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赏识教育

2024-07-12

高职赏识教育(精选12篇)

高职赏识教育 篇1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学生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激励。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也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赏识教育可以事半功倍,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我国高职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今天,一方面,许多人对高职学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片面看法。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录取分数确实比普通院校低很多,综合素质也不高,而且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学生比优秀一点的初中生还差,这就使得高职学生思想状况非常复杂。表现亦不同,有的意气风发,积极进取;有的失意自责;有的胸无大志,丧失自信;有的暴戾叛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做思想工作时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客观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进行正确定位。在这个过程中赏识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笔者认为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赏识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信任学生

我们都知道阳光、空气、水、花草、树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花草。高职学生虽然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优秀,但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的地方,他们既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者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为了尽量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学生第一千次摔倒了,做教师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因此,要充分给予学生信任,给予信任的目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在学生获得成功或有进步时给予真诚的赞扬,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给予及时地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到“我能行”。实际上,在高职学院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而这些学生在中学时代大部分因为表现平平通常都是不被关注的群体,而进了高职学院,获得了教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于是,潜能得到了激发,由原来不被关注的学生变成了优秀的学生。这就是信任带给学生的力量,带给他们的勇气。

二、尊重学生

最好的教育是对学生尊重的教育,是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的教育。不尊重学生,则信任也是居高临下的,是苍白无力的,是不会被学生认可的。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也会不断地被强化,他的自尊也就会逐渐地被提升,当一个人具有了自尊、自信,这个人就会走向真、善、美的境界。有的高职学生由于在中学时表现不佳,常常受到教师、家长的责备,受到同学的冷落,得不到尊重,有些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进入高职学院,换了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有很多学生就会产生“重新做人”的想法。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公开的予以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并且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主动作用。例如在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时,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建议,积极采纳一些合理化建议,并做好指导,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自信心就会增加。经济管理分院曾经承办了全院的“MTV歌手大奖赛”,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就是因为在活动筹办期间,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从活动形式的策划到活动费用的筹集直至活动的最后开展,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做好指导,结果,这种尊重与信任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具体负责本次活动的学生们分工协作,策划、导演、排练、拉赞助、最后的现场指导,都忙得兴高采烈又井井有条,最后活动获得了成功,他们也从中找到了自信,锻炼了能力。

三、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想不通,换位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理解的作用。因为高职学院大多是在原来中专的基础上升格的,所以,尽管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其在硬件设施、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有些学生进校后发觉学校的有些情况不是他们原来想的那样,结果就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行,有时候他们的言行甚至让我们觉得无法理解,但只要我们换位思考,就能充分理解学生,只要理解了学生,我们在做思想工作时才能有的放矢。要理解学生,我们必须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是我们走进学生心灵的唯一途径,是理解学生的试金石。能与学生沟通的教师,在教育方面往往是成功的。通过交流沟通,我们可以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为我们做好思想工作提供依据。同时,通过交流沟通,能加深对学生的理解,也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教师,一旦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了教师,教师在做工作时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往往教师一句体谅的话能使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恢复信心,几句引导暗示的话能帮助学生冲出迷雾,走出误区。“威严,板起面孔训人”不是我们做思想工作的正常形象,“谦和,富有同情心,善于理解学生”才是我们做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激励学生

肯定重于否定,发挥精神激励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务实工作方法。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评价人的问题,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人的心与言,言与行常常表现出不一致性,人们的行为常常是潜显相随、真假相伴的,是动态变化的。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他们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和特殊的环境中,其心理与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心与言、言与行经常表现出不一致性。但他们也希望自己学业有成、人际关系和谐、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赏识,至少是认可,进而获得社会的接纳。他们自身并不希望存在影响自己进步、引起别人反感的那些不足,只不过自己没有认识到罢了。因此,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如能充分肯定其成绩,不仅会给他明确的是非观念,而且会为他继续提高成绩增加信心。在此基础上再指出其不足,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易于引起本人的思考和接受。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对一些进步的学生给予真诚的肯定的评价,这既是正向激励,使学生每一次进步都成为有形的事实,使他们在成功的快感中不断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能让学生泄气,要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要帮他分析原因,从中发掘“亮点”,使其看到前进的希望和方向。教师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能够产生“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

五、全面赏识

其实不必讳言,当前之所以强化“赏识教育”,首先因为我们惯常的赏识远没有达到理性的高度和人性的广度。说到理性的高度,大家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赏识”往往停留于一事、一时的褒奖与激励,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很少被提及到促进终生发展的高度去强化和发扬,学生们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自我反思与独立思考。谈到人性的广度,似乎教育者知晓的往往是对优秀学生及学生的优异之处进行“赏识”,对于所谓“另类”、“后进”乃至“不良”学生及个别学生身上所谓的“缺点”,缺少积极的认识,从而漠视一些学生,漠视他们的心理及生命过程。这样缺少“生命关爱”的赏识教育哪有人性的广度可言。

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做“后进生”工作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会用一些刺激性语言,以引起学生重视。例如“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

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利用赏识教育往往就能事半功倍,达到转化学生(尤其是差生)的目的。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信任、尊重、理解关系到教育的态度,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激励关系到教育的行为,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首先“爱”自己的学生,用真心去对待他们,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笔者相信,通过赏识教育,高职学院也会真正成为一座金矿,金子就是会不断带给我们惊喜的学生,认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才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赏识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能够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心灵舒展,在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赏识教育必不可少。

摘要:分析高职学生的特殊心理特征,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一般规律,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点。赏识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以赏识教育为主要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从信任、尊重、理解、激励等几个方面出发,厘清和组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赏识教育中“爱”与“导”的作用,或许可以为目前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从而真正地挖掘出学生潜意识里的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达到深入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学生,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2]张立奇.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3]江晓时.赏识教育[R].光明日报,2004-7-1(5).

[4]黄丽华.赏识教育可以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EB/OL].(2004-04-02).htp:/www.asedu.com.cn/Html/jspd/mslj/2004-04-02-11348.htm.

高职赏识教育 篇2

摘要: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教学课程,但是由于体育教学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所以并不受到重视,因此对于体育学生的教育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通常学习体育的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并不好,但是运动成绩比较好,所以老师经常会根据学生的运动表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有时候会影响学生的心态。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老师应该引入赏识教育理念,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在表扬中能够快速的改变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赏识教育;方法;作用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还是遵循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学生的表现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特长也不同,所以严厉的批评并不一定能够起到教育的效果。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以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引入赏识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老师表扬中逐渐的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的不足,这样学生更有动力去改变现有的不足,努力学习和锻炼体育的动作和知识。所以,赏识教育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方法

(一)师生之间互相接纳

教学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因此,在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能或缺,所以想让体育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就要让学生和老师能够互相接纳。这就需要运用到赏识理念,老师和学生互相欣赏,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课程的融洽,也只有保证师生之间相互接纳,才能在接下来的教育中互相配合,老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才能保证学生心情愉悦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这样对学生锻炼体育技能,学习体育知识十分的重要。因此,只有运用赏识教学理念,才能让体育教学课程更加的人性化,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二)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十分的重要,如果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会在学生发生思想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解决,所以,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传统的思想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学生并不配合。因此,需要引入赏识理念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时候,可以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的学习和活动。对学生来说,赏识理念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表扬中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从而进行自我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属于自我反思,更有利于学生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也是不同的,老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且根据这些优点来表扬学生,对学生进行赏识,由于每个学生能够得到赏识的优点是不同的,所以,其它的学生想要让自己的更优秀,让老师更关注自己,就要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体育训练和学习上,会更加的刻苦,来提高自己的体育学习能力,和掌握体育技能的特点。这就是赏识理念所带来的教育成果,让学生在保有自尊心的时候,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变得更加努力,要比批评的效果更好。

(四)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赏识教育方法

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思维和心理等各方面的不同逐渐的显露出来,所以,老师不能运用同样的赏识办法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老师是在敷衍学生,而不是认真观察学生而得到的结果。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决定采取何种赏识教育,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也能够让学生觉得老师在重视自己,观察自己,为了让老师更加的满意,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体育专业技能,同时,能和其它的同学互相学习和比拼,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因此,不同的赏识教育才能对不同的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

(五)掌握赏识的程度

赏识教育更多的是让学生接受表扬,在老师赏识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更好,而且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能够有效的减少。但是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要接受赏识,老师应该掌握一个程度,不能过于泛滥的赏识学生,这样学生会感觉不到赏识的重要性,这样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松懈的心理,对表扬和赏识不在乎。因此,老师应该掌握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重视赏识教育,知道只有自己做的更好,或者是某方面符合老师的赏识标准,才会获得老师的赏识,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良性竞争,让自己表现的更好,对体育学习更认真,从而获得老师的赏识。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

高职院校是学生成长的温床,但是学生不能因为学校的环境安逸,就缺乏竞争意识,这样的学生是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被社会淘汰。因此,只有促进学生更努力的锻炼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老师采用的赏识教育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下,创建合理的良性竞争的条件,让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赏识而不断的努力,而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竞争情况,而不断的提高赏识的条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的加强体育学习和锻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的加强,以便提高自身的水平。

(二)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不是单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除了自我锻炼以外,还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尤其是团体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篮球和足球的教学,都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老师通过赏识教育的办法,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能够让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在团队之中,老师采用赏识教育,可以让表现不突出或是拖累团队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的改变自己的学习和锻炼的办法,并且可以和其它的人一起锻炼体育技能,这对于整体技能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引入效果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有一定的不自信,所以,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就要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的自信心主要来源于体育成绩的提高,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特点,以及掌握体育技能的不同之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在老师不断的鼓舞下,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最好的办法。因此,老师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使用和引入,而且一定要注意赏识教育使用的次数和长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使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体育技能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体育学生中的弱势学生,这类学生可能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有可能是其它的原因,导致体育成绩不理想。这时候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成绩不好而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从而采用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主题,并且让弱势群体的学生,去教导其它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改变弱势情况。

(三)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不应该是痛苦的。所以,老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的时候,应该重视让学生快乐。所以,老师可以引入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把赏识教育穿插进去,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喜欢上体育教学,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感兴趣,这样潜移默化间,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因此,赏识教育可以创建快乐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四、结语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引入到高职教育的,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接受表扬从而改变自己的效果要比接受批评的效果好。尤其是体育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因为体育训练强度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表现,而老师应该根据这些差异性,寻找学生的优点,并且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进行赏识学生,在从中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快速的发觉自己的不足,然后接受老师的建议进行改进。因此,赏识教育对于体育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宾.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理念的融入及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102-103.

[2]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08):145-148.

[3]何占奇.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36-138.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赏识教育

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这对高职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是可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赏识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1.赏识教育的本质

赏识教育,主要是在尊重受教育者自身人格的前提下,教育者用爱来观察受教育者具有的良好品质,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受教育者形成主体意识,保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让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进而让受教育者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实际上,赏识教育就是把人性作为教育的前提,在教育的时候给予受教育者激励。

2.赏识教育的特点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一个互相激发、鼓励和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起进步,共同成长。这就要求教育者自身具有较高的素养,善于发现和观察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能够随时创建教育情节,让赏识教育悄悄地发挥效果。高职生更需要赏识教育,因为赏识教育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树立自信心。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

1.为学生创造受表扬的机会

目前,英语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一些教师依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仅是听众,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因此,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在他们思考问题时给予表扬和赞美,同时还要善于观察,给予那些得不到表扬的学生以必要的鼓励,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教师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只要时间一长,都会感到疲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使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录像、幻灯片等,使所学内容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变换不同的方法,如采用实际练习对话、做游戏、唱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考试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地,评价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信心。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再适应高职教学,也不再符合赏识教育的理念。因此,对于高职生,教师要运用形成性评价,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考勤、口语、作业、期末考试等部分,充分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这种评价方法不但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反映出学生最真实的学习水平。

三、结束语

实践表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等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赏识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爱心的教育模式,它要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度,明白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失败、允许差异、激励成长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理念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崇斌,郭晓红.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策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2).

[2]程玉琴,乔华.论赏识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27).

[3]代唯良.浅议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4).

[4]葛英.中学教学中赏识教育的理论及应用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高职赏识教育 篇4

1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引入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1.1当前高职学生的生长环境决定开展赏识教育是必要的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经济条件的发展和家庭环境的优越使得他们成长过程中很少经历挫折和磨练。遇到的困难都是家长帮助解决, 家长几乎包揽了他们成长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因此, 他们遇到困难时, 不会积极的想办法解决, 一个小小的挫折可能都会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可以说, 他们是在溺爱的环境里长大的, 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进入校园后, 依然渴望自己被关注, 被称赞。

1.2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赏识教育

大学生年龄虽然已经成年, 但是心理上并未完全成熟。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是:急于摆脱对父母的安排, 想自己独立, 但是面对陌生的环境, 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既想处处表现自己, 但是观点又具有片面性。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 容易迷茫、彷徨。在管理中引入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3赏识教育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个经常受到正确激励的人, 个人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大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 发表自己的看法, 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正确运用赏识教育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学习的潜能。管理者在关注学生的同时, 逐渐的帮学生树立了信心, 做一个自立自强的社会人才。

1.4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发展

高校的管理人员的言行可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质是师生心灵的沟通, 之前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强势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老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 又是朋友关系。学生很注重别人, 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的态度, 需要学生认同, 只有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 才会主动的向老师交流, 向老师反映问题, 老师的管理工作开展会更容易一些。因此,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多鼓励。赏识教育可以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教师管理工作更好开展。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运用

在高职院校开展赏识教育, 改进了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评价学生的方法更加的科学准确, 做到了真正尊重学生。赏识教育的实施, 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具体运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投入真情实感

管理学生, 需要工作经验, 但更多的是需要和学生沟通, 做到 “以情感人”, 润物无声, 这样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管理学生, 要走进学生的心里, 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 需要双方积极搭建。在日常的交流中, 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 理解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实感, 认为老师是真正理解自己, 帮助自己的人。这样, 学生在遇到困难时, 才会向老师倾诉, 才会寻求老师的帮助。从老师的角度来说, 学生的问题解决了, 老师的工作开展就顺利了, 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2.2赏识教育要运用得当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褒奖, 而对学生的缺点不予理会。学生管理者不仅能看到学生的优点, 进行表扬, 还要看到学生的缺点, 指出缺点, 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毛病, 同时也有自己的优点, 二者同时存在。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 对学生的优点要表扬, 对学生的确定也要及时指出来, 帮助学生改正。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进行批评教育时, 最好和学生单独谈, 方式要委婉, 要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 给学生留足面子, 这样, 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不会产生叛逆心理。对学生进行表扬时, 尽量在公开场合, 让受表扬的学生有心里上的成就感。

2.3赏识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 由于地区、生长环境、知识积累等因素的不同, 导致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要多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 展现自己的机会。赏识教育必须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要因材施教。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模式, 全方面的培养学生,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培养学生自我赏识的能力

自我赏识就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能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 改进不足, 可以让学生做到更完美。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赏识。自我赏识, 可以让学生积极的面对困难, 克服心理上的缺陷, 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得更强, 让学生在以后步入社会后, 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自我定位。

3开展赏识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为了让赏识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赏识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 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 不是盲目的乱表扬。为了让赏识教育公正、公平的进行, 管理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避免赏识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另外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要及时, 发现学生有进步时, 要及时的提出表扬, 激励学生也有最佳时机, 错过最佳时机, 激励作用会大打折扣。

3.2遵循普遍性的原则

赏识教育要面向每个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工作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赏识每位同学, 不能区别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长处, 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被激发出来。

3.3遵循适度性的原则

赏识学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赏识不足, 学生的潜能不能很好的激发, 作用不大。赏识过度, 会导致学生飘飘然, 高职学生的心理尚不完全成熟, 过度的赞扬会让他们失去前进的方向。因此, 只有学生在经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后的赏识才是适度的。这样的赏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结语

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能激励学生各展其能, 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能顺利开展。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对赏识教育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获得学生的认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 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摘要:目前,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90”后, 这一代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学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符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赏识教育运用的方法, 以期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管理,高职院校,分析

参考文献

[1]钱莹, 赵霞.浅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才智, 2014 (2) :53.

[2]杨雪.分析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35) :190.

[3]杜艳枝.在高职学生管理中有效运用赏识教育措施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16) :306.

高职赏识教育 篇5

一、谈话法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以鼓励为主

案例一:有一位同学平时不愿意学习,上课经常溜号,搞小动作,当老师提醒时她答应得非常好,但就是不改。后来我了解到她喜欢朗诵,口才好,有很强的表现,经常参与广播电台的节目,并获过奖,了解这些情况后,我找到她,首先对她的才能给予赞赏,又从朗读的技巧和知识的重要性,从在外参与电台的节目到参与班团会的主持,让她谈想法,慢慢地,她向我说了心里话。为了使她不被别人落下,我先是鼓励她继续在朗诵方面加强锻炼,并答应她参加班会的主持,给她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同时向她提出要求,那就是听好每一节课,不懂就问,她答应了这个条件。之后,陆陆续续又和她进行了多次谈话,每次提出一点小要求,后来我发现,她上课溜号、说话的毛病少多了,学习成绩也跟上来了。分析:在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教师普遍喜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过多的关爱,使之更加优秀。而对少数品学稍差的学生则有时是熟视无睹,甚至是讨厌她们。其实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从心理上讲,她们更需要师爱,更需

要老师重视和关心,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欣赏,因此,在和她们谈话时,绝不能戴有色眼镜,但同时也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也不是无原则的,更不能为了讨好学生而是非不分,颠倒黑白,而是要善于用放大镜去观察她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给予肯定,扬其所长,并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强化其优点,淡化其缺点,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厚爱和期望,从而接受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谈话法语言得体,句句入心,以平和为主

案例二:有的学生上课时经常趴着睡觉,提不起精神,开始时我以为是前一节课疲劳了,后来一打听原来是每节课都这样;还有的学生回答提问时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更有甚者,上课时在下面看手机。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并没有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经过多次谈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以为老师会狠狠批评,没想到老师态度这么好,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分析: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真正解决它。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和风细雨式的谈话比暴风骤雨式的训话更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关怀式的询问比审问式的探究更能使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有时暗示性的语言比打开天窗说亮话更能解决问题。当学生取得成绩最需要有人分享时,教师一句热情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不但能激发成功者的进取心,强化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动机,对其他学生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动作用。谈话时 不用质问的语言,如你为什么老犯错误?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而是用比较温和的语气告诉学生“我一直在关注你,出现这种情况我很伤心”“你有什么话要和老师说吗?”“你对老师个人有看法还是对老师所上的课有意见呢?”“请你给老师提点建议,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课?”“你喜欢学什么课程?”等,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对自己的过失产生悔过之意,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交谈中应始终贯彻教育性、规范性、正面性原则,语言忌“冷、硬”,提倡“三月雨”“六月风”,用热忱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谈话法双向交流,忌一言堂,以学生为主

案例三:一次上课铃声响过后,忽闻两个同学的口角声,几经劝阻,二人毫无休战之意,正常的教学已无法进行,我只好让全班学生先自习,然后把二人领出教室,经过了解,原来是一场误会,后来又经过劝说和开导,二人都流下悔恨的眼泪,并握手言和,事情似乎可以 句号了。事后我一直在想,缘何一点小小的误会竟会使二人怒目相向,更何况目前正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如果同学间的小误会、小摩擦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将来如何教育别人。为此,我又与二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帮她们分析此次误会产生的真正原因,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结合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帮她们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等,后来二人主动要求

高职赏识教育 篇6

摘 要 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教学方法的探究是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有所突破的关键。赏识激励教育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配合教师,在短时间之内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笔者进行实践性的研究赏识激励教育应用下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結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体育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 赏识激励教学 高职体育 教学应用

一、赏识激励教学法与高职体育

在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中,由于赏识激励教学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赏识激励教学法融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索之后,发现赏识激励教学法同高职体育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和影响。在高职体育教学应用当中,赏识激励教学法的价值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

(一)借助赏识教学法增进师生感情

在赏识教学当中,由于赏识教学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对于学习氛围的营造,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因此,在赏识教学法应用当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识。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心理成熟阶段,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教师所传递出来的感情。而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情感的流露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而在赏识教学法的营造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大大增进与体育教师之间的感情,从而在后期的教学工作开展当中,配合的积极性也会比较高,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通过赏识教学法推动体育改革

在当下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展当中,体育教学的改革要求体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实践和精力来加强体育课堂的改革上。近年来,体育教学的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类似于赏识教学法的应用,它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在体育课堂之上,转变教育主体,来更有效地开展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培养,而且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在学生乐学的过程当中,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赏识激励教育方法的应用当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确实表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这样,对于高职体育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一)赏识激励体育教学从学生出发

在当下的教学大纲要求当中,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内涵不断的深化和重视。对于高职学生的体育锻炼,近年来逐步受到国家和院校的重视,加强体育锻炼能加强抵抗力,对身体素质的锻炼非常有利。因此,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影响。这样,在体育教学当中,借助赏识激励教学,可以大大提升体育教学当中的情感教学的融入。在高职教学当中,由于学生在文化学习中产生的挫败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借助对于学生长处的欣赏,在适当的课程环节当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会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找到自信。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从而让他们在体育课堂当中找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通过赏识教育方式给予高职学生积极的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二)赏识激励教育注重学生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不是全部按照老师的锻炼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更应该自己找寻多种学习的方式。因为只有学生在尝试过程当中,才会发现自己最适合的体育项目和方向。教师在赏识激励过程当中,起到的是裁判员的角色,通过实施的指导和鼓励来帮助学生在找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感受体育教学带来的快乐。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自信心才会与其他学生分享,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联络的好时期。通过教师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将技术和天分更好的融合,从而在体育教学当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师生情感联系。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优势,加以赞赏,达到让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效果。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而且能为学生长远发展打好心理基础。

三、结语

在赏识激励教学法应用当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确立学生的主要地位。因为这样,才能够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保证赏识激励教学价值的发挥。高职体育教育采用赏识教育模式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利于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在相互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然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赏识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教学上轻松自然,讲解效果得到提升,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学习热情。因此,加强赏识激励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把握好赏识的途径和激励的方法,是完善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高永红,马行风.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2] 吴伟国.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

高职赏识教育 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赏识教育,运用

赏识教育由教育家周弘所提出, 作为世界著名教育法中的一种, 赏识教育最早应用与家庭驾驭中, 注重爱的理念, 中心思想是承认差异与允许失败, 现阶段, 此种教育方式在各个层次的高效教育中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赏识教育在高效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尊重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最基本要求, 也就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对于找只学生的管理并非易事, 要想将学生教育的比较优秀, 可以将赏识教育在管理中有效的应用, 以此指引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以此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 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 师生关系都处于一种上下级的状态, 致使师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赏识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尊重、鼓励、赏识, 要将这一核心充分的运用到高职学生管理中, 就需要师生能够建立其平等、和谐的关系。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给予充分的了解,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适当的给予鼓励与赏识,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赏识教育的有效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

赏识教育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与制约, 规章制度的有效建立与完善是学生管理的根本, 也是基本制度的有效保证。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个性与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 因此, 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就必须将制度化与人性化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处理好, 学校在建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将平等与尊重充分的体现出来, 建立较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其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体现出合理行与严谨性, 尽可能的获取学生们的认可。在制度执行时, 管理人员也要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 不能盲目的按照制度执行, 不讲人情。原则性与灵活性进行有效的结合,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统一, 创造一个相互和谐、相互平等、相互怎中的和谐校园。

(三) 有效采用鼓励管理的方法

赏识教育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赏识促使行为能力的增强。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应用赏识教育, 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通过鼓励与赏识的方式促使学生信心的有效树立, 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有效的激发。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活动的开展, 促使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展现与发挥。例如, 绘画比赛、书法比赛、唱歌比赛等等,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在比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 通过广播播报、宣传栏等方面予以宣传,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根据这种鼓励与激励, 学生能够对自己予以一个准确的定位, 从而变得更具自信与激情, 将自身与学业都不断提高。

(四) 赏识教育中的批评方式与指导

赏识教育中并非只有表扬没有批评, 赏识教育中也注重对学生错误的指导, 只针对事情的本质不针对个人。在对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中,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 在对错误进行批评与知道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与方法。高职学生在这个时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情感也比较敏感, 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因此,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学生的错误以及违规行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处理, 实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是, 要对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 不能停留在表面,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不能仅仅对这一行为进行相关的管理以及惩罚, 要根据与当事人谈话以及相关人员对情况的了解, 进行深层测的调查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 查找出问题的根源以后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真正的能够帮助学生将错误改正, 避免下次出现一样的错误。

二是, 对批评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学生自尊心的特点以及内心的敏感程度, 在学生犯错时, 尽可能的不要在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这样会让学生比较羞愧, 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 严重时会出现叛逆心理。可以采取私下单独谈话的方式, 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能够接受。批评语言的选择方面也必须要合理, 不能针对学生个人, 要对学生优秀的方面予以肯定, 促使学生能够接受批评以及制度上的相关惩罚。

总结

赏识教育倡导尊重与信任、包容与理解、激励与提醒几个方面的原则,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能够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校园环境, 促使老师和学生都能在相互尊重与爱护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工作, 也是满足高职院校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将赏识教育的理念有效的运用, 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武艳.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12, (8) :30-32.

[2]李成伟, 李英杰.浅谈高职学生管理如何运用赏识教育[J].科学导报, 2014, (17) :274-275.

高职赏识教育 篇8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管理,高职学生思想教育

一、高职学生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高职学生管理中间, 问题集中体现在: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抗挫折能力较弱等问题。他们中多数是高考成绩不好, 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 读高职只是无奈的选择。作为应试教育的失意者, 有些高职生觉得与那些能上本科的同龄人相比, 心理上有挫折感, 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差, 到高职院校后学习上一遇到困难, 就妄自菲薄, 认为自己天资愚笨,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 完全放弃学习;有的缺乏自律意识, 自我控制能力差, 经常迟到、旷课。尤其在高中阶段就形成了喜欢抽烟、常泡网吧、赌博等恶习的问题学生, 往往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有排斥、逆反心理。这些问题学生的存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在现实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在学生犯错误时, 个别老师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一味地挑出其毛病、指出其缺点、严辞训斥, 以为这样才能对学生情感上、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给予最大帮助。可实际上, 用这种采用责备、训斥、命令的方式方法管理教育学生, 很容易令学生反感, 往往收效甚微, 适得其反。这种教育方法, 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 觉得自己是无用、愚笨之人,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因此,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已势在必行, 赏识教育不失为其中首推教育方法之一。

二、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赏识———赏, 含重视、欣赏、赞扬之意。识, 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 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含义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 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 是一种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 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赏识教育, 就是在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 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过激励后, 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因而在过程中, 激励的存在, 至关重要, 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激励。心理学也认为, 人人都需要赞赏, 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弱化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赏识教育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的基础上热爱学生, 在善待学生的进程中,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信任学生, 爱学生。学生从辅导员的赏识中, 可以体会到爱的力量, 可以感受到辅导员对他的评价和对他的期望, 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从而让学生在“我也是好学生”或“我也能做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 唤起学生对学习, 对生活的热爱。进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形成学生上进的内在动力。

三、赏识教育的运用与技巧

如前所述,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存在问题, 他们更希望被人理解、尊重、信任, 他们被人赏识的渴望更强烈, 也就更适合运用赏识教育来教育管理。如何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赏识教育?笔者认为, 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 赏识教育的方法———以谈心为主要手段。

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说几句好听的话, 它就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因此实施赏识教育要求老师多到学生中去, 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 通过谈心等手段, 发现、肯定学生的长处是开展赏识教育的基础。辅导员不应只是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 更应成为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要找到学生的长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算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 辅导员应树立“天生其人必有才”的学生观, 用欣赏的眼光和肯定的眼神对待学生, 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 挖掘出他们的优点和特长, 并通过辅导员自己的日常观察, 辅之从其他学生侧面了解, 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学生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 及时发现他的每一次进步。或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 从中了解到更多客观全面的信息。

在谈心交流过程中应巧妙地使用各种赏识性的语言, 给学生营造被赏识的氛围, 使学生尝到被赏识的喜悦。如肯定式:“太棒了”、“你的知识面真广”等, 激励式:如“你能行”、“你很有潜力”、“我相信你的实力”等。夸张式:如“这么精彩简直出乎老师的意料”等。倾情式:如“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高兴”、“你的进步让老师感到很欣慰”等。赏识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不光可以采用语言方面的, 还可以用友善的动作, 欣赏、赞许的目光。

(二) 赏识教育的原则———坚持师生平等与尊重个性两个原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曾经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才能对学生产生安全感, 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 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赏识教育要求辅导员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本,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对学生不偏心, 更不能歧视, 承认班上学生的差异, 对班上学生只排横队, 不排纵队。尤其是对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 辅导员更需要给予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尊重。辅导员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明白人是有个性的, 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

只有在坚持师生平等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 才更能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 达到良好的效果。辅导员在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才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使他对辅导员更加尊敬、赞赏和热爱。

(三) 赏识教育的重点———因人赏识、因材施教。

赏识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的短处,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个性千差万别, 不能一概而论, 绝不能因学生成绩差而称之为“差生”, 更不能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 然后要求其一一改正。

首先,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应采取不同的赏识方式。例如, 对缺点多的后进生, 应一丝不苟地寻找其“闪光点”, 加以赏识, 创造促其转变的契机。又如, 对默默无闻、各方面表现一般的中等生, 也不应忽视对他们的赏识。再如, 品学兼优的学生, 特别是学生干部, 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 是辅导员的左右手, 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集体往往离不开他们。当这类学生有出色表现时应及时进行表扬, 通过赏识教育树立与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 并促使他们继续保持自己的优点。

其次, 对个性不同的学生, 赏识的力度也要有差别。对胆小怕事的学生, 给予最大限度的肯定与鼓励;对胆大、自负的学生, 则要掌握好赏识的时机与火候, 不要让赏识变成“捧杀”。

(四) 赏识教育的智慧———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

赏识并不是溺爱, 运用赏识教育, 并不意味着辅导员对学生的错误熟视无睹、弃之不管。对学生严于要求和宽容大度都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 二者并不矛盾。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 是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及艺术。

赏识教育提倡正面肯定, 以表扬为主, 并不排斥批评, 但批评跟赏识一样要讲方式方法。我们不仅要批评, 而且要大胆地批评, 促进其健康成长。但应该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批评的原则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 这是大胆批评的奥秘。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 对后进生来说, 他们更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赏识教育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犯了错误不要紧, 老师相信, 你一定能改正, 你还是好学生。这样, 学生才会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才能健康成长。当学生犯错误要批评时, 最好在批评之前先用平实的语言, 毫不吝啬地肯定赞美其优点, 然后就事论事, 优点适当夸张, 缺点尽量缩小, 切忌动辄对学生讽刺挖苦、高声呵斥, 更不可把话说绝。

赏识教育是理解, 是尊重, 是激励, 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是蕴涵潜力的人,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 要转变心态, 更新观念, 真诚地帮助他们, 多一分宽容, 多一分鼓励, 多一分赏识, 合理运用赏识教育, 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希望, 为学生创建一个受到尊重、关注、赏识的宽松成长环境。让我们永远记住周弘老师的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 抱怨导致失败。”

参考文献

[1]杨一仁.走进周弘, 感受赏识教育[I].内蒙古教育, 2007, (1) .

高职赏识教育 篇9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职学生通常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 这个时期属于青年中期和青年末期, 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目前高职的学生普遍都是高中时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不受老师的关注, 家长批评的也比较多, 这些学生容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甚至“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就把自己定位为差生。而赏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尊重, 欣赏和理解,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重塑自我形象, 符合高职学生内心发展的需要, 是适合高职学生管理的一种教育方法。

1. 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

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上下级的关系, 老师处于领导者的位置, 而这种关系显然不利于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了解。赏识教育提倡的是尊重, 理解, 鼓励和欣赏, 要很好的把这一精髓运用到高职学生管理中去, 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和谐师生关系。管理老师需要多深入学生的生活, 与学生谈心, 多走进宿舍, 参与学生的活动等等, 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能够了解学生才能够理解学生, 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欣赏, 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环境, 真正地为赏识教育的运用打好基础。

2.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运用赏识教育法并不是说不需要制度的规范,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生管理的基础, 是基本秩序的保证。而赏识赏识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发展, 所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 就需要正确地处理好制度化与人性化之间的关系, 学校建立管理制度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出平等和尊重的原则,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制定的时候即要体现出其科学性与严谨性, 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在管理规定执行过程中, 管理老师也应当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不能机械死板地生搬硬套, 不讲人情。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营造相互沟通, 相互理解, 平等宽容的校园环境。

3. 合理运用激励管理的手段

赏识教育提倡通过对孩子行为的欣赏, 来强化行为的能力。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学生管理中去, 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给予鼓励和欣赏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在管理工作中,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掘, 比如:体育类竞赛, 书法比赛, 歌唱比赛, 围棋比赛, 魔方比赛等等, 使每位同学都能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对比赛中获奖的学生通过广播、校报、以及校园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 使学生消除自卑感, 树立自信。通过这种激励, 学生对自己的定位由原来一无是处“差生”, 变为有优点和能力和受人关注的人, 从而也更有信心和激情管理好自己, 完成好学业。

4. 赏识教育中的批评和督促

赏识教育法并不是没有批评, 赏识教育法也提倡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提醒”, 对事不对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对于学生的错误, 在进行批评和督促的时候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高职的学生正处于18到23岁的年纪, 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感情丰富敏感, 自尊心很强, 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情绪不稳定, 自控能力不够强, 也容易犯一些错误。所以, 管理高职学生时, 对学生的错误和违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 不仅仅要看到错误的表面, 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学生犯了错误, 出现违规行为的时候, 不能简单地只对这一行为进行管理和惩罚, 要通过和本人谈心或者找相关人了解情况的方式, 深入调查产生这一行为现象的原因, 找到根源才能真正理解学生,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也可以有效杜绝下一次相同错误的发生。

(2) 讲究批评教育的方式和语言。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尊心强, 内心敏感的特点, 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 尽量不要当众批评, 这样会让学生羞愧难当, 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可以私下找学生单独谈话, 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让学生从内心更容易接受。批评的语言也只对事不对人, 同时肯定学生好的方面, 使学生愿意接受批评甚至制度的惩罚。

5 总结

赏识教育提倡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激励、提醒六大原则, 运用赏识教育法进行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创建一个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和谐校园环境, 使管理老师和学生都能在互敬互爱的愉快心情中进行学习和工作, 是适应高职院校的一种管理方法。如果能够将赏识教育的理念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合理的运用, 必将推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 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制定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管理方法非常重要。赏识教育提倡爱和鼓励的理念, 是适合高职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 把赏识教育运用到高职学生的管理中来, 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本文介绍了赏识教育的饿基本概念, 分析了如何将赏识教育与高职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效结合。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高职赏识教育 篇10

一、赏识教育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 人们都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这些精神需求包含个人对尊重和称赞的需求, 也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因而, 赏识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行性, 对学生的成长来说, 则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学生在受教育阶段, 教师是影响学生知识进步和人格完善的最重要角色,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进行赞赏性的认可, 以此来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表现的积极性。在赏识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平等的位置,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和个性特点, 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让学生实现成长。

二、我国高职学校现状和问题

(一) 高职学校的教育现状

高职学校作为主要以技术技能学习为主的专科学校, 其当前的主要教育方向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在社会上的固定职位发挥个人技能的专业人才。在我国, 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几乎都报考本科院校, 而成绩稍差的则报考比较好的专科院校, 高考成绩在300分左右的学生基本上都聚集到了高职院校。因而, 根据这部分生源的具体情况, 高职院校更适合让学生走技术型发展路线, 而非培养高端理论型、知识型的人才。

当前, 高考学生数量日渐减少, 每年高考生能够进入本科院校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留给专科院校的学生就越来越少, 不管是公办高职院校还是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招生难的情况, 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在调整了自身发展之后, 能够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可, 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认可还是在于对高职院校教育情况正规与否的考虑, 即便是在高中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 也会希望能够去一个比较好的高职院校, 学到一些实用本领。

(二) 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上, 更多地重视学生的纪律管理和检查, 而忽视对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教学工作。很多学生在高中就属于学习成绩较差、不服从管理的学生, 因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习惯上以严格管理“差生”的规则为主, 对学生在门禁、安全、卫生方面的管理格外严格, 上课点名制度也几乎是天天实行, 但是高职学生却经常抱怨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现状, 这说明, 他也希望能够在一所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强的学校里学习, 也希望能够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能够在学校学到一定的本领。

(三) 高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职学校的现状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高职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高职学校对高职学生存在刻板印象, 认为到高职学校的学生属于差生, 因而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应该严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这就导致大多数高职学校并不重视教学, 形成恶性循环。

2.守旧的管理模式, 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认可和发展。学生作为个体, 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尊重和认可, 然而当学校在管理中与学生缺乏沟通的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缺乏自主独立性, 也容易缺乏自信。

3.缺少专业的辅导员教师。在高职学校中, 整体的师资水平跟本科院校无法相比, 尤其是缺乏专业的辅导员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待遇跟不上, 辅导员队伍的变化也比较大, 这对高职学生成长的连贯性起到反作用。辅导员需要承担学生的生活管理, 还需要督促学生的学习进步, 并且需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情况, 如果没有专业的辅导员队伍, 高职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的发展容易偏离正轨。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高职学生的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都参与进来, 但是高职学校的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高职学生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也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培养, 因而, 赏识教育在此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一些作用。

通过对学生的赏识, 可以提高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亲近和认可, 学生从心理上能够产生主动向好的意识。高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自主意识迅速增强的阶段, 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 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学生的优点出发, 鼓励学生继续发挥按照正确的行为来进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 原来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差生”也可以在高职教育中得到很好的成长。

赏识教育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得到增强。在大学阶段, 高职学生的评定不应该以文化课成绩的高低来排序。他们需要得到更多样化的发展, 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应该在其专业领域获得一定的认可和赏识。赏识教育实际上是允许不同的评价标准存在的, 这样教师就可以寻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可以激励学生去发挥自己的特长, 实现自己的目标, 学生在教师的赏识和鼓励中, 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

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 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 欣赏学生的个性, 这样就鼓励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 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这对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 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 主动去了解、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好的想法的实现, 深入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给出正确的评价, 在学生做出正确的抉择和行动时, 给予相应的支持, 这一步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二)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赏识教育依然属于制度内的教育, 但是这种教育需要相对人性化的管理, 区别于学校条条框框的基本规定。赏识教育在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的教师处理好制度化和人性化的关系,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为学生发展营销和谐、平等、宽容的教育环境。

(三) 在学生管理中采取激励管理的手段

适当的激励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改变高职学校学生懒散的学习状态。开发其他不同的活动来发掘学生的特长, 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自信。如开展体育项目的比赛、唱歌表演的比赛活动等, 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来, 得到应有的赞赏。

(四) 赏识教育不是排除对学生的批评

赏识教育提倡发现学生好的一面, 但是对学生表现不对的方面依然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在批评教育时, 应该注意语言方式, 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 同时还应肯定学生好的一方面, 提起学生的自信。

综上所述, 赏识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中平等、尊重、赞赏的思想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逐步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高职学校应该重视赏识教育的应用, 形成教师、学生互敬互爱的学习氛围, 最终使学生得到好的发展。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比较新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 赏识教育对这部分学生来说, 有比较强的应用作用。本文分析了赏识教育的理念及高职教育管理中的现状, 指出了高职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 对赏识教育在这部分问题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钱莹, 赵霞.浅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才智, 2014 (02) .

[2]武艳.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12 (08) .

高职赏识教育 篇11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院校;后进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 09-0067-03

每一所高校的每一个班级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学习成绩差、思想上不要求上进、行为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即大家眼中所谓的“后进生”。由于高职院校存在生源减少、生源素质不断下降的情况,“后进生”现象较为普遍。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前能够积极上进、树立自信,笔者认为对这些学生应该实施赏识教育,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充分挖掘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放大闪光点,鼓励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充满自信地走向工作岗位。

一实施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取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高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同学,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期待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一旦对学生表达关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予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不断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那么学生在生理、安全、社交需求满足的前提下,都会有希望获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实现与实施赏识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高职院校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特征分析

刚考进大学,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差不了太多,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学生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后进生,这些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实施赏识教育务必对学生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后进生提升自我。根据平时的学生工作经验,后进生形成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自卑

高职院校现在很多都面向省外招生,由于很多省外学生家庭的经济水平和本省学生家庭存在一定的差距,省外学生到校后看到身边的同学衣着打扮时髦,生活费开销大,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同学群体,也没有共同语言,渐渐变得孤僻,产生自卑心理。此外,一些学生家里可能突发变故,如父母出车祸、生重病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也使得这些学生在学校无法树立自信心。

(二)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

大学里的学习模式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更注重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学生习惯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习惯了学习要家长、老师时时督促着的模式,大学里宽松的学习氛围,反而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平时天天玩,到期末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从而挂科成为常态,严重的面临留级甚至退学。

(三)“90后”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不受约束

现在的学生往往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溺爱,身上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做事情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后果,不服从教师的管理。上课旷课、迟到、打架、沉迷网络等等。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已经完成了父母交代的使命,就可以好好放纵自己了,思想消极,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只喜欢听到表扬。

三赏识教育理念下后进生转化体系的构建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要建立贯穿“后进生”大学3年的帮扶体系,促进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引导、促进和促成后进生的转化。

(一)全方位了解每一位后进生,尊重每一位后进生

1填写新生基本情况调查表,掌握第一手信息

在大一新生刚入校时让每位学生填写新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表格中应该包括父母信息如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还要包括学生的特长、所获荣誉、对大学三年的规划以及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等。新生刚到校会比较坦诚地填写相关内容,这样方便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基本信息的准确掌握,为将来对后进生实施赏识教育垫好基础。

2通过心理实训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进一步了解后进生

在大一第一学期,务必要开展新生心理实训,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快地认识同学、熟悉同学,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人手一册的心理实训手册,这份资料很重要,通过阅读学生的心理实训体会、小结都能看出一个学生的个性、真实想法和感受。这是实施赏识教育帮扶后进生的很有用的资料之一。另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心理课教师都会布置一份作业,就是写一份心理成长报告。通过这份报告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生活、受过的挫折、理想信念以及亲情、爱情,等等。要赏识后进生,找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赢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能对你敞开心扉,要充分利用这份成长报告。只有对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去和后进生谈话,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搭建赏识教育平台

以赏识激发后进生重新上进的自信心。赏识教育的突出之处在于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被别人赏识和肯定,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表现较差,习惯了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责备,习惯了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后进生。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有一双慧眼,能以积极的心态挖掘后进生的潜能,给他们不断的鼓励,定能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使其找回自信。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纠结于后进生身上闪光点的挖掘,认为想找出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很难,实际上赏识后进生的内容和方向很多,但前提是要给学生创造足够多的平台去展现自己,教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笔者把平台总结为4个字:学、乐、性、志。

1学:以专业学习为主渠道,进行专业赏识

后进生往往无心学习或者学习跟不上,对学习的兴趣不浓。首先,学校应该在新生入校时就开展专业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有些后进生,就是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才自暴自弃,对于这类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有转专业的机会。先学好本专业,才有更大的机会转到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其次,多开展相关专业的技能竞赛,而且最好以团队形式参加,这样可以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带动班级的后进生参加,在无形中对后进生也是一种熏陶和感染;第三,学校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让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有了教师的专业指导,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并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和创业热情;第四,组织召开新老生交流讨论会,让老生把专业学习的心得体会与新生分享,让新生在起点就知道自己去终点的路应该如何走会更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就能有更多的机会让后进生赏识自我,也有更多的机会让教师赏识学生。

2乐: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才艺赏识

虽然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但是不难发现,很多文艺比赛和活动,参加的人都是同一批人,他们乐观、外向、积极向上,任何活动都会积极参与。而后进生往往自卑、消极,能不上台尽量避免上台,这种现状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改变思维模式,创新思考更多团体文化活动,争取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样也能给后进生机会去展示自己,赏识自己。团体的比赛和活动也很多,如大合唱比赛,要求每人都要上台演唱。还有“12·9”班团文化节,等等。经过工作实践,事实证明,很多后进生通过“被迫”上台表演,胆子也变大了,和同学相处融洽了,也变得阳光、自信。

3性: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牵引,进行个性赏识

心理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能力,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欣赏。高校除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开设,还要组织尽可能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如组织心理情景剧比赛,邀请心理专家到校举行讲座,并与学生面对面地互动。成立心理健康协会吸引尽可能多的会员,积极对学生分类别进行团体辅等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此外,教育工作者要赏识学生的个性,可以开展相关评比活动,把学生中某一个方面特别突出、特别优秀的,评为“明星”,作为典范加以宣传。如文艺、体育、学习、技能、社会实践、道德和自强之星,等等,只要是充满正能量的就可以。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双慧眼,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同学中宣传、表扬,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是闪光的,后进生自然而然也不会被落下。

4志:以品牌活动为依托,进行理想赏识

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理想,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工作。对于后进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树立理想。可以通过创设“励志班”,把后进生组织在一起,以“修身成才”为主旨,引导后进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走向成功”。励志班可以通过几条主线对后进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第一,给后进生发放励志教育书籍,开设读书沙龙,交流心得体会;第二,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开设系列专题报告;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励志教育实践活动,如团队训练、才艺展示、参观考察等。特别要强调的是可以组建一个优秀校友人生导师团,通过人生导师的谆谆教导,给后进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后进生更早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和企业对人才要求提高的挑战性。让后进生能自我鞭策,不断提升自己。

(三)每一位后进生建立动态赏识档案

为了更好地追踪每一位后进生的表现,要给每一位后进生建立动态赏识档案。通过这份档案,我们可以看到后进生的成长过程、闪光点是如何被挖掘出来以及学生经过帮助是如何闪光和进步的动态。

1档案的初步建立

这份档案中要详细记录后进生的基本信息、性格特征、平时表现、学习、成长经历、思想等情况。只有对后进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剖析,教育工作者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后进生。学校要确定专职辅导员负责开展这项工作,辅导员通过收集各项信息,对后进生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接下去后进生帮扶方案的制定是有很大帮助的。

2对后进生开展“私人订制”的帮扶

思政辅导员要通过各种赏识教育平台,通过该生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关系好的同学、室友等详细了解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要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和立场,发自内心地感受每一位后进生所处的现实环境,及时关注每一位后进生的思想变化,捕捉每一位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从每位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制定一个详细的“私人订制”帮扶方案。如学习后进生,要充分利用环境熏陶的作用,把后进生调换到有积极学习氛围的寝室中,另外,可以让班级中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后进生结对,通过榜样的力量,手把手引导,带动后进生努力学习;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性格内向、自卑的后进生,不仅要解决他们经济上的贫困,更要解决的是他们精神上的贫困。除了尽可能地给他们争取到国家助学金,积极推荐勤工助学、兼职等工作,更要鼓励他们自信、自强,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还可以邀请那些有类似成长经历的优秀校友,召开座谈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奋斗史,激励后进生积极向上;对于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不受约束的后进生,要先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这类学生通常个性特征鲜明,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可挖掘,关键点在于如何把他们的热情转移到正能量方向上来。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平台去展示特长,让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参加比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上。

3及时更新动态赏识档案

既然是动态赏识档案,那就是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分管这项工作的思政辅导员要做到动态跟踪这些后进生的表现,随时记录相关赏识动态。因此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班干部、寝室长等的共同配合,在何时、何地、何原因被赏识,被赏识后后进生的态度,接下去的表现等,这些信息都应该及时记录进赏识档案中。赏识档案的信息应与所有相关教师共享,辅导员要经常翻看赏识档案,一旦发现某位后进生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赏识的记录,就应该及时跟进和调整帮扶方案,帮助每一位后进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并克服自身的弱点。

4学校、家庭、企业三位一体共同实施赏识教育

学校实施赏识教育,还要充分结合后进生在家庭和企业中的表现。后进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学习成绩等,班主任要及时打电话和其父母沟通,作为学生家长,也要积极和班主任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还有学校要充分利用大一的暑期社会实践、大二的顶岗实习,了解后进生在企业里的具体表现,多听听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意见,以便学校更好地制定和调整赏识方案。后进生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要想成功的转化,也并非容易的事情,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应在教师中积极营造赏识教育的氛围,积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及特长,着眼于培养后进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仁慈博爱,不要吝惜我们的鼓励与赞赏,给后进生一份偏爱,让他们内心充满阳光,拥有一份健康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高职赏识教育 篇12

1 赏识教育的应用方式

1.1 赏识教育的进行是以师生互动为基础进行的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们要想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1], 就要你明白相互接纳的重要性, 对于体育课程的后进生更是应该进行相互接纳。高职体育教师必须在内心深处接纳后进生, 令其能够更好的进行锻炼, 并掌握相关运动技术和技能, 最终一起分享学生们努力的成果。

1.2 在课堂教学进行思想的转变教育

在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中, 教师们除了要将新学期的任务目标与纪律进行全面介绍之外, 还应该将该校的体育历史对学生们讲述, 并对其叙述一些体育优秀生顺利在社会就业的成功例子, 另外, 也可以告诉学生们一些体育明星的趣事。和该校中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先例。令学生们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体育独有的魅力。将学生们对体育科目的兴趣在根本上加以激发。进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3 教师们要发现学生的优点

作为体育教师来讲, 要发现体育后进生的优点, 对其过人之处及时的进行表扬[2]。只要在相关项目训练中取得成绩, 都要给予赞扬,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应该手眼并用, 同时还要将学生的自尊进行全面考虑, 令学生对教师更加的信任, 主动的去配合老师的教学, 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1.4 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 选用不同的赏识教学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们都有着不相同的特征。教师们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们的相关特征, 并依照其适应与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赏识, 令学生们在进行自我进步中得到成功的美好感觉。进而培养出他们锻炼的良好习惯。

丰富的高职体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在当高职院校体育科目中, 可以分成有优秀, 良好, 后进三种学生[3]。优良级别的同学, 身体素质, 抗压能力, 耐力方面均凸显出优势, 且对体育科目也有较强的兴趣, 接受能力也比其他两个级别的学生要强, 在上课的时候, 也更加能够在短时间内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去。乐于助人, 可以说是体育教师的良好助手。成绩良好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明显不如优秀学生, 在课堂之中也没有表现出积极性, 因此, 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必须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赏识。对于后进生, 体育教师们必须努力找出他们的自身优点, 并对其积极的进行赞赏, 并循序渐进的向学生们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他们的努力, 最终同样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赏识教育在以上三种级别学生的教学中都是非常适合的,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教师们要鼓励其多表现自己, 展现出自我优势, 在受到教师们的赞美之后, 他们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成绩中游的学生, 教师们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必须对其加以肯定, 在根本上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后进生来讲, 则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挖掘出他们自身的潜力[4]。令其得到成功的喜悦。

1.5 掌握好赏识的程度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 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 当教师们利用这个方式, 令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 不能忽视他们的缺点。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应该讲赏识教育的尺度掌握好, 凡事应该做到实事求是, 不能将其优点过分的夸大, 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良好的效果。

2 赏识教育在相关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1 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职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们上课的时候, 利用赏识教学法, 可以将学生们在体育课程的竞争意识加以激发。体育是高职教育中的基本学科, 除了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说,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 依照高职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特点, 定期在体育课堂之中为高职学生们设立一些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 利用这种方式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培养起。但是我们都知道, 比赛就会有输有赢, 体育项目更是如此, 在进行体育比赛的时候, 胜利的同学会逐渐的喜欢上体育科目, 且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 对自己也会更加有自信。但对于失败者来讲, 则会出现沮丧的状态。对于这种现象, 对学生们利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就能够在根本上将其作用激发出来。

(1) 高职教师要对在体育竞技中失败的一方给予一定的鼓励, 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 令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到良好状态[5]。

(2) 高职教师要实时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工作, 并使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第高职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也应该做到有所区分, 并令学生过能够有更好的姿态来挑战自我, 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在根本上树立起学生们的竞争意识, 相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2.2 能够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除了增加竞争意识之外, 对学生们进行赏识教育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不管是什么样的科目, 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 都希望自己受到老师们的赞许。利用这个特征为基础, 学生就会将得到老师好肯定为最终目标, 在此竞争环境中, 教师们可以对学生们给予一定的鼓励, 强化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大家都知道, 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集体相比较的。所以说, 团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 会发挥出更高的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们也会在团结协作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来讲, 也是具有现实意义存在的。

3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成果

3.1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自信

和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较,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赏识教育, 能够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赏识教育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 利用这种方式将学生们的潜能在根本上加以激发, 并加强学生们的积极性。比如说, 这样的一个例子就能够充分的说明这一点:一位在足球课上表现欠佳的学生, 一天和教师说:“老师, 我喜欢的并不是足球[7], 我对羽毛球运动特别的喜欢, 对于足球向来就非常厌恶, 您在课堂上教授的关于足球的知识我也更加没法理解, 所以我想, 在组织足球比赛的时候, 能不能让我考羽毛球?”这句话一说出来, 便引起了学生们的嘲笑, 但随后这位学生的表现却令教师与学生刮目相看。该教师在事后这位学生进行了深层次了解, 并和该学生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比赛, 之后也做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 并说:“原来你对羽毛球这样的有天赋, 你可以尝试着将这种天赋运用到足球上啊, 我能肯定的告诉你, 通过你的努力能够将足球运动的要领掌握。”听了这句话之后这位学生还有些将信将疑, 在此过程中, 教师们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 在经过短短3个月的训练之后, 这位学生再次和教师谈心:“老师, 我非常感谢你的赏识, 和以前相比, 我更加有自信了, 同样是因为你的鼓励, 我的足球水平才能取得这样打的进步, 而且我发现, 我对足球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3.2 赏识教育可以令体育后进生更好达到教学任务

在通常的情况下, 无论是哪个班级上体育课, 在其中一定会存在一些相对弱势的群体, 他们或是身材矮小, 或者是身材肥胖, 这些处于弱势的学生很难在体育考试当中很难达到好的成绩, 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原因存在:第一, 这一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自卑的心理, 所以说就会悲观的认为, 自己天生就不如别人。第二, 体育教师教学本身就有一些问题存在,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 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要进行适当的鼓励, 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发挥出赏识教学的优势。比如说对于身材矮小的学生, 体育教师们就可以对学生们讲:“你们看篮球运动员内特罗宾逊,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 但是经过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之后, 同样在篮球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相信, 只要你们肯努力, 对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当熟悉了相关技术之后, 你们也能够在篮球场上大显神威。”通过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的完成相关教学要求, 在培养出自身体质之外, 也能够养成连更好的锻炼习惯, 增强了自身身体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对高职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 能够在根本上将原有的教学质量加以提升, 同时, 利用该种方式还能够帮助体育科目的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 并通过自身的努力, 不断的超越自我, 令其自身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到大幅度提升, 另外, 赏识教育方式也能够令学生们更加的尊敬老师。令其在师生的相互配合之下, 顺利的将相关教学工作完成, 保证教学效果提升, 进而达到赏识教育的结果。

摘要:赏识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师们对学生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对于学生的进步要不断的进行赞赏, 这种教学方式是对学生现赞誉, 后鼓励的方式进行的, 多年实践研究发现, 在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 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高职体育相关教学活动当中, 这种教学方式应用程度非常普遍, 通过这种方式, 不但能够在根本上将学生们学习体育的主管能动性加以提升, 同时还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结合实际情况, 该文简单的叙述了赏识教育的应用方式, 并详细探讨了赏识教育在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以及效果, 希望为广大从事高职体育教学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赏识教育,体育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行风.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73-74, 95.

[2]袁建萍.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S1) :201-206.

[3]吴伟国.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3) :80.

[4]高永红.体育教师如何运用赏识教育[J].科技信息, 2007 (31) :593-594.

[5]潘洁.浅谈赏识教育在高校女生体育课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 2003 (4) :83-85.

[6]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 2013 (3) :102-105.

上一篇: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建设下一篇:电子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