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审美教育管理

2024-09-15

自然美审美教育管理(精选5篇)

自然美审美教育管理 篇1

美学,有人说它是一门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有人说它是一门研究艺术的学科;也有人说,它是一门研究人类自身审美经验的学科。这几种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说法看似都各有依据。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前两种观点都是偏重于以人类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为美学之研究对象,而第三种观点则是转向以人类主观心理方面为研究对象。以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典型的三种观点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学这门新型学科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但是客观上说这些观点并没有得到确认。我所了解到的,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看法应当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即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1.“物我两忘,意象俱一”

美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完全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事物,也不是完全忽视客观对象由人类主观心理状态决定,而是一种审美现象,一种审美活动。“审美”,顾名思义,“审”作为一个动词,那么必定要有一个发出“审”这个动作的主体,这里的主体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那么,“美”必定就是作为被“审”的客观事物,客观对象。“审美”,也就是说,美,只有在和人类具有一定关系的情况下,美,才会变得有意义。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简言之,也就是作为“审”这个动作发出的主体——人,与客观对象——“美”,发生了审美关系,离开了主体人,也就没有所谓的美不美。例如,桂林的水,丽江的玉龙雪山,这些景象,如果离开了“审美”主体的人,也就没有了美的意义。

2.“心外无物,于我心间”

我着重分析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之所以选择研究自然美,是因为其他审美现象大多是由人类创造而来,因此作为审美现象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艺术美。但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美,何以能够成为审美现象,这是很多人难以理解之处。如我们前面所提,桂林的水,丽江的玉龙雪山,很多人也许认为,这些景象甚至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是完全外在于人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纯客观事物。因此,他们认为,自然美,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的现象,也必将永恒存留下去。这种看法看似合理实则不科学。

自然,人类,这两者是相对而言。自然只有相对于人类而言,才真正可以称作自然。在人类未产生之前,现如今被我们称作“自然”的种种客观事物、现象,确实早于人类已经存在,但是,这仅仅是作为一种集合着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万物”而存在着。自然,只有相对于人类才是有意义的,如果缺失了“审”这一动作发出的主体人,那么,也就不存在任何审美的意义。比如,桂林的水,丽江的玉龙雪山,在人类产生之前这些景象就已经客观的存在,它们的样子也不以人类意志转移而变化,但是这些如今被我们称之为“自然”、“自然美”的景象,在没有人类的条件下,又何来审美的意义呢?只有在人类产生之后,像玉龙雪山这类景象和人类发生了审美关系以后才可以成为美,如果没有人类的产生,自然虽客观的存在,但并不存在美,不存在自然美。

3.“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

在人类产生之初,其与自然的关系并非是亲近的、和谐的,甚至是一种对自然的恐惧乃至敌对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条件下,人类与自然不可能产生审美关系。由此不难理解,人类与自然产生审美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人类和自然发生了亲和关系。事实上,人类和自然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是充满人类与自然抗争的、搏斗的历史。

以太阳为例,不容置疑的是,太阳在如今的人们心目中已经是公认的自然美现象。多少文人在其作品中歌颂太阳,如今的太阳已是光明、温暖、正能量的代名词。然而,太阳并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初便与人类建立了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并与其发生审美关系,也并没有被当作一种自然美、一种审美现象。众所周知,后羿射日,是流传甚广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虽然神话故事并非事实,但从这个神话故事里可以折射出,在中国古代,在人类产生之初,太阳并不是作为美的对象受到人们赞颂,而是作为造成酷热与干旱的巨大灾害,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罪魁祸首。在这个神话故事里,很显然,太阳和人类没有建立起亲近、和谐的关系,相反,是一种敌对、恐惧、抗争的关系,后裔非要射掉九个太阳才罢休,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形成一种审美关系。只有在以后,太阳对人类不再造成威胁和灾难并逐渐融入其生活,成为人类亲近、和谐、友好、共处的对象时,成为带给人类光明和温暖的对象时,人类才会与之发生亲和关系并逐渐产生审美关系,才可被称作美,自然美。因此也说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再比如雪山,红军长征过雪山,在那种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红军随时都可能有发生意外牺牲的危险,那么,这个时候的雪山,绝不会与红军建立亲近、和谐的关系,更不可能作为审美的对象。然而,如前所提,丽江的玉龙雪山,多少人不惜身背氧气袋也要去看一看,欣赏它独特的美。事例说明,雪山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被公认为大自然的美。

水,作为自然现象的一大元素,历史追溯到四千年前,河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源,包括人类。水不仅作为自然现象的一大元素,其文化更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人们对河流都有着别样的情感。自古以来,河流都是诗人和画家的灵感源泉,用心去感受,流露出的都是诗人画家最真挚的情感。历代的诗人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各朝的画家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画卷,无不留下了河的符号、水的印记。

<<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水赞美伊人倾诉爱慕之情。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以水衬出鹅的可爱等。中国画中描绘山水的作品不少,有的表达细腻的情感;有的表达恢弘的气势;有的表现以水性温美的内在素养;有的表现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意识,气势虽不同,但各自表达的水味却都是耐人寻味。古代艺术家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便与自然现象发生了一种审美关系。而在这种过程中,这些艺术家是用整个身心来完成审美过程。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指出:“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即指以整个身心对山水作直接的审美关照,这时山水的审美形象就会显现。[1]“身即山川”也就是说,人的身心和自然山川已浑然一体。在这个层面上,蒋孔阳先生用简短的言语精辟地指出,审美关系是“人作为一个整体”,“经整个身心”,“来和现实发生关系的”。[2]

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此卷咫尺千里,气势恢宏,山势与河流蜿蜓交错,时而波涛时而支流;采用横卷的绘画形式,画面布局宏大壮阔,细节精彩,首尾一气呵成,显示了画家深厚的功力,也表现了画家气吞山河的胸怀与气度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崇敬与赞美之情。那么在这里,长江,河山等景象,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纯客观自然现象,但在作品《长江万里图》中我们可知,其与画家张大千建立了一种审美关系,那么此时,山势、河流等自然现象便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成为自然美。

相反,在“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中,这里的“水”、“山”、“海”便不可能作为一种审美现象。而如今现实生活中,“亲水”成为多数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理念,“爬山”、“看海”更是现代人们热衷的丰富业余生活的方式,这里的“水”、“山”、“海”等自然现象与人类建立了亲近、和谐的关系,也发生了一种审美关系,因此,它们又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即自然美。

结语:

自然现象只有和人类建立了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并与其发生审美关系,才可以被称作一种自然美、一种审美现象。而在这一审美活动中,没有人类的自然,是不存在的:自然万物一旦显现,就已经有了人类。只是对人类说来才有自然万物,然而人类又并不是自然万物。

摘要:为了探讨自然现象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称作自然美,以“太阳”、“桂林的水”、“丽江的玉龙雪山”等自然现象为例,采用对比论证等方法,得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现象和人类建立了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并与其发生审美关系。缺失了“审”这一动作发出的主体——人,也就不存在任何审美的意义。

关键词:审美关系,审美现象,自然美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华东师范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2]《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张盛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文化研究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文化研究。

自然美审美教育管理 篇2

中国古代有悠久深厚的`自然审美传统,游山玩水、园林建造和于诗画中吟咏描摹山水成为中国人自然审美的三种基本形式.这一传统有助于我们解决自然审美、人类审美意识起源、美感从生理快感到心理快感之飞跃、人类审美心理形成之内在动力等理论问题.

作 者:薛富兴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刊 名:理论与现代化 英文刊名: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03 “”(3) 分类号:B83-066 关键词:中国自然审美传统   审美意识起源   从生理快感到心理快感  

★ 察哈尔民间美术的美学意义及其审美特质论文

★ 园林景观设计茶文化的美学意义论文

★ 大学生美学论文

★ 美学原理论文

★ 城市街道意象美学论文

自然——华夏传统审美趣尚 篇3

【关键词】自然 华夏传统 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在诸多审美趣味中,自然平淡大概是华夏民族普遍标举、最为推崇的一类。单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那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篇,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历来为人们玩味吟哦、津津乐道;而那些刻意雕镂、曲尽人工的华词丽藻,虽说并非没有流芳千古的上品,但在文学评论家和鉴赏者那里,抑多于扬、贬盛于褒却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赞赏真实与自然之美,鄙弃矫饰和虚伪,乃是华夏美学的一个优良传统。这种审美上的意趣,索本溯源,与老庄哲学追求“自然之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道家老庄哲学那里,作为宇宙最后根源的“道”,其本质特征即是“自然”(无为),“自然”被视为宇宙的普遍规律,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推而广之,“自然”不仅是“道”的法则,更是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不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这一普遍法则,人的性情表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普遍法则。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里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足见只有符合自然之道的真情至性,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文学作为诸多艺术形式之一,既然是表现社会人生,洞悉人的心灵世界的,当然就应该标举情性,表现自然。

老庄哲学的这种“自然”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单从文学理论上就可以看出其前后相因的发展轨迹。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提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主张诗歌应该表现人的自然情性;唐朝司空图赞赏具有自然之美的诗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金代元好问认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情”; 清代王国维也断言“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文学理论上的倡导,引领着并促成了文学创作对自然意趣的审美追求。

从艺术创作上看,华夏美学提倡创作应该从自然真切的审美感受出发,反对“为赋新词强说愁”,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作;追求那种自然天成、不假思索的审美风格,而鄙弃智心的安排、为文的法则。这实际上涉及到了艺术创作是依赖于形象直觉还是逻辑思维的问题。很明显,华夏美学在艺术创作上推崇的是不期而遇的艺术直觉,追求的是当下即得的美感经验,这与西方艺术创作推重逻辑思维、冷静观照的审美旨趣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追求形象直觉,并以直觉为桥梁将自然景物与创作者的主观情思合而为一,即景、即意、即真,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物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陶渊明东篱把菊,悠然见山,此时此地此境,一切均处于当下的此在状态之中,却构成了一幅绝佳的自然图画,与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相互映衬。这种自然冲淡、超然物外的“真意”是难以用言语来传达的,也无须用言语来传达。李白的《静夜思》没有深奥的典故,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华丽精工的辞藻,它只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叙写眼前如霜月色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它仿佛是脱口而出、浑然无迹,但却细致深曲,令人体味不尽,所以胡应麟在《诗薮》中赞之曰“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当然,文学中的自然毕竟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自然,它不是简单的摹仿、机械地复制,不能仅仅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初级审美阶段,还必须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隔着一段距离的冥思和参悟之后,攀升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新境界。这必然要涉及到文学创作借不借助于艺术技巧,以及如何借助艺术技巧的问题。华夏美学在艺术技巧论上,赞赏的是“虽出人工,宛若天成”的自然冲淡之美,“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巧夺天工之妙,而那种“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推敲,则要受到讽笑。陆游有千古名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的就是创作技巧的娴熟运用所达到的“无心”与“无意”。在创作中,如果有意为文,则往往容易为文造情、失却自然;真正的为文“妙手”,往往“无意”于作诗,其诗反而发乎情性,浑然天成。这种艺术境界与作家的才力和妙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家仅有才力而缺少妙悟,在创作中常常会漏出炉锤之迹,斧凿之痕,即使刻意求工,但“词竭而味索然”,不能给人以深长隽永的美感享受。只有那些既有才力又能妙悟的大手笔,才能捕捉到刹那间的当下即得的美感体验,并以“神”运技,化技巧于无形,这样,技巧的运用才能纯粹出于自然,到达“无巧之巧”的化境。

例如,同样写柳树,唐太宗的《春池柳》从动态中写柳姿:“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着笔细腻,对仗工稳,但明显带有斧凿雕饰之迹,显得细巧琐碎;而贺知章的《咏柳》仅仅着眼于对初春之柳的总体印象,但在近乎问答式的对话中,却借咏柳以颂春,使得诗歌的意境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升华,显得境界阔达,自然浑成。两首诗在技巧运用上的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从审美鉴赏角度看,自然平淡也不失为华夏美学的一种嗜好,乃至一种偏好。不仅文论家们纷纷标举“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就是艺术家自己也往往热衷于追求法天贵真的艺术境界,并以此为批评标准,品评艺术。李白在《古风》中就讥讽那些刻意摹仿的诗人“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指斥那些雕琢矫饰的诗作“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不仅一无所用,反而丧失了原本可贵的自然之趣。自身以功力见长的杜甫,却也欣赏“清真”、“天然”之美,在《戏为六绝句》中宣称:“不薄古人爱今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苏轼也从“诗画一律”的理念出发,将“自然”作为文理的最高原则引入诗歌创作之中,追求“不用意而境与意合”的诗之高格。在这方面最为经典的理论,要数姜夔了,他列举诗歌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无疑把“自然高妙”看作是诗歌诸般品格中最高的一种。可见,自然天成,平淡清真的美学风格,确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风尚。

自然平淡作为一种审美旨趣,并不应简单地视作浅薄空疏,相反,它是艺术修养日臻圆熟的一种表现。如同白光是七种颜色色光的融汇浑成一样,自然平淡乃是各种艺术风格、创作技巧的深层内敛。可以这样说,艺术愈臻化境,便愈似清水芙蓉。自然是艺术家深厚功力的积淀,是平淡与深邃、妙悟与锤炼的辩证统一,是“化巧为拙,藏深于浅”的“大巧之朴”、“浓后之淡”,因而是华夏艺术美的极致所在。

参考文献

[1] 钟明善,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 李牧恒,郭道荣.《自事其心——重读庄子》.四川人民出版社.

自然美审美教育管理 篇4

谈自然审美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缺失

从设计、审美及文化方面来看,当代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自然审美因素的.缺失.本文旨在从这三个角度指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对自然审美的追求,在当代景观创作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作 者:王琼 李学斌 Wang Qiong Li Xue-bin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刊 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09(3)分类号:X321关键词:自然审美 公众参与 活化

自然美审美教育管理 篇5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是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的教学目标,鉴于此的阅读鉴赏活动带给我们更多新的体验,现以散文和诗歌的阅读鉴赏活动为例,谈谈学生对自然和艺术的体验及其审美品质的提升。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感悟自然和艺术的审美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和欣赏自然和艺术之美,思考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关系,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获得审美感知,提升审美品质。

下面以散文和诗的阅读和鉴赏为例作阐释。

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景物描写最著名的论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说的就是阅读借景抒情的散文和诗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

散文和诗本身是文学艺术,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欣赏大自然的声、形、色、味,感悟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

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通过描写自己雨后山间的所见(若干个意象),来抒发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它是借自然之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社会之美。

徐迟的《黄山记》选择了几种景物进行重点描写,突出黄山胜景“险”与“奇” 的特点,表达了“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特别是文章的第四部分用拼组画面(同诗歌的意象组合法)的方法,写出了黄山的“变幻无常”,以及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的“诡奇”。它是以自然之美来表现和谐之美和创造之美。

图示如下:

2.

白居易的《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描写了琵琶曲的精妙绝伦,展现了琵琶女历经沧桑、起伏回荡的心曲,引起听琵琶者的共鸣,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其中的审美体验和效果如下:

3.

《荷塘月色》中采用了“通感” 的手法,用“和谐的旋律”“ 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与影,打通了听觉与视觉,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引起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文章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由此可以看到散文和诗都善于调动各种感官描写自然和艺术,激发读者的想象,语文教学探究活动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

示例如下:

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能力逐渐形成,有利于调动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潜能。这在艺术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09届的嵇淑莹运用“破窗理论”写了高考的一篇作文,这使我感受到了她的审美认识和创作才能,她在大学修的是音乐创作,她深深地体会到语文创作对她音乐创作的影响力,她在QQ上与我聊天时深有感触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下面是相关的聊天记录:

飞雪迎春 11:41:14

还记得你用破窗理论写的那篇文章吗?那篇文章还在吗?

飞雪迎春 11:58:17

嗯嗯,“一叶落知天下秋”那个 ?还在呀,在家里收起来了,哈哈!

嵇淑莹 12:04:53

还有现在网络上流传的《广州之子》歌曲是我作的,哈哈。

飞雪迎春 14:11:23

除了广州之子还有别的作品吗?

嵇淑莹 14:13:01

嗯嗯,有啊,学校观摩厅8号还有我们的作品音乐会,还有,我准备和吕书豪那届一个同学出一张地下专辑,到时回来送给老师。

飞雪迎春 14:13:45

谢谢!

嵇淑莹 14:15:03

现在还在筹备中,总之很感谢老师一年内教我的东西,在大学很受用!我还惊喜地发现老师教我写作文的方法竟可以用于作曲。

飞雪迎春 14:29:03

是吗,相通的,举例说说看。

嵇淑莹 14:34:54

比如说我要写一个不规则的复多部再现的曲子,正如老师教我开头先摆出要写的中心,前面可来个引子,中部用中心材料展开成B段,C段,正如作文中的分论点,最后总结,让A段再现,把BC段结合,正如作文中呼应主题,概述分论点,再渲染一下,就完成一首曲了,上学期和这学期拿第一的作品都按这个方法写的。

嵇淑莹 14:35:54

这样曲子就很有逻辑了。

飞雪迎春 14:36:06

上一篇:数字高度图下一篇:兼职本科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