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高职教育(共4篇)
陕南高职教育 篇1
农村贫困和高职教育的窘迫
陕南, 是指陕西省关中以南的秦巴山区, 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级城市, 属经济不发达地区。面积69937平方公里, 人口906.1万, 约占全省人口的27.6%, 其中农业人口739.36万, 占总人口的89.45%, 耕地面积1060.5万亩, 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9.5%, 人均1.43亩。2004年陕西省经济年鉴统计, 农民平均年收入为1400多元。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户, 76%生活在山区, 有46%的农户耕地不到一亩, 恩格尔系数约为60%左右。
目前, 三市各有一所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均为2004年9月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商洛卫校和商洛师范合并 (商洛农校已被商洛学院收编) , 安康卫校和安康师范、安康农校合并, 汉中卫校和汉中第一第二师范、汉中农校、汉中财校合并。三校包括高、中职教育的在校学生不足一万, 以高职教育为主体, 约占学生总数的82%;医学类专业的在校生占60%以上, 2005年至今, 都未完成招生计划, 其他专业的招生参差不齐, 有的专业甚至只有五六名。
由于农业资源贫乏, 农民收入很低, 农村劳动力多以出外打工为生。三市除汉中外 (2004年财政收入居全省城市第七) , 其他两市产业名列倒数第二和第三, 吸纳劳动力有限, 农村劳动力人口也都流向全国大中城市。以商洛为例, 全市大约50万劳动力, 有40多万在外打工。
在外务工人员初中以下学历者居多, 没有经过技术培训, 从事的也是强度大, 酬金低的体力劳动, 大多数家庭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根本无力供养子女读书, 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农村的教育状况和卫生状况极差。农业低收入导致农民漠视土地, 农业产业越来越萎缩, 大部分人并没有脱贫致富, 反而与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农民不是没有认识到教育对他们的意义, 他们也希望循着中学——大学的“仕途”改变家庭命运, 但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 师资贫乏, 教育质量低下, 加之多年来各种学杂费、择校费不堪重负, 大多数农村孩子升学无望, 而选择辍学就业。在就学取向上, 农民除了对普通教育较有热情、以便孩子进入大学校门外, 对职业教育表现冷淡。原因一是囿于传统观念、歧视体力劳动, 二是人才市场导向偏差, 三是职业教育没有给农民带来实在利益。国家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和在贫困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来, 九年义务教育形势有所扭转, 对职业教育的扶持, 也激发了农民子女的就学愿望, 但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教育不平衡, 农民子女仍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职业教育自身也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其主要问题是: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 梯次不明显, 办学形式单一, 专业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资金不足, 管理不善, 缺乏发展动力。
在贫困地区, 初职教育名存实亡, 中职教育质量不高, 与高职教育严重脱节。承担中职教育的一是职业高中, 二是公办技工学校, 三是民办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基本是由过去的普通高中改制组建, 设备和教师还是旧有配置和原班人马, 教学机制还是沿袭过去普通中学的模式;各县区技工学校大多数没有规模, 以短训为主, 招生数量极其有限;市级技工学校近几年前景看好, 但基础设施有限, 师资力量薄弱, 加之急功近利经营方式, 教学质量也不高;民办技术学校多是在政府部门不同行业扶持下成立的, 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扶贫基金资助, “游击”办学, 尚处于徘徊状态。
高职学院组建时间不长, 各方面关系还未理顺, 基本还是沿袭过去的运行模式滑行。在建院之前, 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投资偏重于普通中学教育, 学校除在编人员工资由政府划拨外, 办公费、编外人员工资、维修费、劳动津贴完全依赖招生收费, 积累几乎没有, 均经历了长久的低靡期。师范、农校、财校, 招生每况愈下, 收不敷出, 只有卫校尚能维持, 但由于管理不严, 盲目进人, 背上了沉重的人事包袱。合校之后, 除了医疗护理专业生源较好外, 其他专业门前冷落, 专业教师无课可上, 虽然借国家招生计划招生规模有所扩大, 但不足以抵销合校之后人员带来的压力。学校急欲调整专业结构, 但尾大不掉, 一无资金设备, 二无教师, 等待政府投资无望, 处于停滞不前的困苦境地。从生源地看, 一半以上的学员来源于外地, 陕南地区学员交叉选校, 异地报考, 多是为专业所限追求学历而来, 说明学校本身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缺乏吸引力。如果说要学校要走向社区, 走向企业, 开拓继续教育这一空间, 也很难涉足, 原因是规模以上的企业有限, 市场不大, 科技含量也低;行业之间出于部门利益, 人为设置障碍, 壁垒重重。在农村, 由于缺乏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 中职教育还未展开, 遑论高职教育。陕南是劳务出口最多的地区, 农民子弟出外务工的指向明确, 但因为本地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单一, 教育质量不高, 学生多数流向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
面向农村发展教育的途径
以上分析证明:农村有紧迫的教育需求, 高职学院有寻找市场的急切愿望。问题在于如何找准契合点。
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靠政府的支持, 二靠学校自身建设, 而以自身建设为主。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学校应根据政策的变化, 从学院教师结构的实际出发, 变被动为主动, 自觉适应市场需要, 增强办学实力。从发展趋势看, 职业教育将从边缘走进中心, 成为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的教育形式, 会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以学校为主体办学将会发生向社会办学的方向转变, 农村、企业、社区以及各个行业会组成联合体, 将会与经济发达地区结盟, 逐步实现平衡, 教育不再是教育行业的作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农业开发和城镇建设各个方面, 也将为学校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现阶段农村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师资匮乏, 这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高职学院富余的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完全可以深入基层实行“轮教”或“走教”, 既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 又解决自已人浮于事的矛盾。农村边远山区的教育主要表现为条件艰苦, 不能留人, 二是教师素质不高, 用这样的方式既能填补人才不足的空白, 直接参与教学, 又能通过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教师水平, 改变中小学教育的面貌。
农业专业的教师, 要深入农村参加实践, 通过农业示范村或示范园的形式激发农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既锻炼自己, 又帮助农民致富。要“一竿子插到底”, 冲破目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不衔接的壁垒, 办出效益, 产生成果, 扩大影响, 带动产业。农业学校办学艰难, 大的背景是近年来农业的基础地位发生动摇, 农民对种田失去信心。加之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抵御风险能力不够, 地处山区的农民又信息不通, 经营与市场脱节, 造成损失往往挫伤农民积极性。另外, 山区分散经营的特点很难实现产业化, 对外竞争力不强。这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农民子女求学的方向。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不仅需要现代技术, 而且需要现代创业意识, 这正是农业教育开发的任务。那种传统的关门办学、以学历教育为中心的模式必须改变, 在某种意义上说, 农林专业“倒灶”, 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关系极大, 这不是靠国家和当地政府支持能够解决问题的。但令人费解的是, 学校自己经营的校外产业基地也是连年亏损, 而教师在外开业, 却有不菲的收入。
卫生教育也应该向基层延伸, 把继续教育纳入学院的办学计划。农村乡镇卫生院和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的卫技人才, 要不断地扩大队伍, 更新知识, 提高水平, 适应预防、医疗和保健服务, 没有循环式的教育保证是不行的。目前尽管各地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但大都流于形式, 也没有使其正规化, 没有长效机制来保证。农村社区服务是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内容, 虽然有多年的试点, 但由于没有给单位带来利益, 没有认真实施, 农民对此反应冷淡, 学校也无动力。学校要把社区服务作为产业来抓, 既能为自已增加收入, 扩大影响, 也能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乡镇政府的体制改革, 其定位和职能在农村税费改革后需要重新认定,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现在还在讨论。南方一些省份已经取消了部分乡镇, 四川和广西把乡镇干部作为村民公选的试点, 将其领导作为“村官”对待, 是否成功, 还有待观察。陕南平均每个乡镇有六十人以上, 机构庞大, 而且与县级管理机构重叠, 官员的腐败行为又为群众不满。笔者以为乡镇应该取消, 这些人员应直接分派到农村基层, 作为政府监督员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实行生产联包责任制以来, 尤其是税费改革以来, 政府对农村的管理逐渐松弛, 农村“海选”有很大部分被家族式的强权左右, 超生和土地流失现象严重, 通过干部下乡实行监督问责是有效的办法。商洛1300个行政村, 30个乡镇, 如果每个行政村有一名乡镇干部下乡, 不要国家财政负担。基于这种设想, 高职学院应对乡镇干部进行职业培训, 包括农技、药技、旅游、管理、经营、理财、计划生育各个方面, 使干部成为能为人民办实事的人, 这个市场潜力很大。农村现有的村委会干部, 多是村里的能人、强人, 文化程度也比较高, 对他们也要进行现代知识培训, 带领农民创业。
教育创新需要制度创新
教育创新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创新。作为政府管理部门, 要贯彻人才强国的战略, 要以战略的眼光看待终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正确处理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关系。目前重中之重是打破行业界限, 实行全社会办学, 卫生、农业、工业、人事、企业、社区组织共同体一齐办学。近年来, 各部门曾组织科技教育扶贫下乡活动, 但城里的教师下去之后当地学校拒绝接受, 原因是害怕代教人员失业, 医疗队下乡之后, 竟不能上班, 原因是当地医院按接诊取酬, 学校每年进行继续教育短训, 大部分资金被主管部门抽取, 部门将其看作是一种对学校的恩赐。由此可见教育垄断的破坏性很大。
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结构, 初职、中职、高职教育要形成层次, 教育行为要规范, 防止政府部门为了一己之私而各自为政。近年来以行业组织的部分民办职业教育, 实际上是在政府部门操控下成立的, 借国家扶贫款之财和科技扶贫之名, 行赢利之实, 其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另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衔接, “双水分流、双峰对峙”的局面要改变。地方政府要在制度上予以创新, 从资金上、政策上宏观调控, 防止结构失衡。要制订行业标准, 加大对学校办学过程和办学质量的监督, 使教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规模。
学院要彻底打破封闭式办学的模式, 实行开放办学, 使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行发展。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 整合教育资源, 调整专业结构, 设置课程体系, 改变教学方法, 下大力气精减人员, 使人尽其用。为了鼓励教师下乡, 学校应建立奖励机制, 晋级优先考虑下乡教师, 待遇高于校内教师, 同时考虑采用轮换制, 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实际锻炼, 都能为农村建设贡献才智。要制订长远规划, 建立长效机制, 以保证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产学研一体化是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 在农村设立科技园, 扶贫点不仅是为在校学生提出来供更多实践场所和学习机会, 而且通过这种手段, 能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学校增收节资, 增强办学实力, 也通过这种教育形式, 扩大学校影响, 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邓力群, 马洪, 武衡.当代中国的陕西.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87.
[2]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陕西经济年鉴2004 (7) .西安.西安地图出片社.
陕南高职教育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模式,师资培养,课程设置
近年来, 教育界对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现存弊端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占据了基础教育以下领域的主流。由于以往对于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基础导向作用的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有限。学前教育中现存的一些弊端, 只能通过彻底的调整和改革才能良性发展。而立足于陕南地方, 关于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更具有一定的实用和现实价值。
学前教育的普及性远远大于基础及高等教育, 实用意义及价值较大, 学前教育质量的改善, 从长远意义上讲, 能够促进我省整体教育系统中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升。目前研究发现, 陕南学前教育中现存的弊端如下, 很多情况也是现今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
1、公办优质幼儿园数量不够, 学龄儿童入园困难
公办幼儿园入园困难的问题在现今的各大中小城市中都厄待解决。全国各大媒体均不同程度的报道过为求得入园名额, 家长不惜彻夜排队或以金钱代价赢得入园机会。这种现状不是地方个案, 以陕西南部城市汉中市为例, 全市区内公办幼儿园仅有5所, 教育资源可谓相对缺乏, 其中包括正在修建尚未招生的省级示范园一所, 幼儿园可容纳同年出生幼儿仅1000余名, 周围县区以洋县为例, 县城区仅有公办幼儿园一所。汉中市区各大厂矿中规模较大的幼儿园3所, 其余均为各种规模不等, 师资流动性大, 发展水平极不均衡的民办幼儿园。总体说来, 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确实及度不平衡, 教育资源短缺严重。
由于公办幼儿园的严重缺乏, 民办私立幼儿园就成了家长们不得不选择的对象, 当然目前有些公办幼儿园基础设施优良, 办学理念科学, 师资配备完善, 也为学前教育贡献一定力量。但相当数量民办园在应具备的条件、收费、质量和办园行为等方面缺乏规范与管理。一是幼儿园, 打着全优旗号, 优质设施、师资 (包括外教) 、教学思想、特长班, 收费昂贵。二是偏远地区幼儿园, 教室房舍破旧、设施设备老化、师生比高、教学质量低下。三是聚集在各个居民区的幼儿园, 规模小, 办园条件不充分, 安全、卫生不能保障, 师资流动性大。
上述现存的学前教育状况, 造成学前教育整体缺乏规范化,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 导致步入小学阶段的同龄儿童之间存在学习、生活常识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给后续教育带来了一定影响。
2、幼儿教师编制解决困难, 权益待遇保障力度不够
由于相关政策中对基础教育教师所涵盖的范围中不包含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没有得到有关政策支持, 财政支持比例、绩效工资划分、甚至教师编制问题都成为影响幼儿园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公办幼儿园中的教师与保育员也是分工不同的, 尤其在工资待遇方面, 保育员工作强度大、肩负责任多, 工资水平比教师岗位人员低很多。由此带来的人员不足在各类型幼儿园中不足为奇, 为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外聘教师、外聘保育员便大有增加。外聘教师工资待遇则更为低下, 这种状况导致学前教育教师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差距加大, 客观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基本生活保障乃至工作积极性。在地方, 教师待遇问题导致多数人不愿从事幼儿园教育, 或者把幼儿园教育作为临时职业或跳板, 这使原本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又增加上师资配备不足、师资水平欠佳、师资流动性大、教育水平不平衡等更为严重的问题。
3、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学前教育发展受阻
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基本限于公办园教师工资和办公经费。而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幼儿园活动经费来说, 确实严重不足,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玩具教具图书缺乏、师资培训进修经费短缺、设施设备评估标准模糊, 大型活动器械不足, 现代化教学设备更新缓慢等。以汉中市几所公办幼儿园为例, 幼儿园室外活动场所不足, 公办园中仅两所能够室外活动面积较大, 其余均处于市区中心, 幼儿园所在位置受限, 空间狭小, 不能保证孩子室外活动时有充足的空间, 也给活动时的意外碰撞带来一定隐患。另外多数公办幼儿园校舍破旧, 缺少维护维修, 这对于儿童较密集的区域来讲都存在安全隐患。幼儿园内部设施老化陈旧, 教具玩具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清洁、消毒, 消耗使用评估标准不完善, 这些问题都需进一步完善。上述情况, 基本可以通过投入各类经费得到解决, 以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效果。
4、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有待完善
从幼师生入口上看, 幼儿师范学校门槛限制较低, 幼师毕业生业务素质尚可, 但文化素质不容乐观。近年来, 多数高等院校都逐步开设学前教育专业, 专业教育更趋于规范化、文化素质也大幅提升, 这对于补充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到学前教育的队伍中起到可喜的作用。但偏远地区幼儿园的师资配备问题, 仍然需要通过国家鼓励支教、支边的政策逐步得到解决。陕南地区公办幼儿园的师资情况良好, 均为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民办园中师资流动性较大, 情况掌握不易, 近几年办学资格、生源等方面影响, 民办园也提升了对教师的考核和后期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不能与基础教育混为一谈, 幼儿教师的培养也应具有独立可行的教育大纲和培养方式, 学前教育的完善首先应从师资入手, 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其他都为空谈。
学前教育不规范, 区域教育水平差异大、不均衡, 学前教育管理者综合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都是尤为突出的弊端问题。人口素质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学前教育时期是儿童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促进陕南地区学前教育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与发展、解决学前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是关系到我省教育系统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陕南高职教育 篇3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游乐价值为一体,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创新。作为载体,红色旅游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轻松舒适的环境,能更好地为实现教育价值起到催化作用。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在陕西这一块著名的红色土地上,据调查,全省具有影响的红色旅游资源共有486处。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发挥着重大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教育功能。今年又恰逢建党九十周年,各地的红色旅游都异常火爆。而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截止到5月底,全市已接待海内外游客856.1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3.4亿元人民币。可以说陕北已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而相对于陕北,陕南地区,作为过去川陕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红色旅游资源虽然不及延安等地众多,但其社会及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不容忽视。为此,陕南地区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经济价值和其教育意义,推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突出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陕南红色旅游资源成为地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资源。从而实现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1 陕南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问题
陕南地区包括安康、汉中、商洛三个地区,在全省具有影响的红色旅游资源共有486处,其中陕南共有23处。根据笔者带队学生实地走访,三地还有许多红色革命遗迹处于半开发状态,这些红色旅游资源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和运用。如汉中南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何挺颖烈士故居,洋县的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等。应该说,陕南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虽不及陕北那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如果能真正重视起来,积极开发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同时把这些与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相信不但能创造出很好的经济价值,也会有很好的社会价值。
其次,陕南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多与其他自然景观,民族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伴相生,相互融合。有利于激起大学生旅游,参观、学习的兴趣。许多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古色,彩色旅游资源揉为一体,构成独特的文化载体。例如,位于商洛的龙驹古寨游乐区。这里现存有古镇老街、会馆群、武关胜塞、商鞅邑城遗址、四皓墓等历史遗存和鄂豫陕、豫鄂陕革命根据地重要遗址。当地政府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建设的著名景点有(1)商山森林公园;(2)四皓文化区;(3)会馆群、古寨风貌;(4)丹江漂流;(5)凤冠山紫阳宫及攀岩登山;(6)武关胜寨;(7)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遗址和庾家河战斗纪念亭,豫鄂陕边区党委成立大会遗址,李先念五渡丹江处。形成了以商於古道的“诗歌文化”、秦楚文化交融为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老区精神为标志的“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为支撑的,在全国独树一帜的文化旅游长廊。是大学生集思想政治教育和休闲观光,修生养性于一体的天然课堂。
最后,陕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基础设施落后,陕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分布在经济水平较低,交通不畅的村镇,基础设施不完善,与外部联系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状况较差,各点之间及其与其他旅游点之间的交通连接差,水电供应等基础配套能力低下,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大学生出行。第二,处于粗放式的初级发展阶段,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很多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保护水平较低,有的甚至造成了破坏。例如,位于南郑县的何挺颖故居。故居内长期无人照看,院内杂草丛生,几乎无人参观。第三、陈列和解说落后。很多地方多为橱窗展示和静态观光内容,展示形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和深度开发,参与性活动较少,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此外,宣传力度不够,除了当地一些人能略微了解外,很多人都不清楚。红色旅游的外围环境氛围不浓,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2 陕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提升
要适应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创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保持红色旅游对大学生的持续吸引力。为此,笔者认为针对陕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状况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要加大对陕南红色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
按照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把抢救工作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陕南地区的多数革命旧址,遗址,展馆都处于半开发和尚未开发的状态。大量红色旅游资源急需抢救,保护、搜集、整理。要加大对现存革命史迹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要制定好保护抢救的整体规划。其次,地方政府要对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在2010年探访位于南郑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时,该馆2006年迁至红寺湖风景区,但历经5年得建设和筹备,现在还未开馆。询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含糊的说:“资金还不到位。”可见地方政府在扶持保护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方面还有待加强。
为此,第一,要加大对当地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在当地宣传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积极介绍当地红色旅游重点线路、景点景区的有关知识。结合各地实际,精心组织红色旅游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把红色旅游品牌叫响做到家喻户晓。第二,要加大国家及地方财政对红色旅游发展项目的专项支持。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加大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也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兴办当地的红色旅游第三,地方各级部门要加强对红色旅游景点的服务管理和人员培训。加强对旅游沿线和景区的综合治理,杜绝非法经营,规范旅游秩序,改善参观环境。从而确保工作能扎实有效地开展。
2.2 设立特色鲜明的党史教育基地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陕南地区的很多革命史迹都被评定为省级或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位于旬阳县的红军乡,2004年陕西省授予“国防教育基地”的荣誉称号。这些基地在陕南三个地区都有分布。在笔者看来,我们更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动各级党、团组织和地方高校在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或入党、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组织党员,团员,干部群众和在校大学生,到党史教育基地接受党史情境教育。
2.3 有效的把当地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
陕南地区的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都分布在山区,而这些地区大多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生态保护完好。近几年陕南三市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旅游收入效益明显。但也应当看到,游走在陕南的青山绿水间,“红色”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应把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大力开展红色生态旅游。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又共同延伸和完善了旅游空间布局,线路,实现了资源、信息、市场等全方位的互补共存。因地制宜,形成红色、绿色、古色、彩色旅游全面发展的总体格局,从而使红色旅游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陕南红色旅游与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创新途径
红色旅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适用,且主客体可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主客体出现新的态势。需要承载思想信息更多,操作性更强的载体,而红色旅游正是迎合这种态势的新型活动载体。红色旅游以“缅怀前人、教育后人、激励后人”为目的,是地方高校这一主体与大学生这一客体进行互动交流的好形式。因而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和目的性。将红色旅游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随着陕西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成为地方高校尝试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3.1 将红色旅游知识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红色旅游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亦是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候,可以充分的把教学内容和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把红色旅游知识渗透进教材,让它走进课堂。
例如,我们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一章时,可以利用陕南地区过去创建的川陕苏区和鄂豫陕边区的一些革命史迹,走访当地的老红军、老战士。可以把这些老革命军人邀请到学校授课,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够接触到“红色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到周边的革命旧址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地参观,现场讲解有关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知识,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革命传统和现代化气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价值内涵和教育功能。
3.2 将红色资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了更好的和课堂教育相互促进,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要注意将红色旅游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如在校园内教学楼、宿舍楼放置红色景点牌幅,随时进行教育引导。在各系的学生党支部,学生活动中心设置革命知识和当地红色景点宣传专栏。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红色文化资源网,用红色资源装点校园,充分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营造出自我启发教育的氛围,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得到心灵的感化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使陕南红色资源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功能。
3.3 组织红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在学校成立红色社团,把这些红色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文化征文,播放红色经典影像,举办“红歌会”、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学理论的热情和兴趣,以有趣的活动发展人,以感人的形象教育人,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具有内在动力,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达到育人的目的。使陕南红色资源发挥激励大学生奋发有为,热爱家乡,立志成才的教育功能。当然要顺利开展这类主体的实践活动,高校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要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从而能使这些活动落到实处,显现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红色旅游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教育功能。红色旅游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渗透、激励等教育功能,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近年来红色旅游已成为中央高度重视,各部门大力协作,地方积极参与的一项重大工程。因此,我们要以红色旅游为平台,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赋予新的时代特色,使大学生在情感上接受红色精神渗透。通过红色旅游所产生的信仰激励、理想激励、成功激励等功能,使红色旅游在大学生中真正起到了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纯洁思想、锤炼品质、陶冶情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张彬彬.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与布局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钱兴成.红色旅游: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陕南高职教育 篇4
1 调查区基本概况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 地处秦巴腹地, 下辖1区10县159个镇, 人口380万。除汉台区外, 汉中10县全部被确定为陕西省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县及扶贫开发重点县, 贫困村1188个, 贫困人口53.8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14.2%。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散居在偏远深山, 由于地质条件差,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 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十分突出。2011年实施移民搬迁政策以来, 汉中市各县区人社局、劳服局联合移民办共培训移民搬迁劳动力4386名, 实现搬迁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6945人, 其中就地就近转移人数2858人, 创经济收入11689万元。然而依然存在搬迁移民综合素质偏低、知识和技能缺乏, 搬迁后生计来源和生计能力受到制约等问题。在全面脱贫、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使搬迁移民在“搬得出”的基础上, “稳得住、发展好、能致富”, 成为摆在各级职能部门面前的难题。因此, 理清生态移民教育需求现状, 探索生态移民教育供需问题产生的障碍性因素, 尽快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显得尤为迫切。
2 汉中生态移民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调查和了解汉中生态移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于2015年4月~10月、2016年1月对汉台区河东店镇、勉县武侯镇武侯村、西乡县杨河镇高土坝村、略阳县徐家坪镇、宁强县汉源镇二道河、留坝县留侯镇6个县6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访谈。调查主要利用周末、节假日及笔者到各县 (镇、村) 开展扶贫就业培训的机会多次进行。共计发放问卷360份, 回收347份, 其中有效问卷321份, 问卷回收率为96.3%, 有效率为89.1%。问卷就被调查者的个体特征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现主要从事工作) 、家庭特征 (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主要收入来源) 、培训认知 (培训次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费用、培训地点、培训原因、培训效果) 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在问卷调查基础上, 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资料。
2.1 被调查者的个体特征
总体调查样本数据显示:①女性被调查者居多, 占样本总数的60.44%。②从年龄结构看, 18~60岁劳动力人数为274人, 占调查人数的83.8%, 其中18~40岁103人, 占调查人数的32.1%, 41~60岁的171人, 占调查人数的53.3%。总体来看, 劳动力占比较大, 其中中老年劳动者比例过半。一方面能够看出劳动力老龄化趋势逐步严峻, 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得知, 近70%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 接受调查者以中老年移民为主。③受教育程度方面,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80人, 占比56.07%, 初中文化程度64人, 占调查样本的20%,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7人, 占比24%。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偏低。④主要从事工作方面, 从事农业种养业的移民占调查样本数量的49.22%, 服务相关行业占样本数量的19.94%, 从事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占调查样本总量的30.84%。可见被调查移民所从事工作仍以农业产业为主, 对第一产业依赖较大。
2.2 被调查者的家庭特征
2.2.1 家庭人口规模。
17.45%的家庭人口数为3人及以下。4~5人的家庭规模数占调查样本的59.81%, 有22.74%的被调查者生活在三代同堂的6人及以上家庭里。从样本分析不难看出, “4~5人”的家庭结构多为祖孙三代及未成年的孩子, 祖辈年龄不大有一定劳动能力, 而孙辈未成年, 生存压力并不大, 有充足的时间和愿望参与培训, 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
2.2.2 家庭人均收入。
25.23%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以下, 5000以上的人均收入水平占调查样本的33.02%, 41.74%的被调查者家庭人均收入在3000~5000之间。按照陕西省2014年执行的2950元贫困标准, 有近25.23%家庭还未脱贫。
2.2.3 主要收入来源。
其中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的占68.68%, 外出务工人员中主要从事建筑运输业的占43.05%;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养殖业的比例为8.27%, 从事生产加工业的占4.31%;还有18.74%的被调查者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体经营。可见目前移民家庭主要收入还是以外出务工为主。
2.3 被调查者的培训认知
2.3.1 年接受培训次数。
有65.42%的被调查者接受过1~3次的相关培训;接受过4~5次培训的人数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56%;其余33.02%的被调查者未接受过任何培训。通过对其培训意愿的调查, 相对于已经参加过4~5次培训的, 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者和参加过1~3次培训者更愿意参加培训, 且没有参加过培训者的意愿更强烈。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对于刚刚搬迁至新环境中的移民, 大多还是对培训报以很高的期望, 迫切希望通过提高职业技能获取工作机会, 很快融入新环境。而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多, 移民出现倦怠情绪, 这与笔者在访谈中发现的“硬性安排培训”、“培训内容不具有针对性”等现象有一定关系。因此, 日后应在技能培训市场供给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2.3.2 接受培训的内容。
49.22%的被调查者接受与农业种养殖有关的培训;30.84%的被调查者接受过与服务业相关的培训;19.94%的人接受过其他方面的培训。
2.3.3 培训方式。
6.2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学”;29.91%的调查对象通过师傅传授获取技能;也有42.06%接受过政府的培训。可见, 政府培训仍然为目前生态移民接受培训的主要方式。
2.3.4 培训费用。
移民对培训费用比较敏感, 64.80%的人愿意接受免费培训;18.38%的被调查者愿意花费200元以下接受培训;其余的被调查者愿意花“200~500元”接受培训。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移民对于提高自身技能积极性并不高, 基本属于消极接受, 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从调查中得知, 目前移民接受的培训多为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 甚至有部分培训采取“参加培训给予现金补偿和奖励”的方式, 相对于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移民们更在乎培训一次带来的现金奖励。
2.3.5 培训地点的选择。
45.79%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地点位于5km以内可以接受;有38.01%的被调查者接受5~10km范围内的培训地点;还有16.2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10km以上”可以接受。被调查的移民安置点多位于近城、近镇、近园区, 随着道路交通不断完善, 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 培训地点对移民已不构成影响培训参与度的障碍性因素。
2.3.6 培训原因的选择。
15.89%的被调查者是“兴趣所在”;27.10%的被调查者是“工作和报酬需要”;而57.0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统一安排”。可以看出, 超出半数的被调查者是出于被迫参与培训的, 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2.3.7 已有培训效果的评价。
14.33%的人认为效果较差, 56.7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认为培训效果较好的占28.97%。而对认为培训效果“较差”的移民进一步访问中发现, 主要问题在于“培训内容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比较单一”。但当问及“期待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时, 被调查者却又显得盲从, 培训目标并不明确, 对培训报以期望, 又存在感知培训效果“一般”甚至“较差”的情况。总体来讲, 移民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不高。
3 汉中生态移民教育对策建议
3.1 重视移民教育, 提高移民后续发展潜力
随着移民搬迁后续问题的凸显, 生态移民面临生存模式转换却又缺乏必要生存技能、后续发展盲目的严峻问题, 实施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①思想上重视。汉中实施移民搬迁工作近6年来, 相关部门更多地关注移民的搬迁安置, 更多寄希望于移民的后续资金项目扶持, 对移民教育培训这一解决移民深层次、可持续性生计问题的认识明显关注不够, 对提高移民整体素质重视不足, 对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支持力度不大。尽管2011年以来, 汉中市加大搬迁移民技能培训力度, 尽力做到技能培训“六个全覆盖”, 然而截止2016年1月相对于12.23万户40.8万的安置人口, 累计培训人数 (9.8万人次) 不足24%。移民培训力度还需加大。②财政上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脱贫背景下, 要将移民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建设性工作来抓。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的同时, 加大市县培训资金投入比例, 保证资金专款专用。③政府部门应尽快编制移民培训规划, 进行移民培训供需摸底, 做好顶层设计, 使各项工作实施有章可循。
3.2 加大宣传力度, 使移民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 移民参训积极性不高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①客观方面在于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宣传力度不足。以汉中对搬迁移民的教育培训为例, 目前政策宣传主要依靠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印发的招生简章进行宣传,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镇村党政组织主动宣传较少, 多数搬迁群众对移民教育政策不了解。各县区教育、移民、扶贫部门及镇村组织要加大对移民集中安置点和学校的宣传力度, 提高其对移民政策的了解。同时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板报等方式宣传移民培训、创业就业的意义, 提高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②主观方面, 一是移民的培训目标不明确, 缺乏个人规划。移民搬迁意味着传统农民向城市 (镇) 新移民转变, 必然存在“生存模式断裂”现象, 因此必须使他们意识到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重新对个人职业及家庭未来发展做好规划。二是移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缺乏求知欲望, 存在“小富即安”思想, 部分移民眼光短浅, 认为培训耽误时间, 影响其临时性收入。更有部分移民仍然存在“等、靠、要”惰性心态, 对培训内容并不感兴趣, 对来参加培训发放的少量补贴更感兴趣, 因此培训效果并不好。
3.3 加强组织监管, 合理配置教育培训资源
从汉中生态移民技能教育培训供给现状来看, 政府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监管者, 培训资金主要来源于人社局、劳服局和扶贫办, 培训任务的承担者多为具有一定办学和培训资质的教育机构。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①培训主体的选择具有随机性, 培训主体与政府的合作缺乏长期性与稳定性;②政府对培训机构监管不力, 管理制度缺乏, 管理过程松散, 流于形式, 培训过程无监测、培训效果无评估;③培训宣传力度不够, 移民培训目的不明确, 培训内容不精选。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把移民稳定脱贫和移民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训和提升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积极纳入地区人力资源整体规划中。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办学机构的联系, 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规范职业培训流程, 制定人力资源培训供给方入选标准, 遴选出具有一定资质和实力的培训机构, 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和挂牌开展长期稳定合作。
3.4 开展需求调查, 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教育市场是由供需双方组成。目前生态移民教育收益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而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产品的供给方对需求不了解, 因此①对移民的就业技能培训需求进行摸底, 了解其需求意愿, 并根据移民所需就业的工种、所需技术等进行登记, 开展分级、分类指导, 并建立培训生源档案, 以解决移民培训满意度不高、培训内容无的放矢等问题;②全面了解教育产品供给方现状与培训优势, 筛选出具有资质和实力, 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机构进入, 实施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教育供给内容改革, 突出职业教育市场化。
3.5 引入企业培训, 开展政企培训机构联合
在调查中发现, 汉中移民对培训效果报以了很大期望, 但培训效果见效慢、收益低成为他们接受再培训最大的顾虑。通过引入企业培训, 多管齐下, 提高培训的效率。①企业培训具有传授技能见效快、针对性强的特点。政府部门通过优惠政策、培训补偿等措施鼓励本地企业, 特别是龙头企业参与移民培训工作, 吸纳其为企业劳动力, 从而解决农民就地就业和移民家庭后顾之忧, 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用工积极性和用工队伍的稳定性。②引导移民“培训+创业+就业”, 要求培训机构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开设短、平、快, 实用性强的创业项目培训内容, 提高移民创业就业能力。例如, 汉台区政府组织在河东店镇、汉王镇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开设“中式面点”等培训课程, 累计培训搬迁移民1010人, 实现移民劳动力就地转移2858人, 创经济收入11689万元。③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的联合, 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培训机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 分门别类进行订单培养, 优秀培训学员优先推荐至企业就业。西乡县杨河镇依托园区建设, 充分利用当地茶资源, 培训机构开展有机茶叶种植规范技能培训、茶叶深加工技术培训和生态观光茶园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 引导700多名移民就近务工, 实现企业和移民发展双赢。
3.6 改变培训方式, 调动参与培训积极性
目前汉中生态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方式以短期培训、课堂讲授为主。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因此, 在培训方式上应灵活多样, 按照“不求全面, 但求有用”的原则, 根据移民现有职业、兴趣爱好、安置区资源特点和发展优势等开展实地演示、实践指导、一对一交流、点对点沟通等方式, 提高培训服务的针对性。尝试建立转移农民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和网络教育等培训形式, 提高培训效率。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 将受移民欢迎的实用性技术和知识、规范的操作流程编订成册, 免费发放给移民, 全方位调动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摘要:生态移民教育问题是影响到移民后续生计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汉中市生态移民为调查对象, 选择6个移民集中安置点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和访谈, 初步了解汉中生态移民教育培训现状, 提出后续汉中生态移民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培训,生态移民,对策,汉中市
参考文献
[1]梁富庆.中国生态移民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33 (4) :11-15,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