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2024-06-24

背景分析(精选12篇)

背景分析 篇1

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和迫使企业必须达到相应的管理水平, 一个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现状反映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 。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又是主要部分, 财务机制又是财务管理中的活的灵魂, 所以财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在建国后较长时期里实行计划经济, 国家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 使企业的财务主体未曾确立, 企业管理水平相当落后。

建国时期, 我国的财务管理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末, 由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因而财务管理实行的是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体制, 是完全的计划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围绕计划管理来发展的。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 我国对经济改革目标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到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 由于放权让利, 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 企业财务管理也由单纯的计划管理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如何对收益分配进行管理上。人们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尚未把它看作是企业管理的主导形式。90年代初期至今财务管理以筹资和投资管理为主, 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时, 企业的兼并、合并、重组等资产重组形式层出不穷, 财务管理如何优化自产结构、盘活资产存量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 财务管理的主导地位日益突现。

纵观整个二十世纪西方经济的起伏和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财务管理演变和发展的脉络。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 受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财务管理仅是企业管理的附属管理方法。到了二十世纪初, 工业革命浪潮席卷了西方社会, 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作坊, 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出现, 公司制企业管理日渐复杂, 企业开始了对公司的创立、合并、证券发行等方面的研究, 财务管理的地位日益突出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进入了筹措资本的时代, 各企业普遍重视资本筹措和证券发行问题, 而很少关心资本使用的管理问题。当时的资本市场才开始萌芽。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金融危机, 成千上万的公司企业相继倒闭破产, 求生存已经成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头等大事。幸存下来的企业认识到, 企业财务管理的关注点应放在企业内部, 注重资本的使用效益, 保持资本的合理结构, 严格控制财务支出, 财务管理转而以防御性的资本调控为主。20世纪50-60年代财务管理发生了急剧变化, 资本预算方法逐渐完善, 财务管理主要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出发, 着重关注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 重视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手段, 日益重视资本在企业内部的有效配置问题, 计量模型逐渐应用于存货、应收账款、现金和固定资产的管理, 有关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已得到财务界人士空前的重视。当时财务管理的一大突破是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资本计价模型的日趋完善, 并广泛应用于理财实践。这些理论的创立, 不仅将证券计价奠定在收益与风险的相互作用基础之上, 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资产选择和投资策略。70年代是财务管理进入事前控制为主和注重通货膨胀的时期。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资本成本数量化的方法在财务管理中日趋重要, 电脑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财务管理逐渐从事后核算转向事前控制。由于OPC组织实行限产保价政策, 石油价格大幅上升, 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 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紧缩银根政策, 致使银行利率居高不下。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的财务日趋保守稳健。80年代之后伴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空前活跃, 企业不断朝着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上, 进出口融资、国际转移价格、国际投资分析等又成为新的热门课题。由于80年代中后期起, 南美、非洲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动荡且经济濒临崩溃, 美国经历了巨额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兴盛, 导致了国际经济的动荡不安。企业所面临的投资和融资的环境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为此企业在其财务决策中日益重视战略分析和风险规避, 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论分析、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管理机制和方法涉及到了预算、决策、控制、分析等各个方面, 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学科。

目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形成, 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资本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财的基本理念, 资产经营、商品经营、产品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资本经营的基本特点是围绕资本保值增值进行经营管理, 把资本收益作为管理的核心, 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营运效益, 经营活动涉及资本流通、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能实现资本增值的领域。企业财务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筹措资金、投放资金和管理内部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要筹措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离不开金融市场, 并需要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的功能。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更多的是面对金融机构、中介顾问和大众传媒等。中外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表明,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财务管理已经进入了以资本经营为特征、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为目标的新阶段。面对新的情况企业必须有新的财务机制有效发挥其作用。尤其对已经加入WTO的我国各类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 构建与市场接轨的企业现代财务管理机制, 使其财务管理水平与世界接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谷玉文.论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J].经济师, 2000, (8) :197-198.

[2]黄东坡.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63-64.

[3]冯巧根.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若干趋势[J].江西审计与财务, 2001, (7) :8-10.

[4]柯树林.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浅议[J].企业导报, 2003.

[5]黄平.财务管理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2) :10-13.

[6]崔正植, 董泽西.刍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J].辽宁财专学报, 2004, (3) :33-34.

背景分析 篇2

危机管理不单是事件处理,而是对组织威胁性生存环境的修复和改造 危机诱因有两大类:一是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组织内部管理不善

一个组织遇到了危机,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集中报道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这常常是组织在危机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

背景分析

2011年,在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不少引人关注、受人热议的媒介事件。例如会理县PS丑闻事件、“7.23”甬温动车事件、北京电梯事件。就这些事件本身来看,毋庸置疑,它们都是负面的新闻,都对政府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面对已经发生的危机,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去挽救危机,重新树立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政府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会理县PS时间发生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会理县会与丑闻相伴,永世不得翻身,但会理县政府却用出色的危机公关平息了这场危机。与之相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7.23事故后的发言不当使得这一事件雪上加霜。从这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危机公关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意识的出现,被普遍认为发生在2003年。当时因为政府封锁SARS信息,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但这也让政府意识到政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从那以后,政府开始全面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修改保密法,制定信息公开条例。2003年9月22日,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课在北京开课,当时来自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等66个部委的100多名新闻发言人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理论。此后5年,国新办组织新闻发言人培训工作迅速开展起来,省,市,县,县一级部门甚至部门内部的科室都被要求学习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着这否意为着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新闻制度、危机公关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在现在中国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遭人诟病的媒介事件。在突发的危机面前,并不是所有政府都能遵循勇于担原则,积极主动,反应迅速。新闻发言人所要学的不仅仅是打发面对记者,更是应该学会如何与舆论打交道 学会三不原则——不直接拒绝,不仓促表态,不无可奉告,并有选择的公开事实

当代城市综合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 篇3

关键词:城管制度;产生;影响因素

城市综合管理既加强了各专业执法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程度,提高了执法效率,又通过规范小商贩的经营行为使之更好的生存。毋庸置疑,城市综合管理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城市综合管理中,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和百姓的暴力抗法屡见不鲜,如何更好的发挥这种管理形式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它的产生背景,本文通过从经济、人口变化、政治体制改革因素,分析当代城市综合管理的形成。

1经济因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意识到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调,人民生活改善缓慢,经济增长缺乏活力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十条方针,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逐步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报告的提出,使得中国的经济逐步活跃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管理中隐藏的大量问题。下面进行详细述论。

1.1非公有制经济崛起所带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制经济的活跃,个体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14万人发展到1982年的319.7万人,再到1986年底的1211.1万人;到1996年底,私营企业已经发展到81.9万户,从业人员达1771.1万人,个体经济创税收入达397.8亿元。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从基本经济制度上还是党的政策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日益显著,其特有的效率性、活跃性、创新性、灵活性等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物质,这些特色使其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调整,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精细,就业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队伍日益壮大。但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的滞后性,无法解决城市建设出现的新问题,这与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公共服务,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一起,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探索新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成为城市综合管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程度,而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则体现着这一地区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但隐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浮现,例如交通拥挤,土地、水、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和服务成本提高等。在这几个问题中,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住房问题,尤其是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经济保障性住房供给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私自搭建或拓宽住房便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严重影响了市容景观,加重道路拥挤问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人口增长因素

大量民工涌入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城市所具有的便捷的交通,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学习环境,较高的医疗条件等吸引着广大农民。改革开放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创造出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解放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一方面促进了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引起城市的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交通更加拥挤,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等问题。面临着这一情况,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规模的发展,制约着城市繁荣发展,改革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3政治体制改革因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起步:逐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改变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活动和思想方式,这些为城市综合管理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依据。在全面的政治改革中,改变政府工作机制,在保证政府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变综合部门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在保证中央政策执行力的前提下,逐步厘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当务之急。这些改变为城市综合行政管理的出现提供了政策性支撑。

《行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行政类法律法规,并未对城市综合管理的设置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它的出现,是独特社会背景的产物。尽管中国的城市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在提高行政集中整治的效率,在城市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认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

[2]国务院法制办,《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2002年

[3]江凌、张水海:《相对集中处罚权制度: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基本经验——城管执法体制改革12年回顾》,《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4]刘书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可行性分析及其对策》,《宪法学、行政法学》2002年第6期

[5]雷新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理性评价》,《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赵德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及展望》,《城市管理》2005年第3期

[7]王海光:《旋转的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8]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9张世飞:《中国当代社会史(第四卷,第五卷)》,张静如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分析“时代背景”应注意的问题 篇4

一、注意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性

黄牧航老师在《论历史科高考命题的专业化倾向》一文中指出:高考命题已经从单一的事件结构向阶段结构和年代结构转变。所谓的阶段结构, 是指通过理解某一历史阶段的主要阶段特征来把握整体的历史内容;所谓年代结构, 是指通过理解若干年间 (如每十年) 的历史特征来把握整体的历史内容。正如黄老师所说, 任何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都离不开与其相关的时代特征。所以, 要分析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就必须把这个事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

例如: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39题以“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为主题, 探究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计划经济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实施计划经济原因和20世纪70年代对计划经济的改革。其中的第一问“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这样就需要把20世纪30年代国人产生“计划经济思潮”这一历史现象放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时代环境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就会发现这种思潮现象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失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的国情有关。第二问“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原因。”这一问题与试题所给的材料没有联系, 完全需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20世纪50年代阶段特征来分析。此时世界形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冷战,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包围、孤立和封锁;在国内,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所以在经济建设方面都仿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国初期, 面临的是千疮百孔的乱摊子, 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阶段特征。

每一个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我们必须了解和抓住这些特征, 并能够进行灵活运用。所以在分析“时代背景”时, 要联系事件产生前十年左右的国际、国内相关时代特征, 在答题时应该从政治、外交 (必修一) 、经济 (必修二) 、思想、科技、文艺 (必修三) 等方面找出符合要求的因素作答。

二、注意把握促使历史事件产生的相关因素

把握时代特征是分析“时代背景”的必备条件, 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时代特征都是导致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要学会取舍。

例如:2009年福建高考文综38题有四个小题, 每一个小题都是考查“时代背景”或“历史原因”的。其中第一小题“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 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小题“有学者认为, 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 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 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从宏观上看, 这两个小题均考查明朝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高考题库》中是这样进行试题解析的:“解答第一小题时,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分析其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小题, 人的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的影响, 李贽也是如此, 他未能开拓出一条新路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那么明清时期中国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呢?依据这个思路, 问题就容易回答了。”如果这样一概而论的话,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该是相同的了。在平时做练习时, 我的学生就把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完整地答了两遍:“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但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 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战争极大地解放思想, 促进了人们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和批判。文化上: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 近代科学传入,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这肯定是错误的理解, 也是错误的答案。

虽然是一个人物, 一个时代。但是, 导致事件发生、发展的因素却不相同。所以,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 首先要明确李贽在明清时期思想界的地位, 他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动摇了传统的理学基础, 有利于解放思想, 推动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但是, 他的思想主张并没有像西方启蒙思想一样形成理论体系, 也没有付诸实践。这样, 再根据题干要求来对时代特征进行提炼取舍。第一小题可以根据材料概括出李贽“反对儒学教条化、童心说和反对歧视妇女”的进步思想主张, 进而判断是哪些积极的时代因素促使其进步思想的产生。第三小题考查的是李贽的思想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的原因, 所以, 就应该分析是哪些消极的时代因素造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答案:第一小题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这些积极的时代因素。第三小题时代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这些时代的消极因素。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与其时代的相关因素有关, 但是, 积极的成果必然与积极的时代因素有关, 消极的结果也是与该时代的消极因素有关。分析“时代背景”, 就是对已经产生的历史事件找出对应的前因。

化妆品背景分析 篇5

被称为“美丽经济”的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全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化妆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国内亦涌现出一批以美加净、六神、郁美净、隆力奇等为代表的优秀民族化妆品品牌。

“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妆品行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从2006年开始,我国化妆品销售额达到了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化妆品销售总额达到1530亿元,与2005年的960亿元相比,每年平均增长近10%,五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化妆品行业逐渐融入世界范围的大市场,“中国制造”的化妆品已经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我国持有效期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企业约3300家,其中约有70%的企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五个省(市),其中广东省是生产企业最多的省份。在这些企业中有国有股份制、集体、民营企业,也有港澳台和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居多,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共同发展新格局已形成。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逐渐发展成为化妆品消费大国,总体消费水平已超越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还较低,还存在相当大的市场消费潜力,这无疑会给化妆品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化妆品制造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趋势图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整理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走势:

化妆品适用年龄段分析:

受益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美容及化妆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2001-2010年,中国化妆品零售规模增长了5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之一。2011年1-11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为992亿元,同比增长24.5%。图:2001-2011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及同比增速(十亿元)

2010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为642亿元,是化妆品最大的细分市场。2010年,排名前十的护肤品品牌销售额占整个护肤品市场的38%,其中80%是外资品牌,中国本土品牌只有自然堂和佰草集。中国自2012年起下调了进口护肤品的进口关税,这将进一步利好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

男士化妆品市场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细分市场,2010年中国男士护肤品市场规模达到40亿元,行业增速在40%左右,远远高于女士护肤品。

背景分析 篇6

关键词:体育营销;体育赞助;整合营销;赞助战略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15701

北京奥运会是举国上下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国企业的一件幸事。如何利用好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进行良好的奥运赞助营销进而提高公司品牌形象及销售额就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

1奥运赞助战略的选择

营销战略是企业整个营销活动的指南,在整个营销活动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制定一个适应自身企业的营销战略至关重要。奥运赞助战略是企业营销战略的延伸,所以奥运赞助战略应与企业的营销战略一致。因此,制定奥运的赞助战略时应以企业的营销战略为基准,紧紧地围绕企业的营销战略。在此基础之上,奥运的赞助战略类型一定要与企业的营销战略类型相一致。现今与营销战略相配合的奥运赞助战略的类型有以守为攻型战略、赶超型战略、全面开花型战略和重点出击型战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奥运赞助战略是企业整个营销战略的延伸,是企业营销整个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奥运赞组战略的选择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奥运赞助的本身,而且关系到整个营销计划的成败,甚至是决定公司经营的成败。所以我国企业进行奥运赞助时必须确定合理正确的奥运赞助战略。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国企业适用于赶超型战略,这方面的成功典范是三星。对于在当今WTO五年过渡期满的大形势下,在我国企业全球化的趋势下,进行正确的奥运赞助策略就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2奥运赞助与整合营销相配合

整合营销是以客户、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制定统一的架构来协调营销的推广计划,运用最基本的营销方式达到“一种声音、一种形象(speak with one voice)”的营销效果,以获得营销协同优势,最大限度发挥营销资源的效用。奥运赞助与整合营销是不可分割的,奥运赞助离开了整合营销就如空中楼阁,不能产生实际及预想中的效果。奥运整合营销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最有效的受众接触点与受众沟通,并考虑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和群体特征,利用有效的营销推广手段组合,实现“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影响力。”这里的整合有以下几重意义:(1)不同活动的整合,即电视广告、平面广告、店铺促销、促销事件等各种传播工具都围绕着奥运赞助,以统一的声音表述统一的品牌定位,传达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2)不同阶段的整合,即根据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心理诉求及衍生出来的心理诉求,对营销传播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将企业的奥运赞助逐步推向高潮;(3)企业内部职能的整合,即根据具体的要求,在各个部门选拔员工,组建专项小组,专职负责奥运赞助营销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评估。在奥运营销活动中,应贯彻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把奥运营销传播置于公司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位置之上。所以要以奥运为平台、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的各种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和品牌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更有效地达到营销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奥运营销通过奥运赞助、冠名、请体育明星作产品代言人、产品设计以及购买球衣广告、体育场广告等多种形式来整合企业资源,将奥运文化与企业品牌融合,上升为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围绕某一赛事要采取一系列相关营销活动,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运用广告、促销、活动等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整合的功效。这是奥运营销的完整要求。三星公司的成功决不是仅限于奥运赞助这一形式,他们在产品设计、体育广告、奥运营销推广项目上同样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物力,正是三星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坚持,才成就了目前的辉煌。如果说三星赞助奥运会是为了整合全球的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可口可乐赞助奥运,是不断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打击竞争对手;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企业运用奥运的整合营销策略是搭建一个广阔的国际化平台,走国际化之路。

今天企业为争取差异化、建立竞争优势的目标,需要整合传播流程中的不同参与者和促销手段,运用整合传播模式,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才能实现营销的目标。所以,我国企业进行奥运赞助必须与其它多种营销方式相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提高企业奥运赞助权的使用和管理

我国企业取得奥运赞助权利,只是获得了一个表演的舞台,表演能否成功,还要根据企业对奥运赞助权利的使用和管理水平。我国企业应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赞助权利使用和管理的能力。首先,树立赞助权利使用管理的意识。由于我国企业对奥运赞助的理解不全面,同时欠缺奥运赞助营销的经验,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系统地和战略地将奥运赞助提上管理日程,这要求企业在认识上树立起赞助权利的使用的观念。其次,建立奥运赞助管理使用的专业团队,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对于参加北京奥运赞助的中国企业而言,为使用奥运赞助权利而组织的团队是具有奥运赞助相关职能,甚至调用内部资源成立专门的奥运赞助营销项目团队。这样才能保证奥运赞助的计划、组织、管理、评估等环节的顺利完成。最后,制定奥运赞助的使用计划。俗话说,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奥运赞助的实施也不例外。在制定北京奥运赞助使用计划时不仅要确定合理的赞助营销目标、品牌定位、规划营销传播活动,特别注重整合营销的落实。这样,我国的企业才可以充分的利用奥运赞助这个舞台,达到赞助北京奥运的理想效果。

4防止隐性营销

隐蔽营销(ambush marketing)可译作“埋伏营销”或者“伏击营销”,是指不经许可,也不承担任何义务,却有意或无意的制造或利用伪造的名义和未经许可的手段和奥运挂钩,从而获得只有正式奥运赞助商才可以享受的某些待遇和利益的行为 。换句话说,就是不劳而获地享受奥运会赞助商的权益。这些年来,隐性营销的危害越来越大。例如1988 年汉城奥运会,柯达胶卷成为该届奥运会的指定赞助商。富士胶卷得此消息后立即展开了埋伏式营销策略,虽然它无法使用指定赞助商这一头衔,但是以祝愿奥运会的成功的广告词加大宣传广告的力度,并且通过剪辑竞技画面使公司的广告曝光率大大增加。因此导致很多观众误以为富士胶卷就是指定赞助商,所以富士也取得了不错的营销效果。所以奥运赞助商要努力制止隐性营销。维萨全球高级副总裁克里斯托指出,反击隐性营销有三大关键因素:首先,要创造抵制隐蔽营销的良好氛围。其次,当出现隐蔽营销现象时应能做出快速反应。最后,要有反击预案。事先要针对各种侵权可能性做好针对性的反击预案,一旦发生情况,就要进行迅速反击。

5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北京奥运赞助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奥运赞助取得效果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系统的有计划的实施奥运赞助战略、运用正确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从而实现企业的赞助目标。具体来说我国企业应从奥运赞助战略的选择、奥运赞助与整合营销相配合、提高企业奥运赞助权的使用和管理和防止隐性营销等方面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蔡俊五,杨越.奥运赞助谋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背景分析 篇7

据相关统计显示,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工科女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25%, 她们中40%的学生来自农村。因为专业原因, 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生理卫生、人际关系、找工作困难等问题。

二、问卷建立及分析

问卷主要针对文献研究内容, 分为5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心理状况、学校教育、学业、就业压力。共发出问卷200份, 收回200份, 有效问卷200份。

(一) 个人基本情况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 农村学生占大多数。参加调查的学生中, 其中普通高职占79.00%, “3+2”联合培养占12.50%, 国内外联合培养占5.00%, 技工班占3.50%。独生子女占72.5%, 农村占58%。

(二) 心理状况

此项调查中, 大多数的女生在人生取向上比较迷茫, 对今后的就业也感到很有压力。有22%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 最大的挫折是就业竞争太激烈。其余的成绩不理想、恋爱不成功、不适应宿舍生活、经济困难各占到19.00%、22.00%、17.00%、20.00%。有55.0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 需要对未来人生取向的指导, 希望在“现阶段对待生活的心态”“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给予指导的分别占28.00%、12.00%、5.00%。有30.50%的学生课余生活是上网度过的, 学习的只占7.50%。有50.50%学生觉得班上女生少会带来困扰。

(三) 学校教育

在此方面的调查中,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40.50%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会对自身发展前景有微弱的影响, 47.50%的学生认为学生会、社团举办的大赛和活动很不成功, 要么是形式上很多人参与, 实际上很多人是“被参与”, 要么是几乎没人参与。在58.50%的学生认为希望通过书面教育来提高人文素质, 25.50%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有33%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活动少且覆盖领域狭窄。

(四) 学业方面

在问卷中, 学生希望走出去参加校际交流学习。参与调查的学生专业全部为工科专业, 其中数控技术专业占23%, 学生有38.50%的人看重学校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知识获取途径有27.00%的学生是通过教师课堂讲解, 22.50%通过图书馆自学。有30.50%的学生曾经考试挂过科。有27.00%的学生想多学一些课外的知识, 但不知道该学习些什么, 没有信息和方法指导;有20.50%的学生想参加一些校际间学习交流活动, 但不知道哪里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21.50%的学生学习目标缺失;71.50%的学生偶尔旷课;15.50%的学生经常不按时上课;52.50%的学生偶尔走神;28.00%的学生表示我的老师是手机;只有19.50%的学生认真听讲;6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适应;1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不适应;42.50%的学生感觉目前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对今后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有17.00%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的工科课程不感兴趣;有51.00%的学生认为男女比例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工科背景女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通过教育者提高对工科女生教育的重视度, 来提高女生对大学生活的参与程度

只有提高教育者对女生群体的期望值, 才能不断提高女生的教育水平, 才能提高女生教育的质量。从职业教育和国家发展的高度, 做好工科背景的女生教育工作, 对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工科背景的女生采取分类教育

毫无疑问, 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同为大学生群体成员的男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是有其共性的。但遵循这种共性对学生所进行的一般化的教育, 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具有的某些特点的关注。她们与辅导员交流思想也少, 也基本不与男生交流思想, 甚至在女生中的交往对象也非常有限, 她们的发展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要根据工科背景女生的特点, 与男生分开来, 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包括心理、人际关系、自我保护、就业技巧等。

(三) 重视心理教育, 增强工科女生的自信心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学生心理活动, 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可以采取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女生的自信心。可以采取个人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丰富教育形式, 提高女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邀请校外成功女性来开展讲座, 介绍成长经历, 用各种方式帮助女生悦纳自己, 提高自信度。

(四) 丰富适合工科女生的校园活动, 培养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和人数的特点, 举办适合她们的各种活动, 为她们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和机会。

如举办女生风采大赛等有针对性的活动, 提高参与度。鼓励女生深入社区、企业和社会进行志愿服务和调查。让她们了解社会, 提高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加强就业指导, 提高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针对工科女生, 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校园活动, 教育和引导她们明确今后自己的就业方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生活规划, 早动手早准备, 为她们今后从事专业工作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各种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玉.工科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青少年学刊, 2008:85-88.

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 篇8

一、我国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

1. 消费文化的兴起

消费文化就是遵循并追逐眼前的快乐, 并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电视真人秀就是遵循消费文化的原则, 将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欲望作为节目素材的直接依据, 把所有能消费的不能消费的都纳入到节目中, 极大地挑动了观众的观看欲望。电视真人秀的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1.1它是一种娱乐性的电视节目, 可以有观众群体, 可以进入影像市场;1.2它既要求电视的美感又追求实际的利益;1.3它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标准在节目中呈现出来。在90年代初, 我国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那时由于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拉开, 消费方式和倾向也有了明显变化, 使消费文化日益兴盛。由此,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变化, 这为真人秀在我国尝试做了最基本的铺垫。

2. 消费契机的发展

经济时代的发展, 使我们的经济生活发生发很大变化, 而且人们在尝试体验产品, 并成为消费对象。之后大众传媒飞速发展, 并竞争激烈, 为了吸引观众获得最大利益, 他们创造出许多为观众所接受的体验式电视节目, 最有代表的就是真人秀。体验式节目使人们在体验的意识中产生美好的感觉, 不管这种体验是真实还是虚拟的, 在体验过程中都给人们留下难忘的愉快的回忆。真人秀是给观众提供一个体验平台, 不管是亲自体验还是观看体验, 都从中获得喜悦或苦涩。人们通过体验尝试了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反馈了人们的社会规则和生活规则。

3. 现实与虚拟的模糊

随着电子传媒的发展及广泛传播, 虚拟的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 真人秀就是在这样一个现实与虚拟模糊的情境下诞生的。真人秀将真实的记录和虚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 其节目是由真实与虚拟两层构成。真人秀节目中的只是普通人, 不是演员, 他们的节目没有剧本, 节目的发展有很多偶然因素, 这让观众充满了观看的欲望和刺激。

二、真人秀发展的本土化策略

1. 了解受众群体需要

建立在西方思想观念上的真人秀是带有西方人性真实性的, 往往是存在一些勾心斗角的阴暗面, 这些与东方的宽容观念并不相符。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是不能接受个人隐私暴露与他人面前的。即使节目的设计在短时间内能猎获人的心, 但是是没有办法长期发展的。中国的真人秀要让更多地观众参与, 走群众路线, 让多数人都能参与节目录制。

2. 突出节目的本土特色

我国的真人秀多数是相亲、选秀和竞技, 虽然吸引眼球, 但是想要有自己的特色, 并持续发展下去, 就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比较有中国特色的。这种中国特色的真人秀走出去, 可以传播中国文化, 并让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的特殊文化, 喜欢中国文化。

3. 加强节目的产业化运作

早期中国的真人秀并不注重品牌、规模, 只注重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外国的真人秀比较注重规模化和品牌化, 所以就赋予了节目长久的生命力。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改名为“快乐女声”就表明中国的电视制作人已经意识到品牌和规模带来的长久利益。真人秀的制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需要大量的投入, 特别是设备投入。在真人秀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捕捉每一个参与者的眼神和表情, 这需要好的摄像设备和高素质的摄像人才。

4. 节目内容选择

真人秀节目的宗旨应该是彰显社会主流文化, 并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和审美取向的, 节目传达的价值内容应该和观众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另外, 在节目参与者的选择上, 真人秀的参与者应大多数是普通人, 这样不仅节约成本, 也给观众带来亲切感。参与者应来自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层, 这样在节目的录制中才能碰撞出火花。在情节设计上, 应注意节目连续性, 并注意悬念的设置, 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发生在平民歌手身上的真实故事, 就打动了很多观众, 并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结束语

电视真人秀是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 在创建的初期吸取国外优质营养的同时, 也要注重加入中国化的元素。在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 要根据中国观众的心理预期和期待来创新内容和形式, 以创造出更多符合中国审美的真人秀节目, 使中国的真人秀走符合中国特点的本土化之路。

参考文献

[1]石蕾.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 2013.

[2]罗玉.对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变化的思考[J].理论观察, 2002 (6) .

[3]陈晓春.对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本土化发展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特征分析 篇9

新媒体时代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由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 世界文化转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媒体时代舆情的时代特征——即舆情主体的现代性、舆情热点的模式化、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1.1舆情主体的现代性

舆情主体是指与国家管理者相对应的民众。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舆情主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人文生活都比较稳定, 信息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报纸、电视, 而且信息内容资源较少。而在新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生活处于剧烈变动的状态, 更具现代性。

1.2舆情热点的模式化

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 社会事件的增多,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 舆情的热点显示更为多样化。一般来说, 舆情热点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媒体聚集点、政府导向点, 也是舆情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 普遍体现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新情况、新机遇和新困难。舆情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民众有能力参与的事件上。随着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 舆情热点逐渐凸显模式化, 经济上比较关注汇改、股市, 政治上比较关注体改和贪腐, 生活上比较关注食品安全和物价, 社会事件则比较关注信息公开和处置的合理性, 这些已成为基本的模式。

1.3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从主体利益出发, 民众的生存、发展与享受一直是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热点问题。从国际文明的角度来看, 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要全面健康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和谐家庭的形成; 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从国际文明的视角看待舆情热点问题, 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富强。

2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基本特征

2.1信息传播的直接性

新媒体时代, 借助于多样的网络传播工具, 能使舆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更快捷、范围更广,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网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使得普通民众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可能, 在无需“把关”的情况下, 大量的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工具 (贴吧、论坛、微博等) 在第一时间得以反映出来。这种通过互联网方式表达出来的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但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 其信息的即时更新、 即时分享功能, 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直接。

2.2舆情热点的突发性

传统媒体时代, 舆情的传播需要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发布和汇聚整合才能体现。而在新媒体时代下, 舆情传播则随着事件的发生和网络关注的升温, 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民意充斥网络空间, 舆情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2.3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和广播外, 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信息来源更为丰富, 如各类新闻评论、网站BBS、各类聊天室、微博及博客、网上调查与网上访谈、QQ群等各类社交媒体。而且, 智能化、多样化的便携式终端等移动互联网也成为舆情信息散播的重要途径, 舆情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移动QQ、微博、微信等新的移动互联终端沟通工具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宽广。

2.4舆情主体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即从信息发布者到信息的接收者的单向流动。这样, 有关主管部门很容易掌控整个信息流程, 进而掌控舆情。在新媒体背景下, 舆情热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信息接收者与信息的发布者之间可以互动, 即信息的双向交流, 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横向、纵向交错的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平台, 与新闻信息的发出者进行交流互动, 参与网民的范围更广、更积极, 网络舆情的表达比过去更为快捷。

2.5信息内容的偏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每当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 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 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真实的, 对事件的观点的表达是理性客观的。但是也有部分社会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显得网民不够冷静、容易冲动、情绪化, 但是更多地是通过社会事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发出失真的信息甚至于谣言, 激起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的愤慨, 由此导致舆情的走向容易出现偏差。

3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直接来源于现实或来源于网络本土, 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 社会公德维护等的一系列问题易引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关系大众的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性质的议题本身比较敏感, 易引起大众的讨论。这时如果政府与传统媒体表现出不作为或不发声, 或已有报道反映出问题处理的不公正, 那么伴随着强度和范围的提升和扩大, 网络群体极化就极有发生的可能。在现实中, 舆情事件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 通过互联网媒介, 舆情的出现及变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凸显出来, 舆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表现出来的信息传播的直接性、舆情热点的突发性、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舆情主体的互动性、信息内容的偏差性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具有极大差异。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特征

参考文献

[1]温淑春.试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舆情特征[J].理论界, 2008 (7) :6-8.

无锡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 篇10

关键词:城市文化体系,无锡,文化贡献力

提高城市文化的贡献力一直是各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锡的发展已进入一个较高程度,正面临劳动力成本增加、盈利空间越来越窄、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新产品开发新型发展等问题和挑战。如何利用城市文化的软实力降低转型期成本,确保城市在新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对无锡、南京、苏州和常州等城市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一、无锡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依托良好的财富资源,过去10年,无锡城市文化在凝聚力和吸引力、创造力和创新力、经济力和贡献力上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文化建设已进入自觉性阶段。然而,城市文化发展如何由文化自觉向文化自强推进,是中国所有城市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意味着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落差无法解决,在下一轮竞争中失去最后优势。目前,无锡“文化强市”建设主要障碍表现在:

1.城市文化向外辐射力不尽如人意

近几年,无锡城市文化以极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力吸引外来普通劳动力和中高端科技人才,与无锡本地人一起,支撑并推进无锡社会发展,显现出极明显的向内凝聚力和吸引力。然而,文化发展的最高表现是文化的向外辐射力量。相比较而言,无锡城市文化对城市圈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没有全部显现出来,城市文化 “走出去”问题亟待解决。

(1)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文化辐射现象没有多少改观。做“小上海”文化思维根深蒂固,不能形成城市文化对外的发散力,将影响自身城市文化风格。怎样用非本土化方法,甚至全球化视野表达无锡本土文化,形成既能展示自己特色又能被他人全面主动接受的文化,城市文化建设者需要深入细究与探索。

(2)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社会文化生态和新交流对话机制没能完全建立。一度较有影响力的乡镇企业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逐渐退去,倾心打造的吴文化品牌影响力因吴文化自身的封闭性,与外来文化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导致能形成较大影响力的文化生态没有建立,无法形成能与海派、京派、中原等大种类文化进行交流对话机制,影响了无锡城市文化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2.城市文化的区城特色不甚明显

城市文化特色由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市民一以贯之的性格风尚组成。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只具有躯壳而不拥有灵魂,必将在发展中失去资源性。 我国城市建设中突出的共性问题——特色危机在无锡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表现出来。

(1)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不明显。传统江南水乡小镇精巧、恬淡、静谧特色或多或少地在现代“推平头式”拆迁重建模式中失却,传统元素及其在几千年中发展出来的丰富性被现代都市高楼建筑所弱化。尽管市委、市政府在发掘保护遗址、 旧址,恢复古运河、古街道等方面投入很大精力和财力,但之前许多城中河浜和旧建筑在“旧城改造”中无法再现,传统风貌上城区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不复存在,只留下刻意保护的孤立散存的点状、片状结构。

(2)城市风格定位模糊,文化个性不明朗。因突出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失去了与其他城市发展的差异性。 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虽被重视,但不能完全自然融合,城市风格不能非常准确定位,导致文化打造的目的性不是很强, 城市文化形象不如财富形象突出。

3.城市文化品位有待提高

城市文化品位是一个城市历史积淀与当代提升的结果,是文化含量与文化质量的总和。高品位的城市文化是以深层次的精神为原生动力,以城市居民高尚的性情和品格为基本方式,这种无形文化的因子正是无锡城市所缺乏的。

(1)文化的现代精神缺乏。浓厚的吴文化历史沉淀赋予无锡城市文化一定自在、先天、有一定厚度和气质的品位。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经济飞快发展正是这种文化惯性运行的结果。近些年,我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上,不论有形文化还是无形文化,都偏向传统元素而忽略现代精神,导致城市文化缺少一种“质”的深度。

(2)市民的综合素质尚需提升。一个城市居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竞争力的高低及发展速度和质量。素质高, 则业兴;素质低,则业衰。无锡传统的尚德文化底蕴,城市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有较高起点,然而和经济能力相比,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想象创新素质、文化审美素质等都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对先进理念渴求意识不强,追求财富心理过于突出,文化需求较低层次和功利性,文化消费远低于物质消费等。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些素质的不完善必将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后劲。

4.文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较难形成

文化产业是城市转型发展中必须培育,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无锡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北京、杭州、南京与苏州相比,在产业链打造和产业集群发展上还有很大差距,有产业没链条,有园区没集聚,大大影响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开发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体系方法

新形势下,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必然带来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开发问题。如何实现文化发展的区域特色和民生特色是体系建设的重点。

1.用文化资源塑造城市风格,强化区域特色

文化的功能有二,一是识别身份的 “你之为你”的作用;二是表达精神的“你之永远为你”的作用。只有具备了前者, 后者才有实现的可能。

(1)在深厚文化资源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元素。城市文化元素包括有形元素和无形元素二种,有形的是物质,无形的是精神,有形的物质文化往往蕴含无形的精神因素。无锡的有形文化很多,如太湖、运河、梅里泰伯、东林书院、 江南小城风貌、荣氏工商业、宗教建筑、钱钟书、二泉映月等,表达的无形精神是:水元素的温顺、变通,泰伯元素的尚德、创新,工商元素的精明、勤劳,江南小城元素的雅致、平和,东林元素的责任、天下,宗教建筑的儒、释、道精神等。

(2)依托遴选出的文化元素进行未来城市形象设计与塑造。根据城市各种文化元素给城市定位定性,发挥官方智囊团作用,对城市诸元素进行认真务实设计。 同时,发挥民间智囊团积极性,市民参与讨论,使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表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制定无锡城市形象建设长远规划。

(3)在众多名城建设中排序并优先发展,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特色城市都孕育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生命基因,此为城市发展的灵魂。无锡曾提出过“工商、设计、山水、休闲、文化”五名城建设,后来又提出 “生态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高科技产业城、宜居城”四城建设,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但如何优先发展,以特色赢得竞争,应有科学排序后的战略定位,以此规范无锡城市发展框架和方向,更深刻激发和引导无锡城市独特创造力。

2.用现代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无锡文化发展的民生特色

当前,全球文化发展呈现出人本化倾向,文化建设强调回归于人。“文化民生” 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此理念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将引导城市向健康方向发展。

(1)以城市人文气息营造,实现城市现代化目标。现代气息不等于都市气息,城市现代气息最主要体现为城市的人文气息和知识气息,而不是高楼大厦。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关注人文品位、人文魅力、人文精神的城市。无锡实现民生文化的必要前提是进一步营造城市人文气息,加强对人文资源开发利用。所谓人文资源是指以人的智慧和行为为核心的资源,构成要素有信息、知识、文化、教育、形象、管理、关系和政策等。

(2)市民综合素质培育,提升城市人文化能力。城市文化承载能力首要表现为市民文化能力。一个城市, 只有当它的市民具备现代素质,才足以承担起建设现代城市重任。因而,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更在于无形的人的因素。令人遗憾的是,包括无锡在内的当今中国城市,过于依赖科学技术,忽视人的心智能力,阻碍了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市民文化能力要发挥社区文化建设作用,培育市民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政治素质。还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才计划优势,激励他们产出物质产品,鼓励他们对城市产出思想和道德产品,培育市民独立性、自主性、责任心和自信心。

(3)以文化设施满足民众需求,滋养百姓幸福生活。文化设施是城市文明的基本表现,也是最能表达城市财富的重要显性工具。无锡应将城市建设成有充足文化活动场所、良好体育设施、舒适休闲广场、足够多免费公园、净化绿化美化街道的城市。一是建设一批真正有利于民的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应关注大众近几年表现出来的时尚化、休闲化和人本化需求,而不只是提供一些简单健身器材、 空荡荡的社区图书馆以及人满为患的休闲广场。应以高品位的文化设施刺激人的文化需求,进而刺激高技术文化产品的开发,实现文化需求、设施、产品生产三者间互动;二是推进一批有示范效果的文化项目,鼓励并支持传统书场建设、小剧场建设、休闲广场上市民自发形成的文化团队建设以及市民公共空间的建设。

背景分析 篇11

【关键词】慢行交通;机动化;非机动车;空间特性

一、慢行交通的定义及特点

“慢行交通”指的是借助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主的交通工具,来达到空间转移目的交通方式,慢是慢行交通最主要的特点。而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系统是其两大构成部分。慢行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具有绿色环保的和低碳生态两大特点。通过步行和骑自行车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缓解城市亚健康状态的作用,还节约了能源,能实现对周围环境的零排放、零污染,这对于从交通层面塑造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二、慢行交通交通特性分析

(1)自行车交通特性分析。自行车作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还具有节能、环保、健身等优点,已经在我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适宜的出行距离在6km以内。与此同时,自行车交通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机动化大背景下,城市交通早已处于弱势地位,人车混行、交通秩序的混乱,导致自行车安全性较差。其次,自行车出行受不定性因素影响较大,如气候、距离、出行目的等。此外,自行车的数量庞大、机动灵活、停放随意等,也是造成城市交通秩序混乱、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对自行车的管理也并未出台一些有效的措施。

(2)步行交通特性分析。步行交通在城市各类交通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意性强、个体性强、路线选择自由是步行交通的主要特点,而且不同使用人群具有不同出行目的除了一般的出行以外,主要以健身、旅游休闲为主。而步行交通是与个人体力直接相关的,除特定用途外(如徒步旅行,马拉松等赛事)并不适合远距离出行,最适宜步行距离在1km内。

三、慢行交通空间特性分析

(1)慢行交通的空间组成。虽然关于慢行交通系统的空间构成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都认同慢行交通系统的空间构成要素包括慢行区、慢行核和慢行廊道。

(2)慢行交通网的构建。城镇慢行交通网络系统的构建,可从慢行道路的选线布局出发,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考虑。宏观层面的慢行交通网络系统的构建主要考虑路网的空间结构。作为经济社会的物质实体在空间形成的普遍联系的体系,空间结构不仅是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更是一个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从宏观层面对城镇慢行路网系统进行结构划分,是以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为基础,从城市结构及组团形成的角度,构建不同功能分区的慢行交通网络体系。中观层面的慢行交通网络系统的构建主要考虑适宜城镇发展的路网系统布局模式,即对城镇的慢行道路空间的布局规划,是基于慢行交通特性和城镇路网的发展目标所做出的。而微观层面的慢行交通网络系统的构建主要具体考虑城镇小空间的交通交往和一些特殊空间人性化设计和细节处理。

四、影响我国慢行交通发展的因素

机动化大背景下,慢行交通仍处于弱势地位,并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1)政府的决策影响。政府作为上层建筑,制定了国家的政策方针,而它的决策也指明了国家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迅猛发展,同时为了带动汽车消费的增长,政府也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补偿政策,刺激了居民消费,并在相应的城市规划中,加强机动车的道路建设,这在无形中削弱了慢行交通的地位,从而制约和阻碍了慢行交通的发展。

(2)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影响。在机动化大背景下,大多数城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建设和完善机动车类的配套设施,如大型停车场的修建,汽车道路的加宽,高架桥的建设等,虽然机动车的出行因为这些措施而方便不少,但非机动车等慢行交通的建设却受到影响,如汽车随意停放在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叉混行,都对慢行交通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慢行交通除去某些特定出行目的,如骑行旅游,平常不可能用作长途出行的工具,适宜距离在5km以内。人们是否选择慢行交通也受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部分城市由于规划时间较长,规划不合理,使居民的生活用地与学习、工作场所的间距较远,再加上公共交通站台旁的非机动车停放空间有限,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社会文化及个人特征的影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慢行交通产生影响。在追求物质的浮躁社会风气下,拥有私家车被认为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由此也反映了,我国居民对于慢行交通的理解度还不高,因此很难形成绿色、低碳、健康出行的新风尚。

五、相关改进措施

(1)完善政府政策法规。政府需要加强对慢行交通的重视程度,同时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政策,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对慢行交通进行可行性分析,引导慢行交通合理有序的发展,最终服务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交通等,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

(2)正确处理好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关系,做好相互间的衔接换乘。由于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具有机动灵活等特点,造成其在一定的交通范围内独有的优势是公共交通无法取代的。而慢行交通应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并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在提倡“公交先行”等措施的同时,不可忽视慢行交通的建设,使之与公共交通等其他交通方式更好地衔接。

(3)优化升级道路网,建立慢行交通专用路网系统。在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中,可以发现慢行交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相关地区建立完善的慢行交通网已经迫在眉睫,保证慢行交通在道路系统中拥有足够的比例和空间,提高其通行能力和安全等级。

(4)加强非机动车停车管理,改善停车条件。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强对非机动车停放的管理,在一些人口集中,流动较大的地区如公共交通换乘站,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同时提高对非机动车的管理水平,引导人们自觉规范停车。

参考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有效教学分析 篇12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渐的加大。面对如此形势, 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较为滞后, 教学效率较为低下, “学而无用”、“费时低效”等现象仍然经常出现。这些都是影响外语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任务就是提高教学效率, 即如何才能够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要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的学习, 并达到预期教学结果的目的。它不仅强调的是学习结果, 同时还强调学习过程, 主要是重视学生进步。

二、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诸多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教学方法死板, 手段单一, 并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这极大的限制了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一些教师认为自身教学方法并没有问题, 不愿改变教学方法, 认为教学质量一直不能够提高的原因是学生的素质较差。

2.学生方面

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自主学习方法, 且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同时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有着很大的压力, 这使得“读书无用”的思想逐渐蔓延, 对于在校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学习英语不感兴趣。在面对此种情况下, 教师一般不能够实施有效教学,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学校方面

随着当前学校教育形式的不断改变, 学校规模在不断的扩大, 各个班级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一般情况下,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达到了40人以上, 学生学习外语大多数依靠课堂教学, 因为人数比较多,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训练机会也就相对较少, 教学不能够很好的开展各项课堂活动。在有限的英语课上, 学生能够开口讲英语的时间非常少, 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接受英语的机会就更小了。

4.评价体系方面

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是以知识考核为主, 考试也只是靠死记硬背。考试范围过于狭窄, 大多数学校在期末考试之前都在一定范围划出考题, 从而保证考试的合格率, 应用此种方法进行考试不仅不能够真实的反映教学效果, 同时也不能够测评出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英语能力, 更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此以往会造成恶性循环, 最终达不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实现有效教学的措施分析

1.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力量,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 同时还应该掌握各种教学理论, 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还需要具备完备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1) 积极调整自我心态

心态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学生群体, 都应该保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师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自己, 关心学生。经过心理学家分析, 教师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学生, 这不仅是教师对于自身的要求, 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2) 转变教学观念, 完善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学生作为中心的思想, 不断探求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此外, 还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计切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 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一定要有切实的目的和意义。所以, 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贴近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处于贴近自身生活的语境当中,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 主动的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够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实行反思性教学, 强化教学反思能力

随着外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人们正在逐渐的意识到教师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教师的行为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诸多因素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发展的核心就是教学反思。反思教学不只是教师对于自己教学情况的简单回顾, 而是针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围绕问题和具体情况作回顾, 希望能够从中收到解决问题的信息。反思一定要将实践和行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因此教师不应该单纯的为了反思而反思, 而是要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的新理论发现问题, 从而达到完善教学实践的目的。

4.建立健全能力评级体系

要突出能力目标的教学, 应该建立科学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所以, 教师一定要依照以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所用学时的比重, 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期末与平时相结合、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等考核方式。

四、结语

为了能够真正保证每一堂课都是有效教学, 教师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切实转变教育理论和方法, 以学生作为根本, 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断探索和反思, 形成富有个性而又有效率的教学策略, 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 英语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如今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差, 这些都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所以, 怎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是广大教师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佩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理想课堂的有效英语课堂提问[J].中学英语之友 (综合版) , 2011, (3) .

[2]徐芳.基于新课程背景的英语课堂有效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9) .

[3]李岳燕.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探究[J].考试周刊, 2010, (45) .

上一篇:产品创新绩效下一篇:人才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