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

2024-09-10

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精选11篇)

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 篇1

透视当前语文课堂“浮华”“繁琐”“低效”等现象, 我们深深感到, 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对语文课堂应该教什么把握不准, 抓什么认识不清, 不自觉地松开了语文的缰绳, 偏离了语文的本体。其主要表现有:教学内容不分主次, 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目标缺少调控, 重点难点不突出, 年段目标不清晰;过度进行人文挖掘, 语言学习被弱化, 等等。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梳理教学, 理清思路, 找到语文课堂的“抓手”, 抓牢语文的“根”。

语文教学的“抓手”究竟是什么, 许多教育专家都曾经进行过探索, 如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语文的“抓手”是“能力”, 是在读写训练和认识事物方面的12种能力。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认为首先要抓习惯培养。上海师范大学的吴立岗教授也倾向于将“习惯培养”作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线”或“抓手”。这些教育家和专家的论述都很精辟, 从宏观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面我想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谈谈具体到一节课中, 语文教师应该把哪些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 力求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求真务实, 更加凸显实效。

一、目标定位———“咬定‘目标’不放松”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和落脚点, 它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否则, 任何教学行为都会失去意义。虽然《语文课程准标》对不同学段的目标都有清晰的表述, 教参上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也有明确的描述, 但是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中仍然存在着教学任务不够明确、教学目标错位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天马行空, 教学的随意性很大。这与执教者的教学能力固然有关系, 但归根结底还是教学目标意识淡薄造成的。有些教师即使制定了教学目标, 也权当应付,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目标的对比、反馈和调整, 结果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首先必须清楚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不同。各学段目标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比如《语文课程准标》对词句的教学要求, 第一学段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 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则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 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从“了解”到“理解”再到“推想体会辨别”, 层层推进, 形成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关系。那么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制定上就应该有所区别。只有教学目标了然于胸, 课堂教学中才不会出现偏离目标的现象, 教学活动才会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和规定性。

其次需要深入钻研教材, 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 制定好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语文课程的内容大于教材内容, 大于教学内容, 所以必须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来确定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 以及教要教到什么程度, 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 不该教不该学的就不教不学”。具体说就是要从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内容及特点、课后思考练习题、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 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 清楚应该让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 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 养成什么样的良好习惯, 体验、感悟什么样的情感, 揣摩什么写法, 哪些段落和关键词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点内容, 需要学生潜心阅读、积累运用的, 等等。这些, 教师必须心中清清楚楚, 然后再合理科学地制定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反复朗读———“书读百遍义自见”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是基础和关键, 只有读得顺、读得懂, 才能说得出来, 写得出来。记得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句话尤其实用于语文学习。学语文, 学习者一定要对文章有自己的触摸、体验, 这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 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而且对课文不能只读一遍, 读的遍数要多, 要“反复朗读”。夏丏尊说:“读得熟了, 才能发现篇中前后的照应, 才能和别篇作种种比较。”有些句子, 初读不理解, 读几遍也许就可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技巧, 再读几遍, 遍数多了就可以领悟它的佳处来。“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指导和训练学生反复朗读文章呢?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进入阅读成功之门, 一是在读文中悟“法”。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即一是要正确、清楚, 用普通话朗读, 读准字音, 不添字、不漏字、不颠倒、不读破句;二是要自然、流畅, 态度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传情达意, 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也就是读出思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韵味来。其次, 要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朗读的方法多种多样, 对不同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对那些篇幅不长的文章, 应以诵读为主;对文字较浅显、篇幅又较长的文章, 可采用速读法;对文字较艰涩、含义较深刻的文章, 则宜采用“研读+诵读”的方法。以上几种方法, 当然不是孤立地使用, 宜配合进行。每篇文章只须确立一个重点, 不必面面俱到。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有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读、范读等。读还要讲究技巧, 根据课文的内容要求安排停顿, 处理轻重音, 调控语速, 变换语调, 把握感情基调。

我们追求的“反复朗读”, 一是在多读中会读。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 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学生朗读课文后, 于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翻山越岭”“愧疚”两个生词, 接下来, 于老师说:“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请举手。 (生举手) 这次举手的人少了。同学们, 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 举手的那么少, 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 把课文读一遍, 好吗?各人读各人的, 我一会儿请同学们站起来读。”

在范读后, 于老师说:“刚才听你们的朗读, 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 读了两遍课文, 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我想, 你们听了于老师朗读课文, 一定会想到:于老师哪些地方比我读得好, 我想这就是互相学习。因此, 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来, 好好地读, 读出味道来, 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在检查朗读时, 于老师说:“这一次我又认真地看了同学们的表情, 我知道这一次你们读进去了。现在谁来读第一段?”

在结束教学前, 于老师又说:“在下课以前, 我想请同学们再把书读一读。我最喜欢听小朋友们读书。我相信这一次读得将比刚才大有进步。我还想请开始读书的那五位同学来读, 好吗?”

于老师一次又一次让学生表现自己最佳朗读水平, 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和点拨, 学生并未因反复朗读而感到乏味, 相反, 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 情趣饱满, 读出了感觉, 读出了精彩, 不知不觉却又水到渠成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是在明法中得“法”。如一位教师执教《黄鹤楼送别》片段:

师:读书要读懂、读出感情、读得有韵味。我来读, 你们听听到底该怎么读。

(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第1耀3自然段, 并配上悦耳的音乐。读完, 教室里一片掌声。)

师:刚刚老师读得是否有味?

生:很有韵味。您怎么会读得这么好?

师:很简单, 一边读一边想, 同时进入画面。试试看, 保证你们比老师读得好。

这位教师精彩的范读, 赢得了学生的掌声, 学生在不经意中感悟到了读书的方法, 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 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指导, 表面看是范读, 其实教师指导读书的方法已隐含在其中。

实践证明, 只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文章中掌握生字词, 触摸文章脉络, 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才可能为下一环节“经典语段”的阅读体悟做好铺垫, 形成“流水淘沙不暂停, 前波未灭后波生”的教学氛围。“只有反复吟诵, 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三、语言文字———“立根原在‘语言’中”

尽管关于什么是语文的说法很多, 但是构成语文的要素是语言文字, 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 抓住语言文字就等于抓住了语文的根。但是课堂教学中, 忽视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 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 抓住文本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的问题却非常突出。

小学阅读教学, 重在培养阅读能力, 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因此, 无论教学哪篇文章, 都要确定语言训练的内容, 找准语言训练的“点”。比如哪些词语需要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 哪些句段需要当堂积累和背诵, 哪些基本的写作方法需要学生体会、揣摩等等, 教师心中必须清清楚楚。教学的时候, 紧紧围绕着字、词、句、段、篇等语言训练内容, 引导学生虚心涵泳, 潜心会文, 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字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 扎扎实实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 把学习语言与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揣摩写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水乳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发展, 学生才能练就过硬的语文基本功, 才能较好地迁移与运用语言。

另外, 在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时, 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人文性是在学生掌握语文这种特殊工具的过程中,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感悟, 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 不着痕迹地进行的, 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时, 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 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 要抓住“语文性”, 从而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之间构筑平衡, 将文与道有机融合起来, 即从语言出发, 走向人文, 最后还要回归语言。

四、课堂提问———“能探风雅无穷意”

提问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最本质的方式就是提问, 尤其是以对话为主的阅读课, 师生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的。优秀的教师不仅会讲, 还在于会问。巧妙的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 为学生成功地解决疑难问题搭建桥梁。

提问必须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原则, 还要关注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所提问题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 有思考价值的, 能体现课文特点和语文训练重点的。现在有的语文课堂, 教师抓不住核心问题, 总是带着学生在文本的外围对人文内涵进行无休止地挖掘,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你感悟完了他感悟, 其实和过去的串讲串问没什么本质的区别。还有教师设计的问题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是由浅入深, 而是由深入浅, 无形中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一般来说, 初读阶段, 要能提出提纲挈领性的问题, 即用一两个能统领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全篇, 从而对课文有个初步的整体的把握, 同时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让学生借助这样的问题全面整体地感知课文, 使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性、层次性、联系性、衔接性有个全面了解, 从而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比如教学《爱之链》, 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另外, 初读阶段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就可以随机处理了。对有些问题则要梳理整合, 使问题更加精当, 切忌问题过多、过碎, 杂乱无章。

精读阶段, 则要善于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 围绕需要重点品评赏析的语段和可学可用的写法, 提出问题, 特别是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引领学生认真读书思考, 咀嚼品味, 在与文本深层次对话中加深体验和感悟, 增强语感, 内化积累和迁移、运用语言。还以教学《爱之链》为例, 本文第9至11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 在体会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这个问题统领第9至11自然段的学习, 让学生仔细研读, 边读边批注, 然后展开交流。交流时从探究文章内容入手, 逐步深入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升华情感, 引起共鸣, 同时品味语言, 揣摩写法, 并相机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五、情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

“情感体验”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情感体验需要在原有的情感基础上, 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来产生新的情感。而情感体验的产生是学生根据各自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 通过自我建构 (体验也是一种建构的方式) 产生的。阅读教学中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其自身规律, 不能一蹴而就。有人形象地比喻语文素养的形成好比酿酒, 要有一个慢慢发酵、慢长窖藏的过程, 并且历久弥香。也有人更加通俗地诠释为, 语文素养的形成好比腌咸菜, 生疙瘩在盐水中浸泡, 时间到了, 自然就成了美味的咸菜, 想不咸都不成。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的理解感悟教师无法替代。正缘于此, 反复朗读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去感悟, 去体验, 去质疑, 去争辩, 去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那种自得自悟, 心领神会, 豁然开朗, 猛然顿悟, 产生不同角度、多层面独特的体验, 永远是阅读教学中妙不可言的理想境界。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其中有个片段:

师:同学们, 读完课文时, 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恨!

师: (板书:恨) 你的“恨”恨在哪儿? (练习朗读课文)

通过学生的朗读反馈:

拿———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拉———拿不动的用车拉;毁———拉不动的就毁掉, 一个比一个可恨;烧———最后还要放火烧, 企图掩盖罪行, 这就更可恨了。

师:假如圆明园还完好保存着, 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高兴、骄傲、自豪、兴奋……

师:那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的前面几节。

(学生朗读, 仿佛走进富丽堂皇的圆明园。)

师:只可惜, 这样的人间美景却遭受八国联军的洗劫和毁灭。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后面几节, 看看自己又会有什么感受。 (此时, 学生已置身于文本的情境和情感的氛围中。)

学生阅读的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 更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只有挖掘课文, 把文本的情感点化出来,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与学生一起感受蕴涵在课文中的感情, 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展示在语文课堂中, 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体验带来的愉悦。

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对于学生个性的尊重和保护, 提倡在体察中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样一篇课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对象也应该有不同的感悟, 这才是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古人读书长于点评, 我们选出一段文章让学生见仁见智, 尽情尽职地点评更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张扬。在“人”“文”“理”三者的关系中, “人”始终是第一的。因此, 我们在注重个性培养、人格的塑造过程中, 更要重视阅读情感体验。施教过程教师要做到耐心倾听、敏锐捕捉, 在开放的心理环境中循循善诱, 搭建台阶, 让学生在发展中品尝亲手摘来的果子, 从而形成“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生动局面。

有人说语文教学永远是一种试验和探寻, 这话一点儿没错。尤其是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心中始终都要深深扎下语文的根, 手中紧紧握住语文的根, 切不可丢失语文最本色最核心的东西, 而迷失方向。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才不会信马由缰, 课堂的质效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 篇2

厉山镇三河小学 汪匆

本次培训听了王珺校长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感触很深,现汇报如下:

一、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一理念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漂亮,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爱好,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二、辨别课堂改革方向

1、传统结缘太深,单向传授被动接受。老师讲台上讲,学生下面听,老师同学生交流互动非常少,主要教学用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熟悉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假如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

2、“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非凡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笔者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人独钓寒江雪”所涵蕴的意境。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所以多媒体得慎用,因此,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注重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现

课堂形式应当丰富多彩,可以书声琅琅,可以议论纷纷,可以高潮迭起,还可以写写练练。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孩子们的表现应该小脸通红(大脑兴奋),小眼发光(点亮智慧的火花),小手直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小嘴常开(能够表达自己所想、所疑、所感)。如果课堂上能达到上述所说的两点或以上,那么这堂课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因此,重视孩子们的表现十分重要。

四、夯实基础字词教学

1、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2、动作表演--“演”中学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摆、挂、找”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

3、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在引导学生变换形式时,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倍受儿童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方式有: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跨栏等等。如区分已巳己三个字,可选顺口溜已半巳满不出己。在灵活运用的多种游戏方式中,学生从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五、教师的发展道路

1、“专业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给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求就比较高。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闻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布满语文味,学生布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的现状,我推崇一下古典文学。经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楚、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语文专业知识不仅仅是文学,还有诸如字、词、句、章等方面,语文教师假如老是读错拼音,写错字,讲解知识点错位等也是另人汗颜的。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还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非凡是学生做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寒韩、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2、“个性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

留住语文的美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文学语言

一、语文美的匮乏:课堂教学何时走出尴尬

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兴致不高,老师也感觉语文课不知如何教才好。在课堂上,我们很多语文教师面对文本口若悬河,学生却似听非听,恹恹欲睡。语文布置的阅读作业,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当一回事。晚自习进班辅导,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做数理化。考试结束成绩出来后,有学生说“语文课,我学了却考不好,不学反而考的好了!学还不如不学!”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这些都形象地道出了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美的的真实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师用单调的讲解,空洞的分析、死记硬背消磨掉了语文的美,让学生无法体会语文美的境界,使学生在这座风光无限的乐园面前望而却步,那该如何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享受它的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何时走出尴尬境地,这是必须引发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留住语文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就要体现出语文的特色和执教者、学习者的特色来,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独有的个性魅力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语文教学,在一种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意和理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只有真正把握住了语文的美,我们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通过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语文美的建构:语文教学旨在回归本真

1.教师要“贴近文本飞翔”

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解读文本,切实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情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风格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如果语文教师能认真细读文本,能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并以此唤醒教师自己,唤醒文本。那么我们还愁唤不醒学生的言语意识、审美意识吗?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时总是先看教参,看教材,经常是直接看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很少有自己的思考,老师由于被教参束缚,自己的思想不能融入其中,教师没有激情,课堂气氛可想而知,一堂课下来死气沉沉,学生似懂非懂,教师按教参完成了任务。这样使自己陷入了“教参至上”的误区,导致教学也是浮光掠影,没有深度,这样的课从何而谈美。

要留住语文的美,首先要在备课时深入文本,教师首先以读者的身份走进文本,进入角色,抓住典型的语言理解,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意思,作为读者先读进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以欣赏者的身份跳出文本;教师还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材: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教材,就是假想自己是学生,作为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到什么程度,哪儿是轻易理解的地方,哪儿是难懂的地方,哪儿会有迷惑,换位阅读才能因文施教,才能让学生经过读书、体验、感悟到情感。教师只有真正地“贴近文本飞翔”,才能让学生感悟语文的美,体悟语文的魅力。

2.让学生在语言里“走个来回”

语文教学的魂灵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魂不附体”,实际上教学就等于失去了魂灵。美学家朱光潜说过:“真正的文学教育不是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纯正的趣味”就是对于真正的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即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优美的语言负载着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鉴赏美的语言是语文美育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文字的形象美、语音的音乐美、词汇的丰富美、局势的变化美、语气的独特美等方面去把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功能。

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也要求教师注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丰富口语的表达内容。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学生品味“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和“翔”字,从而体会语言的巨大功能。在本首诗歌中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更觉天空秋高气爽,而“飞”只是一般得描写出鹰的飞翔的样子;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写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更显江水清澈见底。由此可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语言中“走个来回”,让学生真正体味语言的美。

3.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语文的美。

(1)要善于创设和营造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活动的学习情境。

有人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而情境教学正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且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

李林吉老师在长期的“情境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像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合理借助这些方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悟文本,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创造出适宜课堂教学目标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比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先请同学们欣赏残疾人舞蹈片断《生命之翼》,五位肢残青年用有限的肢体演绎着超越极限的美丽,谱写了挑战命运的赞歌,由此引出史铁生的作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让学生“披情入文”,从而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收获感动,为教和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情境。

在此还要补充的是,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在创设情境上必须强调教师的感情投入。因为,情境创设的实质和核心还在于用教师的情去触发学生的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先“进入角色”。

(2)创设充满人文内涵的多重对话,探究文本丰富的意蕴。

语文美是文本、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等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多重对话,则是语文美深入把握与凸显的“润滑剂”。正如克林伯格说:“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正如巴西的保罗·弗莱德在他的著名《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所指出的:“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高效实施,取决于“多重对话”的成功展开。对话教学最终指向现实生活,要求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师生双方都能在课堂上体验人生,思考人生,通过对话直面与反思生活中的问题,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共建和谐的生活家园。

在讲授《鸟啼》时,考虑到这是一篇自读文章,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在多重对话中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授课时,笔者注重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等多种方式探讨作者是如何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的,再和读本中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做比较阅读,不断拓展、延伸,倾听别的文本的不同声音,进而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走进文本,把握文本价值取向,创新思维,生成个性化体悟。在这样的对话中,语文美得以真正彰显。

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 篇4

一、趣味从课堂教学开始时, 贯穿课堂始末

(一) 不要忽视课前对话与情景导入的作用。

虽然课堂的主体地位是学生, 但教师作为主导, 不要忘记自己“导”的责任。就像导演:策划、过渡、衔接、悬疑、导思……

课前谈话, 就像演讲的开始问候语。从第一句话的开始就把全场的眼、心吸引到老师这里。好的开始, 可以让学生从课间有趣的活动中更快转入学习状态, 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特别是借班上课, 课前有效谈话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如果说“课前谈话”是问候, 那么“情境导入”就是角色进入的开始。精心的设计情境导入, 可以从课题着手, 也可以从课文中的一段话或者课文的主题引入……学生身临其境、自主学习的程度, 与教师设计的情景的质量而成比例。

(二) 趣味体现在课堂活动中

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

低年级生字教学的多样化、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情感辅助, 都是学段学习的重难点, 设置的活动定要为教学服务。比如生字教学可以采用初读读准字音, 同桌互认, 带着拼音认一认, 去掉拼音认一认, 找个朋友认一认, 开个火车认一认, 换个环境认一认, 回到课文认一认等活动方法进行。这样有效的教学活动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效果服务, 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活跃课堂气氛。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文化味

教师的素养得经常培养。

看看大纲, 记记课标, 读读儿童心理学……一句话在老师嘴里就要具有情感性、鼓励性、煽动性。听过语文大师的课, 你会发现语言是具有魔力的, 显示中国汉字的魅力。“责任心”要求教师研究教材, 读懂大纲;“爱心”要求教师关注儿童成长的心理;“精心”要求教师用恰当的教法、恰当的教学具上好每一节课, 甚至课堂上恰当的说好每一句话, 这样的我们才能把语文变得有味儿!

三、读好书, 学会用文本

语文课文是要读的。

不要求你读的摇头晃脑, 但字音清晰是要有的;不要求你读的催人泪下, 但抑扬顿挫是要有的, 此外多多少少的感悟也是要有的。

教师学会用教材, 一篇课文只能是一个教学的工具。生字教学也好, 阅读教学也好, 都需要我们站在一个高度去看文本, 去利用好文本。

读好文本是最基本的要求, 目标的设置是用文本的关键, 教学手段 (甚至几篇文章用在这一篇课文中) 、多媒体的运用是用文本的途径。

四、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品味

所谓品味, 是指语文蕴藏的情感味道。听起来有彩头 (学生活动, 重难点突破方法) , 思起来有嚼头, 读起来有书味。

学生要求会品读, 无论优美句子还是写作方法, 要学会评析。教师不要求你能引经论典, 但与这篇文章相关的诗句、背景你要知道吧!品味文本的同时, 品味作者的心理状况, 品味生活……。

提到生活, 我们就会想到用语文。现在学生, 一本《我的笔记》就可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了, 这可能就是现在教育的悲哀。字词还需要自己结合句子, 结合生活理解吗?作文还需要亲身经历抒发情感吗?《我的笔记》上都有!

我在放“国庆”假的最后一天, 向我们高年级学生布置了《假日里》这样一篇习作, 要求注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注意动作、神情, 心理活动的描写。我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次练笔的好机会, 最好文章, 会在班上展示一周, 会在广播站广播。

所以, 语文不能少了生活的味道!

我们为语文不断学习, 我们为中国汉语而骄傲———我的语文教学观。

摘要: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单纯的体现汉语言的魅力是不够的。经过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 我认为“语文味”应该具有“五味”——趣味、文化味、文本味、品味、生活味。

率真的语文味 篇5

听江苏省南通市王爱华《去年的树》随感

甘艺明

认识王爱华老师,缘于广西南宁市的“名师大课堂”活动,她是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员,听了她的课《去年的树》,感受颇多。

王老师秉持“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的事业信念,做事情要平平实实脚踏实地地去做,提出了“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的“三味课堂”的小学教学主张,形成了“大气、本真、精爽、智慧”的教学风格。语文味,就是从品析字、词、句、段的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儿童味,就是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口味;家常味,就是常态课,把它当作一次叙述家常之事娓娓道来。

王老师在设计《去年的树》时,始终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路,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质疑、解疑,读文、角色对话、演练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他注重围绕“三个维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而《去年的树》侧重于人文性,强调语文课注重听、说、度、写、思;课堂上给学生教什么(学什么)即教学(学习)内容是第一位的;而怎样教(学)即教学方法是第二位。她准确判断阅读教学价值,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很好地掌控尺度,驾驭课堂,学生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思想的熏陶,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我深深地感悟到:

1、课文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度。

2、教学过程删繁就简,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

3、教法和策略上平中求实,实中见奇,以生为本,以文为本。

4、思想教育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

语文味,语文课堂的精髓 篇6

一、展现人文,体现语文素养

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体现语文味,就要在教学中展现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用幽默点染等各种方法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课文时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例如,在学习《边城》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边城》所体现的优美、健康和自然的人性之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湘西的风土人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见湘西的青山绿水,感受到湘西的淳朴人情。这样的多媒体课件一下子就让那些从来都没有去过湘西的学生有了一种代入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一份恬然自得的人生。在此之后,让学生尝试分析《边城》中所描写的“美”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文章又是怎样表现这样的美的呢?学生由于已经沉浸在唯美的人文氛围之中,所以很快便能进入课文的自学之中,他们就能找到描写湘西风景美的句子,找到体现人情美的句子,也能从文章那张弛有序的结构中感受到文章的结构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去查找有关沈从文的资料,看看能否找到《边城》之美的根源,了解沈从文的文章为何能够如此完美地展现湘西的人文之美。这样学生就能从沈从文的生活经历,从他接受的文学熏陶等内容出发,了解沈从文小说特殊美感的由来。

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语文味,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还能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让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一定的提高,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二、听说读写,重视语文积累

要促进学生领悟语文味,教师还要重视语文课堂上的综合学习,要全方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积累语文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语文味的精华所在。

在教授《蜀道难》、《雨霖铃》、《秋声赋》等古典诗文的时候,笔者意识到这些古典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最具有语文味的,所以必须要让学生从中有所领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于是笔者便在班级开展了一个“我爱文言文”的小型比赛,让学生在自学这几篇诗文之后,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来测试他们掌握的程度,让他们通过测试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之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为了让比赛显得更有文化气息,不至于太枯燥,笔者没有简单地选择背诵、默写的形式,而是用一些更加有创意的方法来进行测试。例如“听”,采用的是“听音乐,联想古诗文”的方法,播放琵琶曲,让学生尝试默写《琵琶行》等和琵琶有关的古诗文;而“说”则采用的是“小小百家讲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讲述一篇古诗文的结构、艺术手法等;“读”则采用“诗歌朗诵会”的形式,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然后评选出谁的朗诵最感人;“写”则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综合掌握能力,让学生尝试根据课本介绍的诗歌平仄规律来创作诗歌,看看谁的诗歌更有创意。

这样的活动不枯燥,而是显得生动活泼,更具有语文味,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能促进学生投入到语文自主学习之中,更好地积累语文素养。

三、融入创意,丰富语文手段

为了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教师还要提高语文课堂的实践性,经常为学生设计一些体验性的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语文、感受语文、领悟语文,激发他们的无限创意。

如角色扮演就是一个十分具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活动形式,尝试将这个故事用小品的形式演绎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古文中的内容真实再现出来,要将对话中的文言部分用白话翻译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这个活动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除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外,还自主阅读《史记》,并且将其中一些有趣的片段改编成了小品。

除了角色扮演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语文手段也是可以在教学中使用的,如让学生自行策划一个辩论会,探索一些课文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撰写相关的调查报告等。这些手段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语文教学,同时也让语文教学体现出更加浓厚的人文性,让学生在其中接触到深厚的文学沉淀,体会到语文味。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入自然、走近人文,将学习的内容扩展开来,不仅了解文字之美,更要理解人文之美。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更好地领悟语文味,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 篇7

一. 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表达, 少一些空洞刻意的表演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所以各种活动形式纷纷出现在语文课堂上, 唱歌、表演、做实验、摄影作品展示等轮番亮相, 虽然这些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课堂内容, 但却也冲淡了“语文味”。所以过分重视语文课的外在形式, 会使语文的内核淹没在繁复的形式中的。语文课还是应该让学生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表达, 少一些刻意的表演。还是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例, 如果能在表演小品后安排一个观众谈观感和演员对话的环节, 要求观众学生用口头语言或者书面语言来谈观感或评价, 演员学生来说戏, 这样就可以在“表演”和“语文”之间求得平衡, 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总之, 只要把活动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听、说、读、写上, 把语言文字作为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就能回到语文学习之“本”。

二. 多一些有针对性的积累品味, 少一些漫无目的的下载

如今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各种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 上网查找资料就成了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 只要键入关键词, 便可以得到大量信息。有很多学生不会筛选信息, 一股脑儿地把涉及到的东西全选进来, 以至于资料很多, 却没有什么积累, 更谈不上品味了。快速浏览资料、筛选主要信息, 是不可缺少的现代阅读能力, 但潜心品味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培养文化素养更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的不是学生通过浏览资料、上网搜索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而是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哪些阅读的方法, 积累了怎样的语文知识, 提高了多少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时, 应当关注资料的文学因素、文化色彩, 鼓励学生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做综述或评价。例如在进行《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时, 各种莲的图片的收集可以适量, 对全国赏荷胜地的举例只要点到即止, 不必给旅游业做广告, 却可以要求学生查找描写莲咏莲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对不同作品作比较阅读, 并且可以为自己喜欢的篇章写写读后感, 把那些好的作品摘抄、背诵下来。这样的搜集资料就不会流于形式, 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因素也能得以体现。

三. 多一些理性的反思, 少一些作秀的掌声

新课程倡导多鼓励学生,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出于这种理解, 哪怕学生只有一点成绩, 就要表扬;只要一小点进步, 也要鼓掌予以鼓励。掌声是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肯定性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是直接的, 令人鼓舞的, 但也是浅层次的, 不值得一再出现的。例如我们在进行《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有一个环节是“走过四季”, 分类收集四个不同季节的成语。有一个学生一口气说了二三十个成语, 有些是生僻的, 没看到过的。其他同学拼命鼓掌, 我示意大家慢慢鼓掌, 指着其中几个生僻成语让他解释并造句, 他完全不知是什么意思, 更不能造句了, 想必是网上随便一搜, 在课堂上照搬出来吧, 其他同学也茫然不知。我请同学反思:不明白意思, 不会用这些成语, 只是收集又有多大意义呢?语文课的活动就应该有积累、运用, 其后我们围绕着四季成语展开了几个小游戏:成语接龙、你演我猜、情景造句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了学生的语文积累和运用。当然我们在要求学生反思的同时, 我们作为教师的也应该冷静地反思一下:新课程的课堂到底该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吗?老师上完一堂课, 也应该问一问自己:在这堂课上, 学生学到了什么?反思才会明理, 反省才会明智。多一些踏踏实实的做法, 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 让我们的课堂远离哗众取宠的“新潮”, 走出“时髦”的误区, 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扎实、朴素。

语文味,还原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8

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汉语言的深土沃壤, 方能开出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花朵;也只有把汉语言及其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发扬光大, 才算是凸显了语文课的特色, 具备了语文特有的味道。

先前程少堂老师提出了“语文味”这一概念。至今,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们讨论的热点。

那么, 何谓“语文味”呢?

首先, 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作者的情感。其次, 语文教师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让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文化美、氛围美、个性美、幽默美。第三, 语文课要教出语感, 即对文体、语体及字词句的敏感。另外, 语文课还要起到积淀民族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功能。我们又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凸显“语文味”呢?那就是用语文特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课堂。今天就以《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课为例, 谈谈这个问题。

一、教师上课之前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

教师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文本的情感, 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无限痛惜之情, 深入领会这篇报告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当然, 如果只备课本、教参, 仅知道罗布泊的干涸是塔里木河断流造成的,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从直观感性的角度理解文本, 还应备有一份新疆地图或塔里木河流域图, 了解罗布泊与塔里木河的依存关系, 了解罗布泊对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向东推进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应该了解一下罗布泊的历史变迁, “罗布”是“聚水”之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以打渔为生, 那里姑娘们的嫁妆通常是一个小海子。1925年国民党政府下令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 造成下流生态恶化。1952年又改回原河道, 一度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7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塔里木河上筑坝拦水, 修渠引水, 使下流河道迅速干涸, 也让罗布泊失去了水源, 生态恶化, 最终被沙漠吞噬。再有就是要准备罗布泊的昔日盛景和今日荒凉的图片资料。有了这些, 才算是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石。

二、在朗读中要有寻胜探幽的鉴赏

应该通过朗读直接感受本文的情感。整体朗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语句给了自己强烈的震撼, 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并请找出来读一读。于是学生可找出:“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接下来我让学生比较阅读, 如果把此句改成“那些枯死的胡杨只剩下一些奇形怪状的枯枝和没有倒下的树干”, 感觉有何不同?学生的回答令我振奋:“前者用了拟人手法, 把已死的胡杨人格化了, 我们仿佛看到它痛苦的挣扎, 听到它绝望的求救声。而后者就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于是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还有学生找出:“站在罗布泊边缘,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我先让学生解释“裸露”和“脱尽”两个词的含义, 再问学生“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究竟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指大地的植被被破坏了。我又问:“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表示了什么?生答:指植被被全部破坏, 大地被严重伤害。我又追问: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大地的植被被破坏, 而要这样写呢?生答:这里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赋予大地以生命, 罗布泊像人体一样, 暴露在70℃的高温之下怎能不痛苦呢?我赞许后补充:“老师也仿佛听到了它痛苦的呻吟声, 谁能读出罗布泊的痛苦呢?”之后学生们读得声情并茂。

这样的鉴赏会让学生学会感动, 学会流泪。老师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也就是教学中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了畅通无阻的桥梁, 引导和促成了三者之间的和谐共振, 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鞭辟入里地探究主题

教师提出主问题:“罗布泊的消亡让作者痛心不已,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变得荒凉、痛苦, 甚至是恐怖呢?”学生齐答:“是因为人们盲目用水。”还有的答:“‘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抽干了罗布泊的水。”我就先让学生解释“盲目”, 学生很快给出答案:“‘盲目’就是没有目的, 不考虑后果, 只注重眼前。”再问:“把‘四盲’比作‘吸水鬼’有什么好处?”竟有学生说:“吸水鬼是由吸血鬼化用来的, 是嗜水成性, 贪得无厌的意思。”另一学生说:“‘巨大’是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 建抽水泵站400多处, 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我在热情赞许这名学生的回答之后, 又引导他们品味另外几处数字说明的作用,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我又问:“除了数字还有哪些词也表现受破坏程度之大之快速?”学生很快找出“马上、全部、成片”。我接着问:“受破坏的只是罗布泊吗?”学生齐答:“还有青海湖、月牙泉。”我因势利导:“那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 有说节水的, 有说移民的。“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最后, 让学生激情朗读:“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像这样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感情的交流、体验的分享, 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真正地散发出“语文味”。本环节的交流目的是深入地探究文本, 鼓励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话。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表达了什么内容, 更要去深入探究课文是怎么表达的,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内容。这样的交流过程, 既品味欣赏了文章的遣词用句, 又阐释了文本的主题。

四、拓展语文教学的广度

如果我们将课堂教学局限于课文之内, 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达到了训练的要求, 也不一定就能真正认知现实世界里的问题, 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因此, 我们要超越文本, 以课文里的言语运用为出发点, 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所以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创设情境, 我让学生思考生态环境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假如自己是一位世纪老人, 经历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自己会向人们讲述些什么呢?

此环节设计的用意在于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从文本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这样超越文本的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在充满现实气息的同时, 又让学生掌握了更为实用的语文能力, 真正让语文课堂散发语文味。

构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篇9

关键词:语文味,个性,自主

或许是受到了自然科学学科乐于用实实在在的数字去量化评估课堂效率的实用主义思潮影响, 现在一谈语文课堂教学, 大家似乎也都要讲所谓“课堂效率”、“高效课堂”, 好像不谈“课堂效率”、“高效课堂”就跟不上形势一样。

语文课堂要不要效率?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有效的和高效的?什么样的课堂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要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效率的定义, 我们当然要看单位时间完成任务的情况。可是语文课堂教学, 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可以量化的只是一些训练及其结果, 对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的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几乎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科学理性的判定。于是为了演绎“高效”课堂, 我们就需要在课堂上拼命“训练”, 以展示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日渐变成了所谓“效率”主导下的技术性训练比拼, 语文课也就日渐失去了“语文味”。长期的“效率”主导已经对语文教育和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今的语文课, 几乎已经很难感受到语文味儿了, 甚至已经走进了误区。那么, 语文课的语文味儿究竟去了哪里呢?

我们不妨看看语文名师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的定义。“所谓‘语文味’, 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 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 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 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 进而使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

在这个定义里, 程少堂老师突出提到了“个性”这个词, 强调了语文课的个性、执教者的个性和学习者的个性。个人认为, 这正是“语文味儿”的根本所在。语文课应有语文课的个性, 执教者应有执教者的个性, 而学习者也应有学习者的个性, 这就是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原来, 在追求“效率”的旗帜下, 我们已经离个性语文越来越远, 甚至是在背道而驰, 难怪我们对语文课越来越缺少语文味儿了。

那么, 我们又该如何构建富有语文味儿的课堂呢?结合程少堂先生的语文味理论和自己的理解与实践, 笔者认为应该从重建个性语文入手。

一.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上出语文课的个性来

程少堂老师说:“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 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儿’的前提。”由此可见,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有一个内在的要求:那就是首先一定要研究语文的特质是什么。

那么语文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呢?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大家最接近的共识就是它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工具性, 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不能小瞧了这个特质, 这可是我们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意义所在。我们这个学科的个性正是来源于此。

几年前, 有幸现场倾听了陈仲樑老师上的一节语文示范课《风筝》就是一堂这样的课。整堂课没有“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运用, 没有“热热闹闹”的课堂讨论, 也没有急急忙忙的效果展示。有的只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寻找和品析关键词语和句子, 揣摩文章起承转合、前后照应的纹理。整堂课“安静”、“有序”、“温和”、“深刻”, “语文味”十足。

虽然我们很难抽象出语文课的个性究竟是什么, 但我们大概可以有这么几个视角来观察:一.它是语文课, 而不是其它课, 更不是其它的课的综合或者附庸;二.它具有独特性, 决不是某种固定模式;三.它是一种很高层次的艺术, 决不是简单的随性而为, 既有形又无形。说它“有形”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某一堂课, 我们是可以感受到它的特点的;说它“无形”是指我们想用某种简单的模型或者模式去概括它又非常困难。

所以,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其实很不简单。我们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没有在语文课应该具有的个性方面做深入研究, 以为无论怎么上的语文课都是语文课。事实上, 有些语文课我们只能说它徒有语文课之名, 而根本就没有语文课之实。只有那些深谙语文课的课程个性和掌握了真正的语文教学精髓的人, 才能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让语文课堂处处彰显执教者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程少堂老师在新作《呼唤“文人语文”——“文人语文”放谈》里认为我们“现阶段语文教学”“客观上已经进入”了“通过文本讲教师自己的生命体验”的阶段, 他甚至放言:“思想家可以‘我注六经’, 也可以‘六经注我’, 语文教师为什么只能够‘我讲文本’, 而不能‘文本讲我’?”

广州培正中学梁青老师也提出“语文, 应有‘我’在”的观点。他通过两个具体的教案分析指出:“平面地、静止地、琐碎地阐述文本, ‘我’便在语文之外, 匠气十足, 必死无疑;立体地、动态地、整体地观照文本, ‘我’自在语文之中, 文气四溢, 生机勃发。”

两位老师很鲜明地提出了语文老师应有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老师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呢?

在笔者看来, 首先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只有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才能让语文课堂处处彰显老师的个性和人格魅力。笔者认为:这一点, 正是当前的环境对语文老师制约最大的一个部分。事实上, 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模式, 试图寻找某种形而上的语文课的模型,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我们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忽视作为个体的老师的个性存在, 甚至一些学校还在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等, 语文老师连透一口气的空间都没有, 又如何让语文课堂有自己的个性?

当然, 要让语文课深深打上“我”的烙印, 处处彰显“我”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起决定作用的要件。能力不济, 或许照本宣科都有问题, 怎么可能让“文本讲我”?正如程少堂老师所说:“提高教师素质, 是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儿’的关键。”只有那些能够自己读透文本的老师, 文本才可能因之而别具风情, 别有韵味, 才能真正做到“文本讲我”。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有时间思考, 有权利选择, 有机会表达, 有兴趣探索, 充分展示出一个学习者的饥饿感和个性来

每一年, 各个级别的公开课都听不少, 笔者的一个总的感觉就是:非常赶!老师在赶着把内容讲完, 把既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好;学生在赶着把训练搞好, 把跟老师的互动配合好, 把所谓讨论的样子摆出来。有时候, 一个问题抛给学生, 因为时间关系一般学生一时回答不了, 老师得赶快寻班上的王牌来充当“救兵”解决问题。如此等等, 老师学生其实全在充当演员角色。我常常想:许多的语文问题, 一展开恐怕可能就是一个研究课题, 你要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思考好并且要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何其高难度的要求!可是没有办法, 我们的“效率”要演出来, 于是明知道这是违背常理的事也要去做。

要彻底告别语文课这种蒙人的“虚假繁荣”状态, 我们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弄懂课文, 最基本的就是要学生自己去读,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方面执教者不能代替, 也代替不了。就像教育一个孩子不要犯错误一样, 我们总是试图告诉孩子这样不行, 那样也不行, 以便让他少犯错误, 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是事实上, 靠我们说教并不能代替孩子通过犯过错所获得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来说, 最有价值的就是他犯错误的过程和结果给他带来的人生体验。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浅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语文味”

高质量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语文课的内涵、特征是什么?衡量一堂语文课真假的标准是什么?“语文味”是最基本的尺码。本文仅举几例, 以试图解说偏淡的“语文味”是什么样子。

语文课以理解中心思想为宗旨。一位教师教学寓言故事《白兔与月亮》, 设计了两个问题: (1)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2) 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由于寓言故事简单, 寓意浅显, 学生在短短5分钟内就彻底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 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谈对寓言的感受。这是地道的语文课吗?应该说更像思想品德课, 因为这位老师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实际上, 教师要借这两个问题来指导学生读课文是不错的设想, 但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问题时必须要更加充分地关注另两个维度的目标, 在达成另两个维度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感染。“理解中心思想”要做, 但那不是语文课的根本目的, 思想品德、历史、生物等课程都有“归纳中心”这类相似的环节, 都有“理解中心思想”的不同变异形式。这堂课的“语文味”肯定严重不足, 是典型的以人文素养代替语文素养。王尚文老师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言语世界, 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朱自清在《文心序》里讲:“读的方面,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语文课以训练思维能力为核心。一位教师教学《晏子使楚》, 在师生疏通文意后, 老师问学生“晏子凭什么说得楚国君臣哑口无言”, 学生一番讨论, 教师抛出了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 并引导学生理解“三段论”这种推理方式的构成及作用。接着, 教师又投影了两个“三段论”的推理题, 请学生根据前后文补出“大前提”或“小前提”。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做得非常好。到此, 教师仍不罢休, 还让学生自己编一个“三段论”的推理句子。这样, 一节课就差不多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课的专门任务吗?从某种程度讲, 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强于语文。把《晏子使楚》的教学目标定为训练思维能力, 特别是“三段论”这类形式逻辑的推理能力, 恰当吗?

语文课以抓准景物 (事物) 特点为要义。在语文教学中, 面对一些写景写物的文章, 教师引导学生抓准景物 (事物) 的特点, 是必须要做的。但有的教师在反复引导学生抓准了景物 (事物) 的特点之后, 就此打住了, 导致“语文味”根本出不来。我曾听一位老师就《济南的冬天》上公开课, 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了济南冬天的“天气”、“地势”、“山”、“水”四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老师问“济南冬天的四个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出了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天气温晴”、“地势慈祥”、“小山秀气”、“池水清亮”。应该讲, 教师的思路非常明晰, 顺此下去课堂非常精彩。可老师接下去话锋一转:“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的”, 很明显, 老师已转到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了。试问:“如此生动”从何说起?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如此生动”了吗?

语文课以概括文段中心为目标。新课标推行七年来, 语文课堂上那种逐段概括段意的做法已经很少见了, 但换一种方式归纳段意的做法并不少。有的教师, 把语文教学等同于让学生读懂文段的意思, 以为只要读懂了文段就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假如是这样, 在思品、历史、生物等课堂上, 老师都在问“这段讲的是什么”或“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那语文课与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位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春》, 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朗诵之后, 教师问“朱自清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呢”, 师生讨论后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之后, 教师又问“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盼春”。教师接着又问“那第二段是不是写的‘盼春’呢”, 学生回答“不是, 是对春天的总写”。学生刚回答完, 老师又追问“那最后三段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这不是换着花样问段意又是干什么?教学一篇文章, 干嘛非要想方设法把课文每个段落的段意问个遍呢!更令人深思的是,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这几幅画面的做法。比如, 在指导学生欣赏“春草图”时, 师问“春草图里写了些什么呀”, 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后说“有小草、园子、人、风”, 师问“这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生回答“拟人、排比”。以下四幅图画全是这种做法, 一篇美文被教得索然寡味, 味同嚼蜡。散文传神的景物, 优美的意境, 抒情的语言, 浓烈的情感, 教师未作任何引导, 学生一点美文的味道都没有尝到。

语文课以揪准人物性格为终点。对于写人类的文章, 引导学生分析并揪准人物性格是教学的必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重要步骤, 是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意图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是, 揪准人物性格是为了什么, 揪准人物性格这个过程可以产生哪些附加值, 往往是一些教师容易忽略的。

一位教师教学鲁迅的《故乡》, 先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然后就让学生归纳闰土、杨二嫂、“我”的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归纳后, 教师再让学生回答“作者描写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方法”, 而学生只是笼统地指出了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之后, 老师就转入了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很显然, 教师已陷入了“只图揪准人物性格”的怪圈, 把揪准了人物性格作为根本目的。实际上, 闰土、杨二嫂都是非常传神的人物,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 抓准那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句子, 咀嚼这些词语句子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赋予这些词语句子以生命, 让学生头脑中的闰土、杨二嫂有血有肉地站立起来, 让学生与自己心中的闰土、杨二嫂息息相通, 互相感染, 才能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美学价值,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飘出芳香的“语文味”, 如何恰如其分地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如何避免耕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 可以说是很难用量来表述的问题。关键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彻底明白“语文味”的内海, 才能“煮”出浓香的“语文味”来。

参考文献

[1].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白兔与月亮》.

[2].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晏子使楚》.

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 篇11

一、什么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特点以及我们目前对语文味的认识, 我认为所谓语文味, 从内涵上说, 是指在语文教学中, 在一种共生互学 (互享) 的师生关系中,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 是文本 (教材) 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 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 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准确地说, 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出语文味, 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因此, 语文味的最高形式, 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 去体味、感悟作品, 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 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 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 这样, 在长期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触发学生的灵感,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 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 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就意味着, 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 (特别是精神幸福) 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因此, 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味”课堂的追求与实现有以下意义:首先, 有利于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的推进中, 广大教师有三重任务:一是理解新课标, 二是实践新课标, 三是发展新课标.一方面, 理解和实践都要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例如, 在整个课改背景下的一些教育理念, 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开发课程资源,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等, 都是科学的、正确的, 也是各学科带有共性的理念.但在具体贯彻这些理念的过程中, 各学科不能忘了各学科的特点.就语文教学而言, 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任务, 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 不能忘了语文课还是语文课.换言之, 无论你运用什么新观念、新方法,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另一方面, 新课标既需要通过实践检验, 更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加以发展.而语文味的理论和实践, 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 有可能对新课标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其次, 是对目前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完善或补充.语文教育中确实需要实施素质教育, 但从理念到实践都夹杂了许多非语文因素.而语文味理论, 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 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 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二、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语文味”

(一) 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 现在学术界在不少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 但在许多问题上已形成共识.比如,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 语文课不是德育课, 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 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 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 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哪一种课, 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 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

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 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特别是说明文教学中, 存在着过分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把语文课教成了天文课或地理知识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而忽视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 也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二) 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教学

上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 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 学会有魅力地流泪, 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那么, 如何上出情感呢?首先, 教师备课要备情感, 即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 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 找准作者的情感点, 是教出情感的基础.其次, 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如果把上课比作“结婚”, 把培养感情比作“恋爱”, 那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不能“先结婚后恋爱”, 而应“先恋爱后结婚”.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最好是情深似海, 对新课文要“一见钟情”, 对旧课文要“旧情复燃”.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 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当然, 语文课的语文味并不是由课文本身所决定, 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因此, 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 更要善于培养感情, 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再次, 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 那么, 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百胜.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 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教学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这里.

上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来.首先, 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其次, 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 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 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教得神采飞扬, 学生学得兴致高涨, 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 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 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 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 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 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融为一体, 就会出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优美意境, 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 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 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 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再次, 要上出个性美.教师不要跪着教书, 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 就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 要敢于把自己在教学过程 (包括备课) 中的情感冲动、情感体验告诉学生.第四是要上出幽默美.语文课堂要有笑声.除了特殊内容的语文课以外, 一般说来, 没有笑声的语文课不能说是美的课, 也不能说是有语文味的课.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哭, 也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笑.但是, 事实上, 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文课还真是不少.

上出语感.所谓上出语感, 即上出对语言的敏感, 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所谓上出文体感和语体感, 从教师角度说, 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角度说, 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 具体说是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与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表达功能.所谓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 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 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三者之中, 上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 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 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一种重要体现.

积淀民族文化.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 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 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 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 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换言之, “积淀民族文化”也包括积淀当代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和学生要做好民族文化的积淀者, 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特征, 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具体方法是要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篇课文, 特别是古诗文.这样, 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 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 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 沉淀到师生的心灵中去, 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三、如何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学味”

再好的剧本, 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 也会变得干瘪无味, 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 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二者的区别是综合素质的区别.要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一方面, 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语文味是一种美学境界, 需要全部情感的融入;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体现, 没有全部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 语文教师自己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即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语文味, 即书卷气.是否读书, 读书多少, 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有无语文味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最集中的反映.其三, 语文教师要注意因长施教.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提高自己素质并不是苛求全面发展, 而是发展教学个性.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特长, 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 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语文味”的体现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实施, 要使语文教学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需要“文学味”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味”.

(一) 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 有的老师视为畏途, 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 一位老师讲,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忽而眉飞色舞, 忽而屏息凝神, 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 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忽而闭目养神, 忽而惊觉欠伸, 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市井风俗, 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 丰富自己的阅历, 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 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 才能使你在语文课堂上信手拈来, 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呢?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 是评价一个语文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其次还应该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必然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 教师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有益于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 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 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 否则, 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 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往往对课外知识很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语文教师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适当拓宽, 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提高文学素养, 要拓宽文化视野, 还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 多看“闲书”, 除了经典名著外, 语文老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 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 教师都必须读.只有“博观而约取”, 才能酿造最香最甜的蜜, “厚积而薄发”.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 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 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 从平庸走向杰出.

(二) 长于反思, 推陈出新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 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 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 而是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与合作.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 语文课本应是很有趣的.然而,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大, 甚至有些讨厌语文.这与我们语文老师的知识素养关联自然很大, 但教育观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语文课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和无限发展的空间, 我们只有将语文的特殊魅力尽情展现,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语文, 并为之倾注情感, 使之成为最爱, 这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成功, 也才是语文老师真正的魅力所在.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正如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教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学会反思追求的教学是完美的教学, 而对完美的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善于面对教学问题, 进行反思, 改进教学方法, 总会有所收益, 总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的, 也才不会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感到厌烦.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则可能成为名师”.只要养成了自觉反思的习惯, 我们就一定能在反思中提高, 在提高中成长.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既洋溢着成功的自信, 也保留着反思的冷静.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因此, 为了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 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长于反思,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才会越来越受学生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必将越来越精彩.“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的课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化倾向, 即“语文味”的却失.因此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 海纳百川, 长于反思,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味,课堂,文学味,教师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70.

[2]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 2006 (1) .

[3]杨丽芳.语文课呼唤本色的回归[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2) .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深度小议下一篇:消防应急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