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2024-10-11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共10篇)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1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性、高致残性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溶栓治疗可尽快使血管再通, 恢复供血,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超早期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在发病6 h内给予溶栓药物, 目的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 使局部缺血脑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性再损害之前获得再灌注, 以期迅速改善症状, 减弱病残程度。我科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10例脑梗死超早期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的早期脑梗死病人, 其中男6例, 女4例, 年龄56岁~72岁。

1.2 溶栓治疗的入选标准

病人年龄为18岁~75 岁;发病时间<6 h;具有脑血管病表现, 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及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1 h, 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为2分~4分;颅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 尚未出现早期脑梗死的低密度改变;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发病时间在12 h内者, 特别是6 h内者, 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 此检查应与准备静脉溶栓药物、等待必要的化验结果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同时进行。病人入院后即安置在有监护仪的病房, 抽取血液进行化验, 包括血小板、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及红细胞压积、血糖;心电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对病人行溶栓治疗将总剂量的10%缓慢静脉注射, 持续1 min, 将剩余的90%加生理盐水, 以输液泵静脉输注, 持续1 h, 记录输注开始及结束时间, 24 h后无禁忌证者给予抗血小板和神经功能保护剂治疗。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为病人家属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 稳定病人的情绪。护士应耐心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 同时要关心、同情、体贴病人,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说明溶栓的必要性, 详细介绍溶栓的方法和效果, 告知溶栓治疗的成功案例, 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2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不能与其他药配伍静脉输注, 应有专人守护, 保持静脉通路绝对通畅, 控制静脉输液速度, 并在1 h输注完毕。用药过程中随时询问病人感受, 详细记录溶栓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部分病人在溶栓剂进入人体内20 min甚至更早即有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善, 此时护士应要安抚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情绪激动, 以利更好地恢复。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应严密观察,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溶栓后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监测血压, 溶栓后2 h每隔15 min测1次血压, 随后6 h每隔30 min测1次血压, 再后的16 h每隔1 h测1次血压, 维持血压低于180/105 mmHg (1 mmHg=0.133 kPa) 。出现严重的头痛、急性血压升高、呕吐, 立即停用溶栓药物, 紧急复查CT。溶栓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及皮下出血现象;溶栓病人24 h内不放置导尿管和胃管;24 h内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及肢体恢复情况。

溶栓24 h至7 d隔日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 并从以下方面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点;观察排便、排尿情况;观察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有无异常;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当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及“两慢一高”即脉搏慢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2], 则提示有脑出血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助抢救。

2.4 休息与饮食

保持环境安静, 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 让病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晚上如睡眠欠佳可给予镇静剂, 良好的睡眠可以稳定情绪, 控制血压。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 食物不可过硬、过热、刺激性强, 以防消化道出血, 少量多餐, 多食水果, 预防便秘。

2.5 溶栓后康复护理

溶栓后3 d内卧床休息, 24 h后可在床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第4天逐渐增加活动量, 可适当下床活动, 以利于肌力恢复, 预防失用性肌肉萎缩, 促进肢体康复。对存在不同程度语言障碍的病人, 分别采用舌唇运动、发音训练、减慢言语速度等方法, 以恢复病人的语言功能。

3 小结

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显著[3], 可明显减少脑梗死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护士应配合医生筛选病例, 尽快准备溶栓药物, 按医嘱准备输液, 并在用药期间密切关注病情, 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药物的准确应用、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

摘要:对1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 且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休息与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 以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溶栓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王雪里红, 曾红, 樊琨,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10) :678-683.

[2]孙晓霞.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治疗溶栓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4) :210.

[3]张金环, 彭建伟, 薛战尤.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200例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 6 (3) :211.

浅析早期急性脑梗死的CT表现 篇2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105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做了发病早期(1-6h)CT扫描及发病后24hCT扫描,总结其CT检查。

结果:105例病人中致密动脉征25例,脑组织低密度征19例,灰白质交界不清18例,后均经临床诊断证实。

结论:早期脑梗塞患者CT表现各有特点,掌握早期CT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 CT 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16-02

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占绝大部的脑卒中病人,主要有脑动脉闭塞性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死等,其中又以脑动脉闭塞性梗死最为常见。随着基层医院CT诊断机的普及,CT检查对脑梗死诊断极具普遍意义,并常为急性脑梗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梗塞后的前面几个小时内,CT表现常很轻微,容易漏诊。当早期缺血性梗塞的影像改变出现时,一开始常为隐蔽的并随时间而明显,熟悉一些急性梗塞的影像征象有助于识别其病因。MRI可早期清晰地显示梗死灶,但危重病人受病情限制,病人植入起搏器、假牙及动脉瘤安置金属夹等不能做MRI检查,加之其昂贵的价格,故对脑梗死病人,头颅CT早期的明确诊断,及时的溶栓治疗,对降低脑部损伤,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院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特点,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5病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CT检查结果,希望能对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早期治疗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赢得宝贵时间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資料。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集的10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0岁。发病时间均少于12小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突发偏瘫、失语、麻木等症状,其中61例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CT扫描方法全部均用西门子spirit螺旋CT扫描机进行常规CT头颅扫描,以10mm层厚(少数病例可疑区域增加3—5mm层厚)连续横断扫描,并测量其CT值及对侧部位CT值,以作比较。

2 结果

本组10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均在早期(1-6h)行头颅CT平扫,且24小时后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仔细阅片后发现,早期CT出现特异性表现者62例,阳性率约为59%,与文献报道[1]接近。主要表现为:1致密动脉征25例;2脑组织低密度征19例;3灰白质交界不清18例。上述105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

3 结论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形成是形成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好发部位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虹吸部和椎动脉,基底动脉中下段等。脑梗死的发病时间比较短,血液未完全供应中断,脑细胞本身并没有完全坏死和变性,梗死脑组织成分的改变并不是十分明显。丧失功能的神经元仍可存活6—8小时,最长可存活48小时。因为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CT表现,常在发病24小时后才显示出典型的梗塞CT表现,以致误诊或漏诊早期脑梗塞,而延误了动脉或静脉性溶栓治疗时机而导致大面积不可逆的脑组织坏死。因此脑梗死早期的准确诊断,早期治疗,挽救存活的脑组织,是临床成功治疗脑梗死的关键。

本组105例患者早期头颅CT主要有以下表现:①致密动脉征:是大脑动脉(常见于大脑中动脉)梗塞导致脑梗死的间接征象[2]。由于闭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栓或栓子吸收X线较脑实质或对侧正常大脑中动脉多,表现为一段脑动脉的密度高于同一支脑动脉的另一段或其他动脉的密度,呈条状或点状动脉密度增高,CT值大于56Hu,一般在发病30分钟即可显示,是脑梗死的超早期征象[3],可作为溶栓治疗的一个指标。②脑组织低密度征:表现为局限性边界不清,脑实质低密度区。病理基础主要是血管源性脑水肿。此种征象可能因脑梗死发生后,引起细胞内水肿所致。由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常甚轻,病变区的密度常只有轻微下降,需仔细与健侧或周围正常脑组织对比才能发现。其中以豆状核密度降低、轮廓模糊出现最早、出现率最高,其次为岛叶外带密度降低和灰白质分界模糊不清,又称岛带消失征。③灰白质交界不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灰白质交界区低密度影(或轻度脑白质密度减低),可能由于皮层海马和纹状体对缺血比较敏感,缺血早期出现低密度改变,从而使灰白质界面呈现模糊均一的低密度影改变。也有表现为脑沟脑池变浅消失,脑室受压等,可能与脑组织水肿所产生的占位效应有关。

虽然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但在基层医院头颅CT仍是急性脑血管病首要的筛查手段,熟悉、掌握CT的早期征象,可以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膏峰,贾建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及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25(2):19-21

[2] Krings T, Noelchen D, Mull, et al.The Hyperdens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ign:A Computed Tomography Marker of Acute Ischemia in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J] .Stroke, 2006, 37(11):399-403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的住院患者, 选择时间段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范围为49~74岁, 平均年龄为 (61.3±6.8) 岁。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范围为51~73岁, 平均年龄为 (60.8±6.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发病入院治疗7 d后给予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在发病入院治疗的24 h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内容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护理人员协助下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训练, 给予患者良肢体位的摆放、防压疮、预防坠积性肺炎等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协助患者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 同时也做好主动运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等方法相互结合, 应用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中, 首先是护理人员进行示范, 让患者和其家属参与学习, 并嘱咐患者家属掌握相关训练要领, 在家属协助下患者进行相关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患者的穿衣戴帽、梳洗、饮食、大小便、刷牙、拧毛巾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约为30 min, 每天可训练2次, 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 逐渐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过程中, 要注重患者的移动能力训练, 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 提高患者的转移能力。在护理过程中, 要了解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 根据产生的不良情绪情况,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erthel指数进行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所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干护理预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评分近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

3 讨论

研究表明,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早期介入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功能恢复, 减少此类患者功能缺损程度, 对治疗效果效果起到促进作用[1]。所以,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 不单纯是临床药物治疗, 更重要的康复治疗, 而在康复治疗中, 康复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康复护理干预中,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不但要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实施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训练, 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降低残疾程度。研究表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的康复康复护理干预[2,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早期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 同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说明岁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够改善的运动功能障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当代医学, 2012, 08 (1) :134-135.

[2]刘丽娟, 李虹, 杨万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3 (2) :103-104.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4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法;观察;护理措施

脑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若不能治疗,会导致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生命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目前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采用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采用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男41例,女55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9.6±1.8)岁。其中52例患者发病时间≤3h,其余44例患者发病时间为3~6h。对患者进行脑部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均小于200/110mmHg,参与研究患者均无溶栓禁忌证。

1.2 方 法 给予患者溶栓前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静脉推注尿激酶50万u联合生理盐水20ml,对患者进行30min的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联合生理盐水100ml,体重≥75kg且滴注后无明显效果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25~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溶栓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8~12h1次,对患者进行连续3~15d的滴注。每天溶栓治疗4h后给予患者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持续10d。溶栓1d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500mg口服,每天一次,连续10d后,药物剂量改为200mg,持续3个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观察。

2 结 果

患者康复情况较好,其中26例患者在治疗1h内基本恢复语言功能,舌头可伸口腔外。36例患者在给药30min内治疗效果不明显,对患者追加尿激酶50万u后,肌力恢复至3级以上,其中25例患者在治疗4~9h后肌力出现恢复。6例患者在治疗8h后出现偏瘫,经脑CT显示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3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26例患者痊愈,336例患者出现明显好转,25例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0.6%。8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占90.6%。

3 讨 论

常规护理。临床认为发病6h内对患者治疗效果最佳。因此,患者送诊后,要迅速而准确地检查出患者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保证患者能够尽快接受诊治。治疗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收集询问,掌握患者的手术禁忌证,对于器质出现严重损伤及消化系统严重溃疡患者,有过脑溢血病史的患者要排除。对患者的血常规及脑部CT进行速度准确的检查,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进行监测,保证患者的舒张压控制在100mmHg以内,收缩压小于200mmHg。治疗中护理,在进行配药时严禁使用酸性液体进行稀释,使用药物必须低温保存,药物抽取后立即使用。在患者输液时,医护人员必须陪护在旁边,对患者的输液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溶栓剂对患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在输药早期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出现激动情绪,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安抚,引导患者平和的心态,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患者治疗后一周内禁止下床,保证充足的休息。连续3d每隔2h对患者的P、R、BP进行监测,患者病情稳定后可改为12h1次,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同时观察患者的语言恢复能力、神志、四肢肌力等。患者如果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呕吐、瘫痪程度加重、意识障碍、头痛等现象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测患者是否出血,进行紧急救治并马上通知主治医生进行抢救。心理护理,脑梗死病情发展快较凶险,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通常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恐惧、紧张心理,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将治疗办法及效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患者的疑虑,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饮食护理,对于不能正常饮食患者,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后3d给予鼻饲,保证患者正常的水分及营养需要,在进行喂食时,床头抬高15°,避免食物反流导致患者出现肺炎。对于病情康复较好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适当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本次参与研究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总康复率为90.6%,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说明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莫剑锋.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5):26-28.

[2] 吕峦.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1,26(35):423-424.

[3] 徐隽莹,徐丽.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早期溶栓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7):412-413.

[4] 杨晓霞.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疗法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与护理,2010,1(1):26-27.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5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讨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是由缺血半暗带区域以及中心坏死区部分组成的,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脑血管闭塞, 在经过DSA检查后, 发现血管闭塞程度、部位、血管再通、侧支循环以及血流灌注等与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后, 使患者血栓加速溶解, 注入的溶栓剂浓度高, 会直接作用于血栓部位, 使血管闭塞时间缩短, 血管再通率提高, 脑血流得到恢复, 大大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 最终通过全面的治疗后, 患者致残率降低, 生活质量提高。为了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 现针对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均有神经性系统定位体征, 如失语、肢体瘫痪、偏瘫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经过颅脑CT检查。患者年龄40~70岁, 平均年龄50岁;男26例, 女4例;治疗疗程在3~6h, 平均疗程4h。

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给予30例患者治疗, 经DSA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 了解患者脑血栓的形成原因、范围、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在6h内给予所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 选用20万U尿素酶将其溶于浓度为0.9%的20ml氯化钠溶液中, 注入患者体内, 以1ml/min速度注入;注入药物后, 再对患者的体征、症状进行检查, 分析患者体征综合因素, 可以采取重复注药治疗, 但最大量控制在75U, 同时, 采用其它常规治疗方法加以辅助治疗, 分别在治疗溶栓后的即刻以及15d, 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给予临床分析评价。

1.3 判定标准

以患者治疗后的体征疗效和临床症状进行判定。显效:患者的血栓完全治愈, 症状明显改善, 四肢肌力提高达2级以上, 生活质量提高;有效:患者的血栓有所治愈, 症状得到改善, 四肢肌力提高达2级以下, 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无效:患者的血栓未治愈, 症状均无改善, 与药前治疗效果的评级标准相同。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 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在治疗前后, 所有患者血管闭塞, 经过溶栓治疗后, 血管再通程度明显好转。其中, 26例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 4例患者未通, 在溶栓治疗后, 患者无继发性脑出血症状的出现, 因此, 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效果良好, 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的改善, 可以大大减轻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痛, 患者治疗前后, 溶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与血管闭塞程度、部位、血管再通、侧支循环以及血流灌注等与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由缺血半暗带区域以及中心坏死区部分组成的,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脑血管闭塞。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方法, 使患者血栓加速溶解, 因注入患者体内的溶栓剂浓度较高, 会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血栓部位, 使血管闭塞时间缩短, 血管再通率提高, 脑血流得到恢复, 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 最终通过全面的治疗后, 患者致残率降低, 生活质量提高。

本组30例患者, 采用Seldinger技术给予治疗, 经DSA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 对患者脑血栓的形成原因、范围、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情况等全面了解, 在6h内行动脉溶栓治疗, 选用20万U尿素酶将其溶于浓度为0.9%的20ml氯化钠溶液中, 注入患者体内, 以1ml/min速度注入, 若效果不明显, 可再次注入药物, 与此同时, 还要对患者的体征、症状进行检查, 综合考虑患者体征因素, 给药剂量一定要控制在最大量内, 一般要求为75U。此外, 在采用药物溶栓后, 还需要采用其它常规治疗方法对药物溶栓加以辅助治疗, 从而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总之,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患者的血栓完全治愈, 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肢肌力提高达2级以上, 与此同时, 通过对患者血管病理情况以及血管再通情况的确切了解与分析, 有利于患者血管再通率的提高, 减少不必要的全身用药, 并且有利于控制其它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敬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早期预后分析[D].暨南大学, 2012.

[2]鲁喦, 李涛.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后证候演变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02) :166-169.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21例, 均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4例, 女7例, 年龄42~76岁, 病程为1~6h。高血压病史6例, 糖尿病史5例, 脑卒中2例, 冠心病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确切的神经功能障碍 (失语、偏瘫、单肢体瘫痪等) , 排除昏迷、脑出血、脑肿瘤史及严重的肝肾病史。

1.2 治疗方法[2]

术前常规准备完毕, 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经股动脉穿刺置管, 行全脑血管造影, 了解病变部位及情况, 详细评价全脑动脉循环及静脉回流情况, 明确所有血管分布位置及病变部位, 以便确定责任血管。然后用导管头将尿激酶以1ml/min的速度注入病变血管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起始部, 开始动脉灌注治疗, 剂量为20万U尿激酶溶于20ml0.9%氯化钠溶液中。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可重复注药, 10~15万U/次, 同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 密切观察血管的开通情况, 当血管出现再通或已达最大剂量75万U时即停止注药。

1.3 术后处理

术后24h内注射500ml 0.9%氯化钠及12500U肝素注射液, 维持肝素化, 以确保血管开通。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脑保护剂等药物治疗。

1.4疗效评定[3]

按照影像学评价血管再通分级, 于术前、术中及术后48h行全脑血管造影, 依据影像学表现将溶栓结果分为未通 (血管未见显示) 、部分再通 (部分血管显示) 、完全再通 (所有血管显示完整) 。

2 结果

21例患者在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的有13例 (61.9%) , 血管部分再通6例 (28.6%) , 溶栓再通率为90.5%, 未通2例 (9.5%) , 溶栓后颅内出血2例, 未出现死亡病例, 所有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且溶栓时间越早, 血管再通率越高, 详见表1。

3 讨论

国内相关报道表明,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是肯定的, 但动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较为严重, 多为脑颅内继发出血, 发生率为5%~15%, 本研究中2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 2例出现颅内出血, 占全部患者的9.5%, 与报道结果一致。颅内出血与高血糖、重度卒中及溶栓剂量过高等因素有关, 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栓剂量。本研究中也提到其溶栓时间越早, 血管再通率越高, 在发病0.5~1.5h内进行溶栓治疗, 血管完全再通率达70%, 明显高于1.5~3.5h及3.5~20.0h时间段。因此, 溶栓时间在发病后2h内进行最佳, 其原因可能与血栓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红色血栓形成及炎症因子趋化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安全可行, 且溶栓时间越早, 血管再通率越高,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应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辅助治疗基础上加以尿激酶 (UK)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观察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48h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在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的13例 (61.9%) , 血管部分再通6例 (28.6%) , 完全未通2例 (9.5%) , 临床总有效率为90.5%, 所有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有好转。结论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安全可行, 且溶栓时间越早, 血管再通率越高,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杨瑞民, 张铭秋, 赵东菊.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时效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6, 3 (1) :23-24.

[2]刘光宇, 谷晓颖.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2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11 (4) :494-495.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 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男35例, 女24例, 年龄40~79 (59.6±12.5) 岁;对照组男39例, 女28例, 年龄40~79 (59.1±12.3) 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脑CT、脑血管CTA或脑血管DSA检查, 结合其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起病, 发病12h以内就诊;患者符合尿激酶和支架置入术适应证;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目的, 同意治疗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及良恶性脑肿瘤等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内外科疾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尿激酶动脉内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 但试验组于脑出血发病6h内接受上述溶栓治疗, 而对照组接受治疗时间超过发病后6h。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导管插管和脑血管DSA造影, 注射肝素使全身血管肝素化以抗凝, 伸入导管并随动脉血管逆行至脑血管闭塞部位, 注射尿激酶 (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0920038) , 首次注射剂量20万~40万U, 溶于生理盐水20ml, 持续泵控20min。注药完毕后再次造影检查, 观察梗阻脑动脉通透程度, 若患者溶栓效果不佳则再次给药10万~20万U, 直至闭塞血管再通。注意尿激酶使用最大剂量125万U、溶栓时间≤2h。若患者经尿激酶最大剂量或时间治疗无好转, 或伴有明显的残余血管狭窄, 则立即给以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其治疗入路可沿用尿激酶溶栓导管。所有患者溶栓后继续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肝素抗凝、尿激酶溶栓、甘露醇降颅压、神经营养等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血管再通等级、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 (1) 血管再通评定采用脑血管造影法进行前向血流评定:0级:血管闭塞无灌注;1级:渗透但无灌注, 造影剂可部分通过但远端血管不能充盈;2级:部分灌注, 造影剂可完全充盈脑动脉远端但其清除速度较正常延缓;3级:造影剂完全灌注、迅速充盈并清除。其中0级和1级为脑动脉未再通, 而2级和3级表明脑动脉再通。 (2) 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FA) , 分值0~45分, 严重缺损:31~45分;中型:16~30分;轻型:0~15分[3]。 (3)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术后随访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等方面, 综合评分高者预示生存质量好。 (4) 治疗不良反应事件包括二次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和死亡等[4]。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评价

试验组血管再通评价3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0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NFA评分

治疗前2组患者NFA评分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NFA评分均降低,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生活质量评分

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4 不良反应

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敏感性极高, 其耐受时间仅5~10min, 超过耐受时间可导致脑组织坏死, 产生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或缺失。因此, 以最快速度恢复缺血梗死脑组织的血供, 尽可能降低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破坏是其紧急治疗的基本原则[5]。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 因此选择有效迅速的溶栓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尿激酶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溶栓药物, 主要通过激活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催化并裂解纤溶酶原, 生成纤溶酶, 而纤溶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凝块、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的作用[6,7]。此外, 相较于传统的静脉溶栓治疗,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用药准确、局部药物浓度高, 并通过导丝加速其溶解的优点。结合支架置入术可有效纠正脑梗死缺血, 恢复脑组织的血供[8]。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治疗时间窗存在较大争议, 虽然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建议由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的脑梗死患者, 若不适合静脉溶栓治疗, 可于发病6h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 以尽快恢复脑组织血供, 避免神经功能的损伤[9]。本文结果亦表明超早期治疗后患者具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低的NFA评分。但是部分研究认为缺血梗死脑组织可通过建立侧枝循环缓解缺血梗死程度, 而且由于局部脑血流量不同, 其具体缺血耐受时间存在较大波动, 因此不建议严格控制于发病6h以内[10]。

本试验遵循入院后紧急治疗原则, 评估患者符合治疗条件后即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和支架置入术。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发病时间差异分为发病后6h内超早期试验组和6h后对照组, 预后结果示, 超早期治疗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等级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且NF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稍晚治疗患者。因此, 虽然急性脑梗死的确切治疗时间窗口存在较大争论, 但患者若符合尿激酶动脉溶栓和支架置入术适应证, 宜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俊玲, 杜兰英, 张乐国, 等.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四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0 (6) :424-427.

[2] 李东升, 杨新星, 焦力群, 等.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9) :10-12.

[3] 杨仁江.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析[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1) :105-106.

[4] 张里, 何莉, 张红艳.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4 (1) :329-330.

[5] 张世璇, 张汉义, 高凤琴.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32 (13) :29-29.

[6] Amold M, Nedeltchev K, Brekenfeld C, et al.Outcome of actue stroke patients without visible occlusion on early arteriography[J].Stroke, 2014, 35:1135-1138.

[7] Chalela JA, Ezzeddine M, Latour L, et al.Reversad of perfusion and diffusion abnormalities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 lacunar infarction[J].J Neuroimaging, 2013, 13:152-154.

[8] 李超平, 李递通, 陈锦俭.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 (11) :9-12, 16.

[9] 徐玲玲.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 :103-105.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8

关键词: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脑梗死, 急性,临床疗效

急性脑梗死 (ACI) 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是由脑动脉急性闭塞所致,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对于ACI, 临床采用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消除血栓、加快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区供血, 以抢救濒临死亡的脑神经细胞, 使梗死面积得以缩小, 改善预后[2]。本研究观察了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ACI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ACI患者126例, 所有患者均参照我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确诊[3]。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A、B组各63例。A组男39例, 女24例;年龄为43~72 (54.6±6.1) 岁;B组男41例, 女22例;年龄41~71 (53.4±5.9) 岁。2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在联合治疗之前, 需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动脉溶栓:采用Seldinger技术, 取患者平卧位, 用1%的利多卡因对其进行局部麻醉, 根据患者自身体质量静脉注射肝素钠直至全身肝素化, 然后对其行全脑血管造影, 根据造影结果判断血管堵塞位置及闭塞程度, 同时对其相应侧支循环进行评价。接着静脉注射给予溶栓药尿激酶进行治疗, 取20万U尿激酶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溶解, 采用微泵经微导管持续动脉泵入患者体内。溶栓后需再次血管造影, 若血管未疏通, 可重复溶栓2~3次, 但尿激酶总量为60万U左右, 勿超过100万U, 溶栓时间为2h以内。动脉溶栓后, 对患者再次行血管造影, 以确定狭窄血管管径大小, 之后将微导丝小心通过狭窄血管, 并将其置于患者血管狭窄部位的远端, 然后再将支架送至血管狭窄部位, 后经再次造影以确定对位良好后, 再用压力泵以12atm的压力使支架释放扩张, 再次行血管造影, 以确定支架扩张情况。行血管造影, 若有20%的残余狭窄, 需进行球囊扩张;若显示10%的残留狭窄, 则可退出球囊、导丝和导管。支架置入后, 行血管造影, 以确定支架展开、颅内血流改善及血管再通情况。上述患者于术后1d进行头颅CT或MRI复查, 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需将收缩压控制在115mm Hg左右, 舒张压控制在70mm Hg左右, 并对其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 每天1次, 持续4d左右, 同时需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若出现紧急情况则需给予相应的治疗。B组:仅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进行治疗, 方法同A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1.3.1 临床症状评价:

采用NIHSS量表[4]进行评价。基本治愈:患者NIHSS评分减少>90%, 病残程度为0。显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50%~90%, 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在20%~50%, 病残程度为4~6级。无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未见明显变化甚或增加。总有效率= (基本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3.2 血管再通情况评价:

采用Jahan[5]标准进行, 分为成功再通和未成功再通。0级:无变化;1级:栓子有移动但未见血流改善;2级:部分血流再通并且有一半以上的缺血再灌注;3级: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其中, 0级和1级表示未成功再通, 2级和3级表示成功再通。同时需要及时观察患者有无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

治疗前, 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2组第1、7、14、21天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A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临床疗效

A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B组的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B组比较, *P<0.05

2.3 血管再通情况

A组血管全部成功再通占100%, 未成功再通为0例;B组血管成功32例占50.8%, 未成功再通31例占49.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B组比较, *P<0.05

2.4 并发症

B组发生脑出血1例 (1.59%) , 转院治疗后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而A组未有脑出血发生。2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AC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 是由于脑组织局部区域缺血、导致脑细胞变性坏死、最终引发脑神经功能障碍所致, 具有高发病、高致残及高致死之特性,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6]。研究认为, 及时有效的治疗与ACI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具有明显正相关[7]。对于ACI, 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为溶栓治疗, 通过溶栓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但是, 由于ACI患者同时会伴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 溶栓后有可能会再次形成血栓, 最终导致血管再次闭塞。临床研究发现[8], 超早期溶栓法是治疗ACI行之有效的方法, 然而由于患者血管狭窄及动脉斑块的形成, 溶栓后仍有可能会遗留动脉血管狭窄, 因此, 对于采用溶栓药进行治疗后仍然存在动脉血管狭窄的患者, 在溶栓的同时予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 有助于提高其血管的再通率。有专家认为, 与单独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相比, 动脉溶栓后再辅助支架植入术, 在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 还能提高其安全性[9,10]。本研究结果显示, 动脉溶栓与支架植入联合治疗ACI, 效果确切, 且手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 安全性高。其原因为扩张型支架植入后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管管腔的狭窄状况, 使分支血管口血流大大增加, 疏通血流, 且不刺激血管内壁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能够修补和封闭血栓被溶解后的血管内壁粥样斑块性溃疡, 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明显降低血管再次发生闭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ACI患者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 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安全性较高, 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ACI的方法。然而,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 对其长期疗效尚需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 Yvonne K, Laia B, James N.Associations between maternal experiences of racism and early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findings from the UK millennium cohort study[J].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2012, 67 (1) :1-7.

[2] 滕旭升, 张允岭.超早期急诊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32) :157-159.

[3] 张俊玲, 杜兰英, 张乐国, 等.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四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0 (6) :424-424.

[4] Gordon HG, Elie A, Mark CC, et al.Executive summary: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9th ed: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 2012, 2 (141) :7-45.

[5] 汤正忠, 朱纯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 (2) :194-195.

[6] 张昱, 何莉, 张红艳.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4) :329-330.

[7] 杨仁江.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析[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1) :105-106.

[8] 付佳.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9] 宋存峰.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9

【关键词】 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09-01

脑梗死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其病亡率及致残率较高。脑梗死经诊断治疗之后复发的危险性较高,可严重影响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梗死是指因缺血引起的脑部组织坏死,脑梗死发病在6h内的属于超急性期脑梗死。该时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大多数未达高峰,且血脑屏障还没有破坏。目前急性脑梗死影像诊断的常规方法是MRI,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可正确检测出发病6h内的脑梗死,与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技术比较,具有简便、快捷、无创等优势,可初步评价脑梗死病人的脑血管状况。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对7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行磁共振DWI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其中48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36-79岁,平均(612±878)岁;发病至行MRI检查的时间为1-6h,其中14例为发病3h内,62例3-6h。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排除非缺血性脑部疾病与脑出血。

12 临床表现 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丧失、失语、偏瘫、视觉障碍及剧烈头痛等。其中19例肢体功能障碍,48例四肢无力、头痛及头晕,7例失语,2例昏迷;68例有高血压病史,28例高血脂,4例糖尿病,3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与风湿性心脏病。

13 检查方法 所有病人均使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系统进行检查。采用头颅线圈,MRI成像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轴位、轴位SET1WI序列及TSET2WI序列,轴位液体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与轴位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SE-EPI序列。其弥散方向有频率编码、相位编码、层面选择等3个单方向与全方向。采集DWI扫描的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配备的软件处理后生成ADC图。

2 结 果

21 病灶分布 本组76例患者中,52例首次发病,24例复发(发病2次或者2次以上)。单发性病灶,65例65个,多发性病灶(不少于2个)11例26个,病灶总计91个。梗死灶位置:15个于颞叶,11个于额叶,39个于基底节区,14个于顶叶,10个于小脑,2个于脑干。其中基底节区的发病率最大。

22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常规MRI平扫与DWI扫描表现 14例发病3h内病人MRI各序列(除DWI外)扫描均未显示病灶,DWI扫描均显示病灶;62例发病时间在3-6h病人中,39例行常规的T1WI、T2WI及FLAIR扫描未发现异常,DWI检测显示与神经损伤体征相应区域存在高信号的病灶影。23例在FLAIR与DWI上均显示病灶,但DWI的范围明显大于FLAIR的,且其信号强度高于FLAIR。76例患者DWI上均呈高信号,ADC图像呈低信号,检出率达100%;FLAIR检出率为3026%。

3 讨 论

脑梗死发病突然,多数发生于睡眠、休息时,在数秒或者数小时内可出现失语、麻木、偏瘫等脑部局灶性的体征与症状,并在数小时或者1-2d内出现峰值,若患者的病灶范围大可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在于及时阻断病变进展,使受损的神经功能逆转。目前,认为急性脑梗死治療的最佳时间窗是发病6小时内。MRI常规的序列检查与CT检查等不能对脑缺血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做出正确评估,尤其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检查时特异性与敏感性较低。而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DWI可非常敏感的反映出水分子运动状况的变化情况,其成像的原理[2]:水分子所含的氢质子经强梯度的磁场作用,与人体包含的质子形成多种共振频率,当相位重叠时各质子的相位存在不一致性,致使T2WI的信号消弱。但水分子运动受限区域由于信号未衰减而使信号加强,ADC图呈现低信号。DWI作为弥散加权产生的图像,但其图像中也包含了T1与T2的成分,即弥散加权形成的图像受到一定程度的器官组织中T1、T2变化的影响,可通过修改b值实现弥散权重的调整。在DWI中通常包括低b值(b=0)图像与高b值(b=1000)图像。水分子运动受限,使组织的扩散运动缓慢,DWI上呈现高信号。ADC图是依据DWI经计算机合成,其信号强度与T1、T2无关,仅和ADC值有关。当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受限时,ADC值降低,病灶呈现低信号。

DWI可非常敏感的反映超急性期脑组织缺血情况的改变。脑缺血后,Na+-K+-ATP酶活性下降,引起钠水储留,首先造成细胞水肿,致使分子扩散运动变慢呈高信号,ADC值下降。血管源性水肿多出现于发病5至6小时后,此时T2WI可表现为高信号。前者因组织的含水量没有增加,故体现了功能变化;后者反映出含水量变化,故体现了形态学上的变化。据研究证明,在发病2h后应用DWI检查可正确检出直径大小约4mm的腔隙性病灶[3]。本组76例患者中DWI检查均清晰显示病灶,正确检出率达100%。23例患者在FLAIR序列检查中显示病灶,检出率为3026%。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接近。

因DWI与ADC值可对早期的脑梗死,特别是发病6h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作出正确诊断及准确定位,有利于在时间窗内展开治疗。以往溶栓治疗通常是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依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及体征判断病程,从而决定行溶栓治疗与否,但因此时行常规CT与MRI检查无法显示病灶,医师往往不能正确判断梗死灶的范围、大小,故临床医师对治疗与预后的判断必然会受到影响。DWI与ADC图则可准确显示超急性期缺血灶的部位及大小,对辅助医师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大作用。故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DWI技术具有关键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戎倩雯,王一凡,姚晔,等联合应用DWI和MRA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影像,2011,(2):52-54

[2] 杨运旗,阮守宇,王婕DWI、MRA在急性脑缺血中的联合诊断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4):398-401

[3] 许丽,姜翠芹,杨久玲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脑桥梗死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98

综 述中国保健营养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2013·06(上)

急性超早期脑梗死 篇10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血管再通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措施中居重要地位, 通过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使闭塞血管再通, 利于患者恢复[1]。rt-PA是常用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类药物, 能够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起到溶解血栓作用。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观察此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 且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上述患者中无脑出血患者、为早期非大面积脑梗死、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4 分、发病年龄<80 岁。同时排除血小板计数偏低患者、近期有颅内手术或头部创伤患者、近期其他部位手术史患者、血压及血糖过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例。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64.7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8 例, 平均年龄63.7 岁。两组患者均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rt-PA (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 批号:120906) 静脉溶栓治疗, 剂量为0.9 mg/kg, 最大剂量为50 mg, 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起初先给予5 mg静脉推注, 推注时间>1 min, 剩余剂量实施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时间>60 min。静脉溶栓24 h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改善脑部微循环类药物、脑细胞保护剂等。对照组不实施溶栓治疗而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

1. 3 观察指标采用NIHSS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 ( 治疗后2 h、24 h、14 d、3 个月) 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2、3 个月的闭塞血管再通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2、24 h、14 d、3 个月NIHSS评分分别为 (13.82±2.36) 、 (10.24±3.21) 、 (8.65±2.47) 、 (6.86±1.79) 、 (3.87±2.10) 分。对照组分别为 (13.79±1.59) 、 (11.36±2.07) 、 (10.04±3.03) 、 (9.14±1.56) 、 (6.82±2.04) 分。观察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2 h、24 h、14 d、3 个月的NIHS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管再通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2、3 个月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0.0% (28/40) 、70.0% (28/40) 、70.0% (28/40) 。对照组率分别为27.5% (11/40) 、40.0% (16/40) 、52.5% (21/40) 。观察组治疗后1、2、3 个月的血管再通率分别高于同期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研究认为, 及时有效的改善缺血半暗带区域供血有助于减少此区域细胞死亡, 使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能够存活, 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相关研究提示, 急性脑梗死发生的3 h内给予rt-PA实施溶栓治疗, 溶栓后3 个月患者的预后较好, 疗效显著高于非溶栓治疗患者[3,4]。

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了rt-PA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 , 说明观察组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再者,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血管再通缺血组织及时得到有效灌注, 对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起着重要作用, 这是缺血半暗带区域得到有效灌注的关键。但在实施溶栓治疗前要选择合适患者, 超早期溶栓治疗时, 本文选择的是发病4.5 h之内的患者、没有凝血障碍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收缩压≤ 180 mm Hg (1 mm Hg =0.133 k Pa) 或舒张压≤ 100 mm Hg患者[5,6,7]。但在溶栓治疗过程中, 要注意出血等并发症, 做好防治处理。

综上所述, 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建设.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荟萃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0, 6 (6) :31-34.

[2]黄银辉, 林友榆, 陈振杰, 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 10 (6) :581-583.

[3]赵永飞, 蒋雨平, 肖保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进展.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 6 (3) :348-352.

[4]刘保茹, 牛平, 朱瑜龄,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 24 (3) :223-225.

[5]肖凯文, 唐玉兰, 张先龙.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0 (23) :2595-2597.

[6]杨宁, 任付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8) :17-19.

上一篇:高压单相论文下一篇:绿色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