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陆教案

2024-05-28

望大陆教案(精选10篇)

望大陆教案 篇1

7、望大陆 学习目标:

1、认识,理解“兮”、“殇”两个生字。

2、体会诗中所表达出来的于右任先生的浓浓的爱国热情。

3、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歌,体会诗中所表达出来的于右任先生的浓浓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2003年3月18日这一天,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次召开中外记者见面会,会上有记者让他谈谈对台湾的认识和了解。他饱含真情的说“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想起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他临终前写下的一首撼动中华民族的哀歌《望大陆》。接着在近千名记者济济一堂的大厅里,他充满激情的吟诵了这首诗。这首诗是这样的(放朗诵录音)。你们知道写这首诗的人,他是谁吗?(于右任)

2、课前,通过预习,同学们搜集了有关于右任的资料,也了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谁来为大家介绍介绍。(生汇报)

3、是啊!此时的诗人已垂垂老矣,他是多么想回家看看啊!可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诗人永远的遗憾。万般酸楚化作这血泪交融的绝唱《望大陆》。(板书课题:《望大陆》)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这里有绵绵的思念,请再读;这里有无以言说的悲伤,请同学们再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教师口述)

三、疏通生字,初步感知(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方式仔仔细细的把课文读上4遍,读前两遍时注意诗中的生字,争取把它读正确;读后两遍时,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通顺。四分钟后我们来检查。(教师口述)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反馈。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自学时板书在黑板右边)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山之上,国有殇!.

2、指名读第一句话。了解字义,带着对字义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3、指名读第二句话。了解字义及“国殇”的意思,解析它们在本诗中的意思。带着对词义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4、分析字形,书空练写。

5、检查读诗的情况。

(1)读正确:在认识、理解生字的基础上,谁来试着读读整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

(2)读通顺:谁再来读读整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听,词句中间是怎么停顿的,他是否读准的通顺,流畅。

(3)读出味道: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1)用不同的语气范读题目,让学生感知味道。(2)学生试着读全诗。

四、感悟诗情,品读诗意(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借助本课的插图和对字义的理解,默读全诗,本诗有三小节,试着读懂每小节的意思,有了想法后再和同位交流。3分钟后我们来检查。(教师口述)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反馈。

1、从诗的第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1)生汇报。师板书:望我故乡

(2)师引读:是啊!这是病重诗人的嘱托。“葬我于高山之上”是为了遥望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请你来读这句话。

(3)师引读:诗人已垂垂老矣!可他欲归不能,欲聚不成,所以常常站在高山之巅,任思乡的泪水肆意流淌。请你再读。

(4)角色置换:同学们,这是多么让人酸楚的告白啊!假如此时你就是老人的亲人,你会对他发出怎样的呼唤?

假如你是他的贤妻:

假如你是他的娇儿:

(5)是啊!这声声呼唤,怎不叫我肝肠寸断?我是多么想借一对翅膀,飞到他们身旁。可是,我能吗?(生答)你们能用诗中的一句话告诉我吗?

(6)师引读:那倚门远眺的妻子对我翘首企盼,我怎能忘记?请你再读这句话。(7)师引读:那望眼欲穿的儿女对我殷殷呼唤,我怎能忘记?请你读。

(8)回归第一小节:故乡,故乡不可见兮,那就把我葬在高山之上,让我遥望。请齐读第一小节。

2、从诗的第二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1)生汇报。师板书:望我大陆

(2)师引读:是啊!这也是病重诗人的嘱托。“葬我于高山之上”是为了遥望我那山河壮丽的祖国。请你来读这句话。

(3)师引读:八十三岁的老人,漂泊孤岛,与大陆音讯两隔,他何时才能回到久别的祖国?请你读。(4)想象悟情:同学们,期盼回归的老人,站在高山之巅遥望,老人的眼前,又会浮现出那些景象?(生想象作答。)

(5)也许那是滚滚的千里山河,也许那是不倒的万里长城„„他是多么想踏上祖国的大地,抚摸抚摸这温情的土地。可是,他能吗?(生答)你们能用诗中的一句话告诉我吗?

(6)师引读:一弯浅浅的海峡,割断诗人无尽的思念,惟有涕泪滂沱。请你再读这句话。(7)师引读:咫尺天涯,竟成海天之遥,怎不叫人肝肠寸断?请你读。

(8)回归第二小节:山高水长,大陆遥不可望,我只能对天恸哭。请齐读第二小节。

3、小结并齐背前两小节:病重的诗人是期盼与亲人团聚,多么渴望能看到祖国的统一。(板书:期盼团聚

渴望统一)。可归期遥遥,此生无望,那就等我百年之后,把我葬在高山之上遥望我的故乡,遥望我的大陆吧!请同学们试着齐背前两小节。

4、过渡:诗人等啊!盼啊!望啊!那是一双望眼欲穿的眼睛,那是一双期盼回归的眼睛。可是诗人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指名读诗的第三小节。(1)借助插图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呢?(2)生汇报。

(3)师引读:苍苍群山,茫茫旷野,我何时才能跨越你?回到那久别的祖国?见到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和亲人啊?请你再读第三小节。

(4)师引读:凝望苍茫大地,壮志未酬身先死,这是何等悲憾?请你读。

(5)小结并齐背第三小节:这更是仰天的叩问:故乡啊,故乡?祖国啊,祖国?我何时才能归来?请试着齐背第三小节。

5、齐背整首诗:如今,距离于右任写下《望大陆》已快半个世纪,诗中期盼祖国统一的声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让我们带着对这位爱国诗人的缅怀之情,来完整的背诵这撼人心魄的绝唱吧。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望大陆》在于右任逝世后,有秘书整理遗物时而发现,一经传开,两岸同胞争相吟诵,现在人们更是对它进行了艺术创作,或吟或唱,撼人心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欣赏有张海庆老师演唱的《望大陆》。

2、师生对吟《望大陆》。

3、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坚信,终有一天,台湾海峡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先生亦能含笑九泉!

附板书:

望大陆

望我故乡

期盼团聚

望我大陆

渴望统一

望大陆教学实录 篇2

一.谈话导入,走进诗人。

1、曾有这样一位富有民族感和责任感的诗人,他出生于陕西三原,1949年被迫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期间他多次想回大陆看看,可惜都不能如愿。临终之时写了一首震撼中华民族的哀歌《望大陆》。诗歌一发表,就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你知道他是谁吗?(名:于右任)。

2、关于于右任,你了解多少呢?(出示资料指名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令无数国人潸然泪下的千古绝唱《望大陆》(师板书)齐读课题(生读)二.朗读诗歌

1、出示诗歌:下面老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

3、学习生字。

师:文中出现的生字有“兮”“殇”(出示课件),4、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齐读

三.理解诗歌

1、同学们,这是诗人病危前写的一首诗歌,诗人有什么嘱咐?(生:葬我于高山之上兮)为什么要“葬我与高山之上兮”?(生:望我故乡,望我大陆)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生:想要回去)

诗人想要回去为什么却回不去呢?一起来了解一些相关资料。(课件出示)

于右任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的元老,其艺术成就也非常高,其个人影响在中国是非常大。而且担任国民党要职,当初是被蒋介石挟持到台湾的,在台湾里被禁锢的,一举一动是受人监视的,曾经给他传递过信件,为他回国奔忙过的友人曾因他而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可想,他怎么回得去呢?

那么,现在你知道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吗?(生:思乡念国)你从哪句话体会得到的?(生: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把我安葬在高山之上,遥望我的故乡,故乡看不见,永远不能忘记。

感受到思乡之情。

师:说到故乡,那些思乡的诗句便纷纷出现在脑海: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多少个日日夜夜这些熟悉的诗句一次又一次触动了于老内心最敏感的地方,湿了眼眶,润了眼角。请你用自己深情地朗读来传递这种情感,试试(生读)师:只有三分苦想着离家多年的无数个夜晚,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不由思念家乡,多想见一见家乡的亲人,多想会一会家乡的好友,多想看一看家乡的一草一木,可是怎么都回不去,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呀?再读读课文(齐读)一起感受这种思乡的心情

2、师:还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诗人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 生:大陆不能见兮,只有痛哭 师:你有什么感受,谈谈你的理解 生:看不到大陆,只能失声痛哭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课文

师:痛得不够,于老到了晚年,他非常想念大陆,非常想念家乡。不知多少个白日,他想登上台湾高山去眺望祖国大陆,大陆那边有老母的担忧,妻子的等待,儿女的期盼,这一切无不煎熬着他的心,他这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流淌,来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生读)

师:又加深了几分。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骨肉分离的切肤之痛。齐读。

3、师:那么诗歌最后一句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生: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山之上,国有殇”,作者借用屈原《九歌》中“国殇”一词,表达出自己愿意像为楚国而阵亡的将士那样以身殉国的深深的爱国情怀,也表现出作者凝视苍茫大地归期无日的深切悲痛。

诗作的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仰天的叩问,四顾的茫然,天高地阔,就是不能见到自己的大陆和家乡。归期遥遥,此生是没有希望,山长水阔,何处才能望见故乡?生不能回到大陆与故乡,我死了,那就将我葬在台湾的最高的山峰之巅吧!

师:带着感受来读。

整首诗字里行间都弥漫着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而作者将这情感都集中在一个动作上,一个字上“望”,望,一望故乡,望不尽归乡路漫漫,心中几多愁,望大陆,望不见祖**亲面,心中几多苦,望穿双眼,望穿秋水。那么重的思乡爱国之情(齐读),怎一个望字了得,岂是这区区望字能载的动?情感送进去读出来,师:落叶还返归根,倦鸟尚知归巢,而那生我养我们故乡,那魂牵梦绕的祖国,却至死也回不去了。望乡不见乡,盼聚不能聚,这份牵挂,这份痛楚,犹如陈年春酒在不停酝酿、发酵,时问越久,味道越浓,浓到骨子足,进入魂魄中,同学们,用你们的朗读尽情地把这份情感倾泻出来吧。

关于于老的后事还有一段资料,请看(课件)

师:这一首诗,也是一份遗言,是一首哀歌,一段千古绝唱,唱出了游子的心声,它饱含着于老渴望叶落归根,祖国统一的眷眷深情,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

四、升华、拓展

这种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又何止这一首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诗。

1、于右任思乡的诗句。

2、乡愁

3、乡愁

总结:如今香港和澳门都已回归,我们企盼阻隔半个多世纪的台湾能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华富强,于老也一定会含笑九泉。

五、作业

搜集有关怀念家乡的诗句。

阅读学习链接,进一步体会情感。

教学反思: 《望大陆》是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是台湾诗人于右任的代表作。从诗文的字里行间渲染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以及对台湾回归大陆的深切期盼。

本节课中我以谈话导入,走近诗人入手,让学生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同时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从诵读中去体会、感受诗文的情感。这一节课下来,自己细细反思一下,发觉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地方:

1、注重对诗文的整合。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是现代诗。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比较紧张。我注意诗文的整合教学。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到诗内容,表达情感的风格。也为诗歌的理解节约了时间,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望大陆》教学设计潘丽梅 篇3

1、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初步掌握现代诗朗诵的基本方法。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2、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思国之情。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教学设想]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中包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通过揣摩品味,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理解。学会自主阅读。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走近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一件事吗?温家宝同志担任总理后,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在回答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时,说了一段充满骨肉情深的话:“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复旦大学的老校友他临终前写过一首哀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板书:7*望大陆

于右任

二、诵读中初步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思乡、惆怅)

2、齐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3、三读:指名两位同学诵读,集体评价优劣。

4、指导朗读:

·划分朗读的节奏每节诗之间停顿二拍,句与句间为一拍。

·确定朗读的重音抓住关键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把握感情基调:深挚、绵长的思念

语调:低沉略带哀伤

语速:舒缓

三、研读中感悟

1、学习生字,理解诗意。

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殇:书面语。人没到成年即死去。Shāng“国殇”就是为国家而死的人。(于右任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全献给了祖国,当他离开大陆不得回归时,他以“国殇”自况)

2、诗的作者是于佑任,读了课文你知道他是在哪儿写这首诗的,又是哪儿人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介绍作者:于佑任是陕西泾阳县人,他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他一生爱国,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国共合作,建立一个伟大而富强的中国,然而他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妻小被迫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晚年,于右任孤居台湾,在大陆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然而,盈盈一水的台湾海峡无情地割断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亲人不能见,他过着凄凉冷漠的生活。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台北病逝。后人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两张字条,一张上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旁注:“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还在“高”字旁划了一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另一张纸所书即本文内容。

3、了解了这些背景后,我们再来细读课文,体会诗歌感情。(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

(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

(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理解:“山之上,国有殇” 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4、小结:这是何等的悲切之情啊,它撼人心魄,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很快传遍了海峡两岸。两岸的同胞吟诵着,不禁潸然泪下,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再来感受十三亿中国人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

四、朗读全诗小结:

1、《望大陆》以“望”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充满着浓郁乡愁,期盼回归的眼睛。全诗的重心全在这一双眼睛上。无疑,“望”字即为“诗眼”。

怀乡是人共有的感情,只是右老(于右任)的感情特别深;统一是中国人共有的愿望,只是于老的愿望特别切。

2、“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希望尽早恢复两岸的完全对话。”“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放翁之《示儿》为最好佐证。陆游一生空怀收复失地、中兴宋室之志,可惜夙愿难成,以至抱憾终身,惟有冀望于九泉之下听闻一统中原之喜讯。先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五、拓展:

其实海峡那一岸的许许多多同胞,无时无刻都企盼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下面,我们来听听他们共同的心声: 乡愁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的吟诵这首诗,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海峡那一岸的同胞们,也让我们共同企盼台湾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六、课外作业:

1、课后找一找于先生其他的诗,如:“长恨天涯隔一水,头白鸳鸯各自飞,两岸心声都是泪,一寸相思一寸灰。”读一读。

2、学了本文你内心有些什么想法,或有些什么话要对台湾人民或领导人讲,简要的写一写。

板书设计: * 望大陆

望故乡

山之上,国有殇(爱国思乡)

望大陆 《7*望大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望洞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理解诗句,并能体会出本诗所描绘的景色,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品读,感悟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

2、出示洞庭湖图片引入课题。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

2、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3、生再读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播放动画视频,理解诗句中的字“和”,“磨”,“螺”。

3、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分析诗歌

1、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句,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想一想诗人描写的是什么特定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

3、想一想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四、拓展。(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10分钟)

1、啊!洞庭湖的君山是多么雄伟壮观啊!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卫着洞庭湖,好让洞庭湖不受风雨的侵扰。

2、春天,随着春雨的到来,湖水涨了,湖面也慢慢的变宽,湖岸边的小树苗挺直了腰杆小草也悄悄的探出小脑袋。它们就像洞庭湖边绿色的小长城,给湖岸增加了色彩。

3、冬天,到处冰天雪地,唯独浩瀚的洞庭湖从不上冻。宽阔的湖水依旧波光闪烁,显出无比的活力和生机。

4、洞庭湖非常美丽,湖水清澈见底,而且非常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和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倒映在两边的山色,好像水里长出一座座奇形怪壮的高山,仿佛鱼儿在天上游,鸟儿在水里飞翔。

五、作业

1、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望洞庭》教案 篇5

教材来源:苏教版第九册《古诗两首》之《望洞庭》。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全诗由面到点,点面结合。从月夜遥望这一角度观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洞庭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作者别具匠心的把洞庭美景惟妙惟肖的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设计理念:

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满堂灌。有学习生字开始,然后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诗意,这样,不仅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而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负担。我认为,古诗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引领作用,注重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感受诗的意境,从而达到理解全诗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读懂古诗中字、词、句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4、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象。

5、感受洞庭湖月夜的景色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收集洞庭湖资料。

2、洞庭湖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相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看到了洞庭湖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生:水平如镜、水天一色

生:迷迷蒙蒙、朦朦胧胧

生:宁静和谐

师:你们的词汇积累得真丰富。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绘洞庭湖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诵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óng 潭tán 螺luò 磨mò

3、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学生反复读“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

生:湖光,湖水的光。

生:相,相互。

生:和,和谐,协调。

生: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们读得真仔细,理解的非常好。

师:谁能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师:你们理解的真好。

学生读: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生:末,没有。

生: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湖面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镜子。

(2)学习“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学生反复诵读。

师: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遥望:远望。

师补充“山水色”的意思。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生:把(君山)比作(青螺)

师:谁能读好这两句诗?

生读,师指导,再读。

三、想象已经,练习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跟着背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1、指名背诵。集体评议。

2、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师:你们的想象非常丰富,描绘出了仙境般的画面,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

方。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洞庭湖玩一玩,如果灵感来了,你们也可以写首诗来表达对洞庭湖的美景。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风光锦绣,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大好河山吗?

生:热爱。

四、作业。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教案 篇6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话:

师:在我国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生:想)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画画去看看,去听听吧。

2、课件出示: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及古诗范读。

师:你们观看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

生:天门山真雄伟啊!

生:天门山真险峻啊!

生: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生:李白真不愧被人称为“诗仙”呀!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初悟诗意

1、大声读古诗

师:这首诗是李白写的,大家读读李白的简介

2、课件出示李白的简介,齐读。

3、再读古诗,看有没有不懂的提出来

4、请生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生:“天门”是什么意思?

——天门就是这座山的名字,也就是天上的门,可见山很高、很雄伟、很险峻,所以叫天门山。

生:楚江是指长吗?

——楚江是指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长江,流经楚国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1、齐读古诗,这首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这首诗有磅礴的气势。

师:你从哪句诗看出来?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

2、学习第一句诗

①指名读

②指名说出诗句意思。

天门山被长江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师:对呀,天门中断楚江开,特别是这个“开“字,让我们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的气势(板书:吞吐江河)

③指导读出磅礴的感觉。

师:除了这种汹涌奔腾、气势磅礴之外,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它很美丽。

师:你怎么理解?

生:我从“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感受到。

2、学习第四句诗。

①齐读第四句诗。

②指名说出诗意

生: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师:从“日边来”感觉这长江水是从——天上来,天从天上来,你们觉得这美丽吗?(板书:江水天来)

③指导读出美丽的感觉。

师:这首诗给人感觉气势不仅磅礴,也很美丽,后人对这首诗作了很高的评价。

3、课件出示:后人对诗的评价

①齐读

师:评价里说,这首诗好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有主有次,有近有远,有浓有淡,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②指名回答

生:主是“天门中断楚江开”,次是“两岸青山相对出”

生:远是“天门中断楚江开,孤帆一片日边来”,近是“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回青山相对出”。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都能答出来。我们再接着往下看,“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从 这个“回”字看出了什么?

4、学习第二句诗

①自读诗句,理解“回”字

生:“回”是指水到这里就打旋涡,在这里回旋

②小黑板出示:天门山及江水流简画图

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长江水一到天门山(指图)这个位置,水道突然收紧了,水就变得更——急了。水从上面冲下来,下面是一马平川,水面变宽阔了,水自然就变——缓了,后面的水很急,遇到了前面流得很缓的水,自然就——回旋了。所以一个“回”字,其实是在写“急”。(板书:急流回荡)

③指导读出水流湍急的感觉。

④指名说诗意。

生: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天门山这里突然转了一个弯,向北流去。

师:还有哪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水流得很急这种气势?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

5、学习第三句诗。

①指名读,想想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

生:我似乎看到了两岸的青山在互相比高。

师:这座山比我高,我比这座山高,似乎在比赛,在对峙,沿岸都是高耸的山峰,险峻的重岭,让我们感觉到——(板书:雄山对峙)

②一二组与三四组同学互相对看,读出对峙的感觉

师:对于这首诗,后人评价非常高,连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对这首诗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词调高华,言尽意不尽

师:所谓言尽意不尽,到底什么意没有尽呢?大家来看第二句诗的“碧”字,奔放的长江水多有气势啊,一个“碧”字多小气啊,再说,长江一路卷沙携石从上游奔泻下来,水应该是混黄的,为什么却是“碧”水呢?

6、理解“碧”字的意思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插生领会

生:因为山是绿的,树也是绿的,所以倒映在水里也是绿的。

师:正因 为这样,在诗人眼里到处是绿的,所以叫碧水。

小结:这首诗表现的就是这种(指板书)“吞吐江河、急流回荡、雄山对峙、江水天来”的磅礴奔放的气势,让我们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7、齐读古诗

四、诗句比较,体会意境。

师:让我们来读两句李白另外的诗,这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

1、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学生读

师:读完后,你似乎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生: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很难过、忧伤的李白。

②指名读出忧伤的语气来。

师:是啊,望着远去的孤零零的朋友的小船,很感伤;只留下自己孤独一人站在空荡荡的黄鹤楼上,想到再没有老友一起作诗酒,很感伤。

师:同样是“孤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里的“孤帆”是否也是一种感伤的情绪呢?

2、体会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

①课件出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齐读

师:有感伤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在这里却没有感伤呢?主要因为哪个字?

生:“日”字

③理解“日“字

生:“日”就是“太阳”,太阳代表温暖,所以感觉“孤帆”不孤了。

师:对呀,说得真好!孤独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一到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敞开一样,敞开自己的胸杯迎接自己,让他的不开心,他的孤独一扫而光。感受到了天门山的热情,使他感到孤帆不孤了,因此,最后一句要读得高昂一些,我们在“日边来”这三个字读得重一些,大家一齐把这种感觉得出来。

④指导读出高昂的语气

师:正因为天门山的热情让李白感动,所以李白在天门山逗留了多日,写下了另外一首《天门山》、一篇文章《天门山铭》,一个地方,李白留下两首诗,一篇文章,这在李白的诗的生涯里很少见,可见天门山在他的感情生活地位,让我们再来齐读这首诗。

3、齐读全诗

五、拓读名句,给诗作画。

师:自古以来,长江以它特有的气势征服了许多诗人,他们为长江而作了许多诗句,现在,老师找出有关名句,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课件出示有关长江的诗句,齐生齐读。

2、给诗作画

师:我们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李白写的这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而且一句就是一个画面,请大家拿起笔,把李白看到的景色再现出来吧。

板书设计:

望 天 门 山

李 白

吞 吐 江 河

急 流 回 荡

雄 山 对 峙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7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写出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查阅洞庭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考考你,下面的图片是介绍哪个地方的?(用上学过的诗句或好句)

出示图片:

(1)景:庐山瀑布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景:大明湖 诗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景:昆明湖 句子: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师:今天我带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有谁知道洞庭湖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介绍得真不错,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二、初读感悟。

1、多媒体出示诗,师配乐朗诵。——范读

2、咱们也来读一读。

同桌互读 抽读检查(5-6人)

3、检查自学效果:

A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B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也可以把不理解的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磨 遥望 白银盘 青螺)

3、大家预习的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洞庭湖的美景吧。(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

师:送你们一组词语,幻灯片出示:

山青水秀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

水平如镜 银光闪闪 波光粼粼

备注:培养学生积累字词的习惯,为下面的写作作铺垫。

三、细读体会,理解诗句意思。

师:洞庭的美景配上刘禹锡的诗句那一定是有声有色,下面把你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结合诗句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感受到了什么?

生: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师:看到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形容的?(镜未磨)

师:讲解“镜未磨”的意思。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师:这里藏着什么修辞方法?

生: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师:同桌互相把这两句美美地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同桌互读,一个读,一个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师:远远望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我们还看到了什么?他像什么?(图片出示君山)

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君山的?(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

师:你觉得它美在哪里?(翠、白、青,描写的有声有色)

师:这句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山水,你读出来了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三)诵读或背诵全诗。

师: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让我们闭上眼睛再去感受一下这宁静和谐的洞庭湖。(给学生配乐诵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作者感情。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是用什么心情去读的?(愉快、高兴)其实,这首诗是作者刘禹锡被贬之后途经洞庭湖,夜晚站在岳阳楼上看到如此宁静和谐的美景,写下了这首诗,我们再来读一读,你能读出什么?(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

备注:学生读完,说一说这样读的原因。老师要在感情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感情,体会作者开阔的胸襟,广阔的胸怀。

五、说写结合,感受诗句之美。

1、师: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请结合刘禹锡的诗,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美丽的洞庭湖。

2、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这样的美景又引来了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怀,写下了《望洞庭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课下,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更多有关洞庭湖的古诗,相互交流。

3、最后,我们让我们和着动听的音乐,美美地背一背这首诗。

望 洞 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预习提示:

1、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下面字词。(把不理解的做出标记)

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磨 遥望 白银盘 青螺

2、 课下查阅洞庭湖的相关资料。

望天门山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望天门山》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 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

二、范读诗歌

三、自读诗歌,提出疑问。

四、试讲诗歌大意

1.同座对讲。2.指名试讲。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

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五、指导朗读

这首诗热情赞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气势十分雄伟。从中充分展现了诗人自己那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动手做

根据这首诗的诗意,参考书上的插图,请你用彩笔画一幅图。图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阳。

七、板书设计:

张贴学生的画。

反馈:

[学生活动设计]:

朗读 讨论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怀古诗多为怀古伤今,体味本诗积极的思想感情

2、诗中的典故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他的思潮也不禁翻滚。历史上古都金陵几度废兴的往事如在眼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明代文学家。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练圻老人农隐》、《过奉口战场》、《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大水》等诗,还描写了农民在天灾兵燹下的苦难。这些作品,是高启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高启诗中十之八九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这类诗歌,有时也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险巇(xi),杯酒出肺肝,须臾起相疑。田蚡排窦婴,赵高诬李斯。倾挤不少假,权宠实灾基。"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进行了揭露。又如他去官后的《太白三章》之三:“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实际上是讥讽明朝新贵的。但高启思想比较复杂,他也写了不少感沐皇恩、遁世消极的诗,未能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所以诗歌风格多种多样。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他在学习前人的同时,又能别出新意。

高启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特色。

首先,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如“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等句,均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

其次,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

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诗,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些诗的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高启也写词,大多内容平泛,情调低沉,逊于他的诗作。他的散文,独创性不多,但《书博鸡者事》一文很有光彩,它塑造了一个敢同豪绅斗争的义勇少年形象,语言凝炼,情节动

人,有唐人传奇之风。

历来人们对高启的评价都很高,认为他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他的诗歌创作对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是有明显功劳的。

三、诗歌赏析

(一)主要内容:

此诗作于明代开国之初,是高启登览怀古诗中的代表作,也是他七言歌行体的名篇。诗人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钟山龙盘、大江奔涌的山川壮景,并在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发抒怀古幽情的同时,表达了对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由衷喜悦。

(二)课文串讲

1、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诗的开头描写所看到的景色: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钟山似盘龙乘风西上。江山形胜,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以镇压金陵的“天子之气”,但徒劳无功,金陵依然“王气”旺盛,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

金陵:《丹阳记》载,“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

2、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接着笔头一转,写诗人自己的心绪和感慨。诗人说自己本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塞”而在酒后登台眺江的。建国之初,气象更新,何来愁思?读完全诗,便不难明白,他是从历史的教训而生忧患。“荒烟落日”的远景使他引发“苍茫万古意”,石头城下的涛声使他想起了三国、六朝的旧事。当年南朝陈后主君臣曾以为“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后来却成为北军的阶下囚。三国吴主孙皓迷信“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的谣传,带了王室及后宫数千人要去洛阳称帝,结果途遇大雪,士卒怨怒,只好返回。过了九年,晋军伐吴,吴在长江险要之处设置铁链,横锁江面,可是依旧挡不住进攻,孙皓只好出城投降。此时自三国东吴建都以来的六朝宫殿,都已杂草丛生,残败破落,那些妄想凭藉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英雄”,只能让血流如潮,给百姓带来灾难,而一无所得。

黄旗入洛:《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曰:“初,丹阳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黄旗紫盖,都是御用之物,比喻皇帝。竟何祥:究竟是什么好征兆呢?祥:吉凶的征兆。这句同下句,都用有关东吴灭亡的故事。公元280年,晋举兵伐吴,孙皓投降。他自以为黄旗入洛是吴灭晋的征兆,结果却为晋所灭,举家被迫西迁入洛,故曰“竟何祥”。

铁锁横江:《晋书·王濬传》:“王濬攻吴丹阳,吴人于江险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船无所碍。”

3、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最后四句又回到现实,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圣人”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联系全诗主旨,这与其说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毋宁说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居安思危,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

所以这四句声调是欢快的,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随意。

四海永为家:《史记·高祖本纪》:“天子以四海为家。”意指帝王事业,规模宏大,天下一统。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三)艺术特点

全诗特点:笔力雄健 感慨深沉

1、诗歌开头八句写景、中间十二句怀古、最后四句抒怀,写景抒情浑融一体,缅古思今自然交织;既层次分明又气势连贯,既波澜起伏又浑浩流转。

2、此诗虽是怀古之作却无感伤之意,写景开阔雄浑,抒情豪放激宕,用典切合时地,想象丰富,感慨深沉,全篇神完气足,可称“盛世之声”。

3、此诗间用长短句,每四句一转韵,平仄交错,抑扬有致,造成流荡变幻的节奏,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读来情韵相生,音调铿锵。

(四)古今点评

1、高太史诸集,格调体裁不甚逾胜国,而才具澜翻,风骨颖利,则远过元人。(胡应麟《诗薮》)

2、赵翼曰:“青丘适得诗境中恰好地步,盖其用力全在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秀。看是平易,实则洗练功深,此正是细腻风光,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才取胜也。”(汪端《明三十家诗选·高启诗选》)附:高启腰斩

历代皇帝对付那些不肯合作的知识分子,向来不会手软。骂娘的有之,羞辱的有之,流放的有之,砍头的有之,诛十族的有之,腰斩的也有之。但把一个柔弱的文人“截为八段”的腰斩方式,却只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能想得出并做得出来。明代大诗人高启就是这样死的。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王行等十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诗文,人称“北郭十才子”。同时,他还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也称作“明初四杰”。虽然同为“十才子”,虽然并列“四杰”,但高启的文学成就要远远超过其他人。

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且学什么是什么,用纪晓岚的话说就是“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不过,高启的这种模仿,绝不是流于形式和外表,更不是简单的拷贝和删减,而是“兼采众家之长”,取其精髓,自成一体,丝毫没有“偏执之病”。高启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则是在元末明初这段以演义、小说为主流文化的不利环境下,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

鉴于高启在诗歌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后人尊称他为“明初诗人之冠”,而且历代诗评家也都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清第一才子”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推崇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近代诗人毛泽东干脆把高启称作“明朝最伟大的诗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思俊逸,风格多样,为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诗人,却被朱元璋一声令下施行腰斩酷刑,而且还要残忍的截成八段,这在中国历代被屠杀的诗人中,可以称得上是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把高启送上刑场的是一篇《郡治上梁文》。古代平常人家盖房子上大梁时,都要摆上猪头祭神,点上炮竹驱鬼,作为苏州治所的官方办公大楼建造,更要有一篇像样的上梁文才是

那么一回事。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便把高启这位隐居在此地的资深文人请出来挥墨献宝。这本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却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其一,魏观修建的知府治所选在了张士诚宫殿遗址,而张士诚正是朱元璋当年的死对头;其二,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有“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龙蟠虎踞”之地当为帝王所居,你高启把张士诚住过的地方也称“龙蟠虎踞”,岂非大逆不道?岂不是另“有异图”?用现在话说,就是“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抓住高启的“小辫子”,迫不及待、冠冕堂皇的非要置其于死地呢?据《明史·高启本传》透露:“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就是说,《上梁文》中的敏感字眼,只是高启被杀的导火线,而真正的祸根其实早就已经埋下了。朱元璋以此为由磨刀杀人,很明显的是在“秋后算帐”。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高启,这除了高启不肯接受户部右侍郎一职,不给皇帝面子,不愿顺从,不肯合作外,还在于他写得诗多次有意无意的触动和冒犯了朱元璋。高启曾写过一首《题宫女图》的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这本是一首针对元顺帝宫闱隐私的闲散之作,与明初宫掖毫不相干,可朱元璋偏偏要对号入座,认为高启是在借古讽今挖苦自己,所以记恨在心。再者,高启在《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的诗句,又遭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厌恶。因为高启写这首诗之时,正是朱元璋率军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在“苦战、苦斗”之际,在朱元璋看来,你高启作为诗人不来呐喊助威倒也罢了,竟然表示不闻不问,你的政治、思想、行动与明政府是怎么保持高度一致的?另外,高启在诗中还有“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对做官毫无兴趣,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忌恨的。

朱元璋嗜杀成瘾,这除了对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下狠手以外,他也特别热衷于消灭文人。远的不说,单说“明初四杰”,就都无一幸免的逃过他的黑手。杨基被莫名其妙的罚作苦工,最后死在工所;张羽被糊里糊涂的绑起来扔到长江喂了鱼,尸骨无存;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迫害致死;高启则被活活的腰斩成八段,死得最惨。一个被皇帝忌恨和惦记了好久的诗人,迟早是会走上生命绝路的。尤其是像高启这样一个性格高昂自傲的诗人,生不逢时的遇到了像朱元璋这样一位号称“中国第一屠夫”的残忍皇帝,那也只有挨刀的份了。

据有关史料记载,高启被行刑时,是朱元璋亲自去监斩的,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朱元璋大概是要亲眼看着这位不合作、不给面子,多次用诗文来讽刺自己的文人是怎样一点一点死去的。历代“屠夫皇帝”的凶残程度,莫过于此。高启被腰斩后,并没有立即死去,他伏在地上用半截身子的力量,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一连写了三个鲜红而又刺眼的“惨”字,表达了对眼前这个当过放牛娃、和尚的农民皇帝的强烈蔑视。

望大陆教案 篇10

知识积累目标: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过程方法目标:了解文中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

情感价值观目标:品读字里行间表现的九华景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九华之胜,不在山中”的具体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同学们,我们学习苏轼的这首诗明白了哪些道理呢?(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与这首诗类似的文章《望九华》。

(二) 介绍九华山

九华山有“东南第一山”的称号,原名九子山,因山上有九峰,酷似莲花,唐代大诗人李白见之赋诗,称说“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后更名为九华山。相传地藏菩萨在此修行,使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古就是我国的旅游胜地。

(三) 熟读课文。

(四) 重点词语的掌握

余过池阳 过:访问、探访。

始见之 始:才。 之:它,指代九华山。

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然:但是。 灭:隐、暗。 没:隐。 于:在……

晚泊梅根浦 晚:到了傍晚。

方了了见诸峰也 了了:清楚,明白。 诸:众、各。

邈然于怀 邈然:悠远的样子。 然:……的样子

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依依:柔软的样子,留恋惜别的样子。

(五) 翻译课文

学生读课文、读注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学生先独立进行思考,再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有疑难问题再由教师和同学一同解决。)

(六) 分析课文

1、 与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比,本篇文章在哪几个角度描写了九华山的景貌?

提示:本篇文章主要通过三个字,把作者望九华的行踪交代得一清二楚。即“过”、“登”、“望”三字。首先是“过”这个角度,结果是仅见一峰。其次是“登”,结果是“始见之”,但还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最后是“望”,通过在江上望九华山才“了了见”。三个字代表了三个地点的转换,即从楼上的眺望到舟上的仰望再到梅根浦的远望,三个地点望九华各不一样,从而突出了九华山神秘的风采。

2、如何理解“九华之胜,不在山中”?

提示:九华山尽管气势雄伟,但作者仍然认为九华山的秀美在于从江上远望,如句中写道“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夕阳落日,邈然于怀。”可见作者还认为领略九华之美景在傍晚,“夕波落日”映衬下的九华山,会让人“邈然于怀”。(此处重在理解作者观看九华山的角度,不在山中而在江上,这种独特的感受,在作者的眼里看来是远胜于九华山中的雄伟。)

3、 如何体会作者对九华山依依不舍的深情?

提示:从文中找出有感情倾向的句子加以提炼。句子:“又得太白啸歌,每舟泊林岸,便觉九子依依向人。”分析:在此处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联想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的诗句,传神地写出了九华山九座山峰的情致韵态。“九子依依向人”一句写出了九座山峰像人一样对作者依依不舍的样子,同时也是作者对九座山峰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这一句表现出了作者对九华山风景的喜爱。

(七) 课堂讨论

1、在本单元中,写山的还有杜甫的《望岳》,同时还有以前学过的苏轼的《题西林壁》请比较这三者有何不同?

2、九华山明明是相对静止的,可作者为什么说“觉九子依依向人”,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八)课后作业

翻译全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望九华》原文与翻译

《望九华》

余过池阳,登郡楼,望九华,仅见一峰。舟出清溪,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

九华之胜,不在山中,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夕波落日,邈然于怀。又得太白啸歌,每舟泊林岸,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喜爱水,指人各有所好。)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颂自然山水的优美 篇章。

1、对作者的了解

他是南宋诗人,浙江温州乐清人.

2、译文

我访问池阳郡,登上城楼,眺望九华山,仅能望见一座山峰。我乘船从(郡正南通远门外的)清溪出去,才望见了九华山,但是九华山仍旧在云遮雾绕之间或隐或现。到了傍晚,船停泊在梅根港时,才清清楚楚地望见了九华诸峰。

九华山的胜状,并不在于九华山中。从江上远望九华山,九华山俊秀飘逸,清丽悠远,夕阳余辉落在江面上(增添了九华山的情致),更让人在心中留下悠远的记忆。又记得李太白有赞美九华山的诗歌,每当船停泊在江岸时,便觉得九座山峰依依不舍地向人而立。

3、诗人观赏九华山的各个角度(定景换点)

过、登、望→仅见一峰

乘船从清溪出去后→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

(模糊到清晰、楼上到水上、远望九华在云雾间隐隐约约到近观诸峰此显彼隐)

视角不同,景色各异,扣住了“望”字做足文章,使没有生命的山水,竟然带着情趣渐渐地凸现出来。

4、诗人心目中“九华之胜”的理解

九华山景色优美,古刹如林,可以说是胜境诱人,但作者有自己独到的感受。

作者认为欲得九华之胜应在傍晚从江上望九华:在“夕波落日”映衬下的有着“秀逸清远”不俗之姿的九华山才会让人“邈然于怀”。最后用拟人表现对九华山的感情,他移情于物,写九华的山峰依依不舍向人而立,就是写自己对九华胜状依依不舍的深情。作者体悟到真正的九华之胜——物我相悦,物我两忘。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南宋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

号梅溪,是南宋的政治家和诗人。北宋·政和二年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少时颖悟强记,7岁入塾,14岁先后在鹿岩乡塾、金溪邑馆、乐清县学读书,学通经史,诗文名闻远近。少时就有忧世拯民之志,十七岁“感时伤怀”,悲叹徽、钦二帝被掳,宋室被迫南迁。19岁时写出“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的名句。24岁时,小小的乐清县学落成,居然能文赋诗,盖世的才华震动了浙南的诗坛。33岁时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授徒,34岁入太学。由于当时南宋政治腐败,奸臣秦桧专权,科场黑暗,屡试不第。

一直至他46岁时,秦桧死后,高宗即位继帝主持殿试,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因论力主抗战,并荐用爱国老将张浚、刘锜,遭主和派排斥离京归里。孝宗即位后,起知严州,未赴任召对除司封员外郎,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除任侍御史。力排和议,并以怀奸、误国等八大罪状劾主和派代表、当朝宰相史浩,使之罢职。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失利,主和派非议纷起。他上疏称恢复大业不不能以一败而动摇,未被采纳。出知饶、湖等州,救灾除弊,颇有政绩。在文学上,他一生经过雁山至少七次,都是中进士之前,而且又都是北上临安时,因此对雁荡山的感受极其亲切。

在此期间,他赋了大量有关雁荡的诗。他在《游灵岩辉老索诗至灵峰寄数语》中,不仅对雁荡山作了依次总评价:“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而且还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雁荡山水浴成一体。雁荡山水铸造了王十朋刚直不阿的崇高风格,他则以盖世的才华歌颂了雁荡山水。然而,以他的才气,在雄伟奇秀,千姿百态的雁荡山水面前仍有力不从心之感,曾在一诗中曰:“愧无笔力助庄严!”从此之后,“难下笔”就成为描绘雁荡山的“名句”了。

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力排和议,并抨击三衙兵权过重,谏罢杨存中兵权,奏请起用张浚。孝宗诏百官陈事务,他上《应诏陈弊事》札子,指出百官“尽其官不履其职”,同时指出皇帝有任贤、纳谏、赏罚三大职事,并未做好。隆兴元年任侍御史时弹劾当朝宰相史浩及其党羽史正志、林安宅,并使之罢职,震动朝野,人称颂王十朋郎为真御史。王十朋守饶州期间,宰相洪适,饶州人。

回乡拜访王十朋,竟提出以放学宫地扩建私宅后花园,王十朋毅然拒绝。《宋史·本传》记载说:“丞相洪适请故学其益其圃,十朋曰:‘先圣所居,十朋何敢予人’?”此事后来朝野皆知,传为佳话。王十朋一生清廉,夫人贾氏,品德高尚,忍贫好施,常以清白相勉。隆兴元年辞官故里,家有饥寒之号却不叹穷。夫人死在泉州任所,因路远无钱将灵柩及时运回家乡。他在《乞祠不允》诗里述云:“臣家素贫贱,仰禄救啼饥。”“况臣糟糠妻,盖棺将及期。旅榇犹未还,儿昼夜悲。”结果灵柩在泉州停放了二年。王十朋为官,关心的是国家、黎民,自己却是如此贫寒。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文自有风格。现收入《梅溪先生文集》前后集中,计有诗1700多首,赋7篇,奏议46篇,其他如记、序、书、启、论文、策问、行状、墓志铭、祭文、铭、赞等散文、杂文140多篇。

上一篇:一缕温暖的阳光的抒情散文下一篇:主持人大赛题