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康复治疗(通用6篇)
常规康复治疗 篇1
脑卒中是由脑血管病变引发的脑内动脉堵塞、狭窄或破裂造成脑内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以突然昏倒、口齿不清或半身不遂等症状为主。脑卒中发病突然, 病情复杂, 病死率高[1]。据有关统计调查, 我国脑卒中患者以每年150 ~ 200万新发病例逐年增长, 其中约30% 脑卒中患者经治疗可基本康复, 另有20% 脑卒中患者治疗后, 患有语言或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脑卒中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因此, 脑卒中治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早期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 2013年6月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 选取标准: ( 1) 突发昏倒、口眼歪斜等症状, 经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 ( 2) 患者首次发病, 神志清醒, 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 3) 无严重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观察组男29例, 女17例, 年龄52 ~ 65 ( 55. 7 ± 4. 9) 岁; 对照组男25例, 女21例, 年龄53 ~ 66 ( 56. 4 ± 4. 8) 岁,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甘露醇降压、改善脑内血液循环及胞二磷胆碱营养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疗法, 具体内容如下: ( 1) 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康复: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 从患者进餐、着装及行走等日常活动, 展开针对性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选取正确肢体功能位, 定时为患者翻身促进血液循环, 对久病卧床者, 给予有效肢体、关节及韧带按摩, 并指导患者进行伸展、屈曲或旋转等有效的肢体活动训练, 减少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造成的肢体运动障碍; ( 2) 语言及认知康复: 对语言功能障碍者, 可从简单字词开始, 逐渐过渡至长句进行语言训练, 增加患者语言表达能力; 对理解功能较的患者, 可借助动作、表情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词句含义, 指导患者辨析生活常见物品及器具, 并协助患者反复进行说教练习, 提高患者生活适应能力; ( 3) 心理康复: 为患者讲解早期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 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降低患者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经常巡视病房, 及时发现患者不适反应, 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使患者意识到医护人员对其的关心和支持, 增加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1. 3观察指标患者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中有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分别采用Barthl指数法和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法进行评估[3]。
1. 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 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比较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比较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见表1。
2. 2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见表2。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病情进展快, 患者病死率高[4]。存活患者中, 脑卒中病变对脑神经的不同程度损害, 可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为患者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严重降低生活质量[5、6]。因此, 探讨有效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措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 10. 6 ± 5. 9) , 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19. 4 ± 7. 2 ) 相比, 明显改善; 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为 ( 64. 8 ± 17. 5) 和 ( 73. 5 ± 16. 1 ) , 较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42. 3 ± 6. 9) 和 ( 57. 2 ± 14. 2) 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早期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行早期康复训练, 有助于缓解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帮助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 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效果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 7% , 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 2% 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通过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得出结论, 早期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早期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 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变化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0.6±5.9) , 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 (64.8±17.5) 和 (73.5±16.1) 分, 好于对照组的 (19.4±7.2) 、 (42.3±6.9) 和 (57.2±14.2) 分 (P<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15.2% (P<0.05) 。结论 早期康复疗法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疗法,常规治疗
参考文献
[1]曹留拴, 庄卫生, 王笑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13.40 (21) :123-124.
[2] 上官守琴, 杨志宏, 陈光辉, 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 20 (5) :285-287.
[3] 李晓红.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13) :115-116.
[4] 吴雪飞, 孙桂军.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14) :27-29.
[5] 甄舒平, 马成利.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21) :152-153.
[6] 冯锡洪, 邓素荣, 林漓.早期康复训练对卒中单元脑卒中患者疗效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6) :16-17.
康复治疗的应用 篇2
【关键词】康复医学;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是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医学学科,是综合和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各种措施,对病残者进行训练,减轻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达到重返社会的目的。
康复医学起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首先开展了对受伤士兵的训练,帮助他们继续战后生活和工作。后来康复医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医疗学科。
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物理因子及方法来诊断、治疗、预防残疾及疾病,消除或减轻肢体和心理功能障碍,使残留的肢体功能发挥出来,尽可能在肢体、精神、职业、社会等全方面得到康复。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科不同处还包括,它强调心理功能的康复,不仅在身体上,也要在精神上也得到康复,在医学科技取得飞步进展的今天,患者已经不只满足存活,更要求提高生存质量和意义。这就决定了康复治疗必须针对的问题:训练残病者适应环境和改变残病者周围环境。具体可分为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医学康复是患病急性期用医疗手段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或代偿;教育康复则主解决青少年患者的教育持续等问题;职业康复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残疾人的自立就业;社会康复是有关民生,主要解决残疾人重返社会将遇到的社会问题。
以下以中风患者为例,说明康复治疗的具体事项。
中风病,老年人多发,近几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病人90%会留下后遗症,如:口眼偏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等,中风患者为避免以上不良后果的发生,就要进行康复治疗。
1 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中风病人度过了危险期,就进入康复锻炼阶段了。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7天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床旁康复治疗,主要是良肢位的摆放等。进一步的系统康复在脑梗死的病人,发病后5-7天,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半个月左右开始。
2 康复治疗的具体作用: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阻止瘫痪肢体的挛缩,防止废用综合征出现,为步行创造条件;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避免骨质疏松症发生;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恢复,产生康复信心,以积极的身心状态更好地配合康复训练。
3 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如下:
3.1 运动疗法:康复训练最重要的方法,主解决患肢的肌力、
肌张力问题。包括肌力增强训及各个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3.1.1 肌力增强训练:康复训练的第一步,肌肉收缩的力量为肌力,
是运动的基础,具体训练方法有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等长运动是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来进行肌力增强训练,进行等长运动康复时,肌肉收缩力很强,能引起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要避免高强度的康复运动量;等张运动,是用最大肌力的1∕2以上和以下阻力,分别可以增加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之训练。
3.1.2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肌肉牵张是涉及到活动范围的功能活动训练,保持柔韧性,要方式有,康复技师帮助的被动运动,和病人主动参与的主动运动两种。尤其是瘫痪肢体被动运动,是预防肌肉和关节挛缩、活动受限、减少因肌肉粘连引起疼痛的主要方法。
3.1.3 吞咽功能治疗: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的患者,要进行言语和吞咽治疗。
3.2 其他物理治疗:电疗法、光疗法、磁场疗法、超声波疗法,还包括热传导疗法和冷疗法等。均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功能,促进炎症吸收消肿作用,还可以镇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组织再生以及提高肌腱的伸展性,减轻关节僵硬等作用。多方面的作用使神经功能逐步恢复,肢体缺失功能重建。
3.3 作业疗法:是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根据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情况,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个体的作业训练方案, 训练患者自己吃饭、穿衣、二便等生活自理能力。作业训练主要分为二个部分:
3.3.1 减轻手指的屈曲痉挛训练:脑中风患者手功能障碍97%表现為屈曲痉挛状态,康复师治疗时将患者的腕关节、手指各个指间关节伸展开,处于负重位置,并将屈曲痉挛的五指加以重力牵引,肌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适量的抗阻力运动。如保持腕关节的稍微掌屈位置,进行手指的伸展运动;保持腕关节的稍微背伸置,进行手指的伸展运动;在肩关节前屈位置,同时要肘关节屈曲位置,进行手指伸展运动等。
3.3.2 手部矫形器的运用:根据脑中风患者手腕及手指屈曲痉挛状况配备手部静态矫形器。
3.4 传统康复治疗:主要有推拿疗法和针灸疗法,这两种疗法可缓解肢体拘挛、行气活血通络,根据患者病情及年龄的不同配以相应程度的特色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肢体缺失功能康复。采用西医康复治疗技术结合中医针刺推拿和中药汤剂治疗本病更是效果显著 。
3.5 心理治疗:中风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很高,心理治疗对提高生活质量很重要。
3.6 康复工程:对有关节畸形、生活自理有障碍的患者进行矫形器训练和生活器具的制作及使用方法的训练。如:残疾患者使用的碗、筷子、汤勺等。
4 康复训练的方式包括:
4.1 康复技师和患者一对一的训练:一个康复技师面对一个
患者,进行手把手训练,以增加康复有效率,主要起到治疗和保护的双重作用。
4.2 一个康复技师和对数个患者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针对
相对残疾称度较轻的患者,这种活动形式使具有相似运动水平的残疾者,在相同的康复作业训练中,可以互相竞赛、互相激励。
4.3 患者独立的活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有患者每日进
行的独自活动时间,完成某些针性的肌力训练、肌肉牵张及耐力练习,和使患者达到自理为最低标准的、必要的技能熟练提高训练。
常规康复治疗 篇3
关键词:产妇,护理,康复治疗仪,效果
产后保健工作对产妇母亲身体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产妇经产后容易产生身体疲惫、虚弱、腹内压急剧降低、分娩中使用麻醉药物药效减退后的伤口疼痛等情况, 导致产妇肠胃蠕动减弱而便秘、腹胀等身体不适。针对以上情况, 我院选择了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的250例产妇进行两种方式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250例, 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 (29.43±3.01) 岁, 孕周35~41周, 平均孕周为 (37.4±4.2) 周;产次为1~2次, 平均产次为 (1.2±0.5) 次。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25人, 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0~39岁, 平均年龄为 (26.9±4.8) 岁;孕周为37~41周, 平均 (38.7±3.2) 周。这两组产妇的身体状况良好, 无产科并发症和全身性疾病, 无药物过敏史, 胎儿经检查一切状态正常健康, 产妇本人同意产后于我院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并将本次护理结果作为本实验研究的统计数据。两组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产后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产后康复恢复。两组随机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具体包括:子宫收缩的按摩、指导产妇产后恶露的排出, 观察产妇恶露排出量、颜色等情况, 护理产妇进行产后排尿, 对不能进行自解的产妇使用尿管插入帮助产妇排尿, 对于产妇会阴进行定期定时的消毒并进行理疗, 对伤口进行及时消毒, 避免感染。观察产妇是否脱肛。根据产妇个体情况, 给予口服药物帮助产后恢复, 如有助于子宫收缩的药物、恶露排出的药物等。
指导产妇给新生儿哺育母乳, 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 进行乳房的按摩、挤压给新生儿哺乳, 指导产妇定期清洁乳房, 掌握清洁方法, 指导产妇如何更换会阴垫, 定期更换新生儿尿布、产妇衣物等。
指导产妇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 注意膳食纤维、蛋白质、脂类、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避免油腻食物、油炸食品、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控制产妇产后体质量情况, 从而减轻产妇产后便秘, 使其身体尽快康复。
从产妇心理上加强护理, 使其尽快适应融入母亲的角色, 掌握哺乳知识, 学习产妇自身护理方法和新生儿护理方法, 指导产妇家属、丈夫多于产妇沟通交流, 给予产妇鼓励、安慰, 让其感受到爱和感激, 避免产妇出现产后忧郁症。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产妇家属在护理阶段产妇可能出现的身体及心理问题, 及时让产妇和家属了解护理内容和方式, 避免因沟通不善造成不必要的争执影响产妇的护理效果。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产妇平躺, 医护人员将治疗仪专用电极片黑色端涂上耦合剂, 两端分别置于产妇双乳旁 (子宫复旧和有助于排尿置于产妇腰骶部及下腹部) , 贴牢后固定。治疗仪开机选择相应程序, 根据不同产妇的耐受程度, 调节能量调节键, 使产妇适应改仪器能量, 使用低频脉冲电流, 刺激产妇, 护理人员及时与产妇沟通, 使产妇感觉舒适、无痛。子宫复旧康复治疗主要根据不同产妇不同子宫底高度进行合理的位置选择, 医护人员做好仪器调整工作, 以便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每次21 min, 每天两次至护理结束为止。
1.3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两组产妇经不同产后护理对其护理的满意程度, 护理内容的掌握情况, 产妇体质量指数及腰围、产后泌乳量: (1) 产妇乳房饱满, 乳汁充盈, 哺乳次数≥6次; (2) 产妇乳房饱满、泌乳量足以满足新生儿; (3) 产妇自我感觉乳房松弛、泌乳量不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记录两组产妇腰骶疼痛的发生情况、有无阴道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子宫恢复不良等情况。记录两组产妇产后有无其他并发症, 产后出血量、恶露排出量等, 将每次产妇更换的会阴垫称重得出结果, 既所称得的量与原会阴垫重量之差为出血量。记录两组产妇的自行排尿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所有指标记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即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经调查问卷的调查后, 得出的结果为:观察组产妇经过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康复治疗仪的护理治疗, 满意度为98.4% (123/125) ;对照组产妇经常规护理后满意度为88.0% (110/125) ,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既使用康复治疗仪的辅助护理能够提高产妇对我院产后护理的满意度。
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产后康复情况为:观察组125例产妇的体质量指数为 (23.1±0.6) , 腰围 (82.3±4.9) ;对照组125例产妇的体质量指数为 (24.5±0.5) , 腰围 (90.3±5.2) 。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 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显著 (P<0.05) 优于对照组。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结果为:观察组泌乳量多充盈乳房饱满69例, 泌乳量中38例, 泌乳量少8例;对照组泌乳量多充盈乳房饱满57例, 泌乳量中51例, 泌乳量少17例。既观察组使用康复治疗仪辅助护理能够提高产妇产后泌乳量, 使乳房充盈饱满。
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并发症情况为:对照组发生腰骶疼痛25例、阴道脱垂7例、子宫恢复性不良12例、张力性尿失禁3例。观察组发生腰骶痛10例、阴道脱垂2例、子宫恢复不良1例、张力性尿失禁2例。所得结果两组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既使用康复治疗仪辅助护理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排尿量的结果为:观察组使用康复治疗仪进行辅助护理治疗产妇的出血量显著 (P<0.05) 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自行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仪的辅助治疗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 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有助于提高产妇康复效率, 减少产后出血量、自行排尿情况良好, 增加产后泌乳量, 有利于新生儿发育。
这种康复治疗仪能良好的刺激产妇膀胱区和腰骶部, 促进膀胱血液循环, 且操作方便、简单、安全, 产妇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医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谭少云.产妇产后程序化护理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 (7) :119-120.
[2]杨莉.产后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 2014, 11 (9) :194-195.
[3]罗小杏, 张印兰, 姚小芳.产妇产后恢复护理相关问题的探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28) :6247-6248.
[4]张琦, 张艳, 徐春梅.康复治疗仪在产妇产后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3, 12 (4) :37-39.
常规康复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脑卒中致昏迷、痴呆等不能合作调查者。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脑卒中均经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研究对象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范围61~74岁,平均年龄为(66.72±4.83)岁;糖尿病病程为(7.23±5.24)岁;入院时空腹血糖为(10.81±5.08)mmol/L。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饮食和运动、常规药物(含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降糖治疗)、物理和高压氧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2~3 d,根据病情需要从心理指导、语言训练、肢体训练、整体康复训练等进行个体化的早期康复训练,在早期治疗的同时配合原发病和相关并发症的治疗[1]。
1.2.1 心理指导
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孤寂、恐惧等心理,这是病症久治不愈和对病情不了解所导致的。面对患者的心理异常改变,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要耐心的解答和面对患者的各种疑问,尽可能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现协助治疗的目的。
1.2.2 语言训练
在脑卒中患者中,约20%存在语言障碍,临床称为失语症[2]。从失语症的恢复程度看,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脑卒中后6个月,患者语言中枢恢复比较快,老年脑卒中后14 d内练习发音,通过发唇音训练患者咳嗽,或采用嘴吹气的方法来诱导患者发音,日常接触中多和患者进行交流,从最基本的生活语言开始鼓励患者说话,在逐步恢复中扩大语言范围,由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随时纠正,能促进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患者在反复的刺激中可以治愈失语症[3]。
1.2.3 肢体动作训练
脑卒中患者中不乏患有肢体偏瘫者,病情稳定后要及时开展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训练主要内容为卧床期训练、离床期训练、步行期训练[4]。卧床期训练:医务人员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注意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展开被动运动,为康复训练做准备。康复训练从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开始,主要是训练患者上肢、髋关节、膝关节的功能,训练中需注意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活动幅度不能过于强大,以免出现骨折的发生。离床期的训练:患者卧床期开始的3~4 k可开展坐位训练,随后逐渐延长训练的时间,在患者能够独立坐后展开平衡训练,平衡训练达到正常水平后就可开始起立训练,以及坐起、躺下、向侧方向运动等相关的床上训练。
1.2.4 整体康复整体康复是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职业等展开全面而综合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功能,重新融入和适应社会,而社会也需要以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和帮助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以2~3个月为宜。
1.3 观察项目
康复治疗以2~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以生活能力恢复的绝对数和相应构成比表示,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优秀率和生活能力恢复构成比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血糖控制优秀的患者数量为18例,优秀率为41.86%;观察组血糖控制优秀的患者数量为27例,优秀率为62.79%,χ2检验表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优秀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生活能力恢复的患者数量为7例,恢复率为7.07%,观察组生活能力恢复的患者数量为15例,恢复率为36.58%,χ2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已不再具有代表性,它是诱导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动脉硬化的形成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动脉硬化的细动脉硬化在初期会出现细小动脉痉挛,随后根据病情的发展弹力纤维会增厚,使中层增厚,血管变硬,细小动脉硬化会降低人体的脏器血液,使脏器缺血,引发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损害。动脉中层硬化的病理改变为动脉中层肌纤维断裂、玻璃样变及坏死,人体弹力组织会发生钙化,导致血管变硬。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危害很大。血糖可加速人体乳酸的增长,使乳酸增多,导致人体中枢神经损伤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生长减少[5]。脑出血因脑水肿压迫脑血管,使脑血管痉挛而存在缺血等情况,损害脑组织[6]。脑卒中患者越早介入康复治疗,越有可能获得功能恢复。如早期未合理康复训练,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继发性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误用、废用综合征,严重阻碍神经功能恢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7]。从糖尿病性脑卒中的病理特点看,由糖尿病并发症所引发的脑血管病情特别复杂,患者恢复较慢,并易出现各种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所以,为了提高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程度,除常规治疗还需做好早期康复训练。在对糖尿病性脑卒中的研究中,临床一般认为患者发病后的4周内开展的康复训练为早期康复,并存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体现不在进展48h后即可展开早期康复治疗的认知,而临床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观点[8]。空腹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的预后密切相关,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反比,体现在治疗效果差、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上。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脑组织能量来源在供血不足时糖类的无氧酵解,血糖过高将直接加重缺氧症状,加重局部血管扩张和水肿程度,脑组织的无糖酵解进一步进行,形成了恶性循环。病灶面积大,预后差,神经功能恢复不好,脑组织损伤,病死率高等是糖尿病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治疗时要及时降低血液粘度及扩张血管,重点纠正空腹血糖,减轻减缓脑卒中损伤神经功能,有效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笔者选取该院2014—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血糖控制优秀率为41.86%,观察组为62.79%,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对照组生活能力恢复率为7.07%,观察组为36.58%,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治疗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常规治疗及其早期康复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以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血糖控制优秀率为41.86%,观察组为62.79%,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对照组生活能力恢复率为7.07%,观察组为36.58%,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治疗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顾文钦,杨海玲,陆立威,等.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法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52-53.
[2]罗玲,王秀丽.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抑郁症康复效果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1,2(增刊2):30-31.
[3]仲梅,赵艳,仲娜.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程序[J].中国康复,2004,19(3):185-186.
[4]吴颖,迭盼,全丽芳.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3,3(18):243-244.
[5]宋颖,李启富.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9):2292-2294.
[6]谭志学.聚焦2007-2008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J].药品评价,2009,6(1):4-6.
[7]丁小敏,赵焕英,邢凤梅,等.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866-868.
常规康复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81例纳入本研究, 均由外伤导致骨折, 进行手术治疗。研究对象剔除合并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 凝血机能异常、病理性骨质疏松、精神异常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 奇数者为对照组共计41例, 年龄22~75岁, 平均年龄 (43.4±5.3) 岁;体重49~86kg, 平均体重 (62.7±5.4) kg;其中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15例;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髁上骨折12例、股骨髁间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8例、髌骨骨折11例、复合骨折3例。
偶数者为实验组40例, 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 (44.0±5.2) 岁;体重50~85kg, 平均体重 (62.7±5.4) kg;其中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14例;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髁上骨折10例、股骨髁间骨折8例、胫骨平台骨折7例、髌骨骨折13例、复合骨折2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发现其在年龄、体重、性别、骨折类型等方面,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当日待麻醉清醒后, 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伸缩锻炼, 15min/次, 3次/d, 直至出院。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患者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器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度, 以骨折部位不感觉疼痛为度, 30min/次, 2次/d。术后第7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 20min/次, 3次/d[2]。
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中药熏洗法治疗, 康复训练同对照组。中药熏洗液方组成为:伸筋草30g、红花15g、乳香10g、没药10g、细辛10g、木瓜15g、木香15g、苏木15g、地鳖虫10g。将上药加水5L浸泡30min后煎煮, 取药液熏洗膝关节。指导患者脱去长裤, 将膝关节置于药液上方约20cm处, 外盖大毛巾, 使肢体与药盆形成密闭的空间, 以药液热气熏蒸膝关节, 注意避免烫伤。待药液温度降低至45℃时, 以小毛巾蘸取药液热敷膝关节并适当按摩, 2次/d[3]。
1.3 评价指标
优: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 关节活动范围>120°, 伸直受限0°;
良: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 关节活动范围90~120°, 伸直受限<10°;
可: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减轻, 关节活动范围30~90°, 或膝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增加>30°, 伸直受限>10°;
差: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4]。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 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较高,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处除骨折渗出造成的黏连外, 还会发生周围皮肤、肌肉、肌腱、韧带损伤, 对膝关节功能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出现局部肿胀、酸痛、关节不利等症状, 因此骨折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5]。
中医学理论认为, 骨折后膝关节僵硬多由于骨伤后关节长期不适当固定或因疼痛而致关节不能活动造成的。骨节失动则气血瘀滞、经脉闭阻, 气血运行不畅则筋骨关节失去温煦、濡养, 加之风寒之邪凝滞, 导致关节僵硬、屈伸不利。治疗则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为法。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膝关节进行局部熏洗, 可起到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疏通腠理之功效, 方中伸筋草舒筋活络、消肿祛湿;红花活血化瘀、散湿祛肿;乳香、没药活血定痛、散瘀通络;细辛散寒止痛、行水祛风;木瓜舒筋通络、祛湿止痛;木香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苏木行血通络、祛瘀止痛;地鳖虫破瘀血、续筋骨。诸药合用, 共奏续骨疗伤、舒筋活络功效。采用药液熏洗的方法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起到舒展皮肤、肌肉、松解粘连的作用, 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从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6]。
本研究中采用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仅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 提示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有助于康复训练发挥最大疗效, 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治疗效果, 以供参考。方法:将8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 实验组4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训练, 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中药熏洗法治疗。随访3个月, 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 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熏洗法,康复训练,膝关节周围骨折,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马朝勇.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3) :422-423.
[2]毛德举.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联合中药熏洗在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22) :98.
[3]凌惠菊, 诸利华, 吕松芬.中药熏洗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11, 10 (5) :436-437.
[4]孟德潭, 许照阳.中药熏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 (4) :595-596.
[5]何艳梅.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器在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6) :3-4.
常规康复治疗 篇6
关键词:下肢痉挛,偏瘫,脑卒中,电针疗法,康复疗法,疗效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如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改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统计,我国脑中风发病率达120/10万[1]。现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致残率高达75%。脑卒中偏瘫痉挛主要在发病后3周左右出现,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2]。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针刺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加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连续波或断续波)刺激穴位[3]。有研究表明,电针疗法能强烈刺激患肢本体感受器及患肢神经通路,从而改善患肢痉挛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仁慈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偏瘫痉挛期住院患者4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和CT确诊,先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表行下肢痉挛等级评定,同一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8.25±10.30岁,病程37.71±13.58天,脑出血11例,脑梗死9例;实验组男15例,女5例,年龄60.42±9.78岁,病程38.69±14.05天,脑出血14例,脑梗死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上午进行康复科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抗痉挛体位摆放10min、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20min、医疗体操20min、直立床站立训练30min。抗痉挛体位摆放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有效松解粘连,活动痉挛肌肉,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下肢痉挛情况;医疗体操中的单腿半桥、夹腿屈曲、左右摆髋等主要适用于偏瘫痉挛较明显者,帮助其改善痉挛部位肌肉的肌张力,增大关节活动度[4];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支撑力量差,支撑相较短,且下肢运动迟缓,协调性差,直立床训练可以有效刺激患肢本体感觉,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及协调功能等。下午行30min常规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15min、医疗体操15min。治疗1个疗程(30天),治疗期间予以西医常规治疗。
1.2.2 实验组
上午康复训练同对照组,下午进行30min电针治疗,屈肌主要分布阴经穴位,阳经穴位主要分布在伸肌,下肢痉挛为伸肌痉挛且足内翻,可选伸肌上的阳经穴位,包括足阳明胃经的髀关、足三里、解溪,足少阳胆经的环跳、阳陵泉及足太阳膀胱经的承扶、昆仑,患肢分别取穴髀关、环跳、承扶、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用直径0.32mm、1.5~2.5寸的华佗牌不锈钢毫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行泻法,加电针,佳健医疗牌型号CMNS8-1的电子针灸治疗仪,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电流波形为疏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主。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治疗1个疗程(30天),治疗期间予以西医常规治疗。
1.3 疗效标准
1.3.1 Ashworth痉挛评定表
0级
无肌张力增加;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出现的突然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ROM后50%内突然卡住,继续把ROM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较小的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ROM检查有困难;
4级
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1.3.2 临床痉挛指数(CSI)
腱反射,0分: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分:反射亢进。肌张力,0分:无阻力(软瘫);2分:阻力降低(低张力);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8分:阻力中度增加。阵挛,1分:无阵挛;2分:阵挛1~2次;3分:阵挛2次以上;4分:阵挛持续超过30s。无痉挛:0~6分;轻度痉挛:7~9分;中度痉挛:10~12分;重度痉挛:13~16分。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shworth和CS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hworth和C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1;与治疗前相比,(2)P<0.01
3 讨论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康复技术明显发展,尤其在中风偏瘫康复方面,中风致残率明显降低[5]。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应尽早进行[4],目前多数综合型医院具备完善的康复科,其采用的常规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本文研究表明,电针疗法联合常规疗法可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程度。部分医院康复科由于设施条件限制,没有开设中医科,无法实施电针康复,且西医占主导治疗地位,针灸人才较少。建议加强推广我国传统中医疗法,积极培养中医人才,普及临床康复应用电针疗法。
常规康复训练结合电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有效,可改善肌张力,缓解下肢痉挛。但本实验受样本量及治疗时间的限制,应采取大样本容量或长时间临床研究。另外,本研究重点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疗效,建议多方面讨论实验疗效,如肢体运动功能、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神经功能等。
参考文献
[1]周维金,王玉琴,崔利华.脑卒中康复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60-63.
[2]张淑杰,高维滨.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1):36-37,63.
[3]张民,涂乐,程世祥,等.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3):131-134.
[4]高聪,蒲蜀湘,朱德仪.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1):27-29.
【常规康复治疗】推荐阅读:
常规康复06-14
骨折病人康复护理常规05-27
康复医学疾病护理常规05-09
心理康复科三种疾病护理常规05-28
盆底康复治疗07-20
康复治疗专业09-01
功能康复治疗09-20
康复治疗学07-14
运动功能康复治疗10-20
恢复功能的康复治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