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电源(共11篇)
消防应急电源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近些年来建筑工程日益增多, 大型建筑随处可见, 但是建筑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尤其是高层建筑存在着较大的消防隐患, 这是关系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为了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 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必须加强建筑中防火防灾安全设备的建设。本文对建筑中的消防设备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在进行消防活动时建筑中应急照明系统的重要作用, 并对应急照明系统的使用以及电源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电源的选择
应急照明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且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火灾或者是其他突发性事故现场, 消防系统的应急照明可谓是生命的引向明灯, 是在事故中及时疏散人群的必备要求, 也是消防部门营救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建筑中进行应急照明的设备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实施时对应急照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 科学有效的进行照明设备的材质和种类的挑选, 并进行合理的安装。在人数容纳量较多的建筑中要进行消防疏散的指示标志的正确安装, 让人们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顺利的进行疏散, 为消防部门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照明便利。本文针对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消防事故, 对紧急照明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为紧急照明系统的设计以及电源的选择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应急照明的场所以及对应急照明系统的使用
1.1 应急照明系统的主要使用场所
一般的低层建筑有一个平面的疏散区域, 因此当火灾或者是其他的事故发生时进行相应的疏散活动相对比较容易, 因为平面的区域面积相对较大, 人员密集度随之变小, 降低了疏散的难度。但是如今的建筑多以高层建筑为主要的建筑模式, 高层建筑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一层面的平面面积有限, 当事故发生时平面的疏散区域较为狭窄, 只能进行竖向的疏散方法, 疏散难度极大。因为高层建筑发生相应的事故时, 人员疏散要借助楼梯或者是电梯, 一般情况下电梯的危险程度相对较大, 而普通楼梯由于台阶的影响, 人们进行疏散的速度较慢, 还极有可能发生拥堵、摔伤的现象。还有部分容纳量较大的场所, 比如剧院、电影院、大型商场等都是人数众多, 并且出口不易寻找或是较小, 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时来不及进行疏散, 容易导致拥挤踩踏事故。所以应急照明系统在这些场所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也是应急照明系统的主要使用场所。
1.2 对应急照明系统合理规范化的使用
应急照明系统主要是指在火灾或是其他灾害发生时, 正常的照明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能够帮助人们进行疏散和消防部门进行救援的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系统的作用很大, 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对应急照明进行合理规范化的使用极为重要。应急照明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照明:疏散照明、火灾事故照明以及备用的照明。
疏散照明主要应用于人员密集而又较难逃离的场所, 比如说在人员容纳量较大的大礼堂、会议室、博物馆、体育场、学校餐厅和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在这样的场所, 一般面积大, 人数多, 出口较为分散难以寻找, 所以此时借助疏散照明中的疏散标志, 使人们在正常的照明系统瘫痪时, 能够根据应急的照明指示标志较为准确的找到场所的出口;火灾常会在一些化工场所、大型的商场、酒吧、或是其他的娱乐性场所发生, 火灾发生时正常的电源常备断开或者是故障损害, 此时人们常借助防烟楼梯、控制室、火灾应急电梯等方式进行疏散, 因此进行在这些疏散工具中安装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设备, 在正常照明处于崩溃的情形下引导人们逃脱危险;还有一种照明是备用的照明, 在一些工业场所由于使用的做工材料常常具有易燃性, 所以在一些化工企业的材料储备室内就有备用照明的装置, 还有部分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照明的要求严格, 正常的照明会影响到生产的效果, 就需要进行备用照明的设置,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备用照明。
2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电源形式及选择
消防中的应急照明系统对电源的规格有着具体的要求, 不同于正常的照明时使用的电源的规格。根据制作规范的条文对应急照明的供电设计的规定, 应急照明系统使用的电源类型主要选择双电源、照明系统的设备中自带的蓄电池以及EPS电源等类型, 不同的电源有不同的使用效果和规则。
2.1 照明系统的照明设备自带的蓄电池
在应急照明中主要使用的一种电源类型是照明系统中的照明设备自带的蓄电池, 它自身独特的优势设计就是相对简单方便, 使得照明灯具间的转换迅速, 使用较为灵活, 相应的损害性较小。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那就是独立电源的价格相对昂贵, 使用方法不规范则容易造成损害, 使用寿命相对不长, 还比较容易影响应急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应急照明系统中常使用的独立双电源
独立的双电源使用优势在于它的成本相对较低, 转换的时间差较小, 容量相对较大, 使用时间较长。但是独立双电源本身存在着不稳定性, 对供电的电源和线路的要求比较高, 在进行电源切换的同时会使得应急照明系统出现故障, 不能够满足应急照明的主要的作用和目的。
2.3 EPS电源的使用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进行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中对照明质量的要求较高, 以上两种电源在使用中都极可能出现问题, 不能够保证使用的安全稳定性。EPS电源的照明质量高, 成本的核算较低, 而且使用寿命延长, 可靠性和维修管理都符合最基本的要求, 是应急照明设备的主要使用电源类型。
3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由于在应急照明设计系统中常存在不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的现象, 造成疏散的指示灯或是安全出口的标志安装部分不明确, 达不到应有的疏散效果。第二, 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 在进行应急照明系统的检查时发现, 较多的应急照明设施质量不合格, 标记不清, 相应的不合格产品在使用中占据很大的比率, 这给应急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阻碍。第三, 应急照明的线路铺设有的脱离现实, 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在一般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应急照明线路的铺设, 有些不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防火或者是消防的设施措施, 不规范的设施导致应急照明系统本身的防火性就不强, 因此在事故发生时就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第四, 部分施工单位对应急照明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进行工程设计或者是施工时, 没有按照对应急照明系统的规划有一个相应的安排,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应有的解决, 将不利于应急照明系统的建设和使用。
结语
在近年来,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 人们对照明系统的需求渐渐的增多, 尤其是在发生事故时, 对照明的需求更是如此。所以在建筑中进行应急照明系统的建设极为重要。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在发生火灾或是其他的事故时, 通过照明和其他的疏散标志的装置对人们自救以及消防部门的消防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但是在进行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是消防工作的要求, 也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最终的保障。通过以上这些对相应的问题探讨, 给建筑物的应急照明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希望能够为消防部门的消防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保.消防应急照明与感应技术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1 (09)
[2]杨晓丹.浅析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普, 2010 (12)
[3]陈占朝.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中需注意的问题[J].建设科技, 2012 (24)
[4]高春宇.工程中的应急照明[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 (11)
消防应急电源 篇2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行业的崛起和变化更是来势迅猛、内容纷繁,现代化的建筑千姿百态、造型各异,并逐步呈现出高、大、全、新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层数越来越高,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内部设施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齐全,所用设备和材料越来越新……
关键词:建筑 消防应急 照明电源 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行业的崛起和变化更是来势迅猛、内容纷繁,现代化的建筑千姿百态、造型各异,并逐步呈现出高、大、全、新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层数越来越高,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内部设施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齐全,所用设备和材料越来越新。一座建筑里面包括水平交通、垂直交通的内部流量也越来越大。我们希望这些建筑(包括地下部分)不间断供电,而事实上各种灾害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如:火灾、爆炸和地震等灾害。发生这些灾害时,正常电源往往发生故障或必须断开电源,这时正常照明全部熄灭。为了保障人员及财产的安全,并对进行着的生产、工作及时操作和处理,有效地制止灾害或事故的蔓延,这时应随即投入应急照明。
1 应急照明的分类
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不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
应急照明不同于普通照明,它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三种。
1.1 备用照明
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
(1)断电后不进行及时操作或处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及中毒等事故的场所如制氢、油漆生产、化工、石油、塑料、赛璐璐及其制品生产、炸药生产及溶剂生产的某些操作部位。
(2)断电后不进行及时操作或处置将造成生产流程混乱或加工处理的贵重部件遭受损坏的场所。如化工、石油工业的某些流程、冶金、航空航天等工业的炼钢炉、金属熔化浇铸、热处理及精密加工车间的某些部门。
(3)照明熄灭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或严重经济损失的场所。如重要的通信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发电厂与中心变电所、控制中心、国家和国际会议中心、重要旅馆、国际候机楼、交通枢纽、重要的动力供应站(供热、供气、供油)及供水设施等。
(4)照明熄灭将妨碍消防救援工作进行的场所。如消防控制室、应急发电机房、广播室及配电室等。
(5)重要的地下建筑因照明熄灭将无法工作和活动。如地铁车站、地下医院、大中型地下商场、地下旅馆、地下餐厅、地下车库与地下娱乐场所等。
(6)照明熄灭将造成现金、贵重物品被窃的场所。如大中型商场的贵重物品售货区、收款台及银行出纳台等。
1.2 疏散照明
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为使人员能容易而准确无误地找到建筑物出口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疏散照明:
(1)人员众多、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大礼堂、大会议室、剧院、电影院、文化宫、体育场馆、大型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大中型商场、大型候车厅、候机楼及大型医院等。
(2)大中型旅馆、大型餐厅等建筑。
(3)高层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
(4)人员众多的地下建筑。如地铁车站、地下旅馆、地下商场、地下娱乐场所等及大面积无天然采光的建筑。
(5)特别重要的、人员众多的大型工业厂房。
1.3 安全照明
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人员的安全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
(1)工业厂房中的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而熄灭时,在黑暗中可能造成人员挫伤、灼伤等严重危险的区域。如刀具裸露而无保护措施的圆盘锯等。
(2)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熄灭时,使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延误急救时间而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如医院的手术室、危重患者的抢救室等。
(3)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而熄灭后,由于众多人员聚集,且又不熟悉环境条件,容易引起惊恐而可能导致人身伤亡的场所,或人们难以与外界联系的电梯内等。
根据应急照明的概念及应急照明应设置的场所,我们很容易发现:应急照明既要满足做为照明的一般要求,又要满足应急作用的特殊要求,既要在紧急状态下照明,同时又要保证常年安装在建筑物内安全、可靠地处于良好的应急状态。这除了选择合适的光源外,选择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应急照明电源是至关重要的。
2 应急照明电源的分类
应急照明电源是当正常电源不再提供正常照明需要的最低亮度的状态,即正常照明电源电压降为额定电压60%以下时,转换到应急照明电源供电。应急照明电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来自电力网有效地与正常电源分开的馈电线路。
(2)柴油发电机组。
(3)蓄电池组: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灯内自带蓄电池,即自带电源型应急灯。
2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组。
3分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组。
(4)组合电源:即由以上任意两种以至三种电源组合供电方式。
3 转换时间的确定
转换时间根据实际工程及有关规范规定确定。
(1)备用照明的转换时间不应大于15s;
(2)疏散照明的转换时间不应大于15s;
(3)安全照明的转换时间不应大于0.5s;
转换时间的确定主要从必要的操作、处理及可能造成事故、经济损失考虑,某些场所要求更短的转换时间,如商场中心的收款台不宜大于1.5s;对于有严重危险的生产场所,应按其生产实际需要确定。对于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只要采用自动转换是容易实现的。即使使用柴油发电机组做为应急电源,采用自动启动、自动转换也是可以实现的。对于安全照明,因转换时间为0.5s极短,所以不能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为应急电源,也不能用荧光灯做为光源,必须用瞬时点燃的`白炽灯且须自动转换。
4 持续照明时间的确定
从应急照明电源的种类及转换时间的要求,不难看出应急照明持续工作时间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通常规定疏散照明持续工作时间不宜小于30min,根据不同要求可分为30、60、90、120、180min等6个档次。备用照明和安全照明的持续工作时间应视使用场所的具体要求而定。对于接自电网或发电机组的应急照明系统,其持续工作时间是容易满足要求的;对于蓄电池供电的应急照明系统,其工作时间受到容量大小的限制,对于要求持续工作时间较长的场所不宜单独使用蓄电池组,应考虑与发电机组配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由蓄电池组供电,仅做为应急照明的过渡,因此,其持续工作时间可适当减少。在选择应急照明电源时,持续工作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5 应急照明电源的确定
应急照明电源的选择确定,应根据应急照明的种类、转换时间、持续工作时间、各种电源的特点及实际工程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5.1 来自电网的与正常馈电回路分开的电源
这种电源,具有转换时间短(转换时间易满足各种情况下的要求),持续工作时间长,工作可靠的特点。所以这种电源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取得这种电源比较容易。对于公共建筑和厂房,由于生产和工作需要,当具有电网备用电源时,应首先利用它做为应急照明电源。如果专门为应急照明设置上述这样的电源是不经济的。应结合当地电力实际及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电力设备的应急电源和应急照明电源。对于要继续维持生产的备用照明及消防水泵房的备用照明,应与生产电力设备、消防泵使用同一备用电源,一般自电网取得。
5.2 柴油发电机组电源
对于应急发电机组,由于电机投入运行需要较长时间,经常处于后备状态的机组,停电时自启动时间约需15s,因此只能做为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的应急照明电源,而不能单独用于安全照明。专门为应急照明设置发电机组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合理的。在高层建筑中常常为满足消防要求需设置发电机组;在某些工业生产厂房或通信、交通中心也往往是和生产运行的电力设备的需要一起考虑。
5.3 蓄电池电源
蓄电池电源可分为:灯内自带蓄电池、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组、分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组三种类型。灯内自带蓄电池即自带电源型应急灯,这种方式供电可靠性高,转换迅速增减方便,线路故障无影响,电池损坏影响面小。缺点是投资大,持续照明时间受容量大小的限制,运行管理及维护要求高。这种方式适用于应急照明灯数不多,装设较分散,规模不大的建筑物。集中或分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组电源,优点是供电可靠性高、转换迅速,与自带蓄电池方式相比投资较少,管理及维护较方便。缺点是需要专门房间,电池故障影响面积大,当供电距离长时,导线截面大,将增加铜耗量,且线路的防火问题也要考虑。这种方式适用于应急照明灯数较多,灯具较集中,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因此在重要的公共建筑、重要的地下建筑,有时要与其他类型的应急照明电源配合使用,这样较为经济合理。不过像计算站等建筑物内已有这样的电源且容量能满足要求时,可利用这种电源做为本场所内的应急照明电源。
5.4 组合电源
即由以上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电源组合的供电方式。
由于上述几种电源的结构、可靠程度都不同,对系统的要求和应用范围也不同。所以在实际当中只选择某一种应急照明电源有时是很难满足要求的,也很难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这时就有必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应急照明电源。
当应急照明电源是取自电网的独立电源时,要求由外部引来两路独立电源供电,确保一路故障时,另一路仍继续工作。应急照明配电系统应自成体系,保证在火灾情况下,切除非消防负荷后,系统仍可供电。此种方式供电容量和供电时间不受限制,转换时间容易满足要求。但是在重大灾害时,其供电可靠性可能遭到破坏。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高层建筑和一些特别重要的建筑仅采用此种方式做应急照明电源是不够的,这时就有必要配以发电机组或蓄电池做为应急照明电源的必要补充和加强。
发电机组供电方式的优点是供电容量和供电时间基本不受限制,不足之处是转换时间较长,不能用于安全照明及某些对转换时间要求较高场所的备用照明。需要用于这种场所时,应采用由蓄电池组供电的应急照明灯具做为过渡照明。高层建筑及一些特别重要的大型建筑,宜采用这种由发电机组与蓄电池组合作为应急照明电源的供电方式。
6 结束语
浅析船用应急消防泵的安全检查 篇3
关键词:应急消防泵;船舶安全检查;SOLAS公约
Discussion about Safety Inspection of Marine Emergency Fire Pump
GU Kangli
(Guangdong Marine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 Ltd. Guangzhou 510235)
Abstract: This paper states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ort State Control Inspection for emergency fire pump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SOLAS convention and its amendments.
Key words: Emergency fire pump; Ship safety inspection; SOLAS convention
1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国际贸易及沿海贸易中海运运输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统计,我国85%以上的国际贸易通过海运完成。为了保障国际贸易的安全、高效,FSC(船旗国)和PSC(港口国管理局)加强船舶的检查力度,对到港船舶的检查率和滞留率越来越高。
应急消防泵是船舶消防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消防泵是船舶消防灭火系统中的应急设备之一,当机器处所失火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主消防泵失效时,应急消防泵将作为替代措施,对灭火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船舶被滞留的诸多原因中,应急消防泵不符合要求或故障所占的比例较大。如2009年上海港统计被检查的船舶500艘,应急消防泵不合格的120艘,占被检查的船舶的24%。这说明船舶在应急消防泵的建造、管理维护保养及使用方面存在问题,致使船舶滞留和进行必要强制性整改,造成船期延误及航运公司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在机舱发生进水、失火等应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发挥应急消防泵特有的应急作用,将造成船毁、人亡。维护好应急消防泵是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技术性的业务工作。对此航运公司及船员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FSC检察官和PSC检察官都非常重视应急消防泵的立即可用状况,经常会出现一些船舶因为应急消防泵故障而被滞留,故有必要在此结合实际建造检验经验,谈谈FSC/PSC检查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2SOLAS公约
自1960年SOLAS公约生效以来,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公约几经修正,对于船舶防火安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国际海事组织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在对公约进行修正时,没有要求修改现有船舶结构来满足新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不同建造年份的船舶需要满足不同年份的公约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情况,归纳见表1。
SOLAS(2009)公约对应急消防泵的要求有四点。
2.1对泵性能指标的要求
SOLAS(2009)第II-2章第10条第2.2.3.1 规定应配备1台符合《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的应急消防泵,而《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规定应急消防泵必须是固定式独立动力驱动泵,且排量不低于第II-2章第10条第2.2.4.1 所要求的消防泵总排量的40%,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不低于下列排量:
1 000总吨以下的客船和2 0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25 m3/h ;
2 000总吨以下的货船15 m3/h。
当泵按照额定排量供水时,在任何消防栓处的压力不小于公约第II-2章所要求的最低压力。且要求在营运状态中不论满载还是空载,在各种横倾、纵倾、横摇和纵摇状态下均能满足以上消防栓压力测试。
2.2对原动机的要求
应急消防泵的原动机通常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马达,一种是柴油机,如果是马达则无特别要求;如果应急消防泵的原动机是柴油机,则应满足:
1)《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规定应急消防泵的柴油柜需装有充足的燃料,应能使该泵在全负荷下至少运行3个小时,此外,在A类机器处所以外可供使用的燃油,应能使该泵在全负荷下再运行15小时。
2)当温度低至0 ℃时冷态下能人工手摇曲柄随时启动。尚不能做到,或可能遇到更低温时,则应设置经主管机关认可的加热装置,以确保随时启动。尚若人工启动不可行,主管机关可允许采用其他启动装置。这些启动装置,应能在30min内至少使柴油机驱动的动力源启动6次,并在前10 min内至少起动2次。
3)如果该船总吨大于500,则对于1998年7月1日后建造的船舶,作为原动机的柴油机还需满足燃油管高压油管有关双套管和漏油报警装置的要求,见SOLAS(1992)修正案的要求,或见SOLAS(2004)第II-2章第10条第4条第2.2.5.2的规定。
2.3对应急消防泵处所的要求
1)SOLAS(2009)第II-2章第10条第2.2.3.2 规定应急消防泵处所不得与A类机器处所或内设主消防泵处所的界面相邻接。如果此种布置不可行,两个处所间共用的舱壁应隔热至相当于对控制站所要求的结构防火标准。
2)其通道的要求是机器处所与应急消防泵及其动力源所在处所之间,不允许有直接的通道。当此种布置不可行时,主管机关可以接受这样布置,即通导有一个气锁设施,其内机器处所的门达到“A-60”级标准,另一门至少为钢质,2个门均适度气密、自闭且不设门背钩。作为替代,可利用能从远离机器处所和应急消防泵所在处所的位置操作并在这些处所失火时不会被阻断的水密门作为通道。在此种情况下,应急消防泵及其动力源所在处所应设有第2个通道。
3)应急照明的配备,SOLAS(2009)第II-1章第43条有规定。
4)该处所属于控制站,则要配备主管机关满意的手提式灭火器。
5)应急消防泵的独立动力源所在处所的通风布置,应尽可能杜绝机器处所失火时产生的烟气进入或被吸入该处所的可能。
2.4隔离阀和释放阀要求
SOLAS(2009)第II-2章第10条第2.1.4规定:消防隔离阀需布置在机器处所之外易于到达并站得住的位置。消防总管应布置成当隔离阀关闭时,船上除上述机器处所内的消火栓外,其他所有消火栓能由另2台消防泵或1台应急消防泵供水。应急消防泵及其海水入口、吸水以及送水管和隔离阀应位于机器处所的外部。无法做到这个布置时,如对该阀门进行遥控的位置与应急消防泵在同一舱室,可在机器处所安装通海阀箱,吸水管要尽可能短。吸水管和排水管的一小部分可以贯穿机器处所,但应由坚固的钢质外套包裹,或隔热至“A-60”级标准。管子应有足实的厚壁,无论如何不得小于11mm,并且除与海水进口阀门的连接采用法兰外,所有接头均应采用焊接连接。如果消防泵能够产生超出消防水管、消火栓和水带设计的压力,应在消防泵上附设释放阀。
3安全检查中常见问题
3.1文件检查中可能发现的问题
1)核查应急消防泵的性能指标,尤其是泵的排量,可能会不满足上述要求。在新造船和营运船的检验过程中就发现不少船配备应急消防泵时忽略了排量的要求,而配备排量偏小的应急消防泵。
2)查看防火控制图、培训手册、保养计划与记录和应急消防泵的保养、维修、操作说明书等,在查看防火控制图对应急消防泵及相关附件的标注,维护保养记录、操作说明和保养手册的时候,可能会发现防火控制图的标注与现场实际位置不符的问题。其次维护保养记录要填写妥当,如果保养记录都缺少,PSC官员只能认为船员管理较差,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其状况肯定不好,现场查看肯定会更加仔细。
3.2现场检查可能发现的问题
1)最明显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应急消防泵不能迅速启动和正常出水。
2)应急消防泵处所如果与机器处所邻接,则A-60防火分隔可能不完整;其通道中的门有可能装错或未达到A-60级隔热标准。
3)如果是柴油机作原动机的,则需关注排烟管是否漏气和绝热包扎,且包扎材料禁止使用石棉;还有一点容易疏漏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船舶采用柴油机作原动机的应急消防泵,其柴油机高压油管不可能满足SOLAS公约有关双套管和漏油报警的要求。
4)如果吸水管和排水管部分贯穿机器处所,可能不能达到隔热至A-60级标准或管子壁厚不能满足要求。
5)消防泵轴封可能存在严重漏水,燃油管接头可能存在漏油,柴油机仪表和泵的压力表不能正常显示,启动蓄电池状况不佳,不能满足启动次数的要求。
6)消防隔离阀不能正常开关,可能存在阀生锈后,无法转动。
7)应急消防泵处所未配备主管机关满意的手提式灭火器。
8)应急消防泵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无法达到至少运行18个小时的要求。
4缺陷的分析及建议
4.1应急消防泵不能迅速启动和正常出水的原因
1)可能存在环境温度低,柴油机难以人工启动。建议船上配备柴油机启动液。
2)应急消防泵进口阀可能未完全打开,或者进口管路被堵塞,导致出水较小和出水压力不够。建议在吸入管加装海水过滤器,同时进行定期保养、活络。
3)泵本身效率低,或叶轮与涡壳之间的间隙过大,建议更换零部件。
4)原动机的柴油机状况较差,可能是因为活塞环漏气致使气缸压缩压力不够,或喷油器滴漏、雾化效果较差,或气阀间隙不当、供油提前角不当。
5)部分船舶把应急消防泵设在舵机舱,通常船尾部外板会比基线高,其舵机舱的海水吸入口因此比机舱的海底阀位置要高,空载或者倾斜状态导致海水吸口高过水面无法吸入海水。建议在机舱布置应急消防泵的吸入口,外加遥控电动阀和A-60隔热保护吸水管路的方法来满足要求。
4.2建造检验项目的问题
现场检验可能存在的问题中2)、3)、4)项属于建造检验项目,需要在建造时特别注意,如营运中才发现此问题,检查官可能会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影响船舶的正常营运。
4.3设备维护保养问题
现场检验可能存在问题中的5)~8)项属于运营中船员维护保养疏忽或保养不到位造成。建议如下:
1)船公司应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主管领导更应重视PSC/FSC检查。要不断收集和学习有关PSC/FSC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熟悉并掌握船舶的技术状况。
2)要教育船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应急设施是船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排险、保护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一艘船舶对应急设施管理都不重视,是安全意识强不强的表现,也是船舶内部管理混乱的一种反映。
3)要切实加强应急消防泵的监督管理,应将其作为船舶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应急消防泵至少每月必须试验一次。及时发现其可能存在隐患,并坚决消除,以杜绝事故发生。
4)现场标明各种操作程序,便于有关人员在紧急时使用。
5总结
应急消防泵无法正常使用在FSC/PSC安全检查中属重大缺陷,检查官通常都会采取滞留措施要求船方进行立即整改。航运公司和船舶管理人员都应当认真看待,督促船员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应急消防泵的随时可用。作为现场验船师更要熟悉SOLAS公约有关应急消防泵的要求,在建造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避免以上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硬性缺陷;船员进行日常保养、测试、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提前整改。既可避免PSC滞留船舶,又可预防海上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航行和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74)[S]. 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1978
[2]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8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9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1995
[4]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5
[5]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2009)[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10
[6]国际海事组织 73/78防污公约 (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消防应急电源 篇4
一、EPS应急电源的工作原理
EPS应急电源是允许短时间电源中断的应急电源装置。作为消防应急电源系统,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应急照明及其他重要的一、二级供电负荷提供集中供电。在正常情况下,由市电提供负载用电,当市电供电中断或市电电压超限(±15%或±20%额定输入电压)时,互投装置将立即投切至逆变器供电,供电时间由蓄电池的容量决定。当市电电压恢复时,恢复为市电供电,同时还通过充电器向电池组充电。
二、UPS与EPS的异同
EPS采用了UPS电路成熟的逆变技术,它们都具备在市电故障时继续向负载提供交流电源的功能。不同之处在于UPS始终由逆变器输出供电,以保障电源品质;而EPS在市电正常时逆变器处于自动关机状态,此时,市电经由EPS的交流旁路和转换开关所组成的供电系统向负载供电。UPS主要是为计算机等紧密设备提供用电保障;EPS则适用于各个行业。UPS切换时间很短(0~10mS);EPS则相对较宽(0~4S)。UPS对环境要求较高,EPS则要求能适应各种环境。UPS主要以维护信息传输畅通为主要目的,EPS以防范重大灾难事故为主要目的。
三、EPS的分类
目前EPS根据所带负载种类不同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主要用于应急照明(多为单相)EPS;二是应用于电梯、卷帘门、排烟风机、水泵等感性负载或兼而有之的混合供电的三相系列EPS;三是直接给电动机供电的变频EPS,可方便解决电动机的应急供电及其启动过程中对供电设备的冲击影响。
四、EPS的设计应用
1. 仅作为应急照明系统的备用电源,一般选用上述的第一种EPS。
为确保应急照明系统能正常运行,根据《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技术要求中对EPS切换时间及持续工作时间等提出如下要求:
(1)要求负责向普通应急照明灯供电的EPS供电中断时间<5s。但对于高风险工作区及关键工作区的应急照明供电中断时间<0.25s。
(2)尽可能利用市电,当市电电压在187~242V的范围内不允许逆变器进入工作状态。
(3)要求EPS配备足够通量的电池组,以便在市电供电中断时,至少可确保应急照明灯工作60min以上。
(4)EPS中蓄电池最大充电时间不大于24小时,最大连续过充电电流不大于0.05C5A。
此外,还需根据所使用的应急照明灯具的种类来选配EPS的输出功率:
(1)普通的应急照明灯具。由于应急照明的功率是用有功功率P(kW)来标注的,而EPS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是用功率因素cos=0.8(滞后)时的视在功率S(k VA)来标注的,实际选用EPS的满载输出功率应为:S=P/0.8。
(2)应急照明灯为高压气体灯时,宜选用切换时间小于20mS的EPS产品。这是因为如果对高压气体灯的供电时间中断超过20mS时,就有可能致使气体灯内的放电电弧熄灭或中断,重新点燃可能需要长达数分钟。
2. 对于混合负荷,EPS的切换时间宜小于12mS。
应首先分别统计电阻性照明负载与电感性机电负载的比例。对于电感性机电负载时要考虑电动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
(1)无任何变频、降压启动的电动机,其容量按电机容量的5~10倍计算。
(2)对于有星/三角降压启动的电动机,容量应按电机容量的3倍计算。
(3)对于有软启动的电动机,容量应按电机容量的2倍计算。
(4)对于有变频启动的电动机,容量应按电机容量的1.2~1.4倍计算。
3. 输出切换应采用高可靠的自动切换输出开关(STS),使市电-逆变器能达到快速可靠的转换(转换时间<10mS)。
而双路输入电源互投装置可采用电磁式自动/手动转换开关(ATS),使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分配合理化。
4. EPS既可以集中安放于地下室或总配电室,或分层分区配置在配电小间甚至电气竖井内,也可以紧靠应急负荷使用场所就地设置,以减少供电线路。
EPS放置处应通风散热良好或有相应的通风散热措施。
应急电源EPS作为一种可靠的绿色应急供电电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新型的产品并更加成熟可靠。我们应及时去学习了解它,才能在消防设计中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运用自如,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应急电源EPS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与UPS的异同,探讨EPS在消防应急照明及动力配电中的设计应用问题。
关键词:应急电源,EPS,消防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成章.应急电源用的EPS和UPS应用[J].电源世界,2004,(6).
消防中控室消防应急包管理规定 篇5
为做好消防应急工作,给消防工作提供更好的应急保障,特对中控室消防应急包和急救包使用做出如下规定:
一、消防应急包配备设施
1、防烟面具一个
2、逃生绳一条 3、1KG干粉灭火器一个
4、消防斧一个
5、消防手套一双
6、灭火毯一条
7、消防电话一个
8、手电筒一个
二、消防急救包配备物品
速效救心丸、创可贴、医用酒精、滴鼻液、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医用棉签、医用纱布绷带等。
三、管理规定
1、消防应急包和急救包由消防中控室值机领班人员负责检查管理;
2、包内物品和药品应达到规定数量,物品及药品无过期及损坏现象;
3、消防应急包和急救包应放在明显易拿的位置,包内物品应保持数量齐全、完好无损、干净整洁,严禁外借、挪用;
4、中控室值机领班人员每周一对包内物品数量及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缺失及时上报,领班检查后需在《值班日志》上作好检查记录;
5、安管部消防主管每半月不定期对包内物品进行抽查并做好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及时更换补充;
6、安管部经理每月不定期对包内进行抽查,负责监督检查中控室工作情况;
7、消防应急包内的消防工具,应定期做好年检工作,如有破损及时更换,保障应急包的使用;
四 处罚措施
1、作为消防应急包和急救包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规定,如有违反上述规定,视情节严重给予罚款;
2、包内如出现物品过期、损坏、缺失、无物品检查记录、出现问题未及时上报上级领导的,对相关责任人每次处以100元罚款;
3、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时,如因消防应急包和急救包内物品问题而导致应急包无法使用,对公司财产和人员造成损失及伤害的,对相关责任人每次处以200元罚款,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处以行政处分(记过、降级、降薪、辞退等)。
消防应急电源 篇6
[关键词]消防 应急救援 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致灾因素增多,各类事故灾害多发,社会矛盾集中,灾害的群发性和链状特征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分地区、分部门、分灾种”的防灾减灾体系已经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共安全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在加强灾害综合管理方面首次提出要加强灾害的管控能力,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中指出“完成改革发展的任务,必须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加强公共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冰雪灾害、洪涝灾害,特别是2010年又连续发生了“4•14”玉树大地震,“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7•16”大连油库火灾,“11•15”上海高层建筑特大火灾等灾害事故。反思这些灾害事故的发生及抢险救援的实践,借鉴国外消防及应急救援发展经验,深感我国现行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现行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的四大弊端
1.不利于各级政府防灾减灾作用的发挥
(1)消防监督机构作为政府的第二层职能机构,缺乏权威性,无法有效监督制约消防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消防专业规划的制订和落实不力。建设规划和土地部门在城市规划中往往忽视消防及应急基础设施规划,即使政府出台了消防专业规划,由于不能有效监督,最终难以较好落实。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视消防规划而不见,随意更改规划,占用规划的消防站用地、消防车道、消防给水设施,或变更安全布局和防火间距。
当消防部门察觉时为时已晚,造成城市特别是乡、村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应急通道不足,不能有效进行灭火救援。如某省会城市1998年就由专家论证、政府批准出台了该市消防专业规划,规划中要修建21个消防站2个特勤站,以达到30个站的规模。而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工业园区和房地产开发如雨后春笋,消防队站却一个未增加,造成该市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队站建设的先天不足。
这种情况正是由现行体制造成的。政府各部门和分管领导没有好的协调制约机制,各自为政、政出多门。
二是消防监督检查和灭火救援是属地管理,但对辖区内有些级别高于消防监督管理机构的单位或特殊企事业单位,难以实施有效的消防监督检查和灭火预案制定,对一些涉及到群众生活切身利益,但又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和建筑物难以实施消防行政处罚,导致对这些单位情况不明,一旦发生火灾,往往贻误灭火战机。
三是消防装备和业务经费不能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常态投入。出了事或消防部门要一点投入一点,没有长效投入机制。
四是消防产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缺乏有效监管。我国消防产品生产由质监部门负责,流通由工商部门负责,使用由消防部门负责,这种机制大有漏洞,等不合格产品到了使用单位,消防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为时已晚。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车辆国外进口的价格昂贵,国内产品由于研发、生产、使用脱节,缺乏有效监管,质量难以保证。形成了经济发达地方清一色进口装备车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连国产的也配备不起,各地消防应急救援部队装备五花八门的局面,消防应急救援部队在训练、执勤备战及灭火救援中难以实现统一训练标准、统一作战指挥和有效协作配合。
(2)应急救援队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府应急办形同虚设,不能实施统一协调指挥,缺乏预防和预警机制。日本沙林毒气事件后,我国各地消防部队相继建立了消防特勤队。随着近年来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洪涝、冰雪、疫情、矿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及重特大火灾等的不断发生,国家要求各地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各部门、各行业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也应运而生。国家有国际救援队、地震救援队,还有各部门、各行业的专业救援队。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应急救援人员50余万,分散于多个部门和行业,网络化程度很低。这种分地区、分部门、分行业、分灾种、分兵种建立的应急救援体系,存在功能单一重复、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尤其是各类未经专业训练的民办救援队,存在装备简陋、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救援效率低等弊端。如“4•14”玉树地震和“8•8”舟曲泥石流灾害,有国家国际救援队、国家地震救援队、公安消防救援队、政府部门、地方各单位临时组建的各类救援队,还有解放军、武警等等,致使在狭小的地域内人满车满为患。这些救援队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协作。加之没有片区的协作划分,地域和气候的差异,有些低海拔省份来的救援人员由于气候不适应,根本没有战斗力。由于没有“职责明确、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协调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很多浪费。政府应急办不具有常态预测、预警和部署预防的功能,也不具备权威性,不能协调各方、不能紧急调配抢险救援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所以形同虚设。而以消防部队为主干的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队伍,虽然是常备部队,但难以有效地协调配置分散在其他部门的救灾资源,发挥其他部门的作用,形成协同作战,发挥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2.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严重不足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吴翠云建议,大幅增加公安消防现役部队编制并提供资料显示。
法国共有25.6万名消防员,占总人口数的0.4%;美国共有109万名消防员,占总人口数的0.368%;德国共有官方消防员15.9万多人,占总人口数的0.193%;俄罗斯共有27万名消防员,占总人口数的0.188%。我国现有现役消防队员16万余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2%,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此,一方面由于警力不足,造成许多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的空白点;另一方面,遇有重大型活动时,又要抽调大批警力,开展“群众运动式”的排查整治和“死看死守”的消防安保工作。而且这种“群众运动式”的排查整治治标不治本,一阵风过去,社会单位依然我行我素,消防部门顾此失彼。上海“11•15”火灾的发生正是这种结果。
大规模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在当前我国时机还不成熟。主要是公民素质和保障机制跟不上,因而这些民办消防应急救援队伍不仅不稳定,战斗力也不强,各地的合同制等消防队伍已日益暴露出不少问题。
其今后的发展应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逐步推进。
3.消防应急救援院校数量极少
目前全国只有一所高等消防专业学院,还是边防、消防、警卫三支现役部队合一的,一所消防初级指挥学校,一所消防士官学校,还有一个消防警官训练基地。由于投入不足,教育训练内容落后于部队建设和社会发展,一些引领时代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器材不能先于部队和社会单位走进院校。消防院校数量匮乏,不仅消防部队指挥员、消防监督员和战斗员缺乏良好的培训,更无法开展对社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特殊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资格的培训。
4.现役消防应急救援部队照搬军队兵役制度
现役消防部队士兵(义务兵、士官)和指挥员、消防监督员的服役年限是按军队士兵和军官的服役年限执行的,服役时间短,流动频繁,难以保留人才和积累经验。
常常是经验并不丰富的指挥员带着一帮毫无实战经验的“童子军”在战斗。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也因流动过快,容易造成一个地区社会单位消防监管的疏漏和执法不严格。同时,由于完全照搬军队体制,又受公安机关领导,在条令条例等管理和教育训练法规的执行上,既不能完全按军队条令条例办,又没有适合于消防部队实际的条令法规,有时还要执行警察的有关条规,结果什么也执行不好,正规化程度始终提升不起来。另外,由于是武警序列的现役军人体制,在国际交流中也带来诸多不便。
我国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改革的方向
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国内外都是先起源于民办消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引起国家和政府重视。近代以来,走上了以官办为主、民办为辅,由单独的防灭火到对各类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特别是以抢救生命为主的救援主线上来,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防及应急救援工作已成为显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的标志型工程。目前世界各国的消防机构都是多功能化的,不只承担单一功能的消防任务。
如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都建立了包括应急救援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以消防为主干的应急救援队伍、资源保障、联动机制等方面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普遍承担了防灭火、建筑物垮塌、地震、洪水、化学危险品泄漏、爆炸、交通事故以及空难救援等多种灾害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和医疗救护、救助等社会服务工作。这些国家消防应急救援出动中灭火占出动总数的10%左右,应急救援出动占出动总数的90%。纵观国际社会,政府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协调组织机构、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完善的应急救援预警预案等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公共安全救援体系的基本运作模式,实践已充分证明这种应急救援机制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借鉴国际二百多年来消防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先进经验,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改革。
1.整合资源
可在国务院设直属机构(社会抢险救援部、公共安全部或民事安全部),把全国森林、矿山救护、地震、建筑物垮塌、水上救援、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品泄漏的处置等属于公共安全方面的应急救援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建立包括行动指挥、日常监督管理、专业救援、战勤保障等统一的、严密的管理和指挥体系,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全国消防救援工作的立法、规划、协调、指导和组织指挥全国性的消防及应急救援工作和国际救援。建立以消防现役部队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省(直辖市)仍设总队,市(地)设支队(下设大、中队)。并在全国分区域建立消防应急救援中心和应急救援机动支队,直属中央公共安全部门领导。
一是使全国有一个专门部门经常性地通盘考虑社会各种灾害的预防、预警和救援工作,使国家对这项工作有统一的规划和指挥,不至于发生政出多门、顾此失彼或互不相关、各自为政的现象。如法国民事安全部门对核、化学、森林、地铁等特殊火灾和事故有预防和救援的责任,但同时又有权利协调这些部门和其他有关方面共同做好这些灾害的预防和救援工作。
二是在防灾救灾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应能集中统一使用,又能考虑方方面面的需要,统筹安排。例如:法国为扑救森林火灾和其他紧急救援的需要,在全国统一建了20个直升机基地和一个扑救森林火灾的专用飞机基地,由法国民事安全总局直接指挥。全国建立的9个大区性的消防救援中心和4个急救行动支队,也能充分证明这一点。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重复投入或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的弊端。
三是公共安全部门从上到下,承担整个社会的防灾救灾工作,大到扑救森林火灾、地震、洪水灾害救援,小到对一个病人的救援,时时刻刻为社会大众排忧解难,在安定社会、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的消防救援队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威信日益提高,深受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爱戴。
如法国民安部队和其他军队一样参加国家阅兵式,群众每每会给予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美国“9•11”事件中,消防员的牺牲奉献为全社会所赞颂。
四是建立由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直接领导的公共安全体系,有利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作用的发挥。公共安全以属地管理为主,同时中央政府在宏观上调控,通过立法,对全国公共安全工作的主要方面,如公共安全部门及应急救援队伍的机构、编制、职能、经费、人事制度和业务工作方面的灾害救援,防火安全检查,城市消防应急规划及落实,建筑防火规范,各类防火标准的制定和落实,消防产品的研发和检测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可以作出具体详细的法律规定,使一些相互交叉的重大问题得到统一处理,把社会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常态化,并可以通过在全国建立的区域的消防救援中心和各省消防应急机构及时了解全国防灾预警及救灾情况,以便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和制定重大决策。可以通过这两层机构代表国家及时协调组织本区域内消防救援行动,中央的指挥中心又能协调指挥各大区域之间的消防救援行动。尤其是由国家建立的机动部队,一旦发生重大灾害,随时可以调集到任何一个地方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开展救援。
2.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全国从上到下的公共安全机构,既接受上一级业务部门指导,又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工作。并由公共安全(消防及应急救援)、警察、民政、环保、地震、农业、林业、机械装备、质监、安检、化工、医疗、卫生、教育、交通、铁道、电力、燃油燃气、通信等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安全委员会(安委会)亦可称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省、市领导负责,使公共安全工作真正摆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制定换届和例会制度,由公共安全部门的负责人召集或主持,研究处理各地发生的公共安全和消防抢险救援重大问题,提出修改法律的意见,定期不定期检查全国或本地区的安全情况,并提出意见。省、市、区(县)安委会还应当负责城市消防安全规划和重要建构筑物的消防审核。对城市规划和重要建筑审核有裁决权和监督落实权。各级安委会由政府各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消防及应急救援工作,才能真正形成联动机制。
3.实行现役部队为主其他队伍为补充的体制
一是大力加强现役消防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国际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以现役制消防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实践证明,现役消防应急救援部队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布点广泛、快速反应、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经过“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投入,其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可改革现役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实行不同于军队的义务兵役制和士官及警官相结合的体制,延长服役期限以保持相对稳定。两年义务兵服役期满后,志愿留队的经考核转为士官,然后逐级考核晋级,可以一直工作到45岁。警官服役年限上尉以下为45岁、少校48岁、中校52岁、上校55岁、大校58岁,少将以上为60岁以上,但都必须考核合格。参照发展中国家消防员和总人口比例,大幅提高我国现役消防应急救援部队编制员额,特别是落后贫困地区,政府无力建消防站的由国家投资建设并给予现役编制员额。参考军队有关条令条例,制定适合于消防应急救援部队的条令法规。狠抓部队军事化、正规化管理,努力实现“五统”(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四性”(从教育训练上培养部队的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不断提高战斗力水平,为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是国家给予地方职业制队员编制,基层可招收有技术专长和高学历的人员作为职业制队员,授予衔级(衔级标志与现役一样,但从颜色上进行区分),职业消防人员一般工作到52岁,文职和授衔的指挥人员可以工作到60岁,消防部队现役官兵干满年限,经考核合格可转为职业制,以解决现役官兵的后顾之忧,也可以保留业务骨干和人才。
三是在经济发达且人口素质较高的地区,可组建志愿者消防队伍。只要有志于消防事业,不计报酬,年龄18至35岁的公民符合消防员条件,即可入队。政府根据其工作或出警时间给予适当补贴,志愿消防队员的招收训练和日常管理由现役大队负责。
4.兴办学校或教育培训基地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应建立高中级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员、消防监督员、士官、社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及特种行业职工岗位消防安全资格、公民消防知识技能等的培训基地。实行消防及应急救援队员资格证制度。
5.扶持科研生产企业
高等院校和国家的主要生产企业要有科研部门,承担科研任务,部队(用户)需要什么,科研部门就研究什么,厂家就生产什么。科研、生产与部队(用户)紧密结合。建立生产、流通、使用中的消防产品的监督机制,确保消防产品质量,不断开发研制和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消防产品。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结束语
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其改革方向不仅要适合中国国情,也要充分吸收借鉴国际科学合理的经验和做法。要秉持科学精神,通过“客观的证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等的争议、实践的检验”等环节,找准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提出解决制约消防工作和应急救援体制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解决当前消防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中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讲形象不讲成本、各自为政、失衡无序、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和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出访考察情况汇编[M].北京:迈领国际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2008.
[2]汪青松.社会化消防体系建设的制度性保障:国际经验和启示[C].云南:消防改革与发展论坛,2009.
[3]晋胜国.我国应急管理:实践与创新研究[C].云南:消防改革与发展论坛,2009.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新解 篇7
由工程设计引发对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疑问。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民规》)、GB 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消规》)以上常用规范,均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但规范中有关消防应急照明条文的不同,引发我对于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的不同见解,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间的共鸣。
1 消防应急照明负荷等级分类及供电电源要求
1)在《高规》《建规》《民规》《消规》中对于民用建筑中各类负荷的划分类别、供电电源情况的要求等是基本等同的。
2)鉴于以上条件的相当,在《高规》《建规》《民规》《消规》中的一致性,我们即可认为以下讨论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是基于同一负荷等级类别上,具有实际意义。
2 消防应急照明应急电源分类
1)在《高规》《建规》《民规》中统一规定,可以作为应急电源的有:a.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b.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c.蓄电池。
2)在《消规》中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按形式分类如下: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应急电源只选用了集中或分散式蓄电池,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断:作为消防应急照明的应急电源只能选择蓄电池。
3 消防应急照明备用电源转换时间及要求的持续供电时间
1)《民规》3.3.4条根据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可分别选择下列应急电源:a.应急发电机组;b.专用馈电线路;c.应急电源装置(UPS或EPS)。相应条件如下:应急发电机组要求是供给能够快速自动启动,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15 s~30 s;专用馈电线路是供给要求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允许中断供电时间大于电源切换时间;不间断电源装置(UPS),供给连续供电或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设备;应急电源装置(EPS),供给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应急照明。《高规》《建规》《民规》中均引用此种做法。
2)消防应急照明备用电源转换时间见表1。
3)当采用2节1)条中的a.或b.:当该电源处于热备份状态时,其转换时间还取决于双电源转换机构———PC级的转换时间一般为100 ms,CB级一般为1 s~3 s,且一般快速自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自启动时间一般为10 s左右,不能完全满足表1的消防应急照明备用电源转换时间。
4)火灾应急照明最少持续供电时间见表2。
5)火灾应急照明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及最低照度见表3。
6)显而易见,结合表1~表3,只有采用蓄电池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才可以满足应急电源的转换时间,而采用2节1)中的任何一种消防应急备用电源均可满足消防应急照明持续供电的需求。
4 结语
1)根据《民规》13.9.2条中消防应急照明电源供给一二级负荷的相关规定,结合前文所述:当采用蓄电池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时,一二级消防应急照明的供电系统可以简化为如图1,图2所示。
2)具体系统示意见图1和图2。
3)以上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既满足了《高规》《建规》《民规》《消规》中各负荷等级供电要求,也满足了其备用电源转化时间、持续供电时间等的要求,与以上规范均不冲突,故建议在各规范中:a.将消防应急照明供电系统的备用电源重新归类叙述。b.将消防应急照明供电系统按图1和图2设计,望同行间商榷、再议。
摘要:通过对比国家规范,对消防应急照明负荷等级分类及供电电源要求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消防应急照明及应急电源的分类,并对备用电源的转换时间及要求的持续供电时间进行了详细论述,从而得出配电系统的简单实用做法。
关键词:负荷等级,供电电源,转换时间,应急照明
参考文献
[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GB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S].
大型储罐区消防应急管理研究 篇8
随着经济的发展, 石油的需求量必然会越来越多, 我国的石油产量也越来越多, 从而需要储备的石油量也必然增长,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石油及其产品的储存风险, 万一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问题, 势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有关部门统计, 仅在最近50年间, 在国内国外一共发生了此类事故达二百多起, 均造成了重大损失, 比如, 黄岛油库事故致使17人死亡, 所造成大经济损失至少有三千多万, 实在是令人震惊不已, 因此, 人们对储罐区的消防安全投入更多的关注。本篇论文着重介绍了大型石油储罐的设计、维护及其管理方面的一些应对举措, 以保证大型石油储罐的消防安全, 从而可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某一大型油库概况及其消防系统
2.1 该油库简介
该油库位于沿海地区, 与某大型石化公司相邻。该油库建设的10万平方米的地上钢质外浮顶原油储罐有50多座, 并由管子道和若干个输油码头连接在一起。罐区一组一组地布置开来, 并设计了合理防火间距, 该间距为0.4D。
2.2 该油库消防系统
根据有关要求和设计规范, 为维护油库储罐区的安全, 在储罐区内设立了好几种消防系统, 其中主要有:
消防给水系统。它应用的是一种独立的稳高压消防水系统。其恒压变速变频泵的压力为0.75兆帕。同时还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专用消防水罐, 共2座。并设有水泵2台, 稳压泵1台。
水喷淋冷却系统。把水喷淋消防冷却系统设置在罐壁周围。
泡沫灭火系统。应用平衡压力比例和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液体上喷射泡沫的灭火方式。
火灾监控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火灾监控是由智能消防监控和消防报警两大步骤组成, 主控室设有主控计算机, 消防站值班室设有监控客户机。它们分别检测由灌区油品蒸罐的浓度、罐内油品的温度而引起的油库事故的指标值, 而且加强了对油罐的防雷、防静电、防腐蚀等安全措施的研究。
3 大型石油储存设备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其具体体现
(1) 如果每个石油储罐的直径超过80米, 那么火灾产生的辐射就会显著增强。现如今在我国已经建成的石油应急储备库中, 单个储罐体积往往都集中于10万立方米左右, 储罐直径也超过80米。油罐敞开式燃烧事故一旦发生其所产生的辐射无疑将会严重影响周围油罐。据统计可知, 如果汽油的储油罐体积为2万立方米左右, 直径为40.5米左右, 整个储油罐面遇火燃烧的话, 此时就会较大的辐射热, 其辐射热为143300KW, 产生的危害距离远远超过17.44米, 这与《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大不相符, 油罐之间的最小防护距离应为0.4D。实际上, 大型石油储罐的最小值也远远超过该油罐的直径约一倍, 一旦油罐面发生燃烧, 其产生的辐射热将迅速增长, 并有可能对邻近的油罐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和破坏。
(2) 如果储罐的体积较大, 高度较高, 地基和罐壁承受的压力也大, 油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为实现石油便于装卸的目的, 库区往往建在沿海地区, 而沿海地区非常容易遭受各种复杂环境的影响。大型石油储罐的体积往往超过10万立方米, 罐壁和地基承受的压力都很大, 如果它再受到自然灾害 (海啸、地震等) 的影响, 储罐地基基础很有可能发生沉陷, 而且这种沉陷分布极不均匀。有时还会导致油罐破裂, 引起较大的油品的瞬时泄漏量。例如, 日本三菱石油水岛炼油厂出现了重大事故, 引发了储罐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陷, 进而使得罐底、罐壁一同受压而破裂, 油品瞬时大量流出, 并冲毁防火堤。实际上, 此类事故在我国也曾发生过。
(3) 油罐发生泄漏事故的重要原因是腐蚀, 虽然我们对油罐采取了一系列防腐措施, 但这只能治标, 不能治本。如果单个油罐体积增大, 油品储量较多, 腐蚀性的成分就会增多, 使油罐腐蚀的速度逐渐变大。有时某些反应还会放出大量的热, 使得油罐内部的温度升高火灾泄漏事故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随着周围温度的升高, 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进一步增加了放出的热, 如果某个部位聚积了大量的热, 其温度会明显升高, 火灾和爆炸的发生率会增加。
4 大型储罐消防安全的注意问题及其措施
结合工程实例, 我们分析了大型石油储罐火灾危险性和油库事故的类型、发生方位、原因等之后, 应对大型储罐管理运行过程中的下列问题予以注意:
(1) 加强管理力度, 避免由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油库火灾事故。据火灾统计可知, 由于对火管理不严格, 火灾的事实故发生率较大, 因此, 减少油库事故最有效的方法是, 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2) 要把牢设计关, 把油罐设计的先天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在大型油罐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按照设计规范去做。如果设计过程中有些规范要求不能满足实际工程情况, 可以借鉴国外相关设计规范, 比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规范中的要求。
(3) 加强移动消防设备的管理, 严格培训技术人员。不管固定消防设备安设的多么合理, 万一储罐发生爆炸, 固定消防设备免不了遭受毁坏的命运。此时, 需要安设强大的移动消防设备, 并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与管理。由于大型移动设备操作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为安全使用起见, 需要培训专职消防人员。
5 结束语
我国石油供需现状总体较好, 石油储备呈现大型化, 为此, 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型石油及其产品储罐应满足以下安全技术方面的技术措施:
储罐的容量越大, 在一定程度上, 储罐发生事故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要加强大型石油及其产品储罐的研制。
通过分析了400多例石油火灾事故, 发现主要事故类型为原有火灾事故。其中在油库的各个工作区中, 火灾发生率较高的区域为收发油作业区和储存区;火灾发生较多的部位是油罐;电气和明火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类事故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上述隐患加以检控, 并研究其发生的新规律, 进而做出科学决策。
加强设计、维护管理及人员培训的力度, 杜绝不必要的消防安全问题。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 从许多工程实践中, 我们对大型石油储罐的储存和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仔细研究。最近几十年来, 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大型石油储罐火灾情况的数据, 分析了此类事故的类型、发生地、原因及其趋势。在分析有关各方面的情况后, 我们可以对此作出科学的消防应急管理措施, 进而把大型石油储罐的设计、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以用于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
关键词:储罐,消防,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栋.大型石油罐区泄漏火灾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1]张栋.大型石油罐区泄漏火灾事故环境风险评价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2]范继义.油库千例事故分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2]范继义.油库千例事故分析[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3]辛言.2007-2008年中国石油原产量[J].国际石油经济, 2006[3]辛言.2007-2008年中国石油原产量[J].国际石油经济, 2006
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的应用 篇9
1.1 疏散用应急照明。
即当火灾发生后, 正常照明系统因故障或被控而熄灭,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中, 为使人们能安全进行疏散和引导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场所而装设的照明, 如疏散走道照明和应急照明等。
1.2 备用照明用应急照明。
即当正常照明熄灭后, 用以保证正常工作和活动继续进行的非正常工作照明。如:应急发电机房、消防监控中心等场所的照明 (监控中心的设备一般要用UPS供电) 。
1.3 安全照明。
即当正常照明熄灭后, 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的人或物的安全而设的照明, 如:手术室的应急照明。
2 应急照明按其供电方式又可分为分散供电方式和集中供电方式
2.1 目前, 在建筑物中大量使用的是自带电源的分散供电应急照明方式。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对布线没有特殊要求。但是这种照明方式随着建筑智能化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单个应急灯的价格较高, 对于整个工程的投资较大;电池数量太多造成故障高, 维护工作量太大;不能用计算机进行监控, 这与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是极不相符的;在用电池的电能时, 发光效率急剧下降等。由于以上缺点, 自带电源的应急照明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建筑智能化的要求。
但是, 以前和现在一些工程中还大量使用了这种自带电源的应急照明方式, 下面就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作一介绍:这种灯具主要有常用光源、应急光源、变压器、整流桥、继电器、蓄电池等器件组成, 采用两线制或三线制连接方式, 由于两线制和三线制的原理完全一样, 下面就三线制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一根为公用零线, 一根为火线A, 不通过开关直接由变压器变压后, 至继电器和整流桥, 并经整流桥整流后对蓄电池充电。另一根为火线B, 经开关连接至常用光源, 正常情况下, A线始终带电, B线的带电与开关的通断有关。当启动应急照明时, A、B线都将被切断, 这时由于A线被切断, 继电器失电, 继电器触点动作, 蓄电池由充电状态切换为供电状态, 正常光源熄灭, 应急光源投入使用。由于蓄电池供电一般不进行逆变转换, 所以, 一般正常情况下为交流供电照明方式, 应急情况下, 为直流供电照明方式。
2.2 下面就其集中供电应急照明方式及其优越性作一介绍。
集中供电方式的组成主要有充电设备、蓄电池组、逆变设备、控制设备以及与消防控制中心的连接部分。充电设备、蓄电池组一般可放在低压配电所内。逆变设备可以设在低压配电所内直接实现直流到交流的逆变, 也可以在每层设应急照明电源转换箱来实现直流到交流的逆变。控制设备实现供电的各种控制及切换。对于逆变部分可以采用SPWM正弦波脉宽调制方式来实现。对于每层设有应急照明电源转换箱的系统转换箱内的供电方式切换及应急照明灯具的监测信号可连到消防控制中心, 来实现自动切换及适时监测。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应急照明灯具的所有电线或电缆除满足正常供电要求外, 还必须是阻燃型线缆, 有条件可以是防火型。连接重要消防设备的回路 (如:消防水泵, 消防电梯, 防、排烟机) 采用双电源供电, 来自应急母线的回路必须采用防火型线缆。此外, 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回路数量, 来保证发生火灾时供电的可靠性。这种系统的供电时间可以通过调节蓄电池的数量来灵活实现。如果需要连续工作时, 可以配用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 在满足切换时间的条件下, 也可以直接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但在没有蓄电池作为备用, 只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供电时, 发电机必须在停电后15s内启动完成。
集中供电应急照明方式在进行供电的同时还可以对供电状态进行监控, 通过消防控制中心可以对所有的消防应急照明设备进行巡检, 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一目了然的显示在控制台上, 减少了灯具发生故障的几率。另外, 在火灾现场中, 为及时疏散人流, 需改变独立式自带电源型那种消极被动的方式, 提供主动、快速、准确的事故照明能正确引导疏散, 减少人员伤亡。现在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设置了成百上千盏应急照明灯, 如采用消防应急电源集中监控装置可集中管理照明灯具, 节约投资, 这也代表了今后大型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的发展方向。但这种系统必须保证应急时供电的可靠性。
3 无论是集中供电方式还是分散供电方式都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火灾疏散标志照明, 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并且连续供电时间不能少于20min, 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 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例如:电梯轿箱内、消火栓处、自动扶梯安全出口、台阶处、疏散走廊、室内通道、公共出口等。
暂时继续工作的备用照明, 照度不能少于正常照度的50%, 供电时间不能少于1h。例如: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危险场所、避难层等。
继续工作的备用照明, 照度要求正常, 供电时间要求连续。例如: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发电机室、蓄电池室、电话室、BAS中控室等。
此外, 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切断后, 其电源转换时间应满足:疏散照明≤15s, 备用照明≤15s (金融商业交易场所≤1.5s) , 安全照明≤0.5s。
在进行应急照明供电设计时, 设计人员都遵循“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有关应急照明供电设计的条款 (11.8、7.2、11.8.7.4、11.8.等) , 上述条款指出:应急照明应由两路电源供电在重要场所或供电条件不具备两个电源或两回线路时, 还应设置有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或用蓄电池组供电: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可接自本层 (本区) 配电盘的专用回路或防灾专用配电盘。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 片面强调套用上述条款, 不很妥当, 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针对采用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的供电方式谈一下看法, 供广大设计人员及有关规范制定者探讨。
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箱对应急照明进行供电, 而当今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产品都只有一路电源输入, 是无法识别电源的变化情况, 只要有外电加载, 总处于浮充电状态, 只有失去外电, 才会靠灯具内蓄电池放电自动点亮。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箱对应急照明进行供电, 目的是想提高其供电可靠性, 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另假设上述设计采用的是不通过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箱供电, 而是直接由正常照明电源供电或者还是通过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箱供电而不选用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 并将控制形式改为: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并与此同时使用, 那可能就不会发生上述事故了。
4 结论
应急照明灯自带蓄电池, 好比已经将微型发电机设于灯具内部了, 在外电失去的情况下自动放电工作, 而外部供电线路只起维持蓄电池内部能量的作用, 而在非常状况时几乎不起作用。因此在日常运行中, 定期检查应急照明灯的工作状况是必要的 (一般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产品都有状况指示灯功能) , 但强调其供电电源一定要来自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箱, 则是没有必要的。
在进行应急照明供电设计时, 可采取“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并与此同时使用”的这一形式, 并设有单独的控制开关及配电线路, 也没有必要将全部应急照明灯都选用带蓄电池的照明灯具。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建筑的舒适度、安全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城市智能建筑应运而生。近几年来, 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大面积商业公共建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作为建筑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是当正常照明被控或因故障熄灭时, 可以及时的为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需要而提供电源。
关键词:建筑,应急照明,建筑物,电源
参考文献
消防应急电源 篇10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日益繁重, 在处置各类重大灾害事故过程中, 由于灾害事故的突发性、连续性和毁灭性, 应急保障能力不足与复杂的现场需求之间矛盾凸显, 极大地增加了消防应急保障的难度。在各种高科技消防装备为消防部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提供了便捷高效手段的同时, 也对可靠稳定的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使用的燃油发电设备、手摇式发电设备等应急发电设备均存在不同的缺陷, 无法完全适用现场需要。为灾害事故现场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携性高的应急电源系统成为消防部队的当务之急。光伏技术和数字电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能源技术, 国内外目前使用的便携式光伏电源产品一是多为模拟技术, 无法实现电池组的数字化实时管理控制;二是重量大, 不便于携行;三是输入输出接口单一, 无法同时满足各类用电设备需求;四是输出功率相对固定, 不能满足不同功率设备用电需求;五是防水、防震、防尘性能差, 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差。研发一种重量轻、模块化、组装灵活、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便于携行、高效节能、多源输入、多路输出、远程管理的多功能大容量战场电源是解决现场应急电源保障的可行手段。
二、消防应急电源的主要性能需求
(1) 整体安全性防护设计, 使用操作环境温度范围:-40度~80度。防水级别:IP67以上, 防震级别:任意环境使用。重量15~20KG左右。满足EMC (电磁兼容) 环境。防尘, 防撞击。
(2) 可以多个主从机并联 (主从机仅为逻辑区分, 无物理区别) , 实现同相均流, 保证大容量电力供应。
(3) 通过北斗/GPS定位模块和3G/4G通讯模块实现对系统远程通讯和监控。
(4) 内嵌高可靠性大容量锂电池模块, 保证便携式多机并联消防应急数字电源能在恶劣条件下正常稳定和长时间工作。
(5) 内嵌可移动大功率LED探照灯, 保证在各种恶劣的野外环境下照明、射远和声光警示救援。
(6) 有AC交流充电、车载电池DC充电、太阳能和手摇发电多种能源输入模式, 保证各种环境下长时间持续供电。
(7) 统一电力供应的多电源输出模块, 保证各种消防设备的电源需求。
(8) 具有过充、过放、过流、短路保护系统和警示系统, 先进的的BMS电池管理系统, 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工作。
(9) 具有温度保护系统和可靠性热设计结构, 当温度达到85度以上, 系统自动停止供电, 当温度低于85度, 系统自动恢复供电。
(10) 友好的OLED界面显示模块, 工作温度为-40度~120度。
(11) 具有光伏电池扩展接口, 加快太阳能应急电源充电速度。
(12) 具有蓄能电池标准扩展接口, 灵活配置蓄能电池的容量, 减轻单兵负重;增加蓄能电池容量, 保证并机时提高电源功率, 满足大功率消防设备的电力和能源需求。
(13) 轻型化和灵活性结构设计, 既可以便携和拖动, 也可以背负, 提高消防单兵的灵活机动作战能力。
三、设计思路
(1) 总体结构:消防应急数字电源结构设计主要应分为: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出模块、电池组、综合管理模块、显示模块、箱体等六部分, 采用模块化箱式设计。通过综合管理模块ARM收集设备状态信息, 可在本地和远程对电池组进行数字化管理, 可通过LCD显示屏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 可通过AC交流、车载电池DC、太阳能和手摇发电等多种输入方式, 对电池组进行充电, 利用逆变器输出220V交流电、5V、12V直流电, 并利用AUX Power模块对设备进行开关控制。设计结构如下图1:
(2) 多机并联。利用1台主应急电源和N台从应急电源 (主、从电源仅为逻辑区分, 并无物理区别) 。通过并联控制总线和输出总线, 构成一个既能独立使用, 又能集中配置的多源输入、多负荷输出的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的大容量、多功能的数字网络电源系统。具体结构见图2。通过多机并联实现更大的输出功率与供电时长。
(3) 数字化平台。利用太阳能混合电源发电技术、无线远程通讯和监控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同相均流技术、BMS (电池管理系统) 等关键技术, 设计数字网络化应急电源管理系统, 可在本地与远程实现对电源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与调整。通过OLED现实模块查看电源实时状态, 并获取运行状态反馈。
(4) 模块化集成。便携式多机并联消防应急数字电源由AC交流充电模块、汽车车载电源充电模块、光伏电池模块、光伏电池的扩展接口模块、手摇发电机、蓄能电池的标准扩展接口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蓄能电池模块、逆变模块、OLED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多电压DC直流输出模块、北斗及GPS定位模块、3G/4G无线通讯模块、移动LED探照灯模块、交流电接口模块、辅助电源等构成的数字化再生能源电源。具体见图3。
四、结束语
便携式应急数字电源是光伏电源应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目前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利用数字电源技术, 实现光伏电源的轻型化、便携化、模块化可有效的扩展光伏电源的应用领域。不仅可应用于消防应急救援领域, 在户外探险、野外生存等诸多领域也可以得到广泛应用。此项技术的推广必将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战略。
参考文献
[1]熊绍珍《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探讨 篇11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面对当前灾害事故新特点,特别是在处置重大灾害事故跨区域联合作战中,消防应急通信指挥贯穿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始终,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尤为重要,它能够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和跨部门的信息、物资、调度和通信资源的科学调派。因此,如何为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层次清晰、调度有序的通信指挥网络,对部队能否成功处置灾害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各级应急通信指挥中心或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已经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以辽宁省消防总队为例,仅2014年1月至11月,扑救火灾34 688起,各类接警出动34 802起,出动车辆58 160辆,出动警力294 740人,抢救被困人员1 832人,疏散被困人员5 033人。要完成如此繁重的救援任务,离不开一套完整、灵活的通信系统和可靠的通信设备。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通信系统的建设,将社会联动救援力量统一编入联合救灾指挥体系下,为全社会参与灭火及救援工作提供快速、高效的指挥平台,是当前消防部队建设的迫切需求。
2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应急通信指挥体系未建立。当前消防应急通信组织指挥基本上是根据现行灭火救援指挥体系,以消防无线调度指挥三级组网的形式组织,没有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应急通信组织体系,日常现场通信和应急通信演练机制没有建立,缺乏社会综合应急通信联动机制,消防通信调度权限不够,很难协调和调动其他社会救援力量,而部队内部也存在类似问题,尤其是在大规模作战现场的通信保障机制不完善、通信组织混乱等问题。
(2)应急通信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一是应急通信系统抗灾能力弱。数字集群、3G图传、视频会议、卫星通信等科技成果已应用于实战,但仍存在通信指挥系统容灾抗灾能力弱的缺点,目前使用的通信线路全部依赖城市的通信基础设施,且限于建设成本的原因,缺乏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备份措施。二是现场应急通信保障难。目前,通信器材种类多,对客观环境要求高,遇到车辆无法通行的现场或是执行跨区域通信保障任务时,重型通信装备的运输就需大量人力支持,影响通信保障工作的开展。三是保障能力与上级要求不适应。过去以有线电话和无线通信保障为主,现在不仅需求语音调度上的畅通,还需要能够实时看到核心现场的情况,并获取现场音、视频数据,由于涉及环节多,出问题几率也较大。四是通信装备不适应的问题。救援时间长是自然灾害救援的特点,参战部队普遍出现设备电量耗尽的现象,因此通信设备包括其他用电装备必须配备大容量电池、备用电池和现场充电设备,保证设备持续、长时间的工作。
(3)应急通信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目前,应急通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配备数量少,技术力量不强,总、支队没有专门的通信保障队伍,通信岗位人员配备不到位,多数队伍只有士官和义务兵负责通信保障,基层大中队通信员多为兼职,更换频繁,甚至有新兵和合同制队员负责。通信业务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实际运用不符。长期以来,通信业务培训主要靠每年一次的业务理论知识和规章制度培训,在基层官兵日常学习训练中缺乏针对性指导,实际运用效果差,基层中队主要由通信员来负责通信器材的维护保养,由于通信知识的缺乏,不懂维护管理,经常影响执勤备战工作。
3加强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对策
(1)优先搭建政府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各级政府要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搭建综合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联通相关部门的指挥系统,整合数据资源。实行以政府为主体的应急指挥中心值班调度体系,采取“一键式”调派措施,按灾害事故的等级和类别第一时间调度相关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形成“以政府应急救援力量为主体、以专业救援力量为辅助、以其他公共部门力量为补充”的救援指挥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应急救援指挥层次和作用。
(2)优先建立本级应急通信反应机制及方案。应急通信是保障灭火救援作战指挥和宣传报道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各地要按照第一时间通信联络、持续通信保障的要求,与战训、宣传、指挥中心等部门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建立联勤联动协作机制,强化随警出动意识,在地震24h“白金”救援时间和12h“黄金”宣传报道时间,快速调集应急通信人员,将卫星电话、卫星图传等装备运送到救援一线,保障第一时间与媒体连线报道和上级指挥通信畅通。从葫芦岛兴城市古城建筑类火灾扑救和辽中地区跨区域、抚顺清原五省区地震应急通信拉动演练情况来看,各参战部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急通信导调和实战任务,检验了部队的应急通信战斗编成、第一时间通信联络、持续通信保障和临机处置“四个能力”,磨合了作战、通信、宣传协同工作机制,锻炼了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日常备战和“打赢”能力,为公安消防部队参与重大灾害事故救援积累了经验。另外,要制定应急通信年度训练大纲,编制应急通信装备实战化操法,修订跨区域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加强针对性通信装备和组网技术的研究论证,大力开展随机应急通信训练和演练。
(3)优先建立现场移动消防指挥中心。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中,移动指挥车的建立既能有效发挥当前配备装备的效能,又能够展现机动、快速、灵活的指挥特点。由于基层单位的需求各有不同,移动指挥车的建设方案也各不相同,要本着“实用性、可行性、先进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完成现场领导指挥车即移动的前线指挥作战室的配备,以适应复杂情况指挥战斗的要求。移动消防指挥中心应配备多种形式的通信设备,构建集成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的现场指挥通信系统。通过多种通信方式实现信息查询、灾情接收、定位导航、实时记录等功能。通过通信组网和视频管理设备,汇接各类电台、电话等语音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接发语音、图像资源,实现跨网络、跨体制下的音视频的管理、显示和传输上传。
(4)优先建立多渠道现场通信覆盖网络。在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处置中,特别是在特大灾害损毁地区基础通信、电力等设施,组建消防部队短波电台通信网和卫星电话通信网,可以在现场快速建立独立的、上下贯通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网,提升应急通信能力。短波通信是相对于卫星通信的另一类具有独特特点的远程通信手段,任何通信方式其抗灾容灾和自行通信能力与短波通信都是不可比的。它有永固的中继系统,即距离地面60~450km的电离层,具有不依赖任何基站和线路、光缆等基础设施,使用方便、受地形限制小、投资少,操作简便,灵活性高等特点;基于卫星通信系统来传输信息的通话器就是卫星电话。卫星电话的主要功能是填补现有通信(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终端无法覆盖的区域,为应急通信工作提供更为健全的服务。现有应急通信装备品种多,存放分散,适应地震等大型灾害的轻型化、小型化装备缺乏,不利于按照灾害类型快速调集到现场,不利于根据不同灾害特点建立有效的指挥通信网络。因此,要加强轻型化、小型化应急通信装备的研发,如单兵消防卫星背负站、小型无线转信台天线,小型移动供电设备等,便于快速响应、方便携行、有效组网的模块化应急通信装备体系。
(5)优先建设350 M集群通信网络。在执行处置突发事件、重特大火灾或大型安保任务中,参战人员和群众数量庞大,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350M集群通信系统具有接收效果好、保密性强等特点,其指挥调度效能高于移动通信终端。目前,各省市公安机关都建设了无线模拟集群通信系统,信号覆盖城区至少85%以上。消防部队充分利用当地公安350 M无线集群系统,购买符合技术要求的终端进行组频,并在系统中设置相应车载台和基地台建立消防无线调度指挥三级组网,根据公安部技术标准逐步向350 M数字集群过渡。
(6)优先建立图像信息传输通道。随着指挥视频、3G车载或单兵及微波单兵图像传输等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增添了对现场情况即时传输的手段和措施,使调度指挥人员更加直观地观看现场全景和局部细节图像,其中包括救援实施情况、比邻建筑及交通道路情况、救援内部状况及战斗力量的所在位置情况,更加有利于第一时间为各级指挥员科学指挥决策、把握并发现现场安全隐患提供参考,并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送一线做出战术和力量调整。在现有采集措施的基础上,今后要重点加强视频图像信息传输手段的拓展,进一步加强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特别是卫星通信指挥车、卫星便携站、卫星图像传输终端、卫星电话等装备的配备和使用。这些车辆装备在公共网络瘫痪的不利条件下,由于具有机动灵活,操作简便,不受天气、地理位置及公共信号限制等特点,能够随时将现场语音图像数据传送出去,为各级指挥人员提供高效、可靠、准确的现场信息。
(7)优先建设应急通信保障人才队伍。应急通信保障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重要工程,同时具有科技水准要求高、技术含量要求强等专业特点,各级必须要培养配备一批既懂消防又知通信的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定岗定位定责,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入伍招收源头上抓起,侧重有意对学习通信专业,了解掌握通信知识的人员的引进和招收,并结合消防通信特点进一步做好系统培训,最后要对通信岗位人才采取特殊措施和手段,最大力量和限度予以保留。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几支应急通信“拳头”力量,如结合卫星、短波、系统平台等技术装备训练周期长、综合素质要求高、需要长期经验积累的特点,成建制、模块化编成人员装备,开展针对性适应性训练,构建一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跨区域机动队伍,能快速投放到现场,建立畅通的指挥通信体系,保障通信、宣传任务圆满完成。
摘要:通过讨论消防应急通信在灭火及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今后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分析和阐述当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对策及措施进行讨论,在应急响应、现场指挥、装备配备、人才培养、作战编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消防,应急救援,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丰国炳.应急指挥技术研究与应用[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
[2]周炜,裴建国.消防通信[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军,王积鹏.武警信息化建设[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4]GB 50313-2013,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S].
[5]GB 50401-2007,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S].
[6]陈家强,郑玉海.消防灭火救援[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7]张昊,吕欣驰.论重特大灾害消防应急通信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2):132-136.
[8]王海涛,宋丽华.具有认知能力的应急通信系统构建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3):283-286.
【消防应急电源】推荐阅读:
消防应急系统11-19
消防应急平台12-12
应急消防演练01-02
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应急预案07-02
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消防演练脚本09-27
化工消防应急预案08-29
消防应急演习流程10-21
电梯消防应急预案06-15
乡镇消防应急预案07-01
消防疏散应急演练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