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期脑梗死

2024-10-08

急性早期脑梗死(精选11篇)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1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约70%~8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如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恢复患者的部分功能, 降低残损程度[2]。为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本文对本院46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46~82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脑梗死的类型和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分析, 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康复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在生命体征稳定, 病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 按常规护理执行, 康复组采用以功能锻炼为主的早期康复护理。护理过程由责任护士执行, 护士长每天了解情况并进行评估。

1.2.1 体位、肢体位置及肢体功能训练

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并使患者舒适。提倡仰卧位和健侧卧位交替防止患肢受压。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告知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早期即应开始床上动作训练, 进行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 鼓励患者每天数次“十字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及桥式运动训练, 被动活动时, 由健侧到患侧, 由近端到远端循序渐进, 直到患者主动自行运动[3]。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 每次功能训练之前进行, 以激发其功能活动[4]。

1.2.2 吞咽困难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

应观察患者能否经口进食, 选择软饭或半流质食物, 鼓励能吞咽的病人自行进食, 不能吞咽时应按医嘱给予鼻饲饮食。

1.2.3 语言障碍在脑梗死患者中也较常见

护士应根据失语类型、程度确定交流方式。轻症者可直接进行语言或非语言训练, 以改善症状。

1.3 评价方法

2组分别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及1个月内按中国脑卒中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得分分轻中重三型, 轻型0~15分, 中型16~30分, 重型31~45分。日常生活能力共10项, 每项10分, 最高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数据以 (±s) 表示, 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 组护理前后神经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 2组患者在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组护理1个月后, 与护理前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 改良Barthel指数升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 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由于患者的中枢神经元损伤, 神经功能受到很大影响, 虽然经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 但肢体言语认知等各方面的功能受损, 自理能力明显降低, 仅靠药物治疗是很难见效的。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认为, 脑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也就是说, 脑梗死患者具有多方面的恢复潜能。一般认为康复训练应在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病情不再进展48h开始为宜。临床实践表明, 早期康复护理, 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减少或减轻肢体残疾,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同时,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每一位急性脑梗死患者,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 并作记录。一旦生命体征稳定, 即开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早期康复组24例, 对照组22例, 对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分别于入院3d及1个月内, 采用中国脑卒中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 对比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组护理1个月后, 与护理前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 Barthel指数升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 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能够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贾子善, 吕佩源, 闫彦宁, 等.脑卒中康复[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 1.

[2]朱满连.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比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 7 (2) :3.

[3]尤黎明, 孙国珍, 袁丽, 等.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 297.

[4]王静, 徐孟雅.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 2 (3) :93~94.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月至204月就诊于山东省阳谷县人民医院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男22例,女34例;年龄40~75岁,平均60.5岁;平均梗死面积19.25;神经功能缺损的平均分20.56。对照组:男26例,女30例;年龄42~75岁,平均63.4岁;平均梗死面积22.15;神经功能缺损的平均分24.23。两组间年龄、性别及治疗前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10.9/L,CT<2 min,BT<2 min;⑦患者及(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持续高血压(SBP≥200 mm Hg,DBP≥120 mm Hg);②原有消化性溃疡或,发病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③近期行大手术者;④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⑤近期有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或本身凝血机制差;⑥对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营养支持、控制血糖、血压,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每隔12 h0.4 ml皮下注射(每支0.4 ml),注射处为腹部脐旁2 cm,两侧交替注射,连用10 d。在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其他抗凝、抗血小板及抗栓药物,1疗程/10 d。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 d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②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瘀斑,脑出血等,复查颅脑CT;③复查患者于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等指标。

1.5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病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2例,无效或恶化6例,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21例,无效或恶化13例,总有效率为75.0%,χ.2=3.896,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组中,在注射部位附近有4例出现皮肤瘀斑,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该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高粘、高聚状态,在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治疗脑梗死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由于溶栓时机受时间窗的影响,使溶栓治疗措施的应用受到影响[2],因此抗凝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普通肝素为常用的.抗凝药物,但易导致内出血。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3

2003年8月~2007年8月收治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4~76岁,平均57岁。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功能锻炼开始时间:脑梗死发病后2~7天,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的48小时。

正确卧位:①保持肢体于功能位,肩关节为敬礼位(外旋50°,内旋15°,弯曲40°),为防止肩关节半卧位,肩下垫以薄枕,使肩胛骨稍向前突出和上提:肘关节弯曲90°与伸直位交替,指关节轻度弯曲,手握4~5cm长方形物,髋关节伸直,小腿外侧垫枕;膝关节伸直或微屈30°;踝关节保持90°,以支撑足底。②仰卧位在瘫痪肢体侧,自颈肩部加软垫,使颈肩略向前倾,肩关节保持0°位,伸肘,前臂旋后,腋窝略抬起,腋窝下垫以软枕。③健侧卧位,完全侧卧,健侧在下,胸前放置软枕,双下肢之间以枕相隔,避免双足相互接触,足下垫软垫,使其抬起床面。④半侧卧位,瘫痪侧在上,背部垫1~2个软枕轻度掀起伴侧身,下肢置于枕上,上肢伸屈交替,如病情允许,每2小时更换1次卧位。

被动活动与按摩:脑梗死发病后次日,如患者无意识障碍和脑出血,病情稳定后可由上到下,由近及远,左、右两侧顺序做各关节、各方向的轻揉被动活动和按摩,每日3~4次,每次各关节活动5~6次,以后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重复次数。

心理治疗:采取各种方法与患者交流,反复向患者说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好处,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持久以恒,循序渐进。

早期坐位训练:患者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较轻,生命體征稳定应尽早坐起。坐位选择髋关节屈曲近于直角的适宜角度,脊柱伸展,病床需具有可调靠背,头部无需支持,以便患者学会主动控制头的活动。放横过病床适当高度的桌子,将患者双上肢放在桌上,肘下放软枕,逐渐延长坐位时间。

床上训练:健手带动患肢伸肘,上举,左右翻身。髋关节的控制与旋转,搭桥训练,易化下肢分离运动,训练侧下肢控制能力。

坐位平衡训练:采用对角线运动作躯干旋转,越中线的交叉练习,健手带动患肢在桌上滚球,堆积木等躯干、肩手的综合练习,坐位时患肢负重,健手传递身体各个方向的物品控制躯干平衡后站位平衡发展。

体位转移训练,采用重心转移训练过渡到体位转移,由坐位-半跪位-跪位-爬行运动。

步行训练:①站立训练:按以下四步训练,助手扶持站立,坐椅站立,双拐杖辅助站立,站稳后再练左右转动,左右转弯及前后倾活动。②迈步训练:能站立后顺序练习助手辅助迈步,双拐杖辅助迈步,单拐杖辅助迈步。③步行训练:能迈步以后,顺序练习双拐杖或助手扶持下步行,单拐杖步行,徒步步行,上下台阶步行,负重步行,每次20m。

上肢及手的训练:患者能坐时,一日三餐用患手拿取食物,如患手无功能,可将食物放在患手上,健手握住患手,将食物送入口中,此过程可让家属帮助进食。通过日常生活吃饭、洗脸、刷牙逐渐锻炼患肢及患手的功能。

讨 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病人的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的早期脑梗死病人, 其中男6例, 女4例, 年龄56岁~72岁。

1.2 溶栓治疗的入选标准

病人年龄为18岁~75 岁;发病时间<6 h;具有脑血管病表现, 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及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1 h, 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为2分~4分;颅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 尚未出现早期脑梗死的低密度改变;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发病时间在12 h内者, 特别是6 h内者, 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 此检查应与准备静脉溶栓药物、等待必要的化验结果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同时进行。病人入院后即安置在有监护仪的病房, 抽取血液进行化验, 包括血小板、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及红细胞压积、血糖;心电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对病人行溶栓治疗将总剂量的10%缓慢静脉注射, 持续1 min, 将剩余的90%加生理盐水, 以输液泵静脉输注, 持续1 h, 记录输注开始及结束时间, 24 h后无禁忌证者给予抗血小板和神经功能保护剂治疗。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为病人家属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 稳定病人的情绪。护士应耐心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 同时要关心、同情、体贴病人,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说明溶栓的必要性, 详细介绍溶栓的方法和效果, 告知溶栓治疗的成功案例, 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2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不能与其他药配伍静脉输注, 应有专人守护, 保持静脉通路绝对通畅, 控制静脉输液速度, 并在1 h输注完毕。用药过程中随时询问病人感受, 详细记录溶栓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部分病人在溶栓剂进入人体内20 min甚至更早即有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善, 此时护士应要安抚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情绪激动, 以利更好地恢复。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应严密观察,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溶栓后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监测血压, 溶栓后2 h每隔15 min测1次血压, 随后6 h每隔30 min测1次血压, 再后的16 h每隔1 h测1次血压, 维持血压低于180/105 mmHg (1 mmHg=0.133 kPa) 。出现严重的头痛、急性血压升高、呕吐, 立即停用溶栓药物, 紧急复查CT。溶栓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及皮下出血现象;溶栓病人24 h内不放置导尿管和胃管;24 h内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及肢体恢复情况。

溶栓24 h至7 d隔日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 并从以下方面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点;观察排便、排尿情况;观察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有无异常;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当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及“两慢一高”即脉搏慢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2], 则提示有脑出血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助抢救。

2.4 休息与饮食

保持环境安静, 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 让病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晚上如睡眠欠佳可给予镇静剂, 良好的睡眠可以稳定情绪, 控制血压。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 食物不可过硬、过热、刺激性强, 以防消化道出血, 少量多餐, 多食水果, 预防便秘。

2.5 溶栓后康复护理

溶栓后3 d内卧床休息, 24 h后可在床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第4天逐渐增加活动量, 可适当下床活动, 以利于肌力恢复, 预防失用性肌肉萎缩, 促进肢体康复。对存在不同程度语言障碍的病人, 分别采用舌唇运动、发音训练、减慢言语速度等方法, 以恢复病人的语言功能。

3 小结

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显著[3], 可明显减少脑梗死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护士应配合医生筛选病例, 尽快准备溶栓药物, 按医嘱准备输液, 并在用药期间密切关注病情, 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药物的准确应用、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

摘要:对1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 且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休息与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 以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溶栓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王雪里红, 曾红, 樊琨,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10) :678-683.

[2]孙晓霞.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治疗溶栓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4) :210.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5

【关键词】 急性重症脑梗死;早期肠内营养;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88-02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出现广泛脑部及脑干损伤,多数患者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并出现昏迷、吞咽或進食困难等,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比较传统鼻饲营养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6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均在45-79岁,病程均为4h-3d。患者临床诊断依据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经头部CT/MIR检查证实,排除严重内分泌或代谢疾病患者(严重糖尿病);严重胃肠道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较性,具体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传统鼻饲营养,通过间断加压提供普通流质食物;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肠内营养输注泵持续、均匀的输注能全力500m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指标以(χ±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后ALB和TSF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或便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因出现大片或多发性脑梗死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同时合并延髓麻痹而导致患者吞咽困难等,长期不能进食使得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4]。肠内营养支持可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纠正患者因营养不良而出现的代谢紊乱,并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而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后营养指标(ALB和TSF)明显提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化斌,玉杰.重症脑梗死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1):18.

[2] 欧阳鸿,王学华,宋海清.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36.

[3]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4] 彭静华,魏晋清,黄丽娜.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4):255.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的住院患者, 选择时间段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范围为49~74岁, 平均年龄为 (61.3±6.8) 岁。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范围为51~73岁, 平均年龄为 (60.8±6.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发病入院治疗7 d后给予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在发病入院治疗的24 h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内容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护理人员协助下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训练, 给予患者良肢体位的摆放、防压疮、预防坠积性肺炎等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协助患者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 同时也做好主动运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等方法相互结合, 应用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中, 首先是护理人员进行示范, 让患者和其家属参与学习, 并嘱咐患者家属掌握相关训练要领, 在家属协助下患者进行相关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患者的穿衣戴帽、梳洗、饮食、大小便、刷牙、拧毛巾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约为30 min, 每天可训练2次, 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 逐渐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过程中, 要注重患者的移动能力训练, 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 提高患者的转移能力。在护理过程中, 要了解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 根据产生的不良情绪情况,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erthel指数进行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所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干护理预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评分近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其护理干预前评分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

3 讨论

研究表明,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早期介入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功能恢复, 减少此类患者功能缺损程度, 对治疗效果效果起到促进作用[1]。所以,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 不单纯是临床药物治疗, 更重要的康复治疗, 而在康复治疗中, 康复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康复护理干预中,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不但要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实施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训练, 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降低残疾程度。研究表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的康复康复护理干预[2,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早期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 同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说明岁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够改善的运动功能障碍,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当代医学, 2012, 08 (1) :134-135.

[2]刘丽娟, 李虹, 杨万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3 (2) :103-104.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 其中男44例, 女36例, 年龄46~78岁, 平均58.1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就诊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尿激酶100万单位、生理盐水250m L静脉点滴, 于30min内滴完, 其余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尽早给予扩张血管、抗凝、改善微循环或活血化淤中药、对症治疗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周后分别采用1995年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评分, 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并且记录静脉溶栓组治疗后24h内的不良反应如颅内出血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组治疗前评分 (23.6±9.3) , 24h评分 (15.5±10.2) , 2周评分 (13.2±9.3) ;对照组治疗前评分 (22.8±10.7) , 24h评分 (23.1±11.4) , 2周评分 (21.3±10.5) 。与治疗后24h、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治疗组内颅内出血3例 (7.5%) , 颅外出血包括上消化道、皮肤粘膜、呼吸道出血共8例 (20%) , 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病例1例 (2.5%) 。

3 讨论

研究表明, 大部分脑梗死患者是因脑部动脉被血栓阻塞而引起的。因此。为了尽快畅通被阻塞的脑部血管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扩血管治疗、降纤治疗、抗凝治疗等。其中, 发病早期行溶栓治疗是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从机制上分析, 由于早期的溶栓治疗能使闭塞的血管得到及时开放, 让脑部受损血管得到重新的再度血液灌注, 尽可能的抢救处于缺氧状态的神经细胞, 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在专业领域, 大家普遍认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时间越短, 取得的疗效将越好, 若在一定时间范围没有得到治疗, 神经功能损伤将无法恢复。对于最佳治疗时间的认识, 大家一致认为发病后6h内是开始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 本文开展的研究对象, 均选择的是发病在6h以内就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

通过对所有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24h、2周的经功能缺损评分, 可以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了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是提高急性脑梗死疗效的有效方法, 尤其在患者预后的方面比常规的治疗方法更有优势。同时, 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是通过点滴的方法将溶栓药注入患者体内, 具有操作方便快捷、药物起效迅速、对患者的影响小等突出优点。因此, 静脉溶栓治疗非常适合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溶栓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高发期是治疗后的24h内, 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本文中治疗组共有颅内出血3例 (7.5%) 。但有文献报道指出, 溶栓治疗后的颅内出血类型以斑点状出血为多, 由于这种出血情况对体功能障碍不会造成严重, 所以无需特别处理, 但有的为团块状出血, 则会对神经系统功能造成重大影响, 必须进行紧急处理。本文共有颅外出血8例 (20%) , 远远多于颅内出血。颅外出血属于情况较轻的症状, 但其严重程度较颅内出血轻, 均可经一般对症处理而解决, 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并不影响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是一种比较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然而, 在应用这一方面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范围, 即符合年龄在80岁以下, 没有处于昏迷、意识障碍等状态, 并可排除颅内出血, 且出凝血时间均正常的患者。

参考文献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 (11) :32~33.

[2]林进, 陈东明, 王月碧.急性脑梗死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研究[J].心血管康复杂志, 2006, 15 (2) :144~146.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8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

脑梗死多为血栓形成或栓塞脑动脉所致, 严重影响患者寿命和生存质量, 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早期闭塞的血管再通, 因此, 溶栓治疗是当前降低急性脑梗死致残率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 溶栓药物的应用为急性脑梗死早期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2002年以来的急诊住院病人, 共120例, 均有典型的病史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发病在6h以内。CT排除颅内出血, 无昏睡或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 肢体肌力0~3级。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进行溶栓治疗。随机将病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 溶栓组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38~72岁, 平均57.2岁。对照组60例, 男38例, 女22例, 年龄40~70岁, 平均56.5岁。

1.2 方法

溶栓组:尿激酶10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内于30min内滴入, 以后用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维生素C每日1次静点, 25%甘露醇125mL, 每日1次静点, 连用两周, 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 每天1次。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外, 其他治疗同溶栓组。

1.3 疗效判断

(1)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 显效:患者肌力提高2级以上, 语言功能明显改善; (3) 好转:患者肌力提高1级, 语言功能有所改善; (4) 无效: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溶栓组与对照组在24h、1周后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的分别比较, 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 见表1。

以上对照说明溶栓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其中溶栓组中有3例注射部位出血, 1例牙龈出血, 1例鼻出血, 经对症治疗后, 出血停止, 对照组无出血现象。

3 讨论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确诊为脑梗死病症。对照组中男45例, 女23例, 年龄48~72岁, 平均年龄 (58.5±7.8) 岁;研究组中男43例, 女25例, 年龄47~75岁, 平均年龄 (58.2±6.4)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相关神经内科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20 ml舒血宁溶入250 ml 0.9%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而且将80 mg川芎嗪溶入250 ml 0.9%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治疗时间持续14 d。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变化使用降血糖、奥扎格雷钠、将血脂、脱水剂、抗高血压等药物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疗治疗, 取卧位及坐位, 保证患者肢体在抗痉挛肢位, 避免足下垂内翻或异常模式出现。指导患者开展体位变换练习, 且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动作。指导患者对肩、肘、腕、趾、髋、踝、膝等关节进行活动, 使得患者运动功能能够及时恢复。指导患者开展坐位、站立平衡、坐起站等方面训练。帮助患者开展进食、梳头、穿衣、拼图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状况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 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 获得其信任, 确保其能够积极与医护人员相配合开展康复训练。每2天训练1次, 每次训练时间需持续超过30 min。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全部消失, 患者能够下地行走, 患者生活能够基本自理;显著进步:患者临床、体征等均得到较为显著改善, 患者肌力明显提高且程度超过2级;进步:患者失语偏瘫等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或患者肌力提高超过1级;无变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未得到改善;恶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进一步增重。治疗总有效率= (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各种原因而导致脑部供血发生障碍, 由此使得脑组织缺血或缺氧性坏死症状出现。急性脑梗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神经功能缺失, 如偏瘫、失语等, 在情况严重时往往导致患者死亡, 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家人往往出现严重精神打击, 加重生活负担。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 应及早予以对症治疗, 增加患者生存率[3]。

目前急性脑梗死往往选取手术或药物方法进行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能够使得病变位置水肿症状消除, 减少颅内压且可以有效改善局部循环, 由此使得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一定改善, 但是药物治疗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经研究发现, 早期适当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时,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与结构上均存在代偿、功能重组的自然恢复功能, 患者因本能对患侧肢体进行康复训练, 可以促使大脑功能恢复, 患者运动功能自然恢复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但是运动功能缓慢恢复需与神经系统代偿功能相配合, 因此训练及学习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 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后, 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一定稳定性后, 可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 包括翻身、活动关节、更换体位、移动等, 持续一段时期的被动训练后则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 使得患者进行坐位、站立锻炼及不同体位变化, 若病情允许则进行小步伐走动训练, 使得患者机能能力得到恢复, 由此达到治愈效果[4]。

经本文研究可知,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神经功能缺损达到更为明显改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具有较为明显相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研究组在此基础之采取早期康复治疗,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0.6%明显低于研究组9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缺损指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为显著疗效, 提高总有效率, 改善神经缺损指数,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锦英.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6 (12) :228.

[2]张玉莲.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相关构成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医杂志, 2013, 54 (24) :2128.

[3]刘建军.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2) :5577-5578.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 篇10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54-01

脑卒中是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约占80%,它的特点是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区中脑细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带由于存在侧支循环,尚有大量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该区脑组织损伤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存活并恢复功能。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损伤的可逆性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溶栓的病理学基础。缺血半暗带脑组织损伤的可逆性是有时间限制的,即治疗时间窗。如果脑血流再通超过TTW,脑损伤可继续加剧,甚至产生再灌注损伤。脑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一般不超过6小时。如诊断及治疗延误,轻则躯体功能障碍,重则会危及生命,发现后需立即住院处理。溶疗已被视为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静脉溶栓风险小、操作简单快捷,它能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疾病的预后。我科于2009-2013年对1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治疗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0-60岁,发病时间均≤6h,无溶栓禁忌症。

1.2治疗方法尿激酶溶栓前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静滴,然后给予生理盐水100ml内加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滴30min内。溶栓后4h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天,共10d,作为基础治疗。溶栓后24h,口服拜阿斯匹林300mg,1次/天,共10天,以后改为200mg,1次/天,共3个月。在静滴尿激酶的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恢复,是静溶栓成功的标志。

2结果

15例中4例在静滴尿激酶数小时内即出现临床明显恢复。其中3例30-60min内言语功能基本恢复,伸舌可达口腔之外。3例临床疗效不明显,4例肌力很快从0-1级恢复至3级以上。1例脑出血,随诊2-6个月5例临床基本完全恢复,1例发生同一侧肢体再次瘫痪,

3护理

3.1心理护理患者为急性发病,来势凶,发展快,自理能力下降,精神及心理压力大,加上对溶栓治疗不了解,往往心存疑虑和恐惧。护士应耐心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同时要关心、同情、体贴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溶栓的必要性,详细介绍溶栓的方法和效果,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和恐惧,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把握溶栓最佳时机溶栓治疗的效果与患者接受治疗的时机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发病6h以内为治疗有效的最佳时间。护士须即刻准确采取血标本送检,如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等,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措施落实患者的诊治护理。

3.3排除禁忌症进行溶栓治疗前详细做入院評估,准确快速采集病史,严格掌握溶栓禁忌症。发病超过6小时。伴有明显癫痫发作。既往有颅内出血,动静脉畸形或颅内动脉瘤病史,最近3个月内有颅内手术,头外伤史,最近21天内有消化道,泌尿系等内脏器官活动性出血史,最近14天内有外科手术史,最近7天内有腰穿或动脉穿刺史,给与急查CT和血常规。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8O-200mmHg,舒张压<10OmmHg。

3.4溶栓前的护理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急查各项化验指标,同时选择粗大,直,易固定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并保留。用输液泵控制。②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有无出血倾向。

3.5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药时禁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酶的活力下降,同时应低温保存,抽取此药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立即使用。在静脉输液中,应有专人守护,应保持静脉通路绝对通畅,控制静脉灌注量,静脉输液速度为60滴/min左右,并在30min内滴注完毕。用药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受,详细记录溶栓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部分患者在溶栓剂进人体内2Omin,甚至更早即有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继而情绪激动。此时,护士应要安抚患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以利更好地恢复。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须严密观察,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6溶栓治疗后的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溶栓治疗后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监测P、R、BP,1次/2h,连续3d,病情稳定后改为1次/12h,同时注意询问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观察神志、瞳孔、四肢肌力及语言恢复程度,有无头痛、呕吐等,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②出血倾向的观察:尿激酶是一种非选择性的溶栓药物,除能激活血栓内的纤维蛋白原成为纤溶酶,使脑动脉内血栓或栓子溶解外,还能激活循环中的纤维蛋白酶原,导致全身高纤溶血症,引起出血并发症。另外,急性脑梗死后可以发生自发性的出血改变;脑梗死患者如血管闭塞严重,严重的缺血必将同时造成脑的微血管损伤,使血管壁的完整性丧失、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栓溶解后或侧支循环形成后的再灌注出血,因此溶栓24h至7d隔日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并从以下方面观察有无出血倾向:①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点;观察排便、排尿情况;②观察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有无异常;③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如发现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瘫痪程度加重提示并发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3.7基础护理对于患者不能自口进食者,3d后给予鼻饲,每天注入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流食,如牛奶、果汁、鱼汤等,并将床头抬高15°,防止食物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床单及时更换、铺平,每2h用掌心按摩患者的肩胛部、骶尾部、髋部、内外踝、足跟等缺乏肌肉组织包裹的部位。经常用温水擦拭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

3.8溶栓后的康复护理溶栓后2h内不宜活动,应绝对的卧床休息,1w内不可多活动,1w后鼓励患者多做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外旋,预防肌肉挛缩,鼓励能下床患者到户外散步,作保健操时动作不宜过大,待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对存在不同程度语言障碍的患者,分别采用舌唇运动、发音训练、减慢言语速度等方法,以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在饮食上应注意,食物不可过硬、过热、刺激性强,以防消化道出血,应给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4讨论

急性早期脑梗死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急性期伴有吞咽困难病例, 所有患者诊断均参照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且均经头颅CT或者MRI证实, 其中男86例, 54例, 年龄41-84岁, 平均年龄 (62.5±9.6) 岁, 发病时间均<12h, 均为首次发病, 排除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病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7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方面对比,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两组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手工测量血压3次, 取平均值作为首测血压, 然后分别于发病的第1天、第2天、第3天24h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 每天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所有患者在发病1周之内给予常规治疗, 但均不进行降压治疗, 对于血压大于220/120mm Hg但没有高血压病史者给予利尿剂、镇静剂或者依那普利缓慢谨慎进行降压治疗, 研究组在发病后24h给予鼻饲治疗, 对照组在发病3d后给予鼻饲治疗, 同时两组均给予脑保护、抗凝以及对症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肺部感染情况。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或者增加。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 以表示计量资料,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变化情况分析

发病第1天到第3天, 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但对照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研究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但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早期通常会出现营养状况恶化, 与患者病情加重的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脑梗死经急救后, 一旦其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应及早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早期给予鼻饲干预治疗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能量以及液体供应, 保证有效的血容量, 避免血压下降过快, 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管理, 从而有效减少误吸并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同时减少输液量可以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3]。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会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急性期降压治疗, 血压过低会导致降低脑灌注压并扩大梗死体积, 不利于恢复脑血流量和脑功能, 而血压过高会导致脑卒中的早期复发率明显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因此对患者血压的调控一定要参照患者的年龄、颅内压、以往血压水平以及血压情况而定[4]。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 发病后患者的血压水平会逐渐下降, 给予鼻饲治疗的研究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说明给予鼻饲治疗可以有效调控患者的血压。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充分肯定了给予鼻饲治疗的临床效果。总之,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压升高, 但会自发下降, 早期给予鼻饲治疗利于对管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并可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古豫.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3) :74-75.

[2]吕干.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水平与近期疗效的关系[J].广西医学, 2009, 31 (4) :536-537.

[3]李辉, 高翠莲, 王勤周.脑卒中早期鼻饲临床分析及鼻饲并发症[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20) :8-9.

上一篇:掘进工作面防突下一篇:电子商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