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再思考

2024-07-17

赏识教育再思考(共6篇)

赏识教育再思考 篇1

“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这就是木桶理论 (亦称短板效应) 。拼成木桶的每一块板条, 假如要是看成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只要有一个重要因素有缺陷, 人的综合能力就将受到这个缺陷的制约。所以在人才成长中, 每一个关于人成长的重要因素都要重视, 不可偏废。反映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各方面都追求完美, 争取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存在着个性差异 (独特的精神特质) 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 古往今来实践证明:成功者大多都不是“略懂”的平均主义者, 而是独树一帜、独当一面的“精深”专家。一个人能登多高、能走多远, 最终还是决定于自己最擅长、最精通的专业能力。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生天地间, 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于是出现了陈景润教不好中学数学, 却能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沈从文在西南联大课堂上讲得结结巴巴, 却写得风生水起, 成为文坛大家。对陈景润, 教学是短板, 科学研究是长板;对沈从文, 演讲是短板, 写作是长板。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经常回顾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 积极运用赏识教育, 因材施教, 不断拓宽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空间。在这里, 我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认识说来与大家分享, 以求大家批评指正。

一、多给学生一些赏识的目光

赏识符合高中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在教育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 最重要的需要就是被尊重的需求, 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 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在目前的高中教育教学体制下, 班级中有不少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在高中阶段历次的阶段考试中, 在以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各项评比中他们大多处于尴尬的境地, 始终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这种失败的情结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自身潜力的发挥, 影响了其内在的自尊与自信。然而, 无论是在智力、体力上, 还是处世能力上,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缺乏自信的人, 便缺少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观积极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 是促使学生不断前行的引擎。

“所谓主动性是自发自愿地参与, 这是个人内心的一种积极向上因素的体现。”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情感教育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 班主任适时地运用这一感染媒介, 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 用成功意识激励进步, 要始终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给学生一点欣赏的目光, 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止一次惊奇地发现, 真正的成功者, 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 往往是班级中的后进生。因此在我们执教的班级中, 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应运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学生, 因人施教, “要善于发现、顺应、呵护学生的个性、潜能与才情, 让爱升华为教育智慧, 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幸福和愉悦, 点亮每个孩子的希望之灯, 扶起他们的自信之树, 为他们的成功奠基”。

二、多给学生一些激励的评价

教育是一门专业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教育的技巧与成功, 需要每一位教师想办法出主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以情感教育为前提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 也是每位班主任应该恪守的准则。班主任适时地运用这一感染媒介, 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除此之外, 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多维的评价方案, 能够进一步内化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或行为动机, 促使学生对照评价标准不断地约束、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彰显学生的闪光点,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

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要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首先, 我根据班级的具体状况把评价标准落实为以下几方面:1.懂礼守纪, 热心公益, 爱护公物, 善待他人 (文明之星) ;2.热爱劳动, 吃苦耐劳 (劳动之星) ;3.有文体特长, 在体育节和艺术节为学校和班级作出贡献 (文体之星) ;4.刻苦认真, 热爱读书, 成绩优异 (学习之星) 。从评价的标准来看, 一方面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让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建立其自信心, 另一方面制定这些评价标准将会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发展目标, 可以促使他们对照这些标准, 及时地约束、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这种多维的评价标准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其次, 在评选的过程中, 我摒弃传统的教师主观评奖或者学生不记名投票等单一的评选方式, 转而把评选的权力下放给班级的每一位学生, 以同学之间的互评、自评为主, 辅之以教师穿插其中。在评选过程中, 要求学生能举出被评价者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突出的事例及获得的成果 (例如奖状或奖章、分数、作品……) , 在激烈的评选过程中, 教师起到适时分析判断、调控节奏的作用, 这样的操作程序不仅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彰显了学生身上的各种闪光点, 同时, 这一评选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接纳和认同这一评选结果, 从而极大激发获得荣誉称号学生的自豪感, 并且以此激发学生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或行为动机, 从而实现自主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 面对着未来有无数可能的学生, 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 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时刻记住陶行知老前辈的告诫:“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 假如能通过我们的努力, 给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使他们能够把握自己的优势, 让自己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 尽力达到“海到尽头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的学生必将扎根于盛德厚学的沃土, 成就在思明至善的殿堂。

参考文献

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赏识教育再思考 篇2

对岗位的再思考

平阴县北山小学

邵祥梅

认真学习了领导推荐的《学校教育的新主张》《在角度转换之间》《对副手的几点建议》等几篇文章,自觉对教育工作方面有了一点新的认识与提高,仿佛有种打开窗子看见外面世界的感觉,同时,几篇文章也促使我审视自己的位置,反思自己:作为一名中层领导,我尽职了吗?我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下面,我就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学习体会,认识方面若有偏颇,恳请指正。

一、对教育的再认识

1、要发自内心的爱每位学生。曾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要爱每一位孩子,而且要发自内心真真切切地爱。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做“神”。对学生的“爱”是我们工作的不竭动力,是我们职业幸福的快乐源泉,是我们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要让学生懂得“爱”,那教师不懂爱怎么能行?所以,既然从事了教育职业,就应毫无理由,毫不犹豫地尝试去爱每位学生,因为“只有懂爱的老师才会教出懂爱、会爱的学生”,教育的“以人为本”也才会真正落实。让我们的教育放慢脚步,多聆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在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更容易引导、启发和教育他们。

2、学校要让孩子爱上学、主动学。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不应成为一种负担,更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让孩子愿意去,高兴去。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校长卢慧文的《做一所有机的学校》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多元课程选择的问题,其中有一句:“如果学校有30种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那么就可能有接近70﹪、80%,甚至90%的学生获得很好的自信。”这就是素质教育所要的,是我们目前教学所缺失的。特别同意文章中“我们希望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国际资源之间都能有一个很好的结合,而不是把学校仅仅孤立成为教授单科科目以帮助学生应考的机器。”这样,教育不再是孤立的教育,打通了学校的围墙,综合了各个学科课程,我想每个孩子都愿来上学,都愿从中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就自然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学校教育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规律,科学从教

到今天,教学改革形式多样,让我们无所适从。通过学习,我悟出:万变不离其宗,科学的教学规律就是教改的根。任何所谓的教学改革,都应以培养学生成长为最终目标,都应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规律来前行。教育教学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分辨形形色色的改革,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形式主义,就不会在教学征程中迷惘。

二、对岗位的再思考

中层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比较特殊,除了履行上传下达的管理职能外,还要不遗余力地宣传校长意图、落实组织计划,不断“深化、优化、细化”各项工作,对基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管理。中层管理者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增强工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重心与方向。

1、做教学业务上的精兵强将

一个学校的中层业务领导,如果在教学业务上成为学校里的精兵强将,是老师的楷模,那么,胜任中层的角色会游刃有余。所以,我一直与老师们一起,并肩于教学的前线,一起学习,一起钻研,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此外,我需要抽出很多时间参与学校的事务管理,或参与校长的决策,制定学校相关的计划,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组织校内的各项竞赛活动,检查落实学校教师的考核评比工作,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既要带好一个班级,教好一门学科,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要处理好安排好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其紧张忙碌可想而知。这就更加需要一个业务上精干的中层,一方面能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业务上过硬了,就能带好一班人,影响一批人,对一线教师的成长起引领作用,工作中就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个人魅力就更大了。

2、要“掌握行情,顾全大局”。作为中层业务领导必须和学校一起同舟共济,必须站在学校的立场看待、理解问题;必须在所有的场合,尤其是在教师场合发表与自己身份相符的言论,要树立大局意识,出于公心,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做工作。同时作为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成员,中层干部同样必须掌握“行情”,它包括:教育的发展现状、同行的发展状况、学校的发展状况、先进管理办法以及激励下属的有效措施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校各项重大决策,才能把工作目标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才能产生恒久的激励作用,从而从大局考虑自觉地执行学校所分配的任务计划,真正实现“全校一盘棋”。

3、准确把握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完成赋予职责。

作为学校的业务管理者,我认为在做好业务管理工作的时候,一是避免出现“缺位”,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有做好;二是避免出现“错位”,做了业务岗位职责以外的事情;三是避免“越位”,越俎代庖,应立足于实施,更应该立足于组织,避免替代普通老师做应该他们做的事情,只有克尽职守、兢兢业业才会得到校长与老师的肯定。

4、必须拥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心态,才能时时有为,处处有位。

作为学校中层管理者,既要与学校管理保持一致,又需要和教师队伍打成一片。与学校管理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得到校长的支持,不断接受到与自己岗位职责相符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时时有为;与教师队伍融合于一体,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并且在教师队伍中获得不断创新与前进的动力,带领团队破浪前行,在前进的过程中树立威信,时时有位。

5、要“吃透上情,有效执行”。首先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来自学校决策层的各种指令,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将组织意图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向下传达有效信息。否则,执行决策就会走样,甚至使决策流产,从而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虽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在为布置工作前,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能正确理解上级的意图,并将目标细化,拆分和最终执行。

赏识教育再思考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赏识教育;关爱;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以赏识为核心的“赏识教育”,是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信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根据这一原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赏识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

一、关爱学生,营造赏识的氛围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赏识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爱心教育,它不仅意味着教育者要从心底里热爱每个孩子,而且意味着教育者将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赏识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语文老师首先要从心底里关爱学生,积极营造赏识的氛围。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能力得以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对待学生是充满关爱和尊重的。课堂“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任何一种花朵开放的土壤,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这种潜质的人。”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并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二、赏识激励,增强学习的信心

“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在被赏识的氛围中,学生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不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刻苦学习,乐于学习。

一堂公开课上,一位老师上《七颗钻石》,在解释“喜出望外”这个词时,她让一学习基础较差的女同学回答,女同学一时愣在那里无所适从,老师想让班里同学鼓励一下,就说:“你们觉得张同学能答出来吗?”可是事与愿违,班里同学并没有回答“能”,却有不少同学在下面直摇头,并用鄙夷的目光投向女同学,场面似乎很是尴尬。这时老师走近女同学,拍拍她的肩膀,说:“不要紧,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别紧张,这个问题不难!”女同学鼓起了勇气,她答出来了:“出乎意料,特别高兴。”老师随即让全班同学鼓掌,并说:“张同学的回答非常好,她平时不爱说话,不敢举手,今天的表现真是让我们喜出望外了,她很棒,希望她继续努力!”老师的评价与鼓励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在后一环节——复述故事中,那位女同学大胆地举起了手,很有信心地给老师和同学讲起了童话故事,她的表现再一次赢得了同学的掌声。可以想象,在赏识激励的作用下,这位同学应该会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充满信心,取得进步。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真心赏识孩子,就如一剂甜甜良药激励孩子,可见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课堂上的赏识教育能帮助学生找回信心,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此我想到,我们在教学中常常看到部分尖子生独领风骚、中等学生偶露头角,而后进生则是无声无息。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都有比较强的自尊心、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注视着自己,没有被忽视、冷落的感觉,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被赏识的阳光。

三、巧用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教师指导学生,应像对待问路的人那样,只指示他方向,而不牵着他走;只鼓励他前进,而不压迫他赶路;只有开始时给予指导,而不送他到终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在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在《我的母亲》一文的学习中,课堂上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语句、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感受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并联系自己的母亲,体会人间的至爱亲情。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注意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并适当地进行鼓励。对没有回答上来的,也没有训斥,等其他同学回答差不多的时候,再叫刚才这名同学补充,充分相信他一定能回答出来,不让他带着任何遗憾坐下;对于回答得较好的同学,我让班里其他同学用掌声鼓励他。这样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上课时,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特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如在学习《曹刿论战》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文中说‘肉食者鄙,但鲁庄公真的‘鄙吗?”这时,我首先对质疑的学生加以称赞鼓励,然后围绕鲁庄公是否“鄙”,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辩证地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争辩就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个性潜能就能得到尽情的发挥。教师只要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学会赏识学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应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

赏识教育再思考 篇4

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证明, 本人建议在职业学校开展“双向赏识”教育, 让赏识成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手段, 增强课堂对师生的吸引力, 增强学校对师生的吸引力, 让师生从内心感受到学校是个给人以情感温暖、给人以进步动力的值得留恋和回忆的港湾。

所谓“赏识教育”, 即对学生的德、才予以重视和赞扬的一种人文管理方式。其特点是抓住学生的优点不放, 以小见大, 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 而不是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 小题大做, 让负面精神转化成恶性循环, 使学生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而“双向赏识”教育则是“赏识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让学生和教师在活动中互相赏识, 达到师生之间交流无障碍, 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度, 增强学校对师生的吸引力。下面就推行“双向赏识”教育的一些想法与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积极展开研讨, 使“双向赏识”教育切合实际, 合理可行

为使“双向赏识”活动开展有序, 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必须要制定详细、全面、可行的计划。然而在制订计划之前, 需要做的首先是采用问卷调查、教师座谈、教师研讨、学生座谈、个别采访等形式积极做好调研工作, 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障碍、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 了解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时的困惑, 了解学生内心最关注的问题和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和教师接触时的困惑等。发现问题后, 积极进行校内各级各类研讨工作, 使“双向赏识”教育紧紧贴近职业教育, 做到合理可行。

二、制订详细计划, 使“双向赏识”教育有的放矢, 贯穿始终

通过研讨、调研后, 制订贯穿整个学期、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活动计划。将“双向赏识”这个理念融入课堂、融入各项活动之中、融入为学生服务的各项事务之中,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贯穿教学始终, 为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开展丰富活动, 使“双向赏识”教育充满情感, 取得成效

为使“双向赏识”这一想法落到实处, 取得成效, 将开展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重点, 同时, 职业学校也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师生展示自己, 让师生之间能够深入了解, 使“双向赏识”活动真实、充满真情, 并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 融洽师生关系, 疏通师生沟通途径, 拉近师生距离, 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四、“双向赏识”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我们不否认恰到好处的赏识所起到的“燎原”之功, 然而, 对学生的优点一味地“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也是不可取的, 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望而生畏, 觉得目标太大, 可望而不可即, 削弱了他们的意志。那么, 怎样才能“赏识”得恰到好处呢?在“赏识”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1. 在赏识目标的定位上, 要让学生感到有发展可言, 可望而又可即。

赏识的目标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 如果一味地“小题大做”“无限夸张”, 就只能让学生望而却步, 使其产生反作用。老师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 太高了, 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 可望而不可即, 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在赏识的程度上, 要让学生感到幸福、快乐。

在具体的操作中, 老师如何把握赏识的尺度, 让赏识真正成为推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营造和谐、幸福快乐的人际关系的手段, 这才是赏识教育的初衷。我认为老师在赏识学生时要恰到好处, 适可而止。

3. 在成功面前, 赏识就是要真正成为触动学生的催化剂。

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特别是行为自律较差的学生, 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自我认识, 这个时候, 如果学生能得到老师恰当的表扬, 学生就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满足, 从而增强做事的信心。

4. 在错误发生时, 赏识要与批评互存、互融、互促。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翅, 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 孤立地偏重某一方面。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中, 我们应该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什么时候用赏识好, 什么时候用批评好。让赏识与批评互存、互融、互促, 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对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5. 赏识要结合具体环境, 做到伺机而赏。

赏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把握得好, 赏识就会成为促进学生奋发进取的催化剂, 把握不好则会产生反作用。老师要结合不同的环境, 采用不同的赏识方法, 并做到伺机而赏。所谓伺机而赏就是要老师把握有利时机赏识孩子, 这样赏识才更有效, 才更有实际意义。

6. 赏识要因人而赏, 且要有针对性。

赏识不能千篇一律,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 要有针对性, 做到因材施教, 因人而赏。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来说, 给他们更多的赏识, 也许他们就比那些处于强势群体中的孩子要强得多, 有效得多, 因为他们更多地需要帮助, 需要别人的关心。一旦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关心和赏识, 他们就会对学习、对工作更有信心, 也会更加努力, 也有利于他们的潜能的激发。

7. 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行动上要有艺术性, 老师的亲自参与会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欣赏;在体态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老师给学生投一个赞许的眼光, 或一个满意的微笑, 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作用, 同时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感到痛苦时, 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 能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所以, 我认为赏识教育是肯定孩子成功的教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4页) 育, 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 但在具体操作中, 我们必须做到因人而赏, 识才而赏, 且不能将赏识与批评孤立起来, 这样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师爱是最伟大的爱, 它高于母爱, 深于情爱, 大于友爱, 是理智的爱, 科学的爱, 大公无私的爱。希望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除了加强自身的素质外, 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更加关注、尊重、赏识学生。教师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的同时, 也将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赏识, 学生自信增强了, 发展得会更好;学生的发展也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受到热爱、更加自信的教师会把这份热爱和自信反馈给学生;师生的观念将在“双向赏识”教育的互动中得到升华、提高。“大爱成就大教育”, 希望我们职业学校教育为学生奉献出真诚的爱, 为职业教育事业高速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赏识教育切莫过度.三联阅读网.

高校素质教育再思考 篇5

一、素质教育在各教育阶段的矛盾分析

我国素质教育在各教育阶段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学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就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详细阐述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及工作方法:“小学阶段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中学阶段实行学分制,坚决摒弃仅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开展并不顺利,其根源则在于素质教育与高考选拔的矛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例如某英语教师在谈及她英语教学中尝试一种重在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素质教育时指出,“一段时间下来,却悲哀地发现,我们所倡导的这种英语教学课堂尽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不牢靠,这对于追求现实,急功近利的家长和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而解决困惑的简单方法,就是甘心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她进而发出了“在理想和现实里到底选择谁,生存问题不解决,将来又如何发展?素质教育你路在何方?”的感叹。事实上,部分老师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概念:应试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它实际也属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客观上能使学生某些素质获得浅层发展。只不过,这种发展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如果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水火不容,则是对素质教育片面和错误的理解。应试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功利主义,它把知识的、历史的逻辑关系给分割开,忽略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规律,把复杂的学习“处方化”,只问结果不管过程,反映在教学手段上自然也就是“灌输”“填鸭”,以被动接受为其主要特征。掌握基础知识,通过考试来分析判断教学水平自身没有错误,错在教育手段上、教学方法上。

2.大学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这几年,国家对高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强调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校也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但必须看到,一些院校存在着把艺术教育庸俗化、边缘化的倾向,结果导致素质教育对高级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效果有限。例如,在体现素质教育的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上,根据教育部2010年的数据,入选本科层次国家精品课程的2542门课程中,艺术类课程64门,仅占到总数的3%。这与我国2400多万人的高校在校生严重不协调[2]。一些高校认为素质教育可有可无,无非就是花时间来摆弄琴棋书画,参加文娱活动,草草过场。还有些贫困边远地区高校,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干脆反对素质教育,理由无非就是学校经费师资都有限,根本无法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占用了原本就不够的教学时间等。这些思想具有普遍性,究其根本,还是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在起作用。必须看到,素质教育包括专业的素质培养,更多的还包括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素质教育里有关棋琴书画的训练,其用意也并非把学生全部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通过这些训练,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体验和谐愉悦,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把这些有关审美的体验和知识纳入自己的本性之中,使它们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之中,使之作用于认识的人,又作用于道德的人[3],这才是此类活动开展的目的。如果艺术训练悖离这种精神,艺术教育势必“异化”。艺术训练自身并不天然具备“自动”完成对个体品格改造的教化功能。“异化”的素质教育,非但不能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素质,反而会推波助澜,更加加重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和投机取巧思想。此外,个体素质的完善也不会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举步维艰。中国古代圣贤在极端困苦条件下读书用功者多矣,悬梁刺股,映雪囊萤,并没有妨碍他们伟大人格魅力的塑造,恰好相反,这种困苦环境磨砺了他们的性格,培养了他们坚忍不屈的精神。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精神力量的培养,在于优秀榜样的感召。倘若没有这些基本建设,无论良好还是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都无助于个体素质的提高。

二、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是知识汇聚、思想交融的殿堂,也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汇聚地,一直将创造知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塑造知识全面、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因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并最终达致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大学精神的真实体现。众多学子随着高考的结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都渴望在大学期间完成人生的一次辉煌。大学的素质教育既能继承前期素质教育的既有成果,又可发挥所长,弥补缺失的某些环节,因势利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下,高校无论在教育模式、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

1.改革大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大学应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围绕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而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把素质教育建设的内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中,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适应强”的人才教育战略。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实行“主修课程基础化,分科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模块化”等措施,建立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心理机制,改变过去教学中尤其是高考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那种只关心结果忽视过程和兴趣的填鸭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人才培养目标从以往“书囊型”“考试型”人才转化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探索新知的心理机制的通专结合的知识型、应用型人才[4]。因此,让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高校深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改革重点。比如湖南大学近年来提出并推出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在教学运行方式上,实行“2+2模式”,即前 “2”个学年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的原则,不分专业方向,强调通才教育,后“2”个学年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未来的就业趋势,综合考虑后选择专业方向,重新分班进行专业教育,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各自的情况,不断完善专业设置,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5]。

2.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在大学阶段,生源地扩大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生活,大学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可以自我表现的舞台,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是他们的内在需求。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品味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变素质教育的机械说教为学生自觉自愿,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在良好校园文化影响下,高校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启发学生,让大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增进友谊、陶冶性情,这种风气反过来进一步营造出自由开放、创新进步的校园文化精神。比如,宁波工程学院学生总数约一万余人,各类学生社团多达41种,涵盖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5月成立的“KBA”创业俱乐部,此社团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通过该项目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青年人才。类似这类社团,影响大、支持强,对校园文化风气的净化和标杆作用明显,体现了新时期对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3.价值观养成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教育过程,在受教育阶段,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固然易教但同时也易变,再加上一些空洞教条、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教育与现实社会生活有较大的反差,学生如果没有牢固形成和自觉坚守已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极易为不良习气所影响,产生逆反心理而反感学校的教育生活。正如斯蒂芬·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中所说的:“如果主体对任何相关事物的价值观进行怎样的修正,总是不能使其方案的实际价值率等于或基本等于其预计价值率,那么主体就会怀疑整个价值观的结构模式,就会促使主体重构自己的价值结构模式。”价值结构模式的重构并不总是往向好、向善的一面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热点问题比较多,社会思潮多元复杂,倘若没有良好的道德约束,没有正确价值观指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一句空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应仅强调竞争奋斗,能拼会赢,更应把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成才教育。大学素质教育的成功取决于大学是否真正形成一种文化、聚合为一种精神、凝结为一种价值观。学生在求善求真的过程中不断被这种文化精神所感召、鼓励,最终强化定型,成为有高尚品格、有所作为的有利于社会的人才,在以后社会生活中不会因世俗诱惑与困难挫折而放弃或重构既有价值观念,因此说,价值观的教育与建设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校为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的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须臾离不可开这个主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此问题有过深刻的分析:“纵然你有些学问和本领,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陶行知先生提出“建设人格长城”的号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之人格”。所谓“人格长城”正是我们强调的固化了的正确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应抓住机遇,明确方向,认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自我价值。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大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黄金时期。文章在分析各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存在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大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养成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在理想与现实中抉择[EB/OL].http://bbs.eduol.cn/post_6_177569_0.html.

[2]张震.高等艺术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J].江苏高教,2014:(5):66.

[3]凌继尧.西方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46.

[4]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增补本)[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210.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 篇6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历程之后, 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不仅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设计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从学科建设到学生的培养, 再到课程的设置, 都面临着创新性的改革。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面向市场, 也要面向国际。

艺术设计教育自198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 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历史, 从早先的工艺美术教育, 到现在种类繁多的设计门类, 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社会在向前发展。据统计, 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 每年毕业生人数有十万人之多;从1999年扩招到现在的短短十年间, 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专业后的中国第二大高等院校专业, 其中专业美术学院、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即使拥有人数众多的艺术设计类学生, 我们参差不齐的设计教育依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当然也需要大量设计人才为社会服务, 以提升社会形象和综合国力, 但对于目前来说, 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 下一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院校要如何开展符合自己特色的设计教学, 设计教育在中国创意产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诸多问题都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思索。

一、设计教育需要创新性

“创新”是我们提出许久的问题了, 然而很多人总是不断地说到创新这个词语, 却很少做到创新的事情。虽然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但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积极创造。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设计贯穿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重新思考,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工业产品的创新, 建筑设计的创新, 还是服装的创新, 都需要我们下大工夫去努力地实现。然而我们这么一个大国目前却被“山寨文化”所包围, 从城市化的相似到产品的模仿, 从品牌的缺失到代工生产, 这无一不削弱了我们的创新理念和要求, 也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上降低了对创新意义的理解。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 都需要创新, 新颖的设计不但可以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我们设计基础的教育就必须走在创新道路的最前沿, 在立足现有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动向, 掌握一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知识, 同时根据多变的现代社会化体系不断进行改革。然而从目前来看, 却只有少数学校在探索着新形势下的设计教育体系,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等院校在尝试着新的课程教学, 大部分院校依然沿用着以前的教学模式, 几乎形成了长久不变的教学体系。由于当前教育管理制度的僵化, 造成了艺术设计类型的教师资源枯竭、课程老化;很多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几乎一样, 没有自己的特点;设计教育体系也不是按照市场需要和实际要求去开设, 而是根据现有教学人员去进行。众多综合院校的教学大纲互相借鉴、相互模仿, 使得不同院校设置的部分学习课程完全一样, 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几乎形成千篇一律的样式, 固定模式化地走向了社会 (目前的美术高考招生模式就已经形成程式化) 。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还不能马上进行实际设计工作, 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再学习。而在西方设计先进的国家里, 学生从入学考试到进入大学教育, 不同学校的制度和内容都是有所区别的, 一个国家的众多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也各有不同, 每所院校拥有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目标来进行选择;大学考试需要学生提交能说明自己能力的作品, 并且要和老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校课堂教育是在宽松气氛下通过引导的模式进行, 而并非填鸭式的教学, 教的也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观念的传授, 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自学的能力;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实验活动, 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实际项目来进行实际设计, 使得学生直接接触到生产厂商。西方国家的设计院校还采用教师兼职和全职的方法, 从设计第一线请专家来上课, 把最新的观念、技术带到课堂, 让学生可以掌握最新的设计动态。如今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新材料的出现, 设计领域的发展可以说三到五年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教育必须跟得上步伐, 只有这样才能始终走在领域的最前沿。正如多媒体技术改变着平面设计的发展, 互动技术改变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和新材料改变着服装设计的发展, 这些都说明了创新是设计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设计教育需要面对市场

古代人们的设计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之上的, 而现代的设计则建立在市场之上。设计和市场是不能脱离关系的。美国的设计就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设计, 因此它的设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 工业设计、插图设计、电影设计、汽车设计都和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德国包豪斯的为大众化目的的教育, 还是美国的商业设计教育, 都充分地说明设计一旦脱离市场, 就形成不了自身的价值, 而只能作为一件艺术品孤立的存在。因此, 我们的设计教育初衷就应当考虑到市场,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如何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 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设计需要在面对市场去解决问题, 它作为一个领头羊, 应该走在市场的前沿, 引领社会的发展, 就像苹果手机一样,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带来了一种时尚的潮流。

作为设计教育, 我们同样需要结合市场, 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艺术形式而孤立的存在。目前国内有部分设计院校在积极地探索市场道路, 但是如何走出去、引进来还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的设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图纸上, 而是要真正做到实处, 真正地去进行设计服务。许多学生被花哨的效果图所迷惑, 认为图纸好看了就代表设计的成功, 而完全忽略了设计的真正意义。设计教育市场化首先需要教育管理者和市场有较强联系, 通过和生产厂商进行实际设计的交流, 将教学课程引入到实际设计当中来, 这样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深入到现实设计的工作中去, 而不是教师单纯地在课堂上讲授, 学生形成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从而脱离了实际的设计能力。学校还需要提供设计工作室、实验室、加工制作场地和材料等, 然后学生、教师和厂商共同参与到其中, 一起将设计任务完成并且推向市场, 同时总结设计带来的问题以及后续工作, 由此形成一个循环的模式, 较好地使市场中的设计与教学相结合, 真正地做到设计教育面向市场化。

三、设计教育需要面向国际

我们在立足本国的设计教育过程中, 还要放眼于全球设计教育的发展, 走国际化的道路。日本的设计教育起初建立在西方的设计教育基础之上, 他们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 并进一步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域优势, 最终形成了日本自己的特色, 成为具有世界领先教育水平的国家和设计强国, 进而也造就了索尼、本田等知名品牌和一些著名的设计大师。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日本的设计教育, 我们都需要借鉴和学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设计成为了一个全球范围的学科, 因此我们的设计教育同样需要面对全球进行发展, 而不能始终走在别人的后面。教育当先才能带动设计学的发展, 才能引领设计界的进步。全球范围的设计学科拥有一个共同目的, 那就是为人服务。我们要具有一定战略性高度的眼光, 使自己能够纵观世界设计的整体形势, 而不能做井底之蛙, 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并且赶超其它国家。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师资力量, 国际化的路线都是一个适应发展需要的路线, 国际化的进程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的设计教育要加强与西方设计先进国家的联系, 积极学习他们的设计精髓, 并将教育与实际紧密结合, 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设计领域中得到长足发展。

小结

从改革开放以来, 设计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 但是较国外设计教育先进国家还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但要求我们去积极地面对, 而且需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来缩短它。设计作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经济支柱, 带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展设计, 让设计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先驱者的作用。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知名国际设计品牌和设计大师。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体育观摩课思考与反思下一篇:教学机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