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康复护理(精选7篇)
强化康复护理 篇1
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护理时间过长, 可导致吞咽相关肌群产生萎缩。鼻饲时间过长会使患儿忘记饥饿、饱足与口腔摄食的关系, 或者在康复中没有体会到饥饿或饱足感。因此尽早的对患儿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能缩短康复时间, 避免咽部肌群发生萎缩, 且对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该研究主要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康复患儿64例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在该院治疗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康复患儿64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 研究组中, 男21例, 女11例;年龄3~9岁, 平均 (4.6±5.3) 岁;住院天数30~60 d;其中颅脑外伤11例, 脑炎13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8例。对照组中, 男18例, 女14例;年龄3~10岁, 平均 (5.6±3.21) 岁;住院天数30~60d;其中颅脑外伤10例, 脑炎14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8例。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通过头颅CT和MRI检查, 脑脊液检查确诊;通过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SSA) 存在吞咽障碍, 并留置胃管[1];所有入选的患者及家属均为自愿加入该研究, 并已签署相关的文件, 能够主动配合相关的治疗。
1.3 排除标准
生命体征不平稳;吞咽反射不强;脑干受损;分泌物多且需要及时吸痰;有食道方面吞咽困难的病史。
1.4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士在进行鼻饲喂养时, 按照医嘱间歇注食, 在鼻饲的过程中, 注意食物注入量和速度;喂养后竖抱并轻拍患儿, 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鼻饲时和鼻饲后, 帮助患儿取半卧位并抬高床头30°;鼻饲后1 h内不翻动患儿, 以减少鼻饲液返流;密切关注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等情况;喂养后, 及时为患儿清洁口腔。研究组采取强化康复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
1.4.1 嗅觉刺激
嗅觉刺激主要是让患儿用鼻吸入有气味的气体, 以刺激右侧岛叶皮质重塑, 从而改善吞咽功能[2]。护士可用柠檬等刺激性的食物, 切成片置于患儿的鼻端进行嗅觉刺激, 以刺激腺体的分泌, 从而形成吞咽反射。
1.4.2 摄食训练
(1) 首先应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 在患儿进食前用鼓励的话语、轻快的音乐让患儿以愉快的心情进食。 (2) 注意在进食时选择合适的体位, 能够坐的患儿尽量以坐姿进食, 尚未有坐的能力的患儿, 护士扶抱患儿并取30°仰卧位, 使其头部前屈, 刺激前庭觉、本体觉以维持患儿觉醒状态和躯干的稳定性[3]。对于容易激动的患儿护士应将其抱住并用浴巾包裹喂养, 嗜睡的患儿应将其独立, 以提高大脑的警觉性并保持清醒的状态进食。 (3) 护士按照患儿吞咽障碍的程度, 选择的食物应密度和形态均匀, 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喂养。口腔期:舌功能异常的患儿, 初始时应喂养浓流质, 待功能有所改善时喂养稀流质, 舌后缩力度减弱的患儿喂养稀流质;咽期:喉上抬不足、咽壁收缩力降低的患儿喂养稀流质, 呼吸道闭合不足的患儿喂养弄流质;食管期:环咽段开放不全或功能紊乱的患儿, 喂养稀流质。 (4) 康复师对患儿的康复训练只是单纯的咽部肌群功能的训练, 护士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鼻饲和经口摄食并用的训练。用棉签分别将准备好的事物分别涂抹在患儿的嘴唇、舌根及咽后壁的吞咽反射区域, 加强吞咽反射力度, 以促进吞咽有力。护士根据患儿的吞咽动作不断的予以口腔味觉刺激, 增强感觉的输入。若患儿出现停止吞咽的动作, 护士应停止口腔食物刺激, 减少患儿因感觉过度而在下次进食时出现感觉防御。同时, 护士通过胃管向患儿注入适量的鼻饲液, 并同步进行经口摄食, 通过舌体传达的味觉刺激, 并不断的输入刺激信息, 使患儿的胃产生满足感, 并渴望下次进食需求。上述强化康复护理干预2~3次/d。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强化护理干预后胃管留置所需的时间, 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以及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吸入性肺炎:无肺病或支气管炎的病史;无诱因引发呛咳、发绀、气急、咳嗽、发热3 d以上, 体温>37℃, 伴有双肺干、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11×109/L, 肺部CT或胸片表现双肺存在片状阴影[4]。
1.6 疗效标准
使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量表对护理3周的患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痊愈, 进食正常;明显好转, 进食吞咽存在轻度问题, 不误咽;好转, 勉强进食, 不误咽;无效, 吞咽功能改善不明显[5]。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两组患儿胃管置留的时间比较中, 研究组患儿胃管置留时间 (6.5±2.1) , 对照组患儿胃管置留时间 (14.6±3.2) ;研究组患儿出现吸入性肺炎3例, 发生率为9.38%, 对照组患儿出现9例, 发生率为29.13%, 研究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间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儿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的96.88%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8.1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吞咽障碍是由于中枢系统神经受到损害造成的, 主要表现是舌运动的开始时间迟缓和吞咽动作的协调性降低。为了满足患儿的营养和水分需求, 在临床上采用鼻饲法进行喂养。进行长期的鼻饲不但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引发疾病的并发症, 而且使患儿的吞咽肌群等功能产生萎缩, 因此, 尽快帮助患儿恢复吞咽功能, 缩短留置胃管的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对患儿进行强化康复练习, 能有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促进神经网络重新组成及侧支芽生, 并扩大皮质觉察区, 同时训练吞咽功能的相关肌群, 能增强吞咽反射能力, 从而实现患儿经口摄食[6]。
相关研究表明, 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达36.0%~77%, 吞咽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有明确的疗效达73.0%以上, 因此改善吞咽功能有效的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7]。该研究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 在鼻饲的过程中, 帮助患儿取正确体位, 若患儿出现误吸的状况, 护士应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对患儿进行翻身、拍背, 必要时使用已准备好的吸引器对患儿进行吸痰, 能有效减少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 研究组患儿胃管置留时间低于对照组, 且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护士通过鼻饲和口腔训练的并用, 关注患儿的吞咽动作, 以促进反射形成, 并同步加以嗅觉刺激, 促进患儿腺体分泌, 从而增强吞咽反射力度[8]。摄食训练不仅根据不同的患儿进行摄食训练, 能避免出现误吸, 而且能能有效的改善患儿吞咽功能情况, 提高吞咽能力, 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对患儿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了护理干预后研究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吞咽康复练习, 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 还可防止咽部吞咽功能肌群的废用性萎缩, 有效的缩短了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时间。
根据李良飞等[9]人的研究中, 强化护理干预对需要鼻饲患儿的吞咽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研究表明, 在进行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患儿的胃管置留时间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吸入性肺炎9.38%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13%;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进行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防止患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且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 与李良飞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对需要鼻饲患儿的吞咽功能恢复起到了明显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孙艳红.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11 (26) :214-215.
[2]万晚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1 (29) :118-119.
[3]曾海涓, 覃艳玲.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进展[J].护理与康复, 2012, 33 (7) :627-629.
[4]阎蕾, 关风光, 周宁, 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J].进展护理研究, 2012, 14 (29) :2697-2699.
[5]钦晓英, 杜丽萍.吞咽障碍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52 (12) :1141-1142.
[6]杜鹃, 董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 2012, 51 (3) :516-518.
[7]喻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4 (16) :3254.
[8]孔庆霞, 徐丽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15 (4) :486-487.
[9]李良飞, 甘敏, 陈林.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对吞咽障碍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2, 44 (8) :56-58.
强化康复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20例, 根据其临床表学、骨髓形态学检查及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0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80例[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1) 3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2) 17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22例,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8例,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20例, 急性红白血病 (M6) 6例,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M7) 4例]。将120例白血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男35例, 女25例;年龄3岁~12岁 (6.90岁±2.85岁) ;病程1个月~35个月 (15.60个月±9.94个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8例。对照组男32例, 女28例;年龄2岁~12岁 (6.00岁±3.06岁) ;病程2个月~32个月 (12.90个月±10.55个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2例。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病程、白血病类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专家讨论并通过。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强化护理, 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1.2.1. 1 保护性环境隔离
白血病患儿化疗过程中大量的癌细胞被杀死, 同时人体正常的免疫细胞也会被杀死, 患儿的免疫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因此, 白血病患儿容易发生感染, 而感染后不仅难以控制而且严重者可威胁患儿生命。因此, 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要做好患儿的保护性隔离。具体的做法为: (1) 患儿的病房每天用紫外线照射2次, 每次30min~60min; (2) 要求每天用1︰500含氯消毒剂擦拭患儿病室的地面及床、柜、椅表面; (3) 患儿的食物每次都要经微波消毒5 min后才能食用, 水果用清水洗净后还要以1︰2 000氯己定液浸泡2min~5min削皮食用; (4) 严格控制探视, 每次探视只能限定1个人, 探视时间不能超过30 min; (5) 无论医护人员还是家属, 进入病房者一律戴口罩、帽子、换拖鞋及用1︰2 000氯己定液泡手3min后才能进入病室。
1.2.1. 2 清洁护理
(1) 口腔护理::白白血血病病患患儿儿因因为为免免疫力差, 经常出现口腔溃疡, 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口腔护理。正常人口腔的pH值为6.6~7.1[1], 护理人员应每天根据患儿口腔情况及测定的pH值选用相应的口腔护理液, 嘱患儿于晨起、餐后及睡前含漱2min, 不能自理的患儿应进行特殊口腔护理。 (2) 眼部护理:每天2次为患儿擦洗眼部, 分泌物增多者每天用利福平眼药水滴眼2次, 以防治眼部感染。 (3) 耳部护理:护理人员应每天2次用75%乙醇擦洗患儿的耳郭及外耳道, 防止出现中耳炎。 (4) 鼻部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2次, 防治鼻腔部炎症。 (5) 肛门周围护理:患儿在大便后及睡前要以2%~3%硼酸溶液坐浴15min, 坐浴后局部外涂2%的碘伏进一步消毒。 (6) 皮肤护理:每天2次为患儿擦洗皮肤, 患儿的衣服及被套至少每周更换1次, 必要时随时更换, 如果患儿皮肤出现破损或感染, 应及时用5%碘伏消毒。 (7) 头发及指甲护理:每周至少为患儿洗1次头发、每周剪1次指 (趾) 甲。
1.2.1. 3 选择性肠道清除
遵医嘱在化疗前2d开始口服诺氟沙星, 每天3次。
1.2.2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率及感染菌种。两组患儿于入院后分别在每天早上取大便、尿、漱口水、痰标本及鼻腔、咽、肛周皮肤等部位拭纸培养, 发热者做血培养。常见菌采用常规鉴定技术, 疑难菌采用ATB系统 (Bio Merieux法国) 检测。感染确诊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23例 (38.33%) , 观察组发生感染11例 (18.33%) , 两组患儿感染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10, P=0.015) 。
2.2 两组患儿感染部位及病死率比较
两组患儿感染的发生部位以肺部最常见, 死亡原因以败血症为主。其中对照组发生2个部位感染22例, 3个感染部位1例;观察组2个部位感染10例, 3个感染部位1例。可见, 对照组感染严重明显高于观察组, 详见表2。
例
2.3 两组患儿感染病原菌比较
对照组检出37株细菌,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例, 革兰阳性菌11例, 真菌7例;观察组检出12株细菌,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例, 革兰阳性菌6例, 真菌1例。
3 讨论
医院感染根据病菌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超过一半的白血病患儿发生的感染属于原发的内源性感染, 也就是患儿入院时已存在, 免疫力低下时发病;还有大约1/3是继发性感染, 是患儿在住院期间接触到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 通常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染而感染, 一般发生在入院第1周后;还有20%左右可能是外源性感染, 这主要是由于医院卫生环境差, 侵入性手术等使致病微生物直接侵入患儿的下呼吸道、膀胱或胃肠道等部位, 这种感染可发生在患儿住院的任何时候[4]。预防性使用对口咽和肠道发挥作用而不易被吸收的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其可预防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AGNB) 生长, 从而明显减少肠道内毒素的产生, 有利于全身免疫功能的恢复。若采用全身给予三代头孢抗生素的方法控制感染, 则将导致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念珠菌属过度生长, 引起严重双重感染而加重感染及患儿的病情。目前国外对重症患儿均采用选择性肠道清除的方法控制感染, 明显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通过强化护理, 重视患儿口腔、鼻腔、眼、耳、皮肤及肛周的护理, 结果减少了原发的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减少了患儿的感染率;而选择性肠道清除采用口服不吸收、价廉的诺氟沙星, 减少了继发的内源性感染;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外源性感染。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感染发生次数为23次, 死亡1例, 病死率为4.35%;对照组感染次数发生47次, 死亡8例, 病死率为17.02%。说明通过强化护理, 减少了患儿的感染次数, 且多部位感染减少, 感染菌株种类及数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也降低了患儿因为感染造成的病死率。因此, 在缺乏层流无菌设备的血液病房里, 强化护理是降低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采用保护性环境隔离、清洁护理及选择性肠道清除等强化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护理, 明显降低了观察组患儿的感染率和病死率, 且多部位感染患儿数量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史强, 王睿.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抗菌药物治疗[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1, 17 (4) :201-202.
[2]刘俊英.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 2008, 21 (9) :1620.
[3]马菲, 李东力.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4 (5) :386-389.
强化康复护理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临床资料为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4例, 其中男41例, 女23例, 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 (63.37±6.26) 岁, 入组的64例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 均为首次发病, 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严重血液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老年痴呆, 视力障碍, 精神障碍及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为联合治疗组 (32例) 和对照组 (32例) , 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联合治疗组:
该组的32例患者采用的是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功能训练。首先对患者进行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 (1) 注意力训练, 对患者进行注意力训练, 包括注意力与观察训练、注意力与大脑抑制训练、注意力与反应速度训练; (2) 记忆训练, 让患者对几何图形进行记忆, 然后根据患者自身的记忆画出几何图形, 随着疗程的推进, 加大图形的数量以及复杂的程度; (3) 思维障碍的训练, 让患者进行逻辑思维; (4) 计算能力训练, 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运动想象疗法:让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前先进行30min的运动想象, 之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30min;运动想象的内容主要有:转移、穿衣、进食以及步行等。康复师对患者进行讲解, 患者进行观察, 从而掌握正确的感觉及相关运动模式, 再进行想象训练。
1.2.2 对照组:
该组的32例患者采用的是单纯运动想象疗法。运动想象疗法参照联合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STEF评分、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分析。STEF评分 (简易上肢机能检查) 、FMA评分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3]:分数越高, 肢体功能越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越高, 功能越差,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 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3.0, 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STEF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结果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认知功能存在障碍可导致一系列正常活动异常, 如学习、工作以及正常的生活能力。临床康复的工作包括恢复及改善患者患病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能力, 且研究显示, 康复效果的优劣与认知功能改善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是疾病临床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功能训练主要由三个方面即听觉、视觉及触觉构成, 对患者进行声音刺激、色彩刺激以及给予物体结构刺激均可引起患者做出相应的反应, 与此同时, 对患者进行一系列能够训练, 如运算和推理等, 均能够起到改善认知能力的作用。
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康复方法, 主要是指让患者进行反复的运动想象以帮助机体运动功能的改善, 在此过程中, 患者并不产生运动输出, 患者可以依据在大脑特定区域产生的运动记忆帮助运动功能的改善[5]。而运动想象疗法的基础在于认知功能正常, 因此尽早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改善认知功能能够帮助提高运动想象疗法的效果[6]。本文结果显示, 采用了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的患者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高于未采用联合治疗方法的患者。这说明联合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有效, 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首先, 早期认知功能介入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好自身的心态, 能够提高康复治疗依从性, 从而提高运动想象疗法的效果;其次, 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学习力及执行力, 帮助加深患者对运动想象疗法的理解和执行;最后, 认知功能训练能够大幅度减少机体运动记忆存储所需要的时间。
综上所述,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显著帮助脑卒中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分析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4例, 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 (32例) 和对照组 (32例) , 联合治疗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功能训练, 对照组采用单纯运动想象疗法。对两组的STEF评分、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STEF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联合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显著帮助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想象疗法,强化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安晓雷, 李传玲, 李晓宾, 等.脑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11 (11) :1106-1109.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 (2) :146-153.
[3]王文清, 张欣, 李艳双, 等.三种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 (8) :546-550.
[4]李国前, 杨小霞, 洪诸权, 等.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 (8) :716-717.
[5]胡永新, 王强, 孟萍萍, 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0, 32 (4) :273-276.
强化康复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 年10 月1 日-2015 年4 月30 日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 例, 女32 例; 年龄46~78 岁, 平均 (61±9.56) 岁;脑梗死66 例, 脑出血14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 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1) 纳入标准: (1) 第1 诊断为脑卒中 (诊断依据为全国第4 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 , 且首次发病; (2) 至少有一侧肢体功能障碍; (3)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4) 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2) 排除标准: (1)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患者; (2) 有严重失语、失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1.3 方法本研究小组成员包括1 名神经病学专业的主治医师 (负责评估患者病情, 确认可以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 、神经康复专业的康复师1 名 (负责为患者制定个体性康复计划, 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康复指导) 、有3 年以上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经验的专科护士2 名 (与康复师共同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监督患者康复作业执行情况, 提高康复医嘱正确执行率) 。小组成员事先进行培训, 内容包括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康复护理的训练内容及操作要点、量表的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沟通技巧等。
1.3.1 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内容包括对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患者入院后由专科护士向其介绍病房环境, 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 对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运动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患者住院期间专科护士对其进行必要的康复指导, 口头或发放宣传册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出院前1 d, 主治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后, 护士再次对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运动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患者出院后1、3 个月专科护士各电话随访1 次, 简单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 并对瘫痪肢体的运动活动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
1.3.2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师- 康复师- 护士- 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 具体方法为: (1) 建立健全患者档案信息:专科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对其进行入院宣教, 向患者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 并收集梳理患者所填写的信息, 建立患者档案以备查用。 (2) 确认入组患者:主治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选择可以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 专科护士采用相关量表对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运动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3) 再次确认入组患者:康复科指派康复师进入神经内科, 听取交班, 参与查房, 对主治医生选取拟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再次评估, 确认干预组患者。 (4) 建立正确的认知:研究小组共同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向其说明早期规范的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偏瘫肢体的运动能力, 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康复护理认知。 (5) 制定计划:研究小组根据患者病情、自身特点, 与患者及家属协商讨论后制定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计划, 并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相应疾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指导前专科护士首先对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将需要患者掌握的内容做成调查问卷分发给患者及家属, 针对问卷回答情况, 有目的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指导。 (6) 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措施:康复师与专科护士根据制定的康复计划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 内容主要包括卧床体位、良肢位摆放, 床上被动功能锻炼、下床主动功能锻炼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第1 次由康复师与专科护士共同指导, 以康复师为主, 由康复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医嘱。以后每次由专科护士指导为主, 根据康复医嘱对患者进行有效监督及指导, 确保患者在康复师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康复作业。另外, 康复师每次查房后视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医嘱, 对需要患者重点锻炼的内容及不规范的康复措施与专科护士及时沟通。首次由康复师进行现场指导示范, 然后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规范化指导与技能强化, 使患者和家属完全掌握康复技能。 (7) 进行追踪咨询∶出院前1 d专科护士再次对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运动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将需要患者在家庭自我锻炼的康复内容介绍给患者和家属, 并提供相关的咨询电话。在出院后1、3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 对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
1.4 评价标准
1.4.1 肢体的运动活动功能评分使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活动功能, Fugl-Meyer量表 (FMA) 分为上肢和下肢两部分, 主要项目包括肢体反射活动、屈肌伸肌的协同运动、分离运动、运动协调能力、速度运动功能等。上肢33 项, 下肢17 项, 每项最高分值均为2 分, 0 分表示不能做某一动作, 1 分表示能部分完成, 2 分表示能够完全的完成, 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 说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4.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 (BI) 量表评价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 BI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入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 每项0~15 分不等, 总分100 分。0~40 分为重度依赖, 完全不能自理, 全部需要他人照护;41~59 分为中度依赖, 部分不能自理, 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60~99 分为轻度依赖, 极少部分不能自理, 部分需他人照护;100 分为无需依赖, 完全自理, 无需他人照护, 分数越高, 自理能力越强。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结果显示, 干预前两组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各时间点两组的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结果显示,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各时间点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 脑卒中仍然是临床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 存活患者大多留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目前我国主要推广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体系, 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 二级康复即恢复期康复是指脑卒中发作后2~3个月在康复中心或康复病房进行康复治疗, 三级康复是指患者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早期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疾病康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1,12,13,14,15,16]。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大多在神经内科进行治疗, 大多数神经内科护士对康复护理有积极的态度, 但总体知识掌握不足, 而康复师大多在脑卒中患者从神经内科出院后在康复中心对其进行康复治疗, 因此脑卒中患者很难在早期得到规范化康复护理。
本研究通过运用医师- 康复师- 护士- 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 让康复师走进病房, 根据研究小组制定的康复护理计划,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科学化的康复方案。神经内科护士根据康复师制定的康复计划监督并指导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 不仅保证了康复师不在的情况下患者能够完成相应的康复训练, 而且降低了护士独自执行时的职业风险。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经神经内科治疗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 然而实施医师- 康复师- 护士- 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的干预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表明医师- 康复师- 护士- 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紧张, 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多数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肢体功能可以得到提高, 然而多数患者出院时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需要在家庭中继续康复[17,18]。多数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对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有极大热情, 但对如何促使患者康复及基本的康复锻炼方法知之甚少。本研究使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共同参与到康复护理计划中, 医院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 然后将康复护理的知识与方法有针对性地传授给患者及家属, 住院期间监督患者完成康复作业, 通过反复强化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及纠正不规范的康复动作, 确保患者及家属掌握基本的康复方法, 将被动康复转变为主动康复, 使患者在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中能够继续坚持锻炼,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 医师- 康复师- 护士- 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多元的、多学科密切配合的整体综合康复模式,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 (无缝) 、多学科 (医疗、护理、康复) 服务。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残障的改善, 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节约了社会资源, 降低患者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本研究是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理论的细化和补充, 打破了传统的三级康复治疗体系的严格界限, 是对一、二级康复治疗有效结合的具体阐述,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脑卒中康复治疗理论的内涵。
摘要:目的:探讨医师-康复师-护士-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医师-康复师-护士-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的肢体运动动功能 (FMA) 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 。结果:干预组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师-康复师-护士-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借鉴。
重症脑出血康复期康复护理体会 篇5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患者, 男39例, 女27例, 年龄59~83岁;脑出血行保守治疗19例, 手术治疗23例;发病3周后为康复期。效果评估标准: (1) 应用Barthel氏ADL指数进行康复前后效果评价, 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 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 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 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100分为ADL自理。康复前后进行对比。 (2) 采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 (HADS) [1]进行康复前后效果评价。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因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生活不能自理, 情绪低落, 自认为成为“累赘”, 对治疗和护理持怀疑态度;对于经济不富裕的患者,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产生抑郁情绪。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情绪反映、生活自理程度和经济条件等情况, 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了解其心理活动, 做好心理疏导, 引导患者将“内心的苦闷”疏泄出来, 减轻心理压力, 增强战胜抑郁的信心。向患者讲诉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指导家属协助, 鼓励家属、亲友多与患者进行交谈, 使其充分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让其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改善抑郁状态。
1.2.2 加强康复训练:
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 (ADL) 的训练。对于不能在床上主动活动的患者, 应做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 每天2次;应先由大关节到小关节, 要作肩外展、外旋和踝关节背屈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肩关节外展或屈曲不得超过90°, 若出现痛楚的表情即停止活动。也可以让健侧带动患侧活动, 每次每个关节至少活动5~7次。坐位训练 : 坐位训练在脑血管病后5d即可进行, 先取30°~40°位, 每2~3d增加10°, 每天持续5~10min, 达到能维持90°、持续30min后可训练坐位耐力。为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可将患肢前臂以三角巾吊于颈部。床上动作训练有: (1) 翻身:患者平卧屈肘, 用健手把握住患肘, 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 在躯干旋转的同时, 用健腿拖动患腿, 即可转向健侧。 (2) 移动、平卧:先将健足插向患足下方, 由健足钩住患足向健足移动后, 用健足和肩支住臀部将下半身移向健侧后, 再将头顺移至健侧。 (3) 搭桥主动训练:两下肢屈膝, 如能立住, 可由护理人员或家属一肢屈膝、一手扶持, 使患者两膝屈起并拢, 两脚心朝床面而立, 另一手扶住臀部以后, 嘱患者抬起臀部, 如此形成桥形, 可反复进行。 (4) 步行训练:病人站立位能保持平衡后, 即可开始训练。当指导患腿向前迈步时, 患者躯干伸直, 用健手扶杆, 重心移至健腿, 膝关节轻度屈曲。护士站在患者患侧的后方, 双方扶持其盆骨向前下方运动, 并防止患腿向前迈步时外旋;当健腿向前迈步时重心前移, 护士一手放置于患者患腿膝部, 防止向前迈步时发生膝反张, 另一手放置于患者患侧骨盆部, 以防其后偏。健腿开始只迈至与患腿平齐位, 随着患腿负重能力的提高, 健腿可适当超过患腿。 (5) 穿脱裤子训练:在床上穿裤子, 取坐位, 先将患腿伸入裤腿中, 再穿健腿。然后再躺下, 用健腿支撑抬起臀部, 以便裤子提至腰部。 (6) 从床到轮椅的转移:轮椅改在患者健侧, 与床成45°左右, 患者利用健手、健腿站起, 健手扶外侧扶手, 以健腿为轴转动躯干使臀部正对椅子, 重心前移并弯腰, 缓慢而平稳地坐下。如不能站者, 护理人员给予扶持。 (7) 入厕动作:患者驱动轮椅至坐厕旁, 使轮椅与坐厕呈30°~40°角, 闸住车闸, 向两侧旋开足托板, 向前弯腰, 用健手抓住对侧扶手或远侧的坐厕盖圈上, 以健腿支撑起身体, 并以此为轴转动身体, 坐到坐厕上。返回轮椅时以相反的顺序进行[1]。
1.2.3 记忆力康复训练:
(1) 根据记忆力障碍的程度, 护士扮演不同角色。对记忆力极差者, 扮演母亲角色;记忆力尚可者, 可扮演朋友角色;对特别固执者, 护士可扮演子女角色。 (2) 训练言语能力和记忆力:可让家属与患者对话, 提问简单问题, 同时用各种刺激法强化应答能力, 如听音乐、认人、认数、简易加减法。对失写者, 要求抄写小学课本, 每日1篇, 逐日增加, 有能力者背诵短篇文章, 反复强化记忆, 增强脑细胞活力。 (3) 注意病人性格类型, 病人说错话或表达不畅时, 绝不能笑话病人使其难堪。并把病人缺乏的知识引为交谈和讲课内容, 增强病人的自制力和自信心。
2结果
第12周随访: 应用Barthel氏ADL指数进行效果评价, 康复前后功能缺陷明显改善 (见表1) 。本组患者采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 (HADS) [2]进行效果评价。康复前无抑郁表现18例, 有抑郁表现48例。抑郁表现48例中, 康复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抑郁表现 (0~7分) 29例, 临床症状有改善、可疑有抑郁表现 (8~10分) 17例, 临床症状稍有改善、有抑郁表现 (11~21分) 2例。康复前后抑郁症状明显改善。
3讨论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 其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由于病灶的影响及病后致残的痛苦, 清醒者会出现恐惧、焦虑、烦躁、担心、绝望等复杂心理, 多表现有心理障碍, 以抑郁较为常见。因此, 医务人员给予热情、耐心、安慰、信心、鼓励特别重要, 教育病人重新建立病后的学习、生活、娱乐、情趣和工作内容,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使其能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偏瘫患者在精神愉快时, 可使大脑神经系统保持平衡, 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遇到困难能正确对待。对于肢体偏瘫患者, 必须使其把住自我意识的度, 跳出烦恼之圈, 摆脱自卑的困扰和固执的性格, 保持精神愉快。在抑郁忧愁时, 会出现食欲下降, 胸闷气短, 甚至呼吸不畅;在焦急暴躁时, 会出现心悸、血压升高, 甚至再次脑出血加重偏瘫。康复期进行较大量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及ADL训练, 可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 并将看物记忆与书写记忆相结合, 这对脑出血病人尤为重要。在脑功能训练的同时, 配合肢体训练, 根据病情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这样针对性强, 疗效稳定, 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残亡率, 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326-327, 119-120.
强化康复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并符合以下标准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病人纳入本研究: (1) 空腹血糖大于7.0 mmol/L; (2) 年龄35~55岁; (3) 仅限于女性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 无其他合并症; (4) 仅限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共入组病人120例, 中位年龄46岁。所有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 每组各60例。A组为围术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组, B组为围术期常规胰岛素治疗组。
1.2 方法
强化胰岛素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或胰岛素泵的方法在围术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值6.1 mmol/L以下;常规胰岛素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或胰岛素泵的方法在围术期将血糖控制6.1~11.1mmol/L[2];术前均停止服用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治疗期间每天测五点血糖, 根据结果调整剂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将术后胸壁引流量、体温及伤口感染作为观察指标。胸壁引流根据术后第一天引流量分为三级, 一级为引流量<60ml, 二级为引流量≥60ml≤120ml, 三级为引流量>120ml;发热及伤口感染作为一个观察指标分三级, 一级为伤口愈合好或低热 (<38.3℃) , 二级为伤口红肿或体温>38.3℃, 三级有伤口渗出及化脓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行列资料的χ2检验, 检验水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24小时的引流量, A组术后胸壁一级引流量为18例 (30%) , 二级引流量为30例 (50%) , 三级引流量为12例 (20%) 。其中有1例胸壁术后出血, 行血肿清除缝扎止血术;2例术后胸壁积液反复抽液后好转。B组术后胸壁一级引流量20例 (30%) , 二级引流量为33例 (55%) , 三级引流量为7例 (11.7%) ;术后无胸壁出血, 有4例术后胸壁积液反复抽液后好转 (见表1) , 两组比较χ2=1.564 P=0.458, 此两种治疗方法无统计学意义。
注:χ2=1.564 P=0.458
术后病人发热及伤口感染的观察, A组术后伤口一级53例 (88.3%) , 伤口二级6例 (10%) , 伤口三级1例 (1.7%) ;B组病人术后伤口一级42例 (70%) , 伤口二级14例 (23.30%) , 伤口三级4例 (6.7%) , (见表2) , χ2=6.274P=0.043, A组在发热及伤口愈合方面要优于B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χ2=6.274 P=0.043
3 讨论
乳腺癌与糖尿病均为消耗性疾病, 两病共同存在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身体对创伤的耐受性下降, 增加了手术危险性, 糖尿病本身使得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 如不控制血糖可发生伤口感染或全身感染, 控制血糖方法是术前3天将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注射, 但根据控制血糖水平我们分出两种方法, 即强化胰岛素治疗及常规胰岛素治疗, 由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区域较大, 术后引流至关重要, 要观察引流管的通畅与否、负压情况、有无血凝块及引流量等, 还要观察胸壁及伤口情况, 如有无皮下积液、囊性包裹、伤口有无渗液及红肿、皮瓣与胸壁是否相贴等;由于糖尿病病人微血管病变易致术中出血增多,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相增加, 在A、B两组的表1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控制血糖的方法在术后的胸部引流量来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P=0.458) , 术后都集中在二级引流区间, 这可能与糖尿病本身的微血管病变早已形成有关, 胰岛素的应用及血糖的极限控制, 短期内并未发生微血管的改变, 故在此类手术后的护理中改变每3天换药的习惯督促医师隔天换药及检查引流管、伤口及胸壁情况, 每6小时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 以防出血或渗液的漏诊。
乳腺癌手术后常规胸壁加压包扎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死腔及积液, 一般每3天伤口换药, 每班次均测体温, 38.3℃以下多为吸收热, 以上应排除感染, 常规术后应用抗生素, 每天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及渗液;糖尿病创伤早期, 炎症细胞在伤口的趋化和聚集延迟, 修复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弱, 同时存在胶原和肉芽组织的生产不足[3], 故愈合较为延迟或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大, 对待糖尿病病人改为隔天换药, 体温大于38.3℃首先考虑感染, 从表2中可以看出A组控制血糖的方法在术后的感染率要低于B组 (P=0.043) , 因为同时应用了抗生素的缘故, 感染率比实际要下降, B组感染多集中在发热及伤口的红肿, 发生率为23.3%, 这与样本量少及抗生素的应用有关系, 从伤口渗出及化脓率 (6.7%) 来看, 术后的血糖控制应该重点关注。
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虽然降低了术后感染率, 但强化胰岛素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却随之发生, Gielen等研究证明虽然强化胰岛素可改善危重病人的预后并降低其死亡率。但低血糖发生率较常规胰岛素治疗组高约20倍, 血清C肽水平低于常规胰岛素治疗组10倍[2,4]如果降低了C肽是否影响到新生蛋白质的合成, 进而影响伤口的愈合?这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去证实。在我们研究中因为检测血糖的频度较高, 也就避免了低血糖的发生, 发生率为零。故可以得出强化胰岛素治疗加高频度测血糖可以避免术后低血糖的发生。
摘要:目的 观察围术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病人120例, 术前随机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及常规胰岛素治疗组, 观察术后引流量、体温、伤口感染情况。结果 术后24小时引流量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χ2=1.564 P=0.458) ;发热及伤口感染情况, 强化胰岛素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χ2=6.274 P=0.043) 。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有利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术后切口愈合, 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强化胰岛素治疗,乳腺癌,糖尿病
参考文献
[1]王泽凤.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 2007, 4 (3) :76-77.
[2]Marijke Gielen, Dieter Mesotten, Michael Brugs, et al, Effect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the Somatotropic Axis of Critically Ill Children[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 2011, 96 (8) :2558-2566.
[3]张颖, 邢伟, 黄宏, 等.2型糖尿病非收缩性难愈伤口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24) :4432-4436.
强化康复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4月入住我科的脑卒中患者100例, 男65例, 女35例, 年龄54~82岁, 平均69岁;发病5 h~9 d内入院, 入院时患者有肢体活动障碍56例, 语言障碍21例, 同时有肢体活动障碍和语言障碍23例;住院天数20~64 d, 平均26 d。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扫描或MRI检查和 (或) 腰椎穿刺确诊, 其中脑梗塞78例, 脑出血17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
2 护理方法
2.1 急性期护理
2.1.1 一般护理
急性期患者应避免搬运, 绝对卧床休息。病室内保持环境安静整洁, 空气新鲜。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抬高床头15°~30°,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变化。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由浅入深、血压持续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而且出现感染不能解释的高热, 可能是颅内出血表现;如果患者头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呼吸由浅入深且快、脉搏加快、体温和血压升高, 可能为脑疝前症状;出现一侧瞳孔扩大, 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 则提示脑疝已经形成;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眼球固定, 提示桥脑出血。以上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应预防压疮发生, 每2~3 h翻身1次, 翻身时应保持头部屈中立位, 保持床铺干燥, 平整清洁。为避免分泌物堵塞患者呼吸道, 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重症脑出血急性期应禁食, 可留置胃管持续给予肠内营养, 神志恢复、吞咽功能恢复者可给予高蛋白流质低脂饮食。
2.1.2 肢体康复护理
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 异常反射活动增强, 患者仰卧位时可加重异常痉挛, 因此要平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头偏向患侧倾斜约30°~40°, 肩胛、腰臀部垫一小枕, 肩关节保持最大功能位, 即外旋外展和肘腕伸直位, 为防上肢内收可于腋下置一扁枕, 肘后上方置一棉垫, 保持持续压力刺激肱三头肌腱, 前臂置于旋后或中立位, 手保持功能位, 使手握一毛巾卷或半球状物以防止手指畸形。在腰髋部后外侧放一高度适当的枕头, 避免骨盆向后倾斜, 使髋关节微屈、内旋, 防止大腿外展、外旋;可于腘窝处放一软棉垫, 使膝关节保持功能位, 15°~30°屈曲, 避免小腿受压和足屈曲加重, 防止压迫下肢静脉形成静脉血栓;软瘫期仰卧时膝关节屈曲15°, 平卧时可用护架支持被褥, 防止压迫足背, 预防足下垂[1]。为防止足下垂也可穿“T”形鞋。
2.2 恢复期护理
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 瘫痪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50%[2]。所以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特点制订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告之患者及家属锻炼的目的和方法, 便于出院后自行锻炼康复, 增强战胜疾病和恢复健康的信心。
2.2.1 被动康复护理
患者发病2周后病情趋于稳定, 即可开始被动的康复锻炼。此时患肢腱反射功能已经开始恢复, 肢体由软瘫而逐渐出现痉挛, 肌张力增高, 出现联合反应。患者在肢体康复训练的同时, 也需要同时加强对肢体肌肉收缩功能的康复训练, 遵循由近及远、先大后小的原则, 即由近端开始逐步向远端按摩, 先大关节后小关节。患者应取仰卧位, 从患侧的上臂、前臂、手用揉法进行按摩治疗, 按揉尺泽、曲池、手三里、谷穴等穴位。同时配合患肢的肩、肘、腕关节的活动, 继之在患肢腕部、手掌和手指用揉、按摩的方法, 手指可配合捻法。再用揉法作用于患侧下肢前外侧三阳经, 以大腿内侧中部及膝部周围为重点, 最后用搓法由上而下进行操作。以上康复训练1次/d, 20 min/次, 同时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活动。在治疗的同时, 教会患者家属, 以便出院后进行功能锻炼。
2.2.2 体位护理
(1) 侧卧位护理:是最重要的体位护理, 应首先指导患者患侧卧位, 可使瘫痪的肢体和关节承受到足够的压力, 使肢体增加输入本体感觉, 刺激肢体缓解和抑制痉挛。患侧上肢前伸, 肩部向前, 肘关节保持伸直位。手指张开伸直位, 掌心持物功能位, 手指握拳位临时交替固定, 以锻炼手指各关节。健侧下肢的应保持屈髋屈膝位, 下面放一大枕头, 患侧髋关节微后伸, 膝关节屈曲。健侧卧位目的是使躯干向健侧伸展, 抑制紧张性颈反射。可在患者胸前和腿下各放一平枕, 使患侧肩部前伸, 上臂伸展放于枕上成外旋位, 肘关节伸直位或微屈, 手指伸直。髋部内旋、屈曲位, 膝自然屈曲, 踝尽量背伸, 头下可置一扁枕为宜。 (2) 半俯卧位:目的是预防髋、膝屈曲挛缩。半俯卧位又分为健侧半俯卧位、患侧半俯卧位。方法是患者身体俯卧于与身体等长的枕上, 上肢呈上举位, 肩关节呈前屈外展位, 肘关节轻屈, 腕关节微背屈, 各指微屈, 髋、膝关节轻屈, 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3) 坐位康复护理:适宜于意识障碍极轻、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训练应循序渐进, 交叉增加坐位角度和坐起时间。开始时, 半卧位角度可为20°~30°, 5 min/次, 以后每次增加10°为宜;坐起时间以每次增加5~10 min为宜[3]。坐位又分为床上和轮椅坐位两种。床上坐位要求基本脊柱垂直于床面;站立位时, 患者应使双足分离与肩同宽, 膝部垂直, 双足平放站立。轮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过度, 可在其背后置一硬板, 以保持躯干直立、髋关节屈曲[4]。
2.2.3 站立、行走训练
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 而后床边站立训练。患者双足略分开与肩同宽, 站立于地面上, 患者双手置于床头或家属扶持双侧腋窝, 以利于辅助站稳。训练时要循序渐进, 避免肢体萎缩, 不能急功近利, 也不能想做就做, 想不做就不做。站立时应教患者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 双下肢尽量伸直。站立使血液流向下肢, 是血管静压的结果[4], 偏瘫肢体失去肌肉泵的作用, 静脉血回心速度更加缓慢, 更易促使静脉血栓形成。行走时先用健腿迈步, 陪护者站在患者两侧, 扶持其双上臂。开始用患腿迈步可能有困难, 要观察分析患者的步态, 改善其行走的姿势, 同时还要注意安全。在恢复一段时间后还要进行日常生活及室外活动等训练。
3 结果
10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压疮, 发生泌尿系统感染2例, 呼吸系统感染1例, 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死亡病例发生。治疗出院时步行恢复率为83%。
4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中老年疾病, 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是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 幸存者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 重度致残率达20%以上[5]。由于致残率高, 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如果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效地进行治疗, 尤其是在发病初期进行康复治疗, 使患者偏瘫得以最大程度的康复, 无论对生活和家庭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关研究表明, 维持治疗与家庭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患者有效康复的两个主要因素。而且患者大多有肢体或言语障碍, 因此, 患者的康复无论是维持治疗还是家庭的继续康复治疗, 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一个和谐的家庭, 融洽的亲情环境, 对患者的康复极其重要。患者发病后, 产生焦虑、恐惧、抑郁、急躁、悲观等各种不良情绪, 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康复, 甚至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加之患者和家属文化层次参差不齐, 对患者的康复治疗也一知半解或感到无所适从,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在康复期, 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要启发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用鼓励、赞赏、肯定的语言, 以影响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动, 激励起他们对疾病康复的欲望, 提高他们的康复意识, 让患者从一般的“替代护理”模式, 逐步向“自我护理”模式转换, 充分调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 训练患者发挥其身体的残余功能, 力争最大的康复效果。笔者还特别注重家属的健康教育, 提高家庭的支持力度, 教会其康复方法, 患者和家属既互相监督又互相配合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为保证脑卒中患者维持长期的治疗和家庭的有效康复治疗提供可靠保障,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再回归社会适应能力, 使患者康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在发病早期的体位护理就应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侧支循环式的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对侧大脑半球的代偿及功能重组可起到积极作用[6]。在早期根据患者的病情, 针对性地采取功能性体位, 使患肢既能保持功能性体位, 又不会导致压疮等并发症的产生, 更不会因为不恰当地功能训练而加重病情。康复过程中, 应遵循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先近端后远端的原则, 不能急于求成, 应循序渐进, 脑卒中康复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康复的。经过笔者热情而细致的健康指导, 密切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综合满意度。本组资料也显示, 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取得了83%的步行康复率, 而无死亡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100例患者病情缓急、病程长短, 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肢体按摩、功能锻炼、电刺激等康复治疗。结果:10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压疮, 发生泌尿系统感染2例, 呼吸系统感染1例, 无死亡病例发生。出院时患者弃拐行走83例, 步行恢复率为83%。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缓解期采取不同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极其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戴宝珍.实用症状护理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60-1061.
[2]杨鸿群, 陈华证, 黄跃进.脑卒中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2) :37.
[3]王洪忠, 许健鹏.实用中西医结合偏瘫康复学[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209-211.
[4]全国卫生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81-84.
[5]丁亚芬, 黄丹丹, 梁汉周, 等.脑病变住院患者抑郁情绪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 2004, 12 (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