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评定(精选8篇)
康复治疗评定 篇1
中枢性协调障碍(C C D)最早由德国学者Vojta提出,一些儿童因早产、病理性黄疸、缺氧、窒息史等高危因素而出现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及姿势异常等各类中枢神经运动协调性障碍,但尚不能确认患儿为脑性瘫痪,然而若不及时诊疗,患儿有发展为脑瘫的可能性。因此,为了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遂将这类早期病症定义为“中枢性协调障碍”,即脑瘫危险儿[1]。本文将探讨康复治疗师参与康复评定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自愿接受康复治疗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40例,并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但试验结束时观察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2例,最终纳入研究者观察组19例、对照组18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8例,年龄3~11个月,平均7.62±4.25个月;肌张力高10例,肌张力低6例,肌张力大致正常3例。对照组男9例、女10例,年龄3~12个月,平均7.59±4.52个月;肌张力高11例,肌张力低6例,肌张力大致正常1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围生期高危因素
产前、产时或新生儿期危险因素是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发现和诊断的第一步,一般认为窒息、早产低体重和重度黄疸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2];临床发现,双胎、孕母高龄及剖宫产也需列为高危因素。
1.2.2 早期症状
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但运动发育是从胎儿时就开始的一个持续过程,经观察分析后认为某些症状特点在出生前、新生儿期产生的脑发育障碍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孙世远、王彩英等[3,4]提出了4个早期表现,包括生后哺乳及护理困难、过分安静或易被激惹、3个月内反复惊厥或婴儿痉挛症表现、智能反应落后。临床总结来说,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主要有五大症状,即易惊、打挺、自发运动减少、喂养困难、异常哭闹。
1.2.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姿势异常,其中Vojta的7种姿势反射是主要依据[5],具体为:①拉起反射;②俯卧位悬垂反射;③倒位悬垂反应;④侧位悬垂反应;⑤Collis水平反射;⑥倒位悬垂反应;⑦Collis垂直反射。而中枢性协调障碍诊断标准为:①极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有1~3种反射异常;②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有4~5种反射异常;③中度中枢性协障碍,有6~7种反射异常;④重度中枢性协调障碍,7种反射均异常,并有肌张力异常。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CCD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12个月,性别不限;③家长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①年龄<3个月或>12个月;②不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疗;③癫痫、遗传代谢性疾病、心脏病、重度营养不良等疾病;④住院未满3个月;⑤中途退出本试验。
1.4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儿均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训练、关节松动、手功能、推拿、点穴、作业训练、经颅磁、脑循环、电子生物反馈、肌兴奋、神经肌电促通、中药塌渍、中药熏蒸、言语训练、水疗、针灸、穴位注射等,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需要而定。另外,于治疗满1个月时,对照组由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对患儿进行康复评定,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康复治疗师对患儿进行康复评定,观察其对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1.5 观察指标GM
FM-88主要用于测量脑瘫患儿及脑瘫高危儿的粗大功能运动状况随时间或由于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也可用于运动发育落后患儿,可提供原始分、百分比及总百分比,是目前粗大运动功能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之一[6]。1989年确定的GMFM初版量表包括88个项目和5个能区,其中第一区为卧位与翻身能区、第二区为坐位能区、第三区为爬与跪能区、第四区为站立位能区、第五区为行走与跑跳能区[7]。由一名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对患儿进行评估,评估环境设定为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房间,采用GMFM-88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进行测评,以评价患儿的康复效果。
1.6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GMFM-88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3讨论
脑瘫的诊疗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明确诊断脑瘫年龄必须在1岁以后,因1岁以后患儿的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已有不同程度的固定,待1岁确诊后再进行治疗的效果将较1岁内的早期治疗差[8]。目前我科也应用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倡“评定-康复-再评定-再康复”及“全人康复”的诊疗方式及理念,其中“全人康复”即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及康复治疗师均参与患儿的全程康复。
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订康复诊疗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9]。我科对每一位新入院患儿均应用Vojta姿势反射、粗大运动评估及Peabody发育量表等进行各方面评估,科主任根据病情及评定结果制订最佳的康复治疗方案,每位康复医师根据评定结果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根据住院的日期进行中期和末期评定,完善治疗方案[10]。我科在对患儿的评定中,除了康复医师,还有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参与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师是康复方案的具体执行者,与患儿及家属接触的时间长,能够多方面交流[11],因此在康复治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康复治疗师参与康复评定,可对患儿病史、高危因素、目前情况、治疗方案了解较详实,实施治疗时针对性、个体性较强,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较显著,且末次评估时观察组肌张力、异常姿势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师参与康复评定可显著提高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康复疗效。康复是综合性的康复,是全程、全人的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医师、护士、治疗师及家长均应参与康复的每一重要环节才能使康复效果最大化,从而让患儿快速康复,早日生活自理、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师参与康复评定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7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均按患儿情况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并于治疗1个月后由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对对照组进行康复评定,观察组则加入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评定,观察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GMFM-88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师参与康复评定可显著提高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康复疗效。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康复治疗师,康复评定,粗大运动功能,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评定 篇2
1.人体形态:是指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系统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及姿势。2.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个部位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个组织间的力学关系。3.直立姿势的评定:
①前面观:双眼应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脊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②后面观: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直线上;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脊,也对称地处于脊柱的水平线上;③侧面观: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和踝应五点一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即向前凸的颈屈;向后屈的胸屈;向前凸的腰屈和向后凸的骶屈。颈屈和腰屈最大,胸屈次之,骶屈最小。
4.膝外翻: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其特点是,在膝外翻时,膝关节的中心在大腿和小腿中线的内侧,两腿成X形。
5.膝内翻: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其特点是,在膝内翻时,膝关节的中心在大腿和小腿中线的外侧,两腿成O形。
6.上肢长: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7.下肢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从股骨的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
8.肌力: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绝对肌力。9.耐力:肌肉持续性维持一定强度的的等长收缩或做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收缩的能力称谓耐力。
10.肌力分级标准:5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4级:能抗重力、抗中等阻力运动。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运动。2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级:无可测知的肌收缩。
11.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因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所以关节活动范围亦分为主动的与被动的。12.影响关节活动度范围的因素:①构成关节两关节面面积的大小的差别②关节囊的厚薄及松紧度③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④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状况⑤年龄、性别、职业对关节位活动范围也有影响。13.肩关节:屈曲:170 ;后伸:60 ;外展:170 ;水平外展:40 ;水平内收:130 ;内旋:70;外旋:90 ;
14.肘和前臂:屈曲:135150;旋后:8090 ;旋前:8090 15.腕:掌屈:80 ;背伸:70 ;尺偏:30 ;旋转:45 16.指间关节:外展:50 17.髋:屈曲:120 伸展:30 外展:40 内收:35 内旋:45 外旋:45 18.膝:屈曲:135 踝:背屈:15 跖屈:50 内翻:35 外翻:20 19.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所必需的;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肌张力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肌张力增高(痉挛)、肌张力障碍
20.痉挛(spasticity)是指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由于脑干和脊髓反射亢进而使局部对被动运动的阻力增大的一种状态。
(一)痉挛的益处: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2.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3.可相对保持肌容积。4.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疏松。5.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6.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二)痉挛的弊端:1.由于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2.由于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3.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4.由于屈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这一现象也可发生在床位和轮椅体。5.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造成的挛缩危险。6.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7.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8.由于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9.虽然大部分痉挛可无疼痛,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10.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21.痉挛的特殊表现:①巴宾斯基反射:为痉挛性张力过强的特征性伴随表现,巴宾斯基反射阳性时足大趾背屈②折刀样反射:当被动牵伸痉挛肌时,厨师产生的较高阻力随之被突然的一致发动而中断,造成痉挛肢体的阻力突然下降,产生类似折刀样的现象③阵挛:在持续牵伸阵挛肌时可产生,特点为以固定频率发生的拮抗肌周期性痉挛亢进。常发生与踝部,也可以发生于其他部位④去大脑强直和去皮层强直:去大脑强直表现为持续的收缩,驱赶和四肢处于完全伸展的姿势;去皮层强直表现为持续的收缩,躯干和下肢处于伸展姿势,上肢处于屈曲姿势。
22.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23.肌张力异常的常见形式:痉挛、僵硬、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迟缓。24.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反射介导机制
(二)非反射介导的机制
(三)痉挛的神经递质变化
反射介导机制中的牵张反射可分为腱反射和紧张性牵张反射。紧张性牵张反射是肌紧张产生的基础。25.Ashworth分级法评定:分01234级?。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突然出现卡住然后呈现最小的阻力或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表现为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均呈现最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的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26.人体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
27.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踝调节机制、髋调剂机制、跨步调节机制)。28.特殊平衡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29.平衡反应的形成规律
平衡反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出生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7~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9~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12~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坐位前方、侧方、后方平衡反应建立时间分别为6、8、10个月;立位前方、侧方、后方平衡反应建立时间分别为:12、18、24个月;跪位平衡反应建立时间为:15个月。30.平衡种类:
①静态平衡 又称一级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②自我动态平衡 又称二级平衡,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③他人动态平衡 又称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
31.稳定极限: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32.协调(coordination)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33.共济失调分为:小脑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34.步态: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势,包括步行和跑两种状态。
35.正常步态:事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此时躯干则基本保持在两足之间的支撑面上。
36.正常步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
37.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其中步长、步频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用的3大要素。
38.步长: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称为步长,又称单步长。
39.步幅(stride length)行走时,由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称为步幅,又称复步长或跨步长。
40.步宽(stride width)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41.足角(foot angle)在行走中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足角。42.步频(cadence)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43.步速(walking velocity)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表示。44.步行周期(gait cycle)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秒(s)表示。一般成人的步态周期约为1~1.32 s左右。
45.步行时相(gait phase/period)行走中每个步态周期都包含着一系列典型姿位的转移。人们通常把这种典型姿位变化划分出一系列时段,称之为步态时相(gait phase),一个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stance phase)和摆动相(swing phase)。
46.支撑相是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阶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47.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当一侧下肢完成足跟抬起到足尖向下蹬踏离开地面的时期内,另一侧下肢同时进行足跟着地和全足底着地动作,所以产生了双足同时着地的阶段。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此阶段的长短与步行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双支撑相就越短,当由走变为跑时,双支撑相变为零。双支撑相的消失,是走和跑的转折点,故成为竞走比赛时判断是否犯规的唯一标准。
48.摆动相是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
康复治疗评定 篇3
关键词: 康复评定技术 MES 教学模式 教学应用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1]。它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1.教学的设计
1.1教材的选用
一种特定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必然涉及教材、师资、教学设备等配套设施建设。我们选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康复评定技术》,由我校和十余所国内高职院校康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按模块式教学法编写,能切合高职康复教育和学生现状,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担任课程教师为具有多年教龄的教学经验丰富且为配套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的教师,教学设备齐全,教学设施丰富。
1.2模块分割
根据临床康复评定技术和教学大纲要求,将康复评定技术分为七个模块,“认识康复评定”模块、“躯体功能评定”模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模块、“精神心理功能评定”模块、“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模块、“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评定”模块、“临床常见疾病康复评定”模块。每个模块中有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又设置有项目要求、工作任务、背景知识、项目实施和知识拓展五个部分,且都由案例引导出工作任务,案例解析帮助学生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1.3具体教学方式
1.3.1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确定任务。教师授课前认真备课,对相应知识点和实践操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切入点,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确定相应的教学任务。
1.3.2划分小组。根据班级人数划分为三五人的小组,推选组长,并要求组长分配各组员任务、带领组内学生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的预习和相关资料的查询。
1.3.3分组实施。如运动控制功能评定这一项目中,先向学生阐述任务要求,具体讲清任务,可根据脑中案例创设情境,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实施,教师作为指挥者和调度者随时进行指导,鼓励学生拓宽思路找方法,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旨在使每个学生都顺利完成任务。
1.3.4组长总结,教师点评。学生完成任务后,各小组组长依次对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其他小组提问或对实施任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点评,并集中对问题进行答疑。教师在点评过程中注意多褒奖,以激发学生下一轮学习兴趣,并注意根据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随时调整学习难度和任务,以达到既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断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目的[2]。
2.体会
2.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完成某项任务,且与其他组学生形成竞争,有利于学习兴趣提高,并且学生事先为完成任务需要自行查阅相应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2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模块式教學中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更易于掌握且记忆更牢固[3],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增强,技能更专精、熟练,技能训练更高效[4]。
2.3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与病患打交道也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通过分组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任务分工的方式,大大提高组内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教学可大幅提高与病患沟通的能力。
2.4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模块式教学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全面考虑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性格爱好、结交的朋友等特点根据优势互补的方式进行分组;还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不断扩宽自身知识面;另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课堂管理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灵活、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小楠,董群,刘辉,等.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2):1673.
[3]肖新丽,杨晓斌.模块式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14):70.
康复治疗评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2012年选择肱骨髁间骨折病例26例, 男18例, 女8例, 年龄6~72岁, 平均 (40.2±12.8) 岁, AO分型:A型骨折15例, B型8例, C型3例。
1.2 方法
1.2.1 评分标准
按照《骨折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进行评分 (见表1) , 71~100分:运动康复较安全:41~70分:运动康复应慎重;0~40分: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 不宜等张收缩。在术后第3天、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1.5个月、术后2个月共5个时间点进行评分, 按评分结果决定行何种康复训练。
1.2.2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训练
使用肘关节CPM机, 进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 1次/d, 每次2 h, 训练的起始角度应小于测量时屈的度数、大于测量时伸的度数, 操作过程遵守循序渐进原则。以患者不感明显疼痛为标准, 每日开始运动由慢至快, 开始循环周期时间为3~5 min, 可逐渐缩短至0.5 min, 渐渐增大肘关节活动范围。
1.2.3 关节活动度练习
采用主动运动、助力和抗阻训练, 可应用上肢关节活动器、肘、腕关节活动器、棒操及哑铃等进行训练;还可进行摸高、旋转门手柄、拧毛巾、拎物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并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患侧上肢, 以增加肌肉力量, 促进肘关节的活动度。上述治疗每日在治疗师协助下训练1次, 每次30 min, 训练强度以患儿有轻度疲劳感, 经12 h休息后疲劳程度减轻 (不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 为适, 此项练习的基本原则是逐步牵伸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
1.3 观察指标
肘关节活动度的正常值参照文献介绍的相关标准为[2]:屈曲150°~0°, 伸展为0°, 屈曲活动小于120°或伸展活动不能达到0°的患者, 可对其进行康复治疗。计算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肘关节功能评分。按MEPS肘关节功能评分[3]:最高为100分。疼痛程度 (45分) 、运动范围 (20分) 、关节的稳定性 (20分) 、关节功能 (25分) , 总评分100~95为优, 94~85为良好, 79~50分可, <50为差。手术后12个月并发症观察, 主要并发症有异位骨化、骨折不愈合、肘关节僵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康复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骨折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评分情况
评分在71分以上者开始接受上肢CPM、关节活动度练习。术后3 d时有18例达到71分开始练习, 术后0.5月有21例, 术后1月有23例, 术后1.5个月有25例, 术后2个月全部开始进入训练。
2.2 肘关节功能评定
术前所有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 均远低于50分, 术后6个月时有1例AO分型为型C的病例得分低于85分, 到12个月时所有病例得分均在85分以上。各型病例手术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均P<0.05) 。
注:覮与术前比较, P<0.05
2.3 并发症情况
术后12个月时所有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 有2例C型骨折患者有异位骨化发生, 但是对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 无关节僵硬发生。
3 讨论
近十年来, 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如何更好的治疗疾病并且提高骨折疾病的功能疗效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评价每一例骨折患者, 包括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治疗可靠性与合理性、治疗方法对骨折及运动康复的影响、不同时间的各种不同组织损伤修复程度等等, 将这些复杂且相互影响的因素综合分析并系统地评价, 从而使之量化, 作出适合每一例骨折患者不同时期的运动康复计划, 进行个性化治疗,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骨折患者的功能疗效。创伤骨科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创伤机制, 判断其发展趋势, 借以指导运动康复治疗。严重影响功能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为10%~15%[4], 创伤越重, 康复越困难。骨折周围软组织既起着保护功能, 又通过骨折周围软组织起夹板稳定骨折的作用。解剖学研究证实, 肌肉和骨膜间有丰富的血管网相吻合, 直接暴力所致的严重肌肉损伤使骨折端的血供受到严重破坏, 直接影响骨折的愈合[5,6]。另一方面, 软组织损伤、感染后期可形成大量瘢痕, 瘢痕挛缩后, 将严重影响关节活动;软组织损伤、感染可加重肢体肿胀, 过早、过剧的运动康复可加重肢体肿胀, 不利于炎症控制。因此, 及时、适度的运动康复显得极其重要。对于合并有肌腱、周围神经、血管损伤者, 修复后的运动康复也必须考虑到其相应的特点。另外, 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与修复技术可减轻创伤程度, 便于术后康复或提高术后功能康复程度。
本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现状, 提出将从骨折的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软组织的完整性三个方面, 注重不同病例、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总结影响运动康复的三个主要因素的内在联系。对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后的患者, 术后采用《骨折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评分来决定上肢CPM、关节活动度练习开始时间可以让患者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较低的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骨折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 可获得不同类型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在不同时期做何种运动康复, 为骨科运动康复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同时也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软组织的完整性三因素评分指导术后康复训练是安全的。《骨折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为早期安全的运动康复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能有效地改善骨折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 适合临床骨科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戴闽.实用骨科治疗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8-46.[1]DAI M.Practical orthopedic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7:38-46.Chinese
[2]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2:12-21.[2]YAN TB.Modern Rehabilitation Therapy[M].Guangzhou: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2:12-21.Chinese
[3]O’DRISCOLL SW, SANCHEZ-SOTELO J, TORCHIA ME.Management of the smashed istal humerus[J].Orhop Chin North Am, 2002, 33 (1) :19-33.
[4]THEIVENDRAN K, DUGGAN PJ, DESHMUKH SC.Surgical treatment of complex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using precontoured anatomic plates[J].J Shoulder Elbow Surg, 2010, 19 (4) :524-532.
[5]刘拴, 杨洪平, 张卫国.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发肘内翻畸形的防治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 (16) :65-67.[5]LIU Q, YANG HP, ZHANG WG.Experienc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pediatric supracondylar humeral fracture and cubitus varu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13, 23 (16) :65-67.Chinese
谈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篇5
关键词:儿童,运动,康复,评定
儿童运动功能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致残原因之一[1],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心身发育,若不能及时得到诊治,极有可能造成患儿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对儿童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这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订打下了科学基础,也为治疗目标的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用于评价治疗效果,确定是否继续康复治疗,是否需要修订原计划方案,是否需要另外制订治疗方案。但是脑瘫评估方法各家不一,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近年来康复界正在寻求一种简单易行、全面评价脑瘫及康复疗效的方法,如任永平等以修改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对620例3个月~5岁正常儿童的运动功能发育及62例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动态改变的评价;黄东峰等以儿童功能独立评测法和儿童行为量表对脑瘫评估的研究等。本文旨在介绍一些国内常用的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内容和方法。
1 一般状况评定
一般状况评定包括病史、营养状态、心肺腹部的检查、头围、身长和体重的测量。高危病史有助于诊断和功能评定[3]。及时发现运动功能障碍对于儿童日后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4,5]。通过对患儿的一般状况评定可以判断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孪缩等情况。
2 原始反射的评定
这一评定非常重要,通过检查可判断神经发育与动作发育水平,是指导训练的依据。常用的有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颈反射、握持反射、交叉伸展反射、翻正反应、平衡反应等。
3 运动发育的评定
运动发育的评定是儿童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正常小儿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和顺序[6],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4岁能爬梯子。脑瘫儿童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水平或表现为主动活动较少。常用的运动发育评定量表有运动年龄评定(motor age test,MAT),包括上肢运动年龄评定及躯干和下肢运动年龄的评定等。
4 肌张力的评定
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患儿可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外,可通过检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的情况。检测时小儿取仰卧位,头和身体居中。
5 肌力评定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肌力评定的要求不尽相同。发育前期,患儿主动运动较少,对其进行肌力评定,其治疗意义不大。但当患儿会坐、爬,甚至会站、走路后对其进行肌力评定则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由于小孩较难取得合作,姿势、肢位较难保持固定,特别是肌张力较高患者,MMT(徒手肌力检查)难以准确判定肌力,故肌张力异常时肌力评定意义不大。对于年龄相对较大能取得合作者可采用Lovett分级进行肌力评估。
6 协调功能的评定
通过对患儿协调功能及精细动作的评定可了解四肢的共济活动,协调能力及手指基本功能状况。较常用有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轮替动作等。
7 步态分析
对有行走能力但异常步态者必须进行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显示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进行行走功能评估和矫正提供必要的依据。脑瘫患者的异常步态最常见的有由于痉挛引起的剪刀步态,垂足(划圈)步态及各种肌无力步态,如臂中肌、臂大肌步态等。
8 综合活动能力评定
对于临床表现典型的患儿,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广的评定量表是大体运动功能评测法(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7],共含88项,2000年又推出66项版本。虽然GMFM被认为是目前运动功能评定的标准方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程度较轻,能完成某项动作,但在速度、协调和流畅性上仍属异常,大体运动功能分类(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GMFC)的敏感性则较差等[8,9]。
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rsure,FIM)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更为客观全面地反映残疾者日常生活包括自我料理、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的指标。包括6个方面的功能,共18项,最高分为126分,最低分为18分。适合年龄较大的脑瘫儿童使用。
运动功能障碍有时常合并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功能异常,最终表现在交流、自理等社会适应方面的缺陷[10]。因此临床上根据需要有时采用由北京博爱医院胡莹媛制订的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主要应用于脑瘫儿童,是一个既能合理、客观评估脑瘫患儿的某方面的功能障碍又能全面、综合反映脑瘫患儿障碍水平的评价量表。
儿童运动功能障碍虽然很常见,但是其康复评定内容国内并没有统一规定,不同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单一的评定虽然可以在某一方面做出深入的判断,操作起来却容易忽视某项其他相关因素。而综合能力的评定量表多存在使用繁琐或者评分不细致的缺陷。因此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在诸多方面尚需深入研究,就目前而言,根据研究目的等综合因素,多量表、多方法结合使用还将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Nathaniel ZB,Muriel KB,Odeya ZZB,et al.Risk factors for epilepsy in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J Hur Pae Neurol,2010,14(1):67-72.
[2]Shelly V,Kavis W,Waters W,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life and functioning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DevelopmentalMedicine Child Neurology,2008,50:199-203.
[3]Martha WJ,Elaine M,Jean ES,et al.Cerebral palsy introduction anddiagnosis(part I)[J].J Pediatr Health Care,2007,21:146-152.
[4]Becher JG.Pediatric rehabilita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gen-eral management,classification of motor disorders[J].Journal of Ortho-tists and Prosthetists,2002,14(4):143-149.
[5]Piggot J,Paterson J,Hocking C.Particpation in home treatment programs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lasy:a compelling challenge[J].Qual healthRes,2002,12(1):1112-1129.
[6]李晓捷.人体发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32.
[7]王绮,肖农,任永平,等.婴幼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26):2643-2644.
[8]Josenby AL,Jarnlo GB.Longitudinal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GMFM-88total score and goal total score and the GMFM-66 score in a 5-yearfollow-up study[J].Physical Therapy,2009,89(4):342-350.
[9]吴绪波,张海蒙,孙克兴.互动式头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疗效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3):177-179.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评定会 篇6
1 病例简介
患者颜某,男,70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不能37天”于2014年4月11日入院。病残史:患者2014年3月4号22时被发现倒在地上,问答可应声,但不能言语,左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急就诊于当地医院,就诊途中意识完全丧失,行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约43mL,次日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引流术,2天后复查头颅CT示出血量约80mL,继续给予引流术,5天后拔除引流管,15天后意识清楚,1月后能自行翻身,臀部可抬离床面,但仍不能言语,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为进一步康复来院,门诊以“脑出血(恢复期)”收住入院,近2周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既往史:高血压10年,血压最高180/105mmHg(1mmHg=0.133kPa),糖尿病10年,均未规律用药及监测;近10年“同一部位”发生脑出血3次,此次为第4次,第3次脑出血遗留行走快时左足稍拖曳,余无异常。
查体:T 36.3℃,P 73次/分,R 20次/分,BP 141/86 mmHg;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意识清楚,言语不能,左利手,查体部分合作,听理解差,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均较差;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各向活动自如,未见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存在,软腭动度对称;四肢肌容积正常,左侧耸肩力弱,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手肌力0级,左侧上下肢可平移,布氏分期:左手Ⅰ期,左上肢Ⅱ期,左下肢Ⅱ期;左侧肩痛,肩关节前屈、外展均受限;左手腕关节以下肿胀、疼痛;左髋关节屈曲、内旋、外展、外旋均受限,伴疼痛,周围肌肉触诊发硬疼痛;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左侧不能完成,感觉查体不能合作,右侧腱反射(++),左侧腱反射(+++),左侧踝阵挛未引出,右侧巴氏征阴性,左侧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①头颅CT见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约80mL,破入脑室(2014年3月6日);②双髋关节X片见左髋关节异位骨化(2014年4月13日);③左下肢动静脉超声见左侧股动脉硬化,余未见异常(2014年4月13日);④头颅MR见右侧侧脑室旁及基底节区脑出血约29.5mL,多发腔梗,部分软化,大脑白质脱髓鞘,脑萎缩,枕大池囊肿,脑动脉硬化(2014年4月18日)。血液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六项、凝血四项、风湿三项、心肌酶均正常;血沉19mm/24h,空腹血糖7.83mmol/L,餐后2h血糖13.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同型半胱氨酸17.1μmol/L。
康复评定量表MMSE:失语无法配合;NIHSS:13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下肢各4分,Ⅰ级(严重运动功能障碍);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4/1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20/100分,完全依赖;手功能:废用手;Holden步行分级为0级;肌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左手屈肌张力Ⅱ级,左上肢屈肌张力Ⅲ级,左下肢伸肌张力Ⅲ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失语无法配合,存在失眠、心烦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失语无法配合,存在激越、入睡困难、唉声叹气、情绪低落,不愿配合治疗。康复诊断:①脑出血恢复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②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平衡障碍,肩痛,肩手综合征,异位骨化;③日常生活完全依赖;④社会参与能力丧失。治疗:盐酸乙哌立松50mg,2/天;巴氯芬5mg,2/天起始,逐渐增加剂量;二甲双胍片0.5g,3/天;阿卡波糖50mg,3/天,控制血糖;替米沙坦40mg,1/天,控制血压;氟西汀胶囊改善焦虑抑郁;申请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PT)、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OT)、语言治疗(speech therapy,ST)及理疗等治疗。
2 康复评定会
2.1 初期评定会
时间:2014年4月23日。参加人员:主任医师、主管医师、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理疗师、主管护士、患者家属。
2.1.1 主管医师
患者为老年男性,突发起病,出现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示高密度影,诊断为脑出血,定位:言语障碍定位于优势半球言语中枢,该患者为左利手,故优势半球为右侧大脑半球;左侧肢体偏瘫、左侧病理征阳性定位于右侧皮质脊髓束;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定位于右侧皮质脑干束。左侧肩痛、左手腕关节以下肿胀,考虑肩痛、肩手综合征;髋关节疼痛,周围肌肉触诊发硬,结合髋关节X片,考虑左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目前存在的主要功能障碍:①左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②言语障碍;③平衡障碍;④肩痛、肩手综合征、异位骨化。
2.1.2 PT师
患者的主要问题:①主动康复意识及配合能力较差;②腰背肌、腹肌肌群肌力弱化,坐位平衡2级;③左下肢肌力Ⅱ级,布氏分期Ⅱ期;④髋关节、膝关节外旋,主、被动活动受限伴疼痛;⑤左足下垂伴内翻。近期治疗目标:1周内坐位平衡达3级;1月左右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肌力达Ⅲ级。治疗计划:蜡疗缓解关节疼痛,手法扩大关节活动度;坐位及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起立能力训练;核心控制能力的训练。
2.1.3 OT师
患者的主要问题:①左上肢肌力Ⅱ级,布氏分期Ⅱ期;②左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均受限,主、被动活动伴疼痛;③肘关节处于旋前位,旋后受限;④腕及指关节活动均受限,被动活动疼痛;⑤左上肢本体感觉差。治疗近期目标:2周内扩大左上肢肩、肘、腕及指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1月内提高左上肢近端肌力达3级。治疗计划:①维持左上肢各关节的正常活动度;②应用手法刺激肌肉、控制肌张力;③通过关节挤压等方法促进本体感觉恢复;④ADL健侧借助训练。
2.1.4 ST师
语言障碍诊断:完全性失语。失语症检查:自发语呈非流畅性,听理解单词水平正答率为20%,句子水平不能完成;复述单词水平正答率为10%,句子水平不能完成;命名均不能完成;出声读单词水平正答率为20%;阅读理解单词水平正答率为20%;书写、计算均不能完成;一步指令正答率为25%,二步指令不能完成。患者张口、闭口、噘嘴、呲牙、鼓腮不能完成,舌头灵活性较差。治疗目的:改善患者听理解水平,进一步加强口语表达能力,使之回归家庭。治疗计划:①听理解训练(图图匹配);②复述、命名训练;③口颜面模仿训练;④日常交流训练。
2.1.5 理疗师
患者左侧肢体肌张力明显增高,左侧肩、肘、腕、髋、膝、踝关节活动受限伴疼痛,可予中频脉冲改善疼痛,超声波治疗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电子生物反馈改善腕、踝关节功能[2,3]。
2.1.6 主管护士
患者ADL评分20分,MMSE失语无法配合,护理问题:存在外伤的风险;更衣、进食等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拟护理措施:①给予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及体位交换指导;②患者卧床时加床档、坐轮椅时拉手闸;③患者进行Bobath握手上举训练,每日3~4次,每次10~15个;下肢搭桥训练,每日3-4次,每次10~15个;④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者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7 患者家属
希望患者能自己行走或拄杖行走,自己上厕所、吃饭,进行简单的交流;此次为第4次脑出血,能否预防脑出血再发。
2.1.8 主任医师
患者功能障碍较多,其中言语障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平衡障碍为基本功能障碍,肩痛、肩手综合征、异位骨化是继发性合并症。患者肩痛考虑与痉挛、早期肩关节过度活动导致的误用及肩手综合征有关;左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为康复治疗方法不当造成的常见误用综合征,考虑与家属或陪护人员自行活动关节及牵托肌肉时手法粗暴、过度用力致局部软组织损伤、组织液渗出或淤血肿胀,继之软组织机化、纤维化,钙质沉积致异位骨化有关。目前肩手综合征的病因不是十分清楚,考虑相关因素为:①长时间腕关节强制性掌屈;②过度腕关节伸展;③长时间病侧手背静脉输液。
2.1.9总结
同意主管医师及各治疗师的治疗计划,需注意的是,疼痛对患者的康复锻炼影响较大,需积极地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加强良肢位摆放,关节松动术手法要轻柔,注意训练的强度及时间;使用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冷温水交替浸泡法等缓解肩手综合征。近期康复目标是缓解肌张力,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提高坐位平衡能力,改善语言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远期目标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轻中度依赖,回归家庭,做好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预防脑出血再发及脑梗死。
2.2 中期评定会
参加人员和形式同前。
2.3 末期评定会(摘要)
按初、中期评定会的治疗方案康复训练4个月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但仍有轻度抑郁;语言中度改善,能主动交流,听理解单词水平正答率为70%,句子水平正答率为40%,复述单词水平正答率为80%,命名单词水平无提示情况下正答率为50%,阅读理解单词水平正答率为90%,一步指令正答率为80%,二步指令正答率为60%。患者张口、闭口、噘嘴、呲牙、鼓腮等模仿都可以达到要求水平。肩、髋关节疼痛改善,各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布氏分期:左上肢Ⅲ期,左下肢Ⅳ~Ⅴ期过渡,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Ashworth分级Ⅰ+级,Holden步行分级为4级,无划圈步态,ADL轻度依赖,但手功能改善不明显。
3 讨论
评价是康复医学的特征之一及康复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针对性、科学性、计划性康复训练的依据,保证康复效果[4]。康复治疗以初期评价开始,末期评价结束,评价贯穿治疗全过程。目前我国康复事业刚刚起步,如果重训练、轻评价会使治疗陷入盲目。正确理解评价的概念,严格按照康复工作流程实施治疗方案,使评价贯穿于治疗全过程,是康复医学技术不断规范化的重要保证[5,6]。笔者发现,家属参与康复评定可以让其了解到患者的治疗过程和院方对患者的重视程度,及时沟通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家属的角度提出治疗需求。目前医患矛盾日益激化,减少医患矛盾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一定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家属参与康复评定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强,宋鲁平,张皓,等.康复评定会: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废用综合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91-93.
[2]朱玉连,吴毅,胡永善,等.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3,25(7):3506-3508.
[3]董晓莉,吴毅,胡永善,等.脑干出血患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3,31(7):4279-4281.
[4]恽晓平.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临床常用量表回顾[J].神经系统疾患的理疗与康复,2006,20(3):1-3.
[5]朱镛连,张皓,何静杰.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10:788-792.
康复治疗评定 篇7
关键词:康复评定,“诊所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康复教育也逐步蓬勃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对康复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具有较高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有大幅度增长,这就要求对康复治疗师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更要贴近临床、服务临床,选择最为贴合临床诊疗流程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诊所式”教学模式(the clinical teaching pattern)应运而生。“诊所式”教育是将教室当作模拟诊室,教学过程贴近临床实际,将临床病例引入课堂,通过分析病例,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性,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诊所式”教育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1],我国则起步于2000年初[2],在某些专业的高等教育中也有运用。本文将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诊所式”教学模式改革在康复专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09~2012级学生(2010年~2013年)共18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09级42人、10级35人、11级56人、12级55人,所有学生均完成了64学时的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学习,并参加笔试、操作考试和小组汇报。
1.2 方法
1.2.1 开课前准备
任课教师利用寒暑假去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临床病例收集,将康复评定技术课中所涉及到的各类病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展现病例,以及应对学生的种种提问。
1.2.2 课前布置任务
上课前布置学生登陆网络课程预习病例,对病例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分析,同时布置学生准备医患情境模拟,为上课做好准备[3]。
1.2.3 课堂教学
教师首先介绍课程内容,再由预先指定小组进行医患角色扮演以展示病例,通过情境模拟同学可从中了解相关病史资料;老师引导病例分析、解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10min的病例讨论并设定评估方案,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方案,各组汇报完毕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点评,拟定一份完善的评定计划,从而引出本节课课程内容,教师先讲解理论,再演示操作,同学课堂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2.4 课程考核
该门课程考核由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小组汇报成绩共同组成,分别以A、B、C、D、F代表成绩等级,其中F代表不及格。
1.3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由表1可见,各级学生各项成绩以A、B等级居多,且B等级在各项成绩中均占绝大多数,与其余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各项考核同一等级比较,提示操作成绩B等级所占比例显著提高(P<0.05),提示“诊所式”教学改革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有一定意义。
注:与B等级比较,①P<0.05;与09级比较,②P<0.05:与10级比较,③P<0.05;与11级比较,④P<0.05
3 讨论
我校在近4年本课程授课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诊所式”教学模式,通过该教学方案改革在学生中得到良好效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3.1 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①强化了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诊所式”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分析和拟定患者的评定方案,还能熟练地为患者进行康复评定项目的操作,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掌握各种操作项目,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结合病例进行有效的评定操作。②增强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病例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做”的同时,懂得“为什么做”、哪些评定操作技术用于哪类情况,这也避免了一些学生只知道“How to do”而不清楚“Why to do”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有些学生不会活学活用的情况;让学生在“诊所式”教学过程中,从事实际病例分析,再进行评价、实施操作,可让学生感受到职业的责任,培养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6]。③提升了医患沟通能力:在角色扮演中,医患之间要进行一定交流,这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利于学生在大三实习时能够顺利进入角色,与患者进行自然流利的诊疗对话,并对于康复科常见情况给予合理解释,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一定基础。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学习方式,让同学们之间多了更多交流合作的契机,大家共同制定方案和演示操作,学生在分析病例、评定病情过程中,既学到操作技术与方法、技巧,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一定培养。⑤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诊所式”学习模式对传统课堂讲授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在于调换了主体角色,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动方,教师则是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的“指南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一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主动发展;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2 改革中仍需完善的不足之处
虽然“诊所式”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但现实状况下高职院校要开展“诊所式”教学在师资方面、学生素质方面、时间方面等均存在着一定不足:①专科学生总体层次偏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科层次的学生,综合素质总体上逊于本科层次的学生,学生在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对问题的分析、处理方面能力均存在一定欠缺;另外,处理复杂的病例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作为支撑,高职学生是否能够实际参与并顺利地处理好一个复杂病例,不免让人产生担忧。②实践型教师缺乏。在医学教学中最好是具备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这就要求有能力担任“诊所式”教学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临床实践工作经历,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实用经验传授给学生,教会其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然而,包括本科层次、高职层次在内的康复教师多由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实践经验相对不足[4]。③专科教育的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障。高职院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很多学校会安排学生在第三年到社会上参加顶岗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办理毕业事宜,如此算来在校学习时间不过两年。虽然高职教育强调的是“理论够用”,但理论终究必不可少,何况想要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因此,在短时间内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能通过“诊所式”教学教会其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个时间上的难题[5]。
3.3小结
在康复评定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引进“诊所式”教育模式,学生解决实际病例的操作过程中广泛地接触有关的医学背景知识,博览群书,相比单向、封闭的课堂讲授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积累知识,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又促进了其参与临床诊疗事务的主人翁精神,不仅利于学生对实际病例的处理能力,更能让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不足,但在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完善,不断在探索中前行。
参考文献
[1]夏红.案例教学法与诊所式教学法之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9):87-88.
[2]韩冬.浅论医学院校《卫生法学》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33):91-92.
[3]周龙杰.法学诊所式教学运行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6,5(2):28-30.
[4]张若梅.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高等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1):301.
[5]高凌霄,崔昌玺.诊所式教学在高职法学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4(2):51-53.
康复治疗评定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康复评定,项目化教学法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让学生熟悉功能障碍和潜能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功能评定的方法和操作技能, 并能制订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1]。本课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在康复评定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是通过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自主型教学形式, 以学生学习行为改变为教学的主要目标[2]。项目化教学法的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3]。
1 教学内容的整合
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 根据康复治疗师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设计项目, 遵循由简到难原则设立工作任务, 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 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 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如运动治疗师必须具备以下两种能力:运用各种方法对患者进行躯体功能评定;与其他治疗师建立团队合作关系, 从而完成相应评定任务;而作业治疗师同样能运用言语功能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等方法对患者进行作业功能评定。课程框架设计上, 依据对康复治疗岗位典型任务的分析, 梳理完成任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确定课程目标, 系统化设计运动功能评定和作业功能评定两大教学模块, 紧紧围绕职业资格标准 (即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大纲要求) 来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和安排上, 根据临床对康复治疗师康复评定相关技能要求,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2 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和探讨
项目化教学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资源的作用, 通过校内一体化教学、临床见习—校内实训强化,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问题中心使教学做一体化, 利用校内强化实训和临床集中见习, 达到理论与实践融通、校内实训与岗位技能衔接、职业道德融于实践教学的目的。现以项目—运动功能评定 (任务—肌力评定) 为例 (见表1) 作一介绍。
2.1 任务描述
教学任务:完成全身各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教学目标:能运用MMT分级标准对肌力下降患者进行肌力评定, 并能进行原因分析, 记录评定结果。
案例:患者王某, 男性, 于2008年高空坠落致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 受伤一个月后转入康复科治疗。经评定, 患者存在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请思考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功能障碍;如何对该患者进行关键肌的肌力评定, 以明确运动损伤平面?
分组讨论病例, 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功能障碍, 根据MMT分级标准进行全身各主要肌群功能评定。根据评定结果, 分析导致肌力下降的原因。
2.2 教学过程 (见表2)
2.3 评价方案 (见表3)
3 教学效果
项目化教学法通过案例导入设置工作任务, 将教学内容巧妙地包含在每个任务之中, 模拟康复治疗情境, 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使教学内容进一步清晰化、条理化。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加强, 并采取多样化讨论方式, 例如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等,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拓宽思路, 培养创造力,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真正达到教学相长[4]。项目化教学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龙.康复评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宋晓沛, 宋晓天.浅谈从能力本位出发的项目化教学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 11 (19) :137-138.
[3]戴月.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2, 17 (4)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