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背景

2024-10-20

鞋业背景(精选7篇)

鞋业背景 篇1

一、温州鞋业发展现状

制鞋行业是温州现在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14年底,温州市鞋革行业制鞋企业数有364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42家(2013年为732家),共完成工业产值666.84亿元,比2013年增长1.5%。2014年全年出口总值为295.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2%(48.13亿美元,同比下降6.64%,占温州外贸出口总值的25.94%,占全国鞋类出口总值的8.56%)。

温州鞋业产业市场规模较大,不过目前温州鞋业产品大部分是中低档的产品,市场价格没法与欧美品牌产品相比,企业利润率普遍非常低,企业生存风险重重。来自环保标准提高风险、人力资源成本风险、土地成本风险、税务成本风险以及银行融资成本风险,都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且难以单靠自身力量所能解决的难题。地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一小企业透露,一年在处理垃圾上的费用在十几万。一线普工最低年薪已超过3万,其劳动力成本压力不言而喻。同时,企业所获取的土地成本多为市场价,价格高昂,企业负担重,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此外,资金周转捉襟见肘也成为行业常态,目前银行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贷款谨慎严格,信贷增长动力不足,企业互保联保风险依然严峻。根据行业内专家的调查,温州鞋业行业有30%左右的企业现在在亏损,20%的企业零利润维持,只有一半50%的企业能获得盈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温州鞋业持续发展,温州鞋业的升级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业升级理论

Gereffi(1999)的观点是,把产业升级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产品本身上升级,也就是说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从简单升级到复杂的产品;二是产品向制造的前后端升级,比如从简单制造升级到设计、营销等制造的前后环节;三是向供应链前后方的升级,比如从制造到更高价值产品品牌和生产服务,或供应链的前向和后向延伸;四是在产业实现整体上的升级,即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Humphrey和Schmitz(2002)从价值链角度进一步说明了产业升级的层次(如表一所示):一是产品工艺升级,提高生产技术或更新生产组织等,提高产品加工环节的效率;二是产品层面上的升级,产品升级到优于竞争对手的更新一代新的产品;三是企业在价值链上实现功能升级,从简单基本加工生产到能自发设计研发产品,并到能拥有自己产品品牌;四是跨产业部门升级,跨越到新的价值链,企业把在一产业获得的能力延伸到另一个更新的产业。

三、温州网络经济发展现状

1. 网络经济概念

网络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是指建立在网络基础上并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孙健教授(2001)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原主任乌家培从职业角度给出了解释是“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他同时强调,认识网络经济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从产业发展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即互联网经济;从企业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将网络经济的界定为:网络经济实质是通过不断进步的技术创新手段,连接全球生产、消费网络,改进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扩大市场作用范围,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高,逐步实现以信息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本文认为网络经济就是产生于网络基础上的经济活动。

2. 温州网络经济现状

网络经济业态丰富,市场活跃度高。根据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温州市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温州网络经济发展指数为0.54。温州企业对网络销售一直维持很高的热度,目前在淘宝网上活跃的店铺有8.7万多家,在天猫有近4千家,京东1000多家。全市电商平台120多家,其中自营门户网站30多家。现有温州高新区电商大厦、温州经开区青年电商创业园、红连创意园、蓝江软件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电商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根据浙江省商务厅数据,2015年前9个月,温州网络零售额达到612.32亿元,在全省位于第三,居民网上消费活跃。网络经济成为温州年轻人创业的首选方向,高校建设电商创业园等为年轻人的网络创业助力。

3. 温州鞋业网络经济发展

根据调查数据,温州鞋业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80%,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组建自己的电商团队,奥康、红蜻蜓等已建立自己的销售门户网站。中国鞋业运行报告(2015)显示,2015年前9个月温州奥康(3.4%)、红蜻蜓(2.0%)、富贵鸟(1.0%)都进入了男鞋网络销售前十名。

四、网络经济背景下温州鞋业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1. 产业内大型企业的功能升级分析

根据产业升级的分类,功能升级是指是企业在价值链上实现功能升级,从简单基本加工生产到能自发设计研发产品,并到能拥有自己产品品牌。温州鞋业龙头企业由主要制造阶段,通过网络经济的驱动,实现向研发设计、销售创新、品牌的创建方向发展。

(1)迅速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时尚产品研发提供数据资料。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得到大量的信息数据,并借以分析消费者角度的个体或特定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偏好数据;竞争者角度的销售数据;产品角度的热销产品、爆款;以及不同区域市场的情况等等。

(2)网络经济发展,电商平台的运用和建立,为制造企业获取销售环节提供帮助。温州鞋业制造水平较高,产品质量好,但是利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企业主要采用的是OEM代加工的方式,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拓宽了销售方式,实现向销售环节产业升级。

(3)网络经济,加强了市场的交流,可以迅速扩大企业影响力,能有效推动原有品牌的扩张,也为企业迅速创建自己的品牌提供可能。网络经济下也催生了很多网络品牌,并成功走向实体。

温州部分龙头鞋企已经在运用数据、建立平台、着力创建自身品牌,但是根据调查,还存在两个现象:一是企业电商部门与原有其他部门相分离,电商网络销售数据没有很好的利用,电商与实体间没有实现项目促进。

2. 温州鞋业的“网络型”整体产业升级

在传统的产业升级理论中没有提到网络化整体产业升级概念。马立强(2011)在其《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集群再造与升级研究》提到了网络型产业整体升级。以网络虚拟企业为中心产业内企业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高效率运转和运用。

近几年随着阿里巴巴、京东、行业平台等平台企业,支付软件的广泛运用,物流系统软件的开发,为各产业中的大小企业,分别配合成各自平行的供应链体系,体系内各企业相互合作,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实时在线,可视可控,相互依赖,协调一致,形同一体,形成“双赢”乃至“多赢”的合作机制,最终使产业整体能力升级。温州鞋业可以在区域内形成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区域数据共享,产业整体升级。另外还可以以开放的心态联合抱团,对接区域外国内外网络平台。

由于阿里巴巴、京东或其他行业平台数据分散,且是面向全国的,温州本土目前还没有运作特别好的区域鞋业行业平台,因此还不能非常有效的实现温州鞋业产业整体网络型升级。

五、网络经济背景下奥康的电商发展

奥康皮鞋是一家主要从事男女皮鞋的研发、生产、分销及零售业务的企业,是温州鞋业企业中的龙头企业,于2012年上市,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奥康”、“康龙”、“红火鸟”、“美丽佳人”、“万利威德”等多个品牌,并以“奥康”作为主要品牌,企业采取纵向一体化,以自有品牌运营为核心,研发设计与渠道经营为两翼的的经营模式。公司男皮鞋市场占有率2010年排名全国第二,在华东地区男皮鞋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奥康皮鞋于2008年开始创建奥康官方网络购物平台,并成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运营部,开拓线上市场。现在已经把网络购物平台和供货商ERP系统进行了联网,为企业跨区域调货提供数据。根据数据,网购平台开通一年之后,奥康电商销售额便超过了优秀实体专卖店一年的销售额,其成本远低于实体店开店成本。在自建网络购物平台之后,2010年开始进驻天猫,开始借助其他网络分销平台,现在奥康已经在天猫、1号店、当当网、好乐买等电商平台同时进行分销,2015年,线上销售达到了3.89亿元,线上销售增长迅速。但是目前奥康鞋业的电子商务部门是独立出来的,当初建设的目的还仅在于销售渠道的拓宽,官网运营模式上,采用线上产品与线下产品相区别的模式,普遍线上价格低于线下价格。

由于其电商部门是独立出来的,因此目前奥康网络销售平台数据还没有全面运用于公司新产品研发。另外线上线下产品的不同,也为数据的全面运用带来困难。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将是奥康销售今后的发展方向。

六、网络经济背景下温州鞋业产业升级建议

1. 企业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运用,更好的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向研发、销售和品牌上的功能升级

鞋业龙头企业,要重视对数据的分析,并及时反馈给设计研发部门,根据客户,研发时尚休闲、健康舒适、功能专用等鞋类产品。尤其是时尚休闲类,更新快,需要及时的数据分析与运用。对于生产制造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其他企业或是国际企业寻求合作,打开销售渠道,在全球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实现价值链升级的途径。另外,在阿里巴巴等平台旗舰店和自身官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同时重视自身品牌的打造或影响力和价值的提升。

2. 政府引导并扶持产业资本进入温州鞋业公共平台的开发,实现鞋业“网络型”整体产业升级

温州鞋业近几年涌现过很多区域企业资源整合的平台,但是真正运用起来的目前还没有,中国鞋都信息网、找鞋网等等都是如此。其原因部分是因为私人资本没有办法撑过初始的投入阶段,因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应金融、人才和场地优惠政策引导产业资本进入该市场。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引导和扶持建立自己的温州区域鞋业网络销售平台。

3. 地方政府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鞋业企业功能升级和网络型整体产业升级的基础,目前温州年轻人中网络创业普通人员很多,但是高水平人才少,而且很多行业人才都在外地。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上,可以与高校深入探讨,协调高校与企业高水平人才需要情况,进行重点培养;另外采用优惠政策直接引进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文袭.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温州鞋革产业提升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2011(12).

[2]马云俊.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4).

[3]汪传益.网络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建议[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9).

鞋业背景 篇2

由于改革开放措施的实施以及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低廉等优势,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世界鞋业, 已逐渐从欧美向亚洲战略转移, 中国制鞋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制鞋业贸易的发展, 成为我国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 在全球制鞋业中, 中国占据了最大产鞋国和最大出口国的地位, 中国鞋业的总产量占世界鞋业总产量近七成, 总出口额在世界鞋业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加。据统计, 2008年中国鞋类产品出口数量85.3亿双或千克, 同比增长0.51%, 出口平均单价3.48美元双或千克, 同比增长16.6%, 出口金额29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7.19%, 占世界鞋靴类总出口额的37.1%。

数据来源:根据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官方网站;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海关综合信息网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从表1中可以看出, 2002-2008年7年间, 中国鞋类产品的进出口额都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进口额由2002年的304百万美元增至2008年的1016百万美元, 翻了三番多, 出口额由11090百万美元增至29656百万美元, 翻了两番多在进出口额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增长率却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2003年、2004年, 中国鞋类产品的进出口都以较高的增长率发展, 但在2005年和2006年中, 进出口的增长率出现了反复, 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尤其是2006年, 进出口增长率都出现了降低的现象, 这主要因为从2004年开始, 烧鞋、查扣、反倾销等事件不断在中国鞋产品贸易中发生, 2005年欧盟对中国鞋业开始了反倾销调查, 并在2006年1月做出了拒绝给予中国13家鞋企“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 这大大影响了中国鞋类产品在欧盟国家的贸易量。但从2007年开始, 各增长率逐年增加, 2008年中国鞋类产品的进口额增长率更是达到近40%。总体来看, 进口增长率要高于出口增长率, 说明中国鞋类产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这也为处在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鞋业的制造商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鞋业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

本文选取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贡献率、贸易竞争力指数NTB、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一) 中国鞋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标

表2为我国鞋类产品在近几年的各种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官方网站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海关综合信息网数据、UN Comtrade Database官方网站数据计算得来

从表2可以看到, 中国鞋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在逐年增加的, 由2003年的0.2393上升到2008年的0.3708, 在世界鞋业贸易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出口贡献率每年有小幅度的下降, 基本保持在0.02~0.03之间,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也没有一年超过1, 说明中国鞋业出口增幅慢于中国总的贸易增幅, 这也与出口贡献率逐年下降相符合, 但总体来说, 鞋业的发展还是有效地推动了中国贸易规模总体的扩大。中国鞋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NTB虽在近几年呈现出不规则的升降变化, 但是其指数总体保持在0.93以上, 非常接近于1, 说明中国鞋业是出口主导型产业, 具有很强的贸易竞争力。RCA指数大于2.5以及CA指数大于0时, 说明该国的该产品是极具贸易优势的, 我国鞋业的RCA指数和CA指数一直保持在3.3以上, 显示出我国该产业是非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二) 中国鞋业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鞋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比较

表3和表4分别为2007年和2008年中国与其他制鞋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比较。意大利是传统的鞋业强国, 其优势在于享誉全球的国际品牌以及多样、时尚的高品质产品;中国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经济发达、消费量大, 是亚洲著名的经济大都会和时尚之都, 其鞋类的出口额一直名列前茅;印度和巴西分别是世界鞋类第二和第三大生产国, 同中国和俄罗斯一并称为“金砖四国”, 经济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并且, 印度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与中国最为接近, 因此, 研究这四个国家 (地区) 与中国鞋业的竞争力比较和变化, 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鞋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 Database官方网站数据计算而得。

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 Database官方网站数据计算而得。

由以上的指标数据可以看出:1.中国是世界的鞋业大国, 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2.意大利的国际竞争力极强, 其出口贡献率、RCA指数和2007年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都高于中国, 位列第一, 意大利是鞋业传统强国, 虽然现在鞋业正在由西方国家向亚洲国家转移, 但其转移的仅仅是加工业, 而最核心、最有附加值、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如品牌、设计等还保留在自己国家。在这些方面, 中国才刚刚起步, 短时间内赶超意大利是不可能的。同时, 意大利其他的指数虽然比中国的低, 但究其根本是相对于出口额, 意大利的进口额也是相当高的, 因为本国基本只生产高档鞋, 中、低档鞋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因此造成这些数据比中国低, 所以意大利的优势并不能通过这些数据完全展现, 不能因此而判定意大利鞋业的竞争力比中国弱。3.中国香港的数据仅次于中国内地和意大利, 但是其NTB指数、CA指数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都非常低, 接近于0, 这说明香港的制鞋业基本实现贸易平衡, 并且鞋业出口的增长幅度相对于总出口增长幅度较为缓慢。4.巴西和印度的数据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根据现有的数据来看, 巴西总体竞争力比印度要强一些, 只是NTB指数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比印度要低, 说明在出口方面印度比巴西发展速度要快。但这两个国家的总体竞争力都不如中国, 尤其是RCA指数和CA指数, 都在1.25和2.5之间, 不过其发展速度很快, 未来对中国的威胁不容小视。

(三) 各国 (地区) 鞋类国际竞争力指标因子分析

本文将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 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意大利、中国香港、巴西和印度鞋业2007年和2008年的6种国际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 得出每一个国家 (地区) 在鞋业方面综合的竞争力指数, 以作比较。

1. 相关分析检验

要想从原始的变量中综合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 那么原始变量之间必须要有较强的相关性。将2008年各指标数据输入SPSS13.0系统进行处理, 得出相关系数矩阵:

一般认为相关系数值小于时则各个变量之间大多为弱关系。根据相关系数矩阵,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相关系数较高, 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 公共因子的提取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因子1、2、3和4对信息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100%, 说明这4个因子能够充分说明数据波动的原因。第1个因子和第2个因子的特征值很高, 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 从第3个因子以后的特征值都很小, 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极小, 几乎可以忽略, 因此选择第1和第2个因子为公共因子, 分别用X1和X2表示。

3. 模型的建立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Component Scores.

根据因子得分矩阵, 可以得出下列得分函数:

X1=0.17国际市场占有率+0.357出口贡献率-0.28NTB+0.355RCA+0.033CA+0.091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X2=0.167国际市场占有率-0.13出口贡献率+0.477NTB-0.126RCA+0.315CA+0.251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因子总得分, 即对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求和, 得出综合竞争力X的计算公式:

4. 计算结果并进行比较

以同样的方法统计计算得出2007年各国鞋业各因子的得分及其排序。

通过表5和表6可以看出, 2007年和2008年这5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基本不变, 但是其中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在综合竞争力X中, 相对于2007年, 中国、巴西和印度的得分降低, 意大利和中国香港的得分上升, 说明金融危机对于生产低端产品的国家产业影响较深, 对于处于产业高端的国家影响较小, 反而在困难时刻更能凸显其竞争力, 使得中国香港超过巴西和印度位列第三。除此之外, 还可以总结出前面仅凭单纯的指标所得不到的中国和意大利、巴西和印度之间竞争力比较的问题:首先, 对于巴西和印度来说, 虽然生产情况较为相同, 但是巴西的竞争力一直强于印度;对于中国和意大利来说, 虽然两年的数据显示, 中国的综合竞争力一直排在意大利前面, 但是不难看出, 两国的差距小了很多, 由2007年的0.4511降到2008年的0.2568, 可见中国要想成为世界鞋业强国并能更有效地抵抗金融危机的影响, 就应该向意大利鞋业学习, 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以及高品质的产品, 不再以单纯的低廉价格作为中国鞋业惟一的优势因素。

三、提高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 大力发展自主品牌,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虽为鞋业大国但是却没有一个世界知名的国际品牌, 产品的出口单价极低, 在各国贸易壁垒的打压下, 利润也越来越少。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 我们总结出意大利鞋业在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国际竞争力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 就是其有着强大的国际品牌做后盾, 因此, 中国鞋业提升竞争力的首要策略选择就应该是发展自主品牌。在建设我们的品牌时要体现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特色, 一方面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有助于体现其产品的独特性,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很好地进入国际市场。作为品牌建设的一部分, 产品的设计以及高端产品的生产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销量很大的女士鞋, 设计是否新颖时尚, 直接影响其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总之, 创新是关键, 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样式的创新。同时, 中国鞋一直以价格低廉著称, 使消费者自然不会与品牌联系到一起, 所以在进入国外市场的时候, 也应有一部分高端产品, 这样有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现在正值金融危机期间, 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减少, 世界知名品牌的鞋业销售量受到影响, 甚至开始出售自己的品牌, 中国的鞋企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机, 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 加大产品设计的投入, 为创建国际性著名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转变经营观念, 关注国内市场

在众多鞋企纷纷抢占海外市场的时候, 能否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鞋业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制鞋企业制胜的关键。亚洲鞋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不足2双, 根据瑞士银行的最新估计, 到2012年, 亚洲年人均鞋品消费量将达到2双, 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量将有望突破2.5双。中国年消费总量将超过30亿双, 增长空间巨大。可见中国不仅是最大的出口国, 也应是未来最大的消费国, 作为国内的鞋企更应该把握好这个与生俱来的条件。那么, 对于一个出口转内销的鞋企来说, 怎样才能够成功转变呢?作为一个长期生产出口鞋品的企业来说, 其生产加工的能力是很强大的, 除此之外, 研发设计和营销能力却不容乐观, 而营销更是容易被人忽略, 其实成功的营销是外销转内销企业的核心动力。企业只有在清晰了解市场现状和多元需求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做到系统规划在前, 正确实施在后, 才能够在外销转内销的背景下成功突围。

(三) 加快产业的有利转移, 加强区域间合作

由于东部沿海城市地价、用人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大幅提高, 中国鞋业出现了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偏远地区转移的趋势, 而这种趋势不仅仅是一种规律, 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表现。这种转移如同世界鞋业由西方国家向亚洲国家转移一样, 鞋业核心的部分, 如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品牌制造等都留在了东部沿海地区, 令其拥有鞋业最核心最具产业附加值的部分, 同时, 也使中西部偏远地区拥有自己的产业, 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 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不仅使得中国的这两个区域都能够得到合作和升级, 实现双赢, 也使中国鞋业的国内分工更加合理化, 产业更具国际竞争力。当然, 在产业转移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 中国鞋业现在的总产量过剩, 在很多地方随处都能见到家庭式制鞋小作坊这种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中国鞋业的竞争力发展, 因此在产业转移之际, 还应该适度减少产量, 使企业优胜劣汰, 大力发展具有生产规模的企业, 形成规模优势。

(四) 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力量, 避免恶性竞争

在中国各产业协会的作用都不明显, 似乎只能提供一些贸易信息和政策信息之类的服务, 对于整个行业的把握协调能力很差, 中国鞋业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并且适度提高鞋业协会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 令其对整个行业发挥整合、调控的作用, 而作为协会, 也应是整个鞋业强大的后盾。中国鞋业现在经常遭遇欧盟等国家的反倾销, 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鞋产品价格过低, 协会应该根据一定时期的国内、国际情况, 对各种鞋类统一定价或者规定最低价格, 这样不仅能够整体提高中国鞋产品在国际上的平均价格, 也可以避免为了抢占市场而自行降价的恶性竞争现象, 规范整个行业。与此同时, 当中国鞋企遭受到反倾销时, 协会也应带头积极应诉, 这样胜诉的可能性会更大, 也会大大提高中国鞋业在世界的整体地位。

(五) 大力发展人才战略, 实施有利的政府扶持政策

人才战略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是关键, 有了相关的人才, 该产业才能按照设想去发展。中国鞋业现在欠缺的就是产品、品牌的创新以及营销和管理, 而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才, 因此, 我国政府以及鞋企应该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国外优秀的专业人才,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同时还应该大力培养本国的人才, 定期进行培训, 不仅要学到其精髓, 还要能洋为中用, 举一反三。政府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国鞋业发展, 这不仅仅体现在增加出口退税上, 退税只能使中国鞋企短时间内压力得到缓解, 却不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政府应该给予那些创立自己品牌、勇于创新的企业以奖励, 给予社会信誉和消费者信誉良好的企业贷款优惠等, 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还能够激发大家创新的动力, 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中国制鞋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虽然还能保持强大的出口额和不断增长的进口额, 但是其国际竞争力相对于意大利这样的传统强国还是下降了不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价格低廉是我国鞋业的传统优势, 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应该在继续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 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产品和品牌的创新,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在协会和政府的扶持下, 由世界鞋业大国发展成为世界鞋业强国。

参考文献

[1]2007年我国鞋类出口情况分析[EB/OL].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 2008.

[2]谭荣波, 梅晓仁.SPSS统计分析实用教程[M].科学出版社, 2007.

[3]郭萍.试论中国制鞋业国际竞争策略[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0) .

鞋业背景 篇3

近几年来, 世界经济形势不佳以及中国增速放缓对中国制鞋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 东南亚地区的低劳力成本也对国内制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制鞋业出现的萎靡不景气状况困扰着诸多鞋企, 特别是沿海地区, 受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能源资源紧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等因素影响, 当地鞋业的稳步发展受到掣肘, 为了迅速摆脱困境, 传统的制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面对“东鞋西移”的大趋势, 中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纷纷建立鞋业基地, 深化承接鞋业转移战略, 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吸引沿海规模鞋企落户, 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女鞋之都打造大型制鞋产业园区

女鞋产量占到全国10%、全球7%的成都市, 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 做长做实产业链, 让承接的产业成为当地特色。

事实上, 东部鞋业向西部转移, 不单单是生产车间的转移, 还需要完善上下游配套。成都市政府对鞋业产业功能区进行了科学规划, 提出“一都两园”建设模式, 即在武侯区中国女鞋之都建贸易研发的“都”, 即鞋业产业发展的“脑中心”, 建成品牌女鞋研发、贸易、信息、展示和培训中心, 在更远的崇州、金堂建现代制鞋基地, 即鞋业产业发展的“身子”, 形成总部基地、产业展示等一条龙的全产业链的科学布局, 为东部鞋业调出新空间, 满足不同的转移需求, 真正实现对产业转移的承接, 确保成都女鞋保持强劲的产业竞争力。

通过“一都两园”的产业平台, 台湾、福建、温州等制鞋企业相继在武侯建立了研发、生产、贸易、物流基地。康奈、红蜻蜓、百丽、意尔康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在武侯、金堂、崇州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入驻”中国女鞋之都“的意大利、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国际高端鞋业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

近年来, 成都在开启鞋业新一轮转型发展路径的战略部署中, 更是抓住承接鞋业转移的机遇, 不仅为外来鞋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而且为“中国女鞋之都”营造了更加有利于鞋业发展的生产基地。

2012年12月19日, 成都市武侯区内的中国女鞋之都渝成制鞋产业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武侯新城管委会与安岳县龙台发展区管委会达成承接鞋业产业转移的战略合作协议, 在安岳县建设渝成制鞋产业园, 使之成为成都鞋业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承接地。

在此之前的2012年6月27日, 总投资28亿元、占地3280亩的乐山沐川鞋业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而位于资阳市安岳县渝成制鞋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45亿元, 占地面积3000亩。产业园紧邻成安渝高速公路, 同时紧邻规划建设中的多条城际铁路, 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当地富足的劳动力使之成为成都鞋企实现产业转移的理想去处。

如果说“一都两园”规划是以武侯区中国女鞋之都为“脑中心”辐射多个制鞋基地的发展格局, 那么, 如今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 随着沐川鞋业产业园和渝成制鞋产业园建设的推进, 一批成都本地鞋企搬迁至新的生产基地, 对实现成都的城市发展定位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每一次的鞋企搬迁也成就了成都制鞋产业的升级转型。

►一个新兴的鞋业板块正在中西部大地崛起

近年来, 河南省周口市紧紧抓住国内外制鞋产业转移及全球鞋类消费市场不断增长的机遇, 依托劳动力成本、资源和市场优势, 着力建设周口制鞋产业出口基地, 全面推进本地制鞋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加快制鞋产业群发展, 奋力打造“中部鞋都”, 尤其是不断扩大同台湾制鞋企业的合作和发展, 有力促进了台资制鞋企业在周口的落户。2010年10月27日, 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 (周口) 授牌仪式在周口市隆重举行, 周口制鞋产业出口基地的建成, 将有力地促进周口进一步做大做强制鞋产业, 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周口市制鞋产业出口基地发展规划》显示, 预计到2020年, 周口市将建成产业链条完整, 研发能力强劲, 具有自主鞋类品牌, 集鞋业生产、研发、贸易、会展等为一体的“中部鞋都”。

随着制鞋工业在河南的进一步形成规模集聚, 不仅能让越来越多河南人在家门口就业, 更多世界名牌也将实现“河南制造”。

地处皖北的宿州市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制鞋产业聚集, 进而在依托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 宿州市已入驻和正式签约的制鞋项目有58个, 协议总投资120多亿元, 全部建成后, 可实现年产值410多亿元。

宿州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农业地区, 也是一个制鞋原料的富集地区, 更是一个交通区位优越的地区, 这些为宿州市发展制鞋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 也正因为如此, 国内外多家制鞋企业把产业转移的目光放在宿州, 但促使他们最终落户宿州的, 还是宿州市打造中国鞋业之都的深谋远虑。

专家认为, 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不断向生产要素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是制鞋行业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这场产业转移的浪潮中, 中西部地区把握机遇, 搭建承接制鞋产业转移服务平台, 随着一大批制鞋龙头企业纷纷入驻, 一个新兴的鞋业板块正在中西部大地崛起。

►鞋企内迁中西部可降低劳动用工成本支出

国内鞋企为突围在寻找应对之策之时, 除了转型升级之外, 降低生产成本是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很多代工鞋企在放弃外迁之后, 转而希望通过国内转移的方式, 也就是把工厂从东南沿海搬迁到中西部地区, 来降低成本, 缓解用工紧张。

目前, 中西部规模鞋企多集中在成都、河南、重庆、湖南等地。这些企业落户当地之后, 在税费方面, 地方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 部分地区对生产经营者实行个人所得税“退三减二”的政策。优厚的政策优势无疑增加了广大厂家往中西部投资设厂的热情。同时中西部具有较强的生产成本优势, 水电价格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人力成本只占据华东 (专卖店) 、华南地区的一半左右。据某知名鞋企反映, 在温州地区, 一名鞋企的用工月工资约在3500元, 而在中西部地区, 鞋企工人的月工资只在2000元左右。沿海企业每双鞋的生产成本要大大高于中西部厂家。由此, 中西部生产成本的优势可见一斑。

同时, 由于目前多数鞋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 由于产业链较为密集, 无疑会增加同行业之间较强的市场竞争。在市场逐渐饱和的形势下, 这种竞争会更加趋于白热化, 市场大打价格战屡见不鲜。而中西部地区属于国内的欠发达地区, 无论在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产业建设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潜力, 未来国内需求增长的重点也逐渐向中西部倾斜。

鞋业背景 篇4

根据安排, 大会议程共分为5个环节:

第一环节:产品创新。

◆生态设计, 生命周期分析, 产品寿命终结, 碳足迹;

◆新材料及生态材料的使用, 尤其是可回收利用材料;

◆新包装, 新产品设计, 更接近终端市场的新产品概念, 特别是鞋类定制;

◆更多使用网络工具, 使顾客在款式上有更多选择;

◆追溯性问题 (鞋子和配件) 。

第二环节:过程创新。

◆鞋类生产供应链中的替代技术;

◆节省材料, 节省能源, 节省时间;

◆清洁技术, “绿色”配件;

◆皮革或其他材料的废弃物;

◆可追溯性的实施。

第三环节:工作环境和人力资源。

◆加强工作环境的安全;

◆不断提高生产车间中工人的技能, 提高其价值;

◆增强工人参与度, 减少重复和无关的工作;

◆社会标准的应用;

◆与每个不同生产阶段质量相关的激励措施。

第四环节:消费者与顾客。

◆可持续消费与消费期望;

◆消费者健康与安全, 如何应对REACh法规;

◆消费者信息和产品标签, 交流 (从“绿洗”到完全透明) ;

◆减少假冒

第五环节:商业实践与社会责任履行。

◆实现供应链 (分包商和供应商) 的双赢关系;

◆建立社会责任制度措施;

◆如何实施社会责任项目以及来自企业的方法论、评估、评价、证明、报告和反馈……

鞋业背景 篇5

终于, 在中国鞋业外部市场的萎靡、出口红利减少的2013年, 中国鞋业的经典专著《鞋密码———鞋业营销实战宝典》诞生了, 它如春风般吹拂“以内为主”的中国皮革行业, 为拓宽鞋业内销渠道、全面提升营销业绩破解了深藏玄机的“鞋密码”。

在新经济时代, 营销书籍随处可见, 但是有关鞋业的并不多见, 其中有关鞋业营销的又是少之又少, 所以, 当《鞋密码》这本书摆到我面前的时候, 我很兴奋很好奇, 并情有独钟。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的老朋友、非常富有才华的许强先生所写, 也不仅仅因为这本书能够破解营销业绩全面提升之道, 而是因为这本书在鞋业遭遇低迷彷徨的时期, 给了中国鞋业信心和支点。因为这本书至少有以下特质:

利于营销实战

鞋业是特色产业, 关乎人类的生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鞋业市场不断扩展。年销售额可达数千亿元, 中国鞋业的出口创汇, 也一直居于轻工行业之首。但是相对于这么大的行业, 相关书籍却寥寥无几, 况且多为理论书籍, 鲜见可操作的指导营销实践的书籍。

进入“新经济”时代, 鞋业营销通过“花拳绣腿”获利的时代已成过去, 一切以实用、有效、做得到为基础的营销方法才是主流。《鞋密码》最显著的作用, 就是指导营销实战, 是鞋业老板、店长及销售人员必备的实战宝典, 甚至是专注于鞋业营销的第一本“现学现用”的最具实的书籍。书中的上篇“开鞋店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科学地解决了开鞋店遇到的最常见最普遍的十八个问题;书中的下篇“应对销售现场情景的‘三十六法’”, 用兵法解决了98个经典场景, 这98个现场情景极具代表性, 是鞋店在营销中常常会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本书对于每个营销的现场情景都有相应的应对方法, 并剖析了常见的错误应对方法。方法简明易懂, 极利于鞋业营销实战。

具有经典品质

我喜欢《鞋密码》的那份智慧, 那些战略。在看了太多的功利性的营销宝典、枯燥无味的鞋革理论书籍之后, 我对《鞋密码》的谋略智慧格外喜欢。这本书没有拾人牙慧, 把一些大多人都知道的所谓营销技巧充实书中, 也没有深奥难解的理论知识, 更没有无谓的调侃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每个章节都是充满理性和对实用技巧的解读, 每个解读都是对鞋业营销片段进行的富有智慧的梳理。

我喜欢《鞋密码》的那份深刻, 这本书所讲的方法即使是那样的简明易懂, 但每种方法都是古人处事智慧和现代营销策略的结晶, 充满着哲学思想。从“未雨绸缪”到“先谋后战”、“悬权而动”、“践墨逐本”再到“草船借箭”、“树上开花”、“步步为营”、“围魏救赵”, 每一个方法都有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 所以读完这本书, 不仅仅能使读者提高营销技巧, 也能学到中国历史上经典的战略思想。

助你提升销量

“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没有销量就没有品牌, 更没有营销天才。这本书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破解了鞋业营销提升销量的“密码”, 为鞋业销售人员提升销量找到了科学、正确的方法。

近年来, 中国鞋企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想赶超跨国公司, 一些中国鞋品牌虽然崛起, 但是与国际品牌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一个让中国鞋业品牌光彩熠熠的闪光点呢?实践证明, 我们必须要从提升销量入手, 以销量托起中国鞋业品牌。没有销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就没有一切;没有一流的营销天才, 没有一流的营销方法, 提升销量只能是一种幻想。恰恰, 《鞋密码》致力于将鞋业市场一线打拼的销售人员打造成营销天才, 让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创造非凡的业绩。

可以说《鞋密码》的魅力在于, 读者每天只需花上五分钟, 学会一个招数, 或许每天就能多卖几双鞋子, 一个月内成为销售高手, 业绩飙升。

鞋业背景 篇6

姜伊涵:奥康自创立23年以来一直注重品牌建设, 近年来更是以不断创新的广告和品牌营销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8年奥康率先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强档自拍剧合作, 将奥康皮鞋品牌植入剧中情节和互动板块, 掀起鞋业品牌电视剧植入式广告的新浪潮。2009年, 奥康为热播的湖南卫视《丑女无敌Ⅱ》中男女主角提供鞋子和包, 在每集中间插播奥康的互动广告和奥康的产品展示画面。在此期间, 奥康皮鞋的销售量与同期相比有了大幅上扬。2010年, 奥康又大手笔联合浙江卫视《爱上女主播》, 根据奥康的品牌定位以及剧情发展生动植入奥康的元素, 同时起用剧中女主角朱丹拍摄广告片———“奥康商务度假风女主播篇”。2011年, 奥康再次迎来品牌营销的攻坚年。今年7月3日, 奥康重磅出击, 以奥康精品推荐人的身份将江苏卫视当红主持人孟非纳入奥康品牌代言阵容中, 并继续与江苏卫视制作、孟非主持的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展开合作。

通过品牌植入广告, 再辅以形象升级和广告语变更, 使奥康品牌形象日渐深入人心。

记者:奥康选择植入性广告的初衷是什么?

姜伊涵:以前我们都会选择在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投放广告, 但是一段时间后去评估, 却发现没有对市场形成显著的刺激效果, 我们自然把眼光放到近年才在中国兴起的品牌植入的传播方式。品牌植入不像传统广告那样直白、裸露, 它将品牌、产品、企业等商业信息融合成娱乐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并引导观众发现品牌, 记住品牌。这种传播方式, 正以它的含蓄和温情, 俘获消费者的心。

品牌广告是打到观众眼里还是观众心里, 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植入热播剧的品牌传播趋势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品牌植入, 正以一种含蓄的传播方式引爆终端销售。

记者:奥康现在有几位形象代言人?各自优势和受众群体如何?

姜伊涵:奥康的形象代言人是江苏卫视著名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飞;奥康旗下品牌———“康龙”的代言人是湖南卫视快乐家族;奥康旗下品牌———“红火鸟”品牌代言人是韩星李承铉兄妹。

目前奥康旗下共有六个品牌,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定位和受众。“奥康”将目标消费群定位在对生活充满梦想, 并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群体, 主打商务时尚市场, 其产品主要是处于中档次、高品质、追求外观时尚和穿着舒适的男女鞋。“康龙”定位为休闲品牌, 主要推功能鞋款, 康龙的价格也定位在中档, 同时兼顾外观时尚和穿着舒适;其人群定位则在20~30岁的中高收入阶层, 并将其定义为网络一代。“红火鸟”由奥康位于重庆的火红鸟生产基地生产, 被定义为时尚特色品牌, 和奥康品牌一样同时兼营男女鞋款, 但处于中端偏低价格区间。“美丽佳人”女鞋品牌, 是2001年从台湾引进, 主要定位人群是月收入较高的白领女性。“万利威德” (VALLEVERDE) 产品以舒适消费体验而著称, 该品牌定位在中高端, 同时也是奥康进军一线市场的主要战略棋子。“GIANFRANCO BUTTER (GB) ”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柔软、美观、轻便、灵活, 产品的高科技含量, 与年轻、典雅风格相互融合, 完美和谐的体现于成品鞋本身, 能够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鞋类市场的不同客户的需求。

记者:奥康如何将自己在行业内部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姜伊涵:奥康已经拥有包括定位1500元以下的奥康、美丽佳人、康龙、红火鸟等品牌, 1500~3000元的万利威德品牌和3000~5000元的GB品牌, 在保持一线产品奥康品牌销量的同时, 奥康还联手了全国50余家连锁鞋城重点拓展二三线城市, 加大旗下康龙、红火鸟品牌的推广力度, 这两个品牌发展十分迅猛, 过去的半年销售额增长就达到50%。同时, 为操作好旗下万利威德和美丽佳人品牌, 奥康专门成立了一支团队负责这两个品牌, 从人员构成到运作思路与奥康其他品牌完全不同, 更国际化, 渠道更集中在中高端商场。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风云变幻, 奥康积极主动转型, 提前进行产业升级, 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附加值;先后自主研发了包括纳米健康鞋、都市健步鞋、呼吸透气鞋、定位鞋、计步鞋、减震鞋、可伸缩高跟鞋等在内的多种功能鞋产品, 奥康希望能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 穿鞋并不单是为了走路, 更是在享受生活!

记者:对未来成为国际鞋业一线品牌有何实质性规划?

姜伊涵:我们认为国际品牌的成长阶段必须要经历三个过程, 首先是产品走出去, 其次是产品营销网络走出去, 然后才是品牌走出去。近年来, 奥康集团在品牌国际化方面采取了一些动作:

公司充分利用全球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 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2010年5月18日, 奥康与“世界鞋都”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万利威德” (VALLEVERDE) , 在上海签署大中华区的品牌所有权的准则协议, 标志着奥康在高端品牌策略上迈出的第一步。2011年7月24日, 奥康在大连拿下意大利高端鞋业品牌GIAN-FRANCO BUTTERI (GB) 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

“万利威德”和“GB”属于高端品牌, 产品价格定位在3000~5000元, 为保障产品质量, 集团高薪聘请外籍设计师和专业买手, 并将研发中心从温州迁到东莞, 保证奥康鞋研发设计的时尚度。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公司通过奥运的平台, 向世界展示了集时尚和科技与一体的礼仪用鞋和各种奥运限量鞋, 极大地提高奥康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包括选择《非诚勿扰》合作植入性广告, 也是看中了该节目在全球华人中越来越强的影响力。所以说奥康的每一步在大家看来是跨越性的, 其实都是经过全盘统筹的也必然是稳健有力的。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结束了对姜伊涵女士的采访后, 记者深切感受到, 成功的奥康是经过努力的, 不断努力的奥康必然走向更大的成功!让我们一起祝福更多优秀的国产品牌走向国际……

中国鞋业这五年 篇7

这五年, 中国鞋业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使行业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鞋业的制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快马加鞭;产品研发和设计水平出现质的飞跃;国内外销售网络进一步完善, 许多国内品牌进入国际终端市场。

这五年, 中国鞋业在国内外各种不利环境影响下, 抵挡住了能源、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大幅攀高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毅然实现了“十一·五”期间“皮革行业要大力倡导自主品牌, 到2010年或更长时间内争创3~5个世界知名品牌, 为从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打好基础”的奋斗目标。

这五年, 中国鞋业在跨越发展的同时, 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转变:一是企业模式、设计工艺、产品特性从千人一面的同质化向企业模式个性化、设计工艺时尚化、产品特性功能化转变;二是从单纯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这五年, 中国鞋业一扫多年来产品设计跟风抄袭的种种阴霾, 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健康主义理念广泛运用于制鞋中, 创造出了风格迥异、个性独具的专利产品。中国鞋业崇尚原创、创新的理念蔚然成风。

这五年, 中国鞋业自主品牌风靡市场, 信息化技术引发了制造业革命。电子商务为鞋业营销奠基了继百货商场、专卖店后的第三大营销平台, B2B、B2C、C2C模式在不断深入转换。

这五年, 中国鞋业重划了产业新格局, 广东东莞、浙江温州、福建晋江、四川武侯、广东惠东、重庆璧山、湖北新阳、山东高密、广东鹤山、浙江温岭、江苏丹阳等特色鞋业工业区域业已形成。

光阴荏苒, 沧海桑田。在“十二·五”开启的钟声响彻之际, 我们可以骄傲地宣告, 这五年, 中国鞋业再次历练了战胜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也凸显了鞋业生产大国的底蕴与实力。

上一篇:个人利益下一篇:实施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