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性格

2024-09-04

建筑性格(精选6篇)

建筑性格 篇1

闽南地区是我国重要侨乡之一,主要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地。闽南人出国谋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近代出现过两次高峰,逐渐形成了闽南侨乡。闽南侨乡建筑诞生于近代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特殊背景,以侨汇经济为依托,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地域性格1)。闽南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自觉的地域性建筑探索方式,在近代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侨乡和华侨体现出了双向交流的一面,研究闽南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既可以挖掘这种双向交流的特点和价值,又可以为探索当前地域性建筑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1 闽南侨乡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最终实现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段,没有技术保证,建筑的艺术性无从谈起;同样,建筑的地域性也至关重要,因为“建筑既是对环境的改造和利用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筑艺术创作的第一层面就是分析和研究建筑物的环境特点,即建筑物对气候、地理的适应性,以使通过建造建筑物一方面满足功能需要,另一方面又增加环境的居住价值和景观价值。”2)地域性与技术性共同形成了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中的一项重要特征——地域技术特征。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就是在尊重环境,适应气候的基础上在平面布局、空间组织、细部处理、建筑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闽南近代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气候适应性、建材地域性和工艺独特性三个方面。

1.1 气候适应性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地域风貌的最基本的因素,往往对建筑形式起决定性作用。闽南侨乡中的很多独特的建筑形式就是适应气候条件的结果。

闽南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湿、热、风”。冬季不冷,夏季较热,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日照强烈。而外廊空间具备避风雨烈日的功能,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状况,因此在整个闽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外廊成为闽南近代建筑最显著的空间特征。华侨是外廊建筑最有力的传播者,一方面华侨在侨居地接触外廊建筑,对其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华侨熟知侨乡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所以能够使外廊建筑很好的融合到侨乡的环境和气候中。“华侨传播外廊样式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由华侨在侨居地(或厦门)让设计师设计并绘成图纸,并将图纸带到泉州,再由本地匠施工建造”;第二,由华侨自己凭记忆动手设计。”3)骑楼中的外廊在炎热的夏天能遮挡日照,在雨季能遮避风雨,使得廊下的行人空间可以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使商业活动不受天气阻挠。如厦门中山路步行街两侧均为骑楼建筑,店铺集中在沿街一层,因为商业活动也被集中在廊下空间内。夏季阳光辐射强烈时,骑楼的外廊遮蔽烈日,同时保持自然通风凉爽,保证商业活动持续进行。即使暴雨骤至,骑楼外廊成为避雨的场所,商业活动仍然不受影响甚至得到加强。这是建筑形式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是建筑适应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建筑样式表现。

在湿、热的闽南地区,通风问题是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要点,闽南侨乡建筑针对通风问题相对于传统建筑做出了很大改进。传统民居外墙开窗洞口小,室内空间往往形成“光厅暗房”的局面,卧室的采光通风条件均不佳。闽南侨乡的洋楼民居致力于改变传统民居的这一缺陷。如华侨蔡光远建于1933年的泉州帽巷的听桐别墅,别墅厅堂采用一门双窗的做法,西式窗洞比传统民居大很多,卧室也尽量多开窗开门,每个房间都开有二至三个门,室内的通风条件大大改善,比依靠天井通风的传统民居更能适应湿、热气候。采光通风条件比传统大厝有了明显的改善。

1.2 建材地域性

闽南侨乡建筑的另一个明显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对地方材料的大量运用。虽然当时建筑形式对国外开放兼容,但是材料方面依然以地方材料为主,因为就地取材是节约建筑成本的最佳选择,也是使侨乡建筑保持个性不被外来建筑风格彻底侵吞的重要条件。正如有学者说:“传统民居是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发展并留予我们的建筑文化结晶,每一个建筑学人都会以自己的目光发现隐藏于其中的美学思想。泉州传统民居合理把握不同种类材料的性能并真实展现材料的构筑工艺,使建筑的表面充满了表现力,时至今日仍散发着诱人的光彩。”4)

闽南属于我国少有的红砖文化区。这种红砖以闽南稻田中的泥土作为砖坯,入窑后斜向堆码,以松枝烧制,松枝灰烬落在砖坯相叠露空的部位,熏出黑色斑纹,每块砖表面均有两三道黑色纹理,色泽艳丽,故称为“烟炙砖”。闽南传统建筑普遍以这种烟炙砖砌筑而成,闽南近代的侨乡建筑虽然造型普遍洋化,但依然大量使用这种传统建筑材料。

闽南有丰富的石材资源,以花岗石为主,自古便大量使用在建筑的台基、柱础、裙墙、门窗框等处。厦门近代建筑仍然广泛使用当地石材,或通体用白石砌筑,如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或局部的拱券、外廊柱、窗台、台基、裙墙等处使用当地石材。

闽南传统大厝中常常将红砖和白石结合使用,以白石为基座,红砖为墙身。近代侨乡建筑中仍然广泛使用这种结合手法,如泉州景胜华侨别墅(图1),外围护墙底部使用白石砌筑,上部用红砖砌出带古钱与人字体形纹样的墙面,外廊立柱也用红砖砌成,上有泥塑花饰。所以这座别墅虽然造型洋化,但其白石基座上置红砖墙身的立面形象又与闽南传统大厝如出一辙,极具闽南特色。

1.3 工艺独特性

闽南近代建筑在引入近代化的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同时,地域传统的建筑营建方式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却没有完全地消亡;而是对外来建筑的主动吸纳,或者将地域建筑传统融入到新的建筑营造体系中,传统匠师向近代营造业转化的过程中很好地继承了传统技术工艺,又融入了近代外来的、主要是砖(石)木混合结构施工中。这些传统工艺的沿用是闽南侨乡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的另一种体现。

先看烟炙砖砌筑工艺。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烟炙砖砌筑工艺是一大装饰特色。工匠常常在镜面墙上利用烟炙砖红黑相间的纹样砌筑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作为装饰,或者用红砖与白石交错拼贴出各种变化,近代建筑中大量使用了这一传统工艺。如嘉庚校园建筑的转角处常用烟炙砖与白石交错砌筑成各种图案;或通过改变烟炙砖的砌筑方向变化出窗框装饰,或用烟炙砖砌筑十字形平面的立柱,上施烟炙砖与白石交替组砌的拱券(图2)。

又看屋顶脊饰工艺。燕尾脊流行于闽南漳州、同安、厦门地区,指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又称燕仔尾。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才可使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地域上,泉州地区民居使用燕尾脊的现象十分普遍,至漳州、同安一带民居则使用相对较少。所谓的“皇宫起”大厝,大多使用燕尾脊,称“双燕归脊”。近代建筑的中式屋顶也常常采用这种形式。如嘉庚建筑的屋顶。

再看灰塑工艺。“灰塑,又称灰批,是闽南传统建筑上的一种装饰手法。灰塑以传统建筑中的灰泥为主要材料。灰泥由蛎壳灰(或石灰)、麻丝、纸筋、煮熟的海菜,有时添加糯米浆、红糖水,搅拌、捶打而成。一般以铁丝或砖瓦搭出骨架,于其上敷灰泥,边批边塑,直至成型,最后在半干的泥塑表面彩绘,也可以在灰泥中直接调入矿物质色粉。”5)灰塑的可塑性很大,常与彩画结合使用。在传统建筑中,多用于住宅、祠堂、寺庙的身堵、水车堵及山尖规尾等处,如厦门大学的芙蓉楼。

2 文化时代精神

闽南近代文化是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闽南侨乡建筑是我国多元地域性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它的形成与闽南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闽南近代城市还是侨乡村镇,均是传统地域文化与华侨的侨居地文化交融的结果。”6)近代闽南文化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原土著居民——古越族的文化;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海外文化。海外文化主要包括宋、元时代阿拉伯等外国商带来的阿拉伯等国的文化,和广大华侨从海外(以东南亚为主)带来的文化。近代闽南文化揉合了上述多种文化,但其根蒂仍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时期的建筑是当时、当地文化的外化或缩影,文化更新造成了新的建筑,新建筑反过来影响文化。近代的闽南建筑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时代精神。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是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时代精神三个主要表现。开放性是闽南侨乡近代建筑发展的前提,在开放的基础上,闽南侨乡才能大量吸收外来建筑文化;兼容既是开放的逻辑结果又是时代创新的必要手段,将外来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整合,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侨乡建筑;创新性则是贯穿所有创作过程的价值旨归和灵魂所在,标志着闽南近代侨乡建筑文化的发展转型。

2.1 开放的文化姿态

闽南地处沿海,自古与外国海上贸易往来紧密,港口处各国商人云集,而且海事活动技术性强,风险大,覆盖面广,比内陆的农耕活动更有条件接受外来新事物,所以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人经商出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明末清初时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以泉籍人为主导的海外华商网络已基业稳固,在欧人对东南亚的贸易和开发热潮中与闽南海外移民互动,其经贸和移民范围从东南亚沿海扩展到内陆,也带动了其他籍群(如客家,广府)的海外移民”。7)可见闽南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对外开放口岸。又因为闽南地处边陲,远离统治中心,文化上受儒家正统的制约比较少,从而表现出更多的非正统,非规范的文化性格。因此闽南文化在和外来异质文化的交往中,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成为闽南侨乡建筑的最基本的文化时代精神。并且在嘉庚建筑上得到最好体现。

嘉庚建筑是对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捐资创办的学校建筑的统称,主要集中在厦门的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清末以前的闽南传统建筑受传统文化影响,建筑的布局经常依照一定的传统礼制格局组织成合院式,但是在嘉庚建筑中,这种规则被彻底打破。华侨普遍具有开放精神,敢于破除保守的旧制,使建筑功能按照人们的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布局。嘉庚校园建筑大胆摈弃了合院式的格局,根据新的校园功能布局成一字形,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室之间的交通联系,并且消除了传统建筑平面布局中隐含的等级秩序观念,体现了平等、自由、开放的思想追求和教育理念。

在厦门著名华侨别墅八卦楼中,这种开放精神得到了更强烈、更完全、更彻底的体现。八卦楼由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始建于1907年,这座建筑洋化程度极大,设计非常开放。采用了十字形内廊、呈中心对称集中式的古希腊平面(图3),立面(图4)也折衷了西方各种流派和手法,红色穹顶是直接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82根大圆柱是参照公元5世纪建造的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可从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看到。立面运用多种柱式,周边外廊为叠柱式,多立克柱式(首层)和爱奥尼柱式(二层)交替采用,入口圆弧门廊为通贯两层的巨柱式。

2.2 兼容的文化品格

闽南面对外来文化时表现出极大的兼容性,各种文化、甚至各种宗教都能在闽南地区得到接纳并且落地生根,“外来文化对闽南的影响,以泉州体现得最为突出,在宋元时期泉州的摩尼教,以及基督教的聂斯脱里派(景教)和天主教的方济各派,婆罗门教、犹太教等都有较大的影响。据史载:到元时,泉州已有六七座伊斯兰教寺院、三座天主教、多座景教和印度教寺院。”8)正是由于闽南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闽南地区在近代遭遇中西文化碰撞时,走上了“择善而从,融会中西”的道路,从而体现出极强的兼容性,建筑文化上也是如此。如果说,开放是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姿态和文化视野,那么,兼容则是闽南侨乡建筑文化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品格。华侨在侨乡修建的别墅逐渐摆脱传统大厝的影子,日趋洋化,开始借鉴殖民地的各种西方建筑形式和手法,形成了一大批洋楼民居。近代洋楼民居是在保持传统民居空间形制的基础上,在立面形式上洋化并在竖向空间上楼化。

位于厦门鼓浪屿的黄赐敏别墅(原名金瓜楼)为菲律宾华侨的私宅,砖混结构,金瓜楼的平面布局(图5)是传统“三间张榉头止”(图6)形制的变异。把两间榉头房转化为八边形的书房,下落的天井转化为开敞的外廊,上落部分最典型的四房一厅基本不变,将后轩扩大为起居室,内置楼梯,在竖向上楼化。立面开大窗,采光条件优于传统民居。建筑造型为典型的折衷式风格,中西混搭。立面对称,柱式、拱券、檐口、门窗、穹顶吸取了西方建筑形式。

嘉庚建筑在外观上体现了闽南文化极大的兼容性:常常在西洋屋身上置一中式大屋顶,屋顶多为歇山顶或重檐歇山顶,运用了闽南民间常见的马鞍脊、燕尾脊,细部装饰常用西洋装饰手法。转角处模仿西洋建筑用白色花岗石正交搭砌成齿状,以保护、美化墙角。立面常处理为连续的券廊或柱廊空间,西式的窗制作手法和细部构造非常细致,立面造型效果别具一格。

2.3 创新的文化精神

闽南人自古富于大胆冒险的精神,为了向海洋发展甘冒任何风险,不仅敢于在惊涛骇浪中出海,更敢在海禁森严时期出海。这是一种敢于犯禁的性格,这种性格甚至冲击到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传统观念,如当明代闽南人从事海外走私活动遭受政府的压制时,不少闽南籍的士大夫,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庇护乡人。以“爱拼才会赢”著称的闽南商人,其所到之处,无不带给人们一种“闽南商人”精神——大胆而敢于创新。而广大华侨长年置身海外,强烈感受到海外先进文化与祖国、家乡落后现状的巨大差异,回归本土后致力于将海外先进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过程中不断体现出大胆创新精神,尤其在建筑方面表现突出,这就形成了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时代精神中的创新性。在近代闽南侨乡面对外来建筑文化开放兼容的过程中,其产生的建筑结果相对传统建筑而言,无一不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使用了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结构,产生了新的建筑布局、新的平面功能、新的立面形式、新的空间形态,等等。

创新精神贯穿于闽南侨乡建筑文化的发展的全过程。即使早期的侨乡建筑,尽管形式相对保守,但在某些方面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如泉州江南亭店杨阿苗宅是早期侨建大厝的杰出代表。因为它产生时间比较早,所以从外观上看是一座传统的闽南大厝,但在平面布局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杨阿苗故居的平面采用了传统闽南民居中五间张两落双护厝的形制,在护厝部分做了大胆的改进。最独特之处在于除了中间的大院之外,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小巧的内庭院,共计五个庭院,俗称“五梅花天井”。在两个侧厅还各加一个卷棚顶方亭,将横向的侧厅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小巧的庭院。杨阿苗宅的另一闪光之处在于屋里屋外装饰着十分精美华丽的各种雕刻,有木雕、砖雕、漆画、灰雕、和石雕等等。

在近代后期的侨乡建筑中,创新性得到了更全面的体现,往往在一座建筑中同时展示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平面功能、立面形式、环境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性。以厦门黄荣远堂别墅为例,黄荣远堂由菲律宾华侨施光从建于1920年,建筑共三层,一、二层为不对称的L型,三层为十字型平面。三层的平面设计尤为精彩,呈十字形锯齿状缩进,形成围绕建筑的韵律感十足的柱廊。平面中置入了卫生间、厨房、起居室、楼梯等新功能,并且每个房间都直接对户外采光。立面设计以平面设计为基础,主入口处两层通高的半圆形外廊和三层十字形外廊形成建筑的灰空间,与剩余的实墙部分形成良好的虚实对比,不同尺度的柱廊采用了不同的造型手法,分别配置与之相应的柱头和柱础,窗套式样设计精巧,共计四种不同样式,立面上这些令人惊异的大胆创新使这座别墅跟欧洲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建筑相比不分伯仲。建筑材料除大量采用的花岗岩条石外,还有平台栏杆处所用的水泥、钢材,以及外墙大面积的水刷石,这些都属于新材料的范畴。在建筑布局上则体现了体现出由传统的内向型空间向外向型转变的创新。黄荣远堂摒弃了传统大厝的天井,只在二、三层有一个通高的空间,可视作天井这种空间形制的残留意象。相反,别墅外面被面积三倍于建筑基底面积的庭园所围绕,这个庭园可视作是天井的一种外向型转化。庭园布局采用中式自然园林和西式几何花园结合的作法:左边是大片绿地,右边是中式假山园林,依附西院墙堆山叠石,并缀以一轩两亭,并饰以西洋柱式;与建筑中轴相对的是椭圆形的西式古典花圃,花圃中央的水池中安放了传统的“假山障景”,这种创新手法使中西园林互为借鉴、互相渗透,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庭园景观。

3 人文艺术品格

闽南近代侨乡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是闽南近代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的集中表现,“主要反映在通过建筑布局、风格造型、空间组合和细部处理等建筑形象要素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哲理、设计思维、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之中”9)。可以说,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世俗质朴的审美趣味、崇拜海洋的文化心理是闽南近代侨乡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的三个重要方面。

3.1 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

闽南自然资源匮乏,丘陵山地多,平原少,赤土黄沙,岩石烈日。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使闽南文化人形成了重商务实的品格。传统儒家思想是重农轻商,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商业被视为“末业”,商人即使腰缠万贯之后还是要想办法花钱捐官,以获得社会地位。而在以海为田的闽南社会则完全不存在这种现象,他们不耻于言利,不惮于经商,这正是务实精神的外化。华侨大学教授吴承业先生分析了闽南人民重商心理的形成过程,列举了南宋以来闽南地区一批主张废禁重商的名宦名士,并指出是唐宋以来数百年积淀下来的商业文化氛围,促成这些思想。近代闽南这种重商务实的思想愈加强烈,不可避免的反映在建筑上。

骑楼建筑的产生和推广正是这种重商性格作用下的必然结果。19世纪骑楼建筑从南洋由华侨带入国内,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蓬勃发展起来。骑楼的沿街布局方式最明显的体现了闽南人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在传统中国的集权统治和“重农轻商”思想的控制下,城市道路设计与商业无关,古代城市中仅设置几条主要的、呈线状分布的人、物流街道。但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土地价值,城市往往被大密度的、纵横交织的路网分割,这样能获得尽可能多的临街商业空间。以厦门中山路骑楼街区为例,厦门的骑楼街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以中山路街区最为著名。中山路于1928年由爱国华侨集资建设,建成之后因毗邻码头而汇集着南来北往的商人,盛极一时。中山路的骑楼街区即采用了网格式的片状街区布局,从而形成尽可能多的沿街立面,中山路骑楼多为三到五层,环绕片状街区周边布置,形成连续的立面,建筑功能以商住混合式为主,一层皆为店面,形成繁荣的商业状态,成为厦门最热闹的商业中心,这是典型的以商业原则为出发点形成的骑楼街区,体现了近代厦门重商主义初露头角。

漳州市龙海县的石码镇在近代时期也形成了片状骑楼街区,这个骑楼街区是为了促进城镇商业经济的发展,政府推行统一规划并强制建造形成的,石码镇沿路原为传统“竹篙厝”街屋,1919年政府实施改造,扩建原有街道,形成了近十条骑楼街道,并且将原有街屋强制性改建成骑楼,许多临街的寺庙、祠堂的门面也被强制改造为与商铺连通的外廊立面。与以商业发展原则为出发点而形成的中山路骑楼街区相比较,石码镇骑楼街区这种统一规划并强制实施的形成方式,更加强烈的体现了近代闽南人民的价值取向中重商务实的一面。

3.2 世俗质朴的审美趣味

闽南地处偏远,艺术风格如戏剧、音乐等相对于中原地区体现出更明显的世俗性和质朴感。歌仔戏是闽南的一种主要戏曲形式,它的唱词自然朴素、通俗生动,剧目都是民众热衷的言情、劝世、侠义等传统题材。南戏是闽南另一种主要戏剧形式,“南戏剧目的语言是雅与俗相间,其言甚俚,大量的插科打浑,文词浅显、流畅,易于背诵,观众一听了然,这是南戏的本色。”10)

艺术上的这种世俗质朴的审美趣味在建筑上同样有所体现,在建筑装饰方面尤为突出。如泉州蔡资深古民居群的建筑装饰就是很好例证。

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由菲律宾华侨蔡启昌与儿子蔡资深共同建造,位于泉州南安官桥镇漳里村。1867年兴建,直到1911年正式完工。蔡氏古民居建筑规模庞大,气势不凡,建筑中的各种装饰更是美伦美奂、技艺精湛。砖雕、木雕、石雕的题材广泛,以民间耳熟能详的文学典故、民间传说、戏剧故事、民俗风情为主,如其中一座建筑的外墙上便用木雕的形式表现了民间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故事,形成一整幅“二十四孝图”(图7)。这些雕刻题材表达出一种世俗质朴的审美心理;也有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和各种吉祥图案,体现了当时建造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穷向往。厦门的一些洋楼别墅装饰中出现了菠萝、葡萄、莲雾、香蕉等当地日常水果题材,还有公鸡、租界常见的洋人脸谱等。这些装饰图案取材于日常生活,摆脱了传统建筑装饰中寄托吉祥美好寓意的企图,也是世俗质朴的审美心理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这种世俗性体现在建筑空间形式所呈现出的拼贴感。中国近代官式建筑往往营造严谨,追求永恒、纯粹的建筑精神,而相形之下,华侨没有受过专业的建筑训练,因此不会被程式化的制度束缚,在建筑营造过程中追求时尚和流行,代表了平民的审美趣味。华侨常常根据各人喜好将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混杂在一起,形成极具拼贴感的样式。如闽南晋江池店镇的朱宅,建筑主体两层,一层是闽南大厝样式,二层则使用了柱廊和平顶女儿墙,女儿墙正中是欧洲古典的山花,山花上还有当时欧洲时兴的ArtDeco装饰,建筑中还有伊斯兰风味的构件和南洋风格的壁砖。多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不按规律混合拼贴在一起,仿佛一幅色彩鲜艳花纹繁复的民间画作,流露出浓厚的世俗情绪。

3.3 崇尚海洋文化的审美心理

闽南的泉州、厦门、漳州三地有1450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当地居民靠海吃海,长期与海洋打交道,形成了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闽南人的生活与海息息相关,闽南人的风俗也透着浓浓的海洋气息。闽南海洋民俗人、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它不仅包括本文所讲的民间信仰和生产、饮食文化,还有语言、价值观念、婚姻家庭、建筑风格等。

闽南人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了一种崇拜海洋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影响到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在建筑上也有很多体现,成为闽南侨乡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体现以装饰方面尤为突出,出现各种与海洋有关的意象,如海洋生物和海浪等等。这是闽南侨乡建筑中与与内陆地区大相迥异的海洋特色。以泉州蔡资深古民居群为例,该民居群中的多处建筑装饰都体现出这种特色。如木雕和石雕中出现了虾、鲎、蟹、螺、龟等海洋生物形象以及海浪造型的纹样(图8)。

崇尚海洋的心理在建筑布局方面则体现为明显的“亲海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厦门观海别墅,它是印尼华侨黄奕住的居所。别墅所在的基地是一块伸入海中的尖岬,主体建筑位于东北角,三面临海,这种布局明显违背了传统的风水观念,更显示出亲海情结的强烈。另外在基地西侧还有一个小型船只停靠码头,基地东南角则建有一个观海台,这些设施都体现出当地民众对海洋的强烈向往。

4 结语

在近代闽南侨乡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地域技术特征、文化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其最基本的物质属性;文化时代精神则体现了那个时代闽南侨乡建筑普遍具有的文化特性;而人文艺术品格揭示了影响闽南侨乡建筑的整个社会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文化心理。这三者都具有其它地区建筑所不具备的独特性,三者统一并共同作用,形成了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文化地域性格有助于我们了解闽南侨乡建筑的深刻内涵,对于当下闽南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研究大有益处。文化地域性格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建筑美的最高标准即在于文化地域性格的三个层面的统一,所以研究文化地域性格也是建筑审美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拓展和深化。

内向性格能转变成外向性格吗? 篇2

老师,你好。

我是个中专学生,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我的性格比较内向,除了宿舍的几个室友外,我和其他同学往来很少,甚至与同班有的男生根本没说过话。看见朋友和别人从容地聊天,我除了羡慕就是自卑。

有时我觉得生活是挺不公平的,为什么我就要摊上这种内向的性格,而很多人却很开朗。身边的人常常说我太“蔫”了,不爱说话,我也很讨厌自己的性格,想改变。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性格可以通过努力改變吗?

一般说来,人的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反过来说,也没有必要改变。其实内向、外向只是一种性格倾向,并不存在优劣问题。内向性格者,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易于集中注意力,专注于一件事情,不易被流行的观念影响,对人的内心体验、感受更敏感,有更多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等等。

绿蕊,你是个一些内向的人,正在走入一个认识误区,你将内向性格对自己人际关系上的负面影响,看得过重。其实,人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有些拘谨就反感、否定他。有很多内向的人生活也很快乐、成功,他们并不觉得内向是通往幸福之路上多大的绊脚石。

当然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交际时更轻松、自然,这是可以通过锻炼做到的(这与完全改变性格是两回事),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你可以尝试循序渐进地为自己设立一些目标,以下是本版主为你制定的“告别羞涩”行动计划供你参考:

第一步目标:不再逃避集体、交际活动,主动加入

第二步目标:参加活动时,与3个人打招呼

第三步目标:与1~2人进行较长的交流

每次努力后要对自己的表现总结,并用1~10间的数字打分(10代表最好),当针对一个目标连续三次达到8分以上时(这个分数标准可以自己定),进入下一个目标。

另外,你还可以与身边那些喜好交际的人交朋友,一方面这些人容易走近,另外他们的热情也会慢慢感染你。羞怯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

建筑性格 篇3

1 强势、自我中心

这指的是支配、征服、好战、不屈、攻击、咄咄逼人、雷厉风行、为工作不怕惹人得罪人、给人形成“一种自己在建筑领域是最棒的、最可靠的”的感觉, 一切以工作绩效作为评判是非、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准。该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强烈权力欲、希望凭借指挥他人实现自己价值和目标;善于通过克服困难、接受并战胜挑战得到目标来影响环境, 主动行动、不接受其他观点、常使自己理念观点凌驾于其他观点之上、喜欢快速决策、对现状经常质疑、乐于解决问题、偏于行使自己手中权力、敢于谏诤;喜欢设法让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 通常采用谈话或写作实现自己目的, 对他人反应有较强辨别力, 且善于影响他人的态度、观点和判断。具备如此的性格方能促使自己并感召和影响下属拼搏努力奋斗、萌发创新意识、不断开拓进取研发新的观念、经营管理模式, 实现项目经营管理的成功。目前建筑领域僧多肉少、建筑企业求生存保饭碗的情形下, 我们建企项目经理确实务必发挥超强的竞争性、侵略性, 方能拿到项目、进而做实项目、成就项目, 获得生存得到发展[2]。

2 自信、外向

这指的是开朗、积极乐观、心直口快、心胸豁达、为工作不记恩怨私仇、不树敌。此种性格特征具有很优秀的交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活波开放热情、擅长创设激励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团队工作热情, 擅长凭借影响和说服对方达成自己和项目部的目标;愿意成为团队中大家瞩目的核心人物, 乐观、希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关心团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喜欢激励他人。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可预见性, 冲突、矛盾、压力将接踵而来, 项目经理不能因此而心浮气躁, 必须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项目部成员及其他人, 用个人魅力去感染他们, 有条不紊的分析问题根源所在直至彻底解决。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项目经理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因此必须具备开朗的性格, 容易与人相处, 容易使别人理解自己的意图, 这样便于项目的危机响应和文化管理。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性格特征才能应对各种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类困难[3]。

3 在和谐环境中的领导

这是指随和、融洽、合作、团结、耐心、同情、理解、有当伯乐的潜力。此种性格特征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希望有稳定和谐工作环境、希望能和他人合作实现项目部目标;乐于接受现实环境、各方面稳定可靠;关心团队、愿意协助和指导他人、善于配合协作、能善于安抚激动情绪;高度忠诚、虚心并善于聆听接受外界的压力和别人的看法并能果断处理好各个突发事件、愿意缔造稳定和谐氛围, 行为有定势可预估[4]。

4 严谨细微处理关键工作 (即粗中有细)

该性格特征要求经理能深入研究探索关键、重点工作中的细微之处、表现在时常按部就班、细致入微、追求至善完美, 希望以此实现高质量的工作从而博得项目部及上司的好评;要求他们深入研讨、思维要形成很强的系统性, 质量标准和准确性是他们的追求、注重礼节、能心思细腻柔和地解决人际冲突[5]。好的项目经理是面向细节的, 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组织和面对众多的问题。项目经理也是注重实效的, 项目管理是做到“足够好”, 而不是为了追求“完美”。所有这些都是处于对于组织商业价值的理解以及在时间、范围和成本之间做出平衡。

5 坚毅、执着

冲突、矛盾、变化、风险, 这些都使得项目经理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如果没有坚毅的性格, 很难在项目中坚持原则, 甚至可能会中途放弃, 因此, 坚毅对于项目经理, 尤其是从事大型复杂项目的项目经理来说是第一位的, 项目经理要坚毅、冷静、沉稳、持重、处乱不惊, 充满自信。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存在着冲突等问题, 冷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保证, 只有遇事冷静、沉着, 项目经理才会去正视问题, 去思考为什么, 充分发挥才干、创造力, 挖掘潜力, 如果遇到问题就大脑思维紊乱, 原本能够迎刃而解的问题也将显得特别棘手。

6 果断、及时拍板

项目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因此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寻找完美的答案, 这个时候就需要能够果断的做出选择并实施, 项目实施好比打仗, 战场瞬息万变, 拖延时间只会贻误战机, 因此项目经理要果断行事, 不犹豫, 不冲动。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经理的岗位、性质、职能、特征、职责注就了他需形成理想化的“性格”素质结构, 通过自身调查走访探索研究, 构建出如下建筑施工项目经理“性格”素质结构。

关键词:施工项目经理,性格”,素质结构,建筑企业

参考文献

[1]严正, 翟胜涛, 宋争.管理者胜任素质[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甄进明.项目经理职业生涯和胜任能力模型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 2007, 2 (44) .

[3] (美) 佛罗伦斯·妮蒂雅著, 江雅苓译.性格[M].经济日报出版社.

[4]叶奕乾, 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命运决定性格——浅析宝玉的性格 篇4

一、宝玉世法平等、关爱万物的性格由社会大背景决定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 是曹雪芹借以表达自己思想, 因而倾其心血和精力创造的艺术形象, 贾宝玉是“古今未见之一人” (脂砚斋语) 。他最为突出的性格特点就应该是世法平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这种性格推广开来, 就是追求民主平等, 关爱万物。一千八百多年以前, 汉灵帝年间, 曾官至太尉的刘宽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 刘宽正准备上朝时, 被端羹的侍婢将肉汤泼到了朝服上。刘宽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 反而问侍婢说:“羹烂汝手乎?”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羹烂汝手”。刘宽人如其名, 是宽厚的长者, 历来被人们奉为品德高尚的榜样。而在贾宝玉身上也发生过极其相似的事情。有一次, 玉钏不小心把一碗汤洒在了宝玉的手上, 这把玉钏吓了一跳, 宝玉不但没有责怪, 却问玉钏:“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等大家都笑了他才觉出是自己烫了。又如, 贾宝玉看到龄官画“蔷”, 下雨了, 他还提醒人家快走, 别淋湿了。其实他也在雨中。再如, 为平儿理妆、为香菱找裙、“见到燕子与燕子说话, 见到鱼和鱼说话”, 由此可见, 宝玉不仅把博爱给了人, 给了当时地位低下的仆人, 给了有生命的鱼、燕子, 还给了没有生命的美人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在一定程度上宝玉已经超过了刘宽。以上的种种情况可能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爱博而心劳”吧。这种性质的爱, 或许就叫人道主义吧!当然, 宝玉的这种性格并非作者凭空想象而来的, 它有存在的大的社会背景。曹雪芹所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有所发展, 而曹氏家族正好居住在资本主义萌芽最集中的南京、苏州和扬州一带,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对封建思想流毒认识较为深刻、本身就受到封建思想束缚的曹雪芹。因此, 曹雪芹饱含热情地把这种宝贵的思想赋予了他最钟爱的贾宝玉。

二、宝玉的性格由家庭环境决定

(一) 宝玉的任性

《红楼梦》中几次写到了宝玉的摔玉, 这固然和他平等的思想有关 (如初见黛玉) , 但更多地表现出了他的任性, 这是由他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家人的娇惯决定的。贾宝玉虽然在家行二 (仆人称其为宝二爷) , 但由于老大贾珠已死, 他理所当然地成了贾府的指定继承人。在贾府中最溺爱宝玉的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 贾母溺爱宝玉除了宝玉是贾府的合法继承人之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她众多的儿孙中“只有宝玉最像他爷爷”, 也就是贾母的丈夫。第二溺爱宝玉的应该是王夫人, 由于贾珠的早亡, 元春的入宫, 再加上她中年得宝玉, 这位在当时看来年纪已经很大的母亲就把满腔的母爱毫不吝啬地给了宝玉。还有一个人对宝玉的任性性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她就是王熙凤。这位贾府实际的管理者处处给宝玉开绿灯。当然, 她是为了讨好贾母和王夫人。于是宝玉就像月亮一样被众星环绕了, 这样的环境, 不想任性都难。

(二) 宝玉也有暴戾时

摔茶杯、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 宝玉这些暴戾行为也和他贵公子的身份相符。他是统治阶级, 这是理所应当的心理优越感。

(三) 宝玉的纨绔作风

贾宝玉之“陋习”──吃丫环嘴上的胭脂, 表现最为明显的当为一次鸳鸯去怡红院时他对鸳鸯的态度, 还有他对金钏的态度, 这直接导致了金钏的投井, 这难道不是宝玉的过错吗?宝玉应邀到冯紫英家与蒋玉菡、薛蟠等喝酒, 席间还出现了妓女云儿。可见, 宝玉并非完人, 他也沾染了纨绔公子的作风。

(四) 对权贵的艳羡

不能否认宝玉痛恨仕途经济, 但在文中他也流露出了对北静王的艳羡, 我们不能说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无关。

建筑性格 篇5

关键词:《聊斋志异》,性格小说,女性性格分析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品。我们通过阅读分析可以发现, 《聊斋志异》之中有很多小说十分注重人物的个性, 内容丰富, 而且类型多样。能够更深层次地分析人物的性格因素, 并揭示其命运的内在原因。《聊斋志异》一书, 共十二卷, 收录文言短篇小说491 篇。通过仔细阅读, 其中人物性格值得加以分析研讨的小说共80 篇。在这里仅以表格形式加以梳理和说明。表格中之页码, 乃据中华书局2013 年出版的《聊斋志异》。

通过本文表格的梳理, 我们由此来考察《聊斋志异》中性格小说的特点。首先是对人物性格的重点刻画。老舍在《人物的描写》中说:“小说的成败, 是以人物为准, 不仗着事实。世事万千, 都转眼即逝, 一时新颖, 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永垂不朽。”[2]读过《聊斋志异》全书, 虽然很多情节因为其奇特怪异给我们印象深刻, 但不免流于形式。像是憨厚老实的书生得到狐精鬼怪的青睐和帮助, 最终家庭完满, 功成名就。而那些极具特点的人物性格, 却历久弥新, 印象深刻。可以看到婴宁在花丛中笑得璀璨, 也可以看到连城为知己的“秋波转顾, 启齿嫣然”。[1]对人物形象的抽象勾勒也是其一大特点。像是眉目传情的美丽女子大多温柔多情, 又或是狐媚花妖一出场, 就让人觉得生情摇曳, 妩媚俏丽, 聪慧多姿。性格小说常常很快速精准地概括出人物的大致形象。虽然有些篇章中的很多描写和叙述具有相似性, 但这恰恰是一种性格塑造的手段。这往往是基于人物形象最基本的因素做出的性格分析, 这些因素像是人物的背景或者是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意义的行为和动作。通过分析和比较《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物性格,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 大部分女性身上都有善良多情、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等人物性格。这是蒲松龄理想化的抒写, 更是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完美女性性格的表现。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典型性格。比如《侠女》中手刃仇人的女郎, 快意恩仇, 坦然严谨。还有《仇大娘》中身为大姐的仇大娘, 虽然性格刚烈, 却是非分明、粗中有细。刘再复先生的《性格组合论》中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就是对性格个性化的一种阐释。人物的性格本身就是复杂的特殊的, 人物之间虽有共性, 却也千差万别。《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性格正在发生由类型化向个性化的转变。另外, 《聊斋志异》中凸显更多的是性格中的感性因素。如果用纲常礼教中的贤良淑德, 清规戒律来衡量《聊斋志异》之中的众多女性, 大多是不合格的。另外, 人物性格明确和模糊共存, 作者更多的是给出一个情境, 一个氛围, 一个故事, 而不是清晰地将人物性格写出来。《聊斋志异》中的很多文章, 都带有这种特征。

因此,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聊斋志异》中的性格小说不仅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重点刻画, 更能注意到人物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 并能以简单直白的语言抽象勾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聊斋志异》中所塑造的女性性格开始从类型化向个性化方面转化, 更加注重人物的感性性格而非理性因素, 并能够模糊描述人物性格, 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 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2]老舍.老舍创作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83.

建筑性格 篇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 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因此, 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 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 做人或处世, 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从而主宰人生。 毫不夸张地说,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农村学校里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喜欢乱丢乱扔垃圾、讲脏话、打闹如此种种现象老师会提出来批评教育, 但是一转身, 学生又会照旧。 所以每天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因

农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原因有两个:其一, 家庭教育。 农村学生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 部分不识字, 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占多数, 大多忙于生计外出打工, 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 无人管教使孩子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即使父母在家闲暇时也只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 无暇教育孩子。 他们之中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暖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 这些思想使农村家长忽略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 导致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凸显。 其二, 我校教育工作失误。 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但是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的环境影响, 虽然知道德育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但是为了在成绩上赶超城区学校, 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 忽略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农村学校教师存在只要学生成绩好就是对学校和家长最好回报的思想, 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就没有下足工夫, 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一些坏的行为习惯。其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创造人。小学生虽然最多接触的是家庭和学校。 但社会对他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一定在自身, 而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不良环境。 小学生年龄小, 明辨是非的能力弱, 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对社会有好奇心, 不良的社会风气, 如崇拜金钱、过度消费、自私自利等会让他们树立错误的价值观, 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些社会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并不小于家庭和学校。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家庭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 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孩子, 身教重于言教。 首先要为孩子作出榜样, 孩子好奇心盛, 爱模仿, 家长务必以身作则,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不希望孩子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 例如要孩子举止文明, 自己就不可言行粗暴;要孩子穿着整洁, 自己就不可衣冠不整;要孩子读书学习, 自己就不可打牌搓麻将。 只有在家长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下, 方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其次, 家长要真正把孩子当成朋友, 尊重他们的意见, 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言传身教。 要蹲着和孩子讲话, 彼此拉近距离, 经常和孩子沟通, 了解其内心世界, 这样更有利于教育孩子。 对于农村学校的家长, 生计固然重要但及不上孩子重要, 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 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神圣的, 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他们, 希望家长能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受益终生。

2.教师的教育作用

学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在一起的, 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 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平时走进学校、教室, 只要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 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 讲桌也清理干净。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 家长也许忽略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 但是班主任不能。 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从常规抓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强, 但是学习能力强, 所以要求教师时刻提醒、引导和教育。

3.学校的教育作用

农村学校也许设施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如窗明几净, 教室干净。 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 管理规范, 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 教室物品摆放整齐, 学生物品也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 使家校形成合力, 增强教育效果。我校经常对那些行为习惯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家访, 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问题一起商讨解决方法, 通过家校联系, 这些孩子已慢慢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 需要老师不断督促引导, 需要家长细心教育。 因此, 教师应加强与家庭联系, 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社会教育作用

(1)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农村小学生好奇心强对社会很多好奇的行为会进行模仿、练习,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 让学生有自己明确的行为习惯准则, 在生活、 学习中时刻用这些准则约束自己。

(3) 遵守法律法规, 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提高道德意识。

(4)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组织环保行动, 让学生去城镇体验环卫工人的伟大和艰辛, 从小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可以利用暑假实践活动带农村学生去城镇卖报, 让孩子知道爸妈挣钱的艰辛, 养成不浪费的习惯;组织小朋友到社区福利院关心孤寡老人, 为老人们打扫卫生, 给老人讲故事, 给老人表扬节目等。 通过这个活动, 培养孩子的爱心, 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上一篇:数学联想下一篇:演讲对学生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