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分析

2024-09-12

心理因素分析(精选12篇)

心理因素分析 篇1

自杀[1]是在个人意识清楚的情况下, 自愿的 (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 采取伤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分为3类: (1) 自杀已遂或成功自杀, 指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 行为结果引起个体死亡。 (2) 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 指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 行为结果并未引起个体死亡。 (3) 自杀意念, 指个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表达自我终止生命的意思。一般中说来自杀死亡者中死亡愿望强者比自杀未遂者中要多;据WHO估计, 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例自杀未遂, 每1分钟有1例自杀死亡, 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在50万以上, 自杀未遂者是死亡者的20倍[2]。我国的自杀率为23/10万, 在世界上是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 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自杀。

1 自杀问题涉及广泛

自杀问题涉及到多个学科, 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一般认为自杀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将其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1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表明自杀行为确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 但也有作者认为这种遗传学基础可能是附加于精神疾病的遗传所致[3]。此外自杀可能存在独立的遗传因素, 即独立于伴发自杀的常见精神疾病之外的传递, 可能存在冲动性的遗传因素, 其基础是中枢5-HT水平减低, 最后可能是存在遗传传递的心理反应和人格特征, 这些人格特征包括果断性和冲动性的联合, 或者他们不能应付和对抗不良环境, 或者有绝望和不适当的倾向。

1.2 神经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自杀者脑脊液中的5-HT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 (5-HIAA) 降低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 (Asberg, 1976;Traskman等1981;Brown, 1982) , 即越是致死性企图, CSF中5-HIAA降低越明显, 作为一种跨越传统诊断类目似乎成为一种素质标志[4]。另有研究提示:尿中游离可的松升高;给予地塞米松后血浆可的松的分泌不抑制;灌注5-HIAA后出现过度的可的松反应;灌注促甲状腺激素 (TRH) 后血浆甲状腺素反应迟钝等指标与抑郁患者的自杀行为有关。

1.3 个体因素

1.3.1 认知功能

自杀者通常采取以偏概全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现实问题, 把问题归于命运安排, 相信痛苦是不能忍受的, 缺乏应对困难的技巧, 渴望即时满足, 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 不记后果, 从思想和情感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 甚至逃避现实, 实现精神再生。

1.3.2 情感方面

自杀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感体验及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 通过自杀达到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满。

1.3.3 人际关系方面

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 难以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 对新环境适应困难, 通过自杀来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

1.3.4 精神应激

重大的负性生活应激事件可能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有研究发现自杀者在自杀行动前的半年和1个月内, 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多于常人。

1.3.5 社会文化因素

发达的社会无论城市或农村均以男性自杀风险高,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年轻人 (15~25岁) 的自杀率接近成人;老年人自杀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社会福利好的国家例外。教育水平与自杀形成负相关。年轻、独身者较已婚者自杀率高, 与他们易于遭受应激有关。自杀见于名种职业, 以医生、文艺家、作家自杀率较高。经济状况与自杀间关系复杂, 一般收入低者自杀率较高。

1.4 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常引起躯体及心理的各种不适, 随着疾病的发展导致的生活质量的下降及功能受限、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 进而引起悲观、抑郁情绪, 通常躯体疾病患者自杀主要与伴发抑郁相关。

1.5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学者认为, 自杀可以视为一种精神症状, 精神疾病自杀占全部自杀者的30%~40%, WHO就大宗精神疾病自杀死亡病例的分析, 发现抑郁症所占的百分率不如以往报道的多。大量研究表明, 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与此相反, 在自杀未遂者中, 精神疾病的诊断却要低得多, 常常是精神健康的问题。

2 心理特征分析

基于以上特征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 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 (1) 消除自杀者自杀未遂的羞耻感, 使其悲观厌世情绪得到应有的宣泄; (2) 使自杀者能够理智地面对现实, 平静地接受治疗; (3) 重塑自杀者的健康人格。

(1) 尊重自杀者的人格、感情、志向, 不伤害其自尊心。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切忌动作粗鲁, 态度生硬, 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 应与患者建立一种良好的、平等的合作关系, 细心观察其心理反应, 分析其心理状态, 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使患者鼓起生活的勇气[5]。

(2) 排遣负性情绪, 尽力减少他们的顾虑, 不抱歧视态度。通常有自杀念头的病人在实施自杀行为之前, 往往会经历一个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计划, 做好心理护理, 打消病人自杀念头的关键时期。

(3) 心理表现失望、失落、悲观的消极沉闷者大多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自尊心较强。在护理操作中努力做到动作轻柔, 语言朴实给以温暖, 帮助病人解除心理负担, 并注意维护患者的自尊心, 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或引起意外危险。

(4) 根据病人情绪外露、性格暴露的特点, 在护理上重视用耐心和忍让的态度感化病人, 既关心病人病情的发展及生活需求, 又不迁就病人, 在与病人交谈中, 不回避敏感问题。研究表明, 一个人自杀至少要让周围5个人的情绪和生活受到严重的、长期的影响。

(5) 护理人员除了应了解自杀者自杀的原因, 掌握其心理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促进护患间情感的沟通, 增强对方的信任感, 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发其求生的欲望, 以顺利渡过危机期。

(6)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确定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观, 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 热爱生活, 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 生活上遭受到种种挫折, 也会因感到自己的生活能有益于他人, 造福于人类而富有意义。

3 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现代人来自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 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 是威胁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杀手。对自杀的原因进行分析, 有助于做好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 但这只能作为补救措施。人人心理健康才是我们的目的。在此呼吁人们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心, 特别是对感情受挫者, 健全心理社会的干预措施、成立预防自杀与干预中心以及校园范围内的干预措施都可能起到预防自杀的作用。

作为心理护理人员在与自杀患者的接触过种中非言语沟通的技巧在实践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包括身体姿态、肢体运动、目光接触、面部表情、皮肤接触、言语表情等, 通常在实践中非言语行为常伴随着言语内容一起进行。患者的非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其心理及其情感体验。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 阻抗是无意识的心理过程, 患者出现阻抗是有意义的, 正是触及了患者心理症结之所在, 因此在与自杀患者的接触过程中辨认并帮助患者克服阻抗, 释放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情感, 缓解其激越情绪, 减轻过度紧绷的神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鲁.社会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95~196.

[2]姚树桥, 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2.

[3]郝伟.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76~178.

[4]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10~611.

[5]陆骏, 李益民, 金建芬.住院患者遭遇丧偶重创的心理支持[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5 (3) :180~181

心理因素分析 篇2

[ 11-02-20 11:35:00 ]

作者:张运梅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

外科护士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关键词】

外科护士

心理压力

产生因素

心理疏导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21世纪的人们在健康观念和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护理专业人员赋予了更多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特殊的职业性质,特殊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和不平等的社会评价等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2006年5月9日《杭州日报》报道,浙江省肿瘤医院83%的护士“感到工作压力大”,87.6%的护士表示“工作感到疲惫不堪”,79%的护士“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一线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以上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56%的护士认为社会地位低,67%的护士工作无成就感,55%的护士认为继续深造的机会少[1]。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护士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一名外科护士,体会尤为深刻。因此认真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探讨其解决办法,对维护护士权益,更好地推动护理事业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

1.1 工作时间没有规律

“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的正常规律,手术时间长短不定,经常加班,造成护士心力体力过度支出。很多护士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1.2 长期控制情绪造成压抑

外科病人大都是断胳膊断腿或开胸剖腹。我院地处矿区,矿井下的伤残更是如此,来往的人们都是充满痛苦或悲伤,而护士必须去面对并忍受这种压抑、痛苦的氛围,同时还得头脑清晰、敏捷迅速的抢救患者。回家后,疲惫不堪不说,还不能把这种恐惧和压抑表现给家人。这种长期的难以释放,造成了易激惹的脾气,进而家庭不和,导致更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1.3 患者伤残或死亡带给护士心理上的打击

昨天,甚至是前一刻还鲜活的生命,倾刻间成了断壁残垣。人类的渺小和无助,自身的无能为力带给护士极端不良的心理倾向。

1.4 工作得不到社会的理解

社会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认为病都是医生治好的,护士只是医生的保姆,使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处于最底层。千差万别的病人对医疗的不满情绪都会发泄在护士身上,有的病人对护士工作过于挑剔,有的不愿配合护士的工作,甚至随意辱骂护士,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冤枉的情况,甚至言行伤害,也得从职业的角度保持自身的平和和冷静,以宽容大度继续承担应负的职责,做出精神妥协。

1.5 社会价值失衡

护理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必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应用。其次,护士每天面对的是人的生命,中间没有任何缓冲环节——输入的液体不可能抽出来、打进身体的药水不可能吸回来等。因此,要求护士的工作更加细心,不仅要付出体力更要付出脑力。所以护士更紧张、工作更繁重。但是,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自卑心理。

1.6 工作氛围紧张、工作量大

护士既是病人治疗的执行者,又是日常医疗活动的管理者,还是病人生活的照顾者和家属的关心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此外,外科护士长期、频繁处于生离死别的情感环境中,日积月累护士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

[ 11-02-20 11:35:00 ]

作者:张运梅

编辑:studa090420

心理疏导方法

2.1 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编制

护理学作为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护理工作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涉及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及全社会都应从根本上重视对护士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与床位配比。因为,护理人员的不足必然使医疗任务相对加重,同时传统的经验管理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会严重影响到护士的身体素质从而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

2.2 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

我国古老的《黄帝内经》提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生活中充满了乐趣,享受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然而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中,意外的出现往往让人最难以接受,无论是死伤人员的亲戚、朋友或是路人,只要是看到此场景的人都会为之心颤。外科护士长期处于这种心态势必会影响到她的性格、人格的扭曲。因此,针对每个外科护士遭遇的不同情况所产生的不同心理问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的在第一时间消除这种不良心态使护士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势在必行。

2.3 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培养兴趣、爱好:如养花、养鱼、唱歌等让自己心情舒畅,其次,多参加休闲运动、集体活动,学会自我放松,遇到不好的事,要换个方法变个方式思考,保持乐观的心态。

2.4 增加宣传路径、加大宣传力度

社会评价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通过媒体、报纸等渠道正确宣传护理事迹让公众知道护士的工作,让社会了解护理事业,给护士一个正确的评价。

2.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护理管理者要尊重关爱护士,关心护士身心健康,积极解决护士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能劳逸结合。

2.6 丰富业余生活、提高工作报酬

护理管理者要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努力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定期把全科护士聚在一起组织各项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保持心理健康。其次,要提高护士的待遇,要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以保证护士在辛苦工作、治病救人的同时有足够的物质基础维持身体健康。

小结

丧失工作热情、对工作产生反感、心情压抑、睡眠不良、疾病缠身的护士是无法护理好病人的,而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充满活力的护士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对护士,尤其是外科护士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是当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参 考 文 献

学生课堂沉默的个体心理因素分析 篇3

摘 要

学生课堂沉默的个体心理因素包括认知资源因素、情绪情感因素、动机驱动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课堂沉默需要从主动预防、实时调节和转换成长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应对。

关键词

课堂沉默 个体心理 主动预防 实时调节 转换成长

课堂沉默是一种常见的课堂表现,很多师生将其看作一种无声的挑战。实际上课堂沉默在教学中并不永远表现为问题,若应对得当,师生能够从沉默中得到身心成长。

一、课堂沉默的概述

沉默是一种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语言交际现象。课堂沉默则是指在课堂环境下,老师和学生之间出现静默、不出声的一种表现。课堂沉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沉默既包括学生的沉默,也包括老师的沉默[1]。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因素,发生在其中的沉默通常更受广大学者的关注。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课堂沉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沉默在交际中所起到的效应,课堂沉默可以划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2];根据沉默主体的行为自发性质,可以划分为自主沉默和非自主沉默;根据沉默出现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个体沉默和集体沉默;根据沉默在话语活动中出现的位置,可以划分为话轮内沉默、话轮间沉默和话轮沉默[3]。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于课堂沉默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成果。

课堂沉默是课堂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功能上看,学生课堂沉默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即信息反馈、情绪表达、掩盖修饰、判断试探和资源组织。课堂沉默既是学生自身情绪、思维状态的一种外在体现,也可以是交流中探索和判断的一种工具。

二、学生课堂沉默的个体心理因素

课堂沉默既是反映交流对象心理活动的重要指标,同时本身也传达了丰富的非语言信息。不同性质的沉默往往包含有不同的心理因素。

1.认知资源因素

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某个环节被占用较多认知资源,而同时被要求额外进行反馈时,往往容易出现沉默现象。一是注意的非有效指向。“走神”是学生未将注意力指向当前学习目标、指向强度和持续性不足的情况。“走神”可以因为任务的性质引起,若注意任务的性质过于简单或枯燥、目的任务不明确,个体注意资源就容易被其他无关的新奇刺激所占据。“走神”和个体自身状态有关,学生疲劳、疾病、担忧等状况往往会限制认知资源的运用,造成注意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不足,此时被要求对非注意目标进行快速反应,会因注意资源的调用困难而造成“卡壳”、“蒙圈”等沉默。二是思维联接过程的阻断。思维和联接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环节。思维环节中,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等认知操作,对来自感知的各类信息进行再加工[4]。联接过程中,学生以自身已有图式为基础,将学习得到的新经验与固有经验相联接。两个环节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从而降低个体对于外界要求的回馈效率,产生“思考”式沉默。另外,学习材料如果过于复杂,在难度、呈现方式上超出学生现有思维水平,或者过于新颖,与学生固有经验相差太大,学生会因为无法理解,或者难以采取已有经验进行构建而沉默,突出表现为“不懂没法说”或者“能意会但无法言传”。三是记忆过程的编码冲突。记忆提取的过程中,回忆比再认消耗更多心理资源。沉默是学生被要求以语言方式进行回馈时的一种表现,其偏向于让学生进行回忆而非再认,加大了学生进行有效提取的难度。语言描述需要调用意义编码,而部分知识和技能是以语音、图像、动作等表象编码进行识记并存储,当学生在识记和提取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编码形式时,往往会造成提取的失败,此时的沉默实际上是一种不同编码系统转换困难的表现。

2.情绪情感因素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积极情绪唤起不足,持续时间不长,或者消极情绪体验较多,都会抑制其课堂行为。第一是积极情绪不足引起的沉默。积极情绪能够显著提升个体的认知范围和认知灵活性,并且扩展注意的范围。课堂学习中积极情绪激发不足,实际上会削减学生应对复杂任务和压力情境的心理资源,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互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鼓励和表扬,有效唤起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也会因为缺少正性强化而造成参与行为的消退,引起课堂沉默。第二是消极情绪抑制引起的沉默。消极情绪往往与那些给个体带来尴尬、痛苦的事物相联系起来,驱动个体对抗或者远离这些具有潜在危险的事物。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各项活动时存在暴露自身的风险,学生容易体验到紧张、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在愤怒等攻击性情绪的驱使下,学生容易以沉默对抗危险环境,表达自身不满;在悲伤、恐惧等退缩性情绪的驱使下,学生容易以沉默规避参与活动,降低自身风险。第三是情绪沟通不畅引起的沉默。部分老师在情绪表达上趋于保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倾向于隐藏自身的情绪。当学生无法有效识别老师在教学中的情绪时,便难以做出有效反馈,而选择中断沟通。实际教学中,“扑克脸”的老师和“喜怒无常”的老师往往容易引起课堂沉默。师生的共情能力也是情感沟通的重要因素,缺少共情,学生往往会感到自身情绪不被理解或被曲解,从而中断情绪沟通,甚至用沉默来进行对抗。

3.动机驱动因素

沉默本身具有满足学生安全、个性以及认同需求的作用,趋向沉默本身是一种动机驱使的表现。趋向沉默的动机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安全需要。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个体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往往会对环境和个人能力进行评估,一旦任务困难,自身能力较低而且失败的代价较大,就容易将其判定为不安全。追求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学生难以产生参与活动,获得高层次需要的动力,而会尽可能选择沉默。二是归因模式。内外归因模式的不同会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驱动力。个体采取外归因时,成功所取得的成就感和失败时失落感都较低;而个体采取内归因时,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成就感或失落感都较为强烈。课堂任务难度较低,不足以激发成就动机,外归因倾向学生会因为动力不足而“不屑于”参与;而任务难度较高,失败的可能性增加,内归因倾向学生会因为失败的强烈失落感而“不敢”参与。三是成就目标。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个体持有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两种观点[5]。持有能力增长观的学生会根据能力是否提高来评判学习成果,更加愿意挑战高难度任务,并将失败看做提高自身的一种资源。持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则会根据自身表现是否出色来评判学习成果,在选择任务时尽力避免失败,在任务难度较高、他人评价标准严格时,会减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四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身能否完成某一成就的主观判断。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认为自身有能力完成,并且从中得到提高,从而积极参与学习任务。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即使认为学习任务非常重要,但并不确信自己能够有能力完成,“力不从心”的感觉会驱使他们远离学习活动,选择沉默。

4.人格特质因素

人格特质是个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保持行为稳定的一种心理品质。跟课堂沉默相关的人格特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倾性。外倾性人格的学生喜欢将注意力投向外部事物,更加喜欢交际,勇于提出自身的看法和主张;内倾型人格的学生喜欢将注意力投向自身内部,更加喜欢独立思考,参与交流时表现得更为保守和胆小,选择沉默的可能性更大。二是随和性。随和性维度反应的是个体是否能够顺从他人的程度。高随和的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易于和他人共同开展合作,配合教学活动的要求;低随和的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如果遇到和自身看法不一致的任务和要求,倾向于采取对抗性措施,如拒绝回答或参与。三是责任心。责任心是反应个体对于自身是否愿意承担任务并予以完成的一种倾向。高责任心的学生愿意承担任务,并且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尽可能克服困难来完成。低责任心的学生不愿意过多参与任务,在遇到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更倾向选择沉默来逃避。四是情绪稳定性。情绪稳定性往往和个体的抗压能力联系在一起。高情绪稳定的学生会采取稳定性的归因方式,在各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表现较为一致。低情绪稳定的学生受到外界影响时,情绪容易出现起伏。低情绪稳定的学生体验消极情绪的概率相对较大,并易受其影响减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五是经验开放性。这是反映个体对待新颖事物态度的一项维度。高经验开放性的学生在面对新的教学活动时,会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关注。而低经验开放性的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会更为感兴趣,在面对新的教学活动时,往往表现较为保守和传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熟悉。

三、应对学生课堂沉默的有效策略

应对课堂沉默并不能简单从消除课堂沉默入手,还必须看到课堂沉默带来的积极意义,促进师生从中获得成长。

1.主动预防策略

一是充实应对资源。当学生能够有效应对相关的教学任务时,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因此,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预防出现课堂沉默的有效方法。通过学习课堂沉默的有关知识,能够消除师生对于课堂沉默的偏见,有利于对其形成客观认识,能对预防课堂沉默产生积极影响。二是构建积极互动。良好的人际互动不但能够使个体体验到持久的积极情绪,同时也能帮助其有效应对消极状态[6]。积极人际互动首先须建立合理的人际取向;其次要学习并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最后要在日常学习中相互扶持,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来提升相互之间的投入感。三是促成成就实现。要丰富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引导师生树立多样的成就目标,让能力掌握倾向和能力表现倾向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符合的成就;要引导师生开放地容纳品质、精神、能力等多元成就,使个体成就得到群体认同,增加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实时调节策略

当课堂沉默出现时,一要进行任务调节。要分析当前学习任务的难度、呈现方式和任务结构是否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活动,或者对学生应对方式予以启发;要注重设立有确切的目标、明确的规则和相应评价标准的结构性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二要进行情绪调节。要通过设立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困难性的成长型任务,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去完成,使其获得成就感,激发其积极情绪。要注重消极情绪的处理,引导学生分析消极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鼓励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尽快从消极情绪中解脱。三要进行动力调节。要善于通过成功经验、共同挑战等活动打造高凝聚力群体,使个体能够感受来自群体的吸引和关怀;要注重营造包容随和的群体氛围,有效调整群体压力对于个体的影响;要对学生表现及时予以积极反馈,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有效激发群体士气,使身处其中的学生受到鼓舞,提高积极参与的动力。

3.转换成长策略

沉默本身是一种个体适应环境的表现,沉默过程虽然是无声的,但实际上传递了丰富的交流信息。理解和分析课堂沉默所表现出的潜在信息,并且看到沉默背后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收益并得到成长。一要识别沉默的具体意义。要引导师生看到沉默既包含积极沉默,也包含消极沉默;既包含主动沉默,也包含被动沉默。沉默的表现虽然一致,但实际上是个体和环境各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并非完全都是对抗和消极表现。二要分析引发沉默的深层事件。沉默不仅仅是针对当前事件的一种反馈,更是长久以来各类深层经验所引起的一种固定反馈模式。要了解引发沉默的历史性事件,采取认知调整、行为重塑等方式予以处理,帮助学生摆脱负性经验的影响。三要善于从沉默中获得成长。沉默为探索个体的内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途径,从发现沉默、接纳沉默、调整沉默到探寻沉默背后的深层含义,本身就是个体探索自身、处理负性经验、获得自我整合的一个过程。引导师生把那些从应对沉默中所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知识技能迁移到其他生活和学习领域,能够有效促进其身心 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丽娟.中学课堂沉默现象研究——以某七年级语文课堂为例[D].武汉:湖北大学,2013.

[2] 胡巧巧.初中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3] 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4]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 欧文·亚隆,默林·莱兹克兹.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敏,李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殷杰(1985-),男,湖南宁乡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心理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邓霜(1986-),女,湖南宁乡人,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六高级中学中级教师,硕士;贺岭峰(1969-),男,辽宁彰武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

心理因素分析 篇4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80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43例, 女37例, 年龄35~75岁, 平均年龄 (47.2±2.3) 岁, 其中1型糖尿病22例, 2型糖尿病58例, 有合并并发症48例, 未有并发症32例。经过有效护理, 病情均得以控制, 血糖未上升。

2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

2.1 对疾病缺乏认识

早期确诊后, 由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 身体无明显不适, 再加上对糖尿病认识不足, 往往自认为糖尿病是血糖高而已, 对身体无大碍。为此很多患者不积极对症治疗, 不改变饮食习惯, 加重病情进展。还有的患者因对糖尿病是终身疾病, 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自行揣摩, 加重心理负担, 精神过度紧张, 从而不思饮食, 睡眠差, 影响到日常作息, 加重病情。有的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 想一次性治愈, 而听从某些偏方之类药物治疗, 延误正规治疗, 并发并发症[2]。

2.2 焦虑、恐惧等负面变化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 控制不当就会诱发多种并发症, 因此在确诊后应长期服药, 否则就会危及生命。若患者对该症认识不足, 有些患者在治疗后, 效果不明显, 随即产生就会对治疗失去信心, 认为自己无药可救, 就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性格也会变得暴躁、忧郁, 长久下去就会导致神经衰弱, 失眠, 也对治疗不配合, 对医护人员失去信任, 影响治疗效果[3]。

2.3 饮食心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 时常会产生饥饿感, 因而患者会增加饮食量, 然而饮食过多会引起血糖升高,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加重机体病情进程。

2.4 依赖药物心理

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的不足, 仅仅认为通过胰岛素药物治疗即可控制病情变化, 但机体的糖代谢是根据药物、运动、饮食、心理情绪等多方面变化而变化的。

2.5 经济问题

由于糖尿病治疗的经济开销较大, 包括长时间住院治疗费用、价格较高的胰岛素泵等, 这些经济因素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产生心理包袱, 加重病情。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解除焦虑恐惧心理

3.1.1 倾听

加强与患者交流, 以此掌握患者心理变化, 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 从而了解患者造成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原因, 以此制定相应心理护理计划, 以此消除患者治疗环节上的的不利心理因素[4]。

3.1.2 劝导

根据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差异性, 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采用亲切的语言对患者情绪进行稳定,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 并分析患者患病的原因, 从而更好地劝慰患者, 调动患者主观积极性, 以此更好地促进患者进行积极配合接受治疗[5]。

3.1.3 关怀

每日与患者进行交流, 通过眼神、表情、动作上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感, 消除患者悲观心理, 以此增加患者对治疗信任感, 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6]。

3.1.4 疾病宣教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 了解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疾病, 但不是控制不了的绝症。只要合理控制饮食、积极给药、加强运动, 则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病情得以更好的控制, 使之正视自己的病情, 缓解心理压力, 以此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学习。

3.2 加强患者心理训练

3.2.1 患者自我心理调节

由于患者得知自己确诊为糖尿病, 则会引起情绪低落, 食不知味, 寝不思眠。这样会加重病情, 为此应加强患者自我心理调节, 正视现实,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做好长期持久地治疗控制心理准备, 使患者了解到, 通过积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变化, 积极配合治疗, 将疾病对患者损坏降低到最低[7]。

3.2.2 建立信心和希望

为患者建立信心和希望, 细致讲解疾病的知识、危害性及坚持治疗的必要性, 使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和怀疑, 加强正视疾病, 端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 从而减少自己吓唬自己, 否定不在乎疾病的心理。

3.2.3 明确疾病的危害

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糖尿病, 不能有自暴自弃和麻痹大意这两种极端心理, 要对患者讲解若血糖控制不好, 会对机体心、肝、肾、脑、眼等产生一系列症候群, 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危害及后果。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到坚持正规治疗, 病情能得以控制。

3.2.4 转移注意力

为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表, 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文艺活动, 加强体育锻炼, 以此培养生活兴趣, 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8]。

3.2.5 胰岛素药物指导

对患者进行亲善交流, 以此取得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患者正确对待。对患者讲解胰岛素并非激素, 不会产生依赖性, 血糖稳定后, 可指导患者停用, 能像正常健康人一样生活、工作, 对患者讲解糖尿病治疗预后,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同时使患者了解过分依赖药物控制血糖, 不按医嘱控制用药量, 会导致低血糖,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为此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 调整药物剂量, 不可过分依赖药物, 听从医嘱, 采用综合护理保健, 以此控制病情发展。

3.2.6 切勿偏听偏信指导

对患者讲解糖尿病是终身治疗疾病, 目前尚未有根治性药物治疗, 为此应规劝患者接受医院正规医疗治疗, 不要偏听偏信。通过举办宣讲会, 组织患者互相交流, 通过正规治疗控制血糖, 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接受治疗, 切勿偏听偏信, 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增强健康意识。

3.2.7 自责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知道自己得长期治疗, 这样会加重家庭经济开支, 产生自责心理包袱, 为此医院应当从实际出发, 给予实际性的援助,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同时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 调整患者自责心理, 增强患者自强不息的心理。

3.2.8 情感支持护理

对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关心、尊重患者, 以熟练的护理操作给予患者安全感, 以温和的语言给予患者亲情感, 以此增加患者的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家属共同疏导患者紧张的心理, 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指导患者, 正视疾病。

3.2.9 饮食护理指导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 根据医嘱科学设计饮食, 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合理进食, 定制食谱, 并将食谱对患者进行分析, 以此即可满足日常营养所需, 也可科学饮食控制饮食。

3.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 对患者讲解检测血糖、尿糖、血压、体质量对控制糖尿病发展进程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同时科学搭配饮食,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学会血糖自测, 若身体不适或血糖升高, 则要及时到院治疗。切勿偏听偏信游医的非法宣传, 对疾病科学认识, 合理用药, 保持乐观心态。

综上所述, 依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 以此掌握患者心理活动、规律, 维护患者心理健康, 给予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 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减少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秋红, 周凤球.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1, 17 (5) :352.

[2]宋润娣.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14 (7) :325.

[3]赵云玲.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0, 3 (1) :237.

[4]郑均燕.2例因胰岛素注射不当致皮肤脓肿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J].广州医药, 2010, 7 (6) :144.

[5]李秀霞.早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 (14) :148.

[6]陈蔼玲, 张振路, 廖志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4 (5) :247.

[7]胡艳飞, 胡桂芬, 张亚当.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12 (4) :214.

心理因素分析 篇5

一、体育教学心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体育教学当中一直都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另一条是“情感对流”。体育的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下完成的。在更高的意义上说,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会更好地被学生们所接受。由此看来,要想做好体育教学,教师除了具备充足而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对学生倾注全部的情感、全心全意的付出更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就像我们所说,体育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单方面的情感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教育者不能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刻变化的心理状态及学生之间心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不能有效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调适到最佳状态,并使之尽可能地保持这种状态的话,在体育教学中,尤其在是竞技体育教学中,是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的。作为一名教师,这种情况下,即便拥有再多的专业知识,在教育上也是不成功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手段和对策,各个击破。这种方法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培育人才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认为,人对新事物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认知和理解。感知和认知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人要通过这种实践去理解一个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知识技能的获得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即观察、思维、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灵活运用,这就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所经常强调的,要看、想、练结合起来。在这三个要素当中,观察是起点,思维是中心,实践是根本。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更重要的是要适当地调动学生勤于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建立起正确的动作和概念,正确地掌握练习的方法和技巧,科学和有效地指导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体育实践和练习当中去,最终达到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目的。

二、学生的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

(一)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即顺利从事心理作业所需的能力。一般在心理学中,我们将心理能力划分为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以及记忆力五个维度,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心理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1.言语理解能力

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时间性都对体育教学活动有着细微但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拥有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会帮助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2.知觉速度

知觉,顾名思义就是感知和觉悟的意思,一个学生对某个动作或技能的知觉速度关系到他对该项动作和技能的理解和领悟程度。诚然,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每个人的知觉速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善于观察、理解能力较好,那么他的知觉速度就会比较快,相应的对体育动作和体育技能的掌握也就快。

3.归纳和演绎

归纳能力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及时总结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中的要点,进行系统归纳,使知识结构得到梳理。这样才能把已有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升华到更高的层次。演绎能力则考查学生是否能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筛选择优,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就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演绎能力。这两种能力相辅相成,是学生心理能力的深层表现,从这两种能力的高低可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心理

能力。

4.记忆力

记忆力就是指一个人的记忆能力,记忆能力可以关系到体育动作和技能在学生头脑中再次展现的效果。一个学生的记忆力越强、越细致,他对教学内容的复习能力和复制能力也就越强,对技能的掌握就越精确,越完美;反之则越弱。

(二)运动智能

运动智能对学习的成功十分重要。篮球运动需要从事者将耐力、手指灵活性、腿部力量以及其他相关能力综合运用、协调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分析并确定学生的运动智能水平,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更加自由和自如进行体育活动。运动智能一般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力量因素

这里所说的力量因素涉及四个方面:躯干力量、静态力量、动态力量和爆发力。如我们所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受到力量因素的影响。无论跑步、跳远还是足球、篮球,力量因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跑步和跳远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爆发力和耐力,而足球和篮球则需要躯干力量、静态力量、动态力量和爆发力的综合运用。篮球的运动时间持续比较长,也就是动态力量的运用的过程;篮球投篮刹那,特别需要躯干力量的助推;篮球运动中的静态防守是静态力量的最好体现;而爆发力在篮球中则表现为快攻和回防。

2.其他三个因素:躯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和耐力

这三个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是很常见的。躯体协调性和平衡性在健美操、跳远等技巧性的项目中较为常见。耐力在长跑项目和游泳项目中较为常见。而篮球这种大球运动,要求学生同时具备这些能力,在场上运球传球防守时,协调性和平衡性十分重要,而完成现代篮球规则中强对抗性的比赛,耐力也必不可少。

三、篮球教学中学生群体心理特点

(一)不同的心理特征

据研究,在篮球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会具有“鲜明、多样、易变”这样的特征,经过教学实践仔细观察、分析,我们将学生心理变化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种:

在技术学习内容简单的时候,学生往往掌握动作很快,这时学生常表现为对练习满不在乎,并伴随有自满情绪;一旦遇到困难,动作难度变大,完不成动作的时候则表现出了急躁、自信不足、抗拒练习等行为。在联系技术组合或战术配合时,学生会常因为得失球权或配合的失误,产生相互埋怨的消极情绪,随着练习进度的推进,学生的心理也会随之不断变化。

(二)分析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是否明确,是决定学生心理变化方向的主要因素

通过和学生交谈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对体育运动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运动本身不感兴趣,上课采取“见习”策略,或抱着学两招以应付考试的态度,学习十分被动。

2.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技术掌握的程度对学生心理也有很大影响

身体条件越好,技术水平越高,个性越强的学生,越有求知欲望,学习情绪越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素质、技术比较差的学生,总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再多的练习也没用,缺乏自信,大多不喜欢主动练习,进而产生厌恶心理。

四、不良心理因素及其相应措施

(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表现及特征

1.无力型性格

这类学生外部表现为精力和体力的不足,很容易疲劳,常常向老师抱怨自己身体的不适,时刻怀疑自己的健康,有疑病的倾向。这导致他们经常情绪不高,运动负荷加重,意志较脆弱,耐力不足,不能迎难而上,属于消极型。

2.不适应型性格

不适应型性格指的是对环境的不适应,对外界变化的抵抗能力差。冬季的低温、大风、下雨,都会使这类学生畏手畏脚,拒绝活动;夏季他们又怕热、怕晒,专门找阴凉的地方,属消极型。

3.循环型性格

这些学生经常在兴奋和忧郁的两极之间波动。在情绪高涨时,会一时冲动而不计后果,运动中缺乏冷静思考,对教师的要求充耳不闻,其技能掌握通常出现极端化,属于不稳定型。

4.分裂型性格

此类学生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合群、害羞,回避与他人的接触,情感淡漠。这些学生即便参加活动也是应付了事,属于消极型。

5.焦虑型性格

这类学生对事物和人表现出焦虑和紧张、忧心忡忡、犹疑不决的状态。这些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但又恐怕自己的技术不如别人,更怕考试成绩不好。这种性格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属于不稳定型。

(二)相应措施

1.加大时间和练习次数

课程开始前,教师应事先将内容告诉学生,以便他们对将要进行的课程有所了解,合理地分配体力。

2.在准备阶段,教师要营造轻松的氛围

学生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或游戏,熟悉运动练习的环境,并进行充分热身。与此同时,课程中要尽量多地采取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们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

3.技术练习和对抗比赛结合学习任何篮球技术都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比如学习投篮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组,依次投篮,以哪一组率先达到一定进球数为胜。对抗性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品质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程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品质,以应对大剂量的训练和克服训练中的困难。

总之,在篮球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因而,体育教师需要随时根据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调节他们的情绪,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对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钢琴演奏 心理因素 原因 建议

钢琴演奏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表演艺术。每位上台表演的演奏者都希望将自己平时苦心练习的成果完美地展现给大家。然而,钢琴演奏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个人修养、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演奏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取得成功的关键。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演奏者将演奏技艺与音乐的表现力简单地进行展示,同时也是对演奏者心理素质的考量。

一、心理因素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钢琴演奏质量的高低和感染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演奏者熟练的演奏技术与艺术情感的表达。其中,熟练的演奏技术是可以通过钢琴表演者日常的苦心努力训练而得到提高的,而艺术情感的表达通过日常的训练是无法得到提升的,它是依靠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得到更佳的表现,这就要求演奏者将注意力、感染力与情感想象力等综合的心理因素整体运用到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成功演奏的重要保证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要做到心、手、音的协调一致,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感觉与灵敏、精确的动作以及很好的音乐感觉与良好的听觉联想能力,而且要拥有辨析音质的灵敏性与感悟把握音乐内涵的能力,从而使音乐可以用发自内心的臆想能力通过手指的技巧做出精确得当的表达。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激发创新意识

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演奏技术的掌握和对作曲家思想的传达,更是对原创作品的再度创作。几乎所有优秀的钢琴演奏者都在提高自身演奏能力之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只有每时每刻用端正的心态来领会和感悟自己的演奏,并及时反思和调节自己演奏的作品,才能在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上得到更大的提升,也才能对原创最品再度创造出更加具有新意和精彩的演绎。

(三)良好的心态是准确掌握演奏技巧的关键

如果想取得精彩的演奏效果,钢琴演奏者就必须将自己所具备的娴熟的演奏技巧呈现在舞台上,而这是需要以演奏者良好的心态作为必要条件的。如果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内心一直惴惴不安、情绪躁动,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那么就无法将娴熟的演奏技巧发挥到极致,演奏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

二、钢琴演奏中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与心理的调节与控制息息相关的。当然,钢琴演奏也不例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对钢琴演奏所呈现的艺术表现力起到了直接的作用。作者对钢琴演奏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很容易发现其中不仅有主观方面的,而且有客观方面的。归总起来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点。

(一)钢琴演奏者自身的心理素质因素

每个钢琴演奏者都有自己专属的生理条件与心理条件,而每个演奏者在钢琴演奏时表现出来的演奏能力与心理支配能力也存在着很大不同。有的演奏者在正式面对观众时过于追求完美,但是内心又极度缺乏自信,这种冲突心理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演奏者在演奏时心理紧张,失常发挥;而有的演奏者在面对观众时内心平静,往往能够发挥得更好。

(二)演奏者的演奏技术导致的心理因素

钢琴演奏者把握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与掌握演奏乐曲的内涵程度会对演奏者在演奏时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会关系到演奏效果的好坏。如果演奏者没能娴熟地去掌握演奏技巧,就会心理紧张惶恐,非常容易产生怯场的现象,进而在钢琴演奏时引起很多不符合舞台的动作,比如身体僵硬,面无表情甚至手指无法动弹,出现这种情况可想而知是无法演奏出想要的音乐效果的。

(三)演奏者的舞台临场经历导致的心理因素

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时最容易引起紧张。演奏者在演绎音乐作品时是作为舞台的核心出现的,大多数的演奏者都会出现怯场紧张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演奏者平时要刻苦努力的训练,只有这样在上台演奏时才能驾轻就熟,避免出现这种怯场的紧张心理。

三、培养演奏者最佳的心理素质

(一)把握高超的演奏技艺,为培养演奏者最佳的演奏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钢琴演奏的技艺关系到多个不同的方面,包括手指的灵敏度、左右手的协调能力、八度的练习等。钢琴演奏者是否具有熟练的演奏技艺,是钢琴演奏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如果演奏者连最基本的演奏技艺都掌握不好,那么在他正式上台演奏的时候,心理必定是惴惴不安害怕出错的,紧张的心理很自然的就产生了。

(二)稳定演奏的心理状态,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自己全身的功能,全力以赴,做到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统一,这样才能取得演奏的成功。

(三)要丰富舞台经验,为培养最佳的钢琴演奏心理做好充足的临场准备

对钢琴演奏活动来说,演奏者的心理实际上就是其大脑对艺术实践的真实反应,丰富的舞台经验对钢琴演奏者改善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缺乏舞台经验的演奏者与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演奏者相比,演奏的成功率非常小。可想而知,舞台经验是提高演奏者演奏实力的必经之路,也是改善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途径。因此,演奏者一定要重视舞台经验和实践,加强舞台实践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去提升强化自我支配的能力,提高自己整体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范欢欢.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成因与克服[J].音乐时空,2012,(11).

[2]金鸽平.钢琴表演艺术的心理调控意识[J].音乐探索,2011,(21).

影响良好歌唱心理的因素分析 篇7

一、良好歌唱心理的解读

歌唱艺术是以歌曲为载体将歌者的认知、需求以及情感进行表达输出。歌者从这种情感表达输出之中取得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满足感,以达到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目的。经大量实践证明:歌唱表演的成功不仅需要歌者有较高的业务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歌唱心理

在呼吸、咬字、吐字、发声共同的参与下完成了歌唱这一艺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脑对歌唱机能的控制显得尤为突出,它不仅承担了有意识控制还承担了潜意识的控制工作。在歌唱过程中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歌曲内涵的理解诠释以及歌曲风格的定位、表现等都与人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连。由此可见,心理活动是歌唱行为发生的前提并且贯穿了声乐演唱过程的始终,歌者的演唱欲望导致了音乐活动心理动机的产生,歌唱心理对声乐演唱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透析歌唱心理,使得歌唱心理成为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如能发挥其能动性即能有效的避免演唱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消极影响。

(二)良好歌唱心理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青年教师刘畅在一档采访栏目中评价其高徒——海政文工团独唱演员常思思在国家级的声乐大赛中成功摘冠除了精湛的技能还有不怯场的良好心理素质,并表示常思思在比赛中能发挥出与其在声乐课堂上一致的实力。也就是凭借这种高超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年仅21岁的常思思在第十三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名列前三甲,在第八届中国声乐金钟奖上荣获金奖。通过以上典型案例得知: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歌唱有关的良好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合,适度的控制登台前的情绪、把握准歌唱的动机,是获得良好心理、最佳歌唱状态的一个有效方法。良好的歌唱心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歌者多多参与舞台实践,在一次又一次的舞台实践中收获经验,提高适应舞台的能力。

二、气质差异导致“怯场”程度的不同

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黏液质。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得知四种气质类型的人性情各不相同:多血质的人思维灵活、反映敏捷、活泼热情,胆汁质的人行动迅速、生气勃勃、刚强勇猛,抑郁质的人多愁善感、善于观察,黏液质的人情绪稳定、细致从容、心境平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是属于其中几种类型的混合体,只是哪种类型在个体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而已。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性格较为外向,怯场心理较弱,适合从事表演性较强的工作。抑郁质和黏液质的人属于内向型,此种类型的人注重主观世界,在与外界接触时容易产生害羞、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由于性格上的紧张趋势以至于他们在面临困难或失败时比外向型的人更为敏感,因此内向型的人更容易产生怯场心理,而且还难以消除。

三、情绪管理能力较弱

情绪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歌者的喜、怒、哀、乐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歌曲的演唱,声乐艺术是歌唱者运用自己的身体制造出一个发声的乐器,大脑对参与发声的各器官的控制需要极其精准。换而言之,也就是要求歌唱者在演唱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不受外界的影响,精准的调控各器官的运作。倘若歌者在演唱时情绪有所波动不能自我控制,注意力一旦涣散,那么大脑对歌唱器官的调控就会出现误差。由此可见,演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情绪”的影响或支配,而且前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反作用于后者,例如在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就会投入得更多,对不喜欢的作品就会充满排斥感,越唱越不喜欢,越唱越厌烦,在此,情绪的两极性就体现了出来。积极的情绪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现代声乐生理实验研究表明:发声器官是通过高级神经系统的控制来协调,大脑皮层通过听觉、视觉以及内在感受等方面控制我们的歌唱行为。因此,由高级神经控制的“情绪”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各器官、感官的协调发挥。

四、业务技能水平较低导致不自信心理

声乐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模仿阶段、不自然阶段、自然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不自然阶段是最容易产生不自信心理的,该阶段的歌者还处于对歌唱技能一知半解的程度、也难以做到对气息、牙关、喉头、舌根、软腭等参与歌唱时的各器官的有效控制,所以在演唱时很容易钻入怎样才能正确发声的这个“牛角尖”,同时声乐学习又无捷径可走,不可能一两节课解决所有的问题,在一次次挫败中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因此学生很难在演唱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五、懒惰行为导致紧张心理

通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些俗语可知声乐需要每天进行练习,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才能将歌唱状态保持下来,做到信手拈来。如歌者不勤加练习、背记歌谱,那么在演唱时就很难做到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反而导致了紧张心理的产生。

六、生理差异对歌唱心理的影响

声乐不同于其它,声乐是运用人的身体器官制造乐器发出声音,曾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话,可见人声是最美妙的。那么对于能发出最美妙声音的乐器的状态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而言,声音条件较好、肢体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在演唱时会自我感觉良好,沉醉在自己的优势之中。而声音条件较差、肢体协调能力较弱的人在演唱时会想尽力的弥补自己先天条件的不足,从而导致不自信、紧张的心理。

笔者在声乐学习启蒙时就听说过要想唱好歌还需要有个好身体,“三天睡出个金嗓子”这类似的说法。笔者在大二时因睡眠不足导致声带充血,最后用声过度引发声带血管瘤破裂,经过激光治疗笔者的病情虽然康复,但是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笔者不敢放声歌唱,生怕再次出现声带出血现象,因此也影响了演唱的质量。

七、平淡的演出氛围产生消极的心理

前面提到外向型的人在演唱时怯场心理较弱,这类人更喜欢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以及肯定,当演出现出现场人数较多、观众较为热情时,外向型的人其肾上腺素就会升高产生兴奋感,反之,外向型的人就会越唱越消极,草草结尾。而内向型的人就会产生压迫感、恐惧感,以至于无法保持歌唱的状态,无法完成作品的演唱。由此可见,歌者身处平淡的演出氛围中,不管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

声乐是一门追求美、展示美的艺术学科,通过歌者对声乐作品的演绎来打动听众的心。只有将歌唱中影响良好心理的因素分析清楚才能“对症下药”矫正不良心理,完美的将歌曲里的“真、善、美”传递给大家。

参考文献

学生课堂沉默的个体心理因素分析 篇8

关键词:课堂沉默,个体心理,主动预防,实时调节,转换成长

课堂沉默是一种常见的课堂表现,很多师生将其看作一种无声的挑战。实际上课堂沉默在教学中并不永远表现为问题,若应对得当,师生能够从沉默中得到身心成长。

一、课堂沉默的概述

沉默是一种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语言交际现象。课堂沉默则是指在课堂环境下,老师和学生之间出现静默、不出声的一种表现。课堂沉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沉默既包括学生的沉默,也包括老师的沉默[1]。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因素,发生在其中的沉默通常更受广大学者的关注。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课堂沉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沉默在交际中所起到的效应,课堂沉默可以划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2];根据沉默主体的行为自发性质,可以划分为自主沉默和非自主沉默;根据沉默出现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个体沉默和集体沉默;根据沉默在话语活动中出现的位置,可以划分为话轮内沉默、话轮间沉默和话轮沉默[3]。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于课堂沉默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成果。

课堂沉默是课堂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功能上看,学生课堂沉默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即信息反馈、情绪表达、掩盖修饰、判断试探和资源组织。课堂沉默既是学生自身情绪、思维状态的一种外在体现,也可以是交流中探索和判断的一种工具。

二、学生课堂沉默的个体心理因素

课堂沉默既是反映交流对象心理活动的重要指标,同时本身也传达了丰富的非语言信息。不同性质的沉默往往包含有不同的心理因素。

1. 认知资源因素

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某个环节被占用较多认知资源,而同时被要求额外进行反馈时,往往容易出现沉默现象。一是注意的非有效指向。“走神”是学生未将注意力指向当前学习目标、指向强度和持续性不足的情况。“走神”可以因为任务的性质引起,若注意任务的性质过于简单或枯燥、目的任务不明确,个体注意资源就容易被其他无关的新奇刺激所占据。“走神”和个体自身状态有关,学生疲劳、疾病、担忧等状况往往会限制认知资源的运用,造成注意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不足,此时被要求对非注意目标进行快速反应,会因注意资源的调用困难而造成“卡壳”、“蒙圈”等沉默。二是思维联接过程的阻断。思维和联接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环节。思维环节中,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等认知操作,对来自感知的各类信息进行再加工[4]。联接过程中,学生以自身已有图式为基础,将学习得到的新经验与固有经验相联接。两个环节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从而降低个体对于外界要求的回馈效率,产生“思考”式沉默。另外,学习材料如果过于复杂,在难度、呈现方式上超出学生现有思维水平,或者过于新颖,与学生固有经验相差太大,学生会因为无法理解,或者难以采取已有经验进行构建而沉默,突出表现为“不懂没法说”或者“能意会但无法言传”。三是记忆过程的编码冲突。记忆提取的过程中,回忆比再认消耗更多心理资源。沉默是学生被要求以语言方式进行回馈时的一种表现,其偏向于让学生进行回忆而非再认,加大了学生进行有效提取的难度。语言描述需要调用意义编码,而部分知识和技能是以语音、图像、动作等表象编码进行识记并存储,当学生在识记和提取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编码形式时,往往会造成提取的失败,此时的沉默实际上是一种不同编码系统转换困难的表现。

2. 情绪情感因素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积极情绪唤起不足,持续时间不长,或者消极情绪体验较多,都会抑制其课堂行为。第一是积极情绪不足引起的沉默。积极情绪能够显著提升个体的认知范围和认知灵活性,并且扩展注意的范围。课堂学习中积极情绪激发不足,实际上会削减学生应对复杂任务和压力情境的心理资源,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互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鼓励和表扬,有效唤起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也会因为缺少正性强化而造成参与行为的消退,引起课堂沉默。第二是消极情绪抑制引起的沉默。消极情绪往往与那些给个体带来尴尬、痛苦的事物相联系起来,驱动个体对抗或者远离这些具有潜在危险的事物。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各项活动时存在暴露自身的风险,学生容易体验到紧张、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在愤怒等攻击性情绪的驱使下,学生容易以沉默对抗危险环境,表达自身不满;在悲伤、恐惧等退缩性情绪的驱使下,学生容易以沉默规避参与活动,降低自身风险。第三是情绪沟通不畅引起的沉默。部分老师在情绪表达上趋于保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倾向于隐藏自身的情绪。当学生无法有效识别老师在教学中的情绪时,便难以做出有效反馈,而选择中断沟通。实际教学中,“扑克脸”的老师和“喜怒无常”的老师往往容易引起课堂沉默。师生的共情能力也是情感沟通的重要因素,缺少共情,学生往往会感到自身情绪不被理解或被曲解,从而中断情绪沟通,甚至用沉默来进行对抗。

3. 动机驱动因素

沉默本身具有满足学生安全、个性以及认同需求的作用,趋向沉默本身是一种动机驱使的表现。趋向沉默的动机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安全需要。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个体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往往会对环境和个人能力进行评估,一旦任务困难,自身能力较低而且失败的代价较大,就容易将其判定为不安全。追求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学生难以产生参与活动,获得高层次需要的动力,而会尽可能选择沉默。二是归因模式。内外归因模式的不同会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驱动力。个体采取外归因时,成功所取得的成就感和失败时失落感都较低;而个体采取内归因时,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成就感或失落感都较为强烈。课堂任务难度较低,不足以激发成就动机,外归因倾向学生会因为动力不足而“不屑于”参与;而任务难度较高,失败的可能性增加,内归因倾向学生会因为失败的强烈失落感而“不敢”参与。三是成就目标。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个体持有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两种观点[5]。持有能力增长观的学生会根据能力是否提高来评判学习成果,更加愿意挑战高难度任务,并将失败看做提高自身的一种资源。持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则会根据自身表现是否出色来评判学习成果,在选择任务时尽力避免失败,在任务难度较高、他人评价标准严格时,会减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四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身能否完成某一成就的主观判断。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认为自身有能力完成,并且从中得到提高,从而积极参与学习任务。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即使认为学习任务非常重要,但并不确信自己能够有能力完成,“力不从心”的感觉会驱使他们远离学习活动,选择沉默。

4. 人格特质因素

人格特质是个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保持行为稳定的一种心理品质。跟课堂沉默相关的人格特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倾性。外倾性人格的学生喜欢将注意力投向外部事物,更加喜欢交际,勇于提出自身的看法和主张;内倾型人格的学生喜欢将注意力投向自身内部,更加喜欢独立思考,参与交流时表现得更为保守和胆小,选择沉默的可能性更大。二是随和性。随和性维度反应的是个体是否能够顺从他人的程度。高随和的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易于和他人共同开展合作,配合教学活动的要求;低随和的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如果遇到和自身看法不一致的任务和要求,倾向于采取对抗性措施,如拒绝回答或参与。三是责任心。责任心是反应个体对于自身是否愿意承担任务并予以完成的一种倾向。高责任心的学生愿意承担任务,并且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尽可能克服困难来完成。低责任心的学生不愿意过多参与任务,在遇到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更倾向选择沉默来逃避。四是情绪稳定性。情绪稳定性往往和个体的抗压能力联系在一起。高情绪稳定的学生会采取稳定性的归因方式,在各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表现较为一致。低情绪稳定的学生受到外界影响时,情绪容易出现起伏。低情绪稳定的学生体验消极情绪的概率相对较大,并易受其影响减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五是经验开放性。这是反映个体对待新颖事物态度的一项维度。高经验开放性的学生在面对新的教学活动时,会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关注。而低经验开放性的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会更为感兴趣,在面对新的教学活动时,往往表现较为保守和传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熟悉。

三、应对学生课堂沉默的有效策略

应对课堂沉默并不能简单从消除课堂沉默入手,还必须看到课堂沉默带来的积极意义,促进师生从中获得成长。

1. 主动预防策略

一是充实应对资源。当学生能够有效应对相关的教学任务时,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因此,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预防出现课堂沉默的有效方法。通过学习课堂沉默的有关知识,能够消除师生对于课堂沉默的偏见,有利于对其形成客观认识,能对预防课堂沉默产生积极影响。二是构建积极互动。良好的人际互动不但能够使个体体验到持久的积极情绪,同时也能帮助其有效应对消极状态[6]。积极人际互动首先须建立合理的人际取向;其次要学习并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最后要在日常学习中相互扶持,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来提升相互之间的投入感。三是促成成就实现。要丰富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引导师生树立多样的成就目标,让能力掌握倾向和能力表现倾向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符合的成就;要引导师生开放地容纳品质、精神、能力等多元成就,使个体成就得到群体认同,增加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实时调节策略

当课堂沉默出现时,一要进行任务调节。要分析当前学习任务的难度、呈现方式和任务结构是否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活动,或者对学生应对方式予以启发;要注重设立有确切的目标、明确的规则和相应评价标准的结构性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二要进行情绪调节。要通过设立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困难性的成长型任务,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去完成,使其获得成就感,激发其积极情绪。要注重消极情绪的处理,引导学生分析消极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鼓励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尽快从消极情绪中解脱。三要进行动力调节。要善于通过成功经验、共同挑战等活动打造高凝聚力群体,使个体能够感受来自群体的吸引和关怀;要注重营造包容随和的群体氛围,有效调整群体压力对于个体的影响;要对学生表现及时予以积极反馈,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有效激发群体士气,使身处其中的学生受到鼓舞,提高积极参与的动力。

3. 转换成长策略

沉默本身是一种个体适应环境的表现,沉默过程虽然是无声的,但实际上传递了丰富的交流信息。理解和分析课堂沉默所表现出的潜在信息,并且看到沉默背后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收益并得到成长。一要识别沉默的具体意义。要引导师生看到沉默既包含积极沉默,也包含消极沉默;既包含主动沉默,也包含被动沉默。沉默的表现虽然一致,但实际上是个体和环境各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并非完全都是对抗和消极表现。二要分析引发沉默的深层事件。沉默不仅仅是针对当前事件的一种反馈,更是长久以来各类深层经验所引起的一种固定反馈模式。要了解引发沉默的历史性事件,采取认知调整、行为重塑等方式予以处理,帮助学生摆脱负性经验的影响。三要善于从沉默中获得成长。沉默为探索个体的内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途径,从发现沉默、接纳沉默、调整沉默到探寻沉默背后的深层含义,本身就是个体探索自身、处理负性经验、获得自我整合的一个过程。引导师生把那些从应对沉默中所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知识技能迁移到其他生活和学习领域,能够有效促进其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娟.中学课堂沉默现象研究——以某七年级语文课堂为例[D].武汉:湖北大学,2013.

[2]胡巧巧.初中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3]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4]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心理因素分析 篇9

根据Morrison&Robinson (1997) 的划分, 心理契约的破裂是指个体对于组织未能完成其在心理契约中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评价;心理契约的违背则是指个体在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其核心是愤怒和失望, 源自个体感觉组织背信弃义或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从概念上看, 心理契约破坏与心理契约违背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Robinson&Morrison进行了一项长达18个月的追踪研究, 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破坏是心理契约违背的一个良好的预测指标 (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 , 但前者并非必然导致后者的产生。那么, 在员工心理契约破裂产生之后, 哪些因素, 包括员工个人本身的和组织中存在的, 能够在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过程中起促进或缓解作用?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2 心理契约违背的发生机制

对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首先要了解心理契约违背是如何发生的。Morrison&Robinson (1997) 在对心理契约违背进行解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心理契约违背的发展模型, 如图1所示。

该模型指出, 组织有意违约、无力兑现和契约双方对承诺或责任的理解不一致是造成心理契约破裂的三大主要原因, 并认为雇员感知到心理契约违背经历了三个阶段:感知到承诺未履行、感知到契约破裂、感知到契约违背, 在每一个阶段都受到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 员工的个体差异 (如归因、判断等) 会影响到心理契约违背的产生。学者何燕珍, 张莉等 (2004) 也发现, 当员工认为心理契约破裂时, 以生气、愤怒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契约违背反应是否出现, 取决于员工对心理契约破裂的解释。这个解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归因和对公平性认识的过程。本文的研究也将在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3 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因素

3.1 知觉到的控制

知觉到的控制是指对事件结局的可控制性以及控制点 (即心理控制源的定向) 的认知评价过程。一般认为, 心理控制源分为内控性和外控性, 内控性是指人们相信本人的行为、个性和能力是事件发展的决定因素, 外控性是指人们认为事件结局主要由外部因素决定, 如运气、社会背景及他人。

心理控制源为外控性的员工在对组织的变动调整 (如职位升迁、调动, 薪酬的变化等) 的归因中, 会弱化自己的行为在所导致的后果中的作用, 更加倾向于将一切后果 (尤其是不良后果) 归因于组织。心理控制源为内控性则相反。显然知觉到的控制会影响员工的归因, 所以知觉到的控制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一个因素, 理论上心理控制源为外控性的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后更容易转化为心理契约违背。

3.2 组织公正

组织公正是个体对组织对待他们的方式的公平性的感知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反应。双维度的组织公正概念模型在现存的文献中被广泛引用: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分配公正是对雇员所得到的结果的公平性感知, 程序公正是对产生这些结果的方式的公平性的感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心理契约违背的产生恰恰是建立在个体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而产生不公平感知的基础上的, 因具体的承诺和结果没有履行而产生的一种分配不公正感以及强烈的情绪体验。组织公正的两个方面正是影响员工对公平性认识的决定因素。所以, 组织公正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一个因素, 理论上组织公正越高, 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后更不容易转化为心理契约违背。

3.3 组织政治知觉

组织政治知觉是组织员工对工作环境中自利行为发生程度的主观评价, 其中包含了个体对这种自利行为的归因。在高政治知觉的组织中, 报酬与工作绩效不一定相关, 而是与关系、权力等一些非客观的因素相联系着, 员工易产生挫折感。

组织成员敏感的政治知觉导致成员彼此之间出现不信任状态中的自保行为。同时, 自保行为的过程中激发员工的警觉心理, 不断收集信息, 判断形势, 从而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政治知觉使员工容易将导致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归结为领导行为显失公平, 这会影响员工的归因、对公平性认识两方面。所以, 组织政治知觉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一个因素, 理论上组织政治知觉越高, 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后更容易转化为心理契约违背。

3.4 领导——部属交换

领导——部属交换是领导与部属之间基于关系的一种社会交换 (Graen&Uhl-Bien, 1995) 。该理论认为, 上司会采取不同的管理风格, 与不同的下属建立起不同类型的交换关系。领导会与少部分下属建立起特殊的关系, 他们被看作是“圈内”人, 并受到更多的关照、尊重与特权, 如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与报酬。其他下属则被视为“圈外”人, 他们占用领导较少的时间和得到较少的奖励。

领导将会分配更多的资源给那些与其有着高质量关系的下属 (“圈内”人) 。所以, 这部分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之后, 会通过领导进行补偿 (尤其是精神上) , 或是得到更及时解释或解决, 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的转化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这同样会影响员工归因、对公平性认识两个方面。所以领导——部属交换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向心理契约违背转化的一个因素, 理论上有着高质量领导——部属交换关系的员工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后更不容易转化为心理契约违背。

参考文献

[1]何燕珍, 张莉.从员工视角分析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0) .

[2]郭力平, 黄惠香.抑郁学生的控制动机与控制知觉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1998, (1) .

[3]Folger R, Konovsky MA.Effects of procedural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on reactions to pay raise decisions[J].Academy of Manage ment Journal, 1989, 32:115-130.

[4]Ferris GR, Fedor DB.A political conceptualization of managerial behavior[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4, 4 (1) :1-34.

心理因素分析 篇10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收集

以上海、北京及江苏的5家妇幼保健机构为调查点, 随机调查前来做产前检查的孕妇, 调查者经过统一培训后以医生的身份开展孕期筛查表的调查, 并让每位孕妇同时填写经典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AnxietyScale, SAS) , 作为校标。

1.2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数据的分析运用SPSS 15.0完成。通过相关分析对孕期筛查表的条目进行再筛选;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考评孕期筛查表的结构效度, 并在分析前做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校标效度通过计算孕期筛查表的总分与经典量表SAS/SDS的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考评;选择克朗巴赫系数和折半信度来评价各个维度以及整张表的信度。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共计调查孕妇630名, 经核查共得有效问卷612份, 有效率为97.1%。被调查孕妇的平均年龄为28.43±7.05岁;怀孕1~3个月占12.9%, 4~6个月占37.7%, 7~9个月占49.3%;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占39.2%, 大专占31.2%, 高中或中专占18.6%, 初中及以下占10.9%;城市户籍占81.2%, 农村户籍占18.8%。

2.2条目再筛选

确定以下三种标准来进行条目再筛选[2,3]: (1) 条目与总分有相关, 且相关系数大于0.2; (2) 各维度下条目与维度总分有相关, 且相关系数大于0.2; (3) 离散趋势法 (变异系数法) , 条目的离散趋势小, 用于评价时区别能力就差, 选择标准差 (SD) 来衡量离散趋势, 要求标准差 (SD) 大于0.2。对于以上三个标准, 若条目同时有两项不符合则予以剔除。

孕期筛查表条目分析结果见表1。通过将孕期筛查表的35个条目与总分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相关系数1, 条目5、6与总分无显著性相关性, 而相关系数小于0.2的有条目3、4、7、8、20、23;将各个条目与各条目所在维度 (生理、心理、社会) 总分做相关分析, 得到相关系数2, 条目5、6与维度总分无显著性相关, 而相关系数小于0.2的有条目4、7;计算孕期筛查表35个条目的标准差, 小于0.2的有条目5、6、7。因此, 同时有两项不符合标准的条目有4、5、6、7。经课题组讨论以及专家咨询后, 保留条目4, 对条目5、6、7予以剔除。通过此步骤的筛选, 孕期筛查表条目确定为32条。

2.3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KMO统计量为0.757, 大于0.7, 表明变量的偏相关性较强, 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好;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 可知各变量独立性的假设不成立。可见, 孕期筛查表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 共提取12个公因子, 且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55.920%, 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可见这12个公因子的理论构想是合适的。

2.4信度分析

信度考评采用常见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评价, 分别计算孕期筛查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和折半信度, 结果见表3, 克朗巴赫系数在0.403~0.666, 折半信度在0.383~0.598之间。

2.5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即一个测验对其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或特质测量到什么程度的估计[4]。

**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为0.01。

2.5.1校标效度。

通过将孕期筛查表的总分与经典量表SAS/SDS的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孕期筛查表总分与校标SAS、SDS总分有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500, 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2.5.2内容效度。

孕期筛查表条目的确定是通过系统的文献收集归纳、已有研究的补充、现场快速确认、专家评议和论证、小样本预试、核心课题组讨论、大样本正式调查以及统计分析方法而最后确定的。因此, 可以认为孕期筛查表的条目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孕期心理相关危险因素的内涵, 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讨论

3.1孕期筛查表的条目再筛选确保了条目较强的鉴别力

对于通过条目再筛选剔除的3个条目“家族或既往精神病史”、“产后抑郁家族史”、“躯体性疾病或者残疾”, 虽然有大量文献显示它们均为产后抑郁较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但在本次调查中, 孕妇的回答都集中于“否/无”, 分别只有0.2%、0.3%, 0.3%的孕妇回答“是/有”。可见, 这几个条目的反应度低, 有效性差[5], 设置意义不大, 也必然会导致统计结果不理想, 故最终被剔除。而本研究设置的三条标准确保了被保留条目的鉴别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孕期筛查表的效能。

3.2孕期筛查表的信度达到一定要求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度的测量工具就谈不上具有效度。在信度研究中, 信度是指量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信度大小即用信度系数来衡量, 目前评价信度的方法较多, 但主要采用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评价。本研究考虑到实际操作可行性选择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考评, 内部一致性信度通常采用克朗巴赫系数和折半信度两个指标来说明。一般认为, 量表各条目间相关程度越高, α系数值越大, 但α系数究竟多大较为理想尚无统一看法。Nunnally认为研究早期α系数为0.50~0.60即可, David则认为α系数太高, 意味着量表条目重复, 所测为同一内容, 因而α系数值以不超过0.90为宜[7]。本研究考评结果均在0.6左右, 显示孕期筛查表的信度已达到一定的要求, 但由于条目反应的是孕期心理相关的危险因素, 涉及到的方面较多, 导致信度系数相对偏低, 这也提示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继续聚焦条目以提高信度系数。

3.3孕期筛查表的效度分析结果较理想

效度比信度有更高的要求﹐一份信度高的测量工具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效度。效度主要通过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3个方面来评价[8]。孕期筛查表条目的筛选过程科学严谨, 既有定性的访谈、讨论, 也有定量的测评分析, 并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 最终从46个条目中确定出32个, 可以认为孕期筛查表得到了权威公认并有合理有效的数据支撑, 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孕期筛查表与校标量表SAS、SD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和0.500, 呈中度相关, 校标效度尚可;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也显示孕期筛查表12个公因子理论构想是合适的, 结构效度达到要求。

总体上, 孕期筛查表的考评结果基本达到要求, 但还存在公因子较多、信度系数偏低的局限性, 需要通过下一步的干预试点进一步改善其效能, 使之成为一个普适性的孕期心理相关危险因素筛查量表。

参考文献

[1]方积乾, 孙振球.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

[2]万崇华, 高丽, 李晓梅, 等.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方法 (一) :条目筛选及共性模块的形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 (11) :723-726.

[3]王天芳, 薛晓琳.疲劳自评量表的理论构建及其研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0 (4) :221-223.

[4]王忠军, 龙立荣.评价中心的结构效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3) :426-432.

[5]刘凤斌, 赵利, 郎建英, 等.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 (52) :492-495.

[6]吴玲, 王小丹, 刘玉梅, 等.SF-36量表用于老年人群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11) :1114-1115.

[7]苏中华, 李四劝.量表评估的内部一致性与克朗巴赫α系数的应用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9, 15 (1) :85-86.

心理因素分析 篇11

一、影响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

造成运动员心理状态变化,导致运动员投篮命中率波动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比赛目的、任务及深远意义不清晰,缺乏比赛胜利的信心和责任感,自暴自弃,动作技能难于发挥,比赛前就没有具备求胜的愿望和信心,比赛中也就没有正确的态度和勇气,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2、任务太重、压力过大或掉以轻心,重视不够导致投篮时兴奋点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完成质量,造成失误。有人对十几名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时的投篮情况和自我感觉进行观察、统计,调查统计表明,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投篮命中率达75%,罚球命中率为100%;在急躁的情绪状态下,投篮命中率为20.8%,罚球命中率为0;在思想不紧张情况下,投篮命中率达82.6%,罚球命中率达83.3%;在思想比较紧张的状态下,投篮命中率仅达10%,罚球命中率为0;在充满自信的情况下,投篮命中率达86.5%,罚球命中率为83.3%;在缺乏信心的状态下,投、罚命中率为33%和0;恐惧的的心理状态下,投、罚命中率为20%和25%;在犹豫和不果断的心理状态下,投篮命中率为0。这一调查,清楚地告诉我们,比赛中情绪状态不同命中率也不同。

3、参加比赛的同伴与对手的不同,影响着情绪的变化和技术的发挥。

4、赛前准备会对队员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它可使队员化消极为积极,也可由积极变消极。

5、比赛的规模、时间、地点、场地、器材、观众的多少,以及训练程度(比赛经验,素质,技战术水平等),对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影响。

6、與精神、物质刺激的条件、赛期的家庭及个人某些问题处理的好坏有关。

二、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外部表现

1、过于激动和活跃,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2、缺乏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动作不敏捷,情绪低落,思想不集中,东张西望。

3、准备活动或比赛中,步伐紊乱,快速判断能力及动作趋于迟钝,动作趋向单调化,缩手缩脚或有多余的动作。

4、技术运用与结合不合理,失误增多,投篮马虎,不愿跟进抢篮板,犯规次数增加,跑跳能力下降。

5、情绪波动大,焦急,好埋怨人,呼吸频率加快,疲劳现象出现早,关键时刻出现不果断现象等。

三、心理状态的自我控制与训练

1、自我心理诱导,安定情绪训练:运动员在比赛时情绪波动是常见的现象,为了使波动的情绪不影响动作效果,有必要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安定训练和安定比赛时的情绪训练。赛前安定训练主要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的刺激物上去,使运动员的心理达到较为适度的放松状态,其手段可采用:如赛前组织一些游戏活动,看电影、电视、读书报等,以转移过强的思路,轻装上阵。安定比赛时的情绪训练,是设法不让客观条件影响运动员比赛时的情绪,也不因比赛出乎预料不到的变化而影响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其手段是:思想动员,分析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变化,对策等。

2、注意力训练:没有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任何正确的动作难以形成,通过自我控制可以排除内外干扰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使运动动作趋向稳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变化。注意力训练关键要排除一切干扰,使大脑中枢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可采用:游戏、花样比赛,计分并进行处罚等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注意力。

3、运动记忆与表象的训练:通过记忆不仅把运动动作刻印在信息系统中,而且把动作形象保存在头脑中,这就是运动动作表象的形成,在训练或比赛中,经常回想过去成功时的动作形象和情绪体验,对于提高动作效果和进行心理调整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凑效,一方面在于回想过去成功时的表象,可以为当前运动做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对过去成功时情绪体验的重视,有助于运动员情绪的增长,从而提高即做动作的效果。这种训练只有通过教练的重复讲述和强调,经常观看电视、录像规范技术,及队员自身保持清醒头脑进行自我暗示和回顾来实现。

4、情绪、心境控制的训练:这种心理训练是培养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使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以保证投篮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教练员可在不同情况下有意识的布置一些现象(尽量逼真),来激起运动员的情绪变化,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5、加强队员的意志品质训练。运动员的卓越成绩是和他的意志品质分不开的,如果运动员能清楚的认识到行动的目的与动机,并掌握正确的方法,这对于控制自己的行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训练要在平时训练中培养,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和发展。在培养意志品质训练时,队员要稳字当头,有勇有谋,善于采用自我调整、自我暗示、自我放松等自我训练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顽强的敢于排除一切困难的意志品质,才能在强干扰的情况下获得高命中率。

6、把心理训练贯穿到身体、技术、战术训练或比赛当中去。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命中率,是靠平时训练形成的。一个运动员如果在平时训练中没有形成必要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也就不可能表现出当机立断、巧妙解危的个人投篮技术与战术行动。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计划时,不能忽视这个方面。要注意提醒队员,时时注意有意识的锻炼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论什么情况都能把自己心态调整在最佳状态,保持和获得最高的命中率。

影响档案利用者心理的因素分析 篇12

1 档案馆藏丰富度的影响

档案馆是利用者实现利用目的最终场地, 他们期望自己的寻求征程在这里得到终止, 而馆藏档案多元化, 资源丰富, 结构优化是保持较高查阅利用率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影响利用者的第一要素。丰富的馆藏囊括着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浩瀚的信息之海能够为利用者提供任何需求的信息。否则, 无论档案馆的基建设施如何到位、档案人员工作能力如何过硬, 在馆藏贫瘠的情形下, 无法做无米之炊。正如我们购买商品:货源充足, 质量上乘的商店永远是买家的首选。一个馆藏丰富, 结构合理的档案馆首先会给利用者带来大量信息选择的空间, 使他们求之必得, 这是凝聚利用者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海量的信息库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利用向往心理。

相反, 馆藏贫瘠, 结构失衡, 利用者需要的答案总是无处寻觅, 失望之感会使他们对利用行动退避三舍, 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当下一次需要利用档案时, 他们就会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避开档案的利用行为绕道而行。

2 档案人员的服务质量的影响

档案人员与利用者的互动是档案馆与利用者的对接, 这个对接点是档案利用工作重要的基础起始点, 在这个过程中, 档案工作人员应该通过适宜的工作方式与利用者保持良好的共同和互动。

2.1 掌握利用者的心理状态

利用者要利用档案解决工作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到档案馆查阅时, 一般情况下心理上表现得比较迫切, 也比较复杂, 他们希望得工作人员的帮助解决问题, 当问题陈述完毕后, 他们对工作人员的反应和态度是非常关注的, 此时, 他们正常的心理表现有:急切、期盼、信任、感激等等。但是, 有的利用者在同档案人员的接触中也会产生障碍心理如:局促、畏惧、急躁、轻视等, 这些现象在初次造访的利用者中更甚, 档案人员要充分理解和了解这些现象, 及时对利用者的各种心理做出相应反应, 力争和他们保持顺畅的沟通途径, 用热情真诚消除利用者的疑虑, 用耐心去解答他们的问题, 用熟练快捷的行动去查找他们所需的目标, 这会使利用者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令他们对利用行为充满信心。

2.2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与利用者保持良好沟通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人们通过两个系统来传递信息, 即语言信息系统和非语言信息系统”。[1]档案人员在与利用者的语言交流过程中, 能热情询问他们的需求, 主动介绍利用方法, 会使利用者感到自己的查阅需求被重视, 并得到对方的尊重, 会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工作人员的查找。工作人员和他们语言交流越成功, 就越能激发利用者的积极心理和利用热情。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因素即:表情、举止、衣着等, 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与素质的外在表现, 谦虚随和, 性格开朗的人, 在接人待物时会彬彬有礼, 使利用者产生亲切感、信任感等正面心理效应, 这对首次利用者更加重要, 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印象后, 再遇问题, 他们更愿意到档案馆来。相反, 档案人员如果在服务过程中表情淡漠, 语言生硬, 查找速度缓慢会对利用者产生负面心理影响, 令他们对档案利用行为产生抗拒心理。

作为档案管理人员, 会面对不同的利用者, 做好档案利用工作并不那么简单, 业务能力要扎实, 还需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 工作者良好素质和修养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因素做好服务工作的基本素质。

3 查阅环境的影响

档案馆的查阅环境要求近似于图书馆, 利用者因为查阅而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 他们对外界的干扰和刺激是排斥的, 因此, 档案馆的查阅环境也是一种公共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研究表明:[2]阅读环境是:读者—读物—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网, 它不仅是读者和读物的闭合系统, 而是读者和环境的开放系统, 阅读不能超越环境而孤立的产生和发展。档案馆可以建立专门的查档阅档接待室, 确定专人负责, 安静的空间、适宜的光线、整洁优雅的布局会给利用者以正向的心理影响, 有助于查阅效率的提升, 在布置查档接待室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虽然这些因素不是直观的, 貌似无足轻重, 但它对利用者的心理影响力却是客观存在的。

利用者通过感觉接收到信息, 档案馆丰富的馆藏, 适宜的查阅环境, 档案人员得当的言行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这些因素的影响力表现是隐形的, 但影响结果却是直观的。因此, 档案馆要特别重视对这些因素的优化和提升, 才能有效提档案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杰.《非语言信息表达障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J]《大众心理学》2005-05[1]周杰.《非语言信息表达障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J]《大众心理学》2005-05

上一篇:新生本科院校下一篇:畜牧兽医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