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因素分析

2024-08-11

背景因素分析(精选12篇)

背景因素分析 篇1

摘要: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牙舟陶是贵州传统制陶文化的代表, 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背景。分析这些背景因素与牙舟陶文化特质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 可以提高我们对牙舟陶独特的文化特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

关键词:牙舟陶,文化特质,背景因素,分析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牙舟陶具有坯料白色而耐高温、釉质晶莹独特、造型古朴敦厚、风格雄浑粗犷、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韵味突出、和谐自然、雅俗并重等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发展和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由模糊到鲜明的生成变数, 离不开所处环境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种种事件和观念的共同作用。

一、地理因素和自然资源因素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这种比较恒定的外部条件, 必然影响着这一社区人们的谋生手段、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平塘县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 在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牙舟镇位于平塘县中部, “地处东经107°03′~107°12′, 北纬25°43′~26°01′之间, 海拔多在七百至九百米,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在15.1℃至17.2℃之间, 无霜期长达282~313天”。[1]温暖的气候使牙舟制陶业很少受气候影响, 一年四季都可做陶。由于惠筑古道和黔桂古道位于平塘县东西两侧, 故历来牙舟陶制成品都借这两个通道销往贵阳、惠水、都匀、独山、福泉等地, 并以此作中转运销至全省和滇、桂、川等省区及东南亚、南亚国家。

牙舟田坝周围的石头山多白石 (含硅铝) 。这些白石经风化蚀变和雨水冲刷进入牙舟田坝, 形成含硅铝成分的优质白泥土层, 当地艺人俗称“白胶泥”。正是这种独特的白胶泥, 加上1, 200度高温的烧制, 成就了牙舟陶质地上的特色。早期所用褐色土釉, 也唯牙舟镇所属长寨村下瓢组的“釉泥山”之土含铁量高, 效果最好。据称, 牙舟前辈艺人为拥有地处交界处的“釉泥山”的所有权, 曾与邻居甲同乡的人大打了一场官司, 打赢后在山上刻石立碑为记。牙舟及平塘温和湿润的气候, 适宜生长亚热带暖温带多种植物, “这里的森林原生植被主要为壳斗科、樟科、玄参科和金缕梅科的麻栎、白栎、栓皮栎、樟楠、泡桐、枫香等阔叶林”。[2]这些木材从古至今都是牙舟镇烧陶的主要燃料;山上丰富的竹子资源, 正好制作装陶器的抬货箩和打包箩;牙舟镇山坡上遍地的狼鸡草和刺藤, 以前还是烧陶艺人在“拉马”升火时常用的引火燃料。牙舟艺人中曾流行一句俗语:“一柴二泥三窑匠”。这句俗语鲜明地体现出在牙舟艺人世代相传的经验中柴火和泥料对于制出好陶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牙舟具备了丰富的制陶资源, 牙舟制陶业才有可能沿续五百多年至今而窑火不息, 牙舟陶文化特质的形成也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政治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历来对牙舟陶都有明显的干预和影响。关于牙舟陶的起源, 流行说法是明初朱元璋在贵州建行省后, 同时还把东部尤其江南一带的生产技术带进了贵州, 牙舟陶就是当年的屯军士兵或随之而来的陶工把制陶技术带到牙舟的结果。政治因素在牙舟陶文化特质形成中所发挥的影响作用最突出的还要数社会主义初期这个阶段。在全面实施公有制形式下, 牙舟制陶业的基本生产单位由小作坊集中为陶厂即企业, 其性质由私营转变为集体, 销售方式也由自产自销转变为统产统销, 制陶艺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意识也由民间艺人或农民转变为居民或工人。这种集体化道路尽管存在许多缺点, 而且愈到后来其对牙舟陶发展的阻碍作用愈加突出, 但是当初如果没有牙舟陶厂作为企业运作并集中了众人的力量和智慧, 就没有牙舟美术陶的诞生和牙舟陶品种样式的丰富多彩。牙舟陶文化特质的成熟和全面形成是在牙舟陶厂时期实现的。此外, 政府组织下的省级和国家级美展、会展, 对于牙舟陶文化特质的锤炼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机会。牙舟陶的参展和获奖, 大大提高了牙舟陶的知名度和文化含量, 提高了牙舟陶在中国制陶界和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也促使牙舟艺人们更加注重培植自己产品的独特风格。

经济因素也是牙舟陶发展及其特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产生对陶器需求的现实基础。民国以前, 贵州及平塘的农业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 耕作、灌溉、种棉、染织等农业技术已经很成熟。正因为有这样的起码条件和人们对经济生活的需求, 才可能有牙舟制陶业的发展, 而且牙舟制陶业也才可能发展成为当地与农业并重的两个基本部门之一。另一方面, 贵州长期处在封闭而发展缓慢的农业经济时代, 在很大程度上又制约了牙舟制陶业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民国时期, 牙舟当地曾流行一句俗语:“师傅师傅, 做来只够敷”。这句俗语表明, 当时制陶艺人的收入十分微薄, 积极性不高, 而且反映了当时贵州及西南广大地区在地瘠民贫、战乱不断的状况下消费层次普遍很低, 形成了陶制品价低利薄的社会窘境。这样的经济环境, 决定了牙舟陶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经济基础薄弱的低层次发展, 牙舟陶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等的更新发展必然十分艰难而缓慢。也决定了牙舟陶文化特质的完善和成熟推迟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基础获得较大改善以后才成为一种可能。七十年代曾是陶厂最红火的时候, 政府采取贷款或拨款、派人外出参观学习、请出师傅传授技术、产品包销等措施对牙舟陶业进行扶持。在牙舟制陶业从未有过的雄厚经济基础之上, 牙舟陶厂“改柴窑为煤窑, 引进球磨机、炼泥机、电动车盘、单刀压坯机、灌浆机、烘房等新工艺技术, 安装自来水, 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3]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 陶厂得以抽出更多的人去从事专门设计, 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设计试验组。由于人力资源和艺术智慧的集中使用, 使牙舟制陶业获取新技术、新设计、新观念、新信息的活力得到较大增强, 使新产品的不断投入成为可能, 并最终促成牙舟陶文化特质的完善和成熟。

三、牙舟制陶业本体历史区位分布变迁的因素

牙舟制陶业历史区位分布的变迁是牙舟陶器文化特质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明、清时期, 牙舟制陶业主要分布在高寨、小寨、抵楼、冗盖、冗平、牙舟坳、白岩坡等地, 这些地方均有古窑遗址的陶片遗存。当时的这种分散状况及陶器品种表明, 那个阶段的陶业还处在一种“耕而陶”的小农经济阶段, 陶器的制作依赖于农业, 是农业之副业, 还没有走上专门化的道路。到了清末民初, 牙舟制陶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为了提高牙舟陶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为了艺人间的相互配合和技术的完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的需要和便于管理, 牙舟制陶业便向有优质陶土又邻近牙舟场坝 (市场) 的冗平集中。正是由于牙舟制陶业的这次集中, 使冗平后来成为牙舟镇乃至贵州的一个制陶中心。可以说, 清末是牙舟陶制作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我们还可以从釉色的变化来进一步认识这一点。起于清末、推行于民国的牙舟绿釉, 厚重雍容如碧玉, 它是随着冗平成为牙舟制陶中心而出现的, 是冗平艺人的发明创造。绿釉的推行, 开始了牙舟陶玻璃釉或现代釉色的起步, 标志着牙舟陶从传统土釉到现代金属釉、从简单品种到丰富多彩的转变, 为牙舟陶器形成晶莹透亮、独特厚重的釉色特质奠定了基础。

四、受西南尤其贵州广大农村民众日常生活及风俗影响的因素

牙舟陶的产品大都是西南尤其贵州广大农村民众生活中的常用品甚至必需品, 造型图案多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是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铸就了牙舟陶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质。

民国结束以前, 牙舟陶制品以坛坛罐罐和烟竿斗为主, 兼生产酒壶、灯、老罐、香炉、泥哨、笔洗等, 主要满足农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这时期牙舟陶的表现主题主要归纳为三个内容:一是文化内涵深厚的造型和图案, 如二龙抢宝、八卦、罗汉等;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造型和图案, 如葫芦、竹根、梅花、谷穗等;三是亲切可爱的动物造型和图案, 如蜜蜂、鸟、十二生肖等。这些内容皆属当时西南一带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是牙舟陶器与西南尤其贵州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相统一的结果。

社会主义初期, 牙舟制陶业数量上仍以满足广大农村日常生活需求的坛、罐、钵等日用陶为主, 主要有盐辣罐、烟斗、玩具、老罐、蘸碟、筷箩等。这个时期品种结构上最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美术陶。牙舟美术陶的表现主题主要有五大内容。第一大内容是有着吉祥如意和美好寓意的图案造型。如有表现鱼的画面, 寓意年年有余;有表现喜鹊和梅花的画面, 谐音喜上眉梢;有表现龙凤题材和鸳鸯题材的, 寓意吉祥和幸福。第二大内容是表现民间传说人物和宗教人物的图案造型, 如钟馗赶鬼、二童争坛、唐僧师徒取经、如来佛骑龙图等等。第三大内容是表现各种姿态的动植物图案和造型。既有玩具类如小象、穿山甲、蛙蛙鱼、水牛、青蛙等;也有将日用品变形为抽象化的动植物图案, 如鹿形糖罐、羚羊壶、南瓜花盆、蒜瓶、四不象钵等等;还有在用具上施以纹饰的, 如鸡画面笔筒、天鹅画面花钵或垫盘、柿子画面罐、竹枝竹笋画面花瓶等等。第四大内容是受古代青铜艺术和贵州布依族、苗族民间艺术影响, 表现传统文化观念的纹饰, 如回纹、云雷纹、乳钉纹、圈纹、龙凤纹、涡纹、竖条纹、蕨菜纹等和剪纸、刺绣、蜡染中常见的写实或抽象图案。第五大内容是冰裂纹和点花溜釉。这五大内容的造型图案多取材于西南尤其贵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 经过生动形象的艺术创造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1979年牙舟美术陶在上海展出时, 美术家阿展在《文汇报》上评论饰有龙凤纹的一件牙舟陶罐时说:“它整个外形线条匀称有力, 罐腹微向内凹, 显得格外别致。这种造型在整个展品中是少见的……再看它的龙凤纹, 使人们很自然地想起贵州少数民族的铜鼓花纹。这种巧妙的结合, 充分显示了它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4]

五、民间艺人传承和创造的因素

牙舟艺人的文化教育状况及生存状况构成了牙舟陶特殊的传承方式。民国结束以前, 牙舟制陶艺人主要因家贫以及认识不够很少送子弟读书。1955年成立牙舟陶器手工业合作社时, 共有三十二个人, 其中只有五、六个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牙舟制陶技术传承的特殊性, 它不是通过文字典章的学习方式来传承, 而是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的方式进行传承。而且这种传承不象外地的制陶社区, 不存在保密。当时的牙舟制陶仅是一门糊口的辛苦手艺, 一般稍有点出路的人都不感兴趣。所以, 在牙舟冗平制陶社区, 除了父子传承外, 进入制陶社区内谋生的亲戚朋友, 只要愿学愿入行, 皆可请教他人或旁观学艺, 天长日久, 也就熟能生巧。这种非父子传承的情况在牙舟老艺人中约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牙舟陶文化传承的开放性, 有利于汇聚八方人才, 对于牙舟艺人及其制陶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成为造就牙舟陶文化特质的潜在因素之一。同时, 牙舟制陶行业有了文化人的加入, 也是影响牙舟陶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牙舟老艺人中的那五、六个文化人, 后来都成为牙舟制陶业的领头人和主要骨干。他们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从当地民族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蜡染和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并用于制陶设计和创新, 对造就或促成牙舟陶文化特质所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缺少文化的一般民间艺人。

六、艺术家的推动因素

牙舟陶的发展及其文化特质的成熟还与省、州一批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并努力推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早在1956年至1958年, 贵州省群众艺术馆馆长黄守保和吉岑群就深入牙舟, 倡导和推动牙舟美术陶的发展。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 尹光中、王树艺、刘雍、董万里、翟思政、张大忠、刘万琪、李华年、吴家华等省内一批知名艺术家视牙舟为创作基地, 先后多次甚至长年累月到牙舟动手制陶, 帮助设计。他们的参与和加盟, 带来了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法, 他们与牙舟制陶老艺人的相互切磋、借鉴和精诚合作, 增强了牙舟制陶中心的创作实力, 大大促进了牙舟陶的艺术创新和文化特质的成熟, 形成了一个精品迭出、名闻中外的良好局面。比如, 省、州艺术家和牙舟老艺人共同创立的冰裂纹和溜釉, 就十分典型地体现了牙舟陶和谐自然的文化特质。他们在合作中还提倡美术陶和日用陶并举, 交叉融合, 促进了牙舟陶雅俗并重风格的形成他们在这期间创作的许多作品, 后来成为牙舟陶器的代表作和范本, 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无可否认, 艺术家与牙舟民间制陶艺人精诚合作的这段时期, 是牙舟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李定元主编.平塘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3:131、138;平塘县牙舟镇总体规划 (2003~2015) [R].黔南州规划设计院, 2003, 10

[2].李定元主编.平塘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3:131、138:平塘县牙舟镇总体规划 (2003~2015) [R]. (黔南州规划设计院, 2003, 10

[3].平塘牙舟陶简介[R].平塘县文体广电局编印

[4].阿展.学传统, 创新风[N].文汇报, 1979.转引自杨启刚.牙舟陶器的兴衰[N].贵州民族报, 2001-11-29

背景因素分析 篇2

黄晓城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153)

[摘 要]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情感这一红线,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情感。只有充分调动和利用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学生对所学内容才会有进一步的理解,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得到提高,由“要我学语文”转变为“我要学语文”,语文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因素

作者简介:黄晓城(1983—),男,江苏无锡人,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讲师,文学学士学位。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纯粹的技术训练,以至于把活生生的语文教材讲“死”,教师成了“僵师”,学生成了“僵生”,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暮气沉沉,淹没在一潭“绝望的死水”中。这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情感素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得到明显提高,由“要我学语文”转变为“我要学语文”,语文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充分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呢?

一、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情感

已故著名学者潘光旦就学校教育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方:“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可见教师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扮演的是“导游”的角色。在这里我们不妨把潘光旦的这段话移植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这个话题中来。在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情感的过程中,老师好比“大鱼”,学生犹如“小鱼”,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扮演的是情感“导游”的角色,时间长了,学生的情感自然被感染,正如“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培养学生情感的“工程”中扮演这么一个重要的角色就要求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倾注在每一堂课中,倾注在每一个教案,倾注在每一个教育教学细节。首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爱。对于后进生的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过分强调后进生的缺点而忽视了后进生身上的闪 光点。作为人师的我们必须牢记“门前有芳亦有秽,不容荆棘不成兰”的道理。给学生多一点爱,就会使他们感觉到语文课堂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天地。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为此,我们应当多鼓励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适时给予引导启发;在学生思维出现错误时,尽量用委婉的语气指出,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学生思维活跃回答正确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再者,教师应当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热烈激昂的情绪,绝不把与语文教学无关的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中来。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同时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语文课上应当力避角色混淆,力避把班主任工作的牢骚带到语文课堂中。由此看来,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积极的情感是实现情感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体悟课文浓郁的情感因素,以作者情感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总是以一定的客观事物为载体的。在语文教材中,想象丰富的诗歌,形散神聚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雅俗共赏的戏剧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课文都蕴涵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些文章中浓郁的情感因素犹如岩浆喷发,只需学生自我学习便可体悟到。如学生自学课外文章《为母亲洗一次脚》后,就明白了世界上有一种爱“只知付出,不图回报”,那就是伟大的母爱。如学生在看台湾作家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一文时被主人公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类文章作者用热情、激情、真情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学生置身于其营造的浓郁的情境中,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由心理的暗示和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教师明白真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当然文章中所蕴涵着的作者的情感不都是这么外显的,还有的作者的情感并不是很直接地体现出来的,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了,这一点容后再述。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体悟课文浓郁的情感因素,以作者情感激发学生情感”这一方法并不完全建立在学生自我学习的基础之上,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此外,教师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配合教学过程,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投入

语文学习如果只让学生机械呆板地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地接受吸纳,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如果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用烘托渲染法引导学生情感

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语文》(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二册中有一篇短文介绍的是张志新烈士临危不惧从容就义的事迹。“张志新是谁?”恐怕学生们都会有此疑惑,这不能怪他们无知,因为1979年宣传张志新同志事迹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还未来 到人世,更别说我们的学生了,而仅仅宣传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不知什么原因,张志新的名字从媒体上消失了。这篇短文的情感基调是哀愁与低沉的,我在课堂上采用了配乐朗读的教学方法,所配音乐正是低缓哀沉的《辛德勒名单》,这对课堂气氛起到了积极的渲染作用。用音乐烘托渲染,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客观让学生仿佛能够听到,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移就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的认识上来。

(二)用背景穿插法激发学生情感

还是上面那篇课文,虽然我采用了烘托渲染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许是时间隔得太久的缘故,学生对十年**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当我介绍文章背景讲到张志新烈士仅仅因为“思想”就被“四人帮”残暴地结束生命,而且在结束生命前竟然被割断喉管时,一个学生打断了我的话说:“老师,我怀疑张志新是不是疯了?”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有计划地穿插了许多内容:讲旧中国的贫穷、黑暗和落后,讲“五四”新文化运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讲遵义会议,讲三大战役,讲十年**,更讲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讲得同学们一次次热血沸腾。学生的思想变了,最直接的效果表现在作文上。学生的作文突破了自我封闭的小世界,有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信念,更有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情壮志。这样,学生知识面扩大了,视野拓宽了,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我觉得语文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带给了他们心灵的洗涤和上进的动力。

(三)用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及丰富的体态语言点燃学生情感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诱导学生走进文章意境,引领学生点燃情感之火。如在上《胡同文化》一文时可用北京方言来模仿老北京胡同中商贩的吆喝声,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教师就不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运用富于变化张弛有度的语言,营造引人入胜的语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此外,教师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蕴涵着大量的情感信息。我们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在一起,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当然,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投入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是具有可行性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我们都不妨一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不容小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调动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一花一世界”,让我们一起凝神,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只要我们播下情感的种子,洒下辛勤的汗水,明天的原野定会充满成熟的金黄!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叶圣陶:《叶圣陶文集》,华夏出版社,2001年

3、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4、周建设:《教学语言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背景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市民子女:学习:影响因素

马克思说过:“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当前,党和国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党中央强调要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很多农民进城务工,成为新型市民,这些新市民为我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随着农民成为新型市民,他们的子女也进入城镇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对于新市民子女的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新市民子女进入城镇学校就读后,因为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使他们的学习状况也发生着一些改变,有积极的改变,也有负面的改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新市民子女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孩子产生了思想问题,比如厌学、自卑、经常违纪等问题。这促使我们就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思考。

一、影响新市民子女学习的客观因素

1、家庭状况的改变。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市民家庭在进入城市之前居住在农村,物质和文化条件相对比较贫乏,进入城市之后,大多数家庭的物质和文化条件都会有所改善,比如住房条件、家用电器等。

物质和文化条件的改善对于孩子的学习会带来很多有利的影响。比如,孩子不用为生活担心,可以更专注于学习;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房间,在写作业时不受干扰;孩子可以有机会阅读更多的书籍;孩子可以更快、更全面地获取社会信息……

但是,家庭环境的改善也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学习上不思进取,却特别喜欢化妆打扮,这不应该是她这个年龄应该关注的。我和她进行过多次沟通,效果都不明显。还有一些新市民进入城市后,因为每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种全面放手的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变。新市民子女进入城镇学校后,受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有:(1)教师的变化。城镇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会有一些差异,比如城镇学校的教师比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演示等,这可能和农村学校教师的做法有所不同。调查中发现,一些新市民子女因为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学习效果受到影响。(2)学校管理體制的变化。在农村学校,学校并不要求学生必须住校,但是城镇学校要求学生住校。学生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也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3)班级环境的变化。新市民子女在农村学校就读时,班级中都是自己熟悉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大体相当。进入城镇学校后,班上同学变化较大,尤其是同学们之间的经济条件差距较大。再加上班级中个别同学在看待他们时,把他们看成是乡下人,使他们中的部分同学产生自卑心理,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上流行的实惠观,认为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本事大。某些新市民子女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不思学习,一心只想赚大钱。这种社会思想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校周边的一些网吧、KTv等场所的营业者为了追求利润,置国家法令于不顾,容留、吸引学生到这里消费,如果新市民子女的家长没有对孩子严格监管,这些孩子节假日离校时就会沉迷在这些场所,这也严重影响了新市民子女的学习。

总之,因拆迁而进城的农民,身份地位由农民变为新市民,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使其子女的学习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影响新市民子女学习的主观因素

1、学习动机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学生为什么去学习,学习兴趣是否强烈等都与学习动机有关。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例如学生关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在班级的排名;评不上三好学生而产生失落感等都是学生成就动机的体现。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新市民子女在没有进入城镇学校之前,他们的学习动机比较明确,大多都是想通过考入理想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而当他们的家庭进入城市后,他们原来的理想开始动摇,一些新市民子女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家庭的命运可能已经不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来改变,况且学习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因为学习目标开始动摇,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不再强烈,就逐渐丧失上进心,这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学习动机还包括归因,归因是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心理学家威纳认为学生对自己课业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家庭环境、情绪等。威纳同时发现,学生对成败的不同归因,会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追求成功的学生认为失败主要与努力的质量有关,他们把成功归之于努力与能力,而失败归之于缺乏适当的努力。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把失败归于运气、家庭环境等因素。部分新市民子女在课堂中既不以掌握为目标,也不以成绩为目标,而是以如何敷衍、应付老师打发时间为目标,当他们出现成绩下滑等情况时,他们往往归因为对学校不适应,父母不关心他们等,正是因为他们经常进行这样的归因,致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2、学习意志的影响。意志即是指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习意志力指个体为完成学习任务而持续地克服困难的能力。新市民子女在农村学校学习时,因为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的艰苦,再加上周围的同学大多都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当他们进入城镇学校后,因为很多条件的改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再具有坚强的意志,逐渐开始随波逐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稍稍努力一下,如果没有太大进步就放弃了。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在学习上没有吃苦精神,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滑或者踏步不前。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还会有更多的新市民子女进入城镇学校就读,他们必将会成为城市受教育者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只有真正了解影响他们学习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促进他们的进步。只有我们真正关注到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他们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平等地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

背景因素分析 篇4

1 我国老年人养老的现状

1.1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 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 不同的只是人口老龄化出现时间的早晚、进程的快慢和程度的轻重。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则比其他国家来得更快, 老龄化水平更高。就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截至2012年,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达到2.02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同时,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2 273万人, 失能老年人口3 600万人, 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数0.97亿人, 空巢老年人口0.99亿人。也就是说,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伴有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高龄老人, 空巢老人, 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特征, 加剧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1.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原有的传统养老思想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带来了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现代居住方式的变革, 使绝大多数子女婚后与老人分开居住, 子女直接照顾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 “421”家庭结构的出现, 增大了“老年抚养比”, 给下一代养老带来巨大压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家庭的凝聚力, 子女在外地工作或工作繁忙, 使子女不可能与老人共同居住并赡养老人, 削弱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保障的功能。城乡独居老人、空巢家庭数量的增加等这些问题的出现, 说明了传承了几千年的“养儿防老”思想和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弱化。例如: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来看, 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 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据民政部统计, 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中, 40%过着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并且这种现象正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这些变化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养老形势。

1.3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

人口老龄化危机无疑对现有社会养老事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的普遍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现有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 国家在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不断完善公共品建设, 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化, 增加了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投入, 但仍然存在居家养老水平低, 社区养老功能不全, 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 养老服务覆盖面狭窄, 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以养老机构床位数为例, 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50~70张, 而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 截至2012年底, 养老床位390万张,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0.5张, 这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我国现有的老年人人口数量相比, 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较少, 社区养老设施和功能有待完善, 养老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各个层次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

2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投入资金不足

我国是在低收入水平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未富先老”已成为严峻的现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为加快建立健全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 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 政府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 但目前社会养老服务业突破不大, 其主要原因是发展资金主要由各级地方财政负担, 中央财政投入不足, 民间资金投入规模有限, 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尚未完全享受养老保障待遇, 养老服务业发展缺乏基本动力和活力。

2.2 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 城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正呈现出多样化、复合型的发展需求态势。城乡老年人不仅需要问安式照料、经常性探望, 还需要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服务, 各年龄段老人的养老需求又各有侧重, 父母依赖子女养老的观念在逐渐改变。而面对这种情势的变化, 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则相对准备不足。目前,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 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缺乏专门的设施和专业的技术队伍, 导致服务工作内容单一、形式简单, 无法开展深层次的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社区为老服务工作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场所及设备, 而资金的缺乏致使社区不能设立功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的为老服务场所, 社区养老条件不完善, 满足不了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2.3 养老服务业社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3%, 如此庞大的群体, 势必需要更多的现代化的养老机构。而我国目前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入住率高, 很多养老院人满为患, 其中一些养老院还出现了一床难求的场面。长期以来, 人们总认为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相关养老服务产业是纯社会福利事业, 投资利润低, 应由政府投资举办。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社会投资参与兴办老年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不高, 融资渠道单一,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程度偏低, 阻碍了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3 推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政府责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3.1.1 提高认识, 制订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

面对老龄化进程急剧加快, 应对老龄化挑战, 政府要将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来考虑, 抓紧制定和完善出台各项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将其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 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来考虑, 合理安排养老服务机构的定点布局。在新建社区 (小区) 要把养老服务设施纳入住宅小区配套公建项目, 为老人集中供养或提供服务留出空间, 使老年服务产业成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3.1.2 积极拓展养老服务业资金投入渠道

要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就要确立政府资金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制度, 提高困难老人、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的覆盖面, 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 推动老年福利由救助型向普惠型发展。为鼓励养老事业的发展,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吸引和整合各种社会力量, 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 给予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 在经济上给予床位资助。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产业的优惠扶持力度, 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参与机构养老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养老产业的政策体系, 以推动和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3.2 整合资源,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3.2.1 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是连结政府、街道与老年人的纽带, 是宣传和传达政府政策的桥梁, 社区在推进养老服务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离开现有居住地, 不离开多年的老邻居, 选择居家养老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首选。为解决社区养老所面临的场地不足问题, 政府就要加紧建设一定规模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每个街道都应建设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有能力的社区必须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要建立老年人照料中心, 仿照托儿所, 建立日托式的“托老所”, 将安放式养老和日托服务结合起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应设置医疗卫生室、厨卫设施、阅览室、老年大学等, 积极开展医疗保健、老年文体等综合服务。同时, 应进一步搞好社区为老服务的信息资源、硬件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方面的整合。要依托社区逐步建立为老服务网络, 在社区普遍建立老人信息库, 将社区各种服务资源、服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分类输入到社区服务网, 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建设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网络。

3.2.2 积极培育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养老服务方面的人才不足, 是困扰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一大壁垒, 应拓宽渠道, 建设一支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建立护理员、护理师培训基地, 开展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条件相对较好的街道社区可以吸收不同专业层次企业, 特别是医疗保健类和精神慰藉类等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加盟服务。要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引进力度, 积极与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合作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和老年产品研发等专业, 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化水平。同时,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 成立社区助老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站将配套增设病残老人康复理疗、义务理发、义务家政服务、心灵驿站等服务, 以此来改善本辖区及周边更大范围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问题。

3.3 抓紧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 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

3.3.1 引导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

发展养老服务业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 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兴办养老机构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 建设一批环境优美、运转优良的养老服务机构。随着我国政府社会养老服务优惠政策的出台, 民营资本注入养老服务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3.2 引入市场机制,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在坚持政府主导下国有福利性、公益性养老机构社会化发展方向的同时, 努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养老服务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要改变养老机构非盈利的传统观念和体制束缚的障碍, 在巩固加强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农村敬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 允许养老机构差别化经营, 建设具有典型示范性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为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情况的老人, 提供服务内容有别、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根据服务老人的各自特点及兴趣爱好, 分情况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家政服务、兴趣爱好方面的服务, 提供心理健康、医疗保健和陪护、日间照料、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服务。

3.3.3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在主导养老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中, 要制定好政策、产业标准, 设定准入门槛。在机构运作中, 要做好监管工作, 促进其规范化建设。

总之, 养老服务业是今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朝阳产业”, 尽管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繁重, 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各地出台政策措施,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地可以在养老服务业的软硬件建设上已经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 做出一些改革和尝试, 从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些规律性特点, 创新体制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 [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_402722253.htm, 2011-04-28.

[2]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EB/OL].中国政府网:政务, 2011-12-16.

[3]梁燕君, 叶惠丽.加快发展大中城市养老服务业的几点建议[J].价格与市场, 2009 (4) .

媒介事件背景分析 篇5

危机管理不单是事件处理,而是对组织威胁性生存环境的修复和改造 危机诱因有两大类:一是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组织内部管理不善

一个组织遇到了危机,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集中报道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这常常是组织在危机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

背景分析

2011年,在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不少引人关注、受人热议的媒介事件。例如会理县PS丑闻事件、“7.23”甬温动车事件、北京电梯事件。就这些事件本身来看,毋庸置疑,它们都是负面的新闻,都对政府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面对已经发生的危机,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去挽救危机,重新树立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政府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会理县PS时间发生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会理县会与丑闻相伴,永世不得翻身,但会理县政府却用出色的危机公关平息了这场危机。与之相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7.23事故后的发言不当使得这一事件雪上加霜。从这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危机公关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意识的出现,被普遍认为发生在2003年。当时因为政府封锁SARS信息,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但这也让政府意识到政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从那以后,政府开始全面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修改保密法,制定信息公开条例。2003年9月22日,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课在北京开课,当时来自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等66个部委的100多名新闻发言人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理论。此后5年,国新办组织新闻发言人培训工作迅速开展起来,省,市,县,县一级部门甚至部门内部的科室都被要求学习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着这否意为着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新闻制度、危机公关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在现在中国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遭人诟病的媒介事件。在突发的危机面前,并不是所有政府都能遵循勇于担原则,积极主动,反应迅速。新闻发言人所要学的不仅仅是打发面对记者,更是应该学会如何与舆论打交道 学会三不原则——不直接拒绝,不仓促表态,不无可奉告,并有选择的公开事实

文化背景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背景;英汉翻译;影响

只要掌握了两种语言就可以做好恰当、正确的翻译工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意义上成功的翻译而言,只有真正的熟悉英语和汉语这两种文化甚至是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词语在其相应的背景文化中才更有意义。”我们不去比较双文化与双语孰轻孰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至少是要跟掌握这两种语言是同等的重要的。

一、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汉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相去甚远,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共性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翻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而个性则阻碍着交流与翻译的顺利进行。因此分析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进而察看这些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达到真正成功的翻译的必经之路。据观察和分析,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词义与文化意象上的差异;信仰差异;地域政治与日常生活上的差异。

(一)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几乎是每一个的民族都拥有自己所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的方式也是存在差异的,正是构成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英汉这两个民族也是不例外的,通过在事物的观察与思维方式上的研究也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思维方法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反应。萨莫瓦曾援引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树枝因为积雪的过多而更易折断,美国人则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是“The limb was weak”,而某些东方学者则认为是“The limb was strong”。西方人认为,树枝之所以会被压折压断是因为树枝缺乏支撑积雪重量的刚性和强度,这似乎是常识;而在东方人的想法则是认为强弱转换,相反的不是太弱而是由于树枝太强,所以树枝就不易弯曲,这样树枝也就缺乏了可塑性或柔韧性,致使雪越积越多,最终导致了树枝的折断。倘若树枝在积雪的重压下弯曲,雪便不至于堆积到树枝无法承受的程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柔克刚。而这一强一弱的观念的转变往往就会成为翻译的陷阱。在英、汉两种文化环境中,因思维概念不同,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还体现在颜色的观察和使用方面。比如: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brown sugar是红糖,而不是棕糖;brown coal是褐煤,而不是棕色的煤;black coffee是浓咖啡(不加牛奶或糖),而不是黑咖啡;而中文里的“红茶”只好译成black tea,而不能译成red tea;又如中文的“青衣、青天”,同是一个“青”字,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了。再如汉语中的“黑眼睛”在英语中译为“dark eyes”,而英语的“black eyes”在汉语中就被翻译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中文的“红眼病”,译成英文只能是green-eyed,而不是red-eyed。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能刨根究底,因为这些表达是文化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是涉及思维方式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东方文化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产生了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百般珍视。美国人“喜欢朝前看,几乎总是着眼于未来”。极少美国人对现状感到满足;追求变革,反对传统,力求创新已成为西方国家的时尚。又如在用“前”与“后”分别指称过去与未来时,因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而英语民族的人却正好相反。

(二)词义与文化意象上的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词也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词义的,而文化意象则是不同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的形式。英汉两个民族因为生活的环境与生活经历的不同,在词义的联想与文化意象上的一些差异也必然是存在的。英文词语black holes在不同语境中分别可以理解为“军营中的牢房”和“宇宙外部连光都无法穿透的黑洞”。而英国人见到Union Jack一词,则会联想到他们国家的米字旗;美国人如果看到Stars and Stripes这个词,就会使他们联想到他们的“星条旗”,或者是他们的“国歌”。

(三)信仰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信仰千差万别,这些观念上的差异直接间接地在语言和交际行为上表现出来,成为翻译的难题。例如,中西方文化审美观就大相径庭。例如,有一家宾馆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外宾,就在做广告时煞费苦心,把宾馆大大地作了一番描绘。其中有这样的一段句子“十里蛙声不断,九溪曲流潺潺”。依照我们的审美习惯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幽美而且环境也是很娴静的、人人所向往的去处;然而,这样的一段句子放到西方则意义就不同了,英美人讲究的是privacy;他们很讨厌吵闹声,当然包括这里的蛙鸣声。因此,如果我们将原文代表的意思一字不动地全部翻译过去,那效果往往会是适得其反,这也是可想而知的,又如传统中国娇弱无力、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在西方人的眼中很可能被看成是病态;不少美国白人妇女千方百计追求suntanned;据说黑人社区某些学校正在极力宣传“黑即美”(Black is beautiful)的审美观。众所周知,对于我国传说中的动物“龙”(即英文的dragon),中国人历来就把它视为权利和力量和吉祥的象征,因而在中国有着“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腾虎跃”这一系列的吉祥的说法。然而这在英国的文化中,龙(dragon)则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怪物(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所以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信仰,类似现象也必然会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因此,在翻译者如果是缺乏对这种文化的个性深刻了解的情况下,就更加难以鉴别词语中的文化内涵,因而才会导致错译或误译了。

(四)在一些地域政治与日常的生活差异中对于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语境、与文化、与社会也是不能分割的。在不同的民族中,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的不同,必然也就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的个性,使得语言富有而且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例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 End home.该句中East End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从地理的分布上来看,英国伦敦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则叫West End,是富人居住的繁华地区;而东区,即East End,则是穷人居住的地区。因此,该句也就应翻译为: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又如例句You're American,aren't you?As apple pie.该句若译为“你是美国人,不是吗?像苹果馅饼”则令人费解。apple pie是美国人最为喜爱吃的一种食品,回话者则该用词组来比喻自己是个“地道的美国人”。再看一例句No one is certain how much energy The Big Apple consumes,but the amount must be enormous.句中The Big Apple指“纽约市”,若不知其涉及美国地理知识,则会导致误译。类似的实例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二、背景的知识在翻译中是很重要的

而背景知识则包括有很多的方面,如文艺、音乐、历史、科技以及农业等。就一般而言,汉译英时就碰到的这种背景知识问题而言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这一点是无需怀疑的。然而在英译汉时,由于我们对其背景知识了解甚微,甚至一无所知,遇到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例如在理解和翻译When good Americans die,they go to Paris.一句时,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来龙去脉,我们肯定会译错。该句是Oscar Wilde讲的一句名言,用来讽刺“当时的美国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这些人很是看不起旧大陆,他们表面上总是很彬彬有礼,希望自己死后的灵魂能够升入天堂,但是实际上他们内心是那么的卑鄙,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怎样过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在旧大陆时候,巴黎就是过这种生活的理想场所。所以Oscar Wilde有感于“正人君子”这种表里不一、极其虚伪的现象,用了讽刺的手法把那些“正人君子”的两面派丑恶嘴脸揭露得无遗:美国的正人君子是活着不去巴黎,但死后一定会去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背景知识掌握得多少,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因此,要达到真正成功的翻译,重中之重就是翻译者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掌握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背景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而不能只在语言上做文章。按王佐良先生(1989)的说法,译者应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所谓作“文化人”,就是要尽可能多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不仅精通其语言,还熟悉其政治、经济、历史、风俗习惯等。然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因此对翻译者而言,首要的是不断了解和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要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已非难事。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6]陆建非.跨文化交际随笔[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背景因素分析 篇7

(1) 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作者调查得知。在有氧跑的教学中, 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 许多教学方法无法按计划顺利进行。根据当前的教育方针以及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 学校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而对于有氧跑的教学, 学校, 老师以及学生的态度是只要能达标就行。

(2) 在教学任务中, 学生的有氧跑达标情况

通过对岳阳市第八中学的访问调查了解到, 学生有氧跑达标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成绩突出的并不多。在女子800米跑, 男子1000米的测试中, 都存在一半以上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在被调查的岳阳市第八中学高一, 高二200名同学当中, 总共只有9名同学对有氧跑表示喜欢。而且, 这九名同学, 全部是体育特长生。高一年级的100名同学中, 对有氧跑表示厌烦的比重较大, 占34%。高二年级的情况与高一年级的情况基本相似。

二、研究结果 (1) 项目因素

有氧跑是一种较长距离地跑, 它是发展学生一般的耐久力, 它的特点是既要跑出速度, 又要跑得持久, 是运动强度较大, 运动周期较长而消耗体力较多的运动, 学生对运动强度带来的生理刺激难以忍受, 所以学生对此运动产生恐惧厌倦心理。有氧跑要求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延续较长时间, 对人的呼吸, 心血管功能及代谢功能要求较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气短、体乏无力、恶心难受等现象, 即运动生理学的“极点”现象。这些生理现象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很大, 感觉难以承受, 甚至产生再也不想跑的念头。

(2) 教学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 有氧跑内容单调、枯燥无味, 往往使学生对此项运动产生厌倦。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普遍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单一的跑步训练, 这样很容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3) 场地器材因素

一般的运动场地, 尽限于田径场, 因此需要学生反复于一个场地内, 很容易产生枯燥心理。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在田径场与在户外比较, 相同的研究对象, 相同的测试距离。被研究的40名对象中, 在户外的测试成绩明显比在田径场快, 而且, 多数被研究对象表示, 在户外进行有氧跑, 不会感觉枯燥无味, 因为沿途可以欣赏不停变化的风景。

(4) 思想教育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一个中等国家水平。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相对西方教育, 我们的教育正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应试教育时期, 一切教学都是以学生文化成绩的优劣服务的, 从而学校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对于体育项目的发展, 存在很大程度的限制,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强。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了体育“无用”的说法。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无心从事有氧跑运动, 甚至出现厌烦心理。

三、建议

(1) 明确锻炼的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开始时教师要明确有氧跑锻炼的价值, 把有氧跑教学同增强学生的体质, 发展身体素质, 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等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有氧跑教学能增强体质, 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提高学习效率, 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坚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锻炼, 将会得到身体机能的提高,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

(2) 让学生了解有氧跑生理特点, 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有氧跑教学中, 有些学生由于耐力素质差, 会出现一些生理不适现象, 如“运动极点”现象。所以在练习之前, 要安排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内容, 使学生懂得“运动极点”是跑途中因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 并向学生介绍防止, 克服运动极点的方法, 同时讲述有氧跑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物质代谢等各系统的作用, 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鼓励学生, 激发学生自信心。

(3) 改善教学环境, 增加学生新鲜感

一般的有氧跑教学场地在田径场, 所以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只能反复于同一场景, 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而形成枯燥心理。环境的改变, 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可利用校园、校外的地形、山坡等自然环境, 利用越野跑、障碍跑、定向运动跑、法特来克跑等练习方法, 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和有氧跑的专项身体素质, 外部环境的变化, 新鲜事物的刺激常使学生忘记疲劳, 在快乐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在教学中要组织好, 确保安全,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摘要:2008年10月26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正式启动。在这个文件的号召下, 全国亿万学生将面临着有氧跑的挑战。有氧跑由于它的项目特点:既要跑出一定的速度, 又要跑的持久。学生体力消耗比较大, 致使很多学生对它产生一种恐惧和厌烦的心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参考法以及观察法, 并结合运动心理学, 学校体育学及运动生理学, 指出了中学生对于参加有氧跑的态度及其行为表现, 分析了学生对有氧跑产生厌烦因素以及在教学中克服它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阳光体育,中学生,厌烦,有氧跑

参考文献

[1]肖国强.运动能量代谢-关于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1]肖国强.运动能量代谢-关于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2]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通知, 2008.[2]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通知, 2008.

[3]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背景因素分析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淮安市8所大中专院校体育场场馆设施情况和对外开放情况。调查的学校有: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有关文件和文献资料, 并通过网络查阅, 下载国家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有关法规、文件, 重点阅读国内有影响的体育类期刊, 各体育学院学报, 以及一些政策文件和书籍, 这些文献资料为该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 首先对8所院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获得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实践经验和观点, 为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问卷调查设计打下基础, 同时利用每年一届“校长杯”乒乓球比赛, 就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观点、意见等进行访谈, 了解学校领导对此观点的一些看法, 为论文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在访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 就8所院校的基本情况, 体育场馆设施数量的现状, 对社会开放时间、收费情况, 影响因素等, 进引调研。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数据, 通过Excel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1.2.5 逻辑分析法

课题组将采用归纳, 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 进行具体分工, 对所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推导出相应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对策, 以及科学的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8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

2.1.1 场馆数量

据调查得知 (见表1) :在被调查的8所院校中, 室外的体育场馆如: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每个学校都有。绝大多数学校都有综合的体育馆, 内设篮球、排球、羽毛球场地, 乒乓球房、健身房每所学校都有, 游泳馆较少。从对学校体育场馆满意度调查情况看, 有75%的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场馆是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 有25%的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场馆是不满意的, 主要是对体育场馆的设施配备和服务不够满意。

根据问卷调查, 填答。该文调查了江苏省淮安市8所大中专院校, 其中体育场馆资源数量 (见表1) 。

2.1.2 对外开放的数量与比例

对被调查的8所学校中 (见表4) 有4所学校体育场馆都不同程度的对社会开放, 其中有50%的学校利用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相结合方式, 有2所学校的无偿向社会开放, 占25%, 主要是室外的体育设施。如: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 另外有2所学校不向外开放, 占25%。

2.1.3 对外开放的对象

在对8所学校调查中发现, 有87.5%学校对社会团体和个人开放, 有50%的学校对社会个人开放, 开放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周边社区个人、承办单位体育比赛、健身娱乐活动, 社会体育俱乐部, 都是有偿或无偿的开放。 (如表5)

2.1.4 对社会开放时间

调查显示有2所学校每天下午和晚上对社会开放, 有2所学校周六日下午对社会开放, 有2所学校不定期的对外开放主要方预约式单位包场的形式。

2.1.5 对外开放的形式

在开放的形式上, 有2所学校采用租赁的形式, 个人承包, 包期1~3年, 还有4所学校利用俱乐部, 办理会员卡, 健身卡的形式, 室内体育场馆对社会是有偿形式为主, 室外的场地对社会人员开放不受限制。

2.1.6 对社会开放的场馆

对外开放的场馆, 室外的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 室内的有健身房, 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 一般室内场馆都有偿的向社会个人收取一定费用。

3 影响8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因素

影响8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因素 (如表6) 。

3.1 领导的思想意识

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 领导的态度占具主导作用, 在对部分学校的领导访谈中, 一些学校场馆对社会开放领导认为:学校属于事业性质的单位。不适宜进行对外开放收费, 再有就是担心体育场馆开放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造成体育设施的损耗, 增加维护管理的成本。还有社会人员、周边居民进入校园毕竟会影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正常学习与工作。还有的领导认为:学校的体育场馆开放, 对社会、对学校是一件好事, 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 对于部分体育设施过的维护、改造, 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收入, 减轻学校的负担。与此同时宣传学校的知名度都是大有益处。

3.2 场馆的管理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时间不能和学校教学、训练、竞赛相冲突, 学校的体育场馆首先要保证正常的教学需求和师生的健身需求。在完成教学、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前提下, 利用闲暇时间向社会开放。调查中发现随意更改开放时间一直困扰着锻炼者, 锻炼者来健身, 而体育场馆又遇到了特殊原因而不能开放, 从而影响人民群众的锻炼热情。在经营管理上, 经营理念落后, 经营管理单一, 缺乏“多元化”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 缺乏体育社会指导员。调查发现有80%的学校对社会开放的时间、价格、开放的一些注意事项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很不完善, 随意性很大, 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

3.3 安全问题

大量的社会人员进入校园, 会给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锻炼人群素质良莠不齐, 会给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带来了很大影响, 锻炼者在锻炼过程中, 出现一定伤害事故也经常发生。锻炼者来学校健身毕竟是在校园里发生的伤害事故, 学校不可避免要承担一系列责任, 国家法律对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出现伤害事故又缺乏完善的法律解释, 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 在《全民健身条例》中有关法律责任条款中也没有明确说明, 使得学校领导和场馆管理人员忧心忡忡, 存着重重顾虑, 导致部分学校热情不高。

3.4 信息不透明, 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中发现, 绝大部分学校仍停留在等“米”下锅的被动状态, 体育场馆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是导致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各校的方法和理念都不相同, 开放的时间, 收费标准, 虽已确定, 但由于学校体育场馆特殊原因, 有的随意更改, 这些就会对社会开放带来不确定性, 会给锻炼者体育健身的热情带来严重挫伤。其主要弊端, 就是学校体育场馆对全社会开放没有建立一个网络平台, 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一个学校体育场对社会开放的信息资源库, 从而导致信息不透明。

4 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对策

4.1 转变观点, 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 花钱锻炼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 体育消费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经济消费体育产业之一。随着人类发展, 社会进步, 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 打破那种向国家等、靠、要的思想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走在时代的前列, 同时还要加强学校同体育主管部门配合, 把学校的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与分歧, 加大并落实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经费支持, 加大对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维护与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顺利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进程, 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实现体育场地的既有价值, 又能创造更大社会效益。

4.2 以网络为平台, 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育消费, 全民健身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 体育场馆的开放与利用, 必须以网络为平台, 主管部门应安排专职人员参加到全民健身的信息化管理之中, 保持各学校体育场馆信息化畅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和收费标准。如:早晨、傍晚、节假日都要安排人值班与指导, 适当向社会开放, 以优质的服务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来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娱乐和锻炼。

4.3 加强体育场馆专一化管理

随着人们对体育健身的理念的变化, 人们对体育场馆的设施要求越来越高, 锻炼者来体育场馆强身健体, 还要享受体育锻炼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对于场馆管理者来说提出更高要求, 加强场馆“多元化”经营模式, 有条件可以尝试体育教学与场馆社会化管理分离。同时加强经营管理复合性人才的引进, 在资金运作, 服务质量上很下功夫, 另外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 还要加强全民健身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尽量做到每个项目配备1~2名体育健身专业指导员, 使每一个来锻炼者, 既能掌握体育锻炼科学方法, 又能在运动量、运动负荷的安排上, 做到循序渐进。

4.4 确实加强场馆的安全工作

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问题, 是制约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进程关键问题之一。从调研8所学校的情况看。各校领导把安全第一都放走首位。为了保证练习者的安全, 可以在运动场馆和运动设施上标注必要的警示语, 提醒锻炼者注意安全, 对到学校进行体育健身的居民, 学校可以为其购买伤害事故人身保险, 保证双方都放心, 为了防止社会闲杂混入校园, 可以凭借会员证或者健康证进入场馆进行锻炼, 同时要对体育场馆的设施, 器材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 以免练习者由于场地、器材的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性损伤。

摘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淮安市8所大中专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进行调查分析, 对现有的配置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并制定出相应的方针和有效对策, 达到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 以及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 通过调研, 以期对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提出决策依据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场馆,现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民健身条列[Z].2009-08-30.

[2]闫海莲.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馆开放的现实困境与对等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 (3) :26-28.

[3]雷缔训.体育产业经营管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4]张岩.体育经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2.

[5]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6]朱志强.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规划管理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6-9.

[7]储亚娟.苏北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 2007.

[8]沈涛.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2008.

背景因素分析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西安邮电学院在校的男女大学生各50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有关体质健康、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等各方面的书籍, 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权威网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2.2 测试法

2008年10~12月随机抽取西安邮电学院的男女大学生各500人作为测试对象, 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测试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 设计了学生问卷, 共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 男女各发放500份, 回收996份, 有效问卷942份, 有效率达94.58%, 其中男大学生问卷464份, 女大学生问卷478份。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测得的数据和调查问卷回收的数据,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fowindows 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 75~89分为良好, 60~74分为及格, 59分以下为不及格[1]。体质达标情况以达标率对各年级学生的体质总体状况的综合评价, 能够比较直观、简明概括地反映出大学生体质现状和规律[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情况统计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绝大部分处于及格状态, 不及格率较高, 优秀率非常低, 男女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基本一致,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后现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

2.2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差的主要因素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3个方面。

2.2.1 大学生自身因素

(1)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强调:每个大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 争取每天锻炼1h。

由表2和表3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每周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 有一半的学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少于两次, 每次锻炼的时间也很短, 绝大部分都在1h以下, 相比较而言男生每周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多于女生。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根本不考虑体育活动的强度、时间, 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 体育锻炼不科学。

2.2.2 学校因素

(1) 体育教学

通过调查发现, 所有高校在三、四年级都没有开设体育课, 只有部分院校在这两个年级开设了体育选修课, 这说明高校只是将体育视为一门课程, 而没有注意其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长远效益;从教学内容上看还是以专项技术教学为主, 身体素质练习、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很少。

(2) 体质健康测试的管理

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高校相关部门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好坏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 只是为测试而测试, 这就造成了学生没有外在的压力和动力去从事体育锻炼, 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2.2.3 家庭因素

据资料显示, 我国成年人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活动的人数只占总人口数量的15%[4], 由此可见, 父母没有给孩子们做出好榜样。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12.3%的家长赞成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去从事体育锻炼, 没有家长的支持, 学生就没有从事体育锻炼的外在动力。

3 对策

3.1 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以阳光体育为背景,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从传统的以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思想转变到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确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的目标。

3.2 建立有关规章制度

各高校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为检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指标, 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 把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综合考核的成绩内, 占一定的比重。

3.3 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

家长要改变“重文轻武, 以文制武”的观念, 应认识到健康才是孩子以后的发展的基础。为此, 要经常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有条件的要以身作则, 每天陪孩子或督促孩子从事1h以上的体育锻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较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方面。大学生每周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体育课教学内容还是以专项技术教学为主, 绝大部分高校相关部门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只有12.3%的家长赞成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去从事体育锻炼。

4.2 建议

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

摘要: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现状, 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孙玉金, 刘黎明, 侯迎锋, 等.城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2) :1702-1703.

[3]杨志贤.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看大学生的体育意识[J].广西悟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9) :68-71.

背景因素分析 篇10

关键词:城市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

一、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政策的发展路径

义务教育免费是当今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也是近几年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课题。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这一法律实施之后, 由于各种限制, 很多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变向”收费, 由原来的收取学费变为不收学费, 只收取杂费。为了规范全国初等教育收费,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和财政部于1996年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暂行办法》, 该办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只交杂费”。而且该办法对“杂费”的范围的也进行了界定, 指出杂费的作用主要用于弥补办学公用经费的不足, 然而事实上, 以“杂费”名义收取来的费用已经起到了“学费”的作用。因此这一阶段的免费政策又变成了一纸空文。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该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 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书本费”。之后, 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免费开始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2007年, 全国11个省市在其辖区范围内实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 国务院也开始整体部署城市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下半年起,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覆盖全国范围实施。这项政策的实施惠及了全国2.59万所城市义务教育学校 (不含县镇) , 占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惠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821万人,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7%。 (1) 这标志着我国城市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 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到底有没有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其影响到底有多大?笔者将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的研究数据, 就此问题做出分析。

二、相关课题实证分析

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政策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 我国长期以来确实实行了近乎免费教育的政策。但是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种免费教育的政策似乎没有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研究, (2) 该课题组曾于2006至2007年在河北等18个省市发出问卷20000余份, 对两万多个家庭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经整理后, 有效问卷共18645份, 其中城市样本共9380个。据该课题组的调查显示, 2006—2007年, 在有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在校的城市家庭里, 平均每个家庭每半年的家庭教育支出就可达3633.9元, 县乡村家庭教育支出可达2364.5元。城市家庭教育支出是县乡村家庭教育支出的1.54倍。城市家庭教育总支出占家庭年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24%, 县乡村为20%;城市家庭教育总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为28%, 县乡村为23%。换句话说, 即使国家免除的学费、杂费仅占城市家庭全年教育支出的7%左右, 而这种减免相对于对城市家庭来说, 家庭经济负担减轻总体影响并不大。

基于对以上的数据, 可以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中, 校外支出仍是主体,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前的城市子女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愿意并想方设法满足子女的各种求学需求, 有些是无可厚非的, 比如添置学习用品、课外读物交通费、午餐费, 等等;有些则是争议比较多的, 比如手机、电脑这些大件物品。

通过研究还发现, 城市家庭仍然存在部分教育支出较高的低收入家庭, 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不相适宜, 同样的教育支出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来说, 特别是一些外来务工的城市家庭, 在满足整个家庭生活支出的基础上, 还得支付如此庞大的教育支出, 这些家庭的负担不言而喻。基于这样的家庭教育支出模式,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 为了保证城市不同家庭情况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学校要真正地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家长们要相信学校的教育质量, 政府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三、影响我国城市家庭义务教育支出的因素

从义务教育免费性这个背景及实证调查研究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 影响城市家庭义务教育支出的因素既有家庭内部的, 又有家庭外部的, 笔者将简要地进行分析。

1. 家庭外的原因

(1) 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无法满足家庭与社会日益膨胀的教育需求上面。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家长及社会都期待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办学力不从心, 导致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否定, 不仅制约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而且加重了家庭负担。

(2) 办学条件的改善。从90年代后期至今,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城市的中小学校, 采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 并引进很多价格昂贵且先进的教育设备, 特别是在各省市都大力推进评选示范学校和先进学校, 很多学校都急需增加教育投入, 同时又不断改善学校的学习生活设施, 其间还不乏学校之间盲目攀比和超前消费的乱象。

(3) 素质教育改革深化。近年来, 应着社会减负的呼声, 城市中小学迫于社会的压力以及教育的使命, 开始实施减负的行动。一方面, 低年级学生在校的时间缩短, 放学的时间提前。另一方面,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城市中小学不断丰富学生的课程, 愈来愈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 再加上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 家庭教育的地位日显突出, 教育投资在时间、内容各方面都大大地增加。

2. 家庭内的原因

(1) 城市家庭教育可支付能力增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迅猛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做的“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实证研究”公布的统计数据, 到2005年底, 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4.1万亿元, 比2000年末增加了7.7万亿元。 (3) 从以上存款余额可以看出, 人们在收入增加后就有可能将更多的钱用于除生活品必须之外的其他消费, 这也为我国的教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快速增长提供了潜在条件。

(2) 城市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随着城市家长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家庭的教育投资也明显增长。同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表明, 家庭教育支出的费用与父母的文化高低有绝对的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 其人均教育支出就越多, 其中, 父母是大学以上文凭文化程度的家庭, 其人均学年教育支出是父母为小学文化家庭的1.5倍。父母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子女产生更大的期望, 这种期望自然而然会通过为子女提供更优良的教育环境及教育资源来实现。

(3) 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 自古以来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故事反映的不仅仅是环境对子女受教育影响有多大,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 也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当今社会, 如孟母这般的父母比比皆是, 随着家庭收入的稳步增长, 家庭教育支出得到了较大幅度增加, 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子女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因此很多家庭即使在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情况下, 仍愿意为子女提供最好的受教育环境及条件。如果说投资是项期望得到回报的行为, 然而很多家长的教育投资却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 他们坚持的观念仍然是教育支出是家庭和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四、对当今城市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的若干建议

1.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现阶段的义务教育实质上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正规的义务教育学校无法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自然就加重了城市家庭父母的负担。一方面, 一心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就只能将目光转向课外培训市场, 承担义务教育条件下不应承担的开支。另一方面, 由于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 客观上就滋生了学校学费贵及乱收费的现象。

2. 培养理性消费意识

根据上文的实证研究数据显示, 城市家庭教育总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为28%, 单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 城市家庭教育总支出是相当之高的。因此, 当务之急是培养城市居民理性教育消费意识及构建理性教育消费模式, 其核心应是确立适度的教育消费理念, 强调教育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要与家庭收入水平相适应, 这是培养理性的教育消费意识的基础。

3. 加强市场监管

目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辅导站、托管班、补习班等教育结构在学校周围或城市中心地带应运而生, 有些是正规经营的, 但也不乏一些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当今的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的强烈推动下, 根本就没法充分辨别哪些机构是正规或是对孩子有利的, 这样自然增加了教育投资的风险。因此, 有关公共部门应该有所作为, 严格审查和监督当今社会上各种现行的教育机构, 以帮助城市家长减少投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成铭.我国实行城市义务教育全面免费的法律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 2008 (9) .

[2]邬志辉.正确理解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 .

背景因素分析 篇11

一、教研方式的变化

为了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更好地和实验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教研员除了学习教材,接受课改新理论的培训,制订实施方案,组织教师进行课标培训、教材培训,开展课题研究外,还亲自到实验区上“下水课”,和实验教师共同体验课改理念下的新课堂,一起进行教学反思,并让教师们对教研员的授课进行参与式评说。这使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真正成为平等的伙伴关系,真正实现了教研员和实验教师之间平等交流、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另外,各研究小组、各城区的教研活动也打破了以往的模式,注意加强了小组之间、城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教研共同体,成立了中心备课组。通过开展教研员上“下水课”、备课小组间研讨交流、城乡间联动研讨、不同课型研究课互相观摩、送教下乡、沙龙式漫谈等活动,促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使课改理念真正扎根在课堂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并作用于每个学生。

二、教师的变化

实验教师的角色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成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化成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课堂上,教师多余的讲解分析少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时间多了。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都得到了增强。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只传授和示范,而是平等的对话,真正建立了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平台,进而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探索。大部分实验教师都能以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闸述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教学中大多采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

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意识也在改变。在思想上,教师们树立了牢固的科研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大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都能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开展研究和实践,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达到了科研促进教研的目的。

三、学生的变化

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我们实验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就是要求教师改变“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现、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收集、整理、加工、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南宁市园湖小学李肖莉老师在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时,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觉得小男孩一点儿也不爱动物。”音量不大。却清清楚楚让每个学生都听见了。李老师没有否定这个男孩的话,微笑着问:“你说小男孩不爱小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男孩说:“小男孩捡起小鱼,那么用力地扔回大海,小鱼不会疼吗?小男孩走得那么慢,浅水洼里的小鱼不是更渴了吗?它们会死的。这样怎么能说他有爱心呢?”老师说:“你说得还挺有道理,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再想想小男孩到底有没有爱心,为什么?”老师没有直接否定男孩的意见,而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品味语言,展开讨论。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争论中终于体会到小男孩走得慢是因为想把每一条小鱼都送回大海,他用力扔是想让小鱼能掉到水深的地方,不会再被大浪冲上沙滩,困在浅水洼里。在孩子们理解了小男孩的爱心以后,老师走到这位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男孩跟前,摸着他的头说:“你是个很有爱心而且很细心的孩子,你不仅在乎小鱼的生命,还在乎小鱼的感受。你能和同学们一起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营救小鱼的办法吗?”于是课堂又围绕“我会怎样救小鱼”展开讨论,学生们表现得更加自信,对探究营救小鱼的办法充满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了主人,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进行争议,并能自己分析问题,继而自己解决问题。

四、评价方式的变化

课程评价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本着“注重过程、促进发展、体现开放、强调多元”的评价策略,我们对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对教师的评价:改变“一堂课定终身”的做法,注重过程评价,着重从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共事能力、反思总结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是否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是否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所带班级学生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对每一位教师都进行合理的评价,促使教师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发展”为目标,树立一切教学评价都是为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发展、完善、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因人而异的评价方式,突出评价过程,体现“开放评价”。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评等民主、开放、多元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这种避免了单一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体现了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性,使评价更客观、更民主,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在南宁市园湖小学,孩子们的学业评价方式从过去单一的教师总结性评价丰富为依据学科各项测评内容所探寻出的或师生评、或生生互评、或家长评的多主体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始终的、多样化的日常学习评价,期末“摘星”式与评语式相结合的学科学习素质综合评价。部分项目的免考制、重考制与“借分制”的实施,不仅使孩子们在评价中感受激励,使家长在参与中加强了与教师、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还使孩子们在评价中学会了欣赏他人。孩子们的学业评价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不再是一张期末考试卷所能涵盖。

五、学校的变化

实验学校对课改工作都十分重视,有些学校为了适应课改,还进行了学校制度的重建。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发展规划上,学校都体现了对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一些原来基础比较薄弱或规模较小的学校由于抓住了机遇,扎扎实实开展课改实验工作,领导、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在迅速提高。而原来底子较好的学校迈的步子就更快了。课改使这些学校找到了发展的新途径。

六、家长的变化

家长对课改实验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大部分家长已接受课改的新理念,不再只是用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而是全面客观地、多角度地进行沟通和评价。很多学校的学生家长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改研讨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参与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参与对学生、老师的评价等。有些家长还给学校、教师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有些家长则主动帮助学校宣传课改思想、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家长的支持,给学校的课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教师的信心,促使课改实验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实验区每一位教研员、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使我们的教研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相信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一定能长出新枝,吐出新芽,开出艳丽的鲜花,变化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背景因素分析 篇12

关键词:创业意愿,创业教育,影响因素

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 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增强, 但也使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问题。而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 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宁波高教园区的高校作为调研对象, 对涉及到的医药类、经管类、理工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试图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作出适当的分析。

一、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目前, 学术界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研究数量上有很多,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 当前对于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性格特性

自身性格特性主要反映了不同个体之间性格上存在的主要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主体在事物的选择上呈现不同的表现。相关学者在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时, 都认为自身性格特性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个人家庭背景

相关学者指出, 个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表现出正向的影响, 父母拥有企业的大学生选择自己创业的可能性更大, 而选择在其他的企业中就业的相对较少。

3、宏观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主要是指在企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 既包括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 也包括创业者能够从中获取创业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一般而言, 经济发达地区的创业机会比落后地区多, 更有利于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相关研究也表明, 当外界宏观环境不支持创业者时, 创业者要想获得成长的需要是非常困难的, 可能会让创业者失去兴趣, 继而减弱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4、所受创业教育

是否曾经接受过相应的创业教育, 对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通过开展创业竞赛、创业讲座、培训等相关活动, 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创业灵感, 对开展创业有很大的帮助。

二、数据调研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方法是问卷法, 即围绕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问卷, 将其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中发放, 并对受调查者填写的问卷进行回收, 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数据整理和分析。问卷中除了包含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之外, 主要考察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个人家庭背景、所处地区创业环境、所接受的创业教育以及自身所表现的个性特征 (如外向型、内敛型等) 四个主要自变量, 创业意愿主要考察处于创业准备阶段和具有创业可能性两种情况。对于变量的测度主要分成五个等级:极不同意、不同意、基本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其中极不同意为1分, 非常同意为5分, 得分越高代表对该条目所表述内容的认同度越高。

1、样本与数据

课题组共印制了900份问卷, 在高教园区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医药高专、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城市学院等高校发放, 并及时收回问卷864份, 其中有效问卷836份, 有效率为92.89%。

2、样本分析

(1) 基础分析。从表1可知, 在所收到的836份有效问卷中, 男生占了较大比例, 为63.15%;女生占36.85%。从学历层次看, 主要是以本科为主, 所占比例为83.25%, 专科为6.82%, 这主要是宁波城市学院和浙江医药高专的受调查者;硕士占9.93%, 主要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受调查者。从专业分类看, 经管类占50.96%, 理工类占40.91%, 医药类占8.13%。

(2) 信度和效度检验。根据调查问卷所整理出的数据, 借助SPSS软件对相应量表进行处理, 选择克朗巴哈信度系数 (Cronbach, s Alpha) 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 并对其进行信度评价, 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 除个人家庭背景外, 其他变量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均超过0.7, 这说明各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3、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具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意愿, 本文选择了具有丰富的创业资源、一定的领导才能、接受相应的创业教育、朋友及家人的支持四个因素作为解释创业准备和创业可能性的解释变量。分析结果 (见表3) 表明:相关因素与创业准备之间普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尤其是曾经接受过一定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准备的影响十分强烈。对于创业可能性来说, 具有丰富的创业资源以及得到家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接受过创业教育与创业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 说明是否接受过相应的创业教育并不是影响大学生能否开展创业的主要因素。而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 喜欢进行新事物的尝试会对创业可能性以及创业准备产生一定的影响。

4、回归分析

表4显示丰富的创业资源等自变量对创业准备回归模型的解释力度达到43.9%, 也就是说因变量创业准备的43.9%可以由这四个自变量加以解释。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85.264, 对应的P值近似为0, 低于显著性水平0.05, 因此, 四个自变量与创业准备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另外, 分析结果显示, 对于所有的自变量进行回归之后, 其回归系数的显著性t检验值均低于显著性水平0.05, 也就是说这些自变量对创业准备的影响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Beta值也表明, 该四项因素与创业准备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其中, 曾经接受过相应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准备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者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 达到0.568;其次是朋友及家人的支持 (0.198) 、丰富的创业资源 (0.156) , 排在最后的是一定的领导才能 (0.102) 。

表5显示丰富的创业资源、一定的领导才能、接受相应的创业教育、朋友及家人的支持四个因素对创业可能性的解释力度为28%, 也就是说创业可能性中的28%可以由这四个变量解释。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1.347, 对应的P值接近0,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 四个自变量与创业可能性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并且所有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均小于0.05, 统计上是显著的。Beta值也表明, 朋友及家人的支持以及丰富的创业资源均与创业可能性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 分别为0246和0201, 一定的领导才能和接受相应的创业教育同样与创业可能性呈正相关的关系, 只不过相关程度略微低一些。

三、统计结论分析

在大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创业已经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寻找社会定位的一个有效途径, 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创业在大学生就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高校为了顺应潮流, 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技能, 也纷纷开展相应的创业教育, 并结合学生自身的领导才能、丰富的创业资源、朋友及家人的支持等相关因素, 共同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1、创业准备

(1) 接受相应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准备的影响是很大的。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 相关高校都会或多或少开设一定的创业教育课程。在宁波乃至整个浙江省,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甚至在某些地区每家每户或大或小的都会有一定的作坊, 形成了某些产业在某些地区的集聚发展, 该地的大学生能够从小处入手, 实施创业成为一件可望又可及的事情。创业教育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 形式也非常多样, 学校可以在日常的课程中灌输学生创业的思想, 请企业的相关管理者举办讲座、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实施模拟培训等等。这些相应的方式在本研究所调查的高校中是十分普遍的。通过系统地学习创业知识, 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 其中案例教学尤为重要。学生可以从成功的案例中学习经验, 也能够在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 更好地把握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为未来自己真正开展创业做准备。可以说, 现在很多走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都是从其所接受的创业培训、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创业思路, 从而走上创业道路的。可见, 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2) 丰富的创业资源与朋友及家人的支持使得大学生从创业准备向创业实践的转化程度增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实施创业的往往是和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一起, 针对共同的兴趣、志向, 在某一个小范围内所实施的规模较小的创业行为。这种创业大多在持续一段时间后,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夭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了, 对社会的理解加深了, 为后续的创业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在本研究的调查中, 有45%的学生家里是从事一定的企业经营、生产或销售活动的。这些学生从小在一个商业氛围较浓的环境中长大, 父母在创业经验、企业经营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并且父母长期从商所积累下来的人脉以及资源都会降低大学生创业路上的障碍。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子女创业会提供原始资本予以支持, 并在其所熟悉的领域介绍客户或货源等等, 这对大学生创业以及取得成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创业可能性

(1) 丰富的资源以及朋友及家人的支持对于大学生创业可能性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主要是因为, 一方面丰富的创业资源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以及硬件方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 创业路上往往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则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使其在面临创业困境时, 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向上的精神, 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促进创业的继续进行。

(2) 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也会对创业可能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 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的学生不甘于受制于人, 希望自己成为主宰者, 这大大激发了自身的创业积极性。另外, 较强的领导能力能够给企业的成员提供一种信心, 使组织成员愿意跟随创业者共同承担创业过程中的艰难, 这种来自组织成员的信任又会反过来增强创业者的使命感, 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创业中的各种挑战, 促进创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齐昕、刘家树: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8) .

[2]罗向晗:大学生创业意愿制约因素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 (4) .

[3]王华锋、郑珠、牛晋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企业经济, 2010 (11) .

[4]汪秀、雷宇:重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励与阻碍因素分析[J].研究与探索, 2011 (11) .

[5]郭洪、毛雨、白璇、曾峥: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 2009 (9) .

[6]祝敏丹: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上一篇:合作学习中小组培养下一篇:10kV母线受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