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2024-06-22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共10篇)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1

把情感注入教学工作, 把关爱融入教学活动, 以真诚之心对待学生, 如此, 才能营造温馨和谐氛围, 如春风细雨般滋润学生心田, 拉近师生距离;把快乐带入课堂教学, 把激情浸入学习活动, 如此, 才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如闪耀明灯般照亮学生心灵, 开启智慧之门。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赏识教育、快乐教育, 让学生在有爱、快乐的课堂中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一、赏识教育, 关爱学生

对于学生而言, 尤其是小学生, 教师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师德, 认真对待各项教学工作, 以一颗赤诚之心去关爱每位学生, 以一颗平等之心对待每位学生, 鼓舞、激励学生, 使其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多萝茜洛诺尔特所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 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 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 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赏识教育、情感教育, 对学生予以鼓励表扬, 尊重信任肯定学生, 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教师是值得信任、亲近与尊敬的人, 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如不管是品学兼优的孩子, 还是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孩子, 老师均需要主动亲近他们, 耐心对待, 真诚关爱, 及时捕捉每位同学的闪光点, 赏识孩子们的聪明才华, 激励与鼓舞, 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 教师需要倾注更多的爱与帮助, 让他们感受被关爱的感觉, 感受到学习的成功, 提高自信, 期待学习;

例如:教学《奶奶的白发》一文时,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 注重挑战性、激励性、鼓舞性话语的运用, 在学生朗读后, 予以充分肯定与鼓励, 从而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渴望。如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后, 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对于小学生而言, 爱提问是他们的天性, 教师需要努力让孩子们敢提问, 爱提问, 张扬个性。同时, 对于学生的提问, 笔者均以赞赏的目光以及鼓励性话语予以肯定,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请学生朗读课文时, 恰如其分的评价与鼓励。比如“你读得非常流利、准确, 还富有感情, 但要是稍微放慢语速, 特别是读第四句的时候可以舒缓下语气, 那么效果会更好了。通过如此评价, 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朗读过程中的优点与有待改进之处, 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怀;或者说“××同学读的真棒!声音洪亮, 语言富有感情, 还有小朋友想来试一试吗?另外, 在背诵课文的时候, 有的学生因一时紧张刚背诵几句就出现卡壳现象, 怯生生的看着老师。此时, 笔者微笑对待, 柔声提示, 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而在答题过程中, 笔者也以鼓励为主, 肯定学生, 激励学生。比如“你的回答非常有创意!”“你的回答虽然不是很全面, 但还是开动脑筋了, 不错!”等等。

二、快乐教育, 体验学习

由科学研究看, 快乐是我们最重要的情绪, 能让人处于最佳状态。同样, 在教育过程中, 快乐也是其本质特点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快乐教育, 由学生身心特点入手, 选择融合趣味性与知识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自乐于获取知识, 自由发展。

第一、情境表演法, 即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自编自导自演, 亲身体验学习过程, 感受学习乐趣, 提高创造能力, 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时, 教师可运用“情境表演”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分析第五自然段时, 主要内容是讲司马光是如何救人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同学们划出有关的动作描写。然后要求学生模仿司马光, 试着做做他砸缸时的系列动作。于是学生跃跃欲试, 活灵活现地表演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有的学生还配上上相关的声音, 将其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 通过表演活动, 学生会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二、游戏教学法, 给语文教学增添趣味与活力, 让学生快乐学习。如教学《青蛙看海》时, 游戏导入:小朋友, 老师先说几个谜语, 你们来猜猜好吗?比如呱呱呱, 晚上唱歌, 白天捉虫, 还是个跳远健将。 (打一动物) ;他的尾巴长又粗, 跳上那棵树, 跳下这棵树, 尾巴像个降落伞。 (打一动物) 等等。学生猜谜后, 教师可顺势导入。再如教学《狼和小羊》时, 为了让学生更主动的融入知识巩固活动中, 教师可设计趣味小游戏。比如找朋友游戏。把生字与音节分别发给学生。教师要找某个字, 而手中拿着该生字与音节的学生举起卡片或者走上讲台。

另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还有其他趣味快乐教学方法。如动手操作法, 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质疑探究法, 可突显同学们的主动性, 使学生自主解疑;形象演示法, 即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思考讨论, 而后教师讲评点拨。在这一教学方法中, 以形象的“图”代替了单纯语言, 让语文学习更形象化、生动化, 吸引学生, 愉悦学生, 使其主动学习。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2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日新月异,中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充满自信的创新型人才,要求我们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实现中国梦的栋梁。而基础教育中的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更是不能忽视。因为小学生各方面还都不成熟,自制力还比较差,加上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这是如果没有人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就可能误入歧途,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要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素质教育中对孩子们实施赏识激励策略。赏识激励,就是教师或家长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或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善于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利用学生的自信和内力进行自我发现,利用小学生的内在需求对自身某些不定向、不规则因素进行调节。

赏识激励的力量是巨大的。曾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名叫端木的中国父亲,拿着赴美读高中的女儿寄来的美国各科老师的评语,大感惊讶,她有“语言天赋”,她“乐观积极”,她“优雅”而“有创造性”,她“有人格的力量”,她是“宝贵的财富”!老师“以性命担保她行”。可在四个月前,端木送走的那个女儿,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只能上文科的、垂头丧气感到“厌学”的孩子。同样的孩子,短短的四个月,并不足以让他的-1-

素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因为美国老师的赏识和激励,让孩子得到了自尊、激励和上进。

懂得赏识激励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那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赏识和激励呢?

一、在生活中用爱浇灌学生的自信

树苗有了土壤的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学生有了教师的关爱,才能成为栋梁之才,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可能表现出积极与消极,都可能发生对与错。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教师用爱心来赏识和激励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赏识激励就能产生预期效果。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那个老师都喜欢,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而学习成绩差又调皮、偶尔还给老师出点难题的学生,总是不让人喜欢。而恰恰就是这些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就更需要老师的爱心,更需要老师对他们多一些赏识,多一些激励,甚至对他们的缺点乃至错误给予宽容。本来高受到责罚,反倒没有责罚,本不该原谅结果却得到了谅解,学生一定会心存感激,会更加自责,从而以后不会再犯。

二、在课堂教学中赏识激励学生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激励学生的主要舞台。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再多,时间再紧,也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因为真诚地赏识可以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欣赏。

有人听了美国一位生物教师上的一堂《蚯蚓》课,他拿来很多蚯蚓让学生说说蚯蚓的特点。当一个学生说蚯蚓有点咸时,老师问:“你怎么知道?”那学生答:“我刚尝过”。这是老师没有讥笑和讽刺,而是满含热情地说:“我真佩服你探求知识的勇敢精神,老师向你学习,为你鼓掌。”随即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师在课堂上一句真诚的赞美,也许就会激发起学生一生寻求科学与真理的热情。

三、在学生评语中赏识激励学生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一个阶段或者一个学期表现的总结,不仅学生自己可以看到,他们的家长也以此来了解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如果教师在评语中对学生仅是批评和指责,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而且也使家长在失望的同时带给学生更大的压力。这一做法的后果显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站在赏识的角度去给学生一个鼓励性的评语,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12-01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他们从不会抱怨不会嘲笑,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鼓励、赞赏。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教育,就是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它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使孩子得到鼓励、欣赏、尊重、理解和爱,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个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它是爱的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一、中职学生管理需要赏识教育

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是中考失利被普高淘汰的学生,巨大挫折感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滋生自卑心理,具体表现为不敢正视自己的行为,逃避现实,破罐子破摔等,他们对教育认可度较低,学生个性较强,自我约束力差,缺乏进取心,在学校生活中,不注重良好习惯养成,缺乏紧迫感,再加上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 不同程度的存在排斥心理, 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中职承受着外界更多的压力,如果没有正确引导,更会使学生放松对自我要求,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所以,把赏识教育用到中职学生管理中尤为重要。

二、赏识学生,给他们真诚的爱

我班级潘凯达,他平时行为懒散,迟到,上课睡觉,学习没动力,上学期因为打台球被学校处分,这个学期开学,她妈妈打电话跟我说他每天回家很晚,一般都十一二点,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在哪里跟谁玩,说他他也不听还顶嘴。运动会期间,她妈妈又打电话说因跟家里人闹别扭,三天没回家睡觉。于是我把她妈妈约到办公室跟她聊了下凯达的情况。第二天早上,我没有直接问他为什么不回家睡觉,而是问他现在学习状态不是很好,什么原因?他说“老师,我现在找不到学习目标,自己很不想学。”我又问他“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情绪?” 他说“小时候在爷爷家长大,爷爷是浙大高材生,奶奶是二中语文老师,大概是我爸爸不争气,我是第一个长孙,爷爷奶奶对我要求特别高,望子成龙,从一年级开始每天就把我时间排的满满的,学作文、学数学、学英语,而我又特别讨厌英语,但那个时候他们逼着我成绩还是非常好的。到了初中因为 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我就回家了,妈妈每天晚上都半夜回家,她除了会骂我根本不会管,她越骂我就越不想学,最后成绩就下去了,也不想跟她们说话。” 我说“你妈妈的教育方式可能是不适合你,但你改变不了她,你就这样荒废了自己的前途不觉得可惜吗?” 他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要上大学的,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看。”几次我们两个人都眼眶湿润,我再感慨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故事,其实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于是我们达成了约定,他要做到晚上8点前准时到家,不可以做学校明令禁止的事情,比如吸烟、赌博、打台球等,先从行规上规范自己。他答应了。他走了之后,我还是忍不住被刚才谈话他的神情、眼泪和故事触动,这样一个平时吊儿郎当的男孩子也有这么真诚的一面。正好第二天是班级篮球赛争前四名,我们班级在最后40秒钟被对手赶超,五个男子汉打完比赛竟然在那么多同学面前流下了眼泪,许是遗憾许是伤心,我就叫他们几个一起去吃晚饭。在我的再三坚持下他们很客气的找了个小饭馆,主动端菜,给老师让座位,非常有礼貌,我发现了这些淘气不守纪律孩子们是挺懂事的,凯达也是其中一员。晚饭时我们又畅聊,我发现他们是很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于是,为了增加他在班级的责任感,帮他树立正面形象,我让他担任值日班长,虽然他做的没有那么优秀,也有其他同学会比他做的好,但我坚持让他做,并经常和他交流方法,但他都能每天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且还为我班级赢得了“7S五星级班级”。渐渐看他脸上多了份班级融入感,虽然成绩还不理想,虽然行规还有些不符合校规,但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他能感觉得到在这个班级里他是被需要的。本学期也顺利撤销了处分,德育评定为合格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师,我感觉我在慢慢回暖。”

三、赏识教育需要多方引导,家校同步

除去一个学生的不良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长期的共同合作,对他进行全方位的协调有效的“赏识教育”。凯达的转变离不开他周围的一切环境。这期间我跟她妈妈也做了个约定,包括及时反馈他在家里情况,早上叫早之类的她能做到事;更跟任课老师讲了他的情况,任课老师能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并鼓励他;让平时和他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正面引导他,并让班长给他做“发展性评价”,细到每天每节课行规量化打分。在共同的关爱中,从表扬他的每一个优点和进步开始,帮助他“养正”。

周宏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赏识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恰当的赏识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的人才观、职业观、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

参考文献:

[1] 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四川少儿出版社,2000.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4

一、抓住关键, 掌握赏识教育艺术

赏识学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学生的一日生活中, 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发现其“闪光点”, 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并注重随机教育, 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绩时, 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常听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 但离更高的目标还差得远呢。”这种教育方法事实上让学生很压抑。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 按这样的发展趋势, 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 比如“你真棒!”“你能行。”“再试一次, 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在这方面注意一点, 事情就做得很完美了。”也许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 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 更具有激励作用。例:在我所任的数学教学中,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数学方面的特长, 我就经常拿一些较难的题或值得探讨的问题与他们共同研究、讨论,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欣赏, 使他们能以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 使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多方引导, 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 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 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我是一名数学教师, 数学教学有一大特点是:一题多解。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作为老师, 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多想办法, 要不怕学生出错, 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 同时还可能会取得意外收获。当学生的方法好过你老师时, 作为老师应虚心向学生学习, 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性, 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对成绩较不理想的同学, 更要多发现他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 使他的兴趣得到提高, 主动性得到发挥, 避免使他成为遗忘的角落。同时我们还要得到家长的配合, 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 共同搞好教育工作。但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 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正确对待成绩和不足。

三、重视赏识教育的效果

通过赏识教育, 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往往心理压力较大, 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 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若此时我们老师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 鼓励学生, 要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失败是常有的, 帮助他分析原因, 克服困难, 来缓解学生的心态。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还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 成为知心朋友, 同时使学生能更加珍惜一切, 奋发向上。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 但他们最后的成就都会大相径庭。这说明我们老师要懂得教育, 懂得欣赏, 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 帮助发展, 而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欣赏, 并正确引导, 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赏识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在这种艺术的感染下学生得到身心、知识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农村,受到经济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而科学有效的赏识教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主动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赏识教育,帮助小学生梳理学习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保证。有效的赏识教育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的应用,能够更好的维护小学生的自尊,保护和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鼓励暗示等,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农村小学赏识教育的课堂开展策略

(一)关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关爱和尊重学生是赏识教育的灵魂,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学习体验等,对现有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造,以更好的赋予知识的个性化,让课堂成为小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乐园。学习评价作为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对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在了解小学生内心世界的前提下,学会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敏锐捕捉学生亮点的能力,对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例如:在进行作文批改的时候,要善于使用“温馨批语”,诸如:“你真有心!”、“你是个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好学生!”“老师看了很感动!”等等温馨批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二)关注课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小学生良好合作探究意识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保证,然而小学生由于受到合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提供机会让小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并及时的鼓励。引导赏识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象、纠正他人的错误、吸取他人的长处、归纳众人意见等。从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开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教育学生学会倾听,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以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在教师的赏识和鼓励下学会表达。

(三)注重理性激励的应用

在课堂赏识教育过程中,理性的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一些不切实际的表扬,一方面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对教师激励的不正确认识,并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滞缓,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感觉教师对优秀学生是在敷衍,而对学困生是迁就的态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性激励的使用,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学习中的反馈信息等,教师要通过公证的评判,让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心。理性的激励,需要教师抓住小学生学习的心理,帮助克服不利心理对学习的影响。还要注重赏识教育的启迪性,通过启迪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思维等,开发学习潜力,让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更好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小学赏识教育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农村小学运用赏识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避免虚假表扬,在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表扬,让小学生切实的体验教师表扬的真实性。其次,赏识教育表扬的使用不能过于笼统,这是因为教师空泛的表扬,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喜悦的感受,而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语言产生疑惑。再次,在表扬使用的时候不能事事都表扬,而是善于捕捉表扬的时机,让表扬真正发挥激励作用。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强化赏识教育的效果。

农村小学课堂赏识教育的开展,目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信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身上的不足,要在有效教育方法的帮助下,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领,帮助学生在认清自身不足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课堂赏识教育的有效开展,是促进农村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敢于面对困难、乐于学习的重要教育激励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理解赏识教育的理念和开展方法,通过创新赏识教育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动力、兴趣等的前提下,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折射出属于赏识教育的丰硕成果,为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兆峰. 让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充分体现[J].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0).

[2]陈亮.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 考试周刊,2010(02).

[3]纪晓旭. 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4]周燕. 小学实施赏识教育初探[J]. 网络科技时代,2008(07).

作者简介:赵杰,1971年生,男,安徽肥东人,本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小学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6

那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如何运用赏识鼓励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

一、我们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教师每天面对着一个个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 要想了解他们、读懂他们, 首先要做到必须喜爱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和他们成为朋友。当孩子们感到教师可以亲近、可以信任、可以依靠时, 他们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 无所顾忌, 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小何, 四年级的时候发现他的成绩下降, 而且越来越内向, 下课后别的同学在校园里三人一伙、五人一群地玩儿, 他却独自一人默默地站在边上。开始, 我并没有直接找他谈话, 而是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 得知在他很小时, 母亲就离家出走, 至今也没有见到, 他的父亲又再婚了, 他由爷爷奶奶抚养, 时间长了, 人也变得孤僻, 不愿与人交往。知道这些后, 我就找机会和他一起说话, 一起做游戏, 让他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借机表扬他、鼓励他, 告诉他怎样和同学相处, 鼓励他如何成为男子汉。经过我的教育, 他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 成绩也上去了, 还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二、我们要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 及时给予赏识、鼓励

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小学生也是这样。因为在教师的眼里没有一个学生是相同的, 他们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没有优劣。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同样是健全的孩子, 他们的智力发育也正常, 所以作为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常常赏识鼓励他们。只要教师学会赏识鼓励孩子, 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与此同时教师再把“尊重”带进课堂, 让每一位孩子在愉悦、公平的环境中学习, 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周弘说:“把孩子看圆了, 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 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 孩子就泄了气, 无力跬步。”由此说来, 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自己基本上就失去了自信心, 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要想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成绩, 作为教师必须要赏识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 帮助他们形成“我能行, 我可以”的意识, 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不能用语言讽刺、挖苦学生。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 发展自己的优点, 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 教师还要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 以达到家长、教师教育的一致性, 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我班的小曹同学, 学习虽差, 但是喜欢画画。她的理想是要成为一个著名的画家。但是, 她的家长不同意, 不想让她朝这个方向发展, 为此, 我特意帮她做通父母的工作, 还帮助她找了一个绘画辅导教师, 她高兴得不得了。在一次绘画比赛中, 她的作品很突出, 借此机会, 我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了她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她也很自豪。课下, 我鼓励她一定要在努力学习绘画的同时把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要抓上去。一段时间后, 她的积极性非常高, 画越画越好, 成绩也越来越高, 逐渐成为了班级名副其实的小能人。

三、我们要善于选择不同时机对学生进行赏识鼓励教育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使我感受到部分学生希望教师能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他, 这样他才觉得舒服;部分学生则希望教师个别进行赏识鼓励, 觉得能得到这样的表扬才够真实;还有一部分学生只需教师一个抚摸的动作, 或者是一个满意的眼神就够了。那么教师选择哪种赏识鼓励方法,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况来确定。

小于同学现在是一名毕业班的学生, 在班级一直是班长, 是一名很负责的好学生。在今年的一次“教师, 我想说”的主题班会上, 她说想感谢老师对自己的赏识鼓励……原来四年级时, 她每天早早来到学校组织学生打扫校园卫生, 为班级开门, 带领同学们读书, 积极帮助同学, 把班级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当时我在班会上表扬了她, 夸她是个优秀的班干部, 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她听了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以后做起事来就更认真了, 对同学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只要她能做到的, 她从不吝啬出手相助。通过这件事, 我感觉到, 也许我们教师对于某次表扬可能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而对亲身经历赏识鼓励教育的孩子来说却很难忘记的。因此赏识鼓励教育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同时把握赏识鼓励的最佳机会, 便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 赏识鼓励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 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 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赏识鼓励, 要及时给予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这种特殊的养料, 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 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愉悦地度过小学阶段。

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运用策略 篇7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院校,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具有学习能力强、精力充沛等特点。如何发掘他们的潜力, 激发这一群体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是当下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赏识教育是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欣赏、赞扬的方式教育学生学习新知、探索未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基于此, 笔者针对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提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引入赏识教育, 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为实践者提供借鉴。

一、赏识和赏识教育

(一) 赏识

赏识别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鼓励学生, 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是一种肯定人的教育, 也是对渴望得到赏识的人的人性化考虑, 教师给予学生的信任、理解和宽容, 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根本, 也是新型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其本质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暗示、激励和评价,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强化学生上进的欲望。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己和向上的自己, 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二)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人性教育, 实施赏识教育的主体是教师, 对象是学生, 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关系,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激励, 这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 也是转变教育理念的要求。赏识教育是一种理念和思维方法, 是教育者苦苦追求、不断探索的结果, 是创新型的教育理念, 其方式直指生命本身, 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

二、赏识教育的功效

(一) 培养学生的信心

提倡对学生的赞扬、激励、理解是赏识教育的追求。学生听到老师的一句表扬, 他们做事的动力就会有很大提高。赏识教育认为, 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二)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赏识教育注重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也与心理学中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谋而合。

(三) 培养学生的意志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情感倾向不仅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推动力, 而且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助力。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且根据目的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情感倾向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推进力, 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有一些学生喜欢某一门课, 在学习上便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 能够克服困难, 知难而进, 获取优异的成绩;但是对于不喜欢的科目, 却是漠不关心, 学习上停步不前, 畏难、焦虑心理不断削弱自身这一科目的意志。学生的特点是心理波动大、易受暗示, 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 通过对好人好事的褒扬, 对书本中人文精神的赏析, 不仅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 而且能够激起学生“模仿”的热情和促进积极情绪的养成,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

三、赏识教育的运用策略

(一) 确定赏识教育对象, 制定赏识教育目标

确定赏识教育的实验对象时,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坚持标准统一的原则, 统筹兼顾, 要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级中确保其组成结构、班级水平的合理性、一致性, 实验才能更准确。另外, 在选定实验对象与对比对象后, 在两者的教育中, 要客观公正, 做到教学条件与时间的一致, 不搞特殊化、形式化, 这样才能限制因特殊原因而引起的不利因素。

在赏识教育中, 赏识教育的目标是实施赏识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也是赏识教育的主线, 赏识教育的目标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就学生层面而言, 赏识教育坚持促进学生发展的重任, 它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起着协调作用, 赏识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和情意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信心方面, 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 提高语文教学的手段, 扩大语文教学的知识面, 努力以学生的爱好方式开展教学, 以“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为本, 强化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实现语文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协调统一。

教育环境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保证, 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正常进行和教育质量能否提高, 教育环境层面的目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一切资源, 同时, 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 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 逐步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教学环境。

(二)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赏识教育的前提

在赏识教育中, 教师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应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平等地对待学生, 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时间、场合, 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多赞美、少批评是塑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 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

心灵共通是教师教育和学生成长的枢纽,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尊重, 让每个教师都体会到学生迫切发展的欲望, 这对于赏识教育而言是最好的实践。心理学理论认为, 感情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给学生足够的尊重与鼓励, 学生才会喜欢语文教师与课堂, 从而学习热情变得高涨。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 针对不同的学生, 要注意用不同的方式, 有些情感沟通可以面向全体, 而有些则需要个别沟通, 合适的交流方式、时间、场合可以大大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对于学生的错误或缺点, 教师应学会用鼓励性的话语去激励学生, 使他们知错能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是教师良好师德的体现, 学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 就会从心理上产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慕, 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普遍比较单纯,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 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 获得的赞美越多, 就越会希望自己做得更好,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思想等各个方面有了改进和发展, 渐渐接近教师的期望值。

(三) 确定实施赏识教育的内容

1. 课堂教学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也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所以在实施赏识教育中, 要重视课堂教学交际化、互通化。在课堂上, 有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 有的则缺乏表达自我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扮演好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参与者、解难者的角色,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错误采取积极的态度, 并力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互动, 从而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 赏识教育理念下的文本教学

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与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智慧碰撞, 可以使学生感到语文教育不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 而是听了有理、学了有用, 从而产生一种认同。学生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学生以其自身丰富的期待视野, 主动去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 在这种互动中, 学生与文本传达的内容达到和谐, 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浸润, 从而蜕化出新的自我。也只有在这种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和谐共振中, 语文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敦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8

“赏识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观点, 已逐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渐渐被接受。“赏识”即欣赏、认识, 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应注意挖掘, 积极引导, 激励其发挥最大效力, 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上, 视学生为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 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 把有没有掌握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学生体育成绩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结果使受教育者感到压抑, 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 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 通过赏识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使学生协调发展, 既掌握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也重视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既发展强健的体魄, 又培养其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全面素质, 又努力发展个性。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对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结如下:

一、精选内容、立足学生, 为赏识教育做准备

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者定要认真备课, 备课首先要做到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不同的水平阶段,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只有精选教学内容, 才能让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 更好的享受赏识, 体验自身的价值。

教学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 不同班级体育运动水平不一样, 不同学生体育素质也不一样, 学生的性格各异, 要实施好赏识教育, 体育教育工作者除了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外, 还必须去做细致的工作, 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 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 让学生选择练习, 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教者还应该从理解学生入手, 认真地去关注每一位学生,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学生、教育学生、把握教育的契机, 点燃学生心灵智慧的火花, 激发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 使每一个学生都好学上进, 直至走向成功。只有关注学生, 才能更好地运用赏识教育, 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创设赏识的机会

研究表明,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 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 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多, 受到的赏识也就越多, 课堂效率就会越高。教者应营造出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是发扬教学民主, 优化学生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鼓励质疑提问, 发表不同意见, 形成师生“互动交流”;二是注重情感投入, 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 予以情感投入, 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 形成与学生和谐共鸣的情感基调, 那么, 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水到渠成。三是每堂课教者还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活动, 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

三、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让学生体会多样的赏识

赏识性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 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1.赏识评价要及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即便是微小的进步, 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 都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 提高学习积极性。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语言如:“很好”“有进步”“不错”“继续努力”等外, 教师还要用肢体语言来评价学生, 如微笑、点头、鼓掌等。

2.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评价体育学习不单要测试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更要检验学生通过体育学习, 增长了多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评价标准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 即知道、理解、运用。这样, 才能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

3.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体育学科的实践性很强, 要坚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学比赛、趣味练习、特长展示等等, 来测试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给学生评价结论。

赏识教育对于增强体育课的有效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在实施赏识教育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进行赏识教育要有爱心、有耐心

要赏识一个人, 必须接受一个人, 对学生也是这样, 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接受能力强、听话、乖巧的学生, 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喜欢不起来, 并常常横加指责。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了上进的动力, 往往会破罐子破摔。其实, 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 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有爱心, 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 变被动为主动,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赏识讲策略

有的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识有一个误区, 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 生怕批评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 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 更多地给予鼓励, 即寓贬褒, 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我们老师一味追求讲“好听的话”, 这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很难确定听惯了“好听的话”的孩子, 会怎样应对挫折, 怎样明辨是非、认识自我。指出学生不足时, 要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 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赏识教育的主旨是发现人的闪光点, 发现人的潜在力, 从而树立他们的信心, 促进他们进取, 而对人的弱点, 我们当然不能赏识, 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 是教育中的大忌。

三、赏识要适度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赏识教育,运用

赏识教育由教育家周弘所提出, 作为世界著名教育法中的一种, 赏识教育最早应用与家庭驾驭中, 注重爱的理念, 中心思想是承认差异与允许失败, 现阶段, 此种教育方式在各个层次的高效教育中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赏识教育在高效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尊重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最基本要求, 也就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对于找只学生的管理并非易事, 要想将学生教育的比较优秀, 可以将赏识教育在管理中有效的应用, 以此指引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以此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 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 师生关系都处于一种上下级的状态, 致使师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赏识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尊重、鼓励、赏识, 要将这一核心充分的运用到高职学生管理中, 就需要师生能够建立其平等、和谐的关系。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给予充分的了解,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适当的给予鼓励与赏识,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赏识教育的有效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

赏识教育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与制约, 规章制度的有效建立与完善是学生管理的根本, 也是基本制度的有效保证。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个性与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 因此, 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就必须将制度化与人性化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处理好, 学校在建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将平等与尊重充分的体现出来, 建立较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其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体现出合理行与严谨性, 尽可能的获取学生们的认可。在制度执行时, 管理人员也要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 不能盲目的按照制度执行, 不讲人情。原则性与灵活性进行有效的结合,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统一, 创造一个相互和谐、相互平等、相互怎中的和谐校园。

(三) 有效采用鼓励管理的方法

赏识教育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赏识促使行为能力的增强。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应用赏识教育, 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通过鼓励与赏识的方式促使学生信心的有效树立, 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有效的激发。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活动的开展, 促使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展现与发挥。例如, 绘画比赛、书法比赛、唱歌比赛等等,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在比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 通过广播播报、宣传栏等方面予以宣传,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根据这种鼓励与激励, 学生能够对自己予以一个准确的定位, 从而变得更具自信与激情, 将自身与学业都不断提高。

(四) 赏识教育中的批评方式与指导

赏识教育中并非只有表扬没有批评, 赏识教育中也注重对学生错误的指导, 只针对事情的本质不针对个人。在对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中,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 在对错误进行批评与知道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与方法。高职学生在这个时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情感也比较敏感, 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因此,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学生的错误以及违规行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处理, 实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是, 要对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 不能停留在表面,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不能仅仅对这一行为进行相关的管理以及惩罚, 要根据与当事人谈话以及相关人员对情况的了解, 进行深层测的调查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 查找出问题的根源以后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真正的能够帮助学生将错误改正, 避免下次出现一样的错误。

二是, 对批评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学生自尊心的特点以及内心的敏感程度, 在学生犯错时, 尽可能的不要在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这样会让学生比较羞愧, 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 严重时会出现叛逆心理。可以采取私下单独谈话的方式, 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能够接受。批评语言的选择方面也必须要合理, 不能针对学生个人, 要对学生优秀的方面予以肯定, 促使学生能够接受批评以及制度上的相关惩罚。

总结

赏识教育倡导尊重与信任、包容与理解、激励与提醒几个方面的原则,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能够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校园环境, 促使老师和学生都能在相互尊重与爱护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工作, 也是满足高职院校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将赏识教育的理念有效的运用, 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武艳.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12, (8) :30-32.

[2]李成伟, 李英杰.浅谈高职学生管理如何运用赏识教育[J].科学导报, 2014, (17) :274-275.

赏识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赏识教育,教学策略

教育作为一种艺术, 在这种艺术的感染下学生得到身心、知识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农村, 受到经济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而科学有效的赏识教育, 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主动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使用赏识教育, 帮助小学生梳理学习的信息, 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保证。有效的赏识教育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 赏识教育的应用, 能够更好的维护小学生的自尊, 保护和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鼓励暗示等, 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农村小学赏识教育的课堂开展策略

(一) 关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关爱和尊重学生是赏识教育的灵魂, 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学习体验等, 对现有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造, 以更好的赋予知识的个性化, 让课堂成为小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乐园。学习评价作为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教师要善于对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 在了解小学生内心世界的前提下, 学会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同时,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敏锐捕捉学生亮点的能力, 对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例如:在进行作文批改的时候, 要善于使用“温馨批语”, 诸如:“你真有心!”、“你是个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好学生!”“老师看了很感动!”等等温馨批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二) 关注课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小学生良好合作探究意识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保证, 然而小学生由于受到合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其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提供机会让小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现问题并及时的鼓励。引导赏识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 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象、纠正他人的错误、吸取他人的长处、归纳众人意见等。从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开始,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以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在教师的赏识和鼓励下学会表达。

(三) 注重理性激励的应用

在课堂赏识教育过程中, 理性的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 一些不切实际的表扬, 一方面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对教师激励的不正确认识, 并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滞缓, 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 给学生感觉教师对优秀学生是在敷衍, 而对学困生是迁就的态度。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理性激励的使用, 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学习中的反馈信息等, 教师要通过公证的评判, 让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心。理性的激励, 需要教师抓住小学生学习的心理, 帮助克服不利心理对学习的影响。还要注重赏识教育的启迪性, 通过启迪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思维等, 开发学习潜力, 让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 更好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小学赏识教育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农村小学运用赏识教育,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避免虚假表扬, 在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的时候, 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表扬, 让小学生切实的体验教师表扬的真实性。其次, 赏识教育表扬的使用不能过于笼统, 这是因为教师空泛的表扬, 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喜悦的感受, 而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语言产生疑惑。再次, 在表扬使用的时候不能事事都表扬, 而是善于捕捉表扬的时机, 让表扬真正发挥激励作用。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 强化赏识教育的效果。

农村小学课堂赏识教育的开展, 目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亮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信息, 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 对于学生身上的不足, 要在有效教育方法的帮助下, 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领, 帮助学生在认清自身不足的前提下,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农村小学课堂赏识教育的有效开展, 是促进农村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敢于面对困难、乐于学习的重要教育激励方法。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理解赏识教育的理念和开展方法, 通过创新赏识教育方式, 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动力、兴趣等的前提下, 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 折射出属于赏识教育的丰硕成果, 为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兆峰.让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充分体现[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2009 (10) .

[2]陈亮.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 2010 (02) .

[3]纪晓旭.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04) .

上一篇: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叶圣陶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