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精选11篇)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1
山西臭冷杉自然保护区位于繁峙县境内, 地理坐标东经113°19′00″~113°37′30″, 北纬39°02′04″~39°13′01″, 辖区为五台山林区伯强林场宫黄沟、正沟、大黄沟营林区, 宽滩林场二茄兰、大东沟、禅堂营林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臭冷杉、裂唇虎舌兰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1 保护区概况及价值
1.1 保护区功能定位及结构权属
2002 年, 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山西臭冷杉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3 849.7hm2, 其中林业用地1 198.35 万hm2, 非林业用地5 974.4hm2。林业用地中, 有林地7 309hm2, 林分蓄积762 851m3, 森林覆盖率30.65%。在非林业用地中, 耕地3 159.4hm2, 河流湿地203.9hm2, 其他用地2 611hm2。
1.2 保护类型
主要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臭冷杉、裂唇虎舌兰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
1.3 保护价值
1) 保护区是五台山植被类型的典型代表区域, 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向温带草原地带过渡的生态交错区 (即五台山北坡) , 区内的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对于保护五台山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遗产极为重要。保护区植被不仅是五台山植被的典型代表, 也是山西省植被类型较为特殊的区域之一。
2) 保护区是滹沱河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保护区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 对保护和维持滹沱河一级支流———羊眼河和峨河的水量和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繁峙县、代县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较高, 对于均化洪水、涵养水源和防止羊眼河、峨河流域水土流失以及滹沱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具有重要作用。
3) 保护区是山西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 属于温带和暖温带生态交错区, 生态环境特殊, 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臭冷杉、裂唇虎舌兰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
1.4 生态价值
1.4.1 自然性
保护区山大沟深, 森林群落类型多样, 植被群落垂直分布明显, 华北落叶松、青杄、白杄、臭冷杉是主要建群种, 核心区域的青杄、白杄、臭冷杉林基本没有遭受过人为破坏的痕迹。
1.4.2 多样性
资源调查表明, 保护区内有植物1 144 种, 隶属于185 科641 属。有野生动物27 目59 科211 种。有30 个主要植被群落,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1.4.3 特殊性
臭冷杉是我国分布的最南界, 裂唇虎舌兰是山西惟一的分布区, 又地处世界文化遗产———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边缘, 地理位置特殊, 保护价值巨大。
1.5 社会功能定位与评价
社会发展功能, 建立山西臭冷杉自然保护区, 对于维护世界文化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五台山的生态安全, 防止和减轻区域自然灾害, 协调流域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保护区功能区划
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 个功能区。 (1) 核心区:人为活动较少, 位于二茄兰沟、大东沟、禅堂沟一带, 面积8 300.90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34.81%。其中林地4 246.50hm2, 活立木蓄积493 510m3。 (2) 缓冲区:面积3 887.30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16.30%, 其中有林地1 095.60hm2, 活立木蓄积142 103m3。 (3) 实验区:面积11 661.50hm2, 占保护区面积48.90%, 其中有林地1 966.90hm2, 活立木蓄积127 238m3。
3 保护区自然资源
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有植物1 144 种, 隶属于185 科641 属。最突出的是30 个优势植物群落, 构成了山西臭冷杉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 (1) 在被子植物中, 20 种以上的科有16 科, 其中菊科136 种, 禾本科89 种, 豆科84 种, 蔷薇科78 种, 毛茛科48 种, 百合科38 种, 唇形科40 种, 十字花科33种, 莎草科30 种, 伞形科28 种, 玄参科26 种, 杨柳科26 种, 石竹科25 种, 蓼科25 种, 藜科23 种, 虎耳草科22 种。 (2) 分布的中国特有种有7 种, 分别是五台益母草、五台蒲公英、虎榛子、独根草、蚂蚱腿子、长花雀麦等。 (3) 珍稀濒危植物有臭冷杉、野大豆、裂唇虎舌兰、黄芪、蒙古黄芪、刺五加、孔唇兰、山西异蕊芥等。其中山西省重点保护植物臭冷杉是我国分布的最南界, 裂唇虎舌兰是山西惟一分布区, 在山西乃至华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
4 保护区主要动植物资源概况
4.1 植物资源
寒温性针叶林有:华北落叶松林、云杉林、青杄林、白杄林。温性针叶林有:油松林、侧柏林。针阔叶混交林有: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有: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和油松、山杨、白桦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有: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青杨林、刺槐林。落叶阔叶灌丛有:金 (银) 露梅灌丛、沙棘灌丛、土庄绣线菊灌丛、三裂绣线菊灌丛、虎榛子灌丛、六道木灌丛、荆条灌丛、灌草丛、白羊草灌丛, 沙棘、白羊草草丛, 三裂绣线菊。草丛有:山蒿草丛、铁杆蒿草丛、委陵菜为主的杂类草草丛。
4.2 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动物27 目59 科211 种, 其中鸟类14 目36 科162 种;兽类6 目14 科31 种;两栖类1 目3 科5 种;爬行类3 目6 科13 种。
属于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7 种, 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珍禽黑鹳、金雕;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鸟狂、普通鸟狂、毛脚鸟狂、草原雕、乌雕、鹊鹞、猎隼、游隼、燕隼、红脚隼、红隼等。
5 今后管理措施和发展保护目标
5.1 管理措施
5.1.1 严格保护区域
核心区禁止任何外单位和个人进入, 原则上禁止在核心区内搞基础设施建设。因科研需要进入核心区的, 要事先提出申请, 经批准以后方可在核心区从事限定活动。缓冲区内一般只允许从事科学研究及调查观测活动。因该保护区地形复杂, 有必要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制高点建立防火微波监控塔。
5.1.2 一般保护区域
一般保护区即实验区, 可以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生态旅游等工作。
5.2 发展目标
5.2.1 自然生态及主要保护对象状态目标
核心区、缓冲区以维持天然更新和自然生长为目标, 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实验区通过人工促进更新方式, 逐步扩大有林地面积;扩大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范围, 促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5.2.2 人类活动干扰控制目标
强化管理手段, 使受保护的物种得到严格保护, 减轻人类活动对保护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5.2.3 管护设施完善目标
提升保护能力, 构建适应该保护区需要的保护体系, 最大限度地保持保护区独特的生态系统;提升科研监测、科学实验能力, 积极开展多学科研究, 为保护区发展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基础设施, 满足保护区保护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
5.2.4 社区工作目标
强化宣教能力, 使社区群众、外来人员积极参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合理利用资源, 促进社区居民收入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2
(2004年6月11日,粤林〔2004〕86号印发)
第一条为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步伐,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2000〕1号文(《转发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决议的通知》)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0〕107号文(《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议案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有关要求,规范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资金使用,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和省批准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和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的管理。
第三条申报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可行性报告、建设项目选址、布局、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相关图纸、工程规模、质量、工期、投资概算等;
(二)市、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书面意见(含财政部门配套资金的预算计划);
(三)自然保护区成立的批文、范围、确权证明等材料。
第四条自然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列入议案范围的已建和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其中:省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办公楼、实验室、标本室、宣教中心、区内道路交通网、交通工具、通信、界桩、标牌等建设;市县级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室内设施、护林站、了望哨等的建设。
第五条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相应的财务制度建帐,独立核算。严格按规定标准列支,规范核算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挤占、截留、滞留、挪用、违规抵扣建设资金。
第六条省级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由省林业局统一编制,结省财政厅审核后下达。
第七条建设项目和省级补助资金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须报省林业、财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项目计划及建设的内容、规模、标准、地点。
第八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自然特色,注重文化品位。建筑装修力求节约,使用绿色、无污染材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选址和主要建筑物的设计图纸须经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核准。
第九条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应当依法实行招投标制度。
第十条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办理报建手续、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单位方可进场,严格按经批准的图纸施工。
第十一条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实行项目监理制度。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全程监管,确保质量。第十二条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竣工后,经自验达到竣工验收条件的,应当按要求编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报请项目审批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工程价款结算制度,按规范的工程价款结算程序支付资金。工程建设期间,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再清算。
第十四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按规定将基本建设工程的会计报表及有关信息资料及时、准确、完整上报省林业局。
第十五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加强财会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保持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十六条自然保护区的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对建设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帮助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督促整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及主管部门的检查。
第十七条对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按照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省林业局解释。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3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营林发展;关系
1.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的空气污染持续严重,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所以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发展就是国家的发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快速就是国家发展快速,当前,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就是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自然保护区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地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国家来说,建设和规划自然保护区是十分重要的,如今,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消失,更严重的是,许多动物都已灭绝,这对于我国甚至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十分可惜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有关自然保护的规划与建设,而建设和规划自然保护区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的难点与关键问题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最重要的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相继产生,如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水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还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加入了五位一体中,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人了新的境界。所以,当下对于规划和建设自然保護区建设不仅设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对和谐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构建并且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是我们当前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问题,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研究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研究课题。
2.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总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具有相互发展,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点:
2.1各级林业要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发展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抓住国家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良好机遇,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和大熊猫资源调查成果,把亟待保护的重点物种和关键区域尽快依法划建成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00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6.8%左右,使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和95%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以及9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资源得到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8%左右,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管理体系,使所有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并使85%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资源得到恢复和增长。
2.2营林部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发展规划
为了实现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目标,各省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情况,抓紧编制本地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
2.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区,应重点划建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和完整生态系统的大型自然保护区;中、东部地区,应重点划建中、小型自然保护区或建设相互联系的自然保护区群和生境廊道;沿海地区应重点划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区;集体林区、人口稠密地区,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把有重要价值的珍稀物种栖息地、风景林、水源林等,划建为自然保护小区和保护点。
2.4科学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以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利条件,将周边保护价值较高、生态状况较好区域划入保护区;多种形式发展自然保护区。发展自然保护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吸收各方面资金,在经济发达、集体林比重大的区域,在统一规划和国家政策指导下,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保护点,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
2.5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资源
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区法规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自然保护区立法工作。同时,组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起草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通过保护区所在地人大或政府颁布实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跨行政区域整合的自然保护区要尽快完成这项工作,做到“一区一法”。
2.6依法管理自然保护区资源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依法履行其对森林、林木、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职能和对湿地的协调、保护管理职能,并将自然保护区资源作为重点严格管理。
2.7科学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管死,缓冲区管严,实验区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对主要保护对象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对保护区实验区的资源开展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利用活动,促进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较快,在人们享受经济增长给予我们带来方便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于环境的保护,这导致许多动植物不适应环境的改变,大量死亡,有的甚至是惨遭灭绝,更不能原谅的是,许多商人为了挣钱,非法猎捕或捕杀大量稀有动物,有的非法砍伐大量树木,让动物无家可去,这些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今,只有构建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才能让动物们生活的更加美好,人类与动植物的相处才会更加和谐。总之,我们要积极将自然保护区建设持续下去,传承下去,让自然保护区建设铭记于我们心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虽然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有许多的矛盾,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矛盾会被解决,让构建自然保护区建设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让自然保护区建设真真正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4
1 我国及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概况
我国自1956年建立了第一批自然保护区, 截至2006年底, 全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发展到2 395个, 面积达15 154万公顷, 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5.16%, 已超过世界约12%的平均水平。其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65处, 总面积为9 169.7万公顷, 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6%。
黑龙江省自1958年建立“丰林”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 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认识自然保护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截至2004年底,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427.78万公顷, 2006年珍宝岛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极村、盘中、多布库尔、岭峰、大沾河、友好湿地、朗乡原麝、乌裕尔河、乌马河紫貂、穆棱红豆杉等10多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截至目前, 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15个、54个, 全省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增加了96万多公顷。有关部门还组织人力编制了《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十一五”建设规划》和《黑龙江省生态功能保护区“十一五”建设规划》。由此可以看出建设和管理好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发挥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 涉及到多个学科, 而且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些都给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人才短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对我国5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才状况的分析, 目前近70%的人员为大专以下学历 (见图1) , 而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大部分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定位还是基于上个世纪末的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等方面。例如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等均培养了大量的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专门人才, 但由于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所限, 这部分人员大部分承担着国家科研任务, 在实际的工作中偏重于科研而轻于管理, 结合前文人才状况分析就造成了一种两头重、中间轻的特殊局面, 有了大量的高层次科研方面人才, 还有大量无法科学地进行新时期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层次偏低的具体的工作人员, 唯独缺少中间环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如果增加高学历人才则浪费国家人力资源和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如果增加层次过低的人员, 又无法适应当前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断层, 严重制约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解决这种局面的最好途径就是培养既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又不必掌握过多的纯理论知识, 造成人力浪费和用工成本增加的专门技术人才, 这就给我们高职层次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我们培养的这部分人才应该是一种纯技术型的人才, 是科研理论人才和不具备自然保护区专业知识的人员之间断层的有力补充, 既提升了人员的整体素质, 又不造成人才的浪费。
2 以高职教学为依托, 培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型人才
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方面急需弥补本科院校及中专以上层次中间的断层部分, 也就是应用技术型人才。既掌握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专业知识, 又有别于现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科研型。如何进行这一层次的人才培养, 如何组织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自2005年起, 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 对高职层次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2.1 探索订单模式、密切结合自然保护区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密切联系国内各大自然保护区, 同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工作, 以自然保护区实际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 打破已有的分章节的理论教学模式, 将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结合自然保护区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 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的所有实际工作任务整合为若干个实训项目, 基于工作过程的组织教学。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自然保护区实际工作需要用什么, 就讲授什么, 涉及不到的纯理论一律少讲或不讲, 以保护区资源调查人员, 保护区资源管理人员、保护区巡护员、野生动植物保护员、植物引种繁育工和观赏动物饲养工等岗位为主脉, 带动环境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旅游、野生动物保护、保护区资源调查等辅助岗位。
2.2 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来进行教学的组织实施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设置课程。结合实际工作场景, 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工作岗位涉及到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渗透, 以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来组织教学, 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涉及的所有内容根据就业岗位的具体实际操作能力设置为不同的情景任务, 用工作项目来代替教材中的章节, 教材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全部在工作过程中渗透, 试举一例:针对于保护区资源调查这一工作岗位, 设定若干项目, 如单木测定项目即为针对保护区资源调查这一具体工作岗位而设定的项目之一, 在讲解保护区资源调查技术中胸径、树高的测定方法等内容时, 采用第一学时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铺垫, 第二学时直接到实训基地内进行单木测定,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实际的树木下组织教学, 学生边测定、边学习,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用到测高器了, 就讲解测高器的使用, 发现出现结疤的树木, 就讲解胸径测定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然后老师进行当场演示、讲解, 解决问题。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边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由过去的老师课堂强行灌输, 改变为学生主动提问学习, 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同时以组为单位来实际完成工作任务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3 将课堂搬到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很多问题也来源于实践, 需要在实践中解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是一个天然的科研和实习基地。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知识后, 将其余的所有教学任务安排在自然保护区进行顶岗实习。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区核心能力“日常管理、野生动植物调查与监测、社区发展”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使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之前, 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
在顶岗实习期间, 由自然保护区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训练, 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2.4 以自然保护区用工标准为课程考核标准
打破以往的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的模式, 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考核为主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老师转变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 以企业人员的角度, 企业用工的标准来考核学生, 学生考核的过程就是企业招聘的过程, 实行全程化考核, 对学生平时学习中对每一个实践工作岗位任务项目参与状况、完成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另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也列为考核内容。总之, 一切从自然保护区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角度出发来进行学生的综合考核。
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虽然改进了一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 但总体感觉实训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 同时主讲教师实践经验也是该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 在未来的工作中, 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 完善自身的理论及实际水平, 尤其是完善自然保护区工作经历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以上为对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摸索的一点初步研究, 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为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一些基础, 以更好地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及高职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洪军, 朱井丽, 宫芳.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定位定向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 :95-96.
[2]徐基良, 宋维明.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8, (4) :13-15.
[3]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学当前应该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11) :102-105.
[4]马建章.自然保护区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2.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5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中科院、海洋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效果,现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
二○○九年八月十三日
主题词:环保 自然保护区 规范化 导则 函
附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
(试
行)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制订本导则。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参照执行。
一、目标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明确,资源本底清楚,管护设施完备,管理队伍专业,管理制度健全,规划科学合理,社区协调发展,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成效显著。
二、规范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符合本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建设内容和规模应与自然保护区的类型、面积大小、保护对象特征以及管理目标相适应,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不得盲目求大、求全、求高档。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同当地的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并体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区内的供电等线路应尽量地下铺设。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设施设备,不得重复建设。管护、科研、宣教、办公设施尽可能集中建设,并兼顾各项功能。
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动物救护站(中心、点)、珍稀植物繁育场圃、涉及地质遗迹保护的建设项目以及开展生态恢复工程的,应进行科学论证。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保护区应在办公用房、保护管理站(点)、界碑界桩、宣传牌等位置尽可能使用自然保护区区徽。
(二)管护设施建设
1、保护管理站(点)
自然保护区应设立保护管理站(点)。
保护管理站(点)数量及其管理范围应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控制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到达保护区内主要人为活动区域。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的分布状况确定。
保护管理站(点)应当建立在居民点、人为活动频繁地区及人员和车(船)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或其他要塞处。
单个保护管理站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300m2,配备办公、消防、野外调查、日常巡护、执法、通讯、交通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设备。
在进出保护区的重要路口和要塞处可设立保护管理点(哨卡、检查站等),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80m2。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考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2、界碑界桩
自然保护区应在人为活动频繁地区以及主要道路相交处、转向点设置界碑界桩,充分发挥指示、警告、宣传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完善的边界范围及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界桩、界碑。具体制作按照《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执行。
自然保护区及不同功能区的四周边界上必须树立界桩,标明“核心区界”、“缓冲区界”和“保护区界”。
水域应通过在地图、海图、航道图等标注,条件成熟的可在边界设立浮标或永久性标志。
3、交通设施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路网、码头等必要的交通设施,能够满足保护区巡护、防火、监测和日常管理的需要。不得以管护为名铺设旅游道路,破坏生态环境。
路网包括干道、便道和巡护步道。干道用于连结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或地方交通干线,路面等级应满足晴雨通车要求。便道用于连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保护管理站(点)、瞭望塔(台)、监测点和居民点等,标准应达到通车或人员便利通行要求。自然保护区还可根据巡护需要,依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作为巡护步道。
海洋和内陆水域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立码头。
4、巡护执法设备
自然保护区应配备必要的巡护、执法、取证设备,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执法装备等。
巡护和执法设备应能够满足巡护、执法和应急反应的需要。
5、防火设施设备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瞭望塔(台)、防火道和防火隔离带,配备灭火设备,以满足预防和及时扑灭火灾的需要。
在自然保护区内制高点及易发生火灾地区,应设置瞭望塔(台),瞭望半径应覆盖高火险地区,数量能够满足防火需要。
瞭望塔内应配备瞭望、监控、报警和通讯设备。
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或草原植被较多、人为活动频繁、火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宜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灾蔓延。
6、野生生物保护设施
因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生态廊道、动物通道、人工洞穴、巢箱、人工鱼礁等设施,配备动物救护、病虫害检疫防治等设备。
(三)科研监测设施建设
1、科研中心(站)
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与监测基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建科研中心(站)。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应尽量与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开展。
科研中心(站)建筑面积以100-500m2为宜,可包括实验室、科技资料室,并配备各种调查、试验、科研辅助设备。
2、定位监测站(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置定位监测站(点),以监测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群、生态环境及自然遗迹的动态变化。
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资源、环境等定位监测站(点)的布设,应根据监测、研究的对象、目的及其技术要求选址,应与保护管理站(点)的选址统筹安排。
定位监测站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配备相应的定位观测设备。
3、固定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
自然保护区必须建设适当数量的固定样地、固定样线或站位断面,配备相应的野外调查设备及动物监控设备,满足保护区常规监测的需要。
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应根据主要保护对象调查和监测的需要设置。
(四)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1、宣教场馆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参观人数、宣教需要建立宣教场馆,满足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要求。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5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中心,建筑面积以500-2000m2为宜。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1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馆,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
其他自然保护区可在管理局内设置宣教室,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
宣教场馆可设置陈列展览室、多媒体放映室、图书资料室等,并配备宣教、通风、除湿、防火防盗等设施设备。
2、宣传牌
自然保护区应在道路出入口、居民点等人为活动频繁处,或根据管理需要,设立宣传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注意事项,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名称、范围、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意义、保护要求等内容。
(五)办公及附属设施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适当的办公及附属设施,满足开展办公、管理等需要。
保护区的办公用房应按照便于保护和管理及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将建设地点选择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中心城镇。
办公用房应尽量与科研和宣教设施集中建设,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
办公用房的建设规模,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编制定员确定。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不大于18m2(不含会议室等共用设施)。
办公用房的附属设施,应尽量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设施。
三、规范化管理
(一)行政管理
1、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尽可能由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内部科室设置应满足各项工作需要,可设保护科、科研科、宣教科、社区科、办公室、管理站等,并有明确的职能和责任。
2、管理人员
保护区人员数量能够满足保护和管理需要,可以聘用临时用工人员开展管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分为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含科研、监测、宣教培训)、直接管护人员和其他。其中,行政管理人员一般不超过20%;技术人员(具有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业务相适应的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他人员不能超过20%。
自然保护区至少20%的人员从事资源管护工作,长期驻守保护管理站,每个保护管理站至少配备2人;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科研监测工作,对保护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资源等背景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宣教培训及社区共管工作,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
3、专业培训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高度重视培训和学习,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管理机构主要领导应有自然保护区相关的专业背景。
自然保护区所有工作人员及季节性临时工在上岗前均需进行培训。
所有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技术培训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正式人员每4年至少轮流接受外部培训一次,管理局中层以上领导每2年至少外部培训一次。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政策、动植物知识、资源管护、执法检查、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项目建设、资源开发管理、社区共管、3S技术、电脑应用和装备设备使用等。
4、内部规章制度
自然保护区应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人事聘用、财务、宣教、培训、巡护、监察执法、社区共管、信息管理制度等。
5、档案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建立资源管护、监察执法、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项目建设、培训学习、资源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记录制度,形成完整的人事、科研、宣教、培训、资源管护、监察执法、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等系列档案。
档案管理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并尽量实现数字化。
(二)规划和计划
1、规划
自然保护区至少每十年编制一次总体规划,科学分析目前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阶段性规划目标和任务。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2、计划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区总体规划及目前保护区面临的紧迫问题,制订年度工作计划。
保护区每年应根据当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总结报告,评估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经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边界划定与土地权属
1、边界划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在批准建立后的一年时间内,完成边界勘定和功能区划工作。
自然保护区应具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功能区划图、土地利用结构图、海域使用现状图等图件。
保护区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限范围。
2、土地权属
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应明确清晰,没有纠纷。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尽可能拥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或水域使用权。
未取得土地或水域使用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与使用权人签有协议,规定土地或水域使用方向以及有利于保护的生产方式。
(四)资源管护
1、日常巡护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巡护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日常巡护工作。
日常巡护范围应该覆盖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人为频繁活动区域。
日常巡护以定期巡护为主,可根据管理要求、交通条件、地形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巡护周期。
巡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资源察看的同时,还应结合科研监测、执法、防火等工作开展巡护。
日常巡护工作应建立巡护责任制和巡护报告制度,巡护人员每次巡护结束应填写巡护情况记录或日志,保护管理站每月应填写巡护月报,保护区管理机构每年应填写巡护年报。
保护区每年将巡护年报及监测结果上报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
2、执法检查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参观考察等活动进行执法检查。
保护区应对出入保护区的人员及其携带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动植物材料、标本、活体、制品等)实施检查,防止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非法破坏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配合或建立公安、海监、渔政机构,及时处理违法案件。
3、外来入侵物种控制
自然保护区应重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
(1)定期开展外来物种调查;
(2)制定并实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方案及监控方案;
(3)生态恢复时引入的物种应采用本地物种;
(4)加强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宣传教育。
(五)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管理
严禁在自然保护区从事采矿、采石、采砂、烧窑、冶炼、拌洒毒药等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活动,禁止非法开垦、围填海等改变保护区自然属性的开发活动;禁止捕捞以及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乱采滥挖药材等掠夺性的自然资源开发活动。
自然保护区内不得违法违规开展建设项目。
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在环评审批之前,应当征求环境保护部的意见。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有权并且应当参与涉及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因保护和管理工作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确需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申报审批。
(六)科研监测
1、资源调查
自然保护区应经常性开展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尤其是对主要保护对象的调查,要对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编目和详细记录,做到资源本底清楚。
每十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编制科考及分析报告。
2、定期监测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开展生态、资源、环境等各项监测活动。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当地社区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特点,对固定样方、样线、站位或断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调查。监测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3、科研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主要保护对象、野生动植物或自然资源的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相关软件。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植被图、地形图等图件。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区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有关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与教学实习的基地。
保护区应鼓励保护区人员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七)宣传教育
1、宣传资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具有自身特点的科普宣传书籍、音像、文字及图片资料、环境教育材料等,分发给周边社区居民、游客和访问者。
2、宣教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学生、当地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
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社区所在行政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集中性宣传教育活动。
来自然保护区的访问者(含游客)60%以上接受环境教育。
3、自然保护区网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并定期维护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及时发布和更新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信息。
4、交流与合作
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姊妹保护区、参加国际或区域保护网络、参加国际国内培训和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八)旅游活动管理
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应让游人感受自然环境、欣赏自然景观、了解野生动植物和地学等科普知识。
所有旅游项目都必须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督下开展。
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必须严格科学地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编制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经批准后实施。
旅游区域的范围界限应根据保护对象特点,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确定。其范围界限必须明确,并严格限制在实验区范围内,不得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旅游。
旅游活动不得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应采取“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方式,不得在区内建设索道、宾馆和餐饮等设施。不得建设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人工景点和设施。旅游区域应设置垃圾收集等环保设施。旅游人数不得超过规划的旅游容量。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30%以上收入应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应当吸引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的惠益共享。
(九)社区共管
自然保护区应与所在地政府、有关单位及当地社区的关系协调融洽,可以通过建立共管机制、签订共管协议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地方社区和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所在乡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社区共管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积极争取资金,用于生态补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四、生态恢复工程
自然保护区内退化生态系统应尽可能采取封禁方式进行自然恢复。确需人工辅助恢复的自然保护区,应分类指导,开展生态恢复工程。
人工恢复植被应当种植当地的乡土植物。
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采取必要的人工控制手段,优化主要保护物种栖息地。
荒漠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可建必要的防沙治沙设施。
湿地和海域的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湿地水源保护、蓄水和引水工程、湿地生态恢复、红树林和珊瑚礁人工恢复等工程。
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人工恢复野生种群工程,人工增殖放流应当使用当地物种。
自然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对重要自然遗迹等可进行围栏(网)保护。
五、经费保障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管理运行费用、人员工资有固定来源,能够基本保证日常管护工作需要。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收入稳定,达到或超过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生活水平。
自然保护区财务管理规范,各项资金的使用合法、合理,无挪用、滥用资金状况。
六、应急能力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具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自然保护区应组建训练有素的防火等应急队伍。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6
关键词:高师地理实验室设计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更是加强地理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高师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是开展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场所,只有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1.加强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需要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形成、发展、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门。自然地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自然地理的实验教学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师自然地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加强高师地理实验室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加强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
实验教学不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巩固和补充,还是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对于高师尤为重要。高师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作为未来的教师,在专业方面除了要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必须掌握和本学科相关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天文望远镜、手持风向风速仪、经纬仪、地质罗盘、GPS基准定位仪等专业仪器的操作使用等。这些技能训练在一般的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通过实验室的实际操作才能熟悉掌握。因此,加强高师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3.加强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是适应办学层次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的地理基础实验室一般由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天文、地图、遥感等若干个实验室组成。而高师的地理实验室由于受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限制,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建设如此完善的实验室体系,只能按照实际需求和可能的条件建设综合实验室。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在功能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需配置相应专业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做到一室多用,满足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需求。
二、地理综合实验室的设计
地理综合实验室分为教师准备室和学生实验室两部分。
教师准备室主要是实验仪器设备的保管和教师进行实验准备而用,一般设置在学生实验室隔壁,中间有专门的通道与学生实验室相连。其主要设施是仪器柜,用来存放各类实验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另外,教师准备室还拥有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图书、图片、视频、杂志等资料。同时配有办公桌、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DVD刻录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学生实验室是综合实验室的主体部分,一般能同时容纳6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面积大约在120~150m2比较合适。根据功能可划分为三个区域:教学区、实验区和展示区。
教学区:设置在教室的一端,是教师讲课、示范、演示的区域。主要有讲台、多媒体控制台、黑板、活动投影屏等。
实验区:设置在实验室的中心部分,是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场所。主要安置长条实验桌。实验桌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实验安排,进行任意组合,满足不同分组方式的实验要求。
展示区:设置在除讲台外的另外三侧靠墙部分。主要设置展示柜,陈列各类地理模型、矿岩标本、土壤标本、化石标本等,墙面悬挂地理挂图。另外,顶面还可绘制星图。
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有数字化讲台、专业仪器设备、地理教具、教学模型、各类标本、地理挂图等。
数字化讲台主要包括多媒体电脑、数字化实物展台、中央控制器主机、音响、液晶投影仪、录像机、DVD机、话筒等多媒体视听播放录制设备以及大屏幕、黑板等。有条件的话,可用电子白板代替黑板。
专业仪器设备主要有天文望远镜、气象观测的手持式风向风速仪、手提干湿球温度表、空盒气压表、手持GPS基准定位仪、地质罗盘、测绘平板和经纬仪等。
地理教具主要有平面政区地球仪、立体地形地球仪、透明天球演示仪、地球运行仪、月球运行仪、三球运行演示仪等。
地理教学模型主要有中国地形模型、地球内部构造模型、板块构造及地表形态模型、褶皱构造及其地貌演变模型、断裂构造及其地貌演变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构造地貌模型、重力地貌模型、流水地貌模型、风沙地貌模型、黄土地貌模型、海岸地貌模型、喀斯特地貌模型、丹霞地貌模型、火山地震模型、大气环流模型、温室效应和酸雨模型、锋面活动模型、水循环模型等等。
各类标本主要包括矿物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和土壤标本。
地理挂图主要包括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图、世界地形图、四季活动星图、各类示意图等等。
三、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的几点体会
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培养目标与定位,针对我校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在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和展示室合一,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在实验室的设计中,将学生试验操作区与各类标本、模型陈列合为一体,既充分利用了有效空间,同时又提高了实验室地理氛围。顶面的星图、周围墙上的挂图、四周的标本模型,让学生置身于地理学习的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不断丰富实验室的展品
实验室中除了一些专业仪器设备必须购买外,另外一些如标本、教具等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例如,各类标本可以利用学生节假日回家时机来收集、整理和完善。教具和学具的制作本身就是师范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制作,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又弥补了资源不足的空缺,一举两得。所有学生采集、制作的标本、教具、挂图等,都在标签上注明作者,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又是对其他同学探索学习的一种激励。
3.建立地理多媒体资源库,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许多内容无法在课堂直接展示,这时多媒体的演示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有关地理方面的多媒体资料很多,但很分散。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收集、整理和分类,建立地理教学的多媒体资源库。通过多媒体播放,完成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展示和过程演示。地理多媒体资源库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购买、网上收集和自己录制等方式。主要是购买一些正式出版的有关地理方面的影像资料,如一些科普宣传片、地理风光片等,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行的Dis—covery系列资料片就是最好的地理教学资源之一。
4.加强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
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不仅仅是硬件建设,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也需同步提高。目前许多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这种状况使得实验室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对教师在综合实验设计、标本维护、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逐步让每位教师既具有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又具备实验教学的能力,让实验室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束语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7
黄河平川段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月河社至野麻村空心楼社的黄河干流流域, 河干全长32 km, 流域总面积821.07 hm2。其中陡城村至小黄湾村为核心区, 河干长17.08 hm2, 流域面积477.71 hm2, 水泉镇牙沟水村月河社至陡城村、小黄湾村至野庥村空心楼为实验区, 河干长14.95 km, 流域面积343.36 hm2。
保护区内河湾众多, 河段平坦宽阔, 浅滩较多, 其独特的自然环境, 是当地圆筒吻觞、大鼻吻铜、兰州鲶、黄河鲤等鱼类的主要越冬地和繁殖场地, 也是文献记载中这些特有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此外, 还分布有多种珍稀水生野生动物。20世纪60年代以来, 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当地特有经济鱼类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尽快开展保护迫在眉睫。为此, 为了贯彻落实好《渔业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 加强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保护管理, 平川区畜牧兽医局拟申报建立黄河平川段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并在对该河段资源环境现状现场考察论证的基础上, 严格按照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规范 (试行) 》, 结合当地实际, 完成了保护区区划报告。区划以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改善栖息地生态环境为中心,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把黄河平川段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成集保护、科研、驯养、繁殖、宣传教育、旅游观光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保护区。
2 保护区概况
黄河平川段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起点为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月河社, 终点为平川区野麻村空心楼的黄河干流流域, 河干全长32 km, 流域总面积821.07 hm2, 该段河段较为平坦宽阔, 水流平缓, 整个保护区有近十处的河湾、浅滩, 是当地兰州鲶、圆筒吻觞、大鼻吻筋、黄河鲤等特右鱼类的产卵场和主要越冬场所。在保护区内自然形成许多洄水湾, 为适宜于静水中生活和底栖生活的鱼类创造了天然的生存环境, 也为洄游性鱼类产卵、繁殖及越冬创造了条件。
保护区的核心区位于平川区陡城村至小黄湾村, 该段河道宽阔, 两岸浅滩分布, 是特有鱼类的索饵场和产卵场, 河湾、浅滩, 是土著鱼类的产卵场和主要越冬场所。实验区位于水泉镇牙沟水村月河社至陡城村、小黄湾村至野麻村空心楼社, 整个保护区为当地特有鱼类的主要活动场所。拟建的保护区属黄河中游, 平均海拔1 504 m。保护区地处水泉镇沿黄河长条形分布, 便于集中保护。
3 保护区建设意义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 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 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峻, 物种灭失已经成为当今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 建立黄河平川段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于养护水生生物, 保护黄河平川段特有经济鱼类物种资源, 保护黄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推动当地渔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通过建立保护区, 增强保护力量和手段, 将有效地对区域内水生生态系统实施保护, 防止资源破坏和水域环境污染, 使当地特有鱼类资源的濒危状况彻底得到缓解。二是在资源量自然增长的基础上, 利用繁育基地, 通过人工驯养繁殖, 开展人工放流增殖, 恢复和保持区域内生态平衡与稳定。同时, 一方面通过培育优良养殖品种, 优化渔业品种结构, 提高农民养殖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源韵合理开发利用和人工养殖, 丰富水产品市场,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 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必要性
一是保护区所在河道两岸浅滩、河沱、河槽、湾沱较多, 是兰州鲶、圆筒吻觞、大鼻吻构、黄河鲤等特有鱼类的主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建立保护区, 保护特有鱼类栖息场地不受破坏非常必要和紧迫;二是近年来觞亚科鱼类在黄河大多数河段已绝迹, 但在黄河平川段仍有捕获, 但数量稀少,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一旦这些濒危物种消失就很难再恢复。因此, 建设黄河平川段保护区, 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十分必要和紧迫;兰州鲶、黄河鲤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在黄河平川段捕获量大, 种群集中分布, 建立保护区, 采取有力保护措施, 对保护珍贵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十分必要。
4.2 可行性
一是保护区自然环境好, 外界干扰因素少, 适宜保护;二是保护单位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平川区水产站一直承担着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该单位机构健全, 经过多年管理总结了成熟的经验;三是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作保障。平川区水产站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 早期已经开展了特有鱼类驯养繁育研究工作, 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 可以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四是领导高度重视。平川区政府对建设黄河平川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高度重视, 指示要抓紧规划, 并要求土地等管理部门积极配合, 争取早日立项。综上四点理由, 建设黄河平川段水产种资源保护区是完全可行的。
5 规划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以及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规范 (试行) 》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根据保护区建设的性质、任务、资源分布、适宜栖息的环境条件以及生态类型等特性进行区域规划。
6 指导思想和原则
6.1 布局合理和区域完整的原则
在制订保护规划时考虑到保护对象的自然栖息特殊规律, 把握好典型性、稀有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把建立保护区和良好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保持自然区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减少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使生物系统趋于稳定。同时确保有一定的适宜水域与陆地, 满足被保护动物种群的栖息, 人工驯养繁殖等水生生物特性所必需的最适空间, 使有一定水域及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证操作和水质不受污染。
6.2 保护与人工驯养繁殖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自然环境和水域生态环境, 拯救珍稀濒危水生野生物种,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人工驯养、模拟繁殖。通过放流, 使人工增殖与自然保护增殖同步进行互相促进, 加速发展特有鱼类种群数量。
6.3 全面保护与依法管理原则
对区内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和人文景观, 实行全面保护, 把依法治区与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6.4 重点突出和分区施策原则
核心区以保护为主, 核心区作为绝对保护区, 对当地特有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要设定特殊保护期和一般保护期, 保持其自然状态, 禁正一切人为干扰。保护区内一切工程设施均不能破坏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一切活动均要符合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实验科学价值, 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科学实验、试多种经营, 但必须以不破坏自然景观, 不影响资
6.5 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保护现存的环境。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水域生态一切科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对特有鱼类进行驯养数量, 提纯复壮。
6.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在对保护区内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 利适当开展多种经营活动, 增加保护区的自身发展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区域内各种生态系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防止栖息环境与植被破坏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途径, 促进保护环与自然演替。最大限度地保护区域内各种生态系统和动植统的平衡与和谐, 防止栖息环境与植被遭到破坏, 与此同时, 积极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与自然演替状态。
摘要:本文介绍了黄河平川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情况, 就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意义、指导原则做了详细的阐述。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8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普洱景东彝族自治县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 是以西黑冠长臂猿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但其野生植物资源同样丰富。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区, 其种类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不仅有利于研究生物的多样性, 更为维持生态平衡作着重要的贡献, 但其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可值得探讨的问题。
2 云南无量山地貌特性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景东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和南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2000年国家规划将两处自然保护区合并为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山体险峻且山顶部分布有残丘, 主要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山脊两侧呈深切割峡谷。地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带, 气候属中南亚热带型高原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大, 再加上地势的高低不同, 因此形成了不同高度不同气候的垂直气候带。
3 云南无量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3.1 野生植物资源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内有2574种种子植物, 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 分别是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和长蕊木兰,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7种, 包括中华桫椤、水青树、金荞麦等, 省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鸡血腾、冬樱花、大花八角等。由于地势与气候的关系, 其保护区北段植被垂直分布显著, 一般在海拔1400m及以下分布着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 在1400m以上2200m以下则分布着云南松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在海拔2200~2900m之间则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杜鹃灌丛林。此外保护区内还包含大红菇、虎皮乳牛肝、微孢灵芝等215种大型真菌。
3.2 野生动物资源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代表性野生动物是西黑冠长臂猿, 除此之外, 还有644种昆虫, 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灰叶猴、云豹等8种,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斑羚、林麝、黑熊等15种, 国家I级保护鸟类绿孔雀、黑颈长尾雉、黑鹳,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6种, 包括凤头鹰、松雀鹰、竹鸡林雕等, 国家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有蟒蛇、红瘰疣螈、眼镜蛇等。
4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问题
4.1 缺乏相应的管理体制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处两州市两县境内, 在管理上划归两方管理, 由于双方管理方式有所不同以及交界处的管理存在盲区, 再加上双方在管理上没有固定的管理体制, 使得管理上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 不仅管理效果不明显, 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2 社区经济落后对保护区建立的影响
保护区内居住的居民由于地势和交通不便, 缺乏与外界的沟通,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活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落后的经济就促使居民向大自然索取, 于是就会对保护区内的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居民建造房屋使用的木材以及加工、取暖等使用的木材都是从森林中获取的, 一些村民违法进入保护区采摘各种珍贵药材等, 因此发展当地经济使人们摆脱贫困的现状是主要突破口。
4.3 林牧数量的依赖性
为增加经济收入, 当地大力发展畜牧业, 主要以养殖为主, 且以放养为主, 一些破环性强的牲畜例如猪、羊在放养的过程中会破坏植被和动物的卵, 从而降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率, 因此林牧数量与保护区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4.4 科学和管理人才的差异性
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缺乏职业性的培训, 有些甚至是临时工, 专业素质不达标, 加上技术人员缺乏, 因此在管理上就会存在盲区。此外自然保护区位于偏远地区, 生活条件差、工作量大、工资低, 很难吸引专业的管理人士前来。
5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措施
5.1 加强保护区内放牧管理
针对保护区内牲畜破坏和居民生活的矛盾, 应该在保护区内有条理地实行放牧管理, 一方面可以鼓励居民种植牧草并分区, 以防止牲畜破坏珍贵的植物资源, 从而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部门与牧民的沟通, 尽量减少放牧, 实行牲畜圈养, 即使是放牧也要进行围栏阻挡, 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5.2 加强生境与食物管理
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实行动物的生境管理与食物管理, 在实行人工管理时应当尽力弱化人的影响, 努力维持保护区最原始的状态, 并尽力地为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条件, 例如人工种植一些可以作为鸟类的食物;不进行林区枯枝败叶的清理工作;加强保护区的巡护工作, 以避免乱砍滥伐林木的行为等。在进行生境管理时, 自然保护区内各功能区需要采取分区管理、有机统一的管理方式, 对实验区可以发展本地区特有的动植物资源, 并建立生态系统监测站, 在缓冲区要禁止一切狩猎和采伐活动, 对核心区要尽可能达到封山育林的效果, 以不干扰动植物的生存繁衍。
5.3 加强保护意识宣传与培养
自然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 这里往往文明发展缓慢, 崇尚自力更生的人们依靠优越的地理优势, 讲究“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经常会以打猎伐木来维持生活, 保护意识薄弱, 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稳定, 降低人工管理的难度, 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应该始终不遗余力地加大保护动植物资源的宣传力度, 并有意识地组织专业人员举行相关性的系列讲座, 从而培养居民们的保护意识, 做到人人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
5.4 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
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 不仅能够使保护区内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发展当地地区经济、扩大保护区的知名度, 还能够在旅游的同时对保护动植物资源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从而让游客身临其境,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并亲身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窘境, 激起其保护自然的意识及行动, 起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功效。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在保护当地生态的前提下, 也将无量山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古老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了出去, 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5.5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使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政府应该设立无量山自然保护管理总局, 其下设两个区, 分别为景东区与南涧区, 两分区内原始的编制不做大的调动, 但是管理总局要对两分区进行统筹管理, 以保持在管理上的统一, 另外管理总局要聘请专业人士建立完善的管理总体制和分区管理体制, 只有有章可循的行为才会更有针对性, 效果才会更明显。
6 结语
作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力度来开展各项保护工作, 但是从一些方面来看, 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生态, 还需要在一些政策措施上做文章, 以便让动物朋友们能更健康、更舒适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采取加强自然保护区各项措施后, 各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同时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全球科技也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明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及其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 2006, 31 (4) :70~71.
[2]云南省林业厅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9
我国已经有2500多个自然保护区, 占国土面积的15%左右。但是,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数量“先进”的同时质量却堪忧:保护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现象普遍存在, 没有保护好、没有服务好和没有经营好这三大问题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通病。科学发展观的出台使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了理念层面的支持, 而主体功能区划则在更现实的政策层面为自然保护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主体功能区划是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中提出的分类分区进行国土空间开发的管理手段, 类似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规划, 相当于国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上位政策———所有国土开发利用都必须接受这个广域政策的指导。《纲要》主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 并明文规定“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把我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区域直接规定为禁止开发区。
这样的划分对自然保护区有何影响呢?不妨先了解一下《纲要》对禁止开发区的定义和关于禁止开发区的配套政策。对禁止开发区的定义是:“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 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 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这个定义还没有什么新意, 关键是配套政策——一旦确定为禁止开发区, 则要采取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不同的财税、产业、人口、土地、环保政策以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参见表1) , 正是这些配套政策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称得上是“空前利好”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这些对禁止开发区的各种政策得到落实, 作为禁止开发区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将迎来全面空前的有利政策环境, 以往投资不足、执法无力、开发优先等干扰保护区管护的不良现象有可能得到杜绝, 而保护区自身“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现象有可能得到根本扭转。
二、从合理和可行的角度看自然保护区是否必须整体禁止开发
就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而言, 《纲要》对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政策却存在很大问题。四类主体功能区中, 只有禁止开发区没有按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一套指标体系从国土空间中进行筛选, 而直接指定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五类保护区域。如果根据《纲要》中的标准划分, 仅仅国家级禁止开发区面积就高达国土面积的约12.5%。这种划分方法, 与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政策的主要设计者是区域经济学背景的官员和学者有关。他们对自然保护区了解甚少,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有心加强保护并希望从财税、土地等方面通过有利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保护区的管理质量问题, 却因为对自然保护区的望文生义和对中国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理想化, 难免好心办坏事。我们从目前划分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 来了解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好心办成了坏事。
(一) 合理性角度: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不必整体禁止开发
目前的划分策略实质上是将我国复杂且不规范的保护区域分类体系简单化, 笼统地将各种类型、级别的保护区域等同为国际通用的IUCN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保护区域分类体系 (参见表2) 中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然而与国际划分标准不同, 我国的保护区域主要是按照资源类型而非管理强度分类的 (参见表3) , 且其内部还实行分区管理。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域有着不同的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 其中的资源可利用程度和手段不同, 发挥的功能不同, 在现实中需要的保护强度也不同。因此, 哪怕同样是国家级保护区域的管理规定也存在显著区别, 不能等同视之。
单以目前《纲要》中对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来看, 这个标准不仅存在没有全部覆盖性质相同的保护区域体系等漏洞, 而且存在交叉分类的问题 (忽视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体系已经被现有管理体系完全覆盖了的现实, 在中国的各类管理体系中又加入了一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体系) 。即便是目前已经建立管理体系的九类文化和自然遗产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也并非功能单一、界限明确、管理规范的保护区域, 相当数量的这类保护区域本来就被赋予了保护以外的多种功能。由表3可看出, 《纲要》中提到的四类区域, 只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在设置和管理要求上最接近禁止开发区在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 (自然保护区强调保护具有全球或区域、地区代表性的生态系统, 濒危及受威胁状态的物种的生境及各类遗传资源, 以维护生态安全并达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不同世代公平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而其他类型保护区域, 如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则更注重为人类提供休憩、娱乐的空间, 仅仅是其中的核心景区要求的管理强度稍高。很多森林公园, 恰恰就是在考虑到要满足当代人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在自然保护区外围划定的, 其功能与自然保护区有显著区别, 要求的保护强度相对不高。因此, 将这些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区域不加区别笼统地归入禁止开发区是不尽合理的。
不仅是其他八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域不能直接整体等同于禁止开发区, 即便是保护要求相对最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也由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特点和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而无必要整体禁止开发, 理由有三:
首先, 由表3可知,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不能等同于IUCN保护区域体系的严格保护区 (即Ⅰa和Ⅰb两类) 。我国目前的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参照UNESCO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MAB) 的模式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等功能区 (有许多规模较小的保护区只有核心区和实验区) , 并进行分区管理。核心区、缓冲区往往采用较严格的管理措施, 而实验区则考虑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利用需要, 可以允许种植、养殖、旅游和水电、矿业等产业的适度发展以及非保护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大 (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也近国土面积的10%) , 但真正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面积却很小, 甚至小于目前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面积。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要严格按《自然保护区条例》管理则严格保护的比例高达70%左右 (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面积比例) , 居世界第1位。而世界保护监测中心 (WCMC) 曾经对中国60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过调研, 根据国际标准, 我国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仅占6%左右。目前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资源中有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资源, 在实验区一定强度的合理利用对保护效果影响甚微或甚至对保护有益。如许多自然保护区, 其原住民的活动已经成为其生态系统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因素。例如, 在云南西双版纳, 原住民适当强度的刀耕火种, 有利于顶级林重新开始由荒地、草地、灌木林到乔木林的演替, 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度, 而且保护了保护区的旗舰物种——亚洲象。这是因为顶级乔木林无法维持象群生存, 其食物主要来自这种演替群落;黑龙江饶河的黑蜂保护区保护的物种黑蜂更是完全与原住民的农业生产共存——没有种植活动, 就没有维持其生存蜜源植物, 而黑蜂的活动与农业生产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关系。显然, 这些保护区完全没有必要在现状基础上整体“禁止开发”。
其次,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也是动态变化的, 随着保护对象的复杂化, 保护区类型或经营管理形式也需要与之相适应。如很多季节性保护区 (主要保护候鸟的野生动植物类型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 由于保护对象迁徙的季节性, 在一年中会出现不同的保护需求变化。这些保护区大多是内陆河流、湖泊、滩涂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也是人口密度最大、土地利用方式最不确定、管理最复杂的地区, 建立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很困难。科学的方法是建立季节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出现的季节按保护区有关法规进行管理, 其他季节允许开展适当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对海龟的保护, 重要的是在它们产卵的季节, 把这片海滩圈起来, 不许有人进去, 其他时间可以开展旅游。毕竟划定保护区域不是为了故意限制人而是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 在没有国家足够补偿的情况下忽视周边社区的利益要求而强行禁止开发, 往往会引起资源使用者 (很多情况下还是资源使用权的所有者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抵触。这种不惜损害当代利益最直接相关人群的切身利益 (解决温饱等问题) , 而去空谈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因此, 如果直接将“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作为划分禁止开发区的标准是不尽合理的, 即便管理最为规范、保护要求相对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亦然。
(二) 可行性角度:地权不清、面积过大且相关法规不支持, 使得将自然保护区整体禁止开发不可能付诸实践
从可行性的角度看, 将自然保护区整体作为禁止开发区也是行不通的。
首先, 土地权属不清造成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名实不符, 自然保护区的诸多面积只是落在了近似一纸空文的划界图纸上, 现实中在法理上无法整体“禁止开发”。自然保护区的划建大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 相当于从周边社区的村民承包地 (包括草场、林场) 上强制改变土地用途进行划分和建立, 因此, 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问题。根据对中国林业系统1538个 (截至2003年底) 自然保护区资料的分析, 只有284个自然保护区明确表示获得全部面积的使用权, 占自然保护区数量的18.5%;有212个自然保护区明确表示拥有部分土地使用权, 占总数的13.8%;有16个自然保护区表示完全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有721个自然保护区有关于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面积的数据, 但没有确切地获得使用权面积的资料, 占总数的46.9%;另外还有305个自然保护区没有关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产权方面的统计。通常情况下, 没有明确的土地权属数据的自然保护区, 一般来说就存在着土地权属不明确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有80%以上的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及相关问题的困扰。即便是林业系统划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也是如此。林业系统的16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为17.73×104km2, 其中国有土地面积为13.10×104km2, 占总面积的73.9%;集体土地面积为4.63×104km2, 占总面积达26.1%。单从面积上看, 超过1/4的自然保护区面积是集体所有。从单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进一步分析, 共有60个保护区完全是国有土地, 其余的105个保护区均包含有集体土地, 其中有7个保护区完全是集体土地, 37个保护区的集体土地面积大于国有土地面积。而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所有权影响其使用权的获得。在所选定的保护区中, 明确表示已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面积为12.91×104k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2.9%, 这与其国有土地面积所占73.9%的比重相仿。在165个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 有86个保护区的全部面积获得了土地使用权, 占总数的52.1%;有9个保护区没有任何土地使用权, 占总数的5.5%;另外还有17个保护区没有明确的土地使用权面积, 占总数的10.3%。很多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并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除了完全没有土地使用权的自然保护区外, 另有34个自然保护区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小于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这就意味着有大约有60个 (超过1/3) 的保护区没有充分的土地使用权以确保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受干扰。事实上, 很多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还有农户居住 (约124万) , 这显然达不到《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的管理要求, 自然保护区也因此经常与周边社区产生冲突。总之,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中份量最重且管理最为规范的林业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也仍然存在普遍的土地权属问题, 更不用说其他保护区域了。而且, 解决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问题目前来看从法理上也不支持。无论是1994年颁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 还是1995年发布施行的《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 都没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土地的优先占有权。相反, 《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中还明文规定“依法确定的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不因自然保护区的划定而改变”。而目前许多保护区在没有能够按规定在征用集体所有土地之前, 就开始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其管理权利。因此, 由于土地权属 (包括该土地上的山林资源权属) 和保护区管理权的分割问题, 许多自然保护区内的原住民和保护区管理者产生了严重冲突。
其次, 目前过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过多的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人口也使得将自然保护区整体“禁止开发”不可能。禁止开发区是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 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国力来确定最适 (小) 保护面积, 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规模和分布格局不尽合理:目前已经规模过大, 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到国土面积的20%以上;且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超过9.0×105km2, 几近所有保护区总面积的2/3。这样的分级结构已经降低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各级财政无力支持这种规模和级别的保护, 国家级保护区的经费缺乏和管理不善已成常态问题。另外,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住着数以千万计的原住民, 人口密度已经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且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与贫困地区高度相关, 对资源简单利用的压力相对较大。如果在这样的区域内禁止相关的开发活动, 将对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脱贫形成较大的影响, 很难避免违法开发现象。而如果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有关配套政策思路——将其多数移民, 其成本是惊人的, 效果却可能是恼人甚至伤人的。
通过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符合禁止开发区要求的自然保护区其实数量不多、面积不大。如果按目前的标准把自然保护区都作为禁止开发区, 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再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名实不符”的情况, 又会导致相关管理规定形同虚设的情况。对区域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 在他们将自然保护区都定为禁止开发区, 不妨想一想中国在划定自然保护区时是否考虑了禁止开发的可能;在规定自然保护区都必须禁止开发之前, 不妨考虑一下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里数千万人的出路在哪里?
三、禁止开发区的调整实施
必须看到, 区域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只是因为不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而出现了好心办不成好事的主观臆断, 这也与长期以来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不当发展思路有关。尽管我国确定保护区规模的一般思路在《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已经明确:“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 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 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由于我国保护区建设的滞后以及实行“早划多划、先划后建、抢救为主、逐步完善”的方针, 这一思路并未能落实。为了追求自然保护区发展在数量和面积上的“政绩”, 很多地方将许多既无必要又因为土地权属问题而无可能严格保护的区域都划为自然保护区。尤其在西部, 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自然保护区的划建是在划区范围的周边社区成型之后, 又贪大求快、忽视社区利益, 导致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间的地权、林权纠纷不断, 严重干扰了保护。
不过, 毕竟主体功能区划是对自然保护区可能带来空前利好的政策, 目前的问题只是这么好的政策的相关规定有不当和漏洞而已。那么, 善于将中央政策“接地”的地方是怎么操作的呢?面对实施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的种种问题, 一些地方开始“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 其显然与国家标准不同的划分方案更好地反映了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例如,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就没有照搬《纲要》, 以既有保护区域为依据, 而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中对保护工作影响较小, 且可以合理开发利用的部分区域划为限制开发区甚至重点开发区。其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文件中是这样表述的:“根据自治区对全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安排部署, 结合我旗实际, 反复论证, 经旗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和旗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形成全旗主体功能区规划。现将规划情况说明如下:一、全旗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一级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 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一级以外保护区域调整为限制开发区域;为了促进工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 将主要矿区、主要风场、经西工业园区、经棚镇区、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热水塘温泉园区从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域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调整部分功能区的原因 (一) 由于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部分园区面积划分过大, 下一步要对园区面积进行调整。同时, 在世界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带动下, 旅游业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为了把全旗的旅游业做大做强, 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 所以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以外的区域调整为限制开发区域, 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以实现点状开发的目的;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热水塘温泉园区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 可以通过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 近几年, 矿产业已成为克旗的龙头产业, 矿业开发势头强劲, 主要矿区储量丰富, 手续齐全, 列入保护区以前已经取得合法开采手续, 所以将主要矿区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
显然, 在克什克腾旗禁止开发区划分中就是考虑到了现有保护区域范围设置不尽合理且必须兼顾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 在没有理顺目前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体系的情况下, 调整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在所难免, 将自然保护区整体作为禁止开发区这个想法在地方不可能行得通。
四、总结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征求意见稿) 自2009年3月开始在各部委和各省区征求意见,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近日将正式上报国务院。但其中仍未对禁止开发区的问题纠偏。对于这个自然保护区发展中的主要政策, 利用好了显然是空前利好, 利用不好则会给保护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如前所述, 自然保护区由于历史原因, 类型多样且在保护强度的要求上千差万别, 如果统一采用既定主体功能区划政策, 要么被“统”死, 要么就不成体“统”, 因此, 合理调整目前的政策, 使实质上不应划入严格保护区的保护区域 (目前挂了保护区牌子的) 能根据自身情况充分“享用”这些政策, 则主体功能区划就能更好地惠及自然保护区。
考虑目前保护区域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地方实践经验, 对于禁止开发区的划分, 只能从以下两个方面找出路:
(一) 调整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标准, 与其他功能区的划分一样, 建立一个严格的指标体系进行空间上的筛选, 即便是保护区域也要按此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筛选。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10
关键词:公路,湿地,保护,措施
1、湿地
湿地, 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 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 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 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 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 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 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但近年因人为因素我国湿地面积正在逐年降低 (图表1) 。
2、公路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 使得人们过度的侵占自然资源。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也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路建设已对湿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国内很多公路都有从湿地穿过, 如丹大高速、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岳阳市洞庭湖大桥……这些旁湿地公路和垮湿地公路的建设都或多或少的侵占了不少的湿地, 使得湿地自然环境的面积减少, 以及给湿地环境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2.1 公路建设的施工及运营期对湿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的报告中, 造成湿地退化的因素主要有:湿地围垦与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利用和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 就洞庭湖因人为因素湿地面积已从1976 年88893h ㎡缩减至19230h ㎡ (图表2) 。就目前研究来看因工程建设因素造成湿地环境破坏现呈上升趋势。垮湿地公路建设一般采用的是路基式或高架桥式来穿越湿地环境, 采用路基式穿越湿地环境, 其占用湿地面积大且将湿地人为进行了分割, 使得整个湿地系统形成了两个互不流通的独立水面, 最终破坏了湿地系统的完整性, 影响了不少鱼类等水生物的洄游, 从而影响到了水生物的生活环境, 以及降低了水生物的繁殖数量。高架桥式穿越湿地环境虽然相对影响较小, 但在桥墩的施工造成了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也不容小视。在公路建设后, 人类频繁的活动, 以及路上车辆来回跑动的噪音不但影响了湿地生物的栖息, 还给湿地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 很容易造成湿地环境污染。
公路建设的施工及运营期对湿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归结如下几点:
(1) 破坏湿地结构
垮湿地公路建设把湿地环境人为分割, 造成湿地结构的破坏。
(2) 影响湿地生物的多样性
湿地公路建设使得不少鱼类无法洄游, 不少鸟类失去了安静的生活环境, 加之造成对湿地环境的侵占, 施工期间大量的施工废水、建筑垃圾、施工噪音的产生, 造了成湿地生物的生活环境人为减少, 使之种类不断减少。
(3) 对湿地水质的污染
公路建设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的施工废水、建筑垃圾, 已经公路投入施工后经过的车辆产生的垃圾都是湿地水质的直接污染源。
(4) 湿地水土流失
公路建设的土方开挖、回填对湿地泥土的扰动, 以及大量的泥土流入湿地, 造成湿地的水土流失, 使得加快湿地的陆地化, 减少了湿地面积。
3 湿地的保护措施
从宏观引导方面完善湿地保护规划。按照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进一步修订完善2002—2030 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实施的工程实施规划, 并认真抓好落实。
突出用制度管人、管事, 推进湿地保护的制度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 有计划地、逐步地建立包括自然湿地保护制度、退化湿地恢复制度、湿地生态效应补偿制度、湿地保护红线制度、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 使湿地保护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
强化依法“治湿”, 制订出台全国湿地保护条例。虽然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一些有关湿地保护的内容, 但多数都是针对湿地保护的单一元素设置的, 零碎、分散, 其完整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都远远跟不上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湿地资源调查监测、湿地占用征用的监督管理、各种破坏行为的处罚等, 包括怎样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 都缺乏一些更明确的、更有操作性的、更管用的条款和规定, 所以很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出台一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行政法规。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把湿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重要的生态系统, 从加强整体保护的角度做出规定, 规范行为;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我们各个部门形成合力, 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
着眼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 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那些功能退化的沼泽、河流、湖泊、滨海湿地等, 通过采取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生态补水、污染防治等系列手段, 进行综合治理, 恢复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强调科学“管湿”, 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科技支撑水平。重点针对湿地保护模式、湿地退化机理及修复关键技术, 以及科学合理利用湿地的模式等重要问题,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提高整个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湿地保护意识, 促使大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珍视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 支持做好湿地保护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3.1 针对公路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对湿地环境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加强公路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环保措施。结合公路建设对湿地环境影响的几个特点, 我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保护措施。
5.在公路规划期尽量避绕湿地
避免公路穿越湿地的核心区, 就能避免公路建设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前期公路的规划时应着重考虑, 公路尽量避让湿地。
6.尽量采用高架桥跨越湿地
在必须穿越湿地的公路设计时, 应尽量采用高架桥跨越湿地, 其影响相对较小, 能给湿地生物留出它们的生命通道。
3.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控
在施工期间应该在施工区域的湿地环境做好监测点, 定期检查水质情况以及噪音控制和扬尘控制, 同时做到垃圾外运、污水处理后再排放、降低施工噪音等规范施工行为把对湿地环境的影响做到最低。
4.降低公路路面噪音
应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降低路面的噪音, 同时在道路两侧加装噪音屏障或种植行道树等措施来保证公路的噪音污染降到最低。
4 总结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 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加深公路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意义非常。
参考文献
[1]陈雪珍.涉及自然保护区公路建设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 2007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篇11
1 基本情况
1.1 保护区概况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39'59″~103°50'26″, 北纬34°54'17″~35°01'43″之间, 东以洮河为界, 北以冶木河为界, 西南两面以洮河林业局冶力关林场和羊沙林场的边缘为界。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总面积11691hm2, 森林覆盖率63.6%。分布着原始灌丛、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高山灌丛和草甸。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气候特色, 年均气温6.4℃, 年均降水量653.1mm, 年均蒸发量1266.8mm, 海拔2000~3578m。
1.2 森林资源概况
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90科、346属、74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星叶草、桃儿七、紫斑牡丹、冬虫夏草等10种和兰科植物15种;有脊椎动物189种, 其中兽类45种、鸟类13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 其中属于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斑尾榛鸡、马麝等8种;属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四川林鸮、苏门羚、蓝马鸡等32种。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 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 使莲花山成为陇上有名的风景旅游区。
2 自然生态环境特点
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生物资源丰富, 是自然地理和生物地理的分界线, 具有独特的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即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物种的稀有性和珍稀濒危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水源涵养的重要性以及古老原始的自然性、面积的有效性。这种特性决定了保护区在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保护好莲花山保护区生态环境, 对维护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火灾隐患多, 资源管护难度大
保护区地处甘南、临夏两州三县交界处, 区内有5个乡镇9个行政村1173户5242人。保护区边缘人口密度大, 森林火灾隐患多, 社区情况复杂, 林牧矛盾突出, 森林防火及资源管护难度较大。存在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林下枯枝落叶层越来越厚, 极易发生连片火灾;二是保护区内人口多, 人员活动频繁, 可能导致火灾的可能性增加;三是防火设施设备陈旧老化, 数量不足, 一旦发生火灾, 给火灾扑救带来困难。
3.2 人为活动致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 组成成份和结构极为复杂, 物种多样性程度和物种总数丰度高, 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经过30年的保护, 森林植被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 但由于前些年人为因素的乱砍滥伐, 使本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特征及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今,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使得可供野生动物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 特别是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威胁。
3.3 过度放牧给保护区植被带来破坏
保护区内及周边居住着汉、回、藏、土等民族,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林区农户大都饲养有牛羊等家畜, 群众漫山放牧的习惯沿袭已久。2004年,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的意见》实施以来, 绝大部分牛羊已被驱赶逐出保护区, 但零星放牧、偷牧现象还未禁绝。由于长期人畜践踏, 有的地方过度放牧, 造成林缘区域植被严重退化, 对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利影响。
3.4 砍拾薪材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
保护区所在的地区属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汉族聚集区向四省藏区藏族聚集区的过渡区, 且属于六盘山区连片特困地区, 经济落后, 多年来, 当地群众的生活燃料主要是利用木材, 原因是不用花钱购买, 并且方便。由于当地群众经济基础较差, 没有能力采用替代能源, 这给保护区森林资源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群众生活用材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 保护区在几年前就开始在社区内推广沼气池建设, 以沼气代替薪材作为生活燃料, 保护区为建设沼气池的居民提供了资金支持。沼气池建成后, 居民薪材使用量大大减少, 可以说寻找替代能源是解决社区群众砍拾薪材造成资源破坏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的问题是, 利用沼气作为生活燃料的居民占整个社区居民比例很少, 多数居民生活燃料还是以薪材为主, 这给保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也对森林资源造成持续破坏。
3.5 林下资源采集对植被造成破坏
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资源受到严格保护, 区内及周边群众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牧业, 经济来源单一。近些年来, 由于菌类等林产品有较大市场需求,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林下资源的价值。每年在林下资源成熟季节, 甚至尚未成熟时, 就有大量当地群众进山采集, 由于人员活动增加, 加之有一些破坏性的采集活动, 对保护区植被造成了破坏。
3.6 生态旅游对资源保护造成影响
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资源安全, 促进被保护对象的恢复和发展。但同时, 保护区也担负着向社会大众开展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责任。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是使群众接近大自然、向群众普及自然知识、提高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多年来, 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同时, 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有较大收获。但是, 旅游活动也带来一些问题, 主要是旅游活动导致区内人员活动增加, 给保护管理工作带来压力, 游客的随意走动和不规范行为给区内资源带来威胁。这些问题的出现, 主要是保护区内旅游设施的规划建设不完善, 保护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
3.7 水电开发对资源安全构成威胁
保护区周边的洮河、冶木河及其旅游资源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寄托, 保护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自2003年以来, 在莲花山保护区辖区范围内开发建设水电站5座, 水电站和道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区资源安全构成威胁, 使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有些项目的环境治理及植被恢复工程不到位, 给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4 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4.1 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 按照“严格保护, 科学管理, 合理利用”的基本方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 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指导, 坚持保护和发展区内水源涵养林和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 建设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宣教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 为甘肃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原则
坚持“自然保护优先、合理布局、分区管理、循序渐进、适度利用”的原则,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科学发展为先导, 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全面推进林区社会生态文明进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加大林政执法、宣传、科研和投资力度,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及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4.3 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4.3.1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对保护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 加之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不发达、地方群众生活贫困, 导致人们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 开展经常性活动, 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宣传重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宣传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把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进一步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态意识、公益意识, 使加快林业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氛围。
4.3.2 实施生态恢复工程
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和气候的影响, 致使莲花山保护区中低山区原生植被遭到破坏, 不但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 而且破坏了景观。保护区要通过制定规划, 完善措施,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按照封、造、育、管相结合原则, 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恢复原生植被, 构建比较完善的生态防护体系。
4.3.3 规范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建立完善资源巡护监测管理系统和森林防火系统, 在现有森林资源数据库基础上, 建立远程监控支撑平台, 实现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管理及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的信息化系统, 组建一个有效、实用的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监测指挥信息系统, 通过智能化管理手段增强对森林资源动态管理和森林火灾的综合管控能力。有效制止盗伐、盗猎、乱挖滥采、随意放牧、盲目开发利用等违法犯罪行为, 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 最大限度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安全。
4.3.4 加强科研合作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基因保存、栖息地恢复等实际工作还有大量问题没有解决, 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保护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可以说, 科技能否有所突破, 直接关系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工程的成效。要通过加大投入, 引进人才, 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跨学科领域联合攻关的合作机制, 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物种基因保护、物种繁育、野外放归等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 促进资源保护工作开展。
4.3.5 拓宽保护区融资渠道
保护区应广开门路, 多方吸纳资金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建立政府为主、保护区自筹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示范保护区建设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等国家重点林业项目建设资金。探索社会资金投入生态建设的政策和机制, 通过开展企业、社团、民间协会、民间组织和个人的捐赠、认领、认养、冠名重点保护区域、保护物种的方式, 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捐赠。
4.3.6 加强社区共管共建
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 区内资源的保护工作也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是保护区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内外社区共管的成功经验, 加强保护区和周边地方政府的联系, 成立社区共管委员会, 共同致力于保护区的管理。同时, 保护区在工作中也要考虑群众的利益, 在可能的范围内, 为社区居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因地制宜地积极利用风能、电能、太阳能等能源, 替代群众拾取烧柴等消耗森林资源, 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鼓励林区群众进行苗木、药材种植, 改善现有种植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 提高林区群众业务技能, 支持林区群众从事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及外出打工, 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林区群众收入, 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4.3.7 规范资源利用
利用森林公园优美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风貌, 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主, 种植、养殖、林副产品深加工等为辅的新兴产业, 走以产业养生态的路子。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等多渠道争取资金, 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森林旅游业、林木种植业, 并利用“陇上莲花山”注册商标, 对野生药材、山珍野菜等林副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升保护区自身造血功能。通过旅游展示生态建设成就, 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林业的认识, 推动森林旅游业发展, 进一步提升林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能力。同时, 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确保对主要保护对象不造成破坏。
摘要:通过对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系统特点的调查分析, 指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区建设发展对策。
关键词:保护区,生态建设,对策,莲花山
参考文献
[1]宋朝枢, 王呈荣.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推荐阅读: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08-14
城市与自然05-16
数学与自然07-05
自然与人生07-28
自然与人类活动06-13
试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06-18
道与自然法--中西古代自然法思想比较研究05-21
科学与自然哲学辨析07-10
构建与自然的和谐10-05
人类与大自然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