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2024-05-08

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精选4篇)

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篇1

建设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研究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武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发挥中华武术的重要作用,实施武术强国战略。而中华武术的发展,学校武术教育则是基础,为此,必须加快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步伐。本文从建构和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打开通道;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塑造文化涵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和找准定位;不断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地位,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提供支撑;各级学校领导和部门积极支持,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落实保障;社会各部门要转变理念,加大合作,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凝聚合力等方面提出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发展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和举措,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强国;学校武术;发展

前言

北京奥运会后,我们提出了要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一直以来,建设体育强国是学界、政界等各界争相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举措更多的是关注竞技方面,忽视了学校这个基础平台,提到体育强国也更多的是关注西方的体育项目的发展与提高,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项目,似乎这就是一种从洋忘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代表之一的中华武术一直处在被冷场的角落。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路在何方?作为武术教育基础和平台的学校武术又该如何积极应对呢?2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华武术一直以来在夹缝中生存,学校教育极少有武术的一席之地,武术被跆拳道、田径等西方体育项目所取代,学校教育不传授武术。中国武术研究院康戈武研究员曾指出“:学校武术教育名存实亡”。甚至有的学生还认为搏击、西洋剑、合气道、空手道、相扑等也属于武术项目。[1]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学校武术教育在一个全面西化的身体教育场域里“惨淡经营”[2]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极其匮乏!同时学校武术也存在着武术师资薄弱,武术教材内容陈旧,改革力度不够,教学质量不高,学校无武术课本,部分领导对武术教学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武术场馆、器械严重缺乏等问题。

3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措施3.1建构和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为学校武术教育打开通道发展学校武术必须要有畅通之道。建构和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需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终身武术教育系统,努力做好各个阶段的有效衔接,进行武术的系统教育,为学校武术教育打开一个通道。将学校武术教育教学从体育课体系中剥离出来,构建民族身体文化教育教学体系,使武术教育能站在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并得到良好传播。[3]必须在大的教育体系中认识到它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性差异,树立武术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意识”。[4]3.2实施素质教育,塑造文化涵养,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和找准定位费孝通等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5]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发挥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使其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做贡献。学校武术教育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要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和培养创造性人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学校武术》[6]中提出,学校武术总体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可选择的武术丰富内容,以及学校适用的武术运动形式,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参与武术锻炼,从中获得技击和真实的体验;以简单有效的武术方法促进学生提高体能水平,增进健康;养成运用武术技能进行锻炼的习惯;掌握武术攻防的基本技法和知识,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有效地进行锻炼和防卫;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合作礼让的道德品质。中国武术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必须认可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大于技术传承,牢牢树立武术作为教育的“文化意识”。[7]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文化传统的使命感,这将是学校武术教育的正确方向。

3.3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地位,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提供支撑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教育的直接传承者,武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化素质是发展武术教育的重要支撑,发展武术教育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化的武术教师。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着力培养武术专长教师。有学者调查过,现在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武术教师,武术教师大部分由本校体育教师兼任,即使有些教师是武术专业出身,到了学校也很少教武术,只教那些应试的体育项目。武术教师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断了学校武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有效媒介,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等都产生一系的`影响。

3.4学校领导和部门积极支持和重视,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落实保障目前有些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武术的认识和态度仍有一定的偏差,对学校武术不闻不问,态度极为冷漠,忽视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以致严重阻碍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学校武术教育的顺利发展需要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及其他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其中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形成上下“一盘棋”的优势,唯有此,才能形成学校武术教育的良好局面,才能为学校武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开创学校武术教育的新局面。

3.5社会各部门要转变理念和加大合作,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凝聚合力有专家指出,实施学校武术教育必须要强化“国家意识”。社会各部门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转变观念,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集聚合力。为此,要不断开发武术的教育资源和创新武术的教育方式,实施学生喜爱和适宜的武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使学校武术教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加大对武术场馆器械经费的投入,为营造一个现代化武术教学环境而努力。[8]4结论学校武术教育是一个严肃而又常新的话题,传承中华武术,学校武术教育是前沿阵地。建设体育强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树无根尚不可活,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根”,也不会有多强大!“与传统文化割裂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9]武术可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根,必须要大力实施武术教育。学校武术教育必须要从建构和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把实施素质教育,塑造文化涵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目标,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地位,各级领导和部门要加大重视力度,共同合作,为学校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校武术教育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篇2

一、海洋高等教育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将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原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指出: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海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海洋形势也越来越复杂,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不断增强海洋综合实力来加以保障。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需要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撑,海洋高等教育在这方面责无旁贷。众所周知,海洋事业与产业具有明显的科技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特征。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海洋人才队伍,是保证海洋事业与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海洋高等教育肩负着海洋事业与产业发展为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重要使命,推动海洋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3]。综合《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3)》等分析 ,2015年我国海 洋经济总 量将占国 民生产总 值(GDP)的10%,2020年将达到12.4%;各类人才的需求亦将不断增长, 预计2015年将近300万人,2020年将超过400万人。因此,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打造一支适应海洋事业与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可以有效提升海洋开发、海洋管理和海洋科技创新的水平,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二、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重陆轻海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海洋资源开发投资大、成本高、风险大,在整个20世纪,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对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家适时调整了海洋发展战略,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海洋高等教育也顺势得到较快发展。目前, 我国大陆开展海洋教育的高等院校有将近200所,其中直接以海洋命名的综合性院校5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 共设有博士点131个, 硕士点327个 ,本科专业点211个 ,专科专业点464个。另外,还有近20个专门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机构,其中隶属于国家海洋局的有国家海洋局第一、二、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东海、南海、北海分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天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等;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距,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而言:

1. 海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如前所述,高等院校是我国海洋人才输送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开展海洋教育的高校约200所,占现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比例不到10%。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涉海高校在校学生近17万 ( 包括研究生、本科与专科生在校学生数),而当年海洋人才总量为201.1万,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海洋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仅为14.2%。 (见表1)

资料来源:《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年4月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一览表”中列出了未来5年和10年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海洋基础学科领军人才和海洋环境保护人才、极地科研人才和大洋勘探人才的需求情况。 (见表2)

资料来源:《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2011年10月,国家海洋局、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 ,到2020年 , 我国海洋人才总量将达到400万,且布局更为合理、结构更加优化、素质更为优良。 (见表3)

资 料 来 源 : 《 全 国 海 洋 人 才 发 展 中 长 期 规 划 纲 要(2010—2020 年)》。

由此可见,我国海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与海洋强国建设对于人才资源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2. 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空间不均衡。从统计数据上看, 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山东、上海、辽宁等省(市)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迅速,而拥有广阔海域空间与海洋资源的河北、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区)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严重落后。同属2011年国家批复的三个海洋经济试点区域的浙江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山东、广东相比亦有较大差距。截至目前,浙江共有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涉海本科、高职院校21所,海洋类省部级重点学科40个,涉海博士点4个,硕士点21个,海洋本科、专科专业点数51个, 拥有各层次海洋类专业在校生9600余名。与山东、广东等省相比,浙江在涉海专业学科分布、人才培养层次、人才数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 (见表4)这与其海洋大省的地位严重不符。

资料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3)》。

3. 海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不均衡 , 协同性不足。海洋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交叉性特征,不仅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还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目前,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重视海洋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 忽视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现象。除了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等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外,海洋法律与社会、海洋历史与文化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科建设虽在个别院校已经起步,但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未能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需求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我国海洋高等教育机构往往各自为战,缺乏与其他教育机构、产业部门的协作,难以融合力量,形成支撑海洋事业与产业快速发展的“蓝色人才库”。如,2012年国家启动了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家创新力量参与高校办学的“2011计划”,但在目前认定的38个协同创新中心中,仅“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这一个涉海中心入选。

三、新形势下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1. 应从战略高度对海洋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规划。为有效促进“海洋高等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和整体优化”[4], 需从战略高度对海洋高等教育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协调、实现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有机统一。

当前,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海洋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问题和需求入手,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出国家海洋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计划———《国家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从宏观上明确我国未来5年、10年、20年海洋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对涉海高等教育机构、涉海学科专业进行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引导涉海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扩大与海洋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学科的办学规模,重点扶持具有国际水准与地域特色的海洋院校和专业;整合诸如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海洋生物等发展比较成熟的专业学科资源,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学科。

2. 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与海洋学科专业的有机衔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海洋学科专业与现代海洋产业的有机衔接,是海洋高等教育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准确把握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合理调动海洋高等教育资源,“建设海洋基础学科,提升传统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5],提高学科与产业的对接能力,推动海洋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引导涉海高校的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船舶制造业、海洋生物与海洋医药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产业、滨海旅游与休闲业、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海洋文化产业等,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现实需求,建设系列涉海专业群,重点扶持部分紧缺专业的发展,实现海洋专业建设与海洋产业发展的有机协调。同时,构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涉海产业与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的评估模式与动态调整机制,促进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保持良性互动。

3. 实施产学研合作 , 提高海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产学研合作,关键是促进海洋高等教育机构和海洋产业、海洋企业之间的真正融合。发挥海洋企业与涉海高校各自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设置、实践安排、教学质量评估、项目研发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建立海洋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海洋产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实行“人才培养+项目研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端人才;支持涉海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实行海洋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为海洋产业与事业发展输送更多适合行业需求的人才;积极探索新型海洋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各类资源的配置,提高产学研成果的产业化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 提升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国际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海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在国家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我们应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首先,积极与国际上知名涉海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课程、教材、教学理念与方法等优质教育资源;其次,选择与国际著名涉海高校共建海洋国际教育平台,开展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学历与学位互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再次,借助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等平台,聘请国际海洋领域的领军人物或团队参与专业学科发展,同时扩大国内涉海高校教师海外研修的规模与渠道;最后,加强对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与发展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海洋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篇3

[摘要]文章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走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理性选择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取向四个层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动因。文章还指出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背景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必须重视和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 高等教育强国 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程远志(1967- ),男,湖北天门人,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刘欣(1962- ),男,湖北荆州人,荆楚理工学院高教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湖北荆门44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AIA080001)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08JZD0029)的子课题“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课题编号:AGA08034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13-03

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应用型本科教育起源于工业发展初期以工程应用教育为主的高等专业教育。这类教育一般指针对工业生产的设计、制造、安装、加工、运行、维护、检测等方面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高等专业教育主要是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适应社会对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而兴起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高等专业教育的历史已有二百多年;我国高等专业教育从洋务运动时的中西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等算起,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①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高等专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有限,主要是学习和引进欧美办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兴办了一批高级专门学校和工科院校,主要是学习借鉴前苏联的教育经验,着力为工业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部委或省、厅局创办了一大批具有行业特点的单科类高等工科院校或专业学院,如冶金、地质、煤炭、石油、化工、交通、电力、机械等工科院校,促进了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为当时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本着“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实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调整,高等专业教育呈现两极分流,一部分专业性学院通过调整、合并,转向多科性研究型大学;一部分部委所属专业性院校转由省级政府管理,或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原有行业办学的专业优势正逐步淡化,办学模式也趋于向学术型本科看齐,导致本科层次专业应用型教育弱化,专业培养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出现断层。因此,从满足建立工业化大国的需求出发,探索位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中间层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路径,确立与我国现代化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专业应用型教育结构,成为推进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性动因。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国际走势

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与科技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欧美国家迫切需要既区别于普通大学又与普通大学教育等值的专业性院校,以培养大量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弥补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分布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保证人才培养结构的均衡和增强国家竞争力。如德法的高等专业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和技术科学大学等。德国于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简称FH;德国对外译成英文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译成中文时为“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过去常误译FH为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不同的是,德国教育界始终认为FH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普通大学具有同等价值的4年制专业性本科教育,毕业生授予高于学士学位的Diplom(主要授予理、工及多数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学生)和Magister(主要授予艺术、人文科学及部分社会科学的学生)。②德国高等专业学院与普通大学的差异在于,后者培养在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工作的开发型工程师,而FH主要为行业第一线培养既具备宽厚理论又具有较强专业水准的应用型中高级工程师,这些专业性人才成为全德工程师、工业经济师的主要来源,支撑着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半壁江山”。③

与德国FH不同的是,法国具有专业应用特色的ECOLE即“大学校”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专业精英教育。“大学校”重科技,强实践,与体现通识教育思想的综合大学有着明显的类型差异,在法国和欧洲都享有盛誉,位于法国高等教育象牙塔的顶端,其培养出的各种专业精英人才,与法国香水、服装一道并称为法国的三大品牌。④

英国政府于1966年发布《建立多科性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计划:继续教育中的高等教育》白皮书,陆续成立了一批多科性技术学院。多科技术学院作为英国国民教育双重制下教育体系的主体,开创了与传统精英大学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促成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日本高等专门学校以专业教育为主,主要开设工科性质的学科专业,具体包括机械、工业化学、土木工学、金属工学等优势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一直作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强项被社会广泛认可。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日本于1976年设立技术科学大学,以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担负起现代科技教育与研究的高等专业教育的职能;1991年又设置了“专业本科制”,大力提倡植根于地域社会的特色化的高等专业教育,进一步促成高等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⑤

上述这些专业性院校,大多类属本科层次的专业应用型普通教育,人才培养强化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依托地方行业,课程设计注重专通结合,培养过程突出专业应用,与普通综合大学并存与互补,共同构成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体现了专业应用型教育的独特品位,呈现出高等教育专业性发展的基本走势。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角度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结构的需求重心逐步下移,既需要大量研究开发型科技精英人才,更急需大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应用型桥梁人才。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总结出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对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据美国劳工部统计,1950年美国就业人员中专业性人才占20%,技能性人才占20%,一般劳动者占60%;到2000年,专业性人才仍占20%,技能性人才则上升到65%,一般劳动者则下降到15%。可见,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日趋稳定和增强。⑥这种对专业性人才的稳定性需求具有较强代表性。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3611人,占总人口的3.6%左右,而联合国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达到26%;另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而我国技师及高级技师仅占1.5%。⑦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并行阶段,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随着现代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深化,要求能更有效地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速度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能力,以增强产业集群的集聚力。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如果一味承袭学术型高校非专业应用型的发展定位,就难以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专业性特色,难以形成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模式,进而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迷失办学方向,丧失差异性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

三、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自2002年的15%,发展到2007年的23%,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并不仅仅是量化增长指标,还应包括教育功能与质量、办学层次与类型、培养目标与规格多样化等一系列质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前提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教育类型的合理化,这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按功能分化,而不是趋同。虽然“大众高等教育机构也研究高深学问,但为研究高深学问准备人才不是这类机构的主要目标;大众高等教育也培养社会精英,但他们一般通过学术研究以外的途径走向社会精英”。⑧潘懋元先生认为,大众化阶段下的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着两个并存的、不可替代的体系,即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标志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以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为标志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⑨

我国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应兼顾提高和普及两个发展方向,两者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两翼,功能互补,缺一不可。研究型大学处在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端,它培养的是社会紧缺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提供的是支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尖端技术;而专业应用型院校则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马陆亭进一步认为:“我国高校应从层次和类型两个分析框架来构建高校体系,即按层次‘教学型学院—研究型大学框架构建,关键是安于定位,办出水平;按类型‘学科主导—应用主导框架构建,关键是导向明确,办出特色。”⑩两个体系的划分,宏观上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分工合作与分类指导,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微观上有利于高等院校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因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必须重视和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这类教育不是沿着学术导向的传统本科教育的惯性运行,而是着眼于价值理性和特色创建的战略层面,以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办学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突出专门性、实践性和行业性,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人本位,探索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范式,形成关键性的持续竞争优势,以真正超越学术型本科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引领学校“错位发展”,最终凸显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鲜明特色。

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取向

地方本科院校确立特色发展战略不仅是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规避劣势、错位发展,获取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内在逻辑要求和重要战略抉择。通常意义上讲,办学特色是指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结合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学校优势和办学传统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类型和层次学校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建设、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办学历程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教育历史久远,行业办学背景厚实,其特色的形成具有应用型教育的传承基因,兴办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扬长避短。但传承的基因优势要凝练和提升为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特色,就需要加强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并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定位的延伸性,强调从扩大规模的线性发展,转向形成品位的立体发展。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研究、科技服务为两翼,切实依靠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实现由学校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封闭发展转向开放融合,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拓展,通过创造性地优化和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多功能拓展、多元化延伸、互动式发展的综合实力,形成专业集约化和区域化办学的规模优势。培育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异能力和核心品牌,使办学效益和发展地位得以加强和巩固,特色内涵更加丰富,品牌优势日益彰显,最终形成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优选路径和运行模式,呈现出双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这正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千帆竞发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获胜,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战略性选择。

[注释]

①黄金林,魏双燕,等.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9.

②马陆亭.德国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并行培养体系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3(3):70.

③戴继强.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的情况介绍[J].世界教育信息,2004(3):54.

④张建同.法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6):65.

⑤张玉琴,等.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优势特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l2):51.

⑥马陆亭.科学技术促进中的高等教育架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

⑦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⑧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7):13.

⑨潘懋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16.

⑩马陆亭.科学技术促进中的高等学校架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3.

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篇4

1 我国专利转化率低的困境

《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指出,2014年全世界所持有效专利总共约1 020万件,其中美国占24.7%、日本占18.8%、中国占1 1.7%[1]。这一比例,较之于我国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就显得很低。这反映出我国的专利转化水平不高的现状,有相当一部分的专利在有效期内没有转化为生产力。2009年5月,《中国知识产权报》发布的调查认为:我国的专利平均实施率已经高达70%,其中大专院校拥有的专利实施率高达33.9%[2],这个数据由于受到公众影响的主观因素较大,且未有源自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支持,可信度并不高。然而,根据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统计,中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5%[31,这份研究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原始数据和分析过程,可信度较高。但由于年份较早,我国专利事业的高速发展阶段主要在“十二五”时期,这个数据相对于现在而言,也是过低了些。2013年11月,中外知识产权网CEO谢旭辉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知识产权转化率仅有3%[4],这个数据也带有个人的主观判断,未有明确依据。无论是从哪方途径披露的数据都不够可靠,我国专利的转化比例应当在1 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60%,也低于40%的世界平均水平。面对专利转化率低的现状,其成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专利申请初衷的多样化

在我国,为了强化知识产权在数量上的产出,在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主导下,各省市区陆续颁布的政策文件中,纷纷把专利的产出纳入政府部门的工作考核指标。在任务层层分解的考核要求下,为了完成工作的考核目标,很多地方启动了专利特派员入驻企业开展指导活动,力争实现企业专利的“零”突破,尤其是广大技术工作者,他们对这样的考核机制更加敏感,把申请专利作为项目结题、考核评优等实现手段。这样的政策导向,导致了相关权利人一旦实现了申请专利的初衷,后续的缴纳维持费等专利维护工作将无从顾及,更谈不上专利的转化实施,从而给国家造成资源浪费。在我国部分省份,政府投入大笔资金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从发展阶段的角度看,采取这样的举措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这导致一部分创新主体把追求专利的申请数量作为目标,但这些专利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极低。当然,为了转化实施而申请的专利也包含在多样化的专利申请初衷里,这是我国当前专利产出的一大特点。

1.2 专利缺乏市场应用价值

在多样化的申请初衷下,有一部分专利在授权后,权利人无法预期其市场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由于其学科研究的技术特点,面向公众需求的成果并不多,所申请的专利在市场价值上并不能体现得尤为明显。此时,如果仍坚持把专利产出作为项目结题等工作完成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将会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研发,造成科学研究资源的很大浪费。基础研究获得的大部分专利很难直接应用于市场,而是作为技术成果间接应用于产业链的中游或者上游商品而存在。同时,在高端研发领域,专利缺乏市场应用价值的情况也依然存在,由于前沿技术的开发取得突破性成果,但由于客观上的其他因素造成无法应用于市场,比如专利权人的经济实力有限,无法将其专利转化实施,或者是该专利的实施在目前尚不具备符合条件的生产者,或者是应用的领域过于狭窄而不具备产业化等原因,也造成专利缺乏市场应用价值。

1.3 保护专利的经济成本高

创新主体选择专利来保护技术成果,需要付出的最大牺牲就是,要把专利所保护的技术内容向全社会公开。这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专利数据库检索到这些技术内容,信息获取的成本大大降低,专利被侵权或者假冒的时间成本也大大缩短。同时,如果再缺乏有效的专利保护,权利人就不愿将技术内容公之于众,而会通过技术秘密进行保护。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不愿意通过专利来保护创新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提倡“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与司法并行运作”双轨保护模式。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专利保护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尽管从2014年11月开始,国家先后批准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专门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李克强总理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是,由于司法的滞后性、时间长、成本高及行政执法缺乏技术人员和受硬件设施的制约等而难如人所愿,造成权利人对于专利保护仍然望而却步。

2 发达国家的专利转化实践

2.1 发达国家的专利转化经验

在美国,根据政策导向把技术研发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建设,搭建促进专利转化的交易平台。对于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单位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经费来源财政拨款,专利的转化以项目实施的任务考核为导向。反之,对于应用型研究领域,例如面向市场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改进等,承担单位主要是企业,经费的来源主要由企业解决,专利的转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此一来,既保障了基础研究的需要,又激发了企业的研发活力。美国政府从中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以及制定差别对待研究活动的考核机制等,都激发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在德国,专利转化模式与美国存在类似情况,即把应用型研究推向市场,经费由企业承担。但对于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由于存在市场转化的潜在风险,由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承担,经费由政府和公益组织承担。德国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结合企业的需求,对研究项目进行合理规划。由此产出的专利,其转化实施的潜在市场前景很广阔。德国政府发挥导向作用,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引导专利转化。采取市场导向模式的还有日本等发达国家。

在英国,专利转化的模式有所差异,采取政府规划为导向。政府通过联合企业,由企业负责、政府投资,或者由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包括专利转化在内的研究项目。英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规划、资本介入、发布奖励办法激励专利转化。

2.2 多样化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从前述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举措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促进国家专利转化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市场为导向,提升企业的研发活力,吸引社会资金向应用型研发领域投入,实现专利转化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政府的职责要重点关注研究规划的制定、专利成果的保护、专利交易平台的搭建、促进专利转化的市场合作等方面。这对于我国专利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要对科研主体改革,加深研发与市场的融合。在应用型研究领域推进市场化改革,各大主体充分参与竞争。其次,让企业成为专利转化主体,发挥专利交易平台的作用,促进资源互补与合作。最后,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有效保护专利权的相关权益。

3 我国专利转化的出路

3.1 发挥政府的市场导向作用

我国既要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又要盘活市场的“无形之手”,通过政府“有形的手”来引导市场“无形的手”,实现专利的转化效率有效提升。

首先,搭建好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专利的转化运用。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通过挂牌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交易网、举办专利集市等形式促进专利转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平台的建设还停留在专利交易“供方”信息的提供阶段,在如何低成本地、有效地让交易信息被潜在“买方”所知悉,或者让“买方”快速地寻找到需要的专利,或者说是让“买方”通过专利获得所需的技术成果,在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深入完善专利成果的市场评估机制。有相当一部分专利之所以没有转化,原因之一在于权利人的漫天要价,或者是潜在买方故意压低价格,造成没有达成专利交易或者许可协议。买卖双方的争议焦点通常集中于价格问题上。这时候需要政府从中介入,通过认定一批中介服务机构的专利评估资质,在专利侵权风险、市场价值等第三方评估,提升专利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实现专利转化为生产力。

最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专利,政府可通过强制许可的措施进行转化。例如,教育、医疗、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重要专利,其应用范围广且社会公益目的性强,需要投入的成本高、风险大,甚至获得的收益和投入不成正比,难有企业或个人能完成。此时,政府应与专利权人达成的专利实施许可协议,或者将专利收购,用政府“有形的手”实现专利转化。

3.2 推动企业为专利转化主体

对于哪些专利具有应用价值,具有多广的市场前景,企业最有话语权。因此,推动企业成为专利转化主体是重要突破口。

首先,对获得中国专利奖、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多的企业跟踪指导,促进技术含量高、转化效果好、应用前景广的专利产出。同时,鼓励企业开展专利布局,购买专利或者实施专利许可,让专利转化成为企业盈利的新增长点。发挥大企业的模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实现专利转化。

其次,加大对创业企业的扶持。在企业创业的初期,给予运营资金、风险担保等政策扶持,让初创企业通过专利转化打开市场。同时,对于初创企业的专利侵权违法行为,要纳入企业信用记录。

最后,政府要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专利转化领域。通过开展专利质押、专利保险等措施,让企业专利与社会资本融合,让企业能够及时地将专利作为资本投资。资本与专利的结合,有助于缩短专利转化的成本,提升技术的质量,降低企业专利变现的风险。

3.3 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转化

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掌握着大量的高质量专利,但缺乏有效对接市场需求进行转化的积极性和可行路径。究其根源,还是需要从制度上进行革新。

首先,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第一,完善专利转化的法律法规,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向市场化研发。加大对此类部门和人员的培训力度,克服专利转化工作中出现的知识产权管理不规范、流程不完善和人员缺乏主动性等弊病。第二,高校和科研机构应派人员深入企业参与应用型研究项目,了解行业的市场发展走向和企业的研发需求,在科研一线及时关注市场急需的应用,加大专利成果产出的迅速转化。第三,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部门职能发挥和人才培养力度,引进懂技术、法律、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完善项目研究的专利成果后续管理流程。

其次,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通过推进科技型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专利技术、资金投入、研发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融合,推动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要区别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型研究领域,有所侧重地、有针对性地在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开展专利转化的试点工作。

最后,设立专项资金,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专利转化。通过设立专利转化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购买专利,或者达成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给予一定资助。此外,加强专利转化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对于专利技术的转让和许可实施等环节明确操作流程和责任,确保专项资金及时、有效地使用。

4 结语

专利转化在我国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一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将直接影响到专利转化目标的实现。其中,政府发挥着政策导向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高质量专利技术产出的主体,企业是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实施者。专利的转化,既能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的步伐,也能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在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目标的各项工作部署下,要实现我国专利转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既需要各司其职,还要持久有效地通盘合作,不断克服专利转化机制中存在的困难,实现政策更加有效落实、知识产权在市场主体中的地位更具优势、专利的产出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等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EB/OL].http://www.wipo.int/edocs/pubdocs/en/wipo_pub_944_2015.pdf,2016-01-08.

[2]王瑜.如何提高专利转化率[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7).

[3]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大品牌介绍下一篇:故乡的春天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