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

2024-10-05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精选4篇)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 篇1

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

第一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1定义**

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②儿童期限常见的精神失调。《世界通用疾病分类手册》WHO1992称为“过度活跃症”(Hyperkinetic Disorder)

③俗称:多动儿;14岁以下儿童7%-9%

第二节孤独症

1定义**

①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

②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中最重的一种疾患

③特征:社会人际交往、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兴趣与活动范围及各种复杂行为的异常

第三节脊柱裂

1定义**

①脊柱裂(spina bifida)最常见的形式是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背侧开放,好发与腰骶部

第四节原发性脊柱侧弯

1定义**

①发病原因不明但在青少年中又比较多发的疾病

②多发12-16岁;发病率20/10万,男女比1:8;其中20%是先天,即胎儿在母亲腹中就发育异常;80%原因不明。

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指青少年脊柱有结构性侧凸(在冠状面上 Cobb角>100度,且合并有脊柱的旋转)而无其他器质性疾病。

第五节智力低下(MR)

1定义**

①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 MR)也称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是指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行为的缺陷

②表现: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障碍

第六节臂丛神经损伤

1定义**

①(brachial plexus)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

②新生儿的臂丛神经损伤多由产伤造成第七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

1定义**

①(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原发横纹肌的遗传性疾病

②表现:肢体近端开始的两侧对称性的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个别有心肌受累。

第八节脑性瘫痪

1定义:

①简称脑擁,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②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有智力障碍、癫痫、视听觉障碍、言语障碍、感知障碍、心理行为障碍及学习困难等表现。

③是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

2脑瘫病因**

A病因: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时间可划分:出生前、围生期、出生后。

B出生前因素:

①母体因素:a吸烟、酗酒、理化因素、先兆流产、用药、妊娠中毒症、外伤、风湿病、糖尿病、胎儿期的缺血缺氧、母亲智力低下、母体营养障碍等。、b母亲妊娠早期:患风疹、带状疱疹、病毒性感冒、弓形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可影响患儿脑部的发育。

②遗传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畸形,如神经管闭合不全、脑泡演化发育障碍、神经元移行及脑回形成障碍、联合障碍或中线结构异常等。

C围生期因素:

①胎龄及体重:主要有胎龄〈32周、出生体重〈2 000g、胎龄、胎龄〉42周、出生体重〉4000g。出生越早,体重越低,脑瘫的发病率越高。

②分娩时因素:异常产、产程过长或过急、臀位分娩、双胎或多胎、窒息、胎位异常、脐带过短、产伤等。

③其他因素: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脑缺氧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D出生后因素:

①新生儿期惊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人性肺炎、败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脑病及幼儿期的脑部感染、低血糖症、脑外伤等。

3脑瘫分型**

①按临床表现分型:痉挛、手足徐动、强直、共济失调、震颤、肌张力低下、混合、无法分类。

②按瘫痪部位分型:a双瘫(四肢和躯干受累,下肢重)、b偏瘫、四肢瘫(四肢及躯干均受累,程度相近)c单肢瘫、三肢瘫、截瘫。

4脑瘫临床表现**

A痉挛型:①损伤部位:锥体系,②特点:a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时有“折刀”样改变。b关节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c屈肌张力增高时多表现为: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尖足,足内、外翻,髋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剪刀步态。③检查可见锥体束症,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栾阳性,2岁后巴宾斯基征仍呈阳性。

B手足徐动型:①损伤部位:锥体外系②表现:a难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肌张力不稳定,颜面肌肉、发音和构音器官也受累,b常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皱眉、眨眼、张口、语言障碍。c当进行目的性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呈非对称性姿势,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至全身,肌张力变化,d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恢复至运动前状况。

C强直型:①较为少见,锥体外系损伤。②a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b因此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智力低下、情绪异常、语言障碍、癲痛、斜视、流涎等。

D共济失调型:①损伤:小脑,②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小脑症状,可: 有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轻度震颤,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胫膝试验都难以完成,多为肌张力低下。语言徐缓而缺少抑扬声调等临床表现。

E震顫型:①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典型的震颤症状多为四肢的静止震颤,此型在脑瘫患儿中极少见,多与其他类型同时存在。

F肌张力低下型:①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但腱反射亢进。本型常为脑瘫婴儿早期症状,婴幼儿期以后多转为其他型。J混合型:脑瘫某两种类型或某一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于一个患儿的身上时称为混合型,以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症状同时存在为多见

H无法分类型:少数患儿表现复杂,难以用上述分型进行分类

4脑瘫诊断依据**

A病史:有脑瘫的高危因素;运动发育迟缓、非进行性加重的病史

B临床表现:四肢和躯干非对称性;某种固定的运动模式;抗重力运动困难;分离运动困难;发育不均

衡;肌张力不平衡;原始反射残存;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联合反应和代偿运动持续存在。

①肌张力异常: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异常不同,可通过对肢体被动运动,屈曲、伸直、旋前、旋后、了解肌张力。也可通过“围巾征”、股角、角、足跟触耳、足背曲角、“牵拉试验”等进行判断

②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和原始反射残存有关。脑瘫患儿即表现为静止性姿势异常,也可表现为运动性姿势异常,也通过俯卧位、仰卧位、由仰卧位、牵拉成坐位、膝立位、立位等不同体位检查和判断。

③反射异常:原始反射残存或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各类平衡反应延缓出现。

④常伴有智力障碍:视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

C辅助检查特点:

①头部影像学检查:a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脑畸形、脑积水、髓鞘发育迟缓、灰质垮移位等情况。b但也有部分脑瘫患儿的头部CT、MRI、无明显异常。

②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儿童。1岁以上脑瘫儿童髋关节正位片常提示髋关节发育异常(半脱位、脱位)等

5脑瘫康复治疗原则**

①早期发现、早期康复:3个月超早期诊断;6个月早期诊断;1岁左右就要做出诊断

②综合性康复:患儿为中心,组织各科专家,治疗师、护士、教师,中西医结合,有效的药物和必要的手术。

③康复治疗要于游戏玩耍,与教育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因为脑瘫异常运动和姿势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④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训练内容要个体化。

⑤将小儿脑瘫康复列入社会儿科学的防治体系中:

第九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定义:**

儿童体内 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学院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中随机抽取正常人体结构、诊断学基础、运动学、康复评定4门课作为本研究的课程对象;以该专业2006级、2007级和2008级全体学生以上4门课每门课综合成绩作为研究对象, 共计3个年级8个班级401名学生的1 604个课程成绩。为保证本项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可比性, 以上4门课均由同一教师讲授、考核, 保证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内容与方式、成绩构成与评定的一致性。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以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后, 学院2007级和2008级康复专业302名学生以上4门课成绩为研究组, 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前的2006级康复专业99名学生以上4门课成绩为对照组。

1.2.2 成绩调查方法

通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成绩管理系统, 对相应年级、班级和课程综合成绩进行调查及数据采集。

1.2.3 学生成绩统计方法

以年级为单位描述学生成绩频数分布状态, 计算成绩分布构成比及平均成绩。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不同年级平均成绩比较用F分析, 计数资料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段学生分布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考试成绩频数及构成比分布 (见图1~4)

通过分析图1~4可以看出, 2006级学生4门课成绩频数及成绩构成比分布呈现正态分布或类似正态分布, 正常人体结构和运动学2门课成绩频数及构成比在2007级和2008级呈现正偏态分布 (高峰偏向小值) , 而诊断学基础和康复评定2门课成绩频数及构成比在2007级和2008级呈现不规则分布。

2.2 不同年级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知, 2006级与2007、2008级康复专业学生除康复评定课外的其他3门专业必修课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表明在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探索阶段, 受思想观念、管理制度、教学资源、配套政策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跨学期考试会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综合考试成绩。2006级与2008级康复专业学生康复评定课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而与2007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007级与2008级学生诊断学基础和康复评定2门课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表明部分课程中学分制跨学期考试的实施可能会让学生学习心态放松、考试观念淡化,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3 讨论

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前提, 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计量单位, 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多次强调, 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融入市场经济, 满足受教育者多样性发展需求,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在职业学校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5]。考试是教学的基本环节, 是检验、评价和调控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也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复习, 知识巩固不牢固, 给后续课程学习造成困难等不良后果, 我们从2007学年全面实施学分制以来试行跨学期考试制度, 即第1~4学期每学期安排2门专业必修课转入下学期开学前的周末进行考试, 这种考试制度试行3年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表现在学生学习时间延长, 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那些学习能力强、视野宽阔, 有学习主动性、计划性和强烈进取心的学生在这种考试制度下脱颖而出。由于我国高校真正实施学分制的时间不长, 跨学期考试率先在我院试行, 还处在探索阶段, 加之思想观念转变的滞后性、管理制度建设的周期性、教学资源的有限性, 以及经验不足、配套政策不到位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值得大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图1~4所示, 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后, 年级专业必修课成绩频数及成绩构成比分布的偏态性、不规则性及总体成绩呈现下降趋势等。而表1也证实了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对2006级、2007级、2008级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成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再次表明在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探索阶段, 要想提高专业必修课教学质量, 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仍需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 研究学分制考试制度改革问题, 并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考试目标、形式、内容和管理方式等。

注:*表示2006级与2007、2008级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表示2007级与2008级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透过成绩表层现象, 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对专业必修课学习成绩影响的一系列因素, 如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进取心差, 跨学期考试易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课程产生惰性心理, 不能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而受多种因素影响, 学生假期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在“重基础、精专业, 多开选修课”学分制实施思想指导下, 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 很多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减少, 这样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时,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就受到很大限制[6];考试目的功利化, 生源素质差异性逐年加大, 学生在学习能力与习惯, 学习基础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

针对以上原因, 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实施尚需相应配套制度。 (1) 必修课与选修课应按教学要求在各学期科学、均衡设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通专”兼顾。 (2) 要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调控, 使学生从被动式的“要我学”向主动式的“我要学”转化,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进一步强化学分制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防止“60分万岁”现象出现。 (4)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有必要的精力投入和责任心, 达到“以学促专”“以考促学”的目的。 (5) 考试必须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个体差异, 并根据不同课程特点, 采取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考核方法, 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总之, 学分制及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考试改革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应本着“积极、务实、稳妥、循序渐进”原则。

摘要:目的 探讨跨学期考试对专业必修课学习效果的影响, 并研究完善对策。方法 通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为学院)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成绩管理系统, 对2006~2008级康复治疗技术 (简称为康复) 专业4门学生专业必修课综合成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学分制跨学期考试探索阶段, 康复专业4门必修课成绩频数和构成比出现偏态分布及总体成绩呈现下降趋势。2006级与2007、2008级该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实施学分制的时间并不长, 而跨学期考试在我院处于试行阶段, 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要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 继续研究在学分制模式下如何完善各种制度。

关键词:学分制,跨学期考试,专业必修课,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军.高职院校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4) :99~102.

[2]王晓江, 翟轰, 赵居礼.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16~20.

[3]刘向红, 赵居礼.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制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 2009, (6) :22~27.

[4]王永莲.基于个案的高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与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0 (23) :73~77.

[5]祁英富.发展职业教育, 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EB/OL].http://www.ahedu.gov.cn/newscentre/showjyjl.jsp?id=MTcxOTU2, 2009-05-21.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 篇3

(总分62,考试时间90分钟)

1.A1型题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洗手

D.隔离患者 E.提高机体抵抗力

2.诊疗活动中一般不会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是 A.血制品及血液

B.药品及药液 C.诊疗器械

D.病例记录单 E.医务人员的手

3.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部位不包括 A.皮肤

B.口腔 C.肠道

D.胃 E.肝脏

4.符合微生态平衡特点的是

A.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质平衡 B.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性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质平衡 C.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生理性组合,达到定位、定性、定量平衡 D.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病理性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性平衡 E.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性平衡 5.不符合正常菌群特点的是 A.绝大部分是需氧菌

B.在人体特定部位定植 C.与定植区黏膜上皮细胞关系密切

D.密度极高 E.与人体之间保持生态平衡 6.对微生态平衡阐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 B.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静态生理性组合 C.达到定量平衡

D.达到定位平衡 E.达到定性平衡

7.不属于菌群二度失调临床表现的是 A.慢性咽喉炎

B.心肌炎 C.慢性腹泻

D.口腔炎 E.阴道炎

8.患病率是指某一时间在住院人群中 A.存在的新发医院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B.存在的已发医院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C.存在的医院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D.存在的实际发生的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E.存在的新发生感染病例所占的比率

9.进行病患率调查时为使统计分析的数据具有说服力,实查率应达到 A.70%以上 B.75%以上 C.80%以上 D.85%以上 E.90%以上

10.目标检测开展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针对的目标是 A.全部住院患者

B.门诊患者 C.医务人员

D.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 E.门诊及住院患者

11.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灭菌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甲醛熏24小时 E.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12.不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是 A.环氧乙烷

B.氯己定 C.过氧化氢

D.甲醛 E.戊二醛

13.对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应采用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C.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D.低中水平的消毒方法 E.清洁擦拭

14.按危险物品水平分类正确的是 A.气管镜属于高危险物品

B.肛表属于中危险物品 C.植人物属于中危险物品

D.腹腔镜属于中危险物品 E.呼吸机管道属于高危险物品 15.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为 A.≤10cfu/ml

B.≤50cfu/ml C.≤100cfu/ml

D.≤200cfu/ml E.≤500cfu/ml 16.灭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正确的是 A.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B.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C.不得检出非病原微生物

D.不得检出任何细菌 E.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17.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 A.≤10cfu/件

B.≤20cfu/件 C.≤30cfu/件

D.≤100cfu/件 E.≤200cfu/件

18.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生物测试包使用的标准指示菌株为 A.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多黏芽孢杆菌

D.环状芽孢杆菌 E.坚强芽孢杆菌

19.止血钳使用后正确的处理步骤为 A.先消毒,再清洁

B.先清洁,后消毒或灭菌 C.先灭菌,再消毒,后清洁

D.先消毒,再灭菌 E.先消毒,再清洁,后灭菌 20.吸痰罐使用后的处理方法为 A.先消毒,再倾倒罐中液体

B.先倾倒罐中液体,再消毒 C.先倾倒罐中液体,再清洁,最后消毒

D.先灭菌,再清洁 E.先灭菌,再消毒,最后清洁

21.多孔材料表面消毒时宜采用的方法是 A.压力蒸汽灭菌

B.环氧乙烷灭菌 C.紫外线消毒

D.喷雾消毒法 E.干热灭菌

22.碘类消毒剂不能杀灭的微生物为 A.分枝杆菌

B.细菌芽胞 C.真菌

D.病毒 E.SARS 23.属于中等危险性物品的是 A.2ml空针

B.压舌板 C.痰盂

D.腹腔镜 E.听诊器

24.使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灭菌用物体积不宜超过 A.20cm× 30cm× 25cm B.20cm× 20cm× 25cm C.30cm× 30cm× 25cm D.30cm× 30cm× 30cm E.40cm× 30cm× 25cm 25.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清洗步骤为 A.冲洗、漂洗、洗涤、再冲洗 B.冲洗、洗涤、漂洗、再洗涤 C.冲洗、洗涤、漂洗、终末冲洗 D.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E.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洗涤

26.环境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宜为 A.1天

B.7天 C.14天

D.21天 E.1月

2.B1型题

A 选择因素

B 回归因素

C 时间因素

D 霍桑效应

E 测试因素

1.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可能影响健康教育计划效果的评价,这些因素属于 A.B.C.D.E.2.根据健康教育评价影响因素的分类,暗示效应属于 A.B.C.D.E.A 管理的科学性

B 管理的自然属性

C 管理的广泛性

D 人和时间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 篇4

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异位骨化的处理错误的是

A.通常需要采用药物、理疗及手术等综合措施

B.早期一般采用冷疗

C.早期一般采用热疗

D.运动时需要注意无痛原则

E.最主要的是防止治疗中产生损伤

2、假如人体重心落在支撑面外,则最可能的情况为

A.仍可保持平衡

B.失衡

C.对平衡无任何影响

D.出现协调功能障碍

E.协调和平衡均出现问题

3、痉挛的特殊表现不包括

A.巴宾斯基(Babinsk反射

B.铅管样反射

C.阵挛(clonu D.去大脑强直(decerebraterigidit E.去皮质强宜(decorticaterigidit

4、膝骨性关节炎的锻炼应包括

A.在平行杠间穿高跟鞋行走

B.休息或仰卧睡眠时在弯曲的膝下放一枕头

C.卧床休息

D.穿舒适的低跟鞋行走

E.膝深屈以增强股四头肌肌力

5、关于造影检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脉肾盂造影是间接造影法

B.钡剂造影是胃肠道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碘剂过敏试验阴性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D.非离子对比剂具有相对低毒性、低黏度和低渗的优点

E.排泄性胆道造影是间接造影法

6、脊柱向前弯曲时

A.椎间盘前方变厚

B.椎间盘前方变薄

C.椎间盘无任何变化

D.椎间盘侧方变薄

E.椎间盘向前移动

7、有关关节松动术的描述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但不能缓解疼痛

B.关节内的活动均可使关节端距离增大

C.关节活动仅在肌肉活动限度内进行 D.牵张僵硬但无痛的关节,可恢复其活动度

E.只改变关节活动范围,并不能使关节内结构恢复正常

8、强直性关节炎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条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为主

C.炎性病变

D.不会影响脊柱活动度

E.可伴周围关节病

9、以粪检虫卵诊断寄生虫病不宜用于检验

A.卫氏并殖吸虫

B.鞭虫

C.蛲虫

D.日本血吸虫

E.蛔虫

10、有关等张收缩,下列哪项表述是措误的

A.是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

B.运动时肌张力基本恒定

C.肌肉本身发生缩短和伸长,而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

D.也称之为动力收缩

E.人体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时常采用这一收缩形式

11、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

12、冰袋冷敷疗法中冰袋接触人体的持续时间一般

A.1~3分钟

B.5~7分钟

C.10分钟

D.15~20分钟

E.30分钟

13、下列有关蜡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肢蜡疗所使用的温度通常较下肢低

B.刷蜡法比浸蜡法有更多热传递

C.蜡疗除具有热效应外还具有机械压迫作用

D.蜡疗的热效应与红外线一致

E.以上说法都错

14、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康复治疗,首先需要改善的是

A.智力水平

B.言语功能

C.四肢肌力

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情绪障碍

15、新生儿臂丛麻痹,调制中频电疗开始治疗时机定为伤后

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

16、有关脊髓灰质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A.潜伏期一般为5~14d B.所有患者均出现肢体瘫痪

C.用抗生素有效

D.一般没有后遗症

E.预后比较好

17、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是

A.大脑

B.小脑

C.中脑

D.下丘脑

E.背侧丘脑

18、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原因是

A.可用于各个区域的检查

B.能发现组织界面的运动

C.不引起生物效应

D.用于小器官的检查

E.在各方面优于一般超声

19、下列管型,哪种表示肾有长期严重的病变

A.颗粒管型

B.脂肪管型

C.透明管型

D.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20、患者,男性,60岁,诊断为帕金森病。现在出现姿势反射障碍的早期症状,身体功能稍受限,仍能从事某种程度的工作,日常生活有轻度障碍,相当于韦氏量表总评10~19分。那么该患者应处于Yahr分级的哪一级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21、多数专家认为脑瘫儿童的最佳康复时间为

A.5岁之前

B.3岁之前

C.12个月以后

D.6个月之前 E.7岁之后

22、人体不同组织声衰减的程度不同,指出下面何项不妥

A.骨骼钙化衰减程度多

B.肌腱瘢痕声衰减明显

C.肝肾肌肉属中等

D.皮下脂肪组织属低衰减

E.肺组织(含气)衰减程度更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解剖学中,人体的垂直轴是指

A.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B.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C.与身体长轴平行,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D.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E.与身体长轴相交的轴

2、下列属于长骨的是

A.肋骨

B.胸骨

C.跟骨

D.趾骨

E.鼻骨

3、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器不包括

A.长臂量角器

B.短臂量角器

C.小型半圆形量角器

D.等速测试仪

E.圆规

4、不属于脑性瘫痪作业疗法范畴的是

A.制作辅助具

B.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C.心理治疗

D.精细功能训练

E.生活环境设施改建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Na+和Cl-内流

B.Ca2+内流和K+外流

C.Na+和Ca2+内流

D.K+外流和Cl-内流

E.Ca2+和Cl-内流

6、关于肱骨外上髁炎,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好发于长期做伸腕运动的人

B.局部封闭治疗有效

C.确诊后应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

D.是伸肌总肌腱的慢性炎症 E.Mills征阳性

7、电解质溶液于水中能够分解为离子的现象称为什么现象

A.溶解

B.分解

C.电离

D.电解

E.解离

8、一侧外耳道炎、中耳炎的超短波治疗时电极放置方式为

A.并置

B.对置

C.上下斜对置

D.前后斜对置

E.单极

9、不是评定智力低下的量表有

A.格塞尔发育量表

B.丹佛发育筛选测验

C.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D.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E.功能活动问卷FAQ

10、颈椎牵引的作用有

A.解除颈肌痉挛,使颈部肌肉放松

B.恢复颈椎椎间关节的正常序列

C.拉大椎间隙,减轻颈椎间盘内压力

D.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

E.以上都是

11、若将关节松动术按运动用力情况分类,它可归类为

A.被动运动

B.主动-辅助运动

C.主动运动

D.抗阻运动

E.以上都不是

12、直流电治疗作用的理化基础是由于体内发生了

A.离子浓度相对的变化

B.温度的变化

C.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D.酸碱度的变化

E.含水量的变化

13、老年性痴呆症的康复治疗目标是

A.促进大脑功能的代偿能力

B.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C.促进记忆功能的恢复

D.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

E.促进智能的恢复

14、离子的定义是什么 A.失去电子后的“原子”

B.获得电子后的“原子”

C.即是“质子”

D.失去或获得电子后的“原子”

E.失去或获得电子后的“质子”

15、中枢神经损伤患者作业活动分析时,不在分析的范围是

A.患者的兴趣

B.脑部出血量

C.肢体运动模式

D.姿势反应

E.参与对象

16、下列属于动力学特征的是

A.步长

B.步逮

C.关节力矩

D.步频

E.跨步长

17、排尿反射的高位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

B.脑干

C.大脑皮质和脑干

D.延髓

E.丘脑

18、关于造影检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脉肾盂造影是间接造影法

B.钡剂造影是胃肠道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碘剂过敏试验阴性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D.非离子对比剂具有相对低毒性、低黏度和低渗的优点

E.排泄性胆道造影是间接造影法

19、注意的分配是指

A.在有干扰刺激存在的情况下仍能集中于注意的对象

B.根据新任务的要求,及时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C.较长时间将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上

D.在进行几种活动时,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

E.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20、一患者3个月前开始发现腰骶部疼痛,体检发现脊旁肌肉紧张,诊断为竖脊肌痉挛,请问此时用下列哪种方案最为合适

A.冰敷

B.热敷

C.超声波

D.超短波

E.红外线

21、无障碍设计中对坡道的要求有

A.设于阶梯或马路缘石旁 B.一般应有1.5cm宽

C.斜度在5°左右

D.以上三项

E.以上都不对

22、下列导致压疮产生及加速恶化的因素不包括

A.制动

B.皮下脂肪的减少

C.皮肤的角化

D.皮肤湿润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 7.儿科)】推荐阅读:

康复治疗专业09-01

康复治疗知识01-08

盆底康复治疗07-20

常规康复治疗06-30

功能康复治疗09-20

康复治疗评定11-11

运动康复治疗12-04

语言康复治疗12-18

呼吸康复治疗12-23

康复治疗学07-14

上一篇:写猜字谜的日记范文下一篇:竞选班长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