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与疾病

2024-10-27

心理因素与疾病(通用9篇)

心理因素与疾病 篇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尚无法治愈, 随着疾病的进展, 病情呈不可逆性加重, 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1]。随着对COPD认识的深入, 社区医院在COPD防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对社区COPD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状态的全面评价有利于制定更为全面的干预措施, 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2]。因此, 在评价社区COPD患者的健康状态时, 不能仅局限于影像、病症、肺功能评估等指标, 更应着眼于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评价。心理弹性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它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一种良好适应能力或抗逆能力, 是评价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重要指标[3]。目前国内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对COPD患者的心理弹性状况报道甚少, 本研究拟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调查研究社区老年COPD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 以期对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CO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修订版) 》COPD诊断标准; (2) 无其他严重急慢性疾病; (3) 年龄≥60岁; (4) 病程1年以上; (5) 自愿参加。基线资料:男32例, 女68例;年龄60~88岁, 平均71.00±10.5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7例, 高中及以上63例;婚姻状况:已婚73例, 未婚8例, 离异或丧偶19例。COPD严重程度:中度26例, 重度64例, 极重度1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心理弹性量表

中文版由于晓楠翻译修订[4]:包括3个因子 (坚韧和控制、力量、乐观) 25个项目, 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 从0“从来不”到4“一直如此”进行计分, 总分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该量表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中文版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0~0.83, 可用于社区人群、门诊和临床患者、创伤后应激、焦虑患者及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弹性监测[4]。

1.2.2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包括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四个分量表, 可用来测量被调查者的个性特征[5]。

1.2.3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用来衡量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严重程度[6]。量表包括90个条目, 包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个因子, 从“1-无症状”到“5-严重”按5级计分, 信度、效度较好[6]。

1.2.4 社会支持量表

内容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 根据条目计分方法分别计算每个维度的得分。该量表信效度较好[7]。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以表示,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COPD患者心理弹性现状

本组COPD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 (56.23±8.76) 分, 低于国内常模 (65.40±13.90) 分[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不同人口学因素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比较

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年龄段及病情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不同,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心理弹性高低分组患者的社会支持、SCL-90、人格特质比较

将患者心理弹性按总分排序, 参照文献[9]采用极端分组法, 根据27%分界原则选取高分组和低分组患者各27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心理弹性高分组患者在社会支持、内外向方面得分高于低分组, 在神经质、SCL-90方面得分低于低分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a为t值;b为F值。

2.4 心理弹性与患者一般情况和人格特质、SCL-90、社会支持的分层回归

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 对患者一般情况和人格特质、SCL-90、社会支持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步, 让与心理弹性有关的患者一般情况纳入方程, 以控制患者的基线水平;然后, 采用逐步法将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SCL-90纳入方程, 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患者的一般情况对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不明显 (R2=0.12, F=16.57, P<0.01) , 当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SCL-90进入方程后, 对患者的心理弹性具有较明显的预测作用 (R2=0.58, F=120.50, P<0.001) , 可解释总变异的58%。见表3。

3 讨论

心理弹性是近年来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全新概念, 它结合应激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全新视野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 终极目的是发展优势潜能, 预防行为障碍, 解决现实问题[8]。本研究中社区老年COPD患者心理弹性整体水平偏低, 心理弹性总分为 (56.23±8.76) 分, 低于国内常模 (65.40±13.90) 分[8], 也明显低于美国社区人群 (80.40±12.80) [9], 由此可见, 社区老年COPD患者心理弹性较差, 对逆境的应对和适应能力较低。

本研究显示, 社区老年COPD患者心理弹性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年龄段、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病程越长、文化程度越低、年龄越大、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越低, 可能的原因是病程越长、病情越重的患者对疾病预期越差, 越担心病情进一步恶化, 甚至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另外患者文化程度越低, 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较差, 年龄较高的患者往往会担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对儿女的拖累及持续的医疗费用。社区老年COPD患者心理弹性高分组在社会支持、外向性得分方面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患者, 而在SCL-90、神经质方面低于心理弹性低分组患者。为较好的控制患者的基线水平, 使本次调查关注的研究因素更具可比性, 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进行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人格特质、SCL-90、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较明显的预测作用, 可解释总变异的58%, 说明社会支持、外向性、神经质和SCL-90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心理弹性水平较高者一般往往具有外向性人格, 社会支持程度高。

总之, 老年COPD患者的心理弹性较差,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COPD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护理, 也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障碍, 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 构建培养社区老年COPD患者的心理弹性, 使其能积极应对逆境, 提高心理承受力获得幸福体验。

关键词:心理弹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身心健康,社区,老年

参考文献

[1]张彩虹, 何国平, 李继平,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 (9) :609-611.

[2]卢冬梅, 李利.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12) :850-851.

[3]张丽娣, 李乐之.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护理学报, 2012, 19 (7A) :17-19.

[4]于晓楠, 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 2007, 30 (5) :1169-1171.

[5]钱铭怡, 武国城, 朱荣春, 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的修订[J].心理学报, 2000, 32:317-323.

[6]陈利永.高职生应激、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 2011.

[7]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88-92.

[8]张爱华, 刘晓红.心理弹性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创伤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 46 (7) :728-730.

[9]Campbell-Sills L, Cohan S L, Stein M B.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 coping,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J].BehavResTher, 2006, 44 (4) :585-599.

心理因素与疾病 篇2

世界卫生组织于提出了身心健康标准的新标准,即“五快三良好”。“五快”(躯体的健康标准)是指: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三良好”(心理的健康标准)是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不良情绪可导致躯体、心理的异常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状态,甚者导致疾病的发生。

它通过人体的感官:眼、耳、鼻、触觉和内在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血液中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免疫系统等功能向大脑发出一系列的信息后,经过大脑的思维、判断,发出信号给下丘脑、植物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及效应器等部门,植物神经系统也得到信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糖升高,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但人的这种反应能力是有限的,如机体能够得到重新调整,则机体不致出现病变;如不能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强度仍不减退,就会出现进一步病理状况,例如,肾上腺增大,色深;加上对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脾、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也会产生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心理情绪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则更为密切。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的病因学研究表明,患者病前具有不良个性情绪者高达74.5%。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远不止以上几种,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只是密切程度不同而已。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每当悲痛、愁忧、恐惧时,都会感到关节剧痛,而待情绪平和稳定后疼痛则随之缓解。有人调查过初次看牙痛的患者,心因性牙痛约占三分之一,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史。就是外伤,也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调查,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患者与积极乐观、精神饱满的患者相比,其伤口的愈合要慢得多。正因为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密切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颇为先进的医学心理学,而且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紧张、焦虑与疾病

紧张和焦虑可通过下丘脑和它联系的`垂体而影响免疫机能,从而降低机体对病毒、病菌、过敏因子、致癌因子的抵抗力而导致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即由于紧张情绪或焦虑等负性情绪,使机体受过敏物及病菌的作用,使支气管痉挛和产生大量分泌物(粘液)堵于支气管中;又如因免疫机能下降而使类风湿性因子起作用,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心理学者的研究表明,发生癌症之前,大多数病人有焦虑、失望、忧伤、压抑、愤怒等情绪变化,它们通过中枢神经而影响免疫力,使抵抗致癌因子的能力减弱而导致癌症。一位英国医生曾调查过250名癌症患者,发现156人在患癌之前遭受过重大精神打击。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压抑情绪容易致癌”。我国在进行食道癌普查工作中也发现心理因素与食道癌的密切关系。据山西省卫生部门统计,食道癌患者中,56.5%的人有忧虑、急躁的消极情绪;河北则报道说,性情急躁者占69%;山东省的调查统计结果是,性情暴躁者占64.7%。

紧张与压力是杀人不见影的恶魔,紧张与焦虑或精神压力时,脑内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从而影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内分泌系统与免疫水平均受影响。干部工作中难免紧张与焦虑,此时应学会放松。放松是控制紧张、焦虑的有效方法。对我们正常人,特别在30岁以后,应每天有1―2次进行“放松”。这样对自我调适,松弛紧张与焦虑情绪,预防心身疾病有益,特别对预防动脉硬化有效。

心理与疾病 篇3

疾病背后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从头疼脑热到癌症,似乎这一切都只是身体该负的责。我们的心理就像个苛刻的监工,常常在数尺以外冷眼旁观。当然,我们会因为恐惧或是其他什么而不停地祈祷:啊。千万不要死。可是却从来没有人仔细考虑过,我们为什么会得病?

现代医学从科学的角度上阐述7疾病的成因,不过除此之外,很多特殊的疾病却没有得到解释。而且就像显微镜看不到经络一样,现代医学也很难解释心理与疾病的关系。

随着对情绪和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心脏病和胃溃疡与长期压力紧张有关。但是除此之外,人们似乎还并未解读到很多疾病背后的意义。

年轻人的头疼脑热

而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强健的身体是他们的本钱。那些老年病离他们还很远,似乎他们面对的只是头疼脑热而已。但是头疼脑热其实通常也在传递着一个消息。从儿童到青年,他们常常会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制造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和疾病,以避免更严重的伤害。疾病或者不适感,或许可以帮助儿童得到他们没生病时所得不到的关怀和照顾。

症状和疾病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也许可以避免去做分配的任务,或是避免去一些对他们情感健康可能造成威胁的地方。有时候,疾病还可以缓和家庭中原有的冲突,让其他家庭成员暂且放下相互的矛盾,桀中精力在自己身上。

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出现。对于成人来说,生理症状和疾病也有保护力量,它们在现实对情感和社会生活幸福造成的威胁方面很重要。自尊心较弱以及具有童年时未解决冲突的成年人,更可能会利用身体上的症状和疾病的保护力量。

比如说公司白领常常会觉得腰酸背疼。这种腰疼如何起到保护作用呢?它其实是一个更深层的情感问题。现代白领处在某种,公司体制中,无论是上下级的区分,还是出于和其他同事搞好关系的需要,都不允许自己自由地说“不”。而腰疼则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让自己逃避工作并且避免人际纠纷的天然借口。腰疼的提示信息是“不要再把整个世界都扛在肩上了”,而它的保护作用是让人能够从不知疲倦的付出中得到暂时的休息。

人的身体和心灵更像一个圆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一个久病的人会产生灰暗的心理,同样,灰暗的心理也会忠实地反应到身体上。细细体察你的疾病史,想想看,当你得了一种身体上的疾病时:

你的疾病与压力和情绪有关吗?尽管这个联系可能很深,深到你自己都只能朦朦胧胧地觉察到它隐约存在。但是仍然不妨想一想,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深层的情绪来影响你的身体?

如果你的疾病与情绪和压力有关,那它在试图唤醒你注意什么?情绪和压力可能来自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工作、家庭或者生活,很可能因为某个不起眼的事而引发一种特定的情绪,而人又对这种情绪特别敏感,从而引起疾病。

从这场疾病里,你能获得什么?通常人们对于自己的既得利益还是比较容易看清的,只是人们很少用那种纯外在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罢了。所以如果感觉不适,或是长期受到某种疾病的困扰,不妨从疾病所引发的心理结果入手。

环境化学因素与疾病 篇4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化学因素异常 (环境化学元素含量过剩, 或不足, 或比例失调) , 不仅会引起地方病 (地方氟中毒、地方甲状腺肿、硒中毒、钼痛风、铅神经痛、砷黑脚病等) , 而且在某些传染病、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和流行中起很重要作用。

2 环境化学因素

自然界存在92种化学元素, 在生物体内已发现70多种。其中氢、氮、氧、碳、磷、氯、硫、钠、钾、钙、镁等元素, 占构成人或高等动物机体元素的99%以上。这些需要量大而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含量又多的元素, 称为大量元素。其余几十种元素在体内含量总共还不到1%, 称为微量元素。目前已知, 人和高等动物必需元素共25种, 其中包括全部大量元素和14种微量元素 (铁、铬、铜、锌、钒、锰、镍、锡、氟、碘、硅、硒、硼、钴) , 叫做生命元素。

某些生命元素, 特别是微量元素, 具有抑制生物毒素的毒性, 促进机体内的抗体形成和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因而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 矿物质缺乏和疾病感染有关。铁缺乏对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原生动物侵袭有增效作用, 缺钾对肾盂肾炎有增效作用, 缺钴对肠蠕虫病也有增效作用, 硒不足将提高机体对心血管病、癌症、关节炎、白内障等疾病的易感性。因此, 某些生命元素缺乏的地方, 传染病容易流行。

龋齿不仅损坏咀嚼器官、妨碍消化功能, 而且对许多疾病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龋齿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 并且具有明显的高发区流行病的特征。虽然龋齿是一种食物性细菌病, 但是与牙齿本身的抗腐性 (即酸不溶性) 的关系极大。环境化学因素在牙齿的抗腐蚀性中起很大作用。目前已知, 抗龋元素有氟、磷、钼、钒、钙、硼、锂等, 致龋或促龋元素有硒、锰、镉、铅、铜等。在抗龋元素缺乏或致龋元素过剩的地区, 龋齿患者十分普遍。例如, 俄罗斯低洼多林景观, 水土中钙、钴、碘、钼、氟、硼、磷等多种元素缺乏, 几乎无人不患龋齿, 牙齿严重损坏、脱落的未老先衰者, 屡见不鲜。

癌症中的大多数也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 某些元素和化合物 (铬、镍、硒、镉、钼、砷、亚硝酸盐等) 的过剩和缺乏具有致癌或促癌的作用。由于地表水易受致癌物和促癌物的污染, 所以饮用地表水的居民癌症死亡率比饮用地下水的高。环境癌的高发地区, 生物化学环境有异常。例如, 我国食道癌高发地区之一的太行山南段, 饮用水和粮食中钼含量较低而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钼少而亚硝酸盐多是合成致癌物亚硝酸胺类和玉米易感染致癌的霉菌的重要条件因素。

据报道, 水土化学元素异常与心血管病有关系。水的分子式很简单, 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由于水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溶剂, 天然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所以, 水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水本身, 而且也在于水中所含有的物质。水的卫生性质过酸或过碱, 过硬或过软, 矿物质过多或过少, 或者含有有害物质, 都可以造成水质不良。水质的优劣因地而异, 因水源而异。

在城市里, 一个水源提供给千家万户使用, 水质最为关键。因此, 都市化以后, 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人们便从饮水中寻找原因。心血管病就是一例。

20世纪70、80年代, 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和欧洲一些国家共报道了上百座城市的饮用水硬度与心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等) 和脑血管病死亡率之间有统计学上的负相关, 也就是说, 软水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 而硬水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低。

为什么软水与心血管病关系如此密切呢?

水的硬度是水质的一种指标。它主要表示水中钙盐和镁盐的总量, 通常采用1L水中钙盐和镁盐的含量相当于10mg氧化钙表示水硬度的1度, 总硬度小于8度的水层属于软水。因此, 软水和硬水在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 以及生理病理的作用等方面, 都有较大的差异。

软水对心血管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 软水缺乏对心肌代谢有益的钙和镁。钙、镁缺乏可以促进钠在体内潴留, 从而导致动脉压上升;其二, 硬水含钙、镁量较多, 可以减少肠道对某些有害元素 (氟、铅、镉、锶、钡、铜、汞等) 的吸收, 而软水则相反;其三, 硬水在自来水管 (铁管) 内壁上形成一层碳酸钙沉淀, 保护水管不被腐蚀, 而酸性 (pH<6.5) 的软水对自来水管腐蚀性强, 水管中许多有害元素被溶解, 其中已知水中镉含量过多是一种致高血压的因素。在自来水管中过夜的酸性软水, 有害元素的含量更高。实验证明, 含镉量为1.5×10-2mg/l的酸性软水在白铁水管内过夜, 镉的含量可增加到1.63×10-2mg/l。如果持续饮用这种水, 镉全部被吸收并保存于肾内, 3年后肾中镉含量就增加1倍, 10年后就可能患高血压病。

土壤微量元素与血管病死亡率的关系也很明显。欧洲心血管病死亡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 环境因素差异最明显的是土壤微量元素。如芬兰东北部广泛分布微量元素缺乏的灰化土, 心脏局部缺血死亡率为欧洲最高的;而地中海沿岸诸国 (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 以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的褐色土占优势, 心血管病死亡率是欧洲最低的。

受大气污染而形成酸雨 (pH<5.6, 其中硫酸占60%~100%) 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如早期的北欧和北美东部) , 在酸雨长期作用下, 土壤发生酸化, 硫酸盐含量增加, 有效性硒含量降低, 加上硫和硒两种元素的生理拮抗作用, 从而导致农作物和饲草的含硒量普遍下降。硒是重要的营养微量元素, 具有保护细胞膜, 促进抗体形成, 拮抗一些金属元素和生物毒素对机体的毒害等功能。因此, 有人认为酸雨导致食物链中硒缺乏可能是某些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环境化学因素是影响疾病发生和流行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 (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71-474.

[2]陈祖培.中国控制碘缺乏病的对策[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8-12.

[3]格鹏飞.甘肃地方病[M].兰州:甘肃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2-6.

[4]周爱儒, 黄如彬.医学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

论钢琴教学与心理因素 篇5

作者:吴志仙 来源:原创 日期:2012-2-29 人气:28 标签:代发论文 论文篇 音乐论文

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的基础,音乐专的意境和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是发展音乐思维的关键。从弹奏技能来说,即兴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简,在各自技能的基础上发挥,因此不必做机械性的技巧练习。练习就是练脑的反应,练脑不必总在琴上练,不论何时何地反复思索配弹方案,在内心视业的钢琴教学也应当遵循这一学科的基本原理,这对于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来说,在需要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应当具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然后根据学生在学习、演奏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制定出周密.长远的教学计划,选用适当的教材,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全面.熟练的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教授钢琴的心得体会及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着重剖析学生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

觉的“键盘”上配弹,用内心听觉感觉.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检验配弹的效果。

总之,即兴伴奏不是写在纸上再去练,也不是精雕细刻的艺术珍品,它的标准和尺度就应宽而不乱,表现手法就应简而不单,它的体系就应一目了然,现象及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训练等方面做一些探讨,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及时地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同时对我们今后的教学也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一.钢琴教学中的心理剖析(一)学生在钢琴练习过程中的心理剖析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意义在于能使学生能够明确练习的目的,以高度集中.有效的精力去练习并克服钢琴演奏中的技术难题,表达完整的音乐形象,充分调动其视.听.触等感官,让其一开始就养成它的内容就应易懂.易学.易练,在基本原理的掌握与理解上下功夫,做到举一反

三、闻一知十,才能不断的提高与发展。良好的运用感知觉的习惯。

在心理学中,练习的定义是“特殊的剌激一反应的重复”,而钢琴教学中的练习过程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练习过程中弹奏者要建立起运动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条件反射的高度协调的联系。巴甫洛夫指出:“我们的一切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我们之所以能演奏,就是因为我们经过长时间的钢琴训练及音乐素质训练,而形成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活动过程的结果。”这些条件反射随着动作的逐步熟练和完善,形成了一种“动力定型”,这样才能使演奏者的心理活动自动、连续地进行下去,从而保障演奏的连贯和完整。

(二)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剖析

钢琴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艰苦的过程,受诸多心理因素,如感知.注意.情感.意志、音乐思维及个性特点等影响,大部分学习者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

1、自卑心理。自卑与畏难情绪一般是由于练习中的技术造成的,如何看待练习中的技术障碍,有时往往比练习本身更加重要。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自卑感强的学生,处处感到不如别人,在练习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容易产生对钢琴的畏惧感,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练习任务,也轻易的放弃了。

2、依赖心理。依赖性是人格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没有主见、缺乏自信,遇事总想依赖他人而不能自立或自给。钢琴教学大多数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但也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生信任教师是正常的,但是一切的学习行为都依赖教师,容易形成“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演奏心理障碍。演奏心理是指演奏者在演奏中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

动是在演奏实践中发生的认识活动,是演奏者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审美心理表达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统一。现实中,学生的演奏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在还课.考试中“抛锚”;失常的演奏状态;不能完整地表达音乐;失误较大,错音较多;没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等,这些问题除了技术不过关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演奏心理障碍造成的,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技艺因素、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二.钢琴教学中的心理训练(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是一个比任何知识、技术.乐感培养都重要的学习因素。许多技术上的难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学习者必须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

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因此,如何诱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既可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初学者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

2、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钢琴的基础技术训练可分为?站.走.跑。一个不会弹琴的人都需要经历这几个阶段性的必经之路,任何初学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手指能“站”,即手指支撑,如不注意手指的站立,好似小孩子因身体缺钙不能站起来像得了软骨病一样而留下“后遗症”,因此,每个手指能在琴键上单独站立是最重要的。其次,手指站立后就要考虑“走”了。手指在琴上“走”跟小孩学走路很相似,大多数学生的手指在琴上站不住,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各个手指之间的“走路”。再次,在“走”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就是“跑”了。手指灵活.均匀的跑动是钢琴基本的演奏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这其中“均匀”比“速度”更重要,它包含有三方面的含义:①时值的均匀;②力度的均匀;③音质的均匀。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想象,指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钢琴演奏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它不是机械地照搬乐谱上的术语,因为乐谱上无法记录下作曲家无限的精神和情感,演奏者在遵循作曲家的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本人的悟性.情感.审美观,去把自己感知到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可见,钢琴演奏过程就是一个从感知到再现的过程,而贯穿整个过程的就是想象。学生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就谈不上音乐表现力,只能像机器人一样做机械的弹奏,违背了音乐最终是表达情感的宗旨。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示范和生动的讲解来启发学生,运用音乐作品本身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和想象力,使他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作曲家的精神实质和情感内容。(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最早源于体育训练,指人对于自身思想情感的控制、调节,对于内外干扰的排除以及对时空变化的适应等心理机能。良好的演奏不仅需要过硬的技巧和方法,还必须具备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往往都比较注重演奏的技能技巧,而容易忽视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演奏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并非一时就可以获得,它是在日常训练中经过无数次的磨练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取决于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在教学训练中,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训练:

1、培养学生稳定、集中的注意力

注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演奏和练习的全部心理过程中,都必须有注意品质伴随,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一遇到考试.演出等表演活动时,就会产生紧张情绪,致使演奏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第一.要集中注意,就要加强意志的锻炼。为了养成因时因地而注意的习惯,除了可以在客观条件方面做些调整外,主要依靠自觉调节自己来维持高度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必须努力使自己获得能抵制各种干扰因素的主观条件,这种主观条件就是自己的意志。第二.训练听力是集中注意的最好办法。听力是指接受声音.分辨声音的能力,听力的培养与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和训练手指同等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听力的培养与训练,要求学生边弹边听,养成聆听的习惯这样做能使学生在弹奏中集中注意力,积极进行思维,对提高听觉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

钢琴学习者的自我评价,突出表现在对自身能力、演奏效果和技术难易三个方面的认识上,自信型与自卑型自我评价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待同一问题的主观看法与角度不同而已,因此,要纠正自卑型学生的自我评价习惯,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养成正面思维的习惯,在练习和演奏中不要过于注意缺点和失误,对自己的优点和成绩要予以充分肯定。对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的自我评价.自我鼓励.减少和避免对于失败的消极心理体验,让成功的喜悦.愉快的心理体验伴随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这些不断地自我暗示转化为自我肯定,逐步树立起自信,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3、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理智的演奏状态

钢琴演奏是一个强烈的自我意识过程,它包括演奏前的自我内心感受和演奏中的自我内心感觉,这种感觉包括理性的分析.理解.综合的控制力,对音乐的感受和发自肺腑的表现音乐情感的创造力。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理智的演奏状态呢?首先,要求学生科学准确地背谱。钢琴家列文指出:“背谱应当是一乐句一乐句地背,而不是一小节一小节地背,乐句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小节却不是。背谱是背音乐的思想,不是背乐谱的符号。„„要背音乐的思想,背记作曲家的构思,这才是需要抓住的东西。”^其次,让学生对乐曲的分析.处理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概念,使各个细节都能成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处理好作品整体和细节的关系,因为学生在学习一个作品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整体一细节一整体”作若干个回合的重复,而每一回合中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都较前一回合更深刻、更细致.更完整。

二、结语

心理因素与疾病 篇6

长沙王秀

王秀读者:

你是既有身体上的病,也有心理上的病,是身心同病,所以治疗好焦虑性神经症,不仅不会加重心血管疾病,还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是身心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治疗这类疾病如能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效果会好得多。你患病3年多了,至今没有多少改善,最大的失误就是几次到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时间太短,治疗方案还没有实施你就出院了,也就从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从何而来?其实现在的新型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不仅效果好,副作用也轻,多数患者在一二周内就能适应。建议你再去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

体育锻炼与心理疾病问题研究概述 篇7

1 体育锻炼对抑郁的抵抗效能研究

1.1 体育锻炼是否具有抗抑郁效能

自20世纪初, 人们就开始研究体育锻炼与抑郁之间的关系。1926年, 沃克斯提出体育锻炼是传统治疗已与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他认为, 锻炼会产生频繁的神经刺激, 导致腺体分泌的增加, 从而产生幸福的心境。1967年, 摩根对抑郁症患者、无抑郁症状者和抑郁中等程度者进行研究, 以了解抑郁与身体中脂肪所占比例、反应时、握力和肌肉受耐性之间的关系。他发现, 抑郁症患者只是在肌肉耐受性上低于另外两组, 在其他指标上与另外两组无显著差别。

大量有关身体锻炼和抑郁患者关系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情绪低落, 悲观自卑;脑子反应慢, 记忆力减退;不愿说话, 什么也不愿干。此时,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物质代谢加快, 有利于消除疲劳感, 使愉悦感增强;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思考能力。通过运动, 患者才会去考虑做什么, 怎么做, 帮助其恢复对生活的控制能力。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患者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有利于病情恢复, 预防复发。体育锻炼对抑郁情绪有一定的缓解, 但这不是治疗心理健康的必须的手段, 二者并没有存在确切的因果关系。可以这样说,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症, 要想彻底治愈永不复发, 必须得靠药物治疗。

1.2 锻炼的抗抑郁作用能持续多久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杜克大学医学院研究了156名50岁以上, 患有严重精神抑郁症的男子。将他们分为三组进行试验, 第一组每周运动3次, 每次半小时;第二组只靠药物治疗;第三组药物治疗与锻炼治疗兼顾。16周后, 三组病人的病情都有显著改善, 这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均产生了效果。再过6个月后, 发现运动组抑郁症复发的比例最低, 只有8%, 药物组抑郁症复发率达38%, 药物治疗和锻炼治疗兼顾的小组抑郁症复发率为31%。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布鲁门索指出, 原先是假设两种治疗方法兼顾的小组效果会最显著, 但结果却发现锻炼治疗的效果更持久。这可能是由于锻炼组的病人更为主动, 对病情有“自我掌握感”, 随着病情的改善与锻炼的进行, 形成良性循环的缘故。但研究小组同时也提醒, 不要把体育锻炼看做万灵丹, 因为实验对象不包括严重到有自杀倾向或近乎发疯的病人。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 当经常运动的人中断自己的运动时, 两周后心情就会变得很差。研究发现, 对那些经常进行有规律运动的人来说, 如果一两周不去运动, 心情就会变得更抑郁。该研究包括40名经常进行适量、有规律运动的人, 实验结果显示, 被迫不做运动的“假期时间”并没有为任何人的精力进行了充电;相反, 还让人感觉比以前更糟。

有研究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30min的慢跑和踏级的测试, 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5min、30min和60min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运动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 但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 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 运动结束30min和60min后, 积极情绪增加, 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检验, 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 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 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 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min。

虽然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对锻炼的抗抑郁作用持续时间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但我们发现锻炼确实给抑郁消极的人带来了积极影响, 并对其心血管功能有很大提高, 而且, 在研究开始有有临床性抑郁的病人通过锻炼获得了一定的治疗。

2 体育锻炼对焦虑症状的良好效能

焦虑情绪不仅表现为精神性焦虑, 比如心烦、急躁、胆小害怕等, 还会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心慌、心悸。综上所述, 焦虑情绪是人们惯有的一种心理, 然而过度持久的处于焦虑状态中就会演变成焦虑症, 从而危及到人的心身健康, 只有及时防治, 方可避免危害的进一步加深。

体育锻炼分为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两种, 临床研究发现经常参加有氧运动 (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对人的情绪有9种良好的作用, 其中第一种便是放松精神, 减轻焦虑。哪种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 Morgan (1987年) 做了7个系列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 只有当锻炼强度在最大心率的70%以下, 才可以达到降低焦虑的效果, 太低强度的锻炼对于较低焦虑并没有明显作用。Raglin (1987年) 等人发现, 进行体育锻炼后的2h内焦虑程度会有所降低, 但实验参加者在休息30min后心情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至今为止的30多个关于焦虑的体育锻炼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 只有有氧运动才显示积极的效果。

此外, 还有研究证明, 不论是长期的身体锻炼还是一次性身体活动都可产生良好的情绪效益。长期身体锻炼是指每天或定期参加锻炼活动。而且锻炼持续时间在10个月以上。一次性身体活动是指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的运动活动。有研究显示,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使焦虑程度下降。30min时长的跑步可以使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效地改善, 同时还保持高水平的精力, 仅一次自行车练习便可以让健康或不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更有甚者, 5min的徒步行走也有助于提高心理情绪状态, 缓解焦虑。根据各项研究得出, 不论何种形式或者时长的体育锻炼都对焦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对体育锻炼治疗强迫症作用的研究

目前, 社会竞争愈演愈烈, 大学生面临着就业与继续升学的压力, 高压的校园生活使不少大学生都与强迫症结缘。然而我们国家在如何缓解这一现象的研究很少, 有些学者尝试着将体育锻炼与强迫症结合, 试图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改善强迫症的负面影响。实验表明, 低强度的娱乐性集体运动对于改善学生的强迫症,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维持平和的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者认为, 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安排运动处方, 以游戏和娱乐为主导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强迫症状。另外, 娱乐性的集体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 以淡化强迫症所带来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 为有效治疗强迫症打下基础。

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发现, “多管齐下”治疗手段所产生的效果远好于单一的治疗手段。因此, 虽然目前在体育锻炼对强迫症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很少, 但是在体育锻炼对强迫症的辅助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且在此方面的研究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4 体育锻炼对缓解精神分裂症等的影响

在体育锻炼干预精神分裂症这一方面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大多数只是病例报告或者是不可代表大众的小群体研究, 不具有普遍性, 严谨准确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总之, 就目前的研究表明, 在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改善情绪和提高自尊方面, 体育锻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若想减轻他们思维混乱, 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 有一些学者在体育锻炼和酒精等其他药物的使用方面, 做了初步的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得出的是,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并且增强自我概念;另外一些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在提高患者的节制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

5 结语

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证实, 体育锻炼除了能够有效增进身体健康, 还可以有效地防治心理疾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有助于抑郁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而且不同的锻炼方式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 但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究竟有多大, 尚待实验研究加以证实;即时和长期的体育锻炼都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水平, 而且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程度与年龄和健康状况无关, 但重要的是什么样的锻炼形式能更有效地降低焦虑的程度;研究表明,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个体的睡眠状况, 对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次性失眠、短期失眠、精神症性和心理及生理慢性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体育锻炼干预测试[J].体育与科学, 1998 (2) .

浅析青少年心理疾病与家庭 篇8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疾病,治疗

青春期是指从11、12岁到14、15岁, 这3年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初中生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 其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展, 但相对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平稳, 由此而造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 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病人, 男20例, 女30例, 年龄11~18岁, 平均14.5岁。患病时间2~3年, 平均15个月, 全部病例符合以下条件: (1) 患病者均在8周以上; (2) 其各心理疾病均为唯一病症; (3) 没有其他身体疾病或身体缺陷。

2 结果

2.1 诊断

通过一段时间全面咨询。以上病例确诊抑郁轻度20例, 抑郁重度7例, 神经性厌食症9例, 恐惧症4例, 自闭症3例, 焦虑症5例, 多动症1例, 条件尿频1例。

2.2 治疗及结果

病例1:抑郁症轻度 (有人要抢我的东西) , 小燕是一名中学生。很小的时候她还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 深得父母、亲戚、老师及同学的喜欢, 就在刚升入初三的时候, 一切都变了。在她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不知什么原因就被送到了外地姑姑家, 直至要升初三时才被接回家。当她到家时, 家中还有另一个小她5、6岁的女孩, 妈妈对她说那是她的亲妹妹。后来她才听说就在她走的第2年妈妈又生了一个女孩。从此以后, 小燕就完全变了, 不愿和别人说话, 也不愿主动和父母沟通情感。而且慢慢的, 她很恨别人碰自己的东西, 甚至会大发雷庭。她说:“觉得别人会夺走我的东西, 所以讨厌他们碰我的东西”。

案例分析:小燕把自己东西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这只说明她的内心极度恐惧, 因为她觉得妹妹的突然降临抢走了她的父爱母爱, 虽然她自己没意识到, 但也许埋在心里的感情在慢慢的转移到了她周围的物品上, 恨别人拿甚至碰她的东西, 害怕再一次失去的恐惧。经过长时间的治疗, 小燕慢慢走出阴影, 试着去接纳别人。

病例2:恐惧症 (我感觉自己很麻木) , 一位父亲离开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当时女儿只有1岁。母亲因此感到非常无助, 她徘徊于绝望、冷漠和对孩子过度操心之间对于小女孩来说母亲总是喜怒无常的。7年之后父亲出现了, 小女孩很开心, 因为父亲回到了她的身边, 带她去郊游并且送给她礼物。一天父亲把她从学校接出来并与她一起开车去了树林, 在树林里, 父亲猥亵了女孩, 小女孩顺从了他。回家路上父亲对她说, 他永远不能再见她了。从此小女孩再也没有见过她的父亲。10多年来她未向任何人说起比事。由于害臊和怕没有人相信她。成为少女的她汹酒又吸毒。她开心的事是:“先挑逗男人, 让其上钩”, 然后再拒绝他们。她用这种方式挑逗了她最要好的女友的男友, 使他追到了她的寓所, 当他强行与她发生关系时, 她觉得十分麻木。“我可以把烟头摁在皮肤上没感觉。我不知道, 我的身体起于哪里又止于哪里。”她最要好的女友从其男友那儿得知那件事后, 第2天从8层高楼上跳了下来, 立刻就死了。几天之后这位少女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 只是偶然被人发现送进了医院, 幸免于难, 出院后她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遭强奸的孩子不仅要忍受可怕的失信和羞耻感, 还得承担乱伦的过错而难以自拔。那些遭强奸的人在对道德观、正义和别人的信任感上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儿童生来完全信任父母, 对父母寄予了所有的爱, 希望和钦佩之情。因此,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是一生的。以上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后, 心理疾病得到了治愈或明显的缓解。

3 讨论

心理疾病现已慢慢潜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中,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 造成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大, 心理承受力也越来越脆弱, 心理健康与否已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等。因此, 就需要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多参加一些须自己放松, 释放压力的活动, 多去效外散心, 亲近大自然, 或找一些适合自己缓解压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4]祝蓓里.青年期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5]陈英和.儿青少年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生出版社.

心理因素与疾病 篇9

【关键词】社会心理应激 心身疾病 健康

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的具有持久的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类疾病就是心身疾病。综合医院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多患者属于心身疾病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一般约占医学心理咨询门诊患者的2%-4%,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同时具有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关系概述

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工作者临床中逐渐意识到,人体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从心理与社会支持两个方面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心身疾病有助于預防、缓解与康复。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使躯体病理形态发生变化的一种疾病就是心身疾病,以躯体症状为主。这种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防治和转归等方面起主导作用。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中有个体的应激状态、情绪、人格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内容,对心身疾病影响也较大。构成人体心身疾病的易感素质就是其中的个体的不良人格特征。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是生活事件导致的负性情绪与应激状态。心身疾病会受到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之间关系密切。心理损害能够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同时又会使心理损害加重,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难以治愈。

二、社会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关系分析

生理因素形成的心身疾病医学界已经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形成的心身疾病,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涉及的内容与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个人家庭及工作单位的影响,而且还有社会结构各个方面的影响。所有年龄阶段、职业群体、社会阶层以及社会职能与地位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相应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诸如个人的际遇不同、社会位置的差异;家庭关系的影响;工作过程中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工作的喜爱;学生学习的压力等等,都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社会心理应激。社会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与消极的影响的区别。

(一)应激与心身疾病的联系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肋、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和应对。这个过程会促使身体中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如儿茶酚胺、可的松等多种应激激素,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然而,如果个体面临过强或者过长时间的应激,就可能会过度消耗能量,形成激素分泌紊乱,进而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根据环境变化可以分为应激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工作相关应激源以及环境应激源。任何一种应激源长时间或过强的对人体形成刺激,人体又不能进行自我调节时就会导致心身疾病。

1、情绪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是情绪。它可以分为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正性情绪能够使身体内的分泌达到适度平衡,协调身体的各种机能。长时间的负性情绪就会使人的大脑皮质对下丘脑内分泌系统及植自主经系统受到很大的影响,使人的体液、激素与酶严重失常,进而使身体的内环境不稳定,机体的各种活动就受到影响,心身疾病或原有的病情就会加重,同时,又造成负性情绪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2、性格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行为方式就是一个人性格的表现。性格不仅决定了这个人对现实的认识态度、情感反应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且也决定了这个人对生活事件的易患性差异。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对生活的易患性较低,即使较重大的事件对其心身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而没有健全性格的人,对生活的易患性就高,较轻的生活事件就有可能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防御机制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人面临困难或者心理压力时,采用的一种潜意识的心理适应性应对策略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对机体的内部调节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个体的感知与认知评价与防御方式有很大关系。根据防御机制的性质,可以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与中间型三种类型。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属于不成熟型的,就会可能导致严重的病理生理症状,与心身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心身疾病患者经常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同时,对内在情感思维也过度掩饰。

4、社会支持系统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社会支持系统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获得他人在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从而增强自我心理防卫功能,消除或减轻应激所带来的精神紧张状态。一种社会支持系统是客观的、实际的或是可见的支持;另一种是主观的、能够体验到的或者是情绪上的支持。人类重要的心理特征是社会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客观的、和谐的社会适应性标注是人际关系。最大的病因学要素就是来自社会的信息以及应激源。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组织构成的支持系统,对重要的矛盾心理冲突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

5、结语

人体生物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生理基础是生物躯体因素,易感物质是个体的人格特征。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是生活事件中负性情绪以及应激状态。对心身疾病有重要缓冲作用的是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心身疾病就会导致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心身健康受到损害又会引发心身疾病。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心身疾病难以治愈。这就需要心身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进行一些心理治疗。对心身疾病患者予以一定的解释,让其明白心理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从而减轻其对心身的影响,促进康复。很多心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运用心理与社会支持的双重办法对这些疾病的预防、缓解以及康复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云波.青年军人心理应激及其管理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

[2]吴慧迪.临床医生心理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鲁东大学,2013.

上一篇: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下一篇:气象站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