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建设

2024-12-11

自然环境建设(精选12篇)

自然环境建设 篇1

200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机制活、环境好, 人才就能健康成长、大量涌现。要着力营造并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 是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 国外流行一种“人才生态”研究, 认为环境建设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才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社会系统, 是一个完整的、有内在规律的体系, 其中主要可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物质环境包括经济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人口资源环境。具体到企业, 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人才“软环境”

从环境的社会功能看, 人才生态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泛指构成人才生态环境的所有有形实体的硬件条件, “软环境”泛指人才生态环境中一切无形的因素。在现代技术条件下, 一个企业完全可以将另一个企业的人才“硬环境” (外在形态) 全盘仿效, 人才“软环境”却无法“克隆”。建设人才“软环境”, 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强化人文友好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 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倡导、组织、领导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 有效整合人才“小环境”建设的各种资源, 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尽其职、职尽其能和自我价值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增强人才服务观。各级领导干部要真心实意地服务人才, 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 尽心竭力解难事, 坚持不懈做好事, 对待肩负企业生产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从帮助他们解决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等学习、工作、生活的细微小事去关心人才, 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从人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与项目、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之处去关怀人才;从尊重个人自由发展空间、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竞争、培育人际亲和关系的关键之处去关爱人才。总之, 一切工作以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拓展人文友好服务平台。各单位从源头上建立健全适宜各类人才成长发展的规章制度, 为人才营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 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 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 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防人的疲劳感, 真正使各类人才才华、才力横溢, 人才才思、才智涌流, 人才才识、才略迸发。通过人才生态环境建设, 最终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人才的尊严得到尊重, 人才的地位得到巩固, 人才的价值得到实现;二是人才视野进一步拓宽, 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才标准;三是人才配置逐步实现市场化, 以市场引进人才、以市场激励约束人才, 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要集聚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就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要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当前, 要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认真梳理,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制定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明确目标任务, 落实措施要求, 提高人才开发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 构建协调有效的聚才、选才、育才、用才工作机制;要在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的同时, 针对人才队伍现状,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 制定人才培养措施, 主动为人才的能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现人才的保值增值。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 落实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切实解决骨干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人才交流市场为依托,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 逐步建立与企业发展、科技水平、人才含量相适应的各类人才信息库, 在企业内部建立“人才公共信息服务网”, 定期发布人才供求、人才政策法规等信息, 为各单位及时提供各类人才信息。同时, 要加强与企业外部人才机构合作, 面向高校、社会和国外引才, 逐步形成综合性、开放式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证书认证机制, 承认系统内的人才资格、职称资格和执业证书、劳动技能证书, 为吸引人才创造条件。

自然环境建设 篇2

关于学习贯彻抓环境促提升动员大会精神 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

区政府、开发区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市直驻区各单位:

最近,区委召开了沈河区“抓环境促提升”动员大会,王健区长对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打响了全区新一轮环境建设攻坚战。为认真学习贯彻好这次大会精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实现软环境建设的明显提升,按照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工作部署,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决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区开展学习贯彻市、区抓环境促提升动员大会精神,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自查自纠的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查自纠内容

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市区两级抓环境促提升动员大会精神和王健区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沈河区软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中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去年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及

沈河软办发[2011]2号

个人在办事效率、公正执法、政策落实、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自律以及涉企收费、摊派、检查、评比和其他损害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自查自纠步骤

这次软环境建设自查自纠工作从2月26日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查找突出问题。从2月26日到3月4日,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与企业代表座谈讨论、深入企业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方式,认真查找影响软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查找影响软环境的顽固性、深层次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治理对策。

(二)认真搞好整改。从3月5日到3月16日,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自查中找出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各部门、各单位的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报告要在“沈河区政风行风热线”网上向社会公示,并于3月16日前,将该报告送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联系人:王树平电话:24849240 ***)。

(三)开展检查验收。从3月17日到3月31日,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问题查找是否准确,原因剖析是否深入,采取措施是否可行,整改效果是否突出。发现自查自纠走过场,整改效果不明显,企业反映较大的,要责令其重新自查整改。

三、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 想,充分认识这次学习贯彻抓环境促提升动员大会精神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纳入重要日程。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其他领导也要各负其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明确分工,又密切配合,做到齐抓共管,协力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协调调度和具体指导。软环境建设工作重点部门、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要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确保工作高效率、快节奏推进。

(三)加强监督,确保实效。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将加强督查督办和考核评比,通过明察与暗访、执法人员与监督员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软环境自查自纠活动落实完成情况,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严重损害软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原则,一查到底,严格追究责任。检查情况要作为年度软环境建设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自查自纠取得实效。

沈河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

2011年2月25日

主题词:软环境 自查自纠 方案

自然环境建设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212;X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38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具有防洪、发电、供水和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系统,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对地质、气候、水文等造成了影响。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的长期发展,必须及时对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1 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了深入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结合水资源的再生与无污染等特点建设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环保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气候与大气的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对当地气候条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影响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相关数据显示,房屋人口密集的空气通透性明显低于水面上空空气通透性,而且紫外线也比陆地上高,气温相对较低。一般当地的气候情况与当地大气环流具有很多关联,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给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大气的影响。大气影响是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最大影响,而且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很多国家已经把该问题列为生态整治问题。从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很多电站都建立在峡谷水库,不会占据森林面积,所以对大气的影响不大;二是对降雨的影响。在水库区域中的水量储蓄较充足,但由于修建水库时,很多水直接照射阳光,增加了降雨量。虽然水库附近降雨变化不大,但对周围很多区域产生了很大影响,降雨量较大;三是对气温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工程区域的很多地面都变成了水面,提高恶劣能量交换力度,改变了气温,导致平均气温有所上升。

2.2 对河流水文系统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河流水文系统的影响较大,主要受水库建设影响。只有充分利用好水匣和水库,才能及时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进而充分发挥河流航运价值,促进河流航运产业的发展。同时水匣与水库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灌溉、排涝储蓄洪等作用。但是水利工程的大幅度建设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如果建设水利工程时,不能合理操作,就会产生各种发展问题,给水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上游水利过度拦截水量,导致下游水资源不断减少,水位下降,严重时将造成断流。在此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较多的泥沙淤积和海水倒灌,对农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污染。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改变了原始河流状态,增加了下泻流量,容易扩散污染物污染,沉降作用不明显。

2.3 对土壤土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完成建设后,经常会改变沿岸水体的性状,一般会增加水库周边区域水位,此种情况下会浸没该区域土地,直接改变了土壤性质,一般会造成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另外,随着水利大坝的成功建设,还会产生地震、渗透滑坡等地质灾害,尤其是大型水利水库,主要原因是大体积蓄水增加了水压,在水压作用下,断裂面与岩层裂缝会受到软化,进而破坏岩层和地壳的应力,从而产生地质灾害。

2.4 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河流水质密切相关。河流清澈程度与水体沉降具有很大作用,只有充分沉降时才能发挥作用。但是一般水中杂质要沉降,必须要满足两项条件,一是减慢河流水速度;二是延长滞留时间。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改变了水流速度,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衍,导致水体越来越浑浊。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及时扩散水中污染物,容易造成水质问题,使水质质量越来越差。当水质条件较差时,一旦满足不了原有植物的生长需求,就会导致植物在水底腐烂,增加了二氧化碳含量,产生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现象。

2.5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是水生生物的主要生存环境。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生物环境,很多生物如不能适应当前的变化就会死亡,影响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长,导致水利工程周边的植物大面积死亡,增加了水中氮磷成分,影响了鱼类的繁衍,很多鱼类濒临灭绝,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

3 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较多,给人们的生存空间造成了较大危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对水利建设的重视,将这些问题考虑到水利建设中,结合实际认真处理。同时控制好水利工程建设量,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建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四川水泥,2015,(10).

[2]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09).

[3]陈永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

自然环境建设 篇4

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 它们的空间形态, 包括其他有形物质作为形式要素综合而创造的一个有一定形态又符合公认的美学法则, 并能满足人类生理、生活、工作各方面要求的环境特征, 应该有以下四种属性:

(1) 自然属性:具有一定的形体、一定的色彩和一定的质感而为人们可以感知。

(2) 社会属性: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并可赋予一定的人文内涵, 能引发人们的情感、联想和心理反应。

(3) 功能属性:必须满足人类的各种生理要求 (健康、舒适、方便、休闲) , 良好的环境设计一定有助于这方面的改善。

(4) 持续属性:不但能为现代人们服务, 更能为子孙后代长远持续地服务, 并延绵不断。

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 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园林绿化又是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的重要部分。现代建筑、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是组成现代城市的三个要素。大街小巷花枝招展、绿树成荫, 街心广场花团锦簇、绿草如茵, 各种建筑和市政设施掩映在绿色的海洋之中, 可以想象这都会极大地美化城市的风貌, 提高城市的品味, 赋予城市以亲和力和崭新的活力, 使城市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一切信息、物流和人流的交往都会自然融化在城市环境里, 自成一体。可以这么说, 优美的园林绿化、城市建筑和市政设施组成的城市环境, 是一个城市具有经济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及保证的重要因素。

园林, 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 英美各国则称这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 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 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 从面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 (包括设计和施工在内) 一般称之为造园;研究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学科就是造园学。

下面分别从地形、水体、野生植物来论述与园林绿化建设的关系。

二、筑山

东西方的园林有着各自的传统风格, 因而就存在着不同的类型, 即不同美学观点和不同国家自然景观在园林中的反映。

意大利的园林工作者常选择泉源充沛、林木茂盛和风景优美的山地造园。把山地修筑成阶梯状台地, 从山上到山下设一条总轴线, 把主题建筑安置在山坡的上方、总轴线的端点上;游赏者居高临下, 可鸟瞰全园景色。把泉水自山上引至山下, 构成水流瀑布、践水踏步等水景。结合雕塑, 把景物对称布置在总轴线的两侧, 创造出布局严谨的规则式风格。由这种地形形成的景观, 层次分明、景色庄丽。

英国园林内多丘陵地, 即使在平坦的地形上, 造园家也要把它改造成起伏地形, 在高处植树造林以加强地形变化, 在坡地或平缓地上种草, 形成大面积草地, 小溪在茂盛的水草中流淌。这种地形地貌所形成的景观, 十分恬静、亲切宜人。

中国造园家们习惯于创造对比强烈的山水地貌, 如许多画论中提到的“既追险绝, 复归平正”和“境无险夷, 列为大忌”。所以, 在传统园林中的假山, 多奇峰怪石和悬崖峭壁, “平地突起山岭, 水面露出洲、岛”, 这就是中国园林中的基本地貌。

三、理水

自然界的水千姿百态, 其风韵、气势及音响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引起游赏者无穷的遐思, 也是人们据以艺术创作的源泉。因此, 水与山石一样成为园林风景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园林中, 水体除了造景外, 还可利用于各种水上活动, 如钓鱼、划船、游泳、滑冰等, 同时又能调节气温, 增加空气湿度, 排洪蓄水, 还能养鱼种藕, 既增加游赏内容, 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贵阳花溪公园、大连星海公园、哈尔滨斯大林公园、无锡鼋头渚都是滨临天然江、河、湖、海而建造的。杭州西湖和九溪十八涧, 重庆的南、北温泉, 贵州黄果树瀑布, 浙江雁荡山的大小龙湫以及四川九寨沟等等, 都因天然水体之美而闻名遐迩。水体在西亚各国被喻为园林的灵魂。自古以来, 中国皇家园林、第宅园林和寺庙园林;无不千方百计修池挖湖, 引水入园, 影响及于现今。凡有自然水体可资利用者, 无不利用之, 无自然水体可利用, 也要挖池蓄水或制作喷泉或用人工瀑布等, 来丰富园林景色, 以增加活跃气氛。如上海中山公园、虹口公园和长风公园都挖有人工水体。上海黄浦公园还制造了人工瀑布和喷泉。古往今来, 莫不造化天地, 纵水生辉, 在中国园林中, 已达到了无水不成景的地步。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水活物了, 其形欲深静, 欲柔滑, 欲汪洋, 欲回环, 欲肥腻, 欲喷薄……”充分说明了水体的可塑性极大, 依据地势可任意作形, 如奔泻流动的水, 蓄之成库, 悬之成瀑, 积之成潭, 散之成珠, 喷之成雾, 旋之成涡, 举之成柱, 怒则如雷轰鸣, 凝之成霜, 凛之成冰, 冬落成雪。水是创造园林美的源泉之一, 既宜动赏, 也宜静观。

四、植物

我国园林艺术的指导思想是:师法自然, 做到“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我国园林所追求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 即艺术化的自然。植物配置艺术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面, 顺此, 植物配置也要做到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用生态群落观点造景与这个指导思想是吻合的。植物生态群落景观的多姿多彩完全可以独立成景, 对大面积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植物造景。在平面布局和空间构图上都要结合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地布置各种人工群落, 使结合之间谐调一致, 犹如天成。用人工群落构成幽朗、藏露、动静、虚实、开合、收放等大小不同的空间, 做到密而不见拥斥, 疏而不见空旷, 无一目穷尽之憾, 却有引人入胜之妙。植物配置的立体结构向多层次发展, 摹拟自然界较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风貌和色彩, 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如三亚的蜈支洲岛山湾水绕, 水环山抱, 小路回旋其间, 景色万千, 山上林木蓊葱, 崖壁青翠, 水边野花丛生, 芳草如茵, 野趣天成, 其妙无比。凡林中穿路, 竹中通道, 花中取径, 地势起伏, 小路蜿蜒曲折, 能起到景色多变、移步换景的作用。

(一) 草坪

草坪空间形状主要依靠地形及其周围的林缘线、林冠线和林冠的高度。例如同一块面积的草坪, 由于周围林缘线、林冠线和林木的高度不同, 可形成的氛围也完全不同, 更何况不同的立地条件和草地面积所形成的草坪空间和气氛当然不同。就以花港观鱼公园内的几个著名草坪而言, 面积为16400m2的雪松大草坪, 地形微向里西湖倾斜, 由高大稳重的雪松与主干道南的广玉兰构成宽度为150m的景面。凡种植雪松的位置, 地势都升高, 浓绿色的雪松林在草绿色草坪的衬托下, 越显其雄浑挺拔, 由它们构成的空间气氛, 朴实无华、气势非凡。

(二) 地被植物

在山坡上种植地被植物, 不仅可以利用地被植物的根系固坡, 防止水土流失和杂草丛生, 而且还提供美丽的植被景观, 有一举多得的好处。为山坡选择地被植物宜选择耐干旱瘠薄土壤的植物, 要巧于安排, 把各种形态和色彩的地被植物按其生态习性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成为一组具有艺术魅力的风景。在种植位置的下方适当摆上几块山岩, 既可加固斜坡, 截留雨水和冲刷下来的表土, 又可增强山坡园地的野趣, 这就形成西方的岩石园。

在阴湿地区可选用喜阴和耐阴的地被覆盖地面, 构成美丽的景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是丰富景观的要素, 保留自然的起伏或适当挖低补高, 积水成池, 堆土成山, 可形成异质性的绿色空间景观。防止毁坏原有林地、湿地、水系, 注意把城市中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林地、湿地结合, 体现“天人合一”的新型自然景观。

摘要:园林绿化建设与原有自然环境的关系, 主要是水体、地形、野生植物合理的利用。文章阐述园林的概念, 通用筑山、理水、植物来分别论述园林绿化建设与原有自然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园林绿化建设,自然环境,关系

参考文献

软环境建设 篇5

—— 在中共辽宁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06年12月26日通过)

2007年01月16日09:0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五)打造面向沿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重腹地和沿海的连接,把临港工业、沿海经济与腹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腹地利用沿海地区向境外、海外发展,沿海地区利用腹地配套能力拓展服务功能。重点抓好100项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工作,特别要加快重点电源项目和沈阳—彰武等高速公路项目、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等水利项目、沈阳地铁等城建项目的工程建设步伐,保证项目按期竣工。继续筛选、策划、包装、论证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做好需国家审批项目的上报和跟踪落实,强化动态管理,完善项目储备。各地要抓紧抓好路网管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重大项目建成后发挥更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债和中央预算内等各类国家建设资金,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用好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六)加大发展软环境建设力度,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

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工作思路已经明确;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全面铺开,各经济区域竞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确定,全省发展振兴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发展的硬环境逐步完善。在新的形势下,软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我省软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总体上仍然滞后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进程,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为此,要把加强软环境建设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切实抓出成效。

就全省来说,软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在政务环境建设方面,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在法制环境建设方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在法制环境建设方面,要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加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和推进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要坚决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打击制假售假等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凡经营性的土地出让、建设项目发包、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必须实行公开招标、投标或拍卖,形成“人人讲信用,事事讲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软环境建设是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只有抓住关键、选准载体、突破重点、带动全面,才能落到实处。要把以下三件事作为全省软环境建设的突破口:一是建立健全市、县、乡行政服务中心,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对推诿扯皮、贻误工作、不作为和滥作为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切实改变目前一些行政服务中心形同虚设的状况。二是加强“民心网”等平台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受理关于发展环境建设的举报投诉,特别要重视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公开反馈查处整改结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风和行风的转变。三是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整合信用资源,逐步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和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及时公布企业信用情况,使企业因守信而受益、因失信而受损,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努力打造诚信辽宁。

(七)继续从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入手构建和谐辽宁

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构建和谐辽宁,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民生工程,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继续搞好棚户区改造。在今年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明年要向5万平方米以下连片棚户区改造延伸。抓紧做好5万平方米以下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方案制定,在明年春天全面启动,争取二年内全部完成。着力推进和谐棚改新区建设,认真搞好回迁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建立棚户区居民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使棚户区回迁居民住得稳、住得好。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工作体系,通过提供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招用失业人员;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通过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排就业困难群体。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和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就业援助工作,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长效机制,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有条件的要努力实现家庭双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以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为重点,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对失地农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提高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切实做好城乡扶贫工作。抓好城市低保标准调整后的动态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对低保人员的救助方式,保证低保制度平稳运行。采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及时对遇到特殊困难的给予救助,以及实行阶梯式扶贫等措施,改善“低保边缘户”生活条件。农村扶贫要紧紧瞄准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基本解决现有30万贫困人口的稳定温饱问题,帮助40万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继续加大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力度,资金投入和覆盖面要大于上年,着力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自然环境建设 篇6

摘要:回顾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深刻分析法律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其他问题,力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交通建设法制建设

0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新一轮的交通建设正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交通建设过程势必影响自然环境,如造成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对历史遗迹的破坏和征地所造成的失地问题等。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远比发达国家严重,交通环境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很严重,这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密不可分的。回顾总结我国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历程,并根据交通环境保护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见解,对完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孕育期

在1979年我国首先颁布关于环境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做出要求,主要涉及工程设计与施工环节,具体涉及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以及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等。这是一个初步的、粗略的法律依据。在实际的法律运行过程中,比如三同时制度的“同时投产”的要求只流于原则,如公路建设时,项目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同时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是否要经过相关部门验收等重要问题并没有立法依据。交通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已经产生,只是处在一个萌芽状态。

2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期

2.1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门立法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以及国内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交通建设的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1986年3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这标志了我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的正式启动,但是,这部法律法规是规格与层次较低的立法,法律的约束力相对较低。1987年交通部发布《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并经过3年的试用,于1990年正式发部《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这应是我国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最早的专门性立法。

2.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一般性立法的频繁制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建设发展时期之一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推动下,配套出台了大量环境保护立法。如:在1987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8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9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4年制订了《自然保护区条例》,1995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等,一系列的一般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条例。在这些立法中均出现大量与公路建设相关联的法律条文,对交通建设的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法律约束作用。

2.3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国家“七五”和“八五”规划期间,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加速,颁布实施大量法律法规,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都包含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款,如:198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制定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6年制定的《噪声污染防治法》,1989年制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7年制定的《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为交通建设项目的中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投资概预算、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等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依据。法律法规的约束已经覆盖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诸多方面,初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体系。

3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发展期

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之后,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1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该条例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制定的,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概预算、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等方面做出相对具体的规定。2002年颁布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为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也表明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第一部专门性立法法律的诞生。在此期间,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交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一个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法律法规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找出问题,及时修订法律法规,才能使这个法律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也不例外。通过实践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发现主要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立法相对滞后于交通建设对环境管理的制度需求。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理,以及道路运营后的环境评价制度的运行缺少明确条款指引,更不用说详尽的细则,这是交通建设法制体系必须尽快完善的迫切需求。其次,交通建设中环境保护全程性存在不足。在交通建设环境法规中,立法的重心偏重于交通建设施工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以及工程结束后环境影响关注较少。第三,法律法规运行状况有待规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交通建设环境保护过程来说,对基本要求的执行情况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对现有相关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执行程度不够,相关检查监督机关的督察不够及时,对违法事件也不能做出相应处罚。

我国环境会计建设探析 篇7

1.1 环境会计的主要目标

基于传统会计目标, 结合环境会计本质和环境会计产生的基本背景, 环境会计的目标可界定为基本目标和深层目标两个方面。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是向企业外部决策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 这是环境会计最基本和最低的目标。环境保护的深层目标是帮助企业提高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促进整个社会的环境改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 在从事经营活动时, 必然会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 但如果仅强调提高经济效益, 没有顾及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1.2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

会计基本假设, 是在会计学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 建立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在传统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 结合环境会计的特殊性, 许多学者重新界定了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提出了两点新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和复合计量假设。前者强调企业持续经营是一种建立在环境责任风险履行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后者体现了环境会计核算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用单一货币计量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 采用复合计量方法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各种指标的理解。

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除坚持传统会计的基本原则, 其核算还需要特有原则, 包括社会性原则, 外部影响内部化原则,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筹协调原则和强制与自愿结合原则。社会性原则要求企业在披露环境信息时, 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业绩, 以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相匹配的社会利润为标准, 全面考核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外部影响内部化原则强调核算企业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通过将外部影响纳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范围, 来综合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筹协调原则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 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兼顾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强制与自愿结合原则是鉴于我国环境会计尚处于建设初期,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较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完全依靠企业自愿披露很难实现, 故强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十分重要。

1.3 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

与传统会计相比, 环境会计的特点是将企业的环境活动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因此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是指与环境活动相关的资金运动, 包括环境资源损耗和环境改善收益引起的资金流动。

1.4 环境会计的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进一步分类, 到目前为止, 对于环境会计要素, 理论界仍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结论, 本文根据国内主要观点仅对环境会计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介绍。

(1)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指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而付出的其他成本。环境成本在环境会计基本要素中处于中心位置, 其他环境会计要素的产生都是以环境成本为前提的。

(2) 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不同与一般性的资产, 它是指特定的会计主体从过去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 能以货币计量的, 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效益的环境资源。效益的表现形式包括直接的经济流入。

(3) 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 是指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其他事项对环境已经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因而尤其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环境负债可以分为货币性环境负债和非货币性环境负债。

2 加强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2.1 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1992年我国首次提出实行可发展战略以来, 各部门为充分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积极响应。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大形势下, 发展环境会计研究、加强环境会计建设是会计理论者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企业是经济活动的最主要主体, 环境会计从理论和实务方面共同作用于企业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经营管理, 督促企业将环境保护理念贯彻于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 监督和制约企业恶意破坏环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2.2 完善企业自身发展

长久以来, 企业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经营目标, 鲜少将提高环境效益纳入管理目标中, 可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忽视环境保护的企业将面临着无法持续经营的风险。目前公民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普通群众揭发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 致使这些企业被政府责停的事例不在少数。在绿色消费日益盛行的今天, 我国企业应将“绿色理念”融入管理经营活动之中, 记录和反映环境成本的环境效益, 向外界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这样企业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 保持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

2.3 解决国内生产总值隐含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但这一指标的传统计算方法中未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扣除。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 在过去的20多年中, 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 至少有18%是依靠对环境资源的损害所获得的。因此, 要正确衡量我国经济运行状况, 采用科学、可行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 即“绿色GDP”核算体系, 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行环境会计, 无疑可以为计算“绿色GDP”提供科学、详实的微观数据。

3 对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修改补充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多次修改环境法, 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影响环境的经营行为的重视, 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要求“企业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借口, 拒绝公开前款所列的环境信息。”但目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并不理想, 对此, 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列入会计法, 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 将是推进环境会计在实务中应用, 以及充分发挥它对企业规范的有力手段。

3.2 完善环境会计的理论与实务体系

在许多学者多年努力研究下, 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体系, 但是在具体实务操作中, 环境会计的可操作性不强, 主要原因是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环境会计的准则, 会计人员对环境活动的业务处理没有明确的依据, 缺乏相应的约束。我国的环境会计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上都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现在应加快推进环境会计体系的建设, 结合我国实际状况, 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行环境会计的办法。

3.3 加强环境会计宣传教育力度

我国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薄弱, 而环境会计的建设和实施, 与会计人员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密切相关, 同时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也有助于公众了解环境会计的重要性。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提高全国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弘扬环境文化, 普及环保知识, 使公众、企业和市场充分认识到环境效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而动员全社会支持发展环境会计, 监督和制约企业损害环境的经济行为, 激发人们对环境会计的重视, 才会有更多的人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和完善。

3.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在我国, 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 为环境会计事业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我国政府正逐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产业政策, 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开展教育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建设中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将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家林, 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环境文明建设刍议 篇8

1、关于环境文明

1.1 环境文明的科学定义

伴随着“人——地”矛盾的尖锐化, “环境文明”已成为人们探索未来新型文明时经常使用的一个学术用语。可以说环境文明是继“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在探讨人与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系统、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趋向上提出的又一创新性概念。然而, 在对环境文明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理解上学界尚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综合目前对环境文明的众多界定, 笔者认为:环境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它以绿色科技和环境生产为重要手段, 以“人与地理环境互为存在”的深刻体会作为人类认知决策、行为实践的理论指南, 以人对地理环境的自觉关怀和强烈的道德感、自觉的使命感为其内在约束机制, 以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其坚强有力的物质、制度保障, 以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协调共生与同步进化为其理想目标。

1.2 环境文明科学定义简析

与目前学术界的定义相比, 笔者认为:上述定义更加丰富了环境文明的内涵。首先, 该定义从文明的历史演进出发, 认为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个阶段, 并即将走向第三个阶段——环境文明。并明确指出环境文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明, 是文明演进、层层积累进化的结果;其次, 该定义从生产方式、认识转向、价值信念、社会制度、理想目标等角度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环境文明的内涵, 为传统文明的转向和未来环境文明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再次, 该定义提到两个重要的概念, 即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并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视为环境文明的核心与特质, 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协调共生与同步进化视为环境文明的价值理想。这种对环境文明自然、人文层面的区分, 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刻地把握环境文明的内涵, 澄清认识上的一些盲点和误区。

1.3 环境文明的演变

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环境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18世纪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失调等不文明行为, 使人类充满了各种危机与痛苦。在工业文明的环境危机中, 采用“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方法,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以高投人、高能耗、高消费为特征的不文明行为本身就是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 要解决环境危机, 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实现由不文明行为向文明行为——环境文明的转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是人类建设环境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是人类建设环境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2、环境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环境文明的内容十分广泛, 归纳起来, 主要包括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文艺、环境美学等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环境文明的核心体系。

2.1 环境哲学文明与环境伦理文明

环境文明产生于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的哲学反思, 它是用环境哲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论框架, 环境哲学文明促进了人类世界观的转变。传统的“人是万物之灵”、“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观念不但使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环境, 而且使人类备受自然环境的惩罚。环境哲学明确强调, 自然环境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是地理环境的一员,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 (1) 保护地理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破坏地理环境无异于毁灭人类自己。环境哲学文明促进了方法论的转变。环境哲学同时强调, 对地理环境的研究与对人的研究并重, 应该以整体性的方法把握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在统一。

传统伦理学只关注人类的福利, 只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 并不涉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环境文明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生命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 把道德研究从人与人的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领域, 研究人对地理环境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 强调“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 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2) 。这就是说, 环境伦理文明是关于人们对待地理环境中一切事物所应采取的行为的道德文明。

2.2 环境教育文明与环境科技文明

环境教育文明的主要任务是对全民进行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法制教育。环境教育文明建设应当努力使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都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同时, 使受教育者获得关于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和人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如何保护和改善地理环境以及如何防治地理环境污染和地理环境破坏等知识。重视地理环境保护的社会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 培养人们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提高人们的地理环境意识和地理环境道德修养, 从而提高人们保护和优化地理环境的素质。

海德格尔说:“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一点, 那么, 技术本质的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就会向我们打开。这是展现的领域, 即真理的领域。” (3) 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是如果人类不辩证地看待现代科技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那么势必会走向“科学主义”的极端。于是, 关于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新文明——环境科技文明应运而生。环境科技文明亦即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化”, 确立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意识, 使科学技术发展带有鲜明的环境保护方向。环境科技文明把环境价值概念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 强调发明和制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 又有利于保护地理环境的科学技术。

2.3 环境文艺文明与环境美学文明

环境文艺在环境文明中也有独特之处和重要地位。它给人的环境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 它能使环境文明表现得有血有肉, 具有生动丰满的形态、内容及情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狄更斯 (C.J.H.Dickens) 等作家“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4) 。环境文艺因其生动地揭示了环境文明的价值和意义, 使之更有生气与活力。环境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不仅充分体现现代人的地理环境意识、环境审美情趣、环境思想情感、环境愿望要求, 而且还突出地展示了环境文明精神, 使人们在对自身价值和本质力量的发现和确证中, 获得与传统文艺不同的精神愉悦。

环境美学是在当代环境观念的启迪下新兴的一门跨学科性的美学应用学科, 它以“环境美”范畴的确立为核心, 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环境审美创造为目标, 弘扬我国“人与地理环境互为存在”的自然本体意识, 把我国传统美学以人的生命体验为核心的审美观与近代西方以人的对象化和审美形象观照为核心的审美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环境美”的范畴, 由此克服美学体系中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肯定主体与环境客体不可分割的联系, 追求“主客同一”的理想境界, 从而使审美价值既成为人的生命过程和状态的表征, 又成为人的活动对象和精神境界的体现。环境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解决环境问题、改善地理环境和促进环境文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功能。

3、环境文明建设的意义

3.1 环境文明建设, 有利于实现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

环境文明是在深化认识地理环境基础上的文明, 是人类在处理与地理环境关系时所期望达到的文明程度, 它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 是人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的文明。它不仅是人类自身生产和人与人之间的文明, 而且是人类文明地对待地理环境的文明, 可以说环境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地理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严峻的环境危机, 让我们更应懂得对地球的全部生态系统都要讲文明、道德, 珍惜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像热爱人类自身一样爱护地理环境中的一草一本, 像承认和尊重人的生存需要那样, 承认和尊重地理环境的生存需要。人类是依赖于地理环境而存在的, 改造地理环境是为了创造更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地理环境, 不仅失去了改造利用的对象, 而且人类也将同地理环境一起毁灭。因此, 我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一切活动, 既要实现人类的需要, 又要实现保护地理环境的需要。

3.2 环境文明建设, 有利于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 增强环境文明意识

现代企业在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行为对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仅仅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 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题, 其行为只要不违法, 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润都无可厚非。所以, 在企业的传统经营理念中没有考虑环境文明问题。在环境文明建设的社会, 企业不能再把赢利视为唯一的目标。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不能忽略自己的道德责任。“没有道德的交易是一种社会罪恶。” (5) 任何企业的活动和行为, 都要接受道德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其中包括环境文明责任与义务。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时要确立环境文明的标准, 如果企业利益的获得是建立在给社会和他人带来更大的环境损害的基础上的, 这种行为显然是不正当的。也就是说, 当一个企业在谋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其谋利行为不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 这才是文明的。当然, 在现实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 丝毫不破坏环境是难以做到的, 但是至少必须自己承担了环境成本或者做了必要的补偿, 最终增加了社会总福利, 这才是文明的。

3.3 环境文明建设, 有利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

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人口的迅速增长, 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 毫无节制的消费, 甚至无度挥霍, 加速了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的污染。事实上, 不加节制的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方式, 助长和支持了现行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的生产体制。因此, 自觉抵制盲目的高消费, 克服铺张浪费行为, 这不仅是出于节约开支的经济成本考虑, 而且也是一种关心和爱护环境的公民文明行为的体现。环境的恶化, 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在消费问题上缺少规范和约束所致, 所以合理消费就成为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下半叶以来, 弘扬绿色意识, 倡导绿色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生活方式这一问题。目前, 在主要发达国家, 尤其是欧洲, 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需求、一种社会文明、一种消费规范。

4、环境文明建设的策略

在造成环境问题的诸多因素中, 经济利益的诱惑是最重要的直接原因。道德需要通过协调现实的利益关系来发挥其约束或者导向作用,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 环境文明建设如果仅仅停留于空喊口号, 讲大道理, 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利益机制的调节作用, 采取多种具体措施, 使人们感到遵循环境文明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而不是损失, 他们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环境文明义务。

4.1 积极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双赢

人们常常将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 由此产生两种极端的观点, 即先发展后治理的观点和地理环境至上的观点。事实上, 保护地理环境并不意味着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无污染、零排放。人们当然渴望良好的地理环境, 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 几乎没有人愿意为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忍受经济落后、物质匮乏、营养不良、生活贫困。环境文明建设应当提倡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双赢, 即改变传统的“二者对立, 一输一赢”, 在一定条件下, 实现“二者妥协, 二者都赢”。 (6) 如保护森林和对其进行经济利用是对立的, 进行砍伐得到了经济利益, 但显然是输掉了环境利益。但如果采用在一定限度内的砍伐, 森林的经济和环境利益就可以得到兼顾, 既赢得环境利益, 也赢得经济利益。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绿色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产品、绿色家居广受关注, 一些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环保形象, 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不少企业还愿意从得到的利益中拿出一部分进行绿色产品或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 从而形成了一种从“从环保中受益——向环保投入——更大受益——更多投入”的环境文明行为。

4.2 大胆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

由于我国目前公众总体环境文明水平不高, 因此环境文明建设必须积极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多种经济杠杆, 使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遵守环境文明可以使自己降低成本、获得利益, 而违背环境文明则会造成利益的直接损失。这是使环境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例如, 排污收费制度是目前我国控制污染的主要制度。通过向造成污染的企业征收排污费, 迫使企业进行生产时不得不认真考虑污染造成的损害。但目前我国排污费的总体收费水平是大大低于实际造成的污染损失的, 这种过低的收费使不少单位宁可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购买控污设备, 或是缴纳了很低的排污费后无限制地进行排污, 造成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排污费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时应进行科学的论证, 尽量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只有这样, 污染企业才能直接感受到违背环境文明给自身利益造成的损失, 才会从追求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接受环境文明的约束。此外, 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向那些使用时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产品加收产品费。例如我国目前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之间的差价还是比较大的。如果通过加收产品费等手段, 使两者差距缩小, 就会引导更多的人使用环保产品。

4.3 环境文明的自律与外在强制的他律相结合

一个环境文明社会的形成, 固然离不开道德宣传和道德教化, 但是, 关键还在于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制度安排能否有效地惩戒各种不文明的恶行, 增大其为恶的机会成本, 使其得不偿失, 甚至血本无归, 道德宣传才能收到成效;也只有使各种不道德的行为损失惨重, 并不断重复, 深入人心, 人们才会对不正当的行为形成自律和约束, 诚实、信任、善良、淳朴的社会道德和道德社会才能最后形成。 (7) 环境文明建设也是如此, 如果脱离了法律和制度, 道德约束可能会是苍白无力的。如果环境文明仅仅依靠人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 违背环境文明的行为给人带来的仅仅是内心自责和舆论谴责, 那么其效果远不足以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环境保护方面立法、执法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同时也是培养人们环境文明意识的过程, 是环境文明从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如果通过强有力的制度约束, 使经济人违背环境文明的行为能被有效监督并受到严厉制裁, 使其违规行为的机会成本上升, 或者对其利益产生威胁, 这时经济人就会不得不遵循环境文明。环境文明法律化、制度化可以防止低道德水准者受利益诱惑而产生违背环境文明的冲动思想, 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而在法律和制度的长期约束下, 人们会养成符合环境文明的良好行为习惯, 从而最终自觉遵守环境文明。只有将环境文明的自律与外在强制的他律相结合才能使环境文明建设获得最大的社会效能。

5、结束语

研究环境文明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自己, 怎样规避“找死”的愚蠢行为, 在环境文明建设中应该回报地理环境, 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做到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保证人与地理环境和皆的发展。环境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关心和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18.

②余谋昌.生态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2-33.

③绍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24.

④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0)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686.

⑤[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15.

⑥叶平.关于环境伦理学的一些问题——访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教授[J].哲学动态, 1999.9.

外部环境建设实用集锦 篇9

“在一座城市中, 如果只有高楼林立, 那么它的建筑和空间是平淡无味的, 一个没有欣赏建筑与环境的空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某国外著名建筑师这样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医院建筑作为民用建筑中最复杂的建筑更关心外部环境的塑造。对于拥有土地的医院来说, 郁郁葱葱且有章有法的环境不是那么容易就打造出来的, 尤其是刚刚要做外部环境的医院, 更别说是正打算改造外部环境的医院了。

今天, 我们不妨听听专家们的建议, 借鉴一下他们对各专业外部环境塑造的方法。

自然环境建设 篇10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新一轮的交通建设正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交通建设过程势必影响自然环境, 如造成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以及对历史遗迹的破坏和征地所造成的失地问题等。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远比发达国家严重, 交通环境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很严重, 这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密不可分的。回顾总结我国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历程, 并根据交通环境保护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提出见解, 对完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孕育期

在1979年我国首先颁布关于环境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 首次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做出要求, 主要涉及工程设计与施工环节, 具体涉及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 以及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等。这是一个初步的、粗略的法律依据。在实际的法律运行过程中, 比如三同时制度的“同时投产”的要求只流于原则, 如公路建设时, 项目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同时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是否要经过相关部门验收等重要问题并没有立法依据。交通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已经产生, 只是处在一个萌芽状态。

2 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期

2.1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门立法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

初,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 以及国内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 对交通建设的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1986年3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这标志了我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的正式启动, 但是, 这部法律法规是规格与层次较低的立法, 法律的约束力相对较低。1987年交通部发布《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试行) 》, 并经过3年的试用, 于1990年正式发部《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这应是我国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最早的专门性立法。

2.2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一般性立法的频繁制定作为我国

最重要的经济建设发展时期之一的改革开放初期,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推动下, 配套出台了大量环境保护立法。如:在1987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9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94年制订了《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5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等, 一系列的一般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条例。在这些立法中均出现大量与公路建设相关联的法律条文, 对交通建设的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法律约束作用。

2.3 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国家“七五”和“八

五”规划期间,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加速, 颁布实施大量法律法规, 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都包含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款, 如:198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 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年制定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1996年制定的《噪声污染防治法》, 1989年制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7年制定的《县乡公路建设和

(上接第153页) 养护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为交通建设项目的中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投资概预算、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等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依据。法律法规的约束已经覆盖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诸多方面, 初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体系。

3 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发展期

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之后, 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12月, 国务院正式出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这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该条例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制定的, 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概预算、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等方面做出相对具体的规定。2002年颁布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为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也表明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第一部专门性立法法律的诞生。在此期间, 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交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 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一个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有在法律法规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 找出问题, 及时修订法律法规, 才能使这个法律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也不例外。通过实践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发现主要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首先, 立法相对滞后于交通建设对环境管理的制度需求。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理, 以及道路运营后的环境评价制度的运行缺少明确条款指引, 更不用说详尽的细则, 这是交通建设法制体系必须尽快完善的迫切需求。其次, 交通建设中环境保护全程性存在不足。在交通建设环境法规中, 立法的重心偏重于交通建设施工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 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以及工程结束后环境影响关注较少。第三, 法律法规运行状况有待规范。“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但是对交通建设环境保护过程来说, 对基本要求的执行情况总体状况并不理想, 对现有相关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执行程度不够, 相关检查监督机关的督察不够及时, 对违法事件也不能做出相应处罚。

总之, 经过40年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我国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 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也必将逐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田延军.公路施工环境保护与控制[J].交通标准化.2009 (09) .

[2]蔡晓蓉.农村公路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7 (01) .

[3]薛芬红.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会[J].山西建筑.2007 (19) .

[4]张全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 (01) .

改善民生 抓好建设 美化环境 篇11

四家乡青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中印说道:“我现今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的,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村中的书记,我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为村民干实事,让村民过得舒坦。并且我也一直把这些想法作为我谋事情的出发点,只有所做的事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为村民们谋取利益。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还是很成功的,目前人均收入已达到7600元,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将放到绿色规划设计中。”对于示范村、对于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市委、市政府部门都相当重视,他们不仅给予长春莲花生态旅游度假区这个项目相应的扶持,还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真正做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改善民生问题为最终职责。

陈书记还说:“为了新农村的建设,为了让村子的面貌从旧换新,他们要着重的考虑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抓好开发方面的建设,第二个是着重改善民生问题,最后一个则是在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于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前景,领导们总会与民众们进行分享与探讨,进而让民众了解到建设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才会在建设的过程中与民众一心,把发展中的需求贯彻到底。

现今对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道路建设已经动工一段时期了。这次道路的建设会为以后的发展谋取更多的利益,因为道路在建成后会与机场、市中心、以及吉林等交通要道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达到100%,可以说为村民谋取致富路,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动力,而且也是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探索 篇12

为此, 笔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管理冲突理论和价值冲突理论为支撑, 以尚勇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勐腊政府和保护区周边的社区村民在资源保护中的不同利益需求和矛盾为基础, 对三方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力图探索一种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良性模式, 寻求实现自然保护区最直接利益群体与当地社区关系融洽的途径, 为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为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 进而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尚勇保护区管理现状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初建于1958年, 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 地跨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 由地域上相近而又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和曼搞等5个片区组成。[3]尚勇保护区则占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12.6%, 由于建立保护区, 大部分村寨从保护区内搬迁到保护区边缘居住, 但仍有两个村寨居住在保护区内部。尚勇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有季节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千果榄仁、绒毛番龙眼、见血封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白颊长臂猿、亚洲象、印支虎、水鹿、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对保护区的管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是地方政府。

二是尚勇管理所。尚勇管理所坐落于勐腊县城内, 机构设置包括所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资源保护股、社区科技股、大树脚管理站、龙门管理站、勐满管理站和一个公安派出所。岗位设置有所长、副所长、行政办公室主任、股室站片长、巡护员等。其管理职权依据国家、省及地方法律法规, 主要工作职责为:负责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林地管理工作、保护区设施的管理维护、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扶持社区群众发展经济、正确处理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搞好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造血”功能等。

三是社区。尚勇社区内主要有傣、汉、哈尼、拉祜和瑶等五种民族分布, 村寨的日常管理, 主要是依靠社区规范来进行, 包括村规民约、宗教信仰、风俗族规等。社区规范指人们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社会关系中, 用以界定权利与义务而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标准。其主要作用是调整和解决社区内之间的利益冲突, 并依靠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行控制。社区是各种非正式的、相对紧密关系的集合体, 当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非常滞后时, 它在解决问题时能发挥一定作用, 当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时, 它的非正式性又阻碍了其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时发挥作用的规模。

四是非政府组织。尚勇保护区自建立起就一直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关注, 并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 实施了较多项目, 使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IFAW) 均在此开展过多个研究保护项目及培训工作;中国和老挝两国关于“亚洲象跨境保护”的4项合作协议也是在尚勇实施的。

二、保护区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

从调查中笔者发现, 由于不同的需求取向和目标 (见表1) , 导致了保护区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

1.自然保护区有关的政策法规与现实需要的矛盾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性保护政策导向下, [4]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法规, 都是围绕1994年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的, 其中有一部分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等, 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 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法制的痕迹, 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要求。可以说, 立法体系不健全、立法层次低、立法内容之间存在逻辑混乱与冲突、立法调整范围窄、现有立法不易操作、地方性立法不足等立法缺陷, 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保护。

这种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突出地表现在补偿机制上。尚勇片区的村民每年都会受到马鹿、亚洲象、熊等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 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也给村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 而农户的损失却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补偿, 这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农民对野生动物尤其是亚洲象的忍耐度, 使保护区亚洲象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外部威胁。

由于我国保护区建设采取“先划后建”的方式, 许多保护区管理机构只有部分甚至根本没有其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权。且按现行法规, 即便在核心区, 保护区管理部门也不一定有土地权或林权, 保护区内不同的资源, 都有相应的地方主管部门按照其部门管理法规管理, 保护区管理机构无权对其干涉。作为事业单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处、所) , 理论上可以获得一定的财政拨款。但由于各级政府认识不够, 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一直未纳入各级财政的经常性预算, 加之保护区内资源大多具有显著的直接经济价值, 所以, 绝大多数保护区管理局被划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甚至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因此, 其日常保护、管理和运行维护费用难以落实, 有的保护区甚至连人员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 要履行管理保护职权难免力不从心。

2.地方政府与社区村民之间的矛盾

地方政府的目标是既要维护生态平衡, 也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比, 地方政府通常会认为发展经济更加重要。从这个角度看, 地方政府与社区村民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趋向。但也存在一些矛盾, 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有关野生动物补偿、损害庄稼赔偿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设立的野生动物保护基金, 主要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造成的人畜伤亡、农作物损失的补偿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基金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地区以及县财政构成, 由于多种原因, 基金总额及到位率都偏低, 导致补偿难以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造成农作物或者其它损失的, 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而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地方财力十分有限, 让财力捉襟见肘的地方政府来承担对受害、受损农户的补偿和扶持发展责任, 落实难度可想而知, 矛盾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3.保护区社区村民之间的矛盾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 当地居民多以传统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甚至采伐林木、挖掘药材为生,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 形成了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其生产、生活对保护区内各类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建立保护区后, 当地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限制, 而新的替代方法又没有形成, 由此引发了大量违法利用资源的事件 (盗伐、偷猎) , 对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的保护构成了威胁, 成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三、保护区相关利益者关系协调发展的几点看法

1.完善自然保护区立法

要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我国于1984年、1988年先后颁布和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随着自然保护工作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 法律法规已呈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就区域、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所构成威胁的消除以及保护管理能力的提高, 保护区与社区因“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对于社区群众无法进行合理补偿”所形成矛盾的解决, 现行法律法规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 应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并切实发挥其调整利益关系的作用, 从而促使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传统权益得以实现及野生动物造成的利益损失得以补偿, 投资人的利益得以保障, 管理职能得以履行。进一步来说, 中央政府应加强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法以及以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资源法的建设。

2.加大投入, 设立专项保护基金

目前, 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 因此, 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应该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二是国家财政应设立专项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 专门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保护补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应采取有效措施, 多方筹措资金, 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国家应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但是, 仅仅依靠国家和地方的投入, 远远不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 还必须从扶贫、农业低息贷款、农业发展基金、参股合作开发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并争取国际资金的注入。

3.保持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盗伐、偷猎问题依然是制约保护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尚勇保护区, 偷猎者主要使用火药枪射杀、下扣子、下铁夹等方法猎杀亚洲象、印支虎等大中型动物。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保护区内巡护的力度, 加强跨境之间的交流合作, 共同打击盗猎并迅速地遏止日趋猖獗的跨境盗猎。鉴于偷猎活动的猖獗, 应实施反偷猎活动和其他保护措施, 如建立周边保护区和社区共同开展反偷猎巡护活动的联防机制;根据监测和常规巡护的结果, 在重点季节、重点地区开展打击、专项治理、武装巡护等工作, 以促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

4.加强国际合作

自然保护区建设也是一项国际性事业。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是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能力的途径之一, 特别是那些已加入国际保护组织的国际级自然保护区, 更应把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放在重要地位。有关部门要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提供更多机会, 并大力促进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合作, 如建立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就是开展国内外保护区之间合作的一种形式, 通过这种形式, 可以促进各保护区的相互学习, 从而有利于保护区事业的发展。此外, 还应聘请有关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作为顾问单位, 并通过他们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建立顾问委员会, 协助规划保护区各方面的工作和培训人才。

在保护区的经费筹集上, 应多渠道筹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经费, 寻找更多的科研单位及国际组织参与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生存的研究和进行管理对策的探讨, 以促进保护区的发展。同时, 应做好公共关系工作, 通过及时、全面的新闻媒体报道, 促使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地关心保护区, 以利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此外, 还应发展保护区的各种产业, 争取社会资助、国际援助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国际合作除引进资金外, 引进技术与人才也是重要途径。目前, 全球正处于一个关心环境与发展的热潮之中, 我国应有效利用这一外部条件, 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与国际合作的设想和规划, 促使我国的保护区工作与世界同步。

5.发挥宣传教育作用

自然保护事业要被人们普遍认识和接受, 取决于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因此, 必须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 通过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 使自然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才有可能获得社会团体与公众的支持帮助, 使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事业不断发展。同时, 应进一步提高公众特别是各级政府领导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认识, 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把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切实加以落实。此外, 应以科普宣传、法制宣传、职业培训教育、科普知识培训教育等方式, 提高保护区管理干部、职工对自己所从事的保护事业的认识, 增强信心和工作责任感, 使保护者真正成为保护事业的自觉建设者和宣传者。

6.搞好社区建设,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减轻自然保护区周边及区内居民对当地资源的依赖,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搞好保护区的社区建设, 需要在教育、就业、产业调整等几个方面采取奖励和保护性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保护区的人为破坏。如采取奖励政策鼓励保护区周边和区内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的子女就学;由政府牵头对当地村民进行上岗培训, 在企业招工时, 优先考虑当地村民的就业需求;进一步深化当地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其从单一的传统农业向多种生产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尽可能地减少居民对保护区环境的影响, 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摘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涉及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周边社区、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等众多相关利益者, 不同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及其对保护区的态度, 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尚勇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认为, 只有理顺自然保护区相关利益者的关系, 以人为本, 考虑周边社区村寨、居民的利益, 才能更好地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相关利益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野生动植物保护五十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2〕谢屹, 李伟, 温亚利.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2) .

〔3〕CHAPES.United nation list of protected areas[M].Cambridge:IUCN Publications service unit, 2003.

上一篇:矿物成分下一篇:儿童绘画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