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康复科三种疾病护理常规

2024-05-28

心理康复科三种疾病护理常规(共2篇)

心理康复科三种疾病护理常规 篇1

心理康复科三种疾病护理常规

一、精神分裂症的护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与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

(1)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①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最多见的妄想是被害妄想与关系妄想。

②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其特点是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体性和现实性。

(3)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4)意志行为障碍: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减退。

3.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主动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发现相关精神症状的变化。

(2)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精神病性症状评估(每日3次),按要求逐项记录评估结果,及时填写症状监护评估表。

(3)对幻觉、妄想、淡漠、欣快、诡异、木僵、易激惹、言语行为怪异、突发性冲动、强烈消极意念等精神症状的表现,须在护理记录中作具体描述,必要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加强危险品的检查管理,患者外出时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并按规定登记。

(5)严格交接班制度,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4.健康教育指导

(1)出院前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经住院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复,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变化的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复发的方法。

(2)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医疗性监护的保证及心理上的支持。

(3)建立定期门诊随访制度,指导患者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物,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研究表明,维持服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4)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可以从社区开始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日间工疗站,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二、抑郁症的护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2.临床表现: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1)情感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平时非常爱好的活动如看足球比赛、打牌、种花草等也觉乏味,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痛不欲生,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在情感低落的影响下,患者自我评价低,自感一切都不如人,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常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在悲观失望的基础上,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伴有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亦可在躯体不适的基础上产生疑病观念,怀疑自己身患绝症等。

(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一样开不动了”。临床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患者感到脑子不能用了,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不想去上班,不愿外出,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促进计划自杀,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为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5)其他: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3.护理常规

(1)宜安排患者于护士便于观察的床位,密切注意病情状态,严防自杀行为发生,尤其在夜间、清晨及工作繁忙时。

(2)尽量体会患者的心境,加强心理护理,以和蔼的态度关系、鼓励患者,亦可采用静默陪伴的方法给予抚慰,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心境。

(3)重症患者宜卧床休息,不要勉强其参加集体活动,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缓和抑郁心境。

(4)鼓励自理,不能自理的应协助其料理个人卫生。鼓励进食以保证足够营养、水分的摄入,必要时给予喂食或流质鼻饲饮食。

(5)为睡眠障碍者提供良好的就寝环境以利入睡。必要时通知医师,配合药物处理。

(6)严格执行服药制度,防止积蓄药物。

(7)加强危险品的管理,经常检查患者是否藏匿危险品。

4.健康教育指导

(1)认知治疗,目的在于纠正病人的认知歪曲,建立灵活和积极的思考方式,并练习新的应对方式。

(2)人际关系治疗,目的在于解决个别病人的人际关系问题。

(3)家庭治疗,目的在于帮助病人减少负性情绪和妥善应对各种事件(尤其是婚姻、恋

爱、家庭等事件)引发的负性情绪,降低疾病的复发机会。鼓励家属配合治疗护理,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

(4)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抑郁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随着病情的好转,教育病人克服性格弱点,正确对待疾病,以正确面对未来。

三、焦虑症的护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有人认为焦虑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部分由遗传决定。有焦虑倾向的人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或应激状态下,较易产生病理性焦虑,尽管引起焦虑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中枢NE能系统、DA能系统、5-HT能和-氨基丁酸(GABA)等四种神经递质系统可能与焦虑症发病机制有关。

2.临床表现:

(1)惊恐发作的临床表现

①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②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再发作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③发作的典型表现常是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出现强烈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失控感),使病人难以忍受。同时病人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也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

④发作突然,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1小时。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的经过。此种发作虽历时较短暂,一般5~1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即可自行缓解仍如常人,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病人发作频繁,1个月内至少有3次,或者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发作的焦虑常持续1个月以上。

⑤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况或某一类环境(不可预测性),大多数病人在间歇期因担心再次发病而紧张不安,并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症状,称为预期性焦虑。在发作间歇期,多数病人因担心发作时得不到帮助,因此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同(此时并有广场恐惧症)。惊恐发作病人也可并有抑郁症状,有的有自杀倾向,需注意防范。

⑥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惊恐发作综合征),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等,并且需要与某些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等鉴别。

(2)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

①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病人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

②病人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

③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心跳加速、胸闷、气急、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等植物性焦虑。有的病人表现为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集中困难,难以入睡、容易惊醒、易激惹等过分警觉表现。有的可出现阳痿、早泄、月经紊乱和性欲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④运动性不安:表现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称焦虑的运动性表现。

3.护理常规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加强对病人的安全护理。

(2)鼓励参加较简单、容易完成、喜欢并可以自控的活动。减少白天卧床时间,增加活动内容,如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集体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减少对焦虑因素的过分关注。尊重病人,允许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间和尊重其隐私。

(3)对失眠病人按有关护理程序给予适当处理

(4)有时焦虑、惊恐发作病人可出现自杀、自伤、不合作、冲动行为等,必须适当限制,加强巡视,掌握其发生规律,并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后果。对有明显危险的病人应严加防范,其活动应控制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并认真交接班。对医嘱严防的病人必要时设专人护理,禁止单独活动与外出,禁止在危险场所逗留,外出时应严格执行陪伴制度。

(5)一旦发生自杀、自伤或受伤等意外,应立即隔离病人,与医生合作实施有效抢救措施。对自杀、自伤后的病人,要做好自杀、自伤后心理护理,了解其心理变化,以便进一步制订针对性防范措施。

(6)焦虑发作时一定要陪伴在病人身旁,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7)焦虑可传播,应限制与其他焦虑病人接触,并防止将医护人员的焦虑传给病人。

(8)遵医嘱给抗焦虑药,让病人明白药物的作用,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4.健康教育指导

(1)使病人对自己的惊恐发作有正确的认识,减少病人或家属因模糊观念而焦虑、抑郁。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以免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鼓励家属配合治疗护理。

(2)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消除恐惧心理。指导家属配合治疗护理,并做好病人出院后家庭治疗护理,防止复发。

心理康复科三种疾病护理常规 篇2

关键词:心理护理,康复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由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等引起的一组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成进行性发展。主要特征是长期反复咳嗽、咯痰, 喘息和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 久而久之演变呈肺源性心脏病, 甚至发生心, 肺功能衰竭,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威胁生命。改善症状, 控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措施是抗感染, 解痉平喘, 氧疗等。国内外研究显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仅具有严重的躯体疾病, 常伴有包括焦虑、抑郁在内的一系例心理问题, 常延误了病情的治疗。现以76例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和探讨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用于COPD急性期治疗的心理状况及肺功能改善状况, 旨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0月收治COPD患者76例, 男54例, 女22例, 年龄50~83岁, 中位年龄66.5岁;病程5~11.8年, 平均6.4年。按照随机法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肺功能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与仪器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呼吸护理、氧疗运动指导、营养指导等,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咳嗽、咳痰等基本生命体征情况。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心理护理主要包括: (1) 给予心理社会支持, 降低患者机能不全、减少残障状况, 提高其心理应对自主性及社会参与能力; (2) 针对特异性的心理因素, 实施放松技巧, 促进在患者之间的信息分享和情感支持, 并且结合一定的行为干预, 如戒烟、保持运动锻炼等; (3) 采取引导性意向、放松与呼吸操练对患者不现实和有害思维模式进行矫正; (4) 适当的恐惧性刺激, 让临床症状稳定的患者在控制背景下引发恐慌性症状, 使患者适应恐惧性刺激。康复指导主要包括: (1) 普及氧疗知识, 明确氧疗的必要性并指导患者进行氧疗; (2) 结合患者经济状况指导患者合理营养, 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补充机体消耗; (3)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 鼓励患者咳嗽、促进排痰; (4) 指导患者肺功能锻炼, 使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方法。由于气流受限, 肺过度充气, 膈肌下降, 活动减弱, 呼吸类型改变, 通过呼吸肌锻炼, 使浅快呼吸变为深慢有效呼吸, 利用腹肌帮助膈肌运动, 调整呼吸频率, 呼气时间延长, 以提高潮气容积, 减少无效腔, 增加肺泡通气量, 改变气体分布, 降低呼吸功耗, 缓解气促症状。

1.2.2 肺功能检测及心理测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肺功能指标采用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肺功能检测仪S-980A (Ⅱ) 进行检测, 于疗程前后各测量1次, 观察指标包手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 预计值及最大呼气流量 (PEF)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为评定工具, 对2组患者分别于疗程前后进行评价。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2) 有效: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3) 无效: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例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肺功能改善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FEV1/FVC、FEV1预计值、P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3 护理干预前后SDS及SAS测评结果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2组治疗后SA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治疗前比较, △P<0.01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世界卫生组织 (WHO) 资料显示, COPD的病死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 根根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 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1]。COPD患者由于呼吸困难, 处于长期缺氧状态, 往往不爱运动, 参与社会活动减少, 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 这些改变相互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改善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都可遏制这一循环[2], 尤其是老年COPD患者抑郁症发病率高的特点[3]这就迫切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从对照组与试验组疗效比较、肺功能改善状况、SDS与SAS干预前后比较可以看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但从SDS与SAS干预后评分的结果看, 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患者本人、家庭其他成员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教材[M].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7.

[2] 黄培.对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2012, 26 (5) :98-99.

上一篇:党委委员与党支部联系挂钩制度下一篇:学校校车安全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