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2024-10-16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精选11篇)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篇1

近两年, “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 影响越来越大。所谓心理资本, 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 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将心理资本的概念引入到教学中, 即产生了心理资本教学, 心理资本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 从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心理资本教学的概念界定

将心理资本的概念引入到教学中即产生了心理资本教学。心理资本教学属于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 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并将其有机融合得出的新型理论, 它体现了多门学科的基本理论, 并且具有其特有的性质。在此, 笔者将心理资本教学定义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 创造一种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形成, 激发学生动机,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一种“状态”, 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 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于该定义详加分析, 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心理资本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 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一种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 教学的目的性、组织性以及氛围的营造都需要教师的主导。同时学生必须积极融入, 只有学生积极投入, 创造交流, 才能使教学真正起作用。

(2) 心理资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心理资本。形成自信的态度、坚韧的性格、乐观的心态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积极开发自己的潜能, 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心理资本教学指向的是学生的内部能力。即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 虽然其指向学生的内部活动, 但是它也有利于学生外部能力的提高, 心理资本的提高必然会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成绩的提高。心理资本教学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技能, 也不仅仅是过程, 而且是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的养成必然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心理资本教学的教学目标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局限于泰勒的“行为目标”, 这种“行为目标”将教学过程以及结果提前预设, 关注量化评价, 片面重视知识的传授, 对于教学活动中生成性的资源关注较少, 同时忽视学生成长中具有生动、鲜明以及饱含生命力部分的发展。这种忽视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教育, 违背了教学活动的初衷, 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效果, 让教学活动缺少灵魂。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人, 是需要一种全面、多维度的教学目标替换唯知识论的教学目标去培养教育的。因此,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遵循三维目标, 这样避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而缺少文化内核的个体, 全面立体多角度地让学生全面充分发展。

1.知识与技能

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传授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今后的生活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 基础教育中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项教学目标仍然处于教学活动较为主要的位置。心理资本教学通过特有灵活创新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不仅用于对自己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 还可用于今后学习中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延伸扩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生成性的知识技能, 真正让教学活动变得鲜明、生动、活泼, 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 更好地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技能。

2.过程与方法

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往往千篇一律, 多年经久不变。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机械死板, 不重视技巧以及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备受煎熬。心理资本教学模式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用一种学生欢迎的灵活多样的新型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将“一言堂”变成教师学生对话的形式, 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以及学生的情绪情感。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让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 学生能够主动去接受知识, 培养自己的自我探索精神, 提升教学以及学习的效率。并且, 心理资本教学过程中师生以及生生间加强了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有利于促进班集体的和谐、教学的和谐以及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去中小学教学片面追求知识的接纳和分数的提升, 而忽视了学生其他心理因素方面的发展。学生作为一个人, 具有人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具有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因此片面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而会制约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从而限制了学生今后的成长。心理资本教学模式力求丰富学生的心理资本, 发展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希望以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取向, 并不断升华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心理资本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发展, 才会对教学以及学习起到推进作用, 也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只会接受知识的机器。

三、心理资本教学的特点

健康的心理资本应包括四项积极的心理特征: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心理资本教学也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心理资本, 使每位学生都成为自己的“hero”, 心理资本培养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关注和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和生存状态, 寻找培养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和策略, 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认识自我优势,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优势和潜能, 使他们的精神生命得到主动发展。

1.关注学生的效能感

在管理学中, 自信 (或自我效能感) 是指“个体对其发挥动机、认知资源和行动步骤的作用、成功管理给定情景中的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任程度”。班杜拉曾经说过,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特定工作的信念”。

在心理资本教学中, 教师欣赏每一个学生, 帮助学生积极地认知自我, 培养学生拥有自信, 并最终拥有效能感。在心理资本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做到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要创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有安全感的课堂里, 所有的学生才能敞开心扉, 发挥潜能, 显露个性和才华。教师要注意重视每一个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心理资本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设立“理性自我”, 使学生通过个人努力, 促进自我的发展, 增强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最终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学习。

2.培养希望

希望指“一种基于代理 (目标导向的活力) 和路径 (实现目标的计划) 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在心理资本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并把这种愉快的情绪传递给学生, 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并快乐成长。并学会在教学中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情绪, 剖析不良情绪, 从而促进个人心理资本的提高。

3.培养乐观的心态

乐观可以由人们对好的事件和坏的事件的解释风格的两个关键维度 (持久性和普遍深入性) 来界定, 是指人把好的事件归因于内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 把坏的事件归因于外部、暂时和特定情景中的原因的积极解释风格。在心理资本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和热爱学生, 注意保持与学生间的情感联系并最终成为生活和学习上的益友, 要注意观察与发现, 使自己最终成为学生在迷茫时期的情感交流和感情寄托。同时要时刻教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归因方式,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一种乐观的课堂气氛, 最终这种课堂气氛也会使每个学生的乐观品质得到提高。

4.培养韧性

只有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 拥有勇气, 迅速复原并超越, 才能取得成功。心理资本教学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能够拥有勇气, 并坚持着自我的韧性去努力完成。

心理资本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各科相结合, 多元设计, 创设体验情境, 培养学生“韧性”人格。同时, 心理资本教学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 将创新教育融入学习之中, 使他们在学中悟理, 在玩中悟情, 让学生在自发的状态中自主体验学习, 并能进而培养起学习的“韧性”。同时, 心理资本教学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 因为综合实践课程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与功能, 它注重引导学生对现实世界主动探索并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学习“韧性”, 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点滴做起, 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

四、心理资本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心理资本教学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 它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贯彻着素质教育的理念。

1.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

心理资本教学与具体学科教学联系紧密。心理资本教学可以与任何一门学科相结合,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提高。基于心理资本教学的基本理念, 结合学校实际, 将学科教学与心理资本教学完美结合, 既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又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提高。

如何将心理资本教学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呢?从学生方面, 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发展机制, 了解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的原因并进行适当归因, 找出缺陷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指导自己的学习。教师方面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首先教师必须丰富个人理论知识并且丰富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辅导和帮助。其次要注重发掘教材中的能够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教育因素。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教学目标, 以便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资本。同时, 不同学科内容应确定不同的心理资本教育的重点, 将心理资本教学引入到具体学科教学, 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也能够通过整合多种要素促进学生丰厚心理资本的形成。

2.体现在每一位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中

现今社会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世界是和平的, 体力、财力、技术已逐渐不再成为障碍, 大家都要追求优秀和卓越, 那么优势从何而来?决定成败的关键就是“人”,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教学将心理资本引入到教学领域, 使心理资本教学成为一个全新的理论, 它植根于经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之上, 又将几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心理资本教学必然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心理资本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 了解学生所处的水平和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 从而使学生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转变, 最终使学生真正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超越自己, 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 促进学生的学习。心理资本教学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心理资本, 能够更好更快地接近成功。何为成功?成功即目标的达成, 学生会在目标达成的瞬间真正体验幸福的感觉。学校的任何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学生只有心理资本强大了才能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 在形成强大心理资本的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和激情。

心理资本教学是一种促进素质教育的理论, 它可以面向任何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 尤其是处于学习生活中的学生。心理资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一位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生活中, 发现自我的水平与层次, 进行自我调节与学习, 使自己改变并最终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资本, 促使学生获得真正成功的幸福感。同时, 心理资本教学指向学生的素质教育, 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毫无帮助。通过心理资本教学, 使学生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和丰富的心理资本, 促进个人效能感的提升和韧性的增强, 而个人效能感和韧性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推动要素, 因此心理资本教学必然会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时心理资本教学也可与任意学科相结合, 为学科知识的教学提供方便。

3.体现在学生发展的自主成长活动中

心理资本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遇到的困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心理资本的不丰厚或薄弱。而心理资本之所以薄弱是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此时, 如若不能很好地解决, 学生就有可能产生厌恶心理, 不能促进学生发展。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综合的积极心理素质, 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将为在学习中拼搏的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 使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自我学习。成功的心理资本教学关注和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和生存状态, 寻找培养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和策略, 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认识自我优势,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优势和潜能, 使他们的精神生命得到主动发展。心理资本强调的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研究和学习, 在学习上把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4.体现在学校管理的每一项教育措施中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是成功的前提, 也是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资本教学作为一种情境教学,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创设一种合作与竞争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 并在与其他同学合作的基础上, 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不断弥补缺陷。强化心理资本教学的学校在教学管理中要努力创造一种氛围, 在这一氛围中学生能够发现兴趣, 培养兴趣, 挖掘学生潜藏着的才能, 并引导他们养成自学成才的好习惯。使心理资本教学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成为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总之, 心理资本教学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心理资本教学可以与学校的任何一项教育措施结合,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大力发展心理资本教学, 因为心理资本教学指向的是学生的内部, 其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是素质教育中的最核心的素质, 心理资本的不断培养必然会是学生的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心理资本提高了, 学生拥有了自我效能感, 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对世事充满乐观, 这必然会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内部力量,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将越来越熟练, 成绩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篇2

近两年,“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影响越来越大。所谓心理资本,说的是“你是谁”,也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任何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有一个心理资本,资本状况是优良还是糟糕,对工作业绩至关重要。

其实,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关注一直都有,但是直到最近,才把它作为企业或者职场上的一种资本概念提出来,并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心理资本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希望:一个没有希望、自暴自弃的人不可能创造什么价值。

乐观:乐观者把不好的事归结到暂时的原因,而把好事归结到持久的原因,比如自己的能力等。韧性: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主观幸福感:自己心里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情商:感觉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组织公民行为:自觉、自发地帮助组织、关心组织利益,并且维护组织效益的行为,它并非直接由正式的赏罚体系引起。

由于人的潜力巨大,所以相对于资金、市场和技术资本,心理资本的升值空间是最大的,最好的心理资本可以带来决定性的竞争优势。拥有过人的心理资本的个人,能承受挑战和变革,可以成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和创业者,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更大的成就。

自信、乐观、坚韧的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因地制宜地将知识和技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成就自己也成就了所属企业。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心理资本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就具备了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很多卓越的企业敢说,你能挖走我的人,但你不能复制我的精神和文化!

浅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开发模式 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资本  开发模式

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与韧性四个因子,贯穿个体的成长过程,具有可训练和可开发的特征。[1]留守儿童是指父母至少有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将其留在户籍所在地并由监护人抚养与教育的未成年人。[2]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变迁使这一群体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社会行为与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受到学界与社会的高度重视。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开发的意义

1.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高其幸福感

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易出现焦虑、抑郁、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3]这些心理问题通过对个体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影响,阻碍留守儿童在生活与学习上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心理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心理资本越高,心理问题就会越少,幸福感就会越高。[4][5]其原因如下:心理资本的开发首先可以改变留守儿童对事物的消极认知,使其看到生活与学习中的积极面。其次可以增加留守儿童的成功体验,激发积极能量,增强自我效能感。最后还可以促进留守儿童更多地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主动应对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减少甚至避免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

2.挖掘留守儿童潜在才能,增强其竞争力

心理资本的开发被众多学者认为是一种投资,可以挖掘更多的儿童潜在才能,增强儿童竞争力。一方面,心理资本的开发对留守儿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心理资本高的个体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发掘积极的心理品质,弥补弱势,甚至变弱势为优势。另一方面,心理资本高的个体在接受挑战性任务时,会用积极心理资源进行自我调节,善于利用心理韧性等保护性因子有效应对逆境与困难。[6]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家健康发展

社会的和谐稳定关键在于个体的内在和谐,个体的内在和谐关键在于身心的健康程度。留守儿童规模大、问题多,其心理健康状况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开发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可以培养心理品质,拓展心理空间,增加心理容量,促进身心和谐。另外,开发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能够挖掘其聪明才智,提升应对能力,提高工作绩效,促进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开发模式

赵景欣、申继亮等学者提出的生态模型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该模型认为留守儿童的发展结果不仅是个体机能和发展的特定部分,而且是整个系统动态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个有机整合部分。[7]留守儿童所处的生态系统可以区分为远近两种环境。远环境主要由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构成;近环境是儿童直接面对和接触的现实,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更为重要,如家庭现状、学校教育、同伴关系等。依据生态模型理论,我们认为建立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联动开发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提升。

1.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生活在家庭功能不健全、亲情相对缺失的环境中,他们比非留守儿童更渴望和珍惜家庭的温暖。徐安琪与梁宗保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多鼓励和高关怀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正向意义[8][9]。因此,父母或代理监护人在给予孩子物质支持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首先,父母应该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加强亲情沟通。高效的亲情沟通,可以获得孩子的理解与支持,避免其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淡化。[10]父母外出前要充分认识到分离可能诱发儿童产生无奈、无助、失落、不安的情绪状态,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进行平等交流,避免叮嘱式或命令式的沟通,让孩子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原因、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让孩子谨记联系的方式以及以后生活学习中应当注意的事项,鼓励孩子独立坚强,学习分担家庭责任。外出后,父母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连结,经常通过电话或网络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对自己生活学习的诉说,了解孩子的同伴交往情况,肯定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境,让孩子随时都能感受到关爱。假期时,父母可以将孩子接到务工的城市,留出时间陪伴孩子,缓解亲情饥渴,让孩子体验家的温暖。

其次,父母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老师的联系。外出前,父母应该把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与学习状况等向代理监护人、老师介绍清楚。外出后,父母应经常与监护人、老师进行沟通,尤其是孩子可能出现问题行为时,父母应及时与监护人、老师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紧密合作,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最后,代理监护人要注意提升自身素养。代理监护人不称职是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子。代理监护人要认清自己扮演着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既要满足孩子正常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孩子安全感、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还要为孩子的自我实现提供条件。因此,代理监护人要积极学习,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2.学校教育

学校是最系统、最科学的从事教书育人的机构,可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及监管的缺失。如果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正向支持,拥有成功的体验,那么他们的心理资本就可能会出现提升。

(1)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校园文化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培养有所助益。首先,学校可以邀请有留守经历的成功人士分享经验。相似的经历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验乐观与坚韧的力量,领悟成功并非难以企及的道理。其次,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不仅可以让留守儿童身心放松,而且还可以调动留守儿童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培养他们组织、协调、策划与执行的能力。再次,倡导感恩文化。引导留守儿童体味父母、老师、同学以及代理监护人等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关爱自我和关心他人。

(2)将心理资本开发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课程教学是传递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载体。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将心理资本的开发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之中。首先,教师要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资本的开发与管理,在教学时把健全的人格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采取启发式、体验式等现代教学方式,发现留守儿童的优势,增加留守儿童的成功体验。再次,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比较,将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展示自我,分享自我。对于学生的展示分享,教师不仅要进行积极评价,而且还要引导其他同学去发现展示者的“闪光点”。

(3)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心理动力学原理指导下设计情境为团体成员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辅导方式。心理资本开发的团体辅导有多维和单维两种类型。多维干预模型可以通过成功体验、替代学习、榜样示范、社会说服、积极反馈、生理和心理唤醒提升儿童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设置目标、达成目标提升希望水平;通过宽容过去、感恩现在、展望未来提升儿童的乐观品质;通过聚焦优势策略、聚焦减少危险策略、聚焦过程策略提升儿童的心理韧性。[11]单维开发是将某一方面较弱的儿童组织在一起加以针对性训练的方式。比如可以对希望水平低的留守儿童实施目标管理训练。[12]开发时,首先要求每个儿童设置一个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可以量化;(2)找到能够保证目标不偏离方向的方法;(3)分解目标并确保各子目标的顺利完成。其次,探索达成目标的途径。探索途径的方法有:(1)设想尽可能多的途径;(2)互相听取设想;(3)对途径进行可行性评估,确认可操作的途径。再次,设想目标实现进程中存在的障碍并设法排除。排除障碍的操作流程有:(1)考虑潜在的障碍与解决的策略;(2)与小组成员分享考虑的结果并让小组成员给予建议;(3)如果发现之前选择的路径不能有效解决障碍,可重新选择一条替代路径。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留守儿童应该遵循个体咨询为主,团体辅导为辅的原则,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选择合适的咨询方式,促进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

3.社会保障

Master与Wright的研究证实在安全、平和、基础设施完备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具有更强的适应性。[13]从政府和社区等层面上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是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政府层面上,首先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与儿童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广度与执行力度,保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其次,政府应该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经济与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够在和谐温馨的寄宿学校中学习;政府还应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割裂现状,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拥有在城市读书的权利和机会。最后,大众传媒要发挥正向舆论引导作用,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具有高心理资本留守儿童事迹的宣传力度,打造文化新常态,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社区层面上,首先要净化周边环境,整治网吧等娱乐场所。增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引导孩子走出网吧,走进健康的公共文化场所。其次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活动。比如组织家庭教育培训班,开展一对一的家庭帮扶活动,募捐贫困留守儿童成长基金等。最后,社区工作人员要建立留守儿童的家庭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对于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的儿童要启动“特别关爱工程”,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的单项行动都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只有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保障能够按照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协同发力,形成“三位一体”的联动开发机制,才能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发挥最优功效。

参考文献

[1] LUTHANS,F.Psychological capital:implications for HRD,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future directions[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2(6).

[2]  徐明津,杨新国,段修云.广西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2014(3).

[3] 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等.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基于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J].心理科学,2014(2).

[4] 杨新国,徐明津,陆佩岩,等.心理资本在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4).

[5] 孟林,杨慧.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节作用—学习压力对大学生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 田喜洲.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到心理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取向[J].商业研究,2009(1).

[7] 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生态模型与教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0(7).

[8] 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孩子的效用:一个生态系统论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8(9).

[9] 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父母元情绪、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2(2).

[10] 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研究[J].青年探索,2012(1).

[11] LUTHANS,F.,YOUSSEF,C.M.Human,social,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advantage[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4(2).

[12] LUTHANS,F.,LUTHANS,K.W.,LUTHANS,B.C.Positive psychology cal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2004(1).

[13] MASTEN,A S,WRIGHT,M.O.Resilience over the lifespan: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resistance,recovery,and transformation[M].Handbook of adult resilience,New York:Guilford,2009.

[作者:杨新国(1970-),男,河南固始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徐明津(1988-),男,浙江永康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小学心理资本教学模式研究 篇4

一、概念厘定

路桑斯于2005年对心理资本进行定义, 他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 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 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 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地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具体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四个方面:自我效能感, 即自信心,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必定无时无刻不充满自信;希望是一种激励动机, 是指个体对完成某项富有挑战和适当难度的事情的强烈美好预期, 并努力通过自我引导意志力去不断实现的积极愿景;乐观是指一种积极处理事情的态度, 将积极的事情归因于持久普遍的状态, 将消极的事情归因于短暂、偶然的一种向上的豁达的解释风格;韧性是指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自我调整和恢复的能力。

心理资本教学旨在教学过程中, 创造一种氛围,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让学生能够产生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 让学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

而心理资本教学模式旨在心理资本教学的教育思想、学习理论指导之下, 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的稳定形式。是为解决中小学生缺少心理资本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以及学习效率低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心理资本教学模式力求通过积累心理资本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以及希望, 进而让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从被动走向主动, 将知识视为美好的而非排斥的事物, 以至全面成长。

二、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是我们在学生中心的前提下, 以新的知识技能作为学习内容, 通过三维目标的引导, 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经历主体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 最终达到产生心理资本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学生心理资本的丰富以及知识上的拓展, 又成为更深入学习新知识的前提, 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大循环 (见图1) 。

1.一个教学中心

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这种教学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其弊端和滞后性。“一言堂”的授课形式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这已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无形地形成了矛盾甚至对立。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力求规避传统教学的弊端, 调整师生的角色定位,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以及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并且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 让学生对学习消除畏惧, 产生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精神, 真正将学生从压抑束缚的“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 也让教师从繁重的备课和机械生硬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学生能够主导自己的学习, 不再被视为一种机械接受知识的载体, 而是富有生命力的知识接受以及再创生的来源, 学习亦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心理资本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关注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 只有心理资本强大, 学生才能从本质上强大。因此心理资本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乃至最终的实现的目标, 都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尊重人性这一个宗旨为基本出发点和着手点, 抓住了教学活动的主要矛盾, 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2.两个成效实现

(1) 内在成效。教育教学归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 因此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单纯摄取以用于应试需要, 还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成长以及生活的需要。真正良好的教育是一种长久性的持续性的深刻影响, 让学生全面而不断地延伸以及深度挖掘自己的潜能, 为了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真正做到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联系, 用于解决实际中的困难。教育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而是终身发展的事情, 教学就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要我学”而是要向“我要学”的观念转变。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升华, 也是自我蜕变的过程, 因此, 丰富的心理资本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心理资本的“我”由四个重要的因子构成, 即希望、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 这对于构成心理资本以及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困难时候, 自我效能感即自信心促使我们勇敢接受挑战, 正视挫折, 让自己变得完善。用自信来激励自己, 才会克服种种路障, 勇于达成自己的目标, 让自己不断强大。希望是个人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 希望的产生无疑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正能量去积极勇敢面对困难, 从而解决困难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乐观的态度更让人产生希望、韧性和勇气, 对未来挑战和不确定仍然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 更易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 这样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更易体验到幸福;韧性在学生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学习生活中, 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 韧性此时通过自身以及兼容外部环境中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进行自我保护, 减少风险因素。韧性可以磨砺一个人的品格, 韧性在挫折中是不断得到加强, 勇于克服更为艰险的因素。韧性强的人更容易抵御困难并且提升自身的能力, 让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改进, 做事情更易发挥出高的水平。因此, 韧性对于人的生命化进程是一种强力推动的因素。

(2) 外在成效。传统课堂教学中, 学生被繁重的知识禁锢, 学习变得僵滞呆板, 教学变成一种极具压迫性的事情, 因此导致学生排斥教学内容以及相关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业成为一种负担, 让学习效率和成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角, 备课、教学、课后辅导等等的教学系列活动也让教师的神经时刻紧绷, 周而复始, 逐渐产生教学乃至职业倦怠。这对于课程以及教学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瓶颈和障碍。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让师生的角色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把学生从僵硬的教学形式和知识接受形式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潜力以及创造力得到了无限开发, 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以及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向往,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教师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 更有精力专注于教学活动的深化、精化研究, 让教师教得多、教得快、教得好, 这对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来说无疑是双赢的。

3.四种教学策略

(1) 目标引领。对于课程以及教学而言, 首要任务是要确立教学的目标, 目标的引领十分重要。它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又明确学习的重点, 让学生能够抓住主要矛盾, 抓住知识内容的核心部分, 这样就抓住了教学以及知识的关键。中小学心理资本课程模式中, 首先将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投放给学生, 这相当于奥苏伯尔意义学习中的“先行组织者”。当教学目标起到“先行组织者”作用时, 不仅能够促进意义学习, 并且有助于学习效果的长效保持。同时也可将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逐步进行完成, 这同布鲁姆的“小步子”教学比较相近。将学习内容拆分为几个小的步骤, 每个步骤逐一确定目标并且逐一完成。这样将知识分化为小的目标, 更有助于知识的分解吸收,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让学生不因为大量的繁重的学习内容产生对学习的畏惧感。反之产生对于学会知识的希望, 产生希望就能够产生对以后知识学习的积极态度, 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主动进行的有意义的事情。

(2) 自主探究。学生是教学以及认知活动的主体, 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主探究尤为重要。教师将教学的目标引领于学生之后, 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自我提升历练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在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在自我探究过程中, 学生要产生并且运用坚韧性去克服阻碍, 产生勇气, 当自己将问题解决之时, 能够让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幸福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敢于迎接以后的学习上的困难以及接受生活中的挑战。

(3) 同学互助。同学互助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学生将个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取出来进行同学之间的互相探讨以及学习, 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 促进班集体的和谐, 同时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加深了理解。同学互助的过程将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散的、高效的解决, 避免了集体教学缺少针对性以及课堂上教学时间等资源的浪费, 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 师生共议。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学习阶段之后, 如果仍存在一些学生自己难以解决或者模棱两可的问题, 那么可以师生共议达到彻底解决。师生共议时,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相关疑问, 教师进行点拨、解疑。这是一个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 改善传统教师统治者、学生被压迫者的角色定位, 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上的培养, 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 促进教学和谐地进行。

上述四种教学策略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当完成一个学习任务之后, 对于接下来的新的学习内容, 我们也可以采取该教学策略从头再次循环, 如此往复进行。

4.五步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过程。从觉醒阶段, 我们通过一个目标的引领产生了预期, 有预期后我们通过教学路径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之后我们启动教学的行动实施过程, 最后通过行动的过程之后保持这新的学习模式。这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 是学习新知识的必经过程。

(1) 觉醒。对未知事物的迷茫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 迷茫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 阻碍学生继续探索求知, 让学生内心充满挣扎和困惑。对于教学活动而言, 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后, 我们会产生一种对学习知识的排斥的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机制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畏惧和厌恶, 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引导和唤醒学生, 让学生产生觉醒, 即产生求知和探索的决心。通过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灵活地将教学同实际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 让学生要克服对未来的恐惧, 产生对学习的渴望、对未来的信心以及探索事情的勇气。并且力图通过坚强的韧性去实现希望, 走出迷茫产生觉醒, 这样才会让学生有面对学习困难的积极态度。

(2) 预期。促使学生觉醒, 接下来就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预期。预期阶段, 我们从否定自己的一切, 转变为认识且接受自己目前存在的客观困难, 并试图进行解决。在该阶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进行自我学情的剖析, 全面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层次, 从而全面分析自己, 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预期。良好的预期有助于学生评估学习困难的艰巨性, 这样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并且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 让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乐观的态度。

(3) 设计。当学生分析自己的学情, 产生了预期,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学习设计。设计是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 良好的设计方案可以指向未来并且很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在设计阶段,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把自身特点同学情以及社会生活相结合, 设计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地建构和绘制, 客观地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优势产生了信心以及希望, 也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潜力。同时,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正视自己缺陷的勇气, 也促使了自身效能感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4) 行动。行动是将设计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当进行教学设计之后, 就要在实践中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行动是有计划之后的行动, 行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生成性、没有预期的困难, 这时学生要坚定信念, 克服困难, 要有勇气、信心, 并且用韧性坚持行动来改善自己的学习, 改变以往学习的缺陷, 让自己得到质的提升。行动过程是形成心理资本以及提升已有心理资本的重要阶段, 也是让自己得到超越和升华的重要阶段。

(5) 保持。保持是指在经历行动过程之后, 能够保持已经形成的当前状态, 不会反复到改变前的坏习惯。在保持过程前期, 由于刚刚改变还不成熟, 往往坏习惯会复发, 这是需要忍耐以及克服, 当度过艰难的临界点之后, 新的习惯将代替原有的习惯, 学习过程将得到超越和焕然一新, 这样就完成一次学习过程的完善和突破。自我约束是保持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 在保持阶段, 可以提升学生的坚韧性以及勇气, 并且完成一个超越后, 学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是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 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实现。

心理资本研究进展 篇5

关键词:心理资本心理资本构成心理资本测量

分类号:B849:C93

0 引言

21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 Seligman为首的心理学家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并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发掘和促进那些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繁荣、兴旺的因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在近几年不断完善,经验研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积极心理学的这种思潮和研究取向也渗透到了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并形成了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由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倡导建立的积极组织学术(POS)研究小组;另一个是内布拉斯卡大学盖洛普领导学校的Luthans所倡导的积极组织行为(POB)学研究。它是对积极导向的、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从而可以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心理资本的概念正是从POB发展而来的。

1 心理资本的界定

POB的选择标准包括[1]:积极性;基于理论和经验研究;可以被有效地测量;状态性和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

这些选择标准的提出使POB研究有别于那些具有积极导向的大众化文献或读物(例如Con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和Johnson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对积极心态的倡导;另外,POB是基于状态的,那些相对固定的特质性自我评价并不属于心理资本的范畴,例如,大五人格、良心、自尊、积极情绪、情绪智商等,尽管都有其理论研究背景,而且也可以有效测量,但是不易开发、改善与管理,因此不应该属于POB的内容。

“心理资本”的概念正是在POB及其选择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特点是[2]:①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②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③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④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

虽然定义中心理资本只包含了四个维度,但事实上,心理资本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核心构念,它整合了不同符合POB标准的心理能力,并考虑了能力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投资、发展并管理整个心理资本对于工作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单个积极心理能力的影响[3]。

2 心理资本的构成

Luthans[2]认为,最符合上述POB选择标准的积极心理能力有四种: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

2.1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一种信念。它是目前POB诸概念中研究最多、理论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这一概念最主要的理论家和研究者Bandura强调指出[4],自我效能感是积极性发挥作用最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心理机制,人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并能阻止不理想结果的发生,才会有行动的动机。自我效能感也非常符合POB的其他三个标准,即能够被有效测量、开发和提高工作绩效。

研究发现在有些情况下,自我效能感对个体成功的预测力要大于个体实际拥有的能力,这是因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个体就越有可能真正地投入到任务中和迎接挑战;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成功地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或初尝失败时仍能够坚持下去。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如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使工作绩效提高了28%,而且对工作绩效的预测力也大于人格特质或工作满意度[5]。

自我效能感的开发方法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给个体提供有关任务特征、任务复杂程度、任务环境等信息,并指导其如何更好地控制这些因素;提供培训以直接提高个体工作能力或指导个体如何恰当地运用能力去完成工作;帮助个体了解完成任务所需的行为的、分析的和心理的策略,如运用咨询和指导等形式,帮助个体理解行为策略、分析策略、心理策略的优势与不足,并学会适时加以综合运用;通过培训改变个体错误的归因,提高其动机水平;设置合理的阶段性目标,以获取成功的经验;运用积极的反馈方式,使个体感觉到组织的积极支持等。

2.2 希望 希望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设置目标,想出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并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的一种信念。它不仅仅反映了个体达成目标的决心,而且也包括了个体对能够制定完美的计划和确定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的一种信心。

临床心理学家Snyder等人[6]的研究表明,满怀希望的人往往对既定目标更加坚定并受之激励;重视目标以及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乐于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和适应新的合作关系;在压力情境下较少体验到焦虑;对环境变迁的适应能力更强。这些方面对于今天的管理者和员工而言无疑是非常理想的特征。

尽管还未被直接应用于工作领域,但有关的实证研究均发现:希望的测量分数与工作目标期望、控制感、自尊、正性情绪、应对力和成就等呈正相关;管理者的希望测量分数水平与其群体或团队的收益率及员工的满意度和留职意愿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相类似,希望可能在某些类型的工作(如产品开发或销售)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希望的培训和开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发展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唤醒内部动机;使个体的才能与工作要求相匹配;创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参与目标设置,以获得其对目标的接受和承诺;鼓励员工设置和追求具体的、富于挑战性的目标;训练员工阐释目标并采用分步法将复杂、长期的战略分解为更为具体的步骤和阶段;训练员工如何开发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帮助员工开发重置目标的技能,它能使个体意识到当遇到不可抗拒的目标阻力时,不应继续盲目坚持,而是应对目标进行重置;训练员工对即将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心理预演。

2.3 乐观 心理学家把乐观定义为一种倾向于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因果归因的认知特性。研究发现乐观能够对身心健康、成就取向、动机等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因素能够进一步带来学业、体育竞技、政治和职业上的成功;相反,悲观则会导致消极、失败和社会疏离,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消沉和死亡。POB提倡现实和灵活的乐观。例如,乐观者易于被激励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其业绩也更好;有更高的满意度及士气和更低的压力感及离职倾向;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并给自己设定长远的目标;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仍能坚持不懈。乐观的开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宽容过去”,管理者和员工应学会反思和接受自己过去的失败和挫折,原谅自己的那些已无法逆转的过失;“正确评价现在”,感激和满足于自己当前生活的积极方面,包括那些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事物;“为未来寻求机会”,未来的不确定性可以被视为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因而个体应以一种积极、自信的态度迎接它。

2.4 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坚韧性包括那些需要人们在童年期和成人期不断学习的一系列关键技能,它的提高意味着成长、健康和幸福。坚韧性的相关因素涵盖了人类自身大量的积极品质,比如自尊、自我效能、责任感、成就动机、计划能力等等。

坚韧性对于组织行为学而言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至今,除了具有直接意义的应激研究外,将坚韧性直接应用于工作领域的尝试并不多。但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高坚韧性的个体更富有成效,坚韧性与个体在各种生活经历中有效运作的能力具有紧密的联系。

坚韧性的开发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风险聚焦策略,即专注于削减那些能增加消极结果可能性的风险和应激源;资源聚焦策略,强调和增加那些能增加积极结果可能性的资源;过程聚焦策略,即为了利用现有资源管理已出现的风险因素而调动自身适应系统的能量。

除了这四种最符合POB选择标准的积极心理能力之外,研究还发现了其他许多符合POB标准的构念,例如创造性以及智慧等认知能力,主观幸福感、幽默感等情感能力,感激、宽容、情商等社会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能力如灵性、真诚、勇气等。

3 心理资本的测量

对于自我效能感、希望、自信、坚韧性以及其他可能的积极心理学构念的测量,心理学家已经设计、研究了许多工具。人们对于这些测量工具的关注程度也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下面的表格总结了近年来心理学家对于心理资本结构和测量的探索。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们虽然对于心理资本的构成大致上有相似的看法,但是对于心理资本的测量却并没有一致意见,不同学者采用了不同的量表,对于这些量表的信度、效度还有待检验。

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仅仅把目光局限在传统资源的积累上已经不能让企业维持竞争优势。企业只有利用那些背景依赖的、可积累的、可更新的、难于模仿的要素才能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可以通过投资、开发、管理心理资本的方法获得。

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心理资本的研究都刚刚起步。首先,对于心理资本的构成和测量,学者们尚无法达成一致看法,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次,心理资本在工作领域中的应用,尚存在很大障碍。由于心理资本是状态性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前建立起来的心理资本很可能会逐渐消失,这对于注重投资回报率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最大的缺陷;第三,由于我们对工作绩效以及心理资本的测量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究竟心理资本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绩效改进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最后,由于心理资本最初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心理资本的概念是否适用仍有待考察。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 23 (6):695-706

[2] Luthans F, Youssef C. 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 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4, 33 (2):143-160

[3] Luthans FB, Avolio BJ, Walumbwa FO, Li Weixing.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5, 1 (2):249-271

[4]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1997

[5] Stajkovic AD, Luthans F. Self-efficacy and work-related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4(2): 240-261

[6] Snyder CR, Irving LM, Anderson SA. Hope and health: Measuring the will and the ways. In Handbook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The Health Perspective, ed. Snyder CR and Forsyth DR, 1991. 285-305

[7] Judge TA, Bono JE. Relationship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traits-self-esteem, 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emotional stability-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80-92.

[8] Jensen SM. Entrepreneurs as leaders: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perceptions of authenticity on venture performances.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Nebraska, 2003

[9] Page LF, Bonohue 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 Working Paper of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of Monash University, 2004

[10] Larson MD, Luthans F.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The additive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 Working Paper, Gallup Leadership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Nebrasks-Lincoln, 2004.

[11] Luthans KW, Jensen S. The linkage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mission: A study of nurses.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2005, 35 (6):304-310

[12] Luthans F, Youssef CM, Avolio BJ. 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ing the human capital edg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 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ment: Toward a micro-interven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6, 27:387-393

[14] Avey JB, Patera JL, West B. The implic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bsenteeism.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06, 13 (2):42-60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篇6

一、心理资本开发与高校教师行为改善

心理资本 ( psychological capital) 的提出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而产生的。Luthans ( 2004) 在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传统的人力资源投资开发特点之后, 提出了心理资本概念和理论。认为心理资本是包含自我效能 ( self - efficacy) 、希望 ( hope) 、乐观 ( optimism) 和韧性 ( resilience) 四个构面的组合概念。即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具体表现为: 一是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 有信心 (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二是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 乐观) ;三是对目标锲而不舍, 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 希望) ; 四是当身处逆境和被困难问题困扰时, 能够持之以恒, 迅速复原并超越 ( 韧性) , 并取得成功。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具备很高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在传授知识方面只表示材料充分, 但是教师的职责除了知识传授外, 还肩负着授业解惑以及品德修养的培养功能, 且这种传递过程更需要积极的互动, 而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的一种内在心理资源, 有系统的开发可以让这种积极心理状态成为一种促进竞争优势的有利条件 ( Luthans, Avolio, Walumbwa, & Li, 2005) 。并且心理资本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标准, 是状态类的个体特征, 这意味着, 相对于人的特质类 ( trait - like) 因素如性格、气质等, 心理资本是能够开发和提高的, 并且可以通过相对简短的培训项目、在职活动以及高度聚焦的短期 “微干预”来实现, 而人的开发与潜能所具备的弹性, 远比人们主观假定的要大得多, 因此可以看出, 心理资本的开发对于高校教师行为影响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心理资本对教师心理倦怠的影响

心理倦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因个体无法应付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心身耗竭状态。高校教师是心理倦怠的高发人群: 他们面对的是不断加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越来越个体独立和差异的学生……, 久而久之, 就会损耗教师的工作热情, 导致倦怠的产生。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能量的聚集体, 也是个体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效应, 心理资本与心理倦怠的关系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和探究: 赵简等 ( 2010) 通过对某通讯类企业员工进行研究后发现, 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三维度都起到了显著的预测作用, 其研究结果表明, 员工的心理资本越高, 工作倦怠程度越低。Marthine Herbert ( 2011) 在对某建筑企业的研究中发现, 员工心理资本和心理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且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和倦怠的两个维度 ( 个人倦怠、工作倦怠) 间具有调节作用。从已有的研究可知, 心理资本对改善心理倦怠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并且可以影响教师的心理倦怠水平。有学者在研究教师的心理倦怠后发现, 心理资本可缓解教师工作要求的负面影响, 减缓工作要求对心理倦怠的影响, 在降低心理倦怠中具有显著作用。

三、心理资本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投入是指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积极主动态度和热爱程度。教师的工作投入不仅影响自身的工作绩效及专业发展, 更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及学生的行为品质。工作要求 - 资源模型表明, 个体的工作投入, 与工作资源和工作要求密切相关。工作资源是指实现工作目标所需要的资源, 包括有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 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 , 是工作投入的前因变量。然而, 先前关于工作资源的研究更多关注的只是外部资源, 忽视了个人的心理资源, 即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而心理资本是个体可开发的一种内源性心理力量, 它既可为个体在持续的工作消耗过程中提供能量支持, 改善心理状态, 激发动机, 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 也可作为一种基础资源, 调节与管理其它工作资源, 促使个体不断获得积极结果。毛晋平、谢颖 ( 2013) 的研究表明, 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正相关, 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工作投入各维度既有直接效应, 也可通过奉献等中介影响工作投入。心理资本的提升能够有效地调节教师的心理和情绪, 引导教师产生积极的符合学校要求的有效行为, 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通过不断地审视自己与组织的发展, 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帮助教师树立对组织的信心, 从而提高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此可以看出, 心理资本对教师工作投入能起到积极作用, 进而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四、结语

综观上述研究可以看出, 心理资本对教师行为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心理资本中的自信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 并查找自身的原因, 使他们能积极努力地工作, 积极地调整心理状态以及通过各种有效的反馈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心理资本中的希望会使教师通过制定合理、有挑战性的目标来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有助于他们努力寻找实现目标的恰当途径; 拥有乐观心态的教师不会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 他们会尽力去实现他们的愿望, 既对目前的困难有着积极的归因, 能够清醒地认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又能认真分析原因, 以积极愉悦的心态面对问题, 迎接未来; 具备韧性的教师无论在顺境、逆境, 成功还是失败中都具有复原的能力, 能做到宠辱不惊, 并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和工作的价值。由于心理资本对于高校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高校在教师的管理中应将心理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融入到教师的开发管理中, 基于此, 构建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高校教师行为改善模式, 如下图:

可以说, 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的教师是未来高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高校人才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教师心理资本的竞争。将心理资本四个要素的开发要点纳入到人才培养中, 不仅能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 还能改善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这应当引起处于人事改革前沿的高校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因此, 要想在高校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与优势就必须有效地开发利用教师的心理资本, 构建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教师行为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这不仅对教育理论是一种提升, 而且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正范, 徐丽华.对教师行为研究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3) .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篇7

本课题组根据此类情况, 对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贫困女大学生做了相关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 收回615份, 其中有效问卷612份, 有效回收率98.7%。

研究显示, 女贫困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就业心理既有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有利于她们就业的积极心理;也有由于对自我的定位不准, 产生虚荣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现实心理、偏安心理。

1 造成当前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1.1 社会就业心理变迁是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形成的外因

(1) 经济条件制约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2) 家庭的过高期望加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 (3) 社会就业机制的某些弊端加大了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落差; (4) 就业市场化与女性生理特质生育使命矛盾。

1.2 贫困女大学生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不足是其就业心理障碍形成的内因

(1) 择业观念与社会职业多元化矛盾; (2) 市场需求与自身人力资本短缺矛盾; (3) 贫困女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 (4) 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制约着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体系的发展; (5) 自身期望值过高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的矛盾。

2 构建在心理资本理论指导下的贫困女大学生预防性就业心理指导模式

根据研究结论, 课题组提出了建构“贫困女大学生预防性就业心理指导模式”, 重点是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 包括外部提升和自我提升两个方面。

2.1 外部提升

2.1.1 不断优化社会就业心理环境

社会心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形成社会基础, 优化社会就业心理环境, 是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提升的前提。

(1) 加强社会就业秩序建设, 保证社会就业市场合理有序运转。首先应规范社会就业体系, 强调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其次要维护社会就业规范体系的权威性, 防止发生社会腐败现象;最后要引导社会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 加强社会就业市场利益矛盾的协调, 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政府应协助企业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竞争平台, 让每个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使贫困女大学生在择业的道路上免受心理挫折, 从而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打造个性化校园,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使贫困女大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 引导贫困女大学生正确规划职业生涯。

2.1.2 有效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明确说明女性的求职优势, 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建立自信, 正确认识自身不足 (如:虚荣、嫉妒、缺乏竞争意识) 并加以改正。

(1) 构建就业心理指导课程体系: (1) 改革课程设置, 更新教育内容。分析女性特征, 强调女性优势。如:女生比男生更加细心、灵活、感性, 然后有针对性的开设女性心理学课, 女性求职课等, 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 (2) 改革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结合,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 倡导自由、轻松的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运用脑力激荡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3) 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要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咨询工作, 聘请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既有理论造诣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授课, 还可聘请成功的求职者传授求职经验等。

(2) 利用校园文化平台, 构建就业心理指导宣传网络。利用宣传网页在线辅导和咨询、设校报专版介绍大学生就业心理知识、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3) 开展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

2.1.3 改善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

集合应征单位、学校和社会的力量, 开设女大学生就业专项指导体系。

2.2 自我提升

建议从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着手, 尤其是贫困女大学生, 必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强化心理素质。

(1) 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总结经验, 为后期择业提供更多机会。

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女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 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女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增加女生获得体验成功、发展能力的机会, 增强择业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自信, 锻炼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邀请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回母校讲座,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模仿学习机会。

(2)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目标,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 确定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 开设人际交往、言行、举止、气质、技巧、心态、形象礼仪、自身权益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课程, 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就业方向, 提高自身修养和就业能力, 增加就业率。

(3) 培养女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难的勇气, 提高他们面对就业压力的竞争力、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

心理资本教学模式 篇8

以往研究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探索创新绩效问题, 支持了创新动力来源于知识员工拥有的知识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但这仅仅是探索了其必要性条件。而且创新绩效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企业, 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未有深入研究。基于此, 本研究从资本禀赋的视角出发, 使知识员工创新绩效获得新的诠释, 探明了知识员工创新绩效提升的充分条件, 积极主动利用现有资本存量来提升资本增量, 既与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一脉相承, 又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在创新上的超越。

1 文献回顾与变量界定

1.1 知识员工人力资本的内涵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美国经济学家T.W.Schultz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力资源 (劳动力) 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素质表现出来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1], 这一内涵提出后立即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Becker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投资的问题, 通过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分析拓展其收入效应的内涵, 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微观研究基础[2]。Black和Lynch提出, 通过在岗培训和教育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动力[3]。陈建安将人力能够物化于商品和服务, 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 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4]。Janssen认为,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性资本储备, 价值大小决定于其内涵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够获得的报酬数量[5]。根据上述研究及国内外文献, 本文中的人力资本特指通过后天投入而凝结于知识员工中的具有经济价值并能带来未来收益和凭此参与收益分享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努力程度及其他质量内涵在劳动力上的禀赋, 并通过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两个维度测量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本。

1.2 知识员工社会资本的内涵与维度

Nahapiet从个人层面出发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 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6]。Lin Nan和Coleman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 认为社会资本是可以带来收益的人们之间社会网络联系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和规范[7]。Hsieh认为, 社会资本的凝聚和导向功能使得团体内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产生相同的归属和认同, 从而引导团体内成员的一致行动[8]。Ghoshal强调紧密的网络结构———社会自组织结构、公民的积极参与以及由此引发的互相之间的高度信任[9]。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对知识员工社会资本进行了如下界定:知识员工的人际交往、经常接触的工作关系网络及其相互信任关系, 并且依据NahaPiet和Ghoshal的观点, 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其中, 结构维度是把关系网络和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描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模式;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逐渐发展起来的彼此认可、同化、以及信任的关系网络;认知维度是指网络成员间的共享语言、编码和观念, 以及组织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内部一致性[6]。

1.3 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内涵与维度

20世纪90年代, Seligman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 并倡导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应向社会积极方向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 Luthans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 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 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标准, 超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10]。Youssef认为心理资本关注个人或组织在面对未来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并让这种积极心理能力随着时间被嵌入、开发[11]。本文从知识创新的视角出发, 将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定义为:知识型员工在探索知识学习、进行创新行为、从事工作任务、处理周边关系中表现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沿用Luthans, Youssef和Avolio的成果, 把心理资本分为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其中自我效能是指拥有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某项挑战性任务的自信;希望指对目标锲而不舍, 为了取得成功, 必要时能够重新调整实现目标的路径;乐观指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有积极归因;韧性指当遭遇逆境时, 能够坚持、很快复原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

1.4 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内涵

作为衡量员工创新行为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创新绩效已成为企业研发先期投入和过程学习的结果表现。组织创新绩效的实现源于个体创新, 因此, 本文主要对个体创新绩效展开研究。对于有着高成长需求强度的知识员工而言, 让其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力, 受个体在创新目标实现中的工作氛围、知识发现和创新流程等因素影响, 更与员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关, 同时, 创新的非线性表现明显加剧, 个体创新成果的发挥, 需要具有“资本”特性的关系驱动和自我驱动[12]。Amabile、Sternberg和Janssen分别从教育模式、信任程度、环境因素等视角, 探究其对员工创新意愿、创新动力的增量作用[5]。根据韩翼和龙立荣开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新绩效量表及国内外综述[13], 本文将知识员工创新绩效定义为: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性工作的个体通过主动学习、宣传理念、培养心智等, 在利用创新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切实可行的产品、意愿、行为和技术等。

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2.1 人力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在组织变革和创新的研究中, 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 具有创造性、创新性, 其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推动力量受到高度关注。人力资本越是密集, 其资本累积越丰富, 人力资本的输出———个体创新能力就越高。而且, 人力资本中被称为“显性知识”的知识和经验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二者有着直接正向影响。知识员工的受教层次、参加培训的频率、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丰富程度、专业技能存量等, 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理念的传播、创新行为的落实及创新结果的分享产生影响[14]。充分利用现有资本存量, 探求资本增量需求发展, 集聚从繁多的资源和信息中发现和识别机会的能力, 有助于触发个体的创新意识, 加大创新行为的频率和深度。

2.2 社会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企业绩效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决于个体智力整合与资源共享程度, 社会资本为知识的分享与交换提供了灵活的通道。Nahapiet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关系、认知三维度, 其中外部网络联系对新技术引进、灵感产生、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正向影响;关系能加快个体创新意识的传播与共享, 加快彼此间的创新行为交换活动;共享语言也提高个体接近他人并获取信息的能力[6]。在此基础上, 国内学者周劲波、黄胜也探讨了社会资本三维度与知识创新的正相关关系, 强调互相理解的沟通模式、良好的互动关系、自由的交流空间、共同的归属感与奋斗目标的重要性[15]。作为高知识和转化能力的知识员工,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网络联结机制, 构建广泛的关系网络, 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信任与认同感, 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功能和保护机制, 以此整合创新方式, 提升绩效水平。

2.3 心理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作为一种核心的积极心理能力, 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均是绩效增长的基本动因。其中, 个体自我效能越高, 越有寻求挑战性任务的偏好, 越有可能为创新思想的实施制定合理方案;希望水平与工作绩效、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及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乐观解释性风格的个体对自我积极向上的预期使他们易于产生新观念并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坚定不移的内驱力能够帮助员工应对难题, 并满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需要[16]。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四个变量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大于其维度。在既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条件下, 知识员工在相信自己对本职工作的胜任程度、挑战新的工作方式的频度、对未知事情的期盼结果及对挫折的恢复程度等方面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显著。

2.4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协同开发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人力资本中的知识、经验等变量容易测量和评价, 但对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对绩效的预测效度并不高, 个体通过感知外界环境的社会关系规范与状态, 决定其知识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 充分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对于高知识密集、高经验积累的知识员工而言, 如何把嵌入的知识技能存量融入社会, 通过个体的互动参与为资源和知识转移创造机会, 影响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整体的价值发挥与增值。大量研究证明, 社会资本促进信息交流、信任关系及共同的认知, 对组织绩效提升的贡献甚至比其人力资本要大, 而且在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 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解释的变异性比其人力资本对创新行为解释的变异性要大[17]。从创新视角出发,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协同开发, 使个体能力的提高通过网络关系的凝聚和导向功能得以实现, 从而将潜能转化为实际有效的创造力和灵感, 群体由此产生相同的归属和认同, 加快创造性想法变成现实的速度。

2.5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动态协同作用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角度探索创新绩效问题, 仅仅研究了其必要条件, 心理资本理论致力于挖掘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主体特征, 是对二者的溯源性探索, 并且在个体积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过程中, 对其认知方向、行为结果及模式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相互影响, 交互作用,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从而使各自动态强化、持续提升。人力资本依附个体存在, 这使得个体心理资本水平可以通过自我激励影响人力资本对创新成果的增益作用;对于社会资本而言, 心理资本关注其形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基础, 以此获得组织认同的创新机制, 有效补充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绩效进行预测的评价标准。魏荣和黄志斌对心理资本和组织绩效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发现心理资本能够比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好地解释绩效, 个体技能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整合通过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得以实现[18]。三者的互动作用机制加大了个体之间创新理念的宣传力度, 扩展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方法, 提高了创新任务完成的质量标准。

3 管理启示

3.1 创建良好的学习与互动平台

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与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通过组织内正式与非正式途径进行观念与经验的分享, 以及把思想进行恰当的分类、解释和传播, 可以与竞争对手建立新的合作共享, 员工能吸取自身所需的相关知识、资源与能力, 从而完善资本结构并将其整合应用到相关实践中。

3.2 建立动态有效的激励机制

追求与实现利益是激励和强化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因此员工资本水平的提高必然与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关。企业需要进一步落实支持个体学习的措施, 构建支撑组织学习的信息技术系统, 建立高效的组合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开拓创新能力。

3.3 营造积极的信任环境与组织文化

国外心理资本研究述评 篇9

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的积极因素得以凸显。Luthans等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思维框架,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构念。相比于以往强调对员工的缺点和错误的识别与纠正,心理资本更注重个体的内源性心理力量,即关注“什么是对的”。这使工作领域方面的研究由客观的外部资源开始转向能动的个体因素,从而为组织适应新环境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竞争性,以及塑造核心优势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研究者对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影响范式,尚未达成一致;在综合视角下,对心理资本的国外研究的梳理仍有所欠缺。基于此,本文将对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影响效应、实际干预等国外近期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推进未来心理资本理论进展。

1 心理资本的概念及界定

1.1 理论概念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它的明确理论构架是来源于21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Martin E.P.Seligman积极倡导心理学应当关注个体的积极因素和心理健康。他在“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一书中指出是否存在心理资本及其如何发生作用的问题。随后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整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Luthans,他首先将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及抗逆力这4种积极心理能力整合起来,明确了作为个体因素的心理资本概念。心理资本作为一种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源,具体表现为:有信心投入努力,完成挑战性的目标(自我效能);对现在或未来即将取得的成功保持积极的归因(乐观);主动制定完成任务的目标和路径,并能对其进行灵活调整(希望);遇到困境仍能够坚持不懈,迅速复原甚至超越(抗逆力)。

不仅如此,Luthans认为心理资本是一个高层次的核心概念。它强调积极性、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标准(如可测量、类状态性等),并且超越于传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提高个体绩效和组织竞争优势。

1.2 构成要素

心理资本结构要素的界定也是深入研究心理资本内涵的重要前提。经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心理资本的结构研究呈现出动态化、精细化以及本土化趋势。早期经济学领域,Goldsmith等人认为心理资本包括自尊和控制点两个维度。在组织行为学界,对于心理资本的维度划分则是建立于Luthans于2004年提出的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的四维观的基础之上。随后,国内外学术界结合不同文化、制度等背景,继续丰富了心理资本的内容。如Luthans于2005年在对中国工人心理资本的研究中,由于自我效能维度的任务情境特殊性,较于另外三个维度表现出相对不稳定,而将其剔除,转为三维观。

显然,心理资本这一构念在跨文化背景下存在区别性,至今没有统一和规范式的划分标准。尤其是中国本土心理资本的研究价值匪浅,在四个核心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之外,仍可能存在其他未定的构成要素(如情绪智力、积极情感)。

2 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

2.1 主效应模型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人的积极心理力量,在工作领域必然会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结果起到正向的预测作用。实际上,Goldsmith早在1997年的研究中,就表明心理资本(即自尊)与员工的生产率和实际工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随后,大量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对心理资本在个体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层面的影响机制进行追溯,笔者发现心理资本还能够带来员工的高工作满意度或组织承诺,并且通过自我驱动作用使得个体表现出高工作投入。另一方面,从消极结果抑制作用(即能量补充)来看,心理资本又是一种保护性因素,能够减少员工的旷工行为、离职倾向以及缓解其工作压力,从而使个体在负面或压抑的工作环境下,仍能够进行自我调整,持续地投入工作。

2.2 调节效应模型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资本对工作行为及结果变量的影响还可能是间接的,由此开始探索其调节作用机制。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 model)中,工作资源能够为个体补充能量,激发工作动机,并且促进其他资源的获得、保持和积累;而另一方面,过高的工作要求则可能导致个体能量的损耗,从而使其减少工作投入,甚至引起倦怠。而心理资本的关键角色就在于其既能通过强化员工的内部动机带来积极结果,更能够调节工作要求和个人内部动机之间的矛盾,抑制了资源损耗过程。例如,在工作要求和情绪耗竭的关系中,个人资源(组织自尊、自我效能、乐观)起着调节作用;对失业员工的心理资本研究还发现,心理资本对主观满意感促进再就业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2.3 中介效应模型

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模型则认为,心理资本侧重于个人力量和自我驱动,因此在外部环境因素与工作结果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促进了工作资源的有效传递和转化。毕竟,如果个体自身缺乏完成工作目标的胜任能力和心理素质,即使有丰富的工作资源作为支持,也无法诱发出持续性的产出。在国外组织行为学界,以Luthans等为代表,首次指出心理资本能够充分解释组织氛围的资源优势到员工绩效的转化;在此基础之上,员工的个人资源(包括组织自尊、自我效能和乐观)还能在工作资源促进工作投入中起到中介作用。

3 心理资本的干预

心理资本的开发研究最终需要落至“实地”,这是心理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导向。基于Snyder、Seligman等人的研究成果,Luthans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具体管理、开发方法,包括:①通过成就体验、模板示范、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唤醒来提升自我效能感;②通过目标制定和路径确立与调整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来树立希望;③通过确立、评估和调整自我信念来塑造乐观精神;④通过规避消极思考、坚定信念和调整情绪与压力来强化抗逆力。

随后,Luthans等人通过规范化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针对心理资本干预的PCI(Psychological Capital Intervention)模型和著名的PCQ-24量表,并进一步证实了心理资本的开发的确能够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两项代表性研究不仅以科学的实验方法、分维度地检验了PCI对心理资本提升的显著影响;还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作为高维度聚合构念,比其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对绩效和满意度的预测度更高。为了进一步证实基于网络的短期培训干预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Luthans等人继续开展实验,进行了一项“高聚焦的两小时网络培训”,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CI模型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心理资本干预研究的基础,也为企业心理资本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系统性的思路。

4 国外心理资本研究结论与讨论

以上提到的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以心理资本为出发点、向“外延”(相关结果变量等,如绩效、满意度)扩散的相关领域的研究。一般说来,心理资本作为个体蕴含的积极心理力量,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一定的“媒介”对员工、领导或组织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并且,由于心理资本特殊的“类状态性”,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测量、投资开发,从而超越于传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然而,由于心理资本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尚不成熟,下面笔者将从4个方面(概念、普遍性、影响因素、纵向研究)进行讨论,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4.1 概念

如前文所论述的,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心理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仍然存在分歧,这不仅会影响到对心理资本的深入理解,还会引起对心理资本的测量与运用的不一致意见,阻滞心理资本理论的推进。目前,国外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结构维度主要依托于Luthans等人的“类状态”论和四维观。即心理资本是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这4种积极心理能力构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又是可测量和开发的。

本质上,对于心理资本的定义强调个体的力量和积极性,并且把握好心理资本的自我驱动机制,是建立这一概念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研究者对心理资本的认知都是一致的。

4.2 普遍性

目前的权威性心理资本研究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制度为背景开展的,中国本土心理资本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立足于非西方文化的、不同种类人群的样本,对西方已有成果进行独立验证的研究尚且不足。国内的关于心理资本跨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则更显匮乏。Luthans等人早在10年前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中国作为代表性的经济转轨国家,企业的管理观念和员工的行为倾向都在发生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心理资本的跨文化运用将是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通过文献回顾,笔者还发现以往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内的在职人员(尤其是Luthans在2004-2011年对心理资本的系统研究)。对其他行业、组织或特殊人群样本的研究则较少:Cole以失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心理资本对主观满意度促进再就业的调节作用;Schaufeli和Bakker则同时选取了商业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的员工为样本进行研究。样本缺乏多样性,将使心理资本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被模糊化,也就很难理解对于不同个体和组织,心理资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4.3 影响因素

近年来,心理资本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如绩效、满意度、离职倾向等)已经较为成熟,但在探究其前因变量上仍没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从个体差异上来说,个体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显然会影响心理资本水平;上升到家庭和组织层次,不同的家庭背景(如家庭工作关系)或组织氛围(如工作资源)也会带来心理资本的差异。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的拓展研究,将关系到企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采用何种干预手段来管理和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

4.4 纵向研究

大量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数据都是横截面的,不能够准确揭示心理资本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机制。如心理资本能够提高员工绩效,同时高绩效的员工也可能会因此保持更高水平的心理资本。进一步地,还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工作资源、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着“增益螺旋”。这表明,进行纵向的研究设计以明确心理资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顺序十分必要。心理资本可能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同时,心理资本还对幸福感、工作投入等积极工作结果有跨时间的增益作用。因此与其他因素相互影响效应的动态模型和纵向研究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深化。

正如笔者文献回顾所揭示的,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局限,这也与该领域兴起不久,尚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有关。这个极具潜力却仍蹒跚学步的“婴儿”,将在未来发生怎样的蜕变,还有待继续深入、严谨地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Avey JB,Reichard RJ,Luthans F,Mhatre KH.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Behaviors,and Performance[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1(2).

[2]Luthans F,Avolio BJ,Avey JB,Norman SM.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7(3).

[3]Schaufeli WB,Bakker AB.Job Demands,Job Resources,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Burnout and Engagement:A Multi-sample Stud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4(3).

提升教师心理资本,挖掘学生潜能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心理资本;潜能

传统的高中课堂,学生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缺少动力,尤其是高中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抽象生涩的政治术语让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与激情,教师也处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所追求和期望达到的最灿烂的生命状态就会缺失,甚至消失殆尽。

教师心理资本,是针对教师这个群体依托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运用感恩技术、生态技术、生命贵人等心理技术,采用本会团体的第二模式,即《表达性艺术治疗》工作坊的形式,将教师的自我、关系等作为切入点,实现教师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优化,提升教师幸福感。

本着锻炼学生的初衷,2014年9月25日,我在高二八班进行了一场题为《老人是否应该送养老院》辩论会。

首先,全班探讨,共同确定了此次辩论会的主题:老人是否应该送养老院(这一主题的确定是针对当前社会上老人患“老年痴呆症”人数增加,如何关爱老人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通过辩论引发如何关爱父母、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的思考。)

其次,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正反两方。

正方的观点:老人应该送养老院。

反方的观点:老人不应该送养老院。

再次,双方分别准备关于此次辩论会的相关资料;班级其他学生分别组成观众席,位列正反两方代表身后。

第四,由教师和四名学生组成评委进行点评和仲裁。

第五,辩论会的程序由课代表主持。

一节50分钟的辩论会在学生的激烈辩论中很快结束,在这节课上,学生表现出的高素质超出我的想象,双方辩论的学生无论其观点如何相左,都表现出了缜密的思维,尤其反方的吴×和杜×,口语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列举大量事实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力地驳斥了对方。在辩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观点有明显疏漏的时候,我没有刻意去制止或者纠正,相反,我放手让学生去做,虽然学生搜集的资料有不完善的地方,理论基础也不扎实,但一次学生自己准备、自己参与的辩论会应该是让学生受益而难忘的,学生通过切实地参与,将生硬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的过程必定是他展示自己、挖掘潜能的过程。

在这次的辩论会上,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与此次辩论会关联不大,但可以看出的是,通过参与,学生开始站在家长和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了,思考与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深入思考,对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有帮助的。在活动最后,我作为父母和儿女的代表,结合自己照顾母亲和儿子的經历,跟学生讲了我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感受,我要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父母为儿女付出再多都是无怨无悔,可是对于日渐懂事的我们来说,更应该特别珍惜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每一天,不能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心理资本研究进展述评 篇11

一、心理资本的概念内涵

对于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 国内外皆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学术界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特质论, 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人格特质, 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状态论, 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 这种独特的个人资源能够促使个体实施积极的行为并为组织带来绩效;三是综合论, 认为心理资本是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的综合产物, 这是心理资本内涵的最新观点, 很有启示意义, 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成果的支持。

二、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

由于不同的研究者研究心理资本时有着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因此对于心理资本的维度与构成要素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至今也无定论。

Luthans等学者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心理资本的要素选择标准至少有以下几个: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积极、独特和具有动力作用的要素, 具有理论与研究依据, 可以有效测量和评价, 属于能够被开发和管理的心理状态品质。国内学者蒋苏芹总结以往的研究, 认为心理资本的判别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积极性、有理论及研究基础、具备“类状态”的特征 (有开发性、相对稳定) 、可测量、与绩效或其他积极结果相关。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发现, 不同学者所提出的心理资本结构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要素, 例如, 自尊、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性等, 但总体来说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王雁飞等学者认为,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者的背景及研究视角差异较大; (2) 研究者所掌握资料的数量与质量存在差异; (3) 研究对象存在差异; (4) 研究取样的数量与代表性不同。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关于心理资本构成要素的选择标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 因此, 确定其选择标准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心理资本的测量

目前, 广泛受到认可的心理资本的测量方式主要有三种: (1) 自我报告法。通过编制心理资本测量问卷进行测量, 或通过实验研究法来收集个体心理资本状况的数据或资料。这种方法易于实施,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观察法或专家评价法, 即通过第三方获得被评价者个体心理资本方面的资料。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操作困难、标准难以统一和不能保证结果客观性等问题。 (3) 结果变量的测量。由于心理资本与一些结果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这些结果变量进行测量有助于了解心理资本的状况。

关于心理资本的测量问卷有很多, 其构成要素也有一定的差异。Goldsmith等学者于1997年设计了《心理资本量表》, 这是测量心理资本的第一份量表, 主要测量了自尊这一要素。Page于2004年设计了《积极心理资本评价量表》, 主要包括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复原力和诚信这五个要素。虽然众多学者设计了很多测量心理资本的量表, 但只有个别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得到了验证, 如Luthans设计的PCQ-24, 其余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温磊、七十三、张玉柱等对PCQ-24进行了修订。国内学者柯江林等以中国企业员工为被试, 开发了《本土心理资本量表》, 与西方心理资本量表相比, 此量表具有更好的信度和效度。

四、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1. 心理资本的影响前因

国内外对于影响心理资本状况的因素的研究很少。一些研究表明, 组织环境变量是影响心理资本的重要因素, 组织支持对员工的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还有研究表明, 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人格特征及教养方式等都对心理资本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仲理峰、王震等对于领导分割进行研究, 发现真实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的心理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还有研究发现, 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压力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2. 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针对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影响这一问题, 学术界一般存在三类研究范式:主效应模型、缓冲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

主效应模型又称作直接影响效应, 是指心理资本独立于任何其他变量对相关结果变量产生直接影响。例如, 仲理峰研究表明, 心理资本可以积极预测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等变量, Avey研究得出结论, 心理资本可以对员工离职倾向、反生产行为和工作倦怠等变量产生负向影响。缓冲效应模型又称作间接影响效应, 是指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一些中介变量间接地影响结果变量。例如, Goldsmith研究发现, 控制点在心理资本与个体薪酬水平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还有研究表明, 积极情绪、组织公平以及员工对主管的评价等在心理资本与行为变量之间都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调节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与其他变量交互作用影响结果变量。例如, Cole研究发现, 心理资本对失业人员主观满意感与其再就业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李晓艳和周二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服务人员的心理资本调节顾客言语侵犯与其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五、心理资本的研究展望

从以上对于心理资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这一概念提出到现在的时间还很短, 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仍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 未来有更远的研究道路要走。作者认为研究者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更深入的探索:第一, 确定共同认可的心理资本的概念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这是心理资本研究可以规范进行的前提;第二, 研究群体需要进一步扩展, 目前大多集中在组织员工和大学生上, 这样的研究结论会过于局限, 今后的研究可以转向企业中的不同组织层次人员、青少年及特殊群体等;第三, 研究方法多元化, 可以尝试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如ERP、f MRI等, 目前心理资本的研究中以定性研究居多, 应加强对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另外, 还应加强心理资本理论的跨行业和本土化研究, 积极探究心理资本的资本属性, 未来心理资本的研究应从心理学的学科视角跨入到经济学和社会学当中去, 以此可以丰富心理资本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1]F.Luthans, C.M.Yousef, B.J.Avolio.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柯江林, 孙健敏, 李永瑞.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心理学报, 2009 (09) .

上一篇:基层权力下一篇:马尔可夫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