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规划

2024-05-08

资本规划(共5篇)

资本规划 篇1

自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 资本结构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因素。它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 同时还可能影响公司的治理体系。只有当资本结构优化到一定的程度, 那么企业的资产从组和社会资源的重组就会更加的顺利, 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

一、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

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据了解, 我国的上市公司在沪深两地, 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是比全球行业的负债率都低的, 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下降的趋势。从负债结构看,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不合理的。

现代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的是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是公司的资本成本最低, 一般情况下, 克服了经营风险的上市公司, 它的外部融资成本是比内部融资成本高的, 股权融资成本也是比债务融资成本高的, 所以, 如果一个公司需要融资, 股票融资将会是最消耗成本的方式之一。在国内, 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以及内源融资。但是, 这还是会和现代资本理论有冲突的地方。因为有高的资产负债率, 企业上市是要通过股份制改革的, 这就会把公司的股票作为最好的融资渠道之一, 扩大发行额度, 这就增加了高负债率的风险。

我国股市与国外相比, 最大的特点就是股权分置, 因为我国的股票市场分为A股、B股、H股等, 这就体现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复杂性。总的来说就是分为流通股和未流通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未流通股在公司的总股本中占有的比例比流通股的比例高很多截止到2015年底, 沪深两市的总股本和流通总额分别是49387.3亿股和9304.3亿股。由于法人股是不能进入市场流通的, 所以流通股仅仅占总股本的19%, 在资本市场中, 也会出现一些公司监管不力等问题, 这时股东投票权对外部控制的程度也会有限的。 (2) 法人股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但是2015年的法人股比例比2014年的比例大约降了4个百分点, 这就表明, 国家对巍峨流通的股东是非常关注的。从本质上说, 流通股和未流通股不仅仅只取决于是否流通上市, 实际上二者的利益实现机制就不一样。

上市公司的负债结构相当不合理, 虽然说资产负债的比率不高, 但是分解来看, 流动负债的水平过高, 这就使得公司债务的流动比率不断攀升。通常, 短期负债的合理范围是占总负债水平的一半, 但是近年来的负债水平过高, 这就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剧增。

资本结构调整的弹性较小, 也就是说, 企业资本结构状况对理财环境及目标变化的适应程度和调整幅度都是相对较小的。如果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形成了, 就相对稳定了, 只有当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 负债经营的比率才需要调整。调整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结构、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速度和数量。

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形成原因

上市公司的资本状况对公司资本经营与发展壮大是非常不利的, 并且在融资顺序上是与理论相反的, 这就会与国际的融资情况脱轨。

经济政策偏移的导向, 使得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产生相关性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一开始是由国企改制过来的, 因此国有的占股比例相当高, 正因为如此高的比例, 导致了政府部门的越线, 企业没有自己的行为, 处处都受到政府的控制。而对于政府来说,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 它是没有能力将一个企业的盈亏力挽狂澜的, 一旦企业亏损, 政府作为责任者既无能力承担这个责任, 有代理不清的股权。这就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在国企改革中, 国家会花大力气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来暂时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的时候, 成本低的同时, 又可以树立一个高大的的社会形象。

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第一, 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自发形成的, 二是在政府的推动下, 不得不逐步发展起来, 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的同时, 还要与国际接轨。因此, 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主要的筹资者还是国家, 这就使中国股市多年来没有像美国经济大萧条那样, 股市崩盘。齐国具有上市资格的国有企业一般都是关系国家民生、发展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 而国家为了更好的控制股票市场, 更是划分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只有非流通股的存在, 才能有效的保护公司的经营压力, 降低国家的体制保护, 从而激发出经营者对股权融资的欲望。第二, 我国资本市场的形式结构单一, 并没有该有的层次性。资本市场它不仅仅就是股票市场, 还有很多除证券以外的交易。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初期, 为了控制风险, 政府采取了各项措施来严禁、取缔场外交易和柜台交易, 这就使得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 并且资本的交易形式、工具等都没有发展起来, 这就使得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相当不充分。第三, 不完善的债券市场激发不出来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我国债券市场是以国库券和金融债为主要发行债种。当前我国的债券市场中, 最受优惠的主体就是国家, 而公司债发展是有滞后性的, 这就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这么缓慢的主要原因。二手要原词则是制度性因素。只有当一个市场的发展薄弱时, 另一个市场就会凸显出来, 就像我国上市公司的股融资比较高, 因为合作, 所以有更稳定的现金流, 这就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 现金流量较差。公司为了扩大股本, 他们不顾企业的整体业绩和融资结构, 最终导致了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益的下降。在公司运作中, 融资是同时具有必要性和盲目性的, 投资项目的决策失误与否或者投资资金达到的预期效果如何, 这都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状况,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将会严重不足, 企业的信用也会随之恶化, 这时, 公司为解决财务困难会以短期债务来填补。因为流动性风险比较大, 因此, 高流动负债制约了公司的总负债的扩大还有制约了负债能力。

3. 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因素

由于财务具有杠杆性, 因此只有合理的配置负债、筹资等, 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效益。税收政策可以决定一个行业的地位。对一个税率较低、财务杠杆不大的企业来说, 减税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 负债的资本结构会小一些。相反, 一些税率较高的行业则会高一些。一般来说, 通胀会给企业负债经营带来有益的结果, 因为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 通胀就表明企业还债的货币更加廉价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只有资产报酬率大的时候, 通胀的增加将会增加债务的比例。有些企业为了获得通胀带来的收益, 不惜大肆举债, 这反而会加大对企业的伤害, 如果一味的用通货通胀来调节资本结构, 那么最后受伤的还是企业自己。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能融到的基本有多少。如果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企业, 那么它降低经营风险的能力也就会越强大, 因为这样的企业首先它比较稳定, 不会受太大的偿债压力和破产压力。同时, 规模大的公司, 其信贷能力比较强, 更容易获得贷款, 其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强的, 因此会受到更多的支持。

债务偿还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调整状况。偿债期限长, 可以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偿还债务。这样会降低还款风险。

二、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与规划

1. 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措施

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是不一样的, 行业因素是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基本因素。高风险行业的负债率不高, 但高经营风险加高财务风险就必然会加大企业的总风险, 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会适当的减少负债。资产流动性强的行业负债率会高于其他行业, 这些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强、周转迅速、流动资产能够充抵流动负债, 这就会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

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规划的途径

确定一个合理的融资策略。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该全面的考虑影响资本结构调整的因素, 这就要提出相对应的策略来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 (1) 正确认识并解决我国会计政策的问题。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 最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积累, 虽然外面的融资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但内部自身的实力确实更重要的。上市公司应该自己造血, 而不是通过外部输血, 因为无论如何都不是自己的血。在使用资金的时候, 不能将资金过度的闲置, 这会降低使用效率, 如果企业发展状况不佳, 这更加不能改变现状了。 (2) 加强公司的内部融资, 并且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机制。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 资本结构的优化是非常有助其后期发展的。资本结构的稳定就表明整个企业状态的稳定, 经营风险会有所降低。也会加大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如果未来要考虑企业的价值, 就必须注意控制公司的各项风险。

我国股票市场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特有的政策。只有继续加快这个政策, 才能实现国有股权的流通, 这样将会将证券市场上的资源有效的配置起来并有所提高, 从而实现我国国企中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将会形成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样,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加快股权激励政策的推进和实施。由于当前社会信息的不对称, 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并不都是从企业和股东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因此, 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相当有效的。

如今我们的证券市场发展不平衡, 股票市场发展相对较好, 但债券市场就大大萎缩了。正因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因此企业对股票和银行贷款的偏向性更加明显了。政府对企业债的准入标准严格是这一市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当前企业债的市场规模较小、品种不够多样化、缺乏创新, 这就使得其发展缓慢。结果就是, 债券的流动性会越来越差, 使用和投资债券的人将会越来越少。这就会使得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流通渠道受阻。这时就要统一一下债券市场的发展, 加大对这个市场创新能力的支持。不单单是产品的创新, 更多的是一个市场的创新。要完善债券市场的相关制度, 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债券投资环境。正是由于证券市场有股票和债券两个市场组成, 因此要注意两者的平衡性。在债券市场上, 要加快改善企业债的宏观调控, 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 这样才能够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 不单单只是原来的股权融资, 为优化资本结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素。在债券的二级市场上, 只有增加可流通债券的数量和拓宽这个渠道, 才能更好的发展债券产品, 进而保证加快债券衍生品的出现和发展。最后要加强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规范。这个参与者不仅有投资者, 还有中介机构和融资企业。只有对这些人实施内部激励和制约的机制, 才能使他们更富有责任, 让他们认识到在市场中各自的作用都是什么。对于投资者来说, 为了保护好自身的利益, 一定要充分调查债券市场的资信评估工作完善信用评级系统, 这样将会有效的降低社会中的信息成本, 控制好市场风险, 这样市场的参与者们将会更好的扮演各自的角色。

3.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规划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注重企业的获利能力。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具有较低的债权比例, 这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的首选就是债权融资, 这种融资的确定就是财务具有杠杆性, 风险可能会加大, 而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股权融资就足够了。

其次, 对于上市公司自身的特征和结构来说, 一个经营相对成熟稳定的公司, 负债率往往是比较低的。影响一个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会有很多, 如资金的流动性、筹资的风险性、财务的杠杆性、股东的收益性、发债的时机性等。公司的盈利性、可抵押性、所得税、公司规模、盈利的波动性这些因素也都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

最后, 信用评级机构的态度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 在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起步较晚, 银行给企业贷款时并没有完全考虑到企业的负债程度和信用级别, 企业对信用评级也是认识的较晚, 怀着不重视的态度对待。所以, 负债增长的抑制作用对上市公司来说的作用并不大。通过上述的措施与规划我国上市公司想要优化资本结构, 首先得结合我国的国情, 考虑一下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这样才能更好的更准确的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

三、总结

资本结构是一个企业在财务决策中的核心问题, 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整体成本, 也可以反映出这个企业在财务风险上的程度。调整和规划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是为了更好的改善公司的管理结构、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益、增加公司在市场中的价值和盈利能力。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算是非常复杂了, 上市公司尤其是这样, 它们牵涉的关系更多更复杂, 因此一个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变化, 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就需要对这个公司和整个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研究, 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公司持续的发展。

摘要:在改革开放之后, 上市公司变为了一个新的群体, 他们推动着股票市场的发展, 可是这和你毫无关系。资本结构的变化现在可能影响股票改革的变动, 公司的管理结构。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的扩大和完善, 上市公司还是会了解新的市场情况。

参考文献

[1]关妙钿.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 2014.

[2]曾源.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厦门大学, 2014.

[3]何杰.中国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模式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 2015.

[4]李宇.税收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5]唐静.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资本规划 篇2

从人力资本角度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日期:2006-3-9 浏览量:1311 好评度:295发表评论

员工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本人的重视,目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谈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之一。从人力资源专业书籍上我们不难找到关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开发的相关理论与诠释。我们也深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从企业出发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制定,基于员工个人和企业组织方面需要的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的活动。因此我们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企业组织,其次才是员工个人。那么,作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企业组织如何围绕“企业组织方面需要”这个中心,同时又满足“员工个人需要(个人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道路”要求两个“基本点”,搞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就成了企业组织首先必须思考和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以企业组织的需要为中心。是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发的根本点和制定出台各种人力政策的出发点。它关系到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人、留住什么样的人,以及由此采取何种人力政策的问题和人力政策的实施效果问题。企业的激励政策、约束机制、晋升通路设计、员工教育培养等等制度措施的建立都应以此为根据。好比我们要提高员工素质,要进行培训并不是要非将员工送去读MBA,培养成硕士或博士不可,否则“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说法也不是毫无道理,你花钱培养的人才成了竞争对手也怨不了别人。因为你不能离开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需要去开发人的潜能,而应根据企业事业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政策和措施。“两个基本点”,是企业组织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符合人性的需求层次理论,适合和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同时引导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符合企业发展目标并在企业发展目标愿景平台上得以实现和满足(个人发展道路、职业晋升通路设计)。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个人成长应依附组织平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深层志趣问题,深层志趣并不决定人们擅长做什么,但它能决定人们喜欢做什么。在工作中,这种快乐常常能转化成对工作的投入,它能使人们对工作尽心尽力,并避免人们辞职。不妨将深层志趣想象成一个地热水池,里面满是滚烫的热水。在表面,它在某个地方会冒出不间歇的温泉,而在另一个地方则可能形成间歇温泉。但在地下——即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这个水池里的水始终在沸腾翻滚着。深层志趣似乎总在寻找展示自己的机会,为此,人们甚至会变换工作或职业。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这些“个体”因素即“两个基本点”的问题。

二、从人力资本角度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发管理,能最大程度和较好满足职业生涯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求,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开发管理更为科学、合理。

在谈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时,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人力资源这个概念。人力资源,企业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称为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本一般仅仅是指企业中的两种人:一种人就是技术创新者,另一种人就是职业经理人。这两种人作为一种资

本登上了历史舞台。人力资本已成为一个制度安排概念,就是企业中有一些岗位已成为人力资本岗位(与人力资本岗位相对应的是人力资源岗位),这些岗位功能带有资本的属性,一个员工晋升上去了就能成为人力资本,而经常能进入这种岗位的人主要是技术创新者或者职业经理人。没有晋升上去还只能是人力资源岗位。从人力资源岗位晋升到人力资本岗位是员工一个质的飞跃,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道路设计和个人发展目标阶段性实现的结果。

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就是要鼓励员工根据企业组织发展目标和需要设定个人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道路,鼓励员工通过自身努力和企业组织、管理者的指导、帮助,不断从人力资源岗位向上晋升,直至越上去晋升为人力资本岗位。员工每晋升一步,就是其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开发成果的最佳体现。这当中不排除有的人力资源岗位永远也越不上去成为人力资本岗位,那是职业生涯规划合不合理、科不科学、定位准不准的问题,况且有的员工其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只能规划为一个好的“人力资源岗位”,“做不了参天大树就做一棵顽强的小草”同样美丽和精彩。关键是从人力资本角度思考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指明了员工职业晋升发展方向,给员工个人人生价值的展现搭建了平台,给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同时激发了员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激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最大程度和较好满足职业生涯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求,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开发管理更为科学和合理。

三、从人力资本角度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如何指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开发,其操作层面、战术层面诸如方法介绍,很多人力资源专著都有深刻论述和分析,这里不想再重复也不用笔者班门弄斧。笔者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从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三点基本思路和看法,以满足和解决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发管理首先必须考虑和满足的“企业需要”这个大前提要求。

(一)应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是强调尊重人力资本应有的地位和利益,主要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本激励问题:

一是建立经济利益激励机制,主要表现为完善薪酬制度。薪酬制度不等同于简单的工资制度。工资制度是对劳动的回报,薪酬制度是对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回报。薪酬制度主要包括完善岗位工资制度、年终奖、期股期权制、福利补贴、职务消费等方面。比如,岗位工资的完善,一个岗位它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享受什么样的权利和利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任何人都可以竞争上岗,岗位工资不考虑任何人的因素,只是从这个岗位的责、权、利出发进行合理设计。再比如,给人力资本期股期权激励,一旦行权的话保证其能够获得丰厚经济收入,这种高收入本身就会激励员工产生工作压力和动力,不断学习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这种从健全激励机制根本上着手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和企业都会成为真正的主体和形成同生存、共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权力和地位的激励。我们应强调人的能力差别导致人们在企业中的分工差别,强调分工的差别导致人们在企业中的收入方式的差别(有人拿的是劳动回报的工资制度,有人拿的是人力资本作为资本回报的薪酬制度),强调收入方式的差别导致收入水平的差别。让人力资本拥有更高的权力,拥有更高的地位,使权力与地位相结合,同时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这种权力激励本身就是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较好举措。

2、人力资本的约束机制是强调尊重货币资本应有的地位和利益,保证对员工特

别是核心人才的制约,主要以下办法:

合同约束,包括竞业禁止约定、保密协议等等都可以通过合同约束清楚。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人事地震频发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合同约束或合同约束不力。

公司章程约束,对所有的利益主体都有清楚的界定,企业招募人才时首先提供章程给人才看,你要加盟就必须遵守章程规定,同意遵守章程规定再谈,因此企业的员工都必须遵守章程规定,照章办事首先必须照章程办事。

深层志趣约束,深层志趣约束即偏好约束,员工有什么偏好,企业应设计怎么约束和引导,以有效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管理。

机构的约束,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工作时间加强管理,非工作时间加强关心”,管理与关心相结合。对人力资本只能在工作时间管理,非工作时间是个人隐私时间,按照法律,不能管人家。但是这个员工对企业太重要了,企业想了解他在非工作时间想什么干什么,又管不成他,怎么办?关心总可以吧,比如员工夫人过生日,记得给送蛋糕送花篮,员工父母生病了照样到医院去看望,到了公休时间大家一起去旅游„„让员工感到企业对他非常关心。“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在这种关心下的员工是会用更加敬业的工作来回报和依附企业的。这比单纯就职业生涯规划谈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和有力得多。

激励中体现约束。激励本身就是约束,对一个人激励很高,比如期股期权的激励,人力资本持股,那是非常有约束力的。

还有,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等等,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都应考虑。

(二)企业提供给员工的职业晋升通路应通畅。

企业提供给员工的晋升通路是否通畅,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这是对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愿景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能否吸引员工、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如果本身前途堪忧,也谈不上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开发。一个发展、成长中的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员工立足企业发展、追随企业成长,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在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如何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约束策略,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三)企业的人才开发培养措施应健全和有效。

与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相配套和联系最紧密的措施除了进行员工的职业晋升通路设计之外,就应是员工的培养开发措施了。其中,比较热门和采用得最多的就是培训。眼下可以说,只要是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都在大谈特谈培训工作,都在大谈特谈应如何重视培训工作、应如何加强培训工作、应如何提高干部员工队伍素质,甚至做得比较好的还提出了干部员工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等等。这些都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采取了这种种培训措施之后,企业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效性有多大,投入产出成本是否合算,笔者觉得企业政策制定者首先应该想想。有不少事实表明,企业花大钱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被别的企业甚至是同行竞争对手高价“挖走”,这对企业加大培训投入的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像宝钢,曾几何时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花费了几千万元,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但培养出来的人才,10人中走了9人,有人形象的比喻为“买鞭炮给人放”,甚至认为:这值吗?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思考:人才培养措施是否健全和有效的问题。培训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培训应围绕什么进行、培训什么、培训到什么程度、怎么培训,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培训政策设计者应谋事在先、布局在前。

笔者有一个观点,检验人才培养措施是否健全和有效的重要标准,仍然是是否满

足“企业需要、”是否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道路”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企业培训教育体系和制定人才培养开发措施,才能更有效的开发人才潜能,使其价值最大化并有效留住人才。

四、观念引导应贯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始终,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影响人和塑造人。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集中表现,它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企业精神、用人理念等等方面,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发管理时必须贯彻始终。我们应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策划、组织企业的培训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应经常地、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教育,以使员工对驱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理念达成共识,建立共同愿景,从而使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建立起对企业的归属感,最终达到对企业的忠诚、感恩而效忠企业和“满足企业需要”的设计目的。至于提高员工素质的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培训、能力补充培训、思维变革培训、观念转变培训、潜能开发培训等内容,均应针对不同岗位特点、企业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确定相应的培训方式,适度并能满足需要即可,决非简单的技能、知识和素质的提升培训,更不是简单的“普及教育”。

资本规划 篇3

目前,我们国家许多经济理论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学习外国经验较多,与国内实际情况结合得不够好,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消费资本化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模式的一个挑战,它把消费看成是一种资本,注入到再生产和再经营过程中,使被动消费变为主动消费,这对于化解企业的资本短缺、增加对企业的推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是一种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后来出现知识资本,现在再加上消费资本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这对于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尽快缩短我国同西方国家经济差距,推动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意义都很重大。因此,它是一种理论创新,对于完善市场经济理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大众的权利和利益会越来越受关注。消费资本化理论提出消费者是资本的所有者,并高度重视大众消费,把消费者的利益同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对全面实现小康、稳定社会秩序、构造和谐社会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鉴于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同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作用,我认为应该向国家建议,把这一理论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争取国家的支持,拨给科研经费,组织人员专门进行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学派或理论体系。比如:美国财政政策目前采用的是供应学派理论。我们国家也应该有适合自己国情、为经济发展服务、相应的理论学派,来引导和支持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这个理论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运用之外,还应在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方面推广。

我们国家近年来引用了许多外国理论,其实,我们自身创造的理论也应该走出去。我最近刚在美国一所大学做了演讲。我认为:消费资本化理论应该翻译成英文,在美国的大学或国内报刊杂志的海外版上发表,向全世界宣传这个理论。我们中央党校有一本《理论动态》,可以以《动态》名义,组织专家召开一个消费资本化理论研讨会,将该理论做进一步深化,把大家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评价和建议汇总起来,形成一个理论小册子,出一期专集,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推动这个理论的研究,建设和完善这个理论。

另外,消费资本化理论本身是一个理论创新,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细化和完善,可以与一些大企业合作搞一些案例,这对完善消费资本化理论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关注消费资本化理论,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这个理论的建设者和提出者,从而使消费资本化理论得以充实、修正、完善、深化和发展,使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中国提出的经济理论,为人类进步和繁荣作出贡献。

资本规划 篇4

公司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资本预算, 即通过预算评判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资本预算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第一, 资本预算的基本前提:资本预算的目标就是公司的财务目标, 可以具体化为:为股东权益价值增值做最大贡献;公司承担风险的态度是风险厌恶, 当项目预期的风险增加时, 投资者要求得到的报酬也更高;风险是可以估计的, 项目的风险越大所需要的投资报酬率越高。第二, 资本预算判别准则。资本预算判别准则主要强调以股东权益价值最大化为基本标准。评价指标包括静态和动态指标, 其中, 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涵报酬率。净现值指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总现值与流出量总现值的差额, 如果净现值大于零, 表明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即公司具有投资增长机会, 公司投资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可以直接增加公司的经济价值, 也就可以增加股东权益价值。

二、现金股利与投资增长机会的两难选择

股利政策的核心是上市公司将净利润留在公司用于再投资, 还是以现金股利的形式发给股东;现金股利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每股普通股发放的现金额、股利支付率等, 现金股利意味着现金流出企业, 必定减少公司资产, 但同时使股东投资收益得以实现;不同的国家, 有不同的股利分配模式。近年来,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呈下降的现象,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一向很低, 2008年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中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应符合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再融资资格规定修改后,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存在以下现象: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倾向于选择现金股利, 而高成长或高竞争行业公司倾向于不发放现金股利, 即使少量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 其资产负债率也较高。从资本预算角度看, 进行投资所需筹资额与现金股利及内部资金来源两因素有关, 而且, 现金股利与内部资金来源两者互为影响, 现金股利的发放意味着内部资金来源减少。显然, 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是:处于成熟期的公司, 因为其内部来源资金足以满足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外, 尚可进行现金股利分配;而对于高成长或高竞争行业公司由于其资金匮乏, 当拥有投资增长机会时, 就会出现现金股利发放与投资机会的两难选择。

三、以投资增长机会为经济基础, 制定公司的现金股利规划

高成长或高竞争行业公司出现现金股利发放与投资机会的两难选择境地时, 其解决的方案可能是:方案一, 发放少量现金股利, 满足法律规定, 通过股权融资取得投资所需资金;方案二, 不发放现金股利, 通过负债解决投资所需资金;方案三, 发放少量现金股利, 满足法律规定, 通过股权融资及负债解决投资所需资金。显然, 但对于高成长或高竞争行业公司而言, 方案二是很不现实的。所以, 现金股利发放与投资增长机会两难选择的思路是:以投资增长机会为经济基础, 制定公司的现金股利规划。该思路强调以下两点:

其一, 现金股利是长期财务计划的重要内容。现金股利可以通过股利支付率形式来表示, 股利支付率等于每股现金股利除以每股净利润, 股利支付率越大, 表明公司将当年的净利润用于再投资的部分越少。这似乎仅与当年的财务计划有关, 其实不然, 现金股利应该是公司长期财务计划的重要内容, 理由有: (1) 资本预算的目标就是公司的财务目标, 可以具体化为为股东权益价值增值做最大贡献, 现金股利问题是股利政策的核心, 所有决策行为都离不开公司的财务目标; (2) 现金股利与内部资金来源之间的互为影响。因此, 以投资增长机会为经济基础, 制定公司的现金股利规划, 即现金股利是否发放以及发放多少是基于公司对未来投资项目的现金流的估测。如果项目净现值大于零, 意味着公司存在投资增长机会, 那么, 在公司的长期的财务计划中不仅包括:投资项目所需要增加的资金需要量、筹资方式等, 还应把现金股利政策纳入其中。

其二, 以资本预算为基础,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稳定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以及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稳定的股利政策指在一段时间公司在发放股利时, 按照固定的每股股利额发放股利, 当企业确认并有把握确定未来收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时, 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稳定的股利政策突出了公司的股利支付呈线性趋势, 尤其是呈向上的趋势。信息传递理论认为:股利是拥有内部信息的管理当局向外界传递其掌握信息的一种手段, 增加发放股利意味着公司未来有更充裕的现金流。依据信息传递理论, 公司采用稳定的股利政策, 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稳定公司股价, 并满足投资者取得收入的愿望;但是, 稳定的股利政策也有其局限性, 即股利的支付与公司的盈余相脱节, 在公司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的股利, 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 甚至财务状况恶化。显然, 通过资本预算, 以预计资金需要量为纽带, 把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相联系, 制定现金股利规划, 在公司盈余较低的年份做好筹资等相关计划, 增加公司的应变能力, 以减少盈利较低年度时发生资金短缺, 财务状况恶化的概率, 有助于使公司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 有助于公司股价的稳定以及股东财富的增加。

四、现金股利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其一, 资本成本率。按照净现值评价准则, 净现值大于零, 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在现金流量一定的情况下, 决定净现值大小的关键因素是折现率, 折现率越大, 项目越不容易获得通过, 反之, 越容易获得通过。折现率的选择通常以资本成本为基础, 因此, 计算净现值的折现率就是项目的资本成本。如果投资项目的风险与公司现有资产的平均系统风险相同时, 项目的资本成本则采用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司资本成本是一种以资本结构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资本结构可以选用账面价值, 实际市场价值和目标资本结构, 因此, 如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 贷款利率估计呈上升趋势, 则资金成本很可能呈上升趋势, 净现值大于零的可能性减少, 削弱公司的投资增长机会。

其二, 项目的确定性与稳定性。如果投资项目的风险与公司现有资产的平均系统风险不相同时, 则需要衡量项目本身的风险, 确定项目的资本成本。项目的资本成本是指项目本身所需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 即投资者进行该项投资的最低报酬率, 报酬率的大小取决于项目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如果项目的收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则项目具有较高的风险, 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越高。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可以采用计量股票投资必要报酬率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KC表示项目的必要报酬率, 即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最低报酬率、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Km为项目的系统风险、β表示项目市场的平均报酬率, 很显然, 无风险报酬率、市场的平均报酬率取决于宏观环境, 项目的系统风险取决于项目收入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如果投资项目收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则项目具有较高的系统风险, 越大, 即投资要求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因此, 项目的不确定性与稳定性越高, 资本成本率越高, 项目净现值越小, 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越小。

其三, 通货膨胀率与汇率。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 也即意味着项目的投资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率, 在确定资本成本并对项目的稳定性与确定性进行估测的基础上, 投资报酬率的大小则取决于对项目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测算。现金流入的主要构成是经营期的现金流入量, 该部分现金流入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三要素:销售量、价格以及公司的信用政策, 因此, 对现金流入进行测算首先要对影响销售量、价格、公司信用政策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 包括:预算期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因素、汇率、竞争对手以及公司的市场份额等具体因素。现金流出量的主要构成是筹建期的初始投资以及经营期的现金流出, 经营期的现金流出是项目现金流出量测算的重点, 经营期的现金流出主要包括购买原料支出、职工薪酬支出、广告费用支出等, 估算经营期现金流出量时涉及到原料价格、通货膨胀、汇率等具体因素;从成本的可控性看, 广告费和职工薪酬是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 而通胀因素和汇率因素等宏观影响产生的额外支出则是企业无法控制的, 当然, 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措施也有可能消化这部分额外支出。综上分析可见, 宏观因素中的通货膨胀因素以及汇率因素同时对成品销售价格和原料成本产生影响, 但是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 对项目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测算需要全面分析各因素的影响以及降低成本措施的预期;对通货膨胀、汇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这是资本预算关键的步骤, 也是直接影响项目报酬率大小的原始数据。

其四, 所得税率。所得税率在以下两方面影响到现金股利, 一是资本预算, 二是内部资金来源方面。在资本预算过程, 项目的所得税支出属于现金流出量, 如果投资项目能享受较低的所得税率, 则降低项目的现金流出量, 增加项目的净现值, 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提高, 最终对现金股利政策产生影响。而从资金来源方面看, 某年度的现金股利直接受到当年的税后利润的影响, 而所得税率与税后利润呈反向变动, 在税前利润一定的前提下, 较低的所得税率意味着较高的税后利润, 将增加现金股利分配的来源。

五、政府对现金股利规划产生的间接影响

无论是成熟期还是处于高成长或高竞争行业的公司, 现金股利的唯一来源是公司的净现金流, 因此, 实施稳定的股利政策, 必须获取投资增长机会, 确保公司有稳定的净现金流。资本成本率、项目的确定与稳定性、通货膨胀率与汇率、所得税率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投资增长机会, 两个途径可以使公司获取更多的投资增长机会, 一是通过企业全面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通过政府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 比如更加稳定的价格水平, 发达的交通条件, 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以及优惠的税率等。政府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 使公司获得更多的投资增长, 从而对公司的现金股利规划产生间接影响, 此外, 目前我国《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中对现金股利的规定, 的确是满足了投资者现金收入的取得, 但同时高成长或高竞争行业公司也存在资金匮乏, 资产负债率较高的现象, 如果在执行该规定的同时, 采取一些优惠政策, 即符合现金股利规定的公司更容易获得优惠政策, 将有利于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资本规划 篇5

“十一.五”发展规划

资本运作及对外发展

专题编号: 02 负责单位:凯捷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负责人: 金峤伟

目 录

第一章 集团战略对资本运作的要求„„„„„„„1

一、资本运作的目标„„„„„„„„„„„„„1

二、资本运作的重点„„„„„„„„„„„„„2 第二章 LPG业务的整合计划„„„„„„„„„„3

一、LPG批发业务的整合„„„„„„„„„„„3

二、LPG零售业务的整合„„„„„„„„„„„4 第三章 对外扩张 „„„„„„„„„„„„„„ 6

一、对外扩张的基本原则„„„„„„„„„„„6

二、对外扩张城市选择的标准„„„„„„„„„9 第四章 战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及融资计划„ „„12

一、总体的资金需求状况 „„„„„„„„„„12

二、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16

三、利用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18

四、沟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22

五、融资方式比较及选择 „„„„„„„„„„28

第一章 集团战略对资本运作的要求

一、资本运作的目标

资本运作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是深圳燃气集团做实、做大、做强的关键能力之一。

燃气集团目前涉及的业务包括燃气批发、城市燃气运营、工程监理、成品油贸易等。“十一.五”规划期间,在集团整体战略指导下,集团将通过资产并购、股权合作、股权置换、业务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业务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提升企业的综合经营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股东、社会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

城市燃气业务要实现深圳市场的不断做大、做强,同时通过参与企业改制、管道燃气专营权竞争等多种手段进入异地城市燃气市场的经营。“十一·五”规划期间,燃气集团还将通过股权出让、资产置换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逐步退出与燃气无关的业务经营,实现业务经营向城市燃气运营集中。

资本运作在实现业务向燃气主业集中、主业不断做强的目标下,需要同时注意资本运作的成本,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实现融资成本的不断降低。资本运作成本需要从融资成本和项目运作成本两个方面来考虑。

对燃气集团来说,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和企业经营积累,深圳燃气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利用银行贷款、企业积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企业经营及项目拓展的资金需求。

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资金来源、资金特点、融资成本等都有所不同,企业在使用相关渠道进行融资时要综合考虑融资方式和资金使用的匹配性。

与燃气集团的“十一·五”发展战略相一致,燃气集团目前资金投向主要围绕主业集中投资,无论是华侨城管道燃气业务的收购、还是龙岗、宝安管道燃气公司的并购都是围绕“做大、做强城市燃气业务”这一目标。

在深圳燃气市场的项目运作大多有深圳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在项目的运作中,燃气集团作为深圳市城市燃气运营的主体企业,一方面是企业自身扩大经营空间的实际需要,而更多体现的是深圳市政府对燃气市场的总体规划。燃气集团目前已实现深圳市管道燃气的独家经营,在深圳市场及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项目成本、投资收益以及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将是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

二、资本运作的重点

(一)资本运作的业务重点

“十一·五”规划期问,燃气集团要完成深圳市燃气市场的全面整合,在管道气市场实现统一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华安公司作为LPG业务统一经营平台对瓶装气业务进一步整合,实现LPG瓶装气业务在深圳市场的优势经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管道气业务还要走出深圳。在赣州天燃气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对内地进行燃气基础产业的兼并重组获得在深圳以外其它城市燃气市场的经营机会。

围绕燃气集团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做大、做强城市燃气主业的资本运作目标,深圳燃气资本运作的业务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管道天然气业务的跨区域扩张及LPG的业务整合。

管道天然气业务的跨区域扩张通过对内地进行燃气基础产业的兼并重组实现。资本运作的重点在于对目标燃气市场的价值进行评估、确定以何种方式进入、占有燃气公司的股权比例及取得管道天然气经营权。

通过将经营瓶装气的深燃石油气公司并入华安公司,LPG业务统一由华安公司经营。LPG的业务整合包括批发业务整合和零售业务整合两个方面。LPG业务战略要求控制广州华凯,适当增加二级站经营资源,重点发展三级站及门市资源。资本运作的重点就是确定以何种资本运作方式来控制广州华凯、增加二级站经营资源,以及以何种方式来增加三级站及门市的经营资源。

(二)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

为了资本运作项目的顺利完成,燃气集团需要利用多种资本渠道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从1995年燃气集团组建成立至今,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银行贷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仅在2004年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引入香港中华煤气和新希望集团两位实力股东,同时实施增资获得近3.5亿的股东资本金投入。燃气集团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资本运作的融资重点就是要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利用多种渠道满足资本运作的资金需求,最重要的是实现燃气集团上市,直接沟通资本市场。

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重点是要探索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综合使用成本及对燃气集团相关投资的适用性,特别是海外银团贷款及利用信托计划进行融资的可行性。

运作燃气集团上市,直接沟通资本市场是深圳燃气集团“十一·五”规划期间资本运作的最重要项目,也是实现企业持续做实、做大、做强目标的主要途径。

直接沟通资本市场分两步走:第一步为借壳上市,通过并购深南石油(集团)股权间接控股广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将燃气集团在华安公司和两个油品公司的股权置入上市公司实现集团LPG业务的间接上市;第二步为海外上市,对燃气集团进行整体改制,将管道气业务直接上市或企业整体上市,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发展燃气项目。

第二章 LPG业务的整合计划

一、LPG批发业务的整合

华安公司主营LPG一级批发,业务资源主要集中在珠江东岸。随着珠海BP、广州华凯、广州石化等在LPG进口及生产领域投入重金,珠三角地区的批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广州华凯在南沙港,一级库容的供应能力达70万吨,目前由温州华电承包经营,广州华凯的市场扩张必将对华安公司在东莞、深圳的市场构成直接威胁;而且随着珠海BP40万立方米地下库的建成,必将加剧珠江西岸的市场竞争,如果广州华凯受到挤压,必将加大东莞市场的经营。

华安公司LPG一级批发的竞争策略是加强对市场的控制,从这个竞争性战略定位出发,“十一·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广州华凯。收购华凯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华安公司优势市场深圳、东莞、惠州的控制力,同时可以加强在广州、佛山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屏蔽珠海BP向东莞、深圳的扩张。

惠州港建成对华安公司来说是个潜在的威胁,将影响华安公司在惠州相关市场的经营,华安公司需要利用现有竞争优势加大相关地区三级站及门市的经营,到惠州港投产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通过股权合作等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或者可以进行业务合作,利用建成的零售网络来销售惠州港的LPG。

二级站方面,华安公司有两个代销点:南海煤气和潘安加气站,合计年销售量在19万吨左右。

二级批发的竞争战略是为了畅通出货渠道,增加出货量,同时提高批发库容的调控能力。从这个战略出发,华安公司需要加强对现有二级代销站的控制,对于以后准备进入的目标市场广州增城,可以考虑在临近区域如惠州龙门控制二级站,加强惠州相关区域经营的同时向增城方向扩渗透。

二、LPG零售业务的整合

由于三级站批发的日标客户大多是门店,而且三级站与门店的业务较为紧密,所以将三级站及门店统一归入零售业务范畴。

随着广东省一级批发能力的相对过剩,LPG上游企业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对下游产业链资源的争夺上,由于各地政府部门对LPG相关燃气企业设立的限制,对三级充瓶站及门市等产业链资源争夺将更多通过企业联盟、股权合作、资产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增加对现有产业经营资源的控制来实现。深燃石油气公刊并入华安公司有益于华安公司扩大对LPG产业链中下游的控制。综合产业链控制资源,目前华安公司拥有三级站资源24个(包括承包、代销),分布在深圳、东莞及惠州;门店64家(包括合作、加盟、挂靠),全部在深圳。对于深圳市场的零售业务和深圳市外的零售业务应该采取不同的整合策略。

(一)深圳市场零售业务的整合

深圳市场分特区内和特区外两个部分。特区内市场主要是深燃、深南、招商、燕鹏四家,另外几家门店数较少,华安可通过合作或收购的办法加强对小的经营商进行控制,与大的深南、招商、燕鹏进行区域合作基础之上的竞争,计划在2005-2006两年内增加两家门市经营数量。如果深圳LPG便民店设置办法出台,便民店设置条件较为宽松的话,特区市场的市场操作以增加便民店的设置为主。

特区外市场的操作是对现有挂靠门市进行分类化管理,增加直营门店的经营数量,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增加直营门店数量30个。

(二)深圳市外零售业务的整合

在深圳市外,华安公司目前在珠江东岸,特别是东莞、惠州两地具有经营优势,华安公司需要在“十一·五”规划的前两年,在竞争对手扩容之前利用各种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对下游产业链资源的控制,特别是对市场终端的控制。

在通过资本运作加强对产业链控制的同时,华安公司应积极总结探索适合华安公司LPG业务运营的标准化模式,如标准化的三级充瓶站资源配置及其覆盖的大致区域范围、标准化的门店资源配置及标准服务流程,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授权相关企业利用华安的LPG业务及品牌资源特许经营,快速实现华安公司对LPG下游产业链的资源配置。

受制于运输成本对业务运作的影响,目前华安公司的业务半径在150公里以内,华安公司对深圳以外市场LPG业务的整合也应当以有效辐射半径以内为重点区域。在业务半径以外的区域进行市场整合,华安公司应该将之与气库收购同时考虑,目标市场应该控制在被收购气库的有效半径之内。

三级站和门市资源是“十一·五”期间LPG业务发展的重点。在深圳以外,东莞、惠州是零售业务拓展的重点,广州、佛山的零售市场有选择性地重点发展,河源、梅州是零售业务其次发展的地区。在东莞、惠州市场,华安公司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低成本扩张来加强对三级站及门市资源的控制,在畅通出货渠道的同时提高整个LPG业务的盈利能力。力争到2010年东莞要达到25家三级站、50家门店,惠州要达到30家三级站、50家门店的水平。

广州、佛山的零售市场不大规模进入,主要对华安已经有批发进入的区域,选择一些零售市场竞争相对不很激烈的地区重点经营,目前以广州的番禺、增城,佛山的南海、三水作为目标市场。争取在广州发展2个三级站,6家门市;在佛山发展2个三级站,6家门市。

河源和梅州是华安公司有效覆盖区域中零售市场竞争尚不很激烈的地方,华安要利用现有一级批发市场的经营优势,对相关的企业进行扶持和控制,力争到2010年在河源控制有6个三级站、20家门市,在梅州控制有2家三级站、6家门市的LPG零售业务经营资源。

第三章 对外扩张

一、对外扩张的基本原则

适度对外扩张是燃气集团“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既定基本战略之一,也是燃气集团做大、做强燃气主业,成为全国最大燃气产业集团之一。

为实现企业长久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燃气集团在对外扩张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战略一致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竞争制胜原则、企业能力原则及股东满意原则。

(一)战略一致性原则 企业在使命和愿景的引导下,通过不断制定阶段性发展战略并实现之使企业不断成长,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是企业的阶段性发展指南。燃气集团遵循战略一致性对外扩张原则,可以保证企业在确定对外扩张的目标市场时,对于城市的区域位置、市场规模及深圳燃气集团在新燃气公司的股权比例等若干方面有一个原则性的把握,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确保燃气集团在对外扩张时能够将市场价值和扩张成本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赢利,对于燃气集团来说,经济性原则体现在选择目标城市时要对目标市场的市场价值有一个评估,企业从市场中能够赚回来的钱一定要大于企业必须的资本投入,同时还包括其它一些财务指标,如资本回报率、投资回收年限等。

(三)竞争制胜原则

燃气集团对外扩张以城市管道天燃气为主,国内城市燃气市场的发展主流是城市管道燃气专营,所以在目标市场上燃气集团面临的竞争主要是替代竞争,与瓶装气、电、煤等其它能源争夺终端客户资源。实际上,除每年的新增用户外,目标市场的目标客户已经在使用瓶装气或其它城市能源,管道燃气的竞争就是要替代瓶装气或其它能源为目标客户提供燃气服务。市场发展的趋势是市场机制越来越完善、政府行政干预预越米越少,所以燃气集团要对目标城市的燃气市场进行分析,保证进入后工程建设和客户升发能够达到预设的目标。

(四)企业能力原则

企业对外扩张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拥有的能力,与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匹配,遵循企业能力原则。企业的集团化扩张遵循一定的递进层次,基本层次是企业内部扩张和高速成长,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资产并购等股权安排方式的扩张,组建企业集团,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并提高竞争能力;第三个层次是在以股权安排方式扩张的同时,以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等契约安排方式进行多元化扩张。目前,燃气集团凭借企业能力和并购经验已经递进到对外扩张的第二个层次,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燃气集团应当以资产并购等股权安排手段,并尝试利用战略联盟等契约安排方式实现企业在目标市场的有序布点。

(五)股东满意原则

向社会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存在的理由,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兼顾政府、社会团体、管理层、雇员及股东等各多方面的利益,其中股东作为出资人对企业行为的认可程度非常重要。

燃气集团目前有三位股东:深圳市国资委、香港中华煤气公司及新希望集团。

燃气集团是市国资委直接授权经营的重点企业,而且属于市国资委决定做强做大的八大产业集团之一。所以,很明显深圳国资委对燃气集团的希望是:在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而燃气集团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得到市国资委的更大投资和支持。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作为在香港市场有着140多年发展历史的燃气运营商对城市燃气运营有着成熟的经营理念和独特的经营视角,经过多年在内地燃气市场的扩张,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城市燃气市场规模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燃气集团在华南地区的扩张有可能与香港中华煤气的内地扩张战略相冲突;同时燃气集团本身也是香港中华煤气内地扩张的布点之一,燃气集团只要坚持有序适度的对外扩张,并与中华煤气内地战略协调一致,就能得到香港中华煤气在行业经营和异地扩张的有力支持。

新希望集团作为内地民营企业集团龙头之一,近几年投资逐步转向具有长久持续经营和高成长的行业,城市燃气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公用事业之一具有长久持续经营的特点,新希望集团重金投入是看中内地城市燃气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的成长速度是满足股东和吸引股东增加投资的关键;在燃气集团的合资协议中,明确规定自2004年至2006年的连续二年每年应向股东分配的利润额,至少应相当于当年净利润提取三金后余额的80%,自2007年起合资公司应向股东分配的利润至少应相当于当年净利润提取三金后余额的70%,但经董事会会议通过,分配比例可以更改。所以,新希望集团对燃气集团的要求就是企业成长和持续盈利,燃气集团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只要保持企业有稳定持续的盈利就能得到新希望集团的支持。

二、对外扩张城市选择的标准

(一)目标城市的吸引力分析

受对外扩张基本原则的制约,不同城市对于燃气集团的吸引力各不相同。对外扩张时,燃气集团需要从各个方面评估目标城市的吸引力。城市规模、城市地理分布集中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房地产成熟度、离深圳的距离、居民消费习惯、政府对管道气的发展意愿、政府支持性政策获得的可能性、以及目标市场其它公用事业的市场化程度都是影响目标城市对燃气集团吸引力的基本因素。

城市规模,特别是人口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房地产发展成熟度及居民消费习惯是影响目标城市燃气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人口规模决定了城市居民家庭的数量规模,从一个方面决定了民用户的燃气市场规模,影响民用户市场规模的另一个因素是房地产发展成熟度,每年的新增房地产量基本上决定了城市的新增民用户市场规模;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决定了工商户的燃气市场规模和用户特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习惯对城市居民的平均燃气消费水平有影响,从另一个层面影响目标城市的燃气市场规模。

城市的地理分布及人口集中度、政府对管道气的发展意愿、政府支持性政策获得的可能性是影响燃气市场干发效率的关键因素。城市的地理分布及人口集中度对城市燃气管道建设有重大影响,直接影响管道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管网效率;政府对管道气的发展意愿会影响到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出台,同时政府的意愿还会影响市场对管道燃气的接受程度,对于城市燃气的开发非常有益;政府支持性政策获得的可能性对燃气市场开发的影响在于:容易获得相关政策可以降低城市燃气市场支持政策的获得成本,同时企业及早顺利地获得相关政策可以使企业在市场开发中处于相对主动的位置。

目标城市离深圳的距离是影响燃气集团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来说距离越近越便于管理,距离越远管理越困难。与燃气集团的异地管控能力相适应,在对外扩张的初期,燃气集团将偏向于离深圳距离较近的目标城市;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控能力的提升,距离较远的城市也会成为燃气集团对外扩张的目标。

(二)目标城市燃气行业竞争分析

确定目标城市之后,需要对城市燃气行业的竞争进行分析。竞争分析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获得目标城市的管道燃气专营权的竞争分析;第二个层面是获取目标城市管道燃气专营权之后,如何进行市场开发,与瓶装气、油、电、煤等其它城市能源争夺市场的竞争分析。

其中,获得目标城市场管道燃气专营权的竞争分析是主要部分,是燃气集团实现对目标城市扩张的关键。竞争分析包括竞争对手分析、目标城市政府行为分析、目标城市原国有燃气公司及其它相关利益者分析三个部分。

竞争对手分析主要包括:有哪些竞争对手,每个竞争对手的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他们有没有特殊的制胜性资源优势(制胜性资源优势包括:与目标城市政府及原国有燃气公司相关人员的人脉关系、竞争对手已经在目标城市开展燃气经营而且积累有不错的口碑等);竞争对手可能的竟标价格是多少;竞争对手在进行燃气经营权的竞争时习惯性的举措有哪些。目标城市政府行为分析主要包括:政府的哪些部门及人员参与城市燃气运营商的筛选工作,组成人员中是否有人员与竞争对手或燃气集团有较好的人脉关系;政府相关部门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对参与竞争的城市燃气运营商进行筛选,可能参照的条件或标准包括运营商的城市燃气运营历史长短、对于城市燃气运营的安全管理能力、对该城市的城市燃气预规划情况、运营商的资本实力、投标价格、运营商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品牌知名度、运营商已在运营的城市的政府对其评价、双方的关系、运营商对被整合企业的改制构想等;在这些评判或筛选标准中,政府最关注的是哪些,运营商的哪些行为能够给自己增加获胜的机会;政府对城市燃气运营商的选定在时问上有没有规定等。目标城市原国有燃气公司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分析主要包括:相关企业及人员在引入城市燃气运营商工作中的影响,相关企业及人员对燃气公司改制的态度,原国有燃气公司中有哪些有用的资源和人才等。

目标城市的管道燃气经营权一般授权给一个城市燃气运营商,但在一些情况下,政府也会将城市划成若干个经营区域,分别授权给几个城市燃气运营商专营。在进行管道燃气专营权的竞争分析时需要对这种可能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第二个层面的竞争分析,即对市场开发的竞争分析对区域扩张的影响不大,但燃气集团在进行目标城市扩张的竞争分析时还是要对获取目标城市管道燃气专营权之后的市场开发前景做一个评估,因为这会影响对目标城市燃气市场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竟标价格。

(三)进入目标城市所必须获得的政策

城市燃气作为公用事业之一,盈利水平受到政府相关的部门监管,企业进行市场推广的费用有限,企业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城市燃气发展相关政策包括价格政策、市场开发配套政策、燃气专营政策及公用事业单位相关优惠政策等。

1、价格政策

包括民用户价格批文、工商户价格批文、民用户接驳费批文、工商户接驳费批文、政府对特殊人群的燃气格政策、以及冷热电三联供的相关价格政策等。对于城市燃气运营商来说,民用户价格批文、工商户价格批文及民用户接驳费批文是必须获得的政策。

2、市场开发配套政策

包括与民川户市场开发相火的房产开发管道燃气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单位对职工家庭安装管道燃气进行补贴的相关政策、与工商户市场开发相配套的城市能源环保配套政策、有益于加气站市场开发的鼓励燃气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燃气空调及冷热电三联供市场开发的相关政策等。其中房产开发管道燃气配套政策是必须获得的政策,其它政策视目标市场所在城市的政府对发展管道燃气的态度有重点地进行申请,相关政策对城市燃气市场各细分市场的开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燃气专营政策

包括城市燃气专营、管道燃气专营、瓶装气市场专营等相关政策。管道燃气由于燃气管道对终端市场用户的自然垄断使得管道燃气专营具有切实可行性;瓶装气市场由于终端市场用户的自主性很强,用户在各个燃气运营商之间转换的转移成本很小,所以瓶装气市场专营需要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实际操作性较差。对于燃气集团来说,目标市场的管道燃气专营权是必须获得的政策。

4、公用事业及其它优惠政策

城市燃气作为公用事业之一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燃气管道的路由及便民门市的设置等事项,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同时对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燃气管道建设涉及的破路费、涉及建筑设施拆迁的拆迁费等相关费用予以减免。燃气集团在对目标市场进行扩张时,可以分析政府给予其它公用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尽量对有利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争取。

在对外扩张中,除了与城市燃气发展相关的政策以外,燃气集团还应当尽量申请有利企业发展的其它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权收费优惠政策、以及政府给予类似企业的其它优惠政策。

在燃气集团进入目标城市及进行城市燃气运营后,应当尽量多申请于燃气市场开发有利的相关政策,而必须注意的是目标城市政府对燃气市场发展相关政策的执行也同样重要,好的政策只有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力执行下才能显示出对城市燃气市场开发的作用。

第四章 战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及融资计划

一、总体的资金需求状况

除燃气集团维持公司日常运转的流动资金外,在“十一·五”规划期间非日常性的资金需求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深圳市天然气供气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二是燃气集团对外扩张对资金的需求,三是对LPG业务进行整合的资金需求,四是参股天然气运输公司的资金需求,五是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资金需求。

(一)深圳市天然气供气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天然气供气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现有LPG管道用户向天然气转换的资金需求;二是新建天然气管网的资金需求;三是非城域网供气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1、现有LPG管道用户向天然气转换的资金需求

天然气转换的费用包括原来管网改造利用的费用和用户燃气具及调压器更换或改造的费用。由于旧的管网埋藏时间长、管道腐蚀严重,需要对埋在地下管网作了防腐处理;另外,有些管道不连通,有些地方阀门不够,也需要将管道连通起来。按照天然气置换工程的计划,2006年6月顺利实现首批供气,并在2010年实现二期供气。管网改造也应当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初步预计天然气置换改造费用需3.3亿元,其中预计2005年到2010年的费用分别为2750万元、10970万元、15300万元、3175万元、730万元、160万元。

天然气转换费用中管网改造费用由燃气集团来投资;燃气具置换及调压器更换或改造的费用,根据天然气置换费用支出方案,燃气集团、政府和用户各承担部分费用。

2、新建天然气管网的资金需求

深圳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主要建设:2座门站、2座LNG调峰站(留仙洞、大工业区)、2座LNG气化站、l座天然气调度中心、1座LNG槽车中转站、29座次高压/中压调压站、46公里高压管线、211.4公里次高压管道和1303公里中压管道,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含管道LPG向管道LNG的置换费用),2004年己完DN500次高压管线17.6km,DN400次高压管线lkm,共计7000万元的投资额。

按照建设计划,预计2005年到2010年的资金需求分别为37474亿元、21379亿元、13895亿元、7998亿元、18645亿元、18648亿元。

3、非城域网供气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深圳市特殊的地理分布决定了还存在一些管网到达不了的区域,或者管网能够到达但并不经济。这些非城域网区域将主要以瓶组的方

式来供气。供气设施的建设资金需求约为175万元,资金需求集中在2005-2006年,预计2005、2010年的资金需求分别为95万元、80万元。

(二)燃气集团对外扩张对资金的需求

在收购赣州大通所持赣州燃气公司股权进入赣州燃气市场的基础上,燃气集团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将继续对外适度扩张,预计燃气集团将会进入江西瓷都景德镇、广西柳州、南宁、江苏苏州、上海郊区,同时还会进入另外二到四个城市。对外扩张进入景德镇所需的资金预计在1亿左右,进入柳州的成本估计在8500万以内,进入另外三个城市总的需求预计在3亿左右。如果不计算进入赣州燃气市场的资金需求,燃气集团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对外扩张总的资金需求在6-10亿左右。

(三)LPG业务整合的资金需求

1、LPG批发业务整合的资金需求

收购广州华凯的资金需求估计2亿以上,从目前温州华电承包经营每年5000万的承包费用来看,预计需要投入的会更高。二级站资源的发展以股权合作或承包的方式经营,关键是二级气站的经营管理权,投入费用按600万/年计算。

2、LPG零售业务整合的资金需求

深圳市场,LPG零售业务的整合主要是在特区内外发展门市资源,资金需求以300万/年计算。

深圳以外市场,三级站和门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莞、惠州、广州、佛山、河源、梅州等地。需要增加控制的三级站经营资源达63个、门店138家,控制二级站的平均资金需求按照300万/个,控制门市的平均资金需求按照50万/个计算,总的需求金额在2.6亿左右。

(四)参与设立天然气运输公司的资金需求。

燃气集团与广东省LNG项目一期签订的照付不议气量为27万吨,根据目前深圳市天然气市场开发前景,LNG的照付不议气量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燃气集团计划与相关企业合作设立天然气运输公司来弥补LNG的气量不足。

目前天然气槽车运输公司已经在筹备当中,相关股东以中海油、中华煤气及广东省LNG沿线城市的燃气运营企业为主,深圳燃气集团是参股股东之一。参股槽车运输公司燃气集团需要投入的资金估计在2000万左右。

(五)借壳上市的资金需求

通过控制深南石油(集团)继而控股上市公司广聚能源是实现借壳上市的关键,收购科汇通等深南石油(集团)股东所持股权预计需要7亿左右的资金。收购后将LPG业务和油品业务进行内部整合,估计可收回投资5亿元,因此实际上控制深南石油(集团)只需投入2亿元。

二、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银行贷款是燃气集团目前日常运营和各种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企业总的流入资金中的比例超过90%。目前各家银行对燃气集团的授信额度达到30亿人民币,利用普通贷款来满足燃气集团各个方面的资金需求在资金规模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普通贷款存在资金成本本相对较高的问题,按照目前燃气集团的10亿左右的贷款规模,仅银行利息每年就要支出5~6干万。

燃气集团目前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银团贷款是发达资本市场中大额融资额度最常用的融资方式之一。统计显示,银团贷款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级资本市场,总规模达到了2万多亿美元。银团贷款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国外一般几千万美元的贷款都采用银团贷款的形式。

银团贷款对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筹措较大金额的资金;具有一次性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减少筹资事务,降低筹资风险等诸多益处;还能扩大企业影响,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筹资能力;同时银团还会提供优化融资结构安排的建议,从而达到为客户节省财务成本的目的。

以前,由于中国的银行及中国企业对银团贷款的认识不够,我国银团贷款的发展缓慢,日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都将银团贷款作为主要业务之一来大力发展。

企业进行银团贷款,牵头行和成员行要收取一定比例的银团安排费。但1997年公布实施的《银团贷款暂行办法》规定“除利息外,银团贷款成员行不能向借款人收取其他任何费用。银团贷款所发生的费用支出,由代理行承担,或由银团成员协商解决”,阻碍了银团贷款业务的发展。后来,央行于2001年公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实际默认了银团安排费的国际惯例,实际促进了我国银团贷款业务的发展。

银监会目前尚没有对促进银团贷款发布过相关规定,但是,有些地方银监局已经先行一步,发布地方性的规定来促进银团贷款的发展。如,厦门银监局于去年11月25日发布了《厦门市银团贷款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厦门各商业银行,“凡列入市政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贷款应采取银团贷款方式。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的融资项目符合银团贷款要求的,鼓励采取银团贷款。”

一般来说,银团贷款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如TCL国际在2004年通过东亚银行等11家银行融资1.8亿美元,每年的利息为银行同业拆借利息加0.6厘;中国航油在2003年通过法国兴业银行等10家银行融资1.6亿美元,借贷利率也仅为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加上80个基点,实际贷款利率仅为2%。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利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计划,银团贷款重点支持能源、交通、高科技工业以及地方重点工程项目,同时申请银团贷款的企业还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挪用贷款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燃气集团经营的业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负责工程建设实施的天然气利川工程是深圳市重点工程项日,而且在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保持着良好的信用记录,基本上符合银团贷款的申请条件。

燃气集团申请银团贷款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将天然气利用工程项曰进行评估,对投资资金需求和提款计划做出比较精确的预测,然后根据资金需求总额按照一定的比例申请银团贷款。融资成本方面,按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几十个基点的模式,再加上按照国际惯例收取的承诺费、管理费、参加费、代理费、杂费等相关费用;即使按照比较高的国内银行川业拆借利率水平,总的资金成本也可以控制在4%以内。按照目前的贷款规模,简单计算单资金使用成本每年可节省1000万元。

外资银行由于资金充裕,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利率更低,以中国联通2003年通过海外银团融资7亿美元为例,贷款分3部分组成:一笔3年期2亿美元,利率比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高28个基点的贷款;一笔5年期3亿美元,利率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高35个基点的贷款;一笔7年期2亿美元,利率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高44个基点的贷款。所以燃气集团如果能申请到海外银团贷款,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而且目前在国际社会,人民币面临着非常大的升值压力,如果人民币升值,企业还能从中得益。

三、利用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一)BOT、ABS、融资租赁等表外融资

项目融资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由于项目融资方式与传统的筹资方式相比,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因此,它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应用。

以资金来源划分,项目融资的方式有BOT(特许权融资方式)、ABS(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BOT,是英文“Build Operate 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一经营一移交”。典型的BOT定义是: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项目公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投入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这样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在我国路桥建设、电厂建设、水厂建设等收益稳定的项目中非常流行。

ABS,是英文“Asset Backcd Sccuritizatiion”的缩写,它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即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曰融资方式。目前,ABS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已在许多国家的大型项目中采用。ABS方式中,项目资产的所有权根据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由原始权益人即项目公司转至特殊目的公刊SPC,SPC通过证券承销商销售资产支撑证券,取得发行权后,再按资产买卖合同规定的购买价格把发行权的大部分(以资金形式)作为出售资产的交换支付给原始权益人,使原始权益人达到筹资的目的。在债券的发行期内,项目资产的所有权属于SPC,而项目的运营、决策权属于原始权益人。原始权益人的义务是把项目的现金收入支付给SPC。待债券到期,由资产产生的收入还本付息、支付各项服务费之后,资产的所有权又复归原始权益人。1998年,我国第一个以获得国际融资为目的的ABS证券化融资方案率先在重庆市推行,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基础的ABS证券化融资方案,建行重庆市分行与香港豪升ABS(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操作。国家鼓励企业发行ABS债券投资于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工业、安居]二程、农业与旅游业等方面,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发行的ABS债券。

BOT和ABS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项目融资方式,它们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各个方面的限制,发展还远远不够。

从理论上讲,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领域内能通过收费获得收入的设施或服务项曰都可以采用B0T或ABS方式融资。但就我国特殊的经济及法律环境的要求而言,不是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都可以采用BOT方式,其适刖范围是有限的。燃气集团由于本身是天然气利用工程的执行主体,不是政府主管部门,并不合适将相关项目实施BOT或ABS。融资租赁是另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它通过偿付租金的方式来购买大型昂贵设备。租赁在资产抵押性融资中用得很普遍,特别是在购买轮船和飞机的融资中,以及在筹建大型电力项目中也采用融资租赁。对于企业来说,融资租赁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有利于缓解外汇资金来源不足的困难和规避风险。租赁与购买不同,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大额资金,这对于资金不太充裕的企业来说,是非常理想的融资方式。另外,在融资租赁中国际上的通货膨胀和设备涨价等方面的风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租赁方式引进的技术一般都是国外先进技术或适用技术。通过不断租赁国外新设备,企业可以节省技术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投资,并使自己总是处于世界先进技术的行列。此外,许多国家对于先进技术设备的出口进行管制,而实行融资租赁,往往可以规避这种管制或限制。

对于燃气集团来说,在天然气利用工程中及对外扩张城市的燃气供气设施投资中,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米购买国外的大型先进设备是值得尝试的。

(二)利用信托计划进行项目融资

利用信托计划进行融资是国内项曰融资中用得最广泛的融资方式。在基础设施信托投资方案中,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建成一个项目公司,项目主办方和信托投资公司共同负责整个项目投融资方案的结构设计,根据信托计划的设计情况,信托公司可以以多种方式对项目公司进行融资。

1、以资金信托的方式对项目提供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

信托投资公司每年向投资者(委托人)发行基础设施投资信托计划,委托人交付货币资金并领取信托权证,与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建立资金信托关系。在信托设定期内募集的所有信托资金由受托人集合运用,以产业基金的形式对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进行资本金投入,或者以贷款信托的形式对项目公司贷款。受益人的信托收益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进入营运期后的分配利润和短期资本市场投资收益。

2、以项目公司债券和项目公司发行股票的方式向资本市场融资

基础设施项目公司收益稳定,盈利预测性较好,是二级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上市公司类型之一。目前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项目、水务公司、燃气公司等已经上市并已形成规模较大的公用事业上市公司板块。因此,项目公司可以直接上市,作为融资载体向资本市场发行股票融资。信托公司可以作为基础设施项日公司的财务顾问,受托项目公司的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设计、发行和承销。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期限较长、每年付息的附息券式债券。

尽管目前根据《公司法》规定,发债公司必须有3年盈利历史等觇定限制了基础设施项目公司的债券发行。但基础设施项目符合国家拘产业政策,具有稳定的收益,适宜以项目为载体发行债券。随着债券审批制度的改进,基础设施项目债券将会得到很大的支持。另外,由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介入,信托投资机构等实力雄厚的债券发行担保人的资信等级可以补充项目资信。所以,以项目公司债券的方式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有希望的努力方向。

目前开展信托融资最大的障碍是与信托业相关的“一法两规”(信托法、信托资金管理办法、信托投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信托投资公司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时,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含200份)。

对于燃气集团来说,可以尝试把宝安、龙岗燃气公司作为项目公司进行金融创新,设计合适的信托计划发行公司债券,引入宝安、龙岗下属街道办及村镇的相关资金,在实现企业融资的同时有益于企业快速成长。当然,信托资金的成本一般较高,燃气集团在日前拥有充分银行信用额度的情况下,没有特殊原因,不建议利用信托计划融资。以燃气集团收购华侨城气站为例,华侨城气站拥有账面净资产863万,每年盈利达到300万,收购所需资金2700万,假设自有资金不够需要融资来解决,如果采用信托计划,按照6%的年平均回报,每年盈利优先偿还资金成本,多余的归还本金,信托期限要达到12年,而且到时的账面净资产仅491万。如果采用自有资金投入,简单计算9年可以收回投资,计算12年的IRR可以达到7%。

四、沟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一)并购上市

买壳上市是实现与资本市场沟通的常用方式之一。在国内资本市场上,2001年以来,二级市场并购越来越活跃,并购金额和并购数量增长迅速;2002年以来,发生的上市公司并购甚至超过了当年IPO的数量。

并购法规体系的完善利金融创新推动了企业并购的发展,发行制度变革,企业IPO准入条件提高使得借壳上市成为上市捷径;产业整合推动二级市场并购,各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资本平台。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买壳上市和战略性并购成为并购上市的主要原因。

以上市的途径来分,并购上市分为直接收购和间接收购两类,直接收购是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间接收购是指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从而成为实际控制人。获得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可以通过改制、增资、股权转让的方式进行。

以股权转让的方式来分,并购上市分为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两种,协议收购是指收购方与原大股东协商确定控制权转让的价格;要约收购是收购方以确定的价格向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分为被动要约收购和主动要约收购,其中被动要约一般因协议收购而引起。从收购股权的性质来分,并购卜市分为流通股收购和非流通股两种。收购流通股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收购流通股从而获得控制权,主要针对股本全流通的股票,或者协议收购不成,改以收购流通股的方式;收购非流通股是通过协议的方式收购非流通股而获得控制权。

在战略性收购中,收购方一般以被收购企所处的行业地位、市场份额、区域位置、资产质量、人员情况、能否产业协同效应及经营绩效等标准来分析被收购企业对于收购的战略重要性;以借壳上市为目的的并购一般以现金支付能力、再融资能力、壳资源的费用水平、控股权比例、资产置换的规模、净现金流出的承受程度等标准来分析壳资源的价值。

从并购上市的成本和收益来看,收购的成本包括四个方面:

1、受让股权的成本,即为取得相对多数的股权发生的现金支出。对协议收购法人股,主要考虑购买多大比例法人股和按什么价格购买两个方面因素;

2、控股后注入优质资产的代价,收购方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权益比例摊薄引致的成本;

3、整合的成本,包括业务调整、人员整合、组织结构调整所-引致的成本;

4、控股后保持公司业绩的代价,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提供支持的成本。

收购的直接收益包括三个方面:

1、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给原股东的收益,即资产置换,原大股东回购全部或部分资产,回购部分的价款折抵股权转让的价款等;

2、上市公司向收购股东购买资产,收购方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通过评估,使收购方原来低估的资产实现增值,在产权交易时获得资产增值收益;

3、配股和增发新股带来的收益,中国证监会2000年7月14日发文《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规定:重组效果良好,运作规范的,可以在重组完成.年后提出配股或增发新股的申请,其重组前业绩可以模拟计算。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期限也可以少于一年。

在确定并购目标上市公司后,需要对并购上市公司的收购股权进行评估以确定收购价格,收购价格由购并目标的实体价值和购并目标的资本市场资源价值两部分组成。对标的价值进行评估可以有三种不同的估价方法:资产法、市场比较法、自由现金流净值法。在国内,以账面净资产价值为收购价格的基础是比较通行的估价方法。

另外,在我国只要是国有上市公司发生并购,其最终审批权由国资委掌握,股权性质由国有股转为社会法人股必须经国资委批准;并且并购必须符合财政部及国有资产监督、转让相关管理条例的规定。目前燃气集团业务并购上市已经在积极筹备之中,曰标上市公司是广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通过控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深南石油(集团)从而控制广聚能源。并购前深南石油及广聚能源的股权结构:

并购后燃气集团通过深南石油在广聚能源股权结构中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要取得广聚能源的绝对控股权,还需收购科汇通持有的21.2%的广聚能源股权

并购南山区科汇通及市投资公司所持深南石油的股权所需资金在7亿,并购后将燃气集团所持华安公司的股权置入上市公司预计可以套现10亿;上市公司实施增发预计可以实现融资5.6亿,将燃气集团所持大鹏公司股权置入上市公司,预计可以套现5亿。经过并购上市公司及相关的资本运作之后,燃气集团可以增加现金8亿,同时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涉及的业务领域是LPG、石油、电力等燃气集团以后准备进入的业务领域。

燃气集团并购深南石油成为广聚能源的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管理,有权决定上市公司的经营方向,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协助燃气集团对外扩张,但上市公司筹集过来的资金并不能直接为燃气集团所用。

(二)首发上市(IPO)自199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在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已经达到1300多家。

在国内,对于一个普通企业来说,实现上市意义重大: ·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打通融资渠道,聚集社会资金

·改善公司形象,扩大公司知名度

·提高公司资信能力,提升公司实力

·控股股东的资产可以在股票市场变现,为创业者资金构筑退出平台

随着国内证券市场日益发展,国内的众多优秀企业吸引了世界各大证券市场的目光,目前国内公司选择证券市场上市有多种选择,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及美国都可以成为国内公司的目标资本市场。各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条件利要求有很大差别,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市场地点。企业可以选择在境内上市,也可以选择在境外上市。在境内上市一般要经过改制一辅导一发行一上市整个过程,整体改制一般需耗时2年左右,一般改制需耗时4年左右;境外上市在主板上市要求比较严格,在非主板上市,要求较为宽松。

对于燃气集团来说,可以将燃气集团整体上市或将管道气业务独立上市。整体上市和管道气业务独立上市各有利弊,所选上市地点不同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燃气集团整体上市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为了资金退出,所以在并购广聚能源不确定的情况下,应当首选在境内上市,因为境内上市股票溢价空间更大,相对来说在股权同样稀释的情况下,企业在深圳或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融资。同时由于管道气资产规模小,首发融资规模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同样情况下,趋向于选择整体上市。

根据目前燃气集团的资产和业务开展情况、以及国内一级市场的最新发行状况,可以对企业整体上市设计一个假设性方案。

深圳燃气净资产近9.19亿,折股9亿股,在深圳或上海证券交易所IPO发行3亿股,溢价发行价格以4元/股计算,可以实现融资12亿。

燃气集团整体上市后的股份及股权比例分别为:

深圳市国资委:54000万股,45% 非流通股合计:90000万股,75% 中华燃气: 34500万股,22.5% 新希望: 11500万股,7.5% 首次发行流通股:45000万股,25%流通股合计:30000万股,25% 但如果在整体上市前,燃气集团已经通过并购深南石油控制有一家上市公司广聚能源,企业在国内整体上市的可能性就很小。

以目前管道气板块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来看,整体打包在H股上市,保守估算首次发行可实现融资额5亿元。发行方案模拟:深圳燃气目前净资产近9.19亿,折股10亿股,燃气集团溢价发行,发行价1.5元/股,首次发行流通股3.5亿股,融资5亿。

燃气集团整体上市后的股份及股权比例分别为:

深圳市国资委: 60000力股,44.4%非流通股合计:100000万股,74.1% 中华燃气: 30000万股,22.2% 新希望: 10000万股,7.4% 首次发行流通股:45000万股,25.9%流通股合汁: 35000万股,25.9%

五、融资方式比较及选择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在“十一·五”期间的融资需求,燃气集团应积极筹措企业上市,直接沟通资本市场,考虑到并购广聚能源存在不确定因素,买壳上市和企业整体上市应同时启动,争取在2008年前从一、二级市场实现8亿元以上的融资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企业上市需要相当长的准备时间,目前阶段燃气集团应当和相关银行沟通,争取申请银团贷款,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企业效益。2005-2008年间燃气集团的资金总需求大约在18亿左右,考虑到每年的企业盈余以及天然气转换中部分资金将由用户、燃气具生产企业及政府来承担,燃气集团可以申请总额度为16亿元的银团贷款,并按照每年的资金需求制定分批提取的计划。

燃气集团的另外一个融资渠道是利用股东方资金投入,包括:原有股东对企业进行增资,在成立投资公司时引入外部股东增加资金投入。企业在对融资方式和融资额度进行选择和决策时要统一考虑。

附件一上海、深圳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市条件

企业在上海、深圳证券市场的上市条件: ·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公司发起人5人以上,其中半数以上(一般为3家)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

·发起人股份自公司设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

·发起人股份不能向公众配售,向公众发行部分只能是新增股份;

·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少于公司股本总额的25%,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不少于15%;

·公司开业时问在三年以上,最近二年连续盈利(国有企业可以模拟计算);

·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发行前一年末,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30%,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

·公司对外投资不超过投资当时公司净资产的50%;·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达到1000人以上;

·发行人已完成一年辅导。香港主板上市条件:

·在三年业务记录期间徐有基本相同的管理层管理; ·上市时市值须达到l亿港元;

·须具备三年业务记录,以往三年合计盈利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再过两年合计须达3000万元; ·最低公众量为5000万港元或发行股本的25%。香港创业板上市条件:

·须有两年的活跃营业记录;

·须主营一项业务而非两项或多项不相干的业务(涉及主营业务的周边业务时被允许的);

上一篇: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下一篇: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