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2024-06-15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精选4篇)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篇1

脑梗死发病后容易留下肢体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影响了患者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等。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实施有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预后。本文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的住院患者, 选择时间段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范围为49~74岁, 平均年龄为 (61.3±6.8) 岁。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范围为51~73岁, 平均年龄为 (60.8±6.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发病入院治疗7 d后给予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在发病入院治疗的24 h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内容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护理人员协助下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训练, 给予患者良肢体位的摆放、防压疮、预防坠积性肺炎等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协助患者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 同时也做好主动运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等方法相互结合, 应用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中, 首先是护理人员进行示范, 让患者和其家属参与学习, 并嘱咐患者家属掌握相关训练要领, 在家属协助下患者进行相关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患者的穿衣戴帽、梳洗、饮食、大小便、刷牙、拧毛巾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约为30 min, 每天可训练2次, 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 逐渐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过程中, 要注重患者的移动能力训练, 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 提高患者的转移能力。在护理过程中, 要了解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 根据产生的不良情绪情况,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erthel指数进行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所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干护理预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评分近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

3 讨论

研究表明,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早期介入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功能恢复, 减少此类患者功能缺损程度, 对治疗效果效果起到促进作用[1]。所以,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 不单纯是临床药物治疗, 更重要的康复治疗, 而在康复治疗中, 康复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康复护理干预中,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不但要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实施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训练, 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降低残疾程度。研究表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的康复康复护理干预[2,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早期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 同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说明岁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够改善的运动功能障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当代医学, 2012, 08 (1) :134-135.

[2]刘丽娟, 李虹, 杨万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3 (2) :103-104.

[3]侯彩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2, 27 (3) :139-140.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篇2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86例脑卒中病人, 年龄43~75岁。经头颅CT或MRL检查确诊, 均符合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 (1)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2) 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者。 (3) 均系第一次发病, 脑梗死发病1~3d, 脑出血发病5~7d。脑梗死入院24h内, 脑出血入院48h内体格检查出现偏瘫体征, 病情无进行性进展。 (4) 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合并症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康复组男23例, 女21例, 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 (58.41±10.72) 岁。其中脑梗死38例, 脑出血6例。对照组男22例, 女20例, 年龄43~74岁, 平均年龄 (56.18±10.21) 岁, 其中脑梗死36例, 脑出血6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情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间及药物治疗方案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所选病例康复评估依照Brunnstrom6级理论, 其Ⅰ级24例, Ⅱ级、Ⅲ级46例、Ⅳ级、Ⅴ级16例均符合脑卒中康复医疗的适应证。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 综合康复组采取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指导。

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根据不同病情而采用药物治疗, 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护理, 综合康复组在一般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超早期 (脑梗死24h内, 脑出血48h内) 综合康复治疗护理。

2.1 超早期康复护理

体位: (1) 仰卧位:头处于中立位或面向患侧, 肩关节复位后患侧上肢肩胛带外展, 肩关节外展、外旋, 肘关节伸展, 前臂位于旋后位, 手指伸展, 拇指外展。患侧上肢抬高放于软枕上, 并高于心脏水平, 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防止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患侧下肢在髂前上棘的下方垫一小垫, 防止骨盆后撤。臀下外侧放薄软枕, 支撑整个大腿位于中立位, 膝关节垫毛卷, 保证轻度屈曲位;患侧足背翘起与床面垂直成90°, 可用软垫或枕头等支撑足底, 保持踝关节的背曲位, 防止足下垂, 注意不要刺激足底。 (2) 患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前伸, 轻轻将肩关节拉出避免受压, 防止疼痛的产生, 手臂外展外旋, 肘伸展, 手指伸展, 腰背部垫枕头。健侧下肢屈曲向前, 患侧下肢略屈曲, 中间以软枕相隔。 (3) 健侧卧位:胸前放软枕, 患侧肩胛骨复位后轻轻使肩前伸, 肘关节伸展, 腕、手指关节伸展放于软枕, 勿垂腕, 拇指外展。患侧下肢髋、膝关节略屈曲向前, 踝关节背曲, 置于软枕上, 健侧自然放松。应尽量鼓励病人取患侧卧位, 此体位可以牵张躯干, 减少痉挛, 加强患侧本体感觉的输入。

2.2 功能锻炼

病后24~48h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患侧上、下肢被动的关节训练, 活动范围以正常人的关节活动度为依据, 尽可能活动到位, 每次20min~30min, 每天2次或3次。遵循被动活动的原则, 动作要缓慢、轻柔, 由近心端关节开始至端关节, 每次各关节活动5~10次。因患侧的感觉减退, 活动时忌暴力避免损伤, 活动从被动尽快过渡到辅助主动运动及主动运动。早期诱发肢体的主动性活动, 叠加多种感觉刺激和反馈。仰卧位下双手掌相触、手指交叉相握, 患侧拇指在上 (Bobath握手) , 以肩臂带动使肘伸直, 做全范围的肩前屈运动按摩、敲打、拿捏患侧肢体, 对大脑形成反馈刺激。床上行轿式运动, 夹腿, 以健侧翻身、起坐等。这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指导主要在床上进行, 以预防痉挛、误用、废用并发症为主, 为主动性训练创造条件。

2.3 恢复期康复护理

一般在病后2周即开始, 指导病人下床行走, 进行脱衣服、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能力 (ADL) 的训练;体位转换, 坐、站转换训练及床、椅转移训练, 患腿持重训练, 坐位、跪位和立位的静态及动态平衡训练。上肢和手的控制及定位放置训练, 髋、膝、踝的屈曲和控制训练。这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指导主要在降低肌张力的基础上进行分离的训练。

2.4 恢复中后期康复训练

在痉挛基本控制之后, 部分肢体功能开始恢复, 指导患者进行更高水平的平衡功能训练, 继续纠正步态, 实施行走和阶梯训练, 上肢功能训练, 提高ADL能力。这一阶段的康复训练主要是精细、协调、快速的随意运动, 进行各种灵活性及技巧性的训练。康复训练的每次45min-60min, 每天1次或2次。

2.5 心理护理

利用鼓励、暗示、支持、疏导、听音乐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重视患者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从而减少孤独感,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 使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各项治疗和恢复训练。神经生理学家证明, 音乐对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系统有直接影响, 能使大脑皮质出现新的兴奋灶[2]。音乐疗法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 帮助减轻痛疼, 从而缓解应激反应, 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 促进患者恢复健康[3]。

2.6 家属护理教育

患者入院后, 急需要马上对家属进行各项入院后的教育, 使之了解病情, 理解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配合各项工作, 并能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一般在收集患者资料, 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后, 采用个体教育、小组教育、集体教育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脑血管病的基础知识、康复知识、合理用药、饮食指导、生活作息、预防并发症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过程是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过程[4]。

2.7 疗效评定

所有病例分别于入院时, 综合康复治疗护理4周和综合康复治疗护理8周进行疗效评定。ADL评定采用改良Berthel指数 (FMA) ,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 。

3 结果

(1) 治疗前后2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 , 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 (MBI) 。见表1。 (2) 2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注: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比较, P<0.05

注:两组疗效比较, χ2=7.072, P<0.01。

4 讨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6例作为临床护理观察对象。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语、意识障碍、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行CT检查或MRI扫描确诊为脑梗塞。男45例, 女41例, 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 (55.42±13.87) 岁;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体位护理

早期正确的体位能预防或减轻脑梗塞患者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脑梗塞患者一般以侧卧位为主, 尽量避免仰卧位。仰卧位时患者肩上抬前挺, 上肢自然伸展, 指半屈, 手保持空心握拳姿势, 患肢下放一高度适中的软枕。为防止关节挛缩、压疮、改善循环等, 每2~3h协助患者更换体位1次。患侧卧位时患肢轻轻拉出避免受压, 置于前伸位, 前臂外旋, 掌心向上, 患侧卧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 牵拉整个患侧肢体, 是最有治疗意义的体位。

1.2.2 肢体康复锻炼

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4,5]。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病患进行肢体康复锻炼的护理知识宣教, 让患者了解肢体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使其积极主动配合锻炼。每天对患肢的软组织进行按摩, 对于不能下床患者, 指导患者自行用健手在床上做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 并逐渐训练坐起。当患者肢体肌力慢慢恢复后, 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运动训练, 例如屈伸手指、进行简单的更衣、洗脸、扶桌及床栏的起、站、立训练等训练, 当患者的站立训练较好或肢体肌力达到步行训练标准时, 可协助指导患者开始步行训练。

1.2.3 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康复锻炼

失语患者应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首先指导患者做噘嘴、鼓腮、眦牙、弹舌等简单的口腔操练习, 然后鼓励病人进行简单的单音节字发音, 当其可以正确发音之后, 逐渐增加吐字量, 就进行连音重复。循序渐进, 坚持多开口、多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训练, 并适当给予奖励。

1.3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康复: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 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 病残程度为1级~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检验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基本康复17例, 显效11例, 有效6例, 总有效率为79.07%, 对照组患者基本康复11例, 显效9例, 有效8例, 总有效率为65.12%, 可见, 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结果

在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2。

3 讨论

脑梗塞是突发性疾病, 该病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 其致残率与病死率都比较高[6]。

研究认为, 早期的脑梗塞病患具有较高的康复潜力, 康复护理训练能够有效的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帮助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各方面功能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本组研究对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结果显示, 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早期对脑梗塞病患进行康复护理, 其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43例, 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43例, 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 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07%,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2%, 说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 可有效减少脑梗塞患者的残疾程度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珍.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工企医刊, 2007, 20 (6) :4-6.

[2]屈检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7, (6) :30-31.

[3]高艳玲.脑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07, 27 (5) :70.

[4]罗建设.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 4:130.

[5]张冰梅, 王翠.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9, 1:1.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篇4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协同护理模式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1], 病情严重且预后差, 并发症多, 病人往往伴有终身残疾,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 早期综合的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残余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2]。协同护理模式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 CCM) 是强调护士、家属、病人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 护士作为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和协调者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健康护理, 充分发挥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的能力, 以便有效、创造性地利用现有的财力与人力资源, 从而使病人及其家庭和健康保健系统本身受益的一种护理模式[3,4]。本研究旨在应用CCM最大限度地培养病人与家属的参与, 以提高病人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4例脊髓损伤病人, 其中男53例, 女31例;年龄17岁~63岁 (37.43岁±9.82岁)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 高中及中专33例, 大专及以上37例;均为创伤所致, 高处坠落34例, 车祸伤30例, 暴力砸伤11 例, 意外摔跌9 例;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 符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5];病人均实施手术, 其中颈髓损伤18例, 胸髓损伤25例, 腰骶髓损伤41例;住院时间30d±9d, 均于恢复期出院。排除标准:有影响肢体运动的其他疾病及骨折者;有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无法准确表达意愿者;术后脊柱仍不稳定及不能良好配合康复训练者。所有病人采用脊髓损伤规范化治疗方案, 参加研究的医生、护士团队统一接受相关培训, 培训时间每次30min以上, 内容包括CCM正确实施及数据资料的收集等。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然后按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2例,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已获得所有入选病人和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包括心理疏导、基础治疗与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CM, 具体如下。

1.2.1.1 术前干预给病人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讲解病情和治疗方法, 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1.2.1.2 术后干预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健康处方, 主要包括病人心理状况、营养需求、护理要点、康复训练计划等。处方可随病人的身心变化适当调整。术后第2天起护士每天上午以多媒体、视频及现场示范的形式向病人及家属进行集中指导与培训, 包括CCM介绍、疾病指导、心理指导、康复训练等, 每次20min左右, 使病人和家属了解病情及术后治疗、护理的基本知识, 逐步建立起协同关系, 以便于更好地引导病人以及家属积极参与照护。每天下午对病人及家属进行1h“一对一”康复技能训练指导, 并现场评价病人及家属是否掌握。然后在护士的指导下, 由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疾病的照护与功能锻炼。出院前1周对病人家属家庭护理知识宣教及出院后康复技能指导, 并在住院期间进行抽查, 力求病人家属护理技能过关, 从而保证病人出院后也能获得有效的护理及康复锻炼。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早期、稳定期、慢性期3 个阶段。 (1) 早期病人 (术后2周内) :以绝对卧床为主, 术后第2天开始根据脊柱稳定情况逐渐抬高床头, 训练顺序为卧位—半卧位—坐位, 为适应稳定期的功能锻炼打下基础。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足下垂、压疮和各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使病人初步适应机体所发生的剧烈变化。训练内容包括呼吸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腹部按摩、体位的变换、良肢位的摆放、全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及增强肌力的锻炼方法等。 (2) 稳定期 (3周~12周) :病人主要以康复为主要任务, 首先应通过长坐位 (膝关节伸直) 和短坐位 (膝关节屈曲) 对病人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逐步过渡到动态平衡训练, 为后续的轮椅和直立乃至步行训练打下基础。根据病人残存肌力情况进行各种主被动肌力训练, 平行杠内站立开始步行训练, 最终达到助行器或双拐行走、轮椅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3) 慢性期 (12周后) :此期病人将转入长期康复治疗, 需教会病人和家属掌握如何在残疾状态下生活, 如何利用现有的家庭和社区条件进行康复锻炼, 尽快返回家庭并最终回归社会。在稳定期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 加强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以及一些高级轮椅操控技巧, 使病人学习利用一些自助器具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在各类矫形器的帮助下达到治疗性步行、家庭功能性步行、社区功能性步行的目的[2]。

1.2.1.3 出院后干预市内的病人每月1次家访, 外地病人则采用电话随访, 复查时均与病人面对面交流, 每次30min左右。同时创建脊髓损伤康复QQ群, 定期与病人或者家属沟通、咨询并进行宣教, 根据反馈的信息适当调整健康处方。

1.2.2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出院后6个月 (干预后) 康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3项量表均由专人负责, 采取一对一问答方式收集, 回收率100%。

1.2.2.1 康复评分 (1)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 (BI) 评定, 主要包括进食、洗澡、如厕等10个条目, 分为1级~5级, 即完全依赖、最大帮助、中等帮助、最小帮助和完全独立, 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 日常生活能力与得分呈正相关。 (2) 功能独立性评分, 采用以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 量表评定, FIM评估分为7级, 共6 类18项, 主要包括自理活动、括约肌控制、移动能力、运动能力、交流及社会认知, 每项满分7分, 最低1分, 共计126分。得分越高提示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越好。

1.2.2.2 生活质量测评采用健康调查问卷 (SF-36量表) 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 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 共36个条目, 另外还有1个健康变化自评, 用于评价过去1年内健康改变。前4个维度定义为生理健康, 后4个维度定义为心理健康。各维度计分采用百分制, 分值越高表示该维度的生活质量越好。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3.1 CCM能增强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期的独立生活能力脊髓损伤病人往往需要长期卧床, 住院期间主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都是在医院进行, 由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完成的。而该类病人出院后, 其恢复期的功能训练多在家中进行, 病人家属的护理理念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程度[6]。因此, 病人和家属获得的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越多, 掌握的越牢固, 康复训练的效果就越好, 生活质量也就相应提高。CCM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 注重护患之间的协同性, 强调护士、病人、家属三方面的合作理念[7], 医务人员加强了与病人及家属间的沟通, 对他们开展疾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的教育, 教会病人及家属必备的护理技能和康复训练方法, 使病人在出院后也能够保持康复训练的连续性, 同时在家属的参与和督促下, 更利于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病人和家属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从而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本研究对脊髓损伤病人实施CCM, 对病人及家属实施个体化健康指导与康复培训, 同时对病人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与门诊复查, 病人在医务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参与和督促下, 积极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循序渐进, 提高了康复行为, 最终改善了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表1显示, 病人的康复评分 (BI评分和FIM评分) 明显得到提高。

3.2 CCM能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生活质量脊髓损伤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严重致残性损伤, 其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时间, 更重要的是改善其生活质量[8]。随着病情的发展, 病人在长期卧床的过程中应面对漫长的恢复期和完全恢复的渺茫希望, 自理能力的减退甚至丧失、持久的残疾、经济的压力、家庭照顾等一系列的问题, 容易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轻者悲观失望, 重者甚至轻生, 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并进一步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 该时期病人的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脊髓损伤病人及家属实施CCM, 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与康复技能培训, 充分调动病人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同时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苦闷, 对出现不良心理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采用电话随访、QQ群等网络方式进行指导、答疑, 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病人或者家属也能更方便咨询或者倾诉一些私密的问题, 避免了直面的尴尬, 也方便各病人及家属之间互相交流心理感受及康复经验, 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对出院后6个月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 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生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生命活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提示采用CCM可以更好地改善脊髓损伤病人的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的负担。

3.3 CCM能有效减少脊髓损伤病人并发症的发生表3显示, 观察组病人发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足下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0.05) 。表明观察组通过对病人和家属实施CCM建立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和康复训练, 能够使病人家属及时了解病程, 加深了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互动性, 彼此之间密切联系, 也能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使病人和家属能够更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治疗、护理和康复的过程中, 尽早恢复躯体功能, 减轻家属的负担。同时重视病人出院后的随访情况, 将院内护理与院外康复护理有效结合, 可以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行为,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病人的生存质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CCM使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健康护理, 由依赖性护理转变为自觉进行健康维护, 有效提高了病人的康复效果及独立生活能力,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的局限性:样本量过少, 由于疾病的康复期时间长, 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协同伙伴里加进医生、康复理疗师、社区护理人员、营养师等。对其他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陈启波.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5) :772-773.

[2]吴文广, 王晓亮, 张泽.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38例效果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26) :3642-3644.

[3]邵燕.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干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8) :28-30;36.

[4]常红娟, 高敏, 桑文凤.协同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3, 27 (4A) :966-968.

[5]勾丽洁, 许世奇, 刘旭东, 等.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2) :313-315.

[6]周杰, 王秀峰.58例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1) :96-97.

[7]王新歌, 樊少磊, 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10) :207-209.

上一篇:LED发光二极管下一篇:基于决策力的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