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治疗(共12篇)
运动康复治疗 篇1
摘要:人体运动学作为康复治疗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难点, 其教学效果影响本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本文以某医学院校人体运动学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探析人体运动学课程教材对功能解剖学介绍过于详细;教学形式过于传统, 没有突出康复专业特点;考核方式不够灵活, 没有突出临床实践考核内容。笔者对课程进行反思, 提出整改意见, 建议丰富教学资源, 增加功能解剖学与临床康复专业知识点介绍;课程教学形式突出“以人为本”特点, 增加实验操作课时和实践操作考核, 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康复治疗专业,人体运动学,课程探析,教学效果
人体运动学内容包括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是一门综合性强、涵盖知识面广的课程[1]。它是康复治疗专业中的基础课程或者是必修课程, 一直是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难点。该文以某医学院校人体运动学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对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纳综合, 对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反思, 探析课程整改意见, 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 关于人体运动学课程的思考
1.1 关于人体运动学课程教材的思考
课程目前使用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戴红教授主编的人体运动学教材和黄晓琳教授主编的第2版人体运动学, 对比两本教材, 第2版教材在保留第1版教材的优点的基础之上, 细化人体运动形式、运动与心肺功能的关系[2], 两本教材在功能解剖学知识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由于学生前期基础知识课程功能解剖学已经修完, 人体运动学中建议把解剖学知识与运动康复知识结合讲述, 如: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章节中解剖学课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结构特点又做详尽阐述, 知识介绍形成重叠, 人体运动学是一门通过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以达到最大程度恢复伤残肢体功能恢复的课程, 其中运动方式的选取, 运动强度的控制对治疗起到决定性作用, 建议课程编排增加运动动作解析, 分析动作功能障碍形成的机制, 造成运动动作障碍形成的原因, 把强调临床运动功能障碍解决方法作为运动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1.2 关于人体运动学教学形式的思考
良好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取, 还有教学经验的积累等。目前人体运动学教学实践中, 仍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导, 授课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制作精美的课件, 仍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开展几周以后, 学生上课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很少主动回答, 甚至后面几排的学生在玩手机、睡觉, 达不到师生互动的上课氛围。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 而人体运动学作为康复治疗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涵盖的知识面相对较广, 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课程理解难度大, 容易形成教师讲解过多, 而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 久而久之, 在这门课程开设几个学时之后, 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就会出现倦怠, 学生最终学习兴趣减退, 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过关, 教学效果甚微。因此结合临床康复治疗专业特点, 教师上课教学模式一定要进行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比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法、循证医学 (EBM) 教学法、以案例为中心的学习 (CBL) 的教学法等[3], 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设置教学重点, 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营造一个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 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例如人体运动学中的关节运动学这一章节, 包括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教材中的讲述很多, 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比较困难, 这一章节历来是该门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授课当中, 选取不同的学生作为教学模特, 在模特身上演示不同的关节运动形态, 这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 比较直观的演示教学重点, 学生比较容易的掌握学习内容, 教学效果好。同时适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选取教学内容, 选取某一学生下达教学任务, 让学生查资料, 以学生走上讲台教授为中心, 教师辅助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 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肩周炎这一病例, 学生从诊断、定论、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方案的实施一步步讲授, 掌握起来更加深刻,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该课程教学实践中仅仅采用面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 应该开展实践教学环节。人体运动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分析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 对运动功能障碍进行评定、治疗、恢复, 为建立运动训练处方奠定基础。有些内容需要结合临床实践、有些内容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
1.3 关于人体运动学考核形式的思考
课程现在采用的考核方式是闭卷笔试的方式, 考查主要是对人体运动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笔者建议在增加操作实践课时的同时, 应把平时实验课的部分作业成绩以一定的比例纳入最终考试成绩, 运用过程性评价,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 关于人体运动学课程整改建议
2.1 增加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机会, 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建议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编写教学辅助教材、学生学习资料文集, 配备临床案例图片、视频, 合理增加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发展机会, 鼓励教师外出到国内该专业先进单位研修、交流学习。
2.2 优化教学模式, 增加实验课时分配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议增加临床案例分析, 掌握患者的病患程度评估步骤制定对患侧肢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运动处方, 如采用锻炼方式, 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等, ;增加操作实验课时,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建立实验教学基地, 学校应建立运动康复模拟训练实验室, 配备实验教学设备, 如做人体平衡测试实验, 最好选取不同体型的学生作为人体模特, 测试验证人体平衡的条件,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代入感”, 不至于面对患者一筹莫展。
2.3 丰富考核内容, 增加实践操作考核
人体运动学单纯笔试不能完成考核重点, 运动学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外, 更需要实践-感性认识,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些内容需要在实验室内完成, [4]针对该门课程的考核, 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之上, 适当把实验课以一定的比例纳入最终考核成绩,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结语
人体运动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既具备深厚的临床医学知识又要熟悉运动相关训练知识;教学时数分配进一步优化,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数;教师用心反思、总结、探讨教学模式,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优化教学方式, 不光靠图文并茂的课件教学, 还要借助于学生自己充当活体人体运动模型,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戴红.人体运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黄晓琳.人体运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5.
[3]汪宗保, 陈朝晖, 唐巍, 等.关于本科院校人体运动学课程的教学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4) :134.
[4]阳庆军, 罗治安.高职《运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 (10) :994-995
[5]王元会, 程刚, 孙冰, 等.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15, 23 (2) :260-261.
[6]黄玲, 朱莉静, 李锐娟.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 (7) :698-700.
运动康复治疗 篇2
碍的交互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早期针刺与康复运动双因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交互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康复组和对照组。综合组予针刺和康复运动治疗;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康复组行康复运动;对照组不针刺、不做康复运动。在治疗前后均对其进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4组GC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综合组促醒时间优于对照组(P60岁者;⑥长期昏迷及严重认知障碍者;⑦治疗期间再次手术或死亡病例。
1.2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9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7岁,平均(33.38±12.65)岁;其中车祸致伤86例,打击伤10例,高处坠落伤24例。本组病例开颅手术72例,其中开颅清血肿32例,去骨瓣内外减压22例,钻孔引流13例,颅骨骨折复位5例,其余均采用保守治疗。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年龄相近(相差≤5岁)、损伤部位相近、病损程度相近(GCS评分)三个因素进行配对,再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康复组、对照组,每组30例。4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05)。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止血,护脑,降颅压,维持呼吸和循环,有手术指征者进行手术治疗等)、常规护理(翻身,拍背,肢体功能位摆放等)。所有患者在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加重24h~72h后进行GCS评定,并开始纳入治疗、观察。综合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早期开展针刺腧穴和康复运动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腧穴治疗;康复组加做康复运动;对照组不针刺、不做康复运动,继续原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
1.3.1针刺腧穴的方法主穴:头部取神庭、本神、百会、四神冲、头维、率谷、脑户、脑空、天冲、玉枕、天柱、哑门、完骨、翳风、术区边缘头皮组织或术后损伤组织的体表投影处等;肢体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神门、劳宫、合谷、中渚、十宣、血海、梁
1)为广东省深圳市科研基金项目(No.200703161)丘、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昆仑、太冲、涌泉等。面瘫配攒竹、迎香、下关、颊车;眼睑下垂配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有肢体瘫痪的适当增加瘫痪侧肢体穴位。以上穴位交替使用,头面部每次取穴不少于10个,四肢亦不少于10个。一般要求头穴长时间留针2h,每日1次,1周5次,每30min捻转1次,每次1min,频率>100r/min,体针留置30min即可拔除,让患者带头针进行康复运动或自由活动。
1.3.2康复运动方法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系统康复训练,每日1次,1周5次,每次60min。主要内容包括:①对昏迷或低意识状态的患者进行声、光、电等刺激,按摩肢体肌肉关节,进行良姿位(抗痉挛的良好体位)的摆放,关节的被动活动等。②已经有意识的患者除按摩和被动运动外,开始进行需配合的主动功能训练,如:床上翻身坐起、直立床站立、坐位转移、言语吞咽功能等训练。③后期进行站位平衡、重心转移、步行及双手精细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4评价方法GCS评分是脑外科医生、护士的每日(危重病人达到每小时1次)要测的基本生命体征内容。康复医师把每天病人治疗前的GCS评分直接记录在案。观察4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意识障碍的减轻和意识恢复的快慢情况。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治疗前后评估值的差值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讨论
3.1颅脑损伤后早期促醒的意义颅脑损伤引起的长期昏迷与脑干网状结构受损,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脑组织微循环改变和大脑皮层受抑制有关。颅脑损伤后的昏迷不仅造成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肢体运动,容易形成压疮、肩周炎、肩关节半脱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而且由于不能主动进食、调控呼吸、排泄二便,长期依赖输液、鼻饲、导尿等,容易导致内环境紊乱、坠吸性肺炎、急性胃黏膜病变、萎缩性胃炎、泌尿系感染等发生。部分肥胖患者仰卧位舌根后坠阻塞气道,侧卧位呼吸不畅,昏迷状态又不会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后来只好留置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太长也不行,最后只好改为气管切开,切开了气道外敞,插管长时间压迫气道黏膜,又频繁吸痰,更容易导致肺内感染,气道黏膜也频频溃烂出血。一个呼吸系统问题就往往搞得神经外科和监护室的医生团团乱转,捉襟见肘,而病人的整体状态只能是越来越差,离恢复神志愈加遥远。郑佳坤等[1]曾统计过在9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中有402例做了气管切开,其中192例发生肺部感染,48例因此死亡。本研究中4组患者临床康复的速度和状态出现明显差别,不在于原发病情的轻重差别,主要在于持续昏迷易造成病人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各种并发症,加重了病情,而被早期促醒的患者能配合进食、排泄、咳嗽、咳痰、主动运动等,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在患者昏迷的早期进行促醒治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而且患者自我意识的恢复又是进行有效肢体感觉、运动及语言等功能康复的前提。3.2意识障碍的评估—GCS昏迷量表GCS昏迷量表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语言反应3个项目,总分最高15分,最低3分。是1974年英国神经外科医师Teasdale和Jennett为颅脑外伤患者设计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严重程度的评估,是当今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最熟悉、最常用的量表,其评估贯穿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每日、每时的治疗、观察、护理中。高岱全等[2]通过不同昏迷量表对急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预测研究,证实GCS昏迷量表在预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上准确率及辨别力极高。目前,尽管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信息,但GCS昏迷量表作为对意识障碍患者最基本的评估工具,具有简单易行、无创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在早期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3.3针刺腧穴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西医机制目前国际上一致强调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应从急性期介入。损伤的神经元虽然不能再生,但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的可塑性[3]。脑损伤后急性期脑水肿明显,患者的颅内血流呈持续低灌注,低循环状态;另外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在恢复期坏死的脑组织周围尚存在相当范围的可逆性损害区域,这些区域脑组织因长期血流灌注不足而丧失功能,处于休眠状态。现代医学已经证实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针刺治疗时,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增高,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4]。而且针刺还能促进患者清醒,改善脑组织氧代谢,平衡脑细胞内环境,减轻其自由基反应,从而保护血脑屏障,延缓并减轻脑水肿形成和发展[5];针刺可以刺激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突触渐渐降低激发阈值,被活化形成新的功能突触与神经环路,代偿受损的功能区。脑功能重塑的代替论在大量研究和临床观察中提出了在脑中存在着一种相同的基础环路,可分别为许多不同的神经行为所使用。脑损伤后,其周围组织经过训练可代替受损部位发挥功能;一侧脑组织受损,其功能可通过对侧脑功能替代。因此,脑外伤患者即使开掉了大骨瓣切除坏死了大量脑组织,积极针对剩余脑组织进行针刺治疗依然意义重大。总之,针刺腧穴能显著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增加受损局部的血液供应和含氧量,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效调整损伤引起的脑干神经组织功能紊乱和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解除大脑皮层的抑制状态,促使大脑皮层功能正常运行和缺损区功能的重建,对昏迷患者恢复意识和以后各种功能康复意义重大。
3.4针刺腧穴改善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中医机制中医认为,意识由“神”派生,随神所遣,可导气出入,是调节神形相合稳定的要素。暴力伤脑后,气血升降失调,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致神无所附,肢无所用。针刺腧穴可通过其穴位自然聚气和增强经络感传的作用,使气逐渐恢复顺畅运行,从而带动原本藏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中的神识和因外伤而溃散在机体的部分神识能重新聚合为一个相对完整、有功能的“神”。只有长时间地留置针刺,通过腧穴中针的自然聚气和感传现象,才能使针刺调气、针刺调神做到有聚有散,任其自然,不刻意追求,这样患者逆乱的意、气才能在长时间的多次磨合中达到自然相随,重新做到形神统一,恢复意识神志。
3.5康复运动对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改善作用丰富的外部环境刺激及肢体主、被动活动等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6]。康复运动就是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感觉输入,抑制或促进运动输出的过程。这种正常而有效的运动实践不但有利于患者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的恢复,而且可促进神经系统在力学上的整合[7]。肢体活动也可使相应皮层血流量增加、流速增快,这给神经元的突触再生和功能重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8]。
3.6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针刺的操作要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针刺的操作要点主要是三点:①避开术区;②针刺多、深、手法刺激大;③留针时间长。由于脑外科大多都经历手术、包扎、引流等操作,有的甚至术后已去除了大骨瓣,患者及大量坏死脑组织,因此无法按已定区域或经络取穴。临床上对脑损伤患者头部取穴一般不要求取穴准、全,或患侧取穴、循经取穴等,而要求避开术区,在术区边缘、面部、健侧等针刺,闭合性损伤也可以按条件分区取穴。针刺部位虽要求不严格,但要求针刺多、深,留置时间长,刺激量大。颅脑损伤术后常有在额颞顶部开颅去骨瓣减压的,甚至有双侧减压的,这样的患者手术区没有骨瓣保护,头皮下形成大面积疤痕,有的甚至其下脑组织已经缺如,只是由脑脊液填充着,因此针刺对必须避开术区。另外头部皮肤肌肉骨骼没有运动功能,长时间留置头针,不会影响患者活动,即使卧床,在床上翻滚也不会发生针具移位、弯针、断针等并发症,其下有颅骨保护也不会损伤重要脏器。卧床时头顶部可以留针,额、颞、枕部也可选择针体与床平行角度进针,这样即可实现长时间留针。
本研究设计早期针刺与康复运动双因素交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实验结果证实针刺腧穴、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障碍均有促醒作用,只是针刺促醒作用强,起效快捷,疗效显著,康复运动促醒较弱,起效缓慢。两者结合可以彼此协调,互相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开展针刺及康复运动能明显缩短其昏迷时间,减轻意识障碍程度,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运动康复治疗 篇3
【关键词】 针刺疗法;康复疗法;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1002-02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30万,存活者中约75%致残,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患者的功能明显改善[1]。针灸治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方法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对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缺乏统一评价标准[2]。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康复训练的介入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本研究把传统中医学的针刺方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康复学方法评定,开展中西医结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有效性的优化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来源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无锡市梓旺康复院康复科病房。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针康组)、康复训练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②发病在1个月之内伴有单侧肢体功能障碍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大于或等于10分;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伴有其他外伤者,③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障碍者;④有严重的心肾及感染性疾病者;⑤拒绝康复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康复组
运用神经发育疗法如Bobath、Brunnstrom、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软瘫期:加强护理,使患肢处于正确位置,采用抗痉挛体位,定时变换体位,同时鼓励患者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训练桥式运动、夹腿运动、自助上肢伸展和伸屈肘训练,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强非受累侧肢体的活动。
痉挛期:采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肌张力的控制治疗,强化对肩、肘、髋、膝的控制,配合中医的康复按摩,缓解关节、肌肉的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更具选择性的主动运动和以功能为导向的训练,如坐位、站位平衡训练、实用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2 针康组
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两组康复训练方法相同。
软瘫期:以“治痿独取阳明”为原则,取手足阳明经腧穴和夹脊穴为主,每次选取针刺穴位“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合谷、外关透内关,曲池、尺泽”,针具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0.30mm×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按上述穴位快速进针,提插捻转后,留针30min,每日一次,周日休息养针,同时辅以电针中等刺激量,时间20min。针刺结束后即刻参加现代康复训练。
痉挛期:以头针治疗为主,为防止在痉挛期针刺上下肢穴位后加重肌痉挛,故只选取头针治疗。针刺时选取活动区(即顶颞前斜线)和感觉区(即顶颞后斜线),采用沿线透刺,针体与皮肤呈15°角,针刺后捻转,留针30min,每日一次,每周日休息。
恢复期:在针刺过程中根据针刺疗效的反应以寻找最佳有效穴位,并调整针刺量的大小,紧密结合肢体康复锻炼,进行针刺后运动,再针刺、再运动的方法。
2组患者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统计。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定:参见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根据神经基本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及病残程度进行评定。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2)患肢运动功能评定 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6]评定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即运动评分<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运动评分在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运动评分在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运动评分在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100分为运动功能正常。
(3)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7],100分者,日常生活活动自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3.2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组内治疗前后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c2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1)各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各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与康复组比较:1)P<0.00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2)3)P<0.001
由表3可知,各组患者治疗前患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t针康组=32.0, t康复组=23.99,均P<0.001)。与康复组比较,针康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亦有明显改善(t=5.51,P<0.001)说明针康组与康复组均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而针康组又明显优于康复组。
(3)各组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比较(见表4)
表4 各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比较(±s)
与康复组比较:1)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2)3)P<0.001
由表4可知,各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均有明显改善(t针康组=21.22,t康复组=18.78,均P<0.001)。与康复组比较,针康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亦有明显改善(t=2.58,P<0.05)说明针康组与康复组均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而针康组又明显优于康复组。
4 讨论
腦卒中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类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大力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治疗水平,最大限度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首要任务。现代医学主张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处理应当与急性期的医学处理同步开始,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按脑卒中康复分期进行不同的针刺法,是现代康复治疗与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相结合的一项探索[8]。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早期接受及时的康复训练,可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塑[9]。华佗夹脊能调整躯体神经功能,加强了刺激能量的激发和信息传递,加快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神经反射通路,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针灸和康复治疗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效果上有明显提高。本方案运用祖国传统的针刺疗法配合现代康复医学肢体功能训练,能显著增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错误运动模式,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比,本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励建安.社区康复[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80.
[2]常静玲,高颖.中风失语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6,26(10):749-75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5]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6]Fugl-Meyer,JasskoL,EymanI,etal.Thepost-strokehemiplegicpatient:amethodforphysicalperformance[J].ScandJRehabilMed,1975,7(1):13-31.
[7]励建安.社区康复[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4.
[8]郭元琦,陈丽仪,张洪来.分期整体针灸法-脑卒中偏瘫现代康复的新途径[J].现代康复,2001,5(3):124.
运动康复治疗 篇4
关键词:桡骨下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运动康复
桡骨下端骨折极为常见, 多发生在桡骨远2 cm~3 cm范围内。该部位处于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 较为脆弱, 骨折发生的概率较大, 临床上桡骨下端骨折大约占骨科骨折患者的10%左右, 往往是由于不慎跌倒时手部着地, 外力向上传导所致。桡骨下端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工作、学习、生活上的负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 桡骨下端骨折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日渐成熟, 为有效提高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科共收治306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 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06例, 其中男136例, 女170例;年龄8岁~92岁, 平均年龄48.6岁;左侧146例, 右侧154例, 双侧6例;Colles伸直型骨折176例, Simith骨折24, Barton骨折6例, 其中粉碎性骨折166例;伤后就诊时间1 h~20 d。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与石膏外固定
青壮年取坐位, 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病变、复合伤患者取卧位。复位手法较多, 本研究以Colles骨折为例进行介绍, Colles骨折 (伸直型骨折) : (1) 手掌向下一人整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患肢前臂旋前, 手掌向下, 亦可将前臂置于台上, 患腕垫以软枕, 骨折远端垂于台旁。术者一手握住腕部, 另外一手握住前臂下部分, 沿着之前移位的方向两手进行拔伸牵引, 至嵌插或重叠移位矫正后, 握前臂之拇指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向下按压, 矫正背侧移位;握腕部之手将患腕曲向下牵引, 再然后向尺侧方向牵引, 与此同时将握住前臂的手移位到桡侧向尺侧用力按捺。牵抖复位法:患者肩外展, 取坐位或卧位, 肘关节保持屈曲90°, 前臂中立位, 将患肢前臂上部双手环握, 术者将患肢手掌紧握, 两拇指在骨折远端背侧并列, 将其余四指置于其腕部, 使大小鱼际肌扣紧。先进行2 min~3 min拔伸, 直到完全矫正患肢重叠移位后, 即患肢出现弹响或不见外观畸形时, 旋前前臂远端, 再根据牵引力, 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抖, 同时尺偏迅速掌屈, 使之复位。提按复位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肘关节保持屈曲90°, 前臂中立位, 一人将患手拇指及其余四指持握, 另一人将患肢前臂上段紧握, 两人拔伸牵引, 保持2 min~3 min, 矫正骨折断端的嵌入或重叠移位。术者在患肢外侧站立, 一只手将前臂下段骨折近端向桡侧推挤, 另一只手握掌腕部将骨折远端与尺侧推进, 同时握手部的一人将患腕向尺侧屈。然后术者重叠两手示, 中, 环三指, 向上端提置于近端的掌侧, 远端的背侧用两拇指并列顶住, 挤按至掌侧, 掌、背侧移位通过握手部的一人将患腕掌曲来进行矫正。待完全矫正骨折移位且腕部恢复正常外形后, 将肌腱理顺, 恢复其正常位置。以上三种手法, 经X线检查复位效果良好后, 用石膏条于桡骨前后侧行桡骨掌曲尺偏位进行固定。
2.2 固定后处理
石膏托固定后, 三角巾悬吊患肢90°位, 开具运动处方。术后第1周, 每日5~6次肩关节及肘关节的主被动训练;术后第2周, 每日10~15次各指主动及被动伸曲运动, 行肩及肘关节的主动训练;术后第3~4周, 可不行三角巾悬吊, 肩肘自由主动活动, 各指缓慢、充分伸展及握拳活动, 量每日逐渐增加, 以次日患肢无酸痛为适量;约4周~6周拆除石膏后除行肩肘主被动功能锻炼外, 可行腕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各运动方向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度训练, 每日3~4次, 每次10 min~15 min, 同时可行肌力训练, 肌耐力训练, 及手指的精细协调功能训练。中途更换石膏的经验:原则上石膏松动、失效要及时更换, 就诊越早, 肿胀越轻, 固定越稳, 年龄越大, 更换时间越晚。约整复术后2周~3周更换中立位石膏固定, 就诊晚 (伤后2 d~7 d) , 就诊时肿胀剧烈, 整复后肿胀消退明显, 石膏固定容易失效, 约1周即要更换石膏外固定。术后X线复查经验:术后立即, 术后1周, 术后2周, 术后4周~6周, 根据X线情况更换石膏以及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3 疗效评定标准[1]
根据Gartland和Werler腕关节评分评估疗效见表1。
3 结果
本组306例均获得随诊, 随诊时间3个月~1.5年, 平均3.1个月。按上述评定标准, 本组优282例, 良16例, 可6例, 差2例。
4 讨论
桡骨下端骨折是较常见骨折, 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 目前治疗多主张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方法简便, 患者易于接受, 只要掌握了方法, 基层医院即能开展。而复位后的固定, 目前有小夹板固定和石膏固定两种方法[2]。小夹板材料随处可取, 但不易塑形, 制作费时, 容易松脱;石膏固定, 价格低廉, 塑形容易。手术治疗费用较高, 并发症多, 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 有时固定不牢, 仍需石膏外固定[3];而石膏固定不但能够长期塑形且便于护理。在进行石膏固定时, 屈肌腱因腕关节处于背伸位而处于紧张状态, 拇长伸肌腱则在拇指外展位维持固定下处于松弛状态, 从而防止已复位骨折片发生移位, 还能够最大程度使桡腕关节与腕掌关节的活动得到限制, 以达到稳定骨折端的目的, 同时改善了患者手部肿胀的情况有利于其功能恢复[4]。中老年女性桡骨下端骨折患者, 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 常合并有全身骨质疏松, 运动治疗时应考虑到此类患者骨折愈合速度较慢, 运动治疗计划应做相应调整;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 多鼓励患者, 将运动康复贯彻到患者完全康复, 预防肩手综合征[5]。本组306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运动康复治疗后进行随诊, 结果显示优282例, 良16例, 可6例, 差2例。提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运动康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 临床效果确切, 方法简单且患者痛苦较轻,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毅, 陈海云, 朱书敏, 等.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 4 (1) :18-22.
[2]宫福良, 李杰, 范钦波, 等.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功能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 (9) :842-843.
[3]夏羿凡, 吴青, 蔚芃.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疗效对比[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19) :9-11.
[4]张洪, 赵国梁, 杨徐松.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8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27 (3) :268-269.
运动障碍康复训练要怎么做? 篇5
(1)记忆训练
记忆力损害是突出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近记忆损害,中期表现出远记忆损害,
晚期表现记忆力全面丧失。记忆力训练,可以保持原有的记忆力或延缓记忆力的进一步下降。
训练记忆力被称为脑细胞的“体操运动”。经常做这种“体操”,可以防止脑的老化,是健脑的良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的老人其老年痴呆发生率明显低于文化程度低的老人。
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记忆力训练,应该关注训练的过程,而不是训练的结果。即并不一定要让病人记住多少东西,而在于让病人参加了训练,动了脑筋。
(2)记忆训练过程注意事项
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训练的难度,如果难度太高,一方面病人无法完成,另一方面加重了病人的精神负担,造成不良情绪反应;病人不但会拒绝配合训练,有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
应根据患者记忆障碍的类型进行针对训练:如对于人物记忆有障碍的,就应该选择人物类图片进行记忆康复训练;如果患者对于日常用品具有记忆障碍,就应该选择日常用品图片进行记忆的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治疗 篇6
【关键词】运动训练课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43-01
1.运动训练课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1.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概念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1]。開设这门专业是为了帮助人们最大程度上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再次融入社会,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当前医疗和康复市场都迫切的需要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这门专业的存在正顺应了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也是满足治疗意外伤害、残疾所导致的残疾、手术后恢复等疾病的需求,对病人的功能恢复可谓意义重大[2]。康复治疗首先应该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再根据其康复的需要及客观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来帮助病人实现康复。而康复治疗又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等疗法。
1.2 运动训练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运动治疗技术指的是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使用器械、徒手等方式的运动来帮助病人恢复全身或者局部的运动、感觉功能的训练方法。运动训练作为运动治疗技术的重要内容,包括关节功能训练、呼吸训练、有氧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这种训练需要病人的主动锻炼以及积极参与治疗。运动训练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帮助病人增强心肺功能,帮助病人改善自身的运动器官,提高病人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并且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偿能力及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在具体的疾病康复治疗中,日常活动训练伴呼吸训练能够明显的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3];而节律性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偏瘫痉挛患者的病情有极大的帮助,而且能够积极促进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恢复,对于病患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以上列举的一些运动训练对病患的帮助,可见运动训练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运动训练可以帮助病患提高运动感觉的清晰度,帮助病患稳定波动的情绪,让病患有更加坚韧的意志去面对病魔。病人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恢复了一些运动的功能,这使他们获得恢复健康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的与病痛进行抗争,为他们的康复奠定基础。因此,运动训练对于临床康复治疗帮助很大。
1.3 临床康复治疗师在帮助病患进行运动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运动训练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其在康复治疗中应用也较狭隘。然而,运动训练对于康复治疗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不仅能够帮助病人尽快且更好的恢复健康,而且能够帮助病人重新树立信心,实现其心理健康,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康复治疗师有必要在给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加入运动训练的因素,并重视运动训练的作用,通过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共同促进病人的康复。
然而,由于临床康复治疗对运动训练的不重视,使得大部分的康复治疗师在运动方面非常薄弱,一方面他们自身缺乏运动锻炼,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临床康复治疗师缺乏对运动锻炼方面知识的了解,因而也就不能熟悉和明白自己身体素质的变化过程。由于临床康复治疗师存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使得他们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患者的训练过程,使训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延缓了病人的康健,不利于病人恢复健康。因此,对康复治疗专业来说,有必要增加运动训练这门课程,不仅让学生意识到运动训练的重要性,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方面的知识,并积极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从自身的身体素质变化中熟悉和明白不同的运动方法所带来的作用。因此,针对临床康复治疗师在帮助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运动训练课程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
2.运动训练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开设的重要性
2.1 运动训练对我们身体素质的影响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构成的,其中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感觉器官系统等,而体育锻炼能够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人们的体质。对于神经系统来说,运动训练能够提高脑细胞的生理功能,使其反应速度、灵活性,还有平衡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帮助人们增强记忆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使其头脑更清晰,思维更敏捷。对于呼吸系统而言,运动训练能够增大肺活量,使呼吸肌越来越有力、耐久和发达,帮助人们提高呼吸效率,满足其气体交换的需要,且使呼吸更轻松。而且,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高山缺氧的状况,经常进行体育训练的人能够保持生命活动,使其在恶劣的环境也能很好的生存。对于血液循环系统来说,经常的运动训练能够使心脏更有力的工作,降低患心脏病的概率,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对于消化系统而言,运动训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消化食物,促进身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消化不良等的症状。而且,运动训练能够提高肝脏机能的水平,从而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使其远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2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运动训练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运动训练越来越为临床康复治疗所重视,运动训练也开始应用到临床康复治疗之中,为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大帮助。然而,在运动训练的应用过程中,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临床康复治疗师自身缺乏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也缺乏具体的实践,这就使得他们在治疗病患中无法明确不同的运动项目对病人身体所能产生的作用,因而也无法使运动训练真正发挥其治疗作用。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运动训练这一门课程,一方面能让学生增加对体育运动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对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所认识。另一方面,学生自身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记录和对比不同项目所能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对于运动训练的掌握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当他们成为康复治疗师时,他们能够更好的应用运动训练对病患进行康复治疗,帮助病患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
康复治疗专业对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康复治疗师有很大的作用。这其中运动训练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康复治疗专业是必不可少的。运动训练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帮助病人尽早恢复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使其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运动训练在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临床康复治疗师在帮助病患进行运动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运动训练对人们身体素质的影响,以此真正认识到运动训练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中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孟晓旭.新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3)
[2]袁海华.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发展的思考——以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价值工程. 2014(36)
运动康复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就诊我院老年医学科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12例, 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 对照组56例, 男31例, 女25例, 年龄47`71岁, 平均年龄 (55.4±8.7) 例, 其中心功能Ⅱ级17例、Ⅲ级24例、Ⅳ级15例;观察组56例, 男29例, 女27例, 年龄46~68岁, 平均年龄 (56.2±9.1) 例, 其中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25例、Ⅳ级16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2]
(1) 患者均由于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等引发, 经病史、症状、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入院, 心功能评级参照美国心脏学会NYHA标准评定。 (2) 排除已安装心脏起搏器者、曾心肺复苏或电除颤救治者、曾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者。 (3) 排除严重脏腑功能不全或慢性疾病患者。 (4)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1.3.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给予不同等级康复运动治疗, 具体为: (1) 心功能Ⅱ级者:生活自理, 每日运动2~3次, 每次可步行600米左右, 在家人陪护下上30级楼梯, 在室外散步等, 以不感觉身体疲劳为度。 (2) 心功能Ⅲ级者:生活可基本自理, 下床活动, 每日运动1~2次, 每次在室外花园或活动场地步行300米左右, 在家人陪护下上15级台阶, 若发生身体不适如头晕、呼吸困难、心慌等随即停止, 且隔日起减小活动强度。 (3) 心功能Ⅳ级者:病情稳定后在床上可有家人或护理人员给予被动腿部、膝盖、手臂等被动运动, 每次5~10分钟, 每天1~2次, 以患者没有疲劳感为度;辅助患者下床做有靠背的椅子, 时间和次数每日递增, 时间3~5分钟即可;患者站立能力加强后, 可进行洗脸、刷牙、吃饭等自理能力联系, 并练习床边大小便等。出院时, 给予在家继续康复运动的健康宣教和指导。
1.4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患者入院时和治疗两个疗程 (2个月) 后, 心功能级别 (NYHA标准) 、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 (超声心动图) 、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表MHL对患者体力、社会沟通、情绪变化、心衰症状等给予综合评价, 共21项, 每项0~5分) ;随访12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再入院和病死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 (±s) 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级别、LVEF、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等情况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心功能级别、LVEF、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等各项数据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 , 但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 。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2 随访1年, 两组患者再次入院和病死率比较
见表2。观察组再次入院人数37.5% (21/56) 明显少于对照组48.2% (27/56) ,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病死率5.4%低于对照组12.5%, 但数据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多重原因引起, 最后表现为血流动力异常的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传统的观念认为此类患者不能进行活动, 需要卧床静养, 而由此患者的各项活动能力更加地下, 严华等[3]的研究表明, 卧床时间延长与人体最大摄氧量的减少有密切的关系, 国外也有学者报道,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坚持有氧运动耐力和最大耗氧量均有所增加, 也且生存时间可明显延长。
近些年来,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安全的康复运动治疗, 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本研究数据显示, 行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再次入院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这与阙华星等[5]的研究数据相一致。
研究中选用的运动方式均是患者力所能及的, 步行、爬楼、生活自理方面等, 不仅能让患者对康复疗法接受和适应, 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给予相关康复运动疗法知识的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在运动过程中, 家属或陪护人员的参与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也能给患者支持和鼓励,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明确, 共同的认识是运动可以改善外周血液循环, 降低骨骼肌血流中收缩作用物质的浓度, 使骨骼肌加强适应能力;降低相关血管紧张素的活性, 缓解呼吸困难, 强化肺部功能;有氧运动还能改善血压、降低体重指数,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中包括了心功能评级、左心室射血分数来判断患者心脏功能, 此外还有专门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以及6分钟步行实验数据, 前者是医学界通用的评价本病患者的量表后者是操作简单的实验方法, 通过测得的数据反映患者的运动耐力和活动能力, 同时也反映心脏的功能强弱, 而数据的变化也可以给患者看到康复治疗的成果, 从而能够增加继续运动治疗的信心。本研究数据显示, 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在心功能评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表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等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将康复运动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远期效果好, 有效降低再次入院率。
参考文献
[1] 王磊, 王明生, 王河, 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多元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0;12 (8) :1285~1286
[2] 施勇.康复运动疗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8 (3) :5~7
[3] 严华, 符春晖, 邹恩飞, 等.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19 (1) :2~4
[4] Tzimas PG, Milions HJ, Arnaoutoglou HM, et a1.Cardiac troponin I versus creatine kinase-MB in the detection of postoperative cardiac event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J].JCardiovasc Surg (Torino) , 2007;49 (1) :95~101
[5] 阙华星.运动疗法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22 (12) :1084~1086
[6] 易小林.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2;9 (10) :73~74
[7] 李莉, 钟建英, 廖玉英,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16 (11) :1086~1087
[8] 陈燕, 梁涛.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3;48 (7) :666~667
[9] 孙凤媛, 冯冬青, 王雪梅, 等.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对扩张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1;8 (33) :126~128
运动康复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6月~2004年2月曾在儿科门诊运动康复室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 其中:男23例、女7例;足月儿20例、早产儿10例:正常出生体重22例、低出生体重8例。
1.2 方法
1.2.1 早发现
在新生儿期后对脑损伤儿实施定期随访, 其他新生儿在出生后, 在儿保体检时发现运动、智能异常, 一旦发现有运动功能异常或迟缓即转到运动康复室进行治疗, 最早接受运动康复治疗起始时间是出生后3~4个月8例、4~6个月7例、大于6个月15例。
1.2.2 及时康复治疗
对出现异常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姿势或异常运动模式的患儿采用Vojta法[1]、Bobath法[1]、上田法[2], 调整患儿肌张力, 矫正异常运动模式, 训练正常运动模式, 训练正常运动功能。训练时间1次/d至2~3次/周, 并培训家长, 掌握家庭康复治疗方法, 至患儿基本恢复正常后, 再以家庭训练为主。定期复查, 给予必要指导, 直到完全康复。
2 结果
30例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和运动康复治疗, 患儿经治疗后均显示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目前阶段性总结:完全恢复正常者16例 (53%) , 好转14例仍需继续治疗, 其中6例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客观因素, 不能持续规则治疗, 影响疗效。
3 讨论
近年虽然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早产儿、围产期窒息儿、重症黄疸的增多, 使得有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后遗症的人数明显增高, 围产期因素引起的比例有增多趋势, 国内脑性瘫痪率为1.8~4‰, 其中中度HIE有36.5%出现后遗症, 重度HIE则100%有后遗症, 面对如此高发的高危新生儿人群, 我们从事康复治疗的工作人员责无旁贷地应从这群高危儿入手, 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目前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时间指出生后6个月以前。可用Vojta 7种姿势反射早期筛查, 开展早期治疗和随访。人的大脑约有140亿神经细胞, 参与活动的只有1/3[2]。脑的可逆性很强, 即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可通过轴突和树突建立新的联络恢复兴奋传递、发挥代偿作用, 年龄越小代偿作用能力越强, 治愈的可能性越大。以神经生理学说为依据, 加上临床大量患儿的康复, 说明运动功能训练的合理和有效, 在防止变形、挛缩、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方面的疗效是肯定的。我们将尽我们所能降低脑瘫的发病率和伤残程度, 并注意体能、智能并重, 全面提高小儿发育水平。
摘要:本文总结了30例因围产期脑损伤, 导致运动功能迟缓、异常的住院患儿, 接受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本组患儿接受运动康复治疗的时间的起始时间:生后3个月内占13.3%, 4个月内占13.3%, 5个月内占10%, 6个月内占13.3%, 6个月以上占50.1%。效果:完全恢复正常者16例 (53%) , 治疗半年好转者占37%, 完全恢复较困难者3例 (10%) , 影响小儿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生物学因素是出生时的成熟程度、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等。
关键词:脑损伤,运动康复
参考文献
[1]谢鹏, 林义雯, 吴昭琳.高危儿保健和脑损伤的早期治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1, 131.
运动康复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为我科2009年4月—2009年8月住院病人, 入选对象为脑血管病恢复期病人, 其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 (66.58±9.53) 岁;病程2.28±0.19月;合并糖尿病7例, 冠心病4例。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1]进行诊断, 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中医证型诊断亦参考上述标准。纳入标准:年龄40岁~80岁;生命体征平稳, 意识清楚;中风恢复期病人;中医诊断符合气虚血瘀型。排除标准:双侧瘫者, 弛缓性瘫痪者;生命体征不平稳, 失语、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有严重的心、肝、肾及感染性疾病者;中医诊断不符合气虚血瘀型。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腹针合康复运动疗法+中医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康复运动疗法+中医对症支持治疗。均每周治疗5次。
1.3.1 腹针
选用规格为0.30 mm×25 mm天协牌一次性灸针, 按《腹针疗法》[2]所示方法, 选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侧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上风外点、下风湿点、下风外点、健大横。以上各穴均为直刺, 其深度为穿过皮下, 进入脂肪层, 肌层之上。进针后先侯气, 再行气, 继之催气。针后由治疗师行康复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 并强调病人的动性, 留针30 min。每周5次 (星期一至星期五) , 连续4周。
1.3.2 康复运动疗法
主要采用康复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与动运动相结合, 并强调病人的主动性, 具体训练治疗师执行, 天均训练2次, 每周5次 (星期一至星期五) , 连续4周。
1.3.3 中医及对症支持治疗
两组病人均统一服用补阳还汤为中医药治疗, 并因个人差异行对症处理 (控制血压、血脂、糖等) , 禁用营养神经药、扩张血管、抗凝、降纤、溶栓等治疗。1.4疗效评价标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国际上较为公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法;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Barthel氏指数法。评价方法:采用我科评价表格, 按规范评并填写;所有项目在治疗观察前后进行1次评定;注意排除评时的各种干扰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若资服从正态分布, 而且两组资料的总体方差相等 (方差齐) , 则选t检验。否则选择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
2 结 果
(见表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2) P<0.05
3 讨 论
脑血管疾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病人在急性期后病情稳定而转入康复科治疗。针灸在康复科中担任特色治疗并发挥着一定的治疗作用。腹针疗法源于中医基础理论, 其提出的神阙布气学说, 认为神阙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 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 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及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其认为在腹部有一个形似神龟的全息图, 针刺腹部可以达到治疗肢体疾病的目的, 如针刺病人的腹部中腹针理论体系规范的穴位, 病人可感到痪肢体轻松甚至肌力增加, 疗效立竿见影。
腹针疗法属于微针系统的范畴, 原理在于腹部穴位的全效应。它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一种方法。腹部除了是人体分布脏腑最多的部位, 还分布着量的经脉 (肝经、肾经、脾经、胃经、胆经、任脉、带脉、冲脉、阴脉、阴维脉) , 腹部既有阴经, 也有阳经, 还有阴中之阴的任脉, 外还有带脉束腰一周与背部的阳经督脉、膀胱经相连, 本身腹属阴, 因此, 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 而且可以调阳, 有沟通全身气血的作用。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 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 大多数募穴位于腹部。因此腹部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等优点。这是体针的作用不能所及的。我们观察腹针所用的腧穴以腹部的任脉、肾经、胃经中为多, 具有后天补先天之意, 脏腑之气得到补养, 则病人的气血得到补益, 疾病得以祛除。其亦以中医的理、法、方、穴, 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方法, 由于腹针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因此, 腹针的治疗以调动肌体气血以及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为目的, 使之运转逐渐地有序化。中风病人大都因脏腑气血极度失调而发病, 所以调理脏腑气血功能在恢复期是必要的。腹针疗法治疗中风, 其选穴为:引气归元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为主穴, 中脘、下脘调脾胃兼主肺气肃降, 气海、关元补肝肾以通任脉, 四穴合用以后天养先天。滑肉门、外陵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为腹四关, 通调气穴、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 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并根据全息理论用上风湿点、下风湿点使末梢神经的营养血供得到改善。
本设计立足于中西医结合, 在进行中医腹针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运动疗法, 避免进行体针治疗的同时限制康复运动疗法的实施。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 脑血管疾病梗死或出血的部位、范围对疾病的恢复有重大影响, 这一点在今后的观察中应予考虑。
摘要:目的 观察腹针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各30例, 治疗组采用腹针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疗法。均每周治疗5次, 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其Fugl-Meyer评分、Barthel氏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氏指数评分均有提高 (P<0.05) , 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针疗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有效, 在于腹部穴位调节的全息效应, 使其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和气血流通, 进而有助功能恢复。
关键词:中风,腹针,康复,运动疗法
参考文献
[1]任占利, 王顺道, 王永炎, 等.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
运动康复治疗 篇10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伴有多种靶器官损害和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血压科直接导致心脏泵血阻力增加, 所以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作为导致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 目前已从简单的治疗进入到综合防治阶段。对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1~3]。作为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心脏综合康复治疗计划的核心内容, 康复运动治疗正逐步被接受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针对罹患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和单用药物治疗而不结合康复运动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 通过对研究结果研究, 分析康复运动治疗对患者预后的获益程度, 从而使此类患者的运动耐量得意提供, 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可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的住院患者共100例。并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期 (半年内) 获得急性心肌梗死者、糖尿病、神经肌肉疾病、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收缩压>170mmHg, 舒张压>110mmHg) 、年龄超过75岁, 恶性肿瘤、心肌病、贫血以及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实验终点:患者病情加重, 或因其他原因将接受住院治疗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运动结合治疗组) 和对照组 (常规药物治疗组) , 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比例、疾病构成比例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2 运动处方制定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后均根据患者病情程度, 采取如病因治疗、移除诱因、吸氧、使用降压药物、利尿剂等大致相同的药物治疗计划。实验组在进行与对照组几乎相同的药物治疗计划的同时, 医生还要按照患者各自的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运动治疗计划, 并进行康复运动治疗, 医师据是每个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来制定康复运动治疗的具体方案。
高血压心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的具体医疗方案如下。1.心功能分III级的患者, 代谢当量为2~3者, 康复内容如下 (1) 室内站立28min每次, 每天两次, (2) 每日进行一次45min的室内步行训练;对于代谢当量为3~4者, 进行如下康复运动: (1) 步行100米/次, 每天两次, (2) 连续爬楼梯9级, 每天两次。2.心功能分级II级的患者, 其中代谢当量为4~5者, 进行 (1) 步行100米/次, 每天两次, (2) 连续爬楼梯18级, 每天两次。代谢当量为5~6者, 进行 (1) 步行500米/次, 每天两次。 (2) 连续爬18级楼梯, 每天3次。
对于实验组患者, 当其出院时, 医师要给其解释造成其心衰的原因,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疏导, 帮助患者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念, 并结合患者所患原发病介绍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及恢复过程, 并对患者及家属强调诱发心力衰竭严重的可能危险因素。对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回访, 每周二次, 了解患者是病情康复或进展情况, 督促实验组患者按各自的运动康复计划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治疗。
1.2.3 检查项目
两组患者均于入选后第3天以及第45天进行以下检测。
(1) 六分钟步行试验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运动试验, 其实施起来简单、安全、而且方便, 是用来评定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的方法。在医师的监护下, 要求患者在平直的走廊里尽可能快的步行6min, 测量出患者步行的距离 (米) 。
(2) 运动平板试验
患者进食后2~3h, 对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 记录患者完成运动平板的最大代谢当量 (METS) 和完成运动平板试验所需的时间。
(3) 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评分
对患者说明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的填表方法后, 让患者自行完成该表的填写。
(4)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检测
采集患者血样标本后, 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检测。
(5)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患者在保持静息状态15min后, 指导其左侧卧位, 应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于左室长轴切面对左心房内径 (LAD) 进行测量, 并同时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舒张末期内径, 以及室间隔厚度 (IVSD) ,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程序中的软件得出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所有上诉测量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完成, 且此超声医师并不知道患者所在分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以表示,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六分钟步行实验
治疗前, 两组患者6min步行实验距离无统计学差异 (P>0.05) 。6周后, 实验组患者6min步行实验距离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1) 。治疗后实验组提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 , 且实验组提高水平优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相比较P<0.01, *治疗后两组相比P<0.01。
2.2 运动平板时间
实验前两组运动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平板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 (P<0.01) 。治疗后两组运动平板运动时间的提高程度比较, 对照组提高的水平与实验组比较明显低于实验组 (P<0.01) 。
#治疗前后相比较P<0.01, *治疗后两组相比P<0.01。
2.3 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无统计学差异。6周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 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 (P<0.01) 。
#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 *治疗后两组相比P<0.01。
2.4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II)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检测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六周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水平均有所改善 (P<0.05) , 且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1) 。
#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 *治疗后两组相比P<0.01。
2.5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LVEF虽略有提高, 但与治疗前相比,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EF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1) 。
#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为降低血压, 使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为各种降压药。但药物治疗没有明显地控制高血压病发展为心力衰竭。并且应用了有效的能够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延长生存期的药物, 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仍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已有研究证实, 体重超重、钠盐摄入过多、过量饮酒、遗传因素、缺乏适当运动以及同时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因此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加日常适当的有氧运动, 调节心理保持在平和的状态, 缓解过度的环境压力等, 可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从而降低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样的,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 或是已经由高血压导致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改善生活方式, 适当科学合理的有氧康复运动, 也必然会使患者从中获益。但我们知道, 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大多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的完成各种劳动, 所以运动耐量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和判断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7]。过去我们曾以为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并不应该进行劳作及运动,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应该尽量减少运动量, 最好可以长期卧床休息, 但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可能会导致患者患各种合并症, 而且还会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这些都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与控制。但有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运动治疗的研究表明, 合理的康复运动甚至可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这表明合理的康复运动治疗将使患者从中获益。
本研究表明, 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康复运动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使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II及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水平下降, 改善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 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 由于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II及血管紧张素转移膜水平下降, 进一步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其正向的积极的影响作用, 同时, 由于血管紧张素II及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水平的改变, 也使其对患者血管的保护作用增强, 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预后。辅以康复运动治疗, 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良好作用。主要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 康复运动治疗可提高心衰患者的最大VO2, 降低运动时血乳酸值。 (2) 康复运动治疗可使慢性心衰患者肌肉纤维强度和力量增强, 改善骨骼肌组织学和生物学性状, 进而提高骨骼肌的功能和耐受性。 (3) 康复运动可使慢性心衰患者的骨骼肌的线粒体密度增加, 提高骨骼肌对运动的适应性及氧合代谢能力。除此之外, 康复运动治疗对于患者肺活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 从而有利于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消化功能的改善, 这些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健康。而且, 康复运动治疗还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使心率变异的某些不正常变动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运动是心脏康复之良方 篇11
研究发现,卧床三周后人的体力活动会减少20%~25%;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张力减退,人体活动后会出现心跳加快;骨骼肌纤维变细和氧化酶含量减少,骨骼肌废用性萎缩,肌力减退,甚至骨质疏松和关节挛缩;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和肠蠕动减慢,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和反射性心动过速,肺通气功能减低,发生肺不张和坠积性肺炎;有栓塞的倾向,双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负氮平衡以及影响病人自信心。
运动能明显让人们快乐起来。按照传统的心脏康复程序,即按心脏事件的时间提供规定活动,运动治疗一共分为三期。
住院期(1期):早期参与患者运动训练
1期是指发生急性心脏事件后(如心绞痛、急性冠心病入院、冠脉搭桥或冠脉介入手术,或第一次诊断为心衰)住院期间的心脏康复活动。这一时期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病人适应出院后体力活动对供氧的需求。这一时期的运动治疗措施,主要是医学评估、教育、危险因素的评估、说服动员和给予出院计划。从早期开始,家属和医护人员就应该参与到患者的运动训练
中来。
患者住院病情得到控制后24~48小时,可以由他人帮助患者做肢体动作练习;随着病情好转,逐日增加坐椅子的时间,以减少血容量不足、骨骼肌力失调和骨关节病变。尽早鼓励病人自己照顾自己的简单生活。取消监护,进入普通病房后,鼓励病人长时间站立,在别人帮助下步行、上下楼梯二层或原地踏步。住院期间运动治疗也是有禁忌的,如果是必须卧床的患者,例如不稳定心绞痛者等,不可纳入运动范畴。
中间期(2期):即出院后早期到2~3个月,可开“个性化运动
处方”
2期是1期的延伸。由于现在普遍住院时间的不断缩短,住院期间已经不足以掌握自我监测运动的机能和学完足够的教育材料,所以,出院后早期的运动试验和康复治疗就成为重点。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所以医生开出有个性的运动处方前,需要先进行体能以及运动试验,看病人能承受多大运动量。
对于运动治疗对象的选择,只要是心脏事件后不久、病人条件允许,就可以进行症状或体征限制的运动训练。让很多患者“好奇”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则应当根据个体的兴趣、需要和健康状态来制定,根据运动试验结果如安静心率、最高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病变程度、左心功能等以及症状,并参照运动训练方案实施过程中病人对训练的反应,以及再评定的结果,不断地修改运动处方。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处方中运动频率、强度和运动时间三大因素的调适。把握好这些要素,才能达到既锻炼康复又不伤身体的效果。病人自觉劳累也能算是一种衡量方式,如感觉非常轻松还是有点困难或十分辛苦等,都应计入运动强度的等级,并不一定每次都要携带仪器进行测量。而对于性生活,如果运动试验无明显异常者可逐步恢复。
维持期(3期):指2期结束直至终生,以社区为基础运动地
第3期训练则包括运动训练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长期维持。有证据显示,为了维持心脏康复的益处,最好采取“锻炼”和“养生”两者合一的治疗。
有研究发现,患者进行12周或更长时间以上的运动可获得最大益处。但如果想要维持运动益处,就必须坚持长期体力活动。对大多数冠心病人来说,一旦撤销监测,就很难坚持运动,因此,家人的督促是非常重要的。3期康复主要是以健身房和社区为基础运动地实施康复活动,还有一些患者做出他们自己的运动计划或是恢复以前的体育锻炼,这些基本都是允许的。家属应鼓励稳定的冠心病病人继续进行有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方式:暂无“最佳”
很多病人问究竟哪种运动才是最好的运动,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证据证明任何一种运动优于其他方式,所以可由病人自己选择。
步行:最为容易进行,不需特殊
设备。
游泳:适合肥胖病人,需具备条件和注意安全。
原地踏车:负荷能定量,效果逐渐提高,但比较枯燥。
团体娱乐活动:有趣味性,患者易参加,但效果不易测定。
其他还有韵律操、慢跑等,只要属于有氧运动,在控制心率的基础上都可进行。
虽然各种运动分不出高下,但在程序上基本都是一样的。在正式开始训练之前,一般需要先准备10分钟,内容为伸展运动和柔软体操。这样可以防止骨关节损伤,并逐步增加心率,使心脏和肺逐渐进入运动状态。运动时间一般持续30~4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和原地踏车、游泳。运动后要再次进行10分钟的放松活动,内容和准备活动一样,使心跳慢慢恢复到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突然中断高强度的运动可诱发室性心率失常。训练计划后期可增加锻炼上肢和下肢肌肉的肌力运动。避免在凌晨运动;避免在饱餐后和饮用咖啡、浓茶后进行康复活动。运动中,病人可通过自数脉搏来监测运动量的大小。
运动康复治疗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康复科2015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入选标准:(1)初次发病或曾患脑卒中未遗留神经功能缺失患者;(2)意识清醒,病情稳定;(3)年龄在80岁以下。排除标准:(1)病情过于严重或进行性加重者;(2)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如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等;(3)伴有严重的系统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4)不愿配合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并对基础疾病进行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如平衡训练、肌力训练、物理疗法、运动想象疗法、中医针灸艾灸疗法等,在时间、量度方面不做统一规定。研究组实施能级循环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 治疗原则:
根据Brbath关于偏瘫恢复过程的迟缓期、痉挛期和恢复期为依据,将基本的康复治疗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中医针灸艾灸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物理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有机结合制定出能级循环康复治疗方案。依据脑卒中偏瘫恢复过程中各期特点和各种康复方法治疗机理及以往取得的效果经验确定各期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1.2.2 各期患者康复治疗目的及措施:
(1)迟缓期:目的是防止并发症,增强感觉运动刺激,诱发主动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平时正确的床上卧位,关节被动活动每小时1次,每次5min。①对患侧施行艾灸疗法: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穴: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艾灸每次15~20min;②休息20min施行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肩胛胸廓关节上提下降被动运动,患肢肘腕关节、手指关节、髋膝踝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等被动运动,并进行握手上举训练和抬臀训练,以上每个动作反复10遍;③休息20min行物理疗法: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于治疗前向患者反复强调该疗法必须要靠自我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疗效,将电极置于患肢肱二头肌、上臂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肌肤丰满处,电刺激频率为35~50Hz,波宽200μs,每次持续5s间歇10s,强度以引起患者肌肉明显收缩为度,治疗时要求患者看到肌电反馈仪屏幕上的肌电信号,每次20~25min;以上治疗要求每天按顺序进行,上午下午各1次。如发现有肢体畸形,及时佩戴外形矫形器。(2)痉挛期:目的是抑制痉挛模式,提高关节的协调灵活性,促进患者恢复分离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平时注意正确摆放抗痉挛肢体。每天按顺序进行以下治疗,①对患侧施行针灸疗法:上肢取穴:肩髎、肩贞、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穴:环跳、足三里、解溪等穴,留针每次15~20min;②休息20min施行运动想象疗法,此疗法要求在安静的房间里进行,体位取舒适卧位或坐位,通过在背景音乐中听录音指令,想象患肢完成指令的动作,要先闭目全身放松2~3min,然后进行运动想象13~15min,最后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睁开眼睛2~3min,具体动作包括肩、肘、腕、手指关节的活动、体位变换、患肢负重及平衡训练,每次想象4~5个动作,每个动作想象2~3遍;③休息2min施行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医师及家人的帮助下完成运动想象的动作;④休息20min进行物理疗法,方法同迟缓期。以上治疗要求上午下午各1次。(3)恢复期:目的是改善遗留后遗症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康复治疗方法:针对后遗症采取个体化治疗,选择性使用针灸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物理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针对性指导,采取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改善手功能训练等;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将替代护理变为自我护理,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辅助器具,根据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当患者肌力有一定的恢复时,鼓励指导患者自己完成日常生活,指导患者掌握与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知识,发挥家属的积极作用,帮助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指导合理进食,生活规律。
1.2.3 评估治疗效果,改进治疗措施,形成良性循环:
评估小组由患者、家属、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分为治疗前评估、日评估、周评估、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治疗计划,计划突出个人特点,发挥患者的特长与优势,鼓励成功淡化不足,如某项动作做的好,进步快,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完不成的任务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指导改正;应用模范作用,请成功患者和进步快的患者讲解经验与体会。总之,就是要发现每个患者的优点,发挥其特长,形成良性循环。
1.3 观察指标
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量表评定2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该量表包括6大方面:自我照顾、括约肌控制(大小便的控制)、转移能力、运动能力、交流及社会认知功能,共18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1~7分,总分18~12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越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总分100分,上肢最高分为66分,下肢最高分为34分。所有患者首次评定在入选治疗前24h进行,再次评定于治疗4、8和12周由同一医师在对研究分组及治疗状况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12周2组患者的FIM评分与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研究组FIM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3 讨论
艾灸穴位疗法能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有助于恢复肢体的神经和运动功能;针灸能改善自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还可刺激相应脑血流量增加,改善偏瘫肢体功能;多项研究表明[2,3,4,5]强化运动想象疗法不仅可根据运动记忆激活大脑某一活动的特定区域,还可调动皮层区域的兴奋性,达到提高运动的目的,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身体平衡能力[6,7];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通过肌肉关节运动源源不断的向中枢神经系统大量传递感觉冲动信息,能促进运动模式形成,抑制异常肌张力,加强大脑学习功能并激活潜在神经通路,替换或修复已受损神经组织,有助于脑功能重组及中枢神经功能的再塑,对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有重要意义[8]。研究表明[9,10]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受伤后脑的残留部分通过功能重组,以新的方式代偿已失去的功能,在此过程中,特定的康复训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基本的康复治疗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中医针灸艾灸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物理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有机结合制定出能级循环康复治疗方案。研究组于治疗4周在FIM、FMA评分优于对照组,于治疗8周、12周时差异更大,提示能级循环康复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并且远期效果更显著。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参考文献
[1]王海嵘,刘佳福,李浩军,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疗效的比较[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1):42-43.
[2]张婷婷,王强,孟萍萍,等.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2):115-118.
[3]谢琳,王强,金永臻.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5):354-356.
[4]王朴,郭毅,张君梅,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529-539.
[5]刘丽,黄菲,尹娇,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8):5079-5081.
[6]龚泽辉,王义亮,郭强,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Brunstrom分期的影响[J].中国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3):280-283.
[7]窦娜,李丹,马素慧,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8):2049-2050.
[8]何怀,戴桂英,刘跃,等.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10):762-765.
[9]Tambuyzer T,Ahmed T,Berckmans D,et al.Reverse engineering of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hippocampus[J].Commun Agric Appl Biol Sci,2011,76(1):196-200.
【运动康复治疗】推荐阅读:
运动功能康复治疗10-20
功能康复运动07-20
康复运动锻炼10-10
运动员康复07-07
运动康复疗法:脑卒中06-27
运动康复协会章程05-30
运动损伤康复现状分析11-18
运动损伤及其康复锻炼11-20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01-05
脑瘫运动康复训练课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