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资本(共5篇)
大陆资本 篇1
据台湾媒体报道, 台当局“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日前核准通过英属盖曼群岛商信达国际入股台湾游戏开发商乐升科技案。由于中国建设银行是英属盖曼群岛商信达国际的大股东之一, 因此, 这项投资也是第一宗大陆资本参股台湾文创产业的案例。
大股东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英属盖曼群岛商CINDA CREATIVE INDUSTRY INVESTMENT FUND L.P.信达国际, 在这项投资案中汇入相当于3亿4650万元新台币的等值他币, 作为股本投资, 用以认购乐升科技增资股份450万股, 从事经营信息软件服务等业务。
大陆资本 篇2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说出法德两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法律依据,知道两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比较两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归纳两部宪法的特点;分析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对欧美国家自身和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以时间轴方式将其历史发展过程标示出来;通过补充阅读法德两国宪法的条文,学生小组探究两国代议制度的特点;通过列表,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度进行归纳和对比。
3.根据法德两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创立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学会历史和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9课,前面已经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学生已经了解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这两种新式的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这一课继续探讨这两种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在法、德两国的确立与实践的历程,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领略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多样性,探求近代西方政体的共性与差异;二是让学生认识西方民主政体的确立,完善与实践过程的艰辛,体会人类政治文明的坎坷。
四.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德国走向统一等基本史实。刚上高一的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烈,但是自身的历史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没有真正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把握上难度较大。
四.重点难点
1.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掌握
2.难点:比较法德两国以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度的异同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已学知识 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已学知识点。
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英美资本
主义制
度确立的主要知识点,主要再现英美各
自的政治制度名称以及法律文献依据
即可
回忆上街课文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是否有效掌握上一节课的基本知识点
新
授
内
容
1.导入新课
方法: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向学生说明,除了英美之外,欧洲大陆仍有两个重要的国家,分别是法国和德国。19世纪后期,这两个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本国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本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了解法德两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以数轴图形式标出两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快速梳理和掌握基本知识点。
法国:
1789 1792 1870 1875
大革命 建立 建立第三 第三共
和国爆发 共和国 共和国 宪法颁布
德国:
19世纪中期 六七十年代 1871
四分五裂 统一 德意志帝国建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3.认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并将两者进行对比。
方法:教师利用PPT投影两部宪法关于国家元首权力、立法权等的条文,引导学生阅读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解决以下问题:①法国的国家元首是如何产生的?有何权力?立法权归属哪一机构?法国总统和议会之间如何分权和制约?②德国的国家元首是怎样产生的?权力如何?德国议会能否对德国皇帝构成有效的制约?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条文: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有特赦权……总统统率武装部队。总统统率武装部队。……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
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收皇帝指挥
在理解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与法国相比,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封建残余更加大的结论。
4.归纳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异同
大陆资本 篇3
全球资本投资方向在2012年的開局可以用「纷乱」一词来形容,大陆更是如此。各类投资的不确定性风险使投资者纷纷选择超比例保有现金和贵金属,以试图规避损失,进入安全避风港。
如今,在大陆股市经历连续两年「熊」冠全球之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场。
不过尽管如此,世人对大陆依然期待殷切——新一届「两会」(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策正在发酵,在後金融危机时代和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大陆是否能担起全球经济成长的挑战?在经济增速回落、企业利润增速下滑的现状下,在全球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好转的大背景下,2012年,经济大势及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能否「给力」股市?
「多空不一」
外资看2012大陆股市
不论是外资观察指标——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股票指数,或是两岸股民紧盯的上海A股,2011年皆重挫两成。MSCI中国指数过去四年来下跌38%,2009年金融海啸後虽曾跌深反弹,弹幅逾五成,但大涨之後涨势疲弱;上海A股更是连跌两年,2007年底以来跌幅更深达58%。
如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所言:「历史未必重演,但必然有迹可循(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外资券商对2012年大陆股市表现预测,「牛」、「熊」不一。
从「两会」政策态度和预调微调的实际效果来看,可以认定政策层面利多於股市。但3月底以来陆续公布的季报,使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仍心存隐忧,投资者不宜过於乐观。
花旗集团以「大陆股市未曾连续三年下跌」而看多大陆股市,惟预期仍是箱型整理格局。而高盛证券的预测就比较「牛」,大陆股价已来到2005和2008年的低档区,随着通货膨胀下滑,加上外资汇出,中国人民银行有机会再调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旦票贴利率下滑,市场资金动能转佳,股市将有所表现。
有人看多,也有外资相对保守。美银集团美林证券以2012年是大陆改革关键年,股市表现恐怕很温吞,加上欧债危机影响,股市上下震荡,预测2012年香港恒生国企指数全年恐将下跌6.4%,行情好时有15%涨幅,若风险升高时,不排除下跌20%;上海综合证券指数也将小跌4.5%,上看约12%涨幅、下探9%跌幅。
对周期性大盘
蓝筹股不利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人意料地将2012年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5%,这是8年来政府首次放弃「保八」。再联系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十二五规划」的GDP增长目标是7%,「调结构、转方式」显然已成为高层的共识。这是抵御输入型通胀、促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调、使大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切实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放弃将它作为支柱性产业的相应安排。
对房地产的调控不动摇、不松动,使得房地产统领的42个产业形势越发严峻。因此就股市而言,GDP的下调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对周期性行业、传统産业,如银行、保险、有色、煤炭、钢铁、机械、水泥、建材、房地産、建筑的大盘蓝筹股的业绩成长性,具有较大的压制,使近期一再呼吁的「大盘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大打折扣,从而也浇灭了市场乐观派人士对2012年股指大涨的幻想。
政策凸显新的
市场热点
「两会」强调,要千方百计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调结构、转方式」上来。所谓的「转方式」,「两会」《报告》直接指向了三个板块:战略性七大新兴产业、农林水利、文化产业。作为大陆最高权力机构的政策取向和发出的号召,这三大板块应该成爲2012年股市的新热点。
在实际市场中,投资者的选择似乎更符合「两会」的取向。从政府投入看,云计算1万亿(人民币,下同),物联网2.5万亿,节能环保2.5万亿,水利1万亿,力度远远超过2009年全面投入的4万亿。政府资金投向哪里,哪里就是热点。
投资者看重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性、业绩成长性和股本扩张性。而在分红率不到位、制度改革不健全、首发使其股本一步进入老年期、靠每年的再融资才能维系业绩的超大盘股,并非是真正的蓝筹股,故很难受到广大机构和投资者的追捧。
多政策利好股市
从2000年以来,几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加强直接融资」的话语,如2010年强调「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11年强调「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但2012年的《报告》却删去了这类话,改爲「健全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债券市场」。这可以理解为:在经过20多年的扩容大跃进、10年股市涨幅爲负、连续两年股市「熊」冠全球之後,政府在2012年已高度重视市场的供求失衡,注重股市制度改革,保护投资者利益,适当放慢扩容节奏。因而,2012年是股市适度「休养生息年」、「制度改革年」、「投资者利益保护年」,以及「稳中有涨年」,投资2012年股市必有收获。
货币政策由「从紧」转爲「中性偏松」,在5次加息、12次提准的货币政策达到极致後,随着通胀的回落,政府已进行了两次降准。整个市场对通胀回归正常充满了预期,对央行随後的连续降准和降息也充满着预期,对货币政策转爲中性偏松充满着预期。
此外,「养老基金入市」也终於由呼吁即将成为现实。5800亿的长期资金成为市场增量资金被市场寄予了较大的希望,它带来的社会资金1:N的乘数效应,带来的倒逼管理层更注重股市的扩容节奏,注重供求平衡、注重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更增强了投资者入市的回报性、权益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增强了社会公衆对股市的信心和入市的积极性。
展望2012年市场,多数机构认为,2012年上半年市场基本面仍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将进一步恶化,而相对有利的一面在於调控政策逐渐转向宽松,以及市场阶段性的流动性改善。
大陆资本 篇4
西方的文明从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经济到社会的渐变过程, 社会同个人一样都会面临各自的精神危机和精神革命, 16世纪的西欧到处呈现出许多新旧社会更替时期的明显迹象,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进入到手工工场的新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成长, 必然要求挣脱封建制度, 这便是宗教改革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路德
由于文艺复兴而兴起的经济革命大力地推动了思考, 个人主义的、竞争性的新经济文明在商业和金融的巨大发展的迅猛推动下, 宗教改革开始, 它包括内部改革和“激进的”新教改革, 路德是宗教改革先躯, 人们称为路德派。宗教商品出售的背后的教义内涵激起了路德的愤怒, 使他走上与教会领导权相左的冲突路线, 结果形成了“德国的宗教改革”作为宗教改革的重要要素, 路德派针对社会腐败和教会的腐败, 宣扬“因信称义”, 从通过形式化的如朝圣、立誓、禁食、购买赎罪券等善功来获得灵魂的拯救, 改为路德主张的“信”, “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这样, 就把人的灵魂获得拯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真正的信徒手中, 把人从外在性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拯救的自主权。
三、加尔文
加尔文派在路德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加尔文派作为一种城市的运动, 不同于路德派讨厌经济生活和商业金融, 他们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它, 他们看贸易和金融的利润跟看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主的租金一样, 这种利润不会被看作不义之财。他们最重视的是工业阶级和商业阶级的环境, 让宗教成为经济生活的真正道德, 他们不再怀疑经济动机世界和精神动机世界格格不入, 不认为贫穷本身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美德, 不再认为资本家所获资本是建立在其他人不幸的基础之上。加尔文把借贷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正常但又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借贷他的永恒法则不是“莫要放贷”而是“公平和公正”。
加尔文派的社会道德学说, 他认为勤俭和节约是人类最好的品质, 他强调个人的责任、克制和禁欲。他是基督个人主义, 注重宗教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他认为教规是宗教的神经, 而且这也一直是加尔文主义的精髓。他所强调的得救预定论, 深深扎根于中产阶级之中,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四、路德与加尔文
路德与加尔文分为是宗教改革中的关键人物, 在宗教改革中两者都起到了相应的重要作用, 两者有其不同之处:
首先, 两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路德反对资本主义, 他仇视商业和资本主义, 反对高利贷, 只提倡农民的生活, 反对农民起义以及商业和金融, 认为工匠的生活也是值得尊敬的, 在生活中有限制的交易, 反对懒惰和贪婪。
加尔文却和路德完全相反, 他认为应该将新兴的资产阶级组成一个有纪律的社会力量, 它的使命是持有经济美德的标准。他的教义都是由移居外国的商人和工人传播的, 承认商业和金融, 注重公平、公正, 认为借贷是必须的, 承认高利贷的地位, 并积极的鼓励商业实践。有人说“加尔文为16世纪的资产阶级做了马克思在19世纪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事”一点儿也不过分。
其次, 路德主义是保守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 面对时代发展而来的商业文明感到束手无策, 恭从于既定的权威, 他的理想是家长制的社会道德, 认为农民的生活最美好的, 不受商业侵蚀在基督中没有资产阶级的位置;而加尔文主义认为各种运动与斗争都要根植于资产阶级之中, 加尔文派充满了战争与革命, 是一种积极、激进主义, 是一种国际性的运动,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 设想了一个更加先进的经济组织, 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最后, 两者的教义不同, 路德派主张“因信称义”路德主张的“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强调的是个人的发现。而加尔文强调得救预定论。
五、宗教改革的影响
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冲击和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 首先, 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 给罗马天主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 罗马教皇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去不复返了。随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 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 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 有利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其次, 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 没收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 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 也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再次, 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变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即作为封建支柱的罗马教会势力的动摇,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大陆资本 篇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近代以来,英国、美国分别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在本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也逐渐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一、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
1、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1)背景:18世纪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政治上:路易十四改革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等级森严。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
文化上,天主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2)表现:
①1792—1804年,第一共和国(共和制)
②1804—1815年,第一帝国(君主制)
③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制)
④1830—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制)
⑤1848—1852年,第二共和国(共和制)
⑥1852—1870年,第二帝国(君主制)
⑦1870—1940年,第三共和国(共和制)
(3)特点:
政体变换频繁;共和制与君主制反复较量,最终确立共和制。
(4)原因:
政治上,封建君主制存在一千多年,封建势力强大;1789—1870年四次资产阶级革命。
①1789—1794年大革命(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
②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
③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第二共和国)
④1870年九月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为君主制提供土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开展。
2、最终确立共和制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此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内容最简单、寿命最长的一部宪法(1875—1940年),由《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等三个单行法律组成,合称1875年宪法。1875年,法国议会只是以一票的多数通过。这部宪法既无序言,又没有理论说明,仅限于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和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一部临时性的、残缺不全的宪法。经过三次细微的修订,竟使用了65年之久。
背景:(1)第三共和国成立;(2)君主派议员占多数
宪法内容:
(1)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众议院:也叫国民议会,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任期届满全部改选;众议院有权提出并通过法案。
当时剥夺了妇女选举权,是因为当时大部分妇女信仰天主教,而天主教是共和国的死对头。
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由各省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参议院虽然没有提议法案的权力,但是它却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2)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掌握行政权。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此为君主派的设计,任期长、可连选连任,以便有足够时间找到一位合适的君主,从而恢复君主制。为恢复君主制铺垫。)
(3)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在两院获得多数支持的政党领袖担任,内阁成员单由总理提出,以总统的名义任命,内阁对议会负责
宪法特点:
(1)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
美国1787年宪法是大与小、南与北妥协的产物。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君主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如果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为国王,参议院可为贵族院。总统和议会都是选举产生,可以说体现了共和派的要求。1877年后共和派全面胜利了。
(2)内容简单,寿命长
(3)初期为总统制共和制,后为议会共和制
初期总统和议会是权力中心,1877年后总统权力削弱了,内阁不对总统负责;总统多为二、三流政治家,与众议院对垒时处于劣势,所以过渡到以国民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
(4)没有规定司法制度,对公民的权利只字未提
确立原因:
(1)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
(2)君主派内部矛盾重重
有的希望恢复波旁王朝;有的希望恢复七月王朝(又称奥尔良王朝);有的希望由拿破仑家族的人当皇帝。
巩固原因:
(1)共和派经过斗争,掌握了两院、内阁总理、部长、总统等关键职位,君主派失败
(2)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完成,共和派力量壮大
(3)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意义: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称为“第一帝国”,将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称为第二帝国,将纳粹德国(1933-1945年)称为第三帝国。
1、背景:
(1)德国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
(2)工业革命在开展,但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比较低
(3)启蒙思想在德意志的广泛传播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内容:
(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
皇帝是国家元首、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吏、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宰相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
(2)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没有实权
联邦议会:上院,各邦代表组成;议员由皇帝任命,负责法律审批
帝国议会:下院,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3)规定联邦制
联邦权力高于邦权,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各邦有一定自治权。
原则:主权在君;联邦主义
性质:保留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宪法
特点:
(1)属于二元君主制(君主、议会共掌国家政权,但君主是国家权力中心)
(2)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
3、意义:
推动了德国进入新阶段和强国之列。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代议制含义:
雅典的公民大会由所有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
代议制:是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由公民选出代表(如议员)组成代表民意的机关(如议会),来行使国家权力。主权属于公民,公民通过代表来行使主权。
2、代议制特点:
(1)是民主制和代表制的结合(2)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内容
3、代议制内容:
(1)议会制是代议制的核心
近代代议制起源于英国。
英国:初期下院议员由有地产的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上院由世袭和任命产生,近年准备100%选举产生。
美国:两院皆由选举产生
法国:两院,其中众议院由成年男子直接选举
德国:两院,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以上四国皆两院制)
(2)普选制是代议制的基础
普选制:成年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选举的制度。
初期:少数人的民主,如英国下院由有地产的成年男子选举产生,法国众议院、德国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美国有一定财产的白人成年男子有选举权等
20世纪以来,逐渐确立普选制,代议制成为多数人的民主。
妇女取得选举权:
英国:1918年,30岁以上妇女;1928年,21岁妇女
美国:1920年
法国:1944年
(原因:一是妇女运动兴起;一是一战、二战使妇女大量参加工作)
选举权扩大的原因:
①战争的影响,如一战对英国、美国的影响,二战对法国的影响
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如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产业工人队伍壮大
③社会舆论的改变,如启蒙思想的影响
④统治集团变革统治方式,如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宪法修正案
⑤广大人民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如英国宪章运动
选举制的原则:
①普遍选举权原则:20世纪才确立
②平等选举权原则:一人一票
③直接选举权原则:大多数国家议会选举、总统选举如此,美国总统为间接选举
④秘密选举权原则:无记名秘密投票
4、各国代议制特点:
英国:议会君主制,议会起核心、主导作用;内阁对议会负责
美国:总统共和制,议会不起核心作用,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法国:议会共和制(长期),政府对议会负责
德国:二元君主制,政府对君主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5、代议制作用:
(1)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
(2)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3)有利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和防止专制独裁
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简表
英国
德国
(1871—1918)
美国
法国
(1875—1940)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议会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
议会
皇帝、联邦议会
国会
议会
司法权
议会上议院
皇帝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军队最高统帅
名为王
实为相
皇帝
总统
总统
国家元首及产生
国王、世袭
皇帝、世袭
总统、选民间接选举
总统、议会选举
政府首脑及产生
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
宰相、皇帝任命
总统、由
选民间接选举
总理、经众议院同意总统任命
权力中心
议会→内阁
内阁对议会负责
皇帝
内阁对皇帝负责
三权分立
互相制衡
议会;总统、内阁对议会负责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复合制中的联邦制
复合制中的联邦制
单一制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议会基本都有立法权
名词解释:
1、议会君主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
2、二元君主制: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但君主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3、总统共和制:指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总统负责的国家政体形式。
4、议会共和制:选举产生的总统作为国家元首,以议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5、单一制国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 制度,和复合制相对。单一制主要分为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型两种形式。
6、复合制国家是指由几个国家或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通过一定的协议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或国家联盟。复合制主要分为邦联制和联邦制两种形式。
【大陆资本】推荐阅读:
大陆投资08-31
大陆政策11-14
中国大陆市场05-22
大陆赴台09-03
大陆法系11-06
望大陆教案05-28
大陆桥运输10-19
大陆流行音乐08-19
台湾机械进口大陆流程05-21
《斗罗大陆》读书笔记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