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2024-09-29

陕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共5篇)

陕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篇1

魔芋在植物学分类上属天南星科,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国主要在长江流域和西南、西北部分地区种植, 它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干聚糖的重要经济植物, 也是当前种植业中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之一。魔芋生长需要特殊的自然条件、土壤质地, 对肥料的需求也有别于其他作物, 具有五喜五怕的特点。一是喜温暖, 怕高温。日平均气温≥15℃种子开始发芽出苗, 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22~28℃, ≥30℃不利于魔芋生长, 特别是35℃以上高温极易诱发病害大发生, 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二是喜阴凉, 怕强光。强烈日照诱发病害发生, 甚至死亡, 魔芋生长只需要40%~60%的散射阳光, 同时, 日照时数小于8小时的环境有利于魔芋生长;三是喜潮湿, 怕水渍。要求土壤含水量50%~70%, 空气相对湿度75%为宜;四是喜磷、钾, 怕氮。要求以农家肥为主, 复合肥为辅, 氮、磷、钾施肥比例为8∶10∶12较好;五是喜疏松的沙壤土, 怕板结的黄泥土。陕南平坝川道7月高温酷暑、秋季雨霖对魔芋生长不利, 因此魔芋高产栽培应根据栽培地域选择适当套种带型, 适度挡光遮阴的同时降温;以土壤疏松肥沃、土层较深的沙壤土为好;播前做好种芋处理, 增施有机肥、磷钾肥, 同时做好开沟排湿、病虫防治工作。栽培中重点把好以下环节:

1 选好地块、精细整地

陕南平坝川道选择海拔800~1 000m、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背荫凉爽、缓坡不积水的沙壤土缓坡地种植魔芋。切忌在平地、浸水地、黄泥地、水稻田和土层瘠薄的旱坡地种植魔芋, 且前茬作物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地块不宜种植魔芋。

计划种植魔芋的地块要精细整地, 达到深耕两次以上。其中冬前深耕冻伐, 春季播前翻耕、耙磨一次, 打碎土块, 拣净石块、杂草、残茬, 平整土面, 开沟做厢, 以备播种。

连作地块要做好土壤消毒处理。降低土壤中的病菌基数的同时杀灭地下害虫。土壤消毒的时间把握在播种前10天进行。消毒的方法每亩用生石灰50~100kg均匀撒施, 将其翻耕入土中。对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块, 每亩用3%呋喃丹粉剂3kg混细沙15~25kg均匀撒施, 翻于土中防治地下害虫。

2 轮作倒茬、间作套种

魔芋连作不能超过3年, 否则会因病害损失惨重。魔芋间作套种应重点避开十字花科、生姜等易感染软腐病的作物及易感染白绢病的茄子, 一般与禾本科作物接茬或套种较为安全。通常魔芋/玉米较为适宜。

1) 海拔1 000m以上地区和海拔800~1 000m日照时数低于8小时的阴坡地块, 种植魔芋实行净作。

2) 海拔800~1 000m阳坡地块, 种植魔芋实行魔芋/玉米, 采用2m带型, 即2行玉米3~6行魔芋。

3) 海拔800m以下种植区域采用1.5m带型, 2行玉米套种2~4行魔芋。

为保证玉米的遮阴效果, 协调魔芋与玉米生长光温、水肥之间的关系, 套种玉米选用生育期130天左右的中熟高杆品种, 实行育苗定向移栽。3月下旬育苗, 4月中旬移栽, 株距30~40cm。移栽时玉米叶片伸展方向与魔芋行向垂直, 便于遮阴。7月底8月初玉米收获后及时处理玉米秸秆, 给魔芋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 促进生长。

3 做好选种、备种及种芋处理

3.1 种芋选择

海拔1 000m以下地区以清江花魔芋、本地花魔芋为主栽品种, 搭配种植安县花魔芋;海拔1 000m以上地区以本地花魔芋为主栽品种, 搭配种植清江花魔芋、安县花魔芋。种芋选择上, 选择形态周正、无挖伤、无碰伤、无霉烂、无病虫危害和口平、窝小、芽体粗壮、碓窝状的个体做种芋。在具体规格上, 种芋繁殖选用30g左右的种芋, 商品芋生产选用250~500g的健康种芋。坚决剔除病、伤、烂种芋。

3.2 备种

种芋繁殖选用30g的种芋, 亩播5 000~7 000株, 亩备种量150~200kg。商品芋生产选用250~500g的种芋, 亩播1 600~2 800株, 亩备种量700~800kg。

3.3 种芋消毒

播种前首先将种芋晾晒2~3天, 结合晾晒进行种芋消毒。可每kg种芋用40%甲醛2m L+高锰酸钾1g密闭熏蒸24小时。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500倍、53.8%可杀得500倍液, 交替喷雾消毒2~3次。

4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4.1 播期

勉县魔芋适宜播种期为3月20日~4月10日, 高海拔地区略迟, 低海拔地区略早。播种时种芋按大小分级、分类栽培。

4.2 播种密度

应根据种芋大小确定适宜的密度。以种芋直径6倍为行距, 种芋直径4倍为株距。一般种芋50g以下, 株距15~20cm, 行距20~25cm, 亩栽5 500~7 500株;种芋50~100g, 株距30cm, 行距45cm, 亩栽4 500~5 000株;种芋100~200g, 株距35cm, 行距55cm, 亩栽2 800~3 800株。种芋200~400g以上, 株距40~45cm, 行距55~60cm, 亩栽1 600~2 800株。

4.3 栽种方法

采用深沟高畦 (垄) , 起垄栽培, 垄沟保持35cm以上, 畦宽40~120cm。大种芋宜实行垄栽, 1~2行为一垄, 小种芋宜实行畦栽, 3~5行为一畦。摆种时主芽向上45°角斜放, 播后覆土10~15cm。小种芋略浅, 大种芋略深。栽种时注意“浅栽、深壅”。

5 科学施肥

魔芋生产施肥总体原则是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 底肥为主、追肥为辅。

5.1 底肥

亩施农家肥2 500~5 000kg, 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40kg, 生态有机肥50kg。农家肥可撒施也可沟施, 撒施在春季翻耕前将农家肥全撒施翻耙于土中。复混肥、生态有机肥沟施。将种芋斜摆在施肥沟两侧, 复混肥、商品有机肥施于两种芋之间, 最后起垄覆土盖种15~20cm即可。在施肥过程中, 严格实行肥种隔离, 以免造成“烧苗”。有条件的农户可将玉米秆或其他秸秆、树叶铺于播种沟内, 种芋摆在两侧, 效果较好。

5.2 追肥

追肥方式分畦面追肥和叶面追肥两种。畦面追肥在魔芋分叉散盘前 (展叶期) , 结合中耕培土, 先在两行魔芋之间开一小沟或四窝魔芋中间挖一小窝, 肥料要施在两行魔芋植株之间, 施肥后再进行培土覆盖, 不要接触魔芋植株, 以免引起“烧苗”。追肥选用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数量控制5~10kg/亩。叶面追肥结合喷药防病进行, 亩施磷酸二氢钾30~50g, 兑水50kg与农药混合进行叶面喷肥。

6 魔芋除草、中耕培土和苗期追肥

6.1 畦面覆草

播种时, 提倡畦面覆草, 抑制杂草生长的同时保墒、保温, 减轻病害发生。覆草选用稻草、麦草、油菜壳、山杂草, 时间以播种后散盘前, 覆草厚度5~10cm。

6.2 除草

夏季是杂草生长的旺盛季节, 杂草与魔芋争肥争水, 严重影响魔芋的正常生长。出苗前, 选择天晴, 浅锄2~3cm。出苗后只能用手拔除, 禁止用农具锄草。魔芋生长到中、后期如果有少量杂草, 只要不影响魔芋的正常生长, 可以不再除草。

6.3 清沟排水, 培土壅根

魔芋具有喜湿、怕水渍的特点, 排水不良, 易导致魔芋通气不良倒苗。魔芋出苗后应及时开沟排水、清淤降渍, 以增强魔芋防风抗倒能力。

7 以防治软腐病为主, 抓好病害综合防治

魔芋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其中, 危害最大的就是软腐病和白绢病。对魔芋的病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 实行综合防治。选择种芋时剔除病、伤、烂种芋;播种前对种芋进行消毒处理;出苗率达到10%开始化学防治。在药剂选用上可选择:15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72%农用链霉素2 500倍液、53.8%可杀得1 000倍液、50%碧秀丹 (氯溴异氰尿酸) 1 000倍液。从出苗现青即开始喷药, 先喷施1~2次15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 再喷施72%农用链霉素2 500倍液等其他农药, 每次任选一种, 7~10天喷药一次, 交替喷药3~4次。喷药时间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 以免引起药害。及时拔除已发病的中心病株, 并用生石灰消毒, 以免传染其他健康植株。

魔芋虫害防治:魔芋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苗期叶部地上虫害发生时可用90%敌百虫每亩40g, 兑水40kg喷雾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主要采取撒毒土防治, 每亩用3%呋喃丹粉剂3kg混细沙15~25kg于傍晚均匀撒于地面即可。

摘要:魔芋生长需要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 本文旨在选择适宜种植地区及土壤, 确定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 从种芋选择、处理入手, 落实配套的施肥、病虫防治、除草等管理技术。

关键词:陕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陕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篇2

授课题目:魔芋栽培技术

授课目的:了解掌握魔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介绍根状茎二年促成栽培法及魔芋的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授课人: 授课时间:120分钟

要 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发言

一、根状茎二年促成栽培法

许多地高发展魔芋生产至今未建立专门的种子田,留种仍采用不分种龄,收大留小的传统办法,结果种源不得保证,病害逐年加重,种性越得越差,产量、质量却难以得到持续,稳定提高。

(一)转变观念

发展魔芋生产,首先要发展种芋生产,备足种芋。近些年,不少地方为加快魔芋发展,大量从外地调种,由于运输途中的机械损伤,导致种芋感病严重,下种后发病十分普遍,造成年复一年的重大损失。如果采用“根状茎二年促成栽培法”,以农户为单位,实行种子田和大田分开,抓好商品芋生产的同时,重视发展种芋生产,可以做好“以慢求快,以慢求好”的效果,扭转过去生产上的被动局面。具体方法是:

第1年,以根状茎为材料繁殖种芋(建立专门的种子田),当年收获即作种芋备用。

第2年,种芋进入大田,生产商品芋,当年收获出售。

该办法最大的好处是:缩短栽培时间(生产周期),减少病虫害,降低种芋贮藏投入与风险。

(二)建立专门种子田

种子田面积应按大田面积的1/3配臵。种子繁殖以农户自繁自种为宜,辅之调剂。种子田应选择无(少)病区的好田好土,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害对魔芋的侵染。

(三)选根状茎作种源

根状茎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1.增重系数大。由于根状茎生理年龄小,生活力强,播种后发芽、发根较早,不少植株通常长出二片营养叶,因此其增重系数比其它方法要大。2.带病菌少。根状茎比一般种芋健康,带病菌相对要少得多,而且易于消毒,因此,以根状茎作繁殖材料较易培养出健康的种芋。

3.种源充足。一个1-1.5kg的商品芋一般都有5-8个根状茎(50-100g),亩产根状茎200-400kg,大约可栽种子田1.5亩(第1年),由此所产种芋可供4-5亩大田使用(第2年)。

4.调运方便,投入较少。根状茎因形为条状,皮厚,便于运输且极少损伤,种植后病害极轻。投入上,根状茎作种比块茎用种少得多。

(四)良好的栽培管理 1.种芋生产

在根状茎繁种栽培管理上要高度重视防病、丰产和优质几个方面。1)防病方面:

①选择健康根状茎作种,做好消毒。

②选择无病(少病)源和生态环境好的田块种子田。

③农家肥要经高温发酵充分腐熟。

④适时做好根剂防治,随时清除病源,处理病穴。2)丰产、优质方面

①施足底肥。

②适当种植。

③精心管理。

④适时收获。2.商品芋生产

商品芋生产的防病和管理与种芋生产基本相同,其施肥量要比种芋生产增加50%左右。

二、魔芋的有机食品生产技术

(一)何谓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生产环境未受到污染,生产活动有利于建立和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原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既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采用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不采用其它不符合有机农业原则的技术与材料。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可供饮食 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标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其基本要求:一是生产环境(水、空气、耕地)未受到污染,二是种植过程中不使用非天然的人工合成物质,三是生产技术为非基因修饰技术,四是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不受到污染,五是严格履行完成了颁证检查的有关程序。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有机农业迅猛发展,如丹麦、瑞士、荷兰、法国、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以及美、日等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促进有机农业的行动计划,以指导有机食品的市场营销,咨询服务和宣传计划,并向消费者提供信息。

魔芋作为一个外销产品,我们将逐步按照国际有机农业的要求来安排生产。

(二)大田生产技术: 1.基地选择

首先要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过去、现在和未来生产过程中未受到外来工业“三废”的污染。也无农业生产的内部污染,(即未使用过DDT、六六六等高残留、高毒及剧毒农药,也没有不适当地使用化肥,造成土壤中硝酸盐超标),还要看土地本身有害元素是否超标。这些均需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认证,只有产前选好了无污染的用地和环境做基地,才能保证产品不受自然环境污染。2.施肥

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不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可以从增加有机肥(农家肥)用量和提高质量加以解决。例如,牛粪、秸秆的堆制,就是提高为农家肥质量的最有效措施。在堆制有机肥时,适量加入化肥,化肥经堆肥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多形成了有机肥(菌体蛋白),施下后再慢慢分解供魔芋利收作用。

3.病虫害防治

魔芋健身栽培技术要点 篇3

1. 选择适宜的地块 选择海拔700~1100米、土壤疏松肥沃、背阴凉爽、不积水的微酸性砂壤地块。魔芋忌连作,3年必须倒茬1次。

2. 合理的品种布局 选择能够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容易获得较高产量的当地品种,尽量就地或就近选购适宜的魔芋种。实行规模化种植的,应在当地建立种芋生产基地。

3. 土壤处理 分冬、春两次翻犁,熟化土壤,并捡净残茬,开沟做畦,以备播种。对连作地块实行土壤消毒,一般亩用生石灰50~100千克,采取均匀撒施的方法,并将其翻入土壤,1周后播种。

4. 种芋消毒 魔芋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是软腐病,其传播途径是土壤和种芋,因此种芋处理要先将种芋严格分级精选,剔除带病带伤的种芋,选择口平、窝小、主芽粗壮、表皮光滑、质量在100~500克的健壮种芋。播种前晒2~3天,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800倍液,浸种30分钟。药剂浸种消毒后,将种芋取出,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5. 适期播种,合理栽植 魔芋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到4月上旬,高海拔地区略迟,低海拔地区略早。播种时大小分级栽培,以种芋直径6倍为行距,4倍为株距,起垄种植。

6. 科学施肥 魔芋栽培施肥总的原则是坚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增磷控氮补钾。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40千克,或硫酸钾15~20千克、磷酸二铵10~15千克。采用沟施,先开沟条施有机肥和化肥,再覆土盖肥,然后将种芋斜摆在施肥沟两侧,最后起垄覆土盖种芋15~20厘米厚即可。在施肥过程中,严格实行肥、种隔离,以免造成烂种烧苗。

7. 加强田间管理 魔芋田间管理包括覆盖、除草、追肥、病害防治等措施。播种后,选用稻草、麦草、油菜壳、杂草覆盖畦面5~7厘米厚,这样既可抑制杂草生长,又能保墒和减轻病害发生。出苗后到散叶前进行浅锄,中后期禁用农具锄草,若有杂草只能用手拔除。此时要清沟培土,增强防风抗倒能力。魔芋分叉散盘前,结合中耕培土实施追肥,亩选用10~15千克硫酸钾,在两行魔芋间开沟或在四窝魔芋之间挖1小窝浅施后覆盖,切忌肥料与叶片接触。防治魔芋病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出苗现青后,选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77%氢氧化铜8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500倍液中的一种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喷3次以上。这3种农药最好交替选用,对已发病的植株要及时铲除,并对病株穴窝用生石灰消毒处理。

8. 适时采挖,安全越冬 在魔芋自然倒苗半个月后,选择晴天上午采挖,就地晾晒,下午按大小分级整理,剔除带病带伤的魔芋。采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机械创伤。海拔1000米以上的种芋繁殖基地以及海拔800~1000米区间阴坡的种芋繁殖基地,采取室内储藏越冬。入室前先干燥处理,通常采取自然风干或晒干,待球茎表面干燥后,还需在15~20℃条件下进一步风干,风干程度及时间根据球茎重量减少程度决定,一般重量减少15%左右即可;然后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喷2~3次进行种子处理。移入室内后采取竹笆楼堆放烟熏法或木板楼堆放法。竹笆楼堆放烟熏法:将处理后的种芋分层排放在灶房的竹笆楼上,一般不超过5层,以利于烟熏增加室内温度,减少湿度。木板楼堆放法:先在楼板上铺1层作物秸秆,再堆放3~5层种芋,其上再盖1层作物秸秆保温。储藏期间室内温度控制在8~10℃,相对湿度80%左右,并要勤检查,及时剔除腐烂种子,以防传染。海拔1000米以下的阳坡种芋繁殖基地,采用毛苕子覆盖的方式,室外就地越冬。9月10日前后,亩播7~8千克毛苕子;冬前,用毛苕子均匀覆盖田块,防冻安全越冬;来年播种时,将毛苕子还田,魔芋种子随挖随播。

陕南花魔芋收获与贮藏技术 篇4

1 花魔芋品种特性

魔芋所含营养成分较高, 不同魔芋品种的有效成分差异很大, 陕南山区主要以种植花魔芋为主。球茎含淀粉1.46%、蛋白质2.56%、脂肪0.13%、葡甘聚糖64.78%、水分17.16%, 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碱, 其粗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 其中9种为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 并含有7种饱和脂肪酸[2]。

魔芋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 花魔芋球茎含葡甘聚糖60%以上, 葡甘聚糖又称食用纤维, 是由2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其化学结构是由分子比为1∶1.6~1.7的葡萄糖和甘露糖残基通过β-1, 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杂多糖, 葡甘聚糖与水化合膨胀力极强粘着力很大, 吸水膨胀达80~100倍, 因此, 具有水溶性、可食性、驻香型、成模型、可塑性、粘连性、保鲜性等46种特殊的性质, 其用途十分广泛。

2 魔芋的收获

商品魔芋在地上部植株自然倒伏7~10 d后开始收获, 而做种用的魔芋应延迟30~40 d, 此时干物质含量增高, 含水量降低, 球茎更趋成熟, 对贮藏极为有利[3]。陕南花魔芋一般在11月以后采收, 但采收的最迟时期为日平均最低气温不低于5℃时, 否则将发生低温冷害。选择晴天上午采收挖至15:00, 剔除损伤和带病魔芋, 凉晒表皮适当风干后, 分别装箱, 要轻拿轻放, 避免人为损伤。收挖后凉晒3~4 d后用50%多菌灵或50%龙克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1~2次, 或用硫磺粉∶生石灰∶草木灰=1∶1∶1的复混粉撒在其周围或表面, 作灭菌处理[4]。

3 种芋的安全贮藏

3.1 贮藏期生理变化

后熟期:球茎内部代谢旺盛, 呼吸作用很强, 表皮尚未木栓化, 球茎内的水分迅速蒸发, 重量显著减少。深休眠期:此时球茎内酶活性减弱, 对温度反应不敏感, 球茎处于深休眠状态, 在任何有利萌芽环境条件下均不会萌芽。休眠解除期:越冬至翌年春, 球茎内的葡甘聚糖酶、淀粉酶活性几乎没有变化, 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下降, 多酚氧化酶活性逐渐增强, 呼吸较弱。芽伸长期:开春后, 球茎的休眠完全解除, 只要环境适宜, 便可萌芽生长, 形成植株。

3.2 种芋贮藏方法

地窖贮藏:在土壤坚硬的山坡或土丘旁挖建地窖, 其大小以贮藏量来确定, 入窖前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后进行熏蒸消毒3~4 h, 或用稻草、茅草猛烧一遍, 冬季低温时应密闭窖门。埋藏在地势较高, 排水方便, 背风向阳的地方, 挖一条深100 cm左右、长宽随贮藏量而定的地下坑, 在坑底层及四周铺一层稻草或玉米秸秆, 然后将种芋放入坑内, 上覆30 cm左右厚的干草封闭, 并覆盖防雨农膜。室内保温贮藏:在室内用竹帘或细木条平铺, 距水泥地面20~30cm, 竹帘上覆玉米芯或秸秆, 将种芋堆放后, 四周覆盖草等保温材料。河沙贮藏:在通风保温的屋角处, 用火熏烤或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消毒后, 在地面铺垫一层厚8~10 cm的河沙, 干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为宜, 芽眼向上, 平放一层种芋覆一层河沙, 直到堆放4~5层为止。楼板烟熏堆放贮藏:农户土灶或地炉上面有柴楼的可堆放种芋, 因为能被烟熏火烤, 不仅能保温, 还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

4 贮藏期间管理

前期管理:贮藏初期球茎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热量大, 应通风换气, 散热降湿, 温度稳定在7~10℃, 相对湿度稳定在70%~80%, 并随时剔除腐烂球茎撒石灰消毒。中期管理:球茎呼吸及蒸腾作用减弱, 外界温度低, 种球茎易遭受冷害或冻害, 应采取保温防寒为主的管理措施, 保持温度不低于5℃, 最低不低于-1℃。后期管理:立春以后, 气温逐渐回升, 球茎的休眠期解除, 宜控制在10~12℃, 相对湿度80%左右, 防止“老死芽”的形成。

摘要:总结了花魔芋的品种特性以及陕南花魔芋的收获与安全贮藏, 以为魔芋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魔芋,收获,安全贮藏,陕南

参考文献

[1]徐文果, 王丽, 岩所, 等.红魔芋种芋安全贮藏与运输[J].中国热带农业, 2010 (2) :58-59.

[2]王成军, 郭剑伟, 鱼梅, 等.魔芋的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及应用研究概况[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6 (2) :32-34.

[3]李成德.魔芋种子繁殖贮藏方法及运输[J].汉中科技, 2010 (1) :21-23.

陕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篇5

一、秋延后豇豆栽培

1. 整地施肥与做畦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播种前每亩用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80~100千克,硫酸钾40~50千克或草木灰120~150千克,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深翻30~40厘米,使土肥混合均匀,并破碎土块,耙细整平。为了增加肥效,留备1/3的腐熟有机肥。采用大小畦起垄种植,小畦宽80厘米,种植豇豆,大畦宽100厘米,种植木耳菜,畦长度可随棚长短而定,垄高均为20厘米,畦间距20厘米。如底墒不足应在整地前灌水造墒。

2.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应选择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的耐热、耐湿、抗病、早熟、丰产的品种,如长豇3号、高产4号、33-47豇豆、秋豇512等。为了杀死种子表面病菌,可用1%甲醛溶液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清水投洗干净后准备播种;也可以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后播种;还可以用75℃热水烫种5分钟,然后加入冷水,水温达25~28℃时浸泡4~6小时,捞出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

3. 适时播种 当地在8月上旬直播,过早播种不仅达不到秋延后栽培的目的,而且开花期温度高或遇雨季湿度大,易招致落花落荚或使植株早衰;晚播生长后期温度低,也易招致落花落荚和冻害,导致产量下降。各地可根据气候特征,以早霜来临前80天为适播期。由于是间作,比早春茬大棚单种缩小行、穴距,依靠增加穴株数提高单产。每畦种4行,行、穴距均为20厘米,每穴3~4粒,与留备相应腐熟有机肥掺匀施入穴中,再覆土2~3厘米厚即可。待苗高8~10厘米时间苗。

4. 播后管理

①水肥管理。播种后3天左右种子即可出苗,出苗后气温仍较高,蒸发量大,消耗水分多,应适当浇水降温保湿,同时一定要防止高温高湿导致豆苗徒长。一般幼苗第一对真叶展开后随水追肥1次,亩施沼液50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促使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荚。开花前保持干湿适度,现蕾时结合浇水每亩对水追施磷酸二铵10~15千克,开花初期适当控水。进入结荚期,亩施沼液50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10月份豇豆进入开花结荚盛期,外界气温逐渐下降,不再追肥,并减少浇水次数,以防水分过大造成徒长,引起落花落荚。

②温度管理。播种后由于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大,既要适当遮阳降温,又要适当浇水降温保湿,还要加强通风降温排湿,防止豆苗徒长。一般温度未超过35℃不通风。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5~28℃,夜间15~20℃(此温度条件也适宜于木耳菜生长)。在株蔓长到30厘米长时,结合中耕除草还可在豆苗行间铺4~5厘米厚的麦草或麦糠,以降低地温和棚内湿度,同时避免因浇水地表板结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结荚期,当外界温度降到20℃左右时,及时扣好棚膜,夜间大棚四周薄膜要全部扣严,中午适当放风,使白天保持25~30℃,夜间15~20℃(此温度范围更适合于木耳菜生长)。当外界气温降到18℃左右时,密闭大棚,昼夜不通风,加盖草苫保温,如遇寒流和霜冻,应在大棚下部四周围草帘保温或采取其他临时保温措施,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在15~20℃,以促进豆荚生长。同时,注意清洁棚膜,或采用无滴膜以增加光照和升温,直到霜冻结束。

③植株管理。当植株蔓长30厘米以上时,及时中耕、除草和向根基部培土,用小竹竿、木棍牢固插2米高“人”字形架,引蔓上架,使蔓均匀分布在架上,避免株蔓互相缠绕、重叠。引蔓上架后及时打掉6叶以下的基部侧芽,促进主蔓生长。主蔓长到2米高时,趁早晨气温不高、阳光不强,用小竹竿打断主蔓伸长的嫩头(摘心),以促进开花结荚。此方法便捷、速度快。

④病虫害防治。病害重点防治锈病、煤霉病、灰霉病等,可分别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4000倍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混合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还要防治蚜虫,每亩用22%敌敌畏500克拌锯木屑,分4~5堆点燃熏烟效果好。

⑤采收。播种后65~70天,当豆荚粗细均匀,荚面豆粒不鼓起,荚长40~60厘米时即可采收上市。

二、木耳菜栽培

1. 整地施肥 与豇豆整地施肥一起进行。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由于是棚内间作栽培,木耳菜选择红花落葵品种,播前用清水浸种30分钟,除去漂浮的秕籽。为预防蛇眼病等真菌病害,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盛于盆内,盖上湿布或湿毛巾保湿1~2天,每天淘洗2~3次,最后用草木灰或细干土掺拌播种。

3. 播种 木耳菜喜温暖、怕冷、忌霜、耐热、耐阴湿,播期与豇豆相同,一般采用条播,因条播比穴播产量高(不提倡撒播,因撒播不利于中后期管理和采收)。每畦5行,条播的条幅宽18~20厘米,沟深3~4厘米,株距1~2厘米,播后立即覆盖预留的腐熟有机肥或细砂土1.5厘米左右厚,若遇天气高温干旱要覆盖草帘或遮阳网,以利出苗整齐。

4. 播后管理

①中耕除草。播后2~3天即可出苗,幼苗长到10厘米高时,结合浇水施肥,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保墒。

②肥水管理。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可随水亩追施尿素10千克或沼液200~300千克。每次采收后亩追施沼液400~5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为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对豇豆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可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于浇水施肥后覆盖3~4厘米厚的麦糠,保地墒、降湿度的同时又能抑制杂草生长。遇大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防止发生渍害。

③温度管理。木耳菜所需温度条件与豇豆基本相近,温度管理同上。

④病害防治。木耳菜极少有虫害发生,病害主要是蛇眼病。应避免过量灌水和偏施氮肥;及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药剂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0.3%科生霉素水剂100~150倍液喷雾防治。

⑤采收。间作的木耳菜主要采收嫩梢,在苗高30~35厘米,6~7片叶展开时,留基部2片叶用剪刀剪下,按0.5千克左右1捆捆成把上市。留下的2片叶芽萌发成侧枝后,长到6~7片叶再剪下出售,方法同第一次,在肥水充足条件下可连续采收。

上一篇:三维定位下一篇: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