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模式

2024-08-31

心理疾病模式(共12篇)

心理疾病模式 篇1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物质文明的地发展, 使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 不仅要求身体上没有疾病, 还希望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相互作用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或单一的生物心理模式, 都无法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

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方法学上强调“系统”, 把人看成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协调统一的整体。这种模式强调心理和生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认为个体生存的环境云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个体的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这一系统中的任何一方面发生了问题, 都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二、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生理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可以从生物学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进行讨论。内部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自身免疫力、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等, 外部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各种病源 (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当外部因素作用于不同的个体, 由于内部条件的差异, 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学变化。

但是, 仅仅从生物学因素的层面认识和治疗疾病显然是不够的, 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标准正在不断提高, 迫切要求医师在解除躯体痛苦的同时, 也能帮助他们减轻心理上的痛苦,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回归社会。

2、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个体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对于同一个事物, 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体验;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理背景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的态度也会不同, 这些态度和体验可能影响个体的心身状态, 进而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例如, 个体由于丧失性或恐怖性生活事件 (如亲人逝世、目睹车祸等) 引发情绪变化, 或通过下丘脑—垂体—激素轴的作用影响各系统的功能, 引起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人们熟悉的许多内科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 其发生、发展都与心理应激、情绪的波动有很直接的关系。

躯体疾病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也很突出。一方面, 疾病本身需要个体有充分的认识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 疾病的各种症状、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手术的打击, 以及由于慢性疾病、肿瘤、残疾等带来的长期躯体痛苦和社会功能的减退, 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负性情绪体验 (如悲观、绝望、抵触) 又是疾病治疗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导致治疗效果的下降。临床观察发现, 有5种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它们包括焦虑、抑郁、某种人格特征 (如A型行为) 、社会孤立以及慢性的生活刺激。以冠心病为例, 急慢性应激、抑郁、敌对、社会支持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心理、社会因素可能直接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期直接的影响。临床发现焦虑、抑郁于冠心病后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呈高度正相关。在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患者中也有类似的发现。由此可见, 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

3、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和道德因素三个方面。

(1) 环境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只有那些为个体所感知的、并引起心理和行为缠身持续性改变和发展的因素才被称为环境。人在社会生活中, 总是处在一个个的环境中, 如学校、家庭、工作单位和社会团体等。良好的氛围让人心情舒畅, 反之, 则大大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对个体的心理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高度工业化, 众多的人口、繁华的街区、噪音、生活垃圾等等相伴而来, 它们作为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 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2) 文化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文化是在某一地域, 大多数社会成员所不须遵循的社会规范, 以及与其相关的精神和意识形态。大至一个国家民族, 小到一个家庭, 都可能在发展和演变中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 包括社会价值体系、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等等, 这些文化对个体的健康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一些可能损害身心健康的习俗这个在被人们发现和剔除。例如在我国封建统治时期, 妇女以裹足为美, 足不出户, 严重影响了妇女骨骼的正常发育, 解放后这种陋习便被人们逐渐兵器。

(3) 道德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道德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 包括个人的善恶观、荣辱观、审美观、价值观等。个体的舒惠行为要接受群体的评价, 并受到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约束, 这些评价和约束影响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或准则都能为人们所接受, 重要的是人们应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自己的道德准则, 同时又不违背社会规范。当人们出现各种社会适应不良状态时, 一些人通过遗忘、回避、退缩的方式来应对面临的各种心理、社会冲突, 将这些冲突压抑在不被感知的潜意识中, 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便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浮现于梦境中或以明显情绪和躯体的症状表现出来 (如各种焦虑障碍) 。在临床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 挖掘他们的内心冲突, 找到适应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 并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 是治疗这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前面的分析, 可以看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相互作用, 共同对个体的健康和疾病产生着影响。了解此模式之后, 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 就可以指导人们努力获得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

心理疾病模式 篇2

摘要:研究采用SCL-90对吉林省某高职院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以求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探析其主要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提升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说明:大学新生中以人际关系不和谐为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居多,排列依次是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民族这两个因素上差异并不显著,家庭来源因素上呈差异显著。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SCL-90;大学生

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引导新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在新生入学三周后开展心理普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理普查测试的结果分析,构建以“心理普查”为依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某高职院校新生参与测试共计2023人,回收有效问卷份。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目前SCL-90是国内外常用的心理健康测查工具,一共由10个因子组成,涉及到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包含了较广泛的心理疾病症状学内容,诸如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是当前高校新生心理普查工作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

(三)统计方法

数据回收录入后,统计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一)总体情况

在2012人中,测查结果表明,表现为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22人,占测验总学生数的6.02%;表现为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21人,占测验总学生数的6.01%;表现为重度症状的学生有27人,占测验总学生数的1.34%。按照全国常模结果比较可知,SCL-90为1-5的5级评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一般规定,9个因子中的任一因子分值或总均分≥3分为阳性,表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二)分布情况

从总体数据来看,所测学生中,达到中等症状水平以上的学生有148人,其中,男生47人,女生101人。以下是所测学生在SCL-90各项阳性因子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分布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百分比显示,人际敏感这一因子在所有因子分中占有比例最高,说明大学新生中以人际关系不和谐为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居多,排列依次是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等这几个因素也是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因素,这与这批新生(90后)的成长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将学生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大学生代表团体测试结果相比较,详细情况。

(四)差异比较从表

4中可以看出,学生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心理健康水平在家庭来源这一因素上,表现为差异显著(t=14.964,p<0.05),即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来的学生SCL-90的测试结果分数要相对较高一些,说明心理问题症状呈现越多,即来自农村的学生会比来自城市的学生会更多地出现心理问题症状,比如: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五)3分以上常见的十大症状

测试学生中选择“症状中等及以上”最多的10个症状:

三、讨论与分析

(一)测试整体情况

从统计结果的整体状况来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适应环境、自我调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但是仍有13.4%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问题,对于这13.4%有或轻或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心理部门将主动与其联系作进一步心理评估,进行约谈、追踪后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心理咨询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与往年的测试结果相比,这批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上一级学生。这与这批新生自身成长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这批学生大多是“90后”,个性张扬,他们对于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有着较开放的思想,但是心理年龄发展较为缓慢,处于生理年龄超前、心理年龄滞后的状态,处事欠缺成熟,人际交往方面还有待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及应变能力。

(二)SCL-90各项因子分析

从测量的SCL-90的各项因子分析来看,新生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状况,比如: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焦虑、偏执和抑郁等症状。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入大学后,他们就面临着要适应陌生校园的问题,一系列的环境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教学方式的`改变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使新生感到生疏和茫然,一时难以适应,不知所措。究其原因,这与“90后”这些学生的成长经历有关,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他们在溺爱的家庭教育中长大,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极为注重自我,刻意标新立异,普遍对他人不信任,这样很容易产生人际敏感、敌对、强迫、焦虑、偏执的种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长环境、中学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所以,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动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势在必行。

(三)构建以“心理普查”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工作及主动心理干预的工作机制,对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升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学生心理困惑与冲突、排除心理疾病与障碍、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具有显著的效果。要构建以“心理普查”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内容:1.学生约访。测查结果反馈回个人,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人格特点。对中重度类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和心理辅导。2.主动干预。根据普查结果和面谈情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回访追踪,必要时与院系辅导员沟通,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地关注少数学生,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3.积极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进行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开展多种形式――电话、作业、网络咨询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以预防危机事件的出现。4.多渠道宣传。利用宣传板、网站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对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性的教育与宣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五级网络――学院、心理部门、系部、班级、寝室”实行有效监控,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心理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深入学生内部,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每个班级,关注到每个学生。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以新生心理普查SCL-90测查结果为依据,才能确切地掌握新生心理状态发展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构建以“心理普查”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在日常心理课堂教学授课的宣传教育及定时定点加以辅导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07):16-18.

[2]张笑仪,邹海贵,王国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90-94.

[3]黄婕.SCL-90和UPI在体育职业院校新生心理普查中的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02):133-136.

[4]李春方.成就情景中的自我妨碍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02):42-50.

[5]孙丽丽,许贵芳,张淑华.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03):67-71.

[6]王萍,牟宏玮,吴连海.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及自杀预防问题的思考――以中国海洋人学为例[J].青年探索,,(06):81-85.

心理疾病模式 篇3

一、以素质教育为本,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框架

我市在开展科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市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分年级教育目标,并以此构建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框架。

1.小学阶段教育总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2.分年级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一年级: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克服孤僻、胆怯心理。

二年级:让学生感受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与同学交往中友善相待,互相谦让,克服粗心、马虎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促使学生萌发集体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自觉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学会挑战困难,品尝战胜困难和挫折后的喜悦滋味,学会动脑,做事认真、仔细。

四年级: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使之不甘落后,有上进心,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骄傲或自卑情绪。

五年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勇于负责,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张有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六年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二、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小学心理辅导模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当代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教育理论,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的科学、适时且适度的心理辅导。

我们认为,小学心理辅导模式,是一种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集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活动课程,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自我感知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的学校心理辅导,以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为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加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建设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以心理辅导室为中心的学校心理教育阵地,建设和发展学校、社会、家庭综合型心理教育网络是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

三、以教育创新为机制,形成师生心灵沟通模式

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市教委鼓励各校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不拘一格。以下是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10种师生心灵沟通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全体学生为中心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它名为“课”,但已突破了“课”的界限,室内室外,校内校外都可进行,可与班会、队会、晨会、科教文艺课等有机结合。它主要通过游戏、唱歌、讨论、演讲、小品表演等形式使“课”活动化。

2.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类似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但相比而言,心语沙龙的参加人数要少,一般8~12人左右。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时间上常利用课余进行,场所选择也十分自由。教师会确定一个主题,针对一个目标,组织一次沙龙活动。

3.心语小屋

心语小屋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松弛、心理辅导、心理“充电”、心理活动等功能。学生走进心语小屋,目的是为求得心灵的更加美好,开发身心潜能,学会调节心理的技巧,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消除心理困惑,获得心理满足。

4.心育小报

心育小报是由学生自办的“手抄报”,也可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黑板报中开辟专栏。其宗旨是让学生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交流思想,同时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问题讨论和心理辅导。推而广之,心育小报又与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小电视台相结合,充实校园文化内容。

5.心理信箱

心理信箱有两方面效用,一是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教师要努力获得学生的信任,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二是可以找出一些心理教育中共同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为心育小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提供丰富的素材。

6.心育雏鹰行动

雏鹰行动是少先队活动的一种形式,心育雏鹰行动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加深了解,共同进步。

7.“心际”队员

由“心际”队员组成的学生心理小辅导员能在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中架设一道有效的桥梁。一方面,在心际交流中,有些教师不方便直接向学生说和做的,可以通过这些“心际”队员去完成,让他们发挥“二传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心际”队员也可以将学生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而教师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了解到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心际”队员也是学生中互帮互学的骨干力量。

8.“心理热线”

“心理热线”是教师一学生一家长三方建起的连心纽带,通过“心理联系卡”、家庭走访、家长来校交流、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三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开展“心育”。“心理热线”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一致,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9.“心语日记”

结合中高年级学生有写日记、写周记的习惯,鼓励学生记“心语日记”(周记)。“心语日记”是学生心理宣泄和排解的场所,记载着学生心理认知和感悟过程,是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心语日记”,能摸清学生的“脉搏”,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思想。

10.“心语赠言”

“心语赠言”是教师主动向学生的心理冲击。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除可结合每学年的“学生素质报告单”写操行评语外,可以单独设置“心语赠言”卡(由教师自制的卡更佳)。“心语赠言”要抓住时机,如在学生生日时、受到表扬获奖时、遇到困难受挫时、心烦苦恼时等等,也要选准火候,即冷热度要把握准确。“心语赠言”要重情感、重文采、重形式,可以是诗歌、名言,可以是书法、绘画,可以是工艺小制作,总之,是以“美”和“爱”来激活学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成为学生所渴望获取的“珍藏品”。

以上10种“模式”,是教师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晶。在实施心育过程中,我市倡导教师要不断提高、完善和发展教学水平,“模式”不能成为“程式”,而要产生更多的“变式”才有意义。

心理疾病模式 篇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研究思潮, 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席利格曼和劳拉·金[1]。积极心理学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 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核心是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

2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作为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 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倡导者马丁·席利格曼首先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目前, 全美上百所高校均开设了本课程, 而且高中甚至小学都在介绍积极心理学, 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在领导培训中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理念。2010年在清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主题是积极心理学的建设。

3 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

3.1 以课堂教学为主, 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马丁·席利格曼强调, 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 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2]。而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活动形式, 学校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 全方位地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意识, 使心理教育课程化。

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鼓励教师把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特别是通过课堂教学, 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从中激发每名学生自身所固有的某些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挖掘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心理教育课程化, 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正规的课堂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以提高其理论水平, 是对学生进行集体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通过心理知识的传授,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 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加强心理学的理论教育,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使其能够科学地把握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了解身心发展的关系, 对自身的心理现象能够作出科学的解释, 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3.2 添加心理行为训练, 在体验中升华

单靠语言进行心理教育, 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行为。因此, 必须强化实践性教育环节, 充分研究开放体系中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和作用。心理行为训练是运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基本原理, 借助行为训练和体验式培训的手段, 提高学生的基础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通过行为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认知, 通过培养习惯使学生积淀良好的品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发生改变, 从而获得新的品质。有研究表明, 人的心理素质73%是通过自然习得的, 27%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获得的, 而心理行为训练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3]。

学生心理行为训练蕴含着一定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目的。心理素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 与教育和成长环境关系密切, 心理素质通过分阶段逐步发展, 最后趋于稳定, 并贯穿于个人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任课教师及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工作者要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体系支撑, 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学生的心理素质设定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内容,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训练中去体验心理上的变化, 通过挑战自我来调试自我, 最后超越自我。同时,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联系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实际, 把握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设计实践活动, 进行心理行为训练,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4 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心理教育

在数字化校园的环境下,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大量的知识。心理教育教学的实践应充分利用网络, 建立心理咨询保健网络, 积极推进网上教学模式, 倡导心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应有计划地上传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讲座、纪录片等, 使学生自觉接受心理教育, 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学校心理辅导机构还可以利用网络, 有效整合人力资源优势, 聘请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心理学、精神病学专家作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以心理教育为核心, 把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应用于心理教育工作, 辅助课堂教学, 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5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从文化理念的层面上使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4]。既有传统文化又有时代色彩的校园文化和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学习风气, 团结和谐的集体生活, 优美的校园环境, 共同的学校价值观念, 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以及良好的校风、学风, 严谨的治学态度, 丰富多彩而积极健康的科技、文体和娱乐活动是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观愉快的心境,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冯林.积极心理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9.

[3]唐闻捷, 陈庆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关键点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 :46~47.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篇5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是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在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他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三是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这使得我们在幼儿阶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

因此,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1、养成性教育模式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就已开始,并对成人时期产生影响。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幼儿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在操作上,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即采用养成性教育模式。

2、补偿性教育模式

由于家庭、托幼机构等的教育缺陷以及幼儿心理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不少幼儿表现出行为偏异、情绪障碍及人格方面的缺陷等。对于这些已经出现了心理障碍的幼儿,除了应加大养成性教育的力度之外,还应积极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以及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对他们的心理障碍实施有效干预。这种补偿性教育模式在幼儿时期的使用不仅重要,而且比等幼儿长大成人之后再进行干预,效果要好得多。

二、模式实施的原则

模式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征,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

1、发展性原则

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心理及其问题。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应以发展幼儿良好的品质为主要任务;其次,有些心理问题只是某一时期、阶段的一些特殊情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这些问题可能自然减轻甚至消失,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非价值性评价原则

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会涉及到对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的评价问题。有时,对幼儿实施一些心理测量、诊断是必要的。但对这些测量、诊断的运用应特别慎重,因为运用不当,反而会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3、主体性原则

幼儿也有他们自己的尊严、意志及人格,任何轻视他们人格的言行,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对抗。因此,在操作中,应尊重幼儿,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4、协同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与游戏、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结合、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应重视幼儿行为、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同发展;对自己出现心理障碍的幼儿还应特别注意养成性教育和补偿性教育的协同进行。

5、游戏性原则

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游戏、学习和劳动。而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游戏之中,可以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知识,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6、成功性原则

由于幼儿的主动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让幼儿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以使他们能较长时间专注于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三、模式的具体实施

从养成性教育模式看,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情境教育

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有效的行为对策。这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提高幼儿判别是非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2、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家庭与托幼机构密切配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同步的教育,但具体方法可有所不同。如在幼儿园某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分享与合作”,教育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游戏进行,那么,在家里也应同时进行这一主题的教育,但方法可以是与父母分享食物,与邻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戏等。家园同步教育,往往比单方面实施教育的效果更好。

3、典型教育

通过给幼儿一个典型的形象,让他们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学习典型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与典型一致的行为习惯。幼儿多直观思维,模仿力强,这种教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行为练习

让幼儿对已学习过的行为及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幼儿对这些行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5、讲授教育

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粗浅知识,提高幼儿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心理健康的态度。但这样做,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内容贴切、适宜。

此外,尝试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母爱教育等均可有选择性地加以采用。

补偿性教育模式主要在以下两种:

1、行为问题的矫治

运用奖罚的原则,改变或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其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这类方法简单易行,不要求寻找行为问题的根源或提高认知水平,在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幼儿身上运用,大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2、通过游戏矫治

为幼儿设立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分控制自我。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引进的问题较为有效。

心理疾病模式 篇6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问题 防范 学校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随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加以及素质教育的需要,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和政策,强调了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指出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指明了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等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在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不仅对学生的一种伤害,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难度。因此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前对其进行防范,并形成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如已发现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在量变的过程中得以解决。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以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在此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三级预防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

此处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从整体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为目标的教育,这种整体的、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的防范起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设心理课

开设心理课,以班级为单位,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系统性的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心理课是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

(2)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是学校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活动中学生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等均得到了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如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心理剧比赛以及一些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均有助于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宣泄不良情绪,从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一种方式,它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根据结果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时解决。

(4)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由于条件的限制,心理学给学生带来的帮助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科渗透要求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1],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意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学科渗透可包括教学活动的多个方面,如课堂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等[2]。

(5)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一定程度上来说,心理教师总是“势单力薄”,他们很难随时了解全体学生的动态,有时甚至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承担着对学生的全方面的管理和教育[3],对学生也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在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前,会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特定的行为,如个性突然改变,学习成绩下降,自我封闭等[4]。一旦学生出现上述行为,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及时给与学生关心和帮助,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时期。

(6)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精神分析认为,童年经验对个体性格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知识[5],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常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2、心理辅导

此处的心理辅导仅就团体辅导而言,面向全体学生中的部分个体,他们具有相同特征,或出现相同问题,对其进行辅导和帮助,预防潜在问题的出现。心理辅导从小团体出发,对心理问题的防范起着完善和强化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专题讲座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些问题具有群体性特点,如毕业生的考试焦虑、学习压力,新生的入学适应,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等。在这些方面,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困擾。因此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使学生对问题有初步了解,以免问题出现时束手无策。

(2)团体辅导

对于有些问题,仅仅一次辅导或讲座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有针对性的实施分类型的团体辅导是帮助学生的另一种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辅导主题,每个主题由浅入深设计2-5次活动。全校学生可打破班级、年级的限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团体,学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或问题,交流更加主动和积极,有助于学生的共同成长。

(3)心理班会

心理班会和心理课一样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但不同的是心理课每班的授课内容相同,而心理班会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举行不同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探讨,提高学生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心理咨询

此处的心理咨询是指个体咨询,即学生与心理教师一对一的咨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等其他方式。心理咨询是从每一个学生出发,关注学生个体,对象常常为那些已经出现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问题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未达到心理疾病的水平。一旦确认学生已患有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应及时转诊,使其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对心理问题的防范起着补充和补救的作用。

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模式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防范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 叶存春,李顺龙,梁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6):154-160.

[2]. 吴增强. 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J].教育研究. 1998,(1):42-47.

农村疾病监测预警模式探讨 篇7

1 历史及现状

1.1 概况

2003年SARS暴发, 暴露出了我国疾病监测报告信息严重滞后的问题, 畅通的疾病监测信息网络成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建设的当务之急。2004年初, 以现代网络传输技术为依托, 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连接全国各地为原则, 以统一、高效、快速、准确传递信息为目标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已具雏形。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等子系统启动后, 2005年结核病、艾滋病等单病/专病报告子系统启动, 2006年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等子系统启动。目前针对敏感的重点传染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正在建设中[1]。

1.2 农村疾病预防系统现状

基层卫生防疫组织形式决定了疾病预防监控体系。基层疾控中心 (卫生防疫站) 一般设立在县级。国家的卫生防疫资金也大多投入到各级疾控中心。乡镇级疾控工作主要依托卫生院, 在卫生院设立预防部门或防保中心, 资金由疾控中心差额拨付, 由卫生院统一调整安排或独立核算, 再由卫生院下辖的预防部门将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由于疾病预防监测机构是非营利机构, 基层防疫的这种组织形式, 使得疾病预防工作在基层很难落到实处。

现行的疾病预防监控网络直报系统, 其基层填报人员最低在在卫生院设立预防部门, 数据来自于临床医疗诊断或医学检验诊断, 即便前文“敏感的重点传染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也属于数据挖掘范畴。

2 疾病监测预警的基本模式

预警是在缺乏确定的因果关系和缺乏充分的剂量———反应关系证据的情况下, 促进调整预防行为或者在环境威胁产生之前即采取措施的一种方法[2、3]。疾病监测预警模式的建立应该首先从监测信息做起, 然后观察、汇总信息, 对比、分析信息, 预警、发布信息, 最后是掌握、控制信息。纵观国内外的监测预警体系, 其基本组成框架为信息收集、预警分析、信息发布及预警反应系统四部分。完善的预警体系应同时具备及时性、敏感性、简便性及科学性等特征, 预警指标应根据不同的监测信息涵盖直接预警、定性预警、定量预警、长期预警等指标[4]。欧美等国家目前正致力于疾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 并提出其应具备高效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应具有快速识别疾病暴发, 高效的数据传输及分析速度, 信息共享, 提供协助疾病暴发调查的细节信息,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帮助确定危险因素暴露地点, 帮助提供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医学应对措施, 评估疾病控制及缓解情况, 在基线对照及长期跟踪管理中提供历史及趋势数据等一系列功能。

目前我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正逐步向疾病监测预警方向发展。我国各地卫生工作者也正在探索疾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及技术手段, 并初步探讨了疾病监测综合预警模式的建立[3,4], 甚至分析了遥感监测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前景[5]。赵新华提出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提请审定或召开专题论证会, 然后形成正式预测报告的监测预警模式[6]。疾病监测预警体系应包含疾病控制综合数据库、疫情信息采集系统、疫情预警预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地图显示系统、调度指挥系统等子系统。

3 疾病监测预警模式的新进展

疾病监测预防系统是集前端的数据采集与后台数据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处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GIS空间分析、影像、适时定位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疾病监测预警模式将逐渐被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疾病监测预警模式所取代。欧美等国家不断完善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框架模式对我国疾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表明,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监测预警工作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所提供的地理信息可以进行传染病的分布和定位, 可以确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有利于卫生资源有效利用, 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决策等。因此它将成为今后我国疾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的主要技术支撑。很明显, 我国疾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收集疾病监测相关信息, 应用GIS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确定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 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提供完整的应急处置措施。近年来,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已逐渐被应用到疾病预防控制领域, 并成为卫生研究、监测预警的一个工具。

4 问题与探讨

4.1 建立疾病监测预防预分析系统

目前的疾病监测预防网络直报系统的输入数据是临床诊断和医学检验诊断数据, 也是准确的数据。也就是说, 患者必须是已经发病, 并且至少在乡镇级医院确诊后, 数据才得以上报。疾病监测预防预分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其设立的宗旨是至少能让乡村级医生提前发现疑似疫情, 然后有目的的进行甄别、预防。疾病监测预防预分析系统的前端可以是计算机, 也可是手机等便携式系统, 数据可以是有一定格式的数据, 也可以是无格式数据, 可以是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础诊断数据, 也可以由聘用的经过简单培训的兼职疾病预防工作的村民提供。系统将收集到的不确切的疾病监测信息加以分析, 反馈到基层疾控部门, 由其派出疾控人员开展目标明确的疾病监测预工作。

4.2 基层数据网点的建立

首先涉及基层乡村 (卫生所) 医生, 他们一般应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能力, 服务于方圆几十平方公里一般不仅有自己的医院 (卫生所) , 还经常上门出诊。部分人员还应具有一般的流行病学知识, 一般已是疾病监测预防系统成员, 是理想的预分析系统数据采集人员。其次可以聘用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活动能力的村民作兼职人员, 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对于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 要定期进行针对性的流行病学知识的培训。

4.3 疾病监测预防预分析系统的简单工作流程

⑴系统接受来自基层网点的数据, 并进行分析甄别, 对于非格式数据需要人工修正。⑵如果是相似案例并且来自同一地区, 则可以派疾控人员跟进调查;如果数据来自基层兼职人员, 可以由基层 (乡村) 跟进调查;如果数据来自基层 (乡村) 医生, 一般派疾控人员跟进调查。⑶疾病监测预防预分析系统提供的是前期预警数据, 从预警数据到真正的疾病监测数据, 还要进行一系列复杂工作, 数据的甄别方法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还需要专家进行细致研究与设计。

参考文献

[1]鹿凤苓, 杨其法, 张宝津, 等.国内外疾病监测预警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4) :343.

[2]洪荣涛, 许龙善, 严延生, 等.试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 (21) :106-108.

[3]舒彬, 廖巧红, 聂绍发, 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现状[J].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 (6) :623-626.

[4]董继锋, 韩作胜, 李华峰,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机构监测预警系统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 2006, 27 (2) :38-39.

[5]林涛, 姜庆五.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遥测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 (6) :424-426.

心理疾病模式 篇8

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时, 积极挖掘和探索校园心理剧的作用, 通过编、导、演校园心理剧, 把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应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剧。寓教于剧、寓教于乐,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起了强烈共鸣, 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校园心理剧及其特点

1. 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莫雷诺所创, 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 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 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 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 以宣泄情绪, 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 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 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治疗为一体, 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 又能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为依据,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把校园心理问题搜集归类, 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呈现各种典型心理问题, 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 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 在心理老师和全体演出人员以及观众的帮助下, 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心理问题, 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2. 校园心理剧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常用的技术有角色互换、替身、中断行动、重演、旁白、雕塑、镜观、空椅子、独白、超现实场景等。校园心理剧的特点如下: (1) 再创内心情境。心理剧犹如桥梁, 可以让成员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现实连接互通, 从而实现平衡与和谐。 (2) 尊重主角的现实性。允许主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某种方式重新经历某些事件或心境。主角能真切感受到该事件的影响, 也让自己审视当时真实的情绪感受, 帮助主角跳出过去的情结, 将希望寄予现在与将来。 (3) 自发性。在当下、现时、当场触发人对新的情境做出适当反应, 或对一个旧情境做出新的反应。 (4) 宣泄和顿悟。心理宣泄的作用在于它是情绪扩张和整合的一个指标。这些情绪必须被整合并表演出来, 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 (5) 现实检验。心理剧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或自我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机会。 (6) 遭遇。成员和其他人一起演心理剧时, 遭遇就会发生, 且发生在此境此地, 极大推动了成员的直接沟通和自我表露。 (7) 创造性。心理剧主要功能在于提升来访者对生活的创造性。创造性更多的是来源于每一次突发行为以及积极的尝试。

三、校园心理剧的独特作用

校园心理剧所激起的情感共鸣极为强烈,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在心理辅导方面, 校园心理剧在以下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1. 认识自我

校园心理剧使学生反思自我, 不断深化认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让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体会别人的感受, 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不断提高, 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控和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2. 宣泄情绪

学生遇到挫折时常常不能及时宣泄负面情绪, 校园心理剧为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提供了安全条件, 发泄自己的情绪, 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 在知情观众的协助及心理老师的指导下, 当事人宣泄后, 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 避免了因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3. 教育、辅导和治疗

因为演员来自学生, 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论是表演还是观看, 都是引发相似感受的过程。校园心理剧的心理辅导效能高于个别咨询和治疗, 突出表现为受益人群数量大、干预的整体效果好。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是一个微型社会,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 把自己的观念、行为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 通过镜像技术让表演者在局外看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别人、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角色转换技术, 让表演者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法, 改善个性中的不良倾向, 建立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 激发潜能和创新意识

校园心理剧以情动人, 不同于传统教育, 既不耳提面命, 也不抽象说教。校园心理剧引发学生积极探索自我, 精心选择主题并创设情境, 充满激情地创作、排练, 对入剧的每个事件进行反思和处理, 这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 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鉴赏和创造, 大学生潜能被有效激发, 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发挥出来, 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激情也被大大激发, 增强了感染力。因此, 校园心理剧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四、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模式探索

1. 举办全院校园心理剧大赛

大赛前, 组织者认真构思, 确定比赛的主题和中心, 积极宣传, 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编剧、演剧、排练。比赛中组织讨论, 自助互助。比赛后, 对参赛心理剧进行点评, 评选优秀心理剧, 表彰演出优秀的学生。之后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学生写观后感, 进一步深化认识, 上升到理性层面, 并评选优秀观后感进行奖励, 在宣传栏展览校园心理剧优秀观后感。

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心理剧大赛中, 亮点频现, 精彩纷呈。如《我的大学》《校园文化招新》《考试风云》再现了真实的大学校园场景, 诙谐幽默的语言, 搞笑夸张的表演, 令人捧腹, 发人深思。《助学金风波》《不屈的生命》《友情那么暖》《幸福在身边》《只因为爱》等都蕴含着深刻道理, 浓缩了对人生的思考, 体现了对亲情、友情、爱情、诚信、坚强的感悟, 真实展现了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青春风采。

2. 课堂教学穿插校园心理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将校园心理剧运用其中。角色扮演的问题来源于大学校园生活。一般遵循“问题———讨论———选择———演绎”的模式。首先是问题的来源, 任何一节心理课都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我们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困惑的方式, 让他们把问题通过写或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 不同的学生会有共性的问题, 也有个别问题, 为了能够将典型的问题提取出来, 我们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每组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将这个问题编制成一段心理剧, 并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即应对的方式渗透到心理剧里面。演完之后, 表演者和观看者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与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相比, 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 只不过受众面较小。

3. 将校园心理剧纳入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之中

我们对全院各班团支书和心理委员进行培训, 让他们理解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认识到将校园心理剧纳入主题团日活动的重要作用。确定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后, 由心理委员向全班传达心理剧排演的主题、要求和标准。为充分调动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中排演心理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在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后, 在全校进行评选, 评选出先进班级和优秀心理剧, 授予优秀班级流动红旗, 对优秀心理剧的演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此举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使班级主题团日活动更有意义。

总之, 校园心理剧既源于学生日常生活, 又高于生活;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大赛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 使大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得以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演戏能治病的“心理剧”[J].心理与健康, 2005, (7) .

[2]张海燕.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4, (21) .

《黄帝内经》的疾病解释模式 篇9

关键词:病因,疾病解释模式,《黄帝内经》

医学上有两类解释颇为重要。第一类解释是当一个出现一系列症状的患者前来就诊时,医生做出能够解释这些症状的疾病诊断。例如,一个患者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和流鼻涕,医生诊断这个患者可能患了流感,以此来解释上述症状。第二类解释与其说属于临床实践范畴,不如说属于医学研究范畴,即要求解释患者为什么会患这种疾病的问题。基于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医学在这两类解释方面与西医学截然不同。笔者拟通过阐发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疾病解释模式,探讨中医学的疾病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

1 何谓疾病解释模式

疾病解释模式,见于加拿大哲学家保罗·萨加德所著的《病因何在》一书中。解释模式,即提供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而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解释目标。研究表明,针对“为什么患者会患某种具有相应症状的疾病?”这一解释目标,西医学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模式,他们详细说明了各类疾病的病因。如希波克拉底的病因理论可归纳为下列疾病解释模式:“患者的身体包含四种体液成分: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营养和环境因素导致体液失衡。体液失衡引起了疾病和症状。”而巴斯德建立的病菌学说的解释模式则是:“该患者受到了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这种微生物引起了疾病和症状。”目前对于癌症的解释模式是:“该患者的有些细胞内存在着来自于病毒感染或由于原癌基因突变产生的活跃的癌基因。这些细胞同时具有突变的肿瘤抑制基因。这种肿瘤抑制基因无法阻止由癌基因刺激导致的细胞增生,于是导致该患者癌症的产生。”总而言之,疾病解释模式提供了与疾病及其相应症状有关的因果关系模式。

2《黄帝内经》的疾病解释模式

基于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医学疾病解释方面与西医学截然不同。两千年来,所有中医书籍在理论方面都是以《黄帝内经》作为根据。在解释“为什么患者会患某种具有相应症状的疾病?”这一问题时,《黄帝内经》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2.1 违反天地阴阳变化模式

违反天地阴阳变化的解释模式是:“人应顺从天地阴阳的变化而行动,否则就会生病”。这种疾病解释模式在《黄帝内经》中比较多见,有代表性的论述是《四气调神大论》所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天时运转,阴阳消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热温凉,依次递变。“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时序运转中的阴阳变化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因此,人的生命活动应与自然界保持同步协调,生活起居、精神情志、饮食均须顺应生长收藏之规律,才能五脏协调,生克正常,生命健康,否则就会疾病丛生。这一疾病解释模式在解释特定疾病时往往与四时阴阳相对应的脏腑的损伤来解释。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逆之则伤心,秋为痰疟,奉收者少。秋之月,此谓容平……逆之则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逆之则伤肾,春为痪厥,奉生者少。”

2.2 生病起于过用模式

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种体现“执中、适中、中和、不偏不倚”等中庸思想的疾病解释方法。这种疾病解释方法认为,尽管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但其关键都离不开“过用失中”这一环节,是超过常度所致。如果七情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饮食大饥大饱或食过寒过热之品太甚,过度劳伤、过度安逸等,超过机体能力所及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即是“过用”,过用则筋骨肌肉气血损伤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再如《灵枢·本神》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灵枢·百病始生》曰“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等。这种解释模式强调“失中”和不能“执中”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中庸思想在这里强有力地发挥了它的影响力。见于《素问·经脉别论篇》的“生病起于过用”,概括了这种解释模式。在解释特定疾病时,这种解释模式往往以机体气、血、精、骨、筋等的变化来说明。如《素问·痿论篇》曰:“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2.3 邪气伤人模式

在《黄帝内经》诸多篇章中都能看到某种气(如寒气、湿气等)“客于”、“入”、“伤”机体(如皮肤、肠外等),或机体“伤于”、“遇”、“中”、“中于”、“感于”某种气(如湿气、风寒、风等)的论述。这正是邪气伤人的解释模式的具体体现。邪气伤人的解释模式是:“邪气侵犯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灵枢·贼风》云“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可以说是对这种解释模式的概括性论述。而“机体遭受不同邪气的侵犯;邪气侵犯机体的部位不同”,是这种模式解答特定疾病发生的方法。如《灵枢·师传》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指出不同邪气导致不同的病症;《灵枢·五邪》则云“邪在肺,则病皮肤病,寒热……邪在肝,则两胁中痛;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指出邪在不同脏腑时的疾病和症状。

3 中医学疾病解释模式探讨

《内经》中运用三种疾病解释模式回答了“为什么患者会患某种具有相应症状的疾病?”这一问题,体现了中医学的疾病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并为后世所继承与发展。虽然《内经》中少有这种模式的论述,但依据《内经》明确的疾病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实际上这三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简化成为涵盖所有疾病的单一疾病解释模式。即“患者的人事违反了天地的阴阳变化,或超过了机体能力所及,导致机体的正气削弱。因而生病,或因此受邪气侵扰而生病”。这里的正气可以看作是机体的抗病御病能力,邪气则是各种致病因子。正气削弱,并非简单的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而是其功能的失调,以中医用语来说即阴阳失衡、气血失调。目前,中医学界普遍运用的就是这种解释模式。相对于外部因素,它更强调患者自身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注重发挥个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心理疾病模式 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高校教育

一、前言

高校心理教育系统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受到原有教育模式的较大影响,使高校的心理教育情况呈现出“头痛治头”、“脚疼医脚”的局限性问题。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教育建设实践当中后,为传统教育的革新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尤其在心理教育方面体现出更加显著的推进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

1. 内涵解析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及其演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批判-继承消极心理理论的具体过程。自积极心理学传承发展至今日,这种理论学说构建在人本主义思想理念的前提之下,并将新型教育模式呈现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眼前,为心理教育的革新发展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石。二十世纪的末期,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推广该种心理学的相关理念,旨在指引人们的主观意识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幸福体验,以形成健康、健全的良好心理品质[1]。大致而言,积极心理学使用在教育领域中,可以借助较完善的调查实验(或检测)手段展开人类心理、德行品质、力量等方面探究,进而构建起一套具备高效性、系统性、合理性的教育实践模式。

2.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践行积极心理学及相关理念的概述

调查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实际情况得知,多数高校已增设了心理课程的教育内容,但消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形成了很大影响,进而降低了高校心理课程教学的开展成效,且不利于高效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风险性因素[2]。在传统的心理疏导教育中,重点对象仅为已经出现心理障碍或问题的学生群体,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心理防护工作。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心理教育实践教育中后,教师转变了原先的教育目标,并将心理学相关理念融合到具体的思想引导教学当中,并将教育视野放于全体学生身上,积极关注校内学生的潜在精神能量,同时培养乐观、健全的个人人格。遵循积极心理学及其相关理念,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高校教育的优化改进策略,能使高校心理教学朝着更为协调化的教育方向进发[3]。

三、高校学生心理教育践行积极心理学的对策探究

1. 有效转变落后、偏移的心理教育目标

从心理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树立一个科学、正向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健康心理教育的核心所在。高校心理教育应锁定三大目标:(1)促进心理健康,尽早预防心理疾病。这一目标所针对的群体是高校所有学生,教育落脚点是激发和提升所有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能够自主开发、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2)减少心理障碍因素,帮助学生重建心理自信。这一目标所针对的群体是高校中易患心理疾病的学生群体,对这类学生展开适时心理疏导或相关咨询服务,以缓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进而降低心理问题的出现几率。(3)采取适宜方式及治疗手段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疾病的学生实施康复引导,以修复、淡化心理创伤为首要目的,尽快证实患病学生的心理疾病症状,并对这些学生展开心理纠正治疗。当中的第一个目标,其关注对象不仅局限于患病学生,而是将心理教育扩展到所有校内学生身上,因此,此目标的具体定位是心理防护和积极教育。高校心理实践课程的内容多涉及心理疾病及障碍问题,宣讲主题带有较明显的群体针对性,例如,心理教育中指引学生怎样消除负性心理、不良情绪等,但忽略了心理潜能及力量的有效开发[4]。这样的做法会让全体学生误解心理教育的本质内核,并将教育目的定位在消除负面心理上,而放弃了自我成长的积极探索。若教育价值观出现曲解、偏移以后,学生将难以走向健全化、健康化的心灵发展道路。为此,高校教师积极转化落后、偏移的教育目标,是完善心理教育系统模式的关键所在[5]。

2. 积极明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

高校学习阶段,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仍处在发展期,但鉴于心理层面的发展尚不成熟,一些学生的思想较为敏感,对外部事物产生极端化想法,且心理起伏比较大,内心容易出现自我矛盾、心理冲突等现象,致使难以平衡自身和外界的具体关系。对于这一现实状况,教师需积极明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着手,落实主观层面的各项防护措施,尽量消除紧张、抑郁、压力等各种负性情绪因素。积极心理学有关理论中指出,学生认知能力的积极化培养,要立足在自身积极体验的前提下。这就意味着,心理教育的根本宗旨既包括摒除学生心理、人格等方面的负性因素,也涵盖了辅导学生构建积极而健全的个体化人格[6]。鉴于此,高校教师在引导校内学生建立自身积极人格时,需关怀学生情绪的波动情况,诱导学生自愿自主地感受积极情绪体验。有关实践证实,带领高校学生多参加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消除大部分的负性情绪,而且有助于激发出心理潜能,进而使学生逐步构建起积极正面的自我思想意识。另外,由于多数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比较强,教师在开展心理疏导或指引教育时,要善于总结学生的情绪变化规律,并选用巧妙方法实施积极化心理教育,以实现学生个体人格健全、稳步发展的最终目标[7]。

3. 灵活运用心理教育的改进方法

由于原有的心理教育模式十分关注理论内容和书本知识的强化教学,因此,教师在开展心理实践教学时,多注重学生认知所需知识的程度,而不是对自身情感的积极化体验。基于此,在开始教学后,教师除了解说心理学的既定概念及内涵思想以外,要将学生自身的体验感悟当作教学的重点部分。在讲解完概念内容以后,教师展示出心理障碍问题的真实个案,组织学生独立地展开个案探究,将理论内容贯穿到个案讨论、反思归纳、处理问题等各环节活动当中,促使学生尽快形成较完善的自主防御意识机制。外国学者Fredrick强调“拓延-构建”心理学说,当中认为快乐、愉快、满足等属于积极情绪范畴,这些情绪可拓延人的短暂知行功能,提升个人对自身资源的开发潜力,包括智力、社交能力、体力等方面潜力,但消极性情绪会减缓这种潜能的激发速度[8]。由此看出,增强个体对积极体验的认知感受,能为人格德行、品格力量的正向提高提供有效思路。每个个体在感悟到积极体验后,其会对自身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自身提出更多、更高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源自个体内部,因此更易于形成稳定的个性人格特点。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践行在心理教学中,能实现教育知识的全面化渗透和全方位普及,并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具有双向互动性、情景参与性、情绪体验性。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元化智能方法、心理训练方法、情景心理剧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4. 全面注重心理教育氛围的创建

积极化的心理教学实践,要求高校教师关注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心理起伏状况,并在此前提下开展心理人格和德行品质的良性培养。为了全面实现这个目标,高校教师要注重教育氛围的全方位构建,使学生在各项校内实践活动中感悟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并逐步产生正面、积极、平衡的个人心理情绪。相关调查实验显示,当学生获得来自外围环境的积极精神能量后,其内部潜能也将得以激活,经过自身体验、互动交流等体验作用后,学生不仅能消除内部的负性情绪因素,而且可以感悟到更多来自外界的幸福感[9]。基于此,高校环境中创建自由、轻松而和谐的心理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与提升校内学生多方面的心理品质。

结束语

从高校教育实情出发,结合本校心理教育资源的具体状况,将积极心理学及相关理论融合到心理教育实践当中,能显著提升教育模式改进工作的总体质量。积极化心理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多种教育弊端,并运用科学反馈机制对心理教学的成效作出综合评估,然后为接下来的实践教育提供科学预测的理论借鉴。在今后高校心理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需有效转变落后、偏移的心理教育目标,积极明确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灵活引入心理教育的改进方法,并注重心理教育氛围的实时创建,以形成一个全新的、正向的、高效的心理教育系统模式。

参考文献

[1]冯蓉,马喜亭.高校“3A”院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构建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探索与尝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6):42-45.

[2]冯蓉,张彦通,马喜亭.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进展--基于CNKI(1983~2013)的文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5(1):22-25.

[3]黄奕瑶,章素丽,温岚.关于高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5(3):13-15.

[4]江伟,吴丽媛,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的实践探析——以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4,11(31):205-207.

[5]李向阳,王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分析与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课程建设[J].科教文汇,2014,11(32):204-206.

[6]车艳茹,黄鹏宇,刘金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基于TOPCARES-CDIO模式的朋辈心理互助体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4,10(5):112-113.

[7]张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以陕西省某高校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4,5(14):115.

[8]欧阳丹.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18(11):70-71.

二语心理词汇表征的模式 篇11

心理词汇研究词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和怎样被提取的,怎样理解词语的意义,这些过程都和心理有关,故称心理词汇。Carroll (2000:102)将心理词汇称作内在词汇并称之为储存在永久记忆中的词及词义的心理表征。在大脑中存储的词汇知识与一本大词典载有的信息相似,但词义的心理表征等似乎更为复杂,其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最关键的是所有这些词在心理词汇中到底是怎么储存和相互联结的。心理词汇研究各种词汇信息(形、音、义)在大脑中的表征和提取,也可理解为语言能力中所反映出的词汇及与其对应单位的知识系统,同时又是与语言单位及超语言知识(百科知识)表征结构相关的复杂功能系统。关于心理词汇的组织和构成成素,Aitchison(2003), Garman(1996)认为心理词汇存储包含整体词汇,由两大组成成素或模块进行表征:词目(lemmas)(储存语义和词类)和词形(语音)。Aitchison(2003)认为每个模块可被看作是一个密集分布且多层级的网络;两大模块中的信息虽然分别存储但互有联系。两大模块又与另一负责建立新词的第三个词形构成模块相关联。

对于二语心理词汇,专家接受母语心理词汇两大模块有所区别的概念:词目和存储的词形,他们也认同,在二语心理词汇中也有两个不同层次的表征形式:语义表征和词形表征。二语心理词汇也分布在网络里,概念则由各种层次网络联系起来。二语心理词汇与母语心理词汇运作方式极为相似,即二语心理词汇处理的早期阶段与一语相同,主要涉及语音操作,其次涉及语义操作。本研究力图通过不同语言水平层面上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英语)词汇联想测试解答二语心理词汇联想是否更多语义操作?二语学习者其心理词汇表征呈现何种网络特征?

二心理词汇测试

由于二语心理词汇无法直观、且心理词汇本身反映许多言语行为特征,研究者采用各种办法来假设和推论其内在结构。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就是词汇联想测试。Mayer等(1901)使用了内省法来做自由联想实验。针对此研究方法虽有各种争议,但此后的心理语言学家和语言学家并未放弃此方法,还是沿用在许多语言现象的探究中,特别是用在概念形成以及心理词汇的表征、记忆与构建模式上。词汇联想测试可以依据研究目的设计不同的词汇联想任务,还可以根据受试的语言水平采用听-写、写-写等实验方式。本研究中要求受试在限定时间内看到刺激词时立即给出大脑里最初出现的反应词。词汇测试反映出的联想结果可以了解心理词汇的基本组织构建模式。因此联想测试方法被心理语言学家们屡次应用于各类心理语言学研究当中。

(1)Aitchson (1994)归纳英语词汇所有语域中使用最频繁的词性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考虑到实际应用,选择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有多词性的测试词按常用词性列出。

(2)学习过程中出现频率越高的词越容易被学习者熟悉认知,在心理词汇的组织构建中越能形成较强的联结和较丰富的语义联系网络。所以高频词从以往研究中的测试词、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表(2012)中的词选出并依据中国实际筛选。低频词从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参考词汇表(2007)中选出,虽具有一定难度但须是受试不陌生的词汇,以免影响实验的结果。

(3)从意义上看,词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具体词可以指称人、事、物、时、地或简称实体(名词);确定发生的行为或运动(动词);可感知的特征描述(形容词)。抽象词常指命名概念、性质、状态(名词)、心理活动或状态(动词)、无法直接感知的属性(形容词)。不选派生和屈折词,少于3个字母的超短和多余12个字母的超长词汇也不挑选。根据以上原则从六类词中各挑选10个词组成本研究中的刺激词。请英语专业任课教师测试审阅。经过测试调整最终选出实验所用刺激词60个。

三研究设计

1受试

本研究中受试分为两大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自某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一个自然班和非英语专业二年级一个自然班,人数各为30人至35人,年龄为19~21岁。所有受试的母语均为汉语,二语为英语,均有约为十年的英语学习经历,没有去过英语国家的经历。在对二语者进行的词汇联想测试中,各班有3-5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测试而取消数据录入。最终各专业的有效受试人数确定为30人。

2英语词汇联想测试

该课题收集的主要参考数据包括:

(1)受试的背景信息(性别、年龄、专业选取等)

(2)受试二语表现的样本:词汇联想测试获得。正式实验前先进行例词演练,给出三个例词让受试了解实验步骤,研究者用汉语进行解释和问答,确定受试真正熟悉实验过程,避免失误,提高测试卷结果的有效性。实验中在多媒体教室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一呈现刺激词,要求受试在看到测试词后尽可能快地在30秒内写出联想到的3个反应词。不能进行修改,如有修改,不计入结果。

3联想反应分类依据

词汇联想测试结果一般分为两大类:非语义联结(non-semantically-related)和语义联结(semantically-related)。依据传统语义学又可将语义联结分为横组合和纵聚合两类。有学者认为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戚雨村,1985:173)。有学者认为用语义-语用联结(semantical-pragmaticallyrelated)而不是仅用语义联结来概括横组合和纵聚合反应之间的关系更准确(Singleton,1999)。在语义联结下又分为横组合、纵聚合和规化三类。规化反应是指对同一刺激词做出的同一反应,如NIGHT—dark。事实上,语义反应(纵聚合反应、横组合反应)和非语义反应共同构成了语言学家们广泛认可的语音-语义二分法。

4数据收集

所有数据收集完成后把原始数据输入Excel进行校对。之后要依据一定原则对数据进行净化处理。联想测试词联想反应的分类方法依据次级类型对音形反应、语义反应(横组合反应、纵聚合反应)进行归类。

四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模式

1词类要素影响词汇联想模式

中国英语学习者名词联想模式按从高到低出现几率排序是:(1)范畴联想,这是名词联想中最重要的关系结构;如computer→keyboard;(2)语音联想,即与名词语音形式相似或相近的词汇联想,如clash→crash。(3)对立联想或者反义联想,如achievement→failure;(4)解构联想,如cliff→sheer,在联想中对名词的性质、特征、数量、构成等进行分析解构。(5)情景联想,即与名词相关的情景联想,如convenience→facilities;(6)搭配联想,如exception→withoutexception。

形容词联想模式排序关系大致为:(1)范畴联想或者同义联想,这是对形容词最重要的认同,如delicious→tasty;(2)对立联想或者反义联想,如cold→warm;(3)语音联想,即与形容词语音形式相似或相近的词汇联想,如fair→fire;(4)所指联想,如delicious→food,在联想中对所指物的性、数起决定作用。(5)映射联想,由刺激形容词引起的表达感受情绪的词汇联想,如smooth→comfortable;与形容词相关的情景联想,如cold→sweater。

动词联想模式排序关系主要是:(1)横组合联想,这是动词联想反应最常见的形式;(2)非语义联想中的词缀、与动词语音形式相似或相近的词汇联想等,如attract→attractive;(3)纵聚合联想中的范畴或同义联想,如attempt→try to do;(4)对立联想或者反义联想,如oppose→agree;(5)映射联想,由刺激动词引起的表达感受情绪的词汇联想,如climb→tired;与相关的情景联想,如charge→restaurant。

2词的具体性程度致其联想的反应模式不同

具体程度较高的二语词的语义反应比相对抽象的二语词的语义反应要高出很多,其横纵聚合联结程度则较为平衡。

3二语词的词频也影响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联想模式

言语知识结构不是被动储存信息的地方,而是通过言语经验加工过程同该类经验产物之间经常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我组织的动态功能系统。因而高频词的语义反应比例远高于低频词,其横组合的反应也更多;反之亦然。

4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高低与联想模式

词汇联想测试发现,对高水平二语学习者而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550以上),绝大多数受试呈现的反应词与刺激词具有语义-语用方面的联系。也就是说词汇的内部连接和操作过程本质上都是语义-语用的,这些词汇都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他们的心理词汇中,融入了先前内化词汇的语义网络中。

总之,词汇联想本身具有许多语言行为特征,心理语言学家把它用在许多语言现象的探究中,特别是用在概念形成以及心理词汇的表征、记忆与构建模式上,他们认为对词汇联想的反应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二语词汇表征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75,123.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75.

[3]张萍.对单词联想测试选词和反应分类标准的再思考[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41-44.

心理疾病模式 篇12

在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 人力资源始终是占据第一位的,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 是企业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源泉。根据某一企业员工的心理咨询调查报告, 有1.61%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机会时会离开企业, 另谋高就;有16.3%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机会时, 要慎重考虑是否离开企业;有23.6%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不会离开企业;有52.2%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忠诚于企业, 不会离开企业。一个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2 培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21世纪是心理导向的世纪, 是注重人性化管理的时代[1]。专业或专职管理人员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 遵循心理学原则, 通过各种管理制度和各种技术, 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 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才能促其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下面是某企业一组调查员工与企业感情的数据:有40.6%的被调查者愿意为企业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有47.1%的被调查者时刻关注企业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有56.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发展和企业是拴在一起的;有42.2%的被调查者表示和企业价值观是相同的;有56.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有59.4%的被调查者表示为企业感到自豪。这些数据表明,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风行全球, 管理者的职责和职能越来越丰富化、高端化。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技巧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工作需求。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增强, 在中国企业中, 从实际应用和系统理论的双重角度来学习心理学, 是人事管理人员及一般管理人员更好地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2]。

3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营造通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团队氛围

一个注重管理效能的企业管理者, 要与员工进行沟通, 首先要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在某一企业“关心企业命运”、“保守企业机密”和“尽力支持同事”几项调查中, 被调查者表示遵守的比例分别为87%、91.9%、91.9%。这组数据能展现出被调查者一般都具备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虽然员工大多愿意为同事提供帮助, 但多数对企业内的协作状况并不满意。因此, 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巧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风格, 提高实施人本管理的成效, 营造通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团队氛围对于在心理咨询模式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极其重要, 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心理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做到以下3点。

3.1 人力资源计划必须目标长远

依据企业经营计划与发展战略目标, 评价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态势, 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预计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发展方向, 从而拟订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调配、培训、开发及发展计划等政策和措施[3]。

3.2 人力资源管理要建立会计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与财务等部门协作, 大力开展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核算工作。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这种体系既可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又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量化的依据。

3.3 人力资源管理要对企业各个岗位做好分析与设计

对企业中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技能水平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分析, 确定每一个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职责要求, 并形成书面材料, 做成工作岗位职责说明书。这种说明书既能作为以后企业招聘工作的依据, 同时也是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价标准, 作为员工培训、调配、晋升等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曾建权.我国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3) .

[2]李清, 程利国.员工帮助计划 (EAP) :提高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J].闽江学院学报, 2004 (2) .

上一篇:数据保护系统下一篇:学校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