然,以至学生不愿下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但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气、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意识、集体意识、环保意识、责任心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创造性劳动。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共同携手,以课改精神为指引,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孩子们主动发现,积极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晓峰.让读书成为快乐的事[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2]陆亚芳.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J].生活教育,2011年12期
[3]苏玲玲.“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语文论文 篇4
一、我们很努力,还将继续努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批评由来已久,特别是初中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甚是不满,什么东西都怪小学教师没教好。而家长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却是“万能型”的。而应试教育的压力就像一个重重的壳,总让我们举步维艰,有许多教师自嘲说:“我们不是乌龟,就像王八。”常听到一些领导和所谓的专家在台上夸夸其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学生的认知差异,学生的个性不同,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家长不配合,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孩子,谁有能力教好每一个孩子?更何况谁不想自己培养的孩子都是能人志士!现在的家庭,四到六个家长都教不好一个孩子,凭什么让我们一个老师教好一群孩子?我们每年听数十次讲座、观摩数十场公开课,每个专家都有他的自圆其说,每一个都不一样,我们一线教师都不知道到底应该吸收谁的观念。
我们忙碌着,也盲目着。教育问题不能单认为是教师的责任,还有学校、家长、社会……如果单纯回到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可以说,一线的语文教师很敬业,很努力,只是努力的付出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已。而这并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错。看看数学教材、英语教材、科学教材,乃至美术、音乐、体育教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无不清清楚楚,唯有语文教材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课标、年段要求只是一个指导方向,而教什么却是我们教师自己去解读文本,自己去选择和取舍,在这中间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有时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而考试的题目也是五花八门,同一年段今年考这个,明年考那个,一线教师总是被教得团团转。
吴忠豪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学语文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不在语文教师身上,而是教材编写的缺陷。所谓的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说得如此动听,但我们语文教师却忙得死去活来,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音乐课早已屡见不鲜了。我们总是在摸索中前进,即便遇挫受阻,我们依然十分努力地探索语文教材的新途径,不断地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不断地去研究教材,开发适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我相信不管错和败,有了吴教授的理解,千千万万的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将继续行走在语文教改的前沿。
二、我们学会聚焦,聚焦于本体性教学
改革实验多年后,终于把语文课程定义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定义让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至少明确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学习文本的语言文字,二是学习重在实践中的运用。而“语言文字”是一个大课题,对于小学来说,这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一线教师对此还是摸不着头脑。吴教授提出的指向本体性教学是一盏明灯。他告诉一线教师:根据课标和学段特点,结合孩子的语言发展需求和规律,安排文本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不要拘泥于教材,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积累本文语言,学习知识和方法。他认为: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以此来丰富词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语文教师要树立语文课程意识,有明确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能清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方法、形成语文技能。而非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本体性教学中进行渗透和感悟就可以了。有了这个语文课程特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对于教材的解读、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容易把握了;对于教什么也更加明确了,不用在一大堆资料里苦苦寻找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了。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专一”一些,聚焦点可以更集中一些,备课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三、我们很明确,学会运用才是硬道理
语文论文 篇5
他们的语气中,无不透露出一种焦虑,紧张,不安。可能还有一种兴奋感,即将从我口中得到一两句“金玉良言”,只要我慷慨地吐出那两句密码,它立马就能显灵,那孩子摇身一变,登时就成了语文高手。
我总是说:“学语文可是个慢功夫,需要时间的慢慢积累,首先得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情……”
可家长还没有等我说完,就急躁的悲怨道:“郭老师,您就别说什么慢功夫了。您知道,学生平时作业就很多,数学要做,外语要背,还要上辅导班,哪能有什么慢功夫?唉,你是语文老师,您高考中考语文一定是高分。您就干脆把您自己语文的捷径告诉我吧!”我沉默良久,半晌说不出话。——我自己语文的捷径是什么?关键是,我有语文提高的“捷径”吗?
......
我沉吟了一会,想起了特级教师张丽钧一句话.对她们说:“那就是培养四心:敏感心、是非心、执著心、分享心。”很多家长带着失望的语气说道:“这个需要多久呀,现在都是高中了”。多少次,因为这个话题,谈话陷入了短暂的尴尬之中。
我经常反思到:家长寻求更快捷的办法是什么呢?比如说,是让我告诉他们写作文的秘籍——开头先来一组排比句明确观点,接下来用“历史长廊、钟声如磬、宣墨翻飞、转瞬千载”过渡,紧接着用一正一反两个事例做论据,再用两个反问句明确观点,结尾升华,照应题目。——是这样的吗?抑或是告诉他们,多背诵美文和时事素材,
回想起自己中学时期对于语文的学习,没有刻意,一切顺其自然。初中时刻,对文字的最早接触,那是当时流行歌曲的歌词,一个小本子记得满满的的歌词,优美又凄美。多少次这些歌词走进我的作文里。高中无钱买书,座位前面的女孩有一本类似心灵鸡汤的书,我爱不释手,每次借过来,都抄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句子。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本《平凡的世界》,夜深人静,沉醉不已。喜欢路遥自白式的抒情和那黄土高原上云淡的景色描写。
以前看过一篇特级教师写的文章,题目是《语文教师要谨防“三种病”》。文章里所说的“三种病”是指:有用病、文采病、套路病。说的一针见血,太多的语文教师,自己不亲近文字,识不得文字的好歹,逮住个“好词好句”,就以为瞄见了锦绣文章,把会“傍文采”、“使套路”者视为作文高手,而那些真正有写作天分的孩子,却被他们视若无睹甚或弃若敝屣,这是我们可悲的现状,是这片孕育过无数骚人墨客的伟大土地的悲哀。说到底,语文,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它要靠学习者燕子衔泥、针尖挑土般地一点点去积累;它还要求学习者必须葆有“自我猎食”的热望,你直接喂到他嘴里的东西,早已失了语文的真味。
想让孩子爱上语文,那做父母的就最好先爱上语文吧。与其挖空心思地去为孩子寻找“语文学习秘籍”,还不如静下心来陪孩子读一首李白的诗,谈谈杜甫为什么写了那么多忧国忧民的诗……
当然,和孩子一起读书是需要耐心的,多少次,自己拿着一本书,坐在宝宝身边,宝宝已经深得其味,而自己还是半个小时一二张纸徘徊,“装模作样”也是一种煎熬。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现在,宝宝一个人也能独自坐着看一二个小时的书。
总之,学语文没有捷径,我也没有见过高中语文好的学生她有什么语文秘籍,因为语文学习,厌弃功利,厌弃速成,厌弃套路。
公众号:珠溪语文
书面语文&民间语文 篇6
——柏邦妮《给妹妹的一封信》
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长大之后只能是个懦夫。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愁,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格林多前书》
傍晚是一天中最动人的时刻。当暮色四下流淌,光线变暗而黑夜尚未来临的一刻,鸽子的翅膀闪烁着余辉,你的心将变得安详、温柔,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经历了自古皆然的岁月,见识了一点儿沧桑,我知道时光的美恰恰在于它的消逝。
——李海鹏《晚来寂静》
孤独感时常体现在一种矛盾上,就是你经常是处在一种挣扎的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可是骨子里又是那么的渴望被了解和关注。而且矛盾到嘴里说出来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一直清楚地知道我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些能预知的。经过权衡和算计的世俗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看到生命的奇迹。而奇迹,是不会在容易的道路上绽放的。
——廖一梅《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小猫一片赤忱地爱着某个人,同时它有着自给自足的圆满的精神世界。所以猫才可爱,我才爱它。我们各自独立,又相爱,这才是纯粹的爱。
——顾湘的《好小猫》
我羡慕那些生下来就清楚自己该干什么的人。如果身手矫健心止似水,可以去做荆轲。或者带着质朴的目的,比如詹天佑生下来就是为了修铁路。我从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
——冯唐《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毛毛虫与蛆颇为相似,蝴蝶與苍蝇却绝不相同。
跟你说话绝对不能注意形象,那样有损我的形象。
忍无可忍时怎么办,从头再忍一次。
坚决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很难实现。但坚决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相对还是好实现一些的。
一想到昨天,就想往地底下钻。
我走我的独木桥,你回你的高老庄。
如果你容不下我,而你又不承认自己心胸太狭小,那么就是我的人格太伟大了。
烦恼就像日光下的黑影,我逃它追,我追它逃。
如果你看到那一颗颗参天大树是怎样变成一摞摞作业本的,你还忍心写作业吗?是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吃罢早饭吃中饭,吃罢中饭吃夜饭,夜饭吃过困觉哉,困觉起来吃早饭。
到此一游,消闷解愁。远望群山,一锅窝头。
人要有缺点,才对得起自己。人要是有太多缺点,那就只好对不起大家了。
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让鬼为难了。
慢慢感,以后就有觉了。
您放心吧,这铜盘绝对是周朝的。不信您瞧啊,盘子底儿上还刻着呢——made inxizhou。
我忍不住英俊地笑了。
瞎猫不一定能碰上死耗子,秀才却早晚得遇上兵。
因为我的笑点低,所以一不开心了我就蹲下。
我最擅长的不是把没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而是把没可能的事变成没兴趣。
生活语文 语文生活 篇7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 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 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强者, 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认真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认知有差距, 所以学生认识理解不透彻, 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往往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 教师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小露珠》一文, 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 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学生却不多, 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它的特点去观察, 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 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 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二) 再现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师教学时可借助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可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 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 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杀害的英勇场面, 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有感情朗读, 精心剪辑的配乐, 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 使学生入境动情, 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 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 体验生活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去体验、感悟, 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 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名学生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 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 学生一边表演, 一边齐声欢唱, 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黑白文字, 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 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 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并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一) 联系学校生活, 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里发生的一些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 我班学生助人为乐、隔壁班学生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
(二) 联系社会生活, 学习语文
新课标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例如:一些时髦的广告词, 如“步步领鲜、牙口无炎”等, 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 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 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 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 联系家庭生活, 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这里, 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 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 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高昂, 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跳出“语文”教语文 篇8
1.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堂教学一般只重知识传授, 只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容器, 而未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 这种教学方式, 究其根本是以师为中心, 以书为中心, 以教为中心, 它忽略了学生的学, 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 从而学习成为被动接受, 机械识记, 导致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销蚀, 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压抑了学生的能动作用, 教学作为师生的互动过程未能得到充分的落实, 学习成为一种没有思想的活动。 (2) 剥夺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传统教育对儿童未来生活过度关照, 教育日益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学习成为一种冷漠的过程。 (3) 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过分强调接受, 学习成为一种毫无激情的活动。 (4) 扭曲了学生的人性人格。在知识作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目标的教育里, 学生除了获得知识之外, 各种兴趣、爱好、专长被视而不见。学习成为一种痛苦的活动。 (5) 异化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学习不再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 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
2. 冲破“以知识为本”的观念束缚,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模式。
迈入新世纪, 现实和形势呼唤新的学习方式。《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指出要“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得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 教师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学的方法, 做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而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育认识,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课堂教学,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任何一种能力或者说技能都是在学生主体参与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 教师更应具有“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育思想, 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 认识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 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才会拥有一个真正的创造的世界。
二、运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1.教师应以“导”为主, 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跳出‘语文’教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陈旧教学中的老师说了算, 学生按老师的思路走, 真正从“人的发展”、“个性”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 并且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 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 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主动的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指导多种训练, 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 让课堂“活”起来, 使学生动起来, 要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其具体有以下四个特点: (1) 自主, 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其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 实在的体现。 (2) 互动, 即要充分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过程”的观念。 (3) 愉快, 即学习不再是一种烦闷、乏味的活动, 愉快将贯彻整个学习的过程。 (4) 发现, 即它不单指向当前的学习, 更指向今后的学习, 学习将成为一种无止境的追求。那么如何开展自主探究, 合作讨论的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自主实践, 促进主动发展。自主合作学习融入课堂教学, 打破集体授课“一锅炒”的僵化教学程式, 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改变, 让学生能够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议论, 交流汇报, 互相参与, 互相学习, 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 创设学习氛围,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生容易进入自由宽松的心理状态, 发展思维能力, 而在相互交流中产生, 在相互启发中提高认识方式,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3) 拓展教学时空, 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
3. 开展自主探究, 合作讨论的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 灵活教学模式, 运用的时候, 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特点, 又不要拘于模式, 但要因班级而异, 因教材而异, 因目的而异, 灵活使用模式。 (2) 处理好朗读和讨论的联系, 因此, 在运用模式教学的过程中, 要正确把握朗读与讨论的联系, 做到朗读是讨论的基础, 讨论是朗读理解的深化。
4. 注重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自主探究, 合作讨
论”运用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述能力, 倾听的能力、说理能力和互助能力。
语文运用和语文素养 篇9
此次课标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义为运用, 在我看来意义重大, 这势必建立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念, 彻底把大多数教师从语文知识传授的苦行僧式的语文教育转移到关注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运用上来。语文课堂也将有望真正从讲授式转移到实践体验式。简言之, 学生终于能够学到大量有用的语文了, 而不是以前枯燥、无聊的语文。
“玄乎”的素养
课标有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标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读完这段文字时, 我感觉素养太“玄乎”, 要求太“全面”, 落实很“困难”。
“玄乎”的素养在我看来很简单, 通过学语文之后学生会在生活中用语文, 有文化品位, 这就算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当然, 这仅仅是个人认识, 这样定义语文素养就容易落实了。在我的语文教育实践中, 习惯常抓、方法为重、能力自成、品位自然。其实习惯、方法、能力、品位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会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形成语文能力, 提升个人品位。
在平时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习惯。一是学生书写习惯, 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 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二是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求学生不会认的字一定要使用工具书,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朗读时, 我重点要求学生读出自然的语气, 像说话一样朗读;在课外阅读中, 从不刻意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积累好词好句, 因为我只想让学生感悟阅读的快乐。三是学生的表达习惯, 在表达时让学生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在表达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讲真话, 表达模式化。我认为学生养成了这些习惯, 语文素养便不再“玄乎”。
关于方法, 我认为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是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求知的关键所在, 是由机械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的核心所在。大家都知道, 学习游泳, 在岸上看再多都没用, 教练讲再多也没用, 只有到水中去感受, 去练习, 才能掌握游泳的技巧方法, 长期反复地练习才能形成能力。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过去, 我们认为靠讲授就能让学生学会知识。是的, 讲授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 但能否形成能力、运用知识就不得而知了。其实, 我们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 是学会知识重要, 还是学会方法更重要呢?知识迟早会遗忘的, 可学会了求知的本领则受益终身, 这便是“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 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总会抛之脑后。语文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我想终极目标应该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中,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还在等老师干什么?没有老师, 你们也可以自己学习呀, 开始吧!”接下来的活动完全属于学生, 老师就在其中巡视, 帮助, 甚至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我想, 上课时当学生不再依赖老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真正落实了。
再说能力与品位。能力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静心默读的过程中, 默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 朗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批注勾画时, 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得到提升;当学生在小组汇报交流时, 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组织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可谓处处都在用语文,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此时, 语文素养不再“玄乎”了, 看得见摸得着了, 它就在听说读写之中。当一个人拥有了极强的语文能力, 阅读了大量书籍之后, 无论表达与否, 品位都不一般了, 那种文化味自然地显露出来, 那应该算是顶级的素养!
“让学”与考试
2011年版课标出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运用”。说一千道一万, 谁来运用?学生呀!所以一个老生常谈的词语“让学”不得不被提起。把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放手给学生。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究竟该是什么地位呢?主体地位。现实中, 有几个学生体会到了主体地位?
语文论文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笔者以为改革的重点并不在于教材的更改, 而在于改革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这样一个理念: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让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让语文教学生活化、生动化。坚持这样的教学理念, 才能将语文教学的改革落实到关键之处, 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迎来了春天!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笔者以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把教学内容生活化,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迁移法是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能把学生从课本引向广阔的生活, 从生活中找到学习的素材, 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
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语文“爱国情怀”这个单元的《枣核》一文时, 曾经做了这样的迁移:爱国主义情感给我们的感觉通常是多么神圣与崇高, 让我们感觉到这样伟大的情感似乎是一些伟大的不平凡的人物的专利。我们是普通人, 这样伟大的情感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可是学习了《枣核》一文, 以后同学们对“爱国主义情感”一定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我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尘封的记忆闸门:你曾经看到怎样的一些场面会激起你的爱国之情?你爱国吗?你是怎样爱国的?这几个问题一抛, 学生很快就从课本的教学内容联系到自己、自己的家人。讨论提问的过程是学生回味生活的过程, 此时的课堂已不再是这几十平方米的空间, 而是每个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接着我又做了这样的迁移:通过讨论, 同学们认识到爱国的表现各有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你知道是什么吗?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种潜在的爱国之情, 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 是炎黄子孙。同学们, 写文章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唱歌也能表达自己的心声, 你能从你平常学唱的歌曲中选择一两首歌来唱一唱, 以此来表达你对祖国的感情吗?《大中国》《同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唱起来怎样?这样的问题设计很自然地把学习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他们看到老师迁移的内容就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 所学到的课文内容是他们生活的再现, 生活和他们学习课文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 学生定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生活、积累生活、再现生活!
二、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语文教师要考虑运用“刺激的变换”, 即变换教学活动的方式, 最好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激发兴趣, 而能够产生这一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即用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素材来刺激学生, 进行提问、讨论, 以引导学生回答、争论。譬如, 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 总会讲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 这样的讲述往往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笔者为了避免由于年代久远而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疏远, 就采用了情景再现法, 用再现生活情景让学生去猜想、去感悟。在教学《古诗四首》中陆游的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 笔者没有一开始就采用讲述法讲述陆游的生平, 而是采用了这样的情景再现方式:农历的十一月四日是属于什么季节?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 又是一个风雨的夜晚, 结合你的处境, 你产生怎样的一番感受? (学生讨论) 你可知道距今约八百多年前, 也是这样的一个夜晚, 有一位闲居在故乡山阴农村的孤独老人, 他在这样一个夜晚度过了他的不眠之夜, 你可知道他是谁吗?你知道他为什么会辗转难眠吗?你若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或是什么喜事, 你会是怎样的一番表现呢?这样的过程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就从生活实际去感悟, 从规定的情景中进入, 带着情感去体会, 带着问题思考, 去生活中寻求答案, 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讲述法要好得多。
三、布置作业的生活化
笔者以为, 课后作业的生活化比起单纯地布置抄写、阅读练习这样的作业要让学生受益得多。如果说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让学生徜徉在生活的大海洋中, 那么布置作业的生活化则是让学生具备运用语文锻炼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这样的作业不仅会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 更能让学生领悟到“学以致用”的道理, 笔者在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长征组歌”的教学中, 一改往日布置回家作业的形式, 设计了这样一组回家作业: (1) 听妈妈 (奶奶……) 讲那过去的事情; (2) 你能说出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吗?讲给你的父母听听; (3) 你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朗读《诗人领袖》这首诗吗?你一定能读出诗中蕴涵的情感; (4) 你能为电视剧中某个你喜欢的人物配音吗?尝试一下; (5) 开展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6) 学习了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以后, 你想对在长征中牺牲的烈士说些什么?当然, 笔者这里只是提供了的作业形式, 并不是要求学生在一天内完成, 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否真正落实下去,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但笔者相信一点, 就是这样的作业形式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给予学生更多地运用语文的机会!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篇11
也许是被文章言美情浓的魅力所吸引,好多老师选择了《月光启蒙》上公开课,而且不约而同的,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都补充了《月光母亲》的原文。“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简简单单的文字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读着这样一段话,谁不为之动容?有位老师更是独具匠心,连用三个“现在母亲……,可曾经……”的句式,让学生对比读,如今的母亲满头白发,连儿子也不认识,可曾经,母亲那么聪颖,装着一肚子的歌谣、故事、谜语,强烈的形象反差更是在读者心头掀起情感的巨浪,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在被这段文字感动的同时,我的心头也拂过一丝疑问:这段文字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教者补充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本课教学的重心究竟应该落在哪儿?
后来有一次在邻县听了一堂不同以往的《月光启蒙》,不由眼前一亮。这位老师没有介绍孙友田的原文,也没有提起患了老年痴呆的母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做大做强歌谣童谣,提升母亲形象。重点是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感受母亲年轻时的形象,感受作者记忆中童年夏夜的美好。课上,这位老师用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品文中的歌谣童谣,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为什么喜欢这首歌谣(童谣)。然后,抓住一些重点句子,如“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等,进行品读,体会母亲美好温馨的形象。整堂课似乎都笼罩在如银的月光下,柔和而优美。
回想《月光启蒙》两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笔者有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怎样才是有效的拓展
有一位特级教师在听过几堂补充原文的《月光启蒙》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非得用这样的方式去让学生感悟母爱吗?学生小小年纪,无法承受生命之重。能不能让童年留下些轻松美好的回忆?笔者也以为,小学生不是不可以阅读《月光母亲》的原文,只是让人觉得这样的课堂太沉重。小学语文课原本应该可爱一点,可亲一点。
过去,我们习惯于深挖教材,将教材挖掘得支离破碎,后来,我们又一窝蜂地追求课堂的广度、深度,将各种音像或文字的材料作为开发的课程资源充实进课堂,于是,学《莫高窟》就读余秋雨,学《孔子游春》就读《论语》,学《珍珠鸟》就读冯骥才的创作体会……有些补充的文本材料深深打动的是已有一定人生阅历的老师,而不是懵懵懂懂的孩童。
一般在课堂上补充课文之外的文本资源,目的可以是增加积累,可以是帮助理解,可以是促进认识,也可以是升华主题。无论哪种,教者心中必须清楚自己安排这段拓展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有效的拓展首先必须目的明确。其次,阅读材料与学生的理解水平、情感水平是否相匹配?有些大家的文字对小学生并不合适。还有,补充的文本与原文之间是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阅读之后是否生成了新的东西?而这些新的生成,仅靠学课文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具备了这样几点,拓展才可以说是有效的。
二、感动从哪里来?感动过后是什么
走进时下的语文课,“感动”成了最大的亮点,似乎没有感动就不成其为一堂好课。
语文真的就只剩下了感动吗?那些感动有多少是由纯粹的语言文字带来的呢?以“母爱”题材的课为例,韩红的《天亮了》、阎维文的《母亲》、满文军的《懂你》在课堂上唱响,《母爱的姿势》、《疯娘》、《跪拜母爱》也被介绍给孩子们,离开了这些歌曲和拓展的文本(以及照片、画面),还有多少感动是由课文、由课文本身的语言文字带来的?有多少是孩子们自己从语言文字中品出来悟出来的?感动过后,孩子们心中还能留下多少属于语文的东西?
读过了《月光母亲》,那个坐在摇椅上无意识地笑着摇呀摇呀的老母亲形象宛如刻在了我脑中。我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去阅读这篇散文的,首先从文本中感受到的是情感和精神。可语文课上的学生不是一个普通读者,应该是一个深入的读者。他们不仅要领会文中爱恨情仇的主题,还要从教材中学习如何用语言传达情感,学习听说读写等语文学科的东西。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月光启蒙》中那些抒情的优美的语句,那些情趣盎然的歌谣童谣,对于学生这样特殊的阅读者、深入的学习者,同样也很重要。所以,除了感动,语文课还有更多的任务要完成。
三、编者意图是否要考虑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编者从浩瀚文海中精选出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经典,可以说,每篇都蕴含着编者的苦心,也都经过了专家们的审核,经过了一线教师的实践检验。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都是编者必须考虑的因素。应该说,编者的意图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在教学中,还是要尊重、领会并贯彻编者的意图,以便更好地运用教材,让孩子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语文营养。
作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是他的母爱系列篇之一。除了回忆童年夏夜的美好,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感激母亲对自己文学上的启蒙。而编者在选作教材时,除了将几处语言改得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外,最大的改动是另拟了题目,突出了“启蒙”,删去了原文开头关于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的一段描写。我无缘拜访教材的编者,但我能从中揣度,编者的意图可能是不想让孩子过早地承受生命之沉重,命运之无常,而是让孩子感受童年夏夜之美好,年轻母亲之聪颖,乡土文学之魅力,与童年的孙友田一样,得到做人与文学的启蒙、熏陶。邻县那位老师可能也是如此想的。他的课已过去快一年了,可我依然清晰地记着课上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读歌谣(文中的歌谣、身边的歌谣)的情景,依然记得那精美的课件:在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光下的农家小院内是母亲搂着孩子的剪影,一个柔和甜美的无伴奏女声轻轻哼着一段小调,斯情斯景,令人陶醉。试想一想,在学完《月光启蒙》一课后,我们是愿意孩子们悲戚地回想着痴呆的老母亲,还是愿意孩子兴趣盎然地颂着歌谣童谣并开始留意身边的民谣?结果不言而喻。
四、该坚守怎样的自我
走在语文课改的路上,一路繁花似锦,主题教学、诗意语文、情智语文、本色语文……于永正、王菘舟、孙双金、窦桂梅……看也看不够,学也学不完。盲目模仿、跟风虽不至于像邯郸学步般可笑,却也会让我们迷失自我,找不准前进的方向。没有窦桂梅的激情你就不能酣畅淋漓,没有薛法根的平和就无法淡定从容,没有薛瑞萍的博览就缺乏深沉睿智。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坚守语文的自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坚守语文课堂的自我——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坚守学生的自我——发展中的学习主体;坚守教师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自己的思考;坚守有效教学的自我——了解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所以,我们更多地要考虑:我们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心态、小学生的情智、小学生的话语、小学生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我们要打造的是最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
崇尚简约语文回归语文本真 篇12
一.崇尚简约的生态课堂观
针对当下语文课“去语文化”的现象, 我把着力点一开始就放在语文效率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上, 先后撰写了《激发学习诱因,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精练巧练,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等论文, 对克服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等弊病, 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些专家看后说, 一个农村初中的青年教师能对课堂教学中的本质问题作深层思考, 而且“观点新颖, 见解独到”, 实属可贵。
新课改后,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时讨论风盛行,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 (讲解、讲析) 法, 被认为是陈旧的教学方法, 有悖于新课改精神, 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我根据教学实际, 撰写了《正本清源摆正位置——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讲”的再认识》一文, 对“要不要‘讲’、‘讲’什么、怎样‘讲’”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我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的需要, 但是因噎废食, 完全舍弃, 也是不现实的。”着力阐释了“要把握好‘讲’, 必须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三个关系, 即讲与问的关系、讲与读的关系和讲与练的关系”的道理, 从而厘清了“讲”等于“守旧”的错误认识, 还“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我强调:“对课文的重点、难点, 必须讲;提问不能答, 启而不能发, 还须讲;讨论小结, 自学归纳, 也要讲……可以说讲解、讲析不仅应当, 而且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关键是讲多少、讲多深, 哪里需要略讲, 哪里需要畅讲、详讲、讲透。但是, 并不是一讲了之。”
在课堂教学中, 我坚持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 或默读或朗读或范读或齐读不一而足。课文不仅需要读, 而且要反复读, 要“仔仔细细地读”, 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读, 在读中自能解决问题, 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学习语言。
我努力改变课堂结构, 变课堂以教师“讲”为主的“讲堂”为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 做到教师的导读、导思、导练的“三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思、自练的“三自”有机渗透。优化课堂结构, 做到优化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氛围。
我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变教师“一言堂”“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 更为“教师、学生、文本 (作者) ”的多向立体化交流, 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课堂提问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手段简便的简约生态课堂, 从而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 让语文真正姓“语”名“文”。“实而不死, 活而不乱;动静相生, 张弛有度”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心律。“实”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夯实, 追求方法的多样性、活动的丰富性, 不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不使课堂一潭死水;“活”在思维的活跃, 有对话有争辩, 有思想的交流, 有智慧的碰撞, 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荣, 不满足思想碎片的飘洒, 摒弃浮躁与肤浅。课堂的动, 是一种灵动与激活, 静是一种静思、静悟, 静静地放飞想象与联想的翅膀, 享受那份宁静中的厚重。课堂里应该有思考的紧张, 还应有交流的宽松;应有会心的微笑, 也应有幽默的开怀。
二.咀嚼经典的朴素阅读观
我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初中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文本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选择适合于初中学生特点的文本, 对阅读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过对初中学生阅读现状和文本结构的分析, 提出了初中生阅读文本选择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即自主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经典性原则。我组织和主持了《初中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的课题研究, 探究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文本选择方式: (1) 班级共同订阅 (报纸、期刊) ; (2) 教师推荐书目, 家长与学生购买, 或学习小组协作选购; (3) 学生自主到书城 (店) 选购, 自主到学校图书馆借阅, 自主到网上搜索; (4) 学习小组确定书目, 分工选购, 资源共享; (5) 学生和家长自定书目, 共同选购。建构了初中阅读文本选择与重建的操作模式:
模式一:
模式二:
我关注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不是完全否定现有教材的作用, 不是完全否定教材文本阅读功能, 恰恰相反, 而是在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作用基础上的文本选择。我认为基于语文的活动是阅读文本选择和重建的依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唤醒学生阅读兴趣, 实现有效阅读的途径。我始终强调阅读活动中教师必须发挥引导、示范、点拨作用。我先后开展了“百年巴金”和“纪念巴金”等专题讲座、“曹文轩纯美系列作品研讨”等主题活动;每堂语文课前开展“今天我讲诗”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感受到文本选择多样化的乐趣, 形成能力, 养成阅读习惯和自主选择文本的习惯。
我特别强调经典的阅读。加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亲近大师, 亲近经典, 让经典浸染学生的心灵, 让经典丰富学生的精神。
我认为当下的阅读过度强调自主性, 弱化了教师的引导性;过度强调多元性, 泛化了文本特定的指向性;过度强调拓展性, 淡化了文本语言的丰富性的弊端。我在实践中努力“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 读出思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韵味”。我们需要新理念, 但我们不能完全丢掉我们母语教学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民族化的经典, 要在反思中调整, 走出误区, 寻求一条适合语文特点的新路。
三.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观
关于作文教学, 我认为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 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过程。没有融入真情、没有融入智慧, 这样作文注定是贫乏的。我注重引导学生打开尘封的记忆, 整理自己的生活, 整理心中的难忘瞬间, 与父母、老师一起生活中的, 与同学、朋友相处中的, 还可以与陌生人之间的故事, 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其实地上看似粗糙的小石子, 只要你用心拣起, 一定能擦出火花。
生活、观察、感悟, 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词。我努力让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 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悟。“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细节, 如果你注意观察并有独特的发现, 感悟并注入真情实感, 你的文章也会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 其实“深刻而充实、丰富而动人有时是可以蕴涵在简单、朴素之中的”。
我主张作文教学首先制定好整体规划, 建立一定的教学序列。我重视作文“格”的训练, 我构建了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序列:第一年, “入格”, 第二年, 出“格”, 让学生作文跳出“规范”, 放胆写作, 走向自由, 突出个性,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 关注心灵体验。第三年, 升“格”, 在对作文的材料、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训练基础上, 提升达到一种新的高度, 使学生作文达到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的境界。
我重视作文教学中坚持扎实有效的指导。写日记有教师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小作文”训练, 但我更注重通过日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注生活, 主动观察生活, 自觉反思生活的习惯, 较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使学生的作文有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活水。课前“话题式口头作文”, 提前一天给学生一个话题 (命题) , 第二天上课口头作文, 或叙事, 讲眼中所见;或议论, 谈心中所想,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表达的感染力, 提高了思维的敏捷度和限时作文能力。
下水写作, 是对学生习作的一种引领和示范,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作, 展示自己的文章, 和学生平等交流。有效的评改需要师生共同参与, 扎实推进。我不断强化学生批阅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从题旨、材料、结构、语言等角度评判作文的优劣的方法, 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效仿的“范式”, 让学生学会写批注, 写总评, 有小组的评改交流, 有班级的佳作评改推介, 还有教师的精批精评示范, 加之教师的重点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