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脑梗死

2024-09-25

超早期脑梗死(共10篇)

超早期脑梗死 篇1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 致残率及病死率高, 有研究表明, 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1]。现就本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32例, 其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48~74岁, 平均65岁。伴高血压28例, 糖尿病11例, 冠心病7例。入院时肌力0~Ⅰ级20例, Ⅱ级8例, Ⅲ级4例。

1.2 治疗方法 UK

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基础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 1次/d;依达拉奉30 m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2次/d, 共14 d。并于溶栓后24 h复查脑CT, 除外脑出血后口服肠溶性阿司匹林100 mg/d, 观察总疗程为30 d。

1.3 治疗效果

疗效明显, 神经功能恢复较快。溶栓治疗后24 h, 有9例基本痊愈, 8例显效;48 h内, 14例基本痊愈, 11例显效;72 h有16例基本痊愈, 10例显效;30 d时治愈20例, 好转4例, 加重7例, 死亡1例。全组1例发生脑出血, 在溶栓过程中形成较大血肿死亡。

2 护理

2.1 溶栓前准备

急性脑梗死发病6 h以内为静脉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 为了使梗死的血管再通, 需尽量缩短从入院到给药的时间, 患者入院后应协助医师筛选病例。①简短而细致询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疾病、癫痫持续状态、近期较大外科手术史, 决定有无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②要针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耐心向患者做病情解释, 关心体贴患者, 稳定情绪,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用尿激酶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快速配合医生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头颅CT检查等。如有异常, 不作溶栓治疗;③注意患者的血压及减少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 如溶栓前做好心理护理, 尿潴留者留置导尿, 减轻疼痛, 在溶栓过程中给患者特护, 使患者感到自己受到重视, 减少因情绪因素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仍过高, 按医嘱使用缓慢降压药, 使血压逐渐下降。溶栓早期将收缩压降至为141~150 mm Hg预后最好[2]。对于血压偏低者, 应寻找原因。

2.2 溶栓时护理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应用UK溶栓时, 确保单位时间内输入溶栓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血压及心电变化, 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①出血倾向的观察。由于尿激酶对循环血液纤溶系统有全面激活作用, 可引起出血并发症, 尤其是脑出血。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对光反射有无异常变化, 特别是出现头痛、呕吐时应怀疑有颅内出血, 须立即停药。动态观察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检测指标;②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意识水平、理解能力、语言功能、面部运动、肢体肌力变化, 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有再灌注脑损伤和血管再闭塞的症状。溶栓后复查头颅CT以了解脑水肿消退及梗死面积缩小程度。

3 讨论

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出血。既往有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要慎用, 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较大外科手术史者禁用, 故帮助医生进行简短而细致的病史询问是很有必要的。在溶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头痛呕吐, 出现时需立即停药汇报医生。另外在溶栓前及溶栓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血压的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6h内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32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 重视治疗前后的血压监测和并发症观察。结果治愈20例, 好转4例, 加重7例, 死亡1例。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是有效的方法, 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溶栓准备工作能保证溶栓顺利进行, 溶栓时及溶栓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的变化可及时发现并发症。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脑梗死,护理

参考文献

[1]孙晓霞.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溶栓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4) :210.

[2]张金环, 彭建伟, 薛战尤.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200例分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 6 (3) :211.

浅析早期急性脑梗死的CT表现 篇2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105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做了发病早期(1-6h)CT扫描及发病后24hCT扫描,总结其CT检查。

结果:105例病人中致密动脉征25例,脑组织低密度征19例,灰白质交界不清18例,后均经临床诊断证实。

结论:早期脑梗塞患者CT表现各有特点,掌握早期CT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 CT 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16-02

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占绝大部的脑卒中病人,主要有脑动脉闭塞性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死等,其中又以脑动脉闭塞性梗死最为常见。随着基层医院CT诊断机的普及,CT检查对脑梗死诊断极具普遍意义,并常为急性脑梗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梗塞后的前面几个小时内,CT表现常很轻微,容易漏诊。当早期缺血性梗塞的影像改变出现时,一开始常为隐蔽的并随时间而明显,熟悉一些急性梗塞的影像征象有助于识别其病因。MRI可早期清晰地显示梗死灶,但危重病人受病情限制,病人植入起搏器、假牙及动脉瘤安置金属夹等不能做MRI检查,加之其昂贵的价格,故对脑梗死病人,头颅CT早期的明确诊断,及时的溶栓治疗,对降低脑部损伤,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院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特点,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5病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CT检查结果,希望能对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早期治疗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赢得宝贵时间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資料。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集的10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0岁。发病时间均少于12小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突发偏瘫、失语、麻木等症状,其中61例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CT扫描方法全部均用西门子spirit螺旋CT扫描机进行常规CT头颅扫描,以10mm层厚(少数病例可疑区域增加3—5mm层厚)连续横断扫描,并测量其CT值及对侧部位CT值,以作比较。

2 结果

本组10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均在早期(1-6h)行头颅CT平扫,且24小时后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仔细阅片后发现,早期CT出现特异性表现者62例,阳性率约为59%,与文献报道[1]接近。主要表现为:1致密动脉征25例;2脑组织低密度征19例;3灰白质交界不清18例。上述105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

3 结论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形成是形成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好发部位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虹吸部和椎动脉,基底动脉中下段等。脑梗死的发病时间比较短,血液未完全供应中断,脑细胞本身并没有完全坏死和变性,梗死脑组织成分的改变并不是十分明显。丧失功能的神经元仍可存活6—8小时,最长可存活48小时。因为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CT表现,常在发病24小时后才显示出典型的梗塞CT表现,以致误诊或漏诊早期脑梗塞,而延误了动脉或静脉性溶栓治疗时机而导致大面积不可逆的脑组织坏死。因此脑梗死早期的准确诊断,早期治疗,挽救存活的脑组织,是临床成功治疗脑梗死的关键。

本组105例患者早期头颅CT主要有以下表现:①致密动脉征:是大脑动脉(常见于大脑中动脉)梗塞导致脑梗死的间接征象[2]。由于闭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栓或栓子吸收X线较脑实质或对侧正常大脑中动脉多,表现为一段脑动脉的密度高于同一支脑动脉的另一段或其他动脉的密度,呈条状或点状动脉密度增高,CT值大于56Hu,一般在发病30分钟即可显示,是脑梗死的超早期征象[3],可作为溶栓治疗的一个指标。②脑组织低密度征:表现为局限性边界不清,脑实质低密度区。病理基础主要是血管源性脑水肿。此种征象可能因脑梗死发生后,引起细胞内水肿所致。由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常甚轻,病变区的密度常只有轻微下降,需仔细与健侧或周围正常脑组织对比才能发现。其中以豆状核密度降低、轮廓模糊出现最早、出现率最高,其次为岛叶外带密度降低和灰白质分界模糊不清,又称岛带消失征。③灰白质交界不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灰白质交界区低密度影(或轻度脑白质密度减低),可能由于皮层海马和纹状体对缺血比较敏感,缺血早期出现低密度改变,从而使灰白质界面呈现模糊均一的低密度影改变。也有表现为脑沟脑池变浅消失,脑室受压等,可能与脑组织水肿所产生的占位效应有关。

虽然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但在基层医院头颅CT仍是急性脑血管病首要的筛查手段,熟悉、掌握CT的早期征象,可以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膏峰,贾建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及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25(2):19-21

[2] Krings T, Noelchen D, Mull, et al.The Hyperdens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ign:A Computed Tomography Marker of Acute Ischemia in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J] .Stroke, 2006, 37(11):399-403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病人的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的早期脑梗死病人, 其中男6例, 女4例, 年龄56岁~72岁。

1.2 溶栓治疗的入选标准

病人年龄为18岁~75 岁;发病时间<6 h;具有脑血管病表现, 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及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1 h, 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为2分~4分;颅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 尚未出现早期脑梗死的低密度改变;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发病时间在12 h内者, 特别是6 h内者, 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 此检查应与准备静脉溶栓药物、等待必要的化验结果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同时进行。病人入院后即安置在有监护仪的病房, 抽取血液进行化验, 包括血小板、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及红细胞压积、血糖;心电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对病人行溶栓治疗将总剂量的10%缓慢静脉注射, 持续1 min, 将剩余的90%加生理盐水, 以输液泵静脉输注, 持续1 h, 记录输注开始及结束时间, 24 h后无禁忌证者给予抗血小板和神经功能保护剂治疗。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为病人家属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 稳定病人的情绪。护士应耐心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 同时要关心、同情、体贴病人,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说明溶栓的必要性, 详细介绍溶栓的方法和效果, 告知溶栓治疗的成功案例, 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2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不能与其他药配伍静脉输注, 应有专人守护, 保持静脉通路绝对通畅, 控制静脉输液速度, 并在1 h输注完毕。用药过程中随时询问病人感受, 详细记录溶栓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部分病人在溶栓剂进入人体内20 min甚至更早即有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善, 此时护士应要安抚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情绪激动, 以利更好地恢复。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应严密观察,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溶栓后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监测血压, 溶栓后2 h每隔15 min测1次血压, 随后6 h每隔30 min测1次血压, 再后的16 h每隔1 h测1次血压, 维持血压低于180/105 mmHg (1 mmHg=0.133 kPa) 。出现严重的头痛、急性血压升高、呕吐, 立即停用溶栓药物, 紧急复查CT。溶栓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及皮下出血现象;溶栓病人24 h内不放置导尿管和胃管;24 h内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及肢体恢复情况。

溶栓24 h至7 d隔日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 并从以下方面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点;观察排便、排尿情况;观察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有无异常;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当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及“两慢一高”即脉搏慢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2], 则提示有脑出血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助抢救。

2.4 休息与饮食

保持环境安静, 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 让病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晚上如睡眠欠佳可给予镇静剂, 良好的睡眠可以稳定情绪, 控制血压。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 食物不可过硬、过热、刺激性强, 以防消化道出血, 少量多餐, 多食水果, 预防便秘。

2.5 溶栓后康复护理

溶栓后3 d内卧床休息, 24 h后可在床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第4天逐渐增加活动量, 可适当下床活动, 以利于肌力恢复, 预防失用性肌肉萎缩, 促进肢体康复。对存在不同程度语言障碍的病人, 分别采用舌唇运动、发音训练、减慢言语速度等方法, 以恢复病人的语言功能。

3 小结

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显著[3], 可明显减少脑梗死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护士应配合医生筛选病例, 尽快准备溶栓药物, 按医嘱准备输液, 并在用药期间密切关注病情, 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药物的准确应用、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

摘要:对1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 且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休息与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 以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溶栓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王雪里红, 曾红, 樊琨,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10) :678-683.

[2]孙晓霞.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治疗溶栓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4) :210.

超早期脑梗死 篇4

2003年8月~2007年8月收治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4~76岁,平均57岁。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功能锻炼开始时间:脑梗死发病后2~7天,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的48小时。

正确卧位:①保持肢体于功能位,肩关节为敬礼位(外旋50°,内旋15°,弯曲40°),为防止肩关节半卧位,肩下垫以薄枕,使肩胛骨稍向前突出和上提:肘关节弯曲90°与伸直位交替,指关节轻度弯曲,手握4~5cm长方形物,髋关节伸直,小腿外侧垫枕;膝关节伸直或微屈30°;踝关节保持90°,以支撑足底。②仰卧位在瘫痪肢体侧,自颈肩部加软垫,使颈肩略向前倾,肩关节保持0°位,伸肘,前臂旋后,腋窝略抬起,腋窝下垫以软枕。③健侧卧位,完全侧卧,健侧在下,胸前放置软枕,双下肢之间以枕相隔,避免双足相互接触,足下垫软垫,使其抬起床面。④半侧卧位,瘫痪侧在上,背部垫1~2个软枕轻度掀起伴侧身,下肢置于枕上,上肢伸屈交替,如病情允许,每2小时更换1次卧位。

被动活动与按摩:脑梗死发病后次日,如患者无意识障碍和脑出血,病情稳定后可由上到下,由近及远,左、右两侧顺序做各关节、各方向的轻揉被动活动和按摩,每日3~4次,每次各关节活动5~6次,以后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重复次数。

心理治疗:采取各种方法与患者交流,反复向患者说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好处,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持久以恒,循序渐进。

早期坐位训练:患者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较轻,生命體征稳定应尽早坐起。坐位选择髋关节屈曲近于直角的适宜角度,脊柱伸展,病床需具有可调靠背,头部无需支持,以便患者学会主动控制头的活动。放横过病床适当高度的桌子,将患者双上肢放在桌上,肘下放软枕,逐渐延长坐位时间。

床上训练:健手带动患肢伸肘,上举,左右翻身。髋关节的控制与旋转,搭桥训练,易化下肢分离运动,训练侧下肢控制能力。

坐位平衡训练:采用对角线运动作躯干旋转,越中线的交叉练习,健手带动患肢在桌上滚球,堆积木等躯干、肩手的综合练习,坐位时患肢负重,健手传递身体各个方向的物品控制躯干平衡后站位平衡发展。

体位转移训练,采用重心转移训练过渡到体位转移,由坐位-半跪位-跪位-爬行运动。

步行训练:①站立训练:按以下四步训练,助手扶持站立,坐椅站立,双拐杖辅助站立,站稳后再练左右转动,左右转弯及前后倾活动。②迈步训练:能站立后顺序练习助手辅助迈步,双拐杖辅助迈步,单拐杖辅助迈步。③步行训练:能迈步以后,顺序练习双拐杖或助手扶持下步行,单拐杖步行,徒步步行,上下台阶步行,负重步行,每次20m。

上肢及手的训练:患者能坐时,一日三餐用患手拿取食物,如患手无功能,可将食物放在患手上,健手握住患手,将食物送入口中,此过程可让家属帮助进食。通过日常生活吃饭、洗脸、刷牙逐渐锻炼患肢及患手的功能。

讨 论

超早期脑梗死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的住院患者, 选择时间段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范围为49~74岁, 平均年龄为 (61.3±6.8) 岁。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范围为51~73岁, 平均年龄为 (60.8±6.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发病入院治疗7 d后给予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在发病入院治疗的24 h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内容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护理人员协助下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训练, 给予患者良肢体位的摆放、防压疮、预防坠积性肺炎等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协助患者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 同时也做好主动运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等方法相互结合, 应用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中, 首先是护理人员进行示范, 让患者和其家属参与学习, 并嘱咐患者家属掌握相关训练要领, 在家属协助下患者进行相关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患者的穿衣戴帽、梳洗、饮食、大小便、刷牙、拧毛巾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约为30 min, 每天可训练2次, 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 逐渐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过程中, 要注重患者的移动能力训练, 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 提高患者的转移能力。在护理过程中, 要了解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 根据产生的不良情绪情况,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erthel指数进行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所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干护理预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评分近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

3 讨论

研究表明,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早期介入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功能恢复, 减少此类患者功能缺损程度, 对治疗效果效果起到促进作用[1]。所以,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 不单纯是临床药物治疗, 更重要的康复治疗, 而在康复治疗中, 康复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康复护理干预中,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不但要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实施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训练, 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降低残疾程度。研究表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的康复康复护理干预[2,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早期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 同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说明岁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够改善的运动功能障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当代医学, 2012, 08 (1) :134-135.

[2]刘丽娟, 李虹, 杨万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3 (2) :103-104.

超早期脑梗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的70例脑梗死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 对照组35例脑梗死患者中, 16例患者的性别为女, 女患者的比率是45.71%, 19例患者的性别为男, 男患者的比率是54.29%。最年轻的患者是43周岁, 最年长的患者是87周岁, 中位年龄大约是 (58.63±4.85) 岁。观察组35例脑梗死患者中, 15例患者的性别为女, 女患者的比率是42.85%, 20例患者的性别为男, 男患者的比率是57.14%。最年轻的患者是44周岁, 最年长的患者是86周岁, 中位年龄大约是 (58.65±4.76) 岁。两组脑梗死的中位年龄、男女比率、病情轻重、疾病史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 (P>0.05) , 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常规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密切查看患者的反应, 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综合护理: (1) 溶栓治疗前:脑梗死患者入住医院之后, 护理人员开始评估患者的病情, 了解患者的肌力情况、发病时间等内容, 同时实施抽血进行检验。治疗之前,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超早期溶栓的基本情况, 从而获得家属和患者的支持。如果患者存在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疏导, 将患者当作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样对待[1]。 (2) 溶栓治疗中:在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体温变化、神志变化、血压起伏、肌力等情况记录下来, 如果在滴注阿普替酶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 那么必须要停止用药。如果没有过敏反应, 在实际用药当中, 针对患者出现的牙龈出血、便血、皮下出血情况, 护理人员要一一处理, 不可马虎。最好间隔15 min评估一次患者的神经功能。 (3) 溶栓治疗后:治疗结束后, 护理人员要及时处理患者的出血现象, 重点观察患者的颅内压的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视神经水肿、呕吐以及头痛等现象时, 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主治医师[2]。

1.3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结果的数据输入SPSS22.2软件包, 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 用 (±s) 用以表示计量, 用百分数 (%) 、例数 (n) 用以表示计数, 如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0.05, 那么可以判断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差异:

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后, 判定8例患者治疗无效, 判定13例患者治疗有效, 判定14例患者治疗显效, 对照组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仅仅达到77.14%。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后, 判定1例患者治疗无效, 判定3例患者治疗有效, 判定31例患者治疗显效, 观察组患者基本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高达97.14%。对照组的疗效远不如观察组乐观。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有明显差异 (P<0.05) 。

2.2 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满意情况:

对照组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后, 9例患者的满意度分级为不满意, 10例患者的满意度分级为较满意, 16例患者的满意度分级为非常满意。对照组的满意度并不十分乐观, 仅可达到74.29%。观察组超早期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 1例患者的满意度分级为不满意, 2例患者的满意度分级为较满意, 32例患者的满意度分级为非常满意。观察组的满意度十分乐观, 高达97.1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远比不上观察组。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满意情况有明显差别 (P<0.05) 。

3 讨论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以超早期溶栓为主, 但是治疗过程需获得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配合才有效。本次研究数据表明, 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后, 有效率仅仅达到77.14%。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治疗后, 有效率高达97.14%。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有明显差异 (P<0.05) 。由此可以肯定, 综合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 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疗效的提升。本次研究数据还表明, 对照组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后, 满意度并不十分乐观, 仅可达到74.29%。观察组超早期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后, 满意度十分乐观, 高达97.1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远比不上观察组。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满意情况有明显差别 (P<0.05) 。由此可以肯定, 综合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 获得了脑梗死患者的认同[3]。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 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患者的疗效, 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 探索脑梗死实施超早期溶栓的护理方法及医学价值。方法 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的70例脑梗死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 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模式分别应用在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比结果。结果 对照组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后, 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达到77.14%和74.29%。观察组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治疗后, 有效率和满意度均为97.14%。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 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患者的疗效, 值得推荐。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超早期溶栓

参考文献

[1]刘红梅.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 2 (3) :345-346.

[2]宋宾莲.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 1 (6) :175-176.

超早期脑梗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有男患者27例, 女患者23例, 年龄41~65岁, 平均年龄 (52.15±2.16) 岁, 同时对这50例患者行CT检查, 均无严重性出血以及脑出血症状。

1.2 治疗方法:在患者发病6 h内的对其采用滴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250 m L, 同时辅助维生素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在第1小时时对患者静脉滴注150 m L阿普替酶采用1 mg/kg的速率滴注, 剩余药物在5 h之内滴注, 同时在溶栓24 h后对患者行0.4 m L低分子肝素在皮下注射治疗, 1天2次, 连续治疗1周。

1.3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当P<0.05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 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静脉溶栓前护理:首先对患者建立静脉溶栓治疗的通道, 并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查。在患者的上肢上分别建立静脉通道, 其中一条供抽血使用, 另一条供静脉输液使用;在通常情况下, 在患者上肢健康的一侧肢体上进行抽血, 之后由护理人员进行穿刺, 在穿刺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身上是否出现穿刺点, 若是发现, 要及时用棉球胶布进行长时间按压处理, 防止在溶栓治疗时发生药液外渗[2]。

在患者抽血后, 要立即对患者进行CT检查, 并在送检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 有效排除患者的溶栓的禁忌证。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溶栓治疗的可行性, 以及以往的成功案例, 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 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

3.2 溶栓中护理:在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 一旦发生异常, 要及时通知医师, 并立即停止输药, 同时充分保证患者输液过程中的通畅性, 尽量使药物在30 min的时间内滴注完成;护理人员还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的症状, 主要包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 针对女性患者还要注意是否发生生殖道内出血;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若是患者出现焦虑的情绪, 护理人员要及时开导患者, 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

3.3 溶栓后护理:在患者行静脉溶栓之后, 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言语以及肌肉方面的状况, 若是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以及肌肉下降等症状, 要及时通知医师, 且每间隔15 min对患者的血压值进行测量, 同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方面的评估,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每间隔30 min测量一次。

3.4 心理护理:因脑梗死疾病发病较急, 且患者在患上此病后有失语以及面瘫的危险,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情绪较为急躁且容易出现悲观的心理。这时, 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3.5 并发症护理:针对脑梗死患者而言, 患者的病情在通常情况都较为严重, 且抵抗力也较低, 常常会伴随出现肺部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因而针对脑梗死患者要做好对并发症的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病房内的空气流通, 并对患者口腔以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及时排净, 鼓励患者多饮水, 并严格按照医师嘱托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患者的膀胱要保证每天清洗1次, 保证患者的阴部清洁,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 帮助患者定时翻身, 防止出现褥疮的现象[3]。

3.6 治疗效果评价:在本次研究中, 针对脑梗死患者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在未进行针对性护理之前,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 在实施针对性护理之后,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 由此可以看出, 对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 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 针对脑梗死患者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后, 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减少患者在心理以及生理的痛苦, 治疗效果显著, 对提升患者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对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后,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针对脑梗死患者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后, 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减少患者在心理以及生理的痛苦,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要点

参考文献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51-52.

[2]罗红艳, 李书.超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J].中国媒体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0 (7) :848-851.

超早期脑梗死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0例, 男38例, 女32例, 年龄39~75岁, 平均58.5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溶栓前后检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尿激酶25万U+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 继以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250mL在30min静滴, 溶栓后即给20%甘露醇125mL脱水, 并6%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 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 溶栓12h后用低分子肝素6000U脐周皮下注射, 1次/d, 共7d。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125mL脱水, 6%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 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 对照组溶栓12h后用低分子肝素6000U脐周皮下注射, 1次/d, 共7d。2组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脑保护剂、血小板抑制剂等改善循环药物及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状态进行评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的基本痊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治疗前后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1, 表2。

2.2 出血及再瘫痪的发生率

溶栓后经CT复查证实, 脑内出血发生率1例 (2.9%) , 为非症状性脑出血, 经处理后好转。全身性出血2例 (5.7%) , 其中非注射部位皮下出血1例, 牙龈出血1例, 其程度均较轻, 未做特殊处理。无发生溶栓后再瘫痪病例及溶栓后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血栓形成及溶栓机制

急性脑梗死多有血流变指标异常:血黏度高、血小板粘附性强、纤维蛋白原升高及血管内皮损伤等易于血栓形成条件。其中血管内皮损伤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因动脉壁受损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而暴露出内皮下胶原纤维, 激活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二磷酸腺苷、血栓素, 这2种物质具有强烈的促使血小板不断的聚集、收缩、融合及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 同时也启动了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 从而导致脑血栓的形成。而溶栓药物可使纤溶酶原转换为纤溶酶, 纤溶酶可将血管内血栓的纤维蛋白链裂解, 溶解一部分新鲜血栓和正在形成中的血栓, 阻止血栓的发展及再形成, 增加缺血区的供血, 挽救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的半暗区的神经元, 缩小梗死灶, 减轻脑水肿, 改善神经功能, 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前。

3.2 溶栓时机

脑组织缺血30~90min, 不可逆的脑损伤即开始出现, 周边部分脑组织可能通过侧支循环得到一定量的血流, 即缺血半暗带。如果这种不稳定的血液循环在3、4h仍得不到改善, 将出现脑组织代谢衰竭及坏死[2]。因此应尽早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 使局部缺血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损伤前获得再灌注, 迅速改善症状减轻病残程度。溶栓治疗的时间非常关键, 根据目前的研究, 越来越强调早期治疗, 特别是超早期治疗。超早期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缺血区脑血流灌注, 有效控制脑梗死, 是目前惟一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3]。美国FDA于1996年6月推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无禁忌证患者静脉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 0.9mg/kg的溶栓治疗方案。但其治疗时间窗为3h, 且价格昂贵, 国内使用较少[4]。但是Wang等通过通过调查表明, 仅有2%~4%的卒中患者能在3h内接受这一治疗[5]。而且Ringleb研究表明, 6h内溶栓治疗亦有效, 且脑出血发生率对比3h内治疗也只是略有增高[6]。因此国内多数学者强调在症状发生的6h内尽早给药, 以快速恢复梗死区微循环, 从而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 减低缺血程度, 恢复神经细胞功能。我国“九五”研究结果显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6h内, 有溶栓治疗指征且无禁忌证者给予尿激酶 (UK) 100~150万IU静脉溶栓治疗有效而且相对安全[7]。而发病6h以上溶栓虽然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出血的危险性增大[8], 因此应该强调溶栓实施在6h以内, 最好在3h内进行。

本研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选用适合我国基层医院的溶栓药物─尿激酶, 尿激酶为健康人尿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 亦可由人肾细胞培养提取, 无抗原性。价格又较适合我国的经济条件, 是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中可以广泛应用的较好药物。根据我国“九五”研究结果, 本实验使用尿激酶125万IU溶栓。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1) , 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减少了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 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由于尿激酶在血中半衰期短, 仅为10~15min, 近期再闭塞发生率很高。因此, 本实验在溶栓后给予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限制溶栓治疗的可行性。本实验出现一例非症状性脑出血, 发生率仅为2.9%, 未发生溶栓后瘫痪病例及死亡病例, 而且脑梗死患者本身就有一定的自然出血可能性。因此,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 采取溶栓的方法治疗脑梗死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 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摘要:目的 讨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5万U+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 继以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250mL进行30min静滴, 观察治疗效果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溶栓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所有患者无溶栓后再瘫痪及死亡状况。结论 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魏子英, 王丽华, 王剑桥.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1) :23~28.

[3]Wardlaw JM, del Zoppo G, Yamaguchi T.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acmie stroke[J].Cochrane Syst Rev, 2000 (2) :213.

[4]Bradberry JC, Fagan SC, Gray DR, et al.New porspectives on the pharmacotherapy of ischernic stroke[J].J Am Pharm Assoc (Wash DC) , 2004, 44:546~556.

[5]Wang X.Inve stigational anti2inflammatory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brain injury[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05, 14 (4) :393~409.

[6]Ringleb PA, Schellinger PD, Schranz C, et al.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in3to6hours after onset of ischemic stroke.Useful or harmful[J].Stroke, 2002, 33 (5) :1437~1441.

[7]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6h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 35 (4) :210~213.

超早期脑梗死 篇9

摘要:目的:对CT检查在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34例脑梗死患者,分别在患者发病后1-6h?24h进行CT扫描,比较患者两次CT检查结果?结果:患者发病后24h豆状核边界模糊的15例,颅脑动脉高密度影患者11例,早期低密度影患者12例,轻度占位患者17例,脑沟消失患者8例;发病后1-6h豆状核边界模糊的7例,颅脑动脉高密度影患者4例,早期低密度影患者4例,轻度占位患者9例,脑沟消失患者2例,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CT扫描能够在早期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并能够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CT检查;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20-02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本病的诱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本病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因此,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病在临床中多采用影像扫描进行辅助诊断,CT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式之一,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对CT检查在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讨论,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34例脑梗死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9.6±8.2)岁,男性18例,女性16例,患者病程平均为(3.5±2.1)h?34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23例,合并糖尿病者6例,合并冠心病者5例;其中有22例患者存在长期吸烟史,有18例患者存在长期嗜酒史?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患者8例,意识不清患者5例,昏迷患者21例?

1.2一般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疾病发后1-6h内进行颅脑CT检查,并于发病24h复查颅脑CT?患者仰卧位,以OML为基线,颅底层厚4mm,,层距4mm,余层厚10mm,层距10mm,对患者全颅进行扫描,对于存在的可疑区域要采用3mm层厚进行补充扫描,以明确病灶部位?

1.3效果观察

对两次检查后的CT情况进行比较,包括豆状核边界状况?颅脑动脉高密度影?早期低密度影?轻度占位以及脑沟状况?所有情况均由患者主治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共同调查?整理?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两次CT检查结果比较:患者发病后24h豆状核边界模糊的15例,颅脑动脉高密度影患者11例,早期低密度影患者12例,轻度占位患者17例,脑沟消失患者8例;发病后1-6h豆状核边界模糊的7例,颅脑动脉高密度影患者4例,早期低密度影患者4例,轻度占位患者9例,脑沟消失患者2例,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中,对患者的生命有着严重威胁?本病的发病诱因非常多,患者治疗后后遗症非常多,例如肢体功能下降?语言功能下降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的机率非常高,因此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1-2]?目前临床中多采用CT?MRI进行检查,CT检查操作非常方便,检查费用不高,适合普通患者消费,且在一般医疗机构均能够进行检查,结果准确?可靠,因此CT在临床中的使用率非常高?

在以往,CT在早期脑梗死的检查中阳性率非常低,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CT诊断的准确率不断提升?患者在发病后3-24h即可进行诊断,阳性率能够达到79%,且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颅内梗死病灶的异常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4]?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患者发病后24h豆状核边界模糊的15例,颅脑动脉高密度影患者11例,早期低密度影患者12例,轻度占位患者17例,脑沟消失患者8例;发病后1-6h豆状核边界模糊的7例,颅脑动脉高密度影患者4例,早期低密度影患者4例,轻度占位患者9例,脑沟消失患者2例,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患者二次检查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首次检查,说明CT检查能够很好的反应患者的病理特征,尤其是在复诊后,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对我院的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CT检查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疾病进行提示,同时能够对豆状核边界是否模糊?颅脑中是否存在高密度影?早期低密度影?轻度占位等情况进行提示[5]?上述状况均是诊断脑梗死的主要依据,检测阳性率越高越能反应患者疾病程度?虽然部分患者的早期影像检查结果为阴性,但其能够对患者颅内是否存在出血进行排查,为患者的鉴别诊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CT诊断尚不能对超早期梗死患者进行诊断,因此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总的来说,CT检查在早期脑梗死患者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能够准确的对患者病变进行提示,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兴斌,曹玉凡,李文勇,等.急性(超急性)期脑梗死的 CT和 MRI 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107-108.

[2] 沈家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 CT 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11-112.

[3] 郭丰玉 .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 中国医药导报 ,2013,26(4):111-113

[4] 史旭波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J].中國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6):1669-1670.

超早期脑梗死 篇10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讨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是由缺血半暗带区域以及中心坏死区部分组成的,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脑血管闭塞, 在经过DSA检查后, 发现血管闭塞程度、部位、血管再通、侧支循环以及血流灌注等与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后, 使患者血栓加速溶解, 注入的溶栓剂浓度高, 会直接作用于血栓部位, 使血管闭塞时间缩短, 血管再通率提高, 脑血流得到恢复, 大大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 最终通过全面的治疗后, 患者致残率降低, 生活质量提高。为了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 现针对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均有神经性系统定位体征, 如失语、肢体瘫痪、偏瘫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经过颅脑CT检查。患者年龄40~70岁, 平均年龄50岁;男26例, 女4例;治疗疗程在3~6h, 平均疗程4h。

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给予30例患者治疗, 经DSA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 了解患者脑血栓的形成原因、范围、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在6h内给予所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 选用20万U尿素酶将其溶于浓度为0.9%的20ml氯化钠溶液中, 注入患者体内, 以1ml/min速度注入;注入药物后, 再对患者的体征、症状进行检查, 分析患者体征综合因素, 可以采取重复注药治疗, 但最大量控制在75U, 同时, 采用其它常规治疗方法加以辅助治疗, 分别在治疗溶栓后的即刻以及15d, 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给予临床分析评价。

1.3 判定标准

以患者治疗后的体征疗效和临床症状进行判定。显效:患者的血栓完全治愈, 症状明显改善, 四肢肌力提高达2级以上, 生活质量提高;有效:患者的血栓有所治愈, 症状得到改善, 四肢肌力提高达2级以下, 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无效:患者的血栓未治愈, 症状均无改善, 与药前治疗效果的评级标准相同。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 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在治疗前后, 所有患者血管闭塞, 经过溶栓治疗后, 血管再通程度明显好转。其中, 26例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 4例患者未通, 在溶栓治疗后, 患者无继发性脑出血症状的出现, 因此, 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效果良好, 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的改善, 可以大大减轻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痛, 患者治疗前后, 溶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与血管闭塞程度、部位、血管再通、侧支循环以及血流灌注等与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由缺血半暗带区域以及中心坏死区部分组成的,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脑血管闭塞。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方法, 使患者血栓加速溶解, 因注入患者体内的溶栓剂浓度较高, 会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血栓部位, 使血管闭塞时间缩短, 血管再通率提高, 脑血流得到恢复, 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 最终通过全面的治疗后, 患者致残率降低, 生活质量提高。

本组30例患者, 采用Seldinger技术给予治疗, 经DSA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 对患者脑血栓的形成原因、范围、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情况等全面了解, 在6h内行动脉溶栓治疗, 选用20万U尿素酶将其溶于浓度为0.9%的20ml氯化钠溶液中, 注入患者体内, 以1ml/min速度注入, 若效果不明显, 可再次注入药物, 与此同时, 还要对患者的体征、症状进行检查, 综合考虑患者体征因素, 给药剂量一定要控制在最大量内, 一般要求为75U。此外, 在采用药物溶栓后, 还需要采用其它常规治疗方法对药物溶栓加以辅助治疗, 从而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总之,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患者的血栓完全治愈, 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肢肌力提高达2级以上, 与此同时, 通过对患者血管病理情况以及血管再通情况的确切了解与分析, 有利于患者血管再通率的提高, 减少不必要的全身用药, 并且有利于控制其它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敬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早期预后分析[D].暨南大学, 2012.

[2]鲁喦, 李涛.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后证候演变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02) :166-169.

上一篇:营销教学论文下一篇: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