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2024-09-29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精选12篇)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篇1

人文精神是某个时代当中符合人性, 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和人地协调的崇高精神境界, 他不是一个有形的东西, 但又实实在在对个体的人以及社会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强烈的意识到中学地理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理性地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好地理课程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容, 通过言传身教、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在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 也能将人文精神的要义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为培养有所作为、新世纪所需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传统地理教育不注人文精神的培养

2003年国家推行的高中地理实验教材, 课程的设置为:必修上册为自然地理, 必修下册为人文地理。这套教材, 是新课程改革的过度教材, 从课程的设置就能够明显的看出, 自然地理的教学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高。因为传统的高中教育为精英教育, 传统的高中教育为选拔性的教育, 传统的地理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这样做的弊端很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二、新课程改革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而新课程改革地理课程的设置为必修一, 自然地理, 必修二人文地理, 必修三为区域地理。从课程的设置我们就不难发现, 自然地理在课程设置的作用和地位下降, 自然地理只占到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更加注重情感教育。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要:化信息为知识, 化知识为技能, 化技能为德行, 注重情感培养。

三、自然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具体实施的做法

1、地球运动部分, 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

由于地球的自传, 产生了昼夜更替, 产生了地方时, 人们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 进行了时区的划分和日期界限的划定;由于地球的公转, 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从而导致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第一章的这两个知识点是第一章的重点,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由于不同的空间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对于地球的自传, 由于地球的不同地区, 所处的不同位置, 决定着其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不同, 所以才有昼夜的差异, 才有时间的差异。对于地球的公转, 也是由于不同的日地关系, 即不同的位置, 导致季节的变化。二者隐含的人文地理精神都是, 空间位置关系不同, 时间不同, 空间位置决定了时间。因此, 我们要有正确的时空观念。如果把切入点引入到时空观念就比较好进行人文情感教育。

2、大气环境部分, 让学生认识到差异性。

差异性是地理教育教学中的非常大的特点, 而大气环境部分, 就是学习全球尺度的气候, 区域尺度的天气变化。因此比较差异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部分的地理教学中, 除了指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外, 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做不同气候类型的比较, 比较不同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的差异、不同的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差异、不同的天气形成的原因的差异等, 培养学生的比较差异的思维, 也就是要注重细节的差异、本质的差异等。

3、水圈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的特点。

思考问题要综合, 要有综合的思维思考问题, 这种综合首先是内容的综合, 然后是深度的综合, 最后是广度的综合。例如水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 都是从全球范围和尺度对于地理环境进行的研究, 因此时刻提醒学生要有综合性的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4、综合自然地理部分, 重点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对待这种差异。而这种综合和差异的落脚点就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必修一由于课时紧张, 或许并不能展开讲, 但是要让学生强烈的意识到, 他所学的这些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具体对思维的影响等。

5、情感教育的撒手锏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是情感教育最好的一种手段和途径。通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我热恋的故乡》, 就能看出, 作为一名中国人, 对故乡的那种热恋, 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 必须注重对乡土地理的讲解。比如降到地球运动的时间计算问题, 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咸阳或者兴平的经度;讲到气候部分, 联系实际的情况引出季节养生, 讲到陕西的醪糟, 我们要爱喝醪糟;讲到地质地貌部分, 结合陕西的地质地貌进行讲解;讲到水循环, 我们可以讲讲泾渭分明的典故;讲到综合自然地理, 我们可以讲讲八百里秦川, 养育的三千万三秦父老乡亲。让学生有强烈的地域优越感, 同时又能清醒的意识到家乡的不足:陕北的黄土流失问题;咸阳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移植大树成风, 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等问题。让学生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家乡的不足。最终的落脚点是, 要让学生, 热爱家乡, 眷恋家乡, 不离开家乡, 回到家乡, 建设家乡!

心亡为“忙”。在这个越来越喧哗的时代, 在越来越匆忙的脚步声中, 人的内心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为何看见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课堂表演, 同时却见不到越来越多的热爱课堂的学生?为何看见越来越多的名师, 却见不到他们真实而坦荡的内心?只见场面不见人, 见了人却不见心?作为教育者, 坚持的是什么, 寻找的是什么?

思考是一条河流, 没有人可以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任何的教育思考, 都在寻找陆地, 寻找从思考走向行动的那片岸, 然后, 又一次从行动走向思考。

因为生活, 我们每天奔波;因为生存, 我们拷问灵魂……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篇2

第一次作业

理实0902班

司浩楠

4096003

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司浩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通过学习我也有了一些自已的认识和想法,也许有些感性,希望能和老师分享吧!

我觉得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科学呢,我认为凡是能够被重复证明的事物,均是科学的。因而,科学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和证明。科学精神,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科学研究活动如科学理论的形成、技术发明的创造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狭义的科学精神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精神”。

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要使我们在 21 世纪中立足、生存、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两大精神支撑,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在大学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让我有时候不知所措, 在大学,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过多的讲座,但我读了许多“讲座书”,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时影响着我以新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事和人.记得一本书中,杨叔子院士说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

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我很同意这种说法, 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我是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每天面对着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常微分„„着一系列的理科课程让我们的思维严谨的同时也僵化啦,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所以我在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涉猎文学类,科普类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悟能力„„

此外,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科学文献,开拓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学习广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其统一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严格做到了标准意义上的统一,但我在学习生活中上的确看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同等重要性,并使自己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的提升人格修养,培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人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英文原版的“西学基本经典”丛书,这在国内出版界乃至于整个学术界都是一桩值得瞩目的盛事。我作为一个知情者,关注并期盼此事已久,现今看到一批胆识之士的辛勤工作结出硕果,不禁感慨系之。

我说译西书之事隐含着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切,这话一点都不假;而且放在一百年前去看,它还不能说是隐含,而是急切地表达,因为中国人引进西学并译西书之事,本身就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给逼迫出来的。这当然是指甲午战争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别的不说,且看当时一位与时事相涉并不深的学者王国维在1898年说的一句话:“若禁中国译西书,则生命已绝,将万世为奴矣。”(给许同蔺的信)这是那一代学人“求新声于异邦”的初衷,也是他们大张旗鼓地译介西书的最强烈的动因。近代中国对西学的拥抱和对西书的引入,就是这样拉开了序幕;这注定了该事件从一开始就灌注了充沛的人文精神。直到最近一二十年,西学东渐再一次成为盛事,西书尤其是学术书籍的翻译又掀起大潮,究其动因,不是仍来自当代中国在“世界大家庭”里生存的危机感吗?

当然,民族存亡对于学人或人文精神来说毕竟还是较为实际也较为表层的因素。学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是思想;其对民族及人类命运的关切,也能上升到形而上之思。为此,引进西学,就肯定会向深幽处延伸和开拓,而译事里所体现的学人精神和人文精神也随之深化。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篇4

2013年5月, 当地政府在《江门市良溪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提出“异址建新村, 迁走原住民”的设想, 引来各方争议, 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们认为, 良溪古村落的保护在于让村民回归, 保留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广府“后珠玑巷”

良溪古村倚山而筑, 面水而居, 彷如弯弯的牛角形, 一条护村河从村前淌过, 池塘晴波潋滟, 古榕硕大繁茂, 炊烟袅袅, 禾雀声声。

史书记载, 南宋绍兴元年 (公元1131年) , 南迁始祖罗贵带领36姓共97户人家携妻带子, 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良溪村安家落户, 其子孙又在江门五邑及珠三角周边地区繁衍, 为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专家考证, 江门五邑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中, 很大一部分都可以从随罗贵南迁良溪的36姓中找到自己的祖先。因此, 罗贵率众南迁, 成为我国两宋时代, 继南雄珠玑巷之后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南迁活动。

村中罗氏大宗祠正门口的一副对联“珠玑留厚泽蓈底肇鸿基”也点明了“后珠玑巷”这一渊源, 而最里面一副对联“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人历险济艰尝独任开基蓈底分居广肇惠韶潮各郡万千百世支流别派尽同源”, 则印证了良溪村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有人说, 广府方言“唔使问阿贵”中的阿贵即是历史上的罗贵。对此, 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认为, 罗贵是真实存在的, 他就是“发现了珠三角”的“中国哥伦布”, 而良溪古村就是“后珠玑巷”, 是广东移民史的重要节点。而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则认为, 罗贵只是一个传说, 是第一批来珠三角开发的后代在珠三角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开始追根溯源, 想到了从祖先那里经常听到的罗贵祖, 开始编故事, 之后滚雪球般越编越长。

无论罗贵传说是真是假, 都被许多广府氏族家谱所记载, 而罗贵也被尊为“贵祖”。他所率领的南迁良溪串联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壮举, 至今也有880年的历史, 由于史实资料的挖掘发现和深入研究开始得比较晚, 良溪古村800余年来一直隐没在闹市里, 其作为珠玑移民中转站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也直到近年才广为人知。而如今, 这个被历史学家誉为“后珠玑巷”的良溪古村落大部分古建筑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保护也面临着种种困局。

深陷保护困局

近年来, 良溪古村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条例, 古建筑受损严重, 走进古村, 可见不少老旧的木质房檐木已经坍塌, 部分墙体也已倒塌。穿行在古村中, 一座座毫无生机、破旧不堪的老屋也令人揪心不已——木质房檐木和部分墙体坍塌, 大厅屏风和五彩雕花玻璃被破坏。

“我去过许多古镇,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古镇的水。而良溪古村据说当年有护城河, 现在却只能看到几口池塘, 而且很多旧房子已经破旧不堪, 不忍看下去。”一位来到良溪村的游客忍不住吐槽。

据良溪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罗炯润说, 现在的古建筑群有70%空置着, 所以很多房子很破旧, 甚至成了危房。而随着良溪村以“后珠玑巷文化”、“广府人移民圣地”广为人知, 盗贼也闻讯而至, 大肆掠夺老屋, 良溪村很多老屋已经无人居住, 窃贼就将老屋家具搜掠一空, 甚至几百斤重的门板也不放过。

“为了将屋内清代彩色玻璃盗走, 窃贼将周边木框破坏, 木屑散落一地, 屋内建筑木雕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蓬江区棠下镇文化站站长蒙胜福称, 自上世纪六七十时年代起, 良溪村就开始遭遇各种破坏, 近两年, 无人居住的老屋频繁遭遇偷窃。

据了解, 良溪村的罗氏大宗祠、罗贵墓、节孝流芳牌坊已被列为文保单位, 保护尚好, 但更多的明清历史建筑保护难度却很大。除了古建筑受损外, 近年来村内的新建建筑的风格与空间格局不统一, 也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古村的风貌。

“良溪古村的旧建筑有几百年历史, 但由于缺乏保护, 很多新房子杂乱无章地在古建筑群里扎堆, 更有几栋现代装潢的别墅矗立在良溪古村村口, 更让古建筑群失去了古色古香的味道。”某专家实地考察后讲。

面对这种情况, 2011年, 江门市蓬江区制定了《良溪古村旅游文化总体规划》、《良溪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 并在两年时间里, 区、镇两级共投入600万元对良溪古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了罗贵广场、村史馆等一批建筑, 使古村落的卫生环境较此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整个村落显得古朴而安静。

2013年, 为了更好地保护良溪的人居环境、街巷格局、民居风貌、祠堂建筑及其它历史遗产, 突出良溪村后珠玑巷的历史文化地位, 当地又编制了《江门市良溪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然而, 该规划中“异址建新村, 迁走原住民”的设想, 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各方争议不断。

规划好不好, 文化说了算

面对《江门市良溪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村民全盘迁出, 另建新村的想法, 文物局副局长曹劲表示, 良溪村的建筑聚落完整, 布局独特, 主题丰富。然而, 保护规划中提出的另建新村的建议, 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这样实施, 旧村的老房子将迅速衰败, 这是很不利的, 人文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当地人怎么劳动、生活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保留下来, 而不是几个空房子和千篇一律的景象。

“现有的保护规划有利有弊, 一方面, 良溪古村村民继续居住下来, 的确能保留原汁原味的良溪古村;但是, 如果让居民一直住下去, 古建筑越来越旧越来越破损, 他们对良溪古村也是一种破坏。另一方面, 为了保护古村, 采取果断措施, 将移民迁至另外一个村, 这也是一种保护;但移民都走了, 那么就成了空建筑, 缺失了人情风俗。”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教授认为。

当地居民则分为两派, 一方面有的居民认为舍不得老屋, 但搬迁去新村, 基础设施好, 居住环境也好, 表示很高兴。另一方面则希望留守。“如果古村可以改造得更好, 加上以后有了旅游的带动, 经济发展起来, 可以增加收入。”一位陈姓村民说。

但另有专家表示, 迁或不迁都不是大事, 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地也有许多需要改造修缮的地方。五邑大学副教授石坚平博士就提出, 良溪现有保护规划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规划设计新建的码头、罗奇生别墅没有历史根据, 罗奇生是罗氏兄弟的商号而非名字。

“与其建设假古董, 不如保护真古董, 比如侨批。”石坚平介绍说, 经过三次良溪文化研讨会, 良溪“后珠玑巷”提法引起较大学术争议, 适宜定位为广府人的移民文化圣地。因此应着力于展示罗贵南迁历史事件, 着重于保护明清古街巷、古道, 罗氏大宗祠一侧设置村史馆也不合时宜。既然村史馆不合时宜, 能否新建一个建筑, 既能突出罗氏大宗祠, 又能彰显标志性、岭南文化特色的建筑, 与罗氏大宗祠浑然一体呢?这就考验规划者的智慧了。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文 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并且深入了说明了,对于我国如何运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拉动我国经济,和提高执政能力。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经济增长,执政能力

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我先从建筑业上的一个实例,引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与人文方面的问题,比如疏散用楼梯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封闭楼梯或设计为防烟楼梯,而忽视了楼梯的易于寻找性。特别是许多公共建筑中,有的把楼梯的疏散门设计成没有透明玻璃的防火门,有的为了空间的最大利用率,而把楼梯设在不易寻找的背角旮旯处,虽然这些楼梯都符合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的要求,却没有想一想人们如何才能找到楼梯的问题。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符合了科学原理,但对于人德使用来说,却没有考虑的人的使用问题,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了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能够使人更好的生活,所以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下面借此引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 就越真。所以,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 是求善;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 伦理体系;

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 还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 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从上面问题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的行为方式要本着科学的原则,要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法下产生正确的结果,而我们行为的目的,则应本着人文的原则,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我们最开始是自己自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也就是我们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服务,所以人文精神,侧重的更是能像关怀自己一样的心态去关怀别人,同时别人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关怀自己。在当今社会两种精神起到的作用,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的舒适,然而在科学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比方说地沟油,各种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毒奶粉,瘦肉精,可以说他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单纯从科学来讲是不能判断事物的好坏,不能判断这个科技是否是真正我们需要的科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以一种人文的关怀来看待和衡量的我们的科技。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所以,当今社会,不断的提高科技水平固然重要,但即使如此对于科技好坏的判断,和对于科技的约束固然重要,我们对其判断的方式,约束的方法,就是人文的态度,人文的精神。

接下来说一说我国当前对于科技的态度和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所以,我国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发展为了人民,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所以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方向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以人文关怀拉动经济发展

下面我一日本的一个产品为例,日本国内使用的环保购物袋大致可分为:包装纸、手提袋、宅配袋、米袋、角底袋(或称“平袋”)和封筒。其中,包装纸还可以细分成普通花样的、水果花样的和防水的,包装纸主要用于包装体积较大的商品;手提袋还可以细分为普通售货用的、水果花样的、化纤无纺制的和高级布袋等品种。通过这个产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细节对于产品的重要性,回顾我们周围一些全球性的大企业,和他们的一些产品,产品除了具有很强的科技同时,都十分考虑到用户体验这个问题。用户体验更多的体验的一种人文关怀,对而我们国内的产品不少都忽略了这一点,虽然有科学技术不一定太多,但这样的人文关怀却少了很多,比方MP3的夹子的松紧度,我们考虑的是只要能夹在衣服上就好了,而国外的厂商考虑的可能是更加方便取下和夹上。

所以通过上面的例子进行分析,中国的高端产品想要走出国门,就更应该注重用户体验这一重要环节,因为高端产品对应的是高端的用户,而高端的用户对于用户的体验的要求也更加的高,所以,为了提高市场,除了具有很好的科学精神,更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

人性化科学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安机关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公安民警的一切执法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超越法律违背法律的特权。法律一旦遭到权力的践踏,公安执法就无公正可言,更别说人性化了。因此,必须在公安机关中大力倡导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在执法时,要将一切行为严格规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实现执法人性化。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大部分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公安工作的性质,所以要做到执法的人性化必须先要做到执法为民。这就要求公安机关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在治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充分保护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事事处处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着想。通过树立热情服务的观念,达到执法人性化的要求,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比如公安部推出的30 条便民措施规定70 岁的老人可以考驾照,新生儿户口可随父随母,民可凭身份证申报护照等措施就是基于服务原则而采取的人性化措施。

执法既是管理,更是服务。相比起粗暴执法的“刚”,人性化执法的“柔”更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温柔执法”反而能够“以柔克刚”。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通过改变执法条件、手段、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做到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利,体恤其需要,顾及其感受,给予公民柔性的人文关怀,逐渐把“人性化”的执法观念贯穿到执法的每个环节。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就我国当今的现状而言,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发展也不可放弃对人文精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 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

[2] 黄瑞雄,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3] 刘 轶,论治安执法人性化

[4] 祁亚辉,略论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5] 贾高建,社会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

[6] 吴卫平,以人为本应体现深切人文关怀设计领域几种怪现象分析(下)

数字化时代与人文精神 篇6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0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宣告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数字化进行了介绍并将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作为一种信息现代技术化的形式,数字化技术已经全方位的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对人文精神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数字化时代与人文精神的概念界定

1.1 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是以数字为中介和体现方式的时代,是以纯技术化的物质形态为标志而命名的。“数字化时代”也被称为“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人们对以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的表征。

英国学者雷·海蒙德认为,信息时代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即物质化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物质化信息化时代,指的是信息的传播载体是以原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具体的实物,比如报纸、杂志。在这一时期,知识的获取和传递,只能通过上述物质的作为中介才能得以进行,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最初阶段。在接下来的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成为了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所有的信息都被转化为0和1的组合,通过比特进行承载。相较于物质化信息时代,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信息具有开放性,传播速度也实现了光速传播,人们从之前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的获取信息。数字化通过网络技术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科学文化、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构建出一个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昭示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数字化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1.2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e studio”(人的研究),英文为humanity,最初是相对于神的研究而言的。其实在现代,真正意义的人文精神应该是指“humanism”一词。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普遍的关于自身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2. 数字化时代对人文精神的潜在价值

2.1 解放人的身心自由

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代替了效率低下的手工生产,物质生产力得到很大提升。数字化时代,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又一次革命性的变更了前期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信息和知识的生产成为了推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助力器,也成为了现代人类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从复杂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了大量的可以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来进行工作之外的兴趣学习和充电,进而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人的身心自由是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人的生存必定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和束缚,数字化时代给人类提供了这样一个解放身体和心灵的空间,人们在拥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大量的自由时间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追求科学、艺术等自己渴望从事的活动,才能真正做到身心的解放。

2.2 丰富人的社会交往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具有丰富的感情,社会交往则是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人们通过交往完成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数字化时代,网络的虚拟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往关系,那就是以网络联系为主的交往模式,在这里我们称之为“网缘关系”。网缘关系是网民通过虚拟空间构建的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它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局限,扩大了人们的交际网络,开放了人们的生活圈,人们的交往关系在网络世界中变得更加全面和丰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语言,人们还可以通过眼神的交换和肢体动作等别的交流方式,而数字化时代里,人们在虚拟空间交流的主要媒介就是语言。不管是借助于聊天工具以字面形式出现的对话,还是通过语音进行的交流,网络语言作为数字化生存世界里的信息符号,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它是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体现出人文精神发展的广泛的可能性。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现存的精神状态,成为解读这个时代人文特征的独特视角。相较于现实社会,数字化时代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加强了对自由平等权利的感受和关注,因此逐渐培育起来新的人文精神,那就是平等、自由和公正。

2.3 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人的认知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感性的延伸和理性的解放两个方面。卡普的器官投射说告诉我们技术是人的器官的投射。电脑是人类大脑的延伸,通过编程我们可以实现科学技术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在体验这些延伸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感性认知能力。置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我们可以对现实中已经消逝的文化古迹进行复原,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探寻宇宙的奥妙,感官的刺激提升了人类的感性认识,增长经验,从而使得身心得到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由传统的以书面形式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通过网络自主寻找和选择知识的方式。虚拟技术提供的虚拟体验开阔了学习主体的实践领域,扩大了认知范围,实现了人们理性的解放。学习的便利将更多的提升人们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和对认知世界的能力,提高人们实现自我解放的知性水平,进而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美]N·尼葛洛庞蒂. 数字化生存[M]. 胡泳、范海燕等译. 海南出版社. 1997.

[2][英]雷·海蒙德. 数字化商业[M]. 周东、倪正东译.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疾病防控与人文精神 篇7

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由人类优秀的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很多人都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周国平[1]从三个层面对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广义的科学精神,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广义的宗教精神,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王玉柱[2]则将最普遍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定义为爱智、向善、求美和敬畏四种形而上学的基本倾向所构成的精神世界,而所探讨的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上述四个人文精神层次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化。

2疾控防控需要人文精神

在技术服务和行政干预分家的情况下,疾控系统很多日常业务职能例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性检测、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等, 已经转变为纯粹的技术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疾控人员尚未完全适应来自于其他企业的竞争,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业务越来越少,甚至在需要服务的企业在电话咨询服务价格阶段就推给其他能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忽视了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来自疾控系统的《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的其他职能。疾控系统除了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更重要的是在服务的同时,宣传疾病防控的知识,让企业在收到服务的同时,明白该项服务的实质和内涵。例如,同样是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评价,一种是单纯的收集资料,撰写预评价报告书,协助企业完成建设项目的开工前审批;另外一种则是在撰写预评价报告书的同时,协助企业完善可行性报告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体系设计,让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理念深入到企业的理念中,引导企业以人为本,重视工人的健康权。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结合角度理解生命、健康和疾病,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现在在艾滋病发病率中所占比重逐渐升高的男男性行为(MSM)性病患者逐渐增加,如何进行干预成为了疾控系统的一大任务。干预过程中人文关怀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绝大多数MSM性病患者担心疾病一旦暴露将遭到社会歧视,因此在就医方面,首选匿名的诊疗服务;同时应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同性性行为。 邵长庚等[3]认为,不要企图说服那些不愿改变他们性取向的同性恋患者去改变他们的性取向;同时他们提出了可能的行为改变过程的阶段理论及改变行为的意向和行动的决定性因素。

孙雯波[4]提出,把传染病防控放在当代中国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他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生态文明的转型和建设是解决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深层矛盾的必由之路,传染病防控伦理的权利观、义务观和和谐观的理论诉求直接指导现实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中,个体权利和公共健康、传染病人文关怀与功利之间存在必然冲突,需要保护病人隐私同时,保证公众知情权。 把握传染病防控公权边界,尽量减少和降低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对传染病患的关怀间的矛盾与冲突。疾控系统需要在现实中加强实践与论证,努力建立和发展一个以个体传染病患者弱势群体为中心的公共卫生人文伦理学,兼顾个体人文关怀和社会整体利益。在西非接触埃博拉病毒后回国的美国护士最后在家中隔离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调动政府、疾控系统、社区、传染源传播者或高度易感人群的积极力量,贯彻权利、人道、义务及和谐的理念和原则,尊重传染源传播者或高度易感人群的尊严和社会权利。疾控系统的传染病防控应重视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重视防控技术。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以义工、志愿者,或者进入非政府机构中,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救助活动,深入到当今的社会关系中,开始重建中国社会的公共道德体系。传染病防控中民间组织和社会公民的广泛参与逐渐呈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伦理运动,是社会真正走向宽容、文明的积极力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作为一直崇尚公正、人道、独立、中立、统一、普遍和志愿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密集人群公共卫生应急救援”(H.E.L.P.)课程,已经连续6届。在应急状态下,援助是人道干涉的重要方面。然而,关键问题是援助应与保护受害者以及使他们能够重新自给自足联系在一起。H.E.L.P.课程通过建立这些联系,让学员得以了解涉及受害者所有需求的人道战略,同时最大限度维护他们的尊严。最近的几届学员中,来自疾控系统的越来越多,说明了政府系统的观念在转变,在卫生应急过程中,除了政府行为外,应该重视人道主义, 给在卫生应急中涉及的弱势群体最大限度的尊严。

3疾控系统人文精神的培养

顾文[5]分析了疾控系统新进人员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初步提出从树立爱心,执业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尊重生命4个方面对新进疾控人员进行人文精神培养。这也吻合了人文精神的爱智、向善、求美和敬畏的本质。

3.1重视业务能力培养疾控人员除了上述4方面的培养外,很重要的还是业务能力的培养。只有业务知识熟悉了,才会少犯业务性错误。同时,要及时进行业务知识更新。登革热和黄热病疫情的传播媒介都是蚊子,但是属不同亚型。如果不了解不同亚型蚊子的属性,仅仅因为传播的媒介都是蚊子而在疫区推行蚊帐是不合适的。疾控人员自身重视自我提高外,疾控中心也应该定期进行培训,除了常规的业务学习,还要包括特殊性和应急性的业务培训。只有在熟悉业务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在疾病防控中更好地贯彻人文精神。

3.2重视科研能力建设各级疾控中心往往倾向于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管理,日常工作繁琐,客观上存在科研意识不强,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公共卫生前沿知识获取途径;在科研课题申报方面缺乏资源和竞争优势。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例如安排新进人员参与疾控主要科室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而在整个过程中邀请专家协助进行课题设计,指导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最后撰写出调查报告。重视网络文献数据库的利用,例如购置中国知网等网络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权,为技术人员查找科技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创造条件。重视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鼓励业务骨干到高校或研究所进修学习;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技术交流,鼓励参加各类相关的学术会议等。科研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当前新发传染性疾病与慢性病防控业务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水平上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开拓新的公共卫生领域,从而更加全面地促进人类的健康。

3.3重视疾控文化建设从卫生防疫与监督一体到疾病预防控制与监督分离,经过几年的改革,疾控系统已经基本完成了内部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也经历了一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显示了疾控系统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但是,应该看到各级疾控机构被动于具体服务项目的更迭或增加,缺乏主动性。如何进行疾控文化建设,增强疾控中心的竞争力成为了各级疾控系统探索的重点问题。戴相龙从精神文化、目标绩效、人才培养、信息建设、质量安全、诚信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文化建设[6]。夏洪波则结合自己的单位,具体阐述了树立正确意识形态、把握政治需要、坚持文化传承、体现行业特色、符合单位实际及配合制度建设等文化建设的6个关键点[7]。赵珊珊还专门提出了党组织建设[8]。其中,创立疾控品牌, 树立公众形象成为了共识,而这也是疾控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品牌是“眼球经济”最活跃的要素,通过构建的疾控品牌,使公众在消费疾控产品和服务时,产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忠诚的品牌消费群体。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的开展。同时,品牌效应也能够很好地进行反馈,传递新的问题和需要,从而形成疾控系统服务主动性的导向和目标。

摘要:为适应新发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防控的需求,疾控系统需要重视疾控人文精神的建设。除了重视日常业务能力的培养,还要努力进行科研能力的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做好挑战准备,同时要重视疾控系统的文化建设,形成品牌服务,沟通公众与疾控系统公共卫生业务,从而形成具有疾控特色的人文精神。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篇8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 又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因此, 医学比任何别的学科更强调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服务于人是医学的最终价值目标。我们不能象对待其他自然物一样, 单纯地用简单的、抽象的、细致的科学语言和技术手段去研究人的各种机制和健康。医学以人为服务对象, 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1]。人的生命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现象, 从生理层次到心理层次再到社会层次, 从人的权利、尊严、健康需求再到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 无不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要关注的环节, 都离不开医学人文精神, 都需要医学人文精神的滋润培育。医生给病人治病除了吃药打针手术等理化方法外, 还将认真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病人提供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服务。病人从医生那里获得更多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 并同时获得心理的慰藉和改善。医生对病人的协助, 尤其是情感上的鼓励, 可以使病人获得信心, 得到支持, 直至恢复健康。这是医生潜在人文品质的表现, 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支持, 是其康复的巨大力量。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 大凡思想圣洁, 德高望重之医学家, 无不具有丰富的医学人文修养[2]。这是他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医学所持的基本观点的反映。他们的行为就是医学的文化价值——真、善、美的反映, 体现着至爱至深的大医精诚的品格。病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处处感受着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沐浴。他们接诊病人时, 从顶至踵都散发着慈善家和艺术家的品格[2], 使医学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尽致。所以, 我们说, 现代医学人文精神, 是广大医学工作者以其职业群体的文明之道普及天下众生的友善良行, 是医学工作者从事医学技术事业的精神支柱。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 把医学看作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1982年, 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的未来方向”的报告中, 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英国在“明天的医生”报告中也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平衡课程, 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以至包容。日本也针对医生缺乏人文知识的问题, 实施“全人的医学教育”, 解决医学的观念问题和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概括起来讲, 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树立新的医学观念, 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植道德情感, 规范道德行为;依靠人文的知识和方法, 发展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社区管理能力。

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研究的相关机构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医学教育家们不断呼吁要重视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规划人文社会医学的核心课程与体系, 建设人文社会医学的重点学科与基地, 加强师资培养, 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从既往的经验来看, 医学这样一种偏重于应用型的学科, 失去了人文社会医学的指导、规范, 一味骑着技术的骏马向前冲, 势必脱缰。医学若要实现其为人的宗旨, 需要其中的每一个组成分子——医生、医学科研人员、护士、医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的点点滴滴的不懈努力。让医学技术始终如一地发挥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长远关爱的作用, 同时体现出对人们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2 将人文精神注入医学教育之中

由于医学教育任务繁重, 带有极强的专业性甚至是职业性的特点, 且专业课程较难掌握, 人文课程相对缺乏, 加之许多医学院校单科办学, 文体活动普遍不如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活跃, 使医学院校的人文氛围相对狭窄, 导致医学生的视野与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比较起来较为单一, 文史哲知识比较缺乏。这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一些人功利主义的短视观点, 认为竞争如此巨大的社会, 需要的就是“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 有无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无关紧要。但现实的情况却是, 由于缺少人文精神的滋润, 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不高, 使得一部分医学生只有廉价的抱负和骄傲, 他们只想胜过自己的同学, 只要胜过周围的同学了, 他们就引以为自豪。他们很少把自己与历史人物相比较, 很少有名垂青史的大志向。从小学到大学, 为了升学, 他们被迫加入到无止境的考试与各种竞争之中, 认为只要考入大学就有了前途, 就有了对老师、家长的交待。学校培养学生理性与人格的任务, 往往因为要求学生记诵太多琐碎的题目而被疏忽了, 导致学生的性格与情感变得有些疏离、冷漠。在许多人看来, 学校仅仅是升学的地方, 而不是孕育生活智慧与心智的殿堂。

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教育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文素质, 培育合理的人文精神[4]。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 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一个好的医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本领, 同时也要接受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 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要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也就是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无所不晓。文史哲知识的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在多种文化的学习中, 获得人文精神力量的支撑, 最后内化为献身医学事业的高尚道德情操, 构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5]”, 从而逐渐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因此, 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是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从而使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 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

3.1 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例

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 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 其中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 以美国、德国为多, 达20%—25%, 英国、日本约为10%—15%[6]。对比来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偏低, 这对培养医学生的健全人格十分不利。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不是两极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 医学人文是医学科学、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7]。因此, 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社科课程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课程设置上, 增设人文类选修课, 如社会学、行为学、史学等, 增加与医学交叉形式的边缘学科课程, 如医学哲学、行为医学、医学逻辑学等, 定期举办文理交叉渗透的专业讲座, 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但要注意避免出现形式主义, 如盲目追求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 课程讲授只是进行概念性介绍等。因为人文精神培育决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几个历史事件、几本名著的名称, 而是教育学生把一种科学方法、坚韧不拔的毅力、较高的文化陶冶内化于心中, 外在表现为一种能力, 一种人生的态度, 全面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 使之成为既有竞争意识, 又有协同合作精神, 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 又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

3.2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不仅能够医治患者生理上的疾病, 而且还能够诊治患者心理上的疾患, 通过心理疏导, 稳定情绪, 讲授医学知识, 介绍病情, 准确的医治等措施取得良好的医患关系, 增强病人医治的信心, 使各项治疗顺利进行。要达到上述目的, 医生必须心智健全, 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心理相容能力及抵抗挫折的能力。因此, 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措施来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正视现实, 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尊重他人, 宽待他人, 培养宽厚的性格, 顽强的意志, 以满足现代医学服务的要求。

3.3 开展诗歌欣赏和诗歌创作活动

把诗歌引进校园, 也就把一种美好、感性的生活融入了青春的生命之中。美国的哈佛大学就邀请世界著名诗人常驻校园, 这些诗人经常给哈佛的学生以感悟人生的教育, 歌颂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雨露滋润。在今天这个诗歌没落的年代, 哈佛大学的学生极为难得地获得了浪漫情怀的培育, 这已经不是用一个“难能可贵”就能表达出来的意义了。在某种程度上, 也折射出为什么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一直独领风骚于世界各个领域, 为什么哈佛大学的独特魅力经久不衰。有些东西的意义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够得以彰显。当然, 医学生所需要的人文精神不只是外在的一些诸如诗歌之类的形式, 而是指内化于学生心中、增强道德、培养个性、丰富人生的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可以扩大医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并从中体悟新的思维方式, 使他们的情趣更为宽泛, 意志更加坚强, 品行更加高尚。

3.4 强化身体素质的训练

身体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手段, 对其他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 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动资源,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医学生的身体强健与否, 直接关系到在校学习的质量及日后能否承担繁重的医疗工作, 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 是硬件。没有健康的身体, 人的道德、知识、理想等这些软件, 就没有可靠的硬件作为载体, 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当代医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 大多娇生惯养, 缺乏锻炼, 弱不禁风, 还不乏“胖敦儿”、“豆芽”型的体质, 难以应对艰苦的学习生活。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学习压力需要健康的身心作保障。因此, 要求他们加强锻炼、增强体魄已迫在眉睫。体育运动对医学生的成长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训练、竞赛等来达到提高医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3.5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说专业学习有赖于专业实践, 那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3]。人文精神的培育, 不是知识教育, 而是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获得与提升, 需要通过生活逐渐去体验、感悟、实践。只有通过实践, 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在涵义, 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 从而产生丰富的人文情感。学校应当进一步地改革和更新教育方法、教育思维, 探讨如何以更加生动的形式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当前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现状结合起来。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广泛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关注心理, 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善与和谐。目前, 人们对医疗的需要已转向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老年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就满足了人们对医学发展的需求。未来社会里, 将有近二分之一的医学生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社区、深入基层, 特别是贫困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通过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使医学生了解民众疾苦,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状况, 唤起他们的责任意识与人文情怀, 思考社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端正对社会的看法, 确定自己今后的主攻方向, 知不足而后学有所指, 从而贴近社会、贴近民众, 为弱者服务, 达到“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 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来自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教育, 与校园中单向传输的教育效果相比较, 前者更富深刻性、持久性和丰富性。

孔子曾言:“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 不仅意味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水平, 而且能折射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因此, 只有文医渗透、文医融合, 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6], 培育医学人文精神,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心人的生活环境, 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 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8]”。

参考文献

[1]赵锦华.论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 (4) :294~296.

[2]王德彦.论医学的文化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6) :37~41.

[3]郭永松, 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000; (5) :51~54.

[4]樊浩.人文精神培育及其价值合理性[J].江苏教育研究, 2001; (5) :4~9.

[5]汪一江.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 2004; (2) :19~21.

[6]李鲁, 郭永松, 施卫星等.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科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6) :25~28.

[7]杨耀武, 陈富林.对医学行为的再认识——兼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医院管理, 2003;23 (3) :63~64.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篇9

但是在“新课标”下, 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将语文工具化, 用技术理性和标准来肢解文本之非审美现象又起沉渣。因此, 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功能被严重扼杀, 文本所及之人文世界的审美功能乃至人的“生命世界”微妙、丰富和活力大打折扣。

基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教育方法的长期积淀、现行考试评价与导向机制的种种“泥淖”对语文学科审美功能的冲击与扼杀;基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完人”, 让语文学科担负起“成人”的教育目标, 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教化功能”正名已迫在眉睫。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人”。而语文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除了发挥工具作用外, 更重要的还要担负起“润德”、“启智”、“成人”、“教化”的审美功能。

具体言之, 语文学科正是凭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本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审美空间结构昭示着其审美特性, 并实现着其人文价值。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1. 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

语文学科是语言的艺术, 同时也应该是抒情的艺术。《课标》和《大纲》对于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规定, 即“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并“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此说来, 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的对话仰仗于品味、感受语言, 这就使得语文文本阅读成为一种体验式的阅读, 或者就是在语言品味基础上主体心志的“入乎其内”。

文本是情感符号的结晶。从文本的创作来说, 情感易使作者产生创作的冲动, 是联结艺术形象和主体情思的红线。从文本的接受来说, 只有以情动人, 使阅读主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动, 才能收到良好的审美体验效应。例如, 在诗歌文本阅读中, 我们应该懂得, 诗人追求对应于时代诗情的主体建构, “我”既是时代的代言人又作为主体心态外投的独特情感范型在文本中得到凸显。这是一种以主体来洞察万物和传递诗情的方式, 主体精神在重建着世界秩序, “自我”的意志和力量浸染着物象, 客体为主体所强烈地干预、征服和主宰。因此, 郭沫若的《天狗》就是“自我”即主体的理想建构;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表现的内容就是在平静祥和与祝福表言下主体的矛盾与分裂。

2. 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

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 这种审美情思对于文本而言, 实际是一种阅读空白, 仰仗于主体审美想象的认同性或求异性参与与填补。在这个意义上, 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就是缪斯展翅高飞的羽翼。主体心理场强烈充沛的情感体验易于激发思想, 引发想象的纵情驰骋;大胆丰富的想象, 又有助于开启情感的闸门, 并使之得到形象贴切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情感体验是触发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审美想象则是情感体验的强化剂。

优秀的文本都是真实独特的审美情感与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的自然融合体。父亲在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背影”需要主体认同性的审美想象参与, 并进行富于人本特性的空白填补, 明确这就是爱子情深 (朱自清《背影》) ;八九岁的小女孩在漆黑的夜晚挑着小桔灯在山路上伴“我”行走的情景, 同样需要主体的审美想象参与方可领悟出这是成人都难以做到的镇定、勇敢和乐观 (冰心《小桔灯》) 。

3. 多采的人本性。

文本的写作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捕捉、创造过程交织进行。在这个意义上, 文本正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体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存在, 是作者理性与感性、情思与形象在瞬间猝然结合的产物。因此, 文本的阅读价值需要也只有主体的参与认知才能实现。所以, 人本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之一。

二、语文学科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方法取决于对象的本质规定性。语文学科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多采的人本性等特性要求人文精神内化需做到以下几点:

1. 指导学生美读, 突出语文学科的主体审美体验性。

“美读”是感知语文文本的主要方式, 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 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 多方面地感知教材, 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进而获得审美体验。“美读”, 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 读者如文中人物, 文章“如出我心”, 文句“如出我口”, 抑扬顿挫, 吟咏诵读, 与作者心灵相通, 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 理解随之增进, 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读出李白“缘愁似个长”的满头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江愁、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船愁一样有意蕴、有味道, 从而让学生走进情感艺术的殿堂。

2. 指给学生文本阅读的门径而不是“填鸭”, 突出语文学科的审美想象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这种愉悦感是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感受或想象。唐代诗人杜牧《读韩杜集》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 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之时, 吟读杜甫诗韩愈文, 渐感舒畅愉悦, 这种感受或想象如那美丽的女麻姑, 用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语文教学中, 教师“指一点门径”, “给一点暗示”, 让学生自力品文, 驰骋想象, “自求得之”, “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得到美的欣赏, 充实自己的经验, 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审美想象性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3. 文本分析坚持人本理念, 体现语文学科多采的人本性。

首先, 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人看, 而不是某个思想观念的代码。比如对《小橘灯》结尾“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 学生将心比心, 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让她预言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 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其次, 也要把欣赏作品的学生当常人看, 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而应尽量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 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 我们很容易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热血青年身上找到保尔的影子。新课程强调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 让学生自觉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和提升, 决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和背叛, 从而影响整个汉语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再次, 要把文学作品当作满含着人性的精神产品, 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观念体系。文学欣赏的着眼点应该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决不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历史、哲学, 甚至实用 (比如完全从考试的需要出发, 肢解作品) 的态度来对待文学, 动不动划分人物的阶级成分, 界定事件的政治性质, 在人物的惯常行为中“提炼”哲理, 而应该多发掘作品中的鲜活的人性, 用以感染学生, 熏陶品格, 丰满人性, 达到“立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

[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5-48.

[4]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78-90.

[5]刘俊峰.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07, (3) :32-33.

谈谈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10

一、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语文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力,它涵盖了诸多的内容,比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态度。对于语文素养,新的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是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没有明显的层次感,其缺陷性是目标太多,没有深入地思考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生道德品质、社会认知和学习态度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在语文教学中,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意志、情感和思想予以激活,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予以深层次的培养和引导,满足学生在学习层面上的不同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二、培养与发扬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其实是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精髓。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慢慢从少年过渡到青年阶段,其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育及人格的养成,将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及未来的发展进程。学生在这个阶段,要经历从“学步”到“独立行走”的转变,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要为适应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做好准备。要做到这些,光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精神上足够理性,在意志上足够坚定,有强烈的进取心、开拓和创新精神,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巴金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语文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形质兼美,不但能熏陶人的感情,给人以愉悦的审美过程,还能启迪人们的思想,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丰富,眼界得到了开阔。所谓对人真、善、美的要求,就是指涵盖了能健全人性、完善人格的智育、美育、德育。所以说,学生在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跟语文的教学内容是有很重要的联系的,语文学科应是人文学科,弘扬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灵活施教,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言语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过程,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积累自己的语言素材,需要组织学生更好地、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老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的阅读选择、阅读技巧和阅读感悟予以指引,对于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段、词句进行摘录,对这些摘录进行温习巩固,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和积累。课外阅读的内容应是多彩的,课外阅读的空间应是宽广的。

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新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亦是如此,学习语文也离不开思维。语文课上,学生通过吸收文学作品中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饱含情感的语言、富有艺术的语言的滋养,可以更好地发展思维和语言。如果语文课回避语言的学习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的训练,那么还有哪一门学科能担负起这个责任呢?答案不言而喻。因此,我们说语文的核心价值是语言学习及与语言的学习密切相关的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文章的思想情感、内容观点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内涵、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体育运动文化与人文精神 篇11

关键词:体育;运动文化;人文精神

一、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精神

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精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并将研究出来的科学性和理论性成果运用到体育运动中去,这也将极大地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体育的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定要分清楚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认清体育将来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将体育科学和体育人文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就体育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体育运动与人文精神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揭示体育人文精神。

二、人类体育运动的本质要求

我们知道,人类竞技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但是,这些纪录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人类进行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其实,体育运动作为人类每一天生活以及将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各种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平、理解和文明,使人类生活得更好、更舒服、更快乐,这才是现代人类体育运动追求的目的。

由此可见,体育运动科学将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任务。它不仅仅是在兴奋剂或者自然科学领域里研究竞技运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掌握人类体育运动发展最本质的要求——“运动的原始要求”,即人类的生活、人类的身体健康和人类参与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

三、人类运动与体育科学

在科学界,我们都知道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够正确地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因此,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我们努力去学会控制事物,利用一切可以控制和利用的物质和资源来将我们的家园建设地更好。

“使自己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充分地利用它们……”这就要求我们站在科学的角度,区别现代和传统的观念,重新审视人类的身体活动。

四、体育人文精神

世界上,人的生命是重要的,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长寿,能够有意义,所以人类在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

其实,有意义的生命应该正视社会,改造社会。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每天都在发现问题,而他们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这或许会让人类的生活十分的疲惫。所以,许多安排好的科学研究和事情必须要根据这个社会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这些问题最终将被人类所克服。

体育人文精神应该是正视社会,改造社会。所以,有意义的生命不仅仅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只是有意义生命中的一种运动的文化,使人的生命能够得到有效的延长,使人能够更加健康。

五、校园体育文化

我们如何有效地开展和提高大学校园的体育文化呢?这是体育运动文化科学中一个十分困难的任务。所有原来的研究方法和途径都要发生改变。甚至是运动训练、运动健身和运动医学方面。例如,我们必须要以全新的视角改变原来科学意义上的人体活动的定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其他一些形式去“读懂”人体,而不再仅仅是从字面上或想象中去认识。人体和活动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体育人文也要依赖于利用人类的智慧来进行科学的揭示。我们要认真研究与学习原始人类体育活动的目的。人类运动的文化将是未来15~20年中运动科学的一个研究重点。

但是,在政治方面,我们很难将体育运动的本质完完全全地贯彻下去。我们很难将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运动形式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如:击剑、芭蕾、音乐、舞蹈等等。因为前面所提到的运动文化和人体智慧都将很难被认为是体育文化。生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因素,是人类身体最基本的文化。

一个推动体育文化的实验证明,一切俱乐部或者体育学校都在不断地推动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如互相交流、健康教程、休闲、舞蹈等等。从另一方面来说,如足球、排球、体操、田径等等项目都不在这个定义范围之内。

因此,大学校园体育是重新认识体育文化的最好的地方,虽然现在它的形式还是比较陈旧和落后的。大学校园体育应该进行科学的讨论、研究与实践,这样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才有可能形成新的形式。其实,在德国,校园体育文化早已被人们重视并进行研究,主要是由德国大学体育联合会(ADH)进行研究,从哲学、公共关系学和高等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获得了很大的成果。

六、结论与展望

当我们分析和认识体育和体育文化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与体育人文精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它真实地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人类有意义生命的意识之中。我们一定要正视在人类生活和人类智慧中产生的人文精神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加以研究和探索。所以,体育人文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清人类身体活动的原始动力;其次,重新认识人类生命智慧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再次,总结人类在求得生存和有意义的生命运动的形式与经验;最后,通过高等教育和社会进步继续研究和发展人类在求得长寿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熊志冲.心灵的慰藉与人格意识的欢乐:中西古代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体育与科学,1989(5).

[2]谢凌宇.略谈中西方传统体育的个性特征.体育与科学,1990(5).

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12

一、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的根

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初级的做人道理, 教会他们做人的价值, 慢慢体验到做人的意义, 但是现代的语文教学存在不生动、不活泼、单调, 是注入填鸭式, 这些格调只能培养学生粗浅的掌握文字的能力;与现行的考试制度, 拼命追求升学率有很大的关系, 使得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去启发学生的兴趣, 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多启发学生, 多培养他们一些想象力、创造力呢?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课文应是多样化的, 这样学生才有兴趣, 没有兴趣, 就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工具。太单一, 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所以语文教师应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与灵魂等诸因素, 最终全面地关注学生本身及其发展。

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很广, 我们教师还应适当地区熏陶学生, 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中外名著, 对学生人文情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读中外名著, 要能让学生入心, 让学生化除忧思, 培养爱心, 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缺乏的正是广泛的阅读, 他们常常把时间浪费在一些虚拟的网络游戏上面, 总是认为没有必要去看那些中外名著, 要知道语文教育是一种基础的课程, 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甚至一个人的一生。等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时, 这种垫底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都显露出来了。文学是人学, 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很复杂,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 我们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很强的判断能力。比如说课文中的分析人物形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 《祝福》中的祥林嫂等等都是非常鲜明感人的形象, 教师应教给学生用复杂的眼光去分析人物, 不要片面的看待一个人。鉴赏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分析, 这些只有从作品入手。语文教育是我们民族的精华之所在, 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语文教学就是人文精神的根。

二、语文教师应以人文精神塑造人格魅力

在今天, 学校呼唤人文精神。在今天, 教育迫切需要弘扬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工作者应是人文精神的化身。用人格魅力潜移人文精神“经师易做, 人师难当”, 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 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 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从教师那学习的, 不止书本知识, 还有教师的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 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那么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具有人格高尚的人。教师人格高尚, 就对学生有感染力。我认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以下人格魅力:

第一, 要有爱心。魏书生老师说过:“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学生”。教育的一切都源于爱学生。教育从爱起步, 由爱伴随, 因爱结果。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一切成功的教育, 究其根源, 全出于爱心, 爱心构筑真诚, 爱心孕育希望, 爱心激发爱心。教师的爱能给学生信心、力量、勇气, 使将要陷入学习生活低谷的学生看到一丝亮光, 看到光明的未来, 获得前进的动力, 走向成功的殿堂。

第二, 要有热情之心。热情的教师会让学生认为, 他们喜欢他们的工作, 他们信任和尊重学生, 所教的课程是有趣的、有用的。他们会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 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满足。教师时刻关注教育实效,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根本追求, 并注重学生长远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 要有自信心。教师要有自信心, 能正确评价自己, 能对自己有信心,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缺点。“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人的可贵不是不犯错误, 而是能知错就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就能使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得到发挥, 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成功。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始终, 生命和使命同行, 人格就能闪出耀眼的光辉。教师的理想人格, 会像一丝丝春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总之,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人文精神, 认识自己的不足, 勇敢地给自己换血, 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为落实新课改这一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和系统工程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摘要: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是现实的必然需要。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人文课程的语文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 以文化建构为底蕴, 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表现、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制、原理和规律。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格,情感

参考文献

[1]吴文菊, 孙闯.小学班主任工作精彩案例[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7.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陕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下一篇:发电厂班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