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

2024-08-06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通用10篇)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 篇1

“语文味”是新近出现的一个概念,使用频率颇高。在近期的各种教研活动或教学论文中,这个词经常被广大教师和专家所提及。有的时候,我们在评课的时候,常常会提及:这节课“语文味”很足,这是对一节好课的评价;这节课总觉得“语文味”淡了些,这是对一节课的商榷意见;语文课应该有一些语文的味道,这是对语文课的总体要求。用“语文味”作为衡量语文课优劣的一个标准,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呢?又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是不是课堂上的“言语训练”就是“语文味”唯一的`表现呢?今天,我想从这里入手,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1、“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

2、“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一种体验,这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力;

3、具有“语文味”的教学是渗透了教师的生命体验的教学;

4、“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

5、“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

6、“语文味”是文本、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7、“语文味”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8、“语文味”理论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我以为: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构成因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文本个性──语文味的散发原点

2.教学设计──语文味的实施路径

3.咀嚼词句──语文味的分子释放

4.教师言语──语文味的强力助剂

5.临时生成──语文味的游动点缀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 篇2

一、趣味从课堂教学开始时, 贯穿课堂始末

(一) 不要忽视课前对话与情景导入的作用。

虽然课堂的主体地位是学生, 但教师作为主导, 不要忘记自己“导”的责任。就像导演:策划、过渡、衔接、悬疑、导思……

课前谈话, 就像演讲的开始问候语。从第一句话的开始就把全场的眼、心吸引到老师这里。好的开始, 可以让学生从课间有趣的活动中更快转入学习状态, 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特别是借班上课, 课前有效谈话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如果说“课前谈话”是问候, 那么“情境导入”就是角色进入的开始。精心的设计情境导入, 可以从课题着手, 也可以从课文中的一段话或者课文的主题引入……学生身临其境、自主学习的程度, 与教师设计的情景的质量而成比例。

(二) 趣味体现在课堂活动中

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

低年级生字教学的多样化、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情感辅助, 都是学段学习的重难点, 设置的活动定要为教学服务。比如生字教学可以采用初读读准字音, 同桌互认, 带着拼音认一认, 去掉拼音认一认, 找个朋友认一认, 开个火车认一认, 换个环境认一认, 回到课文认一认等活动方法进行。这样有效的教学活动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效果服务, 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活跃课堂气氛。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文化味

教师的素养得经常培养。

看看大纲, 记记课标, 读读儿童心理学……一句话在老师嘴里就要具有情感性、鼓励性、煽动性。听过语文大师的课, 你会发现语言是具有魔力的, 显示中国汉字的魅力。“责任心”要求教师研究教材, 读懂大纲;“爱心”要求教师关注儿童成长的心理;“精心”要求教师用恰当的教法、恰当的教学具上好每一节课, 甚至课堂上恰当的说好每一句话, 这样的我们才能把语文变得有味儿!

三、读好书, 学会用文本

语文课文是要读的。

不要求你读的摇头晃脑, 但字音清晰是要有的;不要求你读的催人泪下, 但抑扬顿挫是要有的, 此外多多少少的感悟也是要有的。

教师学会用教材, 一篇课文只能是一个教学的工具。生字教学也好, 阅读教学也好, 都需要我们站在一个高度去看文本, 去利用好文本。

读好文本是最基本的要求, 目标的设置是用文本的关键, 教学手段 (甚至几篇文章用在这一篇课文中) 、多媒体的运用是用文本的途径。

四、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品味

所谓品味, 是指语文蕴藏的情感味道。听起来有彩头 (学生活动, 重难点突破方法) , 思起来有嚼头, 读起来有书味。

学生要求会品读, 无论优美句子还是写作方法, 要学会评析。教师不要求你能引经论典, 但与这篇文章相关的诗句、背景你要知道吧!品味文本的同时, 品味作者的心理状况, 品味生活……。

提到生活, 我们就会想到用语文。现在学生, 一本《我的笔记》就可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了, 这可能就是现在教育的悲哀。字词还需要自己结合句子, 结合生活理解吗?作文还需要亲身经历抒发情感吗?《我的笔记》上都有!

我在放“国庆”假的最后一天, 向我们高年级学生布置了《假日里》这样一篇习作, 要求注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注意动作、神情, 心理活动的描写。我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次练笔的好机会, 最好文章, 会在班上展示一周, 会在广播站广播。

所以, 语文不能少了生活的味道!

我们为语文不断学习, 我们为中国汉语而骄傲———我的语文教学观。

摘要: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单纯的体现汉语言的魅力是不够的。经过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 我认为“语文味”应该具有“五味”——趣味、文化味、文本味、品味、生活味。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语文味

当前,网络、现实评课中对语文课充斥着这样的评价:现在的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了。这可能有点绝对化,但却应该引起所有语文老师的关注与反思:这评价客观吗?回想自己的课堂,有多少学生喜欢呢?有多少学生能认认真真地听语文课呢?这与现在的评价——“语文课没有语文味”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

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如何使语文课更具“语文味”呢?

一、净化课堂。呼唤“语文味”回归

净化课堂就是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现在经常评论说现在的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而是政治课、德育课、审美教育课。而真正体现语文功能的教学则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语文教学还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不是揭露就是批判,缺少温馨、和谐,缺少学生的独特的原汁原味的理解。就像现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的中心内容是:“这篇课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真的是这样吗?仅仅就这些吗?

前几年,多媒体教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能用多媒体尽量用多媒体”,课堂上“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用立体的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的品味,以屏幕代替文字;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语文课堂变成舞台,形式主义的过度表演,完全使语文课“变味”。随着近几年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语文课堂要回归文本。这种情况,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

现在,语文课又陷入另一种误区——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医卜星相都可扯进去,一位老师在上丰子恺先生的《竹影》时,这位语文老师津津有味地用了大半节课来讲解素描、国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语文教师俨然是一位美术老师,语文课又成了美术课。

净化课堂,呼唤“语文味”的回归,势在必行。

二、细读文本,品味语言

“语文味”源于文本,源于课堂。文本是“语文味”的根本,课堂脱离文本,课堂就失去了依托,就如鱼游离于水。课堂的语文味,绝对不是看一遍两遍课文就可以品出来的,教师必须钻研文本。如果教师对文本就没有吃透,不了解作者、编者意图,课堂自然也不会产生“语文味”。语文课文,大多音韵和谐、情文并茂、语言精美。语文课堂上,值得反复体察、推敲、品味的语言点比比皆是,如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味、触其心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也必能充分享受到品之乐趣。

陈钟梁老先生给我们讲中国的语言文字讲到汉字自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时举了一个例子:教学片段一《中国石拱桥》

“边”,很简单的一个方位词,一次上课,我在黑板上画了赵州桥的外形,让学生评价。

师:我画的赵州桥好不好?

生:好!

师:美不美啊?

生:美!

师:但是对不对呢?它缺了几个小拱?(要求让同学把话讲清楚)缺在哪里呢?

生:各自两个小拱!

师:“在哪里呢?”

生:“两边”。

师:两边不对,两边到了大桥的外部,应当是“两肩”,“大桥两肩各有两个小拱”。茅以升作为一个桥梁学家,创造性地用了这个“肩”字。从此以后整个世界就出现了“肩拱”的专利,不能用“两边”。

以上例子涉及到字眼的范畴,字眼的变化应当最给予关注的是语文老师,因为是语文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怎样上出来的?语文味就是这样品出来的,“两边”与“两肩”的区别就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用得多么精确。语文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课堂教学落实在通过体味语言文字去体现语文味,这也就是文本细读品味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必须熟读、细读文本,我课堂才能成为有语文味的课堂。

正如朱熹所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

三、发扬民主。张扬个性

语文课堂是否有语文味,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课堂是不是民主的课堂。

关于民主教学的观念,魏光军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论述: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创设平等的、民主的氛围,保护学生探求的知识性。对学生在求知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重在帮助分析,弄清其出现的原因,和学生一道来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持保护的态度,学生才具有安全感,思维才可能敏捷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出创造的资质和潜能。

有民主的课堂,才可能有学生个性化的张扬;有了个性化的张扬,才可能有语文味的生成。所以,要促进语文味的生成,还要重视张扬学科个性、教师个性和学生的个性。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要紧紧围绕着语文学科的需要来展开。对于文本中存在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把它们作为拓展语文魅力的沃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丰富知识,品味到语文味,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这样,语文教学就不会“走味”,反而会有滋有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让他们在语文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扬民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同时要净化语文课堂,钻研文本,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让语文味回归课堂。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2009(12).

[2]马恩来.“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J].深圳教学研究,2011(4).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 篇4

一、扎实学字词,打好阅读基础。在准确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重点出示两组词语进行教学。第一组词语“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中有两个多音字“模”和“供”,侧重读音纠正。第二组词语“净角、脾气”则侧重于意思和字形的指导。通过多媒体画面、学生的说、演,充分做到了读、写结合,学生在老师不露痕迹的指导下透彻的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抓住关键点,潜心会文本 要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教师恰当的引导至关重要。抓住关键词语“三板一眼”引导学生理解白鹅吃饭的方法时,陈老师先引导学生读书找出“三板一眼”所指的内容,接着讲解“三板一眼”本来所指的意思,师生打节拍体会,然后再读文本,体会白鹅吃饭方法的有趣。这样深入浅出的处理学习词语,学生兴致高,记得牢。

三、朗读形式多,尽享语文味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 篇5

经常在一些语文教育杂志上看到专家们的精辟论道“语文课姓语,语文课堂呼唤语文味„„”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徜徉在这其间。究竟何谓“语文味”?依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的话来诠释:“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写什么”,“怎么写”。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读味”,“写味”,“品味”。

细读了关于 “语文味”的阐述,我又不由地对比起语文课堂中的两种形势。以往听语文课让人感觉课堂上多媒体画面的设计是精彩纷呈,老师频频预设启发,学生频频合作、讨论、读了又读,课堂气氛好不热闹。然而繁华散尽,学生在这浮躁的课堂上究竟学到了多少语文知识和方法?只要你有心关注一下他们平时的练习就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一旦落实到写时,冥思苦想却仍不知如何下手,或者一到下笔时别字连篇,所写内容或偏离重点,或文不从字不顺,可见其语文双基没能得到提高。另一种课堂情形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字词句品读进行扎扎实实地读、悟、再读;对文本空白处的补充训练不流于形式,注重实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反复呈现中加强对语言的记忆积累;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也予以技术的指导和时间的保证;对于写作方法的渗透、引导更是有的放矢,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后的练习也能游刃有余。不难看出这就是在声声“还我语文味”的呼唤下语文课堂发生着的变化吧!

那么我们怎样使课堂飘逸“语文味”呢?依照王崧舟老师指教,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所为:

一、营造氛围,凸显“读”位

若干年来老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因此语文课中要让 “读”贯穿教学整体,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它确实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当然“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品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范读、默读、大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我在教学《春笋》这一课时先请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中知道了什么?进而继续引导“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学生交流后,我借助图引述“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覆盖在他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在这感悟、体会、赏图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生个个热情洋溢,读后我评价“春笋的生命力真强大,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之后我又话锋一转“谁能超过老师?”学生通过互读,赛读的形式重温了课文,积累了语言,感知了春笋那顽强向上的精神,学习就变得水到渠成,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又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自然段时老师先范读,问:“小朋友你知道他现在想变成什么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请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自然段,互相读通顺这一部分,再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而后引导学生走进小荷塘,通过指名朗读,小组共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随着朗读地深入学生自然理解了书中的语言文字:荷叶就像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为小鱼遮挡了炎炎的烈日,让它在下面嬉戏,让雨点在这个宽大的绿色舞台上尽情歌唱,还引来蜻蜓在飞舞,青蛙在跳跃,这不仅使自己快乐,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快乐,难怪“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最后抓住发现学生脸上露出的甜甜笑容,鼓励他们再次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其间为之配上美妙的音乐,让课堂更富有诗意,富有韵味。

二、走进文本,凸显“品”味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味”就蕴藏在文本之中,会读书的人能读出文字本身的意思,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读出作者的爱与憎、悲与喜。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拨云去雾,体会作者巧妙含蓄的文字表达,就得凸显对文本的品味、感悟的指导,让“语文味”变得纯正浓郁而又深入人心。

如我校老师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自然段时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跟随蝴蝶融入山谷之中,引导学生紧紧抓“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这些动词来体会蝴蝶飞得轻盈快捷,乐此不疲;通过一系列填上合适的词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动词的准确、恰当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再通过对文中比喻句的解读、分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如学第三自然段时她先请学生自读,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然后围绕“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一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味,适当借助多彩的画面,让学生在反复品位文字与适时观赏、想象画面的过程中体会到黄蝶谷、彩蝶谷的壮观景象,感悟的过程中老师还进行了扎实训练:“你还记得哪些表示多种色彩的词语?”学生如数家珍地说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色色俱全、姹紫嫣红„„而后让学生回到文中再次感悟蝴蝶谷之美,孩子们对作者所表达情感的把握也就更到位了。这两个教学片段在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朗读等能力的同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精心解读,相信经常这般的引领,低年级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会逐渐得以提高。咬文嚼字,抓住细节,品味朗读,“语文味”就在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中,真是精妙!

三、吸收内化,凸显“写” 味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语文意识,少一些直白,多几分含蓄,巧妙使用曾经所学的语言文字,需要教师用足、用精文本这个载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凭借课堂这个主阵地,时时设计一些词、句训练,让学生收获点点滴滴的语言,词语也好,句子也好,都是丰厚的“财富”,拥有了这些“财富”并把他们存贮在自己的记忆宝库中,日后提起笔来才能做到文思如泉,妙笔生花,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语言的韵味——写味。如我在教学《会走路的树》一文时就结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小鹿和小鸟刚认识就相处得十分友好,真是“一见如故”;小鹿天天陪着小鸟,带他去了好多有趣的地方,他们真是“形影不离”;小鸟长大了,要飞向远方,但是他们都很舍不得离开对方,真是“依依不舍”;第二年,通过与小鹿的谈话,知道他们经常彼此挂念,真是“友谊深厚”啊„„伴随着文本的朗读、感悟,我给孩子们送出了一个个与文本紧密相连的好词,对孩子们的日后说、写能力可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了。

从词语到句段再到篇章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起着不小的作用,我们都需准确把握时机,把握训练内容,合理选择训练方式,尽可能的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如我在教学《会走路的树》第三自然段时,在充分体会了“小鸟与小树”之间的友好与快乐之后我利用文本中的空白安排了一个说话训练,“小鸟跟着小树来到(),看到()。”在学生没有一下子说到位时我又层层引导“小鸟跟着小树来到()的(),看到()的()。”旨在让学生利用脑中已有的佳词妙句把句子说具体,讲生动,一来再次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之情,感受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友谊,二来为课后完成文后的续写“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作好伏笔,让学生到时有所言,有所写。事实证明课后的续写练习学生完成效果较理想。可见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正确解读了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体会到了汉语文字的神奇魅力,知道了“生动具体”是怎么来的,并付诸实践详实地写出了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语文的“韵味”啊!

让语文课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 篇6

让语文课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

周云芝

在课堂中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教出思想,教出情感,教出智慧,教出对语言的敏感,教出对语文的钟情,这就是语文味。

一、充分展示教师素养,用心创设语文氛围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我们要让语文课堂散发她的“语文味”,我们必须“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自己的语言具有语文味。语文教师要追求艺术语言的境界: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快慢有间,停顿适当,张弛有度,具有语音美;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

二、充分展示文本特点,自然洋溢语文芳香

(一)让琅琅书声贯穿语文课堂

1.教师范读能引生入境。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第一件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人情人景动容,把视觉转换为听觉,让学生欣赏,使学生陶醉。实践证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对象或课文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文情感。

2.读对读通能帮助理解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的读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第九册《黄山奇松》课文时,为了、上学生感悟三种黄山松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三棵黄山松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根据教师的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3.有目标读能理解深刻。为了让“带着目标读课文”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1)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读课文,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渎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也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的`了。(2)在课堂上,带着任务渎,。如我教《诺贝尔》时,引导学生体会诺贝尔为民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一步,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请你边读边思考,画出文中有关语句并用一两个词归纳出来。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诺贝尔发明炸药分哪几个过程?哪个情节最打动你?为什么?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读心思,读出了语文味。

4.怀情而读能升华情感。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读,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灰椋鸟》时,学生在体会灰椋鸟归林后的热闹情景后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灰椋鸟欢快的心情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让人仿佛亲身来到了农场欣赏鸟儿归林后的欢快场面。有了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让品味凸显学生思维

1.品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可以捕捉到许多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就要品读文题,抓住了这一点就牵住了牛鼻子。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坐骑,彭德怀和这匹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结局如何呢?整个教学问题都可由文题而生。

2.品字词。“课文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要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跟它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

3.品语句。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品句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三)让随文写话浸润学生心田

1.模仿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例如,学生学完《我和祖父的园子》感受到了童年的萧红是那么自由快乐、调皮可爱,文中所写内容虽然看似零散,但都围绕“趣”字展开,可以让学生仿其写法,抓住一件事来表现自己天真调皮可爱的特点。

2.想象写。文学作品注重含蓄,书不尽,意无穷,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空白,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如《艾滋病小斗士》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想象写话的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艾滋病症状的资料,想象小恩科西会怎样与病魔作斗争,以此写一段话。学生在想象中,深切地体会到小恩科西的坚强乐观。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升华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教完《爱如茉莉》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诗歌的形式写一篇题为“爱是什么”的美文,适时展示,交流,欣赏。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虚无缥缈,只要教师在教之前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然后,引导学生将“读”“品”“写”有机结合起来,融于一体,就能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与美好的情操、作者深邃的思想。语言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应以语言教学为基本,不断丰厚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提高语文教育陶冶人文情怀的能力,让每一堂语文课弥漫着清香纯正的“语文味”!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 篇7

何谓“语文味”? “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 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 以共生互学 ( 互享) 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 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发现高效课堂的宗旨与程少堂先生的理念高度契合, 这更坚定了我们追寻实现高效课堂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决心。在实践中, 我们认为注重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情味、品味是使语文课堂呈现语文味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趣味”的激发与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 总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它, 而且会废寝忘食, 乐此不疲地探究它。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文本, 在导学案上下功夫。

在导学案内容编制上, 要呈现趣味性较强的内容, 吸引学生。如在设计《兰亭集序》导学案时, 我们介绍了古人“流觞曲水”的雅好; 在设计《赤壁赋》导学案时, 我们引入了苏轼传奇般的人生; 在设计《囚绿记》导学案时, 我们介绍了陆蠡与日本人的交锋; 在设计《沁园春·长沙》导学案时, 我们选编了毛泽东16岁时的诗作; 在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时, 我们搜集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轶事等等。这些内容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 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语文视野, 使我们的语文课有了趣味。

在展示课上, 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 让课堂形式有趣。对于展示学生的挑选, 我们可以不断更换形式, 以使我们的每节课都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 获得成功。除了常用的“毛遂自荐”式以外, 我们还有“巅峰对决”“一战到底”“点将台”等等。

二、注重“情味”的创设与熏染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点。古人有云: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 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就算是一些非情感性的文章, 其中也散布着很多的情感点, 因为作者写作时必定在其中浸透着自己的爱憎。因此, 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情感, 首推创设合适到位的情境。学生入情入境了, 情感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 多媒体声、光、影、图等融为一体往往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带来最直接、最强烈的刺激, 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情感。教师激情导语的渲染, 也很能调动学生。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采用其他手段, 如情感朗读、音乐渲染等等。善于“煽情”的教师或采用其中一种, 或几种互相糅合, 总能利用合适的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情感, 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情味。当然, “煽情”也特别要注意把握一个“度”, 语文教师的激情最好是一种内在的充满张力的激情, 是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 一味激情四射就有过火之嫌。

动情诵读、圈点批注式的静心默读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 也是使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导学案这一抓手, 设计有必要的诵读、默读成功展示环节, 促进学生阅读文本。展示课上, 对通过诵读才能更准确体会的课文, 如《离骚》《赤壁赋》《短歌行》《故都的秋》等, 我们采取不同形式的赛读, 以美读带动鉴赏。对需仔细品读方能领会妙处的作品,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小狗包弟》《包身工》等, 我们展示导学案上的阅读心得, 促进学生真正走入作品。

三、注重对“韵味”的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鉴赏作品, 首先需要细致揣摩文中的语言。“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强调语言感悟重点在品味涵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要注意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探究。这些关键词句往往直指文章主旨, 仔细品味, 读悟结合, 自然就能纲举目张, 辐射全文, 从而对文意取得更深的领会。

品味语言, “读”字当先。虽然语言品味可采用多种方式, 比如比较不同句式, 故意遗漏重点词语, 抓关键词理解, 甚至还有现场表演等都能使学生格外关注重点词句, 加深体会, 但是没有朗读的参与, 只一味地干“品”, 学生往往找不到语言的感觉, 文字的妙处并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下印迹。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语文课强调“读”占鳌头,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 加深语言体验, 既理解了语言又积淀了语感。特级教师于永正说: “读好了, 什么都在其中。”

品味语言, “写”字殿后。“学会表达”是学生必备素质之一。因此, 我们的语文课要呈现语文味, 当然离不开写了。设计导学案时我们刻意注重了写的训练。如在设计《荷塘月色》导学案时, 我们设计了精彩句子仿写; 设计《再别康桥》导学案时, 我们请同学用一副对联表达出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 设计《故都的秋》导学案时, 我们要学生借助文中意象写一首小令; 设计《鸿门宴》导学案时, 我们请同学们为项羽写一段铭文等等。

语文味,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8

【关键词】语文味 语文教学灵魂 缺失与回归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近年来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让人感觉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有时像思品课,光顾道德说教;有时像科学课,光顾着讲解知识了;有时像生活课,光顾着探究实践了……然而语文课毕竟姓“语”,语文教师在实践语文课堂时应该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上出“语文味”,因为“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何谓“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极具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语文课如欲开学生的“胃”口,一定要讲究“有味”,这种味就是指“语文味”。然而透视当前的一些教学行为:讨论的多了,读书的少了;媒体应用多了,学生品评少了;热闹空谈的多了,积累感悟的少了……让我们感慨万分的是,这样的课堂是语文课吗?基于此,笔者学习了有关“语文味”的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作一些阐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的成因剖析

首先,语文味的缺失,体现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以为新教材必须要有新教法,那些朗读背诵、品词赏句便不是新理念,于是痛快地抛弃许多传统的优秀语文教学法。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也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提出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把握起来就出现了偏失。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月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人文精神。但是有的老师却津津乐道地介绍了宇航知识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

其次,语文味的缺失,是由于教学目标不当。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目标不明确,必然会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想到哪讲到哪,许多内容却与教学要求和学生语文需要无关。另外,教学目标的错位,也会使得操作走进误区。如《竹影》,有的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比较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于是引入大量图片进行比较,结果就把语文课上成了艺术鉴赏课。

第三,语文味的缺失,也由于教学设计不当。比如凸显情节,语言架空;拓展过度 ,本末倒置;媒体泛滥,书声稀少……

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回归的探索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学方式,管中窥豹的失真之举,“非语文”元素过多的充斥着语文课堂,都迫切呼唤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回归。那么如何打造有“语文味”的课堂呢?

一、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凸显语文味

不知语文课为何物的迷惘,源于不知如何设定其教学内容,其内容的设定最关键的就是制定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这是成功构建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目标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只有在课前就已制定了准确的目标,那么教什么才会心中有数,怎么教才会心中有路。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该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是可检测的而不是不着边际的,目标定位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可是现实中我们有许多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走过场的,实际教学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不挂钩,目标是目标,上课是上课,风马牛不相及。还有一些教学目标,其设计过于空洞和抽象,教学中无法操作,课堂信马由缰的现象也就比比皆是。对此笔者就有切身的感受,试举一例:

教《醉翁亭记》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2、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3、能理解文中出现的对仗句式。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5、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结果几堂课下来,自己也不知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究竟如何,心中一团糨糊,这是因为笔者制定的教学目标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例如“引导”“让”;那些行为主体是学生的,所用词语又不准确,例如“领会”“感受”;第5点的教学目标更像思想品德课,再说一二节课就想让学生在受挫折时,积极对待人生,这有点不可能。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去上语文课,语文课就串味了。是故,可以做如下修改,以更好体现语文味:1、看注释后,能解释文中的几个难词(辄、暝、觥、翼然、翳等)。2、反复阅读课文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也”“而”的作用。3、能独立找出文眼,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4、学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喜欢本文语言的理由(至少两条)。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据此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

总之,“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便无法进行,上课成了开无轨电车,成了放羊。”(黄玉峰语)只有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才不会导致教学的主观随意,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味,才能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二)恰当把握教学内容,彰显语文味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上,“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鉴于语文课程肩负着的任务,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既要教母语,又要教文学,而“语言教育的教学形态通常有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文学教育的主要教学形态是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李海林語)。笔者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觉得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实用文体教学及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是一个扼杀语文味的瓶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怎样冲破这个瓶颈。

1、综合性学习蕴涵的语文味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基于“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大语文观”。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找到对于“语文”这个关键词的解读。那就是“培养学生做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概念中“语文”一词的内涵,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终极目标,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味”之所在。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因此,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中,不忘积累语言这个根本,才能使语文不变“味”;不忘品味语言,才能使语文韵味十足。

案例一:《漫游语文世界》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的汇报很精彩,刚才大家分析了店主取店名的目的,广告语、宣传标语的效应,接下来我们能否从语言品味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一番‘专业化’的审视呢?比如我很喜欢那则宣传标语‘退一步心顺路宽都平安,抢半步车挤人怒招祸端’,因为它运用了语文上对偶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显得工整严谨,而且意思一目了然,对比鲜明,让司机深刻体会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违法抢道的危害性。”

生1:我认为“饰全饰美”这个店名取得好,因为这个店名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马上让我们想到成语“十全十美”,觉得很熟悉,而且这是个女孩饰品店,寓意店内的饰品又齐全又漂亮,我觉得很有创意。

学生2:我喜欢“药材好,药才好”这则商业广告,乍一听不知所云,再一看不禁只夸妙,材料当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这句话要这样读“药材好,药才好”(加点字读重音),而且后一句“药”后面要稍作停顿。

学生3:我喜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保平安请慢行”这句宣传标语,它其实和“上有老,下有小,出了车祸不得了”,“爸爸,您开慢点,我和妈妈等你回来”这两句的创意是一样的,都是从亲情的角度劝戒司机要开车慢行,注意安全,但这句标语成功地改用了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文字简明,押韵上口,而且语气委婉,体贴入微,富有人情味。

洪镇涛语:“语言是语文的载体,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 这次综合性学习并没有简单满足于材料的获得,而是从材料中教会学生领悟到语文的存在,抓住了语文的根本。

2、實用文教学内容中蕴涵的语文味

实用文是相对于文学文体而言的,凡是文学文体以外的文章都称为实用文。它包括说明文、科普文、传记、报告、评论、杂文等。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文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以科技类说明文而言,往往会肢解为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杂文、评论而言,往往讲述观点,材料和论证方法。教学时把这些名词单独从文本中抽取出来,像卖猪肉一样大卸八块,原来胖乎乎、肥嘟嘟、憨态可掬的猪就变成了一堆七零八落的杂碎,我们教的吃力不讨好,学生也学得吃力不讨巧。实用文成了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实用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语文味?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主张语文课堂教学要讲出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文体美。我们觉得,实用文也同样凸显“三美”,仅举一例,以示说明。

案例二:《苏州园林》教学片段

师: 请同学们精读第五段,进行有味地欣赏,谈谈自己欣赏到得一点之美。比如(投影):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修辞之美,说明方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顺序之美,情感之美。

生1:我谈一词之美,“俯仰生姿”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突出了“画意”; “珠光宝气”写出了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美。

生2:我认为这段话的修辞很美:“寂寞”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也暗示了游客在不同时节游览苏州园林不会感到单调。

生3:我觉得文章结构很美,文段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先总说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然后一次分说了栽种和修剪,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生4:我谈谈说明方法之美:“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采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生5:表达方式之美:运用了说明、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一幅图画之美。

生6:我认为还有说明顺序之美:运用了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生7:情感之美:本段着重写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赞美了园林设计者们和匠师们精巧的构思和坚定的追求。

实用文教学,容易将文体的知识,语言的品味,情感的体验三者切块分割,也容易用生吞活剥的方式将文体的知识强塞进学生的大脑。本案例用“谈谈自己欣赏到得一点之美”这一主问题,巧妙灵活地“品析词语,把握结构、掌握说明方法,体会情感” 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语文味”同样能在实用文教学中轻舞飞扬。

3、文学作品教学内容中蕴涵的语文味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来实现,和一般的语言习得不同,文学素养的生成和提高,往往需要教,“文学教学的宗旨在于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点燃学生对于文学的热情,培养学生鉴赏文字的能力(朱光潜语)。”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为作品动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而读者要想进入文学世界,就要用自己的情来开启文学的门。动情的方法有很多,如引生入境法、铺垫渲染法、多媒体陪衬法等等,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在教学《乡愁》时,笔者如此朗诵引入:“一湾天然的海峡,一道人造的鸿沟,三十多年来锁住了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脚步,却锁不住海外游子怀恋母亲的心,和他们驾着云彩飞来望乡的歌声,在那多众的思乡之歌里,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这段诗意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诗歌的意境里去了。

(2)教学生体验,回归语文的本色

能够体验,这是文学阅读的基础,文学作品的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教”来让学生“能够体验”,并且体验得真切、深刻。所以文学作品教学重要的不是探询作家的意图,而是去体验作品中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文学批评家葛红兵说过:“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睁开文学的眼睛,让学生在看似平凡的不经意处,发现语言的魅力。请看

案例三:《杨修之死》教学片段

师:读小说要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本意,刚才同学们分析杨修恃才放旷,那么杨修之才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边读边批注点划。

生:杨修教曹植把阻拦他出城的士兵都给杀了,可表现杨修之才。

师:嗯,说得好,教师觉得有一点你做得非常好,你与教师有眼睛的交流。刚才这个问题我们再从字里行间去找。

生:“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师:字、词。

生:“竟斩之可也。”

师:好,怎么读?

生:“竟斩之可也。”(生读得斩钉截铁)

师:你读得斩钉截铁,确实表现出了杨修之才,我想这样读。(师范读本句,读得轻松自在)行吗?

生:可以,而且更能表现修的才能出众。

师:哦,为什么?

生:因为读得轻松自在,就表现出在杨修看来,这根本不算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从而说明他才能真得很高。

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就要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目标,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语文课堂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的韵味,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来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这一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让学生去感悟,很好地实践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总之,“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这应该是许多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美境界。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6月

2、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10月

3、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范文模版) 篇9

——部编教材培训心得

烟花三月,再下扬州。走进千课万人的会场,享受了一场盛大的精神大餐,了解了部编教材的特点,感受到母语教育在两岸三地结出的硕果。

短暂的三天,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在此次活动中,聆听了“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如何用好‘部编本’教材”的报告,使我对“部编教材”的特点、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新增内容的用意等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作为诗意语文倡导者王崧舟老师对“基础教育与阅读阶层”的报告中让我深深的震撼,原来一篇教过多次的一年级《秋天》一文,竟然藏着如此之多的语文元素:题目的读法,轻声、儿化、变调、节律、重音、意动、意象、标点、比较等包罗万象。两岸三地同课异构的《古对今》课堂,让我耳目一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三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了相同的教学理念,让我真正明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真谛。从青年教师冯春燕《操场上》和许嫣娜老师《怎么都快乐》的教学中,我感受到拥有一颗童心是享受快乐课堂的源泉。从郭学平校长、何捷老师和作家雪野的写作课,我明白了想象力是儿童写作的源泉。从欧义赐老师和张林华老师的口语交际课上,我感受到为儿童创设适宜的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课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赵志祥老师的《古诗两首》和年逾古稀的贾志敏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就是要教给孩子们“扎扎实实学语文,踏踏实实学做人”的理念。另外专家的点评又给我们在课堂与研讨中搭建了桥梁,让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在这次的培训中令我深深折服、挥之不去的就是贾老师的课堂,赵志祥老师的古诗和薛瑞萍老师的经典诵读,让我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堂就应该具有语文味,上出语文味。

什么叫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那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因此语文课堂要体现语文味,就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就是多读多说多写。语文教学就应当把读、说、写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也是积累和运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就“读”而言。首先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一直读到正确流利,自知大意;然后围绕精彩内容理解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最后品味、鉴赏的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喜欢上语文并能熟读成诵。这一点在这次的千课万人课堂上感受最深,每位教师都采用形式多样的读代替了繁琐的讲解,真正体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理念。特别是赵志祥老师的古诗教学,摈弃了繁琐的分析,通过自读、看图读、有节奏地读、挑战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读,读中玩、玩中学。快乐轻松的将两首古诗《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读法、节奏、诗意等有机融合,并将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传递给学生,激起了学生读诗学诗的兴趣。真正让人感受到他“语文很好玩”的课堂。

第二,就“说”而言。不是师生的问答,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独自进行言语活动时使用的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话。然而我们却发现一个怪异的现象:小孩两三岁左右学说话,六七岁入学,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能够顺利地用口语交流。不论是和成年人还是和同伴对话,都可以运用自如,而且常语出惊人,妙语连珠。无怪丰子恺说“儿童语言是对境心自定,逢人语自新”。幼年时,仅在生活环境中,小孩的口语表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奠定了基础,决定了发展方向。最根本、最基础、最具个性化特征的口语面貌,在童年已经形成。但进入小学后开始系统地学习说话、写作,孩子们却是张嘴说不了话,说话时忸怩作态,甚至词不达意。小孩失去了童言的本色,失去了言说的勇气,无法体验言语表达的趣味。其实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试图通过日积月累式的“讲”与“练”中,用太多规范的要求而代替了儿童言语无理而妙的发展特质。“训练”中的格式化表达,无异于封堵想象空间,捆绑触角,出现了“邯郸学步”的尴尬局面。因而,我们的口语交际课重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孩子们感受到表达的乐趣,恢复儿童本真的语言。这一点在此次千课万人课堂上张林华老师的《请你帮个忙》和欧义赐老师的《敲门声响起》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第三,就“写”而言。就是把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用笔记录下来,也就是“我手写我心”。写作需从内心深处唤醒惊异与渴望,这才是写作持续发展的可贵力量。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让孩子一开始就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心存推诿。对童言稚语进行成人化的评价,字数不够,语言不规范等,让孩子一直困囿于“语法规则”时,就已经逐渐丧失发现的本能、表达的本能,自觉增长认识的本能。我们用教学将小孩带到语言尸体的解剖台,观摩冰冷的字符尸体解剖过程,就为了掌握语言构造的机械原理,膜拜僵尸规则。在一次次的解剖中扼杀了孩子表达的欲望,让孩子变得谨慎、慌张、虚伪,失去了儿童语言的本色。这一点在何捷老师《读绘本故事,尝试表达快乐》一课和“长辫子”老师郭学平《月亮晚上做什么》的教学中,随性自然,奇思妙想的表达呈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富有童趣的语言。

短暂的三天匆忙而又充实,这次千课万人的活动让我明白名师之所以为名师的原因:他们深入地钻研教材,对教材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同时又能以儿童独特的视角出发进行传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个性得以张扬,享受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让我们丢弃师者脑中所谓的标准答案,随孩子灵动的思绪而变,让孩子们体会课堂的乐趣,将语文上出趣味,上出本真,上出语文的情怀!

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部编教材学习心得

让语文味更浓 篇10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通过学习窦桂梅老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探讨在多媒体的辅助下,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地品味语言,激发情感,帮助学生获取审美快感;从而在语言中构建精神,在精神的构建中发展语言,这样,在信息化教学中牢牢抓住语文本色,涵养更浓厚的语文味。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 语言 精神构建 语文味

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评优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感受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字语言的内涵。尤其是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接受能力都有其自身的阶段性特点,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就有必要值得关注。

但,不无担忧地看到:不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充斥着各种场合的公开课、评优课,也殃及日常的语文教学。那些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不仅挤掉了孩子们本已捉襟见肘的读书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感官轰炸,一再干扰了他们尚未健全的形象思维。于是教室里本该飘荡的朗朗读书声日渐稀薄;他们亟待拓展的思维空间渐趋狭窄,他们才刚起步的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多媒体的富有动感的演示中浅辄而止„„为了追求所谓的媒体展示的视觉效果,而使言语的欣赏、积累、运用,情感的体验、揣摩、感悟等本色的“语文学习”退出了语文课堂的舞台,这岂不是与“语文味”渐行渐远了吗?

本文通过学习窦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第九册)教学实录,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探讨如何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力求为信息化进程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

一、把握语言,互动交流

窦老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中,较之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次、时长 和内容,她更多的是在和孩子们交流,以温婉精致的口头语言、饱含情感的肢体语言与孩子交流。

课始,她引导孩子们观看课本上和幻灯上圆明园废墟图片,激发孩子们表述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毁灭”二字,这样通过互动交流很快带领孩子们进入角色。课上的她始终微微蹙眉,饱含着激情,她那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一抬手一投足,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她以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调整课堂上时而明丽

自豪、时而沉痛激愤的氛围。圆明园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孩子们感悟、想象,在其脑海里再现它昔日辉煌的景观是教学难点,她信手点击幻灯,于是,孩子们信步来到了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中,欣赏了玲珑剔透的奇珍异宝,饱览了诗情画意的山乡田园,从而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拥有了具体的可触可感的实质印象,获得了“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感受。讲到侵略者对圆明园的劫掠、毁灭时,她在幻灯上演示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那熊熊燃烧的冲天烈焰,那沉郁悲愤的旁白,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把孩们子对侵略者的愤恨引发到了空前的高度。

自始至终,她都特别注重用粉笔板书,她除了把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的词语集中在一块,还别出心裁地抄写了“有„„有„„”、“有„„有„„”、“不仅有„„还有„„”、“上自„„下至„„”,而不是把它们事先作到幻灯上去,为的是和孩子们一起体验美的毁灭带给人心灵的创痛:只有“有”,才能体会“没有”的痛苦;同时,以此为切入点,抓住关键词语,引发孩子们充分讨论,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课文的标题明明是“圆明园的毁灭”,而文中大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毁灭?接下来,她进一步牵引着孩子们把澎湃在心头的体验外化、喷涌出恰如其分的言辞:“不可估量的损失!”“耻辱!”“心中永远的恨!”“愤怒!”“惋惜!”“落后就要挨打!”

课堂上,她时而舞动着手臂,时而蹲下身子,时而把手拢在嘴边,时而俯身倾听孩子的交流„„她就这样自然大方、挥洒自如地全情投入课堂,她用语言和动作辅之以幻灯中切实可感的图片,唤起孩子们的联想和想象,移步换景,一次次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新的情境之中,体味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在这样的课堂中,已然没有了教师学生之别,没有了课本幻灯之分,没有了教与被教,有的是融为一体的心灵互通、情感碰撞。

二、把握情感,激情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可以让孩子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一篇课文如果不读通读透,而忙着去操作电脑,带领孩子看画面,听音乐,课堂上没有了琅琅书声,也便没有了语文味儿,孩子的语感也就没了,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叶老曾说过,“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张定远先生也认为"要教出语文味儿,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决不只读一遍,两遍。

《圆明园的毁灭》全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都充盈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实录中,窦老师就特别注重以情激读,以读激情。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初读课文后,她用幻灯出示了圆明园昔日的胜景图片,然后引导孩子们以自然、从容的语气,舒缓、清朗的语调,娓娓读来,读出孩子们发自肺腑的欣赏、赞美和自豪来,这样,通过观图品读,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中。末尾一个自然段,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讲述的是侵略者的劫掠和毁灭圆明园的滔天罪行,她引领孩子们把“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一个一个区分朗读,那一字一顿地低回,挥洒的是师生感同身受的巨大痛苦和惋惜,倾泻的是历史的强烈悲愤和仇恨。

有许多时候,文本的内容是有限的,多媒体课件正好发挥补充作用。课文最后,窦老师用幻灯出示了两个曾经参与抢劫的法国军官的文字记录以及法国作家雨果的话,作为对最后一段内容的补充,孩子们争相朗读,从读后的讨论中,从几个孩子颤抖的发音里,都分明感受到他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奇迹的毁灭的痛惜达到了极致,森林般的手臂举起来了,群情激奋,整个课堂完全沉浸在悲愤惋惜的氤氲之中了。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无疑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外在的体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内里则表现为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吉春亚语)。无论选用何种教学方式与手段,都要紧紧抓住这个出发点,都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这个目标的达成。

窦老师出示幻灯,不管是在互动交流中,还是在朗读中,(其实,很多时候二者是交融一体的),都是引导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应用中,捕捉文本里丰富的精神养分,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语言是精神构建的土壤,只有当精神的构建扎根在丰厚的语言土壤,才能使精神在学生生命中发芽、开花。同时,学生正在是被情感浸润时,窦老师的课堂才一次次地焕发出如痴如醉的人文情境,学生入境入情,语言表达流畅、丰富。那是因为,有了精神支持的语言才是有骨有架有血有肉的语言。由此观之,是精神催化了语言,净化了语言,提炼了语言,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不由想起梁羽生武侠小说里的武功高手,在路边随手拾起一段树枝甚至一截伞柄,亦能克敌制胜——只因他们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课堂教学中,选择什么样媒体、取用哪些资源、采用何种方式,已然不难,只要心中有剑——语文味。

参考文献

①青巧、黄春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②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③吉春亚《“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

准 深 广

——谈阅读教学中电教的作用

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能把文字通过形、声、色化为具体可感、可触的形象,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文本信息,深入体验和感悟作品传递的情感;同时,它也能通过整合资料来设计、创设情境,有助于课堂训练和拓展,提高学习兴趣。

一、准确理解,入境入情 古诗词的语态、语境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诗词作者的心境和诗词抒写的意境,更需要学生去领悟、去意会,教师即使滔滔不绝地讲解和启发,学生们仍然难以进入角色。多媒体教学则能以色彩鲜明的图案、逼真鲜活的形态、极具冲击力的音响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直观、活灵活现地地把诗词内容展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联想,牵引他们进入诗词所描写的情与境之中。

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我把精心收集的夏天田园的月色、乡村夜景图片和鸟惊、蝉鸣、蛙躁的音效有机地组合,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进入大自然,领悟到月明风清的恬静之美以及乡村田园的勃勃生机,他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和作者一样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乐趣。

很多现代文的教学中,像《桂林山水》、《草原》、《七月的天山》等,电教都能以其直观展示色彩、形态、音效的优势,立即带给学生美的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他们进入文本情境之中。

二、深度挖掘,升华情感

当学生真正内化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对文本予以 适当深度的挖掘,在“悟”的基础上进行“读”、“写”、“说”等语文活动,使得原有内容有所发展,原有信息量更加丰富,让学生获得更多情感体验。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除了展示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河流污染的资料图片外,还精选了几幅海洋石油污染的图片,接下来,学生们在口头表达训练项目中的表现非常活跃:“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等词语几乎是脱口而出。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后半部分时,在多媒体课件上引用了参与过、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对劫掠现场的描述、法国作家雨果的描述、反映圆明园毁灭的纪录片视频资料,当学生观看过这些资料后,窦桂梅老师要求学生把观看的感受和体会重新送回课文中的重点语段有感情地朗读,与前面相比较,学生们的朗读感情更加充沛,掷地有声、义愤填膺的斥责,表达了他们满腔的悲愤和深深的惋惜,接下来,窦桂梅老师让学生为课本中的插图题字、题词,或写话,写下自己的感受,于是,“耻辱”、“噩梦”等字眼呼之而出,“落后就要挨打”等感悟油然而生,就这样,通过对文本的挖掘,语文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认知得以提升。

三、广闻博见,开阔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时要在充分利用“文本”的基础上,大力 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

在小学阶段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主题凝聚,横向比较,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开阔视野。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了古诗词外,语文课本每单元的内容都集中于一个专题,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电教横向比较和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汉江小学 李治荣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学讲普通话的工具,但汉语拼音的教学相对抽象和枯燥,教师如果不为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是极为不利的。而电教媒体作为一种知识信息的载体,进入语文课堂,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现代化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尝试着用电教媒体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更轻松地学习掌握汉语拼音。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电教媒体以其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静互换的独特功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一开始学拼音时,我便演示CAI课件:一个小姑娘从左边走出来,一边向小朋友挥手,一边说:“嘿,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拼音姐姐,从今天开始,我就要跟你们在一起了。我的用处可大啦,能帮你们识字、读书、学说普通话。你们愿意跟我做知心朋友吗?”这时,在坐的小朋友既好奇又激动,异口同声地说:“愿意!”接着,拼音姐姐便教小朋友念儿歌:“拼音字母真是好,读书识字离不了,帮助讲好普通话,我们快快掌握牢。”学生则饶有兴趣地跟着念。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便调动起来了。

又如,在教学复韵母“OU”时,出示CAI课件,伴随着乐曲声,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在这蓝色的海面上,一群白色的海殴在自由自在的翱翔,还不时地发出动听的叫声。学生们都高兴地叫起来:“大海,大海!”“海鸥,海鸥!”画面一出现,小朋友便吸引住了,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时,我便抓住时机导入新课:“是啊,一群白色的海殴在蔚蓝的海面上飞得多自在呀!今天我们要学的复韵母“OU”的读音和海鸥的“鸥”的音是一样的。”

导入新课是一门艺术,其方法多种多样,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通过声音和画面图像的渲染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一种乐学的氛围,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很重要的。

二、运用电教媒体,化难为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学习汉语拼音,牢固掌握其声、韵、调和拼音方法,是学习汉语的关键的奠基工程。而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通过感性示范才能给学生以明晰的印象。因此,在拼音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声、韵母时,教师便可把录音反复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多次反复听

录音后,跟着录音模仿声母、韵母的发音。然而,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及部位则是学生学习拼音的难点,一年级学生较难掌握。这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投影来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当教师把声母、韵母的发音口形图投影到银幕后,学生可以从投影中清楚地看到每个声母、韵母发音时舌、齿、辱、鼻、喉、及声带的正确位置。尤其是鼻音、边音、平舌音、翅舌音发音时口腔中各器官的位置,可以从投影上看得一清二楚。比如在教学声母“1”时,教师首先把声母“1”的录音多次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反复听录音后跟着录音模仿“1”的发音。然后利用投影中的口形示意图,老师边用教鞭引导学生看清发音的部位,边讲解发音的方法:“1”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发音方法是舌尖顶住上齿龈,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这一点和“n”的发音不同。(前一节课已学了n的发音方法)。”接着,便演示CAI课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发音方法,我便把口形示意图设置成动画效果)。口形示意图中的舌尖便顶住了上齿龈,同时发“1”的音。发音时,声带颤动便用弧线表示,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便用红色箭头线条来表示。学生尔后也跟着发“1”的音。这样,用录音引路,用投影辩形,再用CAI课件声像并举,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声母、韵母发音时正确的方法,从而把声母、韵母读得既正确又清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教媒体能把抽象的概念变成有形有声的感性材料,化虚为实,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记忆,使我们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增添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三、运用电教媒体,强化训练

拼音是一种技能,仅仅教给学生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大量训练,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而刚入学的儿童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教师如果进行单调重复的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处于分散状态。因此,在进行拼音练习时,我们运用电教媒体,采用多种练习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掌握汉语拼音,效果甚佳。

比如,利用录音来进行分解音节的练习。我们把已学过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不同的音节,利用录音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说出每个音节的声、韵、调各是什么。

我还从方正奥思的图符库里调出许多小朋友既熟悉又喜爱的图片制成课件。在每幅图下都设置了一括号,先让学生分别说出图上有些什么,然后我点按鼠标,出现这些图的音节(音节不按图的顺序排列)。最后我便让小朋友用鼠标把音节拖拉到相应的图片下的括号里。如果选对了,电脑博士会说:“你真棒,请跟我读„„”如果选错了,电脑博士便说:“选错了,继续选”,而且所选音节也会从括号里掉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在操作时,人机交互,介面友好,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当学生用鼠标进行正确选择搭配后,画面又配以响亮生动的鼓励语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又再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调动和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获取了大量信息,促进学生掌握的知识产生了正迁移。

总之,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合理选择、科学运用电教媒体,收到了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可比拟的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了汉语拼音教学效率。

上一篇:广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下一篇:演讲稿:以创新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